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TKD)


[44-0418a]
妄生死約事而言還有終始不
荅第一義中尙無生死何有始終順世諦門中
隨衆生見而妄說生死如古德云眞妄相循
難窮初後者釋云若言先妄後眞眞則有始
若謂先眞後妄妄由何生若妄依眞起眞亦
非眞若妄體卽眞則妄亦無始爲破始起立
無始言始旣不存終從何立無終無始豈有
中閒故中論云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
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若無有始終中當云
何有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眞妄兩亡方
說眞妄眞妄交徹何定始終問如上所說
生死惡業無量無邊纔了此心得一切同時
解脫不荅實有此理全在當人若障薄遮
輕直了直入緣深機熟頓悟頓修如鏡淨明
生雲開月朗或垢濃習重觀劣心浮雖信解
一心行門難立有八重妄想之垢猶緻綂稠
林具六種繫縛之門若堅冰膠漆若非大力
曷能解分如持地論云妄想有八種一自性
妄想卽執色等法各有自體二差別妄想卽
執色等有可見不可見對無對色差別三攝
受積聚妄想卽於陰中執我衆生於軍林等
中起定執實此一分別卽前執人後執於法
四我見妄想無我計我也五我所妄想卽執
我用六有念妄想卽緣可愛淨境分別七不
念妄想卽緣可増不淨境分別八倶相違妄
想卽緣中容境分別約經論有六種縛先論
心境二種縛者一相應縛二所緣縛煩惱是心
心所起必託於心王心所染心名相應縛心心
[44-0418b]
宗鏡七十六卷苐二張*所法
倶能緣境境不離繫名所緣縛次三界中四
種縛者一貪二嗔三見取四戒取貪嗔二縛不
令衆生出於欲界論家舉喻如守獄卒見取
戒取二縛不令有情出色無色界何者見取
執劣爲勝執非想非非想處及無想天執爲
解脫涅槃名爲見取戒取者非因計因執非
想定及無想定幷鷄戒爲生天因解脫因名
戒禁取由此二縛令諸有情不得出色無色
界如上妄想繫縛除上根頓修外卽須約地
位現觀之力如經所明現觀有六現謂現前
觀謂觀察卽眞理常現在前妙智恒能觀察
不今閒斷住運相應瑜伽論云一思現觀謂
上品思慧引生煖等四加行道中觀察諸法
名爲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閒出世閒
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丘現觀名三戒現
觀謂道共無漏戒能除破戒垢令觀増明亦
名現觀四智諦現觀謂正體後得二智緣眞
俗眞俗二諦也五邊現觀謂智諦觀後觀諸
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無生等
究竟位智古釋前思現觀資粮加行所有智
慧伹能伏未能斷也初地已上信戒智諦及
邊現觀當地卽斷後地卽伏究竟一觀非伏
非斷此斷有二一共相斷二自相斷若斷感
證理之時作空行相及無我行相卽名共相
爲空無我該通四諦故名共相斷若斷惑證
理之時作眞如寂滅行相不通諸諦唯在滅
諦名自相斷又有三種斷一自性斷如燈破
闇智慧起時煩惱闇障自性應斷二不生斷
謂得初地法空之時能令三塗惡道苦果永
更不生人中無根二形北州無想天等
[44-0418c]
宗鏡七十六卷苐三張
*種子不生後果名不生斷也三緣縛斷者但
斷心中之惑於外塵境不起貪嗔於境雖緣
而不染著名緣縛斷也於三斷之中自性不
生此二任運能斷皆由緣縛一斷能令三界
因果不生又古釋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
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
無之解立已能者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
識中合如正慧依此地有其三初一四地乃
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
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
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
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已心以爲能觀如爲所
觀其所觀如不卽心能觀之心不卽如心如
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
障従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
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
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廣大
不動以不異故自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
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
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
有治想行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
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故知萬境雖空
須得無心契合不可口雖說空行在有中境
智相應能所冥合方能解縛隨順無生耳纔
生取著便成魔業如華嚴經云佛子菩薩摩
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爲十所謂藴魔生諸取
故煩惱魔恒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
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
魔恒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
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是爲十菩
[44-0419a]
宗鏡七十六卷苐四張
*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疏釋云一藴
魔者身爲道器體與佛同豈卽是魔藴魔之
名特由取著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
是知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舉菩
提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
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魔多
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菩提法者卽所證智是
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若不捨於分別菩
提之見卽是魔矣若入宗鏡分別自亡旣無
能證之心亦無所證之理又華嚴經云無有
少法爲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是以駕
一智箭破衆魔軍揮一慧刀斬羣疑綂斯乃
宗鏡之力餘何言哉若不悟自心未達斯旨
雖修智業不入圓常縱練行門唯増我慢以
未達十際法門故但生分別長養無明如經
云若分別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菩薩法是
諸佛法此名爲淨此名不淨此名爲道此名
非道是名菩薩憍慢若入宗鏡智行倶成我
慢山崩貪癡水竭勝負情盡差別業亡如弄
珠吟云消六賊分爍四魔摧我山分竭愛何
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枉蹉跎問五
陰一法卽妄卽眞旣作塵勞生死之門又成
出世菩提之道今且推妄生死無從經云此
陰纔滅彼陰便生旣唯識無人前陰滅後陰
如何得生荅五陰性空非常相續不斷不
常不斷卽是正因如華嚴疏云五藴相續卽
是正因亦名生因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
卽是佛性謂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有陰
終不變爲中陰五陰故現陰非常如種生芽
種不至芽雖不至芽相能生芽此現在陰雖
[44-0419b]
宗鏡七十六卷苐五張*不至
後而能生後則現陰非斷而中陰五陰亦非
自生不從餘來因現五陰生中陰陰斯則後
陰非無因故後陰非常旣能續前故後陰非
斷非斷非常是中道義正因性也又依台敎
略有九種五陰皆無自體唯逐心生是以華
嚴經頌云一切衆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
衆生悉住五藴中諸藴業爲本諸業心爲本
心法猶如幻世閒亦如是九種五陰者一期
色心名果報五陰平平想受無記五陰起見
起愛者二種穢汚五陰動身因業善惡兩種
五陰變化示現工巧五陰五善根人方便五
陰證四果者無漏五陰如是種種原從心出
正法念經云如畫師手畫出五綵黑靑赤黃
白白白畫手譬心黑色譬地獄靑譬鬼赤譬
畜黃譬修羅白譬人白白譬天此六種陰止
齊界内若依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
五陰界内界外一切世閒中莫不從心造世
閒色心尙叵窮盡況復出世寧可凡心知凡
眼瞖尙不見近那得見遠彌生曠劫不覩界
内一隅況復界外邊表如渴鹿逐燄狂狗齩
雷何有得理所以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
後皆如燄幻響化悉不可得寧更執於王數
同時異時耶然界内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
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偈云
一切世閒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
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輔行記云若示
不思議境體觀心卽足以心徧故攝餘法又
非但心攝一切亦乃一切攝心故四念處觀
云非但唯識亦乃唯色唯聲等今從廣之狹
正示境體陰界入三並可爲境以寬縵
[44-0419c]
宗鏡七十六卷苐六張
*難示故從指的略二界入就陰如去丈就尺
略四陰從識陰如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攝
寬多陰唯有爲有爲之中義兼心色故置色
存心心名復含心及心所今且觀心王置於
心所則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陰如
尺唯在識心如寸若達心具一切法已方能
度入一切色心如一一尺無非是寸及一一
丈無非是尺是故丈尺全體是寸故知若眞
諦若俗諦若有爲若無爲一刹一塵無非心
矣今宗鏡撮其樞要蓋爲斯焉今伹觀識陰
識陰者心是也旣從心生非空非有不生不
滅無住無依於生死業果之門不可思議以
因緣和合相似相續如有主宰諸趣往來至
理窮之畢竟無體如磁石吸鐵明鏡現像此
皆法爾豈有情乎般若假名論云諸藴循環
受諸異趣名爲取者是中無人能取諸趣捨
於現藴而受後藴如去故衣而著新衣然依
俗諦譬如因質而現於像質不至像而有像
現由前藴故後藴續生前不至後而後相續
是故菩薩無取者想大涅槃經云如蠟印印
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文非泥出不餘處來
以印因緣而成是文經合喻云現在陰滅中
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爲中陰五陰亦非
自生不從餘來因現陰故生中陰陰譬合云
如印印泥印滅文成名雖無差而時節各異
是故我說中陰五陰非肉眼見天眼所見釋
曰現陰如印中陰生處義之如泥現在陰滅
名爲印壞中陰陰起名爲文成於此復以中
陰爲印業逼受胎名爲印泥中陰陰滅名爲
印壞未來陰起名爲文成業種未斷文復爲
[44-0420a]
宗鏡七十六卷苐七張
*印印復爲文文印相成不可窮已生死不斷
法喻可知又如燈燄前燄引後燄後燄續前
燄相續不斷似常似一凡夫不達或執生死
爲常不知前燄無體因後燄續起後燄無體
仗前燄引生燄燄皆虛自性寂滅此一念心
亦復如是新新生滅續續輪迴乃至一念不
住猶如燈燄不細觀察執此生滅爲一爲常
又不了前燄纔滅後燄續生念念相續未曾
閒滅或執生死爲斷若深逵因緣之理自然
不落斷常何者以因緣無性不可得故非常
以無性因緣能相續故非斷又此五陰只是
一法若執成斷常是凡夫見若破析在空是
藏敎人若了陰無性體此成空是通敎人若
悟此五陰不空具足佛法修智斷惑次第生
起是別敎菩薩若了此卽眞更無別法念念
圓滿具十法界卽圓敎菩薩如薄運者覩金
成蛇厚福人捉石爲寶法無高下人自昇沉
耳但不造貧富業終無勝劣報如大智度論
偈云先世業自作轉爲種種形虛空不受害
無業亦如是問生死相續由諸習氣有幾
習氣能成輪轉荅古釋習氣自體揔有三
義習氣者與種子名異體同習氣卽約熏習
時而論種子卽對現行立号都有三義一種
子名習氣氣者氣分習謂熏習由彼現行熏
習得此氣分故二現行亦名習氣謂都由種
子能生現行是種子家之氣分三習氣名習
氣如裹香紙而有氣分唯識論云而熏本識
起自功能卽此功能說爲習氣功能者是習
氣義體卽種子略有三種習氣一名言習氣
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一名言習氣謂有
[44-0420b]
宗鏡七十六卷苐八張*爲法
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卽能詮義
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卽能了境心心所法
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爲法各別因緣二
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
倶生我執卽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
卽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習種今
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
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卽是能招可愛
果業二諸不善卽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
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應知我執
有支習氣於差別果是増上緣前云空死因
業習氣者應知卽是有支習氣二取習氣應
知卽是我執名言二種習氣取我我所及取
名言而熏成故皆說名取釋云表義名言者
唯第六識能緣其名能發其名餘皆不緣亦
不能發卽唯詮義音聲之差別簡非詮表聲
彼非名言故名唯無記然名是聲上屈曲差
別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故
心隨其名變似五藴三性法等而熏成等種
因名起種号名言種一切熏種皆由心心所
心心所種有因外緣有不依外者不依外者
名顯境名言若依外者名表義名言分二別
然名自體不能熏種顯境名言者卽能了境
心心所法卽是一切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
心不能顯境故是以分叚生死従正使有卽
是凡夫若變易生死從習氣生卽是二乘雖
斷正使不斷習氣於中有二一煩惱習氣二
業習氣一煩惱習氣者如難陀有欲習往昔
數生身爲國王習近五欲故舎利弗有嗔習
往昔數生曾受蝎身畢陵伽婆蹉有慢
[44-0420c]
宗鏡七十六卷苐九張
*習往昔數生身是大婆羅門愽學多才我慢
輕物乃至槃特比丘有癡餘習等二業習氣
者如牛呞比丘往昔是牛身林閒奔走觸著
辵弃故破袈裟以是因緣雖獲道果以業習
故使之然也又如迦葉聞琴起舞阿難常好
歌吟倶以往昔曾爲樂人以業習之餘故若
煩惱餘習是變易緣有業餘習是變易因感
變易生死卽是果報此二乘人未得如來一
心三點涅槃於無學位雖見修惑盡所有無
知皆是無明之餘習亦名無明住地亦名所
知之障亦名塵沙無知又菩薩約化門有十
種習氣華嚴經離世閒品云佛子菩薩摩訶
薩有十種習氣何等爲十所謂菩提心習氣
善根習氣敎化衆生習氣見佛習氣於清淨
世界受生習氣行習氣願習氣波羅蜜習氣
思推平等法習氣種種境界差別習氣是爲
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永離一切煩惱習
氣得如來大智習氣非習氣智故知染淨二
業昇沉兩門皆從熏習而生不是無因而得
應須勤修白業淨法時熏念念功夫自成妙
果所以一一衆生八識藏中各具十法界種
子本自具足非從新生雖常内熏須假外緣
熏發若聞十惡熏發三塗種子若聞戒善熏
發人天種子若聞諦緣熏發二乘種子若聞
六度熏發菩薩種子若聞一乘熏發諸佛種
子各隨習熟濃厚處先發如今多習三塗種
子人天尙少豈況佛乘然地獄界現行時佛
種子亦不沒只是轉更賖遠如今旣在人天
直須努力常親知識樂聽一乘内外資熏一
生取辦故佛誡羅睺羅頌云十方無量諸衆
[44-0421a]
宗鏡七十六卷苐十張筞
生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旣丈夫我亦爾何得
自輕而退屈問生死涅槃苦樂報應以何
爲因荅如來藏爲因問如來藏是無漏
常住非刹那生滅之法云何與生滅爲因
荅一切異生因覺故迷迷無自體楞伽經云
佛言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
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倶若生若滅古
釋云七識念念生滅不能往來六道故名不
流轉以念念滅故不知苦樂不與涅槃爲因
又七識從緣本無自性尙不能爲生死苦樂
之本豈復與涅槃作因明如來藏常令諸識
知苦樂七識若無如來藏自體念念滅不知
苦樂依如來藏故知苦樂名如來藏受苦樂
如來藏體不受苦樂也言與因倶者如來藏
與七識生死苦樂因倶念念生滅也又云七
識念念生滅無常當起卽謝如何流轉自體
無成故不受苦樂旣非染依亦非無漏涅槃
依矣其如來藏眞常普徧而在六道迷此能
令隨緣成事受苦樂果與七識倶名與因倶
不守自性而成故七識依此而得生滅云若
生若滅此明如來藏卽是眞如隨緣故受苦
樂等又釋云以本害末令末空故無可流轉
唯如來藏受苦樂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
淨之體隨緣成有若相順則如水乳之和常
恒共器若相背則如父母之讎不與同天又
存上有不存之義泯上有不泯之義若唯泯
無不泯則色空倶亡無可相卽以不泯故雖
相卽而色空歷然若唯存無不存則色空各
有定性不得相卽由有不存故雖歷然而得
相卽如起信眞如生滅二門無礙唯是一心
[44-0421b]
宗鏡七十六卷苐十一張
*者結歸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種門故須具
足二義方名具分唯識問唯識第九亦說其
所轉依有其二種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
悟依謂卽眞如何以說言然依生滅八識唯
有心境依持荅彼雖說迷悟依非卽心境持
種以眞如不變不隨於心變萬境故但是所
迷耳後還淨時非是攝相卽眞如故但是所
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卽是眞妄非有二體故
說一心約義不同分成兩義說二門別故論
云然此二門皆各揔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
相離故所以楞嚴經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
如今世人只信有生滅不信有如來藏不知
生死有名無體如來藏有名有體只可從實
不可憑虛憑虛則妄執所冝從實則佛所印
可問夫論心含敎法如何是一心四諦法
門荅四諦法門橫該豎徹法無不備敎無不
窮今約台敎一心具無作四諦者一念心中
具十界苦名爲苦諦具十界惑名爲集諦苦
卽涅槃名爲滅諦惑卽菩提名爲道諦此唯
論一心四諦又四敎四種四諦藏敎生滅四
諦通敎無生四諦別敎無量四諦圓敎無作
四諦今但論圓敎無作四諦止觀云法性與
一切法無二無別凡法尙是況二乘乎離凡
法更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卽凡法是
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卽涅槃一色
一香皆是中道卽無作四諦又玄義云以迷
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
諦以能解故煩惱卽菩提名道諦生死卽涅
槃名滅諦卽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
名無作亦名一實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顚

[44-0421c]
宗鏡七十六卷十二張*常樂我淨等是故
名爲無作四聖諦法華經偈云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又云唯此一事實卽是無作一
實諦也以眞如之性是自心之實名一實諦
念念圓成更何所作名無作四諦所以八千
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
無所作以達本故法爾如斯若未見性人不
可安然拱手傚無作無修直須水到渠成自
然任運故又但了一心自然無作非是强爲
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卽是菩
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卽
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
滅故無出世閒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
又文殊道行經云佛告文殊師利若見一切
諸法無起卽解苦諦若見一切諸法無住卽
能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卽能證滅
文殊師利若見
一切諸無自體卽是修
道宗
鏡錄卷第七十六筞音義緻直利反密也胡葛反書藥反
何反徒何反五巧反胡葛反書之反
牛笑也居勇反

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44-0422a]
宗鏡錄卷第七十七筞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一念無明心皷動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