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35 金史-元-托克托 (WYG)


[099-1a]
欽定四庫全書
 金史卷九十九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列傳第三十七
  圖克坦鎰本名/安春賈鉉    孫鐸
  孫即康   李革
圖克坦鎰本名安春上京路蘇蘇保子明安人父烏尼
音北京副留守鎰穎悟甫七歲習女直字大定四年詔
[099-1b]
以女直字譯書籍五年翰林侍講學士圖克坦子温進
所譯貞觀政要白氏策林等書六年進史記西漢書詔
頒行之選諸路學生三十餘人令編修官温特赫提克
徳教以古書習作詩策鎰在選中最精詣通契丹大小
字及漢字該習經史乆之樞密使完顔思敬請教女直
人舉進士下尙書省議奏曰初立女直進士科且免鄉
府兩試其禮部試廷試止對策一道限字五百以上成
在都設國子學諸路設府學竝以新進士充教授士民
[099-2a]
子弟願學者聽歲乆學者當自衆即同漢人進士三年
一試從之九年八月詔策女直進士問以求賢為治之
道侍御史完顔佛寧太常博士李晏應奉翰林文字阿
布哈徳甫伊喇傑中都路都轉運副使奚□考試鎰等
二十七人及第鎰授兩官餘授一官上三人為中都路
教授四名以下除各路教授十五年詔譯諸經著作佐
郎温特赫提克徳編修宗璧尙書省譯史阿噌吏部令
史楊克忠譯解翰林修撰伊喇傑應奉翰林文字伊喇
[099-2b]
履講究其義鎰自中都路教授選為國子助教左丞相
赫舍哩良弼嘗到學中與鎰談論深加禮敬丁母憂起
復國史院編修世宗嘗問太尉完顔守道曰圖克坦鎰
何如人也守道對曰有材力可任政事上曰然當以劇
任處之又曰鎰容止温雅其心平易乆之兼修起居注
累遷翰林待制兼右司員外郎獻漢光武中興賦世宗
大悦曰不設此科安得此人章宗即位遷左諌議大夫
兼吏部侍郎明昌元年為御史中丞無何拜參知政事
[099-3a]
兼修國史鎰言人生有欲不限以制則侈心無極今承
平日乆當慎行此道以為經乆之治章宗鋭意于治平
鎰上書其略曰臣竊觀唐虞之書其臣之進言於君曰
戒哉懋哉曰吁曰都既陳其戒復導其美君之為治也
必曰稽于衆舍己從人既能聽之又能行之又從而興
起之君臣上下之間相與如此陛下繼興隆之運撫太
平之基誠宜稽古崇徳留意於此無因物以好惡喜怒
無以好惡喜怒輕忽小善不䘏人言夫上下之情有通
[099-3b]
塞天地之運有否泰唐陸贄甞陳隔塞之九弊上有其
六下有其三陛下能慎其六為臣子者敢不慎其三哉
上下之情既通則大綱舉而羣目張矣進尙書右丞修
史如故三年罷為橫海軍節度使改定武軍節度使知
平陽府事先是鄭王永蹈判定武軍鎬王永中判平陽
府相繼得罪連引者衆上疑其有黨或命節度定武繼
又知平陽焉改西京留守承安三年改上京留守五年
上問宰臣圖克坦鎰與崇浩孰優平章政事張萬公對
[099-4a]
曰皆才能之士鎰似優鎰有執守崇浩多數耳上曰何
謂多數萬公曰崇浩微似趨合上曰卿言是也頃之鎰
拜平章政事封濟國公淑妃李氏擅寵兄弟恣橫朝臣
往往出入其門是時烈風昏曀連日詔問變異之由鎰
上疏略曰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敬
子孝謂之五徳今五常不立五徳不興搢紳學古之士
棄禮義忘廉恥細民違道畔義迷不知返背毁天常骨
肉相殘動傷和氣此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今宜正薄俗
[099-4b]
順人心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得其道然後和氣普洽
福祿荐臻矣因論為政之術其急有二一曰正臣下之
心竊見羣下不明禮義趨利者衆何以責小民之從化
哉其用人也徳器為上才美為下兼之者待以不次才
下行美者次之雖有才能行義無取者抑而下之則臣
下之趨向正矣其二曰導學者之志教化之行興于學
校今學者失其本真經史雅奥委而不習藻飾虚詞釣
取祿利乞令取士兼問經史故實使學者皆守經學不
[099-5a]
惑於近習之靡則善矣又曰凡天下之事叢來者非一
端形似者非一體法制不能盡隱於近似乃生異論孔
子曰義者天下之斷也記曰義為斷之節伏望陛下臨
制萬機事有異議少凝聖慮尋繹其端則裁斷有定而
疑可辨矣鎰言皆切時弊上雖納其説而不能行上問
漢高帝光武優劣平章政事張萬公對曰高祖優甚鎰
曰光武再造漢業在位三十年無沉湎冒色之事高祖
惑戚姬卒至于亂由是言之光武優上默然鎰蓋以元
[099-5b]
妃李氏隆寵過盛故微諌云泰和四年罷知咸平府五
年改南京留守六年徙知河中府兼陜西安撫使布薩
揆行省河南陜西元帥府雖受揆節制實顓方面上思
用謀臣制之由是升宣撫使一品鎰改知京兆府事充
宣撫使陜西元帥府竝受節制詔曰將帥雖武悍乆歴
行陣而宋人狡獪亦資算勝卿之智略朕所深悉且股
肱舊臣故有此寄宜以長策御敵勵兵撫民稱朕意焉
鎰言初置急遞舖本為轉送文牒今一切乘驛非便上
[099-6a]
深然之始置提控急遞舖官自中都至真定平陽置者
達于京兆京兆至鳳翔置者達于臨洮自真定至彰徳
置者達于南京自南京分至歸徳置者達于泗州壽州
分至許州置者達于鄧州自中都至滄州置者達于益
都府自此郵達無復滯焉七年吳曦死宋安丙分兵出
秦隴間十月詔鎰出兵金房以分掣宋人梁益漢沔兵
勢鎰遣行軍都統沃哷伊囉斡副統巴噶罕完顔果囉
以步騎五千出商州十一月伊囉斡拔鶻嶺關果囉别
[099-6b]
將攻破燕子關新道口巴噶罕取小湖關敖倉至營口
鎮破宋兵千餘人追至上津縣斬首八百餘級取上津
縣伊囉斡破宋兵二千于平溪將趨金州宋王柟以書
乞和詔鎰召伊囉斡軍退守鶻嶺關八年春宋安丙遣
景統領由梅子溪新道口朱砂谷襲鶻嶺關巴噶罕果
囉撃走之斬景統領于陣是歲罷兵鎰遷特進賜賚有
差改知真定府事大安初加儀同三司封濮國公改東
京留守過闕入見衞紹王謂鎰曰卿兩朝舊徳欲用卿
[099-7a]
為相太尉匡卿之門人朕不可屈卿下之遷開府儀同
三司佩金符充遼東安撫副使三年改上京留守平章
政事通吉思忠敗績于㑹河堡中都戒嚴鎰曰事急矣
乃選兵二萬遣同知烏克遜鄂屯將之入衞中都朝廷
嘉之徴拜尚書右丞相監修國史鎰言自用兵以來彼
聚而行我散而守以聚攻散其敗必然不若入保大城
併力備禦昌桓撫三州素號富貴人皆勇健可以内徙
益我兵勢人畜貨財不至亡失平章政事伊喇參知政
[099-7b]
事梁&KR1723曰如此是自蹙境土也衞紹王以責鎰鎰復奏
曰遼東國家根本距中都數千里萬一受兵州府顧望
必須報可誤事多矣可遣大臣行省以鎮之衞紹王不
悦曰無故置行省徒揺人心耳其後失昌桓撫三州衞
紹王乃大悔曰從丞相之言當不至此頃之東京不守
衞紹王自訟曰我見丞相恥哉珠格高琪駐兵縉山甚
得人心士樂為用至寧元年尙書左丞完顔綱將行省
于縉山鎰謂綱曰行省不必自往不若益兵為便綱不
[099-8a]
聽且行鎰遣人止之曰高琪之功即行省之功也亦不
聽綱至縉山遂敗績焉頃之鎰墜馬傷足在告聞呼沙
呼難作命駕將入省或告之曰省府相幕皆以軍士守
之不可入矣少頃兵士索人于閭巷鎰乃還第呼沙呼
意不可測方猶豫不能自定乃詣鎰問疾從人望也鎰
謂之曰翼王章宗之兄顯宗長子衆望所屬元帥決策
立之萬世之功也呼沙呼黙然而去乃迎宣宗于彰徳
呼沙呼既殺圖克坦南平欲執其弟知真定府事銘鎰
[099-8b]
説之曰車駕道出真定鎬王家在威州河北人心易揺
圖克坦銘有變朝廷危矣不如與之金牌奉迎車駕銘
必感元帥之恩呼沙呼從之至寧貞祐之際轉敗為功
惟鎰是賴焉宣宗即位進拜左丞相封廣平郡王授中
都路徳勒圖世襲明安富爾錦必喇穆昆鎰尙有足疾
詔侍朝無拜明年鎰建議和親言事者請罷按察司鎰
曰今郡縣多殘毁正須按察司撫集不可罷遂止宣宗
將幸南京鎰曰鑾輅一動北路皆不守矣今已講和聚
[099-9a]
兵積粟固守京師策之上也南京四面受兵遼東根本
之地依山負海其險足恃備禦一面以為後圖策之次
也不從是歲薨詔賻贈從優厚鎰明敏方正學問該貫
一時名士皆出其門多至卿相嘗歎文士委頓雖巧拙
不同要以仁義道徳為本乃著學之急道之要二篇太
學諸生刻之于石有𢎞道集六卷
賈鉉字鼎臣博州博平人性純厚好學問中大定十三
年進士調滕州軍事判官單州司候補尚書省令史章
[099-9b]
宗為右丞相深器重之除陝西東路轉運副使入為刑
部主事遷監察御史遷侍御史改右司諌上疏論邊戍
利害上嘉納之遷左諫議大夫兼工部侍郎與党懐英
同刋修遼史鉉上書曰親民之官任情立威所用決杖
分徑長短不如法式甚者以鐵刃置於杖端因而致死
間者隂陽愆戾和氣不通未必不由此也願下州郡申
明舊章檢量封記按察官其檢察不如法者具以名聞
内庭勑斷亦依已定程式制可復上書論山東採茶事
[099-10a]
其大槩以為茶樹隨山皆有一切護邏已奪民利因而
以揀茶樹執誣小民嚇取貨賂宜嚴禁止仍令按察司
約束上從之承安四年遷禮部尚書諫議如故是時有
詔凡奉勑商量照勘公事皆期日聞奏鉉言若如此恐
官吏迫於限期姑務苟簡反害事體况簿書自有常程
御史臺治其稽緩如事有應密三月未絶者令具次第
以聞下尚書省議如省部可即定奪者須三月擬奏如
取㑹案牘卒難補勘者先具次第奏知更限一月結絶
[099-10b]
違者准稽緩制書罪之上議置相欲用鉉宰臣薦孫即
康張萬公曰即康及第在鉉前上曰用相安問榜次朕
意以為賈鉉才可用也然竟用即康焉泰和二年興陵
崇妃薨上欲成服苑中行登門送喪之禮以問鉉鉉對
曰故宋嘗行此禮古無是也遂已改刑部尙書泰和三
年拜參知政事亳州醫者孫士明輒用黃紙大書勑賜
神針先生等十二字及於紙尾年月間摹作寶樣朱篆
青龍二字以誑惑市人有司捕治款伏值赦大理寺議
[099-11a]
宜准偽造御寶雖遇赦不應原已奏可矣鉉奏天子有
八寶其文各異若偽造不限用泥及黃蠟今用筆描成
青龍二字既非八寶文論以偽造御寶非本法意上悟
遂以赦原明日上謂大臣曰已行之事賈鉉猶執奏甚
可嘉也羣臣亦當如此矣泰和六年御試鉉為監試官
上曰丞相崇浩嘗言試題頗易由是進士例不讀書朕
令以日合天統為賦題鉉曰題則佳矣恐非所以牢籠
天下士也上曰帝王以難題窘舉人固不可欲使自今
[099-11b]
積致學業而已遂用之乆之鉉與審官院掌書大中漏
言除授事上謂鉉曰卿罪自知之矣然卿乆參機務補
益𢎞多不深罪也乃出為安武軍節度使改知濟南府
致仕貞祐元年薨
孫鐸字振之其先滕州人徙恩州歴亭縣鐸性敏好學
遼陽王遵古一見器之期以公輔登大定十三年進士
第調海州軍事判官衞縣丞補尚書省令史章宗為右
丞相語人曰治官事如孫鐸必無錯失初即位問鐸安
[099-12a]
在有司奏為右都管使宋及還除同知登開檢院事鐸
言凡上訴者皆因尚書省斷不得直若上訴者復送省
則必不行矣乞自宸衷斷之上以為然詔登聞檢院凡
上訴者每朝日奏十事詔刋定舊律鐸先奏名例一篇
承安元年遷左諫議大夫改河東南路轉運使召為中
都路都轉運使初置講議錢穀官十人鐸為選首承安
四年遷户部尚書鐸因轉對奏曰比年號令或已行而
中輟或既改而復行更張太煩百姓不信乞自今凡將
[099-12b]
下令再三講究如有益于治則必行無恤小民之言國
子司業赫舍哩善才亦言頒行法令絲綸既出尤當固
守上然之泰和二年十二月上召鐸户部侍郎張復亨
議交鈔復亨曰三合同鈔可行鐸請廢不用詰難乆之
復亨議詘上顧謂侍臣曰孫鐸剛正人也雖古魏徵何
加焉三年御史中丞孫即康刑部尚書賈鉉皆除參知
政事鐸再任户部尚書鐸心少之對賀客誦古人詩曰
唯有庭前老柏樹春風來似不曾來御史大夫卞劾鐸
[099-13a]
怨望降同知河南府事改彰化軍節度使復為中都轉
運使㤗和七年拜參知政事蒲隂縣令大中與左司郎
中劉昻通州刺史史肅前監察御史王宇吏部主事曹
元户部員外郎李著監察御史劉國樞尚書省都事曹
温雄州都軍馬師周吏部員外郎圖克坦永康太倉使馬
良顯順州刺史唐古卓克索巴坐私議朝政下獄尚書省
奏其罪鐸進曰昻等非敢議朝政但如鄭人游鄉校耳
上悟乃薄其罪鐸上言民間鈔多宜收歛院務課程及
[099-13b]
諸窠名錢須要全收交鈔秋夏税本色外盡令折鈔不
拘貫例農民知之迤漸重鈔比來州縣抑配行市買鈔
無益徒擾之耳乞罷諸處鈔局惟省庫仍舊小鈔無限
路分可令通行上覽奏即詔有司曰可速行之大安初
議誅黃門李新喜鐸曰此先朝用之太過耳衞紹王不
察即曰卿今日始言之何耶既而復曰後當盡言勿以
此介意頃之遷尚書左丞兼修國史議鈔法忤旨猶以
論李新喜降濬州防禦使改安國軍節度使徙絳陽軍
[099-14a]
宣宗即位召赴闕以兵道阻宣宗遷汴鐸上謁于宜村
除太子太師有疾累遣使候問貞祐三年致仕是歲薨
孫即康字安伯其先滄州人石晉之末遼徙河北實燕
薊八代祖延應在徙中占籍析津實大興仕至涿州刺
史延應𤣥孫克構遼檢校太傅啓聖軍節度使即康克
構曾孫中大定十年進士第章宗為右丞相是時即康
為尚書省令史由是識其人章宗即位累遷戸部員外
郎講究鹽法利害語在食貨志除耀州刺史入為吏部
[099-14b]
左司郎中上謂宰臣曰孫即康向為省掾言語拙訥今
才力大進非向時比也宰臣因曰即康年已高幸及早
用之上問年幾何矣對曰五十六歲上復問其才何如
張萬公平章政事守貞對曰即康才過之上曰視萬公
為通耳由是遷御史中丞初張汝弼妻高圖斡不道伏
誅汝弼鎬王永中舅也上由是疑永中永中府傅尉奏
永中第四子阿里罕嘗語涉不軌詔同簽大睦親府
&KR3079與即康鞫之第二子實圖美嘗撰詞曲頗輕肆遂
[099-15a]
以語涉不遜就逮家奴徳格首永中嘗與侍妾瑞雲言
我得天下以爾為妃子為大王&KR3079即康還奏詔禮部尚
書張暐覆訊永中父子皆死時論寃之頃之遷泰寧軍
節度使改知延安府事承安五年上問宰相今漢官誰
可用者司空襄舉即康上曰不輕薄否襄曰可再用為
中丞觀之上乃復召即康為御史中丞泰和三年除參
知政事明年進尚書右丞六年宋渝盟有端大臣猶以
為小盜竊發不足恤即康與左丞布薩端參政通吉思
[099-15b]
忠以為必當用兵上以為然上問即康參知政事賈鉉
曰太宗廟諱同音字有讀作成字者既非同音便不當
缺點畫睿宗廟諱改作崇字其下却有本字全體若將
示字依蘭亭帖寫作未字充字合缺點畫如統傍之充
似不合缺即康奏曰唐太宗諱世民偏傍犯如葉字作
&KR0034字泯字作汦字乃擬熙宗廟諱從面從且睿宗廟諱
上字從未下字從世世宗廟諱從系顯宗廟諱如正犯
字形止書斜畫沇字鈗字各從口兑悦之類各從本傳
[099-16a]
從之自此不勝曲避矣進左丞宋人請和進官一階舊
制尚書省令史考滿優調次任回降崔建昌已優調興
平軍節度副使未回降即除大理司直詔知除郭邦傑
李蹊杖七十勒停左司員外郎高庭玉決四十解職即
康待罪有詔勿問章宗崩衞紹王即位即康進拜平章
政事封崇國公大安三年致仕是歲薨遣使致祭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餘慶三至廷試不遂因棄去革
穎悟讀書一再誦輒記不忘大定二十五年進士調真
[099-16b]
定主簿察廉遷韓城令同知州事納富商賂以歲課軍
須配屬縣革獨不聽提刑司以為能遷河北東路轉運
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憂起復遷大興縣令中都左
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監察御史同知昭義軍節度事
丁父憂起復簽南京按察事泰和六年伐宋尚書省奏
軍興隨路官差占者别注闕者選補老不任職者替罷
及司縣各存留強幹正官一員革與簽陜西高霖簽山
東孟子元俱被詔體訪三路官員能否籍存留正官行
[099-17a]
省行部元帥府差占員數及事故闕員老不任職赴闕
奏事改刑部員外郎調觀州刺史兼提舉漕運陝西西
路按察副使大興府治中知府圖克坦南平貴幸用事
勢傾中外遣所親以進取誘革拒之貞祐三年遷戸部
侍郎宣宗遷汴行河北西路六部事遷知開封府事河
南勸農使户部吏部尚書陝西行省參議官四年拜參
知政事革奏有司各以情見引用斷例牽合附㑹實啓
倖門乞凡斷例勑條特旨奏斷不為永格者不許引用
[099-17b]
皆以律為正詔從之是歲大元兵破潼關革自以執政
失備禦之策上表請罪不許罷為絳陽軍節度使興定
元年胥鼎自平陽移鎮陝西革以知平陽府事權參知
政事代鼎為河東行省是時興兵伐宋革上書曰今之
計當休兵息民養鋭待敵宋雖造釁止可自備若不忍
小忿以勤遠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納太原兵後闕
食革移粟七萬石以濟之二年宣差鈕祜祿蘇卜實至
河東於是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歲雨澤
[099-18a]
及時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將不堪從之十月平陽被
圍城中軍不滿六千屢出戰旬日間傷者過半徵兵吉
隰霍三州不時至禆將李懐徳縋城出降兵自城東南
入左右請革上馬突圍出革歎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
目見天子汝輩可去矣乃自殺贈尚書右丞
贊曰傳曰君子之言其利溥哉圖克坦鎰拱揖一語而
宣宗立厥功懋矣賈鉉孫鐸皆舊臣鉉乆致仕鐸忤旨
衛王皆不復用圖克坦鎰亦外官惟孫即康詭隨驟至
[099-18b]
宰相古所謂斗筲之人即康之謂矣鐸論李新喜其言
似漢耿育有旨哉貞祐執政李革可謂君子其進退之
際有古人為相之風焉
 
 
 
 
 金史卷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