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18 釋門正統-宋-宗鑑 (master)



釋門正統第七
良渚沙門 宗鑑 集


中興第四世十五傳



法鄰



錫號慧照。明智高弟。義天僧統來求法。首至四
明。太守命明智與師館伴。義天師事明智而友師。請
[007-0337c]
䟦教乘類書。歸國流通。其文曰。文字者。聖人寓玅道
之器也。作者猶不可忽。治者所宜盡心。昔之畫卦作
書。天應孔著。或河出圖。或鬼以泣。迄至堯舜。四時巡
守。先考書文。孔子作春秋彌謹。其法左氏授經。顯諸
義例。殆無一言苟發。至於止才為武。皿蟲為蠱。以至
一大為天。貫三為王。茲又見文字之為用。非人所為。
詩書之文。爾雅有訓炎劉之舊。文教大興。許慎於是
撰集說文。梁武天縱玉篇四聲開益天下。雖萬世不
能易。是知文字之業。顧不大哉。皇宋有校書正字之
官。董孤遷固之職。凡以此也。艸菴云。此文甚高。殆追
史筆。其主三學。患學者不克進德修業。少則志氣慵
懦。晚則問命相形。因戲曰。余主法席有二大戒。三十
以前不得念彌陀佛。七十以後不得持消災呪語。雖
類俳。實中時病。


覺先



錫號澄照。慈溪陳氏。生九月喪父母。王撫之曰。
兒骨相奇偉。當出家。七歲師精進子南受經。一讀成
誦。進具。學教於明智。次南屏清辨。次天竺慈辨。記莂
重重。靖康初主寶林。日講大部。學徒滿座。眾以春旱
請講光明。一會纔畢。降三日之霖。百里歡傳神異。豎
金光明幢。請僧誦萬部為一邑領。次主延慶。大弘祖
席。紹興八年。以病投老寶林。於方丈後築一小室號
玅蓮堂。安住其中。課經要期萬部。又誦彌陀四十七
藏。十五年歲抄集眾。說傳法心要。明年正月十六坐
逝。壽七十八。臘五十。塔于寢側。博士廉布銘。後有靜
[007-0338a]
夜聞塔中誦經者。啟龕見靈骨栓索不萎。色如青銅。


宗肇



與艸菴厚。為作小溪興教請疏云。湛氣內滋。孤
風外溢。研幾五千卷。不墮筌間。焦心二十年。謂如食
頃。中旋延慶累載。貳講於天台宗旨。八教.五時.十乘.
三觀因所游刃。而疏明審密。貫穿該存類服其長。紹
興丙辰。明帥請住壽聖。厄于建炎。僅存大殿。主者三
易。事無所集。茆茨數千椽。殘僧數十輩。處之裕如。未
甞覬望。常曰。諸佛菩薩盡虗空徧法界建立佛事。而
雲溪咫尺之地不能成就。葢緣力耳。縱我能為之。何
足為多祇陀太子.給孤長者所施亡慮。億百千萬。而
但知服勤講貫。篤志進修。來學日臻。道化彌布。徒屬
檀信有欲從事者。盡底新之。乃至受用。四年而成。口
年三月二十五日終于法蓮。其德業槩見於薛澄忌
疏。疏云。超果尊者萬行。金堅孤標壁立。自別靈山之
座席。蚤宣台嶺之宗風。慕法智之道。登明智之堂。存
亡不隔。觸澄照之機。入圓照之室。主伴交參。三領名
藍。四馳休聞。講秘藏之琅函。則青衣給侍禮。恒沙之
紺相。則白叟欣隨。舉百畝之荒犂。建一區之淨院。寒
孟雪滿。燡骨蓮浮。方期慈雨之普滋。豈意法梁之告
折。七十二年之口說。尚且遺編。數千百載之心傳復
聯正統。


道琛



字元常。錫號圓辨。樂清彭氏。母王夢紫氣縈繞
而生。兒時有出世趣。進具。學律。通大旨。傳教觀於息
菴淵。淵器之曰。再來人也。最後見圓照光於延慶。住
[007-0338b]
廣濟十二年。移廣慈。建炎三年。車駕幸。永嘉有旨。以
林靈素故居為資福院。擇主之者。呂丞相以師應詔。
改創之。初資用不給。以僧伽棃質來於估者。估者夜
見流光煜煜。旦捧衣還山。素無井。指土鑿之。自古傳
有天康字。泉涌其下。甘而洌。圓照告老迎師主之。兵
火所殘。金碧之區化為艸莾。禪觀之地雜於氓俗。歎
曰。選佛之場豈宜久廢。誠心禱聖。日就月將。歸心者
眾。煥然一新。或病篤難療者。為說法呪食。病則隨愈。
太守秦檜猛於政。囚繫滿獄。僚吏無敢言者。夏旱禱
雨。委曲言之。秦感悟。立出囚者百餘人。是夕雨沛。歲
大有年。其在資福樂清。江岸數崩。相傳有物憑之。吏
民請授大乘戒法。神附語謝。岸不復頹。因看育王諶
師疾歸。語徒曰。大言無當。終用不得。於每月二十三
建繫念會。勸化道俗。每會幾萬人。行之累年。示疾。命
僧輪諷無量壽經。危坐同諷。晝夜不絕。求覩聖相。七
日語首座曰。證相矣。眾聞異香。見彌陀小身。次見大
身。喜氣津津。形於眉睫。沐浴更衣。書頌曰。唯心淨土。
本無迷悟。一念不生。即入初住。令諷安樂行。嗒然坐
去。龕留幾月。顏色如生。紹興癸酉十二月十六日也。
壽六十八。臘五十一。小師三人。法嗣餘二百。葬崇法
祖塔之側。初在受業。修彌陀懺。禪觀中夢老僧坐蒲
褥上云。吾四明也。師作禮問曰。道琛於一家習氣法
相未能深通。願尊者開示微密。尊者首肯。既覺心地
冰解。於是殊途一歸於正。又資福僧清順。夢諸祖謁
[007-0338c]
師。侍者持位圖於旁。而闕其第八。順指問之。對曰。汝
師補其處。及主延慶。果第八代。王伯庠記行業。師有
文曰。唯心淨土。一而巳矣。良由彌陀悟我心之寶剎。
我心具彌陀之樂邦。雖遠而近。不離一念。雖近而遠。
過十萬億剎。譬如青天皓月。影臨眾水。水不上升。月
不下降。水月一際。自然照映。


智僊



字德老。鍚號真教。仙居季氏。世業坊沽。同產三
人。師處其季。忽喟然曰。世之濁富。可能陷我一生清
志耶。投師落髮進具。學于天竺明義首座。還卿依白
蓮慧。聽摩訶止觀乃傳乃習。年四十一繼慧席。講演
十三載。勤於繫念。日十二時。各西向十念。回向發願。
或問。法華三昧一土一切土。一身一切身。一佛一切
佛。師何不依摩訶止觀修法華玅行而為生因。師曰。
荊溪云。且如分別功德品中。直觀此土四土具足。故
此佛身即三佛身。此大眾即一切眾。以惑未斷故。故
安樂行是同居淨土行之氣分也。故不離同居穢。見
同居淨。問。同居類多。何必極樂。答。教說多故。由物機
故。是攝生故。令專注故。宿緣厚故。約多分故。師當結
制。稍覺微恙。乃入城辭郡縣官。還丈室。杜門絕客。其
徒召醫至。師愕然。眾曰。請其用藥耳。幸順世諦胗候
訖。令厚送之。易牀西向。供彌陀像。忽問侍者。上方懺
堂擊犍稚末。曰。擊巳。師曰。請行人為我諷經。經未終
息巳盡。東山兩剎鐘鼓相聞。能仁觀堂聞佛聲沸。天
樂聲嘹亮。行人開牕眺望。嘆未曾有。昧爽訃至。驗聞
[007-0339a]
見不虗。塔于院東北。法嗣三十餘人。業載寶珠集。


了然



臨海薛氏。母胡。禱子章安無礙院石觀音像。唐末
浮海至夢陞佛殿。龐眉皓齒。僧立于階。持蓮華語曰。食

時當孕在。母十三月生異常兒。七歲師道中於祥符。
十六進具。學於安國慧。慧器之。夢踞石盤泛海。海山
巋然。具足玅相。坐竹林間。自念平生受持聞見。此觀
音居也。起立以百偈合掌贊歎。覺猶記其半。自此辨
才無礙。侍慧遷白蓮。慧沒。謁延慶立。立接以殊禮。甞
問華嚴十法界大論.三世間.法華十如是。三處文義。
共成三千。荊溪那云。指的玅境出自法華。師曰。華嚴
大論是死法門。法華十如是活法門。立首肯之。晁說
之時。為般官。少公事。絕外慕。常與論台道。四明講者。
道如勇猛。強厲時。號如虎。與師難問。終屈其人。廣嚴
來請曰。吾不敢負所學。以一辨為慧。公居六年。白蓮
虗席。李駙馬諸孫雅善晁。晁以師名達焉。書疏至辭。
不獲。居二十四年。學者爭歸。塔廟崇俊。水旱不事。雩
禜而惟師是祈。紹興戊午。寧海建大法會。師為講演。
見持符牒者曰。兜率天請說法。師曰。會未終。使曰。不
可緩也。當先其次者。視符凡數人。師毀師名去。辛酉
五月夢兩龍戲於空中。一龍化為神。自空而下。袖出
文書。昌曰。師七日當歸。應曰。唯唯。既寤。為眾說法。謝
客作觀。大書二百餘言示眾。書尾云。世尊涅槃。說遺
教經。智者臨終說觀心法。吾今說此書。即沐浴更衣。
端坐集眾。諷彌陀經。至西方世界而逝。八月壬申。葬
[007-0339b]
于東岡。壽六十五。臘四十九。錫號智涌。示寂之夕。能
仁行人聞天樂異常。見祥光燭天。行願道力。廣大可
知。登門萬計。傳道二百餘。多主名剎。護法大臣無不
禮重。范丞相名其所居之堂。謝參政贊真刻諸石。所
著釋南嶽止觀宗圓記五卷。解十不二門樞要二卷。
教義虎溪前後集八卷。里人疾病。呪之輙差。寧海胡
氏闢室。神物憑依說戒他徙。後園龍潭路險。祈者艱
苦。呪徙寬處。風雨大作。飛砂走石。窒室遷徙。至今便
之。


如湛



字從遠。永嘉焦氏。母夢吞寶塔而生。幼出家試
經得度。肆業教庠。扣浙西東靈欽普.慈暉等。抵橫山
為慧覺高弟。主壽聖。戶外屨滿。講無虗日。凡作佛事
必有感驗。日課法華七軸。彌陀號二萬聲作淨業記。
記觀經疏護國記。記光明疏各四卷。假名集三卷。復
宗起疑一卷。金剛般若會解二卷。平日少睡。盛暑歛
昏停扇。坐艸莾際。誦彌陀經。以身法二財。施諸蚊蝄。
門人以年邁難堪。請罷苦行。師曰。翾飛之類。安值玅
乘。願啖我血。經耳成緣。今有餧蚊臺存。建炎中。述聲
聞會異題其末云。匈奴離杭入秀。兵火沿塘。劫掠蜂
起。嘆命在旦夕。而聊書此。此與章安當寇盜縱橫而
述涅槃玄義何異。方其造車溪也。明窻淨几。為他所
先。惟斗室尚虗。與四友遷入。即楊央淵.空相融等。劇
暑中埋一大甕。實以寒泉環外。靠背以爽其軀。肆習
不輟者數載。眾戲以五溫堂。目之皆能角立一方。恢
[007-0339c]
張祖道。實厲器育德于茲。晚歲宴處菴院。以紹興庚
申七月無疾坐逝。闍維烟至處悉有舍利。求者滿願。


法久



字則久。餘姚邵氏。七歲師龍泉宗瑋。十五試經
中選。明年勅下祝髮。𨽻當州開元受戒。依智涌於廣
嚴。見慧覺於觀音。洎赴天竺。師亦偕行。比入寂。復依
能仁法照。建炎中國步艱難。禪衲多避地入閩。師亦
徧詢。以廣聞見。久從佛日果。果召師夜坐。必詢台宗
境觀及楞嚴大意。甚蒙稱賞。吏部何圭聞其誦玅經
有功。於二親諱日試命之。果有冥感。作一乘菴記以
表襮之。慈溪羅氏請主圓湛菴。學者鼎來。紹興十三
年。太守莫將延以清修。清修距小溪鎮幾一舍。深藏
巖壑中。泉洌石寒。煙雲晝瞑。居七年。法宇一新。學者
輻湊。患修生單寮多弊。乃闢眾堂。淨几明窻。禪板蒲
褥。宴坐經行。語默視聽。濟濟肅肅。雖有病弱。不敢少
懈。葢身率之致也。又見學者膠於章句。鼓於頰舌。嘆
曰。天台之道。雖由四明而興。亦由而廢。苟非聖人復
生。孰能扶持。院左有師子巖。因創小室。名以無畏。安
住其中。日課七經。示寂於十九年冬。壽五十。臘三十
五。塔于院西。山麓癡絕。道人顏聖徒自謂造師藩籬。
撰銘及挽歌七章。嗣法慈室。玅雲主延慶。日欲勒石。
沮於眾議。師天資慧利。強記過人。平居沈默。似不能
言。疎決滯礙。其辯如流。舉止委蛇。與物無忤。同舍久
居。亦不見喜慍。雲解行甚高。久隱明之二靈。著圓覺
直解。學者韙之。
[007-0340a]


神煥



字堯文。湖之安吉人。學於慧覺。同門推拔萃。紹
興間主思溪覺悟。講訓之餘。唯事著述。大部難文先
達出義。未盡者。悉明辨之。凡一百章。世稱煥百章。以
諸方供天。位次不定。乃考究大藏。參以祖言。全以巳
意。作諸天傳。其序曰。據百錄。安功德天座在佛左。道
場若寬。更安大辨及四天王座在右。則知世人或七
或十六.十八.二十一位皆唯鬼神品。任其增減耳。今
欲定尊卑。列昭穆。良亦甚難。只如鬼子母乃羅剎也。
豈得與大梵同列。有女名功德天。男名散脂大將。今
以功德天居上。梵釋次之。後列散脂.鬼子母。非失序
耶。予嗟習俗之迷。未有表章者。因檢尋大藏。作諸天
列傳。排出位次。隨位釋之。葢天有主客。有男女。有本
迹。有顯晦。大梵為三界主。帝釋為三十三天主。四王
為八部主。若功德.大辨但客寄耳。功德寄北天。大辨
寄山澤。初無主領。茲所謂有主客也。功德.大辨.樹神
等竝女質。梵天四王等竝男身。茲所謂有男女也。金
剛密跡五百徒黨。皆大菩薩本也。現居神像迹也。茲
所謂有本迹也。大辨對佛宣揚正法。雖位處客天。身
拘女質。而言行則顯。或但作影響眾。不事敷揚。縱權
有統王現丈夫形。而言行則晦。茲所謂有顯晦也。知
此四端。可與言天矣。如日月光明照世故。加摩利支
救兵才難故。加娑竭羅保風雨故。加燄摩羅王冥界
故。共二十一位。若合訶利帝南同鬼子母。即二十位
耳。觀師云。只數百字。囊括諸天。發誓護持之意盡矣。
[007-0340b]
又安樂記一卷。圓覺疏二卷。高弟覺菴。簡言教苑。推
服孫鑑。堂思義近。主上天竺。


思梵



號丘山。錫號圓通。杭之臨平湛氏。七歲師廣嚴
神應。法中六十六進具。傳大智律學。志慕台道。事普
明靖於淨社。升座元為法嗣。請遷覺悟。與師偕行。又徙
上竺。謂曰。覺悟虗席。無以易子。郡檄且來不可辭。開門
受徒。艸屨充滿。王檀加敬。施予無筭。斥以供眾。囊無
儲焉。圓覺慈受深互相敬慕。四眾兩歸。行道十年。築
歸雲菴。於西山親瑩。影不入塵。湖以空相再三延之
不應。乾道四年五月。有日者謁曰。六月之望。師死日
也。師笑曰。造物果能制我耶。却可少須秋涼。為偈云
爾。謂六月亡我待八月。看信否。蓋相半也。其月二十
六日沐浴更淨。趺坐龕愇。肅僧廣嚴。誦佛而瞑。九月
塔于方丈。弟子智祟.智泉。傳道名聞者眾。初師歸里。
意在度親室。廬僅庇風雨。及奉供源源。屋亦荐增。所
居東偏不盈丈。初寒盛暑終日危坐。以佛祖經論。宗
門語錄。參較商搉。著會宗集。四川制置晁公武序之。
刊于成都。師禳禬灾疾。沴蕩妖凶。應如答響。自言。生
平多得於菩薩戒。凡有怪厲。不可制禦。一為說戒。即
不復作。


中皎



號法照。慈溪張氏。母夢墮月而生。十八落剃。永
明初學于明智。遊天竺。圓覺慈為首座。與之講貫。深
有造詣。印圈錐穴。了無差殊。靖康初劉都請守台。
能仁虗席。屬講艾舉所知智涌。以師應命粥飯。不給
[007-0340c]
不能安眾。闢斥鹵為膏腴。二十頃香積沛然。大小部
帙。敷繹不絕。乙卯夏旱。臨湫施戒。甘雨旋至。歲以稔
登庚申。老于藏密之新菴。僅六年。書偈坐逝。年七十
九。李南壽撰銘。


有明



字育才。號牧菴。金華人。受業善因。學于能仁圓
覺。見車溪卿得記。主數剎。學徒羶慕。每講不預看讀。
但令侍者簽出起盡。以樂說辨。流瀉無竭。罔不歎伏。
甞曰。我領徒來七番摩訶止觀。於正修中未甞舉口
道著一字。又曰。大部中欲作一个小難如片紙大。亦
作不成。所謂文字性離。皆解脫也。故今教苑。略無義
目。惟不二門。口義露一班耳。或問。十境.十乘方成觀
法。何故荊溪云。不待觀境。方名修觀。師曰。向爾道攝
事成理。了其辨惑解蔽。類若此。初主仙潭適天。依持
老分衛艤舟。聞講皷聲。詣寺觀瞻。就座側聽。臨止觀
破法徧。橫破九種禪那。皆非圓頓行人入道之門。竦
然曰。我平生未聞此玅法。設禮而去。晚在延慶座上。
臨講調御丈夫。忽數丈夫至聽。師曰。若在儒教。論丈
夫事。如忠臣不畏死。勇士不願生。立天下大事。成億
代顯名。不為聲色名利惑溺。皆名丈夫。若在吾教。則
以一心三觀為舟航。六時五悔為㯭棹。降伏諸魔。制
諸外道。不為分段變易生死所籠檻。方名丈夫耳。士
夫服之。亦設禮去。其投機說法。入人如此。在延慶日。
道尊行滿。不非時白眾。只四季於起信堂誡勵後學
曰。我所以不數數白眾者。汝知之乎。不見道頻雷天
[007-0341a]
失威。若座下能守規繩。譬如鴻鵠青霄。罻羅安施。皆
愕然。遞相敬畏。其訓徒眾又如此。乾道四年十二月
初三。坐青玉軒。令侍者請十六觀行人。諷觀經至真
法身觀令罷誦。召維那。集眾。念西方佛助我往生。時
眾圍繞。正首座云。和尚五十年說法度人。臨行豈得
無語。師曰。儞既知我五十年說法度人。臨行又要饒
舌作麼。懇之不巳。乃留偈曰。住世八十。為虵𥁞足。寄
語方來。響傳空谷。葬崇法祖塔傍。弟子天王用隱學。
然浮石慧等甚眾。延慶住持不十載。不入祖堂。師未
及二載。故眾以祔廟為疑惑。厲聲曰。大道弘傳。豈以
歲月為斷。遂入之。


可觀



字宜翁。號解空。華亭戚氏。出家寶雲。十六進具。
依南屏精微彥。車溪聲震江浙。負笈從之。甞舉唱曰。
般若寂寥。言下有省。如服一杯降氣湯。依慧覺。於苕
溪有橫山。命師偕往。雪窻下讀指要鈔。至若不謂實。
鐵牀非苦。變易非遷歎曰。語言文字。皆糠粃耳。建炎
初。主壽聖。紹興改元德藏。佛照堅赴天竺。魯正議聞
于邑。以師補處星未周而拂袖。越三載。正議復請。方
來霧集。施者山委。講暇補注楞嚴於閱世堂。霅以祥
符延之。兩載以疾返當湖南林。且曰。松風山月。自與
作無盡衣鉢。何言𧆌鹽淡薄耶。乾道七年。魏相𣏌殿
平江。請主北禪。正值九日。指座云。胸中一寸灰巳冷。
頭上千莖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
高。聞者稱之。魏得法語謝云。日敬拳拳。忽然打破漆
[007-0341b]
桶。不敢辜負。竹菴趙相汝愚守台李參邴師。越皆以名
剎招。不赴。淳熈七年。魏憲王牧鄞親製疏。請主延慶。
時八十九矣。抵在所。而王巳薨。專使力挽其行。於天
竺受請云。白雲堂上。威德頗嚴。訥久從學不稟法老謬到此。
無可拈出。記得世尊道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
所應也。王旨如生。豈容辭免行。李蕭然。怡雲平寄詩
云。一籌巳勝招提老。行李真堪赴洛陽。富公請顯華嚴住洛陽招
提。迓之適溫公至。同出郭候郵亨。見數十擔過。溫公問。誰行李。以新招提對溫公遽歸。公曰。要見華嚴。何故先
歸。溫公云。巳見此了。不二載。歸竹菴。九年二月十九示寂。壽九

十一。臘七十八。荼毗舌根不壞。舍利無數。塔德藏期
懺觀堂。故香火不衰。有挽之者云。五至湖邊似未曾。
而今拗折這烏藤。不愁般若今窂落。一點光分幾處
燈。蓋五住當湖。皆以竹菴退隱。今稱竹菴者。以此續
斷絃者神辨.清一。師骨寒性急。一生清貧。所得遠嚫。
眼未甞睹。但令人手掬支費。以盡為度。甞戲云。孔方
兄悉向叢林大剎掛塔。著罕有一箇半箇來。我且過
堂作暫到。不亦省事乎。晚年取艸菴歌。菴雖小含法
界語。立法界。菴述記曰。菴主投老。一身常得自寬。如
法界量。屬門人曰。我滅後。當揀三無風雨事為我荼毗。
散舍利於月在波心。雪竇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與誰。聞者仰其
高風。著楞嚴說題集解補注四卷。蘭盆補注二卷。金
剛通論事說各一卷圓覺手鑑一卷山家義苑二卷
艸錄一卷。若菊坡百艸錄十卷。及法語.書疏.偈頌。多
散失。漫錄數偈。平生方寸要分明。沙土深沈水便清。
[007-0341c]
為巳為他只如此。出生入死一時輕。萬緣消落一絲
頭。萬里無雲一片秋。直到箇中無事處。瀟湘夜雨正
添愁。禮船子云。夾山不在一揖上。明月蘆華夜夜寒。
船子固應無可做。偶來此地弄釣竿。三祖信心銘云。
心是何物云何信。如箭射空空不受。空不受兮箭無
用。十方諸佛齊拱手。中論四句云。中論因緣所生法。
一句道盡無剩語。我說即是空假中。珠簾暮捲西山
雨。答復禮云。性本無真妄。說故隨緣起。有妄乃有真。
了妄無可止。一悟無始終。順迷有終始。昔在金剛藏。
圓覺問斯理。有見即輪迴。安能出生死。自贊反著襪。
多王梵志得人憎。是孔方兄灰頭垢面。只如此也好。
一枚村裏僧。


晁說之



字以道。太子太傅文元公逈四世孫。文元懸
車深頤貝多。著法藏碎金道院集行世。公家學有傳
為一時文傑。甞著九學論見其門戶之廣。政和中為
四明般官。聞教觀於明智。傾心事之。與智涌為方外
友。明智示寂。撰塔銘。發明宗教無餘蘊。三世傳序仁王
般若疏。世家述淨土略因。談四土淨穢。匪專事相。慕溫
公稱迀叟。號景迂生。又欲盡未來際。以一乘因果斷
疑生信。號淆上老法華。隆興間姪侍郎公武會圓通梵。
示以答龍學劉榧所問語。會宗集為序曰。甞聞世父
景迂生云。淅江東西有天台教。通其說者無禪講之
病。可以為人天眼目。聞此三紀矣。講席益衰。禪宗盛
行。其失尤甚。村墅愚氓。棲止叢林。聞善知識之風而
[007-0342a]
悅之。曾不深究始末。即斕班其衣。攝齊升堂。非毀聖
賢。詆訶經教。虗辭濫說。欺惑愚眾。搢紳寡識。亦樂其
遙庭。而師範焉。每訕笑之。茲又公之垂裕子孫也。著
述嵩山景迂生文集二十卷刊板汀州


陳瓘



字瑩中。號了翁。南劒州汣縣人。少登甲科。謙和
無競。見人短微。示意以警之。事親孝。親亡廬墓茹蔬。
連年有甘露芝艸之瑞。輔道錄云。荊公之門多小人。
溫公之門多君子。荊公一傳而得呂惠卿。再傳而得
蔡確。溫公一傳而得劉器之。再傳而得陳瑩中。則公
之立朝剛鯁。誠有所自。公學雜華頗有所得。曾以習
禪法偈請問仁師。旨趣巳高。貶丹丘會明智。明智以
止觀.十境.十乘上根不思議境。以性奪修。成無作行
語之。頓領圓旨。屏棄舊學。備見於與明智書及有門
偈。偈曰。不思議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真空不
空非但空。圓中圓滿非但中。是故三門之初門。即是
不可思議假。初門即三三即一。而非一非三非四。一
二三四指一月。四點似別唯一空。門門一一為法界。
攝一切法皆無餘。不以玅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
說。見思修證無不玅。心能觀此體具故。若只觀心不
觀具。則於一觀分二家。一家觀門異諸說。諸說自異
觀自一。彼迷一心具諸法。落在通別次第中。次第而
生次第斷。豈知十界本來一。三千本一亦如是。皆非
世數可分別。第二第三第四門。此則次第而生者。猶
如器鈍而力嬴。何能頓破彼三賊。應當燒冶古珠鐵。
[007-0342b]
種種燒冶玅假法。不思議境本自具。古珠元無空假
中。今亦不離空假中。空即是色假是心。非色非心名
曰中。色心體絕中體現。於一一法體皆具。凡夫心具
則佛具。取著不圓則不具。唯一具字顯今宗。入此宗
者甚希有。樓參跋曰。公忠言大節照映千載。自罹百
謫。視死生如夜旦。平時學問深造自得。固自應爾。方
在丹丘。逆境尤多。而心地泰然。深入不二法門。公學
佛得力。豈易測哉。序止觀世家。晚年剋意西歸。作延慶
淨土院記云。如來序九品。以至誠為上上。智者造十
論。破疑心之具縛。縛解情忘。識散智現。則彌陀淨境
不假他求。若臨明鏡。自見面像。又曰。譬如清淨滿月
影現諸水。月體無二。攝流散而等所歸。會十方而總
于一。亦如十鏡環繞。中然一燈。燈體交參。東西莫辨。
而方有定位。西不自西。名隨相融。境將誰執。安以在
纏。勢方之見。測度如來。無礙之境。艸菴曰。了翁可謂
深頤佛祖閫奧者。今人言淨土。或得於佛則失於祖。
或得於理則失於事。得此失彼。而後是非矛盾。支離
分裂。至於老死而不能合。了翁不數百字。籠罩諸說。
得淨土之全。豈非天資之高乎。公以貶去。諸子皆白
衣。未甞懷不滿意。宣和六年無疾而逝。靖康贈諫議
大夫。紹興謚忠肅。


中興第五世五傳



圓智



號證悟。天台林氏。母沈夢老儒托宿而生。幼聰
頴。精於處決。喜人誦書。羣兒拉以竹馬。方挾䇿問難。
[007-0342c]
略不酬對。父母異之。令習儒業。欣然聽命。經目之書。
悉能講說。醫方卜筮。皆亦詳究。用一藥即舉寒涼。治
療使服者開曉。而病隨愈。甞造僧舍。律師方講觀經。
聽而嘆曰。落日之處。吾有故鄉。今歷耳根。得家信矣。
世間名利。非我所為。流浪生死。徒自困耳。必依空寂
之法。橫截苦趣。丈夫志氣。豈不在茲。潛往細聽。尤慕
天台教觀。謂可傳持。父母不奪其志。二十四祝髮受
具。依白蓮僊。問具變義。僊指行燈曰。如此燈者。離性
絕非。本自空寂。理則具矣。六凡四聖。所見不同。變則
左焉。鎧曰。具如珠具寶。即理具三千。變如珠雨。寶即事造三千。僊言恐非祖意。師不契。因
掃地誦法華。至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意遂豁然。
言於僊。僊曰。且喜大事判然。法華止觀此為喉襟。汝
能省知。誠造微入玅也。自是留心昭曠。多以此示人。
每五日一寢。涵泳道要。惟恐不及。勝日佳時。或邀放
步。師曰。我游不然。明牕淨几。舒卷赤軸。參五佛。歷三
周。若閱止觀。則十境.十乘。見祖師於塵劫。居東山二
十四年。兩山千眾。多藏耆宿論辨。莫及推為上首。甞
患學者囿於名相。膠於筆錄。或者以一宗之傳為文
字之學。勉之曰。豈不思吾佛云。是精進處。只此一句。
便有向上機緣。何不覿面激揚斯事。聞者警悟。每半
月必作布薩。或曰。圓頓何必爾。師曰。圓家事理一念
具足。所謂圓頓豈撥事求理。吾時刻中未甞不以波
羅提木叉為師。及三十七道品綱紀其性。故縱辨宣
揚。餘五十載而扶律談常。未始輙易。台帥謝參請主
[007-0343a]
祥符。劉殿撰問教中一句如何舉揚。以即事而真詳
說之。劉領悟自撰疏。請主鴻祐。士夫欲其近城。移日
山。胡端明問。住鴻祐時。被旨面誦大悲圓滿心呪。呪
則不問如何是大悲圓滿心。師曰。呪前列十願心。若
能將此投向刀山。山即摧折。施諸餓鬼。鬼即飽滿。豈
不因心而然。十年之間。道俗推仰。更白蓮赤城慶善。
慶善受業也。欲以投老鄉曲。競為整治。忽奉詔住上
竺。師曰。上國名藍。豈容冒居。既應帝命。理難違拒。秦
相見問。止觀一法耶。二法耶。師曰。譬之於水。湛然而
清者止也。可鑒須髮者觀也。水則一耳。又猶兵也不
得巳而用之。以眾生有重昏巨散之病。用止觀之藥。
救其心性。歸為全一之體。俾法界寂然。其名曰止寂
而常照。其名曰觀。若專其所止。則何所觀。如公垂紳
正芴。燕坐廟堂。不動干戈。中興海宇。亦若是也。公曰。
幾乎蹉過。佛法之玅。乃如此王醫師。繼先請於覺苑講
華嚴。秦見又問。覺苑所講。如何是大方廣。師曰。大則
無乎不在。方則非背非向。廣則無所不有。又問四種
法界。師順他宗剖折。復以吾宗格之。公曰。可謂得華
嚴髓。桐江瑛髼頭知解超卓。自恃其能。不肯預先看
讀。遇大部文相交羅。荊溪著意辨明處。輙斥為穿鑿。
至云。荊溪可斬。玅樂可燒。說一難。難天下學士。世雖
憤悱而莫敢抗。師作攻瑛集追破之。讀者一快。却恨
二師不竝世也。又著普賢觀指文等。其造天竺煨燼
之餘。僅存大士殿。有知師者。裒金五萬餘緡。殿堂門
[007-0343b]
廊煥爾一新。當建造日。術者謂。主星不利師曰。佛與
天星同一造化。苟寶坊輪奐。死復何憾。未幾微恙。夢
仙人飲以藥曰。此天液也。所疾頓除。步武益輕。神釆
加徤。紹興二十七年。夏旱。秦旨祈求至誠宜禱雨。則
隨應。於明慶講玅經一席以霑足。聞抵寺莊。聞其牲
祭曰。何可違佛禁。為神說戒。代以香羞。年糓倍常。次
夏督役甚速。至冬眾屋咸備。示疾書偈云。人作辭世
頌。我無世可辭。白雲四望合。青靄入看無。知舊道俗
悉與遺書。放筆坐逝。十二月十二巳經二七。塔于寺
東。初普覺日住持。於二十三年夢一羅漢。來自天台。
踞其主位。即住台之無相。亦預於十九年。夢老僧自
云。賓頭盧從乳竇峰特來相謁。授山茶一合而去。住
持緣法豈偶然哉。節使曹勛記行業。


智連



字文秀。鄞人。杜姓。母山。幼師叔父惠宗於崇壽。
十八進具。明智目為僧中鳳雛。初從圓照光。年三十
依智涌。頓悟圓宗。脩幹古貌。丹唇碧眼。若長松野鶴。
無一點塵俗氣。與之談。愈扣而愈不窮。代講延慶。講
才宏放。落落風生。靖康後更主五剎。惟玅音遽退。餘
皆兵火之餘。化瓦礫為寶坊。圓辨起廢。延慶未竟而
逝。天童宏智舉師經營十年。眾字悉備。真俗竝行。有
達官問法師劇談禪律。官曰。師禪律談通耶。師曰。冰
泮雪消。固一水耳。又問。華嚴似繁。師曰。佛加被四大
菩薩。兼彼次第說圓融法。所以浩博。若據佛意支離。
所以為簡易也。官肅然。感疾。眾以藥進。師曰。十方無
[007-0343c]
礙人。一道出生死。偈畢拊掌大哂。指彈屏風。或問之
曰。我自幸至此。不覺觀歎悅。鐘鳴吾逝矣。隆興癸未
十二月十八。火浴二十八。葬祖塔旁。樓參述銘。壽七
十六。臘五十八。弟子行丕等十二人。得法三十六人。
嗚呼。死生亦大矣。若覺雲連之敏銳。宜無憾焉。其啟
手足不明言所證。又不以豎升兜率。橫截清泰的示
後昆。而惟歡悅自幸亦無。乃大瞞頇籠統也。夫世或
以往來幻迹推之。知其復來些位極人。以師之自幸
無乃悞耶。嗚呼。死生亦大矣。


與咸



字虗中。號明祖。黃巖章氏。母牟夢白蓮。惠食之
以柑。寤覺甘潠而生。七歲披緇香積院。九歲進具。依
智涌。涌曰。再來人也。心益明。行益峻。遂以晚進首眾。
智涌沒。證悟繼之。證悟去大理。李丞言于郡。具禮屈
之。辭不獲。為白蓮九祖。年三十八。不數載。一家部帙。
講析殆徧。學徒雲集。十有五年。歲歉。行化淅西。捐貲
問法。所至沓然。孟郡王問十六觀。答曰。佛國在極西
十萬億剎外。而提封不越方寸。能觀列十六階而造
聖域者不遠。鄭資政問楞嚴八還。答曰。迷心為境。八
法瞀亂。達人大觀。一見何疑。皆能發悟。厚給其資。仍
歲遣供。漸倦酬酢。隱于受經。大道所托。珠光玉氣。不
容悶嗇赤城。益告寂。錢參白師強起之。善類傾向有
加於前。著菩薩戒疏集注三卷。金剛辨惑一卷。復宗
二卷。法華誦經撮要一卷。又精於易。折衷諸解。因取
諸咸號澤山叟。詞疏偈頌。應求立成。廣斥鹵以羨厨
[007-0344a]
供。嚴塔廟以崇像教。今多賴之。所居肅然。筆硯外無
穴長之儲。甞於臨海法輪施戒。千人俱會請聖師。時
寶光燭空。五苾芻降。隆興改元。五月戊戍坐寂。龕于
東岡。乾道三夏。茶毗祔智涌塔。員外郎鹿何銘曰。嗚
呼異哉。茲其所以坐而亡。久而真體不壞。火而舍利
五色。為人所敬信。白蓮赤城二剎之塔角立。是宜為
書。淳熙三年嗣子法希紹其席云。


慧詢



號月堂。永嘉陳氏。寓于明之胊山。夢僧求化而
妊。幼而傑異。從師祖印院授法華。數徧成誦。以披緇
省親。祖母諭曰。汝既出家。當學吾鄉忠。佛子無事勿
戀父母家。師因志學投澄照。請益于首座。艸菴曰。天
台智者圓悟大事。乘機演法。牢籠眾典。抗折諸宗。為
帝師範。後有繼者。皆懷抱日月。游刃世諦。為王公大
人宗仰。今徒守其乾枯小學。分裂破碎。雕篆怪僻。使
其徒附口而書。朝繁夕冗。自救不暇。安在其能游刃
世諦。懷抱日月者哉。王臣忽之。為小道異宗鄙其為
筭沙。豈古今為道不同。抑學者乏其才耶。菴曰。才常
有而匠不常有。吾宗所以日弊。梗楠𣏌梓。遇非匠石。
則繩墨剖劂之不當。卒為段於溝中。吾佛有言末世
眾生說病為法。名為可怜憫者。天資不高。管窺蠡酌。
專文失其要會。領略失其精微。由小徑失其大塗。弊
一曲失其該徧。蓋人以大口。擾人以細科。非毀以作
新。滋蔓以誇廣。雜以禪語而謂深宗旨。私然其說。而
公為異。同是數者星分棊布。中人以下安得不染。其
[007-0344b]
化高者竊笑而不顧。愚者趍之恐不及。欲吾道之光
不可得也。夫學先宗旨。餘說次之。餘說異味可無也。
宗旨稻梁不可無也。古云養大體為大人。養小體為
小人。抑宗旨大體也。子為大人乎。小人乎。又以序送
其徧參曰。繼祖克家。必和平忠厚。操履靜正。然後博
學於文。異義深旨。黑白了然。則勍敵紏紛。開深進始。
赫然興起。蓋不難矣。其本深。其流長。人到于今。咸受
其賜。則法智是也。則如教徧參。反南湖。依圓辨。紹興
末中選住持四遷。而紹祖席。恣辨宣揚玅經。日課寒
暑不違。示疾書偈有云。身繞祖庭香火心。與魔佛同
遊。念佛結印。坐逝遺言。分骨為二。一祔親隴。一塔祖
原。眾以歷代窆全身。惟薙髮以酬師志。越歲未葬。學
徒有啟髮瞻禮者。覩舍利可掬。光彩陸離。詳具陸提
贊。


善榮



號悟空。烏程潘氏。母朱妊。屏葷血。誕生有光二
道自庭。除衝霄漢。則雙產二男。歲餘皆病。忽亡其一。
有巫云。若不出家。亦不保。捨侍法忍智純。具戒能誦
本經。十六學教。得記於清辨道昕。紹興末以祥符席
端。主太湖寶林。移慧通。遷車溪。淳熈癸卯董越圓通。
五月十四示寂。頌云。要死便死。要活便死。萬里清風。
一輪明月。火浴求舍利者皆滿其願。所著大部決疑
行世參學李中書.張知閤。嗣法紫金.法通等百餘人。
年七十七。臘七十四。


景咨



新市人。從梵圓通於思溪。得意教觀。戒淨精勤。
[007-0344c]
以賾禪師十六觀頌弘贊淨業。語帶葛藤。行人難曉。
啟梵別頌。梵念其留心利他。為其頌巳。暨覽往生傳。
知其巳生。而傳不云先究台道。是不知彼有學大乘。
功似隱其德。因備書於十六觀頌序。


宗印



字元實。號北峰。鹽官陳氏。師慧力德鄰。十五進
具。學教當湖。得記竹菴。徧參東淛。修長懺於南湖。周
氏命住菴。師數其量非法佃者所苦。請革之歲。減三
百斛而從命。參象田圓悟演。演徵西來意。答有屈無
呌處。佛隴忌夕。深夜炷香大殿。泣淚失聲。演厚禮歸
之延慶。甞思寂光有無。聞空聲曰。寂光土體如水中
月。資教空虗堂。延以首座堂。著宗極論。扶智涌。事理
角立一性宗旨。師設九難宗極。墮負。通守蘇玭。覩不
二門。文雖簡嚴。而昧其說。撮示機要。領旨白師座。請
住正覺。降聞人參議樓五通神館。香積啟杜。國珍建
寺之願。正覺瞰海。海風作崇。勢同拉朽。藏殿僅存。扶
搖愈厲。僧徒散去。師以死誦呪。竟保無虞。徐整治之。
未㫷而還舊觀。明越尚淫祀。有請為神授戒者。師感
夢而赴。以兆問神。若響應焉。他廟附語.尸祝.求易祭
者。數十遷。隱學蘇亦環召貳上竺。邀師偕曰。知和尚
心者我也。盍西歸相與弘贊。居東二十七年。而復淛
右貳上竺。講止觀。時叢脞之弊。熾于澤國。支離名相。
輕毀戒律。因痛加針砭。學者或謗.或疑。終則翕然。從
歸于正。圍座挾䇿。非復吳下阿蒙主者。以多士忌之。
隱雪峰毛氏菴。問道者沓至。嚴陵趙子敬彥肅洛學
[007-0345a]
翹楚。以慶元龍飛詔起問。如來山世先轉何法。答。示
生同居。先苦諦也。又問。諸大乘經多奇異說。來至法
華何平平也。答。機未熟時。鼓舞動蕩。機熟會入。衒駭
何為。趙悟時教大旨。每稱為南山肉身菩薩。從受刪
定止觀嘆曰。四天下外見復於實際者。此書也。必自
晦菴朱熹.趙相汝愚。始志未酬而卒。初趙望風觝排。與僧
論議。理左輿襯。僧沒。行衰服門。人恠之。答曰。法恩逾
父母。非小子所知。亦信道之篤者無何。林氏以普光
落成。來命晝講夜禪。法席濟濟。有以鬼道惑眾者。欲
以抄化。自便其私。師斥拒之。俄以偽敗。德藏來迎。慨
然曰。肄業之地。思報久矣。風行艸偃。古剎一新。繼領
超果。易門南向。講閣.懺院肅。圓通香火。朝旨優之。縣
尹錢誾苦旱。師曰。勉釋疑誤。結請觀音期七日。必得
雨至。朝陽燄蘊。隆行道焦枯。尹猶問。有雨否。師云。有
雨。率徒厲聲誦呪。雨逐雲至。豐及比境。其後精神資
以升濟。疾瘵賴以平復。妖邪息跡。疵厲變祥。括為生
佛。平江北禪。以久𡉏迓事方興。適靈山海空英。舉以
自代。詔從之。學徒逾五百。於慈雲有光焉。召對便殿。
錫賚良渥。有問者直告而無飾辭。識者以為暗合大
本。仁廟賜對。人問之。應曰。喫茶閑話耳嘉定六年。以觀室緣行化松江。
十二月初八示寂。於弟子行一菴。壽六十六。臘五十
一。葬慈雲塔傍。師三衣準律。五辛剛制。平居燕處。穆
如清風。臨眾涖事。嚴如畏日。訓俗訓徒。各得其體。常
云。凡為講者。略知十事。具宗眼.點旨趣.示境觀.提大
[007-0345b]
節.盡文義.緩言語.省繁辭.整戒儀.除我慢.責講住。具
此十巳。依稀駕說。所著金剛新解及釋彌勒偈。簡示
親什。同異有功。教義幾百章。初師友青龍文慧。慧詩
律高。因閑琢句。慧奪筆擲之曰。兄大法柱石。豈我等
比。故折節精一。以至有成。慧專淨業。臨終空聲云。中
品中生。嗣法俊芿。先傳密教於日本。慕台道。航海來
學。開禧逆虜犯順。芿欲結壇誦呪。如不空解安西圍
者。時論骫靡。扣閽無路。師俾芿遣徒於日本。取五部
法。而徒死于海。吁聖教行否亦有時耶。茲足以表其
無我故其沒也。同宗異派。山城水國。無不悲號。譙大
令憲甞貽書約共弘法。師友徵所以弘者。譙曰。使師
徒各安其分。不以小人加君子上。法自行矣。後之人
師頗知此理耶。抑亦病於知易而行難耶。嘉定十七
刪子元粹紹其席云。


中興第六世二傳



若訥



字希言。嘉興孫氏。十三出家普濟。進具依竹菴
於德藏。刳心請益。虔奉觀音。誦呪積億。嬰疾瀕死。夢
美女灌以靈液。寤失其疾。禮佛隴塔。恍惚神交。依證
悟於赤城。質疑問難。靡不悟解。同袍多富室子。罕禁
非時食果。師攻苦食淡。結喉長頸。狀如病鶴。以窮目
之。笑頷而巳。歸覲親。智撫之曰。勉營福德。中興吾道。
回受經。親建窣堵。智主上竺。召以首眾。講法華文句。
四座竦服。智示滅。詔師嗣之。時禁度牒。學侶星稀。講
席宏開。方袍競集。孝廟以雨賜小愆。命禱大士。無不
[007-0345c]
立應。出御府玉器。嚴奉親製。贊壽成皇太后。造寶冠
嚴其首。乾道三年。賜右街僧錄。易院為寺。宣問光明
懺法。答曰。方等會中。四大天王流通正教。帝王.士庶
亦可修持。詔建觀堂。大內倣為之。每四月八日。領三
十僧重修。甞問。佛法固奇玅。安得有如許演說。答云。
有本者如是。佛證中體。譬猶明鏡。從體起用。安有窮
盡。陛下端居九重。目應庶政。亦如一大明鏡。隨體發
現。進左街僧錄。慧光師號。淳熈初詔建藏殿。明年臨
幸賜供。上曰。最初得和尚發明圓覺。悟箇待對法門。
譬如著棊。勝負既分。不但打併。棊子連棊槃一時打
併去。師云。打併底亦不可得。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
無所離。即除諸幻。豈存待對。上曰。和尚非但說通。亦
復宗通。詔講圓覺至此虗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
師曰。心本無形。因塵有相。塵滅心滅。真心湛然。上書
其語。以賜問金剛旨要。師曰。此乃大般若六百卷中
一分興問斷疑。特喻金剛。故無著論。此小金剛波羅
蜜以如是名。顯示勢力。絓是般若。皆有是力。此既諸
般若之釋疑。是故金剛二字。文雖出此。義實通。為諸
般若作譬。故持說者福重功深。上曰。朕日看三卷。却
來和尚處懺揚。命僧各誦合三萬卷。御劄云。平昔以
來。禽.魚.獸類傷害或多。適一時情。造三等罪。是仗般
若。悉為消除。庶使羣靈。俱登正覺。茲有以見帝王好
生大德。雖玉食之奉。不忘責巳。吳興汀王尚幼。上所
鍾愛。敷座中殿。詔為摩頂說法。以疾丐閑。上曰。旦賜
[007-0346a]
地築室。更待數年。彼此作閑人。水邊石上共話無生。
十一年。歸興福。授兩街都錄。光宗在東宮書歸隱字
牓。其室製贊褒之重華。退養召注金剛。肩輿出入宿
于殿廬。甞奏復試經。巳得旨。但不先委。稟都堂令知
利害。所繫及下。僧司搜其格式。莫能供申。竟為執政
懷疑。尼之欲復申請幸鑒覆轍。山家.玄句.止觀三大
部。雖蒙仁廟宣賜東掖。曾王二公。建藏南湖下竺。既
不獲。預大士輪藏閱者。初未覩焉。淳熈三年。御批下
福州東禪。鏤板永同大藏流行經肆。申到兩藏。一以
供御覽。一以畀覺徒。大部廣行。師之力也。西湖兩圓
覺。諸后妃功德皆為教庠。亦以一時慶會也。生平少
病。晚益堅瘦。紹熈二年十月一日謂侍者曰。浮幻之
軀世緣疇。昔宗法華。講法華。斯須不離。既以此始終。
可紏僧三七員。修法華期散懺。取道具進。兩宮澡身。
書偈坐逝。壽八十二。臘六十九。葬于正寢。謚宗教廣
慈。塔名普照。給事宋之瑞撰銘。


端信



字孚叟。號正菴。永嘉人。稟一菴處躬。躬稟圓辨。
宗旨明白。談辨無滯。主南湖。臨行集僧諷安樂行至
深入禪定。見十方佛而逝。偈云。生既恁麼。死也恁麼。
雲散天一碧。日輪恰當午。葉水心題端信大師教觀
書云。師自天台教觀。兼習諸宗。性義融徹。詞辨鋒起。
淳熈初。都下禪講尚多宿舊名人。師年少操矛入室。
援據古今。咸中機要。比難駭曰。信書厨勿與爭也。甄
監簿良友意疎說慧高下在口。師未甞假借。猝疑詭問。
[007-0346b]
必𨤲折。首未使傲消氣折。乃巳甄深畏之。闔戶長年。
人莫識面。惟教其徒趍西方空寂。無世間名利。語以
此自終。


七世慧明



字無晦。號晦菴。鹽官趙氏。母王。誕有光異。年
十一事化度圓智如果。果長期別墅。師誦法華乞四
事以奉惟謹。果滅時禁度僧。或勉業儒。師舉袖示之
曰。畢命此服矣。更侍祥符嗣持。禁施度戒。師上竺訓
錄未久。戶屨告滿。霅以慧通招逈而後應。張端靖子正
闢富春菴將奉。撥田甚夥。辭不多受。憂互用也。上竺
踵習傳家虗座。元擬補處致師。師宵遁。德藏慈感競
延皆不受。與常照叶有縞紵契謝事。依之時謂大宋
二高僧。慶元五年二月二十二日示偈。天樂盤空而
逝。火化求舍利者如願。高弟本淨塔其骨。良渚建真
寂。念佛入社者萬人。師山門出拔。投籌盈室。製空寂
菴記.修心要術有功兩土。文具順俗志。


護法內傳



南嶽云。法付法臣。法王無事。我子孫勇猛精進。擐
甲冑。愾讎歒。責講任。工著述。以筭數孔目為正信。
以落日懸鼓為期心。凝神玅三觀之場。頓轡四三
昧之域。皆法臣也。今錄其言行可攷。世代難明者
于傳。或埋光鏟采。而他文不能自揜者。嗣書之不
無望於同志也。


法誠



雍州人。師藍田神異僧僧弘。奉訓誦法華。行三
昧。夢普賢勸書大教。即命書八部般若及華嚴經案
[007-0346c]
感瑞。手寫法華感瑞尤異。貞觀示疾。願生兜率曰。有
童子相迎。吾去矣。光自口出。異香充室。怡然坐委。師
坐夏輙誦玅經三百徧。餘日兼持。猶得二徧。縱值賓
朋。非部終不語。計十年輙萬餘部。


法嚮



揚州人。十六出家。事勤。苦誦法華。立法華堂於
棲霞寺。行法華三昧。三七精進。大獲靈瑞。虎暴人民。
道俗設齋。忽入堂搏一人去。師喚曰。莫造次。今為設
齋。可放此人。虎放之。其虎皆集。以杖扣頭。為說正法。
遂不為害。


恒景



當陽文氏。以貞觀二十二年勅度。習律於文綱。
一聞能誦思惟。而行入玉泉追智者遺蹤。修止觀。於
寺南十里立龍興寺。天后中宗朝三詔供養為戒師。
景龍三年奏乞還山。詔中書門下及學士設齋林光
宮。帝賦詩餞之。中書令李嶠等和師捧詩振錫而行。
先天元年卒。葬寺西。


飛錫



神氣高邈。識量過人。初學律。後與楚金研究教
觀入京。止終南紫閣峰艸堂寺。勅住千福.法華幾三
十載。不空翻譯新經。遴選英髦。頻當筆受潤文之任。
永泰初詔同良賁等參譯仁王護國及密嚴經于天
明宮內道場。與不空及學士柳伉重加詳定充證。義
正員。辭筆無媿。晚撰念佛三昧寶王論。列二十門難
疑答問。於欣厭取舍深有發明。


楚金



廣平程氏。母高。夢佛而妊。七歲出家。禮藏探經。
法華在手。九歲依西京龍興進具。夜誦經至寶塔品。
[007-0347a]
身心泊然。寶塔忽現。釋迦分身。滿虗空界。禪坐六年。
誓建斯塔。誠懷一啟。檀信善來。於築基夜。誦經行道。
眾聞天樂異香。玄宗夢覩楚下金字。詰朝訪問。咸以
師對。乃親書額。廣錫縑緡。落成之日。五色雲團塔頂。
謂同學曰。鑿井見泥。去水不遠。鑽木巳熱。得火可諧。
凡我七人。聿成一志。晝夜誦經。香煙不斷。春秋二時。
集四十九人。行法華三昧。奉旨許為常式。前後道場
感舍利三千七十粒。謀葬舍利。又降一百八粒。圖普
賢變相。筆鋒得一十九粒。圓體自動。浮光瑩然。血書
法華菩薩戒。以答九重及所生。寫法華千部。金字三
十六部。用鎮寶塔。又寫千部。散施受持。化緣既畢。右
脇而逝。新盡火滅。雪顏如生。壽六十二。臘三十七。天
子遣使吊之。塔于城西。岑勛著碑。師自幼書經。不衣
䌙繒。寒加艾衲。貞元十三年。左街功德使竇文場奏
先師楚金於天寶初。為國建塔。置道場。六十餘年。經
聲不斷。乞加旌表。賜謚大圓。


智琰



宋姓。母張。夢升通玄塔相輪坐而誕。八歲出俗。
十二誦徹玅經。咸謂神童。祝髮聽講。聰慧開發。隱虎
丘山講懺。外誦法華三千部。霄罏未爇。自起烟芬。夕
罐纔空。潛加溢水。蓋天童給侍焉。行三淨業。修十六
觀。紏五百餘人日建齋講。逾十年。講法華淨名皆三
十徧。觀音百徧。緣畢化去。


行滿



萬州南浦人。受具依石霜。抵豫章。仰天台靈跡。
棲華頂峰智者院。十載知茶竈無慍色。臥土狀。燒糞
[007-0347b]
掃以煖其下。曰。解衣就席。餧飼蚤虱。巳著衣如故。檻
外巨松橫枝有小樹寄生。每宴坐必嫋嫋而側人。謂。
樹作禮。滿茶頭也。不信伺之。見其坐則作禮如故。退
則屹立亭亭。四十年隨眾糜膳。未甞便溺。開寶中言。
我當行矣。念文殊號助我。少選。默然而化年八十餘。


王安石



丞相舒王也。初宰。鄞聽廣智講故修性事理。
體用之談。往往言於講義。與崇法端教主善。音問不
絕。崇法留題曰。小亭臨水間修篁。郁郁餘華席地香。
惟願時人觀此境。盡將煩惱作清涼。葬鄞女於祟法。
解官以詩。別曰。今汎扃舟來訣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俾淨人靈照守之。既相書與祟法。會公因呼靈照。照
至甚喜。問。能讀誦書寫否。皆曰。不能。能調味耳。王曰。
膳奴也。遣歸書與會曰。靈照回。與法華經一部。觀音
菩薩一幀。紙二千幅。筆一百枚。王薨。夫人始與靈照
僧吁王。真受佛付屬者。不妄與人。僧今愚夫懦卒。刑
餘殘疾之人。率廁於金界福田中。在職者弗顧也。或
謂三寶如大海。平等無高下者。此一體三寶耳。非住
持三寶也。王收國手𥁞觀音。為火焚其半。因遊蘭若。
於金剛足間獲半身。試合之。無毫髮差。王喜敘以流
傳。鄞泮得其本刻石講。陳天俞贊曰。菩薩身相本無
離合。即物為相。離合宛然。或露全身。或現半體。隨緣
赴感。皆我自心。當知𥁞自心生。燒從心滅。但眾生不
知一相而滯二邊。故菩薩示二身而歸一體。一體非
體。非體亦非離。此亦非是名菩薩。又法智忌疏云。法
[007-0347c]
體如如。本無出沒。世緣冉冉。乃有會離。自智者示寂
於天台。道若懸絲。而引石洎通。師傳芳於鄞水。聲如
出谷。而遷喬寥寥。像法之餘渺渺。荊溪之下。南輝台
嶺。東紹麗師。雖作者蔑以加於若住世異此也云云。
若赫日之中天。似迅雷之出地。艸木瓦礫。盡演真詮。
鳥獸蟲魚。咸通玅教。味其語。可卜其所得矣。


子昉



吳人。淨覺高弟。嵩明教作定祖圖正宗記以付
法藏傳。熒惑天下。斥為可焚。專據達磨多羅禪經黨
附智炬寶林傳。師援經質論。作祖說。以救付法藏。又
三年。嵩度禪經有窒礙。輙云。傳寫有誤。改削遷就。影
帶私說。倚傍僧祐。出三藏記律宗名字而作解誣。師
亦出止訛。折之以圖會禪經。出三藏記文示之。則嵩
窮矣。嘉祐治平間。都官沈起。施邈序其前後。實為今
家不刊之典。又與譯苑衍公書答興教臻書辨折。尤
力附集後。夫師禦侮勤矣。備矣。肆侵軼者得不以萬
里長城為憚干。


楊傑



字次公。無為人。以處為號。玅年登科。官至主客
郎中提點浙東刑獄。宿稟靈機。徧扣禪那。又深玅三
觀旨趣。高麗義天表乞徧參中國禪講。朝以公接伴
至台之白蓮。與法真咸契。執弟子禮。禮智者塔。題其
文曰。詔陪高麗王子祐世僧統義天訪道吳越。徧遊
天台。登定光佛隴。觀智者親筆願文。僧統禮於塔前。
誓傳教觀于東國。抑亦知師之用心。與夫今之號為
行脚者。區區謀之道路。惟飲饌豐美。起居便適。足間
[007-0348a]
幢幢。往來老死而不悟者大相遼矣。五偈世家咸示寂。公
守京口。得遺書。寄贊曰。三觀通明念念圓。祖師爐拂
秪心傳。遺書封了加趺坐。不住白蓮生白蓮。撰無相
院碑言。能仁一代化意。如指諸掌。仍云。智者建化天
台。以法華三昧為極致。以安養國土為依歸。葢不讀
法華無以明我心本具玅法。不生安養無以證我心
本具玅法。瞻禮雙林。藏忽自轉。諸僧請贊。贊云。雙林
寶藏轉毗盧。不假旁人用力扶。四海高僧莫驚歎。譬
如盤裡一明珠。晚專淨業。游官奉丈六彌陀𦘕像以
行。臨終坐逝。感佛來迎。頌云。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
捨。太虗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時荊王
夫人夢與亡婢遊淨土。見朝服坐華上者。瓔珞變身。
其衣飄揚。隨風散滅。婢云。楊傑也。比寤詢之。逝巳數
日。文集外有釋氏別集.轉輔道集。其十疑論序決疑
集序談淨教尤力。有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
生淨土。亦有善士廢三種不信心。不求生者。尤可嗟
惜。一曰吾當超佛越祖。淨土不足生也。二曰處處皆
淨土。西方不必生。三曰極樂聖域。我輩凡夫不能生
也。斯言真可龜。鑑照律師贊云。道德仁義。教.觀.禪.律。
信手拈來。一源流出。彼上人者難可酬。其誰敢造毗
耶室。無相碑云。有善勤者。因院欲興衰。其徒告于郡
縣。願延愽學高行。講智者教觀之士領之。而以勤為
稱。勤住淨名。則有嚴繼。嚴住赤城。則利贇繼。贇赴寶
藏部。使者復命勤。眾無所容。卜遷勝處鼎新之。識者
[007-0348b]
謂若非諸清淨眾。講玅教觀。則不能成就如是道場。
而譜系無聞焉。台史缺典久矣。




嘉禾人。少學能仁。熏修懺室。幾四十載。行人之名
聞于江浙。然不敢自謂修行者。智者六時行道。四時
坐禪。云。修行常儀。於我何有。同修接膝。未甞見齒。有
患不廢禪誦。惟不食數日自愈。雖老。看讀如初學。艸
菴問。師未忘筌耶。師曰。筌何所忘。菴大慙。當暑晒衣。
歎曰。慷慨丈夫却同藏。獲輩悉以入常住。留二布單。
一弊如糸。夏被其一。餘則篾束置梁梠間。冬則旋取
禦寒。或入林施蚊。或入山施虎。逢二虎低回而去。室
中資具或者戲玩。則持與之曰。我無用。然指請慈三世傳
神興供。一方道力所感。常與交接。欲遊山。則神荷之。
香積有乏。知事告急。師閉戶力拒。次日山門方闢。施
者源源。皆曰。昨夜行人巡門報云。常住空虗是知山。
神荷也。終于能仁。


思淨



錢唐喻氏。號淨土子。三十五祝髮。依桐江瑛。聽
法華。受淨土觀念法門。誦彌陀.觀無量壽為日課。𦘕
丈六彌陀像結眾緣。雖市曹刑人之所。亦別作之。每
下筆澄神淨室。憶佛念佛。得光明相好。方解衣盤礡。
義天僧統同伴使楊傑覩𦘕佛於靈芝。歎曰。此真喻
彌陀也。其得名自此。有部使者問。能𦘕彌陀。何不參
禪。答曰。平生只解念彌陀。不會參禪可奈何。幸有五
湖風月在。太平何用動干戈。於西湖畔鐫石為佛。誓
以三生而成。既及百尺。薛侍郎問。彌勒見在天宮說
[007-0348c]
法。於此鑿石何為。答曰。咄哉頑石頭。全憑巧匠修。只
今彌勒佛。莫待下生求。大觀中僦舍城北。領眾乞食。
期飯僧百萬。不二十載。巳踰八倍。郡守移玅行額以
旌之。宣和盜起。清溪所至。無噍類犯錢唐。告渠魁曰。
願以一身代滿城命。賊鋒為戢。紹興庚申十一月。靜
想西方。七日而逝。異香浹旬。呂丞相頥浩命葬于法堂
左。張侍郎九成撰銘。


元頴



霅人。號佛慧祖覺。大觀中傳台道。政和癸巳建
智者院于受業。秉筆於慈霔閣。始正像統紀。終教藏
目錄計百卷。於天台宗元錄自敘曰。宿因所發。早投
足於天台。像運獲逢。忝留懷於教觀。常歎宗元失緒。
祖裔迷倫。雖奔走於江山。恨蔑聞於傳注。圖籍縱有。
各擅一途。況記行業者。漫誇平昔榮。碑刻者。徒攀高
尚。後代狂簡。茲實有之頴。不撥汲深。每懷露惑。書其
萬一。呈似後賢。庶幾將來。刪補有漸。於寶雲通云。考
其事迹。殊無識其大者.小者。此式禮二公過也。及至
寶雲。但一影堂耳。茲可見其為法之心。述法華靈瑞
十科。普賢證明。玅因成就。鬼神恭敬。禽獸欽伏。所願
成就。化佛來迎。往生淨土。果報生天。舌根不壞。香光
表瑞。乃結云。若以實相為法華。則諸經諸行莫非法
華。若以希有為靈瑞。則此身.他身莫非靈瑞。良由佛
乘是一。感召隨機。瑞相滋多。聊用囊括。郡補都帥有
利其富者。倚勢奪之。民其衣聞者流涕。李詠史。講業
端能繼祖承。僧綱復振競儀刑。主張遺教真龍象。緇
[007-0349a]
侶詵詵仰德馨。厄會權臣宿債酬。幅巾短褐恣遨遊。
鹽橋菴上歸真寂。尚有遺基著遠猷。


鐘離松



字少公。婺人。冠𨽻上庠。覩江諫議念佛三昧
詠。預京師慧林淨土。因兄木訥。首座知自性彌陀。唯
心安養。年逾七十。兵火飄零。晨昏不懈。乾道中奉祠
吳郡。過寶積。實重增信念。遐想蓮社清風。東林高躅。
會東平呂侯洎諸名德。刻意熏修。遂結念佛。再月一
集。社友吳克巳曰。發菩提心。必具悲智二行。矧求生
聖域。須啟迪羣迷。安得寫十界九品。俾瞻敬省。覺為
廣大無窮利耶。公率眾捐金。圖寶積門廡捃摭教藏。
發明旨趣。一示萬法唯心。一指西方徑路。勒石以記。
壽八十六。無疾而化。


江公望



字民表。嚴人。少第進士。崇寧初恪謹言責。著
心性二說。納忠於君。述念佛方便。文率諸寓公及解
行僧建發菩提心會。坐定合掌。一一致問。仁者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未。對曰。巳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乃退大得楞嚴淵旨。謂鐘離松曰。程氏巳
造于閫第。未入其中耳。宣和末。知廣濟軍亡子夢于
舅王曰。煩稟我父為我就天寧誦寶積經。即有生處。
我父修行功成。冥間標名。金字牌矣。數日坐逝。


吳克巳



字復之。號鎧菴。建安節使世胄。曾大父達學
居婺之浦江。幼頴悟志學。開卷輙通。所友皆名人。讀
周官。慨然以封建井田為可復。經傳子史。學路源委。
無不透徹。淳熈中四魁待補。歎曰。射目中眉。命與時
[007-0349b]
違。遁于左溪。感韓書觝斥。志深決拾。苦目疾。叔僧如
益勉禱圓通。輙云。臨危不變。真大丈夫。有告以朱太
醫語杜祁公。公未讀佛書。何以知其不及孔孟。有試
持大士號。而目旋愈。稍廢復劇。深信精持。其疾良巳。
讀楞嚴至空生心內。猶雲點太清。豁豁發蒙。成兩頌
焉。觀山谷詩讚美宗鏡。潛心此書。甫畢兩函。以所得
告開上人。上人折之寶積。實令廢宗鏡讀止觀。洞悟
一家境智之學可修證。如母得食而憶其子。懷友人
詩云。但悲三界苦。難使一身閑。為孫如珪詿。玅經空
相輝。贈詩曰。却有劉虬老居士。見處或過生公賢。公
亦耻與棗柏埒謂彼弘兼麤之典。我釋第一之經也。
棗林敬賡。其詩有云。私淑諸人歸至化。倒修凡事入
玄門。嘉定七年十一月十五日。終于在所寶山。李侯
舘以僧禮茶毗南屏。明年正月入塔浦安院。頂齒祔
葬左溪。壽七十五。所著儒語讀史精騎二卷。雜著歷
代綱領各一卷。習易遺藁集封建井田各三卷。語孟
集註五卷。入道後科四教儀楞嚴綱目止觀大科法
華樞鍵盛行。楞嚴集解.行議入梓。晚編釋門正統曰
紀運。曰列傳。曰總論。未就倫理今茲所集資彼為多
宗鑑。不沒其實。於其高議。必標鎧菴曰字以冠之。一
生清介食貧。栖栖利物。善巧方便。有豪貴不能行者。
其生也。家人夢湛。假名托宿。洎其學教議論暗合。又
嗜其文吁異哉。
釋門正統第七
[007-034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