KR2a0014 三國志補注-清-杭世駿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國志補注卷一


  編修杭世駿撰


  魏書


  武帝紀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 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
長秋封費亭侯 養子嵩嗣官至太尉


  水經注曰渦水又東逕譙縣故城北春秋楚成得
[001-1b]
臣帥師伐陳遂取譙城頓而還是也王莽之延成
亭也魏立譙郡沇州治沙水自南枝分北逕譙城
西而北注渦渦水四周城側城南有曹嵩冢冢北
有碑碑北有廟堂餘基尚存柱礎仍在廟北有二
石闕雙峙髙一丈六尺榱櫨及柱皆雕鏤雲烟上
罘罳已碎闕北有圭碑題云漢故中常侍長樂太
僕特進費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立碑隂又刋
石策二碑文同夾碑東西列對兩石馬髙八尺五
[001-2a]
寸石作粗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馬也有兄騰
冢冢東有碑題云漢故潁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
年卒而不刋樹碑嵗月墳北有其元子熾冢冢東
有碑漢故長水校㷉曹君之碑歴太中大夫司馬
長史引侍中遷長水年三十九卒熹平六年造熾
弟𦙍冢冢東有碑題云漢謁者曹君之碑熹平六
年立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
[001-2b]
之竒也


  魏氏春秋曰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 劉昭
幼童傳曰太祖幼而智勇年十嵗嘗浴於譙水有
蛟來逼自水奮蛟乃潛退於是浴畢而還弗之言
也後有人見大蛇奔退太祖笑之曰吾為蛟所擊
而未懼斯畏蛇而恐邪衆問乃知咸驚異焉


  孫盛異同襍語云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
之乃舞手㦸于庭踰垣而出才武絶人莫之能害
[001-3a]
世説曰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㳺俠觀人新婚
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云有偷兒賊青蘆中人
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刼新婦與紹還出失道墜
枳棘中紹不能得動復大叫云偷兒在此紹遑迫
自擲出遂以俱免


  是嵗以災異博問得失因此復上書切諫説三公所
舉奏專回避貴戚之意


  後漢書劉陶傳曰司徒東海陳眈與議郎曹操上
[001-3b]
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其言忠切


  久之徵還為東郡太守不就稱疾歸鄉里


  按後漢書瑯琊王傳順王容嗣初平元年遣弟邈
至長安奉章貢獻盛稱東郡太守曹操忠誠於帝
操以此徳邈操雖不就東郡當時猶以此稱之也


  築室外城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以自娛樂
水經注曰譙城東有曹太祖舊宅所在負郭對㕓
[001-4a]
側隍臨水


  金城邊章韓遂殺刺史郡守以叛衆十餘萬天下騷動
徵太祖為典軍校㷉㑹靈帝崩太子即位太后臨朝大
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后不聽進乃召董卓欲
以脅太后 卓未至而進見殺卓到廢帝為𢎞農王而
立獻帝京都大亂卓表太祖為驍騎校㷉欲與計事太
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操别傳曰拜操典軍都㷉還譙沛士卒共版襲擊
[001-4b]
之操得脱身亡走竄平河亭長舍稱曹濟南處士
卧養足創八九日謂亭長曰曹濟南雖敗存亡未
可知公幸能以車牛相送徃還四五日吾厚報公
亭長乃以車牛送操未至譙數十里騎求操者多
操開帷叱之皆大喜始悟是操


  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
數騎過故人成臯吕伯奢


  梁祚魏國統曰初太祖過故人吕伯奢也遂行日
[001-5a]
暮道逢二人容貌威武太祖避之路二人笑曰觀
君有奔懼之色何也太祖始覺其異乃悉告之臨
别太祖解佩刀與之曰以此表吾丹心願二賢慎
勿言


  四年春軍鄄城荆州牧劉表斷術糧道術引入陳留屯
封丘黑山餘賊及於夫羅等佐之


  太平寰宇記曰黑山去封丘縣北三里魏志初平四
年袁術引軍屯于封丘黑山者矣 名勝志曰黑
[001-5b]
山一名墨山在淇縣西北五十里墨子昔居此山


  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
董卓之亂避難瑯琊為陶謙所害故太祖志在復仇東


  水經注曰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破之拔取慮睢
陵夏邱等縣以其父避難於此屠其男女十萬泗
水為之不流自是數縣人無行跡


  建安三年春三月公圍張繡於穰 公將引還繡兵來公軍
[001-6a]
不得進連營稍前公與荀彧書曰賊來追吾雖日行數
里吾策之到安衆破繡必矣 秋七月公還許荀彧問
公前以策賊必破何也公曰虜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
戰吾是以知勝矣


  水經注曰湍水又逕穰縣故城北又東南逕魏武
故城之西南是建安三年曹公破張繡之所築也
  又曰湼水又東南逕安衆縣堨而為坡謂之安
衆港魏太祖破張繡於是處與荀彧書曰繡遏吾
[001-6b]
歸師迫我死地葢於二水之間以為沿涉之艱阻


  五年公還軍官渡紹進保陽武 八月紹連營稍前依沙塠
為屯東西數十里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


  水經注曰渠又左逕陽武縣故城南東為官渡水
又逕曹太祖壘北有髙臺謂之官渡臺渡在中牟
故世又謂中牟臺建安五年太祖營官渡袁紹保
陽武紹連營稍前依沙堆為屯東西數十里公亦
[001-7a]
分營相禦合戰不利紹進臨官渡起土山地道以
逼壘公亦起髙臺以捍之即中牟臺也今臺北土
山猶在山之東悉紹舊營遺臺並存


  七年遂至浚儀治雎陽渠遣使以太牢祀橋𤣥


  水經注曰睢陽城北五六里便得漢太㷉橋𤣥墓
冢東有廟即曹氏孟徳親酹處


  九年春正月濟河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


  太平寰宇記曰枋頭城在淇縣南去河八里對酸
[001-7b]
棗棘津漢建安中曹公於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
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時人號其處為枋


  尚夜遁保祁山追擊之 衆大潰尚走中山盡獲其輜
重得尚印綬節鉞


  魏武帝上事曰臣前上言逆賊袁尚還即厲精鋭
討之今尚人徒震蕩部曲喪守引兵遁亡陳軍披
堅執鋭朱旗震耀虎視雷譟望旗炫睛聞聲喪氣
[001-8a]
投戈解甲翕然沮壊尚單騎遁走捐棄偽節鈇鉞
大將軍邟鄉侯印各一枚兜鍪萬九千六百二十
枚其矛楯弓㦸不可勝數


  十年春正月攻譚破之斬譚


  英雄記曰操於南皮攻袁譚斬之操作鼓吹自稱
萬嵗於馬上舞


  十二年春二月公自淳于還鄴


  通典曰魏武初平袁紹鄴都令收田租畝粟四升
[001-8b]
户絹二疋綿二斤餘不得擅興


  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 使張遼為先鋒虜衆大奔
斬蹋頓


  英雄記曰操一戰斬蹋頓首擊馬鞍於馬抃舞
博物志曰魏武帝伐冒頓經白狼山逢獅子使人
格之殺傷甚衆王乃自率常從軍數百擊之獅子
咆哮奮起左右咸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狸
起上王車軛獅子將至此獸便跳起上獅子頭上
[001-9a]
即伏不敢起於是遂殺之得獅子一還來至洛陽
三千里雞犬皆伏無鳴吠


  衛恒四體書勢序曰上谷王次仲善隸書始為楷法
至靈帝好書世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甚矜其能每
書輒削焚其札梁鵠乃益為版而飲之酒候其醉而
竊其札鵠卒以攻書至選部尚書


  張懐瓘書斷曰師宜官南陽人靈帝好徵天下工
書於鴻都門至數百人八分稱宜官為最大則一
[001-9b]
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時空
至酒家因書其壁以售之觀者雲集酤酒多售則
鏟滅之後為袁術將鉅鹿耿球碑術所立宜官書
也梁鵠字孟皇安定烏氏人少好書受法於師宜
官以善八分書知名舉孝廉為郎亦在鴻都門下
選部郎靈帝重之


  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


[001-10a]
  英雄記曰曹公赤壁之役行至雲夢大澤中遇大
霧迷失道 江表傳曰周瑜破魏軍曹公復書與
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疫孤燒船自退横使周瑜
虚得此名 郭義公廣志曰鼉長三尺有四髙尺
餘美似蝘蜒南方嫁娶必得食之魏武赤壁還所
掘得是也 岳陽風土記曰烏黎口即烏林也酈
善長云吳黄葢敗魏武於烏林即其地也太平寰
宇記引通典州郡録云曹州即曹公為吳所敗燒
[001-10b]
船處又云今鄂州蒲圻縣赤壁山即曹公敗處按
曹公留曹仁守江陵城自逕北歸夏口今漢陽軍
也而漢陽郡圖經云赤壁亦名烏林在郡西北二
百二十里在漢陽縣西八十里皆悞也曹公既縱
江陵水軍沿流已至巴丘劉備在夏口孫權周瑜
與備併力迎曹公自當在巴陵江夏二郡界


  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 秋七月公西征
太平寰宇記曰曹公壘在閿鄉縣西二十里操征
[001-11a]
韓遂所築


  於是中軍師王凌謝亭侯荀攸


  陳少章云下文皆云攸等則王字衍文凌當作陵
謝當作樹荀攸本傳冀州平太祖表封為陵樹亭


  天子聘公三女為貴人少者待年于國


  陳思王集敘愁賦序曰時家二女弟故漢皇帝聘
以為貴人家母見二弟愁思故令予作賦


[001-11b]
  二十年春正月天子立公中女為皇后


  續漢書曰獻穆曹后曹操之女也魏受禪遣使求
璽綬后怒以璽綬抵堦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下不
祚此璽


  二十五年庚子王崩于洛陽年六十六 諡曰武王 塟髙陵
杜氏通典曰魏武王以禮送終之制襲稱之數繁
而無益俗又過之先自制送終衣服内篋題識其
上春秋冬夏曰有不諱隨時以斂金珥珠玉銅鐵
[001-12a]
之物一不得送 虞荔鼎録曰魏武帝鑄一鼎於
白鹿山髙一丈紀征伐戰陣之事古文篆書四足
更作鼎與太子名曰孝鼎畫刻古來孝子姓名小
篆書 幽明録曰譙縣城東因城為臺方二十丈
髙八尺一尸古之冢也魏武即築以為臺東面牆
崩金玉流出取者多死因復築之 曹操别傳曰
操引兵入峴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寳數萬斤天
子聞之立泣 魏略曰典農校㷉太祖置秩比二
[001-12b]
千石 博物志曰漢中興士人皆冠葛巾建安中
魏武帝造白袷於是遂廢唯二學書生猶著也
英雄記曰操與劉備宻言備泄于袁紹紹知操有
圖國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後世 世
説曰魏武有一妓聲最清髙而情性酷惡欲殺則
愛才欲置則不堪於是選百人一時俱教少時果
有一人聲及之便殺惡性者 又曰魏武行役失
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
[001-13a]
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又曰
魏武嘗言人欲危己己輒心動因語所親小人曰
汝懐刃宻來我側我必説心動執汝使行刑汝但
弗言其使無他當厚相報執者信焉不以為懼遂
斬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為實謀逆者挫氣
矣 又曰魏武嘗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
亦不自覺左右皆深慎此後陽眠所幸一人竊以
被覆之因被斫殺自爾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又
[001-13b]
曰袁紹年少時曽遣人夜以劍擲魏武少下不著
魏武揆之其後來必髙因帖卧床上劍至果髙
樂府解題曰魏武帝宫人有盧女者故將軍隂叔
之子也七嵗入漢宫學鼓琴琴特鳴異善為新聲
文帝紀


  甲午軍次于譙大饗六軍及譙父老百姓于邑東
水經注曰文帝以延康元年幸譙大饗父老立壇
于故宅壇前樹碑碑題云大饗之碑 隸續曰在
[001-14a]
長安瑤臺寺額第三字不能識 隸辨曰大饗記
三古文為一行碑圖云額之兩旁有白紋貫於上
下外有暈兩重不過額其文十二行行十七字非
全碑也黄初三年及千秋萬代字平闕其書法與
魏受禪相近


  丙午行至曲蠡漢帝以衆望在魏 使兼御史大夫張
音持節奉璽綬禪位


  魏畧曰文帝欲受禪野蠶成絲朱草生于文昌殿
[001-14b]
側郡國奏鳳皇十三見白雉十九見白鳩十九見
虎二十七見九尾狐見于譙郡白雀十九見神龜
出于靈芝池黄龍十三見赤魚游于露鑊 殷芸
小説曰魏國初建潘朂為策命文


  乃為壇于繁陽庚午王升壇即阼


  水經注曰繁昌故縣曲蠡之繁陽亭也 魏書國
志曰文帝以漢獻帝延康元年行至曲蠡登禪于
是地改元黄初其年以潁隂之繁陽亭為繁昌縣
[001-15a]
城内有三臺時人謂之繁昌臺壇前有二碑昔魏
文帝禪于此故其石銘曰遂于繁昌作靈臺也於
後其碑六字生金論者以為司馬金行故曹氏六
世遷魏而事晉也 元和郡國志曰許州有丹書
臺魏文帝受禪有黄鳥銜丹書集此 鼎録曰文
帝黄初元年鑄受禪鼎其文曰受阼鼎小篆書
太平寰宇記曰尚書臺在縣東南四十里魏志有
黄鳥銜丹書于尚書臺即文帝受禪處


[001-15b]
  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 乙亥朝日于東郊
晉書禮志曰魏文帝即位用漢明堂而未有配
又曰黄初二年正月乙亥祀朝日于東郊之外又
違禮二分之義


  改許縣為許昌縣


  水經注曰春秋佐助期曰漢以許昌失天下及魏
承漢歴遂改名許昌也


  是嵗築陵雲臺


[001-16a]
  洛陽宫殿簿曰陵雲臺上壁方十三丈髙九丈樓
方四丈髙五丈棟去地十三丈五尺七寸五分也


  世説曰陵雲臺樓觀精巧先稱平衆木輕重然
後造構乃無錙銖相負揭臺雖髙峻常隨風搖動
而終無傾倒之理魏明帝登臺懼其勢危别以大
材扶持之樓即頽壊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


  三年


  博物志曰黄初三年武西都㷉王褒獻石膽二十
[001-16b]
斤四年獻三斤


  四年 築南巡臺于宛


  水經注曰今南陽郡治大城其東城之内地西三
里有古臺髙三丈餘文帝黄初中南巡行所築也


  魏畧曰司農度支校㷉黄初四年置比二千石
掌諸軍兵田


  五年 夏四月立太學置五經課試之法


  決疑要注曰漢初治博士而無弟子後治弟子五
[001-17a]
十人又増滿五百漢末至數千人魏之初學為門
人二嵗通二經者補文學掌故滿三嵗通三經者
擢為太子舍人


  九月遂至廣陵


  水經注曰泗水又東南逕渭陽城北城枕泗川陸
機行思賦曰行魏陽之枉渚故無魏陽疑即泗陽
縣故城也王莽之所謂淮平亭矣葢魏文帝行廣
陵所由或因變之未詳也


[001-17b]
  七年六月戊寅塟首陽陵


  通典曰富平有荆山沮漆水西有魏文帝陵 城
塚記曰魏文帝陵在首陽山南 太平寰宇記曰
魏文帝陵在偃師縣首陽山南 薛收元經傳曰
漢故事陵上立祭殿至魏制以謂古不墓祭自有
廟設于是園邑寢殿遂廢


  又使諸儒撰集經傳隨類相從凡千餘篇號曰皇覽
史記索隠曰皇覽記先代冢墓之處宜皇王之省
[001-18a]
覽故曰皇覽是魏人王象繆襲所撰


  博物志曰帝善彈碁能用手巾角時有一書生又能
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棊


  世説曰彈棊始自魏宫内用籹奩戲文帝以此戲
特妙用手巾角拂之無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為
之客著葛巾角低頭拂棊妙踰于帝 水經注曰
劉備以申儀為西城太守儀據郡降魏魏文帝改
為魏興郡治故西城縣之故城也 太霄經曰魏
[001-18b]
武帝為九州置壇度道士三十五人文帝幸雍謁
陳熾法師置道士五十人 名勝志曰西園在鄴
鎮西魏曹丕同弟植賓從游宴之地


  明帝紀


  太和元年春正月 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
通典曰正月丁未宗祀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祝
稱天子臣某


  夏四月乙亥行五銖錢


[001-19a]
  通典曰文帝黄初二年罷五銖錢使百姓以穀帛
為市賣至明帝代錢廢穀用既乆人間巧偽漸多
競濕穀以要利作薄絹以為市雖處以嚴刑而不
能禁也司馬芝等舉朝大議以為用錢非徒豐國
亦所以省刑今若使更鑄五銖于事為便帝乃更
立五銖錢


  伯郎姓孟名他扶風人靈帝時中常侍張讓專朝政
即拜涼州刺史


[001-19b]
  後漢書西域傳曰靈帝建寧三年涼州刺史孟佗
遣從事任涉將敦煌兵五百人與戊己司馬曹寛
西域長史張宴將焉耆龜兹車師前後部合三萬
餘人討疏勒攻楨中城四十餘日不能下引去


  他生達少入蜀 魏略曰達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
千餘來歸魏文帝時初即王位 聞其來甚悦 領
新城太守


  水經注曰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以為新城
[001-20a]
郡以孟達為太守治房陵故縣


  諸葛亮聞之隂欲誘達數書招之達與相報答魏興
太守申儀與達有隙宻表達與蜀潛通帝未之信也
司馬宣王遣參軍梁幾察之又勸其入朝達驚懼遂


  司馬彪戰畧曰太和元年諸葛亮從成都到漢中
達又欲應亮遺亮玉玦織成障汗蘇合香亮使郭
模詐降過魏興太守申儀與達有隙模語儀亮言
[001-20b]
玉玦者已決織成者言謀已成蘇合香者言事已


  于寳晉紀曰達初入新城登白馬塞歎曰劉封申耽
據金城千里而失之乎


  荆州記曰達登白馬塞而嘆曰劉封申耽據金城
千里而不能守豈丈夫也為上堵吟方土今猶傳
此聲韻憤激其哀思之音乎


  六年 九月 治許昌宫起景福承光殿


[001-21a]
  水經注曰許昌城内有景福殿基魏太和中造凖
價八百餘萬 西谿叢語曰許昌節度使小㕔是
魏景福殿基殿前有小李子色黄大如櫻桃俗謂
之御李子即獻帝遷許時所植 鼎録曰明帝太
和六年鑄一鼎三足名曰萬壽無疆鼎小篆書


  青龍元年


  繆襲神芝讚曰青龍元年神芝產于長平之晉陽
許昌典農中郎將蔣充奉表以聞其色丹紫其質
[001-21b]
光輝上别為三榦分為九枝散為三十六莖委綏
連屬似珊瑚之狀


  世語曰并州刺史畢軌送漢故渡遼將軍范明友鮮
卑奴年三百五十嵗言語飲食如常人奴云霍顯光
後小妻明友妻光前妻女


  博物志曰漢末發范明友冢奴猶活明友霍光女
聓説光家事廢立之際多與漢書相似此奴嘗遊
走于民間無止住處今不知所存或云尚在余聞
[001-22a]
之於人可信而目不可見也


  是時大治洛陽宫起昭陽太極殿


  太平御覽引魏略曰有却非殿銅馬殿敬法殿清
涼殿鳳皇殿嘉徳殿黄龍殿壽安殿行殿 山謙
之丹陽記曰案史記秦王改命宫為廟以擬太極
魏號正殿為太極葢采其義而加以太亦猶始夏
夏門魏加曰太夏


  時年三十六


[001-22b]
  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鄴文帝始納甄
后明帝應以十年生計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
時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為今年正月可彊名三十
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巵林曰按志稱叡封武徳侯年十五時為延康元
年則叡葢以建安十一年生計黄初太和青龍合
年十七而景初彊為三年凡二十年則裴云彊名
三十五者良是若以為建安十年生則可三十六
[001-23a]
矣然以十年生又不得言十五封武徳陳裴皆為
舛也


  評曰明帝沈毅斷識任心而行


  漢晉春秋曰明帝勤於政事苛察踰甚或於殿前
鞭殺尚書郎 傅子曰魏明帝以髙山制似通天
逺遊乃毁變先形令行人使者服之 洛陽記平
樂園魏明帝造即平樂觀之地也今城東平樂保


[001-23b]
  三少帝紀齊王


  二月西域重譯獻火浣布詔大將軍太尉臨試以示百


  梁四公記曰有商人賫火浣布三端帝以襍布積
之令杰公以他事至于市所杰公遙識曰此火浣
布也二是絹木皮所作一是績鼠毛所作以詰商
人具如杰公所説因問木鼠之異公曰木堅毛柔
是可别也以陽燧火山隂柘木爇之木皮改常試
[001-24a]
之果驗


  又東方朔神異經曰南荒之外有火山長三十里廣
五十里其中皆生不燼之木 火中有鼠


  水經注曰齊地記曰東武城東南有盧水水側有
勝火木方俗音曰檉子其木經野火燒死炭不滅
故東方朔云不灰之木者也 吳録曰日南北景
縣有火鼠取毛為布燒之而精名火浣布


  正始元年


[001-24b]
  魏畧曰正始元年商風大起數十日發屋拔樹動
太極殿東閣正㑹大風又甚傾盈按曹爽將誅之


  孔晏乂奏曰


  此晏字衍文孔乂字元儶見第十六卷注中因下
文統言晏乂而誤也


  新城太守陳泰


  少章云陳泰當作州泰元伯本傳具載前後歴官
[001-25a]
未嘗典郡州泰事跡附鄧艾傳後其為新城太守
見注中


  六年


  古今刀劍録曰齊王芳以正始六年鑄一劍常服
之無故自失但有空匣如故後有禪代之事兆始
于此尋為司馬氏所廢


  三少帝紀 髙貴鄉公


  帝問曰鄭𤣥曰稽古同天言堯同于天也


[001-25b]
  尚書正義曰鄭𤣥信緯訓稽為同訓古為天言能
順天而行之與之同功論語稱唯堯則天詩美文
王順帝之則然則聖人之道莫不同天合徳豈待
同天之語然後得同之哉書為世教當因之人事
以人繫天於義無取且古之為天經無此訓髙貴
鄉公皆以鄭為長非篤論也


  帝乞言于祥


  王隠晉書曰祥南面几杖以師道自居帝北面乞
[001-26a]
言祥于是陳明王聖帝之事君臣政化之要俯以
訓帝于是百辟卿士聞其格言莫不砥礪


  小同鄭𤣥孫也 以丁卯日生而𤣥以丁卯嵗生故
名曰小同


  後漢書鄭𤣥傳曰𤣥以其手文似已名之曰小同


  魏氏春秋曰小同詣司馬文王文王有宻疏未之屏
也如厠還謂之曰卿見吾疏乎對曰否文王猶疑而
鴆之卒


[001-26b]
  後漢書鄭𤣥傳注引魏氏春秋曰文王曰寧我負
卿無卿負我遂酖之


  三少帝紀 陳留王


  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進大將軍司馬文王位為相國
封晉公増封二郡并前滿十加九錫之禮一如前奏
文王固讓乃止


  世説曰魏朝封晉文王為公備禮九錫文王固讓
不受公卿將校當詣府敦喻司空鄭冲馳遣信就
[001-27a]
阮籍求文籍時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書札為之
無所㸃定乃寫付使時人以為神筆阮籍勸進文
畧曰竊聞明公固讓冲等眷眷實懐愚心以為聖
王作制百代同風褒徳賞功其來乆矣周公藉已
成之業據既安之勢光宅曲阜奄有龜蒙明公宜
受聖㫖受兹介福也


  咸熈二年 十二月壬戌 使使者奉皇帝璽綬冊禪
位于晉嗣王如漢魏故事甲子使使者奉策


[001-27b]
  晉書禮志曰十二月甲子持節侍中太保鄭冲兼
太尉司𨽻校尉李喜奉璽綬策書


  魏世譜曰封帝為陳留王


  晉中興書元帝紹封魏後曹勵為陳留王 晉書
陳帝紀咸和元年冬十月封魏武帝𤣥孫曹勵為
陳留王以紹魏 穆帝紀升平二年冬十月乙丑
陳留王曹勵薨


  三國志補注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