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10 嘉泰普燈錄-宋-正受 (T)



嘉泰普燈錄卷第十六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僧 正受 編


南嶽第十五世臨濟十一世楊岐四世


太平佛鑑慧懃禪師法嗣



常德府文殊心道禪師



眉之丹棱人。族徐氏。年三十。
得度具戒。游成都。從師授唯識論。自以為至。有同齊
詰之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今目前境象樅然。心識
安在。師愕立。遂出關。依谷隱顯禪師。歷十祀。周流江
淮。抵舒之太平。遇鑑小參。舉趙州栢樹子話。至覺鐵
觜云。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因疑之。求挂錫。以宴
[016-0387b]
寂為務。一夕。理前話。豁如夢覺。趨丈室。擬敘所悟。鑑
首肯後。命分座。政和二年。襄守游公定夫請師開法
天寧。未幾。擢大別文殊。 上堂曰。師子顰伸。象王哮
吼。雲門北斗裏藏身。白雲因何喚作手。三世諸佛不
能知。狸奴白牯却知有。且道作麼生是他知有底事。
雨打梨華蛺蝶飛。風吹柳絮毛毬走。 上堂。拈拄杖。
直上指曰。恁麼時。剌破憍尸迦脚跟。卓一下。曰。恁麼
時。卓碎閻羅王頂骨。乃指東畔曰。恁麼時。穿過東海
鯉魚眼睛。指西畔曰。恁麼時。塞却西王母鼻孔。且道
總不恁麼時如何。今年雨水多。各宜頻曬眼。宣和改
元。下 紹改僧為德士。上堂。祖意西來事。今朝特地
新。昔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鴳-女+隹]氅披銀褐。頭包蕉葉
巾。林泉無事客。兩度受君恩。所以欲識佛性義。當觀
時節因緣。且道即今是甚麼時節。毗盧遮那頂戴寶
冠。為顯真中有俗。文殊老叟身披[鴳-女+隹]氅。且要俯順時
宜。一人既爾。眾人亦然。大家成立叢林。喜得群仙眾
會。共酌迷仙酎。同唱步虗詞。或看靈寶度人經。或說
長生不死藥。琴彈月下。指端發太古之音。棊布軒前。
妙著出神機之外。進一步便到大羅天上。退一步却
入九幽城中。只如不進不退一句又作麼生道。直饒
羽化三清路。終是輪迴一幻身。二年九月。復僧。上堂。
不挂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頗相宜。一年半內閑思
想。大底興[襄-口*口]各有時。我佛如來預讖法之有難。教中
明載。無不委知。較量年代。正在于茲。魔得其便。惑亂
[016-0387c]
正宗。僧改俗形。佛更名字。妄生邪解。刪削經文。鐃鈸
停音。鉢盂添足。多般矯詐。欺罔 聖君。賴我 皇帝
陛下。聖德聖明。不忘付囑。不廢其教。特賜 宸章。頒
行天下。仍許僧尼重新披削。實謂寒[厂@火]再焰。枯木重
榮。不離俗形而作僧形。不出魔界而入佛界。重鳴法
鼓。再整頹綱。迷仙酎變為甘露瓊漿。步虗詞飜作還
鄉曲子。放下銀木簡。拈起尼師壇。昨朝稽首擎拳。今
日和南不審。只改舊時相。不改舊時人。敢問大眾。舊
時人是一箇。是兩箇。良久。曰。秋風也解嫌狼藉。吹盡
當年道教[厂@火]。建炎三年春。示眾。舉臨濟入滅囑三聖
因緣。師曰。正法眼藏瞎驢滅。臨濟何曾有是說。今古
時人皆妄傳。不信但看後三月。至閏三月。賊鍾相叛。
其徒欲奉師南奔者。師曰。學道所以了生死。何避之
有。賊至。師端坐自若。賊扣而不答。即舉槊殘之。血皆
白乳。賊駭。引席覆之而去。壽七十二。臘四十二。塔于
文殊五髻峯。


韶州南華知昺禪師



蜀之永康人也。久從佛鑑。始蒙
印可。繼住太平。法席鼎盛。後奉 旨居南華。 上堂
曰。此事最希奇。不礙當頭說。東隣田舍翁。隨例得一
橛。非唯貫聲色。亦乃應時節。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
人。擊禪牀。下座。 上堂。日日說。時時舉。似地擎山爭
幾許。隴西鸚鵡得人隣。大都只為能言語。休思惟。帶
伴侶。智者聊聞猛提取。更有一般也大奇。猫兒偏解
捉老鼠。 上堂。以拄杖向空中攪曰。攪長河為酥酪。
[016-0388a]
蝦蠏猶自眼搭眵。卓一下。曰。變大地作黃金。窮漢依
前赤𩨘𩪸。為復自家無分。為復不肯承當。可中有箇
漢。荷負得行。多少人失錢遭罪。再卓一下。曰。還會麼。
寶山到也須開眼。勿使忙忙空手回。 上堂。春光爛
熳華爭發。子規啼落西山月。憍梵鉢提長吐舌。底事
分明向誰說。啞。


潭州龍牙囌嚧智才禪師



龍舒人。族施氏。年十八。師
事靈隱院道詮。以試經下髮。初謁三祖宗禪師。次依
佛鑑。鑑一見。曰。異日大弘楊歧之道。當在爾躬。後見
死心.靈源.圓悟。皆冥符前記。由是道聲四播。潭帥服
師之名。以嶽麓延請開法。踰三月。遷龍牙。


欽宗皇帝登位。眾官請 上堂。祝 聖巳。就座。拈拄
杖。卓一下。曰。朝奉疏中道本來奧境。諸佛妙場適來
拄杖子巳為諸人說了也。於斯悟去。理無不顯。事無
不周。如或未然。不免別通箇消息。舜日重明四海清。
滿天和氣樂昇平。延祥拄杖生歡嘉。擲地山呼萬歲
聲。擲拄杖。下座。 上堂。彈指一下。曰。彈指圓成八萬
門。剎那滅却三祗劫。若也見得行得。徤即經行困即
歇。若也不會。兩箇鸕[磁-石*鳥]扛箇鼈。 示眾。舉。死心和尚
小參曰。若論此事。如人家有三子。第一子聦明智慧。
孝養父母。接待往來。主掌家業。第二子[离-禸+几]頑狡猾。貪
婬嗜酒。倒街臥巷。破壞家業。第三子盲聾喑啞。菽麥
不分。是事無能。只會喫飯。三人中黃龍要選一人用。
更有四句。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中常死。活中常活。
[016-0388b]
將此四句驗天下衲僧。師曰。喚甚麼作四句。三人姓
甚名誰。若也識得。與黃龍把手並行。更無纖毫間隔。
如或未然。不免借水獻華去也。三人共體用非用。四
句同音空不空。欲識三人并四句。金烏初出一團紅。
師每登座。凡有所問。皆答曰囌嚧。故叢林稱之。居龍
牙十三載。以清苦蒞眾。衲子敬畏。大帥席公震遷住
雲溪。經四稔。紹興戊午八月望。俄集眾。付寺事。仍書
偈曰。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畢。臨行自巳尚無。
有甚虗空可覔。其垂訓如常。二十三日再集眾。示問
曰。涅槃生死。盡是空花。佛及眾生。並為增語。汝等諸
人合作麼生。眾皆下語不契。師喝曰。苦。苦。復曰。白雲
湧地。明月當天。言訖。囅然而逝。火浴日。緇白會送者
數千人。慟震林壑。獲設利五色者夥。併靈骨塔於寺
之西北隅。世壽七十有二。臘戒四十有二。


慶元府蓬萊鄉禪師



上坐曰。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且任諸方點頭。及乎樹倒藤枯。上無衝天之計。下無
入地之謀。靈利漢這裏著得一雙眼。便見七縱八橫。
舉拂子曰。看看。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堂秋水深。
 上堂。杜䳌聲裏春光暮。滿地落花留不住。瑠璃殿
上絕行蹤。誰人解插無根樹。舉拄杖曰。這箇是無根
底。且道解開華也無。良久。曰。只應連夜雨。又過一年
春。 上堂。蓬萊突兀無遮護。鐵壁銀山無入處。有時
關棙一時開。放出毒蛇當大路。參禪人。早回顧。莫待
臨時生怕怖。荊棘林中暗坐時。百尺竿頭須進步。三
[016-0388c]
十三人老古錐。象轉龍蟠曾指注。休指注。成露布。蚊
子上鐵牛。無你下觜處。 上堂。舉。法眼道。識得凳子。
周匝有餘。雲門道。識得凳子。天地懸殊。師曰。此二老
人。一人向高高山頂立。一人向深深水底行。然雖如
是。一不是。二不成。落花流水裏啼鸎。閑亭雨歇夜將
半。片月還從海底生。


湖州何山佛燈守珣禪師



郡之安吉人。族施氏。甫冠。
師寶梵院道才。剃染即謁徑山常悟禪師。久之。隨往
隱靜。悟問曰。登天不假梯。徧地無行路時如何。云。清
光何處無。悟稱善。師退。謂仝衣曰。一語偶投。非解脫
法。棄。參廣鑑行瑛禪師。不契。遂造太平。隨眾咨請。彌
扣彌深。始知所見未出常情。乃封其衾曰。此生若不
徹去。誓不展此。於是晝坐宵立。逾七七日。鑑忽上堂
謂眾曰。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師聞頓悟。尋語鑑。
鑑詰曰。靈雲道。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如何是他不疑處。云。莫道靈雲不疑。只今覔箇疑處
了不可得。曰。賢沙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那裏是他未徹處。云。深知和尚老婆心切。鑑然之。師
拜起。呈偈曰。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華爛熳始擡眸。饒
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鑑囑令護持。是夕。
厲聲謂眾曰。這回珣上座穩睡去也。鑑移蔣山。命分
座說法。出住廬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聖。
後徙何山及天寧。 上堂曰。轢𨍏鑽。住出斧。佛祖出
頭未輕與。縱使醍醐滿世間。你無寶器如何取。阿呵
[016-0389a]
呵。神山打鑼。道吾作舞。甜瓜徹蔕甜。苦瓠連根苦。
 上堂。舉婆子燒庵話。師曰。大凡扶宗立教。須是其人。
你看他婆子雖是箇女人。宛有丈夫作略。二十年簁
油費醬。固是可知。一日向百尺竿頭做箇失落。直得
用盡平生腕頭氣力。自非箇俗漢知機。泊乎巧盡拙
出。然雖如是。諸人要會麼。雪後始知松栢操。事難方
見丈夫心。 上堂。如來禪。祖師道。切忌將心外邊討。
從門所得即非珍。特地埋藏衣裏寶。禪家流。須及早。
撥動祖師關棙。抖擻多年布襖。是非毀譽付之空。竪
闊橫長渾恰好。君不見寒山老。終日嬉嬉。長年把掃。
人問其中事若何。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參。 僧
問。如何是賓中賓。曰。客路如天遠。[仁-二+亡/大]門似海深。云。如
何是賓中主。曰。長因送客處。憶得別家時。云。如何是
主中賓。曰。相逢不必問前程。云。如何是主中主。曰。一
朝權祖令。誰是出頭人。云。賓主巳蒙師指示。向上宗
乘事若何。曰。向上問將來。云。如何是向上事。曰。大海
若知足。百川應倒流。僧禮拜。師曰。珣上座三十年學
得底。師入院日。謂眾曰。兄弟如有省悟處。不抅時節。
請來露箇消息。雪夜。有僧扣方丈門。師起秉燭。震威
喝曰。雪深夜半。求決疑情。因甚麼威儀不具。僧顧眎
衣裓。師逐出院。每曰。先師只年五十九。吾年五十六
矣。來日無多。紹興甲寅。解制退天寧之席。謂雙槐居
士鄭績曰。十月八日是佛鑑忌。則吾時至矣。丐還鄣
南。十月四日。鄭公遣弟僧道如訊之。師曰。汝來正其
[016-0389b]
時也。先一日不著便。後一日蹉過了。吾雖與佛鑑同
條生。終不同條死。明早可為我尋一雙小船子來。如
云。要長者。要高者。曰。高五尺許。越三日。鷄鳴。端坐如
平時。侍者請辭世偈。師曰。不曾作得。言訖而逝。十一
月四日闍維。舌根不壞。郡人陳師顏以寶函藏其家。
門弟子奉靈骨塔于普應院之側。


隆興府泐潭明禪師



上堂。舉趙州訪茱萸探水因
緣。師曰。趙老雲收山嶽露。茱萸雨過竹風清。誰家別
舘池塘裏。一對鴛鴦𦘕不成。又舉德山托鉢話曰。從
來家富小兒嫡。偏向江頭弄𦘕橈。引得老爺把不住。
又來船上助歌謠。


台州寶藏本禪師



上堂曰。清明巳過十餘日。華雨
闌[狦-狂-王+王]方寸深。春色惱人眠不得。黃鸝飛過綠楊陰。遂
大笑。下座。 住烏鎮壽聖日。大慧禪師行化至。師上
堂敘謝畢。乃曰。鮑老當年笑郭郎。郭郎舞袖太郎當。
及乎鮑老當場舞。鮑老郎當勝郭郎。下座。大慧炷香
拜之。


吉州大中祥符清海禪師



初見佛鑑。鑑問。三世諸佛
一口吞盡。何處更有眾生可教化。此理如何。師擬進
語。鑑喝之。師忽領旨。述偈曰。實際從來不受塵。箇中
無舊亦無新。青山況是吾家物。不用尋家別問津。鑑
曰。放下著。師禮拜而出。


漳州淨眾佛真了璨禪師



泉南羅氏子。 上堂。顧四
眾曰。昨夜安排得兩段禪。末後一句也用不著。今朝
[016-0389c]
打鼓陞堂。一句也未甞安排。但見諸人蔟蔟上來。山
僧不免胡說亂說。鬍張三。黑李四。箇箇解唱囉囉哩。
雖然如是。入著光孝門。未免穿過髑髏。換了眼睛。參。
 上堂。重陽九日菊華新。一句明明亘古今。楊廣橐
駝無覔處。夜來足跡在松陰。


隆興府谷山海禪師



上堂。一舉不再說。巳落二三。
相見不揚眉。飜成造作。設使動絃別曲。告往知來。見
鞭影便行。望剎竿回去。脚跟下好與三十棒。那湛更
向這裏撮摩石火。收捉電光。工夫枉用渾閑事。笑倒
西來碧眼胡。卓拄杖。下座。


龍門佛眼清遠禪師法嗣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



成都人。族史氏。世宗儒師。
妙齡明敏。年十三。求為僧。父母難之。輒不食。伯父使
從其志。依城下大慈宗雅剃染。心醉楞嚴。逾五秋。南
游。謁玉泉勤.雲蓋智.百丈肅.靈源清。有年。始登龍門。
即以平時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巳極。但欠著力
開眼耳。遂職堂司。一日。侍立次。問云。絕對待時如何。
曰。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師罔措。眼至晚抵堂司。師
復以前話問之。眼曰。閑言語。師於言下大悟。眼曰。今
無復言。政和末。和守錢公景述請開法天寧。次遷褒
禪.東林及西山。繼徙聖泉.鼓山。尋奉 詔移鴈蕩能
仁。紹興乙丑蒙 恩補江心龍翔。 上堂曰。萬年一
念。一念萬年。和衣泥裏輥。洗脚上床眠。歷劫來事。只
在如今。大海波濤湧。小人方寸深。拈起拄杖曰。汝等
[016-0390a]
諸人。未得箇入頭。須得箇入頭。既得箇入頭。須有出
身一路始得。大眾。且作麼生是出身一路。良久。曰。雪
壓難摧㵎底松。風吹不動天邊月。卓挂杖。下座。 上
堂。萬機不到。眼見色。耳聞聲。一句當堂。頭戴天。脚踏
地。你諸人只知今日是五月初一。殊不知金烏半夜
忙忙去。玉兔天明上海東。以拂子擊禪床。下座。 上
堂。明明無悟。有法即迷。諸人向這裏立不得。諸人向
這裏住不得。若立則危。若住則瞎。直須意不停玄。句
不停意。用不停機。此三者既明。一切處不須管滯。自
然現前。一切處不須照顧。自然明白。雖然如是。更須
知有向上事。久雨不晴。咄。 上堂。一葉落。天下秋。欲
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塵起。大地收。嘉州打大像。
陜府灌鐵牛。明眼漢合作麼生。良久。曰。久旱簷頭句。
橋流水不流。卓拄杖。下座。 上堂。今朝八月二十五。
老禪問你諸人。且道是八月二十五。不是八月二十
五。若道不是。是何言歟。若道是。瞞上座即得。爭奈諸
聖眼何。乃擊禪床。下座。 上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華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
落華。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長恨
春歸無覔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喝一喝。曰。三十年後
莫道能仁教壞人家男女。 上堂。僧問。如何是祖師
西來意。曰。東家點燈。西家暗坐。云。未審意旨如何。曰。
馬便搭鞍。驢便推磨。僧禮拜。師曰。靈利衲僧只消一
箇。遂曰。馬搭鞍。驢推磨。靈利衲僧只消一箇。縱使東
[016-0390b]
家明點燈。未必西家暗中坐。西來意旨問如何。多口
何師自招禍。 問。如何是第一義。曰。你問底是第三
義。 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旨如何。曰。
一度著虵齩。怕見斷井索。 問。鷰子深談實相。善說
法要。此理如何。曰。不及鴈㘅蘆。 問。如何是佛。曰。華
陽洞口石烏龜。 問。魯祖面壁。意旨如何。曰。金木水
火土。羅睺計都星。 問。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如何。
曰。作賊人心虗。云。國師三喚侍者又作麼生。曰。打鼓
弄胡猻。鼓破胡猻走。丙寅七月十八日。召法屬長老
宗範付後事。遺偈曰。前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盡
處。龜哥眼睛赤。次日。沐浴更衣。申令聲大鐘。亥至。眾
集處就座。泊然趨寂。茶毗。送者均獲設利。奉靈骨塔
于鼓山。壽六十四。臘五十一。


南康軍雲居高庵善悟禪師



洋之興道人。族李氏。年
十一去家。業經得度。有夙慧。聞冲禪師舉武帝問達
磨因緣。如獲舊物。遽曰。我既廓然。何聖之有。冲異其
語。勉之南詢。蒙授記於龍門。一日。有僧被虵傷足。佛
眼問曰。既是龍門。為甚麼却被虵齩。師即應曰。果然
現大人相。眼益器之。初住吉之天寧。遷雲居。七稔。
 敕徙金山。以疾辭。得免。 上堂曰。少林面壁。懷藏東
土西天。歐阜陞堂。充塞四維上下。致使山巍巍而砥
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華非艶而結空果。風不搖而
片葉零。人無法而得咨問。佛無心而更可成。野[蔬-梳-木+束]淡
飯廷時日。任運隨緣道自靈。畢竟如何。日午打三更。
[016-0390c]


遂寧府西禪文璉禪師



郡之長江人。族張氏。天姿頴
邁。幼從鄉先生趙嗣業。頗通儒。趙以遠大期之。師飄
然有出塵志。徑依崇福院希澄。年二十三薙髮。詣成
都表言講席。聽圓覺.起信。深得其旨。會圓悟歸昭覺。
往依之。久無所入。遂東下謁谷隱顯.洞山淵。復無所
證。晚抵龍門。宴坐忘寢食。佛眼憐其為道之篤。一夕。
携師縱步至普現坡下。顧師曰。望州亭與汝相見了
也。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師於言下證無生忍。佛眼
翌日登堂對眾印之。道譽籍甚。閱三年。以母老匃還。
眼贈以偈曰。烏石嶺。望州亭。意未舉。道先成。十年辛
苦游江海。此日言歸不問程。桑梓無別路。行藏在守
護。果熟自然香。記取來時步。復書曰。禪者璉上人。操
心珠。入龍岫。得之還故丘。不忘本也。仍率罷參宿衲
數十餞之。於是泝流歸肆業。築堂高隱。靖康元。郡守
更西禪律居。迎師開法。 上堂曰。一向恁麼去。直得
凡聖路絕。水泄不通。鐵虵鑽不入。鐵鎚打不破。至於
千里萬里。鳥飛不度。一向恁麼來。未免[厂@火]頭土面。帶
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為馬。非唯辜負先師。亦乃埋
沒巳靈。敢問大眾。且道恁麼去底是。恁麼來底是。芍
藥華開菩薩面。㯶櫚葉散夜叉頭。 上堂。諸方浩浩
談玄。每日撞鐘打鼓。西禪無法可說。勘破燈籠露柱。
門前不置下馬臺。免被傍人來借路。若借路。須照顧。
脚下若參差。邯鄲學唐步。 上堂。心生種種法生。森
羅萬象縱橫。信手拈來便用。日輪午後三更。心滅種
[016-0391a]
種法滅。四句百非路絕。直饒達磨出頭。也是眼中著
屑。心生心滅是誰。木人携手同歸。歸到故鄉田地。猶
遭頂上一鎚。 上堂。正月孟春猶寒。直下言端語端。
拈起衲僧鼻孔。穿開祖佛心肝。知有者。達磨不來東
土。二祖不往西天。不知有者。誰知當面蹉過。迢迢十
萬八千。山僧為你重說偈言。大眾。莫教辜負。孟春猶
寒。 上堂。舉。外道問佛。今日說甚麼法。曰。說定法。明
日又問。今日說甚麼法。曰。不定法。云。昨日為甚麼定。
今日為甚麼不定。曰。昨日定。今日不定。師曰。作日與
今日。說定說不定。寰中天子敕。塞外將軍令。外道當
年入夢鄉。直至如今猶未省。 僧問。師子未出窟時
如何。曰。爪牙巳露。云。出窟後如何。曰。龍頭虵尾。云。出
與未出時如何。曰。正好喫棒。 問。以一重去一重即
不問。不以一重去一重時如何。曰。闍梨有許多工夫。
紹興十四年十一月。忽示疾。二十八日。端坐訓徒。手
書命本院書記希秀嗣法住持。捐囊資益田。瞻眾囑
累訖。有請以頌者。師曰。先師龍門最後垂範甞曰。無
世可辭。無法可說。無頌可留。吾豈負先師意耶。語卒
而化。壽七十二。臘五十一。


隆興府黃龍牧庵法忠禪師



四明人。族姚氏。七歲師
鄞縣國寧道英。十九試經得度。習台教。悟一心三觀
之旨而未能泯跡。歷扣名緇。至龍門。覩水磨旋轉。發
明心要。述偈曰。轉大法輪。目前包裏。更問如何。水推
石磨。呈佛眼。眼曰。其中事作麼生。云。㵎下水長流。眼
[016-0391b]
曰。我有末後一句。待分付汝。師即掩耳而出。乃之廬
山。於同安枯樹中絕食清坐。宣和間。湘潭大旱。禱不
應。師躍入龍淵。呼曰。業畜。當雨一尺。雨隨至。居南嶽
後洞。木食㵎欲。侶虎豹猿狖二十年。著正心論十卷。
每跨虎出游。儒釋望塵而拜。紹興甲寅秋。樞密折公
彥質染疏親往。以勝業力挽開法。師嘉其勤渠乃赴。
未幾。移南木.雲蓋。謝事。復應二聖越壃及大溈之請。
晚居黃龍。 上堂曰。張公喫酒李公醉。子細思量不
思議。李公醉醒問張公。恰使張公無好氣。無好氣。不
如歸家且打睡。 上堂。今朝正月半。有事為君斷。切
忌兩眼睛。被他燈火換。 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諸
聖口。不動自巳舌。非聲氣呼吸。非情識分別。假使淨
名杜口於毗耶。釋迦掩室於摩竭。大似掩耳偷鈴。未
免天機漏泄。直饒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若
向牧庵門下檢點將來。只得一橛。千種言。萬般說。只
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虗空七凹八凸。 僧問。如
何是佛。曰。莫向外邊覓。云。如何是心。曰。莫向外邊尋。
云。如何是道。曰。莫向外邊討。云。如何是禪。曰。莫向外
邊傳。云。畢竟如何。曰。靜處薩婆訶。 問。大眾臨筵。請
師舉唱。師竪起拂子。僧云。乞師再垂方便。師擊禪床
一下。已巳十一月。示少恙。至望。丈室後有白氣二道
搖曳而出。師遽曰。吾期至矣。令集眾。囑付殆盡。引筆
書偈而寂。塔于香原洞。掩壙罷。大雪獨覆區所。壽六
十。臘四十七。
[016-0391c]


衢州烏巨雪堂道行禪師



括蒼人。族葉氏。父仲諶。仕
二千石。捿心祖道。號見獨居士。母陶氏。夢苾蒭抵其
室而孕。既生。莊重警敏。甫志學。有出塵志。然書攷屢
前列。間從天寧微禪師游。於言下知歸。以出家陳父
母。乃聽。年十九。禮普照覺印英禪師。授僧伽梨。首謁
指源潤禪師。無所入。徑之龍門。質其所得。佛眼諭曰。
到真實不疑。方有語話分。師無對。一日。舉賢沙築著
脚指。師契悟。即趨方丈。眼曰。悟即不無。要是千里之
起足。若向箇裏扶持起來。甚生次第事。令侍右。踰八
周。辭省親。郡守侍御黃公葆光結庵於黃堂後圃。力
致之。建炎二年。中散徐公康國來守是郡。堅請開法
於壽寧。次遷法海.天寧.烏巨。大播玄風。後名藩賢侯
以甲剎迎之者八。師悉辭。諸方益加尊仰。紹興戊辰。
鄱陽守陳公璹命樞蜜何公若.編修趙公廉裔。躬往
䖍請。師不得巳而從之。 上堂曰。會即便會。玉本無
瑕。若言不會。碓觜生花。試問九年面壁。何如大會拈
華。南明恁麼商確。也是順風撒沙。參。 上堂。雲籠嶽
頂。百鳥無聲。月隱寒潭。龍珠自耀。正當恁麼時。直得
石梁忽然大悟。石洞頓爾心休。虗空開口作證。溪北
石僧點頭。諸人總在這裏瞌睡。笑殺陜府鐵牛。 上
堂。佛說三乘十二分。頓漸偏圓。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臨濟三玄。雲門三句。洞山五位。癡人面前。不得說夢。
南明恁麼道。還免得遭人檢責也無。所以古人道。石
[016-0392a]
人機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應和。還
有和雪曲底麼。若有。喚來與老僧洗脚。 上堂。通身
是口。說得一半。通身是眼。用得一橛。用不倒處說有
餘。說不到處用無盡。所以道。當用無說。當說無用。用
說同時。用說不同時。諸人若也擬議。西峰在你脚底。
到國清。眾請上堂。句亦剗。意亦剗。絕毫絕釐處。如山
如嶽。句亦到。意亦到。如山如嶽處。絕毫絕𨤲。忽若拶
通一線。意句俱到俱不倒。俱剗俱不剗。直得三句外
絕牢籠。六句外無標的。正當恁麼時一句作麼生道。
傾蓋同途不同轍。相將携手上高臺。 上堂。舉。趙州
示眾云。老僧除却二時齋粥。是雜用心處。師曰。今朝
六月且。行者擊鼓。長老陞堂。你諸人總來這裏雜用
心。 上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驚人句。門云。響。師曰。
雲門答這僧話不得。便休却鼓粥飯氣。以當平生。


示眾。黃梅雨。麥秋寒。恁麼會。太無端。時節因緣佛性
義。大都須是髑髏乾。二十一年春。示疾。門弟子教授
注公喬年至省候。師以後事委之。示以偈曰。識則識
自木心。見則見自本性。識得本心本性。正是宗門大
病。注曰。爛泥中有剌。莫道不疑好。乃二月九日也。黎
明。沐浴易服。加趺而逝。郡守躬營後事。道俗瞻禮。歎
未曾有。十七日闍維。[曷-曰/月]腋出銀液不斷。皆五色設利
也。煙所至累然綴之。人得以市。齒舌不壞。建窣堵波
於寺之西。壽六十三。夏四十五。


撫州白楊法順禪師



綿之魏城人。族文氏。神觀秀發。
[016-0392b]
齠時夜視如晝。父母異之。捨出家。依鹽泉香積奉禪
師。年十八。落髮受具。崇寧初。徧游禪會。抵襄陽。造谷
隱靜覺之室。留數載。聞佛眼說法。龍門即之。一日。眼
上堂。舉。傅大士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裏膠青。只聞
其有。不見其形。師於言下有省。後觀寶藏迅轉。頓明
大法。趨丈室作禮。呈喝曰。頂有異峰雲冉冉。源無別
派水冷冷。游山未到山窮處。終被青山礙眼睛。眼笑
而可之。龍圖蔣公璨出守是那。服師大名。以白楊迎
居。衲子蜂集。 上堂曰。好事堆堆疊疊來。不須造作
與安排。落林黃葉水堆去。橫谷白雲風卷回。寒鴈一
聲情念斷。霜鐘纔動我山摧。白楊更有過人處。盡夜
寒爐撥死[厂@火]。忽有箇衲僧出來道。長老少賣弄。得恁
麼窮乞相。山僧只向他道。却被你道著。 上堂。我手
何似佛手。天上南星北斗。我脚何似驢脚。往事都來
忘却。人人盡有生緣。箇箇足方頂圓。大愚灘頭立處。
孤月影射深灣。會不得。見還難。一曲漁歌過遠灘。


示眾。染緣易就。道業難成。不了目前。萬緣差別。只見
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心火炎夕。燒盡菩提之樹。
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為眾一似為身。彼此事辨。
不見他非巳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日日現前。煩惱
時時解脫。師律身清苦。自住山。出入杖笠獨行而巳。
歲序因袖剌賀郡守。甞仆雪中。有偈曰。垂老住山寺。
參官走道途。前村雪嶺上。𨈀倒沒人扶。紹興巳未五
月十一日。感微疾。夜聞曉鐘。遂憑陵喝之。侍僧趨省。
[016-0392c]
巳坐亡矣。闍維。收設利。目睛.齒.舌.數珠同靈骨塔于
寺之西。壽六十四。臘四十七。


南康軍雲居法如禪師



丹丘臨海人。族胡氏。依護國
瑞禪師祝髮登具。備參浙右諸宗匠。晚至龍門。以平
日所證白佛眼。眼曰。此皆學解。非究竟事。欲了生死。
當求妙悟。師駭然諦信。一日。命主香積。以道業未辨。
固辭。眼勉曰。姑就職其中。大有人為汝說法。未幾。晨
興。開厨門。望見聖僧。契所未證。入白佛眼。眼曰。這裏
還見聖僧麼。師詣前問訊。叉手而立。眼曰。向汝道。大
有人為汝說法。師禮拜示眾機語未見


南康軍歸宗真牧正賢禪師



潼川郪縣人。族陳氏。世
為名儒。幼從三聖海澄為苾芻。具滿分戒。游成都。依
大慈秀公習經論。凡典籍過目成誦。義亦頓曉。秀稱
為經藏子。正覺顯禪師見之。令著鞭荷負大法。會圓
悟禪師來居昭覺。悟勉之南詢。乃謁死心.靈源.湛堂。
皆蒙委寄。遂扣佛眼。一日。入空。眼舉殷勤抱得旃檀
樹。語聲未絕。師即頓悟。眼曰。經藏子漏逗了也。自是
與師商確淵奧。亹亹無盡。眼稱善。因手書真牧二字
授之。紹興己巳。歸宗虗席。郡侯以禮請。堅臥不應。寶
文李公懋甞問道於師。同屬宮強之。乃就。 上堂曰。
且第一句如何道。汝等若向世界未成時.父母未生
時.佛未出世時.祖師未西來時道得。巳是第二句。且
第一句如何道。直饒你十成道得。未免左之右之。卓
拄杖。下座。 上堂。良久。召大眾曰。作麼生。若也擬議。
[016-0393a]
賢上座瞞你諸人去也。打地和尚嗔他祕魔巖主擎
箇叉兒。胡說亂道。遂將一摑成韲粉。散在十方世界。
還知麼。舉拂子曰。而今却在拂子頭上說一切智智
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還聞麼。閻老子知得。
乃云。賢上座。你若相當去。不妨奇特。或不相當。總在
我手裏。只向他道。閻老子。你也退步摸索鼻孔看。擊
禪床。下座。 僧問。久點斯要。巳泄真機。學人上來。請
師開示。曰。耳朵在甚麼處。云。一句分明該萬象。曰。分
明底事作麼生。云。台星臨照。枯木回春。曰。換却你眼睛。


湖州道場正堂明辯禪師



本郡人。族俞氏。年十九。事
報本蘊禪師。圓顱受具。辭謁徑山妙湛慧禪師。慧移
補淨慈。因與月堂昌.翠巖宗往扣保寧璣禪師及諸
名宿。晚依佛眼。眼問。從上祖師方𠕋因緣許你會得。
忽舉拳曰。這箇因何喚作拳。師擬對。眼築其口曰。不
得作道理。於是頓去知見。遂作禮。眼曰。這鈍漢。師笑
而趨出。後造道林。參圓悟禪師。深蒙印可。既而旋里。
父毋亡。乃廬其墓。待制葛公勝仲訪師議論。警合守
郡日檄徐簿敦濟。以天聖致請。師遁古墓中。使者往
返數四。後為吏所跡。不得辭。久之。左亟葉公夢得以
積善命為第一祖。謝事庵居。作頌古百首。繼住何山。
眾數千指。又遷道場。徙衛林。為鼻祖。 上堂曰。猛虎
口邊拾得。毒虵頭上安排。更不釘樁搖櫓。回頭別有
生涯。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裏有村齊。 上堂。淨
五眼。湧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桃華。唯證乃知難
[016-0393b]
可測。卓拄杖曰。一片何人得。流經十萬家。 上堂。三
祖道。但莫憎愛。洞然明白。當時老僧若見。便與一摑。
且道是憎耶。是愛耶。近來經界稍嚴。不許詭名挾佃。
 解夏上堂。十五日巳前不得去。少林雙履無藏處。
十五日巳後不得住。桂子天香和雨露。正當十五日。
又且如何。阿呵呵。風流不在著衣多。育王遺書至。
 上堂。黃龍頭角從來異。不與今時歲月爭。復妙回途
何處去。月明終夜照虗堂。嗚呼。無示老人。道傳龍岫。
德播寰中。居常吒吒呀呀時。塞斷天下人舌頭。有時
玲玲瓏瓏時。通透卓長靈鼻孔。驢脚行時收佛手。誰
是知音。拳頭舉處覔生緣。了無向背。三十載入泥入
水。今年五月十三日。始見長人回途。大地覔無蹤。只
有衲僧知去處。山僧今日盡施三昧。大展神通。直得
蕩蕩地絕絲毫。巍巍然無背面。猶覔他蹤跡不得。適
來為甚麼却道衲僧知去處。還道得麼。拄杖子忍俊
不禁。為你諸人道去也。卓一下。曰。春前得雨華開早。
秋後無霜葉落遲。 上堂。舉。僧問投子。大死底人却
活時如何。子云。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師曰。我疑千年
蒼玉精。化為一片秋水骨。海神欲護護不得。一旦鰲
頭忽擎出。 上堂。舉。須菩提持鉢維摩詰家。滿盛香
飯。云。汝能謗於佛。毀於法。不入眾數。乃可取食。須菩
提不知是義。置鉢而去。師曰。當時若有箇漢。倒拈蝎
尾。逆捋虎鬚。擺手出荊棘林。纔見他道。謗於佛。毀於
法。不入眾數。乃可取食。但對他道。賢賢易色。事父母
[016-0393c]
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直饒
淨名老人。也須倒退三千里。 上堂。華開隴上。綻柳
堤邊。黃鶯調叔夜之琴。芳草入謝公之句。何必聞聲
悟道。見色明心。非唯水上覔漚。巳是眼中著屑。擘開
[曷-曰/月]曰。汝等當觀吾紫磨金色之身。今日則有。明日則
無。大似無風起浪。全不知羞。且道今日事作麼生。好
箇迷逢達磨。不知誰解承當。 雙槐居士鄭參議入
山。上堂。佛鑑腦後眼不親。瞎却何山珣佛燈。佛燈照
破四天下。又被禹功吹滅却。從茲大地黑漫漫。物物
拈來總一般。試問一般何所似。蓮華在水葉長乾。禹
功參議中。大使斾俯臨。既是屋裏人。方說屋裏話。不
欲世諦飾詞。浼瀆台聽。今日到這裏。所以楊歧門下
鍋子大小。枸柄短長。鼻孔輕重。一時被他覰見了也。
汝等諸人各自照顧。雖然如是。要且有一處未知端
的。且道道場八功德池水深多少。有幾箇赤捎鯉魚。
且寬數日。方知底裏。始信道場逐日吞却三箇四箇。
吐却七箇八箇。豈不見百靈和尚問龐居士曰。居士
得力句。還曾舉似人麼。云。曾舉來。曰。舉似阿誰。龐以
手指胷云。龐公。龐却問。百靈阿師得力句。還曾舉似
人麼。曰。曾舉來。云。舉似阿誰。靈戴笠子便行。龐云。善
為道路。師曰。龐公大似堂前開飯店。經紀屋裏人。百
靈正如馬前相撲。步步不虧。今日忽有人問道場。如何
是參議見佛燈得力句。只向道。上士由山水。中仁坐
竹林。渠若云。曾舉似人麼。只向道。立行方回也。文才
[016-0394a]
比仲壬。 上堂。舉溈山問仰山天寒人寒話。師曰。一
問一答。玉線交羅。雲錦段成。了無滲漏。若也見得。方
知溈仰父子唱拍相隨。其或未然。更為諸人頌出。吹
盡風流大石調。唱出富貴黃鍾宮。舞腰催拍月當曉。
更進蒲萄酒一鍾。 上堂。舉。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
性也無。州云。無。師曰。若於這一句下見得。千句萬句
一時百雜碎。遂喝曰。切忌立地作夢。且道畢竟如何。
狗子佛性有。毗盧愛飲彌勒酒。狗子佛性無。文殊醉
倒普賢扶。扶到家中全酩酊。胡言漢語罵妻孥。 僧
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曰。七尺八尺。云。出水後如何。
曰。三尺四尺。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毒虵無角
最威獰。云。便恁麼會時如何。曰。梁山務長。云。只如教
意又作麼生。曰。長江滾不休。 問。如何是曹洞宗。曰。
[鴳-女+隹]宿梧枝。云。如何是雲門宗。曰。木馬上金梯。云。如何
是溈仰宗。曰。目前無異草。云。如何是臨濟宗。曰。我終
不向你說。 問。如是何佛。師乃鳴指三下。 問。語點
涉離微。如何通不犯。曰。橫身三界外。獨脫萬機前。云。
只如風冗道長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華香。又
作麼生。曰。說這不唧𠺕漢作麼。云。嫰竹搖金風細細。
百華鋪地日遲遲。曰。你向甚麼處見風宂。云。眼裏耳
裏絕瀟灑。曰。料掉沒交涉。 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
曰。未過冬至莫道寒。云。出水後如何。曰。未過夏至莫
道熱。云。出與未出時如何。曰。三十年後不要錯舉。
 問。如何是佛。曰。無柴猛燒火。云。如何是法。曰。貧做富
[016-0394b]
裝裹。云。如何是僧。曰。賣扇老婆手遮日。云。如何是和
尚栗棘蓬。曰。不答此話。云。為甚麼不答。師大笑曰。吞
不進。吐不出。 問。如何是一喝如金剛王寶劒。曰。古
墓毒虵頭戴角。云。如何是一喝如踞地師子。曰。虗空
笑點頭。云。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曰。石人拍手笑
呵呵。云。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曰。布袋裏猪頭。云。
四喝巳蒙師指示。向上還有事也無。曰。有。云。如何是
向上事。曰。鋸解秤鎚。隨聲便喝。 佛眼禪師忌。師拈
香曰。龍門和尚。闡提潦倒。不信佛法。滅除禪道。拶破
毗盧向上關。猫兒洗面自道好。一炷沉香爐上然。換
手槌[曷-曰/月]空懊惱。遂搖手曰。休懊惱。以坐具搭肩上。作
女人拜曰。莫怪下房媳婦觸忤大人好。 室中垂問
曰。猫兒為甚麼愛捉老鼠。又曰。板鳴因甚麼狗吠。紹
興二十七年二月上澣。遊寺之西原。指地謂侍僧。令
役工治小塔。三月旦示少恙。翌日衛侯遣醫來。師笑
曰。藥能愈人。世無死者。寄語衛公佐國厚自重。初六
日。侍僧告塔將就。師遣擊鼓集眾。師登座。拈拄杖於
左邊卓一下。曰。三十二相無此相。於右邊卓一下。曰。
八十種好無此好。僧瑤一筆。𦘕成誌公。露出藁草。又
卓一下。顧大眾曰。莫懊惱。直下承當休更討。下座。歸
方丈。儼然趺坐而逝。壽七十有三。夏五十有四。火後。
收靈骨設利藏所建之塔。曰仙人山。


潭州方廣深禪師



僧問。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
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未審意旨如何。曰。富嫌千
[016-0394c]
口少。貧恨一身多。


世奇首座



者。成都人也。遍依師席。晚造龍門。一日。因
請益次。大豁所疑。眼命分座。奇固辭曰。此非細事也。
如金針刺眼。毫髮若差。睛則破矣。願生生居學地而
自煅煉。眼尤尚之。暮年。學者力請。不容辭。因說偈曰。
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諸法同。諸法我心無別
體。只在而今一念中。且道是那一念。眾罔措。奇喝一
喝而終。


溫州淨居尼慧溫



示眾。舉。法眼上堂云。三通鼓罷。
蔟蔟上來。佛法人事。一時周畢。溫曰。山僧道。三通鼓
罷。蔟蔟上來。拄杖不在。苕帚柄聊與三十。


嘉泰普燈錄卷第十六



音釋



 棱盧登切 樅音[窗/心] 愕逆各切 氅齒兩切
 讖楚禁切 槊音朔 啞於雅切 [磁-石*鳥]音慈
 喑音音 囅丑忍切 珣音荀 衾區音切
 𨍏達各切 抖音斗 擻音叟 裓古得切
 泐音勒 褒補刀切 薙丈九切 椶祖紅切
 泯音敏 凹於交切 凸徒結切 藩方煩切
 鄱蒲禾切 璹音孰 剗楚限切 液音亦
 灣烏還切 郪音妻 亹音尾 擎渠京切
 摑吉獲切 韲牋西切 櫓音魯 呀虗加切
[016-0395a]
 捋郎括切 擘愽厄切 滲所禁切 唧子栗切
 掉徒弔切 闡齒善切 潦音老 藁古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