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193 石門文字禪-宋-德洪 (SBCK)


[025-1a]
石門文字禪巻第二十五
   宋江西筠溪石門寺沙門釋德&KR0477覺範著
    門人覺慈編錄 西眉東巖旌善堂校
 題
  題華嚴綱要
華嚴宗有四種無礙謂事無礙理無礙事理無礙事
事無礙夫言事事無礙者非有竺梵震旦之異凡聖
小大之殊而講師笑棗柏不辨唐梵又可笑哉此文
清涼國師啟毗盧藏之鑰匙也其文簡而義無盡其
科要而理融通學者當盡心焉方天下禪學之&KR0102
[025-1b]
矣以飽食熟睡游談無根爲事而佛鑑乃倡爲宗尚
之其亦護法憫俗之慈也歟
  題疾老寫華嚴經
瑛公風骨清癯而神觀秀爽措置加於人一等與南
州名士游淡然無營獨杜門手寫此經精妙簡遠之
韻出於顔柳予聞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别
者皆所莊嚴之耳龍勝菩薩以夙智通力誦持之實
叉難陁以入世間智力翻譯之清涼國師以逹佛知
見力䟽釋之而瑛公以夙淨願堅固力書寫之予觀
其心志端欲候文殊師利之智海普賢之行願海善
[025-2a]
財童子利生求法精進海十二時皆在現行如善現
比丘不動真際現一切色身於十方世界作大佛事
顧其措置非加於人乎
  題光上人所書華嚴經
邾城岸大江皆深林大澤自麻城之東多竒峯峻谷
輪蹄所不至虎兕所掩建炎元年十月予自漢上南
還廬山阻兵於大石山捷徑過鍾山之下有僧舍數
椽道人七八輩帀笑如舊識有首衆者道光與其兄
道舒隣房晨香夕燈以禪誦爲佛事從之者皆肅如
也光嘗呼此經以示予予因再拜跪而讀其篇目謂
[025-2b]
舒曰耆闍婆面城之醫王也面所見草木土石無非
是藥文殊師利童子曰耆婆見草木無非是藥菩薩
見境無非是心然耆婆祝之疾燥濕虗實寒病祖病
衆生病之方也而光口不忘誦目不忘視手不忘書
寫之則隨施無所窒其妙嗚呼耆婆蓋世間之醫而
得妙者也則出世間之醫其用自心之得妙者也是
經其廣則四天下微塵數偈句其得則震旦所譯十
萬偈句光擬之於沙界涼&KR2353得所藏之於毛端寛博
有餘至於殊勝功德則非有思議心所能測知經初
畢工而盗賊蟻聚所至流血可渉光黃舒蘄衲之間
[025-3a]
受禍猶酷獨此經所寄東西南北十里之間無犬吠
之驚父老男女安堵樂業豈非龍神所護持而然乎
光少游方見知識飽參而還以親老不忍去其膝日
以研味此文其爲知恩精進不言可知矣咨爾鍾山
之下護持龍神之衆時朔來朝以祕藏之某題
  題華嚴十明論
顯謨閣待制朱公世英爲余言頃過金陵謁王文公
於鍾山公以彦里閈晩生有志學道謂曰若讀史見
勾踐伍員事乎勾踐保栖㑹稽置膽於坐臥則仰膽
飯食亦嘗膽也伍員去楚櫜載而去昭關至蒲伏行
[025-3b]
乞於呉市二子設心止欲雪恥復讎而焦身苦思二
十餘年而後遂其欲蓋有志者事竟成也然移此心
以學無上菩提其何以禦之世英囑予記其言世英
歿一年余還自海外築室筠溪石門寺夏釋此論追
念平時之語曰嗟乎流轉三界未即棄去其恥亦大
矣囚縛五隂未能超出其讎亦深矣以呉楚之讎恥
較之其相倍如日劫而學者亦思掣肘徑去然至誠
惻怛勇決力行較勾踐伍員特太山毫芒耳豈不惜
哉金剛般若經須菩提聞世尊言以恒河沙等身命
布施不如受持四句偈爲他人説之福於是泣下其
[025-4a]
心豈不謂學者多以一身味著懈怠故自爲障礙乎
夫雜華具四天下微塵數偈而其所詮者如來普光
明大智一法而已親近隨順此智者戒定慧三法而
已以戒定慧觀照方便破滅無明一切衆生彈指實
證故金剛藏菩薩曰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
有離是謂成佛顯決入法要㫖借令三世如來重復
宣示深奥不能加毫末於此矣其於利害去取曉如
白黑其義理昭著粲如日星不知學者於戒定慧何
疑而不隨順於無明煩惱何戀而不棄遺乎孟軻曰
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
[025-4b]
之者則不遠秦楚之路爲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
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今
之知類者吾特未見耳豈宻行暗證隱實顯玼世不
得而知歟抑觀力麤浮習重境强多遇緣而退歟余
切慕思大智者父子於道能遺虗名收實效三十年
間決期現證皆獲宿智通入法華三昧乳中之酪此
其驗矣嗚呼安得如南嶽天台兩人者與之增進此
道哉政和五年六月十日書
  題光上人書法華經
晉沙門曇諦初夢於其母黄曰我投暫託宿乃以鐵
[025-5a]
鏤書鎮并麈尾拂爲寄母既覺而二物在手於是大
驚而生諦逮五齡母以二物示諦諦軒渠笑曰此秦
王請我講法華經贈我者爾母曰汝省置之處乎諦
罔然不答而去又建興二年長沙縣西一百里餘有
青蓮花兩本生陸地道俗堵觀钁之丈有二尺得瓦
棺蓮之根莖自棺之壞處出開視之有髑髏栓索而
蓮寔生齒脥間晉有識曰有僧不知名氏誦蓮經十
萬部不疾而化遺言使衣紙而以瓦爲棺今驛亭故
基建寺其號蓮花嗚呼異哉惟此經之力能使授持
者卒長物於生死後竒祥於異世驚世殊異之如此
[025-5b]
蘄州永樂寺僧道光出血和墨寫此經其衡斜㸃畫
勻如空中之雨整如上瀨之魚皆精進力之所成知
見香之所熏不然何以莊嚴微妙如此之巧耶光又
専精不懈見一纎毫相之間萬八千土於刹那入無
量處三昧名報佛恩然隨筆任運經行臥起語黙動
止莫非授持此經故毫相之間刹那之頃豈有間哉
光之爲人純素潔忠於事孝於奉親爲里閈所敬信
法眷所追崇是真比丘也予自北還南留其庵信宿
彌日盡獲見其所寫之經無慮十數種觀其施爲日
夕以與佛菩薩語言詶酢豈復有世間之心耶華嚴
[025-6a]
曰念念不與世間心合是大精進光其以之
  題超道人蓮經
南昌饒益院除饉惠超自幼出家誦此經年二十六
試于有司以精通得度即受具游諸方事善知識發
明心要及還掩關以金爲墨書妙法蓮華經政和八
年六月四日清晨攜以示予開巻熟視筆墨精到衡
斜布列皆有節度非精誠盡力於此法莫能臻是也
予聞一切契經皆佛所演而此經獨稱過去諸佛先
説法喻雙舉蓮之爲喻以三世同時十方同㑹方其
開時即有果方於果中即有因蓮華蓮實蓮宻是也
[025-6b]
諸子雖分布而㑹聚之未嘗隔斷此其名蓮蓮連也
般若曰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别無斷故者
以是哉梁大沙門僧祐平生書寫誦持未捨受即身
爲爛&KR0050香已捨受即舌本爲青蓮華香皆其精進真
信之力所成就陳大沙門惠思誦至是真精進是名
真法供養如來恍然見靈山一㑹儼然如昨蓋此經
有不思議力入二十五種三昧以大行慈悲入中觀
以梵行慈悲入幻觀以勝行慈悲入止觀令一切衆
生自然見如是事入菩薩一切色身三昧之㫖也今
超師壞衣鉢食一室枵然與世相忘以精勤之力致
[025-7a]
工於此法可謂知本矣予將見生身發無垢智光方
吾法下衰而超用志如是誰不隨喜願世世同超登
内院見慈氏預聞妙義頓捨人法二執證對現色身
此予志也甘露滅某謹題
  題六祖釋金剛經
金剛般若靈智妙心者也諸佛與我及衆生類三無
差别然諸佛巳知而信者我今知而信者唯衆生未
知未信則當敎導之故世尊以後五百歲持戒修福
者能生信心爲實然以心信心猶爲三法如人不睡
而能有夢則知是病故世尊又曰以是信解不生法
[025-7b]
相如來世尊既以明告顯説以爲經祖師從而注釋
之恩德可謂大矣而傳布未廣予竊患之故化清信
檀越鏤版印施普告大衆云政和五年十月日
  題靈驗金剛經
秘書省校書郎龔德莊初罷官靈壽來歸京師居新
門裏時方上元山東劉野夫與德莊善偶折簡來約
十四日可盡室往觀君慎勿出略相候欲欵語德莊
素敬憚其人爲獨守屋廬二鼓矣而野夫不至方假
寐家人輩尚未還俄火自門而燒德莊但捉誥牒而
走一夕而燼數百家明日迹其屋灰炭中得金剛般
[025-8a]
若一巻略無損處開視明鮮如新德莊少豪逸嗜酒
色不甚信内典豈夙世善根不思議力以兹發感悟
之歟觀者彭凡鄒正臣劉棐僧希祖德洪政和元年
上元後一日
  題宗鏡錄
右宗鏡錄一百巻智覺禪師所譔切嘗深觀之其出
入馳騖於方等契經者六十本參錯通貫此方異域
聖賢之論者三百家領略天台賢首而深談唯識率
折三宗之異義而要歸於一源故其横生疑難則鈎
深賾遠剖發幽翳則揮掃偏邪其文光明玲瓏縱横
[025-8b]
放肆所以開曉衆生自心成佛之宗而明告西來無
傳之的意也錢氏有國日嘗居杭之永明寺其道大
振於呉越此書初出其傳甚遠異國君長讀之皆望
風稱門弟子學者航海而至受法而去者不可勝數
禪師既寂書厄於講徒叢林多不知其名熈寧中圓
照禪師始出之普告大衆曰昔菩薩晦無師智自然
智而専用衆智命諸宗講師自相攻難獨持心宗之
權衡以凖平其義使之折中精妙之至可以鏡心於
是衲子爭傳誦之元祐間寶覺禪師宴坐龍山雖德
臘俱高猶手不釋巻曰吾恨見此書之晩也平生所
[025-9a]
未見之文公力所不及之義備聚其中因撮其要處
爲三巻謂之冥樞㑹要世盛傳焉後世無是二大老
叢林無所宗尚舊學者日以慵墯絶口不言晩至者
日以窒塞游談無根而已何從知其書講味其義哉
脱有知之者亦不以爲意不過以謂祖師敎外别傳
不立文字之法豈當復刺首文字中耶彼獨不思逹
磨已前馬鳴龍樹亦祖師也而造論則兼百本契經
之義泛觀則傳讀龍宫之書後逹磨而興者觀音大
寂百丈斷際亦祖師也然皆三藏精入該練諸宗今
其語具在可取而觀之何獨逹磨之言乎聖世逾逺
[025-9b]
衆生相劣趣慮褊短道學茍簡其所從事欲安坐而
成譬如農夫惰於耰耘垂涎仰食爲可笑也吾聞江
發岷山其盈濫觴及其至楚則萬物並流非夫有本
益之者衆耳有志於道者常有取於此吾徒灰冷世
故安樂雲山明窓淨几之間横篆煙而熟讀之則當
見不可傳之妙而省文字之中蓋亦無非敎外别傳
之意也
  題法惠寫宗鏡錄
龍勝菩薩曰衆生心性猶如利刀唯用割泥泥無所
成刀日就損理體常妙衆生自麤能善用心即合本
[025-10a]
妙余觀世之人疲精神於紙墨者多從事於無用之
學皆以刀割泥者也明州翠巖僧法惠獨施力寫永
明所譔宗鏡錄一百二十巻與方廣禪寺大法寶藏
嗚呼惠師可謂善用其心者也夫能使天台賢首唯
識三宗之㫖趣大乗深經六十巻妙義西天此土三
百家之法句雜傳要説契心之至理鏡爲一心心之
所緣筆之所及常在現前余以謂此道人即入摩訶
衍徧知稱性之海即具普賢一真光明微塵數不思
議行門予幸得托名巻末願慈氏大士從知足天來
主龍華時同聞此錄知今日自作隨緣其心非謬也
[025-10b]
  題修僧史
予除刑部囚籍之明年廬於九峯之下有苾芻三四
輩來相從皆齒少志大予曉之曰予少時好博觀之
艱難所得者既不與世合又銷鑠於憂患今返視缺
然望之則竭不必叩也若前輩必欲大蓄其德要多
識前言往行僧史具矣可取而觀語未卒有獻言者
曰僧史自惠皎道宣贊寧而下皆略觀矣然其書與
史記兩漢南北史唐傳大異其文雜煩重如户婚鬭
訟按檢昔魯直嘗憎之欲整齊未遑暇竟以謫死公
䝉聖恩脱死所又從魯直之舊游能麤加刪補使成
[025-11a]
一體之文依倣史傳立以贊詞使學者臨傳致贊語
見古人妙處不亦佳乎予欣然許之於是仍其所科
文其詞促十四巻爲十二巻以授之
  題讓和尚傳
心之妙不可以語言傳而可以語言見蓋語言者心
之緣道之標幟也標幟審則心契故學者毎以語言
爲得道淺深之候予觀南嶽讓禪師初見六祖祖曰
什麽物與麽來對曰説似一物即不中曰還假修證
也無對曰修證即不無染汚即不可祖嘆曰即此不
染汚是諸佛之護念大哉言乎如走盤之珠不留影
[025-11b]
跡也然讓公猶侍六祖十有五年乃去庵於三生石
之上時天下尚以律居未成叢席有僧忘其名爲總
衆事二十年爲縣官勘其出納先是寺未嘗藉其資
僧方囚自念久已忘之仰祝讓公求助於是一夕通
悟盡能追憶二十年間物件不遺毫髪乃得釋故以
讓公爲觀音大士之應身而讓居庵中未嘗知之予
游福嚴與僧讀其事僧疑以問予此何理哉予曰涅
槃經云外道妬世尊入其國驅五百醉象來奔世尊
垂手示之而象見五指輪中皆出師子於是怖伏遺
糞而去世尊曰爾時我指實無師子而是護財狂象
[025-12a]
自然見之皆我慈善根力故夫世尊慈善根力要不
可以有思議心測之而可以無隱藏事證如月在天
光徧谿谷初不擇谿谷之濁清而水之澄澈必有月
影水之澄澈則月現影而善惡之必有所感乃不見
慈善根力哉則讓公坐令其僧獲聰明之辯要不足
怪也
  題洞山巖頭傳
雪峯見德山托鉢便問鐘未鳴鼓未響托鉢向什麽
處去德山便歸方丈峯舉似巖頭巖頭曰大小德山
不㑹末後句德山聞之呼巖頭問曰汝不肯老僧耶
[025-12b]
巖頭宻啟其意德山明日上堂舉論大異巖頭拊手
大笑曰且喜老漢㑹末後句天下人無奈此老何雖
然如是只得三年至期果化去洞山初見華嚴靜公
搬柴把住問曰狹路相逢時如何靜曰反仄反仄洞
山曰汝記吾言已後向南住衆一千北住山三百人
而已靜初住福州東山一千衆後居都下衆三百人
予觀巖頭洞山之語出於信口殆若茍然而德山之
化華嚴之衆皆不能逃其言因緣時節弗差毫髪其
如蟲蝕木偶爾成文耶亦夙智通力自然前知耶偶
爾不可數通力非宗門所尚非授大法顯著於此能
[025-13a]
無疑乎
  題斷際禪師語錄
禪師初與異僧游天台渡溪方悟其爲異也悔不能
早識之且將折其脛而後巳尋北游值老嫗於洛下
與之語多所發藥遂侍以師禮嫗知其非尋常人俾
更謁江西大寂旣至而祖巳化去逾月矣而見其子
海公海以所嘗悟明之緣示之公悟大法於言下海
曰他日其嗣大寂可也公笑曰是豈義也海歎巳而
爲不及常謂其徒曰吾頃游方無所不問雖草根巖
壁中有人必往窮詰其所得又曰馬祖之下得正法
[025-13b]
眼歸宗耳而牛頭以降皆不可當其意者豈公取舍
故欲異於世也亦抑世之人見其不與已合而訴以
爲異者也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信已之專惟信已
故不惑世人之言是故所立卓絶非常人所能及也
公之器識宏遠剛正自性出其天性豈非以謂道之
所在非凡聖男女之間晦顯長少之際而是非取舍
不可以茍而已而取人不必以求其全也今之學者
既下視天下之士而又工於怪竒詭異之事衒名逐
世不顧義理求人必以其全而議論多膠於所愛名
爲走道其實走名紛紛冗冗皆禪師之門罪人也禪
[025-14a]
師之所養其峻嚴廣大如此其語言斷斷如藥石深
可以治晩世學者之病是知其言蓋所養也巻舒放
肆驅逐邪妄開闢正信直明一心以歸合佛祖之言
可謂深&KR0261宕肆大哉洋洋乎光明之言也余因手校
而藏之又列其所施爲者以自警書於巻之尾且以
示同學云
  題百丈常禪師所編大智廣錄
余常識老僧知瓊於司命山下瓊湓城人黄龍無恙
時客也爲余言黄龍住山作止甚詳嘗手校此錄於
積翠謂門弟子曰佛語心宗法門㫖趣至江西爲大
[025-14b]
備大智精妙頴悟之力能到其所安此中雖無地可
以棲言語然要不可以終去語言也故其廣演之語
大剔禪者法執而今之五家宗趣皆此錄森列如井
之在海其清涼甘滑泄苦濁毒所不同而本則無異
質也予誌其言久之偶見洞山藏角破函中多故經
往掀攪之乃獲見常禪師居百丈日重編者熟讀驗
瓊之言信然校世所傳多訛略因藏之以正諸傳之
失又誌瓊之首告也
  題雲居&KR0042覺禪師語錄
悟本禪師設五位法門以發揮石頭大師之妙大率
[025-15a]
約體用爲五法更互主客隱顯相參借言以顯無言
然言中無言之趣妙至幽&KR0007故其問答之貴親正如
君臣之貴合於是翕然宗以爲洞上&KR0007風出其門下
者應機酬詰務以秀麗嚴峻之語相高尚使人放身
如覽花葩之開妍煙雲之穠纖而仰拂秋之螺峯染
春之鴨波劃刻百出必欲合其法而後已忽其繩墨
以登其門者則非吾屬也而雲居&KR0042覺禪師蓋其徒
之秀傑者乃獨不然其演法之辨應機之詞朴古自
在隨意所劃如世之良醫坐於藥肆中病而詣者信
手與之藥至病愈常謂其徒曰佛法無多事行得即
[025-15b]
是汝但作佛莫愁佛不解語古人純素任真有所問
詰木頭碌磚隨意答之實無巧妙大底渠脚根下穩
當茍不如此雖説得如花錦無益也余常怪洞山嗣
法者如本寂道全居遁休靜之徒光大於世者三十
餘人觀其施爲提演宗脉無敢冐規致之外者而膺
公乃爾殊異豈所謂得所以言言不必同者歟余追
躡其意以謂大法本體離言句相宗師設立蓋一期
救學茍簡不審專已臆斷之&KR0102而已法久必壞使天
下後世&KR0365疑自退守言而失宗無所質辨爲可惜也
故其超然法立如此而公之子簡亦相與振成之是
[025-16a]
知俾明悟者知大法非拘於語言而借言以顯發者
也嘗與人論至此其人凌慿其氣而面頸發熱曰醫
智百巧志誣先德詬罵而去吁嗟使&KR0042覺不死且聞
余之説以爲知言者今其道愈陵遲至於列位之名
件亦訛亂不次如正中偏偏中正又正中來偏中至
然後以兼中到總成五今乃易偏中至爲兼中矣不
曉其何義耶而老師大衲亦恬然不知怪爲可笑也
雖然&KR0042覺一矯之則洞山之道不轉顧地而盡寧有
今日耶
  題克符道者偈
[025-16b]
洞山悟本禪師作五位頌有曰兼中到不落有無誰
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終歸炭裏坐予初以謂
坐炭中之語别無意味及讀此偈百餘首有曰儂家
住處豈堪偎炭裏藏身幾萬囘不觸波瀾招慶月動
人雲雨鼓山雷乃知古老宿之語皆不茍然符臨濟
真子而悟本自爲洞山之宗道本同也而學者不了
以私異之惜哉
  題清涼注參同契
叢林故宿相傳謂石頭參同契明佛心宗後輩鮮有
深識其㫖者獨清涼大法眼禪師注文發明居多故
[025-17a]
南唐後主讀至&KR0007黄不真黒白何咎處爽然開悟余
謂後主所悟蓋悟法不真而已非因其語以了石頭
明暗本意也如安禪師破句讀楞嚴而悟句讀且爾
矧所謂義味乎然安於心法無疑也予嘗深考此書
凡四十餘句而以明暗論者半之篇首便曰靈源明
皎潔枝派暗流注乃知明暗之意根於此又曰暗合
上中言明明清濁句調逹開發之也至指其宗而示
其趣則曰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故其下廣敘明
暗之句奕奕綴聨不已者非決色法虗誑乃是明其
語耳洞山悟本得此意故有五位偏正之説至於臨
[025-17b]
濟之句中&KR0007雲門之隨波逐浪無異味也而晩軰乗
其言便想像明暗之中有相藏露之地不亦謬乎大
率聖人之言不明於後世注䟽之家汩之非獨此文
也余不可以不辯
  題香山靘禪師語
禪師父事雲庵於予爲法兄然予少寔師事之初聞
其誦迦葉波偈曰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師大
沙門常作如是説乃曰子悟此即是出家予時年十
六曉夕以思茫然莫識其㫖頃在海外閑居味維摩
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
[025-18a]
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巳更不來若去巳更不去所
以者何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乃
追繹香山之語遂深入緣起無生之境將以見之報
其發藥之恩則化去巳逾年矣其門人文謙以其提
誨之語爲示併書予願見不果
  題玄沙語錄
右司諫集賢孫公覺莘老守福州日俾僧編集此錄
學者以覺悟宗㫖厥功茂焉然予獨恨集末附千光
王寺沙門義澄重刪三句四機之語議論錯謬何以
知之如玄沙綱宗第一句名真常流注與鐵輪位齊
[025-18b]
力一天下然未有出格之詞猶曰明前不明後無自
由分未辨緇素雖得出世間未得入世間恐其墮一
如平實無生之見死在句下也則有出格之詞而義
澄輒引首楞嚴曰妄爲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又
圓覺曰由起幻故内發輕安大悲妙行如土長苖讀
之令人搏髀高笑義澄何爲者也乃敢指判禪宗哉
學者能深觀之則知予言爲公昔無業禪師毎歎叢
林不自揆行解如屠沽而自比佛祖南山律師曉逹
敎乗而不敢自呼大乗師止言律師耳義澄自目未
見而指人五色使見宣律師爲人定必羞死
[025-19a]
  題谷山崇禪師語
予讀澄心堂錄長慶稜公之孫保福展公之嗣谷山
禪師之語竒嶮宏妙光明廣大觀其膽氣逸羣不在
巖頭雲門之下而錄失其名然語多稱報恩傳燈但
有潭州谷山句禪師而無機緣其列熈崇兩人機語
校句所■示殆相萬然皆住報恩豈句亦常居之耶
予常與超然衝虎游谷山訪其遺事無所考因相對
歎息追念東坡之語曰齊魯有大臣史失其名而黄
四娘乃得與杜詩不朽事莫不爾作詩曰行盡湘西
十里松到門却立數諸峯崇公事迹無尋處庭下春
[025-19b]
泥見虎蹤又十年復與超然夏於石門偶閲前詩遂
併錄之
  題韶州雙峯蓮華叔姪語錄
傳曰聽言觀道以事觀生死亦大矣而兩人者睨
之不翅如出入户庭之易然蓋其所養非有以大過
人者何以臻此其言具在可信也予觀雲門勘辯舉
古皆脱略窠臼方其游戲時亦微見其㫖至醻問垂
伐則語赴來機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令人溟涬然弟
之哉夫語赴來機妙在轉處者正中妙叶洞山㫖趣
也豈此老淛亦或用之而欽祥黙識其不傳之妙也
[025-20a]
哉巴陵鑒公常答問提婆宗曰銀椀裏盛雪答祖意
敎意同别曰雞寒上樹鴨寒下水答吹毛劒曰&KR0226
枝枝撑著月云吾以此三句報答雲門法乳之恩予
始誕之今視之良然使雲門而在正當一捧腹耳
  題輔敎編
嗚呼正法明夷先佛垂告封文執僞更相是非聖智
圓融凡情守隙否極則泰挺生英特則永安禪師其
人也握管驅風懸河瀉辯推慈悲於敎義㑹孔墨以
流泏巍巍乎晃晃乎寔當世不可得也凡所著集雖
不欲傳其在四方好事者之所錄殆九牛一毛耳後
[025-20b]
之學者至聞其名歎不得瞻容爲恨若夫天地之高
逺日月之昭明江海之浩蕩想而不可極者蓋若人

  題首山傳法偈
諸佛甚微細智以金剛爲喻非凡夫麤浮心識所能
了達華嚴十定品入刹那際諸佛三昧乃能滅衆生
顛倒想宣和元年十月吉日余在湘西鹿苑虎芩堂
早作靜坐念曰今日蓋首山生辰追想爲人書其傳
法偈并汾州無德禪師注釋詳味父子真能入諸佛
甚微細智者也
[025-21a]
  題五宗錄
性覺本自妙而常明以無性故不自知謂之無明一
切衆生以無明迷醉如目有翳善知識如醫師東坡
曰醫師但有除翳藥且無與明藥如可與明還應是
翳此殆天下之名言也予所集五宗語要如醫師除
翳藥方也從前先德用之有驗故樂以傳世書成於
宣和元年正月明年有漳南道人崇顗者願求傳錄
錄畢相示其筆力詳楷非誠之至志之確不能如此
然能併除萬慮燕坐一室追繹先德所行之事研味
諸家所示之語以校日用則予之所集不爲徒爾顗
[025-21b]
之精勤不爲虗行也
  題寶公讖記
王敦素問予寶公讖語視千百年如一日此何道而
至之予曰清明在躬志氣如神有物將至其兆必先
者孔子之語也凡夫所見莫非倒想倒想若滅洞見
三世寶公豈有倒想者乎敦素拊手曰美哉之論也
然滅倒想寧有道乎予曰當不忘正觀曰是眼則不
能自見其已體自體尚不見云何見餘物若樹是見
復云何樹若樹非見云何見樹現在若有過去未來
亦應是有過去未來若無現在亦應是無故雜華曰
[025-22a]
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敦素瞠然良久曰此語令
人溟涬然弟之哉
  題古塔主論三&KR0007三要法門
古塔主著論呵諸方但解知見未明道眼予初駭之
及觀其論三&KR0007三要之義援引諸家證左甚明而曰
豈特臨濟用此法門殆是三世如來之法式也僧輒
問曰師論三&KR0007法門名既有三其語亦異切不相離
而臨濟本曰一句中具三&KR0007&KR0007中具三要有&KR0007
要何以辯明之古氣索良久引金剛般若經云一切
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025-22b]
又首楞嚴云於一毫端現寶王刹坐微塵裏轉大法
輪等義對之曰理性無邊事相無邊雜而不參混而
不一何疑一句之中不具三&KR0007三要耶予獨不曉金
剛般若首楞嚴等義非知見乎且諸經之㫖既具臨
濟安得蹤跡之而建立哉古方呵知見而自語相違
可笑也盤山寶積禪師曰道本無體因道而求名道
本無名因名而立號若言即心即佛今時未入&KR0007
若言非心非佛猶是指蹤之極則向上一路千聖不
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盤山蓋形容三&KR0007三要者雲
居云譬如獵犬尋香嗅迹而去忽若羚羊挂角時莫
[025-23a]
道迹香亦無矣同安曰涅槃城裏尚猶危陌路相逢
勿定期權挂垢衣云是佛却裝珍御復名誰木人夜
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歸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
撈摝始應知又形容盤山之語而三玄三要之㫖益
微矣古乃又引敎乗以解釋之吾無以徴其失將撼
臨濟起而使痛叱之乃快也
  題古塔主兩種自巳
僧承古與施秘丞論自巳有二曰有空劫時自巳有
今時日用自巳學者以其有叢林時舉讀之疑怖曰
豈一阿難而成兩佛耶余聞世尊於首楞嚴㑹上謂
[025-23b]
阿難曰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
莫能發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
暫舉心塵勞先起其説不過以善用不善用爲異不
聞析而爲兩種也而古公立二自巳過矣祖師之門
其論法方徴言語之際略滯疑似者隨而救之如鳥
飛空弗住弗著如六祖謂永嘉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對曰無生豈有意耶又問讓公什麽物與麽來對曰
説似一物即不中自是觀之古蓋吾法中罪人而自
以能嗣雲門其自欺欺人之狀不窮而自露也
  題汾州語
[025-24a]
六祖臨終門人問住持當如何行心用行乃契聖意
祖曰設有問佛法者汝對之時莫迷自巳性持修道
第一莫瞞自心如此則與聖意相應予觀淳化已後
宗師無出汾陽禪師之右者味其平生聽其言論如
謝安石之知國造次不忘自治冝於曹溪最後明誨
爲無所愧矣
  題凖禪師語錄
石門雲庵示衆之語多脱略窠臼于時衲子視之如
春在花木而不知其所從來予毎以謂此老人可以
起臨濟之仆哲人逝矣切嗟悼之以爲世莫有嗣之
[025-24b]
者湛堂於予爲弟昆自其開法未嘗聞其舉揚歿後
百餘日得此錄於杲上人處讀之喟曰雲庵之餘波
乃能發生此老種性耶政和五年十月七日題
  題小參
如來世尊説般若傳至震旦者無慮數百萬言其要
不過曰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别無斷故杜
順宏華嚴入法界㫖訣終必曰一切智通無障礙古
之宗師於世尊之意神而明之獨雲門大師雲門滅
百年有雲庵老師握臨濟劒得雲門之㫖於説法時
如月在千江不借言詮一切見者心得意了自老師
[025-25a]
之化出其門者皆不足以知此獨湛堂師兄知其意
予三復斯語爲之歎息使雲門雲庵而在見此語當
撫掌一笑蓋其謹嚴如歐陽率更小字端方如顔平
原大字秀整姿媚如鍾太傅表章精竒雅麗如王㑹
稽蘭亭記嗚呼何其盛哉
  題黄龍南和尚手抄後三首
予猶及見叢林老成人皆云黄龍南禪師游方時嘗
至歸宗寶鬔頭方㑹茶師却倚而坐寶呵之南書記
無骨耶師驚顧玉立如山又至棲賢諟禪師敎令坐
禪久之得定因誦首楞嚴呪終其身建中靖國元年
[025-25b]
春修水祖超然出雲庵所蓄此書爲示㸃畫竒勁如
空中之雨小大蕭㪚出於自然予置巻歎曰成德之
人其所作爲雖㸃筆弄墨之際亦自卓絶況其不可
名者乎某題
黄龍南禪師手錄四十二章經一巻筆法深穩莊重
而若痩得顔平原用筆意雲庵老人生平無所嗜好
獨秘畜此經偶爲人持去十餘年莫知其所與客論
字未嘗不搏髀追繹之其師希祖得於筠溪胡氏家
出以示予曰君其寶之政使此字不工猶足以爲希
世之珍矧工如此又雲庵所愛而不忘者乎
[025-26a]
歐陽文忠公曰論書當兼論平生借使顔魯公書不
工世必珍之蘇東坡亦曰字畫大率如其爲人君子
雖不工其韻自勝小人反此也老黄龍非其以筆墨
傳世者也而其書終亦秀發乃知歐蘇之言蓋理之
固然石門某謹題
  題晦堂墨蹟
右晦堂大和尚墨蹟三紙佛印蓋公輩流也而其言
推敬之至稱爲老師退之之與栁子厚歐陽永叔之
與楊大年道樞不同而韓歐之稱栁楊唯恐不師尊
之議者以謂避爭名之嫌非也前輩傾倒法當然耳
[025-26b]
公道德冠叢林而器資與公輩一時又名卿且留情
吾道者今皆成千古堪師之能畜此帖嗜好大是不
凡宣和四年自印福絶湖來出以示其姪因流涕書

  題雲庵手帖三首
南禪師學魯公字最有工當時歸南公者無不學之
然無出雲庵之右者昭黙老人嘗與德洪共觀此書
歎慕之不已以謂不減楊少師一道人其珍之崇寧
五年十月十八日門人某題
雲庵和尚與檀越帖一紙伏讀如受訓詞叢林荒寒
[025-27a]
無復平日此老知不復見況筆畫語言乎門人某流
涕謹書
右雲庵寄張惠淵偈一首惠淵予不見二十年聞其
精進日新真能遵受雲庵之言者也誠上人來自宣
梵問其師洎惠淵健否偶記前偈遂書以授誠歸舉
似惠淵使較當日之本異同也某書
  題徹公石刻
徹上人詩初若㪚緩熟味之有竒趣字雖不工有勝
韻想其風度清㪚如北山松下見永道人耳公雖游
戲翰墨而持律甚嚴與道標皎然齊名呉人爲之語
[025-27b]
曰餘杭標摩雲霄霅溪晝能清秀嵇山徹洞冰雪予
視三人者在唐號以詩鳴者尚多有而後世敬愛之
者以其知所守而已文字不足道也東坡每曰使魯
公書不工尚足以爲希世之珍其是之謂耶
  題觀音贊寄嶽麓禪師
崇寧間至東明拜瞻石像作此贊時無際禪師方領
住持事及無際遷居嶽麓餘十年生成寶坊于灰燼
之中而予以&KR0042法嬰難流落之餘幸復相見問前贊
無恙乎無際戲予曰羽化矣暇日因閲文藳乃得舊
本忻然錄以寄之曰當善護持無使復爲人持去覆
[025-28a]
醬瓿耳
石門文字禪巻第二十五
[025-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