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60 珊瑚網-明-汪砢玉 (WYG)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珊瑚網卷二十三上
             明 汪砢玉 撰
 法書題跋
  蔡中郎石室神授筆勢記
邕少時入嵩山學書於石室中常夜居不寢恍然一客厥
狀甚異授以筆勢言訖而没其言曰書肇於自然自然既
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氣立矣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
[023-1b]
筆用力獻酧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逼書有二法
一曰疾二曰澁得疾澁二法書妙盡矣夫書本乎人性疾
者不可使之令徐澁者不可使之令速筆惟軟則奇怪生焉
九勢列後自然無師授而合於先聖陰陽者結字㸃畫上皆
覆下下以上承遞相映𢃄無使反背轉筆左旋右顧無使筋
節孤露藏鋒㸃畫出入之路左先右至迴右亦爾䕶尾㸃畫
勢盡用力收之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趯之腹掠筆左出
攢鋒峻趯用之澁勢悉在𦂳馭戰行之法横麟豎勒之規
[023-2a]
  伯喈小篆贊
龜文鍼列櫛比龍鱗紆體放尾長翅短身延頸負翼狀
如凌雲隤若黍稷之垂頴藴若蛇蟲之焚縕若連若絶
似水似露縁垂下端逺而望之象鴻鵠羣遊絡繹遷延硏
桑不能數其詰曲離婁不能觀其障間般埀揖讓而辭
巧蒼籀拱手而韜翰摛筆艷於紈素為六藝之範先
  伯喈𨽻贊
鳥蹟之變乃惟左𨽻蠲彼繁文崇茲簡易修短相副異
[023-2b]
體同勢煥若星陳鬱若雲布纎波濃㸃錯落其間若鐘
簴設張庭燎飛烟似崇臺重宇層雲冠山遠而望之飛
龍在天近而察之心亂目眩蟲篆既繁草藁近偽適之
中庸莫尚於𨽻
  崔瑗草書勢
書契之興始自頡皇冩彼鳥跡以定文章章草之法蓋
又簡略應時諭指周旋卒廹兼功并用愛日省力絶險
之變豈必古式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副矩圓不中
[023-3a]
䂓抑左揚右望之若崎鸞企鳥峙志意飛移狡獸暴駭
將奔來馳壯似連珠絶而不離畜怒拂鬱放逸生奇騰
蛇赴穴頭没尾垂機要微妙臨時從宜
  王珉行書狀
邈乎嵩岱之峻極爛若列宿之麗天緯字挺特奇書秀
出揚波騁萟餘妍宏逸虎踞鳯峙龍伸蠖屈資胡氏之
壯傑兼鍾公之精密總二妙之所長盡要蔑乎文質詳
覧字體究尋筆跡粲乎偉乎如圭如璧宛若盤螭之仰
[023-3b]
勢翼若翔鸞之舒翮或乃放手飛筆雨下風馳綺靡婉
娩縱横流離
  衛夫人筆陣圖
夫三端之妙莫先於用筆六藝之奥莫深乎銀鈎昔秦
丞相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嗟哂其無骨蔡尚書入
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故知達其源者少闇於
理者多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縁情棄道才記姓名或
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費精神自非通
[023-4a]
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今刪李斯筆妙更加潤色總七
條並作其形容列事於左貽諸子孫永為模範度將來
君子時復覽焉
筆要取崇山絶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
管長五寸鋒齊腰彊者其硯取煎涸斧石潤澁相兼浮
津耀墨者其墨取廬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膠十年以上
彊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網虚柔滑淨者凡學書先
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三寸
[023-4b]
一分執之下筆㸃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
之若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冩善冩者不鍳
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
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猪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
病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
一如千里陣雲隠隠然其實有形 丶如高峯墜石磕
磕然實如崩也 丿陸斷犀象 □百鈞弩發 丨萬
歲枯藤 □崩浪雷奔 &KR1525勁弩筋節
[023-5a]
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有心急而執筆
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𦂳者心手
不齊意後不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又
有六種用筆結構圖備如篆法飄揚灑落如章草凶險
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飛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鬱拔
縱横如古隸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
矣永和四年上虞製
  王右軍題筆陣圖後
[023-5b]
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
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畧也颺筆者吉
凶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夫欲書先乾研墨
凝神静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脉相連
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
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㸃畫耳昔鍾繇弟子宋翼
常作此書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迹每
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㸃常隠鋒而為之每作一横
[023-6a]
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牽
如萬歲枯藤屈折如鋼鈎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馳驟
翼先來書惡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遂得筆
勢論翼乃讀之依此法學名遂大振真書及行書皆依
此法若欲學草書又别有法須緩前急後字體行勢狀
等龍蛇氣脉鈎連稜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
一等每作字須有㸃處且作余字總竟然後安㸃其㸃
須空中摇擲筆作之其草書亦須篆勢八分古𨽻相雜
[023-6b]
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
惟有章草及章程行押等不用此勢但用撃石波而已
其撃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謂之隼尾波即鍾
公太山銘及魏文帝受禪碑中已有此體矣夫書先須
引八分章草入𨽻字中發人意氣若直取俗字不能先
發羲之少學衞夫人書將自謂大能及渡江北㳺名山
比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
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岳碑
[023-7a]
始知學衞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於衆碑學
習焉遂乃成書耳時年五十三或恐風燭奄及聊書之
以遺教子孫耳永和十四年四月日
  逸少教子敬筆論十二章孫過庭辨其偽然/議論亦不可廢
吾察汝書性過人仍未閑䂓矩父不親教自古有之略
修筆勢論一篇開汝之悟凡諸字勢猶有十二章章有
指歸定其模楷詳其舛謬撮其要實録其便宜或變體
處多罕臻其妙轉筆處衆莫識其源懸鍼垂露之蹤難
[023-7b]
為體别揚波騰氣之勢足可迷人故辨其由堪愈膏肓
之疾今書樂毅論一本及筆論一篇貽爾緘之秘之窮
研篆籀省功而易成纂集精耑形彰而勢顯存意學之
者兩月即見成功大無性靈者百日亦似其本此作初
成之時有丹陽僧求吾不復與後仝學張伯英欲求見
之吾云失矣
創意十二章之一 書字貴乎平稳用筆須有偃有仰
有欹有斜或大或小或短或長欲書先構筋力然後裝
[023-8a]
束更在注意詳雅起發緜密踈濶相間始書之時不可
畫其形像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勢三遍須似本趣
四遍加其遒潤五遍兼其抽拔如其生澁筆下不滑兩
行一度創臨惟須筆滑不得計遍數
放心二 凡書時貴乎沈静令意在筆先字居心後未
作之始結思成矣然下筆不欲急管是將軍故須遲重
心不宜遲心是箭鋒遲則中物不入每書貴十遲五急
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狀如驚蛇之透水激楚
[023-8b]
浪以成文妙似龍蛇之宛轉𢃄鸞鳯其徘徊擺脱直驚
雷掣電此乃飛空妙宻頃刻浮沈統攝鏗鏘啓發其意
俠昏迷之輩漸覺稱心博學仁儒顯然開朗
視形三 視形象體變貌猶同逐勢瞻顔高低有趣分
均㸃畫遠近相須播弄研精調和筆墨鋒纎來往踈密
相當鐵㸃銀鈎方圓周整起手下筆忖展思量引説蹤由
永傳今古智者榮身盖世方懷浸潤之深愚者不俟佳
談如闇塵之視錦生而知者發憤學而悟者忘飱此即
[023-9a]
妙中加妙新中更新金書錦字本須為先盡説安危以
平穏為本分間布白上下齊平均其體制大字促之欲
小小字放之欲大寛猛得所不失其宜横則正如長舟
之截小渚竪則直若春筍之抽寒谷
㸃説四 夫著㸃皆須磊落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
或如科斗如瓜瓣如栗子存如鶚口尖如鼠屎如此之
類各禀其像
處戈五 夫處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長松之倚谿似欲
[023-9b]
倒也又如百鈞之弩初張其戈意妙理難窮放似弓張
箭發收似虎鬭龍飛直似臨谷之逕曲類懸釣之鈎稜
層切於雲漢倒載殞於山崖天門騰而地户躍四海謐
而五岳封玉燭明而日月敞綵繡亂而錦文翻夫以屈
脚之法彎彎如角弓之張見鳥為鴈是也
壯健六 夫立人之法如鳥之在柱仁信位伏類是也
宛腳之法如壯士之屈臂風飛流九氣類是也引牽急
如雲中之電日月目因類是也踠脚&KR0008幹上捺下撚終
[023-10a]
始轉折悉令和匀勿使蜂腰鶴膝放縱宜存氣力視筆
取勢行中廓落如勇士伸鈎方剛對敵麒麟鬬角虎奏
龍牙筋節弩拳勇身精健放法如此書進有功也夫作
右邊折角牽下微開左畔幹轉令取登對勿使腰中傷
慢視筆取勢直截向下趣義常存無不省悟
教悟七 日月目其之字處其中畫之法皆不得右右
廂復宜粗於左横畫須纎柱畫須粗分間布白遠近宜
上下得所自然平穏當須遞相掩蓋不得孤靈形影及
[023-10b]
出其牙鋒者展轉翻筆之處即宜察而用之如作一横
畫須竪作一直㸔須存筋藏鋒滅迹隠端凡為一字數
體俱入若作一紙皆須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觀形八 夫臨文用筆之法復有數勢並悉不同或有
藏鋒者大側筆者乏押筆者入結筆者撮憇筆者俟失
息筆者逼逐慼筆者將將謂劣盡也緩以/下筆不宜長短戰筆者合之
斗/庇筆者成機𢃄筆者盡翻筆者先然翻筆轉勢/急而疾也叠筆者
時劣緩不/宜長起筆者不下打筆者廣度打廣而就狹/謂快健也
[023-11a]
開要九 夫作字之法甚是為難鋒銛來去之則反復
往還之法可宜熟尋觀察然後下筆撇不宜遲遲則失
力拔不宜緩緩則鈍脚不宜賖腹不宜促頭不宜斜角
不宜峻又不宜作稜角二字合為一體者並不宜濶重
不宜長單不宜小復不宜大密則勝踈短則勝長
節度十 夫欲作楷書須遵正體字之形勢並不得上
寛下窄上短下長不宜傷密密則似荷瘵之纒不得/展也
宜踈踈則似溺水之禽傷長則似死蛇掛樹短則似踏
[023-11b]
蝦蟇可不慎也
察論十一 臨書按帖之方至妙無窮或有迴鸞返鵲
之飾變體則於行中或有生成臨谷之戈放龍牋於紙
上微筆則烽烟雲起如刀劍之相成落紙則椑楯施張
蹙踏江波之錦若不端嚴手指無以表記心靈吾務斯
道廢寢忘飱歴載彌年方稱美也
譬成十二 欲學書者當以其本緩緩臨之定其形勢
不可失於䂓矩但形勢須快健手腕須輕便方圓大小
[023-12a]
各不相犯若欲經書須得大小字字相則莫以字易小
而忙行筆勢莫以字大難而漫展毫頭如是則筋骨不
等死生相混大凡字不可使一㸃失所若美人之無目
一畫失所若壯士之無肱樂毅論一本書法筆勢具備
苟能得此自外皆能勿以難學而慢之也
  古傳筆法二十四訣
 㸃法云作㸃向左以中指斜頓向右以大指齊頓作
報答便以中指挫鋒須收鋒在内按筆收之又衂側下
[023-12b]
其筆含濡其鋒摩論簇心然後收筆填在圓平禁經云
㸃如利鑽鏤金是也又半蟻法字宜上用之為避其旁
㸃又側下其筆使墨精闇墜徐乃反揭則稜利矣右軍
云作㸃皆須磊落如大石之當衢又㸃不變為布棋
貴變通也更有打㸃當以指送筆似物之狀甚難用

一畫法云作横畫皆用大指遣之若作策法即指擡筆
上若作力/法即用中節鈎筆澁進覆畫以中指頓筆然
[023-13a]
後以大指遣至盡處此三勢相近用法不同也鱗勒法
須仰收禁經云畫如長錐界石是也又𦂳走仰收似長
身之截小渚兩頭勢起使芒角不失遒潤借勢不策不
鱗勒稍除之取古勁枯澁無求活利凡在字上宜用之
擡筆法初𦂳策中擡鋒輕勁微勒向在按衂古今云鍾
書宣示字長畫用又畫不為布算行草法云勢須險策
露鋒飛動為勝
二三畫一法云上潛鋒平勒中背鋒仰策下𦂳趯覆收名
[023-13b]
遞相鮮摘古經云黄庭經三關字用草法上衂側中策
下奮筆横飛遞相聳峙以險利為勝
丨懸針法云鋒須先發管逐勢行䟐筆𦂳馭澁進如錐
畫石禁經云懸針如長錐綴地是也又契字下雙筆須
一弩一垂變換用之三勢不同或垂或趯或外掠而中
弩右軍云懸針垂露難為體制衞夫人云如萬歲枯藤
臨池訣云懸針法蘭亭年字盡其訣也張敬𤣥云申中
字盡宜卓筆直審疾抽事字中畫宜執下筆便挑不宜
[023-14a]
停筆
丨垂露法云鋒管齊下勢盡殺筆縮鋒又始築筆而極
力終注鋒而作弩又無垂不縮此言頓筆以摧挫為功
右軍云竪如春筍之抽寒谷也臨池訣云玉露本篆脚
名玉筯如古釵倚物也
乙背抛法云蹲鋒𦂳掠徐擲之則失勢遲則緩怯臨池
訣云此鍾法稍涉八分尾法引過其曲轉蹲其鋒又徐
收而蹲趯之不欲出須闇收使其如負芒刺則善右軍
[023-14b]
云援毫蹲節輕重有凖庾肩吾云欲抛還置駐鋒趯之

□抽筆法云左罨掠須峻利右潛趯而戰行待勢卷而
機駐揭摘出而闇收若便抛必流滑凡淺又側起平發
𦂳殺按波為抽筆從腹内起庾肩吾云收放更留又人
字第二筆云攙引仰拽是也夫木等字亦同用乙背趯
法悉以中指遣至盡處以名指拒而趯之又云潛鋒闇
勒勢盡然後趯之右軍背趯戈法上則俯而過下則曲
[023-15a]
而就蓋所以失之於前正之於後也又永禪師澁出戈
法下以名指築上借勢以中指遣之按筆至下以名指
衂鋒潛趯此名秃出法張旭折芒潛法鋒𦂳走意盡乃
收而趯之鍾書常用也右軍云落筆峩峩如長松之倚
谿唐太宗云為戈必潤貴遲疑而顧章草潛按微進輕
揭闇趯揭欲利按欲輕輕則骨勁神清肥乃質滯鈍俗
張敬𤣥云戈脚宜斜筆直抽直者縁上實下自成也
氵散水法上衂側中偃下潛挫趯鋒古經云黄庭樂毅
[023-15b]
同用桞宗元云㪚水幽蹤黄庭宗之是也臨池訣云或
藏或露狀類不同要遞相顯異若頻有則兩㸃相近而
下㸃當高此名潛相矚視外雖解摘内相附屬為上中
潛鋒闇衂下峻趯潛遣盖鍾法也行書勢微按而鈎揭
以輕利為利
冫氷水法上側覆殺下築而趯之須相承揖並連衂側
輕揭則率字左右用之草法須借勢㨗遣若緩遲則為
病也
[023-16a]
灬烈火法衂鋒闇按臨池訣云須各自立勢抵筆潛衂
所謂視之不見考之彌彰古經云鍾書然字用
灬聯飛法闇衂微駐輕揭潛趯筆鋒連綿相顧不絶也
禁經云聨飛如鴈陣當秋樂毅論燕然字用之虞永興
兼字用其丰勢蓋中斷也
宀顯異法上㸃駐鋒左右挫鋒横書按筆勢須相順古
經云出告誓文又上㸃側横畫勒左一筆擺鋒右峻啄
輕揭告誓實字用虞永興用之行法以圓峻飛動為美
[023-16b]
章草法擬於圓峻飛動其餘側務在露鋒鈎裹忌緩也
辶平磔法不遲不疾戰筆側去勢卷不可便出須駐鋒
而後放禁經云磔如生蛇度水是也鍾元常每作磔筆
須三過折筆故唐太宗云為波必磔貴三折而遺毫
司勾聚法圓角趯鋒作弩法勢未盡而趯之顔魯公云
勾裹法用筆如紙下行日月目因罔向字皆用之張敬
𤣥云固字轉角之勢初不宜稜角弩張即字體俗也非
但固字凡轉筆一切貴其圓潤
[023-17a]
&KR1525勾弩法圓角激鋒待筋骨而成要如武人屈臂右軍
云囘角不用峻及有稜是也衞夫人謂之勁弩法匀均
勿字用之
小奮筆法左側而獨立中衂折而右鈎古經云鍾書宣
示字下用若中竪則左右闇衂而潛趯又簇鋒提進為
系字下三㸃也
彡衫袪上平㸃中啄下衂側
乙外臂法左峻掠中潛鋒衂挫右蹲鋒外擲
[023-17b]
丨竪壹法擡筆竪策挫鋒上下竪直也尚嘗字中竪畫
用也
丷八曾頭其脚法左潛揭而右啄曽頭用之左啄右側
其脚用之
冫暗築法馭鋒直衡有㸃連物則名暗築月其字内兩
㸃是
令衮筆法須按鋒上潛下衂又按鋒上下蹙衂之令今
等字是
[023-18a]
爻縮出法上磔衂下磔出之此八分法蓋避雙出也又
戔字上縮鋒作弩下出鋒作趯張云戔如束棘
  梁武帝答陶隠居論
夫運筆斜則無芒角執筆寛則書緩弱㸃掣短則法擁
腫㸃掣長則法離斯畫促則字勢慢拘則乏勢放又少
則純骨無媚純肉無力少墨浮澁多墨莽鈍此并黙然
任之自然之理也若抑揚得所趣舎無違阻筆廉斷觸
勢峰鬱揚波折節中䂓合矩分間下注濃纎有方肥瘦
[023-18b]
相和骨力相稱婉婉暖暖視之不足稜稜凛凛常有生
氣適眼合心便為甲科衆家可識亦當復有串耳六文
可工亦當復由習耳一聞能持一見能記且古且今不
無其人大抵為論終歸於是程邈所以能變書體為之
舊也張芝所以能書工學之積也既舊既積方可以肆
其談云云
  又觀鍾書十二法
謂横/也謂縱/也謂問/也謂際/也謂端/也謂體/也謂屈/也
[023-19a]
牽掣/也不足/也有餘/也布置/也大小/也
字外之奇文所不書世之學者宗二王元常逸迹不睥
睨羲之有過人之論後生遂雷同元常謂之古肥子敬
謂之今瘦今古既殊肥瘦頗反如自省覽有異衆説張
芝鍾繇巧趣精細殆同機神肥瘦今古豈易致意真跡
雖少可得而推逸少至學鍾書勢巧形密及其獨運意
踈字緩譬猶楚音習夏不能無楚過言不悒未為篤論
又子敬不迨逸少猶逸少不迨元常學子敬者如畫虎
[023-19b]
也學元常者如畫龍也余雖不習偶見其理不習而言
必慕之歟
  梁庾元威論書
所學正書宜以殷均范懷約為主方正循紀修短合度
所學草書宜以張融王僧䖍為則體用得法意氣有餘
章表牋書於斯足矣夫才能則關性命耽嗜殊妨大業
但令𦂳快分明屬辭流便字不須語輙投聲若以己巳
莫分東柬相亂則兩王妙迹二陸高才頃來非所用也
[023-20a]
王延之有言曰勿欺數行尺牘即表三種人身豈非一
者學書得法二者作字得體三者輕重得宜意謂猶須
言無虚出則善矣
  禁經永字八法宋桑世昌蘭亭考永/字八法本此而未備
古人用筆之術多於永字取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
切字也學者宜潛心焉
㸃為側 横為勒 竪為弩 挑為趯 左上為側
左下為䇿 右上為啄 右下為磔
[023-20b]
側蹲鴟而墜右勒緩蹤以藏機弩彎環而勢曲趯峻快
以如錐策依稀而似勒掠彷彿以宜肥啄騰凌而速進
磔抑惜以遲移
側不愧卧勒常患病弩直過而力敗趯直峻而勢生策
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鋒輕啄倉皇而疾掩磔䟐趞而
開撐
側不得平其筆常側筆就右為之口訣云先右揭其腕
次輕蹲其鋒取勢𦂳則乘機頓挫借勢出之疾則失中
[023-21a]
過又成俗側鋒領右借勢輕揭潛出務於勒也 或問
不言㸃而言側何也曰筆鋒顧右審其勢顯而側之故
名側也止言㸃而不明顧右無存鋒向背墜墨之勢若
左顧右側則側無方故側不險而失於鈍鈍則芒角隠
而書之神格喪矣筆訣云側者側下其筆使墨精暗墜
徐乃反揭則稜利矣
勒不得卧其筆中高下兩頭以筆心壓之口訣云頭傍
鋒仰策次迅收若一出揭筆不趯而暗收則薄圓而踈
[023-21b]
筆無力矣勒筆鋒似及於紙須微盡仰策峻趯 或問
不言畫而言勒何也曰勒者趯筆而行承其虛畫取其
勁澁則功成矣不言畫者應在不趯其一出便畫則鋒
拳而怯薄也筆訣云策筆須仰仰筆覆收准此則形勢
自章矣
弩不宜直其筆直則無力立筆左偃而下最要有力口
訣云凡榜卷微曲蹙筆累走而進之直則衆勢失力滯
則神氣怯㪚夫弩須側筆顧右潛趯輕挫則揭 或問
[023-22a]
畫者中心竪畫也今謂之弩何也曰弩者勢微弩在乎
趯筆下行若直置其畫則形圓勢質為書之病也筆訣
云弩筆之法竪筆徐行近左引勢勢不欲直直則無力

趯須蹲鋒得勢而出出則暗收又云前畫卷則别劍心
而出之口訣云傍鋒輕揚借勢勢不勒筆不措則意不
深趯與挑一也鋒貴於澁出適期於倒收謂欲挑還置
也夫趯自弩出潛鋒輕挫借勢而趯之 或問凡字出
[023-22b]
鋒謂之挑此言趯何也曰趯者語之小異耳以筆鋒去
而言之趯自弩畫收鋒竪筆潛勁借勢而趯之筆訣云
是即弩筆下殺筆趯起也法須挫衂轉筆出鋒佇思消
息則神蹤不墜也
策須研筆背發而仰收則背斫仰策也兩頭高中以筆
心舉之口訣云仰筆潛鋒以鱗勒之法揭脆趯勢於右
潛鋒之要在盡勢暗鋒㨗歸於右也夫策筆仰鋒竪䟐
微勁借勢峻顧於掠也夫作策法指擡筆上 或問策
[023-23a]
一名折異畫今謂之策何也曰仰筆趯鋒輕擡而進之
曰策也若及紙便畫不務遲澁向背偃仰者此備畫究
成耳筆訣云始築鋒而仰策徐轉筆以成形是也
掠者拂掠須迅其鋒左出欲利又云微曲而下筆心至
卷處口訣云撆過謂之掠借於䇿勢以輕駐鋒右揭其
腕加以迅出勢旋於左法澁而勁意欲暢而腕遲留則
傷於緩滯夫側鋒左出謂之掠 或問掠一名分發今
稱為掠何也曰掠乃疾徐有凖手隨筆轉鋒自左出取
[023-23b]
險勁盡而為節發則一出運用無的故掠之精㫖可守
也孫過庭云遣不常速筆訣云從策筆下左出而鋒利
不墜則自然佳矣
啄者如禽之啄物也其筆不罨以疾為勝口訣云右上
左之勢為卷啄按筆蹲鋒潛蹙於右借勢收鋒迅擲旋
右須精顯衂去之不可緩滯夫筆鋒及紙為啄在潛勁
而啄之 或問擊謂之啄何也曰撇者蒙俗之言啄者
因勢而立啄以輕勁為勝筆訣云啄筆速進勁若銕石
[023-24a]
則勢成也
磔者不疾不徐戰行欲卷復駐而去之又云䟐筆戰行
翻筆轉下而出筆磔之口訣云右送之波皆名磔右揭
其腕逐勢𦂳趯傍筆迅磔盡勢輕揭以暗收在勁迅得
之夫磔法筆鋒須趯勢欲險而澁得勢而輕揭暗收存
勢候其勢盡而磔之 或問發波謂之磔何也曰發波
之筆循古無迹凡若左顧右則勢鈍矣䟐重鋒緩則勢
肥須遒勁而遲澁之筆訣云始入筆𦂳築而微仰便下
[023-24b]
徐行勢足而後磔之其筆或藏鋒或出鋒由人心之好
為之也
  釋智果心成頌
迴展右肩頭頂長者向右展/寧宣臺尚字是長舒左足有脚者向左舒/實其典字是
峻拔一角字方者擡右角/國用周字是潛虚半腹畫稍粗於左右亦/須著遠近均匀遞
相掩蓋放令右盧/用見岡月字是間開間合無字四㸃四畫為/綜上開則下合也隔仰隔
並字隔二畺字隔三/在二三字仰覆用之迴互留放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下放茶字上
放下住是也/不可並放變換垂縮西堅畫字一垂一縮并字右縮/左垂斤字右垂左縮上下亦然
[023-25a]
繁則减除王書忽字□字/皆去下一㸃踈當補續王書神字處/字皆加一㸃分若
抵背州冊瓜之類皆/須自相背立合如對目八字州字類皆/須前相矚視孤單必
一㸃一畫成其/獨立者是也重並仍促昌吕枣字上小林棘絲等/字左促森淼字兼用之
以側映斜為斜□為側交/欠以入之類以斜附曲謂冫為曲女/安必互之類覃精
一字功歸自得盈虚向背仰覆垂/縮迴互不失繞視連行妙在相承
起伏行行皆相映𢃄聫/屬而不背違也
  唐太守筆論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絶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
[023-25b]
心神不正字則欹斜志氣不和書必顛仆其道同魯廟
之器虛則欹滿則覆中則正正者和之謂也大抵腕堅
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次實指指實則筋力均平次
虚掌掌虛則運用便易為㸃必收貴𦂳而重為畫必勒
貴澁而遲為撇必掠貴險而勁為竪為弩貴戰而雄為
戈必潤貴遲疑而右領為環必郁貴蹙鋒而緩轉為波
必磔貴三折而遣毫側不得平其筆勒不得卧其筆須
筆鋒先行弩不宜直直則失力趯須存其筆鋒得勢而
[023-26a]
出策須仰而出掠須筆鋒左出而利啄須卧筆而疾罨
磔須戰筆外發得意徐乃出之夫㸃要作稜角忌圓平
貴通變合策處策年字是也合勒處勒士字是也凡横
畫並上仰下覆三畫悉用之合掠即掠户字是也彡乃
形影字右邊不可一向為之須皆下撇之爻須上磔衂
鋒下磔放出不可雙出多字西撆一縮二少縮三亦縮
四須出鋒巧左手躪躒則古秀而意深拙在乎輕浮則
薄俗而直置採摭菁葩芟雉蕪穢庶近乎翰墨脱專執
[023-26b]
自賢闕於師授則衆病蜂起衡鑑徒懸於闇矣
  虞世南筆髓論
叙體 文字經藝之本生政之始也蒼頡象山川江海
之形龍蛇鳥獸之迹以為六體戰國政異俗殊書文畧
别秦患多門約為八體筆病訛謬凡五易焉並不述用
筆之妙及蔡邕張索之輩鍾繇衞王之流皆造意精微
自悟其道也
辨應 心為君妙用無窮手為輔承命竭股肱之用力
[023-27a]
為任使纎毫不撓尺丈有餘故也管為將帥處運用之
道執生殺之權虚心納物守節藏鋒故也毫為士卒隨
營任使迹不凝滯故也字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
指意 用筆須手腕輕虛褚公云未解書者一㸃一畫
皆求象本乃轉自拙豈成書耶太緩無筋太急無肉側
筆則遲鈍多肉直鋒則枯槁無肉終其誤也粗而不鋭
細而能壯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
釋真 筆長不過六寸捉筆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023-27b]
指實掌虛右軍云弱紙用强筆强紙用弱筆弱者强之
强者弱之遲速虚實若輪扁斲輪不疾不徐得之於心
應之於手口不能言也掠拂輕重若浮雲㪚蔽晴天波
撆勾截若微風摇於碧海氣如奔馬亦如朶鈎輕重出乎
心而妙用應其手然且體約八分勢同章草而各有趣
無問巨細皆有虚㪚其鋒圓毫絶按轉易也真書一體
當覆腕上搶掠毫開下&KR1072撥歴鋒則稍有筋力指端横
鈎蹲踞轉脆之狀矣
[023-28a]
釋行 行書之體畧同於真至頓挫盤礴若猛獸之摶
噬進退歛距若秋鷹之迅撃故覆腕搶毫乃按鋒而直
引其綰則外擴内旋結鋒而環轉結者上蹙旋毫不絶
内轉鋒也加以掉筆聨毫若石瑩玉瑕自然之理亦如
長空㳺絲容曵而來往又如蟲壁絡勁而復虚游絲斷
而能續皆契以天真同於扁輪焉
釋草 草即縱心奔放覆腕轉蹙懸管聚鋒柔毫外
拓左為外右為内伏連卷舒收攬吐納内轉藏鋒也既
[023-28b]
如舞袖揮拂而縈紆又若垂藤摎盤而繚繞蹙旋轉鋒
如騰猿過樹逸蚌得水輕兵追虜烈火燎原或體雄而
不可抑或勢逸而不可止縱狂逸不違筆意也右軍云
透華嵩而不高踰懸壑而態越或連或絶如花亂飛若
雄若逸如馬長奔但先緩引興心逸自急也仍接鋒取
興興盡即已又生鏃鋒轉剔剜角多勾篆體或似蛇形
亦如兵陳故兵無常陣字無常形又如水火之勢故云
字勢如水火也
[023-29a]
契妙 字雖有質迹本無為禀陰陽而動静體萬物而
成形達性變通不主其常故知書道𤣥妙必資神遇不
可以力求也必資心悟不可以自取也字形者如目之
視也目有止障明執字體即有執滯為目所視遠近不
同如水之在器方圓豈由其水且筆妙喻水方圓喻字
所視即同遠近即異故明執字體也字之態度心之暢
也心悟非心合於妙也假如鑄銅為鏡非匠者之明假
筆寫心非毫之到妙在澄心静慮至微之間神應思徹
[023-29b]
又同鼔瑟綸音妙想隨意而生握筆使鋒逸態逐毫而
應學者心悟於至道書妙於無為苟渉浮華終懵斯理
可不察也
  率更書三十六法
排疊 字欲其排疊踈密停匀不可或濶或狹若夀臺
畫筆麗嬴㸑亹系旁言旁之類八訣所謂分間布白又
曰調匀㸃畫是也
避就 避密就踈避險就易避遠就近欲其彼此映𢃄
[023-30a]
得宜又如廬字上撆下尖下一撆不當相同逢字下捺
拔出則上捺必作㸃亦避重叠而就簡徑也
頂𢃄 字之上上者多惟上重下輕欲其得勢如叠壘
藥鸞驚&KR0034聲醫之類八訣所謂如人上稱卞載又謂不
可頭輕尾重是也
穿插 字畫交錯者欲其踈宻長短大小匀停如中弗
井曲冊兼禹爽爾襄婁垂無密之類八訣所謂四面匀
停八邉具備是也
[023-30b]
向背 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體勢不可差錯相
向如切如知以之類相背如北兆肥根之類
偏側 字有偏側欹斜亦當隨其字勢結體偏向右者
如心戈衣幾之類向左者如朋及勿少之類正偏者如
亥女丈人之類字法所謂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
&KR2488 字之形勢有須挑&KR2488者如戈几武氣之類如獻
勵㪚斷左邊既多須得右邊&KR2488之如省炙之類上偏者
須得下&KR2488之使相稱乃善
[023-31a]
相讓 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須彼此相讓方為盡善如
馬旁系旁言旁諸字須左邊平直然後右邊可作否則
妨礙不便如䜌字以中央言字上畫短讓兩系出如鷗
鶠馳字兩旁俱上狹下濶亦當相讓使不妨礙為佳
補空 如我哉字作㸃須對左邊實處如襲譬餐贑之
類欲其四滿方正也如醴泉銘建字是也
貼零 字之空脱處欲其聯屬不斷如令今寒冬之類
是也
[023-31b]
粘合 字之本相離開者即欲粘合使相顧盼拱揖乃
佳如諸偏旁字卧鍳非門是也
滿不要虚 如園圃國囘包南隔勾之類是也
意連 字有形斷而意連者如之以心小川州水求之
類是也
覆冒 字之上大者必覆冒其下如雲空榮奢金夆巷
泰之類是也
借換 如蘇之為蘇秋之為秋鵞之為鵝之類其字難
[023-32a]
結體故互換如此所謂東映西𢃄是也
垂曳 垂如都鄉邜夅之類曳如水支欠皮更走民之
類是也
增减 字有難結體者或因筆畫少而增添如新之為
新建之為建是也或因筆畫多而減省如曹之為曺美
之為羙但欲體勢茂美不必論古字當何如書也
應副 字之減㸃畫稀少者欲其彼此相映𢃄故必得
應副相稱而後可又如龍詩讐轉必一畫對一畫相應
[023-32b]
亦相副也
撐柱 字之獨立者必得撐柱然後勁健可觀如可下
永亨亭乎句草矛巾弓十類是也
朝揖 凡有偏旁者皆欲相顧兩文成字者為多如鄒
謝鋤儲三體成字者尤欲相朝揖八訣所謂迎相顧揖
是也
救應 凡作字一筆纔落便想第二三筆如何救應如
何結果書法所謂意在筆先文向後思是
[023-33a]
附麗 字之形體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離如形影飛
起超飲免凡文欠支旁之類以小附大以少附多是也
囘抱 抱向左者昌丐易匊之類如鬼包旭之類
包裹 謂如圏圍之類四方包裹也尚向上包下齒凶
下包上匱匡左包右旬匈右包左之類是也
郤好 謂其包裹鬬凑不致失勢結束停當皆得其宜

小成大 字以大成小者如門之下大者是也以小成
[023-33b]
大如孤字只在末後一□寧字在末後一□欠字一拔
類是也
小大成形 謂小字大字各有形勢也書法云大字難
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寛綽而有餘若能大小得宜
則盡善也
小大 大小 書法曰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
寛猛得宜譬如日字之小難與國字同大如一二字之
踈亦欲字畫與宻者相間必當思所以位置排布令相
[023-34a]
映𢃄得宜然後為上或曰謂上小下大上大下小欲其
相稱亦一説也
左小右大 左高右低 左長右短 此三節皆字之
病左右小大高低長短欲其相稱停匀為佳書法所謂
長短合度粗細折中也
褊 作字狹長則有踈掛之病書欲其結束整齊收歛
𦂳宻排叠次第方為老氣書法云密為老氣此所以貴
褊也
[023-34b]
相管領 欲其彼此顧盼不失位置上覆下下承上左
右皆然
各自成形 凡字各為一體則具體可觀分為異體則
一筆自成一體可觀不可以其微小而忽之也至於踈
宻長短大小濶狹亦當細詳之
應接 字之㸃畫欲其互相應接兩㸃者兩相照應如
八丷類三㸃走一㸃起一㸃𢃄一㸃應如𤓰系類四㸃
者兩旁兩㸃相應中間兩㸃相接如然無類至於水木
[023-35a]
州以之類亦然此皆言其大畧又在學者能以意消詳
觸類而長之可也
  孫過庭書譜真蹟刻停雲館法帖全刋書法要/録此僅撮三則若原搨不分篇也
趨變適時行書為要顯勒方富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
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扎真以㸃畫為形質使轉為
性情草以㸃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
字真虧㸃畫猶可記文迴互雖殊大體相涉故亦貫通
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籥章涵泳飛白若毫釐不察則胡
[023-35b]
越殊風至如鍾繇𨽻奇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致
絶倫伯英不真而㸃畫狼籍元常不草使轉縱横自茲
以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專精也雖篆𨽻章草工
用多變濟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𨽻欲精而宻
草貴流而暢章務險而便然後禀之以風神温之以妍
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閒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騐燥濕之殊節千古依然體老壯之異時百齡俄頃又
云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袪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
[023-36a]
是也使謂縱横牽制之類是也轉謂鈎環盤紆之類是
也又云數畫並施其形各異衆㸃齊列為體互乖一㸃
成一字之規乃終篇之准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恒
遲遣不恒疾𢃄燥方潤將濃遂枯冺規矩於方圓遁鉤
繩之曲直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詞
於紙上無間心手忘懷楷則自可背羲獻而無失達鍾
張而尚工
  顔真卿述張長史十二筆意
[023-36b]
余罷秩醴泉特詣東洛訪金吾長史張公請師筆法長
史於時在裴宅憩息已一年矣師公者甚衆求筆法或
有得者皆曰神妙一日長史乃左右盼視怫然而起僕乃
從行來至竹院小堂公乃當堂踞坐而命僕居乎小榻
言曰筆法𤣥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言其要妙
夫平為横子知之乎僕曰嘗聞長史每令為一平畫皆
須縱横有象非此之謂乎長史曰然直為縱子知之乎
曰豈非直者必縱之不令邪曲之謂乎曰然均為間子
[023-37a]
知之乎曰嘗蒙亦以間不容髪其此之謂乎曰然密為
際子知之乎曰豈非謂築鋒下筆皆令完成不令甚踈
之意乎曰然鋒為末子知之乎曰豈非末已成畫復使
鋒健之意乎曰然力為體骨子知之乎曰豈非趯筆則
㸃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之意乎曰然輕為曲折
子知之乎曰豈非鈎筆轉角折鋒輕過亦謂轉角為暗
過之謂乎曰然决為牽掣子知之乎曰豈非牽掣為撇
鋭意挫鋒使筆不怯滯令險峻而成之謂乎曰然益為
[023-37b]
不足子知之乎曰豈非謂結構㸃畫有失趣者則以别
㸃畫偏旁救應之謂乎曰然損謂有餘子知之乎曰豈
長史所謂趣長筆短雖㸃畫不足常使意氣有餘乎曰
然巧為布置子知之乎曰豈非欲書預想字形布置令
其平稳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乎曰然稱謂大小子知
之乎曰豈非大字促令小小字轉令大兼令茂密乎曰
然子言頗皆近之矣夫書道之妙妙在執筆令得圓轉
勿使拘攣其次在識筆法其次在於布置不慢不越巧
[023-38a]
便合宜其次紙筆精佳其次變通適懷縱舎掣奪咸有
䂓矩用筆當須知如錐畫沙如印印泥用鋒常欲使其
透過紙背乆之自然齊於古人矣此下尚有一半似後/人所贅為陳明卿剛
去/之
  懷素論筆法
律公常從鄔彤受筆法彤曰張長史私教彤云孤蓬自
振驚砂坐飛余自是得奇怪草聖盡於此矣
顔真卿曰師亦有自得乎素曰吾觀夏雲多奇峰常師
[023-38b]
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如過折筆之路一
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雨痕素起握真卿手曰得之

  釋亞棲論書
凡書通即變王變白雲體歐變右軍體桞變歐陽體永
禪師褚遂良顔真卿虞世南李邕陸柬之等得書中之
法後皆自變其體以傳於世俱得垂名若執法不變縱
能入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此書家之
[023-39a]
大要也
  林韞撥鐙序畧
大凡㸃畫不在拘之長短遠近但勿遏其勢俾令筋骨
相連意在筆先然作字自有容與徘徊翩翩然有磊落
崔嵬之勢若平直相似狀若算子此畫爾豈書法耶吾
昔受教韓吏部其法曰撥鐙推拖撚拽是也訣盡於此
子其㫖而味乎
  李約壁書飛白蕭字贊字在建鄴古壁韓晋公遷/之南徐置於海榴堂座右
[023-39b]
昔創飛白蔡氏所得起於堊帚播於翰墨張王繼作子
雲精極壁昏蜃素墨池古色翻飛露白乍輕乍濃翠箔
映雪羅衣從風崩雲委地㳺霧縈空撥刺勢動蟉蟠氣
雄昆池駭鯨時閃鬭龍攢毫疊孔或横或縱層層陳雲
森森古松君子况德高人比蹤抱素自潔含草内融逸
疑方外縱在䂓中宻而不離踈而有容藝通造化比象
無窮子雲臣梁蕭字逾真㸃畫均豐姿形端異迹絶繭
素名空傳記明徵褒貶惟此一字
[023-40a]
  張懷瓘十體畧節
案古文者黄帝史蒼頡所造也頡首四目通於神明仰
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采衆美合而
為字是曰古文
按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始變古文或同或
異謂之為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以史官製
之用以教授謂之史書秦趙高善篆始皇命以教胡亥
故秦焚書惟易與史篇得全
[023-40b]
按籀文者亦太史史籀之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後人
以名稱書謂之籀文甄豐定六書以為奇字是也其跡
有石鼔文存焉
按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増損大篆籀文謂之小
篆始皇并六國斯時為廷尉乃奏不合秦文者於是天
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𨽻之祖為不易之法
其銘題鍾鼎及作符印圖書至今多用焉
按八分者秦羽人王次仲所作也次仲始以古書方廣
[023-41a]
少波勢以𨽻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後人以若
八字分㪚故名之為八分始皇之世出其數書小篆古
形猶存其半八分已減小篆之半𨽻又減八分之半然
可云乎似父不可云乎似子故知𨽻不能生八分矣本
謂之楷書楷書者法也式也模也時人用寫篇章或寫
法令亦謂之章程書
按𨽻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邈始為獄吏得罪始
皇幽繋雲陽獄中覃思十年改大小篆方圓而為𨽻書
[023-41b]
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為御史以奏事繁多篆字難
成乃用𨽻字以為𨽻人佐書故名篆書按八分小篆之㨗
𨽻八分之㨗也
按章草者漢元帝黄門令史游所作也游作急就章解
㪚𨽻體此乃存字之梗槩損𨽻之䂓矩縱任奔逸赴急
就成因草創之意故名草書夫章草即𨽻書之㨗亦章
草之㨗也
按行書者後漢潁川劉德昇所作也即正書之小偽務
[023-42a]
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王獻之常白父云古之
章草未能宏遠頓異真體合窮偽畧之理極草縱之致
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體觀其騰煙
麗火則回禄喪精覆海傾河則𤣥㝠失馭天假其魄非
學之功故得之者先禀於天次質於功用而善學者乃
學之於造化異類而求之固不取乎似本而各挺之自
然王愔云晉世工書者多以行書著名
按飛白者後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也王隠云飛白變
[023-42b]
楷製也本是宫殿題署勢既勁丈字宜轉微不滿名為
飛白按漢靈帝熹平年詔蔡邕作聖皇篇上時修飾鴻
都門伯喈待詔門下見役人以堊帚成字心有悦焉歸
而為飛白之書其體有二創法於八分窮微於小篆自
非蔡公設妙豈能詣此可謂勝寄㝠通縹緲神仙之事
按草書者後漢張伯英之所造也草猶麄也麄書為本曰
藁蓋草書之文祖出於此書之先因於起草自杜度妙
於章草崔瑗父子繼能然伯英學崔杜之法温故知新
[023-43a]
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
有不連而血脉不斷及其連者氣侯通而隔行唯子敬
明其深指故行首之字往往維前行之末世稱一筆書
是也實亦約文該思應指宣言列缺施鞭飛廉縱轡也
  張懷瓘用筆十法
偃仰向背 兩字併為一字須求㸃畫上下偃仰離合
之勢
陰陽相向 陰為内陽為外歛心為陰展筆為陽須相
[023-43b]
應左右亦然
鱗羽參差 㸃畫編次無使齊平要如魚鳥之陣有前
後舒徐之勢
峰巒起伏 起筆蹙衂如峰巒之狀殺筆亦須存結
草真偏枯 兩字或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謂之偏
枯須求映𢃄字勢雄媚
斜正失則 落筆結字分付㸃畫之法須依位次安排
不可失其凖則
[023-44a]
遲澁能動 勒鋒磔筆字須飛動無凝滯之勢是謂得

射空玲瓏 謂煙惑識等字勢行草用筆不依前後
尺寸䂓度 不可長而有餘短而不足須引筆至盡處
則字有凝重之態
隨字變轉 如蘭亭年字一筆作懸針其下歲字則變
垂露又其間字體多變幻不同自首至尾一十八箇之
字各别其意
[023-44b]
  李後主書述畧
書有七字法謂之撥鐙自衛夫人并鍾王二家傳於歐
虞褚顔等所謂七法者擫壓鈎揭抵導送是也今有顔
魯公墨迹存於世
  歐陽文忠公筆記
蘇子美嘗言用筆之法較之斜正之間便分工拙能知
此及虚腕則羲獻之書可以意得也
  蘇文忠公論書
[023-45a]
獻之少時學書逸少從後取其筆不得知其長必能名
也僕以為不然善書者不在筆牢浩然聽筆之所之而
不失法度乃為善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獨以其小
兒用意精至卒然掩之而出其不意也
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
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寛綽而有餘
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
能莊語而輙放言無足道也
[023-45b]
把筆無定法要使虚而寛歐陽文忠公謂余當使指運
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却不免欹側
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
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章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出
於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書此語非是若匆匆不及
乃是平時有意於學此弊之極遂至於周越仲翼無足
怪者吾書雖不甚精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題自作字
[023-46a]
東坡平時作字骨撐肉肉没骨未嘗作此瘦妙也宋景
文公自名其書鐵綫若東坡此帖可謂云爾已矣元符
三年九月二十四日㳺三洲嵓囘舟中書
  黄文節公論書
心能輕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古人工書無他異
但用筆耳
用筆不知擒縱故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非深解
宗趣豈易言也
[023-46b]
王氏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盖言藏鋒筆中意
在筆前耳承學之人更用蘭亭永字以開字中眼目能
使學家多拘忌成一種俗氣要之右軍二言羣言之表也
帖中有張芝書狀二十許行索靖急就章數行清絶瘦
勁雖王氏父子當斂手者也今之學書者知有二王而
不求之二王之上亦未為善學二王者也
筆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後百年如有别書者乃解余
語耳張長史折釵股顔太師屋漏㾗王右軍畫沙印泥
[023-47a]
懷素飛鳥出林驚蛇入草索靖銀鈎蠆尾同時一筆心
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若有心與能者爭衡後世不朽
則與工藝史有同功矣
凡書要拙多於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婦粧梳百般㸃
綴終無烈婦態也
肥字須要有骨瘦字須要有肉古人學書學其工處今
人學書肥瘦皆病又嘗備得其人醜惡處如今人作顔
體乃其瘵然者
[023-47b]
凡學書欲先學用筆用筆之法欲雙鈎囘腕掌虚指實
以無名指倚筆則有力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
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學字既成且養於
心中無俗氣然後可作以示人為楷式凡作字須熟觀
魏晉人書㑹之於心自然得古人筆法也欲學草書須
精真書知下筆面背則識草書法草不難工矣
今俗書庵字既於篆文無有又菴非屋不當從广後漢
皇甫䂓為中郎將持節監關中兵會軍大疫親入菴廬
[023-48a]
視三軍感悦即用此菴字為有依據
回黨柏舟書云書字已佳但疑是單鈎肘臂著紙故尚
有拘曲不放浪意態耳大槩書字楷法欲如快馬斫陣
草法左䂓右矩此古人妙處
來樊道舟中觀長年盪槳羣丁撥掉乃覺少進意之
所到輙能用筆
余寓居開元寺之怡偲堂坐見江山每於此中作字似
得江山之助然顛長史狂僧皆倚酒而通神入妙不飲
[023-48b]
酒忽十五年雖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筆處時時蹇蹶
計遂不得復如醉時書也顧况咏白髪出嫁宫人准擬
人㸔似舊時山谷草書無乃似之
  米襄陽論書
吾書小字行書如大字唯家藏真蹟跋尾間或有之不
以與求書者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
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盖取諸長處總而
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為何祖也
[023-49a]
世人多寫大字時用力捉筆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
頭如蒸餅大可鄙笑要須知小字鋒勢全備都無刻意
做作乃佳自古及今余不敏實得之榜字固已滿世自
有識者知之
石曼卿作佛號都無囘轉摺之勢小字展令大大字反
令小是張顛教顔真卿謬論蓋字自有大小相稱且如
寫太乙之殿作四窠分豈可將乙字肥滿一窠以對殿
字乎蓋自有相稱大小不展促也余嘗書天慶之觀天
[023-49b]
之皆四筆慶觀多畫在下各隨其相稱寫之掛起氣勢
自𢃄過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飛動之勢
字有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布置稳不
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變態貴形不貴苦苦生怒怒
生怪貴形不貴作作入畫畫入俗皆自病也
唐官告在世為禇陸徐嶠之體殊有不俗者開元來縁
明皇字體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時君所好經生亦自此
肥開元以後無復有矣
[023-50a]
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已意也故必須真
跡觀之乃得趣如顔真卿毎使家僮刻字故㑹主人意
修改波撆致大失真唯吉州廬山題名題訖而去後人
刻之故皆得其真無做作之差乃知顔出於褚也夫真
跡皆無蠶頭燕尾之筆與郭知運争坐位帖有篆籀氣
頗傑思也柳與歐為醜怪惡體但其弟公綽乃不俗於
兄筋骨之説出於柳世人但以弩張為筋骨不知不弩
張自有筋骨存焉
[023-50b]
書至𨽻興大篆古法壞矣籀各隨字形大小故如百物之狀
活動完備各各自足𨽻乃始有展促之勢而三代之法亡矣
  又論臨摹二法
世人多不曉臨摹之别臨謂以紙在古帖法書之旁觀
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摹謂以薄油紙
覆古帖書法之上隨其大小輕重而搨之若模畫之摹
故謂之摹又有以厚紙覆帖上就明牖而摹之又謂之
嚮搨焉臨摹二者迥殊不可亂也
[023-51a]
  又論小楷提筆
陳寺丞相伯修子也嘗於枕屏效元章筆跡書杜陵詩
一日元章過之見而驚焉伯修命出拜元章甚喜因授
以作字提筆之法曰以腕著紙則筆端有指力無臂力
也曰提筆亦可作小楷乎元章笑顧小吏索紙書其作
進黼扆贊表筆畫端謹字如蠅頭而位置規模皆若大
字父子嘆服因請其法元章曰此無他毎作字時不可
一字不提筆乆當自熟矣
[023-51b]
  黄秘書伯思論書
昔人運筆側掠弩趯皆有成規若法度禮樂不可斯須
離也及造微妙則出没飛動神㑹意得然所謂成規者
初未嘗失今世人作一波畫尚未知厝筆處徒規規强
効古人縱成亦不過為印刻字耳
流俗言作書皆欲懸腕而聚指管端真必用此法乃善
予謂不然逸少書法有真一行二草三以言執筆去筆
跗遠近耳今筆長不過五寸雖作書必在其三而真行
[023-52a]
彌近今不問正草字欲其聚指管端乃妄論也今觀晉
宋及唐人畫圖執筆者未曽若此可破俗之鄙説
凡書衡難從易方正在二者間不悟書意者强作横書
不斜則濁蜀中一人是已此體惟鍾索盡古人之妙宋
齊人似之梁陳隋至唐終不近也衡一/作横
張懷瓘云飛白全用𨽻法蓋八分之輕者今世人為此
書巧全用草法正與古背馳矣又鮑照飛白用毫筆乃
能成字或輕或重也蓋或輕若絲髪或重若雲山濃淡
[023-52b]
相錯乃成字若不用毫筆書之則不能若此唐人更不
作章草書近來有濟及洪府人强學之所謂不堪位置
舉止羞澁終不似真俗人未嘗知古人用筆處見其人
書者隨象稱善皆曰鍾王復出矣
漢甄豐稽正古文字其一古文魯堂壁中書也其二奇
字即古文而異者古文高質而難遽造若三代鼎彛遺
篆是已奇字怪巧而差異正若漢劉棻從揚雄所學及近
世夏鄭公集四聲韻所載是已今人往往不能辨之遂
[023-53a]
盡以奇字為古文焉
 
 
 
 
 
 
 
[023-53b]
 
 
 
 
 
 
 
 珊瑚網卷二十三上
[023-54a]
欽定四庫全書
 珊瑚網卷二十三下
            明 汪砢玉 撰
 法書題跋
  宋高宗翰墨志
余自魏晉以來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或蕭散或枯瘦
或遒勁而不囘或秀異而特立衆體備於筆下意簡猶
存於取舎至若禊帖則測之益深擬之益嚴姿態横生
[023-54b]
莫造其原詳觀㸃畫以至成誦不少去懷也法書中唐
硬黄自可喜若其餘紙扎俱不精乃託名取售然右軍
在時已苦小兒輩亂真况流傳歴代之久&KR0915本雜出固
不一幅鍳定者不具眼目所以去真益遠惟識者久於
其遠當自辨也余每得右軍或數行或數字手之不置
初若食喉間少甘則已末則如食橄㰖真味久愈在也
故尤不忘於心手頃自束髪即喜攬筆作字雖屢易典
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
[023-55a]
未嘗一日去紙筆故晚年愈得趣横斜平直隨意所適至
作尺餘大字肆筆皆成每不介意至或膚腴硬山林丘
壑之氣則酒後頗有佳處古人豈難到也
士人作字有真行草𨽻篆五體人多以篆𨽻各成一家
真行草自成一家者以筆意本不同毎拘於㸃畫無放
意自行之蹟故别為户牖若通其變則五者皆在筆端了
無關塞惟在得其道而已非手神頴悟力學不倦至有
筆冢研川者似未易語此
[023-55b]
士人於書法必先學真書者以八法皆備不相附麗至
側字亦可正讀不渝本體蓋𨽻之餘風若楷法既到
則肆筆行草間自然於二法臻極奥乎妙體了無缺軼
反是則流於塵俗不入識者目矣吾於次叙得之因筆
其梗槩
昔人論草書謂張伯英以一筆書之行斷則再連續蟠
屈拏攫飛動自然筋骨心手相應所以率情運用畧無
留滯故譽者云應指宣事如矢發機霆不及激電不及
[023-56a]
飛皆造極而言創始之意又云忙不及草者豈草之本
㫖哉正須翰動若馳落紙雲烟方佳耳
  劉正夫論書
字美觀則不古初見之使人甚愛次見之則得不到古
人處三見之覺傍旁㸃畫不合古者盈盈在眼矣字不
美觀者必古初見之不甚愛再見之得其到古人處三
見之自偏旁㸃畫合法度者歴歴在眼矣故觀今之字
如觀文繡觀古之字如觀鐘鼎學古人字期於必到若
[023-56b]
至妙處始會於道則無愧於古矣
執筆要分直側直筆圓側筆方用法有異而執筆初無
異也其所以異者不過遣筆用鋒之差變耳蓋用筆直
下則鋒常在中欲側筆則微倒其鋒而書體自然方矣
若夫執筆不可不方也古人學皆用直筆王次仲等始
有倒法
  姜堯章書譜
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圓勁
[023-57a]
古淡則出於蟲篆㸃畫波發則出於八分轉換向背則
出於飛白簡便痛快則出於章草然而真草與篆各有
體製歐陽率更顔平原輩以真為草李邕李西臺輩以
行為真亦以古人有專工真書有專工草書者有專工
行書者信乎真不能兼也或云草書千字不抵行書十
字行書十字不扺真書一字意以草至易而真至難豈
真知書者哉大抵下筆之際盡倣人則少神氣專務遒
勁則俗病不除所貴熟習兼通心手相應斯為美矣白
[023-57b]
雲與率更書訣亦能言其梗槩孫過庭論之又詳皆可
參稽之
真書 真書以平正為善此世俗之論唐人之失也古
今真書之神妙無出鍾王二家今觀其書皆瀟洒縱横
何拘平正良繇唐人以書判取士而士大夫書類有科
舉氣習顔魯公作干禄書是其證也矧虞顔柳前後相
望故唐人下筆應規入矩無復魏飄逸之氣且字之長
短大小斜正踈宻天然不齊孰能一之謂如東字之長
[023-58a]
西字之短口字之小體字之大朋字之斜黨字之正千字之
踈萬字之宻畫多者宜瘦畫少者宜肥魏晉書法之高
各盡字之真態不以已意參之耳或專喜平正極意歐
顔或惟務圓勻專師虞永或謂體須稍匾則自然平正
此又有徐㑹稽之病或欲其蕭㪚則字不塵俗又有王
子敬之風豈足以盡書法之美哉真書用筆自有八法
吾嘗採古人筆列以為圖今畧言其指大㸃者字之眉
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横直畫者字之
[023-58b]
體骨欲其硬正勻淨有起有止貴長短相合結束堅實
丿音/撆音/拂者字之手足伸縮異處變化多端要如魚翼
鳥翅有翩翩自得之趣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沈實
晉人挑剔或𢃄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顔柳始正鋒為之
正鋒則無飄逸之氣轉折者方圓之法真多用折草多
用轉折欲少駐駐則有力轉欲不滯滯則不遒然而真
以轉而後遒草以折而後勁不可不知也懸針者筆欲
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垂而後縮謂之垂露翟伯壽
[023-59a]
問於米老曰書法當何如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
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古人遺墨得其一㸃一畫皆
昭然絶異者以其用筆精妙故也大令以來用筆多矣
一字之間長短相補斜正相柱肥瘦相混求妍媚於成
體之後至於今尤甚焉
結體 用筆不欲太肥肥則形濁又不欲太瘦瘦則形
枯不欲多露鋒芒露則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則
體不精神不欲上小下大不欲左高右昻不欲前多後
[023-59b]
少歐陽率更結體雖太拘而用筆大備衆美雖小楷而
翰墨灑落追蹤鍾王來者不能及也顔柳結體既異於
古人用筆復溺於一偏予評二家為書法之一變數百
年間人争效之字畫剛勁固不無為高明之助而魏晉
風軌掃地盡矣然柳氏大字偏旁清勁可喜更為奇妙
近世亦有效之者則俗濁不除不足觀故知與其太肥
不若痩硬也
草書 草書之體如人坐卧行立揖遜忿争乘舟躍馬
[023-60a]
歌舞躃踊一切變態非苟然者又一字之體率有多變
有起應如此起者當如此應各有義理王右軍書羲定
字當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數十字無有同者而
卒未嘗不同也可謂所欲不踰矩矣大凡學草書先當
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則結體平正下筆有源然
後倣右軍申之以變化鼔之以奇崛若泛學諸家則字
有工拙筆多失誤當連反斷當斷反續不識向背不知
起止不悟轉換隨意用筆任筆賦形失誤顛錯反為新竒
[023-60b]
自大令以來已如此矣况今世哉然而襟韻不高記憶
雖多莫測塵俗若使丰神蕭㪚下筆便當過人自唐以
前多是獨草不過兩字連屬累數十字而不斷曰連綿
㳺絲此雖出於古人不足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
今人作真何嘗苟且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嘗考其字是
㸃畫處皆重非㸃畫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雖後變化
多端未嘗亂其法度張顛懷素最號野逸而不失此法
近代山谷老人自謂得長沙三昧草書之法至是又一
[023-61a]
變矣流至於今不可復觀唐太宗云行行若縈春蚓字
字如綰秋蛇惡無骨也大揚用筆有緩有急有有鋒有
無鋒有承接上文有牽引下文乍徐還疾忽往復收緩
以倣古急以出奇有鋒以燿其精神無鋒以含其氣味
横斜曲直鈎環盤紆皆以勢為主然不欲相𢃄𢃄則近
俗横畫不欲太長長則轉換遲直畫不欲太多多則神
癡以捺代□以丨發代走走亦以捺代之唯丿則間用
之意盡則用懸針意盡須再生筆意不若用垂露耳
[023-61b]
用筆 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壁折此
皆後人之論折釵股者欲其曲折圓而有力屋漏㾗者
欲其無起止之迹錐畫沙者欲其鈎而藏鋒壁折者欲
其無布置之巧然皆不必若是筆正則藏鋒筆偃則鋒
出一起一倒一晦一㝠而神奇出焉常欲鋒在畫中則
左右皆無病也故一㸃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又有
三折一丿又有數樣一㸃者欲與畫相應兩㸃者欲自
相應三㸃者必一㸃起一㸃𢃄一㸃應四㸃一起兩𢃄
[023-62a]
 一應筆陣圖云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便不是書又如
 口當行草時尤宜冺其稜角以寛閒圓美為佳心正則
筆正意在筆前字居心後皆名言也故不得中行與其
工也寧拙與其弱也寧勁與其鈍也寧速然極須淘汰
俗姿則妙處自見矣大要執之欲𦂳運之欲活不可以
指運筆當以腕運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
不知執欲作者亦須畧考篆文須知㸃畫來歴之先後
如左右之不同刺㓨之相異王之與玉示之與衣以至
[023-62b]
秦奉泰春形同理殊得其源本斯不浮矣孫過庭有執
使轉用之法當熟玩之
用墨 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踈行草則燥潤相雜潤
以取妍燥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不知
也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有力圓
則妍美予嘗評世有三物用不同而理相似良工引之
則緩來舎之則急往世俗謂之揭箭寳刀按之則曲舍
之則勁直如初世俗謂之囘性筆鋒亦欲如此若一引
[023-63a]
之後已曲不復挺又安能如人意耶故長而不勁不如
勿長勁而不圓不如不勁蓋紙筆墨皆書之助也
行書 嘗考魏晉行書自有一體與草不同大率變真
 以便於揮運而已草出於章行出於真雖行書各有定
體縱復晉代諸賢亦各不相遠蘭亭記及右軍諸帖第
一謝安石大令諸帖次之顔楊蘇米亦後世可觀者大
要以筆力為貴少有失誤亦可輝映所貴乎濃纎間出
血脉相連筋骨老健風神灑落姿態具備真有真之態
[023-63b]
度行有行之態度草有草之態度必須博習可以兼通焉
臨摹 摹書最易唐太宗云卧王濛於紙中坐徐偃於
筆下可以嗤蕭子雲唯初書者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
手易於成就皆須是古人名筆置之几案懸之座右朝
夕諦觀思其運筆之理然後可以臨摹其次雙鈎蠟本
須精神摹搨乃不失位置之美耳臨書易失古人位置
而多得其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其意臨書
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夫臨摹之際毫髮失
[023-64a]
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世有蘭亭叙何翅數百本而
定武本為最佳然定武有數樣今取諸本參之其位置
長短大小無不一同而肥瘠剛柔工拙要妙之處如人
之有面目無有同者以此知定武刻又未必得真蹟
風神矣字書全以風神超邁為主刻之金石其或苟哉
雙鈎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郭填其内或朱其背
正得肥瘦之本體雖然尤貴於瘦使工人刻之又從而
刮治之則瘦者亦變為肥矣或云雙鈎時須倒置之則
[023-64b]
亦無容私意於其間誠使下本明上紙薄倒鈎何害若
下本晦上紙厚却須能書者為之發其筆意可也夫鋒
芒圭角字之精神大扺雙鈎多失此意又須朱其背時
稍致意焉
丹書 筆得墨則瘦得朱則肥此常然也故書丹尤以
瘦為奇而圓熟美潤常有餘燥勁老古常不足盖朱使
之然也欲石刻不失其真未有若丹書者之善矣然書
時盤礴不無所勞韋仲將升高書凌雲臺榜下則鬚髪
[023-65a]
已白藝成而下斯之謂與若鍾繇李邕又自刻之可謂
癖矣
精神 藝之至未始不與精神通其説見於昌黎送高
閑序與孫過庭乖合篇二語詳之矣夫字有藏鋒出鋒
之異粲然盈楮欲其首尾相應上下相接為佳後學之
士隨所記憶圖寫其形未能涵容皆支離而不相貫串
黄庭與樂毅不同畫讚與蘭亭殊㫖一時下筆各有其
勢固應爾也予嘗觀古之名書無不㸃畫振動如見其
[023-65b]
揮運之時山谷云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信然哉
方圓 方圓者真草之體用真貴方草貴圓方者參之
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然而方圓曲直各自有
要真須涵泳一切於自然如草書尤嫌直横分明横直
多則字有積薪束葦之狀而無散蕭之氣時時變換一
出之斯為善矣
向背 向背者如人之顧盼指示相迎相揖相逐相奔
發於左者應於右起於上者伏於下大要㸃畫之間施
[023-66a]
設各有情理求之古人惟王右軍為妙
位置 假如立人挑土王衣示一切偏旁皆須令狹長
則右有餘地矣在右者亦然不可涉於太宻太巧太宻
太巧是唐人之病也假如口字旁在左者皆與上齊鳴
呼喉嚨唯喻等是也又如宀人疒尸等字須令覆其下
走辶兀心等字須能承其上審其輕重使相負荷計其
大小使相副稱為妙
踈密 書以踈為風神密為老氣如圭之四横川之三
[023-66b]
直魚之四㸃畫之九畫必須下筆輕勁停勻為佳當踈
不踈反成寒乞當宻不宻必至凋零
風神 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紙筆佳
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
出新意則自然長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
者如山澤之臞肥者如貴㳺之子勁者如武夫之勇猛
媚者如美女之嬌嬈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賢士各任其
態也夫遲以取妍速以取勁先必能速然後能為遲若
[023-67a]
素不能速而專事遲則無神氣若專事速又多失勢
筆鋒 筆鋒之初有搭鋒者有折鋒者其一字之體定
於初下筆凡作第一字多是折鋒第二三字承上筆勢
多是搭鋒若一字之間右邊多是折鋒應其左故也又
有平起者如𨽻書藏鋒者如篆畫大要折搭多精神平
藏善含畜兼之則妙矣
  廣川論體裁
峻㧞一角潛虚半股此於法書體裁當如此矣至於分
[023-67b]
若抵背合如並目以側暖斜以斜附曲然後成書而古
人於此盖盡之也
  趙子固書法論
學唐不如學晉人皆能言之夫豈知晉豈易學哉學唐
尚不失規矩學晉不從唐入多見不知量也僅能欹斜
雖欲媚而不媚翻成畫虎之犬耳何也書字當立間架
墻壁則不骫骳思陵書法未嘗不圓熟要之於間架墻
壁處不著工夫此理可為識者道近得此方舊本虞永
[023-68a]
興破邪論序愛而不知其惡也故為此説正坐無壁牆
也右軍樂毅畫讚蘭亭最真一一有墻壁者一榻直下
是也李瑋家開皇帖行書之祖於此最昭昭化度及魯
公離堆得此法左右陰陽極明麗丁道䕶啟法寺碑筆
右方直下最具此法學者當垂情如此下筆則如麗方
直端重楷正昧此則癡鈍墨猪矣黄庭賀揵有鍾體雖
微欹側隠然亦有牆壁力命表勁利更高學者母但徇
俗而不實本唯遺教經宛然是經生筆了無神明决非
[023-68b]
羲筆正如率更之玩長孫無忌面團團也識此已又識
破懷仁聖教之流入院體也其逸筆處世謂之小王書
此書一一體蘭亭玉潤霜寒諸帖即無此逸筆不知懷
仁從何取入使後人未倣羲帖先為此態觀之可惡其
流至於蘭溪經藏記烏龍廟記僧有交之集書極矣又
須戒徐會稽之濁在跛&KR0367李北海之濁在欹斜唯張從
申得大令之通暢無二公之流弊且世云㑹稽出自蘭
亭蘭亭即無偃筆也又云北海深悟大令大令不若是
[023-69a]
之欹跛也跛偃之流弊而悮吾坡公欹斜之弊流而為
元章父子矣且如吳傳朋深得諸葛禎瑶臺寺碑筆法
的是蘭亭中出矣公又生出一節病每下豎筆不直榻
下乃仰筆尖鋒全無氣骨皆清和之弊為隘不恭學者
更切自防之自㸃檢之朋友相警悟之前修長中之短
亦無畏友以覺其非耳故予深信間架牆壁為要也余
自謂學古人當勁媚今人當無心可也中興後朱壑巖
横斜顛倒幾若楊少師孫勒川規矩恐下筆不中觀者
[023-69b]
元章曰奴書耳朱吾所取孫吾所戒也更從識者評之
學𨽻楷於魏晉之下邈乎無以稽也縱有羲繇之跡號
存絶者唯樂毅論海字秣陵本爾其唐元度魚帖本已
非古本文次有德州畫讚而已若所謂力命表固繇精
筆古勁幾不入俗眼然尊之敬之未容而友之也黄庭
固類繇欹側不中繩度未學唐人而事此徒成畫虎類
尖然則欲從入道於楷何從曰僅有三焉化度九成廟
堂耳晉宋而下分而南北有丁道䕶襄雖有態度何取
[023-70a]
態度者書法之餘也骨格者書法之祖也今未正骨格
先尚度態幾何不舎本而求末耶戒之戒之泛入之門
先敬先戒平平直直輕輕勻勻俗咎率更體為排算固
足以攻其短然先排算而尚氣脉乃可不排算而求之
是未行而先馳理不至爾分間布白勿令偏側此誠格
言每一字為率筆多筆少不同先須分布匀整若此未
調順工何從生又有一般偏旁不可盡律以正字毎字
必欹歲字必舛有字不可破中叢字取居中而又左右
[023-70b]
皆須以古人所書求其義理執一而論第曰中正此李
後主譏魯公為田舎翁又如褚河南如稱八分古雅有
韻一切尚之甚有踈拙薛少保發越褚體飄揚透徹一
尚不囘幾至迂踈魯公之正其流也俗誠懸之勁其弊
也寒古往今來中庸鮮能千載之下刻心苦神諸其然
者要是文章之外唯此足以觀人發揮形容有足尚者
不忍迨也又嘗妄論文章精到尚可改飾字畫落筆更
不容加工求以益之適或壞之此吾知字書之貴一生
[023-71a]
眠則畫被坐則畫地將老無功此藝厥為不易哉
分布六法 左欲去吻一右欲去肩左右兩平
陽啟法寺興國寺二石啟法最精歐虞之所自出興國
粗甚如此兩手天不壽精而壽粗可嘆也北方多樸有
𨽻體無晉逸雅謂之毡裘氣合於隋書同文軌開皇大
業以迨武德之末貞觀之初書石無一可議此古今集
大成之時也於是虞歐大宏厥聲始虞於龍聖道塲歐
於姚辨等刻亦未臻極及孔子廟堂碑飛來白鶴詩虞
[023-71b]
為法於世矣化度九成歐獨歩於時矣欲求楷法舎此
三者是南轅而北轍矣三書之法在平正恬淡分間布
白行筆停匀且如横書必兩頭均平不可如俗書左低
右昻八訣所謂千里陣雲是也起筆既成冗類如鑿如
錐則有泛冗錐則尖既不尖又必𢃄冗斯為絶妙及至
書到右方住處捺筆不可面下須擁起向上於下如繩
直其左方至筆之竪亦結筆在左穿心竪筆是也捺筆
直下到立處微捺使鋒左向如畫之右肩突出鋒在上
[023-72a]
竪筆則突出鋒在左也又如十字處如中字牛字年字
凡是一横一直中停者皆當著心凝然正直平均不可
使一高一低一斜一欹少涉世俗守此法既牢則凡施
之間架自然平均使不俗氣俗之從生始於徐浩也知
蘭亭韻致取有映𢃄不知先自背了繩墨欹斜跛偃雖
上長下短 右上滿喃左上/ 右下滿所右下/
行草宜用棗心筆者以其摺裊婉媚然此筆須出鋒用
之須捺筆鋒向左意趣只用筆腰不用筆尖乃可如真
[023-72b]
書直竪用尖則施之行草無態度此是要𦂳處人多未
知之姜堯章孫過庭草書言能籠罨横竪最善發明棗
心筆於用之時每難揮運雙鈎懸腕乆乆得趣其要正
在勿使筆尖也
草書雖連綿宛轉然須有停筆為佳今長沙所開懷素
自叙乃蘇滄浪輩書一向裊摺無典則北方有一本正
不如此或欹或連迺為正當草極難於拙故蘓草不及
行也
[023-73a]
晉賢草體虛淡蕭㪚此為至妙唯大令綰秋蛇便為文
皇所譏至唐旭素等方作連綿之筆此黄伯思簡亝堯
章所不取也今人但見爛然如藤纒者為草書之妙要
之晉人之妙不在此法度端嚴中蕭㪚為勝耳右軍三
卷僅一半真施老子印證簡亝堯章諸公議論去其間
偽迹如求屏風帖早乘帖止開真帖五卷於海陵當此
以為區處
  鄭夾漈六書偏旁例論
[023-73b]
六書起一成文衡為一縱為丨音/衮邪為丿房必/反反丿可
㑹則屬諸聲聲則無不諧矣五不足而後假借生焉六
書無傳惟藉説文然許氏惟得象形諧聲二書以成牽
子㑹意復為假借所擾故所得者亦不能守焉所以顛
沛淪於經籍之中如汎一葦於溟海靡所底止皆為假
借之所魅也嗚呼六書明則六經如指諸掌假借明則
六書如指諸掌若夫省文則有聲關於義者有聲關於
義者六書之道備於此矣
[023-74a]
  夾漈通志六書論
經術之不明繇小學之不振小學之不振繇六書之無
傳聖人之道惟藉六經六經之作惟藉文言文言之本
在於六書六書不分何以見義小學之義第一當識子
母之相生第二當識文字之有間象形指事文也㑹意
諧聲轉注字也假借文字俱也象形指事一也象形别
出為指事諧聲轉注一也諧聲别出為轉注二母為㑹
意一子一母為諧聲六書也者象形為本形不可象則
[023-74b]
屬諸事事不可指則屬諸意耳或又曰孔壁舊書皆科
斗文字佳城之文獨顯於世曰古文雜用籀體非一於
科斗也蓋古文有墳書麒麟鍾鼎篆文有垂露復書襍
體𨽻之八分變而飛白行書草本𨽻𨽻出於籀籀始於
古文皆體於自然效法天地然則予何取衷哉曰漢時
遠步晉唐至宋滋弗逮矣蒼夏之迹遠矣幣刀鼎鬲世
復寡傳贊皇石刻其非西周乎詛楚其興於近代乎石
鼔泰山碑暨於兩京遺書舊畫學者不可不歴觀焉黄
[023-75a]
庭謂非右軍書其誰作耶曰永僧徐浩輩為之也樂毅論
舊本希見於世宋初王侍書别冩刻之洛神賦亦後人
託獻之而詭行之墓田丙舎其鍾太尉之懿乎傷寒數
帖其王㑹稽之奥乎李陽冰庶子泉銘怡亭刻石二世
詔無是過也浯溪碑雅厚雄深森嚴於瘞鶴萬安記其
苖裔乎郎官㕔壁序祭濠州文末年誥身同出一軌所
謂不約於法而凡踏焉者一掃歐虞褚薛之疲苶張顔
疇宗與曰宗古文籀篆其開於陳蔡乎石室之書今亡
[023-75b]
矣其言曰書肇於自然陰陽生焉形勢立焉若日月雲
霧若蟲食木葉若刀㦸縱横皆有意象左迴右顧無使
孤露藏頭䕶尾力在字中疾澁之分執筆之度八體變
法之𤣥竅崔瑗之儔咸受業焉光和建安諸作高明精
粹非魏晉所擬議張留侯蕭相國談筆道鍾太傅著論
可謂格言矣諸葛武侯其知書之變乎揚子雲訓纂其
説文切韻之本乎曰溪書衡肯亭包䝉其義則衍極竊取
之矣夫字有九德九德則法法始乎包犧成乎軒頡盛
[023-76a]
乎三代草乎秦漢極乎晉唐萬世相因體有損益而九
德莫之有損益也或曰九德孰傳乎曰天傳乎又問何
以自得曰無愧於人為自得九德出虞/書臯陶謨
  鄭肯亭忠質文論
三皇尚忠五帝尚質三王尚文八卦忠也古文質也籀
文也篆則王降而霸矣𨽻其秦之法令乎古𨽻𨽻之古
文也八分𨽻之籕也楷法𨽻之篆也飛白八分之流也
行楷之行也草楷之走也𨽻之規為方草則圓其矩也
[023-76b]
六書之道㪚也
  鄭子經書要篇
六書之要其諧聲乎聲原於虚而妙於物言者聲之宣
也書者聲之寄也飛龍肇音㵳哉闐乎其罔聞也夾漈
山人當是正之有音無文者多矣逮皇元圖書重啟
人文諧書之義實宗乎五雖古之三皇龍書穗書雲書
諸作蔑以加諸猗歟休哉商之倒薤周之虎書魚書其
象形耶夷考禽書龜鸞諸體不過名物作為□分勿/反
[023-77a]
至□而窮析一為&KR1525音/及&KR1525為□呼旱/反轉□為乙音/隠
反為乚為□居月反/□彼此折一為入即穴也音/綿又音入轉入為□側/加
反/側□為人音/吠反人為□音/泉至□而窮一再折為□五/犯
反/轉□為□口犯/反側凵為□音/方反□為□音/播至□而窮
引一而統合之則為□音/圍圓則為○音/星至○則環轉無
異勢一之道盡矣然□與一偶一能生而□不能生天
地之道陰陽之理也篆通而𨽻辟故有左無右有&KR0034音/阜
&KR0008篆明而𨽻晦故有王元玉有未無朱篆巧而𨽻拙
[023-77b]
故有□音/覓無□音/烱有□無□篆縱而𨽻拘故有刀無七
有禾無未音/稽然則篆之於𨽻其猶筮之於龜乎
  又天五篇同上出/衍極
天地之數合乎五皇極之道中於五四時之用成於五
六書之變極於五是故古文如春籀如夏篆如秋𨽻如
冬八分行草歲之閏餘也𨽻之興也其周之末造乎其
民趨於簡陋乎或問石鼔顯於李唐韓退之韋應物以
為周文王宣王時歐陽永叔蘇子瞻謂非史籀不能作
[023-78a]
而夾漈以為秦文信乎曰以漆文知之然則筆曷始乎
曰尚矣書曰作㑹非筆何㑹紀於太常非筆何紀蘇望
歐陽棐以三仁為漢石經趙德夫洪景不非之諒也或
曰古書籀𨽻其渝渝乎乆矣而何言之䑁古獄反/明也耶曰
吾聞達於理者古今不能隔審其機者鬼神莫能閟夫
道一而已矣然則用筆有異乎曰有請問曰篆用直分
用側𨽻楷曰間出存乎其人其人可得聞乎曰顔柳篆
七而分三歐褚分八而篆二問行草曰篆多褉序間以
[023-78b]
分側有石書之遺意焉然則執筆有異乎曰夫執筆者
書法之機鍵也近世善執筆者莫如張顔吾以此按天
下圖書不能逃乎玉尺也□善執筆則八體具不善執
筆則八體廢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
法之常也肘腕法之變也魏晉間帖指掌字也嗚呼師
法不傳人便其所習便其所習此法之所以不傳也故
惠施卒而莊子深暝不言鍾子期死而伯牙毁琴絶絃
盖傷世之難與知也或曰絳州潘氏摭采奇墨祕禇昉
[023-79a]
於蒼頡訖於宋初其雅博乎曰淳化間太宗出内藏古
蹟命王著臨榻工用精嘉大觀絳潭猶有似人之喜戲
魚黔江鼎澧無慮數十有無不足計也江季路之辨審
矣曰營咨道二十萬購夫子廟碑劉潛夫十餘載求邕
僧塔銘&KR0008乎曰鴻都斷石猶有存者其古刻之天球乎
黄初闕里記詞翰爾雅其南金乎漢碑三百銷蝕無幾
何君閣道夏淳于碑可以全見古人面貌君謀𨽻纂其
憂思深矣魏晉相承善學𨽻古莫如鍾王蕭阮諸人神
[023-79b]
氣浸殊體式未㪚歴隋而唐始有專門之學自此益分
矣嗚呼媮風並趂其末造之孱民乎豪傑之生不數其
精神猶參錯於元化之間乎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孔氏
遺跡陽冰獨神㑹之魯公之書懷素喜而有得似不在
語言文字之苴乎或問衍極曰極者中之至也曷為而
作也曰吾懼夫學者之不至也
  虞伯生六書淵源序畧
魏晉以來善𨽻書以名世未嘗不通六書之義不通其
[023-80a]
義則不得文字之情制作之故安有不通其義不得其
情不本其故猶得為善書者唐之諸賢以書義相究辨
折循規蹈矩無復有㸃畫差訛之弊嗟夫世之不知六
書之義而效其波磔以為媚誠妄人矣
  吾丘衍學古編畧
篆法匾者最好謂之□音/果匾徐鉉謂非老手莫能到石
鼔文字也
小篆俗皆喜長然不可太長長無法但以方楷一字半
[023-80b]
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脚豈不美哉脚不過三有
無可奈何者當以正脚為主餘畧收短如幡脚可也有
下無脚字如□□㞢等字却以上枝為出如草木之為
物正生則上出枝倒懸則下出枝耳
𨽻書人謂宜匾殊不知妙在不匾挑拔平硬如折刀頭
方是漢𨽻無體括云古勁古拙斬釘截鐵備矣
欵識文者諸侯本國之文也古者諸侯書不同文故形
體各異秦有小篆始一其法近世學者取欵識字為用
[023-81a]
一紙之上齊楚不分人亦莫暁其謬
  有芒氏墨兩碎金
張長史謂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董内直謂大字貴
結宻不結密則懶散而無精神扁榜宜字字相照應又
宜飄逸氣清雅不俗一字之美皆偏旁凑成分折㸔時
各自成一美始為大字之盡善者小字貴開濶字内間
架宜明整開濶一如大字體段諸美皆具也
胸中有書下筆自然不俗坡詩有云退筆如山未足琛
[023-81b]
讀書萬卷始通神此良言也
為書之妙不在憑文案本妙在應變無方
行行須有活字字字須求生動
有功無性神彩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兼此二者然
後能齊古人
筆正之説真格言也筆正則古人筆法皆如吾手矣側
鋒取妍鍾王不傳之秘需毫之次法與鋒合然後運筆
無非法也
[023-82a]
捉筆在手便須運意不可妄落一筆一筆纔落便想第
二筆合作如何下
倘冩一字不成須於衆碑尋之若無即出意自造不可
轉意率然而作
臨書最有功以其可得精神也字形在紙筆法在手筆
意在心筆筆生意分間布白小心布置大膽落筆左者
右之右者左之偏者正之正者偏之以近為遠以遠為
近以連為斷以斷為連筆近者意遠筆遠者意近
[023-82b]
字㸔碑帖須象運筆又須把其氣象隨所寓成形結字
得形體不如得筆法得筆法不如得氣象學字如女子
學梳掠惟性虚者尤能作態度
只學一家書學成不過為人作奴婢集衆長歸於我斯
為大成
行書非草非真兼真謂之真行𢃄草謂之行草篆添
𨽻减篆長𨽻匾
八分書殆不始於秦水經注齊地掘古冡棺前有八分
[023-83a]
書騐文乃太公三世孫胡公之墓科斗古文大篆小篆
亦自五帝時有之矣如禹刻岣嶁碑則用科斗宣王刻
石鼔則用籀書唐人錢譜太昊氏金尊盧氏幣其文具
存悉皆小篆太公九府圜錢黄帝布刀亦是小篆盖書
契既作字體悉具决不始於秦也
唐昇元帖以匱紙摹搨李廷珪墨拂之為絶品匱紙者
打金箔紙也其次即用澄心堂紙蟬翅拂為第二品濃
墨本為第三品也昇元帖在淳化祖刻之上隋開皇帖
[023-83b]
之下迄今皆不可復見也
世有絳帖潭帖臨江帖此三書絳本已少惟潭帖為勝
者以僧希白所臨也希白於字畫得佳處故於二王帖
尤邃若臨江則失真遠矣又淳化帖大觀帖當時以晉
唐善本及江南所收帖澤善者悉出上聖規摹故風骨
意象皆存在識者鑒裁而學者悟其趣
法書中唐人硬黄可喜若其餘紙札俱不精
古人論墨之佳曰輕堅黟黒入硯無聲又曰其堅如玉
[023-84a]
其文如犀又曰繢彩奮發論硯之佳曰秀潤玉質論筆
曰長而不勁不如勿長勁而不圓不如不勁皆至理也
唐六典有裝潢匠注音光上聲謂裝成而以蠟潢紙也
今製牋法猶有潢製之説人多不解作平聲又改為裝
池益謬甚矣
洞天清録云書與畫一致也書者以濟畫之不及者也
使畫可盡則無事乎書矣古之善繪者或畫詩或圖
孝經或貌爾雅或像論語暨春秋或著易象皆附經
[023-84b]
而行猶未失其初也世道日降往往溺志於車馬士女
之華怡神於花鳥蟲魚之麗游情於山林水石之幽而
古意衰矣
  李西涯論篆額
裝潢舊碑石刻法帖上篆額斷不可去不然却似賢人
不著冠耳
  祝京兆論楷書及扇書
一血二骨三肉四筋五圓六直七平八方九結構十變
[023-85a]
十者備謂之楷書
書聚骨扇如令舞女在瓦礫堆上作伎飛鷰玉環亦
减態矣呵呵
  楊升菴論擘窠書
字體有擘窠書今書家不解其義按顔真卿集有云㸃
畫稍細恐不堪乆臣今謹據石擘窠大書王惲玉堂嘉
話云東坡洗玉池銘擘窠大字極佳又云韓魏公書杜
陵畫鶻詩擘窠大字此法宋人多用之墨扎之祖也
[023-85b]
  弇山人巵言
自張懷瓘以十體斷書一曰古文二曰大篆三曰籀文
四曰小篆五曰八分六曰𨽻書七曰章草八曰行書九
曰飛白十曰草鄭昻論文字之大變八一曰古文二曰
大篆三曰小篆四曰𨽻書五曰八分六曰行書七曰飛
白八曰草書其意蓋取程邈以後之𨽻與鍾王之今楷
合而一之不然則是取漢碑之𨽻皆屬之於八分而單
以𨽻為楷也歐陽永叔以八分為𨽻洪适因之而豐道
[023-86a]
生直斥其妄據道生之意以𨽻為八分以真為𨽻也是
是即吾所疑張鄭之後説也夫以分為𨽻歐陽氏之誤
小以𨽻為分以真為𨽻豐氏之誤大也為豐氏之説大
約與張鄭同其一曰𨽻書者程邈為御史以奏事繁多
篆字難成乃用𨽻人佐書以赴急速官司刑獄用之其
二云次仲作八分書謂割篆八分存𨽻二分是先有𨽻
而有分固矣其三據淳化閣帖有邈天得一以清數語
為據此皆吾所不敢信之故也閣帖所存邈數十字畧
[023-86b]
無二鍾古意止是稍增一㸃一畫以行怪如尤倉元命
包假書填難字類耳此李懐琳輩之所不為而可據為
邈書乎又眀言漢因行之獨符印幡信題署用篆則此
外皆用真𨽻書矣而何自漢末以前無一筆也歐趙所
書之碑又何無一真𨽻而皆分書也各書既謂之分書
則其法正存今何嘗八分八篆也以吾所見唯皇象天
發神䜟有五分之篆蔡邕夏承有四方之篆疑此即所
謂八分而八分以其不易習故少傳耳衛恒所贊𨽻勢
[023-87a]
如砥平繩直規矩折脩短相奮筆輕舉離而不絶等語
亦自與正書不甚應其為古𨽻無疑者後閲陸子淵書
輯云秦興同天下之書而李斯遂為世宗時則趙高胡
母敬改省籀篆同謂之小篆程邈所上務趨便捷謂之
𨽻書王次仲分取篆𨽻之間謂之八分自邈以降謂之
秦𨽻賈訪三倉蔡邕石經諸作謂之漢𨽻鍾王變體謂
之今𨽻合秦漢謂之古𨽻庾元威造為㪚𨽻羲獻復變
新奇則以今𨽻謂之楷法黄庭樂毅謂之小楷史㳺解
[023-87b]
散𨽻體謂之章草張伯英之法謂之草書衞瓘復采芝
法兼乎行書謂之藁草羲獻之書謂之今草結微𦕈者
謂之小草復有㳺絲之草宋蔡襄為飛草謂之散草劉
伯昇小變楷法謂之行書兼真謂之真行𢃄草謂之草
行蔡邕所作輕微大字謂之飛白自餘諸體以類生矣蓋
自是而𨽻與八分之説始明然謂羲獻復變新奇别以
今𨽻謂之楷法此語覺贅蓋受禪勸進即鍾氏之古𨽻
也尚書宣示墓田丙舎戎路表即鍾氏之今𨽻也羲獻
[023-88a]
不過增華耳古𨽻亦非鍾造東漢以後碑刻皆如之特
鍾氏入妙耳飛白即古𨽻今𨽻蕭子云頗作篆皆大書
用箒筆輕拂過或有𢃄行者其體若白而勢若飛今亦
不傳矣後世有以草書作雙絲下中露白者為飛白極
可笑吾三十時為余定州作飛白歌蓋從俗之語也今
人稱草𨽻篆雖失作者之意然古𨽻今𨽻方圓勁婉體
自難合析為真𨽻似亦未為不通
吾衍曰秦𨽻者程邈以文牘繁多難以用篆因減小篆
[023-88b]
為經用之法故不為體勢若漢疑法篆字相近非有批
法之𨽻也即是秦權秦量上刻字人多不知亦謂之篆
八分則漢𨽻之未有挑剔者比秦𨽻則易識比漢𨽻則
微篆似若用篆筆作漢𨽻則得之矣由此而言之則次
仲所成八分恐存𨽻八分就篆二分也衍之此論一洗
懐瓘千古之疑盡闢豐氏恣談之陋也
衍又曰𨽻書人謂宜匾殊不知妙不在匾挑拔平硬如
折刀頭方是漢𨽻衍此語尤合作正受禪勸進之所以
[023-89a]
妙也近代文徵仲得之瘦而怪者韓擇木也豐而匾者
唐𤣥宗也拙而醜者朱協極也
沈存中云古人以散筆作𨽻書謂之散𨽻近歲蔡君謨
之言又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
生於飛白
章草古𨽻之變也行草今𨽻之變也芝旭草又行草之
變也
行書有二有真𢃄行者如右軍蘭亭霜寒來禽官奴之
[023-89b]
類是也正行配者右軍旦極寒雪晴晚是也
毒熱尊體何如奉橘夫人平康蔡家賓至愛鵞蘄茶晚
復毒熱有以為唐文皇臨者夫人平康蔡家賓有以為
後人書者理俱有之
道生云雙鈎懸腕讓左側右虚掌實指意前筆後此古
人所傳用筆之訣也如屋漏痕如壁折如印印泥如錐
畫沙如折釵股古人所論作書之勢也然妙在四指得
力俯仰進退收往垂縮剛柔曲直縱横轉運無不如意
[023-90a]
則筆在畫中而左右皆無病矣此法鍾王之後唯藏真
得之為多庶幾於是者唐則伯施信本登善䖍禮紹京
㤗和伯高清臣誠懸五季則景度重光宋則君謨元章
元則子山子昻本朝仲行貞伯希哲徵仲數人而已
鍾太傅解散古𨽻而為今𨽻然張芝草書是今𨽻之變
觀其行筆可知則太傅之前如曹師諸公亦已作今𨽻
但非程邈體耳
語云真以㸃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以㸃畫為性情
[023-90b]
使轉為形質縱横牽制之謂使鈎環盤紆之謂轉向背
得宜之謂㸃畫又云神彩為上形質次之𨽻以規為方
草則圓其矩
大字促令小小字舒令大大字難於結宻而無間小字
難於寛綽而有餘此偏至之語大須意㑹不可典要又
云小心布置大膽落筆
梁武帝云㸃掣短則法擁尰㸃掣長則法離澌畫促則
字横畫踈則形慢拘則乏勢故又少則純骨無媚純肉
[023-91a]
無力少墨浮澁多墨笨鈍張長史傳此於顔平原而語
少變
董内直曰左欲去吻右欲去肩指欲實掌欲虚李萃
曰虛掌實指緩紉急送意在筆前字居筆後黄山谷云
心能轉腕手能轉筆米元章云肉須裹筋筋須藏肉皆
臨池者所宜知也
李陽冰云㸃不變謂之布棋畫不變謂之布算方不變
謂之㪷圓不變謂之環此言篆法也篆亦須變况其他
[023-91b]

聞之張敬𤣥云楷書把筆妙在虛掌運腕不宜把筆苦
𦂳然大令小時作書右軍從後掣其筆不得非耶曰此
有力也非苦𦂳也顔桞自有力二王化於力者也習顔
桞者未免苦𦂳習二王者不妨虛和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潤色出没須有倚伏開合藉乎陰
陽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㸃之内殊衂挫於毫芒
一畫失所如壯士之折一股一㸃失所如美人之眇一目
[023-92a]
取蘭亭之半以參宣示則華實配矣取化度之半以㕘
廟堂則方圓協矣
  王肯堂鬱岡齋筆麈
右軍執筆圖東陽陳及時有跋云其圖懸腕者二腕就
几者一於張彥遠法書要録目中而不見其文依其執
筆似覺紙上有瑟瑟蠶食葉聲隨意所之畧無滯凝其
法當大指對用食指頭以小指疊無名指倚管則腕囘
而筆正忽使管歸於食指第二節内則鋒藏而筆直然
[023-92b]
用事又全在中指運動取力於肩則字畫秀潤氣骨遒
勁孔子曰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此右軍筆圖之所以
不可無也
凡作楷書須筆筆依法書之鍾繇王羲之獻之智永虞
世南歐陽詢顔真卿七家乃合楷法其餘不過真書耳
唐人所謂經生字也
刻石手唐人為最今世所傳宋榻本神采飛動恍如真
跡如雲麾將軍九成宫銘聖教序之類皆唐刻也其轉
[023-93a]
折波磔處俱稜角分明故鋒頴雖露而古意運筆意象
隠然在目後世摹勒者亦妄意藏鋒而轉摺波磔處俱
以圓渾為工故成無骨之身無幹之樹停雲戲鴻之刻
手固劣亦書家誤之也
古人作書多肥少瘦凡碑初刻未經多搨畫深而字必
肥乆而榻多畫淺而字漸瘦瘦非真相也余毎笑世人
學聖教序多作細畫不知誤學斷碑後字耳
  董𤣥宰論字生熟
[023-93b]
字與畫各有門庭畫可生書不可不熟畫須熟後生字
須熟外熟
  論臨顔書
余近來臨顔書因悟所謂折釵股屋漏㾗者惟二王有
之魯公直入山陰之室絶去歐褚輕媚習氣東坡有詩
至於子美書至於魯公非虚語也顔公惟蔡明遠序尤
為沈古米海岳一生不能彷彿蓋亦為學唐初諸公書
稍乏骨氣耳燈下為此都不對帖雖不至入俗第神采
[023-94a]
璀璨即是不及古人處漸老漸熟乃造平淡米老猶隔
敢自許逼真乎題以志吾愧
  陳眉公論筆墨見妮/古録
世人愛書畫而不求用筆用墨之妙有筆妙而墨不妙
者有墨妙而筆不妙者有筆墨俱妙者有筆墨俱無者
力乎巧乎神乎膽乎學乎識乎盡在此矣總之不出藴
藉中沈著痛快
  論臨帖見太平/清話
[023-94b]
臨帖切忌𦂳逼相逼而視吾身方在甕中安能運甕此
亦旁觀棋枰小變法耳
嘗訪古帖置之几上其益有五消永日汰俗情一益也
分别六書宗派二益也多識古文奇字三益也先賢風
流韻態如在筆端且可以披其遺行逸籍交㳺宅墓四
益也不必鈎搨日與聚首如薫修法自然得解五益也
  竹懶論小楷
古人不貴小楷謂之𨽻書為胥𨽻所書耳梁武勅臣下
[023-95a]
書䟽皆用行押筆自書唯署名稍謹耳唐文皇令三館
諸生冩道釋諸經以其楷正名經生體士大夫不為也
竹雨屢要予作楷予目昏甚苦之為作一絶以冷其意
然實書家正論也鴨頭狸骨擅雄奇不數銀鈎蠆尾齊
請㸔貞觀冩經手品流虞褚隔雲泥
  論治書四種
唐人崇事法書其治書有四種曰臨曰摹曰嚮搨曰硬
黄臨者置紙法書之傍睥睨纎濃㸃畫而倣為之摹者
[023-95b]
籠紙法書之上映照而筆取之嚮搨者坐暗室中穴牖
如盎大懸紙與法書映而取之欲其透射畢見以法書
故縑色沈暗非此不澈也硬黄者嫌紙性終𢃄暗澁置
之熱熨斗上以黄蠟塗勻紙雖稍硬而瑩徹透明如世
所為魚枕明角之類以蒙物無不纎毫畢見者大都施
之魏晉鍾索右軍諸蹟以其年乆本暗又所宗師故極
意取之臨書如雙鴻並翔各極其致不必為步驟之拘
非於書有深詣者不能也以故屬之虞褚公以下三者
[023-96a]
則趙模馮承素輩職耳 昔張思聰善摹古帖自名翻
身鳯凰
  屠緯真考槃餘事
古帖歴年遠而裱數多其墨濃者堅若生漆以手楷之
纎毫無染兼之摩弄積久紙面光彩如砑古意生然故
面舊而背色表新其側勒轉搨處並無沁墨水跡侵染
字法且有一種異馨發自紙墨之外質薄者揭之堅而
不裂以受糊多耳厚者反破裂莫舉以年遠糊重紙脆
[023-96b]
故也今之贗帖效南搨者近似之然以手微抺滿指皆
黒效北搨者敲法入石大深字有邊㾗用墨不勻濃處
若烏雲生雨淺者如白虹跨天殊乏雅致大率皆以川
扇紙竹紙用挂灰爐烟瀝和水染成古色表裏湮透兩
面如一試以一角揭著薄者即裂厚則性健不斷矣此
俱以形似求之若以字法刻手敲手揭法過目翻閲雖
同一宋搨而妍醜即别矣矧贗搨乎
吳中近有高手贗為舊帖以竪簾厚麄竹紙皆特抄也
[023-97a]
作夾紗搨法以草烟末香烟薰之火氣逼脆本質用和
糊若古帖嗅味全無一毫新狀入手多不能破其智巧
精采反能奪目鍳賞當具神道觀法
古之北紙其紋横質鬆而厚不甚受墨北墨多用松烟
色青而淺不和油蠟故北搨色淡而紋皺如薄雲之過
青天謂之夾紗作蟬翅搨也南紙其文竪墨用油烟以
蠟及造烏金紙水敲刷碑文故色純墨而有浮光謂之
烏金搨
[023-97b]
 
 
 
 
 
 
 
 珊瑚網卷二十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