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2 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宋-法照 (CBETA)




讀教記卷第十二
天台沙門 法照


文句



知法常無性



「經一頌未來佛章。


文句二十九知法常無性者實相常住無自性乃至
無無因性無性亦無性是名無性。


二十二一實理上性相二空云云。」


【私科分五初一實理下帖釋本文二具如下例明
[012-0066a]
觀體三若不了下立宗斥非四故於下的示觀相
五問世下雙明料揀。】


佛種從緣起



「文句佛種從緣起者中道無性即是佛種云云
。」


【記釋佛種下私科分二初破古二於中下正釋初
破古又二初破佛種二然應下破緣起初破佛種
又二初破古二故於下示義二破緣起又二初示
義二他云下破古二正釋又二初立本無性即是
佛種二迷此下雙明染淨二種緣起為三初標染
淨二染中下釋染淨三若也下重論染淨釋中分
二初釋染緣起性種二解此下釋淨緣起類種又
分為二初釋淨緣起二欲起下釋結淨緣起歸教
一記釋結果乘成相私科分四初修性下示性二
具明下指廣三故知下自他四如是下依理於中
自他又四初總標二先推下別釋三若推下離計
四以性下結示。】


索車



「文句志求佛道者即是索大非求小果也索有三
意一大機有感果之義機中論索二情中密求為得
為不得即此意三發言索即是殷懃三請也昔教之
中已有二求但未發言至於今日具此三索問昔出
宅索三是機情索者文云如先所許此乃求三何關
求一答出外不見必有異途將昔許三以求異意耳
[012-0066b]
亦得是索一也。


三十三索有三意者二索既云在機在情機中但
云有感果義情中既云密求而已故前二在昔發言
唯今昔言雖即通於四味此指二酥並聞大時是故
得有二索之言又二索言有通有別通則俱通二味
機則冥在於內情則內動於中二味咸然故云通也
別則二索別對二味在方等中聞不思議雖斥為非
冥有大利被斥不謗義當於索故知不謗理在有求
在熟酥時為大洮誘雖無希取轉教情親縱不彰言
索義漸切雖二不同機遙情近得不得者為獨菩薩
亦利聲聞情中進退義當於索是則情帶於機稍切
於昔故至般若別受情名至領解時以得顯失故云
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請索雖即唯在今教及至
啟言機情必具從強屬口機情亦殊在昔但潛伏居
懷於今乃助彰於口三索咸扣於至聖赴亦自分於
顯密時熟既會內因具也聞略說故外緣足也因緣
具故發言于茲問昔出宅等者舉譬品以顯今彼云
諸子詣父願賜我等三種寶車今何得言機等索實
答意者未出聞許出已不見所許之車唯見許人是
故從人索昔所許所許不與必有異途故索昔在今
元求異意今問鹿苑出宅唯保小果何曾索車答若
在法說至鹿苑時義當出宅復經二味二索在懷但
譬短含長義至法華之始故譬中諸子詣父索車索
乃與之仍賜於大故彼譬意兼含二酥信解譬長方
[012-0066c]
開體命故譬品文義含三索。


二十五譬既三車一車今昔相對法亦若權若實
竝列偏圓若不爾者開何所開本許三車索而不與
及至為說等賜大車當知其車本無三一為物方便
權立三名出宅廢權破三唯一。


十五門又二宅門車門宅者生死也門者出要路
也此方便教之詮也車者大乘法也門者圓教之詮
也若宅門是車門初三車救子亦應即是等賜大車
若所出門非所入門驗車宅異也。


五若宅下設難且以今昔相待為難宅是所出
車是所入宅門是所出之路車門是所入之路既二
路不同出入各異是故宅門非車門也故今難云若
車宅門一何故出宅仍未得車若絕待者今應徵云
若大車門非宅門者索時亦應別有出路何故還從
所出索大長者亦秪於此與大又問得宅門已未得
車門住在何處答大小異途是故云別開小即大同
異如何故今申之斥則車宅永殊開則二門不異宅
與車一二門何殊是故三乘具有二義承教出宅不
見小車中間已經二味調熟乃從父索先所許車既
索須與開彼小門無非大教門下小理終無別途絕
理無二麤玅體一。


二十二索是求請之別名在意名求索在口名請
索在身名乞索如[朦-卄+並-前-刖-一]者求知如飢者請食如迷者問
道凡居不達之地何有不索之理由索故許與許與
[012-0067a]
故歡喜今文具有請與歡喜法說中千二百人身子
為首殷懃三請菩薩眾中彌勒為首佛口所生子大
數有八萬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譬說之初身子
為中根人請又總為四眾請傍為下根請文云善哉
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云云


十八索是求請至名求索者引前三業皆有索文
云云索義有三及引文證具騰始末由索故許由許
故與許與有文何得無索。


二十三別駮其一云齊三藏明菩薩不斷惑依法
華有四句謂障除大機動障未除大機動機動則知
索。


十八言依法華有四句者謂準今經須作四句攝
機方盡若無四句恐人謂機發獨在無障之人故第
二句即三藏菩薩若獨二乘二乘何曾障未除耶。


二十六然但乘通因果三十七品斷見思惑皆是
因乘盡無生智皆名果乘要因因乘斷除惑盡方得
果乘盡無生智故言車在門外但果正因傍就果為
言車在門外。


二十六今言情索者昔日依教謂盡無生能入無
餘而於方等中見菩薩不思議聞淨名彈斥若我所
得是實大士不應折挫若我非實佛不應說真故云
茫然不知所云至大品中領知大法聞此樂大心起
方欲進修大乘而不能知得與不得此等皆是情中
已索大乘之義故身子領解提昔疑情見諸菩薩授
[012-0067b]
記作佛不預斯事嗚呼自責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
失即是指昔方等已有情索也今加口索者因聞方
便品初偈略聞佛說竝是方便即復執今方便疑昔
未極故云我今不知是義所趣動宿疑情故發言三
請索求昔日所說之實機在大乘情求昔實又情求
大乘口問昔實六度通教例爾。


二十三言昔日者昔住小教既其被斥情有所望
準此判意情通二味因斥舊解情索理違故今為立
情索之義若單論情取意為語以機生故所以情動
故機情索通徧二酥別分二味索求至之實者若是
方便昔實何在機在天乘等者釋求實意至口索時
大機已發情求昔實意在今真此則機實而情假又
情下重申假以扣實故情實而口假故機情時未彰
於口口索之日必具機情六度通教例爾者向明兩
教二乘既然故知兩教菩薩亦爾何者昔五百八千
俱被彈斥般若洮汰受益事同既見身子騰疑佛釋
理應沾已默然在座佇聖申通。


二十七第四領付家業譬近領火宅等賜大車遠
領法說中無上道就此為二初領後付又各為二共
領火宅等賜大車中四意云云


十八第四領付譬者是第四五合為一段則使鹿
苑文後不入方等之文大章雖爾細開仍有免難等
文以應一代五時之說今猶存開標領及付領謂領
業指方等般若中付即付財在法華中譬文開為等
[012-0067c]
賜四章即今文中初二後二者是即免難索車等賜
歡喜以方等般若為索車者彼二周文免難之後即
云索車但索車文促既不對二味故以口索對之今
以二味為索亦秖且對機情索名雖同不無少別況
前索文義非局口今言索者不局機情。


二十一問車城俱方便有無義必同何故有無異
致令索不等答車由斥方便失實故須索城若非真
實亦同車處無。


玅玄二十四圓教三法者以真性軌為乘體
十四然此四教各具三軌非但深淺不同亦乃乘
體誠異以諸乘體不同故也所以藏別兩教咸以智
慧為體通圓兩教咸以真性為體者良以體為所乘
未可蹔廢以藏別真性果滿方成儻指體在當以何
為運若用觀照則從始至終故通圓居因即事論悟
即事之性果位乃窮是故兩教真為乘體。


輔行五中十如秖是灋華實相權實正體亦是車體
亦寶所體。


義例一實相玅理以為車體無漏玅觀以為白牛自
餘諸法皆莊嚴具。」


【北峰師曰文句云要因因乘斷除惑盡方得果乘
盡無生智是知乘因乘出宅則出宅之說不須疑
也文句云因聞方便品初偈故發言三請記云車
由斥方便失實故須索是知失車須在法華略開
之時若二酥機情則非顯然失車則失車之說不
[012-0068a]
須疑也文句云機在大乘情求昔實情求大乘口
問昔實是知機索唯大情通大小口索唯小依虎
溪說則三索大小不須疑也問志求佛道等是機
情索大如何作願賜我等三種寶車索小譬本曰
譬本之文義含三索機情亦大況索昔在今元求
異意亦是索一既情意求大故不相違若爾則以
機情為口索譬本而口索無法本耶曰上根得入
由聞略開機發三請佛說令悟中根譬說機發索
車願賜我等正譬三請所以大師正明口索兩處
之文竝指三請但偈頌譬本文略直語機情扣佛
故云志求佛道者皆來至我所不言口索所以大
師據文直對則法說無口索據義委示則法譬俱
三又問藏別以觀照為車體以何為前導通圓以
真性為車體以何為所依曰藏別只一觀照就慧
體邊為車體就照達邊是前導通圓談即亦即所
依為當體也若玅玄四教之體皆云真性者乃通
示所依也。


逸堂曰出宅是乘因車若云車在門外須索者乃
是果車若失車則有二義密失在方等彈斥時顯
失在方便品初若三索大小亦依虎溪也問若口
索唯小者且法說志求佛道者之文何得為譬說
願賜三種寶車譬本曰譬本正是方等般若大乘
機動機情索大祖師以三種寶車譬之者如荊溪
云譬短含長故法說文長譬說文短法說之文出
[012-0068b]
宅之後正是方等般若譬說之文出宅即是法華
之初以無文譬於方等般若故以口索之文兼含
譬之意以所含機情以譬二味機情兩索也非是
直將口索譬於機情之二也記云譬品義含三索
即此意也又問口索是小何故三請之文願說第
一法又云欲聞具足道耶曰第一具足之名則通
今是小中第一具足法也。


鑑堂曰出宅者約法是乘觀照約喻是乘白牛若
但通途指因乘者未知因乘是何法或如古人以
三十七品是因乘者若為助道之乘則可若為正
乘此認莊校為所乘如文句所破或謂望果而出
或謂乘教出者皆非也失車者索雖通於三味失
車唯在法華大小者機情大口索小原夫小機徧
歷二酥具開大法調停淳熟至今法華理優入實
而猶口請小者蓋由鹿苑證小佛曾親許雖經彈
斥疑惑居懷既未云權執由未捨纔聞方便三乘
言下頓棄所欲但昔是佛許今亦佛斥猶豫未決
故寄昔許以求今說故知口雖索昔正意在今故
云出外不見必有異途將昔許三以求異意問方
便請大之文云何消耶曰先達重提佛語還是索
小以方便品初佛歎如來方便波羅蜜皆已具足
又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又云要當說
真實由是身子三請重提佛語云欲聞具足道願
說第一法時為如實說雖提佛語小機乃謂昔具
[012-0068c]
足等也或問二乘在昔證果不證果若證那云出
外不見必有異途作此問者可與一笑愚意機情
在大口索在小三味對論也而文句機大口小情
通大小自就法華中論機情助彰於口故云若爾
機大口小諸說同然但有謂情索亦只在大者蓋
誤以般若之情為法華之情有謂情通大小者亦
誤以法華之情為般若之情故未免偏失若夫出
宅因車觀照之說皆非也荊溪自云承教而出何
不依之失車之處皆指法華文義既詳將於是乎
取。】


身子六心退



「本業瓔珞經念字函上卷諸善男子若一劫乃至十劫修
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
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前復值諸佛菩薩善
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當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
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
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
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
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
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
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
見及五逆無惡不造名為退相輔行三下三十五略引


戒疏舊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
難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為義云何退作二乘其
[012-0069a]
猶一答性是不作一闡提不妨退大向小終是難通
止觀師說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比釋論師及金剛
般若論師皆作此解是信習十心中六心耳七心已
上永離二乘是時設為利弘經不無輕漏而度物心
不失恒有菩薩之名也。


四念處問十住十信退不答經明六心退七心不
退。


玅樂十六準瓔珞意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
爾前見思俱斷至六心時見猶未盡六心尚退。


教行錄日本問云近代疑者云別教初住界內見
惑皆已斷盡豈第六住見猶未盡退作凡夫逆罪人
耶法智答曰若常程別教皆云初住斷見更不起諸
重過也況見惑名數雖多乃一位頓斷思惑乃經諸
位方盡此常所談別教分齊也今記主見云身子六
住尚退復起重罪遂以義求恐有教門見思俱斷至
六心時思既未盡見亦餘殘所以能牽惡道也此是
記主約義斟酌之詞不可將現行別教難也若據起
信唯云不退乃尅就圓人辨之若論示迹亦須示其
階位約惑分齊方有退義。」


【今疏云是信習十心中六心中者正是六堅中信
堅六定中習相定故云信習中六心退耳。
[012-0069b]




四種緣集



「玅樂二十七自體者實報土也此是攝大乘師從因
立名謂有為緣集即同居因無為緣集即方便因自
體緣集即實報因亦云法界緣集今疏前二仍舊從
果立名後一依彼從因立稱。


淨名疏三十一一有為緣集二無為緣集言有為者
即是界內染淨國土迷真滯有而起結業稟分段生
死皆其類也二無為者即是界外有餘果報及開中
下寂光此三土眾生迷中道佛性滯無為緣集起諸
結業受變易生死皆是此類約教辨者藏通有為緣
集謂生滅無生之類別圓無為緣集即無量無作之
類故約四教開兩緣集四種眾生問所明三土稟報
不同所居各異云何悉同無為緣集答所迷理同皆
是無明變易生死故通為一類。


淨名疏二十八一此半品明折伏界內有為緣集二
弟子一品即是折伏無為緣集三菩薩品即是折伏
自體緣集問無為與自體為同為異答諸說不同今
言名別體同二乘迷自體起無為著著無為故正受
無為之名菩薩亦迷自體起無為集而菩薩觀破無
[012-0069c]
為但無為未盡此惑附體別受自體之名。


略記中之上今言二乘與諸菩薩同有內外無為緣
集既分出已即見見二乘人順從著於無為立名菩
薩不著唯觀自體及以法界故別得名名為法界法
界非緣以緣與彼法界體合從所障說故云自體法
界緣集以是應須竝置塵沙從無明立以塵沙惑竝
不牽於界內外生故且置之不從其立。


垂[示*谷]記一有為二無為三自體四法界此論師所
立今家但用二名。」


【三惑亦名緣集蓋諸緣積集之謂也。】


涅槃五人得菩提



「涅槃壹字函十一卷現病品北涼曇無讖譯迦葉有五種人於是大乘
大涅槃典有病行處非如來也何等為五一斷三結
得須陀洹果云云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
耨菩提云云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薄貪恚癡得斯
陀含果云云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菩提云云
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云云過四萬劫
優當得成阿耨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
愚癡得阿羅漢果云云是人過二萬劫當得成阿耨
菩提迦葉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道
過十千劫當得成阿耨菩提。


輔行七上次引大經以證權位經於劫數大經前後
總有四文大同小異第十云經爾所劫當得菩提第
十九云至菩提第二十云得菩提第二十一云住菩
[012-0070a]
提住者秪是住於初住菩提住處當謂經劫方得菩
提至之與得名異義同至謂從於方便中來得謂得
於發心處所言須陀洹等者從本為名絕七生已任
運入般生彼復經八萬劫竟方發大心一來六萬不
還四萬無學二萬支佛一萬比說可知從根利鈍故
便出界經劫長短發心已後修中道觀斷無明惑得
見佛性乃可名為過於五百此語三藏入滅二乘通
教多分即生能發如此論者無益初心然向五人皆
云發心若到若得是故不與唯識義同長時乃發教
尚是權況計永滅寧非方便若執權論破佛實經招
過既深良恐未可。


十六五人斷通惑者同生其土皆為菩薩佛以勝
應應之純以大乘家業訓令修學。


既云五人彼土生者皆為菩薩故八六等至彼
土時不須小化漸趣圓實豈仍滯偏習方便者多迷
其教止觀第七判八六等教道須廢法華開顯方堪
此聞菩薩機成所應何別五人即是四果支佛從本
立名云須陀洹乃至支佛斷盡乃云斷通惑者或取
三藏二乘及通三乘為斷通惑者此亦可爾三藏五
人自攝通五通教菩薩先名菩薩不可更云至彼皆
是菩薩當知全指兩教二乘兼通菩薩若以四人例
通菩薩名皆為菩薩有何不可但彼對勝應其義不
成但兩教二乘彼尚迴心通教菩薩豈應守舊若準
改觀通別菩薩竝須發心故云訓令修學不云別者
[012-0070b]
以此五人證同故也若也通論方便人數則應云九
藏二通三別三圓一不得云五今且對小故云五耳
二十九大經云須陀洹者八萬劫到到初發菩提
心處也此取鈍根任運用八萬十千等至若如三藏
中四果不經少時皆得入大豈須八萬之與十千耶
云云


十二大經下正判但至初住也此取鈍根者有二
義一者五中前三人鈍以住果故二者五人大乘根
鈍以教權故故云若如三藏中至豈須八萬與十千
耶驗知八萬等其教是權未至界外者尚於此生法
華即發豈定界外必爾許耶云云者釋出教權須廢
所以當知諸教長遠之位多是教道豈有出界聞勝
應說必須更經八六四二。」


【雜編疑者云羅漢支佛出界可爾前三果人通惑
未盡如何出界經劫發心曰涅槃此說須兼二義
一被鈍根待至界外方得見性二被利根意令弊
遠即生能發何者其利根者聞佛所說若於現身
止得初果乃至但證緣覺不學大乘未來須過八
六等劫方至菩提是則今世回心免斯歷劫故求
寶所不住化城逼發之言玅得經旨。


或問文句只云五人斷通惑者同生其土記主何
意便作四果支佛釋耶曰既云純以大乘家業訓
令修學此即勸逼之言正同大經勸發意也以五
人生方便唯出大經故云耳。】
[012-0070c]
讀教記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