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07 默堂集-宋-陳淵 (WYG)





  天貺節青詞代郡守/
伏以天心昭格曽遺祕密之文神跡難窮獨記流傳之
日二陰在序六筴開蓂適佳節之膺期欵真庭而薦潔
法筵祗設遥瞻北極之尊聖夀無疆冀比南山之固無
任懇禱之至
  代高文思祈福醮詞
[022-1b]
能覆以生者天之道欲安而夀者人之情雖至徳無私
本不偏於所施然愚衷有禱自難己於過求仰凟蒼穹
俯陳丹懇伏念臣某蚤縁勲閥濫服官箴竊禄逾涯積
辜招釁神祗雖未詰責衰晚寧不震驚葢以叢百口於
一門寄餘生於逺地既乏陰功之襲慶但憑真宰之埀
休是用肅具法筵潛迎帝馭輸肺肝而謝過薦蘋藻以
昭忠如作善必可降祥則好徳終期錫福伏願少假甄
陶之力俾同草木之春殄灾沴於無形保康寧於卒
[022-2a]

  代髙左藏郡君醮詞
臣竊聞造化無私生成不已雖隂陽有數降年黙定於
菌椿然禍福無門應物自同於影響願懴可追之悔庶
來畢至之祥伏願臣妾汙辱㣲賤凢庸陋質蘋𦸼致㓗
初無承祖之能箕帚執勤未盡事人之義業縁火熾罪
障塵䝉宜取戾於鬼神當不容於覆幬一身孱弱百病
侵凌緜緜幾及於膏肓奄奄僅存於喘息卜有再三之
[022-2b]
凟醫無十一之功留連日深控告無所是用祈哀洪造
備物真詞少輸螻蟻之誠冀延犬馬之齒且有生草木
尚䝉雨露之涵濡而乆蟄龍虵亦賴雷霆之震奮况臣
禀氣為物最靈宜推妙化之毫芒庶假餘生之晷刻至
誠所感本無間於幽遐大徳曰生亦豈遺於㣲賤
  代人祈雨文
右伏以佛以方便誓度衆生人之歸依如仰慈父不有
難名之神力寜伸莫訴之勤誠恭惟佛牙舍利具本凈
[022-3a]
明得常堅固真精所寓葢有感而必通變化無方亦何
求而弗獲今兹亢陽為害早稻將枯犇告已勤殆徧山
川之祀懇祈雖切未舒溝壑之憂是用逺欵名藍恭迎
真馭冀埀仁於焦巷稍借助於明靈沛為三日之霖大
布一方之澤吏則不徳敢冀矜憐民也何辜在所深憫
尚期皇覺俯遂羣心
  代人又疏
右伏以承流宣化愧吏責之難逃捍患禦灾幸神功之
[022-3b]
可賴頃縁夏旱恐害秋成輒露誠衷仰祈靈貺雨應期
而屢降惠猶狹而未周靡不有初既甞䝉於霑潤益觀
其後庶無吝於滂沱恭惟禾山靈牙舎利南安定應大
師妙質常存逈超今古化身普現寜限邇遐與天地以
同根通隂陽而無間沛為甘澤何勞指顧之餘化作豐
年特在須臾之頃敢布無厭之請願埀不倦之仁
  代人又疏
右伏以常暘為害嘉澤愆期夏田既以索然晚稻又將
[022-4a]
稿矣倘縁饑饉遂致流離若無山林嘯呼之虞必有溝
壑填委之患靜言撫字良積驚憂莫知所為焉能勿禱
昔在煙岡之野俗傳玉女之祠仙聖下臨年榖常熟仰
祈餘潤徧及一同諒㣲噀火之勞立致夢魚之應人
䝉其利益願賣劍而買牛家有餘財當見乞漿而得酒
恩埀不報徳播無窮
  代趙令永豐祈雨文
造物無情神司其柄孰是弗求唯誠之聽往者積雨平
[022-4b]
可泳過足而止不為民病曽未踰月早田已盛炎威
赫然遽為旱證神始休之今豈爾吝甘澤乆愆咎在疵
政謹欵靈祠為民請命咳唾風雲沛然響應匪我敢私
百里之慶
  代人謝雨文
春生秋成物無以歸其徳瓦飄舟觸人不得以為仇茍
恩怨之心不存則施報之禮亦已念昔焚空之虐天豈
不忍於今盈澮之祥佛亦何有唯是艱難而後得至於
[022-5a]
滂沛而有餘頓回萬畝之埀枯大慰三農之渇仰雖無
功者聖人之事然易感者常俗之情既沐殊休敢忘恭

  郊後祭神文
上即位二十有六年海内乂安民物康阜乃於冬至之
祭天圜丘肆赦天下盛禮告成幽明莫不受賜睠神
之休不㤀秩祀具有彛憲敢怠奉承惟至治馨香蘋𦸼
可薦酒殽菲薄庶鑒其誠
[022-5b]
  皇帝登寶位後祭神文
比奉赦書以今皇帝踐阼俾郡縣之吏各祭其地之神
某實攝兹邑職在欽承恭惟二聖相授曠古絶今無與
倫擬固將同享無疆之夀樂此太平與天無極歡呼抃
蹈海内所同神司其幽宜介以福古人有言無徳不報
上之所命禮意甚渥神其歆之
  永豐消災道塲疏文
右竊以天道無常惟徳斯輔神功至敏無感不酬茍警
[022-6a]
之或形亦祈禳之可稱屬者妖星流布衆目驚疑亘
若長虹激如飛電雖災祥在徳未明所召之因然禍福
無門敢廢不虞之戒是用恭憑凈侣同演祕文大啟法
筵潜迎真馭力叙積憂之懇少明謝過之誠庶倚伏之
未彰或吉凶之中變為民請命非一己之敢私自天降
康冀萬生之永保
  幼山脩造疏文
化身普現咸推及物之仁神跡難名多在逺人之域惟
[022-6b]
幼峰之勝境乃沙邑之名山勢接高穹千里仰煙雲之
覆根盤厚載萬家依松檜之隂醴泉發藥以觸痾甘雨
應期而蘇旱有求皆應無感不通豈衆岫之所尊故英
靈之特異頃縁野燒延及精廬煨燼之餘荆榛弗
剪欲資檀施力助營脩我室已安當念真山之暴
露衆縁易辦願推豐嵗之贏餘共結勝因聿來多

  書楊補之所藏了齋及道鄉帖
[022-7a]
了齋剛正而不容姦道鄉清介而不受汙觀其字想見
其為人凛然皆見於心畫之間矣方二蔡無恙時士之
欲謀其身而免於咎者必先瑕疵此兩人乃能得志是
時公論不行於朝廷之上而此兩人者竄逐流落皇皇
無歸以至於死然兩人者身可廢家可破而天下謂之
鄒陳則自始迄今無異辭也此豈口舌之所能得哉其
必有感人心者矣此簡作於異鄉窮阨之中語言翰墨
初不經意而能乆存者豈非為無求於世者得之&KR0870
[022-7b]
其人而不以時為輕重耶建炎二年七月十一日陳淵

  題富鄭公河北安邊䇿
富鄭公安邊十三䇿得之玉山尉喻子才子才葢龜山
門人有意兹世者傳書甚多異日當盡就借録焉紹興
六年二月十日舟次胡頭書
  偶言
人之言人是非初非有嫌怨也出於偶然而其人亦無
[022-8a]
意屬垣也忽然已至若偵伺者騐之多矣此何謂也或
曰人與人同㳺乎一氣或逺或近雖離而未甞不合也
故相違隔世或見於夢所居異室願言則𡁲而世之言
它心通者坐於奥窔之間而千里之外輒能知之此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所以為中庸慎
獨之學也子思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而龜
山之言曰譬之天地四方離東則之西離南則之北若
夫無所往而非道則欲離將焉之乎夫惟不可離是以
[022-8b]
未甞不合雖然如是其説猶未離思慮之内必有非思
慮而得之者吾將聞焉則未之見也
  中庸解義
天命之謂性言性莫非天也率性之謂道言道莫非性
也脩道之謂教言教莫非道也離而為三則曰性曰道
曰教合而為一則亦天而已以率性為道道之在人者
也以脩道為教因其在人者還以治之也循天下固然
之理莫之舍焉又勿助也夫是之為率立之以中過不
[022-9a]
及者有以裁之夫是之謂脩率性所以成已也脩道所
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徳也故學中庸者
其要在於知性知性則知天矣率性而脩道所以事天
也終至於賛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此其本與
知逺之近必正其本知風之自必謹其始知㣲之顯必
慎其小夫如是故可與入徳徳者得其在我者而已
  論子重
昔子重簡師以代吳無故而䘮楚之良君子以為所獲
[022-9b]
不如所亡故子重病之遇心疾而卒嗟乎子重之死以
其所亡之多也其所亡之多以其初不計所獲也夫不
計所獲而易於出師則其得心疾也乆矣豈必䘮良而
後見乎形盡於喪良之後心病於出師之前故子重之
死原其受病非一日之積也後之用人如求其成功觀
其本心如何耳無為事敗然後論其致病之由則善矣
  論用兵
用兵而至於多殺豈君子之所欲哉然較一時之勝負
[022-10a]
係國安危則亦有不得已而至於多殺者君子為之為
國計也徳宗欲取石堡城王忠嗣以謂非二萬人不可
逗撓不進以此得罪方唐之盛安危之機似不在此然
忠嗣終不以二萬人之命易一時之功者重於殺人故
也又豈以得罪為悔哉孟子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争
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
死夫孟子之所罪者王忠嗣之所畏也而忠嗣反不免
於徳宗之貶何哉當是之時權其輕重者無如孟子之
[022-10b]
賢耳
  輗軏
大車恃牛而行而輗所以駕牛者也小車恃馬而行而
軏所以駕馬者也無輗則不可以駕牛無軏則不可以
駕馬輗軏不具車馬雖欲行其可得乎故曰自古皆有
死民無信不立為是之故也
  書唐子西集後
今人得蜀人唐子西詩文二百餘篇於吳少綝反覆玩
[022-11a]
不能釋手真佳作也余觀近世文人其議論精深雅
有先輩風流的然可施於用如此公殆無而僅有也惜
其不年齎恨以沒可為太息壬寅六月七日
  書倦㳺雜録後
此書記胥魁之賣女羣吏之偕逃辨誣也表何仙之腐
敗于師之醜穢闢邪也慢行之踰垣跣足之規利誅姦
也予於是見斯人之不可惑矣戯述如是不無小補豈
獨賢於已乎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日螺川書室書
[022-11b]
  題了齋所書解禪偈後
了齋謂佛為覺謂禪為定人人皆可學而至如使足日
俱到便登聖地至於不歴堦級如吾儒所謂由之而行
非行之者葢未之甞言以待學者自得焉故甞愛司馬
温公解禪偈其意猶此其書以與人不知凡幾本而李
興祖得之字畫尤妙愛其字而求其意二公之心可見
矣子思子之言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
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
[022-12a]
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粗妙兩融心跡一致雖聖人復起
不易其言矣彼以舍跡而論心棄粗而逐妙然後為得
道非正論也紹聖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姪孫淵書
  題了齋所書佛語巻後
了翁謫去合浦以書告淵曰天下之死一也死於瘴癘
死也死於囹圄亦死也死於刀鋸亦死也吾今一視之
俱無所擇又曰吾平生學佛唯於死生之際了然無怖
汝等既知此理亦須處之有素若處之無素驟入苦趣
[022-12b]
無安樂法子路死於衛難不㤀結纓其安而樂之如此
處之有素故耳翁在宣和間雖獲沒於牖下平生經涉
殆遍危險而不以為怨世徒悲其憂患難堪而不知其
志之先定葢如此觀所書佛語皆欲於苦趣中習行安
樂法者後有子孫當識此意也姪孫淵謹書
  題了齋所書鄧功曹事
鄧功曹諱某南劒沙縣人也南縣未郡時功曹為延平
鎮吏民有被誣法當死功曹直其寃民徳之願割家貲
[022-13a]
之半鉅萬為報功曹卻焉所親强之受功曹有恐殃及
子孫之語至今鄉人猶能誦之又甞赴官江州未至次
於徳安縣㑹曹翰屠江州縣吏例以功曹繫獄功曹憂
悸黙禱時天旱獲雨雪之應已而杻械自脱甞於所供
觀音地藏畫像親記其事甚詳其五世孫轂得之鄉僧
乆寶藏之政和七年春叔祖右司客居益浦轂叙述本
末寓書叔祖求證其事獲書如此功曹不朽之託其在
兹乎明年十一月陳淵題
[022-13b]
  書蕭茂徳楚詞後建功/
右楚詞十巻峽江蕭茂徳得之叔祖了翁之家葢翁之
所甞讀而以善本校定者塗竄注改皆其親筆觀其心
畫想見其為人則其遺風餘烈或得於此此所以為可
寶也茂徳翁之孫壻也始予見其初昏於南康恨未之
欵後八年訪余於永豐之官舍攷其學問以窺其志之
所存葢足以知翁之㣲而能推大其所未究者已而出
此書相示感余疇昔至於流涕太息則其寶是物也豈
[022-14a]
徒然而已哉建炎二年六月二十日姪孫陳淵書
  <書了齋筆供養發願文右筆供養發願文乃了翁謫官合浦過長沙時為興化
平禪師作也翁甞寫華嚴經盡八十巻不錯一字或以
問之曰方吾落筆時一㸃一畫心無不至焉故能如此
夫心與筆相應而筆與經黙㑹則華嚴樓閣之内種種
所有莫不呈露於目前矣以是求佛雖不出几硯之内
曷甞不與善財同叅乎宜其語言之妙如佛所説使後
[022-14b]
之以毛錐子隨喜佛事者誦其文可依之而入也璨公
方寫是經謹書以為贈紹興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姪孫
淵書
  襍説十三叚
仁人心也人皆有是心而不能至於仁者失其本心故
也故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知所求則得
其心得其心斯得仁矣寂然不動感而後應其應也因
物而已初無一毫之私也無私故能合并以為公公則
[022-15a]
仁在其中矣孟子又曰三子者不同道其趣一也一者
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故商之三仁同
謂之仁者亦以得其本心而已不然一於私而已此之
謂失其本心
人臣之事君義所當然而其志或不同上焉者為道
術其次為功名义其次為爵禄而已茍志在爵禄而
已固不足道若未能舍爵禄而喜功名葢數千百人
而不一遇也至於資功名以行道術又其卓然不
[022-15b]
羣希世間出者耳故人主用人不可不察也夫惟
知爵禄之士為可輕則必知道術之美為可重與
之重則信之篤信之篤則言聽計從而治效見矣
雖然君臣以義合者也必欲重與之篤信之相期
於臯䕫稷契之間適然相值亦何從而察之耶唯
其學同然後有道術者得行其志其志同然後立
功名者得盡其術故志同而學不同者人或得而
間之學同而志不同者始雖或離而終必合葢湯
[022-16a]
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皆學焉而後臣之此其所以
始終如一而天下國家可得而理也古者君臣之際如
石投水何有不合若乃以水投石而冀其同心同徳以
濟世務是猶相索於形骸之内而望其精神之黙契何
可得耶
為善無求名黙而脩之不求人之知可也為惡無近刑
惡其可為乎為是説者葢不知人性本善而未甞有惡
也孟子之言性善葢本於孔子所謂一隂一陽之謂道
[022-16b]
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之説故性之本善而已矣離乎善
斯入於惡矣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可見乎
此為善之誠也何貴於近名乎若夫為惡而不恃人之
知且以不近於刑為貴此姦人之所為也又可進耶莊
周之學出於老氏老氏同善惡而以歙張强弱為㣲明
之術且曰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故莊周見而恱之因
發此論揚雄遂以善惡混為人之性至言人偽特係乎
作輟之間而已其説葢有取於老氏言道徳之意此為
[022-17a]
不知善惡之所以分也孟子教人為善而去利為利未
必皆惡然志在於利而不明乎義此惡所由起也故曰
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又對梁惠王曰
何必曰利又語宋牼曰先生以利説秦楚之王使三軍
之士樂罷而恱於利終至父子兄弟懷利以相接以亡
其國其惡利如此葢以惡之所由起不可不禁耳然則
孟子所謂性善之説實本於孔子夫豈不察而王氏乃
曰揚子之言性兼性之不正者言之也葢有取於善惡
[022-17b]
混之説也其曰義者陽也利者隂也隂當隱匿陽當宣
著利非不可為也特不當宣著為利之實而已此不知
利之為害將使善惡兩行如莊周之所為也其言民可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義實出於孔子而非孔子之本意
葢其源流如此故其為天下假借六藝之言變亂事實
傅㑹先王之法隂奪民財雖能茍安於目前而後用其
術者卒至大亂抑有由矣孟子曰誠身有道不明乎善
不誠其身矣又曰人無有不善夫善固未易擇也吾故
[022-18a]
非莊周而是孟子反之於正以明王氏之不知道云
五霸假之也夫假之者外也聖人亦許其假乎曰此罪
五霸之辭也非許之也孟子曰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又
曰春秋無義戰而春秋之事則齊桓晉文也其不許明
矣然則其説云何曰所謂乆假而不歸者不歸於帝王
之誠也烏知其非有則以五霸終不知其非已有也不
知其非已有也者以竊其名樂其利不由乎中而為之
也故曰五霸假之也罪五霸之辭也若夫堯舜性之也
[022-18b]
此由仁義行得之自然而然也湯武身之也此行仁義
有心於為之也性之為自誠而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身之為自明而誠勉而後中思而後得誠無淺深皆由
中而出也既謂之假則亦偽而已誠與偽相去逺矣此
五霸之所以分也
或曰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從之為言無所要
而自至也與要之者異矣曰脩天爵以俟人爵猶未能
㤀乎人爵也然則如之何曰從之者任其自爾之謂也
[022-19a]
在我者徒知脩天爵而已人爵何有焉從之字與從其
白於外也之從同
孟子之稱栁下惠曰油油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唯不
自失此下惠所以為介直道而事人三黜於士師而不
去推而之於三公一也夫如是其和足稱也子思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而孟
子則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或以義為
尊賢或以義為從兄何以不同曰子思之言自家以及
[022-19b]
國孟子之言脩身以及家此其所以異也夫義因仁而
廣之唯所施之宜而已施之於家由事親别而為從兄
宜也施之於國由親親别而為尊賢亦宜也合而為仁
離而為義無二道也以其言脩身以及家故終之以樂斯
二者以其言齊家以及國故始之以為政在人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特惡不仁者之事也若夫好仁
則為已有矣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何也勞者撫人以恩為
[022-20a]
之道也誨者教人以善為師之道也非其所當勞而
勞之非其所得誨而誨之則人斯不服矣愛而不已則
疑於勞忠而不已則疑於誨為愛為忠而入於勞與誨
者君子之所當戒然受其勞與誨亦宜察也
樓仲輝云從來解書義誰解得好余曰若論注解莫無
出荆公由漢以來專門之學各有所長唯荆公取其所
長絢發於文字之間故荆公為最仲輝云穿鑿奈何余
曰穿鑿固荆公之過然荆公之所以失不在注解在乎
[022-20b]
道術之不正遂生穿鑿穿鑿之害小道術之害大仲輝
曰荆公之說本於先儒先儒亦有害乎曰先儒只是訓
詁而已不以已意附㑹正經於道術初無損益也只如
荆公引擅生殺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此申商韓非之
所為豈是先王之道而彼不悟反以證經曰此自荀子
之說何為不善曰若論道則荀卿容有不知者其說亦
何足取荀卿之門出李斯斯之術卒以亂秦源流有所
自矣然則書言惟辟作福惟辟作威非耶余曰今人勸
[022-21a]
人主攬權多用此説而不知聖人之言意有所主其下
文云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
害於而家凶於而國葢曰威福之作唯人主當耳人臣
如此必致凶害所以戒也豈生殺由我之謂哉曰用人
惟已之義又如何曰用人惟已見賢焉然後用之不以
左右大夫國人之譽而用人也人主深居九重人之賢
否何自而知之必有以聞於我者其用不用則在我矣
是之謂用人惟已如今之特㫖識者不以為然豈有有
[022-21b]
司定罪不至於此而人主固欲重行此何理哉故凡人
主欲攬權柄者必為臣下所奪矣趙韓王再相太宗既
罷對於便殿太宗問人主如何得威柄在已對曰若事
事付之有司則威柄在已若事事要出於已則威柄歸
宰相矣天下以為名言或曰普自以不復用故言於太
宗不然亦普之所秘也
曽天㳺云人須是躬行說得不濟事余曰此極是然不
獨行之艱知之亦難只為不知知豈不能行曰人非下
[022-22a]
愚誰不知者只為不能行若日中見溝塹終不到陷在
其中唯夜間則不可知余曰只為日中見得分明且非
獨夜間如盲人雖日中亦有時乎為溝塹所陷不見故
也此所以貴乎知知之則能行之矣
吕居仁云曽問楊丈舍生受生事楊丈答云俟他日面
見說子細後來楊丈有事至今不得其說如何余曰來
無所從去無所止不知捨是何人受是何人曽天㳺云
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所謂為已盡其在我者
[022-22b]
而已此甚分明不知為人如何說又謂子韶云為人乃
求人之知恐不然予曰為人如有人則作無人則輟之
類是也為已何干人事此聖人發明古今學者之所以
不同大率後世作事都是為人如五霸假仁義以尊周
室徒恱其名其誠安在誠是為己偽是為人己未十一月十七日夜夢邵康節論數手持一巻紙縱
横界如棊局其上有字不依窠眼翻巻之示余云天地
之數不可干他陽生自至余甞論命以謂上聖至於下
[022-23a]
愚莫不有分分既定矣不能乗之以往而欲致力於其
間非贅則𧇊故人為非命也孟子曰莫之致而至者命
也周公告君奭曰在亶乗兹大命所以處之其說盡矣
由是言之數既已定又豈可干乎待其自至可也世之
不知命者謂人力可以必為縱其欲利之心無所不至
而終無所成者多矣或者推之荒忽一切不為怠惰委
靡使天之所賦莫或助之其亦自暴自棄而已二者胥
失也故命於人無不定聖人安之君子信之至於下愚
[022-23b]
則役於隂陽而不自知矣 
 
 
 
 
 
 黙堂集巻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