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33 金剛仙論-元魏-世親菩薩 (T@JIA)




《金剛仙論》卷第四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滿三千七寶布施」以下,
此中有九段經文,名為第七具足功德挍量
分。云何名挍量分者?明以三千七寶布施得
福雖多,取相心施是有滿因,但招三界人天
有為果報;不如受持此經一四句偈,乃與無
上佛果具足功德作無漏勝因。如此比挍優
劣上下勝如不同故,名具足功德挍量分也。
有何次第起者?此有疑故也。此疑從何處生?
從前第六段中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說中
生。第二疑云何生?若所證法非是名相、不可
取說,所說經教是名相可取可說者,則證說
二法名相、無名相條然有異。為爾,此言教
不能得證。若不能得證者,受持讀誦此所說
經教應無福德。若無福德者,則因義不成。若
因義不成,則為空說,無有利益。若無利益,則
無修道得果。者何餘經中言如來不空說法
也。若然,受持此能詮言教,為有福德、為無福
[004-0820c]
德?有如此疑也,故引三千世界等經文之。
答意云受持此經一四句偈所得功德勝前
七寶施福。所以然者,明此一偈經教雖證法
中無,而由得證故、方能說法故,此言教乃證
中一分。要尋此言教,解無為法身、發聞思修
慧等,然後得證。明知一偈經教能與佛果證
法作因,勝七寶施福,故次明此挍量分也。


「三千大千世界」者,百億須彌、百億四天下、百
億日月,上至有頂、下至風輪,名此為三千大
千世界也。「滿中七寶持布施得多不」
者,如來將欲以受持經教一四句偈挍量勝
如故,先引七寶施福以問須菩提得福多不
也。「甚多。婆伽婆!甚多。脩伽陀」者,今須菩提將
明施者用寶既多得福亦多,敬答於佛,故仰
片如來二號也。「婆伽婆」者,西國正音,義翻
云一切種智人。「脩伽陀」者,漠翻善逝。略舉
二德答佛福福多也。「何以故」者,問如來何
以故,明此三千七寶布施得福甚多譬喻,故
云何以故也。即答「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上
言七寶布施得福甚多,今復云是福德聚即
非福德聚,此二言何故前後相違?似須菩提
失冥加力,謂此福甚多而似答不契。今須菩
提申已不失冥加之力;又亦非說多不當理,
我得冥加故,玄知下如來以七寶施福雖
多,是有漏福德不能遠趣佛果故,挍量不及
持經四句偈得出世無為法身無漏福多故,
此採取下挍量七意也。「是福德聚」者,是七寶
布施福德聚也。「非福德聚」者,明此福雖多,是
取相因,但感人天有漏果報,非是得出世間
[004-0821a]
無漏福德聚也。「是故如來說福德聚福德聚」
者,前既明七寶布施非福德聚者,恐人謂今
無福名非福德。以如此義故,引如來說有二
種福德聚:一是有漏福德聚,二是無漏福德
聚。有漏若非福德者,但應有一,不應說,
是故當知有世間福,但非出世福耳,故知不
得世間非福德謂全無漏也。從「佛言」以下至「七
寶布施」,將欲挍量故,還牒上譬喻來也。「若復
有人於此經中」至「不可數」者,明有人受持此
經四句偈福,能得無為法身無量福德,勝前
七寶施福不可算數也。此言「一四句偈」者,莫
問偈及長行,但使表法身理足者以為一四
句偈,不取說因緣事等經文為一四句偈也。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菩提皆從此經出,
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者,此釋前挍量中疑。
「何以故」者,有人疑云:何故七寶布施是其了
因,其功德甚多,得福乃少?受持一偈亦是了
因,其功甚少,得福乃多。故云何以故也。答意
明前布施是取相之福,唯獲三界報,不能得
三種佛菩提;受持此經,獲不取相福,能得三
種佛互菩提,是故受持一偈之福勝七寶施
福。所以然者,以此一偈經教,用功雖少得福
乃多,能出生佛果故。受持此經聞乃至能
得十地證智,終寫法印作其了因,與報、應
二佛以為生因故,所以勝也。此言「阿耨菩提」
者,即無為法身無上正論知正道也,明此法
身古今一定湛然常住,體非作法。受持此經
教,但能作其了因,不能作生因,故言皆從此
經出。「一切諸佛如來皆從此經生」者,有受持
[004-0821b]
此經言教,能與報佛如來以為生因。以此報
佛要因受持此經,發菩提心,如從習種終于
解行,修世間功德智慧,逕一大阿僧祇行道
證初地,名為見道。逕三阿僧祇,十地行滿金
剛心謝,即本有之性顯時有二種莊嚴,用此
酬往因,故名為報因。受持經教依而修行,
報得佛果,用義說了為生,故言從此經生,非
如世間法辨體為生也。若報佛為生因,所生
為當是有為、是無為?若是有為,則應無
常,故下經引須彌山王喻釋也。若應佛藉經
教從生因生者,應是實佛。若是實佛,何故上
經云「無有定法應佛如來得三菩提」也。若定
非實佛,供養此佛為有福德、為無福德?此疑
下微塵喻,經未當釋也。既有報佛,必有應佛
影像之用,故應佛亦言從此經生也。既聞法
佛從此經出,報應二佛從此經生,有人乘即生
疑云:七寶施福用功乃多,得福亦應是多。受
持一經教,用功甚少,得福亦應是少。而
所以言受持此經一四句偈出生三種佛菩提,
勝七寶施福。若然,此三種佛菩提,為決定從
此經出、從此經生,勝七寶施福?為不決定?有
此疑念也。又云:此三種佛甚深法界若從此
經出、從此經生,體是有者,我等應見應知。然
此我今不知不見故,當知是無。若爾,云何道
法佛從此經出、報應二佛從此經生也?知如來
說此三佛其義甚深,乃云從一偈言教經生,
為有人能信、為無人能信?此謂為疑也。故
答須菩提「所謂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明
諸佛如來證三種佛菩提法故說此經教,還
[004-0821c]
詮彼三種佛菩提。是故若受持此經,即是
受持三佛菩提,故得為因。此三佛果頭甚深
法界雖從此一偈經出生,而必可是佛家所
得法,非凡夫二乘下人境界故。不知不解而
生疑云:此三種佛,為決定從此經出生?為不
決定?如是勸信也。而此經所以重言「佛法佛
法」者,牒前經法佛從此經出、報佛應佛從此
經生也,故云佛法佛法也。有言佛法佛法者,
明此三種佛菩提法唯是佛家法,故重云佛
法佛法也。「即非佛法」者,明即此佛所得法,非
餘凡夫二乘所得,以彼二乘非佛法故,即云
非佛法也。然此佛法非二乘境界,是故不見
不得也。亦可福德多少之義,唯佛境界,非餘
人境界也。亦應言是名佛法,明唯是如來果
頭佛法。故但應生信,勿復疑也。


「論曰:此勝福德譬喻,示現何義」者,論主將欲
以偈釋此經故,無問於與喻挍量之意示現
何義也。即答「法雖不可取不可說,而不空
故」。疑者謂若法不可取說者,受持此經教應
無福德。今論主申此經來意,為欲釋疑,明持
經有福,挍量勝七寶施福,非為室也。


此一段經凡二偈論釋。初得作問答意,釋經
中「三千世界七寶乃至無量不可數」等挍量經
文。第二偈釋「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皆從
此經出乃至即非佛法」也。


「受持法」者,釋經中「受持一四句偈」也。「及說」者,
釋經中「為他人說」也。「不空於福德」者,釋經中
「其福勝彼無量不可數」也。此偈上之二句經
文在下,所以論主釋之在先;此偈後之二句
[004-0822a]
經文在上,所以釋在後也。論主相上疑意,以
此「受持法及說」二句經雖在後,義乃在前,故
引之初釋;下二句經雖在先,義勢在後,故列
在後解也。雖言相上疑意,其義云何也?上云
證法不同名相,不可取不可說。惑者便謂:受
持經教空無利益。故以喻挍量,明持經有福
不空。以義勢在前,故先釋也。


「福不趣菩提」者,釋經中「三千七寶布施」初福
德聚,明此有漏福德聚體是取相,故不能趣
菩提也。「二能趣菩提」者,明受持經教及為人
說是不取相福,能趣佛菩提也。


「何故說言世尊是福德聚」等者,將欲釋此一
偈,先舉下半偈所釋經來也。「偈言」以下,提下
半偈來,與經相屬當。「此義云何」以下,然後設
問,通釋此經偈也。然偈中上二句猶故未釋,
何故超提下半偈來屬當所釋經者?但上二
句為釋挍量之意,以此意在前,故先作偈上二
句釋下挍量經文,令長行論中欲從經初次
第釋之故,所以先提「世尊是福德聚」等經,超
用下半偈屬當釋之也。「何者為二」者,將欲釋
上半偈故問,第四句「二能趣菩提」者為二也。
即出其云云「一者受持;二者演說」。此就自他、
內外為二,即舉所釋經卷結也。「何故名福
德聚」者,問此七寶施福及持經福,何故皆名
為聚也。即答「聚義有二種」。「一者積聚義」者,通
解七寶施福持經之福等皆有積聚義,故俱得
名為聚也。「二者進趣義」者,明此二種福德雖
有聚義,而有進趣、不進趣異。七寶施福唯有
聚義而不能進趣,明提經之福有積聚義復
[004-0822b]
有進趣義也。「如人擔重說名為聚」者,此福喻
持經之福,是聚而有進趣義也。「如是彼福德
聚」等者,此解聚而不進趣者,明七寶施福得
人天因果,有積聚之義故名為聚,但不能感
得菩提故,名為非福德聚也。「此二能趣大菩
提」者,此解受持演說能遠得菩提,是聚而有
進趣義也。「是故於彼福德聚中此福為勝」者,
論主以偈及長行釋此經竟,結受持經福勝
七寶布施福也。「云何此二能得大菩提」者,論
主將欲作第二偈釋於下經故,拘鎻閣上偈
中二能趣菩提,此受持演說一偈經教於菩
提有何因義也。「如經」以下,即引經答有因義
也。雖舉此經於菩提有其因義,而未釋作因
義之所以,故復牒「云何說諸佛菩提」等經為
問,以偈解釋也。


「於實名了因」者,此第二偈釋經中「一切諸佛
阿耨菩提皆從此經出」,明受持此經與法佛
為了因,非作生因也,故但言「於實名了因」也。
「實」者,明無為法身古今湛然,體絕有為虛偽
顛倒,故曰為實也。「亦為餘生因」者,釋經中「諸
佛如來皆從此經生」,明此經不但能與法佛
為了因,亦與報應二佛以為生因。明報佛為
萬行所剋,酬於往因,用義如起。望此用義,
得說了為生,故言亦為餘生因。所以復與應
佛為生因者,明應從真有,理條然故,亦得
言生也。


「唯猶諸佛法」者,釋經中「佛法佛法者即非
佛法」也。「唯獨諸佛法」者,唯是諸佛所得,非餘
凡夫二乘所能得也。第四句「福成第一體」者,
[004-0822c]
結句,明福者受持經福也。「第一體」者,或前生
了二句所得法報及應三種無上佛果第一
體故,非凡夫二乘所得法也。受持此經,能得
三種佛菩提,則有福德,便為因義,成不空說
法。那得道言,若不可取說則為空說無益也。
「此義云何」以下長行,論作二意來報向所引
一段經。從初至「皆從此經生」故,釋上半偈,解
經中「從此經出、從此經等正也。「菩提者名無
為法身,彼體實無為」者,釋偈上句中「於實」二
字,將欲解受持演說於法身為了因故,先明
法身體非作法名無為也。「是故於彼法身,此
二能作了因也,不作生因」者,明受持經福不
能辨法身體,不作生因,但能顯出法身故,作
了因也。「餘者受報相好」,佛應化佛等段受持
演說此經故,辨得二佛之用故,結於此為生
因也。「以能作菩提因,是故名因」者,通解作生、
了因義也。「顯彼福德中此福勝」者,解竟,結其
勝義也。「如經」以下,舉所釋經來結也。


「云何成此義」以下,此是論中第二意,釋偈中
下二句,復解經中「佛法佛法」等也。「云何成此
義」者,還提上經中疑問之意。問云:何受持此
一偈經教,能為三佛生了因義,我未能生信,
故言云何成此義也。故即提偈答「唯獨諸佛
法,福成第一體」,明三種佛菩提,從此一偈經
出生作二因之義,是佛境界,非汝所知故,但
應生信也。「須菩提!所謂佛法」者等至「第一不
共義」,復舉下半偈所釋經來略解其經中義,
提偈來結也。「以能作第一法因」者,以此持經
之福與三種佛菩提第一法作因也。「是故彼
[004-0823a]
福中此福為勝」者,論主以偈及長行論釋此
一段經竟,通結持經有福勝七寶施福,故不
空說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果
不」者等,此挍量分中第二段經文。所以來者,
此有疑故也。此疑亦從第六段如來所說法
不可取不可說聖人無為法得名中生第三
疑。云何生疑?若一切聖人無為法得名是法
不可取說者,須陀洹等亦是聖人,為是無為
法得名、為當有為法得名?若有為法得名,則
不應言離分段生死;若無為得名,此無為為
可取可說、為不可取不可說?若不可取不可
說,與上諸佛菩薩所得無為,為一、為異?無為
若異者,不應名聖;無為若一,應無有異。又須
陀洹等證四沙門果,云何言不可取?復向
人說我得沙門果,云何言不可說?若爾,證法
便應是可取可說,云何言證法不可取說?有
如此疑故,答意明此四沙門果亦是不可取
不可說,故經言「實無有法名須陀洹,乃至實
無法名羅漢」等。此四人當證果時,不見有一
法可證為果,名須陀洹乃至羅漢故,此四沙
門果亦不可取說也。此所以言「實無有法名
須陀洹」等者,為答有可取說疑,故偏論之。若
汎此四沙門果,亦得言可取說、亦得言不
可取說,亦待言有為、亦得言無為。四沙門
果無漏智慧,體是無常不勉生滅,是其有
為,故亦得云有為也。以解生陰無定性,能斷
三結煩惱,無處無為之果不受三塗報,乃至
羅漢斷四住惑,不受三界報,此是無為樂故,
[004-0823b]
亦得言無為。此二乘之人無我正理及滅結
無為,故名為聖;未得因緣真如二種法空,未
能盡無明變易生死究竟無為,故不如佛菩
薩也。既所證有深淺不同,則條然有別,何得
無為名同,便以二乘濫佛菩薩也。此以聖無
為名一故,須此經料簡使異也。此四沙門
果言可取者,取無為果也。言可說者,如已所
證,依虛妄名字向餘人說也。言不可取者,證
四沙門果時,得無我空解故,於眾生五陰法
中無有一法名為須陀洹等。又復不取者,不
取色等六塵境界也。不可說者,明所證法但
可以心知,非可以言及,故言不可說也。四果
人但緣生空證果,尚不可取說,況諸佛菩薩
乃以真如清淨得名而不可取說也。為除此
疑,次來也。「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
須陀洹果不」者,如來問須菩提,於汝意云何,
須陀洹等既得無我之解,斷身見或取疑證
聖果時,猶能作念分別我能得須陀洹果不?
取須菩提答言不也,即釋云何以故不也,以
實無有法名須陀洹,明須陀洹等於證果時
得無我之解,於假名眾生及五陰法泯然一
空無所分別,乃至六塵亦空。於此眾生五陰
內法中,不見一法定實可名須陀洹等,於六
塵境界中亦不見一法是可取故,不作是念
我得須陀洹等果也。從「須陀洹乃至無有一
法名為羅漢」,通舉四果,明不可取說以釋前
疑,類義可知也。因問阿羅漢不作是念言我
得羅漢,生於疑難:若羅漢證果時不生念言
我得果者,何故羅漢猶作云我得羅漢也?故
[004-0823c]
答「世尊!若羅漢作是念:我得羅漢。則為著我
人」等也。答意明前言「我不作念得羅漢」者,謂
證羅漢果時斷四住惑盡,故不作念我能得
果。此阿羅漢猶有習氣無明之或未斷故,後
更作念言我能得果,非謂有四住我人等
者等我見也。然依此全,但偏論羅漢所不
除習,或不論前三果所未斷或。依下論釋
則通辨前三人,明前二人始斷我常二到,未
斷二到故有行煩惱。後之二人,樂淨亦除
故無行煩惱,唯有無明習氣也。


「世尊!我得無淨三昧第一」等者,如來常
說惡事發露、善法覆藏,此中須菩提何故自
云「佛說我得無淨三昧第一」也?然須菩提將
欲引已所得,不作是念:我得無淨三昧龍
欲阿羅漢證,成第四果。不取之義有同不同。
明其餘羅漢言我不作念者,無四住麁,或猶
未斷習我。今須菩提言不作念者,習我亦無,
以善伏故非為永斷。所以道此,欲使人生信,
如須菩提實證此法也。然須菩提言不作念
者,恒作心防護,令習氣我不起也。又復須菩
提是法身菩薩現為聲聞,永無習氣故,不作
念我得羅漢也。「佛說我得無淨三昧最為第
一」者,此三昧所以名無淨三昧者,以須菩提
能善作心防護習氣,自於眾生不起貪瞋癡
心,復不令眾生於已起貪瞋癡心。故經中須
菩提自云「若有人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
移處。若有人嫌我立者,我當終日坐」等。故須
菩提至於行乞,每以定心觀察眾生,前人於
我不起障者便入聚落,若起障者則止不行
[004-0824a]
乞。明須菩提於四威儀中常自善防護習氣
令便不起,以得此三昧不與人競,此煩惱
障分盡故,名得無諍三昧也。


如舍利弗等其餘羅漢,不能善防習氣故與
物競。與物競故,無有無諍三昧。若爾,有人生
難:如來塵習皆盡,何故猶為孫陀梨等之所
謗毀?豈有習氣未盡也?答意如來非以有習
氣故為人所謗,有二義故。如來知眾生根機
故聽人謗:一、曰此毀謗毀彼眾生;二、欲為
顯佛功德故也。然如來五百大弟子皆得三
昧,乃多少不同而各得第一之名。如舍利弗
得十千三昧智慧第一,目連亦得十千三昧
而神足第一。須菩提得六萬三昧,於弟子中
無諍三昧最為第一,故如來於大眾中每嘆
其德。須菩提既得六萬三昧等種種功德,何
故唯嘆此一?以此三昧六萬三昧功德中勝,
故偏嘆也。


「世尊說我是離欲羅漢」等,此難空行第一。離
何等欲?五塵境界名之為欲。此明前境為欲,
非語貪欲煩惱名之為欲,以貪等煩惱久已
斷盡。明須菩提善得五塵境空,雖緣五塵而
此欲境不能閡其心。為譴此三昧彰分盡,於
已所得三昧隨分自在,故云離欲也。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者,明須菩提離二障故,
不作念取我無諍三昧第一、我是離欲羅漢,
故言實無所行也。「而名須菩提無諍無諍行」
者,此雙牒前「無諍三昧、離欲羅漢」二句經來,
明須菩提以無心念我無諍三昧第一、我為羅
漢,乃至習氣不行故離二種障,竝立二無諍
[004-0824b]
名也。


何者二種障?一是煩惱障,二是三昧障。而須
菩提善得空行故,當所除無知分盡,清淨所
得三昧明審,所未得者則不能知、已得者如
實而知,無有錺謬,此無知之或不能拘閡
擁塞其心,故名無三昧障也。煩惱障者,謂貪
瞋癡等習氣煩惱。明須菩提得無我空解,先
斷四住執性惑盡,復善防護心,自於眾生不
起貪瞋癡習,亦令眾生於已身上不起食欲
等煩惱。不為此麁細二惑拘閡其心故,無煩
惱障;以善伏習氣故,離煩惱障,故能識人心、
不與物諍。以善達前境空故離三昧障,不為
境界擁塞其心、不與境遠,故云無諍無諍行
也。其餘羅漢不能善達五塵休空,故所得
三昧中多錯謬。如目連記其日當兩,爾
時天竟不雨。以彼聲聞人智慧微淺觀心不
徹,為前境所閡故,當分所得三昧中不清淨
故有三昧障,又復不善防習氣故有煩惱障。
以有此三段無二無諍行也。然聲聞人非但
所得三昧不清淨,有設使作神通變化雖百
千萬,但能令一心一作,不能令多心多作。然
菩薩則不爾,菩薩之人解五塵虛妄本未空
寂,復能現見真如平等之理,故萬境不能擁
閡其心,所得神通隨意自在,遍周法界多心
異作。聲聞非但一心一作,而所知復近不達
久遠。如有一人至祇洹精舍求欲出家。爾時
五百羅漢俱時入定觀此人根幾,時出定
已語其人言:「汝遇無善根。設令入道,會不
證果,故汝不得出家。」此人煩惱便欲出去,至
[004-0824c]
精舍門邊渧泣。但如來從外而至,見此人
即問:「汝何故渧泣?」彼人白佛:「我欲出家,諸比
丘不聽,故渧哭欲去耳。」佛知此人雖近無善
根,曾過去久遠有善,今欲得道。佛即告言:「善
來比丘。」即成羅漢,衣鉢具足。雖得羅漢,以新
出家故,不解比丘威儀。如來將欲使其現神
通力令諸弟子見而問之故,教言:「汝洗鉢盂
莫著地上。」亦不教置其鉢床上若草葉上等。
此比丘洗訖置虛空中,以神通力故而鉢住
虛空不墮。諸比丘見已怪問:「此何比丘神力乃
爾?」時即答言:「向者白衣求欲出家,汝等皆
言無善根者,此人是也。」諸比丘既聞此已,深
生慚愧。故知小乘羅漢所得三昧不但錯謬,
設令善得亦不知遠事也。


「論曰:向說聖人至
不可說」等,牒前第六段中生疑處經來也。「若
須陀洹等至云何成不可說」,舉四果來作難,
事不異經中生起也。「自下經文為斷此疑」
以下,指前經中作釋疑意,成不可取說義也。
此一段經設一偈論釋盡耶?偈上二句通釋
四果經文,下二句偏釋須菩提獨得無諍三
昧以下經文也。


「不可取及說」者,明行者證四果時,以離身見
或等故,於眾生五陰中及以六塵不見一
法,名之為果。亦無心念我能得果,故不可取。
說無一定法可證為果,亦無證法非狀可
說示人,故言不可取及說也。「何以故然」下,第
二句云自果不取故也。此亦應言四果是可
說,但為成上不可取說義故,𨷂不論也。「依
彼善吉」者,正[番*及]須菩提名。「說離二種障」者,
[004-0825a]
明須菩提得無諍三昧及離欲空行,故離二障
也。


「此義云何」以下一段論,凡有二意:從初至「我
能得果」,釋偈中二句,解經中四果經文也。「以
聖人無為法得名羅漢」,解四果人證無
為法得名為聖故。「須陀洹乃至羅漢」,釋上疑,
成不可取說也。「然聖人非不取無為法,以取
自果者」,明此四果聖人雖當證時不取以成不
可取說,然出證復還自謂得此無為果,亦有
可取說義也。


「若聖人起心我能得果,則為著我人」等者,此
義云何?即釋云「以有使煩惱非現行煩惱」。「使
煩惱」者,習氣、無明二煩惱也。「非現煩惱」者,後
二果人無有示相不示相畜妻為世事麁惑行
煩惱也。四果之中,前二果在家,須陀洹、斯陀
含雖斷示相我,故有不示相我;猶畜妻婦行
於世事,故有行煩惱;復有無明習氣故,亦有
使煩惱。後二果無有示相不示相、不行世事
故、無行煩惱;有無明及習氣故,有使煩惱也。
今言無行煩惱者,此偏釋那含、羅漢也,亦應通
云前二果也有使煩惱、有行煩惱,但論主
如略,唯辨後之二人也。


「何以故?彼於證時離取我等煩惱」者,何故明
此中論主欲顯此義?假疑難:若在家二果猶
行煩惱者,何故言須陀洹等二果離取我
見等或而名聖人也?故云「何以故」也。即答
「彼於證時離取我等煩惱」,此明前之二人當
證果時,得無我云解,身見等示相之惑,
無取果之心,名為聖人。所以有現行煩惱者,
[004-0825b]
出證更起不亦相我見等或、行於世事,故
有行煩惱也。「是故無如是心我能得果」者,結
前二果人證時不取之義也。故經中說「有一
比丘得須陀洹,自唱曰:婬欲煩惱焚燒我
心。遂即休道還家行世法。」以此驗知,前之二
人有行煩惱也。


「何故須菩提自難身得受記」以下,此段第二,
意釋下半偈,解「無諍三昧」等經文故先設問。
如來常說惡事發露、善法覆藏,何故須菩提
眾中自歎身得受記?故釋云「以自身證果」,明
此無諍三昧唯須菩提得、餘人不得,顯已功
德故也。


「為於彼義中生信心故」者,此答前疑難。疑意
云:有人生念,如來雖道須菩提得無諍三昧
是離欲羅漢,不知為得不得?以何驗之,知須
菩提得?生疑不信故,須菩提於大眾中歎云
「世尊說我得無諍三昧」,拂去眾疑,令其生信,
成上「不作是念我能得果」。須菩提得故,不作
念也。


又解云:須菩提何故顯已功德?故答「為於彼
義中生信心故」,明須菩提以已前得勝法,勸
餘二乘令生信故也。


「何故唯說無諍行」者,問云:須菩提所得三昧
乃有六萬,何故唯歎無諍三昧者而不歎餘
德也?故答「有二義故」也。一「為明勝功德」,明聲
聞法中無諍三昧是最勝功德第一之法,獨
須菩提得,餘者不得。設得不如,故偏歎之。
二「為生深信」故,欲使餘羅漢未得之流,於此
三昧生決定信求證此法,故曰深信也。
[004-0825c]


「何故言以須菩提至說離二種障故」,此舉經
設問以偈來答也。「二種障者至故言無所行」,
出偈中須菩提所離二障之名,釋經中實無
所行也。


「以是義故說名二種諍」者以下,雙釋二諍、二
無諍名。「以是義故」者,此一句通釋諍、無諍二
句。若不善護人心,為五欲境所閡,故有二種。
以是有二障義故,與人物違境故,說為二種
諍名也。「離彼二種障故名無所行」者,明須菩
提善防人心、不為欲境所雍,故離二障。以是
離二障義故,說名二種無諍行也。


「佛告須菩提:如來昔在燃燈佛所受記」者,此
第七挍量分中第三段文說。此何以來?由前
第六大分中明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疑:云何如來昔為菩薩時,於燃燈佛所受記
作佛者,便是證法可取可說。若爾者,是證法
有名相可取可說,云何言證法無名相不可取
說也?疑謂菩薩於爾時已得無生忍記故。為
斷此疑,答云:燃燈時言語授說,未得證智,
故彼言語可取說也。及後證時絕於名相,那
得以言語授記難證法同名相可取說也!為
斷此疑,明如來昔在燃燈佛所得菩提不,釋
此是應佛如來。若是應佛者,則不修證果,何
故乃引燃燈佛所授記實菩薩證成此義?然
應佛雖復不實,終不道言我是應化,以由真
有應據本而濟故,引燃燈佛時實行菩薩為
證也。此明非無菩薩,以未有所證,故言實無所
得,成上不可取說義也。如來爾時猶是地前
習種性中凡夫菩薩不現前授記,唯有言語,
[004-0826a]
未有證法,故可取說,然復非不有實證菩薩。
但難家據地前未證為問,故就問處答之。然
實證菩薩者,下經中曰「通達無我無我法,離
二無我者,是名真是菩薩菩薩」指此為正答也。


此言「燃燈」者,凡有四種三昧授記:一是習種
性中;二性種性中不現前授記;三是初地中
現前授記;四在佛地中無生忍授記。今曰「燃
燈記」者,釋迦爾時猶是習種性菩薩,未得初
地以上無生忍證法也。今明如來問須菩提:
汝謂我爾時已證初地無生菩提記也?須菩

無生記也,故云燃燈所實無所得也。如《婆伽
羅經》說「我昔在習種性時,於星宿劫中供養
七十億那由他佛,一一佛世逕六十億那
由他劫,而彼佛皆不與我受記。」何以故?以未
得無生忍地故。


「論曰:復有疑」,論主將欲設偈釋此分第三經
文故,序上不可取說中第四疑意。先舉疑者,
謬引過去佛前有取說,未難今說證法便
同可取說也。為斷此疑,以下論主取經答,意
論菩薩於過去佛所未得證法,成不可取說,
答有取說疑。「如經」者,總舉釋疑經結也。「何故
如是說」者,疑者引燃燈佛來作可取說難,還
應答以不可取說意,何故乃云實無所得阿
耨三菩提,作此不正答也?


「佛於燃燈語」一偈,釋此一段經也。此言「佛」者,
今釋迦佛也。「於燃燈語」者,於彼燃燈佛時,唯
言語受記也。「不取理實智」者,明當受記時,未
得無生忍證法實智也。「以是真實義」者,有二
種:一者成上第六段中不可聚說,二者成
[004-0826b]
上非非法也。云何成上不可取說?前言證法
絕名相故不可取說,難言乃引昔燃燈佛時
授記為難,答者意明本燃燈授記唯有言語,
言語是音聲之性故可取說,非是證法可取
可說,故得成上不可取說也。二者若證法
猶是無名相不可取說者,還須上第二疑言
教一向非法故,答意明證法雖無言,得證
故能說,尋此言說還能得證,故言教是法,
非是非法也。故言「以是真實義,成彼無取說」
也。以是言語授記不得證智真實義故,猶
得成彼證智不可取說也。二者亘以證智之
體無有名相故亦不可取,說真實義,故下句
云「成彼無取說」也。


「此義云何」以下長行,論有二意:從初主「無取
說故」,釋上半偈及經釋意,以下半偈來結
也。「又若聖人」以下,此是第二論主厚疑者
意,生下淨土山王喻經也。從「聖人」至「不可說」,
舉上第六段中經文也。「云何諸菩薩取淨佛
國土」者,此一疑別生下淨土經也。「云何受樂
報佛」以下二疑,別生下山王喻經也。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莊嚴佛土」者,
此挍量分中第四經文。何以故起?由第六段
中皆不可取說生第五疑。上疑云:若聖人無
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說者,諸佛菩薩所得
依報淨土,為是世諦、為是第一義也?若是第
一義者,可是不可取說;若是有為世諦者,則
是可取可說也。


疑者言:此淨土各是有為者,諸菩薩既取此
淨土,云何言不可取說?若使依報淨土是有
[004-0826c]
為者,聖人猶受有報,云何言聖人無為法得
名不可取說也?此疑謂出世淨土同於有為
土也。故下經中佛答言,淨土有二種:一是地
前,有為形相七寶莊嚴,三界所攝;二是地上,
出世間淨土第一義莊嚴,非三界所攝。以初
地以上聖人報出三界等也,汝那得以世間
淨土難於出世淨土?是真淨土不同於
世間淨土可取說也。此近答第六段不可取
說疑,亦遠答第五段中疑也。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者,猶釋第六段不
可取說中疑。若聖人無為法得名,是法不可
取說者,報佛如來十地行滿,華臺受報佛職,
得無量功德,自謂我是法王,復取莊嚴淨土。
若如是,則證法可取說。若是可取說者,此報
佛是有為所攝也。若有為攝者,則是無常。若
無常者,則漏不盡。漏若不盡,不為佛也。
若是無為,與法佛為一、為異?如其一者,法佛
無色相,報佛亦應無色相。若與法身異,此之
報佛則從生因生。各生因生,則本無今有、
已有還無,則是無常。云何言聖人無為法得
名不可取說也?


又論中生起言「云何餘世間復取彼是法王
身」者,此是因第六段不可取說中生第七疑。
疑云:十方諸佛及餘世間,亦言某甲世界某
甲菩薩十地行滿受報佛職,亦道彼是法王。
若報佛可為他取說者,云何言無為法得名
不可取說也?故佛引須彌山王喻以答此疑,
明報佛體是無為不可取說,非是有為可取說
也。所以然者,以佛修行斷惑因緣,即本有之
[004-0827a]
性現用名為報佛。既有報佛正果,便有依報
真實淨土自在之用故,是無為非有為,亦非
條然故常也。上所以說報佛如來從生因生
者,望報用義邊是其始有故,義中說了為生,
非報佛體從生因生是無常也。此近答第七
段中疑,亦遠答第五段中疑,故次明也。


「若菩薩言我莊嚴佛國土。彼菩薩不實語」。此
是地前菩薩取相行,但得有為莊嚴眾寶、無
石沙荊棘之穢以為真淨土,不知別有出世
真淨土。但以已所得為真實淨土也,謂同蓮
華藏世界等,更無別真實無為淨土,故言不
實語也。


「何以故」者,即生疑也。難云:若形相莊嚴非真
淨土者,何以故如來說我所得淨土勝相莊
嚴如自在天宮,我淨土中眾生無欲如梵似
天也?又何故教眾生言:我修淨土同時,平治
道路除荊棘運高就下等,以為淨土同,
得此淨土之報。尋如來誠言,此淨土似有形
狀。既有形相,則三界所攝、便可取說,云何言
淨土非形相莊嚴不可取說,若取形相莊嚴
則不實語?云何以故也。


故佛答言「如來所說莊嚴佛土者」,將欲誘進
始學故以近況遠,故說我所得淨土如自在
天宮等也。又隨世間況,世人以此形相七寶
琳瑯者為淨土故,佛隨俗說是淨土,非謂第
一義諦真實淨土,故云如來說莊嚴佛土也,
然非不是世間有為有漏形相莊嚴也。「則非
莊嚴」者,此隨世俗說以為淨土,非出世間第
一義諦真實淨土,故言則非也。「是名莊嚴佛
[004-0827b]
土」者,如是非形相莊嚴者,即是真實第一義
莊嚴也。亦得云形相莊嚴非莊嚴者,是名非
莊嚴也。


然此言「淨土」者,正是諸佛依報真實智慧第
一義土,此主以真如法性為休,即蓮華藏
世界。此之淨土與真報佛,語體則同、言用則
異也。此土如來從發心以來,所修萬行功德
智慧二種莊嚴出世無漏勝因所剋故。《十地
經》云「過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善根所生」也。
不為地前取相漏因所得,體非有為,形相莊
嚴所攝故。《大智度論》云「諸佛淨土,不為欲色
無色三界所攝。」云何言此真淨土不為三界所
攝?解云:不在地故非欲界攝,不在空中故非
色界攝,體是色故非無色界攝。雖三界不攝,
而與之同處,然不相妨閡。設三災起時世界
焚燒,而彼淨土湛然不變。故《法華》云「眾生見
劫盡大火所燒時,釋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
此即真常淨土,故三災不毀也。又諸佛淨土
平等清淨無二無別故。《十地經》云「一佛土一
切佛土,一切佛土一切佛土」也。今解此淨土云
淨穢同處者,異於昔來所辨一質異見之義。
所以爾者,原淨穢二土本無異處,非如娑婆、
安樂二土既殊條然有別也。若然,何有石
沙銅鐵七寶琳瑯到伏等界無量差別?或有
眾生以虛空為地、地為虛空,如斯不同,皆是
眾生業之垢淨、智有明時故所見萬差,非
土有異。猶如恒河流水,有諸餓鬼共往趣飲,
或見流火、或見膿血、或見灰炭、或見枯涸、或
見鬼神等守護不令得前,斯皆眾生罪業因緣
[004-0827c]
故,於此一河所感各異,故見不同,非謂水一
而見有殊也。如《維摩》說「螺髻、身子所見不同」。
如「二天共食,飯色有異」,此亦同也。故知處一
土差,就見不同,非為一質而有異觀,其理
炳然也。「是故須菩提菩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等」者,此經教勸新發意菩薩取真淨土之方。
「是故」者,以是行地前取相之行,唯得世間有
為取相莊嚴淨土,非是出世第一義莊嚴淨
土義故。諸菩薩摩訶薩要須修行初地已上
不取波羅蜜行,乃可得於出世間無為真
淨土地,勿以取相云心所得世間有為形
相之土以為真實淨土,故言應如是生清淨
心也。「應如是生清淨心」者,如上第四段
於三事中不取著心也。「而無所住」者,謂不著
自身、不乞住也色等著異,不著三界人天五
欲果報。「應無所住」者,謂不著報恩。此三即是
前三事也此明如來所得第一義土滿足清淨初也以上分中清淨也
《金剛仙論》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