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03 關中勝蹟圖志-清-畢沅 (WYG)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闗中勝蹟圖志巻十七
           陜西巡撫臣/畢沅撰
  大川附水/利
鳳翔府雍水在鳳翔縣南又東南流入岐山界水經注
雍氷出雍山東南流歴中牢溪世謂之中牢水亦曰氷
井水南流而左會左陽水又與東水合世亦名之為淬
空水又東流鄧公泉注之
[017-1b]
汧水在鳳翔縣西三十里自汧陽縣流入通志一名汧
陽河
返眼泉水在鳳翔縣西北三十里即東水水經注東水
北出河桃谷南流右會南源世謂之返眼泉亂流南逕
岐州城東而南合雍水州居二水之中南則兩川之交
會也通志泉出似人返眼故名
塔寺水在鳳翔縣東二里即左陽水一名西水水經注
左陽水世名之西水北出左陽溪南流逕岐州城西又
[017-2a]
南流注於雍水縣志左陽水行十里至西平伏不見伏
三十里至三岔復出東流合於塔寺河府志塔寺河在
城東從西來轉南達於雍水又鳳凰泉在城西北遶城
而流南合於塔寺河
鄧水在鳳翔縣北十里即鄧公泉水經注水出鄧艾祠
北故名數源俱發逕雍縣城南又東流注於雍水
横水在鳳翔縣東三十里一名小横水一名杜陽川又
名夜叉河東南流入岐山界水經注杜水出杜陽山其
[017-2b]
水南流謂之杜陽川又東南流左會漆水俗謂之小横

東湖在鳳翔縣東門外一統志即宋蘇軾詩鳳翔八觀
之一也岐州水苦鹽濁獨此水味絶甘美多芰荷脩竹
為郡中遊覽之勝通志其水南流入雍水宋蘇軾東湖/詩吾家蜀江
上江水緑如藍邇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慙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不謂郡城東數
步見湖潭入門便清奥怳如夢西南泉源從高來隨波/走涵涵東去觸重阜盡為湖所貪但見蒼石螭開口吐
清廿借汝腹中過胡為目耽耽新荷㺯晚涼輕棹極幽/探飄飄忘逺近偃息遺佩篸深有龜與魚淺有螺與蚶
[017-3a]
曝晴復戲雨戢戢多於蠶浮沈無停餌倐忽遽滿籃絲/緡雖強致瑣細安足戡聞昔周道興翠鳳棲孤嵐飛鳴
飲此水照影㺯毿毿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耼翠羽無/復見上有鸇搏䳺嗟予生雖晚好古意所妉圖書巳漫
漶猶復訪僑郯巻阿詩可繼此意久巳合扶風古三輔/政事豈汝諳聊為湖上飲一縱醉後談門前逺行客刧
劫無留驂問胡不回首無乃趁朝參予今正疎懶官長/幸見函不辭日遊再行恐嵗滿三暮歸仍倒載鐘鼓已
韽/韽
 臣/謹按方輿紀要鳳翔東湖為雍渭二水所溢今攷
 雍水在湖下流若渭水則相距頗逺無由溢入嘗閲
 宋蘇軾詩泉源從髙來隨波走涵涵東去觸重阜盡
[017-3b]
 為湖所貪今城西北有鳳凰泉繞城而流南合於塔
 寺河詳軾詩意乃因泉水涓流滙而為澤軾詩又云
 聞昔周道興翠鳳棲孤嵐飛鳴飲此水照影㺯毿毿
 自注此飲鳳池也益可見即泉之所瀦矣當日湖潭
 清奥與渼陂&KR1793水並傳名勝嵗久就堙舊有湖亭及
 軾祠宇亦多傾圮臣/於乙未春初䕶送川師入蜀經
 歴鳳翔飭為重加葺治灌莽既闢清流瑩然蒲稗因
 依榆栁映蔚庶幾昔賢遺跡復還舊觀按軾八觀詩
[017-4a]
 一為石鼓舊在縣南二十里石鼓原唐鄭餘慶守鳳
 翔遷之孔廟軾時猶及見之大觀中移置汴京元皇
 慶二年復輦致大都今在國子監一為詛楚文軾詩
 自注碑獲於開元寺土下今在太守便㕔按詛楚文
 傳有數本今石碣均已湮沒一為開元寺王維吳道
 子畫一為天柱寺楊惠之塑維摩像今二寺雖有其
 名不特畫壁塑像久而不存即梵宇亦俱非舊制一
 為李氏園禾黍彌望一為真興寺閣故址莫尋惟秦
[017-4b]
 穆公墓在城東南隅今置守冢而東湖尚為岐下勝
 遊八觀陳迹遺留僅此而巳
飲馬池在鳳翔縣南七里相傳為秦穆公飲馬處
槖泉在鳳翔縣城内東南隅通志其泉注水旋盈旋涸
有似無底故名槖泉
謙泉在鳳翔縣東闗外通志泉甘可飲盈而不溢有似
乎謙故名
虎跑泉在鳳翔縣東北十五里通志在大像寺前一名
[017-5a]
金沙泉巳上/鳳翔
渭水在岐山縣南四十里自寳雞界流入又東入郿縣
界水經注渭水自合磻溪水又東逕石原南又東逕五
丈原北又東至郿縣
白玉溝水在岐山縣南五十里通志渭南小水也源出
五丈原西北流入渭
斜谷河在岐山縣南自褒城界流入又東北至郿縣界
入渭史記河渠書褒水通沔斜水通渭褒之絶水至斜
[017-5b]
間百餘里括地志斜水出衙嶺山與褒水同源而泒分
通志桃川在縣南百五十里其水出大山中流為斜谷
水逕太白峽斜谷闗北流入渭一名石頭河又青峰澗
水在縣南百五十里桃川西朱石澗水在縣南百一十
里俱在斜谷闗内繚曲四十里北流入渭
雍水在岐山縣南十里自鳳翔界流入又東入扶風界
水經注雍水自合鄧公泉又東逕召亭世謂之樹亭川
葢召樹聲相近而誤耳又東南流與杜水合謹按今雍/水在岐山
[017-6a]
者俗名濉河一名後河至扶風縣合湋水自下/又通名為湋水亦名白水皆即雍水之訛也
横水在岐山縣南三里自鳳翔界流入合雍水通志即
杜水水經注杜水東南合漆岐二水俗謂之小横水或
名之米流川逕岐山西又屈逕周城南又厯周原下自
下亦名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與雍水合縣志
潢河一名水南河自鳳翔界流來合潤徳泉水又逕縣
西有南寺溝水自實相寺南流入之又八畝溝水自縣
城北來流入之潢河又東南流會濉河為交河亦名雙
[017-6b]
謹按潢河即横水/亦以木而訛水也
潤徳泉水在岐山縣西北十五里周公廟後通志即古
巻阿也唐大中元年十月大風忽作飛泉噴湧節度使
崔珙上其事褒賜今名又流逕縣西七里為佛兒溝宋/蘇
軾周公廟詩廟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廟後百許步有泉/依山湧洌異常國史所謂潤徳泉也吾今那復夢周公
尚喜秋來過故宫翠鳳舊依山硉兀清泉常與世窮通/至今遊客傷離黍故國諸生詠雨濛牛酒不來烏鳥散
白楊無數/暮號風
湋水在岐山縣東又東南合雍水流入扶風界漢書溝
[017-7a]
洫志闗中有湋渠如淳注湋水出湋谷元和郡縣志扶
風縣南湋川水近代譌作圍太平寰宇記源出縣東北
六里湋谷東縣志湋水一名白水亦名圍川唐以此名
縣又魯班溝水在縣東十里龍尾溝水在縣東二十里
麻葉溝水在縣東二十里俱有小水南流入交河通志
按太平寰宇記則湋水出於縣境當即魯班溝諸水乃
今皆直指雍水為湋川矣
岐水在岐山縣北源出麟遊縣普潤里東南流入漆水
[017-7b]
斜谷河渠在岐山縣南一百五十里一統志一名石頭
河其水灌田甲於他處已上/岐山
雍水在扶風縣南門外自岐山界流入又東入武功界
水經注雍水自合姜水又東逕美陽縣之中亭川謹按/美陽
故城在/縣北元和郡縣志湋川縣以縣湋水為名謹按唐湋/川縣即今
治/縣志湋水一名白水即雍水城數患水勢衝激明知
縣黄鉉築隄植栁以障之今隄尚存
畤溝河在扶風縣東十步俗名漆水通志源出縣西北
[017-8a]
五十里自岐山界龍泉寺流來至縣東門外合湋水謹/按
此水入雍水與麟遊縣入小横水之/漆水别為一水縣志引綿詩疑誤
美水在扶風縣東十五里一名浪店溝通志源出美山
逕美陽故城至縣東浪店南入湋水又石槽澗在縣北
鳳泉西兩山壁立古柏從石罅中出狀如龍蛇其下為
石澗波濤漱激泰川水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源出呂寨
之温泉隆冬不氷南流合於美水
信義泉在扶風縣東二十里信義村通志形如盆口隨
[017-8b]
汲隨盈不汲亦不溢其味甘洌
鳳泉在扶風縣東北五十里雍勝略在明月山西相傳
文王時鳳鳴岐山曾飲於此通志泉在天度鎮北十里
其泉為瀦水時或溢出檻外已復縮入有禱輒應人稱
靈異又明月山隂有碗泉在鳳泉之後水自石罅下注
於石其形如碗故名又馬泉在鳳泉東十里已上/扶風
渭水在郿縣北三里自岐山界流入又東入盩厔界水
經注渭水東逕積石原又東逕五丈原北又東逕郿縣
[017-9a]
故城南又東逕武功縣北斜水自南注之又東逕馬冢
北又逕武功縣故城北又東合雍水通志渭河自入縣
界逕西磑汶家村又逕縣北東流過槐芽鎮柿林里至
龍舞屯凡流七十五里出縣界
斜谷河在郿縣西南三十里與岐山接界漢書地理志
武功縣斜水出衙嶺山北至郿入渭水經注斜水出武
功縣西南衙嶺山北歴斜谷逕五丈原東以出武功縣
亦謂之武功水其水北流注於渭通志斜谷河分導縣
[017-9b]
境者曰清水河逕馬鞍山循紅崖東北流二十里入渭
源微而委緩清澈可鑒故名其東導一派曰磨渠河逕
景家橋與蒼龍谷水合亦曰蒼谷水東入乾溝河以在
城南亦名南河
乾溝河在郿縣東五里通志其源有五一名五谷水一
曰磨石谷水出滴水崖合井索谷水水出觀音池逕曲
兀堡合萬户谷水又逕西梁閣合桐谷水稍東又合駱
谷水逕洪寺谷合流紆曲四十餘里雨澇時五谷水皆
[017-10a]
會旱則絶流故名乾溝謹按此駱谷别是一水/非盭厔之駱谷水也
赤谷水在郿縣東二十五里縣志駱谷之東有赤谷水
俗呼紅河源出太白湫名太白峽水自山巖噴飛而下
出谷分三派其逕河底注渭者曰洪溝河又名甯曲河
其逕第二坡由教坊注渭者曰教坊河其逕馬頭原清
湫里者曰清湫河北流二十里入渭又有黑谷水在赤
谷水東出於滴水崖在南山寨坪坪下有潭清澈見底
再南即四嘴山有白馬仰天池或曰即谷水之源也北
[017-10b]
流入於清湫河
山河在郿縣東三十里清湫河東通志源發太白湫出
潭谷口流二十餘里為槐芽泉其水湍激西流注於渭
湯谷河在郿縣東五十里唐書地理志郿縣有鳳泉湯
通志隋唐之鳳泉縣以此名謹按鳳泉故/城在縣東湯為隋唐勝
蹟其南有魚洞每嵗穀雨前有金鯽浮游少焉大魚湧
出三日乃止有鱗鬛異常者亦名魚龍泉其水出碌碡
崖逕鍾呂坪出谷口北流二十五里入渭以源發湯谷
[017-11a]
又名湯谷河
兩谷河在郿縣東通志大振谷水俗稱仙人峽水在湯
谷東源出燕子窩北流二十里至睡佛寺與韋谷水合
名為兩谷河河有怪石多沙又名沙河北流二十里至
太白廟入渭其韋谷水俗訛為泥谷源出掃帚嶺北流
合大振谷水入渭謹按韋谷水/亦見盩厔
石麓廟渠在郿縣南三十里通志引斜谷闗水以達於
石麓廟堡之前後左右分為四渠頗資灌溉
[017-11b]
金渠在郿縣東南二十里通志引洪溝河水至甯曲堡
甯曲地皆砂石不能鑿井康熙八年知縣梅遇鑿石開
甽以通水路自甯曲以上為居民食水自甯曲而下灌
坂下田數百頃甯渠民居成集遂興市集名曰金渠集
巳上/郿縣
渭水在寳雞縣南一里自隴州流入又東入岐山界水
經注渭水東與楚水合又東入散闗又東逕西武功北
與扞水合又東右合南山五溪水諸澗流注之又東逕
[017-12a]
陳倉縣西陳倉水東南注之渭水又東與綏陽溪合又
東逕郁夷故城南汧水入焉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又
東逕石原謹按西武功故城在縣西南又按太平寰宇/記郁夷故城在隴州西則渭水不應逕陳倉
而復逕郁夷也/疑傳寫之誤
陸川在寳雞縣西二十五里通志即楚水一名長蛇水
水經注楚水南流逕長蛇戍又南流注於渭
塔河在寳雞縣西南十五里自鳳縣界來東北流入於
渭通志即扞水水經注扞水經故道縣西又東北歴大
[017-12b]
散闗入渭謹按故道縣/今屬鳳縣
清澗河在寳雞縣南五里東北流入渭通志瀑布泉在
縣西南七十里出煎茶坪山頂懸流如布即清澗河源
謹按此當即酈/注之五溪水也
金陵河在寳雞縣東五里源出五峰山南流入渭通志
在渭水北自隴州流入縣境又南逕陵原入渭
清水在寳雞縣東南二十里通志即陳倉水水經注陳
倉水出陳倉山下東北流注於渭
[017-13a]
汧水在寳雞縣東三十里自汧陽界流入又東南入渭
水經注汧水逕郁夷縣又逕平陽故城南又東流注於
渭水謹按平陽今/屬岐山縣通志一名汧陽河出隴州北入境東
南流六十里入渭
洛谷水在寳雞縣東南六十里源出南山北流入渭通
志即綏陽水水經注綏陽溪水上承斜水自斜谷分注
綏陽溪北届陳倉入渭
箕谷水在寳雞縣東南六十五里源出箕谷北流三里
[017-13b]
入渭方與紀要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以大兵出祁山
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兵據箕谷是也
有箕谷水出焉又温水谷亦在縣東南四十里温水出
焉北流入渭
磻溪在寳雞縣東南八十里一名兹泉一名慈泉一名
璜河呂氏春秋太公釣於兹泉水經注磻溪水出南山
兹谷乗髙激流注於溪中溪中有泉謂之兹泉泉水潭
積自成瀏渚今人謂之几谷東南隅有石室葢太公所
[017-14a]
居也水流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跪
餌兩膝遺跡尚存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於渭
括地志慈泉出岐山縣西南几谷通志璜河在渭水南
源出秦嶺北流五十里入渭唐梁肅磻溪銘至人無心/與道出處處則土朩出則
雷雨惟殷道絶粤有尚父爰宅於幽盤桓草莽天地闔/闢隂陽運行明極而昏昏極而明遇主水濱謀泰八紘
牧野桓桓一麾而平惟彼日月得天而光惟彼聖賢得/時而彰獨夫昏迷我乃豹藏文武作周我乃鷹揚故曰
大道無體大人無方運用變通至虛而常作銘磻溪今/古茫茫宋蘇軾磻溪石詩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嘗煖安
知渭上叟跪石留雙骭一朝嬰世故辛苦平多難亦欲/就安眠旅人譏客懶又禱雨磻溪詩龕燈明滅欲三更
[017-14b]
欹枕無人夢自驚深谷留風終夜響亂山銜月半牀明/故人漸逺無消息古寺空來看姓名欲向磻溪問姜叟
僕夫屢報斗杓傾又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詩夜入磻/溪如入峽照山炬火落驚猿山頭孤月耿猶在石上寒
波曉更喧至人舊隠白雲合神物已化遺蹤蜿安得夢/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又自磻溪往陽平憩於麻
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詩不到峰前寺空來渭上村/此亭聊可喜脩徑豈辭捫谷映朱欄秀山含古朩尊路
窮驚石斷林缺見河奔馬困斯青草僧留薦晚飱我來/秋日午旱久石牀温安得雲如葢能令雨瀉盆共看山
下稻凉葉/晚翻翻
故道水在寳雞縣西南五十餘里又西南流逕黄牛堡
入鳳縣界水經注故道水出陳倉之大散嶺西南流逕
[017-15a]
故道縣
虢川在寳雞縣東南百五十里太平寰宇記虢縣有桃
虢川路通漢中通志虢川水源出粤山下北流十里又
折而西流六十里逕進口闗入鳳縣界謹按此即鳳縣/之紫金水源也
玉女潭在寳雞縣西南二十五里玉女祠下一統志五
代時蜀將安思謙敗漢兵處
阿谷泉在寳雞縣東五里西平原之麓通志其水清洌
觸穢輒塞禱祀乃通號為神泉
[017-15b]
雞跑泉在寳雞縣東二十里通志相傳秦穆公神雞飲
此遇旱淘之則雨
滴水泉在寳雞縣東三十里官道旁又名三疊泉巳上/寳雞
汧水在汧陽縣南一里自隴州流入又東南逕鳳翔界
入寳雞界水經注汧水自會吳山水又東南逕隃麋縣
故城又東南歴慈山逕郁夷縣謹按隃麋故城在縣東/又按故郁夷縣及慈山
今俱屬隴州/説見寳雞縣通志汧水合暉河逕縣東玉清宫前有石
峽對鎖每逢霖雨水發則波勢洶湧轟若雷霆謂之大
[017-16a]
石門又東一里許為小石門或傳大禹導汧入渭所鑿

草壁谷溪在汧陽縣西三十里其北有石魚溝舊有石
魚神廟相傳溝内有石欲取者䖍禱剖石則兩片皆有
魚形否則不全其水流入草壁溪南流六十里入汧
暉川河在汧陽縣西通志源出馮坊里為北山之水所
聚勢極猛迅南流七十里入於汧
隃麋澤在汧陽縣東八里元和郡縣志漢以此名縣通
[017-16b]
志其地近水宜秔稻今堙
珍珠泉在汧陽縣南三里通志一名吐珠泉在三泉鄉
其泉自山罅迸出清洌較勝諸水相傳飲此可以消癭
汧水渠在汧陽縣界通志在北岸掘引灌田者凡十有
四屈家灣渠在縣西四十五里又東為草北鎮渠在縣
西三十五里又東為羅家店渠在縣西二十五里又東
為葫蘆舗渠在縣西二十三里又東為寇家河渠在縣
西二十里又東為新興舗渠在縣西十五里又東為段
[017-17a]
坊渠在縣西十里又東為毘盧寺渠在縣西五里汧水
逕縣西闗外又逕縣城南至縣東闗外為玉清宫渠在
縣東二里又東為小石門渠在縣東三里又東為五里
舗渠在縣東五里又東為龍泉里渠在縣東十里又東
為髙崖村渠在縣東二十里又東為黄里鎮渠在縣東
二十五里其在南岸者凡十有二首為乾河灘渠在縣
西四十五里又東為安化村渠在縣西三十五里又東
為水磨溝渠在縣西三十二里又東為馬家村渠在縣
[017-17b]
西三十里又東為堎底村渠在縣西二十五里又東為
古蹟溝渠在縣西二十里又東為朱坊堡渠在縣西十
里又東為上下馬家灘渠在縣西五里又東為小石門
渠在縣東三里與北岸小石門渠相對舊立閘於此以
防水漲又東為段家灣渠在縣東十里又東為鄒家莊
渠在縣東二十里又東為峰臺山根渠在縣東二十五
里凡灌田四千餘畝巳上/汧陽
漆水在麟遊縣西東南流入岐山界詩猗與漆沮毛傳
[017-18a]
岐周之二水山海經羭次之山漆水出焉郭璞注漆水
出岐山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漆縣漆水在縣西謹按漆/縣故城
在縣/西十三州志漆水出漆縣西北至岐山東入渭水經
注漆水出杜陽縣之漆溪謂之漆渠漆渠水南流大欒
水注之二川并逝俱為一水南與杜水合謹按杜陽故/城即今治
元和郡縣志普潤縣城西有漆水謹按普潤故/城在縣西太平寰
宇記漆水源出普潤縣東南漆溪通志源出縣西百二
十里舊普潤縣西之青青山合岐水入渭雍錄岐之與邠/固皆同隸漢世
[017-18b]
漆縣然漢志漆水特一出無兩漆也元和郡縣志務合/鄭説遂分漢志一漆而著諸兩縣故普潤新平皆有漆
水仍於新平立之説曰漆水在縣西九里西流注乎涇/今麟遊亦冇漆水與此異据此不獨一漆分為兩漆而
意指所向正謂邠州漆水應經而岐下漆水不與緜應/也夫漢志但著一漆而吉甫直以邠漆為漆不以岐漆
為漆則酷信康成之過也通志按鄭氏緜詩注云公劉/遷豳居漆沮之地故元和郡縣志謂邠州之漆别為一
水入涇而太平寰宇記亦以白土川當之然又考元和/郡縣志云隋置普潤屯後廢屯立縣在漢為漆縣地則
亦明謂普潤即漆縣矣又安得謂一漆縣冇兩漆水/乎程大昌力辨其誤似不為無見故存其説以俟考
 臣/謹按元和郡縣志謂漆水有二緜詩之漆在邠之
 新平而不在岐之普潤其説是也程大昌謂不當以
[017-19a]
 一漆而著諸兩縣陜西通志辨之然其語意亦似謂
 普潤新平只一漆水而不知入渭入涇自有兩水不
 可融合臣/嘗以考之經一章言公劉居豳即著沮漆
 之水二章乃言古公遷岐然則緜詩之漆安得謂其
 在岐而不在邠乎元和郡縣志謂新平縣西九里有
 漆水北流入涇禹貢錐指謂涇水今自邠州北東南
 流於永夀界漆水北流必注於涇是邠州漆水不特
 與緜詩合而亦即禹貢漆沮既從之漆水太平寰宇
[017-19b]
 記以白土川當之是也然其謂恐是漢之漆水則又
 不然葢漢志漆水以十三州志考之當是入渭之水
 班固言漆水在漆縣西今漆縣故城在麟遊樂史乃
 謂今麟遊縣東南有漆水南流與杜陽水合非漢之
 漆水其説正與班志相背臣竊以為方輿紀要白土
 川或謂之漆水此緜詩及禹貢之漆也許慎説文漆
 水出右扶風杜陽岐山東入渭乃是漢志之漆如此
 分屬殊不岐誤若其在耀州富平者源出同官又是
[017-20a]
 一水與此兩漆水皆無與也
岐水在麟遊縣西淮南子岐水出石橋山東南流論衡
王季𦵏於滑山之尾樂水齧其墓水經注大欒水出杜
陽縣西北大道川東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隋書地理
志普潤縣有岐水太平寰宇記岐水即大欒水也源出
普潤縣東南流入漆水
杜水在麟遊縣南城下東南流入乾州界漢書地理志
杜陽縣有杜水南入渭詩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齊詩
[017-20b]
作自杜言公劉居杜與沮漆之地水經注水發杜陽縣
大嶺側世謂之赤泥峴沿波歴澗俗名大横水疑即杜
水矣其水東南流逕杜陽故城世謂之故縣川二坑水
注之水有二源一水出西北與瀆魋水合而東厯五將
山又合鄉谷水水出鄉溪東南流入杜水謂之鄉谷川
杜水又南合莫水隋書地理志普潤縣有杜水太平寰
宇記杜水源出普潤縣東南溪澗間通志杜水出縣西
五十里招賢鎮杜山之隂行石澗中東南流至舊九成
[017-21a]
宫西納鳳臺山北西海口一帶之水而其流始大葢西
海口納良舎西坊兩流也又東南納清水河一帶之水
而其流愈大杜水又接排雲殿山細流而東逕縣南北
受通濟橋五龍泉和尚泉等水又東則南受馬家溝口
水又東折逕火星廟北過峽東轉合於澄水縣治居杜
澄二水之中復折而過慈禪寺受石臼山史家河一派
再折至柴石山後受吳雙以北之水而可以勝舟矣又
數折北受縣東之尉遲澗水又受小花石溝水而其勢
[017-21b]
益大出縣境逕乾州又至武功入渭
清水河在麟遊縣西十里通志合青蓮山箭括山下兩
流北流入杜水謹按疑即水經/注之二坑水
五龍泉水在麟遊縣西南流入杜水通志水味作酒異
常宋熙寧中王竦為記立石今不存
澄水在麟遊縣東城下通志源出澄名里納北來嶺西
河四郎廟峽内諸水東南入杜水謹按疑即水經/注之鄉溪水
尉遲澗水在麟遊縣東三十里通志入長安便道兩山
[017-22a]
險阻中横一澗相傳太宗幸九成宫尉遲敬徳開修輦
路於此
細川谷水在麟遊縣西太平寰宇記細川谷水在普潤
縣南北流入涇州界一統志後魏永安中髙平賊帥万
俟醜奴散營於岐州之北百里細川即此
玉女潭在麟遊縣西南十五里名山記俗傳唐武后避
暑九成宫時浴此通志潭在魚塘峽内其水自永安宫
前流入此潭半山落下聲震巖谷四面屛山圍繞入畫
[017-22b]
隋文帝常遊宴於此
醴泉在麟遊縣西五里唐魏徵醴泉銘序貞觀六年帝
避暑九成宫歴覽臺閣閒步西城躊躇髙閣之下俯察
厥土微覺有潤因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
檻引為一渠味甘若醴雍勝略泉在九成宫中年乆泉
涸有醴泉碑銘魏徵撰歐陽詢書尚存又見古蹟/已上麟遊
渭水在隴州南百四十里自秦州清水縣入境又東入
寳雞界水經注渭水東南出石門度小隴山逕南由縣
[017-23a]
南東與楚水合又東入散關元和郡縣志渭水在南由
縣南四十里太平寰宇記渭水在隴安縣西南四十五里
長蛇水在隴州西南山海經數厯之山楚水出焉而
南流注於渭水經注楚水世所謂長蛇水出汧縣之數
歴山南流逕長蛇戍東又南流注於渭闞駰以是水為
汧水元和郡縣志長蛇川在南由縣西百歩通志在吳
山縣舊境内其流委曲如蛇後魏以此名縣
金陵河在隴州東南四十里南村鎮西又東南流入寳雞界
[017-23b]
汧水在隴州南又東流入汧陽界史記周孝王使非子
養馬於汧渭之間漢書地理志汧縣汧水出西北入渭
續漢書郡國志汧水出汧山水經注汧水出汧縣之蒲
谷鄉弦中谷爾雅曰水决之澤為汧汧之為名實兼斯
舉水有二源一水出縣西小隴山其水東北流歴澗注
以成淵潭漲不測出五色魚俗以為靈莫敢採捕因謂
是水為魚龍水自下亦通謂之魚龍川川水東逕汧縣
故城北又東歴澤亂為一右合龍泉又東會一水自水
[017-24a]
會上下咸謂之魚龍川又東逕隃麋澤謹按隃麋縣/今屬汧陽
書地理志汧陽縣有汧水括地志源出汧源縣西南汧
山東入渭錄異記隴州路七十餘里有洞中有石或大
或小隨水流出破之皆有魚龍形過者並不敢語語者
便聞風雷之聲通志汧河源出汧山東流會北河東南
入汧陽界濱水之地自州西至汧陽寳雞㡬二百里謂
之汧川唐許棠汧湖詩偶得湖中趣都忘隴坻愁邊聲/風下雁楚思浪移舟靜極亭連寺涼多島近樓
吟遊終不厭/還似曲江頭
[017-24b]
白環谷水在隴州西九域志吳山縣有白環水金史地
理志汧源縣有白環水通志水流如環故名
蒲峪水在隴州西二十里周官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
注弦蒲在汧鄭司農云弦蒲或為汧浦爾雅九藪秦有
楊陓郭璞注楊陓在汧水經注汧水出蒲谷鄉弦中谷
決為弦蒲藪九域志汧源縣有弦蒲藪州志弦蒲藪在
州西四十里謹按楊陓即弦蒲今州西四十里尚冇/蒲峪寨則其為古之蒲谷鄉無疑也
金泉水在隴州東四十里水經注汧水右合龍泉泉徑
[017-25a]
五尺源流奮通淪漪四泄東北流注於汧通志金泉在
州東南梨林川水出如注汚之即涸俗傳昔人得金鞭
於此州志一名白龍泉
八渡河在隴州東南俗名一水河水經注汧水又東會
一水發南山西側山下石穴廣四尺髙七尺水溢石穴
懸波側注發源成川北流注於汧州志一水河發源望
輦峰左旋繞廟前東北流入汧水又神岔溝在閬苑西
三里許一通五峰山壑一通一水河源即宋吳玠敗金
[017-25b]
人處謹按水經注云汧水有二源一水出縣西山一水/發南山西側二源皆汧水也本文甚明自昔人誤
謂一水為水名而不察汧有二源之語遂呼/為一水其謬甚矣今特為正之 巳上隴州
 
 
 
 
 
 闗中勝蹟圖志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