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a0001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 (TKD)


[17-0955a]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深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舎共竺佛念譯
第三分堅固經第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那難陀城波婆
利掩次林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
十人俱尒時有長者子名日堅固來
詣佛所頭面礼足在一面坐時堅固
長者子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今者
勅諸比丘若有婆羅門長者子居士
來當爲現神足顯上人法佛告堅固我
終不教諸比丘爲婆羅門長者居士
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
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
若有過失當自發露時堅固長者子復
白佛言唯願世尊勅諸比丘若有婆羅
門長者居士來當爲現神足顯上人法
佛復告堅固我終不教諸比丘爲婆
羅門長者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
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
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
露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我於上人
法無有疑也但此那難陀城國土豐
樂人民熾盛若於中現神足者多所
[17-0955b]
饒益佛及大衆善弘道化佛復告堅
固我終不教比丘爲婆羅門長者子
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
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
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所以者
何有三神足云何爲三一日神足二
日觀察他心三日教誡云何爲神足
長者子比丘習無量神足能以一身
變成無數以無數身還合爲一若遠
若近山河石壁自在無㝵猶如行空
於虛空中結加跗坐猶如飛鳥出入
大地猶如在水若行水上猶如履地
身出煙火如大火聚手捫日月立至
梵天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此比丘現
無量神足立至梵天當復詣餘未得
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言我見比丘
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彼長者居土
未得信者語得信者言我聞有瞿羅
呪能現如是無量神變乃至立至梵
天佛復告長者子堅固彼不信者有
如此言豈非毁謗言耶堅固白佛言
此實是毁謗言也佛言我以是故不
勅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第子於空
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二張深
[17-0955c]
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此卽
是我諸比丘所現神足云何名觀察
他心神足於是比丘現無量觀察神
足觀諸衆生心所念法隈屛所爲皆
能識知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比丘
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衆生心所念
法隈屛所爲皆悉識知便詣餘未得
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日我見比丘
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衆生心所念
法隈屛所爲皆悉能知彼不信長者
居士聞此語巳生毁謗言有亁陀羅
呪能觀察他心隈屛所爲皆悉能知
云何長者子此豈非毁謗言耶堅固
白佛言此實是毁謗言也佛言我以
是故不勅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
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
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
者子此卽是我比丘現觀察神足云
何爲教誡神足長者子若如來至眞
等正覺出現於世十号具足於諸天
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
身作證爲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眞
正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若長者居士
聞巳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三
張深
[17-0956a]
於中得信得信巳於中觀察自念我
不冝在家若在家者鉤鎖相連不得
清淨修於梵行我今寧可剃除鬚髮
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具諸功德乃至
成就三明滅諸闇冥生大智明所以
者何斯由精勤樂獨閑居專念不忘
之所得也長者子此是我比丘現敎
誡神足尒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頗
有比丘成就此三神足耶佛告長者子
我不說有數多有比丘成此三神足者
長者子我有比丘在此衆中自思念
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比
丘倐趣天道徃至四天王所問四天
王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由何永滅
長者子彼四天王報比丘言我不知
四大由何永滅我上有天名日忉利
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能知四大
由何而滅彼比丘聞巳卽倐趣天道
徃詣忉利天上問諸天言此身四大
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忉利天報比
丘言我不知四大何由滅上更有天
名焰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
能知卽徃就問又言不知如是展轉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四張深
[17-0956b]
至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皆
言我不知四大何由而滅上臾有天
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名梵迦夷彼天
能知四大何由永滅彼比丘卽倐趣
梵道詣梵天上問言此身四大地水
火風何由永滅彼梵天報比丘言我
不知四大何由永滅今有大梵天王
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最
得自在能造化物是衆生父母彼能
知四大由何永滅長者子彼比丘尋
問彼大梵王今爲所在彼天報言不
知大梵今爲所在以我意觀出現不
久未久梵王忽然出現長者彼比丘
詣梵王所問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
何由永滅彼大梵王告比丘言我梵
天王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
最得自在能造万物衆生父母時彼
比丘告梵王日我不問此事自問四
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長者子彼
梵王猶報比丘言我是大梵天王無
能勝者乃至造作万物衆生父母比
丘又復告言我不問此我自問四大
何由永滅長者子彼梵天王如是至
三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五張

[17-0956c]
不能報彼比丘四大何由永滅時大
梵王卽執比丘右手將詣屛處語言
比丘今諸梵王皆謂我爲智慧第一
無不知見是故我不得報汝言不知
見此四大何由永滅又語比丘汝
爲大愚乃捨如來於諸天中推問此
事汝當於世尊所問如此事如佛所
說善受持之又告比丘今佛在舎衞
國給孤獨園汝可徃問長者子時比
丘於梵天上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
申臂頃至舎衞國祗樹給孤獨園來
至我所頭面礼足一面坐白我言世
尊今此四大地水火風何由而滅時
我告言比丘猶如商人臂鷹入海於
海中放彼鷹飛空東西南北若得陸
地則便停止若無陸地更還歸船比
丘汝亦如是乃至梵天問如是義竟
不成就還來歸我今當使汝成就此
義卽說偈言
何由無四大地水火風滅何由無麤細
及長短好醜何由無名色永滅無有餘
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此滅四大滅
麤細好醜滅於此名色滅識滅餘亦滅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六張深
[17-0957a]
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世尊此比丘
名何等云何持之佛告長者子此比
丘名阿室巳當奉持之尒時堅固長
者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第三分倮形梵志經第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委若國金槃鹿
野林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
俱時有倮形梵志姓迦葉詣世尊所
問訊巳一面坐倮形迦葉白佛言我
聞沙門瞿曇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
諸苦行人以爲弊穢瞿曇若有言沙
門瞿曇呵責一切諸祭祀法罵苦行
人以爲弊穢作此言者是爲法語法
法成就不誹謗沙門瞿曇耶佛言迦
葉彼若言沙門瞿曇呵責一切諸祭
祀法罵苦行人以爲弊穢者彼非法
言非法法成就爲誹謗我非誠實言
所以者何迦葉我見彼等苦行人有
身壞命終墮地獄中者又見苦行人
身壞命終生天善處者或見苦行人
樂爲苦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者或
見苦行人樂爲苦行身壞命終生天
善處者迦葉我於此二趣所受報處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七張深
[17-0957b]
盡知盡見我寧可呵責諸苦行者以
爲弊穢耶我正說是彼則言非我正
說非彼則言是迦葉有法沙門婆羅
門同有法沙門婆羅門不同迦葉彼
不同者我則捨置以此法不與沙門
婆羅門同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
觀沙門瞿曇於不善法重濁黑冥非
賢聖法彼異衆師於不善法重濁黑
冥非賢聖法誰能堪任滅此法者迦
葉彼有智者作是觀時如是知見唯
沙門瞿曇能滅是法迦葉彼有智者
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是論時我於
此中則有名稱復次迦葉彼有智者
作如是觀沙門瞿曇弟子於不善法
重濁黑冥非賢聖法彼異衆師弟子
於不善法重濁黑冥非賢聖法誰能
堪任滅此法者迦葉彼有智者作如
是觀如是知見唯沙門瞿曇弟子能
滅是法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
是推求如是論時我弟子則得名稱
復次迦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
瞿曇於諸善法清白微妙及賢聖法
彼異衆師於諸善法清白微妙及長
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八張深
[17-0957c]
賢聖法誰能堪任增廣修行者迦
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知見唯
有沙門瞿曇堪任增長修行是法迦
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
是論時我於此中則有名稱迦葉彼
有智者作如是觀沙門瞿曇弟子於
諸善法清白微妙及賢聖法彼異衆
師弟子於諸善法清白微妙及賢聖
法誰能堪任增長修行者迦葉彼有
智者作如是觀如是知見唯有沙門
瞿曇弟子能堪任增長修行是法迦
葉彼有智者作如是觀如是推求如
是論時於我弟子則有名稱迦葉有道
有迹比丘於中修行則自知自見沙
門瞿曇時說實說義說法說律說迦
葉何等是道何等是迹比丘於中修
行自知自見沙門瞿曇時說實說義
說法說律說迦葉於是比丘修念覺
意依止息依無欲依出要修法精進
喜猗定捨覺意依止息依無欲依出
要迦葉是爲道是爲迹比丘於中修
行自知自見沙門瞿曇時說實說義
說法說律說迦葉言瞿曇唯有是道
是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九張

[17-0958a]
迹比丘於中修行自知自見沙門瞿
曇時說實說義說法說律說但苦行
穢汙有得婆羅門名有得沙門名何
等是苦行穢汙有得婆羅門名有得
沙門名瞿曇離服倮形以手自障蔽
不受夜食不受朽食不受兩壁中間
食不受二人中間食不受兩刀中間
食不受兩杇中間食不受共食家食
不受懷妊家食狗在門前不食其
不受有蠅家食不受請食他言先識
則不受其食不食魚不食肉不飮酒
不兩器食一食一咽至七飡止受人
益食不過七益或一日一食或二日
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復
食果或復食莠或食飯汁或食麻米
或食*稻或食牛糞或食鹿糞或食
樹根枝葉花實或食自落果或披衣
或披莎衣或衣樹皮或草襜身或衣
鹿皮或留髮或被毛編或著塚間衣
或有常舉手者或不坐牀席或有常
蹲者或有剃髮留髭鬚者或有臥荊
棘上者或有臥果蓏上者或有倮形
臥牛糞上者或一日三浴或一夜三
浴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十張

[17-0958b]
以無數苦苦役此身瞿曇是爲苦行
穢汙或得沙門名或得婆羅門名佛
言迦葉離服倮形者以無數方便苦
役此身彼戒不具足見不具足不能
勤修亦不廣普迦葉白佛言云何
爲戒具足云何爲見具足過諸苦行
微妙第一佛告迦葉諦聽善思念之
當爲汝說迦葉言唯然瞿曇願樂欲
聞佛告迦葉若如來至眞出現於世
乃至四禪於現法中而得快樂所以
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一心樂於閑靜
不放逸故迦葉是爲戒具足見具足勝
諸苦行微妙第一迦葉言瞿曇雖日戒
具足見具足過諸苦行微妙第一但沙
門法難婆羅門法難佛言迦葉此是
世間不共法所謂沙門法婆羅門法
離迦葉乃至優婆夷亦能知此法離
服倮形乃至無數方便苦役此身但
不知其心爲有恚心爲無恚心有恨
心無恨心有害心無害心若知此心
者不名沙門婆羅門爲巳不知故沙
門婆羅門爲難尒時迦葉白佛言何
等是沙門何等是婆羅門戒具足見
具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十一張

[17-0958c]
足爲上爲勝微妙第一佛告迦葉諦
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迦葉言
唯然瞿曇願樂欲聞佛言迦葉彼比
丘以三昧心乃至得三明滅諸癡冥
生智慧明所謂漏盡智生所以者何
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閑靜不放
逸故迦葉此名沙門婆羅門戒具足
見具足最勝最上微妙第一迦葉言
瞿曇雖言是沙門婆羅門見具足戒
具足爲上爲勝微妙第一但沙門婆
羅門法甚難甚難沙門亦難知婆羅
門亦難知佛告迦葉優婆塞亦能修
行此法白言我従今日能離服倮形
乃至以無數方便苦役此身不可以
此行名爲沙門婆羅門若當以此行
名爲沙門婆羅門者不得言沙門甚
難婆羅門甚難不以此行爲沙門婆
羅門故言沙門甚難婆羅門甚難
佛告迦葉我昔一時在羅閱祗於高
山七葉窟中曾爲尼俱陀梵志說清
淨苦行時梵志生歡喜心得清淨信
供養我稱讃我第一供養稱讚於我
迦葉言瞿曇誰於瞿曇不生第一歡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十二張深
[17-0959a]
喜淨信供養稱讃者我今於瞿曇亦
生第一歡喜得清淨信供養稱讃歸
依瞿曇佛告迦葉諸世間諸所有戒無
有與此增上戒等者况欲出其上諸
有三昧智慧解脫見解脫慧無有與
此增上三昧智慧解脫見解脫慧等
者况欲出其上迦葉所謂師子者是
如來至眞等正覺如來於大衆中廣
說法時自在無畏故号師子云何迦
葉汝謂如來師子吼時不勇捍耶勿
造斯觀如來師子吼勇捍無畏迦葉
汝謂如來勇捍師子吼時不在大衆
中耶勿造斯觀如來在大衆中勇捍
師子吼迦葉汝謂如來在大衆中作
師子吼不能說法耶勿造斯觀所以
者何如來在大衆中勇捍無畏作師
子吼善能說法云何迦葉汝謂如來
於大衆中勇捍無畏爲師子吼善能
說法衆會聽者不一心耶勿造斯觀
所以者何如來在大衆中勇捍無畏
爲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者皆
一心聽云何迦葉汝謂如來在大衆中
勇捍無畏爲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
會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十三張

[17-0959b]
者皆一心聽而不歡喜信受行耶勿
造斯觀所以者何如來在大衆中勇
捍多力能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
者皆一心聽歡喜信受迦葉汝謂如
來在大衆中勇捍無畏爲師子吼善
能說法諸來會者歡喜信受而不供
養耶勿造斯觀如來在大衆中勇
捍無畏爲師子吼善能說法諸來會
者皆一心聽歡喜信受而設供養迦
葉汝謂如來在大衆中勇捍無畏爲
師子吼乃至信敬供養而不剃除鬚
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耶勿造斯觀
所以者何如來在大衆中勇捍無畏
乃至信敬供養剃除鬚髮服三法衣
出家修道迦葉汝謂如來在大衆中
勇捍無畏乃至出家修道而不究
竟梵行至安隱處無餘泥洹耶勿
造斯觀所以者何如來於大衆中
勇捍無畏乃至出家修道究竟梵行
至安隱處無餘泥洹時迦葉白佛言云
何瞿曇我得於此法中出家受具戒
不佛告迦葉若異學欲來入我法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十四張深
[17-0959c]
中出家修道者當留四月觀察稱可
衆意然後當得出家受戒迦葉雖有
是法亦觀其人耳迦葉言若有異學
欲來入佛法中修梵行者當留四月
觀察稱可衆意然後當得出家受戒
我今能於佛法中四歲觀察稱可衆
意然後乃出家受戒佛告迦葉我巳
有言但觀其人耳尒時迦葉卽於佛
法中出家受具足戒時迦葉受戒未久以淨信心修無上梵行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受後有卽成阿羅漢尒時迦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佛說長阿含第三分三明經第七
如是我閒一時佛在俱薩羅國人間
遊行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詣伊車能伽羅俱薩羅婆羅門村止
宿伊車林中時有婆
羅門名沸伽羅婆羅婆羅門名多
梨車以小緣詣伊車能伽羅村此沸
伽羅婆羅婆羅門七世以來父母眞
正不爲他人之所輕毁異典三部諷
誦通利種種經長阿含經卷苐十
六苐十五張深
[17-0960a]
書善能分别又能善於大人相法觀
察吉凶祭祀儀礼有五百弟子教授
不廢其一弟子名婆悉咤七世以來
父母眞正不爲他人之所輕毁異學
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
亦能善於大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
儀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多梨
車婆羅門亦七世巳來父母眞正不
爲他人之所輕毁異學三部諷誦通
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亦能善於大
人相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礼亦
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其一弟子名
頗羅墮七世巳來父母眞正不爲他
人之所輕毁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
種經書盡能分別亦能善於大人相
法觀察吉凶祭祀儀礼亦有五百弟
子教授不廢時婆悉咤頗羅墮二人
於清旦至園中遂共論義更相是
非時婆悉咤語頗羅墮我道眞正能
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沸伽羅
婆羅婆羅門所說頗羅墮又言我
道眞正能得出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
多梨車婆羅門所說如是婆悉咤
再三自稱巳道眞正頗羅墮亦再三自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十六張深
[17-0960b]
稱巳道眞正二人共論各不能決時
婆悉咤語頗羅墮日我聞沙門瞿曇
釋種子出家成道於拘薩羅國遊行
人間今在伊車能伽羅林中有大名
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眞等正覺十号
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
羅門中自身作證爲他說法上中下
言皆悉眞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
是眞人冝徃覲現我聞彼瞿曇知梵
天道能爲人說常與梵天徃返言語
我等當共詣彼瞿曇共決此義若沙
門瞿曇有所言說當共奉持尒時婆
悉咤頗羅墮二人相隨到伊車林中
詣世尊所問訊巳一面坐尒時世尊
知彼二人心中所念卽告婆悉咤日
汝等二人清旦至園中作如是論共
相是非汝一人言我法眞正能得出
要至於梵天此是大師沸伽羅婆羅
所說彼一人言我法眞正能得出要
至於梵天此是大師多梨車所說如
是再三更相是非有如此事耶時婆
悉咤頗羅墮聞佛此言皆悉驚愕衣
毛爲豎心自念言沙門瞿曇有大神
德先知人心我等所欲論者沙門瞿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十七張深
[17-0960c]
曇巳先說訖時婆悉咤白佛言此道
彼道皆稱眞正皆得出要至於梵天
爲沸伽羅婆羅婆羅門所說爲是爲
多梨車婆
羅門所說爲是耶佛言正使婆悉咤
此道彼道眞正出要得至梵天汝等
何爲清旦園中共相是非乃至
再三耶時婆悉咤白佛言諸有三明
婆羅門說種種道自在欲道自作道梵
天道此三道者盡向梵天瞿曇譬如
村營所有諸道皆向於城諸婆羅門
雖說種種諸道皆向梵天佛告婆悉
咤彼諸道爲盡趣梵天不荅日盡趣
佛復再三重問種種諸道盡趣梵天
不答日盡趣尒時世尊定其語巳告
婆悉咤日云何三明婆羅門中頗有一
人得見梵天者不答日無有見者云
何婆悉咤三明婆羅門先師頗有得
見梵天者不答日無有見者云何婆
悉咤乃徃三明仙人舊婆羅門諷誦
通利能爲人說舊諸讃誦歌詠詩書
其名阿吒摩婆羅門婆摩提婆婆羅
門毗婆審咤婆羅門伊尼羅斯婆羅
門蛇婆提伽婆羅門婆婆悉婆羅門
迦葉婆羅門阿樓那婆羅門長阿
含經卷苐十六苐十八張深
[17-0961a]
瞿曇摩婆羅門首脂婆羅門婆羅損
陀婆羅門彼亦得見梵天不耶答日
無有見者佛言若彼三明婆羅門
有一見梵天者若三明婆羅門先師
無有見梵天者又諸舊大仙三明婆
羅門阿咤摩等亦不見梵天者當知
三明婆羅門所說非實又告婆悉咤
如有婬人言我與彼端正女人交通
稱嘆婬法餘人語言汝識彼女不爲
在何處東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日不
知又問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
落不荅日不知又問汝識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日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爲是刹
利女爲是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女耶
答日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爲長短麤
細黑白好醜耶荅日不知云何婆悉
咤彼人讃嘆爲是實不答日不實如是
婆悉咤三明婆羅門所說亦尒無有
實也云何婆悉咤汝三明婆羅門見
日月遊行出沒處所叉手供養能作
是說此道眞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
不報日如是三明婆羅門見日月遊
行出沒處所叉手供養而不能言
此道眞正當得出要至日長阿含經
卷苐十六苐十九張深
[17-0961b]
月所也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羅門見
日月遊行出沒之處叉手供養而不
能說此道眞正當得出要至日月所
而常叉手供養恭敬豈非虛妄耶答
日如是瞿曇彼實虛妄佛言譬如有
人立梯空地餘人問言立梯用爲答
日我欲上堂又問堂何所在東西南北
耶答云不知云何婆悉吒此人立梯
欲上堂者豈非虛妄耶答日如是彼
實虛妄佛言三明婆羅門亦復如是
虛誑無實婆悉咤五欲潔淨甚可愛
樂云何爲五眼見色甚可愛樂耳聲
鼻香舌味身觸甚可愛樂於我賢聖
法中爲著爲縛爲是鉤鎖彼三明婆羅
門爲五欲所染愛著堅固不見過失
不知出要彼爲五欲之所繫縛正使
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
天者無有是處譬如阿夷羅河其水
平岸烏鳥得飮有人在此岸身被重
繫空喚彼岸言來渡我去彼岸寧來
渡此人不答曰不也婆悉咤五欲潔
淨甚可愛樂於賢聖法中猶如鉤鎖
彼三明婆羅門爲五欲所染愛著堅
固不見過失不知出要彼爲五欲
之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二十張深
[17-0961c]
所繫縛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
接我去生梵天上亦復如是終無是
處婆恚吒譬如阿夷羅河其水平岸
烏鳥得飮有人欲渡不以手足身力
不因船栰能得渡不答日不能婆恚
吒三明婆羅門亦復如是不修沙門
清淨梵行更修餘道不清淨行欲求
生梵天者無有是處婆悉咤猶如山
水暴起多漂人民亦無船栰又無橋
梁有行人來欲渡彼岸見山水暴起
多漂人民亦無船栰又無橋梁彼人
自念我今寧可多集草木牢堅縛栰
自以身力渡彼岸耶卽尋縛栰自以
身力安隱得渡婆悉咤此亦如是若
比丘捨非沙門不清淨行行於沙門
清淨梵行欲生梵天者則有是處云
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耶無恚心耶
答日無恚心也又問三明婆羅門有
恚心無恚心耶答曰有恚心婆悉吒梵
天無恚心三明婆羅門有恚心有恚
心無恚心不共同不俱解脫不相趣向
是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
悉吒梵天有瞋心無瞋心耶答日無
瞋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二十一張

[17-0962a]
心又問三明婆羅門有瞋心無瞋心
耶答日有瞋心佛言梵天無瞋心三
明婆羅門有瞋心有瞋心無瞋心不
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
共同也云何婆恚咤梵天有恨心無
恨心耶答日無恨心又問三明婆羅
門有恨心無恨心耶答日有恨心佛
言梵天無恨心三明婆羅門有恨心
有恨心無恨心不同趣不同解脫是
故梵天婆羅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悉
咤梵天有家屬産業不荅日無又問
三明婆羅門有家屬産業不荅日有
佛言梵天無家屬産業三明婆羅門
有家屬産業有家屬産業無家屬産
業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
門不共同也云何婆恚吒梵天得自
在不得自在耶荅日得自在又問三
明婆羅門得自在不得自在耶答日
不得自在佛言梵天得自在三明婆
羅門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得自在不
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羅門不
共同也佛言彼三明婆羅門設有人
來問難深義不能具答實如是不答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二十二張深
[17-0962b]
日如是時婆悉吒頗羅墮二人俱白
佛言且置餘論我聞沙門瞿曇明識
梵道能爲人說又與梵天相見徃來
言語唯願沙門瞿曇以慈愍故說梵
天道開示演布佛告婆悉咤我今問
汝隨意報我云何婆恚咤彼心念國
去此遠近答近若使有人生長彼國
有餘人問彼國道徑云何婆悉咤彼
人生長彼國答彼道徑寧有疑不答
日無疑所以者何彼國生長故佛言
正使彼人生長彼國或可有疑若有
人來問我梵道無疑也所以者何我
常數數說彼梵道故時婆悉吒頗羅
墮俱白佛言且置此論我聞沙門瞿
曇明識梵道能爲人說又與梵天相
見徃來言語唯願沙門瞿曇以慈愍
故說於梵道開示演布佛言諦聽善
思當爲汝說答言唯然願樂欲聞
佛言若如來至眞等正覺出現於世
十号具足乃至四禪於現法中而自
娛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
樂獨閑靜不放逸故彼以慈心遍滿
一方餘方亦尒廣布無際無二无量無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二十三張深
[17-0962c]
恨無害遊戲此心而自娛樂悲喜捨
心遍滿一方餘方亦尒廣布無際無二
无量無有結恨無惱害意遊戲此心以
自娛樂云何婆恚咤梵天有恚心無
恚心耶答日無恚心也又問行慈比
丘有恚心無恚心耶答日無恚心
佛言梵天無恚心行慈比丘無恚心
無恚心无恚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
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恚吒梵天
有瞋心耶无瞋心耶答日無也又問
行慈比丘有瞋心无瞋心耶答日无
佛言梵天無瞋心行慈比丘無瞋心
无瞋心无瞋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
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
有恨心无恨心耶答日無又問行慈
比丘有恨心無恨心耶答日無佛言梵
天無恨心行慈比丘無恨心無恨心
無恨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比丘梵天
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吒梵天有家屬
産業不荅日無也又問行慈比丘有
家屬産業不耶答日無也佛言梵天
無家屬産業行慈比丘亦無家屬産
業無家屬産業無家屬産業同趣同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二十四張深
[17-0963a]
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
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耶答日得自
在又問行慈比丘得自在耶答日得
自在佛言梵天得自在行慈比丘得
自在得自在得自在同趣同解脫是
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佛告婆悉吒
當知行慈比丘身壞命終如發箭之
湏生梵天上佛說是法時婆悉吒頗
羅墮卽於座上遠塵離垢諸法法眼
生尒時婆悉咤頗羅墮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
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長阿含經卷苐十六苐二十五張深
[17-096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