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34 春秋三傳讞-宋-葉夢得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左傳讞卷五    宋 葉夢得 撰
成公


二年
 楚之討陳夏氏也莊王欲納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
 君召諸侯以討罪也今納夏姬貪其色也貪色為淫
 淫為大罰周書曰明徳慎罰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徳
 務崇之之謂也慎罰務去之之謂也若興諸侯以取
 大罰非慎之也君其圖之王乃止
[005-1b]


楚莊王賢君也以夏徵舒之惡討陳而殺之經與



之以討賊之辭豈有復納夏姬者乎至言君召諸



侯以討罪按經但書楚人殺夏徵舒楚子入陳諸



侯無在焉何召之有則莊王之納巫臣之諫皆無



實也


冬楚師鄭師侵衞
十有一月公會楚公子嬰齊于蜀
[005-2a]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陳人衞人鄭人齊人曹人邾
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宣公使求好于楚莊王卒宣公薨不克作好公即位
 受盟于晉會晉伐齊衞人不行使于楚而亦受盟于
 晉從於伐齊故楚令尹子重為陽橋之役以救齊将
 起師子重曰君弱羣臣不如先大夫師衆而後可詩
 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夫文王猶用衆况吾儕乎且
 先君莊王属之曰無徳以及逺方莫如惠恤其民而
 善用之乃大户已責逮鰥救乏赦罪悉師王卒盡行
[005-2b]
 彭名御戎蔡景公為左許靈公為右二君弱皆强冠
 之冬楚師侵衞遂侵我師于蜀使臧孫往辭曰楚逺
 而久固將退矣無功而受名臣不敢楚侵及陽橋孟
 孫請往賂之以執斵執鍼織紝皆百人公衡為質以
 請盟楚人許平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嬰齊蔡侯許男
 秦右大夫說宋華元陳公孫寧衞孫良夫鄭公子去
 疾及齊國之大夫盟于蜀卿不書匱盟也于是乎畏
[005-3a]
 晉而竊與楚盟故曰匱盟


經先書楚師鄭師侵衞繼書公會嬰齊于蜀而後



書公與楚及諸國人盟會與盟自兩事蜀魯地也



使楚果嘗侵我入其境經何為而不書乎傳乃謂



因楚侵我我以賂請盟楚人許之乃盟誤合會與



盟為一事妄矣且盟者十一國魯畏侵而請盟何



與他國之事而十一國之大夫亦豈能卒然並集



于魯哉葢是時楚莊王卒共王初立而弱嬰齊欲


[005-3b]
以威脅中國悉率王卒而行因侵衞之師召諸國



而盟之魯欲附楚故公即其地先會以為好爾經



惡楚强諸大夫靡然從之故皆貶而稱人謂之畏



晉而竊與楚盟亦非是何以知諸國書人為大夫以



嬰齊在焉而稱楚人則諸國之人固皆大夫也


三年春王正月公會晉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鄭
二月公至自伐鄭
 三年春諸侯伐鄭次于伯牛討邲之役也遂東侵鄭
[005-4a]
 鄭公子偃帥師禦之使東鄙覆諸鄤敗諸丘輿皇戌
 如楚獻捷


邲之役在宣十二年晉本以救鄭而師自敗非鄭



之罪也葢晉敗而鄭復從楚故十四年書晉侯伐



鄭傳曰為邲故也安有更七年而復討乎此葢為



二年冬楚師鄭師侵衞故爾非討邲也傳例有鐘



皷曰伐無曰侵今經但書伐鄭而已而傳言東侵



鄭安有已聲鐘皷言伐而復侵之者乎


秋叔孫僑如帥師圍棘
[005-4b]
 秋叔孫僑如圍棘取汶陽之田棘不服故圍之


以棘為汶陽之邑公羊亦云然始賂齊者以田而



已邑不與焉今田復歸我而我取之邑何為而不



服哉詳左氏意魯取汶陽之田棘不服故圍之葢



謂汶陽為棘田齊歸我田不歸我邑故汶陽不服



而僑如圍棘以其圍我舊邑故得與内邑同見圍



然而經書取汶陽田在二年明年始圍棘夫言取


[005-5a]


則既得之矣何為復圍棘哉其實齊初但侵我汶



陽之田而已棘猶在也汶陽田既歸我而邑别自



叛兩者初不相干故三年但見圍棘如圍費圍郈



圍成爾


冬十有一月晉侯使荀庚來聘
衞侯使孫良夫來聘
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孫良夫盟
 冬十一月晉侯使荀庚來聘且尋盟衞侯使孫良夫
 來聘且尋盟公問諸臧宣叔曰中行伯之於晉也其
[005-5b]
 位在三孫子之于衞也位為上卿將誰先對曰次國
 之上卿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
 之上卿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
 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衞在晉不得為次國晉為盟
 主其将先之丙午盟晉丁未盟衞禮也


聘一事也盟一事也諸侯大夫未有以二事出者



審實使之來聘因以尋盟則當如天王使榮叔歸


[005-6a]


含且賵書來聘且盟今聘事既畢而復書盟豈以



兩事並出者乎經之例一事而再見者卒名之非



一事雖晉侯侵曹晉侯伐衛猶各書今荀庚孫良



夫皆不繫國非再見而畧之貶其専也且自公即



位惟晉嘗為赤棘之盟而衞盟于蜀自主于楚何



尋之云安得為禮或曰及國佐盟于袁婁亦不繫



齊何以為中無事而不為貶乎此連鞌戰之役将



在軍中盟所得専也


六年春
[005-6b]
二月辛巳立武宫
 二月季文子以鞌之功立武宫非禮也聴于人以救
 其難不可以立武立武由已非由人也


武宫武公之宫也猶言立煬宫何與于立武而謂



之非禮乎此葢傳誤以潘黨勸楚子立武軍之事



言之杜預知其說而以築武軍又作先君武公宫



兩言之雖巧于附會要不能救傳之誤也立煬宫


[005-7a]


傳以為季孫意如禱于煬公逐昭公而為之立然



則武宫或由鞌之戰禱于武公而立也


取鄟
 取鄟言易也


鄟杜預以為附庸國是矣而傳以取言易則非吾



嘗言之矣


衞孫良夫帥師侵宋
 三月晉伯宗夏陽說衛孫良夫寗相鄭人伊雒之戎
 陸渾蠻氏侵宋以其辭會也師于鍼衛人不保說欲
[005-7b]
 襲衞曰雖不可入多俘而歸有罪不及死伯宗曰不
 可衛惟信晉故師在其郊而不設備若襲之是棄信
 也雖多衛俘而晉無信何以求諸侯乃止師還衛人
 登陴


此事與經書絶不相類經書衛而不書晉如杜預



言晉不告或可也二國既同侵宋何為反自相襲



乎據伯宗言衛唯信晉故師在其郊而不設備若


[005-8a]


然是晉侵宋師過衛境而欲襲之然前亦不得言



晉衛侵宋傳之言首尾自相戾


冬季孫行父如晉
 冬季文子如晉賀遷也


魯往賀遷則晉嘗來告矣經凡遷國未有不書如



衛遷於帝丘蔡遷于州來之類何晉遷反不書乎



然則行父如晉非賀遷也


八年春
宋公使華元來聘
[005-8b]
 宋華元來聘聘共姬也


是時共姬猶未納幣安得為聘共姬或是因聘以



圖婚然亦不得謂之聘共姬


夏宋公使公孫夀來納幣
 夏宋公使公孫夀來納幣禮也


杜預謂納幣使卿為禮内女嫁為夫人紀伯姬杞



伯姬皆不書納幣常事故也則宋女安得獨以納


[005-9a]


幣為禮而書乎此葢為言使者父母沒自婚之辭



與紀裂繻來逆女不言使者母在母命之辭為得



禮故各書以一見正爾非傳所謂禮也


晉殺其大夫趙同趙括
 晉趙莊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於晉侯曰原屏将為
 亂欒郤為徵六月晉討趙同趙括武從姬氏畜于公
 宫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于晉侯曰成季之勲宣孟
 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三代之令王皆數百年
 保天之禄夫豈無辟王賴前哲以免也周書曰不敢
[005-9b]
 侮鰥寡所以明徳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若爾同括之死本無罪以荘姬之譖爾據傳例殺



大夫無罪則不稱名故宋殺其大夫傳曰不稱名



衆也且言非其罪也今同括何為而書名此乃趙



氏之强晉史有為之辭者傳不知此國殺大夫之



義而妄信之不然晉既以讒殺之矣經遂可以讒



而實其罪乎


[005-10a]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冬杞叔姬卒來歸自杞故書


女出則夫家之義已絶自不得以夫人書卒此齊



子叔姬郯伯姬所以皆不書卒也杞何得獨書乎



此葢雖歸而未許之絶故明年復逆其䘮以歸則



固外夫人法所應書也杜預謂憫其見出來歸故



書若更適大夫則不書此附會之辭也


衞人來媵
 衞人來媵共姬禮也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
[005-10b]
 否


媵不皆以同姓先儒固有言其非者矣今必以衞



人晉人來媵為禮則齊人來媵又何以為禮乎杜



預謂異姓非禮然則禮者亦書非禮者亦書何以



為别非春秋之義也此葢不知宋得用王禮備三



媵以重書爾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來逆叔姬之䘮以歸
[005-11a]
 九年春杞桓公來逆叔姬之䘮以歸請之也杞叔姬
 卒為𣏌故也逆叔姬為我也


夫婦之道既絶則不可復合不為伋也妻則不為



白也母豈可歸為魯女猶得為我而為杞伯妻乎



非知禮之言也


城中城
 城中城書時也


土功時則不書葢是時楚方伐莒莒潰楚人入鄆


[005-11b]
我無素備畏逼而恃城以為守故雖時猶書以是



貶非謂時也


十年
五月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鄭
 鄭公子班聞叔申之謀三月子如立公子繻夏四月
 鄭人殺繻立髠頑子如奔許欒武子曰鄭人立君我
 執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鄭而歸其君以求成焉晉侯
 有疾五月晉立太子州蒲以為君而會諸侯伐鄭鄭
[005-12a]
 子罕賂以襄鐘子然盟于脩澤子駟為質辛巳鄭伯
 歸


晉侯生而立其子是禪之也歴春秋未見有為此



者審有之亦大事矣經何無異文以示義乎凡諸



侯出奔有二君者未嘗不書名以為别今繻一晉



侯也州蒲亦一晉侯也經但書公會晉侯安知其



為州蒲而非繻乎葢傳蔽於大厲之妄謂晉侯先



有疾不得會故因為是言也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晉
[005-12b]
 十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晉晉人以公為貳于楚故
 止公公請受盟而後使歸


公請受盟而後使歸則即晉可以盟矣何待歸乎



此文與晉荀庚衛孫良夫同以郤犫之専盟也當



是糴茷歸知其無貳于楚公假盟以免禍而郤犫



遂從之耳


夏季孫行父如晉
[005-13a]
 夏季文子如晉報聘且涖盟也


魯臣出從諸國盟未有不書涖盟者行父何獨不



書乎杜預謂郤犫文子交盟魯晉之君其意一也



故但書來盟舉重畧輕則郤犫何以既書聘又書



盟而今反不以盟為重葢傳不知譏専盟之意既



誤以郤犫為來盟故又以行父為往涖盟也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晉
 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難來告書曰周公出奔晉
 凡自周無出周公自出故也
[005-13b]


自周無出是矣以為周公自出則非也此葢左氏



不知三公與王同體之義夫既言出奔則何以别



其為自出乎若然王子瑕王子朝亦周臣也而奔



晉奔楚皆不言出豈可以是反謂瑕朝之正尤可



見其妄矣


夏公會晉侯衞侯于瑣澤
 宋華元克合晉楚之成夏五月晉士燮會楚公子罷
[005-14a]
 許偃癸亥盟于宋西門之外曰凡晉楚無相加戎好
 惡同之同恤菑危備救凶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
 晉楚亦如之交䞇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
 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胙國鄭伯如
 晉聽成會于瑣澤成故也


瑣澤之會杜預謂晉既與楚成合諸侯以申成好



然經書公會晉侯衛侯于瑣澤見衛侯而不見鄭



伯豈傳誤以衞侯為鄭伯與然其載宋西門之盟


[005-14b]
亦非是始九年傳言晉歸鍾儀使求成于楚十一



年言華元善于令尹子重又善于欒武子聞楚既



許糴茷成使歸復命故華元如楚遂如晉合晉楚



之成明年遂為此盟吾謂晉誠欲與楚成既鍾儀



謀之于前糴茷請之于後何與于宋而必待華元



合之乎審有是盟豈瑣澤之會猶告諸侯得書西



門之盟反不告諸侯而不書乎然則瑣澤自魯衞



以他事與晉為好無與于楚西門之盟未必有傳


[005-15a]


但見鄭伯嘗以貳楚執于銅鞮故謂晉楚合而聼



成遂誤以衛侯為鄭伯爾此相繼言晉郤至如楚



聘且涖盟冬書楚公子罷如晉聘且涖盟十二月



晉侯及楚公子罷盟于赤棘晉楚之成實在此晉



愧其求成于楚故不以告是在傳之中而不悟也


秋晉人敗狄于交剛
 狄人間宋之盟以侵晉而不設備秋晉人敗狄于交
 剛
[005-15b]
傳不知中國敗異域與魯敗外同辭之義自拘未



陳曰敗例故妄以間宋盟及不設備言之姑以成



其說而非事實也


十有三年春
三月公如京師
 三月公如京師宣伯欲賜請先使王以行人之禮禮
 焉孟獻子從王以為介而重賄之公及諸侯朝王遂
 從劉康公成肅公會晉侯伐秦成子受賑于社不敬
[005-16a]
 劉子曰吾聞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
 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之以福不
 能者敗以取禍是故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
 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養神篤在守業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成子
 惰棄其命矣其不反乎


王之卿士會諸侯伐未有不書于經者二公誠行



安得不書乎杜預謂二公不書兵不加秦既言會


[005-16b]
則便當書矣何必更問所加况後言麻隧之勝則



兵非不加秦也以禮考之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



劉康公成肅公雖畿内諸侯然亦兄弟之國也國



有祭焉自應受脤傳不知此故妄以為會伐爾然



劉子之言亦非是脤膰皆祭祀之肉也膰以熟言



脤以腥言本不别戎祀古者以血祭祭社稷五祀



則腥也故社稷五祀之肉謂之脤以饋食享先王



則熟也故宗廟之肉謂之膰凡腥皆當為脤師行


[005-17a]


必受于社故以脤言而脤非兵祭之稱安得言戎



有受脤此疑亦非劉子之言而傳附益之也


 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吕相絶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
 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禍晉
 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無禄獻公即世穆公不忘舊
 徳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又不能成大勲而為韓
 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
 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險阻征東之諸侯虞夏商周
 之胤而朝諸秦則亦既報舊徳矣鄭人怒君之疆場
[005-17b]
 我文公帥諸侯及秦圍鄭秦大夫不詢于我寡君擅
 及鄭盟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懼綏靜諸侯
 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有大造于西也無禄文公即
 世穆為不弔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絶我
 好伐我保城殄滅我費滑散離我兄弟撓亂我同盟
 傾覆我國家我襄公未忘君之舊勲而懼社稷之隕
 是以有殽之師猶願赦罪于穆公穆公弗聽而即楚
[005-18a]
 謀我天誘其衷成王隕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伐與侵皆討罪之名其好固已絶矣不必先絶而



後舉也而此辭大抵多不實姑舉是二者言晉文



公征東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諸秦文公之霸



但侵曹伐衛敗楚而已何虞夏商周胤之有而晉



方為霸主亦未嘗朝秦也僖三十年經書晉人秦



人圍鄭據傳文公自以亡過鄭不禮且貳于楚討



之無鄭人怒秦之事且是時唯秦同伐亦安得言


[005-18b]
帥諸侯秦伯以燭之武之言與鄭盟固非秦大夫



而謂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者前既無同伐諸



侯則此何人致命自殽之役終襄公之世秦晉用



師葢未嘗息故秦既戰彭衙其明年又有王官之



役又明年晉復圍秦邧新城錡安得謂襄公願赦



罪于穆公乎鬬克歸楚求成此自秦楚欲平其隙



是時穆公方霸非恃楚以為强者楚頵之弑何與



于秦而謂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此葢附會彭


[005-19a]


衙之敗然秦人終取晉王官及郊晉畏而不敢出



則秦非不克逞志者也其言皆無據此亦戰國說



士之言杜預知其非故以為晉誣秦夫豈有請于



天子合諸侯之師以討人而誣其罪諸侯乃肯從



乎傳亦若知其不然者故以令狐之盟及召狄與



楚伐晉為晉辭若然晉直以是三事絶之固有名



矣何必先加之誣凡左氏不能辨當時雜家之言



每務博取而曲成其說類若此


夏五月公自京師遂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
[005-19b]
邾人滕人伐秦
 五月丁亥晉師以諸侯之師及秦師戰于麻隧秦師
 敗績獲秦成差及不更女父


經伐而不戰則書伐而不書戰伐而戰則書戰而



不書伐惟桓書及鄭師伐宋丁未戰于宋戰伐並



見葢以别嫌非常法也今經但書伐秦審有麻隧



之勝安得反志伐而不志敗乎杜預謂經文闕漏


[005-20a]


傳文獨存此不知戰伐不並見之義妄以附傳而



誣經也不更本戰國時秦爵葢與前吕錡之辭相



連皆後人之辭爾


十有四年
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
 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舍族尊夫人也故
 君子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
 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
[005-20b]
稱族舍族之妄吾固言之其所載君子之辭雖傳



之有自然施之于此亦非其義其于邾黑肱以濫



來奔為欲葢而名彰齊豹書盜為求名而不得皆



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辯亦非兩書本意其辭



仍詳畧不同尤以見左氏非正受經者間聞其說



而不知其孰謂是以言之每不當其處也


十有五年春
三月
[005-21a]
癸丑公會晉侯衛侯鄭伯曹伯宋世子成齊國佐邾人
同盟于戚晉侯執曹伯歸于京師
 十五年春會于戚討曹成公也執而歸諸京師書曰
 晉侯執曹伯不及其民也凡君不道于其民諸侯討
 而執之則曰某人執某侯不然則否


曹負芻殺太子而篡國晉合諸侯以討執而歸之



京師討罪之正孰善於此則可謂不及民而以人



執為重乎夫君與民孰大負芻之惡未有以見貶


[005-21b]
至書晉侯執之而後始著必以不道于君為侯執



而輕不道于民為人執而重顛倒君臣之義而縱



失負芻之罪豈春秋之義哉葢傳不知以侯執為



伯討以人執為非伯討之說是以輕重正相反也


宋華元出奔晉宋華元自晉歸于宋
宋殺其大夫山
宋魚石出奔楚
 蕩澤弱公室殺公子肥華元曰我為右師君臣之訓
[005-22a]
 師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
 敢賴寵乎乃出奔晉二華戴族也司城荘族也六官者
 皆桓族也魚石将止華元魚府曰右師反必討是無
 桓氏也魚石曰右師苟獲反雖許之討必不敢且多
 大功國人與之不反懼桓氏之無杞于宋也右師討
 猶有戍在桓氏雖亡必偏魚石自止華元于河上請
 討許之乃反使華喜公孫師帥國人攻蕩氏殺子山
 書曰宋殺其大夫山言背其族也魚石向為人鱗朱
 向帶魚府出舍于睢上華元使止之不可冬十月華
[005-22b]
 元自止之不可乃反


經書華元出奔晉又書華元自晉歸于宋凡經書



自某歸者皆有奉也是華元至晉以晉之奉而得



歸今傳所書華元乃為魚石所止不至于晉而反



則經安得書自晉歸乎此葢不知書自之義而妄



信宋史之辭以失經意杜預遷就其說乃謂華元



欲挾晉以自重故以外納告夫華元所以挾晉者


[005-23a]


将以勝國人而討亂耳何與於他國使華元實無



晉之援而徒假以赴告亦何足以為重也 傳以



蕩澤殺公子肥而謂攻蕩氏殺子山言背其族則



以子山即蕩澤邪非蕩澤邪若以為即蕩澤以背



族貶而去氏則經當書殺其大夫澤不當言山若



以為非蕩澤則安知山非蕩氏之族殺公子肥者



乃山而非澤乎葢傳不知公子非三命不氏之義



每以稱族舍族為褒貶故或以山去族為罪然不悟


[005-23b]
其例殺大夫而名者為有罪安在其不氏也然則



經見山不見澤以經為正則澤宜為山之字左氏



欲以參見而誤以澤為名也凡傳書此事皆不可



據其失華元之事詳於前矣其後又言殺子山而



魚石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五大夫出奔事皆不



近實為亂者蕩氏一族魚石等何與而俱奔經亦



何以獨書魚石不書四子則向為人以下皆未必



嘗奔魚石既自止華元援之而歸何懼而反出以


[005-24a]


吾觀之魚石葢與蕩山同惡蕩山既殺則魚石自



不得安故其後復據彭城為亂皆無與四子事也


十有六年
鄭公子喜帥師侵宋
 鄭子罕伐宋宋将鉏樂懼敗諸汋陂退舍於夫渠不
 儆鄭人覆之敗諸汋陵獲将鉏樂懼宋恃勝也


經書鄭公子喜帥師侵宋傳例伐與侵固不同則



經言侵傳安得謂伐乎杜預謂經傳異文經從告


[005-24b]
傳言實尤非是若經但從告反不若傳之實則變



有告易是非顛倒勝敗者經一皆從之褒貶予奪



何足以為經附會之弊一至於此且傳謂諸侯有



命告則書不然則否師出臧否亦如之古人本不



諱敗若宋果嘗為鄭所覆獲其二将則宋以為恥



不告可矣既不恥而來告豈敗于人而反告侵乎



經既言侵則自伐而下皆不足據


楚殺其大夫公子側
[005-25a]
 王使謂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師徒者君不在子無以
 為過不糓之罪也子反再拜稽首曰君賜臣死死且
 不朽臣之卒實奔臣之罪也子重使謂子反曰初隕
 師徒者而亦聞之矣盍圖之對曰雖微先大夫有之
 大夫命側側敢不義側亡君師敢忘其死王使止之
 弗及而卒


經書楚殺其大夫公子側側即子反此君殺大夫



之辭若據傳所言則楚子本不殺子反而子反自


[005-25b]
殺則經何以稱國而殺乎吕氏春秋言荆王聞酒



臭罷師而去之斬子反以為戮與傳不同而實合



乎經則傳所載未必然也葢欲實郤至二卿相惡



之言故欲歸子反之死于子重而不悟其違經


公至自會
 曹人請于晉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國人曰若之何
 憂猶未弭而又討我寡君以亡曹國社稷之鎮公子
 是大泯曹也先君無乃有罪乎若有罪則君列諸會
[005-26a]
 矣君惟不遺徳刑以伯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
 之


十五年諸侯同盟于戚傳言討曹成公也執而歸



諸京師則戚之會乃所以執負芻安得以列諸會



為無罪乎杜預謂諸侯雖有簒弑之罪侯伯已與



之會則不復討此言害教為甚且衛州吁弑完石



厚問定君於石碏碏曰王覲為可豈以諸侯為會



而免哉况負芻實未嘗得列會者曹人必不應反


[005-26b]
妄言之以欺霸主杜預以為畢乃執之故曹人以



為無罪此雖强欲附會不知其與十五年討曹成



公者戾也


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于苕丘
 九月晉人執季文子于苕丘公還待于鄆使子叔聲
 伯請季孫于晉郤犫曰苟去仲孫蔑而止季孫行父
 吾與子國親於公室對曰僑如之情子必聞之矣若
 去蔑與行父是大棄魯國而罪寡君也若猶不棄而
[005-27a]
 惠徼周公之福使寡君得事晉君則夫二人者魯國
 社稷之臣也若朝亡之魯必夕亡以魯之密邇仇讎
 亡而為讎治之何及郤犫曰吾為子請邑對曰嬰齊
 魯之常隷也敢介大國以求厚焉承寡君之命以請
 若得所請吾子之賜多矣又何求范文子謂欒武子
 曰季孫於魯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可不謂
 忠乎信讒慝而棄忠良若諸侯何子叔嬰齊奉君命
 無私謀國家不貳圖其身不忘其君若虚其請是棄
 善人也子其圖之乃許魯平赦季孫
[005-27b]


經書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於苕丘舍之猶言釋



之今乃以為執于苕丘許魯平而後赦季孫是為



始置之而未釋也故杜預謂舍之苕丘明不以歸



誤矣大夫執之書舍之書所以見重也苟姑置之



而未釋則如傳言猶以為執何用但記其不以歸



乎葢傳見行父以九月執十二月方盟意此三月



之間猶未得釋故云爾不知僑如在魯十月已奔


[005-28a]


齊若非知晉悟僑如之譖而釋行父則何由遽奔



若晉人執行人叔孫婼傳言乃館諸箕此乃傳所



謂舍者而經自不書矣


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
 冬十月出叔孫僑如而盟之僑如奔齊


傳言出若云逐也僑如以十月出奔季孫行父以



十二月與郤犫盟公至自會則方僑如之奔公與



行父俱未歸也而誰逐之乎杜預謂公未歸命國


[005-28b]
人逐之若然經亦當書放僑如不當以自奔為文



按僑如本與穆姜同謀害公者穆姜在内僑如若



無所畏豈國人所能逐襄二十三年将謀臧氏季



孫召外史掌惡臣問盟首曰無或如叔孫僑如欲



廢國常蕩覆公室此葢僑如知晉舍行父其謀不



行懼而出奔爾魯人因與諸大夫共盟於後非盟僑



如也


十有二月乙丑季孫行父及晉郤犫盟于扈
[005-29a]
 十二月季孫及郤犫盟于扈歸刺公子偃召叔孫豹
 于齊而立之


按十六年傳穆姜欲去季孟公不從姜怒公子偃



公子鉏趨過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若是則偃



未有罪穆姜假之以脅公爾而經書刺公子偃此



殺有罪之辭也偃葢與僑如同惡者前言不盡其



實也


十有七年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005-29b]
 乙酉同盟于柯陵尋戚之盟也


此乃伐鄭之諸侯也與戱及亳城北同文葢鄭服



而共盟也鄭繼叛故後復見伐戚盟乃討曹負芻



何尋之云


冬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人邾人伐鄭
 冬諸侯伐鄭十月庚午圍鄭楚公子申救鄭師于汝
 上十一月諸侯還
[005-30a]


伐與圍二事春秋舉重圍重于伐故言圍不言伐



設有見焉則圍伐並見者有之矣未有舍圍而言



伐也杜預謂畏楚救不成圍而還若是則未嘗圍



矣傳安得言圍哉


十有八年
夏楚子鄭伯伐宋宋魚石復入于彭城
 楚子辛鄭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納宋魚石
 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焉以三百乗戍之而還書曰
 復入凡去其國國逆而立之曰入復其位曰復歸諸
[005-30b]
 侯納之曰歸以惡曰復入


傳為此四例皆不可通於經蔡季蔡人召之於陳



此國逆也而不書入衛侯朔入于衛此復其位也



而不書復歸宋魚石復入于彭城此諸侯納之也



而不書歸衛孫林父入于戚以叛此以惡入也而



不書復入若此之類不可概舉葢左氏不辨逆順



難易之理又不别君臣之義不可以同辭而一之


[005-31a]


故其說每相戾凡歸皆順辭也易辭也入皆逆辭



也難辭也四者各即其實言之其善惡褒貶不在



于是復者以位言也國君出奔其位未絶故可言



復歸大夫去國則絶矣故不可言復歸是故君皆



言復君而不言復者不與其復也臣皆不言復臣



而言復者求為復者也


[005-3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