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g0071 意林--馬總 (HFL)




   周生烈子五卷
序云六蔽鄙夫燉煌周生烈字文逸張角敗
後天下潰亂哀苦之間故著此書以堯舜作
幹植仲尼作師誡○御馬失節其車是碎御
天下失節四海失墜桀紂是湯武之梯秦項
是大漢之階四逆不興則四順不昇○賢哲
不可以色貌誘之猶張羅恤鳳施穽誘麟伯
樂相馬取之於瘦聖人相士取之於踈聽訟
[005-001b]
不如使勿訟善斷不如使勿亂○理天綱仗
八柄運元象撮衆有者天子也撫人物參天
意者三公也執公節事修埋者士也臨死修
善於計己晩事迫乃歸於救己微有階者易
成基無因者難成時○鳩傅隼翼羔披豹皮
類似質違表是裏非○人者天之舌物者神
之口天高地厚報應故晚辭者主之弓弩教
者君之機關○矜賞若春重罰若秋行禮若
火流教若水讓一得百争十失九
   荀悅申鑒五卷
[005-002a]
序云夫道本仁義五經以經之羣籍以緯之
前鑒既明今又申之故曰申鑒○君臣親而
有禮百官和而不同此治國之風也禮俗不
一庶人作議此衰國之風也君臣争盟大夫
争名此乖國之風也上多欲下多端法不定
政多門此亂國之風也以割下作能附上作
忠此叛國之風也小臣争寵大臣争權此害
國之風也上不訪下不諫婦言用内政行
亡國之風也○善禁者先禁身而後人不善
禁者先禁人而後身三曰致武事四曰禁數
[005-002b]
赦○秦之滅學也書朽於屋壁義絶於朝野
學聖不至聖可以盡生學壽不至壽可以盡
命○君子有三鑒鑒乎前鑒乎人鑒乎鏡○
下不鉗口上不塞耳則有所聞矣○思唐虞
於上世瞻仲尼於中古乃知小道者足羞也
伯夷於首陽想四皓於商山乃知穢妄者
足恥也存張鷺於西極念蘇武於朔方乃知
懷安者足鄙也
   仲長昌言十卷
教化以禮義爲宗禮義以典籍爲本常道行
[005-003a]
於百世權宜用於一時高辛已往則聞其人
不見其書唐虞夏殷則見其書不詳其事周
氏已來載籍具矣○後嗣愚王見天下莫與
之違奔其私情騁其邪欲君臣宣淫上下同
惡目極角觝之觀耳窮鄭衞之聲入則騁於
婦人而不反出則馳於田戈而不還信任親
愛寵貴后妃命移運去不自知也○建旗伐
鼓高烽明候守邊之猛將非中國之良吏和
鑾法駕清道而行便辟揖讓諸夏之威儀非
夷狄之有也○董賢之於哀帝無骨肉絲髪
[005-003b]
之親又不能傳其氣類定其繼嗣以丈夫宴
接之歡自成膠漆也○景帝顯位刺史者皆
是宦臣子弟猶如豺狼守肉鬼魅待疾曰在
天之内在人之外○人愛我我愛之人憎我
我憎之○天下士有三俗選士而論族姓閥
閱一俗交游趨富貴之門二俗畏服不接於
貴尊三俗天下之士有三可賤慕名而不知
實一可賤不敢正是非於富貴二可賤向盛
背衰三可賤○天下學士有三姦焉實不知
詳不言一也竊他人之記以成已說二也受
[005-004a]
無名者移知者三也○知言而不能行謂之
疾此疾雖有天醫莫能治也同於我者何必
可愛異於我者何必可憎智足以立難成之
事能足以圖  附者不黨踈者不遺○
人有朝哭良人暮適他土涉歷百庭顔色不
愧今公侯之宫美女數百卿士之家侍妾數
十書則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則以房室輸其
血氣○人之性有山峙淵渟者患在不通嚴
剛貶絶者患在傷士廣大闊蕩者患在無檢
和順恭愼者患在少斷端殻清潔者患在拘
[005-004b]
狹辯通有辭者患在多言安舒沈重者患在
後時好古守經者患在不變勇毅果敢者患
在險害䟽濯胷臆澡雪腹心使之芬香皓潔
白不可污也道德仁義天性也織之以成其
物鍊之以致其精瑩之以發其光幽暗則巧
人之所短會同則述人之所長負我者我又
加厚焉疑我者我又加信焉難必相恤利必
相反○事君不爲君所知忠未至也與人交
不爲人所信義未至也父母不好學業惡子
孫學之可違而學也父母不好士惡子孫友
[005-005a]
之可違而交也○英辭雨集妙句雲來愛相
攻命之自然也愜快以志人情之所欲也○
嗽舌下泉咽之名曰胎食得道者生六翮於
臂長毛羽於腹飛無階之蒼天度無窮之世
俗北方寒而人壽南方暑而人夭如蠶寒而
飢則引曰多温而飽則引曰少湯契後秦益
後益即皋陶子也
   典論五卷魏文/帝
堯崩舜避堯子於南河之南舜崩禹避舜子
於陽城禹崩益避禹子於基山之陰事見史
[005-005b]
記如彼登山乃勤以求高如彼浮川乃勤以
求遠惟心弗勤時亦靡剋○應瑒云人生固
有人心答云在親曰孝施物曰仁仁者有事
之實名非無事之虛稱善者道之母羣行之
主○序云佞邪穢政愛惡敗俗國有此二事
欲不危已不可得也○桓靈之際閹寺專命
於上布衣橫議於下千禄者殫貨以奉貴要
名者傾身以事勢位成乎私門名定乎橫巷由是户異議人殊論論無常檢事無定價長
愛惡興朋黨○夷吾侈而鮑叔廉此其志不
[005-006a]
同也張竦潔而陳遵污此其行不齊也○主
與民有三求求其謂己勞求其謂己死求其
謂己生○法者主之柄吏者民之命法欲簡
而明吏欲公而平○詩刺豔妻書誡晨婦司
隸馮方女有國色避亂揚州袁術登城見而
悅之遂取焉甚寵之諸婦教之曰將軍貴人
重其志節宜數涕泣示憂愁也若如此加重
馮氏後每見術垂泣術果以謂有心益寵之
諸婦乃共絞殺懸之於厠言其哀怨自殺術
以其不得志而死厚加殯殮袁紹妻劉氏甚
[005-006b]
妬忌紹死未殯劉氏殺其妾五人恐死者有
知復能寵之乃髠頭黑面以毁其容○上洛
都尉王琰以功受封其妻泣於内恐琰富貴
更取妻妾○荆州牧劉表跨有南土子弟驕
貴以酒器名三爵上者曰伯雅受七勝中雅
受六勝季雅受五勝又設大鍼於杖端有醉
者輒以劖刺之驗其醒醉然人形性同於庶
類勞則早斃逸則晩死○余喜彈碁略盡其
巧少嘗作賦昔京師有東方世安張公子嘗
恨不得與彼數子對之○太子篇序云余蒙
[005-007a]
隆寵忝當上嗣憂惶踧踖上䟽自陳欲繁辭
博稱則父子之間不文也欲略言直說則喜
懼之心不達也里語曰汝無自譽觀汝作家
書言其難也
   魏子十卷
源靜則流清本正則末茂内修則外理形端
則影直天生君子所以治小人天生小人所
以奉君子無君子則無畜小人無小人則無
以養君子録人一善則無棄人採材一用則
無棄材人皆易華嶽以謂卑小故登之而摧
[005-007b]
傷難天以謂高大故不昇而無殃○鼎以希
出而世重之釜鐺常用而世輕之○古有弟
子病師數往看之師至弟子輙起因勞而致
死師非不仁弟子非無禮傷於數也薄氷當
白日聚毛遇猛火雖欲遠害其勢不可蓼蟲
在蓼則生在芥則死非蓼仁而芥賊失於本
不可也○諺曰己是而彼非不當與非争彼
是而已非不當與是争○君子表不隱裏明
暗同度○苦躬富貴之梯階○仲尼無契券
於天下而德著古今善惡明也鏡照醜好而
[005-008a]
人不怨法明善惡而人不恨
   人物志三卷劉邵
草之精秀者英獸之將羣者雄張良是英韓
信是雄   任子十卷名弈
學所以治己教所以治人○喜能歌舞怒能
戰鬥○一人之智不如衆人之愚一目之察
不如衆目之明○生於治長於治知世之所
以治者君子也生於亂長於亂知世之所以
亂者君子也若不知治亂之所因者凡民也○
[005-008b]
道德之懷民猶春陽之柔物履深水而不
寒結木條而不折○天之圓也不中䂓地之
方也不中矩○山必有阜河必有曲江漢東
流必有迴復○直木無陰直士無徒是以賢
人直士常不容於世○登泰山見天下之大
不察細者視遠故也處高位知人主之貴不
卹卑賤者意滿故也○治己審則可以治人
治人審則可以治天下累世一聖是繼踵千
里一賢是比肩○水可乾而不可奪濕火可
滅而不可奪熱金可柔而不可奪重石可破
[005-009a]
而不可奪堅○諺云富不學奢而奢貧不學
儉而儉人情皆能唯聖人能節之木氣人勇
金氣人剛火氣人强而燥土氣人智而寬水
氣人急而賊○神龍不處網罟之水鳳凰不
翔罻羅之郷賢人不入危國智者不輔亂君○
蕭何守文法曹參務無苛相繼作相天下
獲安武帝輕人命重武功飾宫室厚賦斂土
地益廣德惠彌狹○桓譚云王者易輔伯者
難佐
   篤論四卷杜恕
[005-009b]
水性勝火分之以釜甑則火强而水弱人性
勝志分之以利欲則志强而性弱○考實性
行莫過於郷閭校才選能莫善於對策杜氏
始出帝堯在周爲唐杜氏漢世有杜周杜欽
杜篤○畿字伯侯魏書有傳畿長子理宇務
仲少而機察故名曰理少子恕字務伯○陛
下謂以今世無良才朝廷乏賢佐豈可追望
前世之稷契坐待後來之俊乂可能治乎恕
在河東坐卧恒避父住處恕子預字元凱晉
書有傳
[005-010a]
   體論四卷杜恕
不動如山難知如陰人有厚德無問小節人
有大舉無訾小故隋侯之珠不能無類○夫
人臣猶如土也萬物載焉而不辭其重水瀆
污焉而不辭其下草木植焉而不有其功夫
行者榮辱之皂白○君子居必選郷遊必擇
至人之治也處國於不傾之地積政於萬
全之鄕載德於不止之輿行令於無竭之倉
使民於不争之塗開法於必得之方庶民水
也君子舟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恕
[005-010b]
性踈惰但飽食而已家有書傳頗嘗涉歷父
憂行喪在禮多愆孝聲不聞後除中郎又作
黄門郞同朝友人問余志余答曰見大臣論
議或黨甲苦乙所親或黨乙謗甲所親余處
甲乙之間幸無毁譽耳
   傳子一百二十卷木大者發越小者敷揚土是人之母也故人
有戀土之心買鄰人價貴宅宅可買鄰不可
得也○冠堯之冠行桀之行亦桀也服桀之
服行堯之行亦堯也處巿井之肆服君子之
[005-011a]
服在小人之中行賢哲之事猶夜行珮珠玉
也亦灼然矣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
矣況復人乎黄金累千不如一賢人而無廉
猶衣服之無殺食味之酸鹹○郭林宗謂仇
智季曰子嘗有過否智季曰暮飯牛牛不食
搏牛一下語曰士非璧也談者謂價耳談者
之口猶愛憎之心○智慧多則引血氣如燈
火之於脂膏炷大而明明則膏消炷小而暗
暗則膏息息則能長久也○雄聲而雌視者
虛僞人也氣急而聲重者敦實人也○蒙恬
[005-011b]
築長城人不堪苦白骨山積乃有歌曰生男
愼勿舉生女餔用餔不見長城下白骨相棖
柱作黄金者是方士取草屑合金燒之故草
屑燃金落下   太元經十四卷梁國楊泉/字德淵
怒如烈冬喜如温春○鸞鶹鳳子養甡高峙
隱耀深林不食滓穢○内清外濁弊衣褁玉○
十里九坎牛馬低昂○天氣左轉星辰右
行陰陽運度報返相迎○强梁者亡掘强者
折大健者跋大利者缺激氣成風湧氣成雨
[005-012a]
濁霧成雪清露成霜
   化清經十卷濁者不信淵生之清而甘濯之濁矣○動則
虎發靜如鱗潜若彼赫赫若此洋洋○將飛
者冀伏將奮者足跼將噬者爪縮將言者口
默將文者且朴
   鄒子一卷
欲知其人視其朋友蒺藜在田良苗無所措
其根佞邪在朝忠直無所容其身○寡門不
入宿臨甑不取塵避嫌也
[005-012b]
   成敗志三卷孫毓/字仲水性雖能流不導則不通人性雖能智不教
則不達學猶植也不學將落○密者天地之
際會成敗之機要故陰陽不密者寒暑不能
以成歲棟宇不密則九層不可以庇身
   古今通論三卷王嬰
崑崙東南方五千里謂之神州州中有和羹
郷方三千里五嶽之域帝王之宅聖人所生
也○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字
者取其華乳相生在於竹帛謂之書
[005-013a]
   中論六卷徐偉長作/任氏注
倚立而思遠不如速行而必至矯首而徇飛
不如修翼之必獲孤居而願智不如積學之
必達君子不卹年之將暮而憂志之有倦道
之於人甚簡遂没不言彪殊異馬遷也○人
之涉世譬如奕棋苟不盡道誰無死地但不
幸耳
   唐子一十卷名滂字惠澗生/昊太元二年
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大木百尋
根積深也滄海萬仞衆流成也淵智達洞累
[005-013b]
學之功也君子以道成冠以道成輿出門不
冠則不敢行行非輿則不可步有父不能孝
有兄不能敬而論人父子之義昆弟之節
彎弓而自射也○人性苟有一孝則無所不
包猶樹根一植百枝生焉○或問齊桓晉文
優劣唐子答曰論功則桓兄而文弟論德則
文兄而桓弟○大晉應期一舉席卷猶震霆
摧枯千鈎壓卵無餘類矣○人多患遠見百
步而不自知眉頰知眉頰者復不能察百步
也君子守眞仗信遭時不容雖有訕辱之恥
[005-014a]
幽垢之謗猶傷體毛耳鷹隼羣飛鳳凰遠遊
小人成列君子深藏諺曰脂粉雖多醜面可
加膏澤雖光不可潤草古人目短於自見故
以鏡觀形心短於自治故以禮自防君子不
以昏行易操不以夜昧易容○夫自有高世
之名必有負俗之累有絶羣之節必嬰謗嗤
之患白骨擬象魚目似珠遥聽遠望無不亂
也○禍福相轉利害相生如循環而運丸耳
其兆不可見其端不可覺○良將如山如淵
人不知其慼亦不知其歡○將勿離鼓旗師
[005-014b]
之耳目○暴至之榮智者不居守財不施謂
之錢奴○佐鬥者傷預事者亡
   秦子二卷
欲顯白於雪中馳光於日下不可得也○顔
彦先難云有味如醽而不醉人其味如黍飲
之則醉何也秦子曰醉在小人不在君子吾
欲錦中而紵表不欲繡外而麻裏猶論者寧
匱於辭不匱於理○遠難知者天近難知者
人○因斧以得柯因柯以成用種一粟則千
萬之粟滋種一仁則衆行之美備矣○鍼雖
[005-015a]
小入水則沈毛雖大入水則浮性自能也
   梅子一卷
伊尹吕望傅說箕子夷齊柳惠顏淵莊周阮
籍易地而居能行所不能行也阮籍孝盡其
親忠不忘君明不遺身智不預事愚不亂治
自莊周已來命世大賢其惟阮先生乎按其
書晉人也   物理論十六卷
欲定天下而任小人者猶欲捕麞鹿而張兔
罝不可得也○忿飈焚衣其損多矣忿爨之
[005-015b]
熟推甑而棄之損益多○語曰上不正下參
差古者所以不欺其民也割剥富强以養貧
弱何異餓耕牛乘馬而飽吠犬棄干將而礪
鉛刃也○論語聖人之至教王者之大化郷
黨篇則有朝廷之儀聘享之禮堯曰篇則有
禪代之事夫文彩之在人猶榮華之在草○
給事中與高堂隆秦朗争指南車二子云古
無此車記虛言耳先生曰争虛空言不及如
試之效也言於明帝明帝詔使作之車乃成○
翻車先生居在京師城内有地作園而患
[005-016a]
無水可溉乃作翻車令童兒轉之其功百倍
天地成歲也先春而後秋人君之治也先禮
而後刑救嬰孩之疾而不忍鍼艾更加他物
以至死也今除肉刑者更衆何異服他藥也
肉刑雖斬其足猶能生育也張倉除肉刑每
歲所殺萬計鍾繇復肉刑歲生二千人也○
肉刑名者猶鳥獸登爼而作肉○今有弱子
當陷大辟問其慈父必乞以肉刑代之苟可
以生易死也有道之君能不以此加百姓乎
蛇螫在手壯夫斷其腕謂其雖斷不死也○
[005-016b]
曹義曰縶馴駒以縿絆御悍馬以腐索今制
民以輕刑亦如死也○但知管子借耳於天
下不知堯借人心而後用其耳目○昔燕趙
之間有三男共娶一女生四子後争訟廷尉
延壽奏云禽獸生子逐母冝以還母尸三男
子於市○塞一蟻孔而河决息施一車轄而
覆乘止立法令者亦冝舉要○禮云繼父服
齊衰○傳子曰母捨己父更嫁他人與兄父
甚於兩絶天也○又制服恐非周孔所制亡
秦焚書以後俗儒造之○妄進者若卵投石
[005-017a]
逃誅者若走赴深○曄若春華之並發馥若
秋蘭之俱茂○樹上懸瓠非木實也背上被
裘非脊毛也此似而非九日養親一日餓之
豈得言飽多飢少固非孝乎穀馬十日一日
餓之馬肥不損於義無傷不可同之一日
母也○漢末有管秋陽者與弟及伴一人避
亂俱行天雨雪粮絶謂其弟曰今不食伴則
三人俱死乃與弟共殺之得粮達舍後遇赦
無罪此人可謂善士乎孔文舉曰管秋陽愛
先人遺體食伴無嫌也荀侍中難曰秋陽貪
[005-017b]
生殺生豈不罪邪文舉曰此伴非會友也若
管仲啖鮑叔貢禹食王陽此則不可向所殺
者猶鳥獸而能言耳今有犬齧一狸猩齧一
鸚䳇何足怪也昔重耳戀齊女而欲食狐偃
叔敖怒楚師而欲食五參賢哲之忿猶欲啖
而況遭窮者乎○見虎一毛不知其斑道
家笑儒者之拘儒者嗤道家之放皆不見本
也止響以聲逐影以形姦争流蕩不知所止
也○傳子曰云孟軻荀卿若在孔門非唯游
夏而已乃冉閔之徒也○積薪若山縱火其
[005-018a]
下火未及燃一杯之水尚可滅也及至火猛
風起雖傾河海不能救也秦昭王是積薪而
縱火其下始皇燃而方熾二世起風而怒也○秦人視山東之民猶猛虎之睨羣羊何隔
憚哉○范蠡字少伯楚三户人也使起滅昊
已後乘輕舟遊五湖王令人寫其狀恒朝禮
之列仙云徐人也○傅氏之先出自陶唐傅
說之後○玄字休奕子哉字長虞晉書有傳○
楚漢之際有好事者作世本上録黄帝下
逮漢末斑固漢書因父得成大孝養志其次
[005-018b]
養形養志者盡其和養形者不失其敬割地
利己天下讎之推心及物天下歸之以信接
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見疑妻
子難以事君君子修身居位非利名也在乎
仁義○人皆知滌其器莫知洗其心君子審
其宗而後學明其道而後行或云玄衡以善
詩至宰相張禹以善論作帝師豈非儒學之
榮乎○傅子曰學以道達榮不以位顯吾觀
班固漢書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抑忠臣叙世
教則貴取容而賤直節述時務則謹辭章而
[005-019a]
略事實非良史也墨子兼愛是廢親也知喪
是忘憂也○漢太宗除肉刑匹夫之仁也非
天下之仁也不忍殘人之體而忍殺人故曰
匹夫○伊尹耕於有莘孰知非夏之野人吕
尚釣於渭濱孰知非殷之漁者遇湯武文王
然後知其非也面岐路者有行迷之慮仰高
山者有飛天之志或乘馬乘車而俱至秦者
所謂形異而實同也○若謂黄帝後方有舟
檝庖羲之時長江大河何所用之經巨海者
終年不見其涯測虞淵者終世不知其底故
[005-019b]
近者不可以度遠也○漢世賤軺車而今貴
之○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
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綵謂之繡○始皇
塚令匠人作機弩有人穿者即射之以人魚
膏作燭○逐兔之犬終朝尋兔不失其迹雖
見麋鹿不暇顧也○漢高祖度闊而網踈故
後世推誠而簡直光武教一而網密故後世
守常而禮義魏武糺亂以尚猛天下修法而
貴理○形自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聲之
平不求響之和而響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
[005-020a]
遠而名自遠○西國胡言蘇合香是獸便中
國獸便而臭忽聞西極獸便而香則不信矣○
必得崑山之玉而後寳則荆璞無夜光之
美必須南國之珠而後珍則隋侯無明月之
稱始皇遠遊並海而不免平臺之變及葬驪
山尋見發掘今有鉛錫之鋋雖歐冶百鍊猶
不如瓦刀有駑駘之馬雖造父駕之終不及
飛兔絶景質鈍故也土不可作䥫而可以作
瓦○相者曰三亭九候定於一尺之面愚智
勇怯形於一寸之目天倉金匱以别貧富貴
[005-020b]
賤○光武鳳翔於南陽燕雀化作鵷鶵二漢
之臣焕爛如三辰之附長天長平之卒磊落
如秋草之中繁霜勢使然也○長人數丈身
横九畒兩頭異頸四臂共骨老人生角男女
變化何益於賢愚耶○豈有太一之君坐於
庶人之座魁罡之神存於匹婦之室○傅子
曰諸葛亮誠一時之異人也治國有分御軍
有法積功興業事得其機入無遺刃出有餘
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鎮之若姜維欲
速立其功勇而無决也○馬先生綾機先生
[005-021a]
名鈞字衡天下之名巧也綾機本五十綜五
十纂六十綜六十纂先生乃易二纂奇文異
變因感而作自能成陰陽無窮也指南車見
周官亦見鬼谷子先生作辯上下者莫正乎
位興國家者莫貴乎人統内外者莫齊乎分
宣德教者莫明乎學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
末自從善賞者賞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勸善
罰者罰一惡而天下之惡皆除矣世質則官
少時文則吏多有虞氏官五十夏后官一百
殷有二百周有三百國典之墜猶位喪也位
[005-021b]
之不建名理廢也○以譽取人則權勢移於
下而朋黨之交用以功進士則有德者未必
授而凡下之人或見任也君子内洗其心以
虛受人外設法度立不易方今人稱古多賢
患世無人退不三思坐語一世豈不惑邪○
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圓則圓置之方則方澄
之淳而清動之則流而濁先王知中流之易
擾亂故隨而教之謂其偏好者故立一定之
法龍舟整檝王良不能執也驥騄齊行越人
不敢御也各有所能搆大厦者先擇匠而後
[005-022a]
揀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人之學
如渴而飲河海大飲則大盈小飲則小盈大
觀則大見小觀則小見○金以利用錢以輕
流此二物飢不可食○入粟補吏是賣官也
罪人以贖是縱惡也○世富錢流則禁盜鑄
錢世貧滯則禁盜壞錢○天子之害莫害於
女飾盈一頭之飾盈千金之價婢妾之服亦
重四海之珍○公卿大夫刻石作碑鐫石作
虎碑虎崇僞陳於三衢妨功喪德異端並起
撞亡秦之鍾作鄭衞之樂欲以興治豈不難
[005-022b]
哉○賞不避踈賤罰不避親貴貴有常名而
賤不得冒尊有定位而卑不敢逾經之以道
德緯之以仁義織之以禮法既成而後用之
謂有孝廉秀才之貢或千里望風承聲而舉
故任實者漸消積虛者日長○聞一善言見
一善事行之唯恐不及聞一惡言見一惡
遠之唯恐不遠○懸千金於市巿人不敢取
者分定也委一錢於路童兒争之者分未定
也○三皇貴道而尚德五帝先仁而後義三
王先義而後亂○鴻毛一羽在水而没者無
[005-023a]
勢也黄金萬鈞在舟而浮者託舟之勢也○
擬金人銘作口銘曰神以感通心由口宣福
生有兆禍來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蟻孔
潰河淄川傾山病從口入患自口出存亡之
機開闔之術口與心謀安危之源樞機之發
榮辱隨焉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愛己者不
能不愛憎己者不能不憎民富則安鄕重家
敬上而從教貧則危鄕輕家相聚而犯上飢
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我欲戰而彼不欲
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衝者摧
[005-023b]
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禦
之昊起吮瘡者之膿積恩以感下也史記云
昊起吮臃晝戰目相見夜戰耳相聞得利同
勢失利相救陸田者命懸於天人力雖修水
旱不時則一年之功棄矣水田制之由人人
力苟修則地利可盡○傅子曰聖人之道如
天地諸子之異如四時四時相反天地合而
通焉且易不同採金攻玉涉艱難也路不險
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材
君子相見非但興善將以攻惡惡不廢則善
[005-024a]
不興療暑莫如親水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
如修身善釣者不易淵而釣君子不鄰席而
追道○小人恥其面不如子都君子恥其行
不如舜禹故小人貴明鑒君子尚至言○射
以平志御以和心書以綴事數以理煩○利
如激風之至暴雨之集不論是非不議直曲
期於不窮激放必勝辯者别也言其善分别
事類非謂言辭捷給而淩善人也○聖人蹈
機掘杼織成天地使萬物順焉人倫正焉登
高而建旗則所示者廣順風而奮鐸則所聞
[005-024b]
者遠非旌色益明鐸聲遠長所託得地而況
富貴施政令乎○良農不患壃場之不修而
患風雨之不節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
其時之不至○聖人之世不交遊也周道衰
而交遊興古之交也近今之交也遠古之交
也求賢今之交也爲名取不由郷黨考行不
本閨閾多助者則稱賢才少愛者則謂不肖○
馬必待乘而後致遠醫必待使而後愈疾
賢者待用而後興理
意林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