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3 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WYG)


[049-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安文獻志巻四十七  明 程敏政 撰
  銘
   尊徳性齋銘       朱 熹
内弟程允夫以道問學名齋予謂當以尊徳性易之允
夫請銘因為作此
維皇上帝降此下民何以予之曰義與仁維義與仁維
帝之則欽斯承斯猶懼弗克孰昏且狂茍賤汚卑淫視
[049-1b]
傾聽惰其四肢䙝天之明慢人之紀甘此下流衆惡之
委我其鑒此祗栗厥心有幽其室有赫其臨執玉奉盈
須臾顛沛任重道逺其敢或怠
   求放心齋銘       朱 熹
鄱陽程正思作求放心齋汪子卿祝汝玉既為之銘新
安朱熹掇其遺意復為作此
天地變化其心孔仁成之在我則主于身其主伊何神
明不測發揮萬變立此人極晷刻放之千里其奔非誠
[049-2a]
曷有非敬曷存孰放孰求孰亡孰有屈伸在臂反覆惟
手防微謹獨兹守之常切問近思曰惟以相
   紫陽琴銘        朱 熹
養君中和之正性禁爾忿慾之邪心乾坤無言物有則
我獨與子鈎其深
   淳安縣學齋堂六銘    羅 頌
實焉而若虗有焉而弗恃一謙四益光亦大矣若夫當
仁不避見義敢為則舎我其誰謙光齋/
[049-2b]
湯之新文之純師聖王善吾身蒙果行蠱振民學而仕
兩相因有徳齋/
行有玉居有琴散堙鬰之積防非僻之侵今皆無此具
矣獨大經大法之可尋維孝弟之真樂在涵養之日深
充徳性之純和象祈招之愔愔毁譽不能動富貴不能
淫然後見士之常心養心齋/
發軔詩書問津賢智游翰墨塲處居教地既窺聖域亦
上天衢英賢所志萬古同途致逺齋
[049-3a]
壯哉縣非十室選其英為士率答問者教之一善誘人
亦多術待問堂/
肅羣賢之藹藹為從容之文㑹刮造化其鋪張包古今
其淘汰厭流俗之論卑喜吾儒之道大無軒冕而體胖
不鼓鐘而心泰幸朋友之相漸故説言乎澤兌悟天地
之兩間惟樂此之為最兌軒/
   艮齋銘         許文蔚
心不可撓事感而情情牽則擾如蔓斯縈心不可淫物
[049-3b]
誘而欲欲動而馳如馬斯逐降𠂻惟帝體則寂然情牽
欲動乃䘮其天心匪由人念亦自我御情制欲誰曰不
可大學之道先於致知格物窮理彼不我欺君子有言
王於持敬内嚴外莊我乃自定知至敬立靡慮靡思屼
然不動乃山之為行止以時條理不紊匪曰無心斯易
之艮洪杏庭曰許公文蔚早嵗從東萊晦菴講學/發為文詞皆根原道誼粹然自胷中流出
   野航銘         方 岳
雪乎子猷剡溪也月乎子瞻赤壁也有入其中者則告
[049-4a]
之曰虚舟爾請無自為敵國也
   古銅小鼎硯滴銘     汪炎昶
泗水没寶鼎此豈其雲仍煆頑煉鈍凝赤精小瓠斷㚄
枵以盛篆細麻霞疑古銘如蟲囓餘滲枯青石液迸雲
吸紺清溉我毛頴波陶泓豕腹仰呀外膨亨𣂏而不注
聞戞羮量函合龠三趾獰入屢出繼常如盈
   紫石端硯銘       鮑子壽
至元癸巳冬予備員鄉校越明年友人蔣君貺予一硯
[049-4b]
墨漬不滌硯池塵滿予心甚忽之一日郡侯恒齋侍其
公來見謂予曰此端硯也亟以水滌之所謂猪肝色鴝
鵒眼皆具焉予切怪蔣君甚貧家徒四壁立何從得此
試叩之乃故丞相范公鍾守新安時蔣之從父為其牋
奏吏及事公政府公以此硯畀之如此則信乎其為范
公故物矣嗟乎一硯之難知如此微侍其公一言予幾
失之獻璞得刖明珠暗投自古以來然矣豈惟一硯哉
此予之所以重有感也蔣君名天賦今别去三載書此
[049-5a]
銘以遺之時大徳三年己亥十月銘曰
五嶺之南瘴雨蠻烟端溪佳哉紫雲摩天其下為石金
聲玉質貯水如淵運墨如漆萬里南來際遇公台中道
舎旃流落塵埃石眼閱人肓夫莫識知我者希珍哉斯

   藏室銘         程文海
藏書名山古人之事也三島之藏室老氏之藏也三谷
之藏室程氏之書之藏也藏之云乎亦讀之云乎銘曰
[049-5b]
前數千載在方䇿如見其人後數千載有方䇿此心此
身孰不靈於物乃謂席珍孰匪秉彛而曰覺斯民吾愛
吾廬豈以専壑讀書名山尚友先覺方丈瀛洲玉室金
堂逺莫致之吾有華岡挿架非藏佔畢非讀咨爾朋來
問津三谷大徳甲辰暮春之初華岡子程文海書
   瘞梳銘         鄭 玉
予一木梳用之甚久既壞不忍棄之乃為埋之後園
亂兮汝理執兮汝通寒暑十易兮出處汝同膚裂齒脫
[049-6a]
兮汝職之供啓土瘞汝兮以慰我之𠂻
   立波石銘        程 文
鄭正字家庭有立石奇甚若水波之湧者因名立波程
文為之銘曰
海水怒立髙峥嶸天風下吹夜凍凝千載化石敵玖瓊
鮫人竊售來東瀛綵雲紛披元氣蒸噴沫尚帶蛟龍腥
疑含珠光藴玉英勢若千仭不可陵米侯起拜牛相驚鄭
君愛之如弟兄嵗在鶉首月寶瓶誰作銘者黟南生
[049-6b]
   自警銘         汪九成
僕蚤嵗受學于鄉先生雲峰胡公粗聞緒論一日讀子
朱子告君為學之格言忽悟曰此與延平先生所傳實
相表裏為學之要盡於此矣又奚以他求為哉因自思
後進為學之病由於不先立誠敬以為基蓋不誠則虛
假不敬則昏雜質之鈍者常畏之以為難不知循序漸
進積少成多初不難也質之美者又忽之以為易不知
妙道精義不潛心積慮優游厭飫終不足以得之至其
[049-7a]
用工非頽惰茍且則力取强探或免於二者之病而讀
書不循其序成法不守其常亦同歸於無成而後已嘗
為韻語銘之坐右以自警
勿畏勿忽必敬必誠毋亟毋怠有序有恒
   汪山長師魯/善復堂銘   朱 升
復還也徃而返謂之復書廵守卒乃復詩復我邦族是
也失而得之謂之復盤庚紹復先王大業魯僖復周公
之宇是也不能不徃也而思其返不能不失也而求其
[049-7b]
得復也者學者之大機歟汪君師魯讀書之堂扁不曰
復而曰善復何居復虛辭也則有善有不善焉易震下
坤上之卦其名為復陽上往而喜其返也卦六爻辭所
謂復悉主初爻潛陽為言皆復於善者也泰九三之無
徃不復上六之城復于隍泰極而返復於不善矣春秋
褒貶尤謹嚴於一字一衞侯鄭也前之歸書復歸後書
歸不言復何也諸侯嗣故出而歸也繼之則稱復絶之
則不稱復復猶善辭也衞元咺歸也書復歸宋魚石晉
[049-8a]
欒盈入也書復入非此族也雖楚比之歸書歸而巳矣
何也大夫不世故奔而歸也與之則稱歸絶之則稱復
惡辭也同是復也自陰而陽為喜自泰而否為戒在諸
侯為予在大夫為譏此善彼否天地斯隔不寧惟是公
孫敖如京師不至而復聖人以其復為邪公子遂如齊
至黄乃復聖人以其復為私魯昭三如晉至河乃復聖
人以其復為恥徃也失也不可以苟非返也得也不可
以茍賛是以君子不徒于其復而必欲善其復善也者
[049-8b]
又復之要道歟汪氏世業儒至某尤精篤僅領乙薦䇿
名稱實藏書傳家以清為貴孫師魯資明識敏宜能承
以發然自年三十以來希乎無益於得者炙相門之熱
當憲府之凛以儒以吏靡所不跡前既失而徃矣乃今
厯世故也久攬榮願也飽於是身復所居之堂口復所
讀之書心復所學之理返於外而得其故其復也不謂
善復矣乎身允蹈之堂徒名諸汪氏實升母族且屢登
斯堂而師魯以作文屬甥升也謹述四十八字以為之
[049-9a]
銘而序其㫖如右銘曰
有極其灣有嵌其山公善兹復昭哉堂顔新功弗緝孟
母斷織故習弗除馮婦下車我銘斯堂將曷來諗克己
復禮善復之準
   大學正心四戒銘     汪克寛
君子之學孳孳不息欲盡理融中心說懌世俗之喜玩
物適情娱於嗜好酖毒心酲小子戒之非喜勿喜窒欲
閑邪樂善而已戒喜/
[049-9b]
聖賢之怒鋤奸撥亂去彼凶頑拯兹塗炭世人妄怒焦
火斯炎面頳髪竪蹈禍而癲小子戒之必懲其忿中扄
湛然不知不愠戒怒/
𤣥聖上達樂以忘憂禹稷憂民橇&KR1964鋤耰與憂俱生世
俗所溺患得患失逐利惟劇小子戒之講學徙義憂之
如舜志軻之志戒憂/
聖賢之心至理熈熈浩氣配道砥柱弗移世人徇欲内
省多愧其氣欿然惟恐惟怖小子戒之懼所不聞自反
[049-10a]
而縮勇奪三軍戒懼/
  箴
   勉學箴         朱 熹
百聖在目千古在心妙者躬踐儌者口吟讀好書/
莠言虛蔓蘭言實荄九蘭一莠駟追不回説好話/
聖狂路口義利闗頭擇行若游急行若郵行好事/
孔稱成人孟戒非人小人窮冬鉅人盛春作好人/
   復齋六箴        方 岳
[049-10b]
適燕南轅爾迷爾岐尚爾未逺跂予改之不逺復/
休者止也既復則止拳拳服膺顔氏之子休復/
而既得之則又失之曽幾如是而不踣為頻復/
萬物皆流止者金石衆狂一迷惟君子特獨復/
為復有道患不自覺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敦復/
小有廣居曷其勿歸惟聖作狂差之忽微迷復/
   友敬堂箴        程文海
長樂亦山陳公請予扁其所居之堂曰友敬申友敬之
[049-11a]
義作為家訓以儆諸孫古今言行有闗於天典民彛者
盡在是矣且求予言予何言作友敬堂箴
兄弟之身初則一體疴癢疾痛孰彼孰己兄弟其弟匪
曰恩斯弟兄其兄乃分之宜是惟人倫是惟天命非自
外來惟友惟敬分財取少纎悉之惠食果取小直讓之
細然而性善於此著形一家和順千世典刑為兄克友
弗敬非弟干戈琴弤何有於悌為弟克敬弗友非兄煑
豆燃萁靡念厥生嗟嗟手足友敬惟心其和愔愔其肅
[049-11b]
欽欽反是不思為犢為禽爾堂曷名敢告司箴
   果齋箴         胡炳文
友人髙彦道性嗜學其父甚樂而予未有以教之也彦
道讀書之室請名於予予書一果字與之且為箴箴曰
坎水之流始于蒙泉不果其行曷至于川賢必希聖聖
必希天果能此者人十已千孰為凡民孰為豪傑萬里
之程一念之烈遷善而果雷驚電掣克己而果矢去川
決乾為木果艮為草蓏果剛在上蓏柔而墮最戒悠悠
[049-12a]
亦忌瑣瑣志髙力强果庶其可
   剛柔箴         汪石田
予天性剛直不覺忤物視䛕如辱見惡若讐人是己非
人棄已取以是動招愆謗今年運而徃矣懼其卒違於
中道也作剛柔箴
謂汝勿剛汝剛以直矯矯明明惡焉是疾外乏孫言内
亡柔克衆怒火焚汝曽不惕剛貴近仁柔貴有立兼制
則宜偏毗乃失人極其柔惟徳之賊汝純其剛是用不
[049-12b]
入易著兩儀書稱三徳一弛一張謹兹彛則
   義利箴         汪石田
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孟子曰仁義而已何必曰利夫欲
利惡害人之同也古之人義斯利矣又焉有不義之利
哉世降俗薄而義利若水火然悲夫作義利箴
古人尚義義和為利今惟利謀與義為仇人胡不古慾
迷其宇惟彼不今道存諸心義兮利之本利兮害之因
故禹湯義焉而得位桀紂利焉而䘮身孰能合義利而
[049-13a]
一貫庶無愧於古人
   禍福箴         汪石田
福善禍淫天之道也禍福倚伏物之理也天道有常物
理有變變也者小人之幸而君子之不幸也君子樂天
知命居常處順自修而已豈置得失之心於禍福之間
邪作禍福箴
君子之窮素位以修小人輕躁行險妄求積善成徳積
怨為仇福兮固有禍亦有由或幸而全不幸而尤禍福
[049-13b]
之變君子何疑叶/牛
   名實箴         汪石田
世之衒名者飾智以驚愚矯情以要譽務實者或屈焉
其為名也亦得矣智窮而事殆情見而毁随不實之患
也作名實箴
名匪外來實由中出循名思義無曠其職勿異以求勿
虚以得形大聲宏表正景直毁譽在人居蔽必白何以
守之戒爾矜逸
[049-14a]
  賛
   陸宣公祠堂賛      程 俱
唐相陸宣公贄嘉興人建炎三年夏四月信安程俱假
守秀州始訪公之像圗之資聖佛寺率僚吏祠而拜之
謹為賛曰
天下無事湛于宴安視此神器隠如泰山是以其臣惟
得是嗜以䛕為㳟以憸為智世方紛亂上下岌岌忍於
其間覬得患失偉哉宣公興元之初夷嶮一致為君矢
[049-14b]
謨如彼大厦載支載扶如彼赤子以調以虞格君之非
砭國之肓卒以一旅還之異方西平之功宣公之畫外
戡内籌心膂惟一檇李之郊吳越所䖍公生其間種蠡
汗顔顧視故國喬木蒼然豈無若人奠我九壥
   晉右將軍㑹稽内史王逸少賛
               程 俱
逸少為㑹稽内史時王懷祖在郡每聞鼓吹意逸少候
已汛掃庭宇以待之而終不至也後懷祖起為揚州刺
[049-15a]
史實部㑹稽因修故怨逸少疲於簡對深以為恥棄官
自誓父母墓前不復仕若逸少可謂剛矣知足不辱知
止不殆士生不逢身更殆辱屢矣而猶不知止足者視
古人何如也賛曰
觀逸少三書所陳皆晉國之至計其憂深見逺所以援
古今而論成敗者其才蓋足以經世然進於朝不得用
其長其出守也不得伸其志雖秩千鍾更顯位是直以
犬馬鳬鴈畜之爾此逸少之所恥也是其所以浩然獨
[049-15b]
徃如機發而飈逝彼懐祖之螫特其蟣蚤而巳蓋所謂
優哉游哉聊以卒嵗者矣
   唐秘書監太子賔客賀季真賛
               程 俱
天寶三年季真自秘書監太子賔客去為千秋觀道士
時天下號無事然林甫仙客固巳相軋禄山固巳驕三
綱固巳絶殺三/庶人治亂之分識者知其漸矣後十有二年
而天下亂其風流清鑑固一世所推而先見勇徃又絶
[049-16a]
人如此誰謂季真清狂者邪賛曰
越椒生而知若敖氏之將餒醴酒不設而知楚人將鉗
我於市古之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者是以動而無悔此
季真所以去軒裳如脫屣也世道交䘮豈無其人智及
之而勇不足以行之者非季真流亞也狗茍而蠅營臨
深而擿埴以僥萬一於嘗試者亦足愧矣
   米元章墓賛       程 俱
嗚呼是惟元章米公之墓公少名黻後更為芾常自號
[049-16b]
襄陽漫士蓋襄陽人云中年樂南徐山川風土之美因
家焉厯官州縣入朝為書學博士至尚書禮部員外郎
出守淮陽軍卒生於皇祐之辛夘卒於大觀之庚寅將
殁預告郡吏以期日即具棺櫬置便坐時坐卧其間閱
案牘書文檄洋洋自若也至期留偈句自謂來從衆香
國其歸亦然舁歸𦵏丹徒五州山之原遵治命也公風
神散朗姿度瓌瑋音吐鴻暢談辨風生東西晉人也其
為文詞與立言命物皆自我作古不蹈襲前人一言元
[049-17a]
次山樊紹述之流也其書奇逸飛動法本二王虞褚而
下不論也為吏所至有名跡簡静愛人人皆歡樂之其
政事了無俗吏常檢陽亢宗元紫芝之流也東坡蘇公
謂其文清雄絶俗謂其字超妙入神世不以為過公樂
善喜推下後進紹聖丙子予初識公南徐貽詩謂予李
太白後身非所擬也如葉少藴闗止叔方以英俊居下
僚公一面知其為國器見當路有氣力者輙言之不置
忘其身之窮也公既殁予他日過南徐便覺招隠鶴林
[049-17b]
爽氣都盡顧嘗裒其所遺詩帖帙而蔵之為之賛云
珠璣玉石璀璨兀硉巵言之出風雲蕩潏變化融液惟
心之畫是千載人不可無一王厚齋云張融風止詭越/齊髙帝曰此人不可無一
不可有二致道/銘米老墓本此
   丞相李忠定公像賛    程大昌
先事憂未燃之薪獨力支將顛之厦念吾身之當致豈
驚難而自赦繄沐浴而請討固齊境之莫躤若因唱而
袒左微絳侯而誰藉悵英雄之襟淚繇年齡之不假相
[049-18a]
武夷之夙夣蓋歐丁之石馬既巖壑之徯來何經綸之
能寫噫其生可亡其神不化敬瞻敷腴雍容之儀形足
以想夫間闗盤錯而思常優暇也與丞相子申之書大/昌嘗在史館獲知先
丞相靖康規模常竊自歎以為淮蔡用數州陸梁而主/議者猶如許其難靖康變故先丞相乃敢身任功之不
成天也若此志之忠且勇豈可掩蓋也哉所賛誠出夙/見非敢溢美伏幸台察淳熈丁未五月日敷文閣直學
士通議大夫知建寜/軍府事程大昌劄子
   程正思畫像賛      朱 熹
嗚呼正思退然如不勝衣而自勝有以舉烏獲之任言
[049-18b]
若不出諸口而衞道有以摧髠衍之鋒俛焉日有孶孶
者吾方未見其止乃一朝而至此則天曷為而不假之
夀以成其終嗚呼此猶未足以見其七分之貎來者亦
姑以是而想象其遺風紹熈壬子重陽前二日書
   御書六大字賛      程元鳯
清忠
臣嘗觀夫子許陳文子以清令尹子文以忠未有得其
全者臣絶無技能僅守素樸聖主明並日月洞鑒真忱
[049-19a]
初侍經筵蒙賜清忠三字奎畫曄然光照蓬蓽春秋二
子各得其偏而臣兼得之仰瞻宸翰昕夕警省以不克
服膺聖訓是懼蒙被恩渥久而益隆竊逃司敗之誅敢
忘訓迪之賜謹賛而鑱之翠珉以侈榮遇以詔無窮賛

文子去齊子文事楚一清一忠孔門所許二者兼之徳
業斯鉅袞冕易稱誓殫心膂
昭光
[049-19b]
臣恭惟皇帝陛下多能天縱盛徳日新皇製昭明範圍
造化眷鑒炳燿卓冠今古嵗在庚戌臣以監察御史侍
經幄恭遇講易徹篇端拜御詩之賜將以傑閣珍藏永
為家寶蒙賜昭光二字以華以耀蓋取唐劉禹錫所謂
昭回之光下飾萬物之誼也然韶濩鏗鏘河漢黼黻豈
唐之文可同日語哉臣千載際逢踴躍慶幸自是以來
侍講揆席秪拜宸翰益富而閣甫克就謹摹賜扁刻諸
石為之賛曰
[049-20a]
天開治平聖皇御極乾健文明日新盛徳經緯八紘照
臨萬國昭回之光垂於千億
儒碩
臣昨蒙恩賜御製講易徹篇詩有探求賾隠資儒碩之
句霆聲鏗鍧奎畫煥爛臣鼓舞拜賜謹以襲蔵為希世
之珍矣未幾蒙賜御書儒碩二字蓋摘取御詩之義以
示特異之寵也顧惟么微何以仰稱隆渥嘗觀子夏在
文學科豈後之儒者所可跂及夫子警之猶切切於君
[049-20b]
子小人之辨儒之不可不謹也如此儒有碩徳則為君
子不為小人矣臣雖無文學可稱聖訓昭垂即夫子警
學者之深意也朝夕觀省惟恐徳之弗碩有負聖主明
訓敢不勉諸賛曰
儒有君子亦有小人抱負碩徳乃儒之真躬行仁義學
富經綸宸翰昭著拜手書紳
   晉謝太傅賛       方 岳
絲竹雲林妓女㝠壑此亦一安石鬼蜮老奸風鶴勍敵
[049-21a]
此亦一安石蓋太虚之雲無心空谷之響無跡要未易
窺敵手之碁而訾折齒之屐也
   吟瀑圗賛        方 岳
客有畫予巖谷中抱膝而觀瀑布者予目為吟瀑圗而
賛之
有山叢焉其畜泄雲雨者谷也有水垂焉其凌厲冰雪
者瀑也有人兀焉其膏肓泉石者僕也
   唐越國公追封英烈汪王像賛
[049-21b]
               許月卿
天下鼎沸六州太平大明既昇版圗效靈生為忠臣死
為名神此貞觀十八年之畫可以見唐衣冠之舊王容
貎之真
   自賛          程紹魁
甘餓西山寧蹈東海仰企若人流芳千載
   伏生授經圗賛      程 文
帝王之道如日行天秦火不爇在人必傳粤稽古書萬
[049-22a]
世成則不有師承微言幾息顒顒遺像式嚴孔尊如聞
其語如見其人
   象山陸先生賛      趙 汸
儒者曰其學似禪佛者曰我法無是超然獨契本心以
俟聖人百世
   梁將軍程忠壯公三賛   鮑 寧
偉人之生庶民仰依物為民害我則除之我矢不遺彼
妖㓕跡民奠厥居恩波㒺極射蜃/
[049-22b]
糾糾儀同萬夫之雄出師清塵發號生風為國是謀豈
身之惜維忠維壯後人是式出師/
龍虎其氣金玉其姿收歛英武從容燕私其言有章其
儀不忒載仰載瞻永永無斁燕居/
  頌
   周宣王中興名臣頌    汪雄圗
讀詩喜宣王勲烈駿偉一時名臣仲山甫尹吉甫申伯
方叔召虎韓侯程伯休父張仲凡八人功徳班班可見
[049-23a]
惜其雜出於大小雅之間不克合為一簡覽者殊弗愜
快因掇詩人之句以為之頌若乃仍叔蹶父之徒雖僅
以姓字見而功徳無聞焉不在此位也頌曰
於皇時周昔在中葉明明天子臨下有赫戎狄是膺一
月三捷于疆于理九有有截繩其祖武無競維烈 烝
我髦士置彼周行秉文之徳追琢其章進厥虎臣經營
四方共武之服休有烈光允文允武何用不臧 維仲
山甫顯顯令徳夙夜在公柔惠且直天子是毗厥猶翼
[049-23b]
翼百辟為憲威儀抑抑秉國之鈞維民之則 文武吉
甫邦家之基玁狁之故豈敢定居王謂尹氏整我六師
戎車既駕玁狁于夷告成于王王曰還歸 亹亹申伯
其直如矢終温且惠周邦咸喜王命卿士大啓爾宇申
伯信邁自天子所逺送于南為周室輔 蠢爾蠻荆敢
拒大邦顯允方叔時維鷹揚天子命我左右陳行奮伐
荆楚用逷蠻方畏天之威莫敢不來王 王命召虎率
彼淮浦赳赳武夫爰整其旅既克淮夷徹我疆土肅肅
[049-24a]
謝功天子所予虎拜稽首媚于天子 韓侯受命外
大國是疆適彼樂土不敢怠遑謹爾侯度入覲于王王
曰叔父繼序思不忘靖共爾位揉此萬邦 徐方繹騷
莫非王土王赫斯怒命程伯休父矯矯虎臣有力如虎
執訊獲醜有截其所遂荒徐宅四方以無侮 張仲孝
友無忝爾所生孝子不匱則友其兄永錫爾類毎有良
朋及爾同僚維周之楨不解于位王心載寧 藹藹王
多吉士令聞不巳悠悠我思髙山仰止懷哉懷哉正直
[049-24b]
是與是用作歌式序在位對揚王休以永終譽
   行樞密院判官鄧公勲徳頌 朱 升
嵗辛夘淮西兵起明年自蘄渡江者蹂饒陷徽江東大
擾至于丁酉六月之間勝負相尋徽民受兵者凡十有
二矣而猶不知所終也於是泗水鄧公奉江南行省平
章公命由宣取徽先聲所至不戮一人郡邑以定公淑
徳夙成威信昭著始至則立城堡作廬舎旬日竣事而
民不知有役納降附下條教村疃帖服而民不知有軍
[049-25a]
分兵戍諸縣掄才以官治之軍民有職上下相維遺黎
乃知免矣將官張思聰戍休寧縣能宣布公之徳美以
福其民庶又請邑士朱升作頌以傳之頌曰
徽之為郡介乎萬山昔有革代招附以安曩嵗淮兵渡
江窺浙直搗于徽肆其燔刼突來洊至奔北相仍六勝
六負哀哉民生猗歟平章秣陵開省勲業崇崇紀綱井
井既克宛陵南復楚疆有獻于公請事徽方公曰噫嘻
無窮于逺蕞爾山城其邉三面䇿者曰否彼隣杭封全
[049-25b]
有三闗浙右囊中公曰噫嘻兹為重役總率招徠必資
淑徳曰鄧友徳茁其蘭芽汝父汝兄致命邦家宣衆未
降長槍餘黨既屯于徽懼殘彼壤事有機速為我南行
汝親吾養汝家吾承鄧公曰唯惟平章令平章之心徽
人之命爰勅渠帥即日啓行衙兵之武新附之湯江淮
之雄苖獞之鋭列騎聨旗兩州相綴惟徽厭亂城郭久
空諸軍畢入誅其萊蓬既柵既城以營以室將士分功
成之旬日乃納降附漿酒温存受其雞豚為之饔飱使
[049-26a]
觀其軍使行其壘意氣包涵家人笑語民曰此軍與吾
為儕曩者轢我吾寧服懷士曰此軍非曩之匹閫幙衣
冠中原典則曩之來者驅民為兵何為強弱徒殱厥生
曩之來者毎事報復指擿吹求熾然荼毒今兹下令軍
民判然不教之衆奔北之先今兹下令新自今日毋長
澆風酷為指擿流離還定漸復其初里有耕桑家有詩
書凡此之功在於鎮静萬喙同聲歸功于鄧鎮静之道
制勝之規謝公指顧秦敗淮淝鎮静之道教治之式曹
[049-26b]
師蓋公民以寧一繄公懿質平章登之進之于學玉而
成之雲臺元功少年杖䇿人謂我公今之髙密以究勞
績以開隆平秉心罔替引我民生徽民願公祝公眉夀
仰彼昊蒼夕昕稽首戍將承徳請作詩章刻之縣齋以
傳無疆
   槐塘釣叟頌       唐桂芳
槐塘釣叟者子立程先生自號也先生為訥齋丞相之
孫倚山倉使之子其讀書汪洋汎溢其文章清新奇崛
[049-27a]
於風雲之舒巻禽魚蝡動可喜可愕一著於詩故於詩
尤多其為人也囦然而無跡澹然而莫測其所以先生
有子曰萱曰莊亦以文學世其業好風佳日幅巾藜杖
呼二子與俱坐嘉䕃藉豐草倡詩評畫飲酒淋漓以為
常人望而知為丞相家故態今先生七十有一年矣龎
眉秀發精神堅悍如五十許人意者天將俾公康健夀
考以為人瑞也不然何其年愈髙而體愈充藴葆天和
如得養生之術者邪先生於世事一不挂眼方以釣自
[049-27b]
娱某通家也知敬特深故廣其説以為頌曰
有方者塘泓澄于渦相國告老於焉來過手植三槐緑
陰婆娑遂以名顯永矢弗磨篤生聞孫藴其天和川渟
海蓄所學益多年踰七袠白髪皤皤清風一竿羣鱗擲
梭涓涓秋水有蒲與荷魚我兩忘其樂如何或潛于淵
或躍于波直鈎而釣其樂靡他猗歟先生弗棘弗阿豈
羨爵禄太公釣磻後來子陵富春嵯峨胡為客星雲霄
盪摩孰若先生退斂一蓑金玉令徳始終不訛爾福爾
[049-28a]
夀如岡如河伊予作頌永永可哦
 
 
 
 
 
 
 
[049-28b]
 
 
 
 
 
 
 
 新安文獻志巻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