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01 兩谿文集-明-劉球 (WYG)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兩谿文集巻十三
             明 劉球 撰
 序
  送河南參議宋君赴任序
荆山之玉必遇卞和而後可别於凡石以重於連城夫
玉與石其理之精粗異其體質之温潤燥澁不倫人皆
得而别之奚待卞氏哉葢玉之為璞也儕於石而石有
[013-1b]
碔砆者似之非遇明於知玉者往往混而莫之辯是故
魏人獲尺璧以為怪物怖而棄諸野宋人得燕石深藏
什襲以為至寳彼豈賤玉而貴石哉昧於不知孰為玉
與石也惟卞氏知玉之尤者凡玉之經其目入其櫝者
皆珪瓚之才國家之寳故見重於人長價於市而碔砆
不得與焉吁世豈無美玉哉不遇卞氏而棄為怪物以
寳燕石者多矣其得遇卞氏者不亦幸乎禮部尚書胡
公知人之卞和也去年舉儀制郎中孫君原貞為河南
[013-2a]
參政人皆曰宜今年舉精膳郎中宋君景仁為河南參
議人皆曰宜孫君之為人賢也宋君嚴之淳安人自刑
部主事轉吏部而陞禮部其負才之淵茂履行之端確
處心之公而無私皆與孫君埒其為人又賢也故胡公
舉之而人皆宜之夫天子所以委腹心於公卿大臣者
望其能進賢以輔治而宣化也然賢者多退遜寧屈下
位累跡羣衆人之中不求人之知而不肖者惟恐其不
暴白使時無明公卿則不肖者進而賢者退矣必賴公
[013-2b]
卿之明而能擇之而後賢不肖辯如也二君之得徹名
天子拔於郎曹之列膺乎方岳之重者其亦幸遇胡公
歟二君舉而官於禮部者既以為榮復以為勸且屬予
文贈宋君並致意孫君欲其竭志均力佐理河南之民
使咸蒙聖化以求不負胡公之明
  送彭謙進士赴天官序
皇帝御天下之明年勑吏部召用永樂甲辰進士廬陵
彭君終吉在召列將行友人王仲求倡為詩贈之請球
[013-3a]
序其端夫通一經能習為文辭拔出郡縣齊民之列為
儒生以應試於方岳則一郡縣人自以莫及焉而慕之
拔出一方儒生之列為舉人以㑹試於春官則一方人
自以莫及焉而慕之拔出天下舉人之列以䇿進士於
天子之廷則天下人自以莫及焉而慕之所進益髙則
不及之者益衆而慕之者益遠舉進士豈易言哉然為
進士而有官弗克稱其官有民弗克理其民守日移而
行日迷聞日隳則逺而天下近而一方又近而一郡一
[013-3b]
邑之人舉失所慕舉將心謬而舌誅之其致毁也亦備
可不慎哉終吉以多識敏才見慕於郡縣於一方於天
下矣又得退而修之家以㴠濡其所已得增益其所未
能今當出而仕於時顯於用其功業必𢎞逺卓異足不
負逺近人所共慕矣球與終吉同升方岳而先後第進
士行當駢首銓曹接武闕廷之下篤昔人所謂青雲交
不可不致忠告之私以為歌詩道行者先
  送禮部侍郎王公致事還武城詩序
[013-4a]
七十而致仕禮也亦有不得謝者何耶有義存焉禮亦
不可得拘矣禮所以守乎道之常可去而不去非禮也
義所以適乎事之變不可去而去非義也故召公聞周
公之喻而遂留石蜡必定其君而後老古之君子所以
不敢辭勞貪逸於國有事之時而常謝榮樂退於世既
平之後者何也審於去就之節適乎遲速之宜以求合
乎禮與義也往嵗禮部侍郎武城王公以年滿七十請
老不得而留焉迄今三載然後果於去而不可挽其去
[013-4b]
就遲速豈不合於古人之道哉方其初請之時上嗣大
寳之日淺而西陲之干戈未息北敵之氣燄方炎中外
多故佐大宗伯以贊大猷商確庶政為國家久安計也
雖年已至豈忍遽釋而去以求自閒安哉故不得命而
不敢固請視義之重於禮也今上春秋日以富萬幾日
以親西北晏安中外實為無事百官有司各修其職大
臣之所荷負於是乎少輕矣公知其有可老之期遂决
意於去雖有厚禄盛位豈足繫維其心少淹其迹哉所
[013-5a]
以必請而行於禮既得而義亦盡矣始也為義而留留
而天下之人不謂其固寵終也據禮而去去而天下之
人不謂其獨潔球故謂公於去就遲速之際得古之道
焉雖然公自早嵗從胄監出尹大邑僉憲司事轉冬官
正副郎出參藩司政然後陞禮部歴官四十餘年朝之
公卿大臣非其故寮即其夙契設祖都門外豈無分棄
之惜耶况吾儕以友其子檢討玉故數辱公愛尤不能
無戀戀之懷有是懷而無詩以發之將何以達於公哉
[013-5b]
此贈公之詩所由作也作者二十一人咸謂球宜為序
故不慚以蕪謬之詞冠於諸作云
  送王紹肇武歸醮序
外惑者遷業内務者成效此俗人智士所由分也葢士
之始學也羅列詩書朋厥輩行以遐蒐而幽討博辯而
競識晝不足則夜以繼之雖窮居寂寥而不較無非欲
並驅往哲𣙜譽當時也頃焉羣分外處凡榮華易好之
物樂驕佚燕遊之人可以悦其視聽分裂其聰明者雜
[013-6a]
然四至使其心一動志一膠必將毁業以慕之改其轍
而趨之乆而不歸則䧟於流俗人矣有能專心壹志使
在彼者不得易吾之所固願妨吾之所素習則功日収
業日就豈得不為智士哉然在彼者易向在此者易違
故世之出此而入彼者比比皆是宜乎智士恒少而俗
人恒多也夫子夏聖門髙弟也猶曰入聞夫子之道而
樂出見紛華盛麗而悦使子夏遂悦其所悦而不復樂
其所樂亦將與流俗人同居惟其能不以所悦者易所
[013-6b]
樂故終以文學名科而能不去索居之貧也後之學者
可不慎哉王紹肇武從余授春秋能通大義將歸受父
兄之命以有室余懼其惑於外也故為是説以曉之雖
紹之父兄皆賢而善教必不致紹之外惑然防㣲杜漸
春秋法也不可不預言之使早自辯於是與紹同游者
十人分韻賦詩以繫其下
  路氏重修族譜序
自軒轅支子封路始有路姓其後臨淮守温舒言中宣
[013-7a]
帝㫖得載名西漢書而路姓始著又其後兵部侍郎衮
四傳至尚書冀國公嗣恭生散騎常侍應世家平陽世
有忠勛隋唐朝得載名唐世系表而路姓大顯有弟於
常侍曰恕官躋御史大夫其子隨宦寓汴之開封祥符
邑北城子孫屢為大官能不隳平陽之家聲凡十世至
文林以明經舉宋仕元終安福州云子孫遂居州東後
徙其西下塘而分湖溪分蒜坑咸業儒志宦有汴之遺
響焉其六世曰誠明始輯録舊聞推本先繫用譜其族
[013-7b]
以其基德自平陽也遂題曰平陽路氏譜又二世曰世
昻重加參訂以補其未備於是路氏一姓自平陽而汴
自汴而安福其宗支秩然不紊文物炳然有光矣昔在
春秋時杞夏裔也宋商之枝也皆先代之後皆作周家
之賔而杞屢降稱子位列庶邦之下宋尊稱公位躋侯
伯之首聖人何卑杞而尊宋哉誠以杞自弱以滅夏之
文獻宋尚能存商之祀事故聖人特加抑揚其間使後
於華宗哲祖者有所懲勸以自樹立而不墜落下風也
[013-8a]
其拳拳務成厥譜如世昻祖孫思述平陽汴之遺德以
作起其後之人殆得懲勸之意於春秋乎且路族之翹
楚者曰世清其俊而才者曰世白於余為内外兄弟而
世清季子璧又從余課進士業方勤余故知路姓之顯
將復乎陽汴之舊也用序其譜以待之
  墨莊劉氏重修族譜序
余少習春秋窺宋集賢學士臨江荻斜劉公是先生所
為意林權衡已慕其有功於經及讀宋史見其與弟中
[013-8b]
書舍人攽暨子秘書監奉世俱以文章理行顯於仁英
二宗朝稱三劉於天下又慕其有光於國後觀地理誌
並世族書具載其祖贈户部尚書式以工部郎聚書千
巻因夫人陳氏授諸子為墨莊致乃考主客郎中立之
兄弟五人俱得第為美官澤及其父子兄弟而益大其
後四世孫除又篤修前業以重墨莊之舊生子二人繼
登第其季清之守袁州且以道學名又慕其德之世積
於家焉常思其人不可見思即其地見其後之人求其
[013-9a]
墨莊遺址問其家累善至今凡幾世所聚書僅存其殘
缺者幾巻能味其餘脂剩馥而興起者先後幾人其文
物衣冠有如前日之盛否亦有父子兄弟並與計偕履
華耀尚能持其清節不棄毁否其流光遺潤及其鄉之
人有能道吾聖人之道不䧟於邪説否則有志未遂間
以圖傳太史容窓翁文集之故得交淦水北劉君自貞
辱道其上世自荻而分集賢學士即其先也故其為書
樓亦欲如墨莊故事且以譜來干序因窮其始末推本
[013-9b]
其世系考其𣲖别甚白且悉不待即其地盡識其後人
已可知其善累於家也源源不替有書樓以代墨莊而
所謂千巻者盡更其舊而為新咀嚼其脂馥而作興者
又將駢起而輩出今日之文物衣冠殆不減昔日之盛
將見父鳴而子和兄倡而弟隨以並登要路守清節以
不渝家法者接踵而來雖未見其鄉之人不知其道未
道吾聖人之道然餘波所漸必皆知邪説之不可入矣
球於是譜而益慕劉氏之愈逺而愈昌固不待球之序
[013-10a]
已足以昭前開後矣而自貞乃請之勤勤不倦其亦知
球之最慕其先德之乆歟故球雖愚不似亦不得以序
辭焉譜謂其劉來自吾安成今按吾劉氏譜亦有荻之
𣲖但其劉祖漢元王交吾祖定王發豈當時記載之偽
亦後好事者附為其説歟姑置是以俟考焉
  宴㑹詩序
吾邑人宴會於京師也有善俗之道三而矜行能榮名
爵侈富商利之事弗與焉其三善俗之道何哉自鄉人
[013-10b]
親故仕於朝者重時節邀飲不得人致而家赴於是每
節定以一人為之主衆皆從而㑹焉以共一日之飲無
忘其平昔之歡則鄉好篤而舊故不至遺矣其會也少
必恭長尊必禮卑藹然彼此之情交相達則禮讓興而
傲慢之習可革矣凡會必有法言以相規巽語以相掖
使人得以自省其過而勉進於善不至内蔽之深外行
之缺則忠告有聞而德義之樂趍矣有是善俗之道三
又必相與賦詩以詠歌其事紀載其樂將垂之無窮文
[013-11a]
物於是乎昭焉故是㑹也作之三年以國哀而停焉停
之三年而後復焉復至於今又五年矣其人之離合官
之轉遷不一矣而終無厭輟之期外方異邑之人嘗竊
慕而復歎其不可效於此亦可驗吾邑人之睦而習俗
之不薄也編修吳君與儉嘗白於祭酒李先生輯録其
詩自壬子除夕始至甲寅冬凡二十二㑹作詩者三十
三人詩總三百一十八首分為二巻而復㑹之作不在
是列噫不為不盛矣豈吾同好之士幸得託名至於乆
[013-11b]
逺而已哉其未㑹者得而誦之亦必有觀感之心作起
之志也吳君之有功於鄉㑹間豈可以小言哉特序以
嘉其意
  黄田八景詩序
地之遇其人人之名其地皆若有所待也極縣之北有
黄田焉其山蜿蟺而盤崒嵂而起皆列翠於其四面有
水中其兩山而行迂徐恬潔貫四時而長清山之木多
松松下有逕樵人往還扣檐相和而歌聲聞旦暮&KR0146
[013-12a]
皆叢竹昏夜漁火照暎其間錯若明星布地溪上有舊
墩橋通驛道驛改橋頽而故址餘砌猶在其山溪㑹處
有鉅石斷如鋸畫分置道左右世傳昔有二仙爭道為
前至者推石蔽其路後至者奮劍斷石而路復通每冬
雪霽其峰之特峻者凍白彌旬若玉柱矻立天表隂崖
有洞風時從之出則聲鳴若雷是皆竒勝可觀然自天
開地闢未嘗見好於人能名於世必待傑特有文之士
彭氏庸質莊於其間往顧來瞻列為八景而後時之能
[013-12b]
詩者歌詠興焉夫染谿更名於子厚而八愚之詩作姑
&KR0827經遊於太白而十詠之誦傳皆地之遇得其人而後
名也今黄田之景幸遇庸質又豈不足發人之歌詠昭
人之耳目以與染谿姑&KR0827同垂之無窮哉余故序以張
之其八景之名一曰羣山列翠二曰一水清流三曰松
隂樵逕四曰竹裏漁燈五曰殘橋古道六曰斷石仙蹤
七曰雪峰玉立八曰風洞雷鳴
  徐教授雲壑幽居圖詩序
[013-13a]
游宦於四方能不忘其舊所居者知禮樂人也姑&KR0827
君民彝少襲父祖業居其邑之青山樂其地勝而幽閒
夷曠有雲霞林壑居室田園之可遊息耕食也扁之曰
雲壑幽居以窮經探道其間學成貢之京師掌教於南
皮升教於袁之郡庠驅馳宦轍思居雲壑不可復得因
圖其狀於巻以自隨所至於蒞教之餘輙拂几横巻以
想其雲物之所寓林壑之所止居室之所在田園之所
有隣烟里社之所聚竹樹花卉禽魚之所生植飛濳葢
[013-13b]
不必浮長江泊采石登臨吳山楚水之交而其雲壑之
景物人情悉可接之目融㑹之心胸恍然不知身在他
鄉有官守之繫也夫禮不忘其本樂樂其所自生若徐
君之懷舊居念舊德非達於禮而明於樂者能之乎葢
不可以無贊善之詞以彰其休也余故序以發作者之

  甘氏祠堂侑享嘏福詩序
祠堂非古制也然專一室處髙曾祖禰神位按時日合
[013-14a]
羣昭穆進謁其報本之䖍猶庶幾古者家有廟之意葢
紫陽朱子因時宜參酌以古制約為貴賤通行之禮誠
後世所當講也今二百餘年士大夫之家能知而好之
者鮮能好而行之者尤鮮余士服時常舉斯禮於家矣
然位次不能不狃於時之尚中衣冠器物不能不因仍
於時之所服用享祀之期儀文度數之設施不能不趨
於時之便視朱子家禮猶未悉合焉獨豐城甘君孟進
建祠堂其廬之東所制則惟家禮是凖可謂好古能行
[013-14b]
人所未行者矣惜余未舉踵其兩階間觀其位次之定
詢其衣冠器物之用考其春秋行事之節果皆遵家禮
不依拘乎時否歟然意其次昭穆以尚中竭乎報本之
䖍必本之家禮亦無異乎余家所施也况其子瑛與余
同主事禮部又同有志於述舊典以尊祀乎先不宜無
詞乎縉紳記述之末特為侑享嘏福詩五章使其奠爵
受胙之際得有所誦焉甘氏系出丹陽其先有仕宋至
司空者食邑豐城至今廟享其邑之驪塘司空之後有
[013-15a]
為憲副為州守為縣尹學官者孟進之宗也世居其邑
進賢坊今祠堂在焉詩曰
於嘉兹土肇造明宇内廓其楹外環其堵栢翠松蒼周
遭庭廡審厥隂陽開牖達户爰潔爰修事爾列祖列祖
顯顯世澤世演司空垂裕憲副貽戩紹熈迓休郡守縣
尹承之不替播之益緬穆穆昭昭永享祀典祀典有秩
維時卜吉罇罍既滌豆籩斯實醴齊牲肴厥香孔飶庸
致孝思孝思克一是瞻是俟來祖考于室祖考既位曰
[013-15b]
爾孝嗣克毖克劬肅將祀事錫爾永年食兹土利允康
其居無圯于志衆多孫子世愈昌而熾庶哉孫子既明
且偉靡忒于儀克窮于理躭詩悅書芥拾青紫峩冠長
裾世濟厥美劍水滔滔流慶源不已
  王處士濳德巻序
世人誦太史公之言曰閭巷之人砥行立名非附青雲
之志惡能施於後世遂謂士窮於下苟不為達官貴人
所録將無自而名於後其能名於後者必達官貴人表
[013-16a]
白而張大之也愚則以為士患德有所未立善有所未
臻耳何患無名乎後哉茍累跡庸衆人之中而無德善
可稱將何以藉口於達官貴人以能永其傳聞歟葢必
有過人之行而爵禄未之加焉事業未及施焉以至没
身不遂則彼達官貴人茍有文章而樂道人之善者必
將哀之且有言焉以述其所有而悲其所不幸使後世
知而慕之不至於淪落無聞此太史公所以傳伯夷悲
許由而悼顔淵皆出於忠厚之至君子之心也是宜處
[013-16b]
士昻霄之潛德有巻愚亦不得不因刑部主事功載之
請而為之序焉昻霄素負竒氣有識量為學務大義急
踐履而不事章句其於孝也至而生之者榮於有子其
於弟也篤而長之者樂於有少其於友愛也切而弟之
者安於有兄其自幼至壯未嘗計家之有無惟知力此
孝弟友愛之道而已其平居命其族訓育其徒與鄉人
故舊言亦無非舉此孝弟友愛之道葢有志於善世厲
俗者矣惜其未沾一命以没則達官貴人豈得黙無一
[013-17a]
言及之哉是以讄行之詞悼亡之什亹亹乎聫篇洋洋
乎盈耳所以誦説乎昻霄之德者既工且至則昻霄沒
而名可稱於後矣昻霄諱俅吉水富溪人姓王氏功載
其從弟云
  雙峰先生文集序
有令德其中者不能不文於外文者宣播其德之具也
不有其德而曰文足以追古作名後世非誣即謬皆不
足與言文也有追古名後之文浩乎與江河同其流皦
[013-17b]
乎與雲漢爭其輝鏗乎與金石抗其音者皆非末沿外
襲所能為必有德焉為之本德有大小而文之淺深髙
下隨之故曰有德者必有言此雙峰舒先生國輔之文
所以垂至於今不忘也先生靖安人舉進士宋淳熈間
厯官郡邑以亷於處已公於理物為晦庵朱夫子所嘉
晦庵當世大賢也先生能不見絶於大賢而為大賢所
嘉其亦大賢之徒歟為大賢之徒者必有德之士也先
生之文傳至十世孫守中凡九巻合表箋啓疏詩賦記
[013-18a]
序之文二百二十九篇葢不局於時格而一出於已之
新意是以竒正迭出而渾深俊逸之氣象相生藹然有
德者之言也守中余同榜進士今為主事刑部文學政
事大類其祖將重入是文於梓又見有德者之有後宜
序以明之
  送戴先生歸梅溪詩序
梅溪永新山水佳處也戴先生本敬罷官於衡將歸而
尋泉石之舊好定魚鳥之新盟於是溪之濱人謂先生
[013-18b]
年未老力未衰所抱負而施於外者未及盡乎其中
之所有何不與世委曲以留連仕途少增其事業乃果
於投閒寂寞之地將何所用其能耶球聞而語之曰先
生之志固有在也夫君子之進而居得其位食得其禄
出有輿馬僕𨽻以代其行執其役入有裒衣巍冠以尊
其瞻視汲汲乎上者惟患吾忠不得效汲汲乎下者惟
患吾澤未之流汲汲乎四方者惟患吾之功業有未著
聲名有未揚日夕弗遑以求其意之遂道之行此遭乎
[013-19a]
時者之所事也先生始也由進士起而職郡教相藩國
同知郡事未嘗不志乎此矣然時不可必其得焉君子
之退而優游物外左經右史前親戚而後游徒日以窮
夫天地之所以自始人物之所以生先聖賢之所以為
教近則口授之於人逺則手筆之於書將推其道以淑
乎其後以傳之無窮此不遭乎時者之所事也先生今
也乃得歸而事之况其事有可得而必乎若夫以得失
為患知進而不知退必將遵行險之途揺乞憐之尾僥
[013-19b]
倖以苟得阿徇以取容亷恥喪而奔競之風成此小人
鄙夫之事君子之所恥先生豈為是哉人以是皆知先
生於進退之際確乎其有道裕乎其自得矣縉紳之士
作詩贈先生歸者遂用其言為之先云
  端午宴㑹詩序
吾邑人居京師而時節有㑹者常事也宣德乙卯春以
國有喪罷之及再祥也而後復焉是嵗端午㑹者十有
五人而主治具者余也雖敝廬不廣又無逺方珍竒之
[013-20a]
味與夫華麗之觀絲管之奏然牖户夙滌薰風時來菓
饈隨宜蒲觴角黍又應時薦亦足以娯令節追舊㑹之
髙蹤况在㑹諸君尊者有容卑者有敬動以禮節故不
必嚴禁申教而諠譁自息言以文宣故不必謔諧謟笑
而歡意自洽酒以令行故不必强酬酷勸而衆賔自醉
又繼之以吟咏使人各得暢其懷尤足以篤鄉好厚彝
倫美風俗昭國家之閒暇而吾徒得優游以自適也顧
其為樂不亦至哉竊思余自庚戌之嵗入京至明年冬
[013-20b]
始有鄉會當時預者十餘人又明年増至十四人又明
年至二十人未幾㑹罷而預者亦或遷或調或歸或沒
及今復㑹則坐中能言向時事者不過五六人焉耳雖
學士古亷李先生風采如故猶以子喪未預而後至者
乃倍其舊焉夫以數年之内而一邑之人升沉聚散若
此况厯年之乆哉昔人所謂俛仰之間已為陳迹不能
不以之興懷者信乎其然矣又安知他日不有人焉思
今日之㑹如吾儕之不能忘情於向日乎因録諸君所
[013-21a]
賦並序以文非徒以誇今日之樂亦將以繫後來之思
  送王邦英赴景陵丞序
邑彦士王邦英之擢丞景陵也來問余蒞民之道因告
之曰凡受命官其土者無小大皆謂之民牧葢將使之
牧其民不至於失所養也為天子命官以為民牧者豈
得不盡所職乎借使受人之委以牧其馬牛猶當食其
所食除其所害使其生長而蕃息焉食之不時也害之
不除也生息之不蕃也固失其所以為牧之職况又有
[013-21b]
所攘焉以拔其鬛角竭其乳酪以病且瘠之則將何以
逃其咎今也為天子牧斯民而不知修其職又冒焉攘
其所有以觸夫不可逃之咎而不知愧者皆非所謂良
牧也其良於為牧者必於此乎懼以恭其職不敢有所
攘焉以取其咎則令聞優秩必將歸之或有秩不加乎
其良而咎不及乎其不良者非道之常也出於時世之
異也君子道常不道異故吾之望子也以其良而不以
其不良焉邦英退以誦之其兄監察御史醴艮謂余宜
[013-22a]
書所言為邦英警且朂余憶邦英始也從余問舉業學
通而文贍一遊場屋不得志連謁試於有司而有司連
辭焉懷抱其有留連江淮汴泗間以求遇夫知己而終
不遇退修其業於家郡守知其賢而薦之遂有今擢可
謂伸於乆屈而用於既足者也其為人牧也必良其於
令聞優秩也必將有得然後見其學之行吾言之信也
遂書以貽之
  送郿州學正林惟盛序
[013-22b]
余居京師友天下賢俊多矣而執禮之恭莫惟盛最惟
盛遊太學師縉紳先生多矣而相好之篤莫余先故旬
朔見面相與辯疑而質難往往夜分不倦至有慶事及
不安節欣戚亦嘗同之是豈他人之為師友者比哉今
年惟盛戰藝春闈余沗考較之列意其必在進士選中
惟盛亦嘗以是自期矣乃竟列名副榜之首去進士特
一間焉余甚為之惜而惟盛略無怨色於此亦可見吾
師友間所守者正所順者命所信者公無私耳豈茍焉
[013-23a]
相比附欲徼一時之幸者所能預哉已而惟盛得郿州
學正將行來問其所以為教之方因語之曰子之學於
余者非春秋乎春秋大義以公天下為主其是非之所
以辯功罪之所以定予奪之所以施名分之所以正莫
非大公之道焉聖人用是以匡天下後世之人心也逺
矣學是經者可不以至公為心哉子與余之心均無所
私於春闈也庶幾不昧乎春秋之為訓矣今子往而克
廣是道以淑乎已以推而矜式其徒則郿為三穌子之
[013-23b]
鄉其習俗尚古其山川之秀鍾於人者當以時發安知
其間無瑰傑竒偉之士出而與子遇耶遇則不但余之
授於子者可行於彼而已子之令聞當因以起美秩當
隨以至所謂行仁義而自無不利者余誠有望於子也
子慎無怠惟盛曰敬受教願書以識不忘故為書之惟
盛姓林洪之新建宦家子其尊府貳令君退休有年惟
盛葢能守其家法云
  送方侍御序
[013-24a]
量能而授官者朝廷之首務今昔之通典也而今時御
史之職獨難於得人始以吏部選用監生進士之有才
質者為之乆之而賢不肖均焉乃罷而用大臣舉已仕
者試御史事六月然後考而任之其賢不肖又均焉復
罷而聽吏部雜選待選官試而考之如大臣所舉者然
後任之其賢不肖又均焉得人之難如此於是都御史
言進士監生所學者經所明者理所養者為有素既不
任之以筮仕之初宜選其仕為中外七品以下官而治
[013-24b]
行著者考試如初而任之上俞其言命下而首與是選
者永福方員茂規也方君以宣德癸丑進士為行人三
年行以茂聞績以最稱故得與選擢監察御史廣西道
使其行績未著著而非進士亦不得與焉其得御史葢
亦不為不難矣嗟乎世之為御史者孰不欲勝其任哉
然而任克勝者卒不多焉何也其剛猛之有餘者或仁
恕之不足執守之素固者或風力之不逮明敏之足稱
者或自矜之大過恭謹之不肆者或大體之不諳是皆
[013-25a]
失於一偏而不得乎道之中也欲勝其任可得乎剛而
能恕執而有為明而不自矜謹而識大體余惟方君是
望葢與新定御史之選自方君始始而得人則繼其後
者不患不得人矣故因其交游有請特序以為之賀而
亦有以為之期焉
  送彭教諭赴長樂序
宜章地里距吾安福不甚遠其邑人官吾邑而政與民
安德及民遠澤入民深莫前大尹鄺公若焉公去吾邑
[013-25b]
三十餘年而後司訓彭先生友諒至邑之父兄思公不
可復見得見先生猶見公然莫不喜而為其子弟曰先
生昔賢大尹邑人也必能去爾之昏昏進爾於明明宜
善服其教無違焉其子弟由是奮於自修勇於進學爭
欲從其門以出身不數年而生徒之數倍厥初其與計
偕者益衆焉先生以故大収善教之名而大尹公之德
澤亦因以増輝而益潤於吾邑也至是先生以年滿課
最陞長樂教諭兵部左侍郎鄺公大尹公哲子也以余
[013-26a]
出其先公治下遣人來徴文為先生贈余豈得辭哉夫
仕於今之世而得上談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以廣
聖朝之化以開後學之蒙以文當世之俗惟師儒之職
為然故職師儒者不必勞於吏牘之親酷於刑具之用
而佐理之功常倍於百有司然亦豈無其道哉行誼之
修日勤而不怠如詩所謂成人有德者師之道也問學
之進日増而不已如孔子所謂温故知新者師之道也
師道既立則不患其教之不效矣先生由賔興起家訓
[013-26b]
成都轉而至吾邑而吾邑之士隨與其教之已效也如
此今陞長樂又為産賢育才之地士之抱藝能以冠鄉
選魁廷對者屢屢有人欲教之效於彼也不難矣雖然
師道之在已者不可以不盡也能盡其道而後可以為
人之模範成人之德器焉不然將何以資人之求哉况
世之由師儒進而立要路超而為達官者以能盡其道
也先生之於師道克盡焉則長樂雖士大夫淵藪豈足
淹其足哉顯用之期行當至矣因序以贊先生之進
[013-27a]
  送李教諭致仕南歸詩序
黄梅教諭李士安先生課最在京不謀於交游不考諸
蓍龜不自計其年數之未逮脫然堅以老為請吾安福
之士聞而欲留之則賜歸命下而勢不可得留矣然猶
拳拳不忍其去者何耶先生上世本吾邑東清陂人自
曽祖以來避地廣東再徙而家蒼梧則地之去吾邑也
數千里自始迄今垂百年其聲聞之不相及也乆矣至
先生出而仕四方遇吾邑人無分貴賤賢不肖無不禮
[013-27b]
之至京師必求吾儕邸舍而造焉以叙契濶道殷勤訊
問其宗族墳墓安否何如及去而守職於外則起居之
問平安之報又常累累而至其厚於吾邑人也雖親骨
肉不逾焉今先生歸老蒼梧即其少時之所居出其宦
途之所得以師表其鄉作式於後學其為樂也固有餘
矣吾儕欲復與之接一面交一言共一觴酌之歡可得
耶故於其行而情有所不能釋焉因各賦詩以道之余
復念吾邑中故俗散於外境而子孫襲其餘澤以至盛
[013-28a]
且大者不少也能厚其祖之邑人如先生者曽幾人哉
先生之所以厚吾邑人者念其祖也念其祖者仁厚之
道也篤於仁厚之道者必思繼其祖之志而不忍委其
故物余以是知清陂之烟霞泉石殆將為先生所有焉
余家茨谿之上去清陂不甚逺青山喬木東西相望他
日幸有歸期則與先生攜琴載酒往來其間樂閒暇而
頌清平意必有日特序以為後㑹張本
  送周修譔還鄉祭祖序
[013-28b]
皇朝策士迄今二十科而兩浙學者與大魁之擢自四
明之張信後有今永嘉周君中規其人焉中規之擢魁
也又當聖天子改元之初年則其出也豈偶然哉葢必
有以鍾夫浙東最秀之氣而關夫天地極盛之運也不
然何以生當其地出當其時歟士大夫於此豈得不以
潤色大猷培植名教為吾斯文光者屬望之哉今年春
君同考禮部㑹試以勤於事致疾因欲解職而去余數
以士大夫之所屬望者勉留之未幾而疾且瘳雖欲去
[013-29a]
而義有不得去者矣於是以朝廷嘗推恩榮其二親而
燎黄之典尚缺修舉乃乞歸展丘壠果得請而行其同
榜之士徴余文為之貺余以其所生之地與所出之時
而揆之因有以知君將得以大行其志大収其名而大
成其事業於斯時矣雖然君亦不可不増乎其能篤乎
其行以待之焉夫騏驥之駒空冀北之羣而出適遇燕
人千金之購以得售而登天閑人莫不期其鳴和鑾駕
大輅馳騁乎清道之間矣然而終老槽櫪之下卒不得
[013-29b]
追望屬車之後塵者何耶調習未至而蹄齧之性尚虧
其循良之德也君其登天閑之騏驥矣茍致力於仁義
留心於詩書以盡調習之功焉其何患乎不中大僕之
選而居六飛之列哉幸勉於自進以求副乎士大夫之
望焉
  送金吾右衞彭指揮赴南京序
南京金吾右衛指揮僉事彭君欲引年謝事遣其嗣子
名鑄字大用者詣闕以求代大用得代命而南侍讀周
[013-30a]
君屬余文以貺之余謂侍讀君文章名天下如欲為大
用貺則取之於已綽有餘奚庸余屬哉侍讀君謂彭氏
上世雖由武功累官至今職然大用父子雅好文學尤
喜與縉紳之士遊凡兩京名能文者莫不有作而得吾
所作為尤多顧其箧笥中不可缺吾子作以故為之請
之余雖欲讓而義有所不可讓者矣夫世之峩武弁以
樹勛名者多迂文章而弗尚其仗文德以輔治平者又
鄙武事而弗為彭氏以世武之家而庭多士大夫之迹
[013-30b]
詞苑之英華又悉為其所有非其志尚乎此心樂乎此
則又何足以臻此哉雖然文以致理為先武以止戈為
義其道在於濟時康為國家治安計者一也是以古之
賢士建大名成大業卓然為世宗臣者必德偹文武而
身兼將相之任焉况今聖朝方崇文化以升世於大猷
未嘗不重武舉以防患於未兆所謂文事而武偹者誠
宸慮之所素存也大用往踐乃職而克上體朝廷之盛
意下以古賢自期待使文武之道全盡於已則欲樹勛
[013-31a]
立名以克大其父祖之烈豈無其地哉因序以為之朂
俟其有成而復為之頌焉
  送義烏劉貳尹復仕詩序
義烏往嵗缺貳尹民以其丞能字已羣然疏請尹之而
吏部已選進士劉同補其缺矣竟卻所請及同至而見
丞之佐縣果有餘能民之戴丞也果出至願即自奏乞
以丞代已尹兹邑庶不違民望雖吏部執先言復卻之
然士大夫莫不以此多同之能讓而嘉丞能得上下人
[013-31b]
之心皆足為賢也至是丞以三載課最還官與之厚者
取唐相權德輿贈崔丞五字詩二句分韻賦詩贈其行
兵部郎中龔君永吉尤德於丞來徴余序因問丞常行
何異政乃能得人之心推誠嚮慕如此耶龔君次第為
之言以故知其素有偉才敏識及佐縣政又能敷德惠
明威信以綏理其民且嘗條其職所宜行而未得行者
凡十數事以陳於朝無非欲奬忠良表孝節以善其俗
重師儒之職修庠序之教以作起其士氣嚴考較黜陟
[013-32a]
之令以勵廉恥平賦徭廣賑貸以閔人窮防奸禁盗以
除民害皆有益於國足利於民故一邑之中無問居其
下與上者交欲推而尹之士大夫賢之於前而歌詠之
於後也非溢美矣雖然專其名者不可無其實善其始
者不可怠其終賢哉丞乎必實與名副終與始一然後
績愈茂而人之譽愈逺内外顯要之位將有待焉一尹
之得不得何足較哉丞劉姓傑名仁傑其字饒之樂平
人其發身也以文學才行云
[013-32b]
 
 
 
 
 
 
 
 兩谿文集巻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