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55 御定淵鑑類函-清-張英 (WYG)


[36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九
  火部一火/煙 烽燧/
   火一
 原釋名曰火化物也亦言燬也物入即皆毁壊也 說
 文曰熯蒸火也煨盆中火也熛火飛也熲爚火光也
 元命苞曰火之為言委隨也故其立字人散子者為火
  易曰離為火 又曰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又曰火
[364-1b]
 就燥 又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
 命 増又曰天與火同人山下有火賁澤中有火革木
 上有火鼎山上有火旅火在水上未濟 詩曰叔在藪
 火烈具舉 又曰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 原尚書曰
 藻火粉米畫為火/形也 又曰火炎崑岡玉石俱焚言火逸/而燼玉
 也/天吏逸徳烈于猛火 又曰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
 邇其猶可撲滅火炎不可近尚可撲滅諭/言不可信尚可刑戮也 又曰洪範
 五行二曰火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増又曰予若觀火
[364-2a]
 又曰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絶 原禮記月
令曰孟夏之月盛徳在火 又曰仲春無焚山林 増
又曰季春出火為焚也 又禮運曰後聖有作修火之
利笵金合土以炮以燔以烹以炙 又表記曰火之於
民也尊而不親 周禮曰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
國火以救時疾季春出火民咸從之季秋内火民亦如
之時則施火令凡祭祀則祭爟凡國失火野焚莱則有
刑罰焉 又曰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注夫遂/陽燧也
[364-2b]
 又曰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注謂季春将出火/也火禁謂用火之
處及備/風燥 原左傳曰火龍黼黻 又曰郯子曰炎帝以
火紀官故為火師而火名 又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
或食於咮心鶉星咮/鶉首也以出内火是故咮為鶉火心為大
謂火正之官配食於火星也建辰之月鶉火星昏見/南方則令民放火建戍之月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
見則令民内火/以禁放火者也 又曰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
又曰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増又曰鄭鑄刑書士文伯
曰火見鄭其火乎火未出而作火以鑄刑器火如象之
[364-3a]
不火何為 又曰子産曰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
 又曰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夏之八/月辰星
見在天漢西今孛星/出辰西光芒及天漢申湏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天事
恒象天道恒以象/預告於人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諸侯其有火
災乎今火向伏故知當/湏火乃布散為災 原山海經曰厭火國獸身黑
色火出口中言能/吐火 増又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其上多
火 又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濵赤水後黑水前有山名
曰崑崙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即然今扶南東萬/里有蓍薄國
[364-3b]
東復五千里有火山國雖霖雨火常燃有白䑕常出/山邊求食人捕之以毛作布而今之火浣布此類也
原譙周古史考曰古者茹毛飲血燧人初作燧火人始
燔炙 國語曰火焚其彞器子孫為疑由王者蔑棄五
則常/也 増又曰火無災曰煇 史厯書曰顓帝命火
正黎司地 漢書曰蒯通曰臣之里婦與諸母相善夜
亡肉姑以為婦盗遣之里母即束緼請火亡肉家曰昨
夜犬得肉鬪相殺請火以治之 五行志曰火南方揚
光輝為明者也其於王者南面向明而治 後五行志
[364-4a]
注曰火者陽之精也火性炎上人所用烹飪者也 原
魏武帝明罰令曰聞太原上黨西河鴈門冬至之後百
有五日皆絶火寒食云為介子推 増北史王劭上請
變火曰在晉時有人以洛陽火渡江者世世事之火色
變青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火
氣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舊火理應有異 隋天文
志曰火為威徳 元史祭祀志光禄卿以陽燧取明火
供爨 又曰執炬者以炬燎火 原莊子曰指窮於為
[364-4b]
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以指盡前薪之理故火傳而不/滅譬得納養之中故命續而不
絶/ 増又曰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皭火不
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又曰利害相摩生火甚多
原尸子曰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 孫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
五曰火燧 増荀子曰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原春秋
繁露曰若火不炎上秋多電由王者視不明也 又曰
若人君惑於䜛邪内離骨月外疎忠臣咎及於火則大
[364-5a]
旱必有火災 淮南子曰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陽燧/金也
日髙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餘有頃焦吹之則得火 増又曰練木生火練
火生雲 又曰失火而遇雨失火則不幸遇雨則幸也
故禍中有福也 又曰槁竹有火弗鑚不然 原抱朴
子曰南海之中蕭丘之上有自生之火常以春起而秋
滅丘方千里當火起時此丘上純生一種木火起正著
此木木雖為火所著但小焦黑人或以為薪者如常薪
但不成炭炊熟則灌滅之後復更用如此無窮又夷人
[364-5b]
取木華績以為火浣布皮亦剥以灰煮為布但不及華
細好耳 又曰有白䑕大者重數斤毛長三寸居空木
中其毛亦可績為布故火浣布有三種焉 春秋潛潭
巴曰火從井出有賢士從人起火明賢者象賢者/屈滯象從井出 春
秋考異郵曰火者陽之精也 風俗通曰城門失火禍
及池中魚按百家書宋城門失火自汲池中水以沃之
魚悉露見但就把之 又曰夫火者南方陽光輝為明
聖人嚮之而治取其象也 増白虎通曰火之為言化
[364-6a]
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 原白澤圖曰火之精宋無忌
 増河圗汴光篇曰陽精散而分布為火 宋程子曰
本朝鑚木取火謂火生於木非也两木相戛用力極則
陽生金以石相軋則有火非特木也 元臨川呉氏曰
君火正夏之交東南之維震㢲也相火正夏之時正南
之方離也 原𤣥中記曰南方有炎山焉在扶南國之
東加營國之北諸薄國之西山從四月而火生十二月
火滅正月二月火不然山上但出雲氣而草木生葉枝
[364-6b]
條至四月火然草木葉落如中國寒時草木葉落也行
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過此山下取柴以為薪然之無
盡時取其皮績之為火浣布 十洲記曰炎洲在南海
中地方二千里去岸九萬里上有風生獸似豹青色大
如狸張取之積薪數車以燒之薪盡而此獸在火中然
其毛不焦斫刺不入打之如皮囊以鐵錐鍜其頭數十
下乃死以其口向風湏㬰便活而起以石上菖蒲塞其
鼻即死取其腦菊花服之盡十斤得夀五百嵗 又曰
[364-7a]
有火林山山中有火獸大如䑕毛長三四寸或曰山可
百里許取其獸毛績以為布名曰火澣布國人衣服之
垢洿以水浣濯之終日不潔以火燒布兩食乆許出其
垢即去白如雪 増西京雜記曰樊噲問陸賈曰自古
人君受命於天有瑞應豈有是乎賈曰有之夫目瞤則
得酒食燈火華則得錢財故目瞤則祝之火華則拜之
况天下大寳非天命何以得之哉 原廣志曰火洲在
南海中火然洲其木不死更鮮 博物志曰積油萬石
[364-7b]
則自然生火泰始中武庫火積油所致也 増古今注
曰陽燧以銅為之形如鏡照物則景倒向日生火 拾
遺記曰岱輿山有草名莽煌葉圓如荷去之十歩炙人
衣服則燋鳥獸不敢近也刈以為席冬彌温以枝相磨
則火出 又曰燧明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丈雲霧
出於中間折枝相鑚則火出矣後世聖人以食救萬物
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鶚以口啄樹粲然火出聖
人因取小枝以鑚火號為燧人氏在庖犧之前則火食
[364-8a]
起乎兹矣 原地鏡圗曰黄金之見為火 異苑曰臨
卭有火井漢室隆則炎赫彌熾桓靈之際火勢漸微
増郡國志曰連渾府有火井炎氣上升以草焚之則煙
騰火發故名焚臺 原括地圖曰神丘有火穴光照千
里 増齊地記曰東武有火木燒之不死亦不損也
唐文粹楊烱渾天賦師門何術兮驗火而登仙 或問
朱子曰四時取火何為季夏又取一番朱子曰土王未
月故取之 陸游老學菴筆記曰南鄭見一軍校火山
[364-8b]
軍人也言火山之南鋤鑊所及烈燄應手涌出故以火
名軍 續文獻通考曰遼道宗清寧中扈駕車營火賜
錢粟及馬有差 又曰太康中祥州火遣使恤災 明
陸深清暑筆談曰廣野中陽燄望之如波濤奔馬
  火二
原禮含文嘉曰燧人始鑚木取火 列仙傳曰甯封子
黄帝陶正掌火能作五色煙 家語曰堯火帝而王尚
赤 列仙傳曰陶安公六安冶師也數行火一旦散上
[364-9a]
紫色衝天湏㬰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與天通
呂氏春秋曰伊尹說湯五味九沸九變火為之紀 増
史記曰武王既渡河有火自上復下至於王屋流為烏
其色赤 原韓詩外傳曰晉平公藏寳之臺燒救火三
日三夜乃勝之公子晏束帛而賀曰臣聞王者藏於天
下諸侯藏於百姓農夫藏於囷庾今百姓乏於外而賦
斂無已昔桀紂殘賊為天下戮今皇天降災於藏臺此
是君之福也 韓子曰魯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
[364-9b]
國哀公懼自将衆趨救火左右無人盡逐獸不救火乃
召問仲尼仲尼曰夫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
賞此火所以不救也事急不及以罰救火者盡賞之則
舉國不足以賞於民請從行罰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
降北之罪令下未徧火已滅矣 又曰越王問於大夫
種曰吾欲伐呉對曰可矣何不試焚宫室於是遂焚宫
室民莫能救火乃下令曰民之救火而死者比死敵之
賞民之塗其體被濡衣走火者左右各三千人 呉越
[364-10a]
春秋曰越王思報呉冬則抱氷夏則握火 戰國䇿曰
楚王遊雲夢野火之起也若雲霓 史記曰龎涓追孫
臏臏量其行暮當至馬陵乃伏兵斫樹白而書之曰龎
涓死此樹下於是令齊軍萬弩夹道暮火舉而俱發涓
夜至見白書乃舉火燭讀之未畢萬弩俱發㳙敗死
又曰騎刼攻即墨田單取牛千頭衣以五采束刃其角
結火其尾穿城而出壯士隨牛後火光明炫耀燕軍視
牛皆龍文所觸輒死 列女傳曰梁姑姊其室失火兄
[364-10b]
子與二子在内欲取兄子輒得其子火盛不得復入婦
人曰梁豈可户告人曉邪被不義之名何面見兄弟國
人哉遂赴火而死 増魚豢典畧曰泰伯出獵至於咸
陽有火鳥流下化為白雀銜緑丹書集於公車 原三
輔黄圗曰秦始皇帝葬驪山六年之間為項王所發牧
兒墮羊冢中然火求羊燒其槨藏 漢書曰項王西屠
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焚其宫室火三月不滅 東觀漢
記曰郅惲為長沙有義士古初遭父喪未𦵏鄰人火起
[364-11a]
及初舍棺不可移初冐火伏棺上㑹火滅 又曰廉范
為蜀郡成都地廹屋狹百姓夜作以供衣食又禁火民
復弊之失火者日屬范令夜作但使儲水百姓皆恱
又曰梁鴻牧豕長安上林苑中失火延人家問所燒財
物悉推豕償之其主言少鴻願以身作躬執其勤 神
仙傳曰欒巴為尚書正旦㑹得酒西南潄云成都市失
火潄酒作雨 樊英列傳曰英隐于壺山嘗有黒風從
西方起英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潄之
[364-11b]
乃令記其日後有從蜀来者云是日大火黑雲平旦從
東起湏㬰大雨火遂得滅 汝南先賢傳曰郭慮從南
郊含酒東北三噀云齊失火以厭之後齊果上火事
又曰蔡君仲有至孝之心母終棺在堂西舍失火将至
君仲伏屍號哭火越向東家陳留耆舊傳曰劉昆為
江陵令民有火災昆向火叩頭即霈然下雨詔問反風
滅火虎北渡河何以致此昆曰偶然爾帝曰此長者之
言也 英雄記曰周瑜鎮江夏曹操欲從赤壁渡江南
[364-12a]
無船乗簰從漢水下住浦口未即渡瑜夜宻使輕船走
舸百數艘艘有五十人移棹人持炬火火然則廻船走
去去復還燒者湏㬰燒數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
遁去 捜神記曰糜竺常從洛歸未至家數十里見路
次有好新婦從竺求寄載行二十餘里新婦謝去謂竺
曰我天使去當往燒東海糜家感君見載故以相語竺
因請之曰不可不得不燒君快去我緩来日中必火發
竺乃急行達家便出財物日中而火大發 異苑曰晉
[364-12b]
惠帝元康三年武庫火燒孔子履漢髙斬白蛇劒王莽
頭等 晉中興書曰殷浩北伐江逌為長史逌取百雞
以長繩連脚皆繫火一時驅放飛過塹集於羌營火皆
然 増葛仙公别傳曰公與客談話時天寒公謂客曰
居貧不能人人得爐火請作一大火以共煖焉仙公因
吐氣火赫然從口出湏㬰火滿室坐客皆熱脱衣矣
晉書曰晉宫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愍懐太子年
五嵗牽帝裾入闇中帝問其故太子曰暮夜倉卒宜備
[364-13a]
非常不宜令照見人主也由是竒之 又曰韓康伯家
貧年數嵗母為作襦令伯執熨斗謂之曰且著襦尋當
作複褌伯曰不復湏母問其故對曰火在斗中而柄尚
&KR0623今著襦下亦當煖母甚異之 又曰王獻之常與兄
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出不遑取履獻之
神色怡然徐喚左右扶出 又曰庾亮鎮武昌夜半望
見城内有數炬火從城上出如大車状白布幔與火俱
出城東北行至江乃滅 原抱朴子曰呉世姚光有火
[364-13b]
術呉主積荻千束火焚荻了盡光恬坐灰中振衣而起
 増梁書曰阮孝緒家貧無以爨僮妾竊鄰人樵以繼
火孝緒知之乃為不食令撤屋而炊 後魏書曰祖瑩
好學以夜繼晝父母恐其成疾禁之後然火讀書以衣
被蔽塞窗户恐為家人所覺也 又曰蕭鸞遣魯康祚
侵太倉口傅永以賊若夜来必應渡淮以火記其淺處
永既設伏乃宻令人以瓠盛火渡淮南岸當深處置之
教之云若有火起即以然之其夜康祚等来斫永營東
[364-14a]
西二伏挟之康祚等奔淮水火既競起不能記其本濟
處遂望永所置之火而争渡焉水深溺死斬首數千級
 北齊書曰神武西征登鳯陵命李義深李士畧共作
檄文皆辭請以孫搴代神武乃引搴入帳自為吹火促
之搴神色安然援筆立就 孔帖唐太平公主下降自
興安門内設燎相屬道樾為枯 九國志呉盧文進遷
潤州節度城中火救之不息文進怒自出州門使召馬
歩使将斬之聲至火即滅續文獻通考曰唐鄭潛曜
[364-14b]
母代國長公主寢疾潛曜刺血為書請諸神丐以身代
火其書而神許二字獨不化翼日立愈 宋王銍黙記
曰周王朴夜與世宗微行止五丈河旁中夜後指謂世
宗曰陛下見隔河如漁燈者否世宗隨亦見之一燈熒
熒然迤邐甚近則漸大至隔岸火如車輪矣其間一小
兒如三數嵗引手相指朴曰陛下速拜之既拜漸逺而
沒 續文獻通考曰宋顧筆仙鬻筆遇仙年九十七一
日積葦庭中坐其上自舉火焚之但見烈焰中乗火雲
[364-15a]
而去 又曰遼太宗㑹同元年三月虎官楊單赴乾寧
陵為滄州節度使田武名所圍髙模翰與趙延夀聚義
往救有火光自模翰目中出縈繞旗矛焰如流星乆之
模翰喜曰此天贊之祥也遂進兵殺獲甚衆 又曰金
太祖初伐遼師唐古岱旺結之地諸軍禳射介而立有
如烈火起於人足及戈矛之上人以為兵祥明日至扎
扎水光復如初後果克敵 又曰收國元年正月進師
伐遼次寧江州有火光正圓自空而墜上曰此祥徵酧
[364-15b]
白水而拜進逼蘇庫努城大敗遼師 又曰金温石相
州人幼孤母終廬墓側旦作粥一盂析為三食之不復
舉火 又曰郭斌女奴者斌守㑹州城破妻子自焚死
女奴自火中抱兒出授人曰将軍盡忠此其兒也幸哀
而收之言畢復投火死元将聞之為保其孤 又曰元
順帝二十三年石州有人持鎗矛忽生火焰抹之即無
揺之即有 元史余丙建徳遂安人父亡結廬古山下
殯其中日閉户守視有牧童遺火延殯廬丙與子亟撲
[364-16a]
不止欲投身火中與俱焚俄暴雨火滅 又曰劉源歸
徳中牟人母呉年七十餘病不能行火起延至其家源
趨入抱母為火所焚而死 續文獻通考曰明武宗正
徳中山東文登縣火起桑樹樹燔而枝葉無損 又曰
江西餘干縣仙居寨夜大雷電有光如箭墜旂竿上如
燈籠光照四野士卒撼其旂直飛上竿首因發砲衝之
其火四散鎗首皆有光如星湏㬰而滅 又曰裴慶蘇
州人二十七代天師某抵姑蘇知其異人長跪延之慶
[364-16b]
約三年後俟我於廬峰頂上遂别去越三年果歸擔棄
履數石壘一洞自入塞其門火自内發焚訖烈焰中猶
見慶乗白鶴昇天天師俟於廬峰頂慶果至並去莫知
所之 又曰江西唐治父以九十卒鄰家火起或挽之
出曰父在此我死不出火息後所居巋然獨存孝子竟
以薫炙伏棺死
  火三
原化雀 流烏上魚豢典畧二下/史記並詳前 外照 内隂湛方/生論
[364-17a]
曰俗之談者以為火外照無納影之能内鑒無朗闇之/功也 張隐文士傳曰離火隂居内故鑒之可映也
 焚芝 爨柘抱朴子曰慮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 淮南子曰夏爨柘燧火冬爨松燧
火/ 登庫 搆祠左傳曰宋衛陳鄭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庫以望之 漢書陳勝呉廣叢
祠中夜搆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束緼 徙薪上詳前一託桓譚/新論傳曰 言淳
于髠至鄰家見其竈突直而積薪在旁謂/曰此有火災即更為曲突而逺徙其薪 光㦸 生
沈約宋書曰晉惠帝永興元年成都王伐長沙每夜/戈㦸鋒有火光如懸燭 漢書曰車師後王姑句家
矛端生火其妻股訾陬謂姑/句曰矛端生火此兵氣也 蔽窗 塗隙上祖瑩詳/前二 韓
子曰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故丈人無火難白圭無水患 連雞 結
[364-17b]
並詳/前二 珠扞 荷厭國語曰楚王孫圉聘於晉謂趙/𥳑子曰珠足以扞火災則寳之
泉沈約宋書曰殿屋之為圓/ 方井蒹荷華者以厭火祥 燄燄 烈烈上尚書並/下毛詩
詳前/一 泥中 水上魏收後魏書曰張天錫時有火/然於泥中 下易經詳前一
臨卭井 神丘穴並詳/前一 延北閣 越東家范蔚宗後/漢書章帝
時新平王家失火延及北閣後殿甚崔鴻前趙録曰劉/殷曽祖母柩在殯西鄰失火風飈 盛殷夫婦叩殯火
災遂燒/東家 順星 取日周禮季春出火季秋納火注云/順火星藏見而出納火也 金
燧取火/於日也 去藁 徙薪左傳去表之藁注表火道藁草/也 漢書曲突徙薪無恩澤焦
頭爛額為上客漢時人有/上書論徐福先言霍氏也 燔柴 然□書燔柴祭天/ 論衡曰夫
[364-18a]
然一□火爨一尺氷終日不&KR0623持一尺氷置庖厨中終/夜不寒何也微之感大不能動也今鄒子不過如□火
尺氷而皇天巨大不徒鑊氷庖厨也一仰/天歎天為雨霜何天之易感霜之易降 燒棧 焚
史張良勸漢王/ 左傳秦孟明 祭爟祈墉周禮爟火也祭之者/報其為明之功也詳
前一火左傳子/産祈 於四墉 鑚燧 徹屋周禮改火燧人氏始用/火春取榆栁之火夏取
棗杏之火秋取柞槱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中鑚火/各異逐時也 左傳宋樂喜火所未至徹小屋塗大屋
陳畚挶具綆缶備水器量輕重蓄水潦積土塗/廵丈城繕守備表火道具正徒令燧正奔火 沈熒
 飛燄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 髙燄飛扇 禍始 治象左傳士文/伯對晋侯
商人閲其祸敗必始於火是以知/天道将有火 風俗通詳前一 方揚 不息詩燎/之方
[364-18b]
揚詳莊/子 一 不親 非愛禮表記詳前一愛韓詩/外傳不數易非 火也 不禁
 先言東觀漢記亷范為蜀守不禁火但嚴水備人歌/曰不禁火民安作 漢書魏勃曰失火之家豈
暇先言主人/後救火乎 鬱彼 赫然鬰彼火氣前葛/仙公吐詳 二 供祭祀
 救時疾周禮司烜氏以陽燧取明火於日以供祭祀/之明燭注以明火&KR0761燭也 司爟氏詳前一
 仙公吐 介子焚葛𤣥詳二子晋文/公焚林介 推死 焚雉裘 濡
馬褐晉帝焚雉頭/裘 下救火 焚柏梁 燒夷陵柏梁焚而作建/章以厭火 白
起攻楚/燒夷陵 叫宋廟 焚吳宫左傳或叫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於亳社如曰譆
譆火秦始皇時呉宫吏/以 照鷰窠燒呉宫 抱薪救 起屋厭文子是猶/抱薪而救
[364-19a]
火起漢書言越/俗 屋以厭火 書焚室 罰焚萊鄭子産書焚室而/寛其征與之財
下詳前一司爟氏注/野焚萊擅放火者 焚巫尫 燒公署魯旱公欲焚/之 晋尚書
荀顗曰近太祝署失火燒三間半署在廟北隔道在重/牆内又即已滅頻為詔㫖所問主者以詔聞顗責尚書
不按禁止此/輩皆為過當 濡帷從 脫械救易林濟濡帷幕鬰攸/從之䝉葺公屋 劉
榮坐事郡付縣獄為野火所及/榮脫械救火事畢還獄自著械 災西門 禳回禄西/門
之外天災有幣無性用馬祀盤庚皆非禮神鄭/子産禳火於𤣥𠖇回禄𤣥𠖇水神回禄火 劒飛
武庫 象奔呉師晉武庫火累代寶盡焚見斬蛇劒飛/出屋 左傳楚昭王使執燧象以奔
呉師謂以/火繫象尾 丹丘千年 秦宫三月拾遺記曰丹丘千/年之燒 下詳前
[364-19b]
二/ 望而畏之 蹈而死者子産語詳前一死論語/水火吾見蹈而 者矣
廟焚則哭 廐焚則拜禮有焚先人之廟者則哭三日/ 廐焚孔子拜鄉人之為火來
者/ 兵猶火也 鄭其火乎左傳弗戢将自/焚 下詳前一 用馬於
四墉 祓禳於四方宋樂喜使祝宗用馬於四墉墉城/也積隂之氣故祝之 左傳國不
市大為社祓禳於四/方振除火災禮也 陽精 炎徳 生木 尅金
陽精上騰 炎氣旁逹 雖政在救災 而仁唯愛物
 徒望成都之雨 誰反江陵之風 配五行而攸序
 備六府而孔修 季桓為政猶止傷人 尼父退朝
[364-20a]
不問乎馬 増拜華 刈草陸賈語火華則拜之詳前/一 莽煌草以枝相磨則
火出詳/前一 代日 勝月拾遺記宛渠國夜則琢然石以/代日光火大如粟輝耀一室
莊子曰月/固不勝火 服霜 練雲抱朴子曰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或服飛霜之散則不
熱㓜伯子生仲都二人衣重裘曝夏日中周以/爐火口不稱熱用此方也 淮南子詳前一 然木
 啄枝神異經曰南荒外有火山長四十里廣四五里/其中生木晝夜火然得暴風雨火不滅 拾遺
記燧明國/詳前一 錯木 消金河圗挺佐輔曰伏羲禪於伯/牛錯木作火 淮南子曰金
堅則火/消之 如輪 似幔周世宗事詳前二/ 庾亮事詳前二 内暗 外
宋張載正䝉曰火内暗而外明水張衡靈/憲曰日匹火月匹水火則外光 則含影 水妃
[364-20b]
土母宋蘇軾詩曰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主明陸深/清暑筆談曰香品皆産南方南離位離 火火為
土母火盛/則土得養 反風 潄雨續文獻通考元僧振藏主性/慧居鄞城西海㑹寺一日往
定海見主家火起以杖指之乃/反風而滅 漢欒巴詳前二 獸吐 鳥銜續文獻/通考明
萬厯時延綏定字四墩房屋上瓦獸口内火燄二三尺/ 拾遺記曰郅寄字君珍䘮親盡禮去墓一百里毎行
常有鳥銜/火以夾之 八人 四老孔帖曰唐翟天師乾祐常入/䕫州市大言曰今夕當有八
人過此可善待之人不之悟其夜火焚數百家八人乃/火字也 又曰王維輞川林下坐用雷門四老石燈滅
則石中/鑚火 石軋 木摩宋程子語詳前一則莊/子曰木與木相摩 然 女丁
 婦壬韓愈陸渾山火詩曰/女丁婦壬傳世婚 畬田 焚稾杜甫詩畬/田費火聲
[364-21a]
則唐書段秀實徙涇州别将王童之謀夜焚槀積救火/ 亂秀實嚴禁備夜中火發令軍中曰敢救者斬明日
捕斬以狥/遂遷涇州 賜粟 恤災遼道宗清寕/中事詳一 焚和 燒山
上莊子詳一彌圓覺經曰如/取螢火燒湏 山終不能著 照蟹 驚猨宋蘇軾詩/曰野竹爆
哀聲幽桂飄寃芬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又曰照山炬火落猨驚 隂巖 陽燄宋/歐
陽修詩曰隂巖火自生/ 明陸深語詳前二 筒盛 矛見博物志曰臨邛/有火井深六十
餘丈火上出人以筒盛火行百里餘/猶可然也 元順帝時事詳前二 焚槐 炎草莊/子
水中有火乃焚大槐寒陸景典語曰衝風/之吹枯枝烈火之炎 草武王伐紂勢也 如粟 似
古今注曰宣帝地節元年上郡沙中夜有/火如粟出不熱 杜甫詩曰爐存火似紅 吹熒
[364-21b]
潛扇劉禹錫觀火詩吹熒照水府忽孔帖劉/承慶明堂災疏㜸煨潛扇倐 成災 呵雷
遊龍李白詩陶公矍鑠呵赤雷/ 劉禹錫詩赤龍遊𤣥都 鴉銜 熊入續文獻/通考明
萬厯中澧州安鄉縣烏鴉羣聚銜絮褁火處明孝宗時/有熊入城何孟春曰宜慎火未幾城内在 有災或問
之孟春曰曽記宋紹興己酉永嘉災前數日有熊至城/下州守髙則謂其倅允縚曰熊於字能火郡中宜慎火
已而/果然 足底生 石中出遼髙模翰詳前二糧元史太/祖至班珠爾河餱 俱盡㑹
一野馬北來諸王哈扎爾射得之遂刳/草為釜出火於石汲河水煑而啖之 錐可却 鳥
不焚杜陽編唐順宗時拘彌國貢却火錐小又曰順宗/朝拘彌國貢雀一雌一雄純黒色大 似燕其聲
清厲殆不類尋常禽鳥若置於烈火中火自散去帝嘉/其異以水晶籠盛之宫人以蠟炬燒之終不能損毛羽
[364-22a]
 炖於風 洩於宻柳宗元湘源妃碑潛火煽孽炖於/融風 韓愈文火洩於宻而為用
且大能不違於道可燔可炙可鎔可甄/以利乎生物及其放而不禁反為災矣 無弗與 若
始然孟子昏夜叩人之門户求水火/無弗與者 又曰若火之始然 廣夀殿 燕子
五代史唐明宗本紀廣夀殿火有司理之請加丹雘/帝喟然歎曰天以火戒我豈宜増以侈耶 孔帖朱
全忠使将攻時溥拔之&KR0270/與妻子登燕子樓自焚死 聲至即滅 觀之彌盛九/國
志詳前二取博物志曰臨邛有火井昔人以/竹木投之 火諸葛丞相往觀視火轉盛 絳旃彤
幢 霞車紅靷韓愈陸渾山火詩彤幢絳旃紫纛旛炎/官熱屬朱冠禈霞車紅靷日轂轓丹㽔
縓蓋緋/繙㠾 孝子不舉 尚書遣禜元史詳二宗續文獻/通考金宣 興定中
[364-22b]
京師屢火遣禮部/尚書楊雲翼禜之 用之彌明 宿之彌壯揚子曰火/用之而彌
明宿之/而彌壯
  火四
原火令周禮時則施火令/注謂令焚萊之時 火禁又曰宫正春秋以木/鐸修火禁因火星入
戒/ 焮子産令行火/所焮焮炙也 煇國語火無/災曰煇 更火漢馬融云/周月令有
更/火 奔火詳徹/屋注 増知火鄭𤣥别傳曰元年十七在家/見大風起詣縣曰某時當有
火災宜祭爟廣設禁備/時火果起而不為害 清火道述征記曰北征有張/母墓舊說張母是王
氏妻王家葬有年後開墓而香/火猶然其家奉之稱清火道 滅火均淮南子曰救/火者汲水趨
[364-23a]
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其方圓銳/橢不同盛水各異其於滅火均也 山火唐温庭筠燒/歌起來望南
山山火燒山田微紅/乆如滅短焰復相連 寒火宋邵雍曰世有/温泉而無寒火 遇火不
續文獻通考金譚處端號長春子寕海人六嵗墮井/遇火俱無所傷得道後書龜蛇二字帖呉六酒肆得
免火/患 然火為疑軍元史雅克特穆爾傳圖們岱爾及諸/王額森特穆爾軍䧟通州雅克特穆
爾急引軍還乗其初至擊之敵軍狼狽走渡潞河夾/河而軍敵列植黍稭衣以氊衣然火為疑兵夜遁
  火五
原詩梁庾肩吾逺看放火詩曰風前細塵起月裏黒煙
生發燄看喬木侵光識逺城 増唐李白續令詠山火
[364-23b]
詩曰野火燒山上人歸火不歸燄隨紅日去煙逐暮雲
飛 宋范成大燒盆行曰春前五日初更後排門然火
如晴晝大家薪乾勝豆䕸小家𢃄葉燒生柴青煙滿城
天半白棲烏驚飛啼格磔兒孫圍坐雞犬忙鄰曲歡笑
遥相望黄宫氣應纔兩月嵗隂猶驕風栗烈将迎陽令
作好春政要火盆生煖熱 楊廷秀雪曉舟中生火詩
曰烏銀見火生緑霧便當水沈濃一炷却因斷續更氤
氲散作霏㣲煖袍袴湏㬰霧霽吐紅光煙如雲表生扶
[364-24a]
桑陽春和日曛滿室蒼顔渥丹疑醉鄉忽然火冷霧亦
滅只見紅爐堆白雪窗外雪深三尺強窗裏雪深一寸
香 元宋无出火詩曰前船去速後䑸忙暗裏尋䑸認
火光何處笙歌歸棹晩髙燒銀燭照紅妆
原賦潘尼火賦曰覽天人之至周嘉火徳之為貴含太
陽之靈暉體淳剛之正氣先聖仰觀通神悟靈窮物盡
數研幾至精形生於未兆聲發於無象尋之不得其根
聽之不聞其響來則莫見其跡去則不知其往似大道
[364-24b]
之未離而元氣之灝瀁故能博贍羣生資育萬類盛而
不暴施而不費其變無方其用不匱鑽燧造火陶冶羣
形協和五味革變羶腥酒醴烹餁於斯獲成爾乃狄牙
典膳百品既陳和羮酋醳㫖酒醲醇烹黿煮鼉灼龜臛
鱗若乃流金化石鑠鐵融銅造制戎器以戒不恭砥鍊
兵械整飾軍容四海康又邊境無寇韜弓戢劒觧甲釋
胄銷鏑為耒鑄戈為耨戰士反於耕農戎馬放乎外廐
及至焚野燎原陸一作/埏火赫羲林木摧一作/摺拉沙礫並
[364-25a]
一作/煎糜騰光絶覽雲散霓披遂及衝風激揚炎光奔逸
𤣥煙四合雲蒸霧萃山陵為之崩弛川澤為之涌沸去
若風驅疾如電逝紛綸紆轉倐忽横厲蕭條長空野無
孑遺無隰不灰無坰不斃震響達乎八𠖇流光燭乎四
裔榛蕪既除九野謐清蕩枝瘁於凛秋候來春而改生
其揚聲發怒則雷電之威也明照逺鑒則日月之暉也
甄陶品物則造化之制也濟育羣生則天地之惠也是
以上聖人擬火以制禮鄭僑據猛以立政功用闗乎古
[364-25b]
今勲績著乎百姓 戴逵流火賦曰火憑薪以傳燄人
資氣以享年茍薪氣之有竭何年燄之恒延 増唐王
起鑽燧改火賦曰爾其始也命工徒案林麓選槐檀之
樹榆栁之木斬而取也期克順於隂陽鑽而改之序不
&KR0317於寒燠爾其鑽也勢若旋風聲如驟雨星彩晨出螢
光夜聚青煙生而陽氣作丹燄發而炎精吐影旁射而
曜威氣上騰而作苦冠五行以斯用審四時而是取司
方守赤以備乎南北東西利物濟人用配乎金木水土
[364-26a]
其猛也物則望而畏矣其炎也人則寒而附之及乎日
月其逝春秋相推取捨有常必假於人力新舊迭用無
乖於天時 又取榆火賦曰太蔟中律勾芒整轡擇木
之宜順天之利歷歷初種常散莢而如錢煌煌是求必
鑽木而成燧啓炎上之氣當發生之辰佐暄妍於獻嵗
助煦嫗於陽春比皇明之燭幽既自邇而及逺叶時令
而委照是捨舊而謀新 崔湜野燎賦曰旭日照爛晴
風蕭索憑燥鼓威倐忽而作光赩赩而傍翥氣曈曈而
[364-26b]
上薄翻紫燄於半天迸紅星而四落騞爾電烈雄然雷
奔泉汨飋飃沙騰霧昏其始也杳然若六氣含象開混
元其少進也赫焉若十日揚光登天門經雪窟而歊靄
突氷凌而沸液烈士賈勇懦夫増氣開耳目之溷濁蕩
胸襟之滯欷 謝觀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曰木鐸
罷廵乃灼燎於榆栁桐花始發賜新火於公卿初燄猶
短新煙未密我后乃降睿㫖兹錫有秩中人俯僂以聳
聼蠟炬分行而對出炎炎就列布皇明於此時赫赫遥
[364-27a]
臨遇恩光於是日觀夫電落天闕紅排内垣乍歷闈璅
初辭渥恩振香爐以朱噴和曉日而燄翻出禁署而螢
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門煖逐来命風隨驛騎咸就
地以照臨示廣徳之遐被燿燿當門煙助松篁之茂熒
熒滿目燄如桃李之春
  &KR0463燧一
増說文曰燧表候也邊有警則舉火 漢書注文頴曰
邊方備寇立髙土櫓櫓上設桔橰桔橰頭兜零薪草置
[364-27b]
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然舉之以相告曰&KR0463多積薪寇
至即然之曰燧顔師古曰晝則燔燧夜則舉&KR0463 隋夲
紀曰隋法賊少舉二&KR0463多舉三&KR0463大逼舉四烽 元史
巴延克宋拜表曰藩屏一空於江表烽煙直接於錢唐
 原甘氏天文占曰權舉烽表逺近沈浮權四星在軒
轅尾西邊地警備&KR0463候相望虜至則舉&KR0463火十丈如今
井桔橰火錘其頭若警備急然火其頭放之權重本低
則末仰見烽火 𤣥女戰經曰諸見舉烽火煙光傳言
[364-28a]
虜且欲起欲知審來否以言者時所加之得陽者不來
得隂者為來法 墨子曰烽火已舉言寇所從來多少
 蔡邕徙朔方上書曰既到徙所乗塞守烽職在望候
憂怖焦灼無心復能操筆成草致章闕庭 庾闡揚都
賦注曰燧火以炬置孤山頭皆縁江相望 増唐六典
曰凡烽候所致大率相去二三里其放烽有一炬二炬
三炬四炬者隨賊多少為差開元二十五年勅以邊隅
無事内地置烽量停近畿烽二百六十所又鎮戍每日
[364-28b]
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 酉陽雜俎曰邊亭堠烽
用狼矢以其煙直上風吹不斜也 續文獻通考宋許
應龍奏曰邇者烽燧告警敵情叵測
  烽燧二
原史記曰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為烽燧火鼓似有
寇至舉燧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 漢書
曰軍臣單于立四嵗匈奴復絶和親大入上郡雲中烽
火通於甘泉 東觀漢記曰亷范為雲中太守始到烽
[364-29a]
火日通故事虜出度五千人乃移書旁郡求助吏白今
虜兵度出五千請移警檄范不聼遂選精兵自将出至
近縣令老弱城守而追之 又曰馬成善治障塞自西
河至渭橋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陘中山至鄴皆築堡
壁起烽燧十里一候 又曰郭伋為并州伋知盧芳夙
賊難卒以力制常嚴烽候明購賞 述征記曰戲水注
渭東有周幽王壘昔幽王亟舉烽以恱褒姒犬戎遂伐
周諸侯玩而弗至戰敗死於斯地 増王世充營於黑
[364-29b]
石圍李密於月城窟密直馳黑石連舉六烽乃觧圍
續綱目宋韓世忠圍金淮揚金約受圍一日則舉一烽
至六烽具舉烏珠與劉猊皆引兵至世忠遂引去
  &KR0463燧三
増詩唐杜甫夕烽曰夕烽來不近每日報平安寨上傳
光小雲邊落㸃殘照秦通警急過隴自艱難聞道蓬萊
殿千門立馬看
原書晉蔡謨與弟書曰軍中耳目當用鼓烽烽可遥見
[364-30a]
鼓可遥聞形聲相傳湏㬰百里非人所及想得先知耳
近别菽麥者皆當觧之而王茍諸人癡頑之甚乃至於
是常令人怪之然烽鼓之法當豫敕諸軍見烽聞鼓便
嚴而此間恒舉烽之後湏文書上言乃符遊軍湏被符
乃當嚴昔年石頭夜半舉烽至明日食時臺中乃知弟
在石頭時隅中舉烽至下晡遊軍故未嚴此即是茍晞
等覆車之軌也
  煙一
[364-30b]
原說文曰煙火氣也焆焆然也 周禮蟈氏掌去鼃黽
焚牡蘜以灰灑之則死以其煙被之則凡水蟲無聲
増元史祭祀志十一曰香鼎大祭有三始煙為歆神始
宗廟則焫蕭祼鬯所謂臭陽逹於牆屋者 又曰一曰
禮神玉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注禋之言煙也周
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 又
曰三曰升禋禋之言煙也升煙所以報陽也 韓非子
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原春秋繁露曰人之言
[364-31a]
醖去煙此竒怪也非人所意也禍福利害無有竒怪乎
 淮南子曰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煙青七十二日
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煙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
火煙白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煙赤七十二日
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煙黑七十二日 又曰哭之發於
口涕之出於目此憤於中而形於外也譬水之下流煙
之上尋火從南反夫又孰推之 又曰以束薪為鬼以
火煙為氣惑也 増抱朴子曰伯喈識絶音於煙燼之
[364-31b]
餘 唐靈壁子曰煙灰同出飛沈自分 鍾㑹芻蕘論
曰焚林成煙其似如雲 原拾遺記曰貟嶠山西有星
池出爛石常浮於水色紅質虗似胏燒之香聞數百里
煙氣升天則成香雲雲徧則成香雨 増顔延之連珠
曰火含煙而煙妨火桂懐蠧而蠧殘桂然火勝則煙滅
蠧壯則桂折 唐栁宗元文曰夜𤑔膏炬晝凌風煙
續文獻通考曰金受尊號殿上下鳴鞭戛敔樂止儀使
副等添香爐煙升 宛署雜記曰燕城煙火有花草人
[364-32a]
物等形統名煙火勲戚家集百巧為一架分四門次第
傳𤑔通宵以為樂
  煙二
原列仙傳曰甯封子黄帝時人為陶正有神人過之為
其掌火能令火出五色煙教其積薪自燒而隨煙上下
猶有骨時人葬之 拾遺記曰晉文公焚林以求介子
推有白鵶繞煙而噪或集介子推之側火不能焚晉人
嘉之為立臺號曰思煙 列子曰趙襄子狩於山中籍
[364-32b]
芿燔林熻赫百里有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衆謂
之鬼物察之則人焉 謝承後漢書曰吳郡徐相為長
沙太守常食乾飯不發煙爨 晉書曰苻堅之将亂也
闗中土然無火而煙氣大起方數十里月餘不滅後為
慕容冲所滅 後魏書曰慕容超之将亡也南郊柴燎
燄起而煙不出靈臺令張光告人曰火盛煙滅國其亡
乎 許邁别傳曰邁少名映有道術髙平閻慶就映受
業慶方去映為燒香皆五色煙出映亦自去莫知所在
[364-33a]
 増廣古今五行記曰前京御史宋詡房壁中煙出掘
而視之别柱然焦詡謂弟澄曰柱之為字主在木右宋
字含木木焦宋破而主存此災之大者也宜思防之
唐哥舒翰傳負薪塞路順風火其車熛焱熾突騰煙如
夜 元史王閏東平湏成人父嘗卧疾夜然長明燈室
中火延籬壁間煙燄閉寝户閏突入火中觧衣䝉父抱
而出
  煙三
[364-33b]
原火含 水滅上詳前一溢漢書曰漢元帝時有童/謡曰井水 滅竈煙灌玉堂流金門
噪鵶 去黽上詳一/下詳二 漲天 連雲沈約宋書曰桓𤣥/使桓謙屯東陵口
卞範之屯覆舟山西髙祖躬先士卒以奔之東北風急/因命縱火煙漲天謙等諸軍一時土崩 劉向熏爐銘
曰中有蘭麝朱火青煙/蔚術四塞上連青雲 五色 四合上詳前二𤣥潘/尼火賦曰 煙
四/合 増咒棗 召雷宋儲泳祛疑說曰舊聞咒棗煙起/心知其為術而不知其所以也後
因叩之道師乃知棗之煙者藏藥於棗託名以咒然之/則藥如煙起 又曰向有行雷法者以夜游艾納數藥
合而為香每燒則煙聚爐上人身鳥翼/恍如雷神所至敬向不知其為藥術也 凝光 含明
王勃序煙光凝而暮山紫明/ 黄庭經肝神龍煙視含 傍起 暮雜潘岳誄青/煙傍起櫪
[364-34a]
馬長鳴暮歐詩/明嵐雜 煙 五侯家 六窗昏韓翃詩日暮漢宫/傳蠟燭輕煙散入
五侯家則元海瓊子曰人當動/念之時 六窗煙昏七竅風號
  煙四
原詩梁簡文帝煙詩曰浮空覆雜影含樹宻花藤乍如
洛霞發頗類巫雲登映光飛百仞從風散九層欲持翡
翠色時吐鯨魚燈 陳張正見浦狹村煙度詩曰茅蘭
夾兩㟁野燎燭中川村長合夜影水狹度浮煙收光暗
鳥弋分火照漁船山人不炊桂樵華幸共然 増唐李
[364-34b]
嶠詠煙詩曰瑞氣凌青閣空濛上翠微迴浮雙闕路遥
拂九仙衣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晩暉還當紫霄上時接
彩鸞飛 王良士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爐煙詩曰霜
㦸羅仙仗金爐引御煙霏微雙闕麗溶曳九門連拂曙
祥光滿分晴瑞色鮮 崔立之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
爐煙詩曰飄飄縈内殿漠漠淡前軒聖日開如捧卿雲
近欲渾輪囷洒宫闕蕭索散乾坤 裴次立南至日隔
仗望含元殿爐煙詩曰芬馨流逺近散漫入貂蟬霜仗
[364-35a]
 凝逾白朱䦨映轉鮮始看浮闕在稍見逐風遷 僧處
 黙逺煙詩曰靄靄前山上凝光滿薜蘿髙風吹不盡逺
 樹得偏多翠與晴雲合輕将淑氣和正堪流野目朱閣
 意如何 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曰人間巧藝奪天
 工鍊藥然燈清晝同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盡滿街
 紅紛紛粲爛如星隕㸌㸌喧豗似火攻後夜再翻花上
 錦不愁零亂向東風 明袁凱新煙詩曰覆堤初冉冉
 渡水尚遲遲一樹梨花色猶能似舊時
[364-35b]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