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13 道德真經集義(二)--劉惟永 (ZTDZ)


[011-140208c]
道德眞經集義卷之十一詩六
    凝遠大師常德路玄妙觀/提點觀事劉惟永編集
    前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樞密院編修丁易東校正
  谷神章
 考異河上公作成象章趙實/庵作靈根善養義章
 唐明皇疏前章明兼愛成私偏私則難普
 此章明至虚而應其應則不窮首標谷神
 寄神用以明道次云玄牝辯玄功之母物
 結以綿綿微妙示虚應則不勤勞也
 杜光庭曰神者陰陽不測之謂也虚而能


 應感而遂通或以谷養爲言養神則契乎
 不死或以響應爲說應物則如神不窮玄
 牝則吐納元和鍊神鍊氣形氣長乆天地
 齊靈綿綿永存長生之道也
 張沖應曰人生天地間一吸一呼皆此精
 炁所由往復也鼻受陽而成象口受陰而
 成象人無口鼻則陰陽精炁不能升降上
 下而象不能成矣此章開悟陰陽升降之
 㫖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011-140209a]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河上公曰谷神不死谷養也人能養神則
 不死也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
 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
 去矣是謂玄牝言不死之有在於玄牝玄
 天也於人爲鼻牝地也於人爲口天食人
 以五氣從鼻入藏於心五氣清微爲精神
 聰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
 入人鼻與天通故鼻爲玄也地食人以五
 味從口入藏於胃五性濁辱爲形骸骨肉


 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於
 口與天地同故曰爲牝也玄牝之門是謂
 天地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門是乃通天地
 之元氣所從往來綿綿若存鼻口呼噏喘
 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無有用之不
 勤用氣常寬舒不當急疾勤勞也
 王輔嗣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神谷
 中央無谷也無形無影無逆無違處卑不
 動守靜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見其形此至
 物也處卑而不可得名故謂天地之根綿
[011-140209b]
 綿若存用之不勤門玄牝之所由也本其
 所由與極同體故謂之天地之根也欲言
 存邪則不見其形欲言亡邪萬物以之生
 故綿綿若存也無物不成用而不勞也故
 曰用之不勤
 唐明皇曰谷神不死谷者虚而能應者也
 神者妙而不測者也死者休息也谷之應
 聲莫知所以有感則應其應如神如神之
 應曾不休息欲明至道虚而生物妙用難
 明故舉谷神以爲喻說也是謂玄牝玄深


 也牝母也谷神應物沖用無方深妙不窮
 能母萬物故寄谷神玄牝之號將明大道
 生畜之功也疏谷神者明神之應聲如道
 之應物有感即應其應如神神者不測爲
 名死以休息爲義不測之應未嘗休息故
 云谷神不死玄深也牝母也谷神之應深
 妙難明萬物由其茂養故云是謂玄牝玄
 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深妙虚牝能母萬物
 萬物由出是謂之門天地有形故資禀爲
 根本矣疏玄牝之用有感必應應物由出
[011-140209c]
 故謂之門天地有形之大者爾不得玄牝
 之用則將分裂發洩故資禀得一以爲根
 本故云是謂天地之根根本也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虚牝之用綿綿微妙應用若存
 其用無心故不勤勞也
 杜光庭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神之義
 響應養神分爲三别第一謂谷之含虚有
 聲則應道之體無修之則得第二謂神無
 形有祈則赴感道無象修之則長存第三
 謂響在谷無聲則不應道在身不修則不


 成不死者非謂死生之死是休息之死若
 謂養身解之則爲死生之死一謂養神則
 長生不死二謂響應無休歇爲休歇之死
 夫玄天也於人爲鼻牝地也於人爲口元
 和之氣慧照之神在人身中出入鼻口呼
 吸相應以養於身故云谷神也又天之五
 氣從鼻而入其神曰魂上與天通地之五
 味從口而入其神曰魄下與地通言人養
 氣則與天爲徒乆而不已可以長生陽鍊
 陰也食味則與地爲徒乆而不已生疾致
[011-140210a]
 死陰鍊陽也老君令人養神寳形絶穀食
 氣爲不死之道故云玄牝門天地根也玄
 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非獨人資玄牝運氣
 乃得長生天地之大亦須資道氣運養乃
 能清寧無改矣下經云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天地失道尚有傾淪發
 洩之變況於人身而不守中存一乎綿綿
 若存用之不勤天地任氣自然故長存也
 人鼻口呼吸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無
 有不當煩急勞倦也理國之道政令所行


 亦當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所以政寬則民
 怠令猛則民殘能以清寧之道以理天下
 人無動用勤勞之事則下民親附祚曆延
 長綿綿常存若瓜瓞葛虆之長永也故云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也
 宋道君曰谷神不死有形則有盛衰有數
 則有成壞形數具而死生萬物之理也谷
 應群實而常虚神妙萬物而常寂眞常之
 中與道爲一不麗於形不墮於數生生而
 不窮如日月焉終古不息如維斗焉終古
[011-140210b]
 不忒故云不死是謂玄牝萬物受命於無
 而成形於有谷之用無相神之體無方萬
 物所受命也玄者天之色牝者地之類萬
 物所成形也谷神以況至道之常玄牝以
 明造物之妙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莊子
 曰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
 見其門而見之者必聖人已故於此言玄
 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者萬物之上下
 也物與天地本無先後明大道之序則有
 天地然後有萬物然天地之所從出者玄


 牝是已彼先天地生孰得而見之綿綿若
 存用之不勤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如火
 之傳不知其盡也夫是之謂綿綿若存茫
 然天造一氣之自運倏爾自化委衆形之
 自殖乾以易知坤以簡能非力致也何勤
 之有
 王介甫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者能虚
 也能容也能盈也能應也有此四德不知
 所以然故謂之神有其神則不死死則不
 生不生故能生生而不見其迹牝取生物
[011-140210c]
 之意生物而不見其迹故謂之玄易曰太
 極生兩儀是亦玄牝之謂也玄牝之門是
 謂天地根其門則天地所由生之本也謂
 之有則若存而已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綿
 綿者遠而不絶之辭天道之體雖綿綿若
 存故聖人用其道未嘗勤於力也而皆出
 於自然蓋聖人以無爲用天下之有爲以
 有餘用天下之不足故也
 蘇潁濱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至虚而
 猶有形容神則虚而無形也虚而無形尚


 無有生安有死即謂之谷神言其德也謂
 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萬物而謂之玄焉
 言見其生之而不見其所以生也玄牝之
 門是謂天地根玄牝之門言萬物自是出
 也天地根言天地自是生也綿綿若存用
 之不勤綿綿微而不絶也若存存而不可
 見也能如是雖終日用之而不勞也
 吕吉甫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有形者
 也以得一故虚而能盈神無形者也以得
 一故寂而能靈人也能守中而得一則有
[011-140211a]
 形之身可使虚而如谷無形之心可使寂
 而如神則有形與無形合而不死矣古之
 人以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
 於無其說是也合則不死不死則不生不
 生能生生是之謂玄牝玄者有無之合牝
 者能生生也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道之
 生天地由此而已故曰云云綿綿若存用
 之不勤以爲亡耶則綿綿而未嘗絶以爲
 存耶則惡睹其存哉若存而已若亡而非
 絶若存而非存則吾之用之存亡無所容
 
 心脗合之而已何勤之有哉
 陸農師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生生者不
 生殺生者不死谷神者玄而以容以應玄
 牝者妙而以雌以雄故曰谷神不死是謂
 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玄牝者生天
 生地是也所謂玄牝之門者其子由之而
 生不得見之是也故曰玄牝之門是謂天
 地根莊子曰有乎生莫見其門此之謂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有似乎是而又似乎
 非是也有似乎存而又似乎非存也其行
[011-140211b]
 未嘗有間其用未嘗有爲故曰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易曰往來不窮謂之通莊子曰
 且然無間謂之命而老子亦曰神無以靈
 將恐歇蓋往來不窮而無間無歇者神而
 已矣是之謂綿綿谷神者言其用玄牝者
 言其體
 王元澤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應而不
 窮神化而不測萬物受命於我而未嘗生
 未嘗死者谷神也言神則極矣而加谷者
 且言能虚能盈而又能容以應也以其活


 而不敝故但稱不死谷神受命而玄牝賦
 形自爲陰陽以成天地然本一物也始由
 其受命故曰谷神由其賦形故曰玄牝玄
 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玄牝體陰而一體之
 中又自有陰陽稱門異於户也萬物由此
 門以出而不得見故曰玄牝之門綿綿若
 存用之不勤綿綿谷引而不絶之謂神牝
 生生不盡而若有若無不可定有用之不
 勤者動而愈出何勤之有
 劉仲平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者虚
[011-140211c]
 而能容能應玄者妙之門牝者柔靜幽深
 有和而無竭有納而無出谷與神未嘗生
 未嘗死而獨曰谷神不死者蓋言不死則
 不生可知矣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謂之用
 若存而已用之不勤者無用之用也
 劉巨濟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神之爲神
 其虚不屈其應不窮而莫見其迹故以谷
 爲象而曰谷神谷虚而應故也蓋有生則
 無不死者唯不死以生生生不死則能生
 生矣常無欲是也不死則謂之神生生則


 謂之牝其貫一也故曰是謂玄牝牝母也
 加玄焉則道是也如玄覽玄同玄德之類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玄牝以生出爲鄉
 猶之門也天地流形本於玄牝猶之根也
 唯常無欲能不生不死故謂無爲神既有
 生則有母故謂神爲玄牝既出則有形故
 謂玄牝爲天地根無即道是也道即天地
 是也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綿綿者生出不
 絶貌不絶則其生之緒若有存焉而實非
 有存也若者亦不正言其有之謂也如蠶
[011-140212a]
 爲繭如蛛爲網别之不窮求之不得也用
 之不勤者謂神用之非人用之也所以不
 勞者虚而應前特言以爲應則安能不勞
 乎前章言橐籥之喻故次以谷神此章雖
 至道爲諭而養身之神亦無以異此蓋精
 全則氣全氣全則神全神全則不死不生
 矣
 劉驥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靈樞經曰
 天谷元神守之自眞言人身中上有天谷
 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應谷絳宫藏氣之


 府也下有靈谷關元藏精之府也天谷者
 元宫也乃元神之室靈性之所存是神之
 要也聖人則天地之要知變化之源神守
 於元宫氣騰於牝府神氣交感自然成眞
 眞合自然與道爲一而入於不死不生故
 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天也牝地也人
 之形體法象天地所以靈樞以天谷泥丸
 元神之室爲元宫以絳宫關元精氣之府
 爲牝府玄牝者神氣之所要會也靈樞以
 鼻爲元門亦謂之天門口爲牝門亦謂之
[011-140212b]
 地户元門引氣上通於天牝門納食下達
 於地故是謂天地根天地謂玄牝也聖人
 運用於玄牝之内造化於恍惚之中綿綿
 者不絶之貌若存者順其自然而存之神
 久自寜息乆自定性入自然無爲妙用何
 勤之有故用之不勤是謂深根固蔕長生
 久視之道故次之以天長地乆
 趙實庵曰初舉道要二一虚中宅靈谷神
 不死道降而爲氣氣住而爲胎胎結而爲
 神神升而曰仙故道爲修生之法從無入


 有有即氣母是也形爲神之舍養形可以
 存神氣爲神之母有氣可以住子則氣母
 二字眞長生之本也經曰谷神不死是謂
 玄牝玄牝者即谷神也谷神引氣下歸玄
 牝論其本則先玄牝而後谷神人之生自
 壬至癸而兩腎爲之始終故也原其用則
 先谷神而後玄牝人之呼吸自兩鼻而丹
 田爲之受納故也氣自谷神綿綿而不徹
 用之於至微也其乆則氣止玄牝不復引
 於谷神是爲胎息氣在玄牝如子在胎不
[011-140212c]
 假呼吸呼吸自内故其法始於綿綿若存
 而終以呼吸不外爲胎仙也諸說以鼻爲
 玄口爲牝鼻入清口吐濁又曰閉地户即
 知在鼻而不在口也又曰口鼻非玄牝而
 玄牝在下田蓋不從其出入之門而言也
 强分之爾谷神亦曰神廬玄牝亦曰丹田
 黄庭曰呼吸廬間入丹田經曰谷神不死
 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度人經
 曰開明三景是謂天根三景即玄元始氣
 是也此云氣母其後生天生地列爲三辰


 亦曰三景有内外故也玄牝是内谷神御
 注曰谷應群動而常虚神妙萬物而常寂
 亦猶前云橐籥虚以待氣凡以明大道之
 體如此其本謂谷中有神即虚中有神也
 是養靜而致之也非若空谷之空黄庭曰
 虚中恬淡自致神夫性以心爲用心以性
 爲神動在機守在氣希夷之象者道也道
 之體者虚無之一氣也一氣之爲用者性
 也性也者谷神也一氣靜者性也性靜則
 萬化安一氣動者情也性動則萬化生聖
[011-140213a]
 人守元神於天谷天谷者空洞之間也空
 洞者虚無之界也氣清性淨變化萬物之
 根也正元君以宫室言以谷爲天谷天谷
 者泥丸宫也泥丸宫者虚無之室也人能
 守神五氣自來朝見下行玄牝玄牝者天
 地升降之道路也由是觀之則知一氣上
 下通流在天谷則爲金精在玄牝則爲玉
 液又曰玄牝既定百息其氣過靈關上動
 天門下沉地户可謂妙道靈樞曰玄牝上
 通天谷下達地户然自養氣至於住氣多


 入少出則見於震時多出少入見於離卦
 日没收之乾卦鍊之此學者日用採取之
 法也住而不出不入故云胎息一升一降
 而爲龍虎此又煉丹之法也氣一而已法
 有不同故神仙之事不可一塗而取也胎
 息論以氣住神在則爲神仙可得而考焉
 二牒前正指是謂玄牝鼻有兩竅下通於
 腎腎有二門玄爲陽牝爲陰兩腎亦然日
 用之功在一左一右次指流歸原玄牝之
 門是謂天地根御注引莊子曰萬物有乎
[011-140213b]
 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見其門而見
 之者必聖人而已此善言也夫道之於天
 地萬物之於乾坤生者自生化者自化性
 者自性命者自命孰爲根邪孰爲門邪以
 自然言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以眞宰
 言豈無門無根邪而見之者必聖人而已
 無見者不得其門而入無門者不識生生
 之根此事在天機非聖人孰能與於此故
 曰知之修鍊謂之聖人夫玄者一也牝者
 母也一自虚生牝以動合求陰者陽承陽


 者母一不期生而生自者矣母不期合而
 情自感矣易曰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
 從虎此必然之理也故自乾坤交合於亥
 一陽始壬於西北壬爲陽水合丁之陰火
 而生丙丙爲陽火合辛之陰金而生庚庚
 爲陽金合乙之陰木而生甲甲爲陽木合
 己之陰土而生戊戊爲陽土合癸之陰水
 而生壬此爲夫婦之義也人有兩腎左陽
 右陰左爲腎右爲命門方壬之肇懷命門
 初具有命門然後生心心生血法丁生丙
[011-140213c]
 心生肺肺生皮毛法辛生庚有肺然後生
 肝肝主筋法乙之生甲有肝然後生脾脾
 生肉法己生戊脾生腎腎生骨髓法癸生
 壬有腎則與命門合而爲二由是觀之自
 天元一氣爲根既以爲一矣且得無名乎
 有名萬物之母也在乾則始而亨者也始
 者元始也乃統天則知乾統元氣也出則
 爲陽入則爲陰谷神之所以呼吸玄牝之
 所以收藏萬物受命於此也豈無根而植
 無門而出邪欲見之者即此而見矣是故


 自一氣而分陰陽天地得此以大也始於
 壬而生五臟人身得此以成也其在天地
 有所可得而知即以人身二氣升降呼吸
 喘息有所合也惟深機者能之三明調御
 之法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受命於陰陽者
 不離陰陽之數委形於生殺者不能逃生
 殺之權蓋人之生也禀於常數天地之理
 也用數制人凡用數而不知數之有窮則
 中道夭閼者有之得數而超數於事物之
 外則長生不死者有之孰爲數邪一三五
[011-140214a]
 七九二四六八十是也數從何來起於黄
 宫天元一氣是也故人身法一天地上下
 八萬四千里二至之所交坎離之運用一
 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之間脉
 行六寸一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其半陰
 其半陽自亥至巳營氣行陽二十五度行
 陰二十五度合十二時漏水百刻之數消
 息盈虚以成歲功以和五氣無先之以太
 過無後之以不及則陰陽適平也苟失其
 平則五氣乖沴在天則爲勝復在人則亂


 五藏由是而諸疾生焉凡所以用之在能
 與不能爾經曰綿綿若存者綿綿者一氣
 也引一氣於谷神之間極使微弱耳不聞
 其聲毫不覺其動似無而有似有而微故
 若存也如是則營衛常調六脉不過清濁
 升降不失其時喘息呼吸不致其暴孟子
 曰持其志無暴其氣亢倉子曰體合於氣
 氣合於心心合於神神合於無御注曰自
 本自根自古以固存如火之傳不知其盡
 也凡氣合於神則陰陽不得以制命易曰
[011-140214b]
 陰陽不測者是也生殺不得以用權莊子
 曰彼爲生殺非生殺者是也皆在用之不
 勤若夫居天地之内有乖陰陽之數者是
 不能專氣也外物所誘反爲氣奪也又安
 知所謂盜機者乎故天地長乆者由是而
 致焉
 邵若愚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以喻
 虚虚者道也神者道化之一氣乃無中之
 有也虚神無形本自無生而亦無死故云
 谷神不死虚乃生之本謂曰玄神爲化之


 元謂曰牝谷神者是謂玄牝也萬物皆從
 玄牝之門出是謂生天地根以觀谷神綿
 綿若存用之者以神合虚而不在勤勞措
 意功力能爲也
 王志然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夫玄牝
 以天地爲根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夫
 易以乾坤爲門萬物有乎出而莫見其門
 其見之者必曰聖人歟經曰谷神不死是
 謂玄牝夫谷者有形者也中含虚故能應
 神者無方者也中體性故不虧玄者天之
[011-140214c]
 象牝者地之象通乎晝夜之辨極乎陰陽
 之原冥乎性命之機達乎死生之變隨一
 氣造化升降綿綿而不絶谷常虚而受命
 於天神常寂而賦形於地一出焉而生一
 入焉而化莫不皆本之於自然其本未始
 有生原其所以生者來無所從其本未始
 有化驗其所以化者去無所至莊子所謂
 未嘗死而未嘗生者是也列子曰有生生
 者有形形者有聲聲者有色色者有味味
 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


 之所形者實矣而形形者未嘗有聲之所
 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色之所色者
 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之所味者嘗矣
 而味味者未嘗呈無知也無能也無不知
 也無不能也而吾之所欲學者必欲學夫
 未嘗終未嘗有未嘗發未嘗顯未嘗呈之
 之妙體陰陽乘變化旁日月挾宇宙上與
 造物者游下與外死生無終始爲友趣是
 而得生者必曰玄牝嚮是而得不死者必
 曰谷神夫是而欲不死不生者未之有也
[011-140215a]
 莊子曰性脩反德德至同爲初眞人息之
 以踵其息深深謂之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者嗚呼此道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能知
 莫能行者何也以學者未明深根寧極出
 生入死之妙妙通乎此可以宫天地府萬
 物遂於大明之上至彼至陽之原也入於
 杳冥之門至彼至陰之原也得夫天地陰
 陽之至賾則知玄牝谷神之所歸矣
 黄茂材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體虚虚
 能養神神常存故不死谷神之道妙不可


 傳乃從而爲之說曰是謂玄牝玄者妙道
 之門牝者生物之祖玄牝之門是謂天地
 根玄爲妙道之門牝爲生物之祖求之吾
 身果何物乎求之不可得則求之生吾身
 者果何物乎天地與吾同生於玄牝知其
 生吾身者則知天地之根矣經曰深根固
 蔕長生乆視之道即此是已綿綿若存用
 之不勤綿綿相繼之謂也綿綿若存亦所
 以形容不死之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今
 乃用之不勤何也勤者有時而不勤用之
[011-140215b]
 不勤者無適而不勤與道合矣其爲勤莫
 大焉
 程泰之曰谷神不死老氏有取於谷者多
 矣曰曠兮其若谷以其廣也曰谷得一以
 盈言其有所受之也曰爲天下谷曰江海
 能爲百谷王皆以其善下也惟此章特出
 深況曰神曰不死曰若存此其至理所寓
 深妙而有功用不與他語之喻谷者同也
 諸家無他發明獨以虚言夫谷之虚也固
 可以爲神而虚非也從其不死也若存也


 而想其所至則一虚不足以盡其形容也
 唐明皇釋之曰有感而應其應如神則正
 以應聲出響爲義也諸家因明皇之既發
 此指也而後始能踵之以附出其見前此
 未白也夫聲之生響與形之生影其理一
 也然影之寫形也不一其他日也月也水
 也火也凡有光則有影故欲推影之起者
 求諸日月而莫之得則移而求之水火亦
 可明也若夫聲之出也則與影異放乎野
 則散觸乎山則窒惟谷也外曲而中空聲
[011-140215c]
 其入之回復掩冉始能和附以爲之響故
 舉天下之大萬物之多而能出響於無者
 則惟此谷而能有此神也洪纖疾徐長短
 多少隨感出應一一肖似苟不於此乎取
 神而安所得神哉惟知夫神之屬此而後
 不死且若存者皆可得而推矣始大昌之
 得此理自以爲當而未敢深主及得列子
 引黄帝所言以發揮老語而後確乎其無
 疑也列子之言生化也全引黄帝谷神本
 語以證夫生生化化之相續即谷之所以


 能神也不死也若存也皆命此也已又申
 言萬物生死皆出機入機且援黄帝遺語
 以明之而曰形動不生形而生影聲動不
 生聲而生響無動不生無而生有其理之
 所配與前語正合故大昌意黄帝此之二
 義本是一章特列子話言偶有更端遂亦
 析而二之也讀者當合其話言之異以求
 其脉絡所貫乃有明也若夫谷之能神則
 可得而推矣當其空也在道則無也及其
 聲之觸也則夫應感而能有者也有者動
[011-140217a]
 爲復自進退之漸而言之則爲消爲息也
 此易老之所同言而老氏則常探夫易之
 所不肯盡者而既言之故越消息而言有
 無也有無也者又其制消息之機而不自
 囿於消息之數者也故作復之證則爲芻
 狗消息之機則爲橐籥而生化之原則爲
 谷神此其淺深之辨也
 詹秋圃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成象章
 言凡物谷養神氣則生生不滅是謂天主
 陽爲玄地主陰爲牝玄牝爲品物生育之


 門是謂根於天地而生物成象無窮已也
 張沖應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我有此
 身禀天之氣含地之精即此五臟之神也
 鼻者氣之升降所係口者精之運行所關
 氣五十一動息從鼻而爲之升降精一刻
 凡七十四運從口而爲之運行則谷神得
 此精氣所養而不死也是謂玄牝故也玄
 牝之門者乃鼻爲天氣之門口爲地精之
 門運動有常則腎不虚海不塞而天地之
 所以根也誠能息其精氣綿綿如常用之
[011-140217b]
 無窮享年爲無已矣此乃男女通行之法
 切宜詳味而養之則成眞入聖皆以之也
 不然精耗氣虧谷神無所養則顔無光采
 而氣化雄精化雌神化鬼即謂三尸者也
 人生于世身有此妙而不能保養之惜哉
 張靈應曰玄爲天屬陽而爲元氣牝爲地
 屬陰而爲元精元氣以子時而升此一陽
 生也由腎宫從左道流入五臟卯時與精
 會於腹入肝是謂春陽分也巳時至天門
 鼻爲出入之門而升於頂至午時降居右


 道入骨絡復還腎宫元精以午時而升降
 此一陰生也由命元從右道流入骨絡酉
 時與氣會於背入肺是謂秋陰分也亥時
 至地户口爲出入之門而升於頂至子時
 降居左道入五臟復還命元精與氣一升
 一降玄牝交合不虧不盈則神居天谷守
 衛此形而後可以見調理不死之方
 白玉蟾曰谷神不死此心本無老死是謂
 玄牝同此一天玄牝之門念頭動處是謂
 天地根惟心綿綿若存只是如此用之不
[011-140217c]
 勤無爲而已
 廖粹然曰谷神不死空氣在身爲神之母
 子母相養形神長生是謂玄牝萬物之母
 玄牝之門生生化化衆妙之門是謂天地
 根萬象之本綿綿若存左右逢原這是本
 來面目之爲用之不勤周行不殆綿亘古
 今不消用力
 陳碧虚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夫大人以
 太虚爲空谷以造化爲至神空谷至神乃
 道之體用豈有死乎不死之理既而深冥


 又能母養故曰是謂玄牝或谷喻天地神
 喻大道今說者以山谷響應爲喻不其小
 哉且人能懷豁無方法太虚之廣存任神
 眞資造化之靈自然形與道合何死之謂
 乎如是則冥然茂養物受其賜也故曰玄
 牝河上公章句谷音育訓養也人能養神
 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
 藏神腎藏精脾藏志夫人能清靜虚空以
 養其神不爲諸欲所染使形完神全故不
 死也若觸情躭滯爲諸境所亂使形殘神
[011-140218a]
 去則何道之可存哉玄牝之門是謂天地
 根夫太虚造化萬類之以出入既有出入
 之名故謂之門且根者本也天地雖大不
 能逃其有形有形之類咸以虚空太和爲
 其根本故曰是謂天地根河上公曰不死
 之道在玄牝玄天也於人爲鼻牝地也於
 人爲口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藏於心五
 氣清微爲精神聰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
 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與天通故鼻於玄
 也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藏於胃五味濁


 辱爲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
 雌也主出入人口與地通故口爲牝也根
 者元也言鼻口之門乃是通天地之元氣
 所從往來也且上言谷神不死者勸人養
 神之理此曰玄牝之門者示人鍊形之術
 也故形神俱妙者方與道同也夫人有身
 有神則有生有死有生有死不可言道也
 流動無常豈得言靜也若乃空其形神忘
 其物我是以出無根故氣聚不以爲生入
 無竅故氣散不以爲死不死不生其谷之
[011-140218b]
 神也生死無常其浮動之物也幽深雌靜
 湛然不動其玄牝之謂也綿綿若存用之
 不勤綿綿不絶之貌此結上養神鍊形之
 義也夫養神則深妙冥極清靜虚空綿綿
 若存感物而起無有絶時也鍊形則呼吸
 太和導接血氣飲難終之泉咀延年之草
 使其支節通暢而不勤勞也此方可與天
 地同根衆妙共門也
 謝圖南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經曰谷
 得一以盈神得一以靈天地有之人亦有


 之陳希夷曰山自天之上而墜故觀艮畫
 則知山自天來人之首象天頂曰崑崙鼻
 口山根神藏其間是曰谷神一身之主宰
 也實未嘗死玄牝者指乾坤二元而言乾
 爲首坤爲腹二元之氣升降往來在乾曰
 玄在坤曰牝玄牝即二元之氣二元即谷
 神之主也邵康節詩云一物元來有一身
 一身還有一乾坤正謂此爾門則指兩鼻
 也天地清寧之氣自人之鼻而入流布身
 中乾首坤腹胥此養之故謂之根是氣之
[011-140218c]
 入綿綿不絶若存者順其自然而存之不
 必勞力也故曰用之不勤或者過於閉其
 氣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蓋嘗論之太極肇
 分人與天地並立爲三此三才之道也首
 爲天腹爲地心居其中吾身之三才也康
 節詩曰天向一中分造化人從心上起經
 綸心居首腹之中以彌綸上下使玄牝升
 降精神往來吾身可以常存矣存養既深
 體認既熟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
 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三者可


 識矣視之不見名之曰夷聽之不聞名之
 曰希搏之不得名之曰微三者可想矣知
 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
 辱三者可存矣反觀内察天地與我相似
 其曰谷神不死老氏豈欺我哉
 林鬳齋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此章乃
 修養一項功夫之所自出老子之初意却
 不專爲修養也精則實神則虚谷者虚也
 谷神者虚中之神者也言人之神自虚中
 而出故常存而不死玄遠而無極者也牝
[011-140219a]
 虚而不實者也此二字只形容一箇虚字
 天地亦自此而出故曰根綿綿不已不絶
 之意若存者若有若無也用於虚無之中
 故不勞而常存即所謂虚而不屈動而愈
 出是也晦翁曰至妙之理有生生之意存
 焉此語亦好但其意亦近於養生之論此
 章雖可以爲養生之用而初意實不專主
 是也
 范應元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神猶言
 虚靈也不死猶言無極也玄牝言其生物


 而不見其所以生也謂虚靈無極此乃生
 物之牝而不見其所以生故曰玄谷神二
 宇傅奕云幽而通也司馬温公曰中虚故
 曰谷不測故曰神蘇曰谷至虚而猶有形
 谷神則虚而無形也虚而無形尚無有生
 安有死邪謂之谷神言其德也謂之玄牝
 言其功也牝生萬物而謂之玄焉見其生
 之而不見其所以生也玄牝之門是謂天
 地根門者指陰陽也以其一闢一闔往來
 不窮而言也陰陽者以道之動靜而言也
[011-140219b]
 動而曰陽動極而靜曰陰動極而靜靜極
 復動開闔不忒生育無窮根者謂天地本
 於此也人能於此心之初得之則知天地
 之根無根之根也玄牝之門無門之門也
 谷神不神之神也豈有窮盡哉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謂谷神之在天地綿綿密密而
 無極也然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得聞用之
 不可既故曰若存天地用之而四時行百
 物生未嘗勞也谷神在人亦然綿綿密密
 生生無窮以爲本無孰主此身以爲本有


 竟居何所故曰若存善用之者未嘗勞也
 何有終窮哉此章宜深體之或有專就修
 養上解者然必須認得谷神方可 
 薛庸齋曰谷神不死至是謂天地根谷者
 神所居神者形所載以形養氣以氣含神
 不死之道也神本無死賦于形而有死雖
 死而未嘗死也谷神因玄牝不死天地以
 玄牝爲根玄牝者内焉而藏精外焉而調
 息一開一闔一呼一吸呼則至於深根吸
 則至於固蔕於是有神入焉離斗輾歷天
[011-140219c]
 廷騎日月披雲霧騰騰乎會歸于大有之
 室亦猶姑射山有神人居焉綿綿若存用
 之不勤綿綿調息似有若無用之要不至
 勤勞爾
 休休庵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虚明謂
 之谷靈妙謂之神虚明靈妙無窮謂之不
 死即玄牝也玄者大道也牝者母也一氣
 生於虚明之中然後分清濁立天地故云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妙道無爲一氣運
 行不絶是謂綿綿若存應時應機利生濟


 物不勞而辦故云不勤虚明靈妙在人曰
 心心爲萬法王能生育天地運行日月玄
 機妙用任運無窮隨縁應感不勞而辦悟
 明者不言而知已
 褚伯秀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虚而
 善應神靈而無方人能以至靈之物藏至
 虚之所則隨感而應應已無迹生尚不知
 死乎何有玄謂道妙難測牝乃化育之地
 其爲用也妙萬物而能生生是之謂不死
 此發明虚心養神之道借天地造化爲言
[011-140220a]
 始於虚心而任化終於無心而化自己出
 凡物之生本莫不由斯故稱門焉莊子云
 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於無有以易言即
 太極以人言即性初乃一化之所待萬理
 衆甫之都會也人人具足而放不知求則
 谷非其谷神不自神如天地萬物何夫形
 者生之含氣者生之元神者生之制三者
 住而生道昌身中玄牝見矣綿綿守而無
 失若存恍惚之間則亦何勤之有此章語
 簡意深猶孟子論浩然之氣在人充養而


 後見通身是道悟者自得非語言所能盡
 也前輩議方外談道多詳其精而略其麤
 有上達而無下學混元置此章於美惡賢
 貨橐籥之後亦該貫而無間但語極玄奥
 學者憚其高遠而不敢即今不揆淺陋僣
 於影外描影云谷神猶無極玄牝猶太極
 綿綿法太極之氤氲布化而生道不息也
 谷神言其體玄牝言其化綿綿言其用人
 能反求諸身則自已天地之根不言而喻
 今世之養生家其論亦以谷神玄牝爲主
[011-140220b]
 但泥於形質取諸心腎上下口鼻呼吸之
 間此皆後天之土苴耳至於天地根萬物
 宗者皆遺而弗究何足以明谷神之妙哉
 按列子稱黄帝書云乃全載此章蓋古有
 此語混元亦述而不作之意
 牛妙傳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者養也
 神者上藥三品中之一也玄牝者鼻之左
 右孔也故大修行人有胎息法從外玄牝
 通内玄牝導引太和眞氣注想丹田乆而
 行之則其身長存故云不死也玉清胎元


 内養經云胎元妙道以外玄牝合内玄牝
 以外眞神補内眞氣聚集天之萬寳我胎
 之元精使神生於胎氣戀於神心君潜御
 氣息調匀綿綿若存而不息用之不窮而
 見功谷神不死合我眞宗此之謂也玄牝
 之門是謂天地根夫玄牝之說有内有外
 外則前已釋過内則乃口口相傳之機不
 記文字所以張平叔悟眞篇有曰玄牝者
 非心非腎非肝非肺非脾非三焦非膀胱
 非丹田然則審何所耶又曰玄眞玄牝眞
[011-140220c]
 牝玄牝都來共一竅然此奥理不遇明師
 終是難知愚嘗讀道藏修行論有曰玄牝
 者居二腎之間號稱神室乃神明所會之
 府精氣交感之區人之命門故稱天地根
 蓋人身號小天地也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此言胎息導引之法不緊不緩若存若亡
 之間任其鼻息綿綿來往不待驅而使之
 故云用之不勤也玉帝心即經云上藥三
 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
 有頃刻而成回風混合百日通靈出入玄


 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絶固蔕深根人各有
 精精極成神神合有氣氣合體眞神依氣
 生精依氣盈其聚則有其散則零三品一
 理妙不可聽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
 溢骨化寒瓊此之謂也
 楊智仁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神者
 天谷元神也鴻濛始判先有此神與太虚
 同體與天地同生神之來則生神之去則
 死然生亦未嘗生也死亦未嘗死也爲陰
 陽之主爲萬靈之尊淵淵浩浩日月不得
[011-140221a]
 此則不能耀明五行不得此則不能發生
 萬物不得此則不能長育其不死者玄牝
 也玄爲眞陽牝爲眞陰上通於天下蟠於
 地周流六虚上下無常在丹爲眞鉛汞在
 易爲坎離在象爲龍虎人能修之坎離消
 長於一身風雲發泄於七竅眞炁薰蒸而
 無寒暑純陽流注而無死生是謂玄牝之
 功也且門者乃日月之門户也非心腎非
 口鼻非泥丸非臍下非臍中一寸二分圓
 如環者非夾脊雙關非心上一穴非閉炁


 而行之若執此則謬之甚矣何不返觀天
 地之根乎易曰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
 通者神也玄牝之門也動而未形之間者
 幾也天地之根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
 微故幽誠幾曰聖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喻清中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老氏一
 書治國愛民修心養性服氣鍊神精粗畢
 舉本末兼該此章大槩主於修養當合儒
 道之書而互相發明之自儒家之說言之
 谷者虚也神者虚中之神也自道家之說
[011-140221b]
 言之谷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元神
 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謂之谷
 神泥丸宫是也神存則生神去則死谷神
 之所以不死者由玄牝也陽神爲玄陰息
 爲牝神氣交感自然成眞與道爲一而入
 於不死不生故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黄
 帝陰符經曰口通五臟出者重濁之氣屬
 陰謂之地根鼻通六腑出者輕清之氣屬
 陽謂之天根口鼻二者陽神陰息往來之
 門故曰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聖人運用


 此氣於升降之頃存鍊此氣於呼吸之間
 綿綿續續勿令間斷存者順其自然而存
 之神乆自寜息乆自定未嘗至於勤勞迫
 促故曰用之不勤儒道之書共歸一揆列
 子全引此章指爲黄帝曰則老氏之言似
 有所自或人謂人身中自有一竅非口鼻
 也非心腎也非穀道也其要未易言俟與
 談玄者商之
 胥六虚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取其虚
 神言不測不死謂常存也言虚谷之中其
[011-140221c]
 中有神陰陽不測古今常存故曰谷神不
 死以其不死是以謂之玄牝玄遠也牝生
 也謂自古以來不知其幾億萬年深遠難
 測其生生之理無有窮盡故曰玄牝玄牝
 之門是謂天地根門通出也根本也謂玄
 牝之門天地由兹而出萬物由兹而生乃
 天地萬物之根本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綿
 綿者微而不絶言玄牝之體也不勤者玄
 牝之功用也謂玄牝之門自古迄今微而
 不絶雖視之不見其生生之妙用顯若存


 焉耳曷嘗見其有辭勞乎此章從首至末
 只是一谷神聖人鋪舒如此奇哉噫此一
 谷神人自生至老須臾不可離者其容狀
 功能與此更無毫分差忒信之者不勞餘
 力領解將去若生擬議鷂子已過新羅
 李是從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神不
 死是謂玄牝者谷乃空虚也天地大谷也
 山澤小谷也神乃靈性神在空虚藉氣而
 響山澤無情呼之應嗚我神非形賴氣而
 聲不死者常存不亡也玄靈心也牝意氣
[011-140222a]
 也心用未發而人不知曰玄氣化未成而
 事不見曰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者用
 捨出入放去收來之門道從此一氣而生
 天地萬物人從此一心而生出用在萬事
 機發所由之根本也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者繼續不斷常存不亡也施用徐緩勿可
 動勞傷損神氣也
 柴元皋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虚也不
 死常惺惺也萬念動底根本物欲昏了時
 便見虚時便活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乾


 闢坤闔出入處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眞人
 息以踵不勤也常人息以喉勤也必有事
 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此不勤之用也
 非乾坤易之門邪
 蘇敬靜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此章以
 養氣爲言者河上公張沖應皆以玄牝爲
 鼻口鼻口爲呼吸出納之門根元也言鼻
 口乃通天地元氣所從往來綿綿不絶其
 微妙若無又若存氣得其養則用之不勞
 餘力自然長生乆視至唐明皇方以谷之
[011-140222b]
 應聲莫知所以有感則應其應如神老子
 書中取谷爲喻不一也曰曠兮其若谷曰
 谷得一以盈曰爲天下谷曰江海能爲百
 谷王皆以其能下也惟此特曰谷神不死
 曰綿綿若存從其不死若存而求之則能
 下不足以盡之必如明皇應聲出響爲義
 方可盡不死若存之意夫影響一也影之
 寫形日月水火也若夫聲之出響發於野
 則散觸乎山則窒惟聲出於空谷則能出
 響於無而若有神然後知其不死若存者


 眞爲不妄黄帝曰形動不生形而生影聲
 動不生聲而生響無動不生無而生有則
 谷之能神信可推矣當其空也則無也及
 其聲之觸也則應感而能有者也有觸斯
 應此其不死而若存之神也玄者妙也牝
 者應而不倡谷之藴響待聲是不倡也苟
 聲不感則響之應終不出聲出則響應神
 妙如此是謂天地根天地生於太極太極
 本於無無能生有有生於無響能應聲即
 無能生有不謂之天地根而何故前章言
[011-140222c]
 無名天地之始而此言天地之根根與始
 一也綿綿者前響已絶後聲再觸其應如
 故故以若存言之谷神不亡若用而愈有
 似勞如實不勤動以其虚以其無虚能生
 實無能生有非神而何若夫養氣之說又
 是人推廣以爲言也
 吴環中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環中吴
 埈曰老子一書中寓僊意魂常養魄不耗
 散而水火交其說甚異愚聞之師曰谷神
 先天一氣神氣歸虚玄牝念頭動處假神


 托用非口鼻也玄陽也牝陰也眞陰眞陽
 也莊子云萬物莫不有生而莫知其根有
 乎出而莫知其門然天地之所從出者玄
 牝是已金丹大藥其要不出乎精神魂魄
 意神火也精水也乃眞一之精魂木也魄
 金也意土也五行非土不成潔意以養氣
 養氣以凝精凝精以姤神四象和合打成
 一片工夫純熟專氣致柔乆則凝結綿綿
 若存不可間斷用之不勤晝夜一致自然
 之理古僊隱顯其言體之爲陰陽擬之爲
[011-140223a]
 鉛汞喻之爲日月效之爲男女比之爲龍
 虎曰震兊曰坎離曰金砂甲庚丙壬戊己
 水火君臣子母嬰兒姹女刀圭金木温養
 主賔浮沉沐浴生殺刑德戰闘圓缺抽添
 文武炎凉進退斤兩等語皆玄牝上事故
 立象以寓言欲人之自得也只可身上討
 不可身外求豈不聞虚靜先生神御氣氣
 留形不須雜術自長生之㫖乎今學道者
 雖識藥材無下手處既知下手不識法度
 於玄牝上茫然莫知神者生之本形者神


 之舍神全則氣全氣全則精全精全則形
 全形全則神旺神旺則氣靈氣靈則神徹
 始與道爲一神虧則精不復精弊則魄不
 寧公讀書豈不曉物交物之際每膠擾於
 旦晝夜寐之時視聽言動之間又復來往
 於耳目心思之所不及此古昔上仙屏棄
 利欲超出物表雖是剛毅壁立萬仞然後
 能之苟神不能御氣氣不能固形既不能
 安其居又自毁壞其宅欲求一得永得之
 妙難矣子聞師語心悟神會笑而不言師
[011-140223b]
 索酒滿泛歌楚詞一章道可受兮不可傳
 其小無内兮其大無垠無滑而魂兮彼將
 自然豈氣孔神兮於中夜若虚以待之兮
 無爲之先一揖而去予因暇日吟三頌以
 自警未必邪魔果若重來向伸前說癡夢
 謝仙舉火本同心楊子江頭看一閧獨運
 之時正好看霏霏霏霏不爲難自有青銅
 三二百時時澆善語喉乾雨不雨風不風
 無疑無慮笑烘烘團欒看取丹砂地獨自
 開來獨自封又一詩云下手莫教遲金丹


 有甚疑一團和氣定火候謹差池四象纔
 和合靈機自可窺欲知眞妙處孤月照潭
 時月屋刊石潭所註道德經埈僣易附此
 章于谷神章後悟眞先生詩曰莫怪天機
 都漏泄爲縁學者太迷蒙呵呵
 本一庵居士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
 虚而有形谷而神則有而無也玄深而無
 體玄而牝則無而有也有而無所以不死
 無而有所以能生此亦形道之體也推其
 出之自曰門厚其生之本曰根首章言天
[011-140223c]
 地萬物而此不言萬物者有天地則有萬
 物根者所以生生不窮則物在其中矣人
 能體道於身綿綿若存則谷神玄牝亦將
 在我而道不可胜用矣綿綿無而非無若
 存有而非有不勤不勞也若曰取之左右
 逢其原爲耳老子之意大抵推本道妙於
 天天地萬物之初反之於身體而存之孟
 子之過化存神谷神近之釋氏之眞空妙
 有玄牝近之綿綿若存則釋氏之無作止
 任滅孟子之勿正勿忘勿助長而必有事


 焉者也
 拾遺秉文曰此章言道無爲無形生天生
 地自古以固存河上公曰玄牝爲口鼻養
 生者尚之何其小哉
 諸子旁證 列子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
 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
 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
 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
 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往復其際
 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黄帝書曰谷神
[011-140224a]
 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
 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
 消自息謂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石潭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此段有兩說
 有以谷神爲谷虚之生響若有神者此以
 理言也有以谷神爲天谷之神謂吾身之
 神居於天谷中者此以氣言也雖若兩說
 其實一也何則虚中之神此道也天谷中
 之神亦此道也虚谷之神與吾身之神同


 出於道安有異哉玄牝二字有以牝爲物
 之所生而不見其所以生之者故以玄言
 蓋因列子之引黄帝書謂此爲天地之能
 生生者言之也有以玄牝爲吾身之玄牝
 者即修養家所指者是知以理言之則空
 谷之有響斯答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而聲
 之出者常在是蓋能生而不見其所以生
 也故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若以吾身之
 神居天谷者言之則天谷之神所以不死
 者以玄牝有以生之也玄牝之門是謂天
[011-140224b]
 地根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二說不同以
 理言之則程泰之之說是也若以吾身之
 玄牝言之則有以人之二腎爲玄牝者有
 以二腎之間爲玄牝者有以口鼻爲玄牝
 者有以鼻二竅爲玄牝者要之二腎之間
 之說近之口鼻乃玄牝出入之門通乎天
 地之氣者也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以理言
 之則綿綿若存者天地之氣生生不已未
 嘗間斷綿綿不絶以其不絶故曰綿綿若
 存用之不勤以不見其迹故曰若存用之


 不勤者用之不勞也若以人身之玄牝言
 之則玄牝之門天地之氣往來乎鼻息之
 間使之綿綿不絶存若不存息微氣定則
 上通天谷下通玄牝而谷神常不死矣用
 之不勤者常寬舒而不當急迫勤勞也



道德眞經集義卷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