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66 四教義-隋-智顗 (T@YI)




四教義卷第六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二明七聖位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
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羅漢。七不時解
脫羅漢。此七位通名聖者。以正為義。即練
道懸鏡也。苦忍真明捨凡夫性。得入聖人性。
真智見理斷於同類之因。故名為聖。此七
聖人復有二種不同。謂學無學。前五種聖人
悉是學人。後二種聖人是無學位也。言學人
者。始從苦法忍發得真智。自爾方有聖人也。
有聖諦具有漏無漏二種五陰。見聖迹故名
為學人。於諦不推求故名無學人也。又無學
人者。真智見理既極三界。正使已盡無惑可
治。不須更學四真智也。復就七聖之位。分
為三道。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一見道者。即
是八正道。見理斷見諦惑。至十五心。如破
[006-0739b]
石方便也。二修道者。即是七覺分隨觀一諦
所斷思惟。如斷藕絲方便也。三無學道
者。如前分別也。一明隨信行位者。即是鈍
根人入見道之名也所言鈍根者。非自智
勳憑他生解名為鈍也。是人在方便道。先
雖有信以未發真不名為行。行以進趣為義。
從得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名隨信
行。故說但有近行人無遠行人。又若在十五
心中。命終無有是處。苦法忍者。欲界見斷
十使對治。是法是則初無漏無礙道也。復次
世間第一法。次第不作不向不行。以能捨
邪業邪趣邪見也。又復世間第一法分別苦
法忍。作五種定。謂地定行定緣定剎那定次
第緣定。次第緣定者。世第一法後即入
苦忍也。雜心偈云。謂色無色苦集滅道亦然。
此法無間等是說十六心。十五心成屬見道。
第十六心即屬修道也。若謂不應然者。如盡
智成。亦不應屬無學道也。是信行人見道十
五心。亦名八人地。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即
是須陀洹向。亦名行中須陀洹也。二明
隨法行位者。即是利根人入見道之名也。言
利根者。自以智薰見理斷結。故云利也。本
在方便道中。能自用觀智觀四真諦法。但未
發真不名為行。因世間第一法發苦忍真明。
十五剎那進趣見真。故名法行也。分別法
行類前信行。解釋可知。但鈍根憑他生解
自智少觀察。利根自智多觀察為異耳。三
明信解位者。即是信行人。入修道轉名信解
也。鈍根憑他信進發真解。故名信解。是
[006-0739c]
信解人證果有三。一證須陀洹果。二證斯陀
含果。三證阿那含果。一明信解證須陀洹果
者。第十六道比智相應。即證須陀洹果也。須
陀洹天竺之言。此翻修習無漏。若成論明猶
是見道。若數人明義。證果即入修道。即用
此一往釋修習無漏義便也。若見所斷略說
三結盡。廣說八十八使盡名須陀洹。受生
死七返終不至八生。二明信解證斯陀含果。
有二種。一向二果。一向者從初果心後。更
修十六諦觀。七菩提行現前。即此世無漏斷
煩惱一品。無礙斷欲界煩惱一品二品。無礙
斷二品乃至五品。皆是斯陀含向。亦名勝進
須陀洹。約此說家家也。二果者若斷六品盡。
證欲界第六品解脫。即是斯陀含果也。斯陀
含天竺之言。此翻云薄。欲界煩惱分為九品。
前六品盡餘三品在。前斷已多所。未斷少。
故名為薄。三明信解人證阿那含。亦有二種。
一向二果。一向者若斷欲界七品乃至八品。
皆是阿那含向。亦名勝進斯陀含。約此說一
種子也。二明果者。九無礙斷欲界結。證第九
解脫。即名阿那含果也。阿那含天竺之
言。此翻云不還。此人欲界五下分結盡。更
不還生欲界。故言不還也。復次須陀洹有三
種。一行中須陀洹。即是須陀洹向。二住果
正是須陀洹果也。三勝進勝進須陀洹。亦名
家家。即是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有二種。一
住果。二勝進。勝進斯陀含亦名一種子。即
阿那含向也。阿那含亦有二種。一住果。二
勝進。勝進阿那含。進斷五上分結。所謂色染
[006-0740a]
無色染等結。即阿羅漢向也。阿羅漢但有一
住果問曰。此說次第得果。毘曇明超越得果。
云何分別。答曰。若凡夫時。斷欲界結六品
乃至八品盡。來入見諦道。後發苦忍真明。
十五心中是斯陀含向。十六心即證斯陀含
果也若凡夫時。先斷欲界第九品乃至無所
有處盡後入見諦十五心。名阿那含行。第
十六心即證阿那含果。此是超越人不證前
二果也是信解人雖是鈍根。而有五種根性
不同。所謂退思護住勝進也。若證阿那含果。
復有五種般及七種般八種般。五種般者。一
中般。二生般。三行般。四不行般。五上流般
也。七種般者。開中般為三種也。八種般者。五
種如前。足現般無色般不定般也。四明
見得位者。法行人轉入修道。名為見得。
是利根人。自以慧勳見法得理。故名見得。
是見得人在思惟道。次第證三果。超越得二
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不藉聞法
不假眾緣具。自能見法得理為異也。見得
利根。但是不動根性。若證阿那含果。亦有五
種般及七種八種不同也。五明身證位者。還
是信解見得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五
下分結。五上分結故發四禪四無色定。即用
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
第定三空定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
事障滅緣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
故名身證阿那含所以者何。入滅盡定似涅
槃法。安置身內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
滅。故名身證也。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以先
[006-0740b]
於凡夫。用等智斷結。得四禪四無色定。後
得見諦第十六心證阿那含果。即修共念處。
還從欲界修背捨勝處一切處入九次第定。
成身證也。是阿那含有二種。一者住果但是
阿那含也。二者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
也。猶名阿那含行向故。即是阿羅漢向攝。
故智度論云。那含有十一種。五種阿那含正
是阿那含。六種阿那含阿羅漢向攝。當知此
身證阿那含。即是勝進阿那含。阿羅漢向攝。
五種般那含。七種般那含。皆但有上流般。八
種般那含但有現般無色般也。如是阿毘曇。
約信解見得。分別數。那含乃有一萬二千九
百六十種。廢說大事豈煩分別也。六明時
解脫羅漢者。即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
方得解脫。故名時解脫。所言阿羅漢者。是
天竺語。此土無翻名。含三義。一殺賊。二不
生。三應供也。具此三義位居無學。阿羅漢
有五種。謂隨信行生五種。退法思法護法住
法勝進也。彼得二智。盡智無學智等見也。
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第九品惑斷盡次一
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
無學等見也。彼或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
五種阿羅漢。是信行種性根鈍。因中修道。
必假衣食床具處所說法及人。隨順善根增
進不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也。是五種羅漢各
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若得滅
盡定即是俱解脫。若不得滅盡定。是人因中
偏修性念處觀。不修共念處觀也。若得滅盡
定者是人因中。修性念處觀。亦修共念處觀。若
[006-0740c]
證果時。三明八解脫一時俱得。故名俱解
脫也。七明不時解脫阿羅漢者。即是法行利
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所言不時解脫者。不
動法人。一向利根因中用道。能一切時
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
也。是人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是不
退義成就三智。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智等見。
能用重空三昧。擊聖善法以定捨定。
故言能擊。是不動法阿羅漢。亦有二種不同。
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脫。二若得滅盡定。
即是俱解脫。若聞佛說三藏教門。修緣念處。
即發四辨名無礙解脫。是名波羅蜜聲聞。
能究竟具足一切阿羅漢功德也。問曰。是時
不時二人。利鈍不同。云何並得俱解脫也。答
曰。此簡鈍利明得有難易之殊。何關簡得與不
得耶。此之七聖名真沙門。沙門有二種。一
者直言沙門。沙門即因也。二者沙門那。沙
門那者果也。或沙門有八十九。所謂見諦八
忍。思惟八十一無礙也。就沙門那。亦有八
十九。所謂見諦八智。思惟八十一解脫也。就
沙門那復有二種。一有為果。八十九有為果
也。二無為果。八十九無為果也。此約智斷
明約智德。明八十九有為果。約斷德明八
十九無為果也。略說三藏教毘曇有門。明七
賢七聖位大意竟。但賢聖義多有所關。毘曇
有門雖有多義無復是過。若欲分別究其支
派。必須讀毘婆沙也。問曰。前說乾慧位。
實與舊解殊途。次明性地。見思無學。此與常
人解釋。未覺有異。答曰。若乾慧有異。即性
[006-0741a]
地見思無學皆悉異也。譬如生人死人。若一
身分是生。一切身分皆悉是生。若一身分是
死。一切身分俱死。死生之殊豈非一切俱異。
今明乾慧。若如生人。則性地見思無學皆如
生人。他明乾慧若如死人。則性地見思無學
皆如死人也。復次今明乾慧若如死人。
性地見思無學皆如死人也。他明乾慧若
如生人。性地見思無學皆如生人。當用智斷
合譬。始終名相如身身分。何曾不同。始終智
斷如生死之異何得不異。其得此意者。如人
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其迷此意者
如為盲人設炬。何益無目者乎。此應次明三
藏教空門入道二十七賢聖位者。信法二行
即是兩賢。在方便道空門發真無漏斷見惑
未盡。行即須陀洹近向見惑盡名須陀洹
果。空解增明斷欲界思惟一品乃至五品。名
斯陀含向。斷六品盡即是斯陀含果。斷七品
八品盡名阿那含向。欲界九品五下分盡即
是阿那含果。阿那含有十一種。帶果行向即
是阿羅漢向。進斷上二界思惟也。非想九品
盡即是阿羅漢果。是阿羅漢有九種。賢人有
二聖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賢聖。具出成論。
但事相繁多廢說摩訶衍義。昆勒門非有非空門。經不委出論不來此。豈可謬有所
判。問曰。兩門不度不可懸判。空門明義勝
阿毘曇。何故捨勝用劣。答曰。毘曇雖劣而是
佛法根本。是故佛去世後流傳利物。且又大
乘經論。破小用小多取毘曇有門。少用
空門。故須略出毘曇有門。佛法根本賢聖之
[006-0741b]
次位也。第二明三藏教辟支佛乘位者。三
藏教詮生滅十二因緣之理。明辟支佛義。亦
應具有四門。今但約薩婆多宗。明有門辟支佛乘
位。即為五意。一翻譯。二分別大小。三明宿
緣。四明觀法。五料簡。一翻譯者即為二意。一
翻名。二解釋。一翻名者。辟支迦羅。是天竺之
言。此土翻為緣覺。此人宿世福德神根勝利。
學十二因緣以悟道也。二解釋者。大智論云。
緣覺有二種。一獨覺。二因緣覺。一明獨覺辟
支迦羅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是人
先世因緣。能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
得道故名獨覺。如大智度論明。有一國王
出園遊戲。清旦見樹林華果。欝茂甚可愛樂。
時王食已即便偃臥。王諸婇女。皆競採華毀
折林樹。時王覺已見林毀壞。內心覺悟。一
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思惟是已。
無漏道心朗然開發。斷諸結使。成辟支迦羅。
具六神通即飛到閑靜處。山林清曠入深
禪定。受無為樂。二明因緣覺者。是人道根淳
熟。藉小因緣而能覺悟。如見林壞。因此覺
悟成辟支佛。大智度論意。似用此為因緣
覺也。今明因緣覺者。因聞十二因緣。覺悟成
辟支佛也。十二因緣有三種不同。一者三世
十二因緣。二者二世十二因緣。三者一世十
二因緣。三世破斷常。二世破我。一世破性也。
一明三世十二因緣者。過去二因現在五果。
現在三因未來二果。過去二因者。謂無明行。
現在五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因者。
謂愛取有。未來二果者。謂生老死憂悲苦聚。
[006-0741c]
是為三世合明十二因緣。是十二因緣有三
種道。一煩惱道。二業道三苦道。是三道更
互為因緣。從無始已來生死不絕。至于今身。
若不修觀智。未來流轉憂悲苦惱。無有邊際。
若修觀智。則無明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皆
悉滅也。譬如千年闇室。若不置之一燈。其室
方將永闇。若置之一燈則故闇皆滅。新闇不
生。若聞此十二因緣發真無漏。則無明滅。乃
至生老死憂悲苦聚皆滅。是名因緣覺也。二
次明二世十二因緣者。出大集經。佛為求辟
支佛人說也。此十二因緣。現在有十。未來有
二又解。現在有九。未來有三。現在十者。一
無明者大集經云。何名為觀於無明。先
觀中陰於父母所生貪愛心。愛因緣故四大
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羅
邏。是歌羅邏有三事。一命二識三煖。過去
世中業緣感果。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
入是名無明。歌羅邏時氣息入出。有三種道。
所謂口鼻二穴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息
出入者。名為壽命。是名風道。不臭不爛是
名為煖。是中心意名之為識。善男子。若有
欲得辟支佛果者。當觀如是十二因緣。二行者。
復觀三受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云何為
觀。隨於念心觀息出入。觀於內身皮膚肌肉
筋骨髓腦。如空中雲。是身內風亦復如是。有
風能上有風能下。有風能滿有風能燋。有風
增長。是故息之出入名為身行。以出入息
從覺觀生。故名意行。和合出聲名口行也三
識者。三行因緣則有識生。故名為識。四名
[006-0742a]
色者。著識因緣則有四陰及以色陰故名名
色。五六入者。五陰因緣識行六處。故名六入。
六觸者。眼色相對故名為觸。乃至意法皆亦
如是。七受者。觸因緣故念色乃至法。名之
為受八愛者貪着於色乃至於法名之為
愛。九取者愛因緣故四方覓求。名之為取。
十有者取因緣故受於後身。故名為有。此下
二因緣屬未來也。十一生者。有因緣故有生。
是名為生。十二老死者。生因緣故則有老
死種種諸苦。是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
因緣之大樹也。若聞此因緣發真無漏。亦
名因緣覺。備說具出大集經。三次明一世
十二因緣者。此但約現在。隨一念心起。即具
足十二因緣。亦出大集經。為辟支佛人說此
因緣也。經曰。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名為無
明。為愛造業名之為行。至心專念名為識。
識共色行名為名色。六處生貪是為六入。因
入求愛名之為觸。念色乃至法名之為受。若
心貪著名之為愛。求是等法名之為取。此等
法生名之為有。次第不斷名之為生。次第斷
故名之為死。生死因緣眾苦逼切。名之為惱。
乃至意法生貪亦復如是。是十二因緣一心
一念。悉皆具足。若聞此因緣。心開意解發無
漏慧。亦名因緣覺也。瓔珞經又出十種
十二因緣。若隨聞一種發真無漏。皆名因緣
覺也。今不備出。涅槃經云。譬如老人年百
二十。不堪付金意在此也。問曰。獨覺亦得悟
上來所說諸因緣不。答曰。皆由前生之
宿習也。問曰。若依三種因緣教。得無漏智。
[006-0742b]
即是稟教緣覺。名利根聲聞。云何生聞等三
慧耶。又問。何等為生得慧。何等為方便慧耶。
少答。二明分別大小不同者。此二種辟支迦
羅。皆有大小不同。今明獨覺辟支迦羅。具有
二種。一者本是學人。在人中生。是時無佛
佛法已滅。或須陀洹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
悟成道。是人不名為佛。亦非羅漢。名曰小
辟支迦羅。若論其道力。或有不如舍利弗等
大羅漢也。二者大辟支迦羅。於二百劫中作
功德。增長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一相。
或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於九種阿羅
漢中智慧利勝。於諸深法總相別相。能
知能入。久修習定常樂獨處。有如是相名大
辟支迦羅也。皆歷三種十二因緣。十種十二因緣分別小大
也。若因緣覺分別小大亦如是也。三明
宿緣者。今此小大二種獨覺辟支迦羅。宿殖
不同。或於前世。若偏修性念處。觀十
二因緣。善根淳熟出無佛世。因於遠離自
然獨覺。成小辟支迦羅也。若於宿世修性共
二種念處。理事善根淳熟。獨覺自悟。具足三
明八解脫。及六神通。成大辟支迦羅也。而
其不發四無礙辨者。禪定是內證習因符
慧而發名義。是外法故。雖有宿習而不得發。
皆約三種十二因緣。十種十二因緣。分別宿習因
緣也。若生佛世聞生滅十二因緣三藏之教。
即發四辨還名羅漢。在聲聞眾數。猶如迦葉
舍利弗等。皆是辟支佛根性人也。亦名辟
支佛。若不爾者。那得次為求辟支佛乘。說
十二因緣。此人設不值佛亦自得道故。法
[006-0742c]
華經云。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
緣覺。皆是因緣覺也。根性三種十種。宿緣
不同可知。四明觀法者。十二因緣有二
種。一者觀屬愛十二因緣。二觀屬見十二因
緣。一觀屬愛十二因緣者。即為二意。一推尋。
二觀破。一推尋者。是人聞正因緣生滅之法。
信解分明覺一切。屬愛煩惱。皆是十二因
緣。觀因緣入定。欲息心達本源求自然慧。樂獨善
寂修習停心得諸禪定。住此定中知屬愛煩
惱即是無明。逆順推尋即見十二因緣。云何
逆推此貪愛因何而生。即知因受。受因
何生即知因觸。如是觸因何而生即知因六入。六
入因名色。名色因識。識因於行。行因無明過
去一切煩惱也。復順推此愛。愛能生取。因取
則成有業。因此有業則有未來二十五有之
生。因生有老死憂悲苦聚。輪轉無際。若因
停心觀入深禪定。如是逆推尋。或時見歌羅
邏初受生。乃至見過去身起業煩惱。乃至二
生百千生也。順尋取有。若因禪定之力。或
見未來一生二生乃至十百千生。若見過去未來
事。其心悲感道心精進。轉復增盛也。二明
觀破屬愛十二因緣者。即是性念處。歷別觀
十二因緣也。性念處觀略如前說。所以者何。
若觀愛即是污穢五陰性四念處。若觀受
觸六入名色識。即是現在果報無記五陰性
四念處。若觀於行。即是善不善五陰性四念
處。若觀無明。即是過去污穢煩惱五陰性四
念處。若觀於取。即是現在污穢五陰性四念
處。若觀於有。即是現在善不善五陰性四
[006-0743a]
念處。若觀未來生老死。即是報生無記性
四念處。是則用四念處。逆順觀察十二因緣
破四顛倒。顛倒若滅即是無明一切煩惱滅。
以無明滅故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滅。是
名用性四念處。歷別觀屬愛煩惱十二因緣
之觀智也。二次明觀破屬見煩惱十二因緣
者。亦為二意。一者推尋。二者觀破。一推尋
者。若見神及世間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
非無常。是則現在生身邊四見。因此身邊四
見。生十四難六十二見。此身邊四見即是四
取。逆順尋此四取。逆尋四取。四取因四愛。四
愛因四受。四受因四觸。四觸因四入。四入
因四名色。四名色因四識。四識因四行。四行
因四種無明。復順尋四取四取能生四有。此
四有即受一切二十五有生老死憂悲苦
惱。若因停心觀得深禪定。或見過去未來生
事。具如前說也。二明觀破。因性四念處觀。觀
四取身邊四見。如是次第乃至無明。破過去
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
如去。身邊二見污穢五陰也。又順觀有四取。
乃至未來生死。破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
非有邊非無邊。身邊二見污穢五陰。若能如
是用性四念處。破三世身邊二見之四見。即
破十四難六十二見一切屬見煩惱一時皆
滅。是名無明滅即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
皆滅。若屬見煩惱滅。即還用前觀愛十二因
緣性四念處觀。破欲愛色愛無色愛皆滅。是
則三界煩惱業道滅者。名為有餘涅槃。若
苦道滅者。即是無餘涅槃。是名用性四念
[006-0743b]
處智慧。觀十二因緣入涅槃也。性念處觀法
略如前說。故經云。十二因緣其義甚深。難解
難見意在此也。如佛說大涅槃經時。有一外
道名曰富那。問世尊言。瞿曇。汝云何令我
知神及世間常乃至非常非無常。佛答言。汝
若能畢故不造新。即能知神及世間常。乃至
非常非無常。梵志即言。我已知竟。佛問。汝
云何知。梵志答言。故名無明。新名取有。若
知無明不起取有。即知神及世間常。乃至
非常非無常。是時梵志求索出家。為佛弟
子也。又中論明。聲聞經入第一義。並約
觀十二因緣。破六十二見入第一義。若深得
此意。不止破外人也。若佛弟子學問坐禪。
發種種見取著諍論。起諸煩惱二十五有
生死之業。皆是屬見十二因緣也。覺知此
者。能用性念處。撿破即得解脫。其迷此
者。十二因緣流轉生死無有邊際。故中論云。
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如是則生死非
有邊無邊也。共念處緣念處。助觀十二因緣。
類前可知也。五明料簡者。問曰。若
宿習自然覺悟者。何須佛為說十二因緣。答
曰。閒說則疾得。不說自悟少遲。如果熟雖
應自墮。若須急取薄搖即落。問曰。辟支佛
乘。何意不制果。答曰。聲聞人鈍故制果。若
辟支佛久習智慧神根利故。不須制果。譬
如二人共行。其身羸者須止息處。若身
強者直到所在。故佛但說辟支佛道。不立果
位也。復次總相斷結。智慧麁故但除正使。
名聲聞乘。別相觀因緣。智慧細故侵除習
[006-0743c]
氣。名辟支佛。復次聲聞鈍。故先觀苦諦。緣覺
利故先觀集諦也。問曰。聲聞念處。別相為
麁總相為勝。今何故總相為麁。別相為
勝。答曰。還用別總歷別細觀十二因
緣。故別為勝也。復次聲聞功德禪定力淺天
眼極遠。但見小千國土。辟支佛久種善根禪
定力深。若發天眼乃過三千。見他方世界。略
明三藏教有門緣覺位竟。空門如成論。分別
昆勒門非空非有門。論既不度來則不可
知也。
四教義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