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12 佛祖統紀-宋-志磐 (CBETA)





佛祖統紀卷第二十一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7諸師雜傳





* 淨覺仁岳法師
* 二世吳興子昉法師
* 錢唐可久法師
* 錢唐惠勤法師
* 霅川慈梵法師
* 霅川瑩珂法師
* 永嘉乃仁法師
* 超果靈照法師
* 樞密使胡宿
* 神智從義法師
* 二世慧月了睿法師
* 草菴道因法師
* 二世梓菴有倫法師
* 廣壽法因法師
* 四明道時法師
* 儒士述菴薛澄


雜傳之作。將以錄諸師之未醇正者。故淨
覺以背宗錄。神智以破祖錄。草菴以失緒
錄。或曰。法智之世。先後為異說者有之矣。
豈當盡以雜傳處之乎。然昭圓之於四明。
無師資世系之相攝。後人概以山外指之。
亦足懲之矣。至若法智子孫時為逆路之
說者。未若淨覺神智之為甚也。彼祝之而
不類。我且指二人為首云祝職救反事見楊子
[021-0241b]


法師仁岳。霅川姜氏。自號潛夫。聞法智南湖
之化。往依為學。至水月橋。擲笠水中曰。吾
所學不成。不復過此橋。法智器之。居以東
廈白晝焚膏專事紬繹。鄉書至。悉投帳閣
未嘗啟視。因出境分衛乘舟水行。偃臥舒
足豁然自得。若拓虛空。檣為之折。每請益
函文。擷大屧關大鑰。眾望風畏之。時昭師
略光明玄。不用觀心。師輔四明撰問疑書
以徵之。四明製妙宗并消伏三用潤師作
指瑕以為難。師述止疑抉膜以正之。四明
談別理隨緣。齊師作指濫以為非。師作十
難以扶之。所以贊四明為有力。後復與
十同志修請觀音三昧。因疾有閒。宴坐靜
室恍如夢覺。自謂向之所學皆非。乃述三
身壽量解以難妙宗。道既不合。遂還浙陽
靈山。蒙慈雲攝以法裔。四明乃加十三料
簡以斥之。師復上十諫雪謗。往復不已詳見四明
本紀會昭慶有請慈雲。為詩以送之。學徒從

往者半。雲弗之止。既遷石壁。復徙靈芝。時
法智已歸寂。師臨眾自詫曰。只因難殺四
明師。誰向靈芝敢開口。有仁行人。自永
嘉請居淨社。一住十年。大弘法化。以年老
還鄉。霅守請主祥符。觀察使劉從廣為奏。
命服樞密使胡宿。為請淨覺之號。晚年專
修淨業然三指以供佛。持律至嚴不以事
易節。創隱淪堂休室以為燕居。治平元年
春。謂門人曰。我翌日午刻當行。果留偈
安坐而亡。時三月二十五日也。塔全身於何
山之西隅。嗣法者梵慈乃仁輩。皆能表表模
[021-0241c]
範一世。師於楞嚴用意尤至。會諸說為會
解十卷。熏聞記五卷釋自造會解。楞嚴文句三卷。
張五重玄義。則有楞嚴說題。明修證深旨。
則有楞嚴懺儀。復於呪章調節聲曲以為
諷演之法。所著金剛般若疏二卷。發軫鈔五
釋自造金剛疏彌陀經疏二卷。指歸記二卷釋自造彌陀經疏
文心解二卷釋不二門雜錄名義十二卷。義學雜
編六卷。如意輪課法。涅槃禮讚文。羅漢禮讚
文。南山禮讚文。施食須知。毘曇七賢七聖圖。
起信梨邪生法圖。各一卷。禪門樞要。淨名精
英。大論樞節大論文。苕溪講外集。窓案記。諸
子雜言史髓。


記曰。何山更為禪居。而塔地轉為菜圃。
厥後寺眾有夢。師謂塔處灌溉非便。求遷
之。及開龕。色身不壞舍利盈滿。遂具禮
易葬焉。此與東山神照遷塔事極相類。皆
於當時藏全身。而特示靈瑞於二百年
之後也。異哉。


論曰。天台家。謂學華嚴唯識者為他宗。
蓋指其不受時教規矩之說耳。淨覺初
為山家之學甚厲。為止疑抉膜十門折難。
以排四師甚力。一日師資小不合。而遽
為壽量之異說。甚至於十諫雪謗。抗辦不
已。前輔之而後畔之。其為過也。與學
他宗者何異焉。父作之。子述之。既曰背
宗。何必嗣法。置之雜傳亦足為懲。然此
亦是護宗綱辨法裔為之說耳。若鑒之
以佛眼。則聖賢弘道。互有抑揚。豈當定
其優劣。如調達波旬皆以大權示現邪
[021-0242a]
見。詎可以俗情裁量之邪。是知議淨
覺者。當以此意亮之。


法師子眆。吳興人。賜號普照。早依淨覺。嵩
明教據禪經作定祖圖。以付法藏斥為可
焚。師作祖說以救之。又三年。嵩知禪經
有不通。輒云傳寫有誤。師復作止訛以折
之。其略有曰。契嵩。立二十八祖。妄據禪經。
熒惑天下。斥付法藏為謬書。此由唐智炬
作寶林傳。因禪經有九人。其第八名達摩
多羅。第九名般若密多羅。故智炬見達摩兩
字語音相近。遂改為達磨。而增菩提二字
移居於般若多羅之後。又取他處二名婆舍
斯多不如密多以繼二十四人。總之為二十
八。炬妄陳於前。嵩繆附於後。瀆亂正教瑕
玷禪宗。余嘗面折之。而嵩莫知媿。又據僧
祐三藏記傳律祖承五十三人。最後名達摩
多羅。而智炬取為梁朝達磨。殊不知僧祐
所記。乃載小乘弘律之人。炬嵩既尊禪為
大乘。何得反用小乘律人為之祖耶。況禪
經且無二十八祖之名。與三藏記並明聲聞
小乘禪耳。炬嵩既無教眼。纔見禪字認為
己宗。是則反販梁朝達磨。但傳小乘禪法
厚誣先聖其過非小。


法師可久。錢唐錢氏。天聖初。覃恩得度學
教觀於淨覺。無出世志。喜為古律詩。蘇軾
監郡日。嘗與師及惠勤清順為詩友。所居
西湖祥符。蕭然一室。清介守貧。未嘗有憂
色。軾來守錢唐。當元夕九曲觀燈。去從
者獨行入師室。了無燈火。但聞瞻訇餘
[021-0242b]
香。歎仰留詩。有不把流離閑照佛世知
無盡本非燈之句。蒲宗孟集錢唐古今詩。
求[葶-丁+呆]於師。師曰。隨得隨去。未始留也。聞者
高之。晚年杜門。送客不逾閾。辟穀安坐
觀練熏修。如此十餘年。窓外唯紅蕉數本。
翠竹百箇。淡如也。一日謂人曰。吾死蕉竹亦
死。擇瑛公亦死未幾皆驗。人嗟異之。


法師靈照。蘭溪盧氏。幼失怙恃。白兄求出
家。兄取三藤示之曰。使此藤繫汝俱碎。
可從汝意。師欣然入林。取藤成束置前
曰。果容入道用此繫我。俱碎無恨。兄不
能奪。遂入寶慧寺。誓去枕席香燈禮誦。
未朞月誦通法華光明。弱冠投試有司嘉
之。獎以別榜。既具戒即往錢唐。依香嚴湛
師學教觀。數歲復往吳興。依淨覺。一家戶
牖無不通達。初主吳山解空。繼遷景德。熙
寧中徙雲間超果。自元豐以來於每歲春
首結淨業社七日期時。預者二萬人。念佛
獲驗不可紀錄。嘗夢三聖儀相。前跪作禮
曰。靈照一生誦大乘經。期生安養為果願
否。觀音指曰。淨土不遠有願即生。又誦經。
深夜忽夢普賢示身。遂發心造其像。誦經
萬部以嚴淨報。元豐五年冬臥疾。謂侍者
曰。吾安養之期已至。遂北首面西累足而化。
闍維異香襲人。舍利流迸。結塔院東南
隅。


胡宿字武平。常州晉陵人。學問文章。當世推
重。治平三年。由樞密副使出鎮杭州。每來
謁岳師。[言*恣]詢妙道。躬執弟子禮。師安坐
[021-0242c]
不少遜。


法師從義。溫之平陽人。姓葉氏。十七通誦法
華得度學扶宗。主大雲五峯寶積。嘗患他
宗但任胸臆。於所著補注集解處處辨明。
如論賢首妄判華嚴。議慈恩專用唯識。辨
祖承無二十八祖。判道家當攝入儒宗。辭
理切直為世所信並詳見諸宗立教志晚居秀之壽聖大
振宗教。元祐六年春。示疾就榻。吉祥右脇
而逝。瘞舍利於錢唐寶藏。諡曰神智。憲使
劉燾記行業云。端介清白。不妄遊從。寤寐
三觀。耽味著述。過午不食。非法不言。非右
脇不臥。非濾水不飲。行步有常。坐立如
植。未嘗求公卿之知。可謂賢也已矣。所著
大部補注十四卷。順正記三卷釋光明玄新記七卷
釋光明文句往生記四卷釋觀經疏圓通記三卷釋不二門纂要
六卷釋義例集解三卷釋四教儀寓言四卷釋金錍淨名
略記十卷。搜玄三卷雜出教儀


論曰神智之從扶宗。視四明為曾祖。而
於有所立義極力詆排之。去乃翁已五
十年。其說已定。而特為之異破壞祖業
不肖為甚。非同當時孤山淨覺一抑一揚
之比也。舊系扶宗。今故黜之。置之雜傳。
以示家法之在。


法師了睿。嘉興人。號慧月。學教有聲。久依
神智於壽聖。秀有士族請神智禱疾。師與
俱往。及歸神智責之曰。汝為純厚。吾故携
汝往。何為俗舍左顧右盻。師深謝過而已。智
曰。汝豈有所見耶。師密白曰。有一女崇。在
[021-0243a]
病床上。見師入即下走。人既擁門。乃從壁
隙而出。不覺顧視如此。智曰。吾亦見之。已
而病者愈。智既沒。師乃繼其席。思溪王氏有
女卒。請施食河氷船不可渡。乃遣人報。令
設座於斛前。即船上遙為呪願。中夜一女
至船上曰。謝師戒法已得超度。留鞋一雙
忽不見。次日王君至船。驚曰。此亡女入斂
時鞋也。


法師道因。自號草菴。四明薛氏。視法智座
下。粲法師為叔祖。其孕也。母夢粲披幃而
入寤而生。明發而赴至。咸知其為後身
云。掌有圓相掬之如環。足下奇文雙魚宛
示。十七具戒。坐夏南湖。有問以教義者。徐
為釋之。正與文合。識者知其宿習。明智居
寶雲。往學焉。已而遍歷教庠屢參禪室。因
讀指要鈔深有悟入。初主禪悅。直嗣四明
草菴錄嗣法文云。三入禪室五登講堂。始終親近八善知識。皆光明碩大。有德有言。緣不在彼。如水投石。此一辦
香。奉為延 第一代法智尊者。用酬法恩。然存則人。亡則書。旁不肯者。無吝擊節次遷永明

寶雲廣壽治平。晚主延慶。學徒滿堂。乾道三
年四月十七日。別徒眾曰。華嚴世界洞徹湛
明。甚適我懷今將行矣。乃令舉所述彌陀
讚曰。無邊剎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蓮華宮。
蓮宮周遍遍空海。空海獨露彌陀容。阿彌
陀佛不生滅。難覓難拈水中月。絕非離句
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說。我與彌陀本不
二。妄覺潛生忽成異。從今掃盡空有塵。父
子天然兩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
業無瑕玷。我今以此念彌陀。不見彌陀終
不厭。讚畢。隨眾唱佛數百。諷觀經至上
[021-0243b]
品上生。即斂念坐亡。越三日頂足皆煖。葬
全身於祖塔。師道貌嚴毅。辭辯如瀉。有嬰
其鋒者。謂登龍門。嘗著關政論。以正禪人
之弊。詣行在投宰相秦檜。三上書。俱不報。
遂渡江而歸。後秦相閱其書大驚。將見之。
而師已行。居南湖日。述輔正解以斥律人
妄解觀經之失。其強志為法若此。嘗居城
南草菴。因以自號。


論曰。草菴初學於明智。一旦讀指要有
省發。而又自謂文粲後身。故以瓣香奉
四明。然四明者羅睺羅也。未聞稟佛為
嗣。若草菴之所承。則將兄廣智而孫明
智矣。豈北面師事之。而反孫之可乎。西
土二十四祖。金口所宣悉有先後。若謂
北齊遠稟龍樹。此則立觀之始。非草菴所
當上效故鏡菴論之曰。一家教觀必資
傳授。豈可紊亂使失其緒。況當時已有
高攀九祖遠嗣四明之誚。舊圖系於明
智。終非草菴之本心。新圖系之四明。未
免有違於公論。今故置之雜傳。亦足以
為失緒者之戒云。


法師有倫。四明王氏。受業於小溪壽聖。自
號梓菴。久依草菴學。分座南湖講道有
旨。晚主月波。學徒說服。柏庭輩行皆北面
受業。所居一室。未嘗見其便溺。人皆異之。
或問其故。拒而不答。


法師法因。自號刳心。四明慈溪顧氏。學草
菴盡其旨。以與師同名。時稱為小因。主
廣壽三十年。晝夜講演。未甞一日走檀門。
[021-0243c]
每施者至。輒竦媿自歎曰。比丘之法丐食活
命。我何人哉。坐奪勤苦之利却而還之。不
得已受其少分。所居弊陋將新之。曰此軀
尚無常。何事外物為一日集講。侍者報。眾
赴檀門未回。師曰。虛空諸天正欲聞法。何
必眾集。即擊鼓升座。紹熙四年八月示疾。
於定中見淨土二菩薩。謂左右曰。吾覩法
華道場。與平時所見異甚。吾將行矣。即集
眾諷觀經。稱佛號。留偈端坐結印而化。
瘞全身於寺東。


薛澄。字清卿。自號述菴。視草菴為叔。嘗從
其學大明境智之道。草菴沒為文祭之。其
略云。嗚呼吾佛明心。禪必用教。教必用禪。
如江如湖。流雖不同所鍾一源。如日如
月。時或云殊。所麗一天。譬以二藥治眾人
病。所期者痊。奈何末途兩宗被魔。學者泥
偏私立位號互為矛盾。其門必專教而視
禪了不相安如針著氈。禪而視教欲割不
能如癭附咽。不求其端。教曰。我是孰明
漸圓。惟怪欲聞。禪曰。我是但稱別傳。兩宗
既孤。又於其宗派別星懸。或本四明。或夸
霅川。或出白蓮。天台徽旨浮談浪語如漂流
船。或參溈仰。或歸雲門。或嗣曹洞。如來心
印上推下墮如顛倒猿。持此勝心敵彼勝
心。以燕伐燕堂堂我翁。能於兩宗洞達妙
云云。又作草菴忌疏云。諸法本空即空成
實。至人不死雖死如生。安住尊者師自號安住子
氣所鍾前因不昧。探戒珠於驪頷。飛慧劍
於龍門。早遊刃於儒林。無書不讀。晚乘桴
[021-0244a]
於教海。有感皆通云云。於道最高。裂衣冠
而罔恤。有疑不決。械囹圉以須爭云云。見
八知識。無半語之相。投將一瓣香。為四明
而拈出此卷十六人本紀遺失五人止錄十一人
佛祖統紀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