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g0071 意林--馬總 (HFL)




[000-001a]
意林序瑟一    撫州刺史戴叔倫撰三聖相師大易光著天地之功立矣經傳之
功生焉輔成一德謂之六學漢收秦業其道
方興置講習訓授之官明君臣父子之體雖
禮樂文缺亦足以新忠孝仁義之大綱至如
曾孔荀孟之述其蓋數百千家皆發揮隱微
羽翼風教祖儒尊道持法正名縱横立權變
通其要崇儉而有别即農而得序傍行而不
流小説去泥而篇簡繁夥罕備於士大夫之
[000-001b]
家有梁頴川庾仲容略其要會爲子書抄三
十卷將以廣搜採異而立言之本或不求全
大理評事扶風馬緫元會家有子史幼而集
録探其旨趣意必有歸遂增損庾書詳擇前
體裁成三軸目曰意林上以防守教之失中
以補比事之闕下以佐屬文之緒有䟽通廣
博潔浄符信之要無僻放拘刻譤蔽邪盪之
患君子曰以少爲貴者其是之謂乎余元會
之執友故序而記之貞元二年五月二十一
日也
[000-002a]
子書起於鬻熊六韜盛於春秋六國時莊老
道宗起覆載之功横日月之照高視六經爲
天下式故絶於稱言矣墨翟大賢其旨精儉
教   名亞孔聖至矣  管晏文
           言可謂庶矣而
部帙繁廣尋覽頗難梁朝庾仲容抄成三帙
汰其沙石簸其粃糠而猶蘭蓀雜於蕭艾璠
璵隱於璞石扶風馬緫精好前志務於簡要
又因庾仲容之抄略存爲六卷題曰意林聖
賢則糟粕靡遺流略則精華盡在可謂妙矣
[000-002b]
隋代博陵李文博攓掇諸子編成理道集十
卷唐永興公虞世南亦採前史著帝王略論
五卷天后朝宰臣朱翼祖則又述十代興亡
論一帙洎扶風意林究子史大略者蓋四人
意矣予扁舟塗水留滯廬陵扶風爲余語其
本尚且日編録所取先務於經濟次存作者
之意罔失篇目如面古人予懿馬氏之作文
約趣深誠可謂懷袖百家掌握千卷之子用
心也遠乎哉旌其可美述於篇首俾傳好事
貞元丁卯歲夏之晦文廢瞍河東柳伯存重
[000-003a]
意林目録
 卷之一
  鬻子一卷   太公金匱二卷
  太公六韜六卷 曾子二卷
  晏子八卷   子思子七卷
  孟子十四卷  管子十八卷
  道德經二卷  荀卿子十二卷
  魯連子五卷  文子十二卷
  鄧析子一卷  范子十二卷
[000-003b]
  胡非子一卷   墨子十六卷
  纏子一卷隨   巢子一卷
  尸子二十卷   韓子二十卷
 卷之二
  列子八卷    莊子十卷
  鶡冠子三卷   王孫子一卷
  申子三卷    慎子十二卷
  燕丹子三卷   鬼谷子五卷
  尹文子二卷   公孫文子一卷  陸賈新書二卷晁錯新書三卷
[000-004a]
  賈誼新書八卷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淮南子二十二卷
 卷之三
  鹽鐵論十卷    説苑二十卷
  太玄經十卷    法言十五卷
  論衡二十七卷新論十七卷
  潜夫論十卷    正論五卷
 卷之四
  風俗通三十一卷  商君書四卷
[000-004b]
  阮子四卷     正部十卷
  士緯十卷     通語八卷
  抱朴子四十卷
 卷之五
  周生烈子五卷   荀悦申鑒五卷
  仲長昌言十卷   典論五卷
  魏子十卷     人物志三卷  任子十卷篤論四卷
  體論四卷     傅子一百二十卷
  唐子一十卷    秦子二卷
[000-005a]
  梅子一卷物理論十六卷
  太元經十四卷  化清經十卷
  鄒子一卷    成敗志三卷
  古今通論三卷  中論六卷
意林目録
[000-005b]

[001-001a]
意林卷之
    扶風馬緫元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