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人物三十/二
絳州
上古
左徹竹書紀年帝陟左徹乃立顓帝路史黄帝𦵏上郡
陽周之橋山其臣左徹感思取衣冠几杖而廟像之
率諸侯而朝焉左徹後有左氏今聞喜漢之左邑羅/苹
[132-1b]
云晉周生招魂議黄帝體仙登遐其臣扶微等斂其/衣冠𦵏之扶微誤汲冡書云左徹乃立顓帝亦非
唐虞
棄帝嚳妃姜嫄子性敷而仁兒時以種麻菽戲成人好
耕稼發菑糞土别五土之宜始為甽田民皆則之堯
舉為農師虞時因禹讓百揆於稷契臯陶而三人官
不轉述其功以勸之曰棄黎民阻饑汝后稷播時百
穀復佐禹有功史録之作益稷篇受封於邰號后稷
是為田祖自商以來祀之其後至武王有天下國語
[132-2a]
稷為天官史記棄主稷百穀時茂路史棄惟元子披
頤象亢棄之每異嫄乃収之爰名曰棄而字之曰度
辰又云堯命棄為大田職司馬今稷山有后稷陵姜
嫄墓書刑徳攷堯使稷為司馬文子云為大農師齊/職儀攷云堯命羲叔為司馬夏官也虞夏以司
馬為夏官棄居其職孔穎達云舜命羣官使禹宅百/揆天官也契敷五教地官也伯夷秩宗春官也咎陶
為士秋官也垂共工冬官也惟夏官不言命然上言/禹遜于稷契帝曰汝后稷播時百穀不言命官明是
稷為司馬夏官也故鄭詩箋云稷居稷官民賴其功/後雖為司馬天下猶以后稷稱焉穎達不知后稷乃
官也鄭氏昬禮謁文讃云稷為天官故齊職儀云棄/授人時尊為天官則稷實天官又非司馬矣麥麰天
[132-2b]
降故云周有麥瑞后稷始貽民以麥種絳郡有稷山/隋圖經云稷播種百穀於此羅苹云山西南去安邑
六十七里唐之稷/山今屬河中府
周
梁𢎞晉人桓王十一年為曲沃武公御伐翼
韓萬莊伯弟也桓王十一年曲沃武公伐翼萬御戎逐
翼侯于汾濕驂絓而止夜獲之及欒共叔
韓簡韓萬之孫恵公時為大夫襄王八年秦伯以閉糴
之故伐晉公使簡視師復曰師少於我鬬士倍我公
[132-3a]
曰何故對曰出因其資入用其寵飢食其粟三施而
無報是以來也今又擊之我怠秦奮倍猶未也及戰
秦獲晉侯以歸初晉獻公筮嫁伯姬於秦遇歸妹之
睽史蘇占之曰不吉及公在秦曰先君若從史蘇之
占吾不及此夫簡侍曰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
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先君之敗徳及可數乎
史蘇是占勿從何益詩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
背憎職競由人
[132-3b]
韓厥韓萬𤣥孫貞子之子也初趙宣子言於靈公以為
司馬河曲之役趙孟使人以其乗車千行厥執而戮
之衆咸曰韓厥必不沒矣其主朝升之而莫戮其車
其誰安之宣子召而禮之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黨
夫周以舉義比也舉以其私黨也夫軍事無犯犯而
不隠義也吾言汝於君懼汝不能也舉而不能黨孰
大焉事君而黨吾何以從政吾故以是觀汝汝勉之
茍從是行也臨長晉國者非汝其誰皆告諸大夫曰
[132-4a]
二三子可以賀我矣吾舉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於
罪矣定王十八年從郤克等救魯伐齊戰於鞌敗之
魯侯賜厥一命之服明年景公命為卿簡王元年晉
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
近盬國利君樂不可失也時厥將新中軍且為僕大
夫公揖而入厥從公立於寢庭謂厥曰何如對曰不
可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易覯則民愁民愁則
墊隘於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
[132-4b]
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也
夫山澤林盬國之寳也國饒則民驕佚近寳公室乃
貧不可謂樂公説從之夏四月丁丑晉遷於新田初
晉以趙莊姬之譛討趙同趙括奪其田趙武從姬氏
畜於公宫及武長厥言於公曰成季之勲宣孟之忠
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三代之令王皆數百年保天
之禄夫豈無辟王賴前哲以免也周書曰不敢侮鰥
寡所以明徳也公乃立武而反其田史記晉景公之/三年晉司冦屠
[132-5a]
岸賈將作亂誅靈公之賊趙盾趙盾已死矣欲誅其/子趙朔韓厥止賈賈不聽厥告趙朔令亡朔曰子必
能不絶趙祀死不恨矣韓厥許之及賈誅趙氏厥稱/疾不出程嬰公孫杵臼之藏趙孤趙武也厥知之景
公十七年病卜大業之後不遂者為祟韓厥稱趙成/季之功今後無祀以感景公景公問曰尚有世乎厥
於是言趙武而復與故/趙氏田邑續趙氏祀麻隧鄢陵諸戰皆將有功欒
書中行偃執厲公召厥厥辭曰昔吾畜於趙氏孟姬
之䜛吾能違兵古人有言曰殺老牛莫之敢尸而況
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簡王十三年悼公
即位代欒書將中軍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
[132-5b]
宋華元如晉告急厥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
疆自宋始矣公師於台谷以救宋遇楚師於靡角之
谷楚師還十四年夏五月與荀偃帥諸侯之師伐鄭
入其郛敗其徒兵於洧上於是東諸侯之師次於鄫
以待晉師晉師自鄭以鄫之師侵楚焦夷及陳靈王
六年冬告老卒諡曰獻子無忌起
韓無忌悼公初以鎮静為公族大夫及獻子告老無忌
有廢疾將立之辭曰詩云豈不夙夜謂行多露又曰
[132-6a]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無忌不才讓其可乎請立起也
與田蘇游而曰好仁詩曰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
聽之介爾景福恤民為徳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和
為仁如是則神聽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庚戌
使宣子朝遂老晉侯謂無忌仁使長公族大夫卒諡
穆子子襄平公時為公族大夫
韓起無忌弟也無忌稱其賢讓之悼公使佐上軍靈王
八年諸侯伐鄭起與荀偃將上軍門於師之梁鄭人
[132-6b]
行成平隂之役起與趙武以上軍圍盧還自沂上魯
襄公享之於蒲圃賜以三命之服二十五年聘於周
王使請事對曰晉士起將歸時事於宰旅無他事矣
王聞之曰韓氏其昌阜於晉乎辭不失舊二十六年
宋向戌欲弭諸侯之兵以告晉起曰兵民之殘也財
用之蠧小國之大菑也將或弭之雖曰不可必將許
之弗許楚將許之以召諸侯則我失為盟主矣晉人
許之諸侯之大夫遂盟於宋景王三年吳季札適晉
[132-7a]
説起與趙武魏絳曰晉國其萃於三族乎五年春平
公使起聘魯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
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徳與周之所以王也
公享之季武子賦緜之卒章起賦角弓季武子拜曰
敢拜子之彌縫敝邑寡君有望矣武子賦節之卒章
既享宴於季氏有嘉樹焉起譽之武子曰宿敢不封
殖此樹以無忘角弓遂賦甘棠起曰起不堪也無以
及召公起遂如齊納幣見子雅子雅召子旗使見之
[132-7b]
起曰非保家之主也不臣見子尾子尾見彊起謂之
如子旗大夫多笑之唯晏子信之曰夫子君子也君
子有信其有以知之矣自齊聘於衞衞侯享之北宮
文子賦淇澳起賦木𤓰後復累使秦齊聘盟八年春
如楚送女楚厚為之禮起反鄭伯勞諸圉辭不敢見
禮也十九年昭公使聘於鄭起有環其一在鄭商起
謁諸鄭伯子産弗與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起買諸賈人既成賈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起請諸
[132-8a]
子産子産對曰昔我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世有
盟誓以相信也今吾子以好來辱而謂敝邑强奪商
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
諸侯必不為也若大國令而共無藝鄭鄙邑也亦弗
為也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起辭玉曰起不
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辭之夏四月鄭六卿餞起於
郊起曰二三君子請皆賦起亦以知鄭志子齹賦野
有蔓草起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子産賦鄭之羔裘
[132-8b]
曰起不堪也子太叔賦褰裳曰起在此敢勤子至於
他人乎子太叔拜起曰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
能終乎子游賦風雨子旗賦有女同車子栁賦蘀兮
起喜曰鄭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貺起賦不出鄭
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數世之主也可以無懼矣
皆獻馬焉而賦我將子産拜使五卿皆拜曰吾子靖
亂敢不拜徳起私覲於子産以玉與馬曰子命起舍
夫玉是賜我玉而免吾死也敢不藉手以拜敬王六
[132-9a]
年秋起卒諡曰宣起子須景王五年平公使如齊逆
少姜楚人稱之孫固不信固為馬首大夫
箕襄 邢帶 叔禽 叔椒 子羽襄帶韓氏族禽椒
羽韓起庶子楚薳啟疆皆稱為大家
原黯曲沃稱臣竹書桓王十三年曲沃滅荀以其地賜
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
郤豹字叔虎晉人獻公時為大夫公田見狄柤之氛歸
寢不寐豹朝公語之出語士蒍曰今夕君不寐必為
[132-9b]
狄柤也夫狄柤好專利而不忌其臣競諂以求媚上
下各厭其私以縱其回民各有心無所據依以是處
國不亦難乎君若伐之可克也吾不言子必言之士
蒍以告公説乃伐狄柤豹將乘城其徒曰棄政而役
非其任也豹曰既無老謀而又無壯事何以事君被
羽先升遂克之子芮事公子夷吾驪姬之亂公使賈
華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將奔狄芮曰後出同走
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及里克殺奚
[132-10a]
齊卓子芮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曰人實有國我何
愛焉入而能民土於何有從之齊隰朋帥師會秦師
納晉惠公秦伯謂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
黨有黨必有讎夷吾弱不好弄能鬬不過長亦不改
不識其他襄王三年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黨會齊
隰朋立惠公公殺里克以説㔻鄭聘秦言於秦伯召
呂甥郤稱暨芮出公納重耳秦伯使冷至報問且召
三子芮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遂殺㔻鄭祁舉及七
[132-10b]
輿大夫及文公入秦人殺芮而施之
郤缺郤芮之子初以父罪廢耕於冀臼季使過冀見缺
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徳
之聚也能敬必有徳徳以治民公請用之文公以為
下軍大夫襄王二十三年晉敗狄于箕缺獲白狄子
公命缺為卿復與之冀河曲栁棼諸戰皆將有功靈
公初説趙盾歸衞地曰叛而不討何以示威服而不
柔何以示懷非威非懷何以示徳無徳何以主盟子
[132-11a]
為正卿以主諸侯而不務徳將若之何徳莫可歌其
誰來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説從之顯王三年
㑹魯叔仲惠伯于承匡復説趙盾召士㑹歸晉定王
六年代盾將中軍九年求成于狄衆狄皆服于晉是
行也諸大夫欲召狄缺曰吾聞之非徳莫如勤非勤
何以求人能勤有繼其從之也詩曰文王既勤止文
王猶勤況寡徳乎卒諡成子子克字駒伯景公時為
上軍大夫邲之役先縠僨師克與士㑹以上軍殿其
[132-11b]
卒而退得不敗定王十五年春晉使克徵㑹于齊齊
頃公帷婦人使觀之克登婦人笑於房克怒出曰所
不此報無能涉河歸請公伐齊弗許十八年齊侵魯
晉師救之克將中軍與齊戰于鞌克傷于矢流血及
屨未絶鼓音師從之齊師遂敗逐之三周華不注魯
成公會晉師于上鄍賜克先路三命之服師歸克見
公曰子之力也夫克對曰君之訓也二三子之力也
臣何力之有焉十九年齊侯朝晉將授玉克趨進曰
[132-12a]
此行也君為婦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子錡厲
公時大夫簡王八年春使乞師於魯晉師伐秦錡佐
士燮將上軍敗楚鄭後為胥童夷羊五等所殺
郤犨克從父兄弟食邑於苦稱苦成叔厲公時將新軍
為公族大夫以主東諸侯嘗使魯聘盟暨如衞齊乞
師與錡至號三郤後同遇害
郤溱晉人郤至之先文公時大夫公蒐于被廬使溱將
中軍城濮之戰溱與原軫以中軍公族横擊楚師敗
[132-12b]
之
郤至郤克族子厲公時大夫簡王七年夏如楚聘且涖
盟楚子享之子反相為地室而縣焉郤至將登金奏
作于下驚而走出子反曰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
其入也賓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貺之以大
禮重之以備樂如天之福兩君相見何以代此下臣
不敢子反曰如天之福兩君相見無亦唯是一矢以
相加遺焉用樂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賓曰若讓之
[132-13a]
以一矢禍之大者其何福之為世之治也諸侯間於
天子之事則相朝也於是乎有享宴之禮享以訓恭
儉宴以示慈恵恭儉以行禮而慈恵以布政政以禮
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
城其民也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及其亂也諸
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畧其武夫以為
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
有道則公侯能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亂則反之今
[132-13b]
吾子之言亂之道也不可以為法然吾子主也至敢
不從遂入卒事麻隧之役至佐新軍十一年晉伐鄭
至復佐新軍與楚戰于鄢陵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
子必下免胄而趨風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曰方
事之殷也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識見不穀而趨無
乃傷乎郤至見客免胄承命曰君之外臣至從寡君
之戎事以君之靈間蒙甲胄不敢拜命敢告不寧君
命之辱為事之故敢肅使者三肅使者而退楚師敗
[132-14a]
遁明年厲公嬖臣胥童夷羊五長魚矯並郤錡郤犨
譛于公請殺之郤氏聞之欲攻公至曰人所以立信
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亂失兹三者其
誰與我死而多怨將安用之君實有臣而殺之其謂
君何我之有罪吾死後矣若殺不辜將失其民欲安
得乎待命而已受君之禄是以聚黨有黨而爭命罪
孰大焉遂與錡犨竝遇害
郤毅郤至弟簡王八年晉伐秦毅御戎與秦師戰于麻
[132-14b]
隧敗之十一年復御厲公敗楚鄭於鄢陵
辛俞欒懷子臣懷子之出執政使欒氏之臣勿從從者
為大戮俞行吏執而獻之公曰國有大令何故犯之
對曰臣聞三世仕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自臣之祖
以無大援於晉國世𨽻欒氏於今三世矣臣故不敢
不君臣敢忘其死而叛其君以煩司冦公説固止之
不可厚賂之辭曰臣嘗陳辭矣若受君賜是墮其前
言君問而陳辭未退而逆之何以事君公知其不可
[132-15a]
得也乃遣之
少室周趙簡子右聞牛談有力請與之戲弗勝致右焉
簡子許之使周為宰曰知賢而讓可以訓矣
董叔趙臣趙恵文王十一年與魏氏伐宋得河陽於魏
漢
裴遵解邑君陵裔孫歴燉煌太守自雲中從光武平隴
蜀徙居安邑安順之際徙聞喜曾孫煜并州刺史度
遼將軍
[132-15b]
裴茂煜子字巨光靈帝時歴縣令郡守尚書建安初以
奉使率導關中諸將討李傕有功封列侯
裴綰茂子官至尚書令其族為中眷
裴輯茂子獻帝時工部尚書其族為東眷
裴儁字奉先河東聞喜人魏尚書令潜弟也傅暢裴氏
家記曰儁姊夫為蜀中長史儁送之時年十餘歲道
阻不得還既長知名為蜀所推重官至光禄勲
魏
[132-16a]
裴越字令緒儁子為蜀督軍蜀破還洛陽拜議郎
裴潜字文行茂子避亂荆州劉表待以賔禮潜私謂所
親王粲司馬芝曰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
其敗無日矣遂南適長沙荆州平參丞相軍事出歴
三縣令入為倉曹屬魏武問曰卿以劉備才略何如
潜曰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時代郡烏丸王及
大人凡三人專制郡事前太守莫能治正以潜為代
郡太守將授精兵鎮討之潜辭曰今多將兵往必懼
[132-16b]
而據境少將則不見憚宜以計謀圖之不可以兵威
迫也單車之郡撫之以静遂悉令還前後所掠而案
誅郡中大吏通烏丸者十餘人北邊大震百姓歸心
在代三年還為丞相理曹掾太祖褒稱之潜曰潜於
百姓雖寛於諸胡為峻今代者事加寛惠彼素驕恣
過寛必弛既弛又將攝之以法以勢料之代必不靖
後數十日而軍書至乃遣鄢陵侯彰征之潜出為沛
國相遷兖州刺史魏武次摩陂歎其軍陳齊整特加
[132-17a]
賞賜魏初入為散騎常侍出為魏郡潁川典農中郎
將奏通貢舉比之郡國遷荆州刺史賜爵關内侯明
帝初入為尚書出為河南尹轉太尉軍師大司農封
清陽亭侯邑二百户入為尚書令奏正百五十餘條
喪歸拜光禄大夫時逺近皆云當為公正始五年卒
遺令薄𦵏墓中惟置一座瓦器數枚贈太常諡曰貞
始潜自感所生微賤又為父所不禮即折節仕進清
省恪簡每之官不將妻子妻子織藜芘以自供在兖
[132-17b]
州嘗作一胡床及去留以挂柱其家敎似石奮魏興
少能及者然人才終無所推進故世歸其潔而不宗
其餘子秀嗣
裴徽字文季潜少弟有髙才逺度善言元妙為吏部郎
時王輔嗣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見而異之問曰無者
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肻致言而老子申之無
己者何弼曰聖人體无无又不可以訓故不説也老
子是有者也故恒言其所不足徽累遷冀州刺史安
[132-18a]
平趙孔曜謂其垂神幽藪留精九臯薦平原管輅於
徽徽曰便相為取之莫使騏驥更為凡馬荆山反成
凡石即檄召輅為文學從事一相見清論終日不覺
罷倦天時大熱移牀在庭前樹下至雞向晨然後出
遂連轉輅鉅鹿從事治中别駕又舉為秀才徽嘗問
輅何平叔一代大名其實何如輅以為少功之才徽
曰誠如來論吾數與平叔共説老莊及易常覺其辭
妙於理不能折之又時人吸習皆歸服之焉益令不
[132-18b]
了相見得清言然後灼灼耳徽子黎康楷綽
毋丘興河東聞喜人黄初中為武威太守伐叛柔服開
通河右名次金城太守蘇則討賊張進及討胡有功
雍州刺史張既表曰河右遐逺喪亂彌久武威當諸
郡路道喉轄之要加民夷雜處數有兵難領太守毋
丘興到官内撫吏民外懷羌胡卒使柔附為官效用
黄華張進初圖逆亂扇動左右興志氣忠烈臨難不
顧為將校民夷陳説禍福言則涕泣於時男女萬口
[132-19a]
咸懷感激形毁髪亂誓心致命尋率精兵踧脅張掖
濟拔領太守杜通西海太守張睦張掖番和驪靬二
縣吏民及郡雜胡棄惡詣興興皆安䘏使盡力田興
每所歴盡竭心力誠國之良吏殿下即位留心萬機
苟有毫毛之善必有賞録臣伏縁聖㫖指陳其事乃
封髙陽鄉侯入為將作大匠卒
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興子襲父爵為平原侯文
學明帝初為尚書郎遷羽林監以東宫之舊甚見親
[132-19b]
待出為洛陽典農時取農民以治宫室儉上疏曰天
下所急除者二賊所急務者衣食誠使二賊不滅士
民飢凍雖崇美宮室猶無益也遷荆州刺史青龍中
以儉有幹策徙幽州刺史加度遼將軍使持節䕶烏
丸校尉率幽州諸軍至襄平屯遼隧烏丸長右北平
冦婁敦遼西䕶留等率衆五千餘人降公孫淵拒戰
不利引還明年偕太尉司馬懿討淵以功進安邑侯
食邑三千九百户正始中督步騎萬人出元莵諸道
[132-20a]
討句驪王宫宫將步騎二萬人進軍沸流水上大戰
梁口連破走儉遂束馬懸車以登丸都屠句驪都斬
獲首虜以千數令諸軍毋壞沛者得來墓伐墓樹放
遣其妻子宫逃竄儉引軍還六年復征宫奔買溝儉
遣元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餘里刻石紀功刋
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誅納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
者百餘人穿山溉灌民賴其利遷左將軍假節監豫
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轉鎮南將軍與諸葛誕對換
[132-20b]
誕為鎮南都督豫州儉為鎮東都督揚州吳諸葛恪
圍合肥新城儉與揚州刺史前將軍文欽禦之恪退
還初儉與夏侯元李豐等厚善以文欽曹爽邑人數
有戰功厚待之情好歡洽欽亦投心無貳正元二年
正月協謀罪狀大將軍司馬師移諸郡國舉兵令吏
民大小皆入夀春城為壇於城西歃血為盟分老弱
守城儉欽自將五六萬衆渡淮西至項儉堅守欽在
外為游兵至樂嘉子俶小字鴦年尚㓜勇力絶人謂
[132-21a]
欽曰及其未定擊之可破也於是分為二隊來攻師
軍俶率壯士先至大呼師軍中震擾欽後期不應會
明俶退欽亦引還儉軍傳欽戰敗衆潰至慎縣儉與
弟秀及孫重藏水邊艸中安風津都尉張屬射殺儉
秀重走入吳
毋丘甸字子邦儉子有名京邑為治書侍御史嘗謂儉
曰大人居方嶽重任今晏然自守將受四海之責儉
然之甸知儉謀將發私出將家屬走靈山司馬師聞
[132-21b]
儉起兵問屈□所在云不來無能為也師别將攻下
靈山遇害儉初起兵遣子宗四人入吳太康中吳平
宗兄弟皆還宗字子仁有儉風至零陵太守宗子奥
巴東監軍益州刺史
晉
裴秀字季彦潜子少好學有風操八歲能屬文叔父徽
有盛名賔客甚衆秀年十歲有詣徽者出則過秀而
嫡母宣氏嘗使進饌於客見者皆起宣氏後遂止時
[132-22a]
人語曰後進領袖有裴秀度遼將軍毌丘儉嘗薦秀
於大將軍曹爽爽乃辟為掾襲父爵清陽亭侯遷黄
門侍郎以爽故吏免尋為廷尉正歴文帝安東及衞
將軍司馬軍國之政多見信納遷散騎常侍伐諸葛
誕以行臺豫參謀畧誕平轉尚書進封魯陽鄉侯增
邑千户當道鄉公初進縣侯增邑七百户遷尚書僕
射咸熙初釐革憲司命秀改官制秀議五等之爵自
騎督以上六百餘人皆封於是秀封濟川侯地方六
[132-22b]
十里邑千四百户以髙苑縣濟川墟為侯國嘗言於
文帝曰中撫軍人望既茂天表殊特由是世子乃定
武帝嗣王拜尚書令右光禄大夫封鉅鹿郡公邑三
千户有司奏郝詡事詔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諸我此
古人所難交關人事詡之罪耳豈尚書令能防乎其
勿有所問司𨽻校尉李熹復劾占官稻田詔又曰秀
幹翼朝政有勲績於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徳久之
詔以秀為司空秀儒學洽聞且留心政事其所裁當
[132-23a]
無違者又以禹貢山川地名久遠變易後世或强牽
引漸以暗昧於是甄摘舊文疑者則闕古有名而今
無者皆隨事注列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奏之藏於
秘府泰始七年卒年四十八詔曰司空經徳履哲體
蹈儒雅佐命翼世勲業𢎞茂方將宣獻敷制為世宗
範不幸薨殂朕甚痛之其賜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
錢三十萬布百疋諡曰元初秀以尚書三十六曹統
事凖例不明宜使諸卿任職未及奏而卒其友人料
[132-23b]
書記得表草言平吳之事封以上聞詔報曰司空薨
痛悼不能去心又得表草雖在危困不忘王室盡忠
憂國省益傷切輒當與諸賢共論也咸寧初配享廟
庭二子濬頠濬嗣位散騎常侍早卒濬庶子憬别封
髙陽亭侯
郭瑗河東聞喜人為尚書都令史時尚書杜預有所增
損瑗多駁正之以公方稱著終建平太守
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瑗子好經術博學有髙才而
[132-24a]
訥於辨論詞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竒字妙於隂陽
算厯惠懷之際河東先擾璞筮之投策而歎曰嗟乎
黔黎將湮於異類桑梓其翦為龍荒乎於是潜結姻
昵避地東南抵將軍趙固固竒之厚加資給行至廬
江乃過江宣城太守殷祜引為參軍祜遷石頭督䕶
璞復隨往王導深重之引㕘軍事時元帝初鎮建鄴
導令璞筮之遇咸之井璞曰東北郡縣有武名者當
出鐸以著受命之符西南郡縣有陽名者井當沸其
[132-24b]
後晉陵武進縣人於田中得銅鐸五枚歴陽縣中井
沸經日乃止及上為晉王又使璞筮遇豫之睽璞曰
㑹稽當出鐘以告成功上有勒銘應在人家井泥中
得之繇辭所謂先王以作樂崇徳殷薦之上帝者也
及太興初㑹稽剡縣人果於井中得一鐘長七寸二
分口徑四寸半上有古文竒書十八字云㑹稽嶽命
餘字時人莫識之璞曰蓋王者之作必有靈符塞天
人之心與神物合契然後可以言受命矣觀五鐸啟
[132-25a]
號於晉陵棧鐘告成於㑹稽瑞不失類出皆以方豈
不偉哉若夫鐸發其響鐘徵其象器以數臻事以實
應天人之際不可不察上甚重之璞著江賦其辭甚
偉為世所稱後復作南郊賦上見而嘉之以為著作
佐郎時隂陽錯繆上疏言宜發哀矜之詔引在予之
責蕩除瑕釁賛陽布徳優詔報之其後日有黑氣復
上疏言赦不宜數今之宜赦隨時之宜亦聖人所善
頃之遷尚書郎數言便宜多所匡益明帝在東宫以
[132-25b]
才學見重埒於温嶠庾亮論者美之然性輕易不修
威儀嗜酒好色時或過度著作郎干寳嘗誡之曰此
非適性之道也璞曰吾所受有本限用之恒恐不得
盡卿乃憂酒色為患乎璞既好卜筮縉紳多笑之又
自以才髙位下乃著客傲其辭尤美永昌元年皇孫
生璞上言宜因國慶大赦天下納之即大赦改元時
暨陽人任谷妖詭自云有道術留於禁内復疏言以
特遣谷出且曰臣忝荷史任敢忘直筆後谷竟亡走
[132-26a]
璞以母憂去職未期王敦起為記室㕘軍時潁川陳
迹為大將軍掾有美名為敦所重未幾卒璞哭之哀
甚呼曰嗣祖嗣祖焉知非福人莫喻其意時明帝即
位踰年未改號而熒惑守房璞時休歸上遣使齎手
詔問璞㑹暨陽縣復上言曰赤烏見璞乃上疏請改
年肆赦王敦謀逆温嶠庾亮使璞筮之璞對不決嶠
亮復命占已吉凶璞曰大吉嶠等退相謂曰璞對不
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奪敦魄今吾等與國家共舉大
[132-26b]
事而璞云大吉是為舉事必有成也於是勸帝討敦
初璞每言殺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搆璞於敦
敦將舉兵又使璞筮璞曰無成敦固疑璞之勸嶠亮
又聞卦凶乃問璞曰卿更筮吾夀幾何答曰思向卦
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往武昌夀不可測敦大怒曰
卿夀幾何曰命盡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詣南岡斬之
年四十九敦平追贈𢎞農太守璞撰前後筮驗六十
餘事名為洞林又抄京費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
[132-27a]
卜韻一篇注釋爾雅别為音義圖譜又注三蒼方言
穆天子傳山海經及楚辭子虛上林賦數十萬言皆
傳於世所作詩賦誄頌亦數萬言子驁官臨賀太守
裴楷字叔則徽子明悟有識量尤精老易弱冠與王戎
齊名鍾㑹薦於文帝辟相國掾遷尚書郎賈充改定
律令以楷為定科郎詔楷於御前執讀善宣吐聽者
忘倦武帝為撫軍以楷為參軍事吏部郎闕鍾㑹曰
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皆其選也遂為吏部郎楷風神
[132-27b]
髙邁博涉羣書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
玉山照暎人也轉中書郎出入宮省見者肅然改容
武帝探䇿以卜世數而得一楷從容進曰臣聞天得
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上大悦
羣臣皆稱萬歲俄拜散騎侍郎累遷散騎常侍河内
太守入為屯騎校尉右軍將軍轉侍中楷不交石崇
長水校尉孫季舒與崇酣燕崇欲表免之楷曰足下
飲人狂藥責人正禮不亦乖乎崇乃止楷性寛厚嘗
[132-28a]
取貴要珍玩宿昔便以施窮乏營别宅從兄衍悦之
即以與衍歲請梁趙二國租錢百萬以散親族人或
譏之楷曰損有餘以補不足天之道也其行己任率
皆此類與山濤和嶠竝以盛徳居位上嘗問天下風
聲何得何失楷對曰今四海承風所以未比徳於唐
虞者但以賈充之徒尚在朝耳乃出充為關中都督
上延公卿與論政道楷陳三五之風次叙漢魏盛衰
之迹上稱善坐者歎服楷子瓚娶楊駿女而楷素與
[132-28b]
駿不平駿轉楷為衞尉遷太子少師優游無事默如
也及駿誅衆人為震恐楷容色不變舉動自若侍中
傅祗救護止去官太保衞瓘太宰亮稱楷正直不阿
附乃封臨海侯食邑二千户代楚王瑋為北中軍候
加散騎常侍楷不敢拜轉尚書楷長子輿先娶亮女
女適衛瓘子楷因求出外鎮除安南將軍假節都督
荆州諸軍事垂當發而瑋果害亮瓘楷單車入城匿
妻父王渾家得免瑋誅為中書令加侍中與張華王
[132-29a]
戎竝管機要楷不樂處勢王渾請轉為光禄勳不聽
就加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及疾詔遣黄門郎王
衍省之楷回眸矚曰竟未相識衍深歎其神儁楷有
知人鑒初在河南樂廣僑居郡界未知名楷見而竒
之致於宰府嘗目夏侯元云肅肅如入宗廟中但見
禮樂器鍾會如觀武庫森森但見矛㦸在前傅嘏汪
翔靡所不見山濤若登髙臨下幽然深逺卒年五十
五諡曰元五子輿瓚憲禮遜輿字祖明襲爵為散騎
[132-29b]
侍郎卒諡簡楷長兄黎次兄康竝知名康子盾永嘉
末徐州刺史為趙固所害初裴王二族盛於魏晉時
人以聞喜八裴方瑯琊八王云
裴瓚楷次子字國寳為中書郎風神髙邁見者皆敬之
王綏毎從瓉游綏父戎曰國寳初不來汝數往何也
對曰國寳初不知綏綏自知國寳楊駿誅為亂兵所
害
裴憲字景思楷子少而穎悟好交輕俠及弱冠更折節
[132-30a]
嚴重修尚儒學足不踰閾者數年陳郡謝鯤潁川庾
敳見而竒之初侍講東宮歴黄門吏部郎侍中東海
王越以為豫州刺史北中郎將假節王浚承制以為
尚書永嘉末石勒破浚憲及荀綽恬然私室勒召詰
之憲神色侃然請就辟有司不拜而出勒簿浚官寮
親屬皆貲至巨萬惟憲與荀綽家有書百餘袠鹽米
各十數斛而已勒謂長史張賔曰名不虚也署從事
中郎撰朝儀後至右光祿大夫司徒太傅封安定郡
[132-30b]
公憲未嘗以物務經懷二子挹瑴竝以文才知名瑴
趙散騎常侍竝被搆害憲竟卒於石氏
裴邵字道期河東聞喜人康子元帝為安東將軍以邵
為長史王導為司馬二人相與深交徵太子中庶子
復轉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揚州江西淮北諸軍事
東中郎將隨越出項卒於軍及王導拜司空歎曰裴
道期劉王喬在吾不得獨登此位導子仲豫與康同
字導思舊好乃改為敬豫
[132-31a]
裴嶷字文冀河東聞喜人父昶司𨽻校尉嶷清方有幹
畧累遷中書侍郎轉給事黄門郎滎陽太守屬兄武
為元菟太守嶷遂求為昌黎太守至郡久之武卒嶷
被徵乃將武于開俱南道路梗塞與開投慕容廆首
定名分為羣士啟行廆甚悦以嶷為長史委以軍國
之謀及悉獨官寇逼城下嶷曰悉獨官雖擁大衆軍
無號令衆無部陣若簡精兵乘其無備則成擒耳廆
從之遂陷冦營將遣使獻㨗令嶷將命嶷盛言廆威
[132-31b]
略舉朝改觀將還上試留嶷以觀之嶷辭曰臣世荷
朝恩濯纓華省因事逺寄投迹荒遐今遭開泰得覩
朝廷復賜恩詔即留京輦於臣之私誠為厚幸顧慕
容龍驤將軍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故遣使臣萬里表
誠今若留臣必謂國家遺其僻陋孤其丹心使懷義
懈怠是以微臣區區忘國貪還反命耳上曰卿言是
也乃遣嶷還廆後謂羣僚曰裴長史名重中朝而降
屈於此豈非天以授孤也出為遼東相轉樂浪太守
[132-32a]
宋
裴顗字彦齊聞喜人少有異操宋泰始中聰明觀聽講
不讓劉秉席秉用為參軍歴奉朝請齊臺建世子裴
妃須外戚譜顗不與遂與别籍後上表數齊王惡掛
冠去之遇害
梁
裴邃字深明河東聞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後也祖夀
孫僑夀陽為宋前軍長史父仲穆驍騎將軍邃十歲
[132-32b]
能屬文善左氏春秋齊末始安王蕭遙光引為揚州
叅軍遙光敗還夀陽刺史裴叔業降魏隨衆北徙為
魏郡太守王肅鎮夀陽邃固求隨肅梁天監初自拔
南還除後軍諮議參軍求邊境自効為廬江太守五
年征邵陽州魏人為長橋斷淮以濟邃築壘逼橋每
戰輒尅密作沒突艦㑹淮水雨溢乘艦徑造橋側進
擊大破之以功封夷陵縣子遷廣陵太守旋左遷始
安太守邃志立功致書吕僧珍曰昔阮咸顔延有二
[132-33a]
始之歎吾才不逮古人今為三始非其願也將如之
何後為竟陵太守開置屯田公私便之再遷西戎校
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復開創屯田數千頃倉廩盈實
省息邊運人吏獲安相率餉絹千餘匹邃從容曰汝
等不應爾吾又不可逆納其二匹而已入為大匠卿
普通二年義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入魏邃為信武將
軍督衆軍討之深入魏境出其不意魏義州刺史封
夀據檀公峴邃擊破之遂圍其城夀請降義州平除
[132-33b]
豫州刺史加督鎮合肥四年督征討諸軍事先襲夀
陽攻其郛斬門而入一日戰九合以後軍蔡秀成不
至拔還復整兵令諸將各以服色相别邃自為黄袍
騎先攻拔狄丘甓城黎漿又屠安城馬頭沙陵等戍
明年略地至汝潁間所在響應魏夀陽守將長孫承
業與河間王元琛出城挑戰邃臨淮歎曰今日不破
河間方為謝元所笑乃為四甄以待之令直閤將軍
李祖憐偽遁承業等悉衆來追四甄競發魏衆大敗
[132-34a]
斬首萬餘級承業走閉門不敢復出邃疾篤命衆軍
守備卒贈侍中左衞將軍進侯諡曰烈邃沈深有思
略為政寛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將吏少敢
犯法及卒淮肥間莫不流涕子之禮嗣
裴之禮字子義邃子美儀容能言元理為西豫州刺史
母憂惟食麥飯歴位黄門侍郎武帝設無遮㑹儛象
驚排突陛衞王公皆散唯之禮不動上壯之以為壯
勇將軍北徐州刺史卒於少府卿諡曰壯子政承聖
[132-34b]
中給事黄門侍郎隨例入長安
裴之髙字如山邃兄中散大夫髦之子也少負意氣常
隨邃征討立功邃器重之戎政咸委焉夀陽之役邃
卒於軍之髙𨽻夏侯䕫平夀陽除梁郡太守封都城
縣男汝隂來附敕應接之除潁州刺史父憂起為光
逺將軍平隂陵盜為譙州刺史遷西豫州刺史率衆
援臺城南豫州刺史鄱陽王範命總督江右援軍諸
軍事頓張公洲栁仲禮至横江遣船舸迎致與韋粲
[132-35a]
等俱㑹青塘及臺城陷還合肥與範西上元帝召為
侍中護軍將軍時之髙弟之悌在侯景中或傳斬景
上使報之之髙竟無言直云賊自殺賊非之髙所聞
上深嗟其介直除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卒諡曰恭
裴之平字如原之髙弟少倜儻有志略以軍功封費縣
侯承聖中累遷散騎常侍太子詹事陳文帝初除光
禄大夫慈訓宫衞尉竝不就築山穿池植卉木有終
焉志卒諡曰僖
[132-35b]
裴之横字如岳之髙少弟好賔游重氣俠不事産業之
髙為狹被蔬食以激厲之之横歎曰大丈夫富貴必
作百幅被遂與僮屬百人營田墅芍陂遂致殷積梁
簡文聞而要之以為河東王常侍遷直閤將軍與鄱
陽王範世子嗣入援臺城還合肥任約逼晉熙範令
之横下援範卒乃還範副梅思立密要尋陽王大心
襲盆城之横斬思立而拒大心大心遂降景之横與
之髙歸元帝位廷尉卿河東内史隨王僧辯拒退侯
[132-36a]
景遷東徐州刺史封豫寧侯又隨僧辯破景入守臺
城又隨討陸納于湘州斬納將李賢明平之又破武
陵王於峽口還除吳興太守乃作百幅被以成其志
齊攻東關為徐州刺史都督衆軍出守蘄城之横營
壘未周而齊軍大至兵盡矢窮没於陣贈司空諡曰
忠壯子鳳寳嗣
裴畿之髙子太子右衛率力戰江陵死之
陳
[132-36b]
裴忌字無畏之平子少聰敏有識量涉史傳為當時所
稱招集勇力隨陳武帝征討王僧辯弟僧智據吳郡
黄他攻之不能尅命忌勒部下精兵自錢塘直趨吳
郡夜至城下鼔譟薄之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龕
忌入據吳郡授吳郡太守天嘉五年累遷衛尉卿封
東興縣侯華皎稱兵委忌總知中外城防諸軍事宣
帝初改樂安縣侯歴都官尚書北伐以本官監吳明
徹軍淮南平授豫州刺史忌善於綏撫甚得人和及
[132-37a]
呂梁軍敗囚於周授上開府隋時卒於長安年七十
三
北魏
裴駿字神駒小名皮河東聞喜人父雙碩位恒農太守
安邑子贈東雍州刺史聞喜侯駿幼而聰慧親表稱
為神駒因以為字弱冠通涉經史方檢有禮度鄉里
宗敬焉汾隂薛永宗應蓋吳來襲聞喜駿率厲鄉豪
奔赴賊退會太武親討蓋吳引見駿駿陳叙事宜帝
[132-37b]
大悦謂崔浩曰裴駿有當世才其忠義可嘉補中書
博士浩亦深器駿目為三河領袖轉中書侍郎宋使
明僧暠來聘以駿有才學假給事中散騎常侍於境
上勞接卒贈秦州刺史聞喜侯諡曰康
裴聿字外興河東聞喜人以操尚貞立被孝文所知為
北中府長史帝以聿清貧欲以幹祿優之命帶温縣
時人榮之卒於平秦郡太守贈洛州刺史子子袖入
關西
[132-38a]
裴宣字叔令駿次子少孤事母兄以孝友稱通辯博物
司空李沖見而重之孝文初徵為尚書主客郎累遷
太尉長史請令州郡戍邏埋掩骸骼并符出兵之鄉
使招魂祔祭復其年租調傷痍者免其兵役從之出
為益州刺史至州綏撫甚得戎羌之心宣常慕廉退
謂親賔曰吾本無當世志直隨牒至此祿厚養親效
不光國可以言歸矣因奉表求解不許乃作懷田賦
以敘心焉宣素明隂陽書尅亡日如其言贈豫州刺
[132-38b]
史諡曰定尋改為穆
裴叔業河東聞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後也五世祖苞
晉秦州刺史祖邕自河東居襄陽父順宗兄叔寳仕
宋齊有名位叔業少有氣幹頗以將略自許宋元徽
末為羽林監齊髙帝驃騎行㕘軍齊初累遷寧蠻長
史廣平太守明帝輔政以為心腹及即位為給事黄
門侍郎封武昌縣伯魏孝文南次鍾離齊拜徐州刺
史以水軍入淮帝令郎中裴聿往與語叔業盛飾服
[132-39a]
玩聿曰伯父衣服誠為美麗但恨不晝游爾廢帝即
位徙南兖州刺史㑹陳顯達圍建鄴遣司馬李元護
應之兄子植颺瑜粲等棄母奔夀陽叔業遣信詣豫
州刺史薛真度訪入北之宜真度答書盛陳朝廷風
化乃遣子芬之及兄女夫韋伯昕奉表内附景明元
年正月詔授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豫州刺史征南
將軍封蘭陵郡公遣彭城王勰尚書令王肅赴接軍
未渡淮叔業卒李元䕶席法友等推叔業兄子植監
[132-39b]
州事詔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忠武給東
園温明祕器子蒨之字文徳仕齊隨郡王左常侍先
卒子譚紹封國祿歲入每以分贍諸叔位輔國將軍
中散大夫卒贈南豫州刺史諡敬子測字伯源襲歴
通直散騎侍郎入關西芬之字文馥長者好施篤愛
諸弟仕齊位羽林監入魏封上蔡伯為東秦州刺史
在州有清静稱徙封山荏遷岐州刺史隴賊陷城為
莫折念生所害贈青州刺史藹之字幼重好琴書其
[132-40a]
内弟栁諧善鼔琴藹之師而微不及也位汝陽太守
叔業長兄子彦先少有志尚叔業入魏封雍丘縣子
位渤海相卒諡恵恭子約字元儉性剛鯁後襲爵為
别將行渤海郡事大乘賊陷城見害子英起洛州刺
史威起齊王府中兵㕘軍贈鴻臚少卿彦先弟絢揚
州中從事率城南人數千家泛舟南走髙原避水遂
附梁衆潰見獲投水死
裴植叔業兄叔寳子少而好學覽綜經史尤長釋典善
[132-40b]
談理義叔業卒席法友栁元達等共舉植監州祕叔
業喪問教命處分皆出於植於是開門納魏軍詔以
植為兖州刺史崇義縣侯入為大鴻臚卿後以長子
昕附南特恕其罪尋授揚州大中正出為瀛州刺史
再遷度支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植嘗言人門不後
王肅怪朝廷處之不髙及為尚書志意頗滿欲以政
事為己任謂人曰非我須尚書尚書亦須我詞氣激
揚見於言色嘗表毁征南將軍田益宗不應在百世
[132-41a]
衣冠之上侍中于忠黄門元昭寢而不奏時忠專權
搆成其禍矯詔殺之朝野稱寃臨終神志自若後故
吏渤海刁沖上疏訟之贈尚書僕射揚州刺史子惔
襲爵
裴颺植弟壯果有謀略在齊以軍功位驍騎將軍入魏
為南司州刺史封義安縣伯詔命未至被害進爵為
侯子炯不得襲封明帝初乃封城平縣伯炯字休光
小字黄頭除鎮逺將軍散騎常侍揚州大中正進爵
[132-41b]
侯改封髙城尋兼尚書右丞出為東郡太守為城人
所害贈散騎常侍青州刺史諡簡炯子斌㕘軍斌子
堪歴尚書郎
裴瑜字文琬颺弟封下密縣子試守滎陽郡後徙封灌
津子卒於渤海太守贈豫州刺史諡定
裴粲字文亮瑜弟封舒縣子沈重善風儀歴正平恒農
二郡太守髙陽王雍曾以事屬粲粲不從後脩謁雍
含怒待之粲神情閑邁舉止抑揚雍目之不覺解顔
[132-42a]
坐事免後宣武欲觀其風度令傳詔就家急召之須
㬰間使者相屬合家恇懼粲更恬然神色不變帝歎
異之時僕射髙肇朝士咸望塵拜謁粲唯長揖而已
人尤之粲曰何可自同凡俗也又曾詣清河王懌下
車屬暴雨粲容步舒雅不以霑濡改節乃令人持蓋
覆之歎曰何代無竒人後為揚州大中正中書令明
帝釋奠為侍講轉金紫光祿大夫節閔初復為中書
令正月晦臨洛濵粲起御前再拜上夀酒帝曰卿昔
[132-42b]
戒北海以酒今何異於往情粲曰北海志在沈湎故
諫其所失陛下齊聖温克敢獻微誠帝為命酌孝武
初出為驃騎大將軍膠州刺史禱雨海神直據胡床
舉杯曰僕白君左右言例皆拜謁粲曰五岳視三公
四瀆視諸侯安有方伯致禮海神卒不肯拜時青州
賊耿翔乘其無備掩襲州城尋為翔害送首於梁子
含字文若員外散騎侍郎
裴佗字元化河東聞喜人六世祖詵晉太常卿避地涼
[132-43a]
州東歸居解縣世以文學顯五舉秀才再舉孝亷時
人美之父景恵州别駕佗容貌魁偉隤然有氣望舉
秀才以髙第除中書博士累遷趙郡太守威恵甚著
狡吏奸人皆改貫所得俸祿分䘏貧窮轉前将軍荆
州刺史郡人戀仰傾境餞送蠻酋田盤石田敬宗等
部落萬餘家恃險不賔前後牧守未能降欵佗單使
宣慰示以禍福敬宗聞風歸附於是合境清宴襁負
至者千餘家後加中軍將軍以老乞還卒遺令不聽
[132-43b]
請贈不受賵襚諸子遵之佗性剛直不好交俗人投
分者必當時名勝不事家産宅不過三十步又無田
園暑不張蓋寒不裘衣其貞儉若此
裴延儁字平子河東聞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八世孫
曾祖天明諮議㕘軍并州别駕祖雙彪河東太守贈
雍州刺史諡順父山崧州主簿行平陽郡事以平蜀
賊丁虫功贈東雍州刺史延儁少孤事後母以孝聞
涉獵墳史有才筆舉秀才射策髙第除著作佐郎累
[132-44a]
遷太子洗馬又領本邑中正以宮官例免宣武初為
中書侍郎上專心釋典延儁疏諫除司州别駕時詔
立明堂羣官博議延儁獨著一堂之論太傅清河王
懌讀而笑曰子故欲逺符僕射也明帝時累遷幽州
刺史范陽郡有舊督亢渠徑五十里漁陽燕郡有故
戾陵諸堨廣袤三十里皆廢毁多時莫能修復延儁
表求營造遂躬自履行相度形勢隨力分督未幾而
就溉田百萬餘畝為利十倍百姓賴之又命主簿酈
[132-44b]
憚修起學校禮教大行人歌謠之在州五年考績為
天下最拜太常卿歴七兵殿中二尚書散騎常侍中
書令御史中尉又以本官兼侍中吏部尚書後於河
隂遇害贈儀同三司都督雍州刺史子元直敬猷竝
有學尙同遇害元直贈光州刺史敬猷超贈尚書僕
射
裴良字元賔河東聞喜人為尚書考功郎中汾州吐京
胡薛羽等作亂以良兼尚書左丞為西北道行臺大
[132-45a]
破五城郡山胡馮宜都等於雲臺郊又山胡劉蠡升
狂獗以良為汾州刺史加輔國將軍行臺如故良以
城人饑窘夜率衆奔西河汾州居西河自良始孝静
初為衛大將軍太府卿卒於官贈吏部尚書諡貞又
重贈侍中尚書僕射子叔祉居官有聲績位終司空
左長史
裴慶孫字紹逺河東聞喜人性倜儻重然諾正光末為
募人别將討吐京胡薛悉公馬牒騰大戰雲臺郊西
[132-45b]
賊衆大潰除直後賊復鳩集北連蠡升南通絳蜀又
為别將從軹關入討深入二百餘里至陽胡城朝廷
遂立邵郡因以慶孫為太守慶孫務安緝之咸來歸
業尒朱世隆北渡詔慶孫為大都督率衆追擊以密
通伏法慶孫任俠有氣鄉曲壯士好事者多相依附
四方游客恒有百餘與諸才學士咸相交結是以為
時所稱
裴詢字敬叔修子美儀貌多藝能音律博弈咸所閑解
[132-46a]
位平昌太守尚太原長公主特除散騎常侍司徒召
為本邑中正詢讓族叔昞時論善之尋監起居事遷
祕書監出為郢州刺史表蠻酋田朴特為西郢州刺
史及梁將李國興寇邊朴特與部曲為表裏聲援郢
州獲全朴特頗有力焉徵為七兵尚書武泰中以本
官兼侍中為關中大使未及發於河隂遇害贈司空
公諡貞烈無子
裴美敬憲從弟務之子少有美名舉秀才咸陽王雅相
[132-46b]
賞愛欲妻以女美拒不納除奉朝請
裴懷古聞喜人嘗懷輯姚雋諸蠻歸者日千計又使於
突厥抗節不少挫徙居夀春為并州都督長史吏民
懷之後召去再為并州州民扶老攜幼出迎時稱清
介
裴定宗河東人髙允為秘書監定宗與河間邢祐北平
陽嘏廣平程駿金城趙元順等為著作佐郎俱為稱
職竝號長者
[132-47a]
北周
裴寛字長寛河東聞喜人祖徳歡魏中書侍郎河内郡
守父静慮銀青光禄大夫贈汾州刺史寛儀貌瓌偉
博涉羣書弱冠為州里所稱撫諸弟以篤友聞滎陽
鄭孝穆嘗謂從弟文直曰裴長寛兄弟天倫篤睦人
之師表吾愛之重之汝可與之游處年十三選孝明
挽郎釋褐員外散騎侍郎孝武西遷寛謂諸弟曰君
臣逆順大義昭然理無東面以虧臣節乃避難大石
[132-47b]
嶺獨孤信鎮洛陽始出見焉韋子爽在洛窘急投寛
寛開懷納之信知而詰責寛曰窮來見歸義無執送
今日獲罪是所甘心經赦得不坐大統五年授都督
同軌防長史加征虜將軍十三年從防主韋法保向
潁川解侯景圍謂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關若
伏兵斬之亦一時之功也不然須深加嚴警不得信
其誑誘自貽後悔法保乃加警十四年與東魏將彭
樂樂恂戰新城被擒見齊文襄寛舉止詳雅善占對
[132-48a]
文襄甚賞異之厚加禮遇寛乃裁所卧氊夜縋而出
因得遁還周文帝曰披堅執鋭或有其人疾風勁草
歲寒方驗裴長寛為髙澄厚遇乃能冒死歸我雖竹
帛所載何以加之乃手書署寛名下授持節帥都督
封夏陽縣男即除孔城城主十六年遷河南郡守仍
鎮孔城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周初進爵子寛在孔城十三年與齊洛州刺史獨孤
永業相對永業有計謀多譎詐寛每揣知其情邀擊
[132-48b]
無不尅天和三年除温州刺史復以沔州接敵境移
寛為刺史陳將程靈洗攻之力屈城陷執至揚州卒
於江左子義宣後使陳始得還柩隋開皇元年贈襄
郢二州刺史義宣位司金二命士合江令
裴果字戎昭河東聞喜人祖思賢魏青州刺史父遵齊
州刺史果少慷慨有志略魏太昌中為陽平郡丞周
文帝使并州與果遇果知非常人密託附焉永安末
從軍征討乗黄驄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號為
[132-49a]
黄驄少年永熙中授河北郡守沙苑敗率宗黨歸闕
周文嘉之賜田宅奴婢牛馬什物從戰河橋解玉壁
圍摧鋒奮擊所向披靡大統九年從戰芒山陷陣擒
東魏都督賀婁焉邏蘭勇冠當時衆人莫不歎服周
文愈親待之補帳内都督遷帥都督平東將軍後從
開府楊忠平隋安陸以功加大都督除正平郡守正
平果本郡也以威猛為政百姓畏之盜賊屏息遷司
農卿又從尉遲迥伐蜀為前軍開劒閣破季慶保降
[132-49b]
楊乾運皆有功廢帝三年授龍州刺史封冠軍縣侯
俄有州人張遁李拓驅百姓圍州城果設方略以拒
之賊退走出兵追擊累戰破之旬日間州境清晏轉
陵州刺史周初除隆州刺史加持節驃騎大將軍開
府儀同三司進公歴眉復二州刺史果性嚴猛能斷
決抑挫豪右申理屈滯歴牧數州號為稱職卒贈本
官加絳晉建州刺史諡曰質子孝仁嗣孝仁幼聰敏
涉獵經史有譽於時起家舍人上士累遷長寧鎮將
[132-50a]
扞禦齊人有威略歴建譙亳三州刺史
裴俠字嵩和河東人祖思齊舉秀才拜議郎父欣西河
郡守贈晉州刺史俠志識聰慧年十三父憂哀毁若
成人州辟主簿舉秀才魏正光中解巾奉朝請稍遷
義陽郡守元顥入洛執其使焚其赦書孝莊嘉之授
東郡太守帶防城别將及孝武徵兵俠率所部赴洛
陽武衛將軍王思政問之俠曰圖歡有立至之憂西
巡有將來之慮且至關右日慎一日徐思其宜耳思
[132-50b]
政乃進俠於上授左中郎將及西遷俠將行而妻子
猶在東郡滎陽鄭偉曰何如東就妻子徐擇木焉俠
曰既食其祿寧以妻子易圖也遂從入關賜爵清河
縣伯除丞相府士曹參軍大統三年領鄉兵從戰沙
苑先鋒陷陣俠本名協至是周文帝曰仁者必勇因
命名俠以功進侯王思政鎮玉壁為長史草思政報
齊神武書甚壯烈周文善之曰雖魯仲連無以加也
除河北郡守躬履儉素愛人如子與諸牧守上謁周
[132-51a]
文令清慎如俠者同立衆無敢應號獨立使君又撰
九世伯祖貞侯潜傳述裴氏清公宗室中知名者咸
付一通從弟伯鳳世彦時竝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
仕進須聲名竝裕清苦若此竟欲何為俠曰夫清者
莅職之本儉者持身之基況我大宗世濟其美故能
存見稱於朝廷沒流芳於典䇿今吾濫蒙殊遇固其
窮困非慕名也志在自修懼辱先也伯鳳等慙而退
再遷郢州刺史加儀同三司梁竟陵守孫暠鄼城守
[132-51b]
張建竝以郡來附俠密謂人曰暠目動言肆且輕於
去就建神情審定當無異心乃馳啟其狀周文曰裴
俠有鑒深得之矣酇城竟不遣監統暠還以郢叛卒
如俠言轉大將軍拓州刺史徴拜雍州别駕周初除
司邑下大夫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公遷
户部中大夫奸吏隠没或至千萬勵精發擿數旬内
奸盜略盡轉工部中大夫掌錢物典李貴悲泣或問
之對曰官物多費用裴公清嚴有名懼遭罪責耳俠
[132-52a]
許其自首俠嘗遇疾沈頓忽聞五鼓便即驚起顧左
右曰可向府所苦因此而瘳晉公䕶曰裴俠危篤而
不廢憂公聞鼔聲病遂愈豈非天祐勤恪也司空宇
文貴小司空申徵來候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貴
等還言之上為起宅并賜良田十頃奴𨽻耕耒糧粟
備足搢紳咸以為榮卒於位贈太子少師蒲州刺史
諡曰貞河北郡吏民作頌紀清徳焉子祥性忠謹有
理劇才少為成都令清不及俠斷決過之後除長安
[132-52b]
令為權貴所憚遷司倉下大夫俠終以毁卒北史贊
嵩和廉約居身忠勤奉上人懷其恵吏畏其威雖古
之良吏何以加此
韓雄字木蘭河南東垣人祖景孝文時赭陽郡守雄少
敢勇膂力絶人工騎射有將略孝武西遷慷慨有立
功志大統初與其屬六十餘人於洛西舉兵數日間
衆至千人與河南行臺楊琚共為犄角每抄掠東魏
所向克獲東魏洛州刺史韓賢軍司慕容紹宗合勢
[132-53a]
討雄戰數十合雄衆略盡兄及妻子皆被獲乃詣賢
軍隨賢還洛潜欲襲賢事洩遁謁周文於𢎞農封武
陽縣侯遣還鄉里更圖進取雄招集義衆從獨孤信
入洛陽芒山之役周文命雄邀齊神武於隘道神武
怒命三軍并力取雄雄突圍免除東徐州刺史東魏
雍州刺史郭叔略接境頗為邊患雄輕將千騎夜入
其境伏於道側遣都督韓仕於略城服東魏人衣服
詐若自河陽叛投關西者略出馳之雄自後射再發
[132-53b]
咸中遂斬略首除河南尹進爵公尋進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周初進新義郡公
賜姓宇文氏明帝二年除都督中州刺史雄久在邊
具知敵虚實深入不避艱難前後經四十五戰雖時
有勝負而志氣益壯東魏深憚之卒於鎮贈大將軍
五州諸軍事諡曰威子禽嗣
裴文舉聞喜人邃子少忠謹涉獵經史大統十年起家
奉朝請周文帝子盛簡賔友文舉選與諸公子游雅
[132-54a]
相欽敬未嘗戲狎遷著作郎中外府參軍恭帝二年
賜姓賀蘭氏周初襲爵澄城縣子齊公憲開幕府為
司録憲出鎮劒南復為總管府中郎武成二年就加
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蜀土沃饒或勸以利
答曰利之為貴莫若安身身安則道隆非貨之謂是
以不為非惡財也憲矜其貧寠每欲資給之文舉恒
自謙遜辭多受少保定三年遷絳州刺史廉約自守
一遵父邃任正平遺範百姓美而化之總管韋孝寛
[132-54b]
特相欽重每與談論不覺膝前於席天和初進驃騎
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尋為孝寛柱國府司馬六年
入為司憲中大夫進爵伯轉軍司馬文舉與弟璣友
愛璣早亡撫視遺孤逾於己子六年除南青州刺史
宣政元年卒於位子胄嗣位至大都督子神安邑通
守有子知禮
楊字顯進正平髙涼人祖貴父猛竝為縣令
少豪
俠有志氣魏孝昌中大司馬城陽王元徽逃難投
[132-55a]
藏而免之孝莊立徽復為司馬以義烈聞擢拜伏
波將軍給事中元顥入洛孝莊北度太行及尒朱榮
奉帝南討至馬渚具船濟王師顥平封肥如縣伯
加鎮逺將軍步兵校尉行濟北郡事進都督平東將
軍大中大夫從孝武入關進爵為侯加撫軍將軍銀
青光禄大夫周文遣間行詣鄴覘察使還稱㫖授
通直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稽胡恃險不賔命慰撫
能得邊情誘化酋渠多來欵附從攻𢎞農拔之微行
[132-55b]
詣邵郡與土豪王覆憐等密相應㑹内外俱發拔郡
禽守程保及縣令等以功授大行臺左丞更為經略
旬月之間攻拔正平河北南汾二絳建州大寧等諸
城以行正平郡事左丞如故齊神武敗於沙苑
分兵邀截殺傷甚衆東雍州刺史司馬恭懼威聲
棄城遁走遂移據東雍州表行建州事
威恩夙
著所經之處多贏糧附之再擊破東魏軍大獲甲仗
東魏遣太保尉景攻陷正平復遣行臺薛修義與斛
[132-56a]
律俱相會敵衆漸盛孤軍無援謀欲拔還遂偽為
周文書云已遣軍四道赴援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
之於夜拔走敵不敢迫朝廷嘉其權以全軍授建州
刺史時東魏以正平為東雍州遣薛榮祖鎮之乃先
遣竒兵急攻汾橋榮祖盡出城中戰士拒守從他
道濟襲尅之進驃騎將軍轉正平郡守又擊破東魏
南絳郡録前後功封郃陽縣伯芒山之戰東魏將侯
景率騎追與儀同常法保同心抗禦且戰且前
[132-56b]
景乃引退復授建州刺史鎮車箱久從軍役未及
葬父表請遷𦵏詔贈其父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晉
州刺史贈其母夏陽縣君竝給儀衛州里榮之齊神
武圍玉壁别令侯景趣齊子嶺率騎迎禦景聞
至斫木斷路者六十餘里猶驚而不安遂退還河陽
其見憚如此十二年授大都督加晉建二州諸軍事
進儀同三司尋加開府復鎮邵郡十六年改封華陽
縣侯保定四年遷少師大軍圍洛陽詔出軹闕
[132-57a]
鎮東境二十餘年數與齊人戰常克獲遂有輕敵之
心深入敵境又不設備敗降於齊之立勲也有慷
慨壯烈之志軍敗就虜以求茍免時論鄙之朝廷猶
録其功不以為罪令其子襲爵
裴藻河東人字文芳少機辯有不羇之志為子如太傅
主簿消難鎮北豫又以為中兵參軍入周封聞喜縣
男除晉州刺史
裴鴻聞喜人少恭謹有幹略歴官内外周天和初拜郢
[132-57b]
州刺史轉襄州總管府長史賜爵髙邑縣侯從衛公
直南征敗没卒於陳贈豐資遂三州刺史
隋
裴肅字神封俠子貞亮有才藝少與安定梁毗同志友
善天和中舉秀才累遷御正下大夫以行軍長史從
韋孝寛征淮南隋初杜門不出開皇五年授膳部侍
郎歴朔州總管長史貝州長史俱有能名仁夀中上
書言髙熲天挺良才元勲佐命願録其大功忘其小
[132-58a]
過二庶人得罪已久願各封小國若得遷善漸更增
益書奏上謂楊素曰肅憂我家事如此亦至誠也徵
入朝見於含章殿罷遣之大業中久不得調復杜門
後執政希㫖授永平郡丞甚得夷人心歲餘卒夷獠
思之為立廟於漳江之浦有子尚賢
裴仁基字徳本河東人祖伯鳳周汾州刺史父定上儀
同仁基少驍武便弓馬伐陳以親衛從先登陷陣拜
儀同賜物千段領漢王諒府親信諒反仁基苦諫見
[132-58b]
囚諒敗超拜護軍改授武賁郎將從李景討蠻向思
多於黔安以功進銀青光禄大夫擊破吐谷渾加金
紫光禄大夫獲冦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從征髙麗
進光祿大夫李密據洛口令為河南道討捕大使據
武牢所得軍資即用分賞監軍御史蕭懷静持仁基
長短仁基懼殺懷静歸密密以為河東郡公子行儼
驍勇善戰復以為絳郡公王世充詣偃師求決戰仁
基曰世充盡鋭而至洛下必虛可分兵守其要路令
[132-59a]
不得東簡精兵三萬傍河西出以逼東都世充却還
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則我有餘力彼
勞奔命兵法所謂彼出我歸彼歸我出數戰以疲之
多方以誤之者也密諸將皆請戰仁基苦争不得戰
遂大敗仁基為世充所擄深禮之以兄女妻行儼謀
劫世充行儼以兵應之事定然後輔越王侗事覺為
世充所殺
裴矩字𢎞大河東聞喜人訥之子好學有智數世父讓之
[132-59b]
曰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宦達當資幹世之務矩由
是留情世事仕齊髙平王文學入周隋文帝為定州
總管補記室甚親敬之憂歸召參相府記室事隋初
遷給事郎奏舍人事伐陳領元帥記室令與髙熲収
陳圖籍明年詔巡撫嶺南髙智慧汪文進等梗道矩
請速進行至南康得兵數千人時俚帥王仲宣逼廣
州遣其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與大將軍鹿愿赴
之擊破大庾嶺九柵賊釋東衡州據原長嶺又擊敗
[132-60a]
之遂斬師舉進拔廣州仲宣懼而潰散矩綏集二十
餘州署渠帥為刺史縣令及還上命升殿謂髙熲楊
素曰裴矩以三千弊卒徑至南海有臣若此朕亦何
憂以功拜開府賜爵聞喜縣公賫物二千段除户部
侍郎遷内史侍郎請出使説突厥都藍顯戮其妻宇
文氏竟如所料史萬歲為行軍總管出定襄道矩為
行軍長史破達頭於塞外又令撫慰啟民還為尚書
左丞轉吏部侍郎名稱職大業初令掌張掖交市事
[132-60b]
矩誘諸胡令言其國俗山川險易撰西域圖記三卷
入朝奏之賜物五百段西夷經略咸以委之後遷黄
門侍郎復令往張掖引致西蕃至者十餘國三年有
事於恒嶽咸來助祭復往燉煌遣使説髙昌王麴伯
雅及伊吾吐屯設等導使入朝及上征吐谷渾次燕
支山髙昌王伊吾設與西蕃二十七國謁於道左皆
令佩金玉被錦罽焚香奏樂歌舞喧噪復令張掖武
威士女盛飾縱觀以示中國之盛竟破吐谷渾遣兵
[132-61a]
戍之進位銀青光禄大夫冬矩以朝貢者多請東都
大戲乃徵四方竒伎異藝陳端門街勒百官及士女
縱觀又令店肆皆盛酒食邀蠻夷貿易者就坐醉飽
而散薛世雄城伊吾矩共往經略還賜錢四十萬矩
又請反間射匱潜攻處羅後處羅竟入朝賜矩貂裘
及西域珍器從幸啓人帳見髙麗使請脇令髙元入
朝始建東征之策及伐髙麗領武賁郎將明年復從
令兼掌兵事進位右光禄大夫時文武多以賄聞唯
[132-61b]
矩守常無贓穢之響以是為世所稱後安集隴右令
曷薩那部掠吐谷渾獻策分始畢勢以宗女嫁其弟
叱吉設拜為南面可汗叱吉不敢受又誘史蜀胡悉
互市伏兵馬邑斬之十一年北巡有鴈門之役詔宿
朝堂以待顧問尋從南幸奏四方盜賊又請鑾輿早
還後入竇建徳留守洺州與曹旦舉山東地歸唐授
左庶子轉詹事户部尚書卒
韓擒虎字子通東垣人家新安雄之子也少以膽略稱
[132-62a]
容貌魁岸性好書經史百家略知大㫖周文見而異
之令與諸子游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
公武帝伐齊擒虎説下獨孤永業及平范陽加上儀
同永州刺史陳人逼光州以行軍總管擊破之又從
平合州隋文帝作相遷利州刺史陳將甄慶任蠻奴
蕭摩訶等頻冦江北屢挫其鋒開皇初拜廬州總管
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所憚及大舉伐陳為先鋒擒
虎領五百人宵濟襲采石守者皆醉遂取之進攻姑
[132-62b]
熟半日而拔次新林江南父老素聞其威信多來謁
其將樊巡魯世真田瑞等相繼降陳領軍蔡徵守朱
雀航聞擒虎將至衆懼而潰任蠻奴亦棄軍降擒虎
以精騎直入朱雀門蠻奴撝陳人曰老夫尚降諸君
何事衆皆散遂平金陵時賀若弼亦有功詔晉王曰
此二公者朕本委之悉如朕意又下優詔曰申國威
於萬里宣朝化於一隅使東南之人俱出湯火數百
年賊旬日廓清専是公之功也髙名塞於宇宙盛業
[132-63a]
光於天壤逖聽前古罕聞其匹及至京弼與擒虎争
功擒虎曰臣以輕騎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
蠻奴執陳叔寳據其府庫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
掖門臣啟關而納之安得與臣為比上曰二將俱合
上勲於是進位上柱國賜物八千段先是江東謠曰
黄斑青驄馬發自夀陽涘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
擒虎本名豹平陳又乗青驄馬往返時節皆與歌相
應云後突厥來朝上謂曰汝聞江南有陳國乎對曰
[132-63b]
聞之上命左右引詣擒虎前曰此是執得陳國天子
者擒虎厲色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威容如此
别封夀光縣公真食千户以行軍總管屯金城備胡
即拜涼州總管俄徵還恩禮殊厚無何疾卒子世諤
嗣驍捷有父風以楊𤣥感事逃奔
韓洪字叔明垣曲人擒虎季弟少驍勇善騎射仕周以
軍功拜大都督從韋孝寛破尉遲迥加上開府封甘
棠縣侯隋初進爵公開皇九年伐陳授行軍總管及
[132-64a]
陳平晉王廣大獵於蔣山有猛獸在圍中洪馳馬射
之應弦而倒陳氏諸將皆歎服王賜縑百匹尋以功
加柱國拜蔣州刺史轉廉州刺史令檢校朔州總管
事尋拜代州總管仁夀元年突厥達頭犯塞洪拒之
遇於恒安衆寡不敵四面搏戰身被重創潰圍出死
者大半殺虜亦倍坐除名大業中拜隴西太守朱崖
王萬昌亂詔洪平之以功加金紫光禄大夫領郡如
故萬昌弟仲通復叛又平之還師卒
[132-64b]
韓僧夀字元慶擒虎母弟亦以勇烈知名周武帝時為
侍伯中旅下大夫隋髙祖得政從平尉遲迥有功授
大將軍封昌樂公邑千户開皇初拜安州刺史轉熊
州後轉蔚州進爵唐陵郡公尋以行軍總管擊突厥
於雞頭山破之坐事免數歲復拜蔚州刺史突厥甚
憚之十七年屯蘭州明年征髙麗領行軍總管還檢
校靈州總管事從楊素擊突厥破之進上柱國改封
江都郡公復改新蔡大業五年從幸太原坐事除名
[132-65a]
尋復位八年卒年六十五有子孝基
王通字仲淹龍門人隆子開皇元年始生隆筮之遇坤
之師祖傑曰是子必能通天下之志遂名之曰通九
年江東平通年十歲隆告以元經之事通再拜受之
十八年隆告曰在三之義師居一焉道喪已來師廢
久矣小子勉旃翔而後集通乃有四方之志受書於
東海李育學詩於會稽夏琠問禮於河東關子明正
樂於北平霍汲考易於族父仲華不解衣者六歲仁
[132-65b]
夀三年通既冠慨然有濟蒼生之心西游長安見隋
文帝帝坐太極殿召見因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
霸略稽今驗古帝大悦曰得生幾晚天以生賜朕也
下其議於公卿公卿不悦通知謀之不用也作東征
之歌而歸曰我思國家兮逺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降
禮布衣遂懷古人之心兮將興太平之基時異事變
兮志乖願違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東歸皇之不斷
兮勞身西飛帝聞而再徵之不至大業元年徵又不
[132-66a]
至辭以疾謂所親曰道之不行欲安之乎退志其道
而已乃續詩書禮樂修元經讚易道九年而六經大
就門人自逺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義京兆杜淹趙
郡李靖南陽程元扶風竇威河東薛收中山賈瓊清
河房元齡鉅鹿魏徵太原温大雅潁川陳叔達等咸
稱師北面受王佐之道焉他往來受業者千餘人其
教興於河汾雍雍如也大業十年尚書召署蜀郡司
戸不就十一年以著作郎國子博士徵竝不至十三
[132-66b]
年有疾召薛收謂曰吾夢顔回稱孔子之命曰歸休
乎殆夫子召我也何必永厥齡吾不起矣寢疾七日
而終門弟子數百人㑹議曰吾師其至人乎續詩書
正禮樂修元經讚易道聖人之大㫖天下之能事畢
矣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易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請諡曰文中子絲麻設位哀以送之子二長曰福郊
少曰福畤
裴脊叔業五世孫始自聞喜徙稷山大業中為淮安司
[132-67a]
户參軍涖政仁愛賊不忍害護送還鄉
裴文安聞喜人仁夀中為漢王諒總管府兵曹諒反文
安説諒曰井陘以西是王掌幄之内山東士馬亦為
我有宜悉發之分遣贏兵守要路仍令隨方略地率
其精鋭直入蒲津文安請為前鋒王以大軍繼後風
行電擊頓於灞上咸陽以東可指揮而定關中兵不
暇集羣情離駭我即陳兵號令誰敢不從旬日之間
事可定矣諒大悦署文安為柱國如其計部署諸將
[132-67b]
未至蒲津百餘里諒忽改圖令紇單貴斷河橋守蒲
州而召文安文安至曰兵機詭速本欲出其不意王
既不行文安又退使彼計成大事去矣未幾煬帝使
楊素將兵擊諒諒敗降於素
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