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3 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WYG)


[046-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安文獻志巻四十四  明 程敏政 撰
  碑
   信州二堂碑       汪 藻
宣和二年十月盜發青溪入睦入歙入杭蹂十州之地
間以兵圍信不克天子為出禁旅付大臣討平之初青
溪民阻山為暴吏不時制浸劇部使者不以聞益放兵
無所忌至攻府寺畧人民由是東南皆警時守州令邑
[046-1b]
者疆比壤連無一人奉尺書為朝廷言者獨信州王君
曰賊興篁竹間不旬日其鋒如此勢非可以朝夕破者
今不百里俯吾境萬一不戒如吾民何即斥金帛募士
増陴浚隍脩戰鬬具按蹊隧所通者二十餘所悉以兵
戍之用通守王侯策起其屬髙志臨付以軍政條便宜
章十餘上且以計策告當路之用事及城守者十二月
賊覆浙東軍張甚頃之焚婺源開化屢以兵偪信知有
備引去正月攻江山常山殘之於是繚信境數百里皆
[046-2a]
為賊區君居其中部勒諸將益嚴與王髙二侯戮力締
謀屯韓巖以扞開化屯館頭以扞常山屯竹巘以扞江
山率深溝固壘日揚兵境上為不可測者獨栁家都不
為備匿精甲數里間志臨以親兵仆旗皷踵其後賊果
虞三戍之衆不敢犯二月既入衢則皷行宼栁家都營
險峙粻益敺人為兵欲必舉信初以偏師嘗我克之已
而盡銳攻號十萬志臨出竒兵鏖擊賊大敗㧞營去追
奔數十里焚蕩俘馘至不可勝計縳其偽綂軍以獻因
[046-2b]
分其兵為三一自韓巖復開化一自館頭復常山一自
栁家都復江山長驅迅卷遂復衢州賊之在他境者皆
望風遁去東南以平於是天子下詔曰信州守斬虜有
功其進職若官殊等通守舜舉亦禆賛之良也增秩次
之而以志臨為衢州君與王侯既相與侈上之賜而喜
釋於守城之勞也乃築室二曰示喜曰後樂而書其本
末來請某曰天下之事所貴於智者以審於禍福成敗
之機而圗其大者區區一時勝負之功不足議也方盜
[046-3a]
奮於承平百年之餘民不知兵吏不知守獨君察於幾
微慨然以書抵在位者或非笑或怒且排妒之卒之無
一不如君策及情見勢屈而向之為吏者方狃于故常
曰吾知謹簿書期會而已吾書生也何以兵為選愞譸
張爭為完軀保妻子之計視刈其民如草菅然而無以
善之曾未有奉一州六縣無秋毫之失歸報天子如君
者而余顧以為區區一時勝負之功者誠以信於江南
為四塞地使狺然吞噬之心西揺撫南闚建北擾宣饒
[046-3b]
則雖磨以嵗月未能遽下也唯信以方千里之地屹然
於横流奔沸之中扼其吭笞其背使氣奪力殫不能尺
寸進卒殲其衆當是時竝江循海三路三十餘州皆堅
壁清野倚君為重則君之建立為何如哉是宜天子差
功第賞書君令甲而信州之名一日暴於天下則斯堂
之以喜樂名者君與信人果得而私哉君通經術長於
吏治所至皆可紀始君之至州無十日之贏既二年而
鏹腐粒陳以之賞功募士調兵食皆出於此可謂為政
[046-4a]
知所先後而非偶然立功者可歌也巳乃作歌曰
惟帝奠治以天為區藐彼南服大江之隅八聖休養狃
于丕平有不能訓嘯呼以驚奮厥&KR0008蝡敢仇王師帝顧
在列孰予徃笞矯矯禁旅統之公侯春禡于野旋師麥
秋囚獻刑得第勲策勞孰固吾圉予其汝褒在列咸啓
信為偏城曰守臣愈實能弭兵惟昔首孽衆為不聞曰
此猘者吾疆懼紛乃理隍壁乃裒選鋒爰按走集嚴兵
待攻賊屢闖境引師環之一遇鏖擊崩奔不支坐以支
[046-4b]
堞扼其三方隣國仰首如川得防帝曰愈哉惟汝予力
錫之命書光寵而國愈拜稽首敢揚王休乃作華屋睇
山俯流君在斯堂寄適雲杪里民户歌雜以嬉笑君在
斯堂賓客粥粥間于憂虞起舞相屬民祝君夀長為父
師母或去我阽於墊危士曰君材維試之仂如何此州
私我賢伯凡厥本末載之民謡來者是式君將在朝我
為頌詩繄史之訂匪民之私天子之慶按愈婺源人舜/舉祁門人見後
傳/
[046-5a]
   太傅廬陵謝文靖公碑   程 俱
太元八年秋秦苻堅舉國來寇衆號百萬八月度淮十
月陷夀春又陷項城聲揺京師甲子詔以征討都督石
冠軍將軍𤣥輔國將軍琰等帥師距之而衛將軍征討
大都督謝公實總其事乙亥師及秦人戰于肥水大破
之堅脫身走十一月庚子詔公勞旋師于金城車駕遂
幸金城錫燕詔尚書亟論功封賞焉十二月庚午大赦
天下初堅之來寇也軍勢張甚上下懍懍不自保大臣
[046-5b]
老於軍旅如宣穆桓太尉亦岌然有左衽之憂方是時
無疆艱恤實大投于公身而公泊然泰定若無事時徐
而内輯外禦蒐軍謀帥若石畫然於是人始有固志蓋
倚之如泰山用能以八萬之師殄百萬之冦如石投&KR0008
寧近威逺繄公之休昔祁奚内舉其子而不聞髙世之
勲蕭何舉宗從軍蓋以杜疑間之萌未有一舉三親而
不自以為嫌一門三帥而人不忌其泰談笑之下變危
即安者公之功徳莫大焉公諱安字安石陳國陽夏人
[046-6a]
曾祖諱某某官祖諱某某官父諱裒故太常卿公生而
穎異年四嵗時桓宣穆見而歎曰此兒風神秀徹後當
不減王東海總角沈曠宏敏遂有當世重名全才毓徳
器益以大時世道屯塞國家多故公樂道丘壑悠然有
終焉之志司徒府揚州刺史再辟朝廷以佐著作尚書
郎瑯琊王友吏部郎四徴皆不就士大夫歎曰安石不
起當如蒼生何乆之幡然有經世意蓋於是年餘四十
矣㑹大司馬桓温請為司馬尋為吳興太守靜一無所
[046-6b]
事去而人思之徴拜侍中選吏部尚書咸安末入受顧
命遷尚書僕射領吏部加後將軍總闗中書事又領揚
州刺史詔以甲仗百人入殿上始親萬機進中書監驃
騎將軍録尚書事辭驃騎將軍録尚書事頃之加司徒
侍中都督揚豫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國諸軍事假節
拜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建昌縣公苻堅敗進拜太
保公遂欲平一華夏乃上疏曰自運遭陽九二帝北狩
文華之區委于敵國故宗廟宫室丘墟百年前日苻堅
[046-7a]
送死邉陲狼狽奔越今茲哀嘂請命天其或者將以一
天下降休于國家臣請竭駑末帥師北征湏經置畧定
臣則乞骸還東誓畢素志於是詔以公為大都督揚州
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梁益雍凉十五州諸軍事假
黄鉞餘如故置從事中郎二人公辭太保縣公詔不聽
十年夏四月公北征戊午上餞公于西池八月公遇疾
手疏請旋師且以龍驤將軍朱序進據洛陽前鋒都督
謝𤣥屯彭沛伺間一舉詔遣侍中慰勞還公京師疾遂
[046-7b]
篤丁酉公薨于位享年六十六訃聞上震悼臨于朝堂
三日賜東園秘器朝服襲衣錢百萬布千疋贈太傅謚
曰文靖粤某甲子塟公于某郡縣某原制加殊禮又録
肥水之勲更封廬陵郡公既窆門生故吏若干人相與
泣而言曰公之名徳垂天下後世如日星決不没則是
隧道之碑無刻可也然否則無以慰人思惟公性體道
奥不迎不隨出處之際動與理會方其棲遲東土未始
出其緒餘而天下固已延首托命於公及在朝廷獨以
[046-8a]
盛徳逺度坐鎮危疑上以弼亮一人下以咸和萬民惟
深惟幾濟物成務王者之佐蔑以加焉自海西公廢桓
温逆節萌起及髙平因山同軌畢至温來赴塟大陳兵
新亭以公與王文度朝之大臣將殺二公遂遷龜鼎使
召公等文度惶駭流汗不知所出公既見温神色不變
從容就席徐語温曰某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隣明公何
湏壁後置人耶温茫然不能測則大笑曰正自不得不
爾不敢加害王室以寧竊嘗議之夫氣足以藐天下然
[046-8b]
後可以任天下氣足以藐一國然後足以任一國公起
隠約一旦處端揆身負大器而不為重執天下安危之
幾臨死生禍福之變而不慄功全邦社而無喜色彼其
氣誠足以藐之道大故也其視舉天下措諸安何異有
力者之視一羽哉某既揆公之大節叙次如此又系之
以銘云公夫人劉氏明識賢行為世婦則有子曰瑶官
至瑯琊王友早卒曰琰為征北將軍望蔡公孫若干人
銘曰
[046-9a]
皇有重器惟神惟幾有隉孰定有傾孰持必有元佐力
能負之其力維何非賁育獲包以洪度鎮以鴻徳手挈
二枋在所措畫釋而置之泊若無適顯允謝公實維其
人天祚晉徳錫之大臣公在東山世挽莫來幡然赴之
不迓不違因理王度不吳不尸有暴如温有冦如堅處
之談笑大沮以顛覃覃鎬京延首思復六合垂一斯人
無禄公初北征鎮于新城釋權去位盡室以行湏此畧
定逝言東山有巖東山斯人所瞻西州之門有仡其墉
[046-9b]
斯人永懐有敉公功公功匪居惟徳之餘東山或夷徳
風不渝按金陵志謝太傅墓前有白碑無字相傳以/為勲髙難名也北山此文豈擬而作之者耶
   休寧顔公山碑      羅 頌
顔公山在休寧為著九域志及新安志皆云昔有顔公
嘗隠於此後乘風而去因是得名山有瀑泉流出山之
東曲折而為溪故又謂之顔溪溪之畔居民多故又謂
之顔溪村山氣寒花晚而雪早視平地常較一月憑髙
以望可見黄山而其所延袤南接婺源界此其大槩也
[046-10a]
舊云山在縣南九十里今纔去縣五十里地之逺非可
縮而近正使指故縣而言所增亦無幾考之殊不合又
舊云上有池方圓五畝多鯉魚今山行十五里則為山
之半又稍前則四旁隆起而其窊處有平地無類五畝
許有龍池二在焉各不過尋丈竊意凡窊處舊皆蓄湖
水後人堙之而僅為二池其旁有餘地若欲留一菴基
以有所待蓋此山多風自是而上愈髙愈凄緊故謀始
者不能舍是而他求也抑嘗考禮經所載凡山川出雲
[046-10b]
雨見怪物皆曰神是山之髙且大宜必有神矣特以顔
公棲跡人人敬愛之用㤀其山之有神而但知有公遂
以至于今公既灑然潔清故來遊者未嘗携脯醢而有
禱於龍者義不擊鮮于山中牛奔馬走一稍不謹則相
驚以蛇虺之變其最異者龍本以行雨為職用力勞今
乃有不忍其血食者凡諸鄉來請水先白公遇其請於
外池迎而置之其鄉則用牲如其常鄉之人飲食無禁
及其請於内池迎而置之其鄉則以麫代牲人無敢茹
[046-11a]
葷奉之之禮殊而皆以得雨計龍池嗜欲非公莫能知
則所以從事舊矣但當公之時人知其為鯉未知其為
龍後人既别之以二池故龍之意顯而公之道益尊又
凡田里之人或得子差暮輙夫婦黙禱公徃徃賜之兆
朕比其應則曰公實使然問之羣兒中以顔為小字者
所在有之公之博大而能泛應又如此山舊無公像建
炎庚戌嵗浮屠人慧圓來結菴則曰顔公云者猶言逺
公誌公爾非必指其姓於是塑其像如泗州僧伽之像
[046-11b]
而其稱謂亦如世之所以尊僧伽者道之所在誠無僊
釋之間而野史失其名或者終以為恨慧圓持律嚴甚
金部郎髙郵吳幵素重之為以全真名其菴嵗在戊寅
圓坐脫如宗繼之衆人賞其質直凡殿及鐘樓皆其所
為今年過七十不少衰昔圓之無恙也邑之士有吳師
禮者嘗寓其菴以肄業而登第數年來朱權寓焉亦登
第於是權之姪申及其從姪况傚其叔之為者申以丁
未嵗入太學况以己酉秋預鹿鳴因相與稱公之徳予
[046-12a]
謂數君既名族乃能安苦澹精思文字間山初不即人
人有志而後即此山也志立而事成公何預焉雖然藐
姑射之神人其陶鑄當世固有足大者士之權輿正在
一科第公果成就之何假多力耶子既因權之請為作
碑且為詩以美公有龍之徳俾好事者歌之曰
顔公至人以天為宗有淵有湖豢此羣龍嗟龍之徳與
公實同在人能人在蟲能蟲上下八極從公西東公示
厭世忽然乘風龍今異池精神則通嵗時遊戯作此年
[046-12b]
豐曰誰命之必歸于公勉之學列匪其力農立志讀書
即此山中烝然而來尚其或逢
   歙黄墩程忠壯公廟碑   羅 願
壯士之出身用武以立功顯名於時者世常有之然能
使其鄉百世思之者鮮矣中古以來相矜以權利有嚙
臂而去其親為間而焚其孥臨陣而欺其友茍取一切
不願所厚其威則伸於敵矣而不見信于族黨其位則
列于朝矣而不見譽于州里激揚人主之前矜視同列
[046-13a]
得志富貴矣而不可以見故鄉之父老先世之丘墓徃
往官留止不能復還使其子孫為覊人于四方數世之
後燕秦楚越矣而况能使其鄉百世思之者哉若吾州
程公則不然公諱靈洗始梁侯景之亂公以布衣起義
奉太守蕭隠以捍州里元帝因命以郡事以故此邦之
人得免于亂陳髙祖名號既著公晚而後屈猶及為佐
命上將當時論其功烈固以定配髙祖之廟而鄉人追
思其義亦相與祠之不㤀今距州三十里有地名黄墩
[046-13b]
者墓與宅在焉宅既匯為湖其清可鑒時有巨魚出㳺
漁者莫敢取相傳天氣清晏徃徃見宫室其下云又即
其墓旁為壇而祀之如是古矣水旱必求求必應比近
祈報常八十餘社於是有方氏者以為古之祭用壇降
及後世肖像以棲神設牀以安像非棟宇無以拒旁風
上雨之入故自郊社之外古百辟卿士在今者例皆廟
事矧神出三代後乃獨用古之壇無益於實若廟而嚴
之庶於時為稱乃以某年月為屋若干楹嗚呼吾乃今
[046-14a]
知有功烈者之不㤀也古之見祭於人者當時則祀過
則舍之梁陳氏之去今六百餘年矣其恩及我者耳與
目不接矣不接則宜懈以廢然益相與崇奉以壇為未
足昉於此乎立廟是非其道有可懐者乎由此觀之雖
百世可知也於是方氏之進士曰必東因願所善張師
顔以請乃為之詩曰
士生立朝終始于鄉一有可稱没而不㤀有用其力勤
於衛上鐘鳴魏氏以從大饗有厚其黨而薄其躬燕齊
[046-14b]
相率社彼欒公赳赳儀同義烈兩出節扞父邦功書帝
室於穆髙廟龍姿日容冠劒侑旁儼如在宫其在于鄉
壇壝是飭羔豚毋薄亦人之力偉哉如公神明之特優
游祀典進退血食載祀六百物有廢興慨思昔賢廟食
是矜古今異時器非豆登虚設壇陛榛莽易陵隨時稱
物亦神所憑乃作新廟邦人所瞻物乆則替我乆益嚴
坎其擊鼓黄牢之下牲升于堂樂作于廡以齊以肅以
拜以俯我公比隣公我父母追惟平生勿忘吾土時節
[046-15a]
請帝以相風雨配食一代有汚暨隆不如鄉人與其始
終始吾莫原終則未巳銘詩于石維廟之始
   鄂州張烈女祠堂碑    羅 願
嘉祐三年春正月甲申有詔封江夏民妻張氏為旌徳
縣君表其墓曰烈女勑州縣致奠且賜其家酒帛謹按
張氏鄂州江夏縣人嫁為民妻里中少年有謝師乞者
過其家欲通之脇以白刃張氏大罵曰庸奴我寧死豈
從汝耶師乞割其咽未即死猶捽師乞以告事聞有是
[046-15b]
命後百餘年願來為州訪問故所表烈女處中更兵火
吏民無知者距城東十里有黄鶴山州人之葬者多在
焉嵗時拜掃必至所謂勝縁僧舍者乃與通判劉君謀
立祠其中以稱明詔之遺意夫男女之際聖人嚴之尊
其冠婚而定其配偶限其内外而别其氏出粲然有倫
不相凌越斯人之所以範乎禮義中國之所以貴於外
邦率是道也亂之生也起於逸居之小人誘於耳目不
勝血氣舍其良心而慢其遺體甚則侵尋於非禮如夜
[046-16a]
行之犯露有不能勝則易愛為忍至於殺人以求之譬
如當晝狂走抵株枿而蹈水火禮不能止法不能禁禍
多倡於陽而成於隂以失身喪偶亂倫滅類亦何可勝
數而婦人女子乃有能明一定之分不倍其夫不辱其
親身可危而志不可折者是豈不繫於其人也哉夫殺
身成仁舍生取義此學者之志而大丈夫之事也顧家
人女子乃能之用心如日月厲操如霜雪信如寒暑之
不遷堅如金石之不化故以匹婦之微而齒于封君之
[046-16b]
貴生百代之後而擬于上世之烈處窮閻之下而揚于
天子之庭其家有賜其位有奠其藏有表精神凜凜人
益可敬而彼一時狂子固巳戮之有司淫昏之魄泯漠
不靈夷考其初則生相邇也死相踵也然或榮如升於
天或辱如墜於淵繫於念慮操舍之間爾雖然是女者
非特以一時能死為諒也彼其平居服從君上之教而
安受父母之訓動静専一中志定矣故雖遇倉卒之際
而不亂夫鄂通逵之州江漢㑹焉周之興也此方之男
[046-17a]
女先被其化其詩曰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
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蓋女
雖閒暇而使人退聽不敢存覬覦之念男雖感悅而隨
即自克以能復思慮之正故繫之周南是女雖不幸遭
變然能自潔清不屈于強暴亦又出于風詩江漢之域
惜其不得如漢女之從容而徒為召南貞信之頌是可
歎也自頃嵗以來五民僑處為吏者思擇令典以示民
深維國家每三嵗常詔有司崇古丘墓而顯孝子順孫
[046-17b]
貞婦此祠之設一動而二義附焉使方來之人過而問
其故察彼柔弱之質猶能以禮自終况為男子何忍觸
情縱欲自棄于不義而婦人女子觀而化者思彼當事
之變獨為其所難則凡平居脩飭毋失身于茍賤乃事
之易者皆可以自警云爾鄭師山曰予觀張烈女廟碑/及陶令祠堂記理嚴辭暢讀
之如登軒陛而/聞鍾呂之音
   開化龍山顯祐廟碑    方澄孫
程之先有大功於趙國朝聖聖神神傳緒無極究厥所
[046-18a]
元微夫人力不及是於是廟於絳爵誠信侯自元豐始
有曰靈洗者仕梁為相國謚忠壯墓祠于歙邦人神之
於是廟于黄墩賜號世忠自嘉定始淳祐二年七月詔
衢州開化縣立程巖將之廟于龍山額曰顯祐從其邦
人之請也按程譜曰巖將諱旭字明甫國初人誠信忠
壯之裔嘗出畋而遇虎騎以歸呼家人語之曰吾死當
為明神後塟龍山嵗適苦旱見夢父老曰吾為祈於帝
得㫖矣厥明早雨嵗以大熟自是鄉有困厄必禱于墓
[046-18b]
疫癘而飲土以愈冦盗而見旗以捕蝗飛而倐滅苗槁
而後蘇此其靈響之大畧也聞諸典禮有功于民則祀
能捍患禦災則祀謂忠臣烈士也自淫巫&KR0937史之說起
蜿蜒虺蜴之微皆加以像設豕蹄巵酒之奉率寄之禍
福詭異誣聖浮怪失經朝家徒以民故影響附會隨其
建請而加封崇焉於是禮典龎而民志亂矣若神之世
牒有功于開國之先神之英靈肇跡於建國之時與國
同一氣脉則為國捍患禦災于以迓續民命萬年無疆
[046-19a]
列聖在天克有九有之師神其與饗之巍然廟食三方
相望豈他祀比哉都顯號極封品其誰曰不宜乃為祀
神之歌以侑牲爼焉其詞曰
猗鼻祖兮造皇基微一孩兮藴而毓之歴千餘年兮始
大分玉葉兮金枝宋靈徳兮在天伯休父兮裔亦綿血
食兮宜與饗况軒冕兮蝉聨偉爾孫兮特起捋虎頭兮
鞭虎之尾虎逝焉兮安歸儼英烈兮巳不死顧力重兮
遊帝居請于帝兮願為國郛匪郛國兮民實司命凶禍
[046-19b]
沴災兮其蘇塊土兮扁倉神旗指兮蚩尤遁藏癘鬼兮
避三舍何憂畏兮旱蝗渺晉絳兮誰封六龍移御兮東
南為宫祖拱扈兮蹕所孫率職兮焉從歙衢兮近尸巋
䨇廟兮雄峙與國兮同休永相我民兮自今以始
 
 
 
 新安文獻志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