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TKD)


[44-0432a]
善知
識一心妙理圓證無疑何故聞外善惡知識
而生聽受荅皆是増上因緣和合虛妄分
別而成彼此情生無有眞實識論問云何故
遇善知識聞說善法値惡知識聞說惡法若
無外一切外境者彼云何說若不說者云何
得聞若不聞者此云何成偈荅遞共増上因
彼此心緣合以一切衆生虛妄分別思惟憶
念彼說我聞而實無有彼前境界是以若執
内外則心境對治尙未入於信門何乃稱於
聽法持心梵天所問經云眼耳鼻舌身意無
所流聞乃曰聽經其有染汙於諸入者則無
所聞便在於色金剛場陀羅尼經云無有諸
法是名一字陀羅尼法門若能如是信解則
聽者無聞無得心境不二方聞佛所說經可
謂眞聞遇善知識若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
非得法性則隨境界流逐因緣轉皆爲不了
自法遂令内外緣分如經云佛言隨有是經
之處則爲有佛若我住世無異故知自心之
佛無處不徧寧論前後出沒耶若隨異境則
生滅無常見他佛則隱顯無恒誦他經則音
聲閒斷故祖師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
志公云毎日誦經千卷紙上見經不識又先
德云出息不依外緣入息不依陰界而住常
轉如是經非但百千萬卷爭如悟此眞善知
識念念現前自轉無盡藏經熾然恒演
問若心虛境寂理實無差現對根塵事相違
反如何明徹境智一如荅一期根境俗有
[44-0432b]
宗鏡七十九卷苐二張*眞無
畢竟自他皆無所得又若定執眞有俗無則
成増減二謗但二諦雙會圓了一心如佛性
論難云若諸法無實性者卽與證量相違則
能所習不可得我現見聲耳相對所以得聞
故知不空釋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能所及
證量自性皆不可得自性不成若一性不成
者多性云何成又汝說證量云何成者今我
立證量顯了二空諸法空故自性不可得如
見幻事幻物者證量所見不如實有諸法亦
爾不如所見而有所見由體不實故不有由
證量故不無由體無故空義得成以證量故
假有不失又云依他性相者能執所執増益
又損減由解此性故此執不生若見眞爲有
則是増益名爲常見若見俗定無則是損減
名爲斷見唯有似塵識故別無能所無能所
故無増益執由有似塵識故無損減執若知
外塵是識而似顯現則非無了外相本虛如
幻所作則非有非無則不壞俗諦非有則不
隱眞諦是以眞俗融卽而常異空有雙現而
恒同方超戲論之情始會一心之旨如摩訶
般若經云說是般若波羅蜜品時佛在四衆
中天人龍鬼神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於大衆
前而現神足變化一切大衆皆見阿閦佛比
丘僧圍遶說法乃至爾時佛攝神足一切大
衆不復見阿閦佛聲聞人菩薩摩訶薩及其
國土不與眼作對何以故佛攝神足故爾時
佛告阿難如是阿難一切法不與眼作對法
法不相見法法不相知如是阿難如阿閦佛
弟子菩薩國土不與眼作對如是阿難一切
法不與眼作對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
[44-0432c]
宗鏡七十九卷苐三張
*見何以故一切法無知無見無作無動不可
捉不可思議如幻人無受無覺無眞實菩薩
摩訶薩如是行爲行般若波羅蜜釋曰若行
般若者則是直了一心智性了色無形非眼
境界乃至達法體寂非意所知但是隨心暫
現還隨心滅故云一切法無知無見大智度
論云相不能知無相譬如刀雖利不能破空
無相不能知相者有人言内智慧無定相外
所緣法有定相心隨緣而生是故說無相不
應知相譬如無刀雖有物無刀可斫是知若
心有境無亦不知見若心無境有亦不知見
若心境倶有各無自性各旣不知合豈成見
若心境倶無亦不知見有尙不知無豈成見
則心境倶空萬有咸寂如是則尙無一法冥
合相順寧有根境對待而作相違者乎如一
切差別違順之境皆是一心之量無有障礙
亦無解脫譬如水不洗水火不滅火何者以
一體故不相陵滅若有異法方成對治如今
但先得旨自合眞如故經云法隨於如無所
隨故若有所隨則有能隨之別旣無所隨亦
無能隨故則法外無如如外無法所以經云
如理作意於一切法平等相應是則具足一
切佛法華嚴疏云以如爲佛則無境非如者
大品經荅常啼云諸法如卽是佛金剛經云
如來者卽諸法如義旣以如爲佛一切法皆
如也何法非佛耶若信一如此是開悟本法
生決定解入自在門如華嚴論云經云善男
子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曜
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
清淨行往詣十方一切佛國土恭敬供養一
[44-0433a]
宗鏡七十九卷苐四張筞
切諸佛此明舉本果法令凡信樂修行從初
發心修行慣習十地功終方依及此初時本
樣果法也還以法界中時不遷智不異慈悲
不異願行不異之所成就以於法界大智無
延促中修行故不如情解有修行者莫作延
促時分修學應須善觀法界體用莫如世惰
作一刹那計作三僧祗計如法界中都無修
短遠近故以此解行如法修行於諸境界善
照生滅令使執盡而成智之大用於自心境
莫浪攝持但知放蕩任性坦然習之觀照執
盡智現生滅自無業垢自淨會佛境界同如
來心佛見自會非由捉搦縵作別治令心狂
惑但自明心境見融執業便謝見亡執謝一
切萬法本自無瘡智境朗然名爲佛國也無
煩强生見執永自沉淪自作自殃非他能與
問若約見聞外境則色不至眼眼不至色可
言唯心無相可得只如飮噉之時根境相入
若言無相不可以心喫心荅六根六境雖
則離合不同皆唯識變味性本空若非是識
誰知鹹淡古師云只喫相分本質自在
問如喫了質亦亡如何荅能隨旣亡所隨
亦滅亦如二十人共一株樹一人伐之十九
人所隨亦滅又唯識義鏡釋云共果同在一
處不相障礙者問且如一樹有情共變而
一有情伐用之時爲用自變爲兼用他若唯
自者餘人變者應存不亡樹何不見若亦用
他何名唯識荅有云樹等旣是共相種生
皆相隨順互相増益彼一有情自所變者所
緣親用他所變者與自所變爲増上緣亦踈
緣用一切相望自爲所順他爲能順由所順
[44-0433b]
宗鏡七十九卷苐五張筞無能
順亦滅由斯樹喪唯識亦成問何以得知互
相増益荅對法論云有情共業爲増上緣問
旣但唯心無有萬法目前差別從何建立
荅萬法但名實無體相因名立相相狀元
空因相施名名字本寂唯想建立名相倶虛
反窮想原亦但名字旣無想體分別則空故
知萬法出自無名萬名生於無相名不當相
相不當名彼此無依萬法何在相待之名旣
寂分別之想俄空如幻之境冥眞所執之情
合覺密嚴經頌云世閒種種法一切唯有名
但想所安立離名無別義又頌云能知諸識
起無有所知法所知唯是名世法悉如是以
名分別法法不稱於名諸法性如是不住於
分別以法唯名故想卽無有體想無名亦無
何處有分別若得無分別身心恒寂靜如木
火燒巳畢竟不復生又頌云如見杌爲人見
人以爲杌人杌二分別但有於名字諸大和
合中分別以爲色若離於諸大色性卽無有
問若以唯識爲宗則世出世閒唯是一識
萬法皆決定空耶荅以唯識故則有世俗
諦旣有世俗則有似塵識幻相不無以無實
不可得故稱空耳不可起蛇足鹽香決定斷
空之見如密嚴經偈云甁等衆境界悉以心
爲體非甁似缾現是故說爲空世閒所有色
諸天宮殿等皆是阿頼耶變異而可見衆生
身所有從頭至手足頓生及漸次無非阿頼
耶習氣濁於心凡愚不能了此性非是有亦
復非是空如人以諸物繫破於缾等物體若
是空卽無能所破譬如須彌量我見未爲惡
憍慢而著空此惡過於彼又經云寧可
[44-0433c]
宗鏡七十九卷苐六張筞執有
如須彌不可執空如芥子大般涅槃經云解
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
卽是外道尼亁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亁實
無解脫故名空空眞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
空空不空空者眞解脫眞解脫者卽是如來
又解脫者名曰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甁雖
無水酒酪酥蜜時猶故得名爲水等甁如是
缾等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
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有水酒等實
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
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
不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
空及以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
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爲行如缾無酪則名
爲空不空者謂眞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
變猶如彼缾色香味觸故名不空是故解脫
喻如彼缾彼缾遇緣則有破壞解脫不爾不
可破壞不可破壞卽眞解脫眞解脫者卽是
如來問經云五陰卽世閒者一陰名色四
陰名心云何說内外種種世閒皆從心出荅
種種五陰皆從心起從心現相名之曰色
經偈云一切世閒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
觀但當觀名色色卽收盡無情國土名卽收
盡有識世閒五陰卽世閒故若了五陰倶空
則是出世閒是知世出世閒皆從心起何者
若意地起貪嗔心覽三塗五陰罪苦衆生發
現意地修戒善心覽人天五陰受樂衆生發
現意地證人空心覽無漏五陰眞聖衆生發
現意地立弘誓心覽慈悲五陰大士衆生發
現意地運平等心覽常住五陰尊極衆
[44-0434a]
宗鏡七十九卷苐七張筞
生發現今所以置前四陰但觀識陰如伐樹
除根炙病得穴則生死之苦芽永絕煩惱之
沉痾不生又若毗藍之風卷羣疑而淨盡猶
劫燒之火蕩異執而無餘所以一切世閒凡
聖同居之處無不悉是自心如此悟入名住
眞阿蘭若正修行處非論大小之隱不墮喧
靜之觀所以古德云處衆不見喧譁獨自亦
無寂寞何故不見喧寂以但了一心故如大
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
訶薩言汝善男子當修學者但有一德是人
應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云何爲一謂觀一
切煩惱根原卽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住止
阿蘭若處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驅打但
逐瓦石不逐於人未來世中住阿蘭若新發
心者亦復如是若見色聲香味觸法其心染
著是人不知煩惱根本不知五境從自心生
卽此名爲未能菩住阿蘭若處以是因緣樂
住寂靜求無上道一切菩薩摩訶薩等若五
欲境現前之時觀察自心應作是念我從無
始至于今日輪迴六趣無有出斯皆自妄心
而生迷倒於五欲境貪愛染著如是菩薩名
爲堪住阿蘭若處是知不悟自心徒栖遠各
避喧求靜古人云舉世未有其方若頓了自
心是眞阿蘭若乃至光明徧照萬德倶圓若
不自明則輪迴諸趣如頓證毗盧遮那法身
字輪瑜伽儀軌釋如來法身觀者先觀發起
普賢菩薩微妙行願復應以三密加持身心
則能入文殊師利大智慧海然修行最初於
空閑處攝念安心閉目端身結加跗坐運心
普緣無邊刹海諦觀三世一切如來徧於一
[44-0434b]
宗鏡七十九卷苐八張*一佛
菩薩前慇懃恭敬禮拜旋遶又以種種供具
雲海奉獻如是等一切聖衆廣大供養巳復
應觀自心心本不生自性成就光明徧照猶
如虛空復應深起悲念哀愍衆生不悟自心
輪迴諸趣我當普化拔濟令其開悟盡無有
餘復應觀察自心諸衆生心及諸佛心本無
有異平等一相成大菩提心瑩徹清淨廓然
周徧圓明皎潔成大月輪量等虛空無有邊
際故知心無際故猶若虛空豈存初後如華
嚴經頌云心住於世閒世閒住於心於此不
妄起二非二分別是以說一說二是世閒語
言立是立非屬意地分別若頓悟自心直入
宗鏡尙不見無分別豈特生分別乎如經頌
云了知非一二非染亦非淨亦復無雜亂皆
從自想起不唯世法施爲乃至諸聖作用起
盡根由皆不出宗鏡故經偈云刹海無邊妙
莊嚴於一塵中無不入如是諸佛神通力一
切皆由業性起如斯妙旨是現證法門但初
生比信猶可虛襟況證入之時自斷餘惑言
亡象絕識滅情消故祖師云唯證乃知難可
測起信論云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
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眞如以彼轉識說爲
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眞如智名爲法
身問内外唯心是平等理云何身土不同
内身有覺外境無知荅世界身土法爾如
然不可執一執異自生情見若言法爾者卽
法如是或云法性者若是法性卽以本識如
來藏身爲所依持恒頓變起外諸器界不出
此二一法應如是二藏識變起又衆生業力
亦菩薩萬行爲因等所現世界皆是藏
[44-0434c]
宗鏡七十九卷苐九張筞
識相分相分之中半爲外器而不執受半爲
内身執爲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
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上雖分執受不執受
二義倶無自性全以佛法界如如一眞心爲
體當知依卽正正卽依不出一心眞性矣且
性無不包有情無情有覺無覺皆自心性爲
體隨緣發現應處方知如世閒致生祠堂有
政德及民往往有辵愛去思爲立祠宇中塑
像以四時饗之其人當饗祭日則酒氣腹飽
亦如丁蘭至孝刻木爲母晨昏敬養形喜慍
之色且土木不變唯心感耳問立識方成
唯識義云何境識倶遣荅顯識論云立唯
識乃一往遣境留心究竟爲論遣境爲欲空
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倶泯卽是實性實性
卽是阿摩羅識所以唯識論亦名破色心論
佛性論云經中佛以幻師爲譬佛告迦葉譬
如幻師作諸幻像所作等幻虎還食幻師迦
葉如是觀行比丘隨觀一境顯現唯空故實
無所有虛無眞實云何能得離此二邊由依
意識生唯識智唯識智者卽無塵體智是唯
識智若成則能還滅自本意識何以故以塵
無體故意識不生意識不生故唯識自滅故
意識如幻師唯識智如幻虎以意識能生唯
識故唯識觀成還能滅於意識何以故由塵
等無故意識不生譬如幻虎還食幻師如提
婆法師說偈言意識三有本識塵是其由若
見塵無體有種自然滅入楞伽經云但不取
諸境名爲識滅實不滅識何者以境本空從
識變故以識無體不須滅故是以識心無體
隨境有無見空生空見色生色事來卽起事
[44-0435a]
宗鏡七十九卷苐十張筞
去還無如傳奥法師云妄念所緣於有色處
則不見空但見於色於無色處則見有空緣
有時無時亦爾緣有時則見有心生見無心
滅緣無時則見無心生見有心滅此皆妄念
所緣之境又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
念寂塵滅如起信論云以一切色法本來是
心實無外色然旣無外色亦無外空空尙是
無色焉能有論云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疏釋云本以待色爲空今旣唯心無色何得
更有於空也故知萬法皆相待而有若入宗
鏡自然諸法絕待歸本眞心故論云所謂一
切境界唯心妄起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
界滅唯一眞心無所不徧問世人多執有
情動作有識無情不動作無識且如葵藿向
日而轉芭蕉聞雷而生橘得屍而敷榮鐵因
石而移動又如麴發酒酢火爇山林此等皆
是無情云何動作荅有情無情各有二義
若有情生死一是衆生業力所爲二是法界
性自然生若無情轉動一是異法性自爾二
是法作如大涅槃經云佛告師子吼菩薩善
男子汝言衆生悉有佛性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性因緣
力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須修
聖道者是義不然善男子譬如有人行於曠
野渴乏遇井其井極深雖不見水當知必有
是人方便求覓鑵綆汲取則見佛性亦爾一
切衆生雖復有之要須修集無漏聖道然後
得見乃至譬如衆生造作諸業若善若惡非
内非外如是業性非有非無亦復非是本無
今有非無因出非此作此受此作彼受彼作
[44-0435b]
宗鏡七十九卷苐十一張筞彼受
無作無受時節和合而得果報衆生佛性亦
復如是亦復非是本無今有非内非外非有
非無非此非彼非餘處來非無因緣亦非一
切衆生不見有諸菩薩時節因緣和合得見
時節者所謂十住菩薩摩訶薩修八聖道於
諸衆生得平等心爾時得見不名爲作善男
子汝言如磁石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石不吸
鐵所以者何無心業故善男子異法有故異
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無有作者無有
壞者善男子猶如猛火不能焚薪火出薪壞
名爲焚薪善男子譬如葵藿隨日而轉如是
葵藿亦無敬心無識無業異法性故而自
迴轉善男子如芭蕉樹因雷増長是樹無耳
無心意識異法有故異法増長異法無故異
法滅壞善男子如阿叔迦樹女人摩觸華爲
之出是樹無心亦無覺觸異法有故異法出
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橘得屍果
則滋多如是橘樹無心無觸異法有故異法
滋多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男子如安石榴
樹甎骨糞故果實繁茂安石榴樹亦無心觸
異法有故異法出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善
男子磁石吸鐵亦復如是異法有故異法出
生異法無故異法滅壞衆生佛性亦復如是
不能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無
明不能吸取諸行行亦不能吸取識也亦得
名爲無明緣行行緣於識有佛無佛法界常
住故知法法無心塵塵本寂寂而常用用而
常寂法無心而隨緣成壞人無心而諸行遷
流如芭蕉聞雷葵藿向日無明不取諸行諸
行不吸識心則法法不相到法法不相知
[44-0435c]
宗鏡七十九卷苐十二張筞法
法不相待法法不相借皆性自爾故法如是
故是以金剛三昧經云心不生境境不生心
何以故凡所見境唯所見心卽不相到也華
嚴經頌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
一切各各不相知卽不相知也維摩經云一
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
一念不住卽不相待也寶藏論云火不待日
而熱風不待月而涼堅石處水天皷遊光明
暗自爾乾濕同方物尙不相借豈況道乎卽
不相借也如火以熱爲性風以涼爲性豈假
藉他緣乎天皷者日也常遊光照四天下日
出卽明日沒卽暗皆是法爾非關造作堅石
處水者石雖處水水不入石雖同一處石自
乾而水自濕故知法法標宗塵塵絕待則非
因緣亦非自然矣問旣唯一眞心敎中云
何復說諸法如幻荅了境是心萬法奚有
以依心所起無有定體皆如幻化畢竟寂滅
寶積經云爾時世尊告幻師言一切衆生及
諸資具皆是幻化謂由於業之所幻故諸比
丘衆亦是幻化謂由於法之所幻故我身亦
幻智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
一切衆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無非是幻因
緣和合之所幻故又敎中揔明十喻如幻如
化如夢如影等此是諸佛密意破衆生執世
相爲實起於常見世閒共知幻夢等法是空
則不信人法心境等如幻夢亦空所以將所
信之虛破所信之實令所信之實同所信之
虛然後乃頓悟眞宗徧一切處心内心外決
定無有實法建立大莊嚴論云我昔曾聞有
一幻師有信樂心至耆闍山爲僧設會供
[44-0436a]
宗鏡七十九卷十三張筞
養已訖幻尸陀羅木作一女人端正奇特在
大衆前抱捉此女而鳴⬤之共爲欲事時諸
比丘見此事已咸皆嫌忿而作是言此無慙
人所爲鄙褻知其如是不受其供時彼幻師
旣行欲已聞諸比丘譏訶嫌責卽便以刀斫
刺是女分解支節排目截鼻種種苦毒而殺
此女諸比丘等又見此事倍復嫌忿我等若
當知汝如是寧飮毒藥不受其供乃至爾時
幻師卽捉尸陀羅木用示衆僧合掌白言我
向所作卽是此木於彼木中有何欲殺欲安
衆僧身故設此飮食欲令衆僧心安故爲此
幻耳願諸比丘聽我所說豈可不聞佛於修
多羅中說一切法猶如幻化我今爲欲成彼
語故故作斯幻如斯幻身無壽無命識之幻
師運轉機關令其視眴俯仰顧眄行步進止
或語或笑以此事故深知此身眞實無我華
嚴經頌云世閒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
是知其心無所動諸業從心生故說心如幻
若離此分別普滅諸有趣譬如工幻師普現
諸色像徒令衆貪樂畢竟無所得世閒亦如
是一切皆如幻無性亦無生示現有種種度
脫諸衆生令知法如幻衆生不異幻了幻無
衆生衆生及國土三世所有法如是悉無餘
一切皆如幻幻作男女形及象馬牛羊屋宅
池泉類園林華果等幻物無覺知亦無有住
處畢竟寂滅相但隨分別現菩薩能如是普
見諸世閒有無一切法了達悉如幻衆生及
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
如是得善巧寂滅無戲論住於無礙地普現
大威力又入法界品時童子童女告善財言
[44-0436b]
宗鏡七十九卷十四張筞
善男子我等證得菩薩解脫名爲幻住得此
解脫故見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緣所生故一
切衆生皆幻住業煩惱所起故一切世閒皆
幻住無明有愛等展轉緣生故一切法皆幻
住我見等種種幻緣所生故一切三世皆幻
住我見等顚倒智所生故一切衆生生滅老
死憂悲苦惱皆幻住虛妄分別所生故一切
國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見倒無明所現故一
切聲聞辟支佛皆幻住智斷分別所成故一
切菩薩皆幻住能自調伏敎化衆生諸行願
法之所成故一切菩薩衆會變化調伏諸所
施爲皆幻住願智幻所成故善男子幻境自
性不可思議大集經偈云如來法界無差別
爲鈍根者說差別宣說一法爲無量如大幻
師示衆生清涼疏釋如幻忍者如一巾幻作
一象楞伽經云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由
了體空不壞幻相差別故如象生卽是象死
此二對應成四句謂此二無二故非異無不
二故非一非一卽非異故非非一非異卽非
一故非非異亦絕雙照故非亦一亦異若以
巾上二義對象上二義辯非一異略有十句
一以巾上成象義對象上差別義合爲一際
名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異經云法
身流轉五道號曰衆生如來藏受苦樂與因
倶若生若滅等二以巾上住自位義與象上
體空義合爲一際名不異此是以末歸本就
本明不異經云一切衆生卽如不復更滅等
三以攝末所歸之本與攝本所從之末此二
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爲不異以前
二經文不相離故四以所攝歸本之末亦與
[44-0436c]
宗鏡七十九卷十五張筞所攝
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不異此是本末雙
泯明不異以眞妄平等異不可得次下四門
明非一謂五以巾住自位義與象上差別義
此二本末相違相背故名非一楞伽經云如
來藏不在阿頼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滅如來
藏者不生滅此之謂也六巾上成象義與象
上體空義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非一勝鬘
經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唯如
來藏受苦樂等七以初相散背與次相害此
二義別故名非一謂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
懸遠相害則相與敵對親相食害是故近遠
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雜故八以極相害倶泯
而不泯與極相背倶存而不存不存不泯義
爲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卽空而是有
故眞如卽隱而是顯故九上四非一與四非
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又相違是存相害
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
若唯泯無不泯則色空倶亡無可相卽以不
全泯故雖相卽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
則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卽由有不存故雖
歷然而得相卽以體虛故十然亦不異以理
徧通故法無二故若以不異門取諸門極相
會若以非一門取諸門極相違害極違而
極順者是無障礙法也又釋云別明義理於
中有二先成有無後成四句言有無者以三
性中各有二義皆有無故圓成二者一性有
二相無依他二者一緣有二性無徧計二者
一情有二理無今初巾中卽圓成二義術馬
皆是依他二義而術是能成之因託眞而起
故用有體無用有卽是緣有體無卽是性
[44-0437a]
宗鏡七十九卷十六張筞
無三馬是所成之果故相有實無相有卽是
緣有實無卽是性無四明依圓不離卽事同
眞生喻於事死喻於眞事泯理顯故生無死
有以無礙故者出其所因卽事理無礙也五
中就情則有妄見分明故就理則無以是妄
計必非有故所以幻喻廣說有無者以惑情
所封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眞是知幻
喻諸法非實非虛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成
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化齊
融又五中各具四句顯成四句者於中有二
初一重四句後重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顯
後簡非今初也初性有相無四者一有眞性
有故二空無諸相故三亦有亦空義門異故
四非有非空互融奪故二用有體無四者一
有迷眞有用故二空依眞無體故三亦有亦
空體用不壞故四非有非空無體之用故非
有卽用之體故非空三相有實無四者一有
事相現故二空緣成無實故三倶存無性不
礙緣成緣成不礙無性故四倶非緣成卽無
性故非有無性卽緣成故非空四生卽是無
死卽是有四者一眞性顯故二依他卽無
故三性相雙存故四性相卽奪故五情有理
無四者一徧計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卽理而
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無方卽情有若無情
有不顯理無故四情有卽理無理無卽情有
故已上四句然皆具德以稱眞故不同情計
定執四句成謗皆卽有之空方爲具德之空
卽空之有方爲具德之有又盡有之空盡空
之有方爲具德又四句齊照成解境故四句
齊泯成行境故皆言亡慮絕方爲具德耳所
[44-0437b]
宗鏡七十九卷十七張*以昔
人云巫山臺上託雲雨以去來舒姑水側寄
泉流而還往故知聚沫之身非有如幻之心
本空豈有欲情而成實事又如莊周達體虛
如幻見自身爲蝴蝶及夢中自見已身遊天
崖是以凡夫盲無慧目妄取前塵男女等相
如幻化法但誑心眼都無實事皆業識心動
起見現相意識分別强立我人自他差別若
能識幻方悟前非終不於空而興造作又此
幻法多人錯解執一切法如幻如化便作空
無之見如方廣外道立空無爲宗不知實義
故華嚴論云了如幻法是堅固義言堅固者
卽是常住義豈可作空無之解故知此幻卽
眞幻不可得無幻之幻名爲幻法絕見之見
方名見幻問諸法不眞各無自性刹那變
異故稱爲幻佛身常住豈稱幻耶荅諸
佛略有二身一眞實身二方便身以衆生有
不見如來眞實身故示方便身令入眞實若
悟入時卽方便身是常住體了幻不可得故
如鴦崛魔羅是一切寶莊嚴國一切世閒樂
見上大精進佛以本願力入幻綂門現跡同
凡示行殺害後見佛悟道惡業頓消令一切
衆生知得道業亡不生邪執皆令仰慕佛法
難量不可思議有大威力所以鴦崛魔羅經
偈云如來所變化衆生悉不知如來所作幻
衆幻中之王大身方便身是則爲如來問一
切法如幻云何有垢淨能所對治荅只
爲如幻故垢淨不定由心迴轉凡聖法生故
思益經云垢法說淨見垢實性故淨法說垢
貪著淨相故又莊嚴經論云問若諸法同如
幻以何義故一爲能治一爲所治偈荅
[44-0437c]
宗鏡七十九卷十八張
*云譬如强幻王令餘幻王退如是清淨法能
令染法盡釋曰彼能治淨法亦如幻王由能
對治染法得増上故彼所治染法亦如幻王
由於境界得増上故如是清淨法能令染法
盡者如彼强力幻王能令餘幻王退以染淨
法各有増上力隨境自在轉故稱爲王所以
圓覺經云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男子
彼新學菩薩及末世衆生欲求如來淨圓覺
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堅持禁戒安處徒衆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
令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
髓腦垢色皆歸於地涕唾膿血津液涎沫淡
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
歸風四大各離令者妄身當在何處卽知此
身畢竟無體和合爲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
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
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爲心善男子此虛妄
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善
子彼諸衆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
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
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
身心皆爲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善男子
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
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
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
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
於幻化釋曰珠中無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
中無五趣之身隨業而現迷珠者執珠中實
色昧性者認性内虛身法喻皎然眞僞可驗
[44-0438a]
宗鏡七十九卷十九張筞*宗
鏡錄卷第七十九筞音
義閦
初六反我白反莫半反無文也徒敢反呼爪反
追反呼郭反古患反汲水器古杏反居立反引也
合反方美反陋也恥也私列反居依反土淍反撥也

舉欣反湯臥反奴紅反戊申
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