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重訂詩經疑問卷五
明 姚舜牧 撰
小雅
鴻鴈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爰及矜人哀
此鰥寡
鴻鴈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
䆒安宅
[005-1b]
鴻鴈于飛哀鳴嗸嗸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
我宣驕
詩傳懷流民也鴻鴈徃來于南北故流民以之起興
肅肅者言其羽之蕭踈也
于野是外境
重㸔爰及矜人二句于征劬勞其可矜憐何如而况
鰥寡之尤可哀乎斯時也苟無勞來還定安集之政
民終離散莫歸矣故着此二句以見民之所以更生
[005-2a]
也
集于中澤是來賓而還也正見民之還歸自活意流
離在外室家一空止遺頺垣耳今還將整垣以居故
云之子于垣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盖乍喜還集而相謂以自慰也
離散之餘雖謀安集而生理未復不覺其悲酸也故
復着哀鳴嗸嗸句
三劬勞一般㸔首章之劬勞流移中無可安息之勞
[005-2b]
苦也次章之劬勞還集時不勝拮据之勞苦也末章
之劬勞痛思此二者不禁之勞苦也此所謂痛定思
痛者
喜不自勝而鳴曰宣驕即易之鳴豫也維此哲人云
云若謂此一叚勞苦要維可諒于有識者而非無識
者之可知也其哀鳴特深其寄意特甚將鴻鴈于飛
肅肅其羽章描寫來分明是一幅流民圖將集于中
澤章描寫來分明是一幅流民復業圖有天下國家
[005-3a]
者不可不常懷于方寸
厲王用榮夷公專利而又用衛巫以監謗故其民流
離至此宣王之勞來還定安集真再生之天也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鸞聲噦噦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詩傳勤政也禮辨色而視朝數問夜如何其可以觀
涖政之勤矣姜后脱簮珥待罪於永巷宣王自是早
[005-3b]
朝晏罷卒成中興之名其以是時乎
夜未央未必有庭燎之光君子之至此所咏盖想像
君心之不安寢若夜方未半而即懷視朝之思爾
晣晣解未當初云庭燎之光言庭燎業已發光矣繼
則晣晣其明無有不徹者又繼則天欲曙而燎光已
奪僅有煇煇耳
諸解噦噦似俱未當愚謂將將是車之方來尚未畢
至故將將其有聲耳繼而畢至則噦噦其聲喧雜矣
[005-4a]
又繼則鸞聲絶而其旂可觀矣故分列于夜未央未
艾鄉晨者若是其次第耳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
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湯湯鴥彼飛隼載飛載揚念彼不蹟載起
載行心之憂矣不可弭忘
鴥彼飛隼率彼中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我友敬矣讒
言其興
[005-4b]
詩傳云念亂也
兄弟是同寅于朝者邦人諸友則國中之共事人也
不蹟是不循古道之人即下文之為訛為讒者
載起載行是卧不安枕坐不安席之意心之憂矣不
可弭忘則憂念之深也
鴥彼飛隼率彼中陵四句若謂此飛隼猶循道以攸
徃知所懲也民之訛言寧獨無念亂者為之懲止乎
盖甚傷止亂之無其人
[005-5a]
我友敬矣讒言其興是深探止亂之本
訛言是亂政之言讒言是毁人之言盖正人以邪人
為邪邪人亦以正人為邪必先用讒言以去正人然
後亂政之訛言為可肆也故詩人欲先止其讒言
友敬二字相聫讀書曰同寅恊恭和衷哉便是友敬
的様子此所云我友敬矣盖欲我盡其所謂恊恭和
衷者以感動之也朱子見前有邦人諸友字靣却認
此我友是我之友則前所云兄弟獨遺之耶
[005-5b]
讒言不興方可止訛言而已亂然其本却在我身友
敬上
詩人意若曰沔彼流水猶朝宗于海鴥彼飛隼猶載
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亦獨何哉誰
無父母何不重念以自全也次章沔彼流水其流湯
湯鴥彼飛隼載飛載揚是嗟其不知朝宗載止也正
指其莫肯念亂者故𦂳接上念字曰我獨念彼不蹟
者坐卧不安載起載行此心之憂不可弭忘矣我兄
[005-6a]
弟邦人諸友何獨異而不加念耶三章再承鴥彼飛
隼來若曰此飛隼亦有率彼中陵者是亦知止之當
止者何獨於民之訛言莫念而不共懲之乎懲之無
他先自治而已我兄弟邦人諸友誠知友敬之當持
自相輯睦讒言其能興乎讒言不興而訛言其能亂
政乎是所以懲其不蹟而已亂者誰無父母而莫肯
念及乎以意逆志愚謂此詩之或爾也敢正髙明
鶴鳴于九臯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
[005-6b]
爰有樹檀其下維籜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
爰有樹檀其下維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九臯甚深逺而于野則甚曠濶矣于天則甚髙爽總
言其聲聞無所不徹也
淵深而渚淺故于渚止着一在字在淵上又加一潛
字
檀可為車羙材也樂彼之園全是樂有此材然其下
[005-7a]
却有籜有榖是有所不必計者
石粗石也且曰他山不知其所自出然可以為錯則
非無用於世者况可以攻玉則其為大用又何如也
通章罕譬而喻又詩之一體
有聲自昭著而不可抑遏者有潛無定在而不可泥
求者有樂取其材而不惟其全者有苟求其益而不
惟其羙者大抵通是泛言惟人之所用何如耳
詩箋云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鶴鳴聲聞身隠而
[005-7b]
名著也潛淵在渚時隠而時見也樹檀下籜闕/賢者
而下小人也他山為錯舉賢用滯則可以治國也通章
自合若朱子所云句自為釋則此詩乃講道學之詩
矣愚不可得其解也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祈父亶不聰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詩序刺宣王也詩傳穆王西征祭公述民怨以諫較
[005-8a]
是
周書有所謂虎賁者疑即爪牙之士所以衛王宫者
也衛王宫者而使之久役於外豈先王之制哉呼祈
父而切責之將何説之辭
王制諸侯有故方伯連帥以諸侯之師討之王室有
故方伯連帥以諸侯之師救之未聞封圻之兵甲久
役於其外者
鳥獸以爪牙為威王者以介胄之士為威曰爪牙又
[005-8b]
曰爪士見宿衛之親軍不宜一日離王之左右者
亶不聰是深罪之之辭易曰聞言不信聰不明也此
軍法人所共聞而汝獨不聞故深罪祈父之不聰
曰王之爪牙王之爪士見職不應役曰有母之尸饔
見法不應役吕東萊註可玩
皎皎白駒食我場苖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於
焉逍遥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
[005-9a]
焉嘉客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㳺勉
爾遁思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母金玉爾音
而有遐心
詩序大夫刺宣王也宣王中興之後任賢稍懈賢有
見幾而去者同朝大夫惜其去而思之故有此詩
賢者素持清白人白則馬亦白故以皎皎白駒賦場
[005-9b]
苖場藿人所共惜願言食之而且欲縶維之盖望賢
者之我留也
所謂伊人是想慕其人之辭與秦風蒹葭之所指意
同
賢者可賓而不可臣故云於焉嘉客
留賢者安得公侯以爵人意若謂爾肯惠然其來公
與侯是爾本等事將身享而逸豫之無期耳
在彼空谷無復場苖場藿之望故接生芻一束句其
[005-10a]
人如玉以徳之純粹温潤如玉言惟其有是徳所以
將去而留之切既去而望之深
生芻一束見飼馬之無糓而自甘淡薄有不必言者
此其人之如玉令人想望之不可見且慕戀之不忍
釋也故祝之母金玉爾音而有遐心冀相聞無絶焉
而不忍忘也語意一串下
賢者未必乘白駒以逺遁彼留賢者意若謂伊人之
乘此白駒以行也倘肯食我之苖藿乎我將縶維之
[005-10b]
以冀旦夕之留於焉逍遥嘉客是我之至願也又見
其欲去而不留意在優㳺以肥遁也復以賁然來思
期之曰爾公爾侯逸豫無期若謂此猶可以少止也
曰慎爾優㳺勉爾遁思若謂此行之不必决也然終
見其必欲去而不我留也則重嗟此駒之在空谷束
生芻而於其人之如玉深戀戀焉曰毋金玉爾音而
有遐心若謂猶可相聞無絶乎尚如挹其逍遥嘉客
之清輝也其愛戀也極誠其挽留也極懇而其為辭
[005-11a]
也極委婉而有餘思
詩緝謂賢者肯來訪己賁然若有榮耀焉亦望之之
辭也彼去而已留於是羡賢者退居之樂謂爾若為
公為侯則將勤勞國事無有逸豫之期今爾肥遯優
哉游哉足以自樂願加保重耳故曰慎爾優㳺勉爾
遁思亦㸔得好
唐風有枤之杜欲致之而不能得秦風之蒹葭欲親
之而不能就此白駒欲留之而不能挽
[005-11b]
黄鳥黄鳥無集于榖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榖言
旋言歸復我邦族
黄鳥黄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
旋言歸復我諸兄
黄鳥黄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
旋言歸復我諸父
詩序刺宣王也
不我肯榖者不於我肯加羙意也不與我明不與我
[005-12a]
明白可生之路也不可與處不可與共處也此三章
主意專在此三句上而語實相承
按此篇註民適異國不得其所故作此詩下篇註民
適異國依其婚姻而不見收䘏故作此詩何以異乎
愚謂此篇是將適異國而恐不得其所也下篇則已
適異國而實不見收䘏也讀其文自可見然總之則
見當時之政失以致若此之流移又見當時之俗澆
以見若此之偷薄也
[005-12b]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復
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
歸思復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我新特成不以富亦
秪以異
詩序刺宣王也
蔽芾其樗而就爾居本為安居謀言采其蓫而就爾
[005-13a]
宿本為足食謀爾不我畜是不為我計居食而善遇
我也昏姻之謂何原其意不過以貧賤棄我耳詩人
意忠厚故但以不思舊姻責之
此特字即栢舟實維我特特字是新姻之持出者即
下文之所謂異也
富字與異字對成不以富亦秪以異當云誠不以彼
之富厚厭我之貧亦秪以其特異忘我之庸庸者耳
如此解庶異與特非二義富與異相反對也敢問髙
[005-13b]
明
不思舊姻求我新特從古來人情世態盖如此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
相好矣無相猶矣
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處爰笑爰語
約之閣閣椓之槖槖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芊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君子攸躋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㝠君子攸寧
[005-14a]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
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載寢之牀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
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
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詩序宣王考室也詩傳落新宫也同
[005-14b]
凡父母築一室必為其子孫計深逺乃承其後者不
友于兄弟則親戚叛之未有能保其居者故此詩前
以兄弟式相好為祝無相猶為戒
猶从犭从酋狠獸也故采芑之詩云克壯其猶小旻
之詩云謀猶回遹此字可作兩解作好解能幹之謂
也作不好解狠惡之謂也此處應作不好觧註謀也
似也俱未當
君子將營宫室宗廟為先廐庫為次居室為後此章
[005-15a]
曰似續妣祖築室百堵或者其宗廟乎約之閣閣節
曰風雨攸除鳥鼠攸去或者其廐庫乎如跂斯翼節
則其堂也殖殖其庭節則其室也室中為寢故承之
曰下筦上簟乃安斯寢云云則築室於是為備而次
第見矣
宗廟之築所以妥祖妣之神靈故首云似續妣祖緜
之篇云俾立室家必先之作廟翼翼此亦一証也
抑此妣祖疑即姜嫄也姜嫄為周人之始此立廟以
[005-15b]
祀必先之也觀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句可見
廟制始祖坐西向東取生生之義其餘三昭靣南三
穆靣北而廟門則總向南故云西南其户
記曰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此所云正先築此
宗廟為致思之地也
三章註上下四旁皆牢固正廐庫之居
芋訓尊大也似無出處愚謂此芋字即今榖食中芋
頭之芋也凡芋栽之土中子生甚衆廐畜馬尚生息
[005-16a]
之蕃庫畜積取栽培之意此芋義之所由取也若曰
君子築此以栽植生産云耳敢正髙明
註將二章為天子之宫三章為天子尊大之居似未
得立言之㫖
如跂章註極明快
覺非髙大而直之謂覺明覺也響亮也楹亦非柱也
架于柱者也凡室必以楹計有覺其楹意謂室之前
後楹皆明亮無蔽云耳
[005-16b]
噲噲其正狀正靣之爽快噦噦其㝠狀㝠處之深遠
下筦上簟乃安斯寢承上攸寧之室來盖室中必有
寢也
夢占非實有是事祝願其生男女賢淑可以永承此
居故先從夢占立説耳所謂獻吉夢者是也
牀加之席地之上可以坐可以寢者地即席地之地
耳
凡人小而聲宏者其受福必大故着其泣喤喤句裼
[005-17a]
非褓也孟子有袒裼裸裎語記有襲裘袒裘語此裼
亦衣也但止裼而無襲耳載衣之裳是裼而襲者也
敢問髙明
無非無儀儀字不當作善字觧儀容儀也女子貴徳
不貴儀纔致餙于容儀便是其可非處便是其詒罹
于父母處故詩人特着非儀二字若謂有善可稱亦
非婦人則詩之致頌思齊思媚嗣徽者非耶
記載張老祝人之新居者曰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
[005-17b]
于斯君子謂善頌善禱此詩先以凡弟無相猶為戒
後歸到生男子室家君王生女子無父母詒罹頌祝
曷以加焉張老之言意者其本諸此乎
居第必傳子孫勿為子孫計非創業垂統之人也
思祖父之艱辛至於兄弟相戕而自壞其基業不肖
之子孫也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羣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
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
[005-18a]
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
負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
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
牧人乃夢衆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占之衆維魚矣實
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
詩序傳皆言宣王考牧也
此咏牧事之成而因及富庶之貞符見太平之象逈
[005-18b]
異於向昔之彫耗也
首章賦羊與牛至于再上是舉羣與犉以見其生息
之蕃下則著其和且安以見蕃息之可愛首語誰謂
云云矜詑其新有因拒前言無者以觧其嘲也
或降或飲或寢或訛曲盡牛羊散牧之景狀何蓑何
笠或負其餱曲盡牧人共事之景狀
訛訓動未當此字从言从化當是鳴與動俱之意三
百維羣未必誠三百也若俗語所謂二三百耳九十
[005-19a]
維犉未必誠九十也若俗語所謂八九十耳三十維
物亦未必誠三十也若俗語所謂二三十耳如此體
㑹庶可得詩人之語意
抑疑物色何以必三十也古者郊社廟祭之牛必卜
而用之卜與十古書法相類或者三卜維物爾牲則
已具乎敢問髙明
再提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見牛羊馴擾不
假驅䇿奔逐之勞故牧人有餘力以及于採獵也𦂳
[005-19b]
承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見物類之並育無
相害也麾之以肱畢來既升見人與物之意兩相觧
耳牛羊皆然而獨舉羊者羊善觸而難擾也
矜矜兢兢訓堅强騫訓虧崩訓羣疾似無謂愚謂矜
即矜持之矜兢即兢業之兢騫即斬將搴旟之騫崩
即若崩厥角之崩詩人意謂維羊性剛而善觸未有
不假於驅䇿者維時物性擾馴羣類咸若不待驅逐
而其外矜矜然其中兢兢然各覔水草而不騫相為
[005-20a]
羣友而不崩其類之馴和盖如此此牧人得安意於
採獵迨其夕也但麾之以肱而畢來既升也如此㸔
庶前後融通而可得詩人之意牧人職牧耳曷思及
於衆與旐哉而况衆維魚旐維旟也乃偶而寐寐而
夢及於是者何天地間有開必先而其幾嘗發於無
知覺之童穉天其將降豐年乎民其將有室家乎是
以若或開之牧人而發為斯語耳不然即語牧人以
此夢牧人亦不能記而况其得之於夢中者能歴歴
[005-20b]
語以告人乎固知此夢之非偶而詩特詳哉其言之
也不然此詩亦夢耳何經之足云或曰牧人原無是
夢而託言以頌禱耳若前篇所云曰熊羆蛇虺誠有
是物若衆維魚旐維旟則無是理也無是理而為是
辭可為善頌善禱乎不得援前夢以為例
衆維魚旐維旟皆是以少致多之象
有豐年然後有民人之庶故曰衆維魚矣實維豐年
有室家生息之多然後有所以綂之者故曰旐維旟
[005-21a]
矣室家溱溱大人之占全是據理非若後世之圓夢
者曲詞以阿世也
首章見牧類之衆多次章見牧事之備具三章見牧
人之閑暇四章見牧夢之佳祥
攬此詩明是一幅羣牧圗所謂詩中有畫
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
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節彼南山有實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瘥䘮
[005-21b]
亂𢎞多民言無嘉㦧莫懲嗟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
民不迷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
小人殆𤨏𤨏姻亞則無膴仕
昊天不傭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
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
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
[005-22a]
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
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醻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詩序云家父刺幽王也謂刺宣王用尹氏以致亂也
然通篇之語緫刺尹氏而不及王末二章但曰我王
不寧以究王訩耳此家父之善為辭也
[005-22b]
首四句言尹氏位望之尊重不宜虚冐而竊處
行政不善使我憂心如火燔灼而不敢戯談煞何等
威燄
國既卒斬何用不監是盡頭話見事至於此有不得
不言者
實草木之實也有實其猗全由土氣之平均此以南
山生物之平影尹氏之不平
不平二字是通篇𦂳要語凡平天下在先平其心心
[005-23a]
不均平則視民之好惡與己不相闗而任用匪人行
政乖謬有不可言者矣此大學平天下章總掲個絜
矩二字
天方薦瘥三句相逓説見神怒而人怨所亟宜懲嗟
而悛改者
觀民言之無嘉可以徴民心之痛怨矣故下章有惡
怒字靣
㦧字何以訓曾字㦧㦧傷也言人所宜動心者㦧莫
[005-23b]
懲嗟深恠其心莫知㦧動懲創而嗟閔也
氐是物之根抵言民生之休戚國家之安危皆係此
一人之身也
國均者國所頼以均平者也秉國之均言其所執持
是均平天下之任不可以不平者
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煞何等責
任而可以不平處乎
不弔昊天由立心行政之不平所以見怒於天而不
[005-24a]
加愍恤也
不宜空我師師字即前師尹大師師字言尹氏不平
不見愍於昊天則不宜虚據此大師之位也空者虚
據之謂也
弗躬弗親本不平其心來凡大臣存心於天下即夙
夜匪懈以身任之猶若有不勝者而敢委之他人乎
弗問弗仕二句謂大臣身任天下之重要在用人可
弗問而弗仕乎今有道徳者外之而弗問能政事者
[005-24b]
棄之而弗仕而曰世無人焉是罔君子也罔君子則
用小人矣故𦂳接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瑣瑣姻亞則
無膴仕四句君子與小人對問仕與膴仕應此正規
其宜親君子遠小人而不可殆及其國家也意極貫
而理極明註似未得詩人之㫖
弗問弗仕正是其罔君子處故獨下一勿字
式夷式已註不兩平觧極善
任小人必尤私其所親者故戒之曰瑣瑣姻亞則無
[005-25a]
膴仕
傭字不宜作均字觧愚謂即傭工之傭也書稱天工
人其代之人不代天之工即天之不任其工也正應上
弗躬弗親説
昊天不傭四句雖平然細玩之不傭又本於不惠
來
此章二君子即照上章君子㸔罔君子則君子不届
安望其夷倘躬親問仕而君子如届則亂可止息而
[005-25b]
民心闋矣既屇而君子如夷則民皆得所而惡怒是
違矣此望其逺小人親君子以反鞠訩大戾之意
上章式夷是望尹氏之平其心此章如夷則望其用
君子以平其政後章既夷則望其僚屬和平説懌平
政以平天下也三夷字正相照
不傭不惠即降此鞠訩大戾如届如夷即俾民心闋
而惡怒是違如彼禍不可言如此亂可旋止此上之
人宜㦧然動心而速為懲嗟者
[005-26a]
不弔昊天節𦂳承上章説言如此其可止亂而竟不
如届如夷不見愍於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
不寧此我憂心之所以如酲也誰秉國成不自為政
而卒勞百姓之一至是乎盖深罪之之辭國成成字
不作平字解國成者所以均平天下一成而不可改
者也誰秉國成可不躬親而問仕乎故𦂳接不自為
政云云
不自為政卒勞百姓既傷其不可居我瞻四方蹙蹙
[005-26b]
靡所騁又嘆其無可往
相爾矛相字不宜作視字解相助也若助之以矛者
方茂爾惡四句一正一反語意若曰方茂爾惡相爾
矛矣安能平心以平政是所當戒者既夷既懌如相
醻矣何難平心以平政是所當勉者獨柰太師之不
知擇也故又無所歸罪而罪諸天𦂳接昊天不平云
云
我王不寧我王室不寧也前章云民不寧此云王不
[005-27a]
寧百姓不寧未有王室能寧者
不懲其心懲字正應前㦧莫懲嗟懲字盖一懲其心
則必知己之邪不懲其心必將以正人為邪未有不
覆怨其正者
王訩訩字即前鞠訩訩字究王訩者究尹氏昏亂王
室之由在不平其心而任小人也今以此誦式訛其
心使懲改以畜萬邦爾心正與其心相照應因尹氏
之不自懲其心故以此誦式訛之爾訛从言从化謂
[005-27b]
以此言感化之也
畜萬邦畜字極妙凡善畜者必擇與其所欲而屏去
其所不欲者使之姁呴於化育之中畜萬邦亦然
首章刺尹氏任重而致亂次章原其亂在不平而召
天人之怨三章極道其委任之重不可以虚據四章
病其遠君子而親小人五章言禍福轉移之在我六
章咎其不能轉而禍民之深七章表己欲他騁而不
可能八章是弭其惡而望其夷九章罪其終迷而不
[005-28a]
懲十章則明言己之所以作誦者是究其所以亂天
下是開其所以畜萬邦不可不聽改也通篇是刺尹
氏之所致亂者而王用尹氏之失自在言外若謂篇
終窮亂本而歸之王心則王訩二字不宜若是其直
斥爾心二字不宜若是其狎肆是不可以不辯者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
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好言自口莠
[005-28b]
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憂心惸惸念我無禄民之無辜并其臣僕哀我人斯于
何從禄瞻烏爰止于誰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視天夢夢既克有定靡
人弗勝有皇上帝伊誰云憎
謂山盖卑為岡為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召彼故老訊
之占夢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䧺
謂天盖髙不敢不局謂地盖厚不敢不蹐維號斯言有
[005-29a]
倫有脊哀今之人胡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則如
不我得執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茲之正胡為厲矣燎之方揚寧
或滅之赫赫宗周褒姒烕之
終其永懷又窘隂雨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載輸爾載將
伯助予
無棄爾輔員于爾輻屡顧爾僕不輸爾載終踰絶險曾
[005-29b]
是不意
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
國之為虐
彼有㫖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隣昏姻孔云念我獨兮憂
心慇慇
佌佌彼有屋䔩䔩方有榖民今之無禄天夭是椓哿矣
富人哀此惸獨
詩序大夫刺幽王也
[005-30a]
正月不必是四月大寒之後必有陽春當正月而有
繁霜亦可慘矣㸔後章胡俾我瘉胡為虺蜴胡然
厲矣念國之為虐天天是椓則當時所以慘虐其民
者可想見矣國有殃民之厲政天有失節之繁霜是
感召之必然者也孰謂洪範庶政之應為誣罔矣
哉
民之訛言何為者政行慘虐而又欲箝天下之口故
造此姦偽之言耳不曰執政而曰民者不敢斥也念
[005-30b]
我獨兮獨字極有意上訛言以欺下舉世之無知者
又訛以相傳而不知民之夭椓國之淪亡有識君子
懷獨憂焉而毎不諒於其世也故此云念我獨兮憂
心京京後復云念我獨兮憂心殷殷京大也憂在天
下國家故曰京京
曰憂心京京矣又曰京我小心癙憂以痒則此心所
抱一腔之憂但若鼠之幽伏不可以明言者而實不
勝其癢癢也此極言己心隠憂之甚
[005-31a]
曰憂心京京又曰癙憂以痒又曰憂心愈愈又曰憂
心惸惸又曰心之憂矣又曰憂心慘慘又曰憂心殷
殷煞何極其憂之深曰哀我小心曰哀我人斯曰哀
今之人曰哀我惸獨煞何極其哀之甚
父母生我云云盖疾痛則呼父母之辭也
説好説歹但從口出是謂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害
榖者也榖為善則莠為惡矣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正民之訛言取辦於口而無實
[005-31b]
者巧言篇蛇蛇碩言出自口矣正是此等之言凡為
好莠之言者必植黨比周以相阿附見有獨抱深憂
者衆共訕誹而反凌辱之故曰憂心愈愈是以有
侮
京京是憂之大愈愈是憂之甚惸惸是憂之獨
從禄無禄正相應我無禄與民丁此禍不知將于何
可從禄也瞻烏云云正足于何從禄之意
瞻彼三節詩緝講極有理謹録其全文於左
[005-32a]
林以竹木叢聚得名宜有喬木今斧斤伐之所存維
薪蒸喻虐政所殘其民凋獘也方民之危殆無所赴
訴視天若夢夢然罔聞知此特天之未定耳少焉天
定則福善禍滛人未有不為天所勝者惟皇上帝所
憎者誰歟天之所以為大非有所憎其為天所勝者
皆人自取禍耳
山則髙矣而謂山為卑然有為山脊之岡者有為大
阜之陵者而謂之卑可乎喻小人訛言變亂是非以
[005-32b]
賢為否如此而王㑹不懲止之乃召彼宿舊元老但
問之占夢之事所問不急也李義山詩云可憐夜半
虚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亦此意也君臣迷甚皆自
謂聖如烏鳥之雌雄無以相别也
人謂天為髙而我不敢不曲身傴僂而行懼壓也人
謂地為厚而我不敢不累足小歩而行懼䧟也天地
本無壓䧟喻身處亂世禍出意外不可謂必無之事
而不懼也我大呼而出此言人孰不疑其言之過
[005-33a]
然實則有倫有理何也盖當時羣小肆毒以害人無
所不至不可不慮故言耳哀今之人何故為虺蜴之
行務為傷害人乎
扤揑扤也不宜訓動字
彼求我則如不我得者非真求為法則也小人初用
事則以賢者有譽望而援引之以羙觀聽所謂求我
以為法徒好名耳非真有任賢之心也其始求我惟
恐不得既而議論不合則空執㽜之視為仇讐不用
[005-33b]
力於我矣知賢當力薦之既用當力主之庶賢者得
展所藴今不用力則貌敬而情踈賢者之身不安矣
安能當羣小之攻乎重言仇仇者言不一仇之無往
而不忤其意也
政者正也故曰今茲之正今茲之正胡然厲矣是問
詞赫赫宗周褒姒烕之是應辭中間着燎之方揚寧
或滅之句見即燎之方揚有不易滅者而赫赫然之
宗周一婦人足以滅之其禍本之可畏盖如此也
[005-34a]
或云褒姒烕之是舉前事以監戒若當其時不應若
斯之直指也甚有理
大凡執政之為姦惡者必先主宦官宫妾於其内苟
無内主未有敢遽然放肆於其外者此曰褒姒烕之
下篇亦曰艶妻煽方處吁此可以識禍本之所在而
欲懲訛言之大奸當自己之清心寡欲始矣
滅烕意同而字别滅取以水滅火義故中從火而側
从氵褒姒一婦人實為滅國之本而人不見其滅之
[005-34b]
之形故去滅旁之氵改下一威字漢史云此禍水也
烕火必矣是一証
窘字何以無解又窘隂雨何以解作必有大難窘之
也此隂雨即芃芃黍苖隂雨膏之之隂雨也且終其
永懷亦非君子永思其終之説君子永思其終何以
起得下又字凡言又者既如此而又如此也愚謂此
懷字即齊風曷又懷止之懷詩意若曰禍本在褒姒
非君子所宜懷者况可終其永懷乎乃君子既嬖寵
[005-35a]
不移而終其永懷又屯膏不施而窘其隂雨且疾正
人之難親而棄其爾輔則必輸其載而人莫我助矣
是或詩人之㫖也敢問髙明
無棄爾輔節𦂳承上章説若曰與其輸載而將伯以
為助曷若求輔於未輸之先也
輻頼輔以為附猶君頼賢以為毗故敎之無棄爾輔
僕則所以御車者故又教之屢顧爾僕
㑹是不意若曰此㑹是可以不意得者乎謂君當必
[005-35b]
加之意也
魚之樂在游於江湖在沼非其樂也况丁於亂時
意
濳伏而孔炤言其禍亂已著濳伏之人皆炤然其見
之也唐𤣥宗幸蜀民有來獻者詢之曰臣伏草茅中
知有此事久矣正此意
小人欲得其君以專天下之利必先植黨以自固非
其朋友即其親戚朝夕以酒食相徴逐綰結紏纒而
[005-36a]
不可解其遇異已而可為國家輔者衆議譁然以斥
之使國家虚無人而後己可得專其利此民之訛言
亦孔之將之由來也詩人推本於㫖酒嘉殽洽比其
隣昏姻孔云可謂洞燭其幽隠之情矣
比曰洽比所謂小人之交甘如醴也云曰孔云是謂
民之訛言亦孔之將也云訓旋字未當
在小人洽比其隣必令君自棄其輔盖不兩立者慇
慇訓疾痛未當言殷勤往來於胷中也
[005-36b]
佌佌彼有屋節言彼小人安然有居食之樂民獨無
禄而遭此夭椓之禍乎當此時唯富者其或可耳惸
獨將若之何盖深哀其無所歸也以此結語激人君
深憫人窮速懲訛言之將擇爾輔之任𢎞隂雨之施
盡人勝天可捄瞻烏爰止之大變語極懇而望極
深
首章著執政倡亂獨懷其隠憂次章悼己生之不時
懷憂而遭侮三章傷國之淪亡莫知所止四章究天
[005-37a]
定之可畏五章怪王心之莫懲六章表已之號言七
章疾小人之杌我八章原厲正之所自九章嗟懷佞
棄賢之必輸其載十章謀所為善載者可踰其險十
一章鳴己之炤禍而懷憂十二章狀小人之比周十三
章哀惸獨者莫勝夭椓之禍總之則病小人倡訛言
以仇君子王心不懲而棄其輔終至烕赫赫之宗周
為可惜也
十月之交朔日辛夘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㣲此
[005-37b]
日而㣲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
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冡崒崩髙岸為谷
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㦧莫懲
皇父卿士畨維司徒家伯冡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
維趣馬楀維師氏艶妻煽方處
抑此皇父豈曰不時胡為我作不即我謀徹我牆屋田
[005-38a]
卒汙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
皇父孔聖作都于向擇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憗遺一老
俾守我王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黽勉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囂囂下民之孽匪
降自天噂沓背憎職競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獨居憂民莫不逸我
獨不敢休天命不徹我不敢傚我友自逸
詩序大夫刺幽王也
[005-38b]
此章大指傷君權之不攬致皇父交結黨與内主宫
闈戕虐其民以自殖故首以日食賦而怪王心之莫
懲也
十月純隂故稱陽月以存陽辛隂金夘隂木日食在
十月之交朔日辛夘全是隂盛而陽㣲為天變之極
大
禮曰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之食日食亦天行之
定數但王者脩徳行政用賢去奸能使陽盛足以勝
[005-39a]
隂有當食而不食者唯時十月之交純隂用事朔日
辛夘又支干皆隂乃日有食之是可徴隂黨之用事
王政之不綱矣故云亦孔之醜
彼月云云者若曰隂陽不兩盛彼月而㣲則陽盛而
制隂此日而㣲則隂盛而抗陽小人用事殘虐其下
有不可勝言者此就含下皇父外交内結自殖以殃
民意故云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二句重月不避日上四國無政二句正謂
[005-39b]
維王者之政如此故日月之不用其行也
四國瞻仰天子王政不綱是謂四國無政賢良所以
輔政者不用其良則小人用事政無由善矣行政用
人是二事而未嘗不相因要識得
四國無政不用其良是通章大主意
于何二字有咀嚼陽制隂是常理故曰彼月而食則
維其常隂抗陽則必有主持不善而旁落下移者是
不可不求其故以銷此變也故曰此日而食于何不
[005-40a]
臧
震電節承上日食來言不特有此而又有此災
變之甚人君所宜動心而脩改者而何為其不然也
故終之曰哀今之人胡莫懲
十月雷已收聲不宜震電故曰不寧且非其時令
也
非時震電復有山川崩溢陵谷變遷之異此就含下
皇父非時變動戕虐其民意
[005-40b]
心驚惕曰創改為懲易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
省正懲之謂也註訓
為曾大未當雨無正篇云
㑹我御
日瘁㑹
字並出各一義未聞
之
可訓為㑹也
胡莫懲則必致亂亡之禍矣故今之人止着一哀
字
卿士是由外而入兼六官之長者得時用事於其内
同事者爭為之附故就其人次第而舉之耳不然冡
[005-41a]
宰宜位司徒之上膳夫趣馬不宜錯居内史師氏之
列
此下煽之一字最妙小人有無窮之欲火非得柔媚
者從中而從㬰亦無自而張熾惟彼艶妻方專寵於
其内無人不附而無言不從如彼燻灼者之加以扇
無有不燎原者是國家之禍本也詩罪皇父及羣工
而歸到艶妻煽方處誠探本之論
皇父是惡之魁艶妻是亂之本
[005-41b]
胡為我作即作都于向之作皇父以向為都必建廟
社營宫室以新其規其勢未有不動民者但不宜奪
取民居而毁徹其墻屋横用民力而汚萊其田土若
是其戕惡不仁耳
豈曰不時云云若曰豈其不識時也胡為我作而不
即我謀耶凡執政有大興作必先謀及庶民未有不
即謀而横奪民之居食者
孔聖者自以為聖也
[005-42a]
卿士安得有三卿曰擇三有事亶侯多藏者擇取三
卿中附己者聚歛以益其富也
亶侯疑信任之謂
擇三卿中附己者以益己之富便不留一人以衛守王
家矣此事相因而見者註但取富人以為卿又不自
强留一人以衛天子體貼未當
擇有車馬者以居徂向此方是取富人以實向之都
也西漢董卓營郿塢之居正如此
[005-42b]
既擇三有事亶侯多藏又擇有車馬以居徂向知有
已不知有君真小人之尤也
亶侯多藏以居徂向不特廟社宫室之營建而已也
不奪民居將安所頓置不勞民力將安所落成此下
民所以不勝其苦也
從事不敢告勞而又罹讒口下民其何以堪之
讒口即其所擇三有事及有車馬者盖皇父之私人
也
[005-43a]
噂㳫背憎四字各一義噂是謟言㳫是複言背是後
言憎是毁言此皆出讒人之口取悦於上而嫁禍於
下者即此四字深味之可謂曲盡小人之情狀矣註
未當
味職競二字不但是專力為之將有爭其能以為之
者
我里即向地也如此其被奪如此其任勞又如此其
遭讒故曰亦孔之痗
[005-43b]
作都于向勞民傷財民之生産盡矣筋力疲矣而其
役猶未得己者故曰四方有羡我獨居憂民莫不逸
我獨不敢休
論戕民之禍原始於皇父而成於衆小人故曰匪降
自天職競由人論事已至此無可柰何即歸咎於人
無益也不若安命之為愈故曰天命不徹我不敢傚
我友自逸吁語及此可謂痛摧其心骨矣首三章極
言日食災變之甚後四章極言皇父黨惡之害原皇
[005-44a]
父之黨惡由幽王失徳之所致也此詩人因日食以
作賦重嘆四國之無政用人之不良歟
浩浩昊天不駿其徳降䘮饑饉斬伐四國旻天疾威弗
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三事大夫莫肯
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為惡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邁則靡所臻凡百君子各
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005-44b]
戎成不退饑成不遂㑹我御
日瘁凡百君子莫
肯用訊聽言則答譛言則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
俾躬處休
維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
怨及朋友
謂爾遷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䑕思泣血無言不疾昔
爾出居誰從作爾室
[005-45a]
詩序云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者也衆多如雨而
非所以為政也詩傳云王室播遷大臣閔之賦雨無
其極傳較近是
此詩是責臣之去位者然其所以去實由其君辟言
之不信而唯恐罹於讒譛之禍也故始為怨天之詞
以發端中備道時世之難處而體其情之所必至末
則正言以責之𦂳要在各敬其身一句上君不脩徳
而致饑饉之荐臻臣民之離散故首以浩浩昊天不
[005-45b]
駿其徳為言
天一也自元氣廣大言曰昊天自仁覆閔下言曰旻
天當饑饉斬伐之時天心應垂憐憫故改稱昊天為
旻天而又深咎其疾威弗慮而弗圖也舍彼有罪四
句正其疾威弗慮弗圖處
凡改圖必先思慮故詩人先慮而後圖
舍彼有罪四句本以有罪形無罪此舍字解作置字
甚當詩意若曰彼有罪者宜受其罰則既伏其辜可
[005-46a]
置勿論矣若此無罪者胡亦淪胥以徧及之乎此就
含下信讒逺賢意
懷徳維寧宗子維城君不脩徳而城壞是謂周宗既
滅靡所止戾此深言其有敗亡之兆也
正大夫離居專避讒譛之罪而不因饑饉註未當勩
有勤勞耐久意自處於安逸非勩也雖居位而偷惰
於旦夕亦非勩也
詩意重人離不重天變其所以離在君不信辟言不
[005-46b]
在天降饑饉
水旱之災何代無之在君脩徳以弭之耳此詩人發
端於饑饉而深咎旻天之弗慮弗圖也註將天變人
離並言之甚欠妥
旻天疾威弗慮弗圖其詞雖是咎天其實咎王之不
能恐懼脩省也庶曰式臧覆出為惡此正言其弗慮
弗圖處故下章𦂳接如何昊天辟言不信要識得
法度之主曰辟法度之言辟言也辟言不信則必親
[005-47a]
信讒佞樂聞諛言罪其不能言而悦其能言者矣此
是君人者第一病痛故詩人特發之
正言法語人君之藥石也正言法語之不信能思慮
改圖而為善乎此是覆出為惡之病根
羣臣以王之不信辟言而離居而莫肯夙夜莫肯朝
夕盖未聞敬身之道也敬身只是一個謹恪各謹恪
自持而同寅恊恭以為事此方是天工人代之義故
詩人呼几百君子而告以各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
[005-47b]
于天
正大夫三事大夫邦君諸侯各有當共之職夙夜朝
夕匪懈以事一人乃為各敬其身之實事知此則必
知相畏以畏天矣書曰欽哉惟時亮天工此敬身之
説也曰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此相畏之説也曰勑天
之命惟時惟幾此畏天之説也
戎成不退饑成不遂總由辟言不信來
㑹我御慘慘日瘁應前正大夫離居二句見衆
[005-48a]
人皆去而我獨當其勞所謂莫知我之勩也
此日瘁即北山篇或慘慘劬勞之謂
再呼凡百君子望愈切而責愈深矣
凡百君子莫肯用訊云云𦂳承㑹我御二句來若
曰我獨如此而爾軰㑹莫敢出聲但唯聼言則答
一聞譛言則退此辟言終無由聞王之所以終於惡
也
聽言者可聽之言君所樂聞者則答之而無忌譛言
[005-48b]
者譛已之言已所深懼者則退避而不居凡世之遭
讒者情必至是此正其莫肯用訊處
哀哉不能言節𦂳承上二節説來若謂爾于聽言則
荅譖言則退亦無怪其然也今之世聞忠言則病其
不能言而俾處其瘁聞佞言則喜其能言而俾處其
休是出言誠有不易者但人臣之義則應言無不盡
不應若是之退諱耳此於曲體其情中深寓切責之
意
[005-49a]
凡言之忠者皆根心而發而非取辦于口者廼君不
能察而罪及之故曰匪舌是出維躬是瘁註云非但
出諸口而適以瘁其躬甚未妥
維曰予仕節又承上説來若曰今之出言不易如此
盖亦難仕矣將謂吾從直道乎是世之所謂不可使
者得罪于天子亦謂姑從枉道乎是世之所謂可使
者實怨及于朋友可苟仕乎此仕之所以棘且殆也
據此情其退去似亦可原者但人臣之義則不應度
[005-49b]
此以為去留耳
此二云字極有意味屈原卜居篇云云全本此
謂爾節始勸其復歸而正責之
思曰䑕思泣曰泣血言曰無言不疾其情可謂悲且
恫矣
凡言之切中者必見惡於人故曰無言不疾
昔爾出居二句正照謂爾遷于王都二句若曰爾能
作室于外而可謂王都之無室家何哉
[005-50a]
凡責人必以正義然其中却有一叚不得已苦情在
不論其世而體其情彼猶有辭唯若此詩哀哉以下
論其時世若此其難處而原其情真若有甚不得已
者我亦備體知之但人臣之義不若是恝必敬其身
而思日賛賛襄哉方為正理斯其言曲而中而聞之
者不覺其首伏而無辭耳
[005-50b]
重訂詩經疑問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