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五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授幻師跋陀羅記會第二十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羅漢,眾所
知識。菩薩摩訶薩五十人,得大神通變現自
在,證無生忍及陀羅尼,其名曰:師子菩薩、師
子慧菩薩、妙栴檀菩薩、調御菩薩、大調御菩
薩、光勝菩薩、光現菩薩、光威菩薩、光嚴菩
薩、明覺菩薩、眾上菩薩、調御眾生菩薩,及
賢劫中一切菩薩,彌勒菩薩摩訶薩、文殊師
利法王子等而為上首。復有四大天王、釋提
桓因、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并諸無量天龍、
夜叉、阿修羅、乾闥婆、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眾所
圍遶。如來世尊大名稱故普聞世間,所謂如
[085-0486c]
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
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一切知者、一切見者,
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五眼具足,記說神變、教誨神變、
神通神變皆悉圓滿。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大
地城邑草木叢林須彌山等、大海江河諸天宮
殿,置一毛端令住虛空,或經一劫或過一
劫,隨念所期而不傾動。
時王舍城國王大臣、
婆羅門居士、一切人民,皆於如來深生尊重,
以諸上妙飲食衣服臥具湯藥恭敬供養。於
彼城中有一幻師名跋陀羅,善閑異論工巧
呪術,於諸幻師最為上首。摩竭提國唯除
見諦之人,及於正信優婆塞優婆夷等,諸餘
愚人皆被幻惑無不歸信。時彼幻師聞於如
來功德名稱,便生是念:「今此城中一切眾生,
悉皆於我生尊重心,唯有瞿曇沙門猶未信
伏,我今應當往彼較試。彼若歸我,摩竭提
人必皆於我倍加恭敬。」時彼幻師宿殖善緣
成熟時至,及由世尊威德力故,從王舍城往
耆闍崛山。覩佛光明踰百千日,面輪嚴好猶
如滿月,身相圓滿如尼拘陀樹,毫相清淨如
摩尼光,其目紺色如青蓮花,乃至梵天無能
見頂,以六十種清淨音聲為眾說法。而此幻
師雖覩如來威德特尊,猶懷邪慢,復更念言:
「我今應當試驗於彼。若是一切知見之者應
知我意。」作是念已,前禮佛足而作是言:「願
於明日受我微供。」
爾時世尊觀彼幻師及王舍城諸眾生等根熟
時至,為成熟故默然受請。時彼幻師既見
[085-0487a]
世尊受其請已,復作是念:「今此瞿曇不識我
意,定知非是一切智人。」即便辭退作禮而去。
尊者目連時在會中,既覩斯事前白佛言:「此
跋陀羅欲於如來及比丘眾有所欺誑,唯願
世尊勿受其請。」
佛告目連:「莫作是念。然貪
瞋癡能為誑惑,我於是事久已斷滅,證得諸
法本無生故。我於長劫安住正行,何有人能
欺誑我者?汝今當知,彼之所作非真幻化,如
來所作是真幻化。所以者何?現證諸法皆如
幻故。假使一切諸眾生類,皆成幻術如跋陀
羅,比於如來,百分千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
能及。」復告目連:「於意云何?彼之幻師頗能變
現三千大千所有世界令嚴飾不?」
答言:「不也。」
「目連當知,我今能於一毛端中變現莊嚴恒
沙世界,猶未盡於如來神力。目連當知,有
大風輪名為碎壞,彼能破壞三千世界。復
有風輪名毘嵐婆,能壞世界復能成立。復
有風輪名為鼓動,彼風常能旋轉世界。復有
風輪名為安住,彼風能行有頂之處。復有風
輪名為飄散,彼能飄散須彌山王及黑山等。
復有風輪名為猛焰,劫火燒時能飄猛焰上
至梵天。復有風輪名為止息,劫火燒時彼能
止息劫火所燒。復有風輪名為清涼,能使一
雲普覆三千大千世界。復有風輪名為遍霔,
劫火燒時普於世界降霔大雨。復有風輪名
為乾竭,劫水漂時能令彼水悉皆枯涸。如是
風輪,我若具說窮劫不盡。目連當知,於意云
何?此之幻師能於如是諸風輪中暫安住不?」
答言:「不也。」
佛言目連:「如來能於如是風輪,行
[085-0487b]
住坐臥得無搖動。又復能以如是風輪內芥
子中,現諸風輪所作之事,然於芥子無增無
損,而諸風輪不相妨礙。目連當知,如來成
就幻術之法無有限極。」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及諸大眾,聞於如來
作是說時,生希有心頂禮佛足,同聲唱言:「我
等今者遇大威德神通導師,獲大饒益。若有
得聞如來世尊如是神力深生信解,此人必
當獲大善利,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彼幻師即於其夜詣王舍城,於最下劣穢
惡之處,化作道場寬廣平正,繒綵幡蓋種種
莊嚴,散諸花香覆以寶帳。復現八千諸寶行
樹,其寶樹下一一皆有師子之座,無量敷具
悉皆嚴好。為欲供養諸比丘故,而復化為百
味飲食,并現五百給侍之人,服以白衣飾以
嚴具。
作是化已,時四天王來至會中,告幻
師言:「汝於明日為供如來,化作如是無量嚴
具,由是因緣獲大功德。我今為欲助於汝故,
供養如來,於此化為第二道場。頗能聽不?」時
彼幻師聞是語已,生奇特心,即便聽許。於是
四王即便變現無量殊妙莊嚴之具,倍於幻
師幻化之事。
時天帝釋復與三萬諸天子等
來詣道場,語幻師言:「我今亦欲因汝供養莊
嚴道場。」幻師驚悚又便聽許。於是天帝為如
來故化作堂宇,猶如三十三天殊勝之殿。又
復化作波利質多、俱鞞陀羅、天妙樹等,次
第行列。
幻師爾時見斯事已,嗟歎驚悔欲攝
所化,盡其呪術幻化之事宛然如故。便自思
念:「此為甚奇。我從昔來於所變化隱現從心。
[085-0487c]
而於今時不能隱沒,必由為彼如來故然。」
時
天帝釋知彼心念,告幻師言:「汝於今者為如
來故莊嚴道場,無能隱沒。以是當知,若復有
人於如來所,乃至發於一念之心,由斯善本
畢竟能作般涅槃因。」彼聞天帝作如是說,心
甚歡喜。
過夜分已,往如來所白言:「世尊!我於
今時營辦已訖,願垂哀慜。」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與諸大眾恭
敬圍遶,入王舍城赴彼幻師道場之所。摩竭
提國外道梵志婆羅門等,咸願如來為於幻
師之所幻惑,為欲見故皆來集會。諸 丘、比
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樂欲見聞如來神變及
師子吼,亦皆集會。爾時如來以佛神力,令彼
幻師、帝釋、四王各見世尊在於已所莊嚴之
處。彼時幻師既見是已,捨於憍慢,前禮佛足,
白言:「世尊!今於如來悔過發露。我先於佛妄
生欺誑,幻化種種莊嚴之事。後雖漸悔,無能
隱沒。」
爾時世尊告幻師言:「一切眾生及諸資
具皆是幻化,謂由於業之所幻故。諸比丘眾
亦是幻化,謂由於法之所幻故。我身亦幻,智
所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亦皆是幻,一切
眾生共所幻故。凡所有法無非是幻,因緣和
合之所幻故。汝今應以幻化飲食隨次而行。」
時彼幻師與四天王、釋提桓因并來眷屬,及
所幻化給侍人等,即持飲食施佛及僧,同會
眾人悉皆充足。爾時摩訶迦葉而說偈曰:
「 「知食是幻化,
受者亦復然,
了此平等時,
乃名為淨施。」」
大目乾連曰:
[085-0488a]
「 「知座是幻化,
坐者亦復然,
了此平等時,
乃名為淨施。」」
舍利弗曰:
「 「如化給侍人,
受者心亦然,
施者能如是,
乃名為淨施。」」
須菩提曰:
「 「勿以施為施,
勿以受為受,
施者能如是,
乃名為淨施。」」
阿難陀曰:
「 「所施如虛空,
受者不可得,
遠離於身心,
其施最清淨。」」
光幢菩薩曰:
「 「譬如彼幻師,
幻化莊嚴事,
諸法皆如是,
愚人不覺知。」」
光嚴菩薩曰:
「 「如座及諸樹,
皆幻心所為,
幻心與虛空,
何有少差別?」」
師子菩薩曰:
「 「野干未曾聞,
師子所哮吼,
其心無所懼,
嘷叫林樹間,
適聞師子聲,
藏竄而無所。
幻師亦如是,
不對如來前,
常於外道中,
自讚超過佛。
幻師雖造作,
幻術有其邊,
如來所成就,
幻術無窮盡,
一切諸天魔,
莫能知邊際。」」
師子慧菩薩曰:
「 「了知給侍人,
飲食并食者,
一切皆幻化,
善施無過上。」」
彌勒菩薩曰:
「 「如火得蘇油,
展轉而增盛,
世尊對幻師,
幻化亦如是。」」
文殊師利菩薩曰:
「 「此會眾善事,
如本未曾為,
一切法皆然,
常等於前際。」」
爾時世尊為欲成熟彼幻師故,化一長者入
於會中,謂幻師曰:「汝今於此欲何所作?」
幻
師答言:「我為供養沙門瞿曇設諸飲食。」
長者
告言:「莫作是說。如來今者與諸比丘,在闍
王宮受供而食。」佛神力故,令彼幻師見於如
來與諸比丘在彼而食。
又復化作第二長者,
謂幻師言:「汝何所作?」
幻師答言:「我為供養
沙門瞿曇。」
長者復言:「莫作是說。如來今者
與諸比丘,在於梵志里巷之中巡行乞食。」佛
神力故,令彼幻師還見如來與諸聖眾在里
巷中巡行乞食。又復化作第三長者,告幻師
言:「如來今者在彼醫王耆婆園中,為諸四眾
宣說妙法。」佛神力故,令彼幻師皆見如是。
次復化作釋提桓因,來詣幻師而復告言:「如
來今在三十三天為眾說法。」彼時幻師復見
如來在天眾中演諸法要。爾時幻師復於林
樹花葉之間,及諸一切師子座上,并王舍城
里巷垣牆室宅堂殿及諸勝處,皆見如來具
諸相好。亦於一切諸如來所,自見己身悔過
發露。
彼時幻師唯見佛身,餘無所見,歡喜踊
躍而便獲於念佛三昧。從三昧起合掌向佛,
而說偈言:
「 「我昔於閻浮,
幻化無過上,
[085-0488c]
今比佛神通,
無能及少分。
由是方了知,
諸佛難思力,
隨心能變現,
化佛如恒沙。
所見諸如來,
皆具於相好,
願尊為顯示,
何者是真佛?
於此諸如來,
我欲修供養,
願尊為我說,
何者為勝果?
若人於佛所,
不生尊重心,
如是諸凡夫,
退失於安樂。
今於世尊前,
發露先所犯,
妄試如來罪,
永願滅無餘。
梵釋并大眾,
願皆證知我,
為度諸群生,
今發菩提心。
以智慧光明,
覺悟於世間,
施與甘露法,
悉皆令充滿。
若人於佛所,
見如是神變,
及聞悅意言,
勝行無礙智。
何有明慧者,
不發菩提心?
願示菩提道,
及遍清淨行。
何等為修行,
二乘不能入?
云何所行處,
尊重而供養?
云何具威儀,
及離諸疑悔?
云何於多聞,
無厭修堅實?
云何為人說,
令樂於正法,
無希利養心,
及善知恩報?
云何於眾生,
常為不壞友?
云何近善友,
捨離惡知識?
云何值諸佛,
供養心無倦?
云何為學處,
尊重及清淨?
[085-0489a]
云何定種姓,
成就如理心?
及捨不如理,
具足正思惟?
云何無怯弱,
不為魔所攝,
思惟於義理,
不捨諸眾生?
云何不應捨,
不取而攝取,
得入於正行,
具足善方便?
云何修慈悲,
成就諸神通,
證於無礙辯,
及得陀羅尼?
云何獲法忍,
清淨之辯才,
當捨應捨法,
得入甚深義?
云何於誓願,
一切皆圓滿,
於諸波羅蜜,
而得不退轉?
我於如是法,
當願勤修行,
唯願大悲尊,
為我廣宣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 「若了一切法,
皆同於幻化,
是人則能現,
百億諸佛身,
往於俱胝剎,
度脫諸眾生。
譬如跋陀羅,
無色現眾色,
不生亦不滅,
無住無去來。
世尊變化身,
及與比丘眾,
亦無有生滅,
乃至於涅槃。
此皆是如來,
不思議神變,
亦如幻化者,
現象馬軍陣。
迷惑諸眾生,
妄見為真實,
如是象馬軍,
無性亦無生。
諸佛無色相,
無去亦無來,
住於我見人,
妄生於佛想。
不應以色相,
種族及生處,
[085-0489b]
乃至梵音聲,
而欲觀如來。
亦難以心識,
分別於諸佛,
諸佛法性身,
超過於三世。
自性離諸相,
不墮於法數,
所現諸如來,
自性無生起,
亦無蘊界處,
住於無所依,
如是佛法身,
非五眼能見。
若謂我見佛,
是則不能見,
以無見為見,
如空中鳥跡。
如汝所見佛,
及餘未見者,
平等如虛空,
一相無差別。
戒定慧解脫,
及解脫知見,
一切諸如來,
功德無差別,
皆住於空性,
於法無所著,
一切皆幻化,
無性亦無生。
供養一如來,
則供於多佛,
諸佛之法身,
平等無差別。
如是一切佛,
咸能生福利,
普施諸如來,
皆獲於大果。
同證於平等,
清淨之法性,
是故諸如來,
無種種差別。
如汝先所問,
何者為真佛?
當捨散亂心,
諦聽我宣說。
應住正念慧,
觀察於諸法,
一切皆無生,
妄見為真實。
色相若有生,
則應亦有滅,
是故諸如來,
畢竟無有生。
彼亦非己生,
亦無有散滅,
由是觀如來,
以無見為見,
[085-0489c]
如汝所見佛,
不依止方所。
一切諸凡夫,
皆依於五蘊,
應當於彼蘊,
如佛而觀察。
諸佛及諸法,
乃至於眾生,
以無相為相,
無有依止者,
若作是觀察,
速證於菩提。
諸法皆非有,
由妄分別生,
因緣體性空,
離作者性故。
如是能了達,
因緣作者空,
彼則能了知,
離染清淨法,
以清淨法眼,
得見諸如來。」」
時彼幻師聞是說已得順法忍,五千眾生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百菩薩證無生
忍。爾時世尊飯食已訖,欲滿幻師所施願故,
復說偈言:
「 「能於所施物,
施者及受人,
等無分別心,
是則施圓滿。」」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我等願於如來以佛
神力加持幻師,今所施設莊嚴之事,於七日
中令不隱沒。」是時如來為眾請故,令彼幻師
幻化道場,滿足七日嚴飾如故。爾時如來與
諸比丘及大菩薩,天龍、夜叉、乾闥婆等恭敬
圍遶,還耆闍崛山為眾說法。
爾時幻師復往
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却住一面,而白佛
言:「世尊!願為演說諸菩薩道,勤修行者速
當得至菩提道場。」
佛言:「諦聽,善思念之,當
為汝說。」
幻師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
言:「善男子!有四種法是菩薩道。若能修行,
速當得至菩提道場。云何為四?一者於菩提
[085-0490a]
心永不退失,二者於諸眾生常無棄捨,三
者一切善根求無厭足,四者護持正法起大精
進。善男子!菩薩復有四法遍清淨行。云何
為四?一者律儀清淨,二者意樂清淨,三者
智慧清淨,四者受生清淨。復有四法,唯菩
薩行,非彼二乘之所能入。云何為四?一者
修習禪定而不隨生,二者於甚深義心能簡
擇,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四者種種辯才
演法無礙。復有四法所行之處。云何為四?一
者樂住閑寂,二者厭於憒閙,三者於諸眾生
起大慈心,四者能了諸行無有去來。復有
四法尊重供養。云何為四?一者不惜身命,二
者心常歡悅,三者捨離憍慢,四者如說修行。
復有四法威儀具足:一者知時,二者知處,三
者寂靜,四者真實。
「復有四法能離疑悔。云何為四?一者於惡作
事應預防護,二者於諸智人當樂親近,三者
於所聞義常善思惟,四者不以慈心不舉他
過。復有四法多聞無厭。云何為四?一者增
長自他正智慧故,二者於他疑惑能斷除故,
三者於佛正法能攝受故,四者於諸如來讚
無盡故。復有四法多聞堅實。云何為四?一者
聞正法已能善解了,二者聞正法已不作諸
惡,三者聞正法已為他開示,四者聞正法已
迴向菩提。復有四法說法利益。云何為四?一
者常受他人香味飲食,二者恒受衣服種種
供養,三者令魔眷屬勢力羸弱,四者諸天護
持魔不得便。復有四法令他信樂所說之法。
云何為四?一者心少欲故,二者常知足故,三
[085-0490b]
者語柔軟故,四者身順法故。復有四法能演
正法無有希望。云何為四?一者於生死中恒
懷怖畏,二者不求世間利養親友,三者於諸
眾生常生擁護,四者於諸聖種而能修習。復
有四法知恩報恩。云何為四?一者勸諸眾生
趣菩提故,二者知所作業不失壞故,三者慈
愛眾生如己身故,四者善能修行菩薩事故。
復有四法於諸眾生為不壞友。云何為四?一
者能被忍辱大甲冑故,二者福利眾生不求
報故,三者於大悲心常不退故,四者雖多惱
害亦不捨故。復有四法於諸善友應當親近。
云何為四?一者成就善巧方便,二者成就殊
勝意樂,三者成就菩薩正行,四者成就勸讚
菩提。復有四法於諸惡友應當捨離。云何為
四?一者讚說二乘,二者令退菩提,三者增
長惡法,四者損壞諸善。復有四法得值諸佛。
云何為四?一者恒以一心專念佛故,二者稱
讚如來諸功德故,三者所受律儀遍清淨故,
四者以勝意樂發弘願故。復有四法供養諸
佛心無懈惓。云何為四?一者應自慶快我
今供養最上福田,二者由我供養一切眾生
亦當供養,三者因供養已於菩提心當得堅
固,四者覩於如來三十二相善根增長。復有
四法於諸學處生尊重心。云何為四?一者超
過惡道,二者得生善趣,三者尊重如來,四
者圓滿諸願。復有四法所應學處。云何為四?
一者於菩提心常不捨離,二者於諸眾生心
行平等,三者於波羅蜜精進修行,四者聞無
量法不生恐怖。復有四法學處清淨。云何為
[085-0490c]
四?一者不造諸惡,二者深解空性,三者不
謗諸佛,四者滅壞諸見。復有四法三昧種
姓。云何為四?一者離憒閙故,二者樂寂靜
故,三者心無亂故,四者善根增故。復有四
法如理之心應當成就。云何為四?一者所修
善法迴趣菩提,二者心常宴寂無有執著,三
者於解脫門常勤修習,四者曾不求證二乘
涅槃。復有四法不如理心應當捨離。云何為
四?一者於諸生死有所怖畏,二者於所修行
不生信受,三者於祕密教不求勝解,四者於
諸善根而不修習。復有四法正思惟心應善
修學。云何為四?一者菩薩乃至為一眾生,於
無量劫受生死苦;二者應先了知一切眾生
根性差別,而為說法令捨煩惱;三者應當斷
一切惡、修一切善,降伏魔軍,證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四者當為三千大千世界無
量眾生,以一梵音演諸法要。復有四法無怯
弱心魔不能摧。云何為四?一者觀一切法猶
如幻化,二者常與如理正智相應,三者於一
切法無所分別,四者於一切相無所執著。復
有四法思惟於義。云何為四?一者知一切法
從因緣生,二者知無少法名為起者,三者知
緣生法彼即無起,四者知法無生亦無滅壞。
復有四法不捨眾生。云何為四?一者不捨弘
願,二者忍於疲苦,三者不惜身命,四者恒
修四攝。復有四法不應捨離。云何為四?一
者於諸布施而不捨離,二者成熟眾生而不
捨離,三者常自覺察而不捨離,四者增長他
善而不捨離。復有四法常應攝受。云何為四?
[085-0491a]
一者微少善根亦當修習,二者增長他善心
無懈怠,三者聞說施戒則能信受,四者不求
一切利養名譽。復有四法入於正行。云何為
四?一者成就通智,二者住大三昧,三者修
習空性,四者無所執著。復有四法善巧方便。
云何為四?一者菩薩於諸發心,以菩提心而
為上首,乃至煩惱猶令順趣無上菩提,何況
發起諸善心等;二者觀諸眾生乃至住於邪
見之者皆為法器;三者了知諸法無有自性;
四者修習解脫於三昧門無執著想。復有四
法修大慈心。云何為四?一者修大慈心救護
眾生,二者修大慈心度脫眾生,三者修大慈
心覺悟眾生,四者修大慈心為令眾生入涅
槃故。復有四法修大悲心。云何為四?一者
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諸惡道住善趣故,二
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捨諸惡行習善法故,
三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於小乘入大乘
故,四者修大悲心為令眾生離於生死得涅
槃故。復有四法成就神通。云何為四?一者
不惜身命無愛戀故,二者了一切法如幻化
故,三者於諸眾生起尊重故,四者修奢摩他
無散亂故。復有四法得無礙辯。云何為四?一
者隨順於義不隨於文,二者隨順於法不隨
於人,三者了達諸法離於文字,四者依了文
字演說無盡。復有四法得陀羅尼。云何為四?
一者於諸多聞無有厭足,二者於多聞者恭
敬供養,三者以種種名說真實義,四者隨祕
密教能正趣入。復有四法能得法忍。云何為
四?一者多修勝解,二者無有退轉,三者資
[085-0491b]
糧圓滿,四者精勤無倦。復有四法得淨辯才。
云何為四?一者於說法人無所違逆,二者尊
重法師恭敬聽受,三者不以多聞而自憍慢,
四者於少聞者不生輕賤。復有四法應當捨
離。云何為四?一者於貪瞋癡應當捨離,二
者於聲聞乘應當捨離,三者於緣覺乘應當
捨離,四者於善法相應當捨離。復有四法入
甚深義。云何為四?一者於有為法深達緣起,
二者於祕密義能正了知,三者於諸法性深
生正解,四者於一切法了達空義。復有四法
令願圓滿。云何為四?一者尸羅清淨,二者
淨除惡業,三者無有諂誑,四者增長善根。復
有四法於諸波羅蜜而得不退轉。云何為四?
一者以善巧方便能於一波羅蜜遍通諸波羅
蜜,二者以善巧方便隨了一眾生遍了一切
眾生,三者以善巧方便證於一法清淨遍證
一切諸法清淨,四者以善巧方便了知一佛
遍能了知一切諸佛。何以故?由於法性無差
別故。」
佛說如是菩薩四法門時,幻師跋陀羅證
無生忍,心懷踊悅,即昇虛空其身去地七多
羅量。爾時世尊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無量
光,其光普照諸佛世界,還於如來頂上而沒。
爾時尊者阿難作是念言:「如來、應、正等覺
現此微笑非無因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
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 「普聞三界遍知尊,
威德智處難思者,
己達菩提功德岸,
今現微笑有何緣?
十方五趣諸眾生,
心行種性上中下,
[085-0491c]
如來於彼悉能了,
今現微笑有何緣?
人天八部諸大眾,
所出種種妙音聲,
比於如來清淨音,
乃至不及歌羅分。
世尊光明遍十方,
普照無量諸佛剎,
日月摩尼梵天光,
無有能比如來者。
已了性空甚深法,
無我無人及眾生,
有無二邊皆捨離,
善知三際如水月。
今誰趣於最上乘,
紹繼如來法種性,
生於廣大三寶中?
微笑因緣願宣說。
如來所現微笑光,
為彼諸乘有差別,
於膝於肩而沒者,
如斯為彼二乘人。
今者所放無量光,
此光入於如來頂,
天中勝者為何人,
於此佛乘當授記?」」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見是跋陀羅不?」
白
言:「已見。」
佛告阿難:「此善男子,過於九萬二
千劫,於大莊嚴土善化劫中當得成佛,號
曰神變王如來、應、正等覺。彼佛國土人民熾
盛安隱豐樂,地平柔軟如兜羅綿,花果諸樹
次第行列,幢幡寶蓋以為莊嚴,眾樂自鳴妙
香充遍,所須飲食應念而至,諸所受用資生
之具,如忉利天而無有異。彼國常現種種莊
嚴,是故號為大莊嚴土。於彼國內一切人民,
皆住大乘深信堅固。彼神變王如來壽十
千歲,正法住世滿百億年。臨涅槃時,授名
稱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告言:『汝於
來世次當作佛,號一切最勝如來、應、正等覺。』」
時跋陀羅聞於如來如是記已,從空而下,頂
禮佛足而作是言:「我今歸命如來、應、正等覺
及法、比丘。」如是慇懃無量俱胝數百千遍。復
[085-0492a]
作是言:「如佛世尊以於真如無有異故,說
一切法不異真如,乃至無有差別、無有缺減、
無有分別、無生無作。我今歸依亦復如是。」
爾
時尊者阿難謂跋陀羅言:「汝若如佛所說
真如而歸依者,汝今豈於佛法性中有所得
耶?」
幻師答言:「我身即是如來法性。所以者
何?我及如來無二無別,一切諸法皆真如故。
言真如者,則一切法無差別性,一切眾生亦
復如是。尊者當知,言無二者,無所分別是
為無二。何以故?遍知諸法但有名字,是佛智
故。」
尊者阿難前白佛言:「奇哉世尊!此跋陀
羅乃有如是智慧辯才。昔以幻化惑亂世間,
今時復以智慧惑亂。」
佛告跋陀羅言:「善男子!
汝實爾耶?」
跋陀羅言:「如佛所作惑亂之事,我
亦如是惑亂世間。所以者何?謂佛世尊於無
我中說有眾生及壽命者,此於世間是大惑
亂。如於如來證菩提已,不見少法是生死往
來而說生死往來。如我意者,唯有如來是大
惑亂。」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諸
佛如來於無我中乃至無有生死往來,而隨
世俗說眾生等。亦無少法名為涅槃,然為證
得涅槃法故說於涅槃。」
時跋陀羅聞是說已,
前白佛言:「我願出家作於比丘。」
爾時世尊告
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當與是善男子剃除
鬚髮授具足戒。」彌勒菩薩承佛教旨,即與出
家受於具戒。
既出家已,復白佛言:「世尊!此
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諸菩薩真出
家者,謂離諸相處於三界成熟眾生,方可名
為真出家也。」說是語時,五千眾生發阿耨多
[085-0492b]
羅三藐三菩提心,皆於諸漏心得解脫。
爾時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
持?」
佛告阿難:「此經名為『授幻師跋陀羅記法
門』,亦名『漸證菩提法門』。若有眾生於未來世
欲見如來及為眾生作佛事者,當於此經受
持讀誦廣為人說。所以者何?是人則為已見
如來,亦已為他施作佛事。是故阿難!若於
此經受持讀誦流通之者,則為哀愍利樂眾
生。若欲發趣無上菩提,亦於此經當勤修習。
此經能出無上菩提,此經能生無上菩提,是
故此經亦復名為『出生菩提』。若有受持此經
典者,當知諸佛止住其身,何況於中如理
修行。」
時跋陀羅復白佛言:「世尊!此經亦名
『發覺善根』。何以故?今於佛所得聞是經,一切
善根皆現前故。」
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及跋
陀羅,天人大眾、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