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527 千山剩人禪師語錄-明-函可 (master)


千山剩人和尚語錄卷之三
門徒比丘 今廬 今又 重梓



小參



小參舉:「祖偈云:『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
法,無真亦無偽。』大眾,須是受得真實法,方纔說得箇
無真無偽。於今學道人,不論在家、出家,尚未望見門
頭戶底,真偽不分,邪正不辨,便開大口說無善無惡、
無因無果、無生死無涅槃、無菩提無煩惱、上無諸佛
可成、下無眾生可度,纔見人作善布施,便道是有漏
福田,見人坐禪念佛誦經禮懺,便道是有為功行。恁
般說話卻也好聽,祗恐爾啼哭有日在,祗恐閻羅老
子不怕你會說,鑊湯爐炭裡煎熬有日在。何故?只為
爾說得行不得,只為爾現前業鎖打不開、自心上塵
垢纖毫洗不淨,作麼生容易開大口?六祖大師云:『口
說心行,則心口相應。口說心不行,如夢如幻,如露如
電。』昔日,白香山參鳥窠禪師請問佛法,窠云:『諸惡莫
作,眾善奉行。』山進云:『三歲孩兒也說得。』窠云:『八十公
公行不得。』諸善知識,此事不是說了便休,山僧者裏
論實不論虛,參須實參,悟須實悟,不可學些語話便
恁麼度日,辜負了十方檀那同本剎長老心力。諸善
知識,切須仔細。雖云『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澄觀國
師有言:『然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於有地;若無照無
悟,則昏雲掩閉於空門。果其一念不生、前後際斷,如
雲開月現,如杲日當空,盡山河大地實無有一物與
我為緣、為對。』到恁麼田地,方許道無善無惡、無因無
果、無煩惱可斷、無菩提可求、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
證,上無諸佛可成、下無眾生可度,十方蕩蕩,蕩蕩十
方。咄!且止,且止。祗如不落二邊一句作麼生道?」以拂
子拂一拂云:「駱駝頭搶地,蝦蟆腳指天。」下座。
[003-0228c]


韓文恪公諱日設供,拈香禮拜畢陞座云:「蒼天,蒼天,
蒼天。」復拍掌云:「呵呵呵,大眾,且道哭底是笑底是?若
道哭底是,便從威音王未生以前哭到今日也哭不
了。若道笑底是,便從今日笑到樓至佛滅度巳後也
笑不休。正當今日合作麼生?不見道:『笑啼俱不敢,方
信做人難』?山僧四十二年前不知是何嘴面、居何國
土,無端被業風吹向廣東博羅城內韓氏門中,父諱
日纘,母車淑人,兄弟姊妹共是九人。彼時,父母俱存,
兄弟無故,合家歡聚,共享榮華。不幸先君於乙亥五
月十八日在長安謝世,山僧奔訃途中便見得人間
世半點也靠不得,遂決志向此門中求個下落。甲申
八月,先慈見背,一姊、兩妹先亡,尚餘一姊、一妹、三弟,
俱各無恙。臘月提杖出門,含淚相送,猶冀行腳歸來
重相會晤。不料寄跡石城,惹出一番絡索,孤身萬里,
音問杳然。去年五月,內蒙本師示札,方知博城十不
存一,僅留三弟一身。今年四月,育子遠來,又聞三弟
遭戮,合族蕩盡。據世眼觀,從前好生快樂,今日好生
悽慘。殊不知正眼看來,總是一場春夢?一旦夢覺,卻
來計較道前半夜得箇好夢,可惜後半夜卻得箇惡
夢,豈不大癡大愚麼?若向箇裏覷得破,不特人間世
一切榮枯、得失、死生、聚散了不可得,釋迦、彌勒並屬
空花,文殊、普賢如同電拂,便從威音那畔那畔數到
樓至最後最後,總是一場春夢。夢既是夢,覺也是夢;
好也是夢,惡也是夢;笑也是夢,哭也是夢;現今山僧
說底也是夢,大眾聽底也是夢。咄!夢話且止。今日正
是先文恪公諱日,山僧要學世人請幾位長老、誦幾
部經、拜幾部懺,爭奈懺也懺不盡、誦也誦不了?不如
權借虛空為磬、須彌為椎,便請琉璃惡王領事,更煩
牛頭獄卒揚幡,刀山劍樹作大道場,血海肉山聊當
供養,仰憑現前大眾將三藏十二部異口同音高聲
[003-0229a]
朗誦一過,專為追薦先君韓文恪公、先慈車太夫人、
兄弟姊妹、合族先亡、十方界內一切屈死孤魂同時
往生極樂去也。」遂舉手合掌云:「今日天暑,有勞大眾。」
下座。


小參云:「古德道:『明得自已,不明得古人,名為有足而
無眼;明得古人,不明得自已,名為有眼而無足。』若據
山僧看來,明得自已,不明得古人,正是有足底跛子;
明得古人,不明得自已,正是有眼底瞎子。於今大地
參禪人者兩種病最多。每見聰明伶俐底,只道涅槃
心易曉、差別智難明,一向在古人因緣上東卜西卜,
只要去明他。莫道明不得,就饒爾實實明得,到自己
分上卻作主不得。不見當時有個禪人久在南泉斬
貓兒處留心,忽遇人指他道:『爾只管理會別人底貓
兒,卻打失了自家狗子。』者漢方纔瞥地。又有那一等
向自巳腳跟下覷著些子便一把捏住道『更無別有』,
任人問甚麼淆訛公案,他只舉起便會了,一味強作
主宰,或豎一拳,或喝一喝,或遶一匝。及乎細細地勘
他,卻又黑漆漆地。似者般底,更是難救。山僧不惜眉
毛,盡情向你道,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並不曾有別底
言語,只是要你明者一著子。豈有明得者一著子,反
於古人言句上過不得底,既於古人言句上處處過
得,乃反於自巳者一著子又不得明了之理?山僧不
道你全無氣息,只為你趠得些子便自為足,不曾到
那實證實悟、真實不疑之地。若到得真實不疑之地,
古人即是自巳,自巳即是古人;古人外無別自巳,自
巳外無別古人。自巳、古人一齊拈卻,又說甚麼明得
明不得?畢竟如何?」卓拄杖云:「唵啞吽。」下座。


小參云:「『金佛不度鑪,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
內裏坐。』大眾,且道喚甚麼作真佛?內裡的是真、外面
的是假麼?你莫要錯會趙州言句。有一等見識,世間
[003-0229b]
種種,盡屬幻相,祗有那無形無相、不動不變底一著
子始名為真,一向坐在空寂寂地,不敢動著一毫,有
人問著,睜著眼、閉著口,喚作世尊。」良久,「喚作維摩。」默
然,「又喚作威音那畔消息,又喚作楞嚴大定。殊不知
死水裡淹殺人無數?所謂陰山鬼窟裡作活計。大慧
當時不惜惡口,痛罵為默照邪禪、斷佛種性。又有一
等怕落空底,便認現今開口動舌底為是,見人舉一
切公案盡情抹殺。『庭前柏樹子』是誰說來?『麻三觔』是
誰說來?『乾屎橛』是誰說來?傅大士曾有一偈,末兩句
云:『若識佛去處,祗這語聲是。』此語開發人極多、誤賺
人不少。你一向認者語聲為是,未開口前又喚作甚
麼?如今者般禪客極多,正是認奴作郎。不見道:『學道
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
人喚作本來人』?又有一等,見人恁麼道,便云者般也
不是、那般也不是,我卻一切不認。便恁麼去時莫便
是麼?正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山僧者裡總與亂棒
趕出,無你站腳處。畢竟如何即得?」良久,顧左右云:「眾
檀那回去瀋陽,莫道山僧在者裡惑亂人家男女。」下
座。


師誕日小參,師云:「《金剛經》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未審喚甚麼作此
經?眾中有曾見此經底,出來對眾宣說,山僧為汝證
明。」一真從地上拈一莖艸置法座云:「請和尚鑑。」師云:
「山僧從來不曾見此經。」進云:「學人從瀋陽得得而來。」
師云:「瀋陽底且置,即今大寧一句作麼生道?」真禮拜
云:「謝師開示。」師一喝。慧光出禮拜,起拱立。師云:「答汝
了也。」進云:「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便喝,進云:「喝者是甚
麼人?」師云:「眾眼難瞞。」光又理前問,師又喝。十方出禮
拜,起云:「嶺上梅花,權當供養。」師云:「退後三步。」方退三
步,師云:「隨聲逐色漢。」進云:「寒風匝地。」師一喝,復云:「還
[003-0229c]
有見此經底麼?若論你諸人,個個都見此經,個個都
說此經,只是說得此經小註,說不得此經本文。山僧
記得四十二年今日以前,眼中常聞此經,耳中常見
此經,手中常誦此經,口中常書此經,常為一切土、木、
竹、石、狸奴、白牯宣說此經。正當四十二年今日今時
墮下地來,半字也記不得。雖然記不得,卻不曾離了
此經,懷抱中啼哭也是此經,食乳也是此經,後來學
行也是此經,學話也是此經,學書、學禮也是此經,迎
賓、送客、屙屎、撒尿乃至穿婬坊、入酒肆無不是此經。
到了二十八歲,忽然被個牛頭馬面底惡人誑惑道
『此經爾巳失卻多時了也』,把鬚髮驅了去。前不迭村,
後不迭店,直得淹淹一息。及乎緩緩地甦醒,把手向
鼻孔裏一摩,依舊只是此經。從此巳後,更不疑著此
經。誰想此經能造大功德,也能招大禍害。夾也是此
經,打也是此經,入牢入獄也是此經。充發到者裏來,
直得一物也無,卻不曾失了此經,爭奈一向未得拈
出?今日不敢隱匿,不免讀誦一遍。大眾諦聽,諦聽。」良
久,卓拄杖云:「爾時拄杖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剩
長老為甚麼謬說此經?』」下座。


空和尚誕日,趙居士設供,師至筵前拈香禮拜起立
座側。維那出問:「四回出世,權衡佛祖,號令人天,未審
承誰恩力?」師云:「座上老漢答汝也。」進云:「恁麼則無邊
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為甚諸人不見不聞?」師云:「為
伊有耳目在。」進云:「春風融和,壽筵特設。爐煙縹緲,燈
燭輝煌。岡陵松柏,拈放一邊。如何是知恩報恩一句?」
師云:「三條大木夾不死,卻來塞外撒泥沙。」進云:「不入
驚人浪,難得稱意魚。」師云:「更與一把。」那禮拜,師乃指
法座云:「者老漢眉端掛寶劍,袖裏有金鎚。金鎚擲處
虛空碎,寶劍揮時佛祖愁。記得十六年前函可是個
俗漢,自從雙柏林一見,輒不避危亡,抵死相依,隨往
[003-0230a]
匡山住小歇場。後過歸宗,復還華首,數載巾瓶,將謂
終身不離,誰想業風飄散,老漢飛錫八閩,函可放逐
遼海,相去萬里,一別十年,中夜思量,涕淚冰結。六祖
大師云:『東方人造罪想生西方,西方人造罪想生何
國?』於今法令森嚴,關門阻隔,函可想到閩中,覺比西
方更遠十倍,又安知老漢之思念函可不尤甚於函
可之思念老漢乎?今日適值老漢壽誕,函可欲備瓣
香杯茗,爭奈瓢缽空虛,無衣可典?幸於千山會趙居
士,便發心代辦壽筵,何況廣羅珍錯,上供佛天,普齋
海眾,下及六道群品,以此功德遙祝我上空下隱大
和尚少病少惱、不怖不驚,常住世間,普利一切,即以
普利一切無邊功德回施趙居士福壽,併增合門康
泰。復成一偈:不見慈顏巳十年,漫將家醜極邊傳。瓣
香遙祝知何處,滿地春風鋪綠氈。」下座。


小參,師云:「善慶惡殃,三教聖賢如出一口。然驗之事,
有不盡然者。積善之家往往有不如意事,屠兒劊子
反得夫婦齊眉、兒孫滿眼;顏回夭壽,盜跖長年,千古
所以致憾也。我佛如來通言三世,此理昭然。譬如種
樹,一般今年種樹,必待數年開花結子。焉有今日纔
種,明日便望果子喫?惡人而得善報者,緣其今生所
作惡業尚未成熟而前生善業巳熟,故一旦福盡禍
來,長劫受苦;善人而得惡報者,緣其今生所作善業
尚未成熟而前生惡業巳熟,故一旦禍去福來,長劫
受樂,爭奈世人只見得現前一步地?就如金檀那父
子,一向好善,近益精進,昨日同來戒壇聽法,家中一
孫四歲而殤,那愚癡底決定道:『渠未食齋時子孫無
恙,剛食齋卻少了一個,則是善必不可為,而酒肉必
不可斷也。』殊不知者孫子或是他多生仇怨,故來害
他,今見他父子精進,明知害不得,只得飄然而去。又
不然便是他善知識特來他家詐現生死,令他覺悟
[003-0230b]
恩愛幻夢一切了不可得。去歲,甘泉諸師聞山僧言,
咸發心受具,及至臘八,龍雨忽然退後,山僧甚疑之。
不期前數日一病而亡,一時聞者共生驚怖,而金氏
之孫又復夭折,始知人命呼吸,幼亦死,壯亦死,若不
及此預辦,更待何時?庶幾巳發心者心愈堅,未發心
者心益切,則是金氏之孫與龍雨兩人所謂以死作
佛事者。今日金氏父子前來設供,全無戚容,足見渠
父子業先受度,山僧特為表出,使知渠兩人之死度
人無量,縱有多生夙障,又安有不立地超拔者乎?雖
然,倘有個頂門具眼底向前道:『者兩人不特現未曾
死,昔本不生。』則山僧一段絡索也不消得。何故?花開
復花落,春色自年年。」下座。


小參,舉:「六祖大師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於今者些瞎禿子不識祖師言句,都疑祖師為甚教
人不持戒、不修禪,因辟《檀經》為外道偽撰。殊不知恁
麼說話,正是真實教人持戒、真實教人修禪也。我且
問你,於今持戒有幾個心平底?修禪有幾個行直底?
蓋心本自平,你纔有心求平,蚤巳不平了也;行本自
直,你纔有意求直,蚤巳不直了也。大眾,此事不論出
家在家,人人腳跟下有條極平坦、極徑直底大路,祗
因你自不反顧,卻向外馳求,所以,極平坦處反無端
生出許多坑坎,極徑直處反無端生出許多橫邪。諸
佛、諸祖沒奈何,設種種方法教你持戒、教你修禪,總
無別意,不過要你還歸舊時極平坦、極徑直一條大
路而巳。不見釋迦老子昔日華嚴會上只度得一個
童子、法華會上只度得一個八歲龍女、涅槃會上只
度得一個廣額屠兒?你看他三個何曾持齋、作善友
來?何曾出家為僧來?又何曾持甚麼戒、修甚麼禪來?
古人幸有如此成佛底體格,何不學取?彼既丈夫,我
亦爾,我何歉於彼哉?大眾,不要向外馳求,你但自巳
[003-0230c]
回頭轉腦,直下識得便休。你若直下識得,不求平而
自無不平,并者平字也不消得;不求直而自無不直,
并者直字也不消得。何故?心本無心。心本無心,則終
日行而無所行。既終日行而無所行,又有甚麼戒可
持、禪可修耶?雖然,也須實到恁麼田地。如其未然,大
須精嚴持戒、真實修禪始得。」下座。


小參,云:「古者道:『者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我立地
待爾搆去。』於今莫有搆得底麼?你若搆得纔不辜負
作佛祖兒孫。那等不肖底,拋撒家業,孤露他方,且置
勿論,有一等牢牢守著一張印契,雖則四至分明,爭
奈多劫以來被惡賊侵占巳盡?大眾,者個惡賊也不
是別人,祗為爾自巳。作主不起,家親為崇。山僧今日
為你作個公斷,斷還與你。祗要你諸人自巳一一踏
勘,非但今日,從上來諸佛諸祖出世,也只為你作個
公斷。不見臨濟入門便喝、德山入門便棒?到者裡纔
起纖毫頭意想,蚤被他侵沒了也。大眾,不用思量,便
恁麼一眼覷著、一腳踏著,平坦坦、安貼貼,直得釋迦、
彌勒拱手歸降、文殊、普賢退身三步,何況以下一班
毛賊?縱饒他擎頭戴角、舞爪張牙、萬種施為、千般伎
倆,總不消一捏。然須是實實識得他破,如馬見身影,
知從自身所出,自然不驚不怖,不則,強作主宰,心窩
裡小鹿兒巳撞了七、八撞也。大眾,不用驚疑,是你各
人自巳田地,快些搆取好。」下座。


小參,云:「諸佛出世,專為救病。生有八萬四千病,佛有
八萬四千藥。因病發藥,而又執藥成病,所以,後代祖
師藥日益多、方日益變,總期愈病而止。於今,學人不
察古人救病之意、不詳究起病之因,但學得一、二方
子,便向門前掛個大大招牌。就如醫士,止識得個補
中益氣九味薑活,便不管他寒、熱、虛、實,一味教他喫,
不特不能除病,反能增病。縱然撞采得些效驗,而其
[003-0231a]
所傷則巳多矣。山僧是久病之人,所謂病多諳藥性,
然到者裡一味也不用。雖然一味不用,但逢著病人
又不得巳信手拈將些子,只要肯服,不愁不效。張居
士一場大病,呻吟床第,偶發一點信心,病遂輕減,今
日乃同眾信前來設供。不信是病,信即是藥。者一味
藥不特能愈自巳之病,兼能愈諸人之病,又不特能
愈諸人一生之病,且能愈諸人千生百劫必死之痼
病,又何況現前四大些微疾苦而有不立地除盡者
乎?且道盡後如何?」卓拄杖云:「色身永安康,信心長不
退。」


小參,云:「生我法身者佛祖,生我色身者父母,父母之
恩等於佛祖。世人不思父母生我劬勞,而每於我生
之日居然稱慶,甚且廣羅珍錯,多傷物命,習俗皆然,
恬不為怪。獨不念異類殊形,彼此性命,奈何以我一
人之生而致彼多物之死?我生可慶,彼死不足悲乎?
《梵網經》云:『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六道眾生皆是我
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是不特
背負一生父母之恩,而且陷害多生父母之命,又不
特陷害多生父母之命,而且陷害自身,感報現生,多
諸傷殘。古者道:『仁者壽,即不仁者必不壽也。』舉世干
戈不得寧息,咸此之繇。世人不察其繇,而反厭聞此
語。山僧為儒時,亦曾嗔人道:『你何曾比予於畜生,而
況以畜生加我父母哉?』不知此乃諸佛誠言,只因無
宿命通,不能觀見,無怪其聞而不信耳。張居士今日
誕辰,非但不傷物命,而且捐巳財前來設供,是不特
知報父母恩,而且知報佛祖恩。報得佛祖恩,方報得
父母恩也。即今祝讚一句作麼生道?」卓拄杖云:「年年
此日同今日,渤海千山莫比倫。」下座。


小參,維那出問:「馬祖道:『即心即佛』,又道:『非心非佛』,畢
竟如何即是?」師震聲一喝,那顧左右云:「大眾見麼?昔
[003-0231b]
日馬師,今朝重踏。」師云:「何得對眾謗毀老僧?」進云:「昨
日喫虧,今日拔本。」師云:「且放過一著。」進云:「今日東瀛
師領眾設齋,請和尚齋堂慶讚去也。」師乃云:「學道無
別,只貴心虛。心若不虛,終無能入。譬如車輪,若不虛
中,則不能轉。又如鐘磬,若不虛中,則不能鳴。老氏教
人虛其心、實其腹,信知腹之不實,皆因心之不虛耳。
古者道:『百歲不如我者,我當南面而教之;一歲勝我
者,我當北面而事之。』今時人寧不知人之勝巳、而巳
之不若人乎?只緣他懷著許多惡知惡見,也不是容
易得來底,教他作麼生拋撇得?又緣他一向坐在高
高之上受人禮拜、受人供養,從新下巳求人,深恐損
其威光。者兩種但有一種,即是一座須彌山,一障障
住,百劫千生,永遠絕分。東瀛上座久在講下留心經
論,且為此方欽仰,一見山僧,輒爾輕信。去歲,偕弘掀
關主走南塔,相從依依不捨,因而合剎若少若老罔
不知所趨向,則知虛心不特自巳受益,且能令眾人
大家受益。今日又是東瀛領渠合剎前來設供,山僧
特為拈出『虛心』兩字,以為學道先鋒。非徒先鋒,則殿
後也少兩字不得。不見道:『法界量同太虛,眾生智心
自小。但能不起吾我,涅槃法食常飽。』」下座。


小參,云:「學人無一個不道出了生死,無一個不道成
佛作祖,然而不能出生了死、不能成佛作祖者,無他,
祗是無慚愧耳。當其聞善言、見善行,未嘗不內自警
覺,自悔而自責者,然反之幽獨,輒置衿影而不問,此
人似有慚愧,實無慚愧。至若胸懷瓦礫、外假莊嚴皮
相者,多被瞞過,遂謂世人可欺,揚揚得意,此人無慚
愧,終無慚愧也。更有甚者,素履既巳不端,又為惡毒
所中,公言飲酒食肉不礙菩提、淫殺盜妄無妨般若,
不特自無慚愧,及教他人無慚愧,雖彌勒出世又爭
奈他何?山僧最初得力,只在『慚愧』二字,至今也用者
[003-0231c]
『慚愧』二字。今日因壽光禪人領眾設供,正搔著癢處,
特為拈出者兩字供養。大眾,不論是在家、是出家、巳
受具、未受具,但有者慚愧一念,即此一念,是出生了
死底根源,即此一念,是成佛作祖底種子。若能直下
反觀你者慚愧一念從甚麼處起,即今知慚識愧者
是甚麼人,驀地醒得,亦無生死可了,亦無佛祖可成,
到者裡并『慚愧』兩字也不消得。」下座。


小參,云:「諸兄弟,你各人也曾得個住處麼?若未有住
處,急須覓個住處。無量劫來流浪至今,不為不久,再
不趁此覓個住處,何有寧息?你莫說『我五間僧房、三
間靜室便是我住處』,彈指光陰百年,如同過客者,不
是你安穩久遠住處。你底住處卻也不在遠,你但一
念未生時,不妨步步踏著;纔涉纖毫思量計較,早巳
瓊崖萬里也。昔,六祖大師聞人誦《金剛》至『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便爾大悟。後人都會道『我但一切處不住
著便是』,我且問你一向在虛空懸著麼?莫道『我身雖
住著,心不住著』,即是心外有身。老僧今日卻將有字
換了無字,且道與祖師當年悟底同耶?別耶?」頃,又舉:
「教中舍利弗入城遇月上女,向前問言:『姊甚麼處去?』
月上女答:『如舍利弗恁麼去。』舍利弗言:『我方入城,姊
方出城,何言如我恁麼去?』女曰:『諸佛弟子當依何住?』
弗言:『諸佛弟子依大涅槃而住。』女言:『諸佛弟子既依
大涅槃而住,我亦如舍利弗恁麼去。』諸兄弟,你但識
取大涅槃,則不特自巳得個久遠安穩住處,亦知舍
利弗與月上女住處,然且不識老僧住處。要識老僧
住處麼?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下座。


小參,云:「釋迦出世談此一心之法,達磨西來傳此一
心之法。一心之法,更無別法。堪嗟末法中人,多不肯
信此一心之法,往往於心外求法。勿道求之不得,即
令求得,也是邪魔種族。你但直下信取一心,心本無
[003-0232a]
心。心本無心,故法亦無法,畢竟無法亦無。不見金剛
會上釋迦老子從實供招『我於然燈佛所,實無有法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乃至臨末梢頭,將從
上相承底盡情付與迦葉,也不過道個:『法本法無法,
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始終不說自
巳有法與人,亦不曾教人別求甚麼法。奈何為佛子
而反不信佛言?所以德山和尚道『腳未跨新羅船,早
與三十棒了也』,資福和尚道『望見門前剎竿便回去
腳跟下,好與三十棒』,睦州和尚纔見僧來便道『現成
公案,放汝三十棒』。你看他古人為人格則,不約而同。
都因你不肯直下信取,要向別人口裏討野狐涎喫。
尋常見汝等踏步向前,便識得汝了也。大眾,汝現今
要求個甚麼?何不直下信取,千了百了,何等省事?久
立珍重。」下座。


小參,云:「四生如水泡,三界若空花。迷時分種種,覺後
沒些些。大眾,既是沒些些,即今現前拱立僧是僧、俗
是俗、老是老、少是少、男是男、女是女,畢竟喚作有?喚
作無?昔日,有個恒河上優婆夷來見佛,佛問:『恒河上,
汝從何來?』恒河上即白佛言:『若問化人汝從何來,當
云何答?』佛言:『夫化人者,無有往來,亦無生滅,云何言
彼有所從來?』又問:『諸法豈不皆如化耶?』佛言:『如是,如
是。』恒河上言:『若一切法皆如化者,云何應問汝從何
來?』佛言:『是幻化者,不往惡趣、不生天上、不證涅槃。恒
河上,汝亦爾耶?』恒河上言:『我若見身異於幻化,方可
說言往善惡趣及般涅槃。我不見身異於幻化,云何
說言往善惡趣及大涅槃?』大眾,你看者婦女有甚麼
本領,向佛前恁地賣弄?如今,且勿論在家,便是出家
三五十年頭童齒壑,尚自聚首商量:恁般便墮惡趣、
恁般便生天上,又恁般經多少劫便成正覺、證大涅
[003-0232b]
槃。似此見解,便與者優婆夷提裙挈履他也不要。要
識恒河上麼?便是佛來他也不管,學道人須具者個
眼目始得。你莫見恁麼說,謂是撥有歸無。若撥有歸
無,又墮在豁達空,永劫出他地獄不得。須是你真實
具者眼目、真實見得本來真性中畢竟無有惡趣可
墮、畢竟無有善趣可生、畢竟無有涅槃可證,然後,不
妨僧自僧、俗自俗、老自老、少自少、男自男、女自女,隨
緣任運,任運隨緣。徒事空言,有損無益。」下座。


小參,云:「汝等諸人,各各胸前佩一面古鏡,輝天映地,
但能照他,不能自照,所以,他人極深隱、極微細處無
不纖毫洞見,便是虛空,還照他骨出,只到自巳腳跟
下便黑漆漆地。你莫道『我不自照,誰復能照?』殊不知
他人之照我,更明於我之照人。我能照人,遂不難論
量他長短、指摘他瑕疵;他人若來指摘我、論量我,卻
生出無限底遮護、無限底嗔惱來。你但自巳略略一
照,腳跟底乾乾淨淨,何怕千人照、萬人照?縱處在一
切人下、受一切人欺侮,心不負人,面無慚色。倘或拖
泥帶水,便沒有半個人照見,半夜裏睡醒來恨不得
挖個地窖子躲著,又爭有閒工夫論量他人、指摘他
人耶?今日因八位居士從長安來聚財設供,同八里
庄僧善前來懇請,老僧抱病,不能為汝東說西說,但
將喫緊處拈出,願諸大眾各各將平日照人底回轉
來自照,照來照去,不見有所照者,亦不見有能照者,
并者一面古鏡撲地打碎,方好來老僧方丈裡吃棒
在。」


住永安寺,小參,云:「昔日有外道問佛:『昨日說甚麼法?』
佛言:『定法。』又問:『今日說甚麼法?』佛言:『不定法。』又問:『昨
日定,為甚今日不定?』佛言:『昨日定,今日不定。』大眾,佛
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二語者、不妄語者,你道
因甚麼昨日定、今日不定?莫是法有兩般麼?祗如老
[003-0232c]
僧昨日向汝道,祗要汝識取自已。且道喚甚麼作自
己?豎三際、橫十方、是佛、是祖、是聖、是凡、一切含靈蠢
動,乃至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有情、無情,都盧是你自
己,畢竟認那一個是你自己?若認不得,便是業識茫
茫。直饒認得,依然不是。大眾,歸堂好生體究。」下座。


說戒後小參,云:「秋風蕭颯,燕子思歸。汝等諸人出一
保社、入一保社,可曾得個歸著也無?祖道凋零,正當
秋晚。汝等諸人多是四十、五十,好時光都過去了,巳
是向衰之年,當此邊庭秋際,觸景傷懷,能不凄然?若
不及早各人覓個歸著,一旦大事臨頭,黑漫漫地撞
在驢胎馬腹,又不知多少劫纔得出頭。好容易薙除
鬚髮到此門中,又得遭逢大會,與諸上善人共聚一
處,老僧薄德,不足以感召諸人,想是多生以前曾在
那路邊頭搬柴運水,供養過你諸人,所以,相隔萬里
不期湊合。自去春至今,經歷四剎,聞風興起者不可
數計,先後得戒者不下四百人。老僧見你許多新大
德,個個俱有超佛越祖氣概,本剎僧主與諸護法好
生欽仰,老僧亦分餘光。老僧每每不惜苦口勸你諸
人,要你此方無有一人不受佛戒者,豈為身披三衣、
手持一缽便可了事耶?《證道歌》云:『不是標形虛事持,
如來寶杖親蹤跡。』你諸人既披此衣、既持此缽,便須
知過去諸佛也如此、現在諸佛也如此。過去諸佛即
是你現在諸人底先模,你現在諸人即是過去諸佛
底後代,歷劫同途,後先罔二。諸凡先佛所訶而禁絕
之者,自當身心俱斷,斷之又斷,以至無斷,則本體圓
明,迥然獨露,從上宗乘,豈外是耶?古人或謂戒急乘
緩,或謂戒緩乘急,殊不知乘是心,戒亦是心,但了自
心。自心尚不可得,而又何乘、何戒、何急、何緩耶?倘當
下未便了得,第一,不得輕略戒法。大地人不知戒、不
信戒、不肯受戒者,譬如夜半走險,十個有五雙墮在
[003-0233a]
坑塹中。若既受戒,而後輕略,不以為意,便如白日裏
開眼撞入、視彼黑暗不見者,尤可憐憫。《梵網經》中『起
心毀犯聖戒者,名為佛法中賊。末法僧尼喚渠作賊,
則不任受,巳實作賊,則不知愧』,《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中『佛尚不許犯根本戒人噉一段食、踐一腳跟地』,而
況公然安處精舍受檀那供養?閻羅大王與汝算賬
有日在。大眾,既受戒者一心堅持,未受戒者急須備
辦,庶幾來南閻浮提走一遭,不致折本去也。久立,珍
重。」



         都寺玄賦


           寂亮編
         書記今何
           今蟻錄






千山剩人和尚語錄卷之三
[003-02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