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07 三傳折諸-清-張尚瑗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左傳折諸卷首下 興國縣知縣張尚瑗 撰
成周地形
昔武王克商定鼎于郟鄏至成王營成周周澗水東瀍
水西而營洛邑是為王城又于瀍水東北遷商頑人居
之平王因犬戎之亂自酆東遷而居王城則東周之始
王也至敬王與子朝爭立出奔晉定公使魏舒率諸侯
之大夫㑹于狄泉以其地本成周之城而居敬王至考
王封其弟桓公于河南以續周公之官職至孫宣公乃
[002-1b]
封少子于鞏號東周惠公王赧立東西周分理蘇東坡指掌圖
陸機曰洛陽記洛陽城周公所制東西十里南北十三
里華延雋曰即成周也後漢魏隋並都于此
魯地形
漢書地理志魯奎婁之分野也東至東海南有泗水至
淮得臨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皆魯分也周興以少昊
之墟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為魯侯以為周公主自文公
[002-2a]
以後禄去公室政在大夫季氏逐昭公陵夷微弱三十
四世而為楚所滅然本大國故自為分野愚輯折諸列
國地域以班書地里志為主鄭陳蔡皆先亡而魯微弱
不列于戰國故其分野獨録于此而班書十二分野晉
分為韓趙魏不與春秋列國相符春秋當以史記表十
二諸侯為主而疆域不詳故採録古今名家議論附以
管見而成篇齊秦兩大國其地理詳于國䇿分野篇左
傳折諸不複見尚瑗
[002-2b]
晉地形
晉自武公滅翼而王命以一軍為晉侯其時疆土未廣
考之于傳獻公滅揚今洪洞縣滅霍今霍州滅耿在今
河津縣滅魏在今蒲州滅虞在今平陸縣重耳居蒲在
今隰州夷吾居屈在今吉州申生居曲沃在今聞喜縣
而公都絳在今太平縣不過今平陽一府之境而滅虢
滅焦皆在今陜州則跨大河之南至惠公敗韓之後秦
征河東則内及解梁在今臨晉縣狄取狐厨在今寧鄉
[002-3a]
晉境稍蹙文公始啓南陽得今之懐慶襄公敗秦于殽
惠公賂秦之地復為晉有而以河西為境若霍太山以
北大都皆狄地悼公用魏絳之謀以貨易土平公時荀
吳敗狄于太原于是晉之北境至于洞渦雒隂之間矣
成公滅赤狄得今之潞安頃公滅肥滅鼓得今之真定
一一可考顧炎武日知録
楚地形
楚世為强國以齊威公之霸與之為敵謂之齊楚晉文
公之霸亦與之為敵謂之晉楚秦强亦曰秦楚吳强曰
[002-3b]
吳楚自三代以来有國歴年可謂乆矣楚國方城為城
漢水為池方城在唐汝之間則是鄧唐汝皆其北境鍾
離居巢為東界及滅越至以徐淮為東境地亦可謂廣
矣初熊繹都丹陽即今枝江康為勾亶王今江陵紅為
鄂王今武昌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文王熊訾始都
郢今之郢州古號為鄢郢昭王畏吳去郢北徙鄀東西
蓋屢遷矣趙彦衛雲麓漫鈔
[002-4a]
宋衛地形
宋衛在春秋皆為上國星野載戰國䇿因漢書地志以
從其類顧二國之在春秋又有可論者衛自康叔受封
仍殷朝歌舊都復并邶鄘之地商頌所謂邦畿千里疆
宇甚大又皆在河北懿公為狄所滅戴公廬漕渡河而
南文公城楚丘皆河南之域左傳滎澤之戰杜注滎澤
當在河北孔疏以為禹貢滎波既瀦本在河南蓋自北
徙南故曹楚丘皆屬河南地此後河北共汲諸壤皆為
晉有而國以削此衛之可言者也宋因成湯亳都睢陽
[002-4b]
在梁沛之間與楚接壤其被楚患與鄭同而晉悼復霸
之後汲汲爭鄭鄭之犧牲玉帛待于境上去就不常宋
則華元善于令尹子重兼善欒武子向戌復善于令尹
子木兼善趙文子合兩國之成皆盟于宋西門之外國
勢使然此又宋之可言者也尚瑗
陳蔡曹地形
漢地志陳本太昊之虚武王封舜後媯滿于陳是為胡
[002-5a]
公史記貨殖傳潁川南陽夏人之所居也南陽西通武
闗鄖闗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㑹也國風陳譜箋疏
略引其語曹風詁訓傳陸氏曰曹者武王弟叔振鐸所
封之國其封域在兗州陶丘之北菏澤之野今濟隂定
陶是也正義曹都雖在濟隂其地則踰濟北春秋僖公
三十一年取濟西田左傳曰分曹地也蔡則尚書蔡仲
之命孔傳止言在淮汝之間正義引史記世家注宋忠
曰胡徙居新蔡杜預云武王封叔度于汝南上蔡至平
侯徙新蔡昭侯徙居九江下蔡上蔡新蔡皆屬汝南郡
[002-5b]
尚瑗
鄭地形
漢地志陳鄭之國與韓同星分鄭國本髙辛氏火正祝
融之墟也今河南之新鄭及成臯滎陽潁川之崇髙陽
城皆鄭分也本宣王弟友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
桓公從史伯之言寄帑于虢子武公于平王東遷卒定
虢鄶之地右雒左沛食溱洧焉 竹書紀年晉文侯二
[002-6a]
年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都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為
桓公帝王世紀或言縣故有熊氏之墟黄帝所都也尚瑗
吳越地形
漢地志吳地斗分野也今之㑹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
廣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也太伯初奔荆蠻荆蠻歸之
號曰句吳太伯卒仲雍立曽孫周章而武王克殷因而
封之又封周章弟仲于河北是為北吳後世謂之虞十
二世為晉所滅後二世而荆蠻之吳子夀夢稱王至夫
差為粤王勾踐所滅粤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其君禹
[002-6b]
後帝少康之子封于㑹稽後二十世至勾踐稱王滅吳
兼并其地度淮與齊晉諸侯㑹致貢于周周元王使使
命為伯諸侯畢賀後五世為楚所滅按春秋内外傳皆
稱越經亦書於越入吳而班書獨名粤蓋兼蒼梧鬱林
合浦交阯九真南海百粤為言臣瓚曰百粤雜處各有
種姓不得盡云少康之後世本越為芈姓與楚同祖故
國語曰芈姓䕫越然則越非獨禹後明矣愚輯折諸並
[002-7a]
兼國語其列國源流皆分見于左傳國䇿故國語不復
列吳越地形而總見于此尚瑗
總論列國地形
成周之世中國之地最狹以今地理考之吳越楚蜀皆
為蠻淮南為羣舒秦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鮮虞
肥鼓國河東之境有赤狄甲氏留吁鐸晨潞國洛陽為
王城而有楊拒泉臯蠻氏陸渾伊雒之戎京東有莱牟
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今汴之屬邑亦用夷禮邾近于
魯亦曰夷其中國者獨晉衛齊魯宋鄭陳許而已通不
[002-7b]
過數十州蓋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宋永亨搜采異聞録

曰涇曰沂曰麻隧曰刳首曰令狐曰桑泉皆在河之左
右者也秦師之汎舟之役必由之案其地理河之西謂
之龍門西河而涇屬渭汭之水入焉河之東謂之大原
岳陽而覃懐衡漳之水入焉其西則有韓原有少梁城
有莘城有北徴有邧新城皆近于彭衙者其東如晉陽
[002-8a]
如歴山如涑川如王官如解梁城皆依于河曲者河水
瀰瀰一派自北而南此天所以限冀雍之地陳則通春秋提綱

楚之疆宇跨江南北吳則保據江東其兵爭不離江介
楚之侵吳曰羅汭今之廬汝皆有羅曰潛今之廬皖皆
有潛曰潁今之潁也曰舒今之舒也曰豫章今徳安也
曰乾谿今滁也曰鵲尾今六安也吳侵楚壤曰鍾離今
鳯陽也曰鳩兹今蕪湖也曰巢今之巢也曰大别今之
霍丘也至于入郢之役曰鄳阨則在信陽曰睢則在枝
[002-8b]
江曰息即今之息曰鄖即今之鄖地或不盡濱江後之
論要害者皆以為江之門户藩籬由楚都于郢吳都于
姑蘇而建業反居邊界未為重地爾時亦無所謂畫江
之守窺江爭江之䇿然孫曹之天限于斯司馬氏之飛
渡于斯苻之唳鶴拓跋之飲馬于斯趙氏之繩能量之
碇不能鎮之䝉古之礟能焚之投戈不能遏之皆此水
為之也尚瑗
[002-9a]

曰焦曰瑕曰華隂曰華陽曰桃林曰桑田皆在闗之左
右者也秦師之由陸常必由之所謂殽有二陵乃函谷
之間也按地理其闗東接澠池西連華嶽北濱河渭南
鄰西虢自東陵至西陵凡三十五里東則峻阜絶澗車
不得方軌西則石坂十有二里險絶不異于東殽此天
之所以限雍豫之地提綱
春秋列國論上
在晉趙武之語楚使曰晉楚齊秦匹也四大國之名爰
[002-9b]
起於是史記表十二諸侯首魯訖吳實十三國眉山春
秋列國指掌圖盡春秋之世見于經傳者總一百二十
四國滅亡殆盡而此四大國者聘問㑹盟征伐實足以
綱維乎二百四十二年之終始姜西溟作論以為盛極
必衰而始乎微者乃所以為盛其説善矣乃吾于時勢
地形之故又竊有見焉蓋四國處地形之易者莫如楚
而秦次之晉之處形難矣獨時㑹偶有可乗以遂其吞
[002-10a]
并齊則形與勢兩際其難遂跼踳于晉文繼霸以逮獲
麟之終至入朝于晉而衂師于吳其去弱國者幾希齊
以太公賜履表東海封國最先與魯相匹無奈其即與
魯鄰齊不能越尺寸以有魯猶魯不能越尺寸以有齊
齊猶賴桓公之伯當周室東遷之衰崛起為諸侯盟主
而魯乃以慶父之亂至為桓公存三亡國之一遂至魯
弱而齊强不然周公之後天下資禮樂于斯豈不可匹
四而為五而㢙㢙宋衛鄭比肩乎况桓之伯管仲佐之
正而不譎軍譚遂而不有從未嘗擴地益土燕有戎難
[002-10b]
桓公乃北伐山戎以救之返其侵地故齊之不及三國
也畏法謹度為之也晉唐叔受封固不下齊魯楚靈亦
有吕伋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之語而曲沃伯篡
嫡得國僖王三年始受命以一軍為侯則未可襲文侯
侯伯之命以雄列國乃其因虢公得請甫十餘年旋假
道于虞伐而滅之八虞二虢皆文王師友而忽焉斬祀
于詭諸之手繼之以滅霍滅韓滅魏皆同姓之國欒枝
[002-11a]
數楚罪以為漢陽諸姬楚實盡之者晉之惡殆有甚焉
文公主盟諸侯載書曰大無侵小日以侵邾侵莒為魯
罪侵魯侵衛為齊罪而其先之吞噬鄰服者後嗣得藉
其資以震懾同盟莫之敢問且文公亦嘗分曹地報私
徳而後世滅肥滅潞滅鼓滅陸渾兼地數圻陸賈説漢
髙帝逆取而以順守之晉蓋先用其智晉之形勢盛于
齊有自来矣秦晉匹也亦出于獻公繆公既為婚姻且
擁立惠懐懐嬴乃為此言若受封次第非子之為附庸
後于齊晉幾二百年洎秦襄公為侯又百五六十年獨
[002-11b]
平王東遷岐以西之地使襄公自伐而取之周之先公
先王荒作艱難所致者奄為秦有至繆公并國二十名
齊二霸秦之安受西土視晉之力爭中原者其形其勢
不尤易乎楚也者自魯莊十年始見于經猶以荆書之
固商周盛王之以戎蠻荒服棄置之者也偃然恣睢于
江漢之間惟方叔采芑之詩王討一加焉至東遷以後
熊通遂要隨侯請諸周室欲為王不聽則自立為武王
[002-12a]
又非但已也其所縣者申息所滅者宛鄧而方城以為
城大隧直轅冥阨以為塞直蟠踞乎中原淮泗之壤後
世所分六朝南北長江天塹不啻跨而踰之蓋至齊桓
包茅責貢僅得取成而陽橋之役魯宋齊鄭皆受盟于
楚申之㑹晉更聽諸侯徃從之獨所不足者楚人惟知
舍舟而爭陸北向而不圖南若漢世所開之閩越南越
秦所通之百粤春秋之楚竟邈然無意于掇拾吳越始
皆臣楚迨其赫然稱雄亦遂爭衡乎諸夏使楚于此時
西盡四川南通六詔半天下有二陲誰能禦之者勢可
[002-12b]
以無所弗屆而猶有限者亦時為之耳若夫衛鄭杞宋
陳蔡曹滕紀許以逮虞虢未亡之日是非王家支子懿
親即三恪四嶽神明之裔或因故封而予之或俾之服
叛遷頑而鎮撫之裂膏腴之壤據要害之地輪運而輻
凑成拱衛磐石之基然不能伸足境外以擴其所分受
蹵然受限于先王疆索幅制之中蓋所謂大國者非兵
爭不能非狡焉啓疆甘冒不韙不得論秦文晉獻楚武
[002-13a]
文宜王制所謂六師移之方伯連帥討之者也而浸微
浸强終凌夷而大壊為始制封建者之無可如何就中
原諸上國之中鄭桓公先用史伯之謀寄帑虢鄶以取
其十邑故其後當晉楚之交爭而猶能力支魯則屢加
于邾莒杞鄫終不一遂而衛滅邢宋滅曹一乗齊伯之
衰一當晉伯之敝竟得列于戰國七雄之後奸法者有
時而得志時與勢實使之然要非論道徳者之所許也
至于王室號為宗周天下共主規方千里而又營洛邑
作西京盛則周召相其治衰則桓文扶其弱乃至阸䧢
[002-13b]
乎河洛之間逃責之臺竊鈇之謗所致然者屢分地以
賞諸侯之功而削地討罪之法不能行日朘月割反成
孤立晉之寵六卿魯之寵三家其敝亦復如是分蠭之
脾其蜜不釀原蠶之繭其絲不紉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西漢論世所以有瓦解之歎若土崩之患則後世郡縣
受之封建者不與焉愚於春秋二百四十年合之戰國
二百四十年盱衡而為之説論世之君子未知見許否
[002-14a]
尚瑗
春秋列國論下
春秋内魯而外諸國傳於魯事特詳宜矣周則天命未
改海内朝宗而王室紀載顧寥寥焉史佚伯陽父皆已
往孔子繙藏書于柱下所識皆禮之大者東遷以来事
蹟反因列國而見杜氏有王室微弱不能自通于諸侯
之説晉楚最詳以乗檮杌之故楚僭王最無道而莊共
以下言行反多可觀以文救過史册之功晉乗非獨詳
也文襄以前美惡皆據實入靈成而權臣擅命悼雖復
[002-14b]
霸柄歸六官晉傳直趙魏韓之傳矣齊桓一匡天下維
繫二百四十年之氣運而曲不勝直由晉楚魯衛之簡
册掩之管子晏子皆有書而平仲未免善于陳氏吾嘗
謂晏非特才不逮管也節亦遜焉宋每易一君六卿之
名鮮不詳列聖王之裔文物具而載筆者亦易遵守衛
固多君子鄭則罕國游諸賢持其危而周旋乎兩大辭
命蔚起傳文亦為之生色此外之索莫有由矣陳蔡始
[002-15a]
皆中原上國偪于强鄰奔命不暇倚楚以終羊為狼牧
至于再滅宜典章之無有存者杞入于夷紀去其國曹
則一子臧之外其大夫預趙孟穆叔國成子之賦詩飲
酒而傳竟不能舉其名文獻無徴更何足言秦雖立國
最後詩書並列其風與誓而内傳于晉事相闗之外泯
焉無有由晉牘之有意以滅其迹竟等于燕之僻處北
陲俟諸戰國而後赫然表著吳越亦然兩國顯名既晚
亡國又最先左傳之詳畧不齊皆由諸國人文髙下懸
殊之故孔子經文丘明既造膝親受而夫子纂修之詩
[002-15b]
書易及論語一家言傳中無不謹守而發明之漢藝文
所載又有齊論語曽子宓子漆雕子前之者為鬻子老
子文子萇弘魯臧文仲以立言重于時孔子之祖為正
考父文仲之徒為太史克自餘子夏子游曽子之門人
丘明髣髴同時下逮伍胥種蠡皆能著書丘明内傳遺
之而外傳取之元凱云大事書䇿小事簡牘真偽隠顯
因乎各國而不得不殊焉學者口誦而心㑹之素臣之
[002-16a]
苦心未始不昭掲于千載之下云尚瑗
春秋列國黨仇分合
晉楚齊秦為四大國魯衛宋鄭陳蔡皆中原上國其地
勢難易時㑹盛衰既論之詳矣有征伐則有拒助有盟
㑹則有親疎隠桓之世東莱先生所謂五伯未興晉楚
皆未見于經直是東遷以後諸侯交征以亂周制駸駸
乎已成戰國之勢非桓公敬仲無以救之五伯迭興雖
自莊閔以迄襄昭强無吞弱小能事大者一百八十餘
年其間桓文之極盛亦止在莊僖六十年間宣成以下
[002-16b]
晉楚狎主齊盟吳越漸次起焉附晉者莫親于魯衛二
國齊則始抗而終折吳者晉之所求通鄭則介于晉楚
至爭之者三十一而以服晉終宋本親晉特其合晉楚
之成皆宋為之故稍殊乎魯衛大約此七國者乍分而
旋合同為與國者矣楚則惟并吞為事耳何有于屬國
既遭桓文之攘斥不得不以合諸侯為名陳蔡逼處附
之者非其本心一滅再滅而逮于獲麟論世者所最傷
[002-17a]
心裂眥也秦本晉姻且三置晉君皆由其力殽之戰晉
負徳已甚加以令狐召公子雍反拒秦而衂之又為棫
林絶秦之書晉人虎狼悖徳如此其極由是文宣以下
秦長為楚與國晉實棄大援以自多其敵入郢之役楚
既覆于吳賴秦以存之何荆蠻之幸而上國之多不幸
也越與吳始皆服楚越既仇吳楚遂収之其曲多在越
秦越長黨楚蓋未有分者戰國以拒秦為縱事秦為横
春秋以攘楚為霸合楚為更霸攘楚者霸之正也合楚
者霸之變也正必流于變更霸者實非霸矣就列國地
[002-17b]
形事局一百八十年之間分合如此著其説以與尚論
者質焉尚瑗
姬姓之國
虞仲五世為周章周章之弟亦曰虞仲武王封之夏虚
其後為晉獻公所滅虢仲虢叔為文王卿士虢仲為西
虢晉獻公所滅虢叔為東虢鄭所滅郕魯莊公八年降
齊為附庸魯文公十二年郕伯奔魯霍為晉獻公所滅
[002-18a]
心裂眥也秦本晉姻且三置晉君皆由其力殽之戰晉
負徳已甚加以令狐召公子雍反拒秦而衂之又為棫
林絶秦之書晉人虎狼悖徳如此其極由是文宣以下
秦長為楚與國晉實棄大援以自多其敵入郢之役楚
既覆于吳賴秦以存之何荆蠻之幸而上國之多不幸
也越與吳始皆服楚越既仇吳楚遂収之其曲多在越
秦越長黨楚蓋未有分者戰國以拒秦為縱事秦為横
春秋以攘楚為霸合楚為更霸攘楚者霸之正也合楚
者霸之變也正必流于變更霸者實非霸矣就列國地
[002-18b]
形事局一百八十年之間分合如此著其説以與尚論
者質焉尚瑗
姬姓之國
虞仲五世為周章周章之弟亦曰虞仲武王封之夏虚
其後為晉獻公所滅虢仲虢叔為文王卿士虢仲為西
虢晉獻公所滅虢叔為東虢鄭所滅郕魯莊公八年降
齊為附庸魯文公十二年郕伯奔魯霍為晉獻公所滅
[002-19a]
大戎狐姬生重耳亦一姬姓合之衛蔡晉衛鄭吳列于
十二諸侯表者周之同姓略備于此矣尚瑗
魯異諸國
春秋主魯而作者也故録魯之行事特加内魯之文列
國稱侯而魯獨稱公列國書卒而魯獨稱薨列國之君
至魯則曰朝大夫至魯則曰聘而魯之君大夫有事于
列國則曰如經書公如齊如晉大夫如陳如宋是也列
國之盟于魯則曰来盟而魯之盟于列國則曰莅盟公
子友莅盟叔孫婼莅盟是也列國之擅相吞滅者書曰
[002-19b]
滅魯則不書滅而書取取鄫取邿是也列國之專殺大
夫皆書曰殺魯則不書殺而書刺公子買不卒戍刺之
刺公子偃是也列國之君去國書出奔魯則不書奔而
書孫公孫于齊是也春秋可謂尊魯之至者也仲尼刪
詩則史克之頌不班之邶鄘衛齊鄭之風而係于清廟
之後其定書則費誓之文獨附之誥命之末蓋不獨于
春秋之尊魯也嗚呼春秋乃為是尊魯之至者將望之
[002-20a]
深而責魯以備也是故褒貶大法皆自魯始而是非善
惡未嘗没其實焉不書即位不書王不書正所以責備
乎魯君也書夫人姜氏書婦姜書孟子所以責備乎夫
人也書翬書柔書溺書仲遂所以責備乎卿大夫也曰
郊曰禘曰大雩曰大閲曰大蒐所以正魯之僭典也曰
考宫曰獻羽曰立宫曰毁泉臺所以正魯之禮制也曰
初税畆曰作丘甲曰用田賦所以正魯之失政也曰作
三軍曰舍中軍所以正魯之紊權也曰築郿曰新延廐
曰新作南門所以正魯之厲民也曰大水曰螟曰螽曰
[002-20b]
震電曰雨雹所以正魯之慢時也春秋責魯之備蓋如
此哉李竹湖春秋世紀
魯雖秉周公伯禽之法守四代之服器其實衰微削弱
不得與齊晉大國齒而僅肩隨陳鄭曹衛之間然所以
猶賢于諸侯者有二其君猶知以禮自守也其卿大夫
多識文獻典章之舊也而所以國多變故不靖者亦有
二其家法不設而無正始之道也其兵柄不収而無馭
[002-21a]
下之綱也當時齊晉圖霸常以得魯為重齊桓始合諸
侯魯之不肯輕從者蓋遲遲二十餘年鄄之首㑹姑以
單伯来幽之初盟僅以微者㑹陽榖之㑹亦僅以公子
涖盟至召陵以後始堅於事齊齊未得魯莫能自安也
楚䖍為申之㑹汰心虐燄震搖諸華大侯小伯黽勉麇
至而魯獨從容退遜辭以時祭是所謂其君猶自守也
臧僖伯觀魚之諫能陳軌物之言臧哀伯取鼎之諫能
舉禮樂文物之訓曹劌觀社之諫能明聘㑹征伐之典
展喜之退齊師能道先王盟府之命季文子之逐莒僕
[002-21b]
能識君子事君之禮是其卿大夫猶多識典章之舊也
此魯之所以猶賢于諸侯者乎自桓公不能刑于文姜
而詒二國之患莊公不能防閑哀姜而遺再世之禍共
仲則通哀姜而賊般弑閔襄仲則私敬嬴而殺惡及視
是其家法不設而無正始之道也自隠失權于翬莊失
權于慶父文失權于仲遂宣失權于歸父襄失權于宿
斯昭失權于意如宋樂祁曰魯君喪政四世矣政在季
[002-22a]
氏三世矣晉史墨曰季氏貳魯侯為日乆矣魯君世從
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是其兵柄不収而無馭下之綱也
此魯之所以國多變故而不靖者乎世紀
王室之卑
夫子尊王室而作春秋所以尊之者由王室之卑故也
征伐不行而繻葛射王黔牟見放茅戎敗王隂戎伐潁
朝聘虚設而周之聘魯者七魯大夫之如京師者五王
之錫命于魯者三歸脤者一賵葬者四與夫加命于齊
晉追命于衛者不可勝書諸侯則魯之僖成一再朝王
[002-22b]
晉初命為諸侯而有朝召王而有合諸國以朝惟鄭虢
二國為王卿士其朝不可勝數鄭則旋以不朝而拒戰
虢則旋滅于晉王亦莫之敢討循法者亡骩法者强東
遷之天下所以莫之如何也説者又曰禮樂征伐既出
自諸侯矣顧二百四十年之間未聞諸侯弑天子若諸
侯之見弑于大夫并不得為大夫者亦預焉多乃至于
三十六凌夷僭亂此各就諸侯之國中而言嗚呼亦知
[002-23a]
就王朝之畿内而言其凌夷僭亂亦未嘗少異乎蓋衛
石碏之諫莊公云賤妨貴少陵長逺間親新間舊小加
大淫破義是謂六逆莊公弗從而州吁弑桓公完為侯
國弑君之始周辛伯亦諫周桓公云内寵並后外寵貳
政嬖子匹適大都耦國亂之本也周公黒肩弗從而謀
弑莊王立王子克為王室内亂之始春秋之時王室内
亂最大者三事小即為王子克次又為王子括皆旋見
戮以及王孫蘇之擅殺王叔陳生之爭政皆即出奔不
得列焉三事者何王子頽也王叔帶也王子朝也子頽
[002-23b]
恃王姚之嬖莊王原無並嫡之嫌故五大夫之難發于
惠王踐祚之後鄭虢兩伯平之而裕如然王出居温已
為越在草莽之一端矣叔帶本虢子帶惠王之庶孽耳
王有易儲之心齊桓合諸侯以定之襄王嗣服而叔帶
出奔王召而復之誠式好之盛徳狄后之難即出于王
之宫闈居汜遜荒匹居温而為二晉文勤王叔帶一人
致煩前後兩霸主之力蓋亦岌乎殆哉乃尤烈者為王
[002-24a]
子朝景王耄荒賓起媒孽加以王猛嗣位而夭殂繼于
太子夀之後敬王王猛東西二王稱兵六載首惡出奔
餘孽震撼復七八載而後下都克定孔子曰我其為東
周乎非為平王遷國周召卜宅澗瀍之東周乃為敬王
逋播十諸侯盟㑹狄泉之成周也外藩侵而王室微者
其禍小内寵爭而王室亂者其禍大霸政未起王室已
無車攻吉日之盛霸業復衰王室且將為竊鈇逃責之
悲矣春秋之作誠為王室愈卑而然歟尚瑗
[002-24b]
晉楚更霸
小雅盡廢而後四夷交侵春秋始書荆入蔡以獻舞歸
則其躑躅之勢己見桓文奮而扼之其鋒稍阻文也没
而晉霸衰而楚人之圖北方者遂日長而不可制春秋
書荆入蔡此霸之未興而楚滑中夏之始春秋書次于
厥貉此霸之既衰而楚窺中國之始然晉之克楚也得
䇿于結秦而晉之不競于楚也失䇿于讎秦夫楚莊者
又蠻酋之雄耳而逺交秦巴近攻陳鄭則是晉之讎秦
[002-25a]
非特生一强敵乃又借盜以兵也春秋書楚人秦人巴
人滅庸而楚之謀益狡矣書楚子圍鄭而中國虎牢之
險不可恃矣書宋人及楚人平而南北爭衡矣天下之
勢一變也雖然于時諸侯固有附楚者而猶未敢公然
附楚也蜀之盟謂之匱盟蓋諸侯猶惴晉人知之也弭
兵之説倡而南北之從交見于是中國諸侯公然朝楚
向之玉帛于齊晉者盡在楚矣申之㑹空中國而聴焉
齊晉之所連以扼楚者今楚人連之以扼中國矣申之
㑹諸侯獻六王之禮宋之㑹虢之㑹長楚于晉則是諸
[002-25b]
侯甘心為楚役而晉人甘心以諸侯委于楚也天下之
勢又一變也唐荆川讀春秋
秦晉姻讎
自胡康侯傳春秋志扶中夏並秦楚吳越概以蠻戎目
之夫所惡乎蠻戎者為其猾夏耳猾夏之罪惟楚之盡
漢陽諸姬為甚故齊桓晉文皆以制楚稱霸吳本姬姓
其破楚敗齊告勞周室甚有功于諸夏不幸而滅於越
[002-26a]
越之滅吳為惡而吳之赦越為仁吳越之僭王皆效尤
于楚秦則謹守伯爵曷嘗僭王若以其處西陲為戎則
周之不窋竄于戎狄公劉太王皆戎矣秦仲以禦戎而
死其難襄公逐戎而勝之忠孝具備其得有岐豐之地
者周不能守而以與秦秦特受之天子耳春秋以来秦
常不得與於中夏㑹盟者以與晉為讎也秦與晉之始
姻而終讎者其曲全在晉晉以驪姬之亂惠公文公皆
秦所立就文公之身氾水納王陽樊之賜晉獨專之城
濮勝楚衡雍之䇿命晉又獨專之秦豈能無概于中康
[002-26b]
公當屢戰之後承晉國求君之使即送公子雍而歸之
兾續惠文之業誠甚盛徳事晉則悖初詞而敗之於令
狐與始之出不意而敗之于殽所謂寧我負人無人負
我其所為傾險誠令人不食其餘者此外彭衙王官河
曲輔氏麻隧棫林前後八戰累世益甚其讎以終春秋
之天下秦蓋穆公以前聘問未嘗與中原通較之晉獻
之初欲赴葵丘之㑹因宰孔言輒返而殺申生之事始
[002-27a]
来告于魯列國簡䇿往還皆居最後然使術来聘成風
歸襚未始不殷殷向往上邦而往往間之以晉楚莊滅
庸之役秦始以兵隨之楚與晉爭諸侯晉方通吳以拒
楚楚反得恃秦以敵晉迨吳入郢而秦救之楚不得秦
救其亡必無所復幸則晉之絶秦者乃所以存楚也晉
之始以秦存其霸也制楚而始得為霸迨其後楚復以
秦存而晉之屢霸失霸者至此而又將分矣晉所分之
三國猶仍前轍以擯秦秦之强至於噬滅三晉楚方全
并吳越而終復為秦所并此戰國之秦不可援以論春
[002-27b]
秋之秦賈生過秦論作于秦滅六國復為後六國所滅
之後論世者祖述之當全晉方盛伐秦之時有吕相絶
秦書直如賈豎女子爭言故過秦論為論世者所宗絶
秦書為論世者所鄙好言自口莠言自口不可不察也
尚瑗
陳蔡亡于楚
陳國於荆河之地實邇强楚而逺齊晉共靈以前陳之
[002-28a]
事中國者十九成哀以後陳之事中國者十一陳之堅
於事楚大扺不得不畏楚而中國之易于失陳往往自
不能以有陳何者陳在春秋之始從王伐鄭猶修勤王
之職盟折㑹稷猶與諸侯玉帛之好伐衛伐鄭猶偕諸
侯兵車之㑹齊桓之伯自盟幽以至㑹淮其從齊者九
晉文之伯自踐土以至翟泉其㑹晉者三獨宋襄之暴
陳始從楚而㑹孟之後屢動楚人之兵晉靈之懦陳再
與楚而棐林之後始荐勤晉師之討自少西之難晉不
加討楚遂得以專辰陵之盟邲之役晉不振旅宋曽不
[002-28b]
得以實清丘之言於是陳一意向楚矣異時歸黄于陳
惟曰楚故戮二慶于陳亦惟曰楚故招之放過之誅亦
惟曰楚故伐鄭伐吳惟楚是贊㑹申㑹虢惟楚是從甚
而陳之滅陳之封亦惟楚令是聽蓋無異楚之鄙邑矣
范宣子之言曰楚疾討陳陳近于楚民朝夕急能無往
乎中行穆子之言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
晉不能明大義以懐陳而甘于不敢抗楚由是觀之陳
[002-29a]
事中國者十九成哀以後陳之事中國者十一陳之堅
於事楚大扺不得不畏楚而中國之易于失陳往往自
不能以有陳何者陳在春秋之始從王伐鄭猶修勤王
之職盟折㑹稷猶與諸侯玉帛之好伐衛伐鄭猶偕諸
侯兵車之㑹齊桓之伯自盟幽以至㑹淮其從齊者九
晉文之伯自踐土以至翟泉其㑹晉者三獨宋襄之暴
陳始從楚而㑹孟之後屢動楚人之兵晉靈之懦陳再
與楚而棐林之後始荐勤晉師之討自少西之難晉不
加討楚遂得以專辰陵之盟邲之役晉不振旅宋曽不
[002-29b]
得以實清丘之言於是陳一意向楚矣異時歸黄于陳
惟曰楚故戮二慶于陳亦惟曰楚故招之放過之誅亦
惟曰楚故伐鄭伐吳惟楚是贊㑹申㑹虢惟楚是從甚
而陳之滅陳之封亦惟楚令是聽蓋無異楚之鄙邑矣
范宣子之言曰楚疾討陳陳近于楚民朝夕急能無往
乎中行穆子之言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
晉不能明大義以懐陳而甘于不敢抗楚由是觀之陳
[002-30a]
春秋之世陳鄭紀薛之邦其從㑹有常者未能如曹方
齊晉主伯列國一離一合而曹之不至者寡矣昭公與
㑹者四共公與㑹者六文公與㑹者五宣公與㑹者八
成公與㑹者十九武公與㑹者十二悼公與㑹者二聲
隠二公與㑹者各一可謂事夏盟之最謹矣其㑹魯者
二朝魯者五㑹宋者三曰曹人致餼禮也曰曹即位而
来見禮也曰五年而再朝禮也雖更䝉晉宋齊衛之師
晉侵者一執者二宋圍者三伐者三衛伐者二齊伐者
一而曹自伯國㑹伐之外未嘗敢一稱師報復于列國
[002-30b]
可為與諸侯甚睦矣夫事夏盟之謹則守義而可乆與
諸侯之睦則得道而多助然姬之在列者曹實先亡不
及春秋之終曹共公襄雖以楚方得曹之故晉文實以
私怨行焉既入其國復執其君復分其田終嵗而後復
國曹成公負芻雖以殺太子自立之罪晉厲既列諸㑹
而復重其討二年始歸自京師觀曹使侯獳貨筮史以
請共公曰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也至曹人之請成公
[002-31a]
曰若之何憂猶未弭而又討我寡君是大泯曹也曹困
于晉者然也自曹莊公以齊命㑹伐宋遂為宋人不釋
之憾夫伐宋非獨一曹也而獨仇曹之深以曹在宋之
宇下非他國比僖十五年宋人伐曹傳曰討舊怨也且
敵怨不在後嗣何怨之可討乎僖十九年宋人圍曹傳
曰討不服也伐齊之役曹南之盟曹既兩從㑹矣何不
服之責乎宣三年宋師圍曹傳曰討武氏之亂也武穆
之禍宋實為之豈曹之有罪乎至曹伯陽之衰宋景用
師益亟哀三年書宋樂髠伐曹六年書宋向巢伐曹七
[002-31b]
年書宋人圍曹八年書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矣申之
㑹鄭子産曰曹畏宋必不来曹以偪而素畏于宋宋以
强而求多于曹不及并吞不已是曹之先亡也終始實
成于宋者然也世紀
許之屢遷
許靈公在位十受鄭兵成之三年鄭襄公一嵗而再伐
之四年鄭悼公使疆其田既又親伐之八年鄭成公門
[002-32a]
于其門九年復圍之十四年又再伐之入其郛襄之十
六年鄭簡公從諸侯兩伐之許靈往愬遂卒于楚許自
齊桓既没往往恃楚楚亦未嘗專庇許也是以疆埸之
上無嵗不有鄭師楚皆不問靈公之卒僅一出師姑以
慰死者而已既而許悼即位凡楚盟㑹無役不從許雖
親楚楚何嘗為許報哉靈公遷于葉悼公遷于夷又遷
於白羽許男斯遷于容城國凡四遷皆出楚命剪荆築
室嵗無寜居蕩析播越國本銷亡游速乗之而卤其主
滅許者鄭亡許者又焉知非楚也春秋惡鄭人滅許之
[002-32b]
暴益傷許之託楚之愚地歸于楚而俘歸于鄭嗚呼太
嶽之祀絶矣馬宛斯左傳事緯
杞之後亡
隠公四年杞武公始見經莒人伐杞取牟婁杞日以弱
朝魯不敬桓公入之邾之㑹曲池之盟屢見于書莊二
十五年伯姬歸于杞蓋杞惠公也史記作徳公世本以為惠公徳公之弟桓
公代立世本又以為成公匏野皆本世本逾年經書公㑹杞伯姬于洮又書
[002-33a]
杞伯姬来杞伯姬来朝杞之親魯可謂勤矣惠公卒成
公立成公卒桓公立成桓皆伯姬子僖公時杞伯姬来
朝其子子即成公也伯姬歸杞方十三年其子安能勝
朝魯人責禮公子遂率師入杞杞伯姬来朝而謝過未
幾又来求婦春秋之記杞也詳哀杞也切伯姬者莊公
女叔姬者僖公女即伯姬為子桓公所求之婦也四来
于魯越境驅馳夫豈好勞國小而求大援託子聘婦綢
繆自結充其志即許穆夫人之志也春秋一書城縁陵
一書城杞縁陵者淮夷病杞齊桓公率諸侯㑹鹹以遷
[002-33b]
之城杞者晉平公杞出率諸國大夫以治杞杞之後亡
恃有齊晉耳杞兩娶魯甥舅之國又世朝焉而徒兩書
伐魯之于杞不逮齊晉逺矣張匏野讀經
楚徳愧吳
吳何得與楚並論乎楚之見經在莊十三年荆入蔡之
書傳則桓二年蔡鄭懼楚而為㑹于鄧楚之强已赫然
齊桓召陵猶不戰而僅使来盟晉文勝之于城濮遂致
[002-34a]
天王侯伯之册命邲戰勝晉而陽橋之役十一諸侯皆
往㑹焉為桓文所未有之盛至晉楚合而兩為宋之盟
成十三年亦僅曰同盟已耳襄十三年則楚先晉歃昭
之元年虢之盟竟讀舊書加于牲上率以為常至㑹于
申而靈已自居齊桓晉不敢不退聽楚之强至於如是
若吳者其初與越同為附楚之國鄢陵之戰郤至所云
蠻軍而不陳即指吳越為言外傳亦有楚率東夷救鄭
之書東夷也蠻也皆吳越之别名也自巫臣以偏兩之
一適吳始教以戰乗之法吳遂能為楚患而晉又通吳
[002-34b]
以制楚善道之㑹吳始與晉通伐郯之役成七年吳始
見經夀夢之卒襄十二年經實書之赴告相通而魯為
之臨于周廟吳與楚非特强弱之懸殊亦後先之曠隔
相提並論已不可而謂楚之不逮吳者何也曰春秋為
尊王而作者也楚之所犯者僭王也傳書楚始侵隨在
桓六年繼乃伐隨而薨于軍在莊四年一則請王于周
室一則儼然自王其夫人亦知其不可而以為盈而蕩
[002-35a]
故齊晉之霸皆周天子為之錫命而楚勝于邲則曰作
先君宫告成事而已作先君宫以自為霸君子肯以霸
許之乎然則吳非稱王者乎曰吳越之稱王皆效尤于
楚論世者所不及責黄池之㑹吳退而稱伯則楚所不
能矣公羊曰重吳也榖梁曰吳子進乎哉其重其進皆
孔子之意故孔子曰大矣哉夫差大之而重之而進之
吳之伯楚徳之所媿也吳昔伐楚入郢蔡昭侯以之伸
劉文公㑹召陵謀伐楚之志蓋晉失霸而吳志于伯其
泗上伐魯以救邾艾陵勝齊以救魯皆有齊桓之遺風
[002-35b]
楚蓋終二百四十年未嘗有此事伐陳而納孔寧儀行
父仍庸亂人以利有其國其轘夏徴舒也直與齊襄之
轘髙渠彌等故楚者尊王道之春秋所甚惡吳圖霸而
旋亡目察秋毫而不自見其睫君子悲之然越亦嘗繼
吳圖霸矣伐衛而納其賂出公遂終于越魯哀公適越
請伐季氏反失其國夫差其肯為此乎越踵吳旋亡春
秋夷于戰國竟未有如吳夫差之告勞於周室者也難
[002-36a]
者曰如是則楚之惡甚矣閲戰國二百四十年而楚滅
于秦猶有憐之者何也曰戰國之天下非春秋之天下
也戰國則楚為故國非田齊三晉所等夷者也且東西
周已降為君七國之王誰非王而尊王者更將誰尊乎
戰國之秦為虎狼吞噬三晉六國皆合從以擯秦春秋
則秦以晉為虎狼惡其背恩反噬穆公之三置晉君齊
桓同時而不能為不得不以霸歸之者也此愚作折諸
之獨見也尚瑗
[002-36b]
魯邾莒搆怨始末
春秋之小國名見者邾莒為彊隠公元年公及邾盟于
蔑七年而伐邾二年莒人入向無駭入極八年而盟莒
魯于邾也先盟而後戰于莒也先戰而後盟二國之勢
俱非下魯干戈日煩要盟不信此魯與邾莒之爭世相
尋也北杏之㑹邾獲進爵猶是邾儀父也在位永乆暮
年從霸其能受命也愈于莒子矣僖之元年偃敗邾師
酈獲莒拏夫邾既同盟莒亦比年結好一旦而交與我
[002-37a]
構何哉邾匿姜氏莒匿慶父二國黨惡其敗其獲春秋
之所大也自是以後取須句戰升陘則邾讎魯矣伐莒
取向則莒讎魯矣兩國伐鄫戰于狐駘則邾莒交讎魯
矣邾固無道五十年間一用鄫子一戕鄫子邾鄫世怨
也乗舋必動莒何為哉將助邾以撓魯也鄫不滅于邾
而滅于莒晉不討莒而討魯悼公霸令何其謬也莒益
得志比嵗興師魯滋不堪晉平新立而㑹湨梁二君俱
執魯之志其亦稍愉快哉然是㑹也命歸侵田也自春
秋以来魯之取于邾亦多矣僖公一舉而訾婁入魯文
[002-37b]
公一舉而須句入魯宣公一舉而繹又入魯今魯在所
損乎在所益乎悼公初立伐我南鄙邾復不逞宜其督
揚之再辱也莒既守盟邾亦来朝數年之内二國與魯
式相好也然自是以降魯之政逮于大夫矣政在公則
其爭在上政在私則其爭在下鄆近于費季氏所急而
莒魯之怨復起盜竊漆閭季氏受之而邾魯之怨復起
於是既利其土復蓄其賊莒之牟夷邾之庶其畀我邾
[002-38a]
快黒肱踵接而至魯盡納之魯有一季孫邾莒之逋逃
藪也邾莒何堪哉虢之㑹莒人愬而叔孫豹被執平丘
之㑹莒人再愬而季孫意如被執武城之役邾人愬而
叔孫婼又被執幸有兩叔孫再不辱命意如逃歸大貽
國恥䜛慝弘多晉之霸討亦豈能終乎春秋小國之君
好兵怙强邾莒實甚然邾猶修禮間復来朝莒則犂比
著丘以来直侈然與魯為敵矣君既黷武國亦多難故
二百餘年之間其君七見而弑于内者二奔于外者三
其大夫五見而殺于内者一奔于外者二庚輿而下微
[002-38b]
不復見是又其弗敢望邾者也事緯
齊爭國始末
師服曰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本固則枝
愈緐足以輔磐石之宗反此而末大必折與夫實緐而
披枝皆禍之大者齊自襄公弑於無知無知公弟也小
白遂與糾争國亦兄弟也桓公十有餘子立者五人餘
七人皆孝公時奔楚既與管仲屬孝公于宋襄公以為
[002-39a]
太子矣未幾復許豎貂立無虧為太子昭奔宋昭之入
因宋之力而無虧死于國人此固不當立而立其見殺
宜矣孝公薨孝之弟潘旋弑其子自立是為昭公昭公
薨昭之弟商人又弑其子而自立是為懿公懿公則身
受弑於其臣并其子不得立獨惠公元為國人所推乃
能終其位而傳其子蓋自無虧以歴孝昭懿惠皆桓公
之子所謂五公子爭立者髙齊婁后一母三天諸弟爭
立為帝誅夷嫡嗣為大不幸桓公五子戕害不於其身
則於其子紛紜三十五年而後少靖其謂之幸耶否耶
[002-39b]
厥後莊公之立有子牙之被戮景公之立因莊公之遇
弑骨肉之推刃迭見迨景公薨而安孺子弑于陽生悼
公弑于國人悼之子簡公再見弑于驁茶陽生與驁三
公子者又莫非景公嬖人之所出由是田常得政而齊
篡矣皆實緐披枝之明騐也晉獻以奚齊卓子夷吾重
耳代立而國大亂趙氏之專也以子樂子雍夷臯未定
所立六卿之侈也以孫周外入馮與夷爭立而華戴擅
[002-40a]
宋般與赤被弑而季孟專魯就春秋二百四十年上國
之凌夷鮮不因是其可鑒也夫尚瑗
宋衛叛臣
春秋政逮大夫之世晉與齊既舉國而歸諸其臣魯以
三桓秉政其不為齊晉者幾希宋衛鄭與魯皆中原上
國鄭七穆爭權其亂最先賴子産出而靖之又啓之以
子皮繼之以子太叔鄭遂不受臣禍衛則嘗受良臣之
福矣石碏大義滅親甯俞孔達之忠成公以無道名而
危而復安享國長乆洎乎末造猶以多君子聞于鄰國
[002-40b]
而其間有再世濟惡恃大國以弱其君逐且弑非出一
臣之手而大憝必歸之者孫林父是也宋華督先弑君
而後命族其係出于戴公謂之戴族與向氏魚氏蕩氏
同為桓族首尾春秋一百九十年華氏之最賢如元向
氏如戍以才諝顯名要非忠欵純篤而汰侈之習聞于
列國魚蕩謀弱公室以彭城出奔華氏之難敢于誘殺
羣公子以與元公為難南里之據連兵經嵗而後出奔
[002-41a]
于時弄兵叛君相沿成風雖先世以忠名者後嗣亦相
胥以叛甯俞之後甯殖佐孫氏逐君舉九世之卿族於
其子甯喜之身覆之而孔達之後孔悝亦劫於其母而
為逐輒以立蒯瞶之舉宋之叛臣兩搆大難所恃之大
國惟楚衛之叛臣兩次逐君所恃之大國惟晉晉與楚
更霸楚既失霸惟以助叛為功其無道固不足責晉之
君彼昏不知授權于臣其臣趙武韓起素稱良臣皆交
結魯衛之叛臣叛臣若孫若季惟甚善晉大夫納賄行
私衛之君被逐者獻魯之君被逐者昭獻復國仍受晉
[002-41b]
討昭則竟客死于外晉之權臣復倡為天生季氏以貳
魯侯之邪説以為趙魏韓三家貳晉之漸於是魯之君
為季逐者憗而季未嘗嬗魯衛則凌夷幾十年又有孔
悝之逐君立君焉趙鞅實助蒯瞶更討蒯瞶以亂衛而
已身奔晉陽以亂晉竟嬗晉而與魏韓三家分之矣政
逮大夫而化家為國以自為諸侯春秋討亂臣賊子其
重有所感也夫尚瑗
[002-42a]
季氏專魯
自季友受命莊公誅叔牙慶父定僖公之位有大功于
魯國未見其執魯政也魯之執政莊以前無可考羽父
慶父皆主兵而未以柄政聞僖之世臧文仲告糴于齊
自稱備卿棄展禽縱夏父弗忌孔子以執政之失職罪
之而後識其為當國僖文二君主權無旁落人臣無事
權可紀魯之異變其在仲遂弑子惡之事乎季文子再
適齊以定宣公之位政權攸屬東門歸父如晉不返傳
乃有謀去三桓以張公室之文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
[002-42b]
之子般閔公無再弑之禍則僖公不見託于成季宣公
不因篡得國則行父無縁以擪制其君然成襄以前列
國弑君之賊往往見討弑殤公而反得立華氏者獨一
宋督耳晉之趙盾欒書齊崔杼鄭公孫歸父其後未有
不伏罪若專國弑君而人不能討則篡國之禍烈矣齊
之陳恒是也此蓋春秋之末造而前此未之聞後代史
書繼見者西漢王氏曹魏司馬氏宇文氏耳季孫意如
[002-43a]
逐昭立定未敢進刃而一姓專國實自季氏始作三軍
者三家分國也舍三軍者季氏專魯也宣公以下六世
自歸父謀去三桓之外謀并去季孟有叔孫僑如君之
欲出季氏有昭公哀公臣之叛季氏有南蒯陽虎而孔
子墮三都亦未嘗不欲弱三桓以張公室人之賢否事
之邪正迥懸而指楹而不可得去者皆為一季氏横據
乎魯國權之所在莫不為患亦其人功勞足以服人心
名徳足以繫人望文子馬不食粟妾不衣帛無藏金玉
無重器備鄰封如晉范文子亦亟稱之所以捍僑如郤
[002-43b]
犨之譖而不可動也晉之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徳足
稱而國終萃于三族齊之陳氏厚施結民奸人之心術
耳有崔慶欒髙搆禍自夷以為之毆則時㑹居多焉鄭
之七穆宋之桓戴衛之孫甯爭權不下魯晉顧罕有昌
者非其徳之不足以服人乎魯更戰國最後亡與東西
二周同盡而國亦最弱至不得與宋衛並列短長書中
孟子費惠公或云季氏之後居然稱公亦三晉二周分
[002-44a]
國之流亞獨仲叔二氏無聞耳折諸之作大體細故俱
分疏於傳文之下此尤列國權臣專政之所自不可偏
倚于一條者故縂述之焉尚瑗
三家篡晉
自周僖王四年在春秋為莊公十六年王始命曲沃伯
以一軍為晉侯詩序謂武公始并晉請命乎天子之使
而作無衣者也獻公作二軍自將上軍使太子申生將
下軍惠公之敗于韓也亦自將上軍下軍之將屬韓簡
文公蒐于被廬作三軍以勝楚于城濮其將為郤先狐
[002-44b]
趙而公不自將矣傳又言蒐于清原作五軍而未嘗用
之令狐河曲實止三軍邲之戰乃有四軍中上下之外
加以新軍大事或互為行守鞌之戰惟郤克士燮欒書
三將鄢陵之戰將則六人而軍則四軍者也悼公嗣位
更命卿佐一時稱六官之長皆民譽實則四軍而將之
以八卿迨末年蒐于綿上始裁新軍而仍為三軍然自
文至襄多臨事命將故權歸君襄公之將薨也為夷之
[002-45a]
蒐狐射姑將中軍趙盾佐之陽處父改蒐于董謂盾能
而上之處父黨趙者也射姑忿而殺之得罪出奔由是
國政歸于趙氏子雍子樂廢戮自由靈公欲討之而不
能反以遇弑雖同括之死趙宗幾覆終以韓厥之請而
反其田嗣後三郤之滅欒書隂中之欒之滅范匄顯攻
之未嘗有廢置之出于君者君則靈將登箕鄭先都而
為先克所阻厲公既命胥童而輒為欒書荀偃所賊平
公享國最乆荀盈死而荀躒方弱改立程鄭事屬尋常
屠蒯一宰夫侃然爭之反若其君之抱不韙而不可一
[002-45b]
日客者六卿之專其爵邑與晉祚並立而不可動搖又
其甚者土田郡縣臣日闢而君日蹙曲沃者桓叔始封
之邑驪姬之䜛鄭重其地以居太子不知何以入于欒
氏范匄攻欒盈遽以此為賂魏舒之邑又范韓趙羣覬
州田聊借為鄭公孫段之賞邑比其反晉卒歸于韓則
他邑皆其所瓜分可知魏舒為政盡滅祁氏羊舌氏分
其田以為三邑七邑専制其大夫於是趙鞅首以晉陽
[002-46a]
叛荀寅范吉射繼以朝歌叛專殺邯鄲午始禍者鞅也
請歸趙鞅助逆者荀躒韓不信魏曼多也范中行氏亡
而晉分于四卿智瑤滅而晉分于三卿三家之得以分
晉由晉政之世執于六卿六卿之得以專制其三軍由
中軍之自為國政一則悼公支庶入繼威攝于書偃一
則靈公襁褓嗣位柄移于趙盾易所謂履霜堅冰非一
朝一夕之故矣戰國䇿紀趙魏韓立國之始晉語述智
趙禍晉之終司馬公通鑑東莱大事紀追周天子錫命
所從来暨春秋絶筆以後一二緒餘而根柢滋蔓一一
[002-46b]
具括左氏傳中讀者或未之察也為撮其端緒而疏陳
尚瑗
赤狄白狄
盖多種亘北方之族繁為地最廣列國之患東則齊
當其衝南則鄭當其衝東南則界衛西南則界晉一盛
于莊閔之際而齊桓公救邢衛以攘之再盛于僖文之
際而晉襄公敗箕以創之中國有霸狄所憚也齊桓衰
[002-47a]
而狄熾則救齊以伐衛黨叔帶以伐周間晉文有鄭虞
以侵齊乗衛成初歸國以圍衛四十年間横行天下未
嘗稍挫也晉襄没而狄逞則侵齊而又越齊以及魯伐
衛而又越衛以及宋狄之無將較昔為甚僑如之獲春
秋大之然止能殄其一種而未能滅其族類也及乎宣
公之世狄勢亦分蓋衆狄之中赤狄最彊而赤狄之中
潞氏為大比嵗侵齊晉人懼焉攢函之㑹先離其黨閒
酆舒之不臣因滅潞而有其土次及甲氏留吁之屬晉
景之于赤狄也能殱其類矣
[002-47b]
白狄之種則有肥鼓鮮虞赤狄盛而晉用白狄赤狄滅
而晉難白狄狄以晉用而分分而即滅漢有兩單于而
匈奴亂唐有兩可汗而突厥亡率由此也白狄見赤狄
之滅知為晉紿故同秦伐晉交剛一敗狄用惕息而大
卤再戰狄創益深毁車為行兵不厭詐禦侮之效晉若
獨操其勝焉事緯
愚菴集説謂之赤狄白狄者俗尚赤衣白衣也按宣三
[002-48a]
年赤狄侵齊三傳皆無傳經文亦無注而愚菴先生為
此説録之
三傳經文互異
王梅谿曰傳經者三家各有所聞著之簡䇿非特指意
不同而經文亦異人一而已曰尹氏卒者公榖也左氏
以為君氏是果男子乎婦人乎國一而已曰杞侯来朝
者左氏也公榖則以為紀侯是果姒姓乎姜姓乎渝平
輸平字止半差而其義則反子伯子帛音雖小異而其
説則殊曰蒿艾曰鄗者一地也名若何而可稽曰穆者
[002-48b]
一君也諡若何而可考此曰衛寳彼曰衛俘則人物異
矣此曰伐戎彼曰伐我則華裔異矣以㑹為及則内外
之志異矣以送為逆則往来之使異矣北杏曹南之㑹
或侯齊宋或人齊宋則尊卑之辭不同矣甯毋葵丘之
盟或有鄭衛或無鄭衛則増損之數不同矣至若義同
而文異則有師卒克尅之類焉豈亦有異義乎名一而
音訛則有括結嘉喜之類焉豈亦有異名乎經出于聖
[002-49a]
人之手而有二三之不同唐趙氏嘗考其差繆凡二百
六十處本集䇿問
三傳立例互異
朱愚菴曰自左氏有例公榖二氏有例啖趙以下亦皆
有例如稱爵者褒也而㑹盂何以書楚子則非盡褒也
稱人者貶也或將卑師少也而僖公之前何以君大夫
將皆稱人則非盡貶與將卑師少也稱字者貴之也而
邾儀父許叔蕭叔有何可貴乎殺大夫稱名者罪之也
而陳洩冶蔡公子燮有何可罪乎諸侯失國名而䕫子
[002-49b]
莱子不名滅同姓名而楚滅䕫齊滅莱不名則其説窮
矣不書公子為削其屬也而弑君如楚商臣齊商人反
稱公子則其説又窮矣卿卒必記日月公至必告于廟
益師不日薄之也而成公以後皆書日桓㑹不致安之
也而公行大半不書至則其説又窮矣不得已有變例
之説夫所貴乎例者正取其一成而不可易若前後游
移彼此乖忤何以示萬世之準繩集説序
[002-50a]
人之手而有二三之不同唐趙氏嘗考其差繆凡二百
六十處本集䇿問
三傳立例互異
朱愚菴曰自左氏有例公榖二氏有例啖趙以下亦皆
有例如稱爵者褒也而㑹盂何以書楚子則非盡褒也
稱人者貶也或將卑師少也而僖公之前何以君大夫
將皆稱人則非盡貶與將卑師少也稱字者貴之也而
邾儀父許叔蕭叔有何可貴乎殺大夫稱名者罪之也
而陳洩冶蔡公子燮有何可罪乎諸侯失國名而䕫子
[002-50b]
莱子不名滅同姓名而楚滅䕫齊滅莱不名則其説窮
矣不書公子為削其屬也而弑君如楚商臣齊商人反
稱公子則其説又窮矣卿卒必記日月公至必告于廟
益師不日薄之也而成公以後皆書日桓㑹不致安之
也而公行大半不書至則其説又窮矣不得已有變例
之説夫所貴乎例者正取其一成而不可易若前後游
移彼此乖忤何以示萬世之準繩集説序
[002-51a]
坎用牲埋書而告公曰合比將納亡人之黨既盟于北
郭矣僖七年楚子圍許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絰士輿
櫬昭四年楚子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
從之此事之相同者也語之相同者晉拒秦師于令狐
趙宣子曰先人有奪人之心晉楚戰于邲孫叔敖曰先
人有奪人之心宋元公與華氏戰于南里厨人濮曰先
人有奪人之心凡三用季文子對宣公曰見無禮于其
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然明對子産曰見不仁
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鄭公孫歸生曰畜老猶憚
[002-51b]
殺之而况君乎晉韓厥曰殺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
宋司馬子魚曰六畜不相為用而敢用人乎楚申無宇
曰五牲不相為用况用諸侯乎齊盧蒲嫳曰彼實家病
子何病焉崔之薄慶之厚也魯南遺曰叔孫氏厚則季
氏薄彼實家亂子勿與知杜洩對穆叔曰求之而至又
何去焉子服景伯對孟懿子曰且召之而至又何求焉
臧文仲曰使人從欲不可以欲從人盡濟子産曰求逞
[002-52a]
于人不可與人同欲盡濟孔子曰惟名與器不可以假
人史墨曰慎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凡再見皆兩人語也
子産告范宣子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
令名之難對韓宣子僑聞君子非無賄之難而無令名
之患此一人語也尚瑗
地名同
顧亭林曰左傳地名相同者多成二年鞌之戰入自丘
輿注云齊邑三年鄭師禦晉敗諸丘輿注云鄭地哀十
四年阬氏葬諸丘輿注云太山南城縣西北有輿城又
[002-52b]
是魯地是丘輿為三國地也文七年穆叔如莒莅盟及
鄢陵注云莒邑成十六年戰于鄢陵注云鄭地今屬潁
川郡是鄢陵為二國地也襄十四年伐秦至于棫林注
云秦地十六年次于棫林注云許地是棫林為二國地
也襄十七年飲馬于重丘注云曹邑二十五年同盟于
重丘注云齊地是重丘為二國地也定十二年費人北
國人追之敗諸姑蔑無注必魯地哀十三年彌庸見姑
[002-53a]
蔑之旗注云越地今東陽太末縣是姑蔑為二國地也
又地名盂者有五僖二十一年㑹于盂宋之盂也定八
年劉子伐盂周之盂也十四年蒯瞶獻盂于齊衛之盂
也而晉則有二盂昭二十八年盂丙為盂大夫今太原
盂縣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逆畤隂人盂壺
口此盂當在邢洺之間
瑗按有三南陽一為楚地後漢光武起于南陽之新野
至今郡仍其名僖二十五年晉文公始啓南陽為温原
諸邑又淮沂之間地為齊有孟子遂有南陽
[002-53b]
有二太原昭元年荀吴敗狄于太原經書大卤公羊之
經則書太原而傳以為大卤仲達注即太原郡晉陽縣
也今為山西省治禹貢雍州原隰厎績周為豳地小雅
薄伐獫狁至于太原漢為武威郡并涼之間屬秦地矣
有二亳成湯都亳後世為亳州昭九年詹桓伯讓晉稱
肅慎燕亳吾北土也秦本紀寧公與亳戰亳王奔戎皇
甫謐曰西夷之國也
[002-54a]
有二廬文十六年自廬以往振廩同食為襄陽之中廬
縣今合肥屬廬江郡
有二費僖元年賜季友汶陽田及費隠元年已有費伯
字庈父後以之封季友者成十三年殄滅我費滑注云
滑國都于費今緱氏縣魯與鄭各一費也
有二武城楚之武城在南陽宛縣北昭二年楚子田焉
魯之武城在泰山南哀八年吴伐魯取道于此即澹臺
滅明之居
有二中牟趙鞅伐衛圍中牟即佛肸以之畔晉者凡左
[002-54b]
傳之中牟皆在河北今滎陽之中牟縣在河南
有二犬丘隠八年齊侯衛侯遇于犬丘濟隂句陽縣有
故垂亭者是若周之犬丘懿王遷居焉秦改為廢丘章
邯為雍王都之西漢改為槐里
有二鄂晉有鄂侯在慈州即紂所烹鄂侯之國江夏一
名鄂州即乗青翰舟以見莊辛之鄂君其地在楚
有二匡孔達侵鄭伐匡此河内之匡注在潁川新汲縣
[002-55a]
東北歸匡戚之田于衛乃河北之匡論語子畏于匡是

有二訾婁僖十八年衛拒狄從師于訾婁注訾婁衛邑
北直長垣縣有訾婁城在楚丘之西又三十三年公伐
邾取訾婁無注必邾邑之近魯者
有二大陸一為鉅鹿禹貢之大陸既從也爾雅十藪晉
有大陸者也一在汲郡吴澤定元年魏獻子田于大陸
被焚之所與修武相近
有二防隠九年公㑹齊侯于防杜注魯地在琅邪莘縣
[002-55b]
東南十年取防杜注髙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未知
孔子合葬于防是何防
有二邿襄十三年邿亂分為三師救邿遂取之杜注任
城亢父有邿亭此魯之邿也襄十八年魏絳欒盈以下
軍克邿注平隂西有邿山此齊之邿也
有二巫山襄二年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齊之巫山也
山上有石室謂之孝子堂今曰郭巨廟楚襄王與宋玉
[002-56a]
遊髙唐之巫山在蜀
有二向隠二年莒人入向後魯伐莒取向向遂為莒地
矣杜注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襄十四年諸侯㑹吳
于向向近吳地杜注河内軹縣西有地名向即桓王與
鄭十二邑中之一
有二葵丘齊襄公使連稱管至父戌葵丘又齊桓公㑹
于葵丘受天子胙宜皆屬齊為一地杜注以襄所戍者
為臨淄西地于欽齊乗亦因之而桓所㑹者胡傳注謂
别在陳留則宋地矣
[002-56b]
有二龜桓十二年公欲平宋鄭與宋公㑹于龜宋公辭
平杜注龜宋地定公㑹齊侯于夾谷孔子相禮齊人来
歸鄆讙龜隂之田即魯頌奄有龜䝉孔子去魯而作龜
山之操者也雖山名而亦曰田則亦地名矣
有二柯莊十三年公㑹齊侯盟于柯杜注今濟北東阿
齊之柯邑成十九年叔孫豹㑹晉士匄于柯注魏郡内
黄縣東北有柯城
[002-57a]
有二髙唐皆齊境一近聊攝為西鄙一即平原之别名
為東鄙
有二楚丘戎伐凡伯于楚丘在今拱州之楚丘縣漢為
梁國已氏縣衛之楚丘在濟隂城武縣西南是又一楚
丘杜于戎伐之楚丘亦注濟隂誤
有三鄢升菴集引石經鄢鄭地在緱氏縣西南左傳王
取鄢劉蒍于之田也杜注潁川鄢陵謬鄢陵非鄭地段
焉得有之按指掌圖晉楚戰于鄢陵今之許州楚屈瑕
伐羅及鄢亂次以濟則又屬今之襄陽鄢地之名於春
[002-57b]
秋凡三焉是亭林先生之説尚未備二十二條尚瑗續
地名與國名同
秦國名也而莊三十一年築臺于秦注東平范縣西北
有秦亭
楚國名也而衛有楚丘詩以望楚矣亦單名楚也
魯國名也昭二十九年史墨云御龍氏劉累遷于魯縣
越國名也而桓元年公及鄭伯盟於越為近垂地
[002-58a]
梁國名也晉公子夷吾走梁而戰國時魏都大梁左傳
文十年秦取少梁孟子竟稱魏為梁
許國名也鄭伯以泰山之祊易許田其地在王畿之内
閟宫之篇曰居常與許復周公之宇
唐亦晉之舊國名而桓公及戎盟于唐
鄧亦國名而桓二年蔡侯鄭伯㑹于鄧注召陵縣西南
有鄧城
榖國名桓八年榖伯綏来朝而管仲封國别為齊地濟
北榖城黄石是也
[002-58b]
蜀亦西戎國名而成二年楚合諸侯盟于蜀蜀魯地近
汶上縣
黄亦國名而桓十七年公㑹齊紀于黄黄之地乃登州
府黄縣
按兩地一名之辨又有似二而實一者傳之滎澤分河
南河北其實一滎澤也濟水在齊者曰齊濟在魯者曰
魯濟其實一濟水也戰國之上黨或在韓或在趙其實
[002-59a]
一上黨也楚滅羣舒有舒蓼舒庸舒鳩皆在今皖州所
屬百濮叛楚百濮在今常徳辰州二郡間釋例謂建寧
郡南有濮夷推此而百越一名百粤為甌越南粤東粤
之總名若夫三秦三齊三楚三晉地彌廣而名益大不
可引此論已
名諡同
熊天慵曰稱士匄者二士氏世為刑官初食采于隨後
食采于范其一成十八年名見于經者一士匄也乃士
燮文子之子范宣子也其一士文伯又一士匄也嘗相
[002-59b]
范宣子之子士鞅適齊傳稱士匄相士鞅及論絳縣老
人甲子名屢見于傳乃大傅士渥濁之孫士弱莊伯之
子也皆司空士蒍之後稱趙孟者三其一趙武文子其
一鞅簡子其一無恤襄子稱士伯者三其一先蔑其一
士景伯其一士貞子稱中行伯者四皆荀氏其一中行
桓子荀林父也其一荀庚其一荀偃其一荀吳世襲將
中行故荀林父之後别稱中行氏稱智伯者三皆荀氏
[002-60a]
其一荀罃其一荀躒其一荀瑤故荀首之後别稱知氏
稱士莊伯者二其一鞏朔即鞏伯其一士弱稱欒伯者
二其一欒書其一欒黶稱駒伯者二其一郤克其一郤

鄭有二子石皆名段其一豐氏其一印氏有二子游皆
名偃其一游氏其一駟氏有二子張其一印氏名黒肱
其一豐氏名卷皆一家而名同字同同是穆公子孫魯
有二嬰齊其一襄仲之子其一叔肹之子聲伯以仲嬰
齊叔嬰齊别之同是桓公諸孫魯有二定姒皆見于經
[002-60b]
其一哀四年書葬我小君定姒此成公妾襄公母也定
諡也其一定十五年書葬定姒此公夫人從夫諡也姒
氏皆杞女也晉有二趙姬亦曰姬氏見左傳其一趙衰
妻文公之女成公之姊其一趙莊姬者趙盾長子朔之
妻趙武之母晉成公之女也史記誤以趙朔妻為成公
經説
名姓世表馮仲先創張徳仲補
[002-61a]
鄭兩洩駕一見隠五年一見僖三十一年 兩公子馮
宋莊公楚公子馮 晉兩梁弘桓三年伐翼僖三十三
年敗秦于殽 三子儀鄭子儀衛子儀楚鬭克 兩公
子結魯公子結楚子期 兩公子魚魯公子奚斯宋司
馬子魚 兩公子瑕衛子適鄭文公子瑕 三子餘晉
趙衰吳太宰嚭齊太史 晉三中行伯荀林父荀庚荀
偃 鄭兩俞彌洩堵俞彌子俞彌 三子西楚鬭宜申
楚公子申鄭公孫夏 楚兩子玉成得臣觀從 兩子
上楚鬭勃鄭駟帶 兩司馬子魚宋公子魚楚公子魴
[002-61b]
 晉兩士莊伯鞏朔士弱 五子家鄭公子歸生魯公
孫歸父齊析歸父慶封楚仲歸 三子孔楚成嘉鄭公
子嘉鄭士子孔 晉兩彘季先縠士魴 晉兩駒伯郤
克郤錡 兩去疾鄭子良莒去疾 三子良鄭穆公子
楚越椒父惠王弟 兩子反楚公子側魯孟之側 五
嬰齊楚令尹子重宋樂嬰齊魯子叔聲伯仲嬰齊鄭子
齹 兩公子偃魯成公庶弟鄭穆公子 兩士匄同族
[002-62a]
鄭兩洩駕一見隠五年一見僖三十一年 兩公子馮
宋莊公楚公子馮 晉兩梁弘桓三年伐翼僖三十三
年敗秦于殽 三子儀鄭子儀衛子儀楚鬭克 兩公
子結魯公子結楚子期 兩公子魚魯公子奚斯宋司
馬子魚 兩公子瑕衛子適鄭文公子瑕 三子餘晉
趙衰吳太宰嚭齊太史 晉三中行伯荀林父荀庚荀
偃 鄭兩俞彌洩堵俞彌子俞彌 三子西楚鬭宜申
楚公子申鄭公孫夏 楚兩子玉成得臣觀從 兩子
上楚鬭勃鄭駟帶 兩司馬子魚宋公子魚楚公子魴
[002-62b]
 晉兩士莊伯鞏朔士弱 五子家鄭公子歸生魯公
孫歸父齊析歸父慶封楚仲歸 三子孔楚成嘉鄭公
子嘉鄭士子孔 晉兩彘季先縠士魴 晉兩駒伯郤
克郤錡 兩去疾鄭子良莒去疾 三子良鄭穆公子
楚越椒父惠王弟 兩子反楚公子側魯孟之側 五
嬰齊楚令尹子重宋樂嬰齊魯子叔聲伯仲嬰齊鄭子
齹 兩公子偃魯成公庶弟鄭穆公子 兩士匄同族
[002-63a]
貙 兩子木楚屈建衛子木 兩公子嘉鄭子孔齊公
子嘉 兩公孫夏鄭子西齊公孫夏 兩公孫揮鄭子
羽齊公孫揮 兩子車齊子淵捷宋子車
人名同
馬宛斯曰春秋有兩蔡侯申一為文公一為昭公僅四
世而同名必有一誤也有兩夀夢一為勾吳之君一為
於越之大夫有兩庶其一為莒子一為邾婁之臣有兩
子羽一為鄭行人一為衛行人有兩石乞一為衛人殺
子路一為楚人事白公又如介子推晉臣也而又有行
[002-63b]
年十五而相荆者見説苑宛春楚行人也而又有進諫
于衛靈公者見吕覽晉咎犯事文公者也而又有為平
公參治國政者見説苑吳公子慶忌夫差之子也而又
有王僚之子為要離所刺者見吳越春秋管子書載齊
桓公之臣弦章説苑又載景公之臣弦章且傳中范宣
子士匄士鞅之父也而士匄相士鞅又見于昭公之六
年按杜注即士文伯豈與宣子乃同名哉然漢書古今
[002-64a]
人表復有兩士鞅一在中上一在中下相去不逺殆不
可曉事緯
同姓名録
鬻熊二夏鬻熊大夏用之為宗伯一為文王之師封于
楚為楚祖
棄二后稷姜嫄履巨人跡而生怪而棄之故名棄宋芮
司徒生女亦名棄
屈蕩二宣公十二年屈蕩為左廣之右左傳襄公二十
五年又一屈蕩為莫敖之官屈蕩獨為前三編所遺
[002-64b]
公子慶忌二哀公二十年公子慶忌驟諫吳王為所殺
一為王僚之子闔閭使要離刺之見吳越春秋
王豹二哀公六年鮑牧囚景公嬖臣王豹于句竇之丘
孟子王豹處于淇
太宰嚭二吳有太宰嚭又檀弓陳太宰嚭有對行人儀
之言而却楚師
公子申二一共王時為右司馬為楚人所殺一字子西
[002-65a]
定吳入郢之亂為白公所殺
公孫敖二一為魯大夫一為齊莊公嬖臣以勇力聞死
崔氏之難
 前二則皆為春秋而作雖有複見亦並存之次一則
 見馬宛斯事緯亦專為春秋作而人名則與他書參
 互故次列焉又同姓名録一編明末余僧杲所緝止
 取其有闗春秋者以下尚瑗補緝
三彭生一為齊公子襄公使之殺魯桓公一魯大夫叔
仲彭生輔子赤為襄仲所害一楚大夫名彭生昭四年
[002-65b]
率師城賴而罷之
二子野一魯成公冡嗣一晉師曠字
二箕遺皆晉人一與欒盈之亂而死一受命頃公平王
子朝之難
二公子荆一衛大夫一魯哀公子
二聲子一蔡子朝子名歸生一魯大夫名嬰齊皆字聲

[002-66a]
定吳入郢之亂為白公所殺
公孫敖二一為魯大夫一為齊莊公嬖臣以勇力聞死
崔氏之難
 前二則皆為春秋而作雖有複見亦並存之次一則
 見馬宛斯事緯亦專為春秋作而人名則與他書參
 互故次列焉又同姓名録一編明末余僧杲所緝止
 取其有闗春秋者以下尚瑗補緝
三彭生一為齊公子襄公使之殺魯桓公一魯大夫叔
仲彭生輔子赤為襄仲所害一楚大夫名彭生昭四年
[002-66b]
率師城賴而罷之
二子野一魯成公冡嗣一晉師曠字
二箕遺皆晉人一與欒盈之亂而死一受命頃公平王
子朝之難
二公子荆一衛大夫一魯哀公子
二聲子一蔡子朝子名歸生一魯大夫名嬰齊皆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