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TKD)


[44-0384a]
隨順世法曲徇機宜欲顯無相之門
先明有相之理因方但而開眞實假有作而
證無生非稱本懷但施密意於四俗諦中立
第二隨事差別諦說三科法門謂藴處界等
今欲會有歸空應當先立後破須知窟穴方
可傾巢只如五藴初科四大元始以何爲義
答藴者藏也亦云五陰陰者覆也卽藴藏妄
種覆蔽眞心雜集論云蘊者積聚義又荷雜
染檐故名爲藴如肩荷檐此約俗諦所釋若
論眞諦無一法可聚以各無自體亦無作用
故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當善四大造色云何
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學
彼眞諦者四大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
觀察觀察巳竟名相妄想分劑自心現分劑
乃至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
想大種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内外
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内外風界斷截色妄
想大種生内外地界釋云堪能妄想者卽計
火大堪能成熟萬物之性斷截色妄想者卽
計可斷截性爲地大四大旣空五藴無主是
以先觀色陰從四大所造展轉相因而生四
大中旣無主宰誰能合集以成色乎以此觀
之色陰卽空色陰旣空四陰何有善學眞諦
第一淨心不住一相則無四大可生故知一
切莫非眞覺則一覺一切覺統括一心無不
覺故外法本無名相所見分劑皆唯心量以
般若照五藴皆空聚沫之色旣虛水泡之受
何有陽燄之想非實芭蕉之行唯空幻識倐
[44-0384b]
宗鏡六十九卷第二張輕爾無
依空大湛然不動窮四大根本性相尙無則
六根枝条影⬤奚有身見旣不立妄識又無
從唯一眞心神性獨立恒沙海藏無量義門
該括指師理窮於此不出一念人法倶空如
持地經云佛言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
得識陰貝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爲
識陰所縛貴其所知以心意識合繫故馳走
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
識陰所縛故不能如實知識陰識陰是虛妄
不實顚倒相應因見聞覺知法起此中無有
實識者若不能如是實觀或起善識或起不
善識或起善不善識是人常隨識行不知識
所生處不知識如實相持世諸菩薩摩訶薩
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陰從虛妄識起所謂
見聞覺知法中衆因緣生無法生法想故貪
著識陰故知諸陰不出一念法空之心所以
永嘉集云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者謂歷歷分
明卽是識陰領納在心卽是受陰心緣此理
卽是想陰行用此理卽是行陰汙穢眞性卽
是色陰此五陰者舉體卽是一念一念者舉
體全是五陰歷歷見此一念之中無有主宰
卽人空慧見如幻化卽法空慧故最勝王經
云佛告善天女五藴能現法界法界卽是五
藴問處以何爲義答論云識生長門義
當知種子義攝一切法差別義亦是處義問
界以何爲義答是界分建立義以内外
中問各對待立故雜集論云一切法種子義
謂依阿頼耶識中諸法種子說名爲界界是
因義又能持自相義又能持因果性義又攝
持一切法差別義問何因五藴說唯
[44-0384c]
宗鏡六十九卷第三張輕有五
答雜集論云爲顯五種我事故一身具我
事謂内外色藴所攝二受用我事卽受藴三
言說我事卽想藴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
謂行藴五彼所依止義自體事謂識藴是身
具等所依我相事義世閒有情多於識藴計
執爲我於餘藴計執我所問色藴何相答變
現相是色相此有三觸對變壞謂由手足乃
至蚊蛇所觸對時卽便變壞二方所示現謂
由方所可相示現問受藴何相答領納相是
受相由此受故領納種種淨不淨業所得異
熟若清淨業受樂異熟不淨淸業受若異熟
淨不淨業受不苦不樂異熟所以者何由淨
不淨業感得異熟阿頼耶識恒與捨受相應
唯此捨受是實異熟體苦樂兩受從異熟生
故假說名異熟問想藴何相答構了相是想
相由此想故構畫種種諸法像類隨所見聞
覺知之義起諸言說諸言說者謂詮辯義問
行藴何相答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念心
造作意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問識藴
何相答了別相是識相由此識故了別色聲
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問何因處唯十二
答雜集論云唯身身及具能與未來六行
受用爲生長門故謂如過現六行受用相受
眼等所持未來六行受用相以根及義爲生
長門亦爾唯依根境立十二處不依六種受
用相識問處以何爲相答如界應知隨其所
應謂眼當見色及此種子等隨義應說問何
因界唯十八答雜集論云由身具等能持
過現六行受用性故身者謂眼等六根具者
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者謂六識
[44-0385a]
宗鏡六十九卷第四張輕
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
過現六識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當知十
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問眼界何相答謂眼
曾現見色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頼耶識是
眼界相眼曾見色者謂能持過去識受用義
以顯界性現見色者謂能持現在識受用義
以顯界性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頼耶識者
謂眼種子或唯積集爲引當來眼根故或巳
成熟爲生現在眼根故此二種名眼界者眼
生因故如眼界相耳鼻舌身意界相亦爾問
色界何相答諸色眼曾現見及眼界於此増
上是色界相眼界於此増上者謂依色根増
上力外境生故如色界相聲香味觸法界相
亦爾問眼識界何相答謂依眼緣色似色了
別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頼耶識是眼識界
相如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相亦爾是以
眞諦不有世諦非無迷之則一二情生悟之
則性相無礙故先德云眞俗雙泯二諦恒存
空有兩亡一味常現如瑜伽論云思正法者
乃至云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諸藴
相應言敎謂依四道理觀察何等爲四一觀
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
理云何名爲觀待道理謂略說有二種觀待
一生起觀待二施設觀待生起觀待者謂由
諸因諸緣勢力生起諸藴此藴生起要當觀
待諸因諸緣施設觀待者謂由名身句身文
身施設諸藴此藴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
是名於藴生起觀待施設觀待卽此生起觀
待施設觀待生起施設諸藴說名道理瑜伽
方便是故說爲觀待道理云何名爲作用道
[44-0385b]
宗鏡六十九卷第五張輕理謂
諸藴生巳由自緣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別謂
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齅香舌能嘗味身
能覺觸意能了法色爲眼境爲眼所行乃至
法爲意境爲意所行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於
彼彼法別別作用當知亦爾卽此諸法各別
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說名爲作用道
理云何名爲證成道理謂一切藴皆是無常
衆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
由至敎量故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
證驗道理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謂
一切藴皆無常性衆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
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云何名爲法爾道
理謂何因緣故卽彼諸藴如是種類諸器世
閒如是安布何因緣故地堅爲相水濕爲相
火煖爲相風用輕動以爲其相何因緣故諸
藴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因緣故色
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
相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
卽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或卽如是或
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爲依一切
皆歸法爾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曉了如是名
爲法爾道理如是名爲依四道理觀察諸藴
相應言敎故知法性自爾一切如然未有一
法而爲障礙了之無過執之患生但依觀待
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觀察則二諦雙通
一心無礙問萬法唯識正量可知又云境
滅識亡心境倶遣今觀陰入界等如上分析
性相宛然云何同境一時倶拂答上約世
諦分別似有非眞但立空名終無實體所以
首楞嚴經微細推撿陰入界處一一皆
[44-0385c]
宗鏡六十九卷第六張輕空非
因非緣非自然性非因卽是不自生非緣卽
是不他生旣我自他二法無法和合卽是不
共生非自然性卽是非無因生四句無生陰
從何有又當觀此一念心不從根塵離合而
生若言合生者譬如鏡面各有像故合生應
有兩像若合無像合不應生若鐿面合爲一
而生像者今實不合合則無像若鏡面離故
生像者各在一方則應有像今實不爾根塵
離合亦復如是當知卽念無念自他起處倶
空卽生無生離合推之無體破五陰文云佛
告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缾塞其兩孔滿中
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
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
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缾中旣貯空去於本缾
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缾應見空出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
曰此破識陰也甁喻於身空喻於識若執有
識隨身徃來者此處識陰滅往彼處生時如
將此方虛空遠餉他國若此陰實滅如於本
缾地應少虛空若彼陰復生如開孔倒缾應
見空出故知虛空不動識無去來一陰旣虛
四陰皆爾大涅槃經云若人捨命之時然心
意識卽生善道而是心法實無去來亦無所
至直是前後相似相續相貌不異如是之言
卽是如來秘密之敎又佛告阿闍世王如汝
所言先王無辜橫加逆害者何者是父但於
假名衆生五陰妄生父想於十二入十八界
中何者是父若色是父四陰應非若四陰是
父色亦應非若色非色合爲父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色與非色性無合故大王凡夫
[44-0386a]
宗鏡六十九卷第七張輕衆生
於是色陰妄生父想如是色陰亦不可害乃
至阿闍世王卽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
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則
不作罪持世經云佛言是諸菩薩如實觀時
知識陰虛妄不實從本巳來常不生相知非
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幻陰是識陰譬如幻
所化人識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閒識性
亦如是如幻性虛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
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顚倒起虛
妄因緣和合而有幻人豈有心識木像誰稱
覺知比妄識而況同從幻緣而似有大智度
論云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
日轉高轉滅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乾闥
婆城有人初不見乾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
意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
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爲水疾走趣之
轉近轉滅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
哭聞有⬤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無所見
思惟自悟渴願心息無智人亦如是空陰界
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四方狂走求
樂自滿顚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
我無實法者是時顚倒願息故知色陰如勞
目晴忽現空華之相受陰如手摩觸妄生冷
熱之緣想陰如人說酸梅口中自然水出行
陰如水上波浪觀之似有奔流識陰如缾貯
虛空持之用餉他國斯則非内非外不卽不
離和合旣不成自然亦非有若此況是實則
五陰不虛旣並世相而非眞審知陰入而無
體唯是性空法界如來藏心無始無終平等
顯現是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是故
[44-0386b]
宗鏡六十九卷第八張輕如來
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體先因父
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
先言心想酸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
起懸崖不有酸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
口水如何因談酸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
爲堅固第一妄想卽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
汝形眞受酸澁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
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爲虛明第二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隋
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卽
想心寐爲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爲融
通第三妄想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髪生
氣消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
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眞汝何無覺則汝諸行
念念不停名爲幽隱第四妄想又汝精明湛
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
精眞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
物經歷年歲憶忘倶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
記憶宛然曾不辵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
念受熏有何籌筭阿難當知此湛非眞如急
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
元寧受想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
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
湛了内罔象虛無第五顚倒細微精想阿難
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果淺深唯
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
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
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
滅從色除理則頓悟承悟倂消事非頓除因
次第盡是以若見五陰有卽衆生世閒
[44-0386c]
宗鏡六十九卷第九張輕
若了五陰空卽眞諦世閒若達五陰實相卽
中道第一義正智世閒離此五陰三世閒外
更無一法能建能立爲俗爲眞一代時敎所
詮除此別無方便悟此成佛迷此爲凡唯是
一心開合無異何者以一陰名色四陰名心
從心所生故稱爲色心是所依色是能依攝
能歸所但是一心本末元同體用常合宗鏡
大旨於此絕言破六入文云佛告阿難譬如
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爲
忘是其顚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
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
于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内塵見聞
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
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
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
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卽隨滅將何爲寐
必生時有滅卽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
卽滅無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
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
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
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
入也疏云覽塵斯憶者憶卽是生失憶爲忘
者忘卽是滅失憶不離自心妄謂爲境故云
是其顚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者
吸習生住異滅歸識心内故云中歸前念滅
後念生無雜亂失故云不相逾越故經云心
性生滅猶如猿猴當知見境生滅者卽是自
心生滅相故故云心生種種法生吸撮内塵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者謂眼耳取
外塵境刹那流入意地從外入内名爲逆流
[44-0387a]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張輕眼耳
唯緣現境至第二念緣不及故故云流不及
地唯意根獨取名覺知性此覺知性因前塵
起畢竟無體以妄知强覺成内衆生因滅想
凝空爲外國土經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衆
生迷湛寂一心作内六入更無別體唯是眞
空意入旣虛前眼等五入亦爾破十二處文
云佛告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
生成法則此法爲復卽心所生爲當離心別
有方所阿難若卽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
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爲
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卽汝
卽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旣
非色聲香味離合冷煖及虛空相當知何在
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閒更有空外心
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倶無
處所則意與法二倶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
性釋曰此破意法二處也夫分能標所構畫
成持立境立心皆是意法先破其分別惑本
則前五根十處自傾法處是所緣意處是能
緣只如法處爲復卽心不卽心若卽心者法
則全心心不見心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
方所則法之自性爲有知無知若有知則名
心不成於法若無知則不屬自心同他心量
以知二處倶無自體則善惡無記三性等法
四種意根等心皆同一性無有能緣所緣之
異心境皆空故論云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
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則無相理現有作情亡
因緣自然名義倶絕例十處色心亦復如是
破十八界文云佛告阿難汝所明意法爲緣
生於意識此識爲復因意所生以意爲
[44-0387b]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一張輕界
因法所生以法爲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
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
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
了別性爲同爲異同意卽意云何所生異意
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
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若因法生世閒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
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
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
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
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
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旣無因生有識作何
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爲
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釋曰此破意識界也如
十八界中皆因意識建立根本立處尙空所
生枝末何有旣無處所可得又無界分可慿
事誑理虛情危執劣惡見之根株盡拔妄識
之巢穴齊傾獨朗眞心圓周法界安國云謂
色等五塵界是現量境五識親證都無塵相
如來藏中頓現身器無塵相六七妄想謂有
我法想所現相是分別變分別變相但可爲
境而無實用如日發燄帶微摩而共紅非實
紅也如水澄清含輕雲而倶緣非實緣也若
了藏性則知塵境而爲妄也故知諸法但從
分別而生分別旣空名相何有夫人空易了
法我難除不達法逐緣生執有自體如攝論
云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如二乘人依麤分
別事識修行但了法中無我不知法體全空
聞諸法空生大怖畏是知法空是本人空
[44-0387c]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二張輕是
末夜繩未曉蛇想寧除醫目猶存空華豈滅
破七大性文云佛告阿難識性無原因於六
種根塵妄出汝今徧觀此會聖衆用目循歷
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
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
菩提此舎利弗此識了知爲生於見爲生於
相爲生虛空爲無所因突然而出阿難若汝
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
無元無汝見見性尙無從何發識若汝識性
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旣不見明亦不見暗明
暗不瞩卽無色空彼相尙無識何所發若生
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
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
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若
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
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
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
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
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
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地水火風均
名七大性眞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
汝心麤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
應觀此六處識心爲同爲異爲空爲有爲非
同異爲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
知覺明眞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虛
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閒無知或爲因緣及
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
實義釋曰此破識大性也諦詳佛旨本契無
生但以有情唯迷妄識以昏擾之性起徧計
於覺原逐雜染之緣沉圓成於識海眠三
[44-0388a]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三張輕界
之夢宅一覺而塵劫不惺造四大之幻身生滅
而恒沙莫筭今推此識決定無體從緣所起
悉順無生四句檢之自含妙理此識了知爲
生於見者如無明暗色空元無見性見性尙
無從何發識此破自生也爲生於相者不從
見生則不見暗明明暗不瞩卽無色空彼相
尙無識何所發此破他生也旣不得自見
性又不得他相之觀自他旣虛卽無和合所
以推云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
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
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以動靜相乖事非和
合此破共生也爲生虛空爲無所因突然而
出者若生於空非相非見縱發汝識欲何分
別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日屬朝陽月合陰魄時候晷刻今古不移各
有所因無因非有此破無因生也四句纔空
百非倶殄則妄計所執内因外緣心和境合
無因自然等妄想情塵皆無實義狂華之影
跡倶虛不眞何待戲論之名言頓息意解全
消虛空之性旣融六大之體何有以地大無
性四輪所成水大無性凝流不定火大無性
寄於諸緣風大無性附物彰動空大無性對
色得名見性從緣和合而有識性無體如幻
卽虛且如火大無性者如首楞嚴經云性火
眞空者古釋云性是本覺性火是本覺火皆
是衆生心變如第六識心熱徧身卽狹若第
八識中變起卽徧同法界悟法界性皆是我
心中所變之火如西京崇慧法師於大曆四
年在京與道士鬪能入火不燒是求觀音之
力何況自證證得巳後入地獄中皆不被
[44-0388b]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四張
輕燒今世閒火隨處發現應衆生業力多少
隨意如龍鬪亦起火燒林藪乃至雲中霹靂
火如人欲心熾盛火燒天祠皆從心火起由
心動搖故有火起但心不動卽不被燒譬如
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來得性火三界火燒
不得如來自起智火焚得舎利其火猛盛
大弟子將水求不得乃至龍王求亦不得唯
天帝釋云我本願力始求得雖有性火而不
自燒如刀能割不自割如眼能看不自看如
火大性唯心七大性亦如是隨心倶徧法界
法界本徧由執心故不能徧如三界中三乘
天眼倶不能徧唯如來無執性合眞空故能
周徧如般若經中佛自言我以無執故得眞
金身圓光常現火燒天祠者昔有漁師河上
見公主過因生染心思求不得身漸羸疾其
母遂問病因與作方便日送鯉魚一頭公主
怪問母直陳其事逐許云我因拜天祠卽潜
相見子知便喜公主後來正見漁人睡熟撼
之不覺便繫帛子在手上公主去後漁人睡
覺見手上帛子知公主來心生恨憶心中欲
火内燒自身爛壞幷燒天祠房室淨盡所以
三界有法識外無文皆從四大内外成盡是
一心虛妄變何者最初因不覺故有業識從
業識因動故有轉識從轉識起見故有現識
因見分成相分能所纔分心境頓現古鈔釋
首楞嚴經云明妄非他覺明爲咎者六識取
塵由業識發起後有第七識執第八識中明
變起外四大四大引起六根塵六根塵引起
六識六識依六根塵因外有色内引眼根等
明妄非他者其妄最初因自心動有風因執

[44-0388c]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五張輕金
因愛有水因求有火皆是自心變起四大還
自分別結業受生故非他累覺明爲咎者由
强覺了本體明爲咎則無知覺明有知明覺
如人見不淨便生猒心由分別故以猪狗見
便生淨想皆由强覺無明但無分別妄見唯
見法性淨土是知内外四大地水火風念念
發現所以經云或各各發明若倶發明各各
發明者汝見圓明知心欲取失却本明性空
思想搖動心生風輪情愛相續性感水輪執
心熾盛金輪則現求心若起火輪方興若倶
發明初起强覺四大倶現如人恨憶瞋則火
生身心動轉以況於風目中淚盈而表於水
面發赤相則表於地是以內外四大元是我
心之性以爲自性又自第八識變起根身器
内外四大之相分爲自相又因妄念而起强
覺而知所以萬像森藴鬱然顯現若能窮因
體本皆是自心之性自心之相於中妍醜憎
愛全是意識計度分別而成旣識根由須存
正智但除强覺一念不生自然心境倶空前
後際斷故知七大之性性眞圓融一一大倶
徧法界皆是一體如七顆氷將火鎔爲一水
亦如因陀羅綂同而不同如水與氷異而不
異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皆滿法
界一一微塵亦滿法界一一毛孔亦徧法界
一一身心亦徧皆如來藏如香水海中常說
一切法爲諸菩薩不見菩薩相不見邪師相
不見生住異滅相所以盡合眞空倶徧實際
如說龜毛兎角燄水亁城但有言說之名且
無實事例凡夫界中所有見聞陰入之根名
色之境亦但有其名都無實事今將世閒
[44-0389a]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六張輕共
知龜毛易解之虛破如今現執名色難解之
虛還同龜毛無所執著卽知從來所執一切
境界皆從識變盡逐想生離識無塵識寂則
諸塵並寂離想無法想空則諸法皆空因緣
自然倶成戲論知解分別本末無從但有意
言都無眞實如此明達頓悟前非終不更待
空裏之華將期結果取夢中之物擬欲牢藏
杌見鬼空繩消蛇想渴鹿罷馳於陽燄癡猿
息弄於月輪遂乃靜慮虛襟若陵空之逸翮
隨緣養性猶縱浪這虛丹畢故不造新任眞
而合道如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
性等非是本來自然無因而有非從今日和
合因緣所生但是識心分別建立今破此識
性則七大性乃至一切法地皆空如尋流得
源捕賊獲將則無明怨對生死魔軍應念倶
消如湯沃雪唯如來藏妙湛明心性眞圓融
徧十方界如波澄秋渚含虛洞然雲朗晴空
逈無所有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汝猶
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
盡幻妄稱相其性眞爲妙覺明體如是乃至
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
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
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眞如
性性眞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是以先令照徹心境分明後乃頓融須亡心
境如華嚴演義云謂此華嚴經中敎人觀察
若心若境如頌云欲知諸佛心當觀佛智慧
佛智無依處如空無所依此令觀佛心也又
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此
敎觀佛境也次空心境頌云法性本空寂無
[44-0389b]
宗鏡六十九卷第十七張
輕取亦無見性空卽是佛不可得思量無取
卽無境無見卽無心又頌云若有欲得如來
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
人天大導師卽空心境也菩薩凡夫所有心
境觀照例知故經頌云知妄本自眞見佛則
清淨又云心佛與衆生是三無差
別宗鏡錄卷第六十
九音
義巢鋤交反豈倶反渠京反式亮反丁呂反
烏皓反素官反色立反側救反古患
許及反丈證反渠卷反陀骨反欺也居洧反日影
苦得反下革反鳥羽也薄故反捉也烏酷反
與反戊申歲分司大藏都

監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