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03 關中勝蹟圖志-清-畢沅 (WYG)


[025-1a]
 欽定四庫全書
  關中勝蹟圖志巻二十五
            陜西廵撫臣/畢沅撰
   地理
 商州釋名通志商本山名在州東南故名又周秦為商
 于地故漢以名縣後周以名州沿革一統志治在省城
 東南三百里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晉上洛邑戰國屬秦
 漢置上洛縣謹按秦為衛鞅/邑漢又置商縣後漢為上雒侯國三國屬
[025-1b]
 魏晉置上洛郡後魏改曰洛州後周改曰商州隋改州
 為上洛郡唐武徳元年復曰商州天寶元年曰上洛郡
 乾元元年復為商州屬山南西道後𨽻京畿宋曰商州
 上洛郡屬永興軍路謹按文獻通考紹興十二年/金割商州之半存上津豐陽金初
 屬京兆府路元光二年改屬河南路元省上洛縣入州
 屬奉元路明洪武七年降州為商縣屬華州成化十三
 年復升為州屬西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直𨽻陜西布政使司領縣四曰鎮安雒南
[025-2a]
 山陽商南 州城南臨丹江元至元中築明成化嘉靖
 間甃甎周五里有奇門四
 鎮安縣釋名通志郭子章云縣南門外有鎮安河盖縣
 因水名也沿革一統志治在州西南三百四十里漢漢
 中郡旬陽縣地晉以後為豐陽縣地唐萬歲通天元年
 析置安業縣屬商州乾元元年改曰乾元縣五代漢乾
 祐二年改曰乾祐縣宋因之金省入咸寜縣元至元二
 十九年復置乾祐縣三十一年廢明景泰三年始置鎮
[025-2b]
 安縣屬西安府成化十三年改屬商州
本朝因之 縣城北倚山明景泰三年建正徳七年甃以
 甎周四里有奇門三
 雒南縣釋名通志以在洛水之南故名明以光宗諱改
 洛為雒沿革一統志治在州北少東九十里漢上洛縣
 地晉太和三年置拒陽縣屬上洛郡尋廢後魏復置仍
 屬上洛郡後周置拒陽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洛南
 屬商州大業初屬上洛郡唐屬商州宋金元因之明洪
[025-3a]
 武七年改屬華州成化十三年復屬商州
本朝因之 縣城北近山南臨水金興定二年築明嘉靖
 十三年甃石周三里有奇門三
 山陽縣釋名通志以在北山之南豐水之北故名沿革
 一統志治在州南少東一百二十里漢商縣地晉泰始
 三年析置豐陽縣屬上洛郡後廢後魏太安二年復置
 尋又廢後周仍置豐陽縣隋屬上洛郡唐屬商州宋紹
 興十三年改屬金州金貞元二年省入上洛縣明成化
[025-3b]
 十三年始置山陽縣屬商州
本朝因之 縣城明成化十三年築正徳三年甃甎周二
 里有奇門三
 商南縣釋名通志本後魏南商縣地成化間置縣曰商
 南以縣在商州之南也沿革一統志治在州東少南二
 百五十里漢商縣地隋以後為商洛縣地金為上洛縣
 地元為商州地明初為商縣地成化十三年析置商南
 縣屬商州
[025-4a]
本朝因之 縣城明成化十三年築嘉靖二年拓其西萬
 厯七年甃以甎周三里門四
   名山
 商州金鳯山在州北里許通志一名鳯凰山州之主山
 也其西二里許曰鳯凰原
 安山在商州北五十五里通志即清池山下有紫榆澗
 清池水出焉水經注清池水東北出清池山
 輞峪嶺在商州北八十里通志嶺之下道出華州相近
[025-4b]
 有藥子嶺
 馬脚山在商州北百里通志一名小華山山石壁立四
 面如削巖下一穴上出約七八丈登者以朩攀援而上
 出穴口上有兩峰峽中細水下㵼樹多松栢槲栗竒險
 天設昔人多避兵於此
 霍家洞在商州西北二十里通志由胭脂關北三里許
 河東岸一山突起西向一穴有井深丈餘踰井而過寛
 若數間屋中有石徑不盈尺行百餘步一穴向下以朩
[025-5a]
梯度之左右前後巖穴可棲者數十百處
冢嶺山在商州西北百二十里漢書地理志上雒縣禹
貢洛水出冢嶺山謹按上洛故/縣即今州治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
出焉陸澄曰冢嶺山即讙舉也謹按禹貢錐指漢志云/上雒縣䕶輿山在東北
讙舉疑是䕶輿之/誤字形相似也水經注丹水出上雒縣西北冢嶺山
名高猪山一統志商州西北諸山皆秦嶺也甲水出其
南丹水出其東南洛水出其東北後人因分為讙舉冢
嶺等名其實本一山也又見雒/南縣
[025-5b]
西巖山在商州西十里通志與仙娥峰對其麓有西巖
洞古稱棲真之地
仙娥峰一名吸秀山亂山中特起一峰下臨丹江謂之
仙娥洞唐白居易仙娥峯詩我為東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無數峯最愛仙娥好參差樹若挿匼匝雲
如抱渴望寒玉泉香聞紫芝草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鋪/縞向無如此物安足留四皓感彼私自問歸山何不早
可能塵土中/還隨衆人老
熊耳山在商州西四十里隋書地理志上洛縣有熊耳
山州志兩峰插漢以形似名謹按此非禹貢導洛之熊/耳辨見洛南縣宋邵雍辨
[025-6a]
熊耳詩昔禹别九州導洛自熊耳熊耳自有兩未審孰/為是東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書傳稱上洛斯言得之
矣/
白龍洞在商州西九十里接藍田界通志在紅崖寨山
中洞口如甕燃炬而進膝行里許有石室一區後壁一
池如斗大禱雨輒應雖盛暑而寒如冬
秦嶺在商州西百里通志朝陽洞玉皇洞雷神洞並在
其後又其下有黒龍峪相傳漢高祖入關分二道一出
藍田一由此漢書地理志上洛縣甲水出秦嶺山三秦
[025-6b]
記東西亘八百里嶺根水北流入渭號為八百秦川亦
即丹水所出
高車山在商州西南五里水經注楚水東逕高車嶺南
太平寰宇記上有四皓祠漢惠帝所立高后使張良以
駟馬高車迎四皓於此故名通志一作膏車宋王禹偁
詩云南過膏車嶺川源似掌平州志山在乳水北岸兩
峰如駝俗名駝峰土中常得矢鏃盖古屯兵處
秦望山在商州西南九十里通志即良餘山俗訛為秦
[025-7a]
王山山海經良餘之山乳水出於其陽西安府志山西
南有花水峰亦四皓隠處
南秦嶺在商州南二里通志過嶺為南秦川宋邵雍寓此
天柱山在商州南五里通志宋邵雍愛此山因卜居
於此
樓山在商州南五十里通志其北有劉嶺一名流嶺為
唐高太素隠居&KR0199有澄心亭積翠樓凝碧池六逍遥館
今皆蕪廢又西南有桐谷鶯川
[025-7b]
高碥山在商州南八十里雍大記深溝陡澗巨石壁立
如門中穿行路澗上高崖萬仞揷天下極幽險
諸天洞在商州東四十五里通志怪石壁立中有水清
甘可飲仰蔭飛巖俯臨丹水
燕子山在商州東五十里通志上有龕高百尺兩山相
合昔土人傍山鑿碥可容六十餘户以元鳥冬多蟄此
又名燕子龕迤南百餘步為鵬崖山兩山壁立高數百
仞鑿石為路路絶處懸梯以躋約百丈得巖穴亦可容
[025-8a]
五十户
棣花山在商州東七十里通志以地多棣花而名有東
暘洞相近又有羅漢洞丹崖壁立高數十丈下臨丹水
又有老君峪俗傳為老子騎青牛過此有路通雒南
商山在商州東八十里戰國䇿蘓秦說韓宣惠王曰西
有商坂之塞史記正義商坂即商山在商洛縣南一里
帝王世紀南山曰商山又名地胏山亦名楚山雲笈七
籖一名商谷山四皓仙人隠處名山記一名商洛山後
[025-8b]
人名四皓隠處為智亭山通鑑地理通釋七盤十二䋫
即商山嶺也雍勝略商山形如商字湯以為國號郡以
為名州志自乳水之南皆曰楚山自劉峪口以下丹水
之南山亦皆曰楚山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詩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
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鳬雁滿/廻塘王貞白商山詩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四皓卧
雲處千秋叠蘚生晝燒籠澗黒殘雪/隔林明我待酬恩了來聽水石聲
雞冠山在商州東百里通志峰巒攢簇為龍駒寨主山
山有紫陽洞真人張伯端修煉處
[025-9a]
伯牙山在商州東百里通志聳拔紆折俗呼為白鵶山
相傳有樵子刈薪其上隠隠聞琴絲聲尋之不得明末
有好事者陟山巔得斷碣於敗葉中鐫伯牙二字大如
斗意伯牙昔常遊此而後人因以名其山歟
資峪嶺在商州東一百十五里左傳哀公四年楚人臨
上洛左師軍於菟和杜注山在上洛縣東後漢郡國志
上洛縣有菟和山水經注丹水自蒼野東歴菟和山州
志資峪嶺即菟和山或曰資峪菟和之南嶺也
[025-9b]
武關山在商州東百八十里通志即少習山左傳楚左
司馬使謂陰地大夫士蔑曰晉楚之盟好惡同之不然
將通於少習以聽命杜注少習商縣武關也謹按商縣/故城在州
東/州志山道險阨北接高山南臨絶壑為自楚入秦要

東巖山在商州東北三里通志有大小趙峪循峪而入
有山曰東巖以對仙娥溪北之西巖而名有水曰東溪
相傳為唐李白僑寓處
[025-10a]
囷石山在商州東北十五里通志盤曲如囷巖阿深邃
為昔人隠逸之地
石龍洞在商州東北四十里通志由十九河溯流而上
有山嵯峨下嵌一洞方廣約五六丈中有石龍十數鱗
角爪牙宛出人工有伏而寢者偃而舒者俯而飲者仰
而吸者門者舞者蟠曲似蟄者獨一龍昂首欲飛口中
有液滴成小湫每禱雨以瓶承頷下但得一滴瓶即滿
行不數里輒大雷雨否則終日不獲一滴盖視人意之
[025-10b]
䖍否也己上/商州
對峰在鎮安縣北六十里通志兩峰聳峙下有洞相傳
明代中葉吼聲三日忽劃為兩中有神水祈雨輒應
天書山在鎮安縣北八十里通志宋真宗時知永興軍
冦準得天書於乾祐山中即此
旬山在鎮安縣西北水經注旬水出旬山
聖燈崖在鎮安縣西三十里通志在雲盖寺側相傳每
良夜輒見一燈出崖畔俄散為七八既復合為一又縣
[025-11a]
西三十五里有白侍郎洞相傳白居易賈島遊此
北陽山在鎮安縣東南百五十里通志内有石洞與楚
之上津接界又相近有南陽山相傳漢張良寓此中有
子房洞
石壁嶺在鎮安縣東北五里通志形勢峭立下有魚洞
通乾祐河其深莫測洞口流泉噴薄每歲霜降游魚泝
流入洞榖雨後水發魚逐隊出居人截洞口得之其味
頗佳擬諸丙穴云己上/鎮安
[025-11b]
冢嶺山在雒南縣西北八十五里通志亦名秦嶺山縣
志秦嶺在縣北横亘三百里自嶢山入縣界則名秦嶺
陰即太華稍東即潼關重峰叠嶂自縣西抵北而東為
洛水發源處即冢嶺山矣
燕子山在雒南縣西北通志縣址枕其上山勢壁立環
繞而西與梁原山岡隴相接即梁原之首也又梁原山
在縣城西諸山多怪石不堪耕治獨此山可田
書堂山在雒南縣北二十里一統志邑之主峰俯視羣
[025-12a]
山環向若揖山後有二洞昔有逐鹿者至此聞其中有
書聲故名通志相傳張良從赤松子隠於此
黄龍山在雒南縣北九十里一統志山頂有礦洞明嘉
靖八年填塞洞口多五色石中有路通華州太平寰宇
記大谷龍龕山在縣東北八十里北接秦嶺多出麩金
疑即此
陽虚山在雒南縣西北百里雍勝略古云蒼頡造書於
此山海經陽虚之山臨於元扈之水水經注河圖玉版
[025-12b]
曰蒼頡為帝南廵登陽虚之山臨於元扈洛汭之水靈
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隋書地理志洛南縣有陽靈
謹按陽靈即/陽虚之訛通志山前有黒潭潭上有古字不可辨
縣志陽虚山在洛水北
元扈山在雒南縣西北百里山海經鹿蹄之山至於元
扈之山凡九山水經注元扈通於讙舉為九山之次故
山海經曰此二山者洛間也黄帝錄帝在元扈閣上與
大司馬容光左右輔周昌等百二十人臨之鳯銜圖至
[025-13a]
帝前黄玉為匣路史元扈者石室也臨洛水今商之上
洛南有元扈山縣志山在洛水南與陽虚對峙
藥子嶺在雒南縣西南二十里通志與商州分界舊傳
唐真人韋善俊種藥於此
龍山在雒南縣南十里通志山之東有希夷洞亦名藏
修洞相傳為宋陳摶隠處有石牀石枕遺跡
中幹山在雒南縣南五十里通志由冢嶺發脉蜿蜒南
繞盡縣之境高與秦嶺埒俗名為莽嶺
[025-13b]
三要山在雒南縣東南六十里通志南出青草河可通
武關東出即盧氏之孔道北望閿鄉靈寶皆有㨗徑因
名三要水經注要水出三要山
王喬山在雒南縣東南百里通志相傳仙人王子喬隠
於此
熊耳山在雒南縣東南百二十里書禹貢導洛自熊耳
漢書地理志上雒縣有熊耳山水經注洛水又東逕熊
耳山北通志山在縣東商虢分壤之處洛水至此始大
[025-14a]
故禹導洛始此
 臣/謹按熊耳山有四一在河南宜陽縣水經注洛水
 東北過宜陽縣南水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
 耳昔光武破赤眉積甲仗與熊耳齊是也一在河南
 陜州唐書地理志虢州湖城縣有熊耳山今在陜州
 東百五十里達磨葬處是也一在商州括地志熊耳
 山在上洛縣西四十里商州志丹水經此謂之麻澗
 是也一在雒南縣與盧氏縣接境水經注洛水自熊
[025-14b]
 耳山北又東逕盧氏縣南又漢書地理志盧氏縣熊
 耳山是也四山惟在雒南者乃禹貢導洛之熊耳然
 前人傳記岐誤頗多孔安國書傳謂在宜陽之西既
 未恊洛水導源之義而胡渭禹貢錐指亦以在商州
 者當之然州西熊耳乃丹水所歴而非洛水所經與
 禹貢寔不相涉惟洛南亦即漢上洛縣境且準其地
 望與漢志熊耳山在東北之文適合洛水至是始大
 其為禹施功之處無疑又按一統志以禹貢熊耳山
[025-15a]
 載之盧氏縣今從陜西通志并列入雒南
茶臼山在雒南縣東三十里通志一名茶山山巔石齶
齒齒有臼二三可受水數升口圓底剡受杵處光潔澤
滑相傳仙人搗茶處
大聖山在雒南縣東八十里通志山上有龍王廟廟前
有聖水泉懸崖飛瀑旱禱輒應又謂之靈峪泉其水入
洛故洛水經此謂之靈峪河縣志洛水經其下相傳古
神龜負圖授禹於此
[025-15b]
玉虚洞在雒南縣東北三十里一統志深五里許可容
千餘人中多石乳奇狀百端有水積為池池中石皆成
蓮花形已上/雒南
蓮花山在山陽縣北五里通志縣之主山形如蓮瓣蜿
蜒起伏而西昻一首曰蒼龍山又曰豐山
龍首山在山陽縣東南通志脉自翠屏山來望之如龍
首山下有泉入豐河又翠屏山在縣南三里勢如屏列
山北有湘子洞内有石竇四時不涸
[025-16a]
仙人龕在山陽縣西北五里通志宋邵雍僑寓旬月龕
有勒石
三鳯山在山陽縣西百三十里縣志中有七十二洞又
有仙人崖蒼壁數百仞壁間曾有人錘鑿樵者見之呼
曰爾仙人耶其人即化為石
大山在山陽縣西南九十里通志峰巒高聳甲於諸山
其西有惠家洞前後有門門高五丈寛十餘丈可容三
四十家東有楊仙洞一名楊善洞昔人避冦處
[025-16b]
七里硤在山陽縣西南百餘里通志東西兩山壁立相
向如揖不合者僅尺餘仰望青天如一綫非亭午不見
日其中一溪南㵼水聲如雷
天柱山在山陽縣東南八十里隋書上津縣有天柱山
謹按上津縣今/屬湖北鄖西界太平寰宇記一名牛山在上津縣北五
十里段成式名山記上津天柱山絶巖壁立秀出衆嶺
有穴名遊仙洞洞口有竹數莖寒風凛然人不敢入西
安府志一名天竺山唐羅公遠宋邵雍皆隠於此已上/山陽
[025-17a]
龍山在商南縣東北一里通志蜿蜒高聳狀如龍盤與
虎山對峙虎山在縣西一里蹲踞如虎
青山在商南縣東南四十里通志道通荆襄又筆峰山
在青山之右壁立萬仞形銳如筆發脉於用山叠嶂層
巒望之甚秀
用山在商南縣東北四十里通志發脉終南旁連秦嶺
雙峰峻聳漢用里先生隠處己上/商南
  大川
[025-17b]
商州牧䕶關水在州西百二十里州志源出秦嶺西流
入藍田界即霸水上源
金井水在商州西南通志即甲水源出秦嶺流入鎮安
界漢書地理志上洛縣甲水出秦嶺山東南至錫入沔
過郡三行五百七十里謹按錫縣今/屬白河界水經注甲水出秦
嶺東南流逕金井城
色河在商州西南五十里通志源出安武山名安武水
又名關柎色河南流入山陽界水經注水出上洛陽亭
[025-18a]
縣北青泥西山南流逕陽亭聚西俗謂之平陽水南合
豐鄉川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謹按安武山即青泥西/山陽亭廢縣在山陽縣
西/北
丹水在商州南一里通志源出州西北秦嶺東南入商
南界水經注丹水出上洛縣冢嶺山東南流與清池水
合又東南過其縣南楚水注之又東歴菟和山又東南
過商縣南又東南歴少習出武關又東南流入臼口歴
其戍下又東南淅水注之唐書崔湜傳湜建言山南可
[025-18b]
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鑱山出石門北抵藍田可通
輓道州志丹水出秦嶺之息邪澗亦曰州河又東南流
三十里逕大商原曰大商原河又東南三十里逕麻澗
曰麻澗河在熊耳峰下山澗環抱厥地宜麻又東南十
里逕仙娥峰曰仙娥涇一名西巖涇水南有桃花涇唐
李白白居易曾泛舟賦詩於此又東南逕州東四十里
至白楊店曰白楊河又東十里曰洛源河又東十里曰
高橋河又東十里曰棣花河凡二百七十里入商南界
[025-19a]
又有月兒潭在州東百十五里崔湜謂可通輓輸即此
水中舊有巨石難通舟楫名月兒灘明萬厯中丹水暴
漲沙壅灘平水道便之宋王禹偁别丹水詩曾經爛漫/濯吾纓忍别潺湲月夜聲便入
紅塵染詩意吟/魂猶合數年清
水道河在商州西二十里通志即清池水水經注東北
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丹水州志州北荆水有二源南流
合為一東南逕州西北之上板橋與泉水合謂之水道
河泉水在州北七十里源出泉村聚其水逕聚北馬角
[025-19b]
輞峪至上板橋合荆水
乳水在商州南五里通志即楚水又名南秦川秦一作
靜水經注楚水出上洛縣西南楚山其水兩源合舍於
四皓廟東又東逕高車嶺南翼帯衆流北轉入丹水魏
書地形志上洛縣有南秦水王禹偁集南靜川在商州
之南二三里平如掌居人百餘家秋來一川紅葉又有
小桃細竹夾水而生州志楚水源出秦望山其色如乳
自黄龍廟口至土門其渡凡七名七渡河又東經南秦
[025-20a]
嶺下名南秦川又東北至三台山東入於丹水又有楚
水在州南五里源出楚山北流入乳水盖楚水别源也
水經注楚水有二源此其東源也宋王禹偁春遊南靜/川詩南過高車嶺川
原似掌平峯巒聞畫障畎畝列棋枰帝女柔桑綠王孫/野草生提壺催我醉戴勝勸人耕商嶺堪攜履丹河可
濯纓葢圓松影密鞭亂竹根獰勃勃畬田氣磷磷水磑/聲野桃誰是主山鳥不知名欲舞寜無蝶思歌亦有鶯
官閒春日永/擔酒此中行
大峪河在商州東九里通志即商洛川在商洛鎮南北
流入丹水太平寰宇記商洛川在商洛縣東南八里
[025-20b]
龍駒寨河在商州東百里通志一名背峪河南流入丹
水襄漢舟楫皆集於此其南為百頃潭
武關河在商州東百八十里通志東流至商南畢家灣
入丹水
鹿池在商州東百十八里通志去月兒潭三里傳有白
鹿飲此水見人化去
花園泉在商州城内西南隅通志郡人治以為園種蓮
養魚遊釣其中又鑿渠由東而南出水門入州河又五
[025-21a]
龍泉在西關龍王廟前泉水迸湧其味清甘或以為與
江南惠泉相似又以禱雨有應立碑號甘雨泉
泉山泉在商州西北泉村集通志泉山有泉二十餘處
最佳者三一在上寺西麓一在玉皇廟後一在冦家村
此泉尤奇石上一竇天成可容三四斗其水常滿既供
取汲餘猶㵼注大河且味甘美權之重於他水泉村之
得名以此
丹水渠通志丹水經流州境二百里兩岸隨地皆可開
[025-21b]
渠但水性泛漲毎歲旋衝旋築約灌田千餘畝己上/商州
遲河在鎮安縣西南百八十里通志一名東池河即直水
下流入石泉界詳見/石泉
洵河在鎮安縣西南七十里通志自長安界入境又流
入洵陽界隋書地理志豐陽縣有洵水謹按縣在隋/屬豐陽地
安志洵河在乾佑縣西南百里出萬年長安兩縣界秦
嶺下東南流入洵陽縣謹按萬年縣/今屬咸寜縣志源出長安縣
界至盧家寺入縣境流至洵陽之兩河關與乾祐河合
[025-22a]
互見洵/陽縣
乾祐河在鎮安縣東三里通志即柞水一作泎以舊縣
名水經注柞水西出柞溪南流逕重崖堡西長安志泎
水在乾祐縣東五里出萬年縣界秦嶺下流入洵陽又
藴水在乾祐縣西南七里出考山下流入泎河縣志乾
祐河源出咸寜界秦嶺至舊縣關入縣境至洵陽之兩
河關合洵水又有温水河在縣西北九十里即薀水也
東南流入乾祐河
[025-22b]
鎮安河在鎮安縣城南通志俗名縣河源出西王峪逕
雲盖寺名雲葢川東南流入乾祐河
金井河在鎮安縣東北一百十里通志自商州流入縣
境又東南入山陽界水經注甲水流歴金井城南又東
南經上庸郡北與關柎水合隋書地理志豐陽縣有甲
水縣志亦名合河一名安樂川源出咸寜豐家河至孟
李寨入縣境經柴家寨至山陽與葛河合
花水河在鎮安縣東南九十里通志有石磴數十級水
[025-23a]
激浪湧如花東流注於山陽之合河己工/鎮安
洛水在雒南縣北五里通志源出秦嶺東流逕熊耳山
入河南盧氏縣界書禹貢導洛自熊耳山海經讙舉之
山洛水出焉而流注於元扈之水漢書地理志禹貢雒
水出冢嶺山東北至鞏入河過郡二行千七十里水經
注洛水出上洛縣讙舉山東與丹水合又東尸水注之
又東得乳水又東㑹龍餘之水又東至陽虚山合元扈
之水又東歴清池山傍合武里水又東門水出焉又東
[025-23b]
要水入焉又東與獲水合謹按門水及/獲水今無考又東逕熊耳山
東北過盧氏縣南太平寰宇記洛水在縣北一里縣志
洛河源出洛水泉在縣西一百里秦嶺下東注彎環百
折盡邑境之東西盖州境之山皆起於秦嶺及中幹山
而兩山之水皆起於洛河縣册洛河出洛水泉屬渭南
境流五里入縣界又東南受元扈石門諸水流三百二
十里出境謹按今亦謂之南雒水以别於源出慶陽白/於山之洛水洛字作雒魚豢典略云漢火行
忌水故去/水加佳
[025-24a]
地畫岔水在雒南縣西北百餘里通志源出渭南界合
於洛又有階峪川源出金堆城逕蔣家溝入洛又有構
峪川南流至保安村入洛山海經竹山之陽丹水出焉
東南流注於洛水經注丹水出西北竹山注於洛又尸
水北出發尸山乳水北出良餘山皆南流入洛又龍餘
水出蠱尾之山東流入洛
 臣/謹按水經注此條在洛水篇别是一丹水非商州
 至淅入鈞之丹水而地畫岔諸水疑即此丹水及尸
[025-24b]
 乳龍餘諸水矣詳閱桑酈經注兩丹水源流迥别本
 自分明惟商州丹水出秦嶺昌黎祠下之第九山息
 邪澗舊志亦稱竹山而兩丹水之源遂混又雒南丹
 水所出之竹山今亦僅存名目未能指實雍勝略謂
 在商州西北二百里準其地望當在華州渭南商州
 雒南四州縣之交而渭南有山名箭峪其陰為大赤
 水所出考太平寰宇記竹水南出竹山亦曰大赤水
 又名箭谷水然則竹山即箭谷無疑丹水乃出其陽
[025-25a]
 耳通志亦疑為箭谷而未有明證今詳著之
黒潭水在雒南縣西八十里山海經陽虚之山臨於元
扈之水是謂洛汭水經注元扈之水出於元扈之山盖
山水兼受其目縣志元扈水出元扈山之陰今名黒潭
子東北流入洛其入洛處當陽虚山南
石門川在雒南縣北十八里通志即魚難水太平寰宇
記魚難山有撲水崖高五十丈魚不能過故又曰魚難
水經石門入洛西安府志石門川源出黄龍山合麻坪
[025-25b]
川水南注於洛縣志石門在縣北十里石門麻坪二水
㑹流處石山突起中闢一門高廣各五六丈二水合流
其中亦號為龍門
縣河在雒南縣南二百步通志即武里水水經注洛水
東歴清池山旁合武里水其水南出武里山東北流注
於洛太平寰宇記里清川謂之清池川盖以水在清池
山旁名也謹按此清池川入洛非/商州入丹水之清池水
故縣川在雒南縣東南四十里通志即要水水經注要
[025-26a]
水南出三要山東北逕拒陽城西而東北流入於洛謹/按
拒陽故城/在縣東南縣志源出三要山源逺水濶東流而北折經
故縣治因名又北逕縣東南五十里之頁山下繞迴西
入於洛已上/雒南
金井河在山陽縣西南七十里通志自鎮安界流入又
東南入湖廣鄖西界漢書地理志上洛甲水東南至錫
入沔謹按上洛今屬商州錫/縣今屬鄖西白河界水經注甲水自逕金井城
南又東逕上庸郡北與關柎水合又東南逕魏興郡之
[025-26b]
洵陽南又東右入漢水謹按魏上庸郡治/豐陽屬今縣境隋書地理志
豐陽縣有甲水謹按豐陽故/城在縣南通志甲河以甲於諸水而
名舊云夾河非是西安府志金井河一名金津河商州
志一名合河以衆水所㑹而名又東南流逕縣南百二
十里南入湖廣舊上津縣境凡三百八十里至甲河關
入漢縣志自鎮安柴家莊東來合花水諸河至董家溝
合於豐水又花水河在縣西南百里自鎮安境白石崖
東來流入合河
[025-27a]
色河在山陽縣西三十里通志自商州來南流與豐水
合水經注關柎水自青泥西山南經陽亭聚西俗謂之
平陽水南合豐鄉川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謹按陽亭/聚在今縣
北今二水相合在縣境則/合處亦舊屬上津地也縣志關柎色河其上源曰安
武水又名下關坊河西流至石碥合於豐河
縣河在山陽縣南通志即豐陽川一名豐鄉川又名豐
河水經注豐陽川水出豐鄉東山西南流經豐鄉故城
南又西合關柎水縣志縣河發源於縣東二十里圈嶺
[025-27b]
西流逕縣城南又西流合色河折而南入合河又南至
甲河關入漢
丹水在山陽縣東百五十里與商南接界通志一名兩
河自州東入縣境至竹林關與銀花水合又銀花河在
縣東八十里源出圈嶺己上/山陽
丹水在商南縣西四十里商州志即今之兩河水自州
境來逕縣西南一百里曰上兩河合銀花河水又東復
逕縣南四十里曰下兩河與沐河商河合又東南入淅
[025-28a]
川界又沐河一名縣河在縣東門外發源盧氏縣之界
嶺南流入縣境西南入兩河又商河在縣西南八十里
東流入兩河
清油河在商南縣西三十里通志源出雒南花障坪自
西北入境納武關以東之水南流逕縣西而入丹水
花字潭在商南縣西南百三十里縣志有三潭相連俱
在石上每潭周十餘丈兩旁懸崖下瞰形勢甚險亦名
風雨雷潭俗傳至其地者不敬則雷聲隠隠潭水隨溢
[025-28b]
己上/商南
  古蹟第宅/
商州唐洛源監一統志在商州東五十里孝野崖唐書
地理志商州有洛源監錢官
迎翠樓一統志在商州東商洛故城内唐時建
宋阜民監一統志在雒南縣東南四十里宋史食貨志
仁宗採雒南紅崖山虢州青水冶青銅置阜民朱陽二
監元豐九域志上洛縣有阜民錢監又有龍渦鎮北二
[025-29a]
銀塲按朱陽監在河南陜州
西暉亭商州志在州西十里宋團練副使王禹偁建禹
偁詩有西暉亭下峰巒碧南靜川中朩葉紅之句遺址
猶存
卧牛臺商州志在州西北鳯凰原上邵雍寓商州時州
守延賞牡丹時章惇為商洛令議論縱横不知敬雍雍
言見蓓蕾而知花之高下者知花之次也見根蘖而知
花之高下者知花之上也如公所言知花之次耳因陳
[025-29b]
天人理數之學惇始愧服
  古蹟祠宇/
上古蒼頡廟一統志在商州城北商山書院後
唐虞契廟一統志在商州東九十里
漢四皓廟一統志在商州西金雞原一在州東商洛鎮
後魏雙烈祠商州志在州治西祀北魏孝武時洛州刺
史郭琰泉仚
唐裴晉公祠一統志在商州東八里祀裴度
[025-30a]
韓文公祠一統志在商州西秦嶺上祀韓愈
大雲寺一統志在商州治西唐建舊名西巖院元至正
中更名
西巖寺一統志在商州西八里仙娥峰麓唐建
雲盖寺一統志在鎮安縣西北四十里雲盖嶺唐建殿
宇宏麗遺址猶存明正統中重修
黄龍寺一統志在雒南縣西四十五里相傳唐黄龍禪
師駐錫處
[025-30b]
明原尚書祠一統志在商南縣西祀原傑
  古蹟郊邑/
周蒼野聚一統志在州東南左傳楚師軍於蒼野杜注
蒼野在上洛縣水經注丹水自蒼野東歴菟和山按蒼
野在菟和山西舊志謂在州南一百六十里誤
武關通志在商州東一百八十五里左傳楚司馬昄使
謂晉陰地大夫曰將通於少習以聽命杜注少習秦商
縣武關也戰國䇿蘓秦說楚威王曰秦一軍出武關一
[025-31a]
軍下黔中則鄢郢動矣漢書高帝紀沛公攻武關應劭
曰武關秦南關也通南陽郡京相璠曰武關楚通上雒
扼道也水經注丹水歴少習出武關洛書甄曜度武關
山為地門上應天齊星柳宗元館驛使記自霸而南至
於藍田其驛六其蔽曰商州其關曰武關州志在州東
武關山下當官道設關北接高山南臨絶澗去河南内
鄉縣一百七十里明洪武中以兵守之後設廵檢司今
唐李涉再宿武關詩遠别秦城萬里遊亂山高下出/商州關門不鎻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宋胡宿過
[025-31b]
武關詩津亭歌闋戒棠舟五兩風來不暫留西北浮雲/連魏闕東南初日滿秦樓層城渺渺人傷别芳草萋萋
客倦遊平樂舊歡収不/得更凴飛夢到瀛洲
漢王陵故城一統志在州南水經注丹水逕一故城南
名曰三户城昔漢祖入關王陵起兵丹水以歸漢祖此
城疑陵所築也括地志王陵故城在上洛縣南三十一
里州志今縣西南四十里軍嶺下地名秦王城或謂即
王陵之譌
漢王城一統志在商南縣東十里俗傳光武屯軍於此
[025-32a]
四皓墓通志在商州西三里有四塚塚前有廟廟中有
古今碑刻又商洛舊縣西亦有四皓塚謹按十六國春/秋前涼張重華
云長安有四皓墓考文章緣起云惠帝為之立碑商山/則葬長安之說誤也但今商州四皓墓有二一在州西
三里一在州東八十里商州鎮西未知孰是唐李白過/四皓墓詩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園綺復安在雲蘿
尚宛然荒凉千古跡蕪沒四墳連伊昔鍊金鼎何年閉/玉泉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烟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
旋紫芝高咏罷青史舊名傳/今日併如此哀哉信可憐
唐偏路隘通志在商州西北十里唐書地理志貞元七
年商州刺史李西華自藍田至内鄉開新道七百餘里
[025-32b]
迴山取途人不病涉謂之偏路輿程記自武關西北行
四百餘里至藍田縣皆行山中即所謂偏路也至藍田
始出險就平州志又自說法洞至石佛灣明嘉靖萬厯
間商洛道郗元洪知州王邦俊相繼修葺鑿壁架梁砌
石連棧至今利賴唐李商隠商于新開路詩六百商于/路崎嶇古共聞蜂房春欲暮虎穽日
初曛路向泉間辨人從樹杪分更誰開㨗徑速擬上青/雲又商于詩商于朝雨霽歸路有秋光背塢猿収果投
巖麝退香建瓴真得勢横㦸豈能當割地張儀詐謀身/綺季長清渠川外月黄葉廟前霜今日看雲意依依入
帝/鄉
[025-33a]
板橋通志在商州北四十里跨荆水上温庭筠詩人跡
板橋霜即此
韋善俊墓通志在雒南縣西南二十里藥子嶺
宋乾祐關縣志今名舊縣關宋置在鎮安縣北九十五
里又青鳯關俗名青銅關在縣南七十五里接洵陽縣
界輿地紀勝云洵陽縣有青鳯關即此關也西安府志
謂之青風關
金商洛鎮通志在商州東八十五里金史地理志商洛
[025-33b]
縣貞元二年廢為鎮謹按即隋/故商洛縣
黄川鎮通志在商州西七十里金史地理志商州舊有
黄川鎮
明牧䕶關一統志在商州西一百二十里與西安府藍
田縣接界或譌為糢糊關又譌為莫䕶關有南北二關
明設秦嶺廵司於此今廢
龍駒寨一統志在州東一百里有東西二寨據雞冠山
俗傳項羽烏騅産此故名其地水趨襄漢陸入關輔南
[025-34a]
 北輻輳一巨鎮也
 盧靈關一統志在洛南縣東北一百十五里路通河南
 盧氏靈寶二縣關之西有黄龕舊傳河中有金關之東
 有石室宏敞名五仙窑
 三要鎮一統志在雒南縣東南九十里三要山下明成
 化七年置廵司於此
 竹林關一統志在山陽縣東一百三十里臨丹水自此
 登舟經浙川榖城至小江口入漢為下襄陽水路明成
[025-34b]
 化十三年置廵司今裁
 豐陽關一統志在山陽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即故漫川
 縣明洪武初置廵司於豐陽鎮成化十三年移駐於此
 仍名豐陽廵司今裁通志晉永和九年秦苻雄遣苻菁
 略上洛立荆州於豐陽川即今豐陽關
 永安寨一統志在商南縣西十里
本朝康熙初縣嘗僑置於此
  關中勝蹟圖志巻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