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92 宗鏡錄-宋-延壽 (TKD)


[44-0140c]
了義諸經雖題目不同能詮有
別皆目一心之旨終無識外之文凡挂一言
盡歸宗鏡橫周法界皆同此釋如稱妙法蓮
華經者妙法卽是絕待眞心稱之曰妙蓮華
以出水無著爲義卽喻心性隨流墮凡而不
染垢返流出塵而不著淨乃至下之七喻比
況皆同火宅卽是第八識體起四倒八苦之
火燒三界五陰之身鬼神配利使諸見之邊
邪禽蟲喻鈍使根隨之煩惱乃至一切經敎
無量法門或譬喻說或因緣說或廣略說或
橫豎說所有名相句義皆是心王心所之法
若迷一念心執著外境隨處生著卽入火宅
義若悟一念心通達一切無非實相卽出火
宅義但是生煩惱時有業留處卽是繫縛卽
是生死若了煩惱性空無有業處卽是解脫
卽是得道如思益經云佛言我坐道場時唯
得顚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
以無所知故知如云不得一法卽與授記是
斯旨也若信解品內法喻之文長者卽是心
王窮子卽是妄念一念纔起五陰倶生背覺
合塵名爲捨父伶俜五趣號五十年歸家是
返本還原付財是悟心得記三草二木同會
一心化累草菴卽示眞實繫珠指懷中之佛
性鑿井出心地之智泉乃至觀音品中云若
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者卽衆生十使利
鈍煩惱徧一切處惱亂行人稱爲怨賊若遇
順境而起軟賊卽是華箭射體若遇逆緣而
起强賊卽是毒箭入心利使見賊煩惱徧一
[44-0141a]
宗鏡二十五卷第二張富
切處者如經云處處皆有魑魅魍魎以依言
執法隨處起見解故若鈍使怨賊煩惱一切
處者如經云諸惡蟲輩交橫馳走以觸目覩
境逆順交馳念念憎愛隨處動結故有一商
主者卽是心王將諸商人者卽是眼等六識
商人貨易珍寶義若眼商人被色塵所易貨
眼自性之珍寶若耳商人被聲塵所易貨耳
自性之珍寶等齊持重寶者卽是倶懷佛性
經過險路者卽是三界之險有六趣之迷津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者卽是意根能起隨念
計度之分別常引導五根入於善惡諸善男
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立菩薩
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衆生汝等若稱
名者於此怨賊卽得解脫者若了一心則無
外境眼不爲色所劫乃至意不爲法所劫卽
當處解脫所以華嚴經頌云一中解無量無
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卽是於
一心中能了萬法互生互滅無有自性萬境
皆空不爲所怖卽是以無畏施於衆生於此
根塵怨賊卽時解脫衆商人聞倶發聲言南
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卽得解脫者六
都會一心卽是倶發聲言纔了唯心諸境自
滅卽是稱其名故卽得解脫以無法對治不
生欣慼故所以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
一乘法如法華名相云經云色涅槃受想行
識涅槃此中亦爾色法華受想行識法華經
云色非染非淨色生般若生色性虛微名妙
色體自離假名爲法色無塵垢借喻蓮華文
字性空目之爲經經者以身心爲義如來在
乎陰界陰界卽如何異之有略統始終以
[44-0141b]
宗鏡二十五卷第三張富仲
*爲心要啓發心路名之爲序悟心將發達本
來空卽是悟佛知見一色寂滅一切色亦然
一切聲亦然卽是十方佛同說法華諸法從
本來常自寂滅相此是何物法並是眼法乃
至意法身心皆寂滅佛子行此寂滅道卽是
佛也所以古師云妙法者是如來靈智體也
或名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大方廣者是一心
所證之法佛華嚴者卽一心能證之人攝所
歸能人法冥合皆是一心大者卽是凡聖一
心眞如體大以眞如性徧一切處故方者卽
是眞如相大能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廣者卽
是眞如用大能生世出世閒諸善根故佛者
是一心無作之果海華者是一心萬行之因
門嚴者是一心妙用之莊嚴經者是一心眞
如無盡之妙理如破塵所出之卷仰空所寫
之文乃至八十卷中所有長行短頌一文一
字如善財所見五十三位善知識若人若神
或男或女等一一皆是自心逐位所證法門
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
人若此宗鏡一乘之理說者卽行卽解如看
其靣不說其名而自識也或託事說或立況
說若大乘中所明託事以顯法卽以異事而
顯異法多是一事表一法如室表慈悲衣表
忍辱等今明一事卽法卽人卽依卽正具無
盡德隨一事卽攝無盡以稱性爲事事何有
盡從眞起相相復何窮又三乘所說敎門但
以別敎而詮別義所以得理而忘敎若入此
圓宗者而敎卽是義以一法纔興卽一切無
邊萬法皆悉同時具足相應故此一法外更
無餘法所以經云知從一法出一切法而能
[44-0141c]
宗鏡二十五卷第四張富仲
*各各分別演說以一切法種種義究竟皆是
一義故以一心能生一切萬法演出無邊義
趣展卽徧滿法界還攝種種法義歸於一心
不動一心而演諸義不壞諸義而顯一心卽
卷常舒如來於一言語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卽舒常卷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
中如草木四微從地而生還歸地滅猶波浪
皷動依水而起還復水源故經頌云佛智通
達淨無礙一念普知三世法皆從心識因緣
起生滅無常無自性故清涼疏云華嚴經者
統唯一眞法界謂揔該萬有卽是一心也或
名維摩經者此云淨名卽是一切衆生自性
清淨心此心弗澄而自清弗磨而自瑩處凡
而不垢在聖而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所言名
者以心無形但有名故文中所說以四海之
渺瀰攝歸毛孔用須彌之高廣内入芥中飛
佛土於十方未移本處擲大千於界外含識
莫知日懸於毫端供具現於體内腹納劫燒
之燄火事如然口吸十方之風身無損減
皆自心轉變不動而遠近俄分一念包容無
礙而大小相入天台疏云以須彌之高廣内
芥子中無所増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
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已之所入唯應度
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
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鼈黿
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
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巳之所入於此衆生亦
無所嬈此是明不思議之大用也正以實慧
與眞性合故得有斯莫測之用此如大智論
偈云水銀和眞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
[44-0142a]
宗鏡二十五卷第五張富
身處處應現往若須彌高廣内於芥子而無
増減亦不迫迮不覺不知者具不思議解脫
者迹居依報之境得自在也此義難解有師
言神力能爾今謂不思議性非天人修羅佛
之所作神力何能爾有師言小無小相大無
大相故得入也今謂小是小大是大是自性
小大不得相入者小大大小旣是他性之小
大何得入也今解華嚴經明一微塵有大千
經卷觀衆生一念無明心卽是如來心若見
此心則能以須彌入芥子無相妨也下諸不
思議事窮劫說不能盡皆是此意耳所以然
者此經云諸佛解脫當於衆生心行中求若
觀衆生心行得諸佛解脫住此解脫則能現
如是種種不思議事也所以然者諸方便敎
明二乘得偏眞之理解脫是思議解脫如得
玻璃珠不能雨寶大乘圓敎明菩薩中道圓
眞眞性解脫卽是不思議解脫如得如意珠
能雨大千寶也見衆生心行眞性得芥子
彌眞性一如無二如若得芥子眞性之小能
容須彌之大得須彌眞性則須彌之大不礙
芥子之小舉此一意可以例下諸事也而言
其中衆生不覺唯應度者乃能見之者衆生
旣不見小大眞性之理豈覺知也其有得度
之機卽見此事也又若能觀此眞性入觀行
卽相似卽因此心得如來滅度故言乃能見
之故法華經明六根清淨云唯獨自明了餘
人所不見也經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
者正報得自在也若會海水不思議眞性卽
是一毛不思議眞性者能以海水入一毛孔
於正報之身無所妨損也輔行記釋云且約
[44-0142b]
宗鏡二十五卷第六張富*一
念刹那心所起故言小也卽此一念具足法
身一切佛法卽是能容湏彌之大大小常徧
理事無礙事理本來相卽故所以不斷煩惱
而入涅槃只指凡夫一念刹那心具足難思
法身之體本來相在故是故方便敎中之人
迷於相在不思議理縱聞常住解惑分歧故
別敎道中仍存異解唯於圓敎始末一如故
五分法身不逾凡質所以云欲見如來心但
觀衆生心則諸佛衆生是名心堂契旨有識
無情是号法本同原認名號而世諦成差觀
體性而眞門一等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云菩
薩於淨身悉見世所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
不見古釋云何意不見有我相故耳無我卽
見性了人法二空眞心自現卽是淨身於眞
心中世閒所有一切境界悉於中現故首楞
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性空無伴名獨
若取陰界入卽名餘人爲陰所覆不見自性
龐居士偈云居士元無病方丈現有疾唯憂
二乘者緣事不得出所以訶穢食純說波羅蜜上方
一盂飯氣滿於七日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
室文殊問不二忘言功自畢過去旣如然現
在還同一若能達此理無求摠成佛牛頭淨
名私記云經明於一毛孔中見摩耶身摩耶
胎中行無量步如不可說微塵世界闊一日
行無量步是何物法門亦作室中容三萬二
千師子座說又作須彌入芥子說涅槃經中
作藕絲懸須彌山說大品中作鍼鋒上無邊
身菩薩名說只是一意一解千從當於觀智
心行中求若事相上我終不得經云是名不
可思議解脫法門明一切法當體
[44-0142c]
宗鏡二十五卷第七張富
自解脫色大故般若大色如虛空萬法例爾
故知諸佛凡有所說雖約事言皆是卽相明
宗終無別意故法華經云十方諦求更無餘
乘唯宗一法矣靈辯和尙華嚴論問云大小
淨穢相各差別云何而得大小相卽荅性非
性故如像入鏡中像如本而鏡中現鏡如本
而容衆像倶無増減以無性故一念入一切
世界不思議住故是故心藏功德無邊或云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卽是本心不動喻若
金剛般若眞智乃靈臺妙性達此而卽到涅
槃彼岸昧此而住生死迷津文中所說應無
所住而生其心者起念卽是住著心若不起
萬法無生卽心徧一切處一切處徧心如是
了達頓入自宗故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
爲有佛以心徧卽法徧以法卽佛故以智通
卽境通以境卽心故如華嚴經云如來成
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如一毛孔徧法界一切
毛孔悉亦如是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何
以故如來成正覺時無處不至故是以若不
悟自心徧一切處則心外見法顚倒輪迴豈
得稱正徧知成善逝之者如經云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以瞥有
一毫起處悉落見聞從分別生倶非眞實若
不達無相卽相則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卽無
相則成唯心大覺旣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
離相思眞不卽不離覺性自現又云一切諸
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
經出以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悟心成佛乃至
三寶四諦並從心出覺此名佛軌此名法和
此名僧金剛辯宗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
[44-0143a]
宗鏡二十五卷第八張富
一切如來悟心之門也了無明之妄心卽妙
慧之眞心故曰悟心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
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悟三世之妄心
不可得而有眞心故曰悟心般若不壞假名
論云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
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者如人有目者得無生
忍也日光明照者決定了知諸法無性見種
種色者悟一切法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
不異不來不出無所得等菩薩如是行不住
施速成正覺得大涅槃釋曰云何行不住施
速證菩提以了一切法卽心自性不住於法
寂照無涯成觸目之菩提得現前之三昧若
住一法爲境所留失心智之光入愚癡之闇
金剛經義云常見自性念念不離故云佛在
正見性時恒沙數劫只如今時故名爾時知
心是佛卽是佛付囑了於法應無所住行於
布施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只是一心心
卽是法法卽是心更住何法故言不住若離
心別有法可得卽生執心住於法相卽是無
目之人故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修此法者
現世成佛十方合爲一相見一切佛及諸衆
生本無差別見三世之事狀如彈指此豈不
是希有之法又如諸了義經中云聽法之衆
從十方世界外來者卽是悟心爲來若迷此
宗乃遠在他方之外如華嚴論云十佛刹微
塵數世界外來者明從迷入信故號爲來言
彼世界中有佛號不動智者爲明不動智佛
是十方凡聖共有根本之智明於此智能起
信心故號之爲來此不動智佛一切衆生常
自有之若取相隨迷卽塵障無盡若一念覺
[44-0143b]
宗鏡二十五卷第九張富
迷達相卽淨若虛空但爲隨迷稱外悟處言
來而實佛刹本無遠近內外等障亦無去來
無邊佛刹不出毛孔微塵之表今致遠近意
令初信心者心廣大故言其從彼世界中來
又明從迷悟入故言爲來是以入宗鏡中理
當絕學百氏之說一敎能明萬化之端一言
可蔽或云香積云此有四十二恒河世界者
卽是經歷四十二位心地法門或云散華瓔
珞空中成四柱之寶臺者卽是常樂我淨一
心四德之涅槃所以華嚴經云此華蓋等皆
是無生法忍之所生起或佛言彼時鹿王者
卽我身是卽結會古今明自心一際之法或
敎中凡有空中發聲告示言下息疑者並是
頓悟自心非他境界或法華移天人於他土
卽是三變心田或維摩取妙喜來此方斯乃
卽穢明淨或丈室容於高座寶蓋現於大千
未離兜率巳般涅槃不起樹王而昇忉利執
手經無量之劫登閣見三世之因釋迦眉閒
出菩薩身雲之衆普賢毛孔示諸佛境界之
門小器出無限之嘉羞仰空雨難窮之珍寶
不動此處徧坐道場十刹寶坊合爲一土聞
經於五十小劫猶若刹那之時現通七日之
中舒之爲一大劫乃至恒沙法聚無量義門
舉一例諸倶不出自心之法故知菩薩隨世
所作皆表一心故淨名經云不捨道法現凡
夫事如華嚴經云一念於一切處爲一切衆
生示成正覺是菩薩園林法身周徧盡虛空
一切世界故又云一切菩薩行遊戲神通皆
得自在是菩薩宮殿善遊戲諸禪解脫三昧
智慧故是以正報依報皆成佛法所以淨名
[44-0143c]
宗鏡二十五卷第十張富
私記云取妙喜來此土者辯於淨穢無二也
彼界雖來入此土亦不増減本性如故雖來
畢竟不動何意如此好自思之故知萬法施
爲隱顯往復若事若理皆不出一眞心矣
如是解者稱可佛心發智明而若千日照空
攝衆義在如百川歸海畢竟更無一法現於
心外及在心中乃至下及衆生無明上該諸
佛種智皆是無生性空妙旨如摩訶般若經
云爾時釋提桓因及三千大千世界中諸天
化作華散佛菩薩摩訶薩比丘僧及須菩提
上亦供養般若波羅蜜是時三千大千世界
華悉周徧於虛空中化成華臺端嚴殊妙須
菩提心念是天子所散華天上未曾見如是
華此華是化華非樹生華是諸天子所散華
從心樹生非樹生華釋提桓因知須菩提心
所念語須菩提言大德是華非生華亦非意
樹生湏菩提語釋提桓因言憍尸迦汝言是
華非生華亦非意樹生憍尸迦若是非生法
不名爲華釋提桓因語須菩提言大德非但
是華不生色亦不生受想行識亦不生須菩
提言憍尸迦非但是華不生色亦不生若不
生是不名爲色受想行識亦不生若不生是
不名爲識六入六識六觸六觸因緣生諸受
亦如是檀波羅蜜不生若不生是不名檀波
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不生若不生是不名
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不生若不生是
不名一切種智故知萬法都會無生千途盡
歸宗鏡如先德云今佛之三身十波羅蜜乃
至菩薩利他等行並依自法融轉而行卽衆
生心中有眞如體大今日修行引出法身由
[44-0144a]
宗鏡二十五卷十一張富
心中有眞如相大今日修行引出報身由心
中有眞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由心中
有眞如法性自無慳貪今日修學順法性無
慳引出檀波羅蜜等所以華嚴經頌云文殊
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
死又頌云金剛鐵圍數無量悉能置在一毫
端若明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此初發心以大
小無性廣狹隨緣若能明見至大無外之相
卽至小無内之相皆是一毫端心地法門名
爲見道故云菩薩以此初發心如是解者不
易凡身生如來家成眞佛子義海云生佛家
者眞如法界無生菩提涅槃爲家如見塵無
生無性時卽此智從無生法顯卽爲生佛家
也經頌云於法不分別是則從如生又云普
於三世佛法中而化生但契義理卽名生佛
家也是佛之子亦名爲佛出現也故知凡挂
文言盡爲心跡乃至稱爲眞如亦名爲跡若
能尋跡得本自然絕跡歸宗或迷跡徇塵則
爲失本所以了之者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昧
之者本跡倶迷隨情自異故大寶積經云我
證菩提無差別跡何名爲跡眞如法性二倶
名迹諸法實際亦名爲迹無生無滅亦名爲
迹今時多執方便言敎之迹失於一心正義
之本是以宗鏡所示皆令尋迹得本雖徧引
言詮殷勤委細同指於此故天王般若經云
利根性人說文知義若能說文知義見法識
心方入宗鏡中頓消疑慮則不用天眼觀徹
見十方界不用天耳聽徧聞法界聲不假神
足通疾至十方際端坐寂不動諸佛常現前
如般舟三昧經云何因致現在諸佛悉在前
[44-0144b]
宗鏡二十五卷十二張富
立三昧始是跋陀和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持戒完具獨一處心西方阿彌陀
佛今現在隨所聞當念去是閒千億萬佛刹
其國名湏摩提在衆菩薩中央說經一切常
念阿彌陀佛佛告跋陀和譬如人臥在於夢
中見所有金銀珍寶父母兄弟妻子親屬知
識相與娛樂喜樂無比及其覺巳爲人說之
自念夢中所見如是跋陀和菩薩若沙門白
衣所聞西方阿彌陀佛當念彼方佛不得缺
戒一心念若一日晝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
巳後見阿彌陀佛於覺不見於夢中見之譬
如夢中所見不知晝夜亦不知內亦不見外
亦不用在冥中故不見不用有所蔽礙故不
見如是跋陀和菩薩心當如是念時諸佛國
界名大阿彌山其有幽冥之處悉爲開闢目
亦不蔽心亦不礙是菩薩摩訶薩不持天眼
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
於是閒終不生彼閒佛刹爾乃見便於此閒
坐見阿彌陀佛聞所說法悉受持得從三昧
起悉能具足爲人說之如上所說皆是頓入
之門以傋上根非爲權漸今則傍明佛旨略
讚經文大意並依先德解釋卽何理而不盡
何事而不窮然更在後賢智眼明斷以佛意
深奥一句能生無量義故問如上所說芥
納須彌毛呑巨海旣唯一心須彌爲復入芥
子不入芥子若言入經何故云須彌本相如
故若言不入又云唯應度者見之荅若有
所入處卽失諸法自性若言不入又成二見
又或云小是大家之小大是小家之大或云
芥子湏彌各無自性此皆是以空納空有何
[44-0144c]
宗鏡二十五卷十三張富
**奇特故知未入宗鏡情見難忘局大小於方
隅立見聞於妙道致使一眞潛隱萬法不融
今明正義者所謂入而不入卽識須彌之本
相不入而入解了諸法之自宗還原觀云所
言入者性相倶泯體同法界入無入相名爲
入也經偈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
衆生入而實無所入華嚴經云悉入法界而
無所入若別有一入處則入時失本相不得
說種種諸法以當體自虛名入法界無別可
人則不壞種種又經云雖諸法無一無異而
說一異故知要由事相歷然不入方得相資
相徧耳若入則失緣則無諸緣各異義不入
則壞性用不得力用交徹則無互徧相資義
若具入不入則成倶存無礙義具此三緣方
成緣起了此緣性則能變通遂乃方而能圓
小而能大狹而能廣短而能長無非我心神
德自在則觸目皆是須彌入芥舉足住不思
議解脫矣故古人云納須彌於芥中擲大千
於方外皆吾心常分也豈假於他術乎則是
衆生全力非待證聖方具所以諸佛於不二
法中現妙神通菩薩向無性理内成大佛事
故信心銘云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極小同大
忘絕境界傅大士頌云須彌芥子父芥子須
彌爺山海坦然平敲冰來煮茶是以一法爲
宗千途競入五嶽崢嶸而不峻四溟浩渺而
不深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聖
問如何是坦然平處荅千尋滄海底萬仞
碧峯頭日出當中夜華開値九秋問如上
所說卽心卽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詮理
事分明如同眼見云何又說非心非佛荅

[44-0145a]
宗鏡二十五卷十四張富
心卽佛是其表詮直表示其事令親證自心
了了見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詮卽護過遮
非去疑破執奪下情見依通意解妄認之者
以心佛倶不可得故是以云非心非佛此乃
拂下能心權立頓敎泯絕無寄之門言語道
斷心行處滅故亦是一機入路若圎敎卽此
情盡體露之法有遮有表非卽非離體用相
收理事無礙今時學者旣無智眼又闕多
偏重遮非之詞不見圓常之理奴郞莫辯眞
僞何分如棄海存漚辵金拾礫掬泡作寶執
石爲珠所以經云譬如癡賊棄捨金寶擔負
瓦礫此之謂也今當纂集正爲於茲且心之
與佛皆世閒之名是之與非乃分別之見空
論妄想曷得眞歸所以祖師云若言是心是
佛如牛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兎無角並是
對待强名邊事若因名召體豁悟本心證自
眞知分明無惑者終不認名滯體起有得心
去取全亡是非頓息亦不一向離之妄起絕
言之見亦不一向卽之而墮執指之譏如華
嚴論云滯名卽名立廢說卽言生並是背覺
合塵捨已徇物若實親省現證自宗尙無能
證之智心及所證之妙理豈況更存能知能
解有得有趣之妄想乎近代或有濫參禪門
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卽心卽佛之言判爲是
敎乘所說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門向上事在
唯重非心非佛之說並是指鹿作馬期悟遭
迷執影是眞以病爲法只要門風緊峻問荅
尖新發狂慧在守癡禪迷方便而違宗旨立
格量在據道理猶入假之金存規矩而定邊
隅如添水之乳一向於言語上取辦意根下
[44-0145b]
宗鏡二十五卷十五張富
依通都爲能所未亡名相不破若實見性心
境自虛匿跡韜光潛行密用是以全不悟道
唯逐妄輪迴起法我見而輕忽上流恃錯知
解而摧殘未學毁金口所說之正典撥圓因
助道之修行斥二乘之菩提滅人天之善種
但欲作探玄上士傚無礙無修不知返墮無
知成空見外道唯觀影跡莫究圓常積見
休徒自疲極如孔子迷津問漁父漁父曰
人有畏影惡跡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
陰以休影靜處以息跡愚亦甚矣何不一心
爲道息諍除非自然過量超情還淳返朴若
以道自養則不失以道濟他則不誑以道治
國則國泰以道修家則家安故不可頃剋忘
道矣所以道德經云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
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者忠信
之薄日以衰薄而亂之首莊子云五色不亂
孰爲文彩五聲不亂孰爲律呂白玉無瑕孰
爲珪璋殘朴以爲器者工匠之罪毁道德而
爲仁義者聖人之罪君能焚符破璽賊盜自
止割斗折衡而民不諍聖人生在賊盜起聖
人死而賤盜止故知仁義禮智信而利天下
者少害天下者多矣曷如開示如是不思議
大威德廣大法門普廕十方羣生等潤可謂
深達妙旨冥合眞歸如香象渡河步步到底
似養由駕箭一一穿楊盡爲破的之文皆是
窮源之說此是圓頓義非權冝門如水月頓
呈更無來去猶明鏡頓照豈有初終如首楞
嚴疏鈔云若聞此經卽悟得微塵毛孔一切
衆生皆在我本覺中推一切物皆無自性則
除無明無明若除一時頓證則是頓得不從

[44-0145c]
宗鏡二十五卷十六張富**得如觀音入
流亡所阿難自慶
不歷僧祗獲法身等並
是頓
也宗鏡錄卷第二十五富音義伶郞丁反普丁反丑知反眉秘
文兩反良奬祖雞反亡小反式移反

奴鳥反幷列反黿愚袁反徒何反愽陌反急也
側革反迫迮滂禾反郎奚反他但反平也安也口交反擊
士耕反戶萌反而振反居忍反子廉反銳也

土刀反藏也時止反乎敎反常倫反清也朴也疋角
胡加歹古携反諸良反思民反玉印也

戶庾反平也胡葛反
何也丁未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44-0146a]
宗鏡錄卷第二十六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