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65 無異元來禪師廣錄--(法孫)弘瀚 (master)



無異禪師廣錄卷第二十一
住博山法孫 弘瀚 彚編
首座法孫 弘裕 同集


宗教答響一



參悟品第一



劉胤平弘昞太史問。宗教二門是一是二。今云。參悟
是第一義。一切教乘。可盡廢耶。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有不疑者。作何開發。終不悟者。作何究竟。又復一種
熟讀公案。謬認當機。此云證否。更復教中多明了者。
此於悟門。為有差別。為無差別。


師云。釋迦大師坐道場四十九載。末後拈花示眾。故
有教外別傳之旨。果教外別有傳乎。宗乃教之綱。教
乃宗之目。舉一綱則眾目張。祗知理目。而不識其綱
者。是不知宗教之道合一之旨。所謂岐路中。又有岐
路也。肯就岐路。徑循其綱者。諸教中皆有宗旨。得其
旨。則一言一字。皆最上之機。如不識其旨。泥於文字。
[021-0317a]
則宗亦教矣。


華嚴經云。如日當空照。童稚閉其目。自言何不覩。多
聞亦如是。又云。如貧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法華經云。
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貪著於名利。多遊族姓家。
楞嚴經云。縱能宣說十二部經。不如一日脩無漏業。
圓覺經云。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將螢火
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此教自料揀。而不知宗者。在
人非在教也。良以教有千差。宗歸一致。教在博通文
義。宗貴直下真參。博通非一日之功。真參無頃刻之
間。非一日之功。尋其流也。無頃刻之間。得其源也。尋
流而得其源者有之。得源而棄其流者亦有之。此又
在人不在教也。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又頌云。如世有良醫。以玅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
說惟心。既是以心為宗。當勘破文字。楞嚴經云。圓明
了知。不因心念。大凡地前眾生。日用中無非心念。如
不真參實究。其心念何能了之。動止思惟。莫非心念。
究竟堅固。終不得矣。是故當知。宗衍於教。一而二也。
教歸於宗。二而一也。其真參實究捷經。名第一義。教
中具載。非廢教也。高峯大師云。無量玅法門。參禪第
一義。若真獅子兒。不入他羣隊。法華未開口時。入無
量義定。無量義者。非第一而何。至舍利弗三請說法。
佛云。吾今為汝分別說法。文中云。一大事因緣。開示
悟入佛之知見。本文翻案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
能解。即此非思量九箇字。作麼生領會。若不真參實
[021-0317b]
究。是謂入海算沙。非究竟也。繇此觀之。教不可廢。要
在得其綱領。果得其綱領。教則為指。為筏。為導引。為
開闢。為助緣。又安可廢乎。


又謂。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有不疑者。作何開發。若果
為生死心切者。安得不疑。如不疑。是生死心不切耳。
如云一口氣不來。畢竟向甚麼處去。不究心時。被善
惡業牽引去。既不隨善惡業牽引。畢竟向甚麼處去。
既不知去處。安得不疑。如不疑者。是不堪共語人。又
何必別求開發耶。若果發真疑者。縱不悟。站定脚跟。
不起第二念。此即成佛作祖底基本。如別求究竟。即
非究竟也。熟讀公案。謬認當機者。千聖出頭。救渠不
得。安敢曰證。譬如平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非細事
也。近時妄稱知識者。行棒行喝。入門便打。入門便罵。
不論初心晚進。妄立箇門庭。皆是竊號之徒。鼓動學
者一片識心。妄興問答。竪指擎拳。翻筋斗踢飛脚。大
似弄傀儡相似。使旁觀者相襲成風。殊不知。古之所
是。今之所非。將來鑊湯爐炭。決定少他不得。是謂之
善因惡果。良可痛歟。若於教中多明了者。與悟門中。
較其優劣。實霄壞也。雖不能與悟門較其優劣。而代
佛揚化。非世間功德之可比。書寫讀誦。尚不可思議。
況說法乎。此皆詣實之語。學者可善而擇之。


淨土品第二



問。念佛參禪。近分二幟。能兼修否。既云念佛。恐以觀
門。為第一義。臨終往生。作何指引。念時修觀。作何攝
[021-0317c]
受。


師云。禪淨無二也。而機自二。初進者。似不可會通。當
求一門深入。如上帝都也。維揚至東兖亦到也。荊楚
至中州亦到也。豈以維揚會荊楚。為一道乎。若尋維
揚而會通荊楚。尋荊楚而會通維揚。豈但不能會通。
余恐頭白齒黃。終滯於維揚荊楚。而不能到帝都也。
是故求一門深入。不可滯祖師權語。又不可滯抑揚
之說也。如永明料揀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無
禪有淨土。十人九得度。此多於淨土。非多於淨土。是
揚教也。是適機也。永明意總不在此。若以此見永明。
是謂之癡人面前不得說夢。是謂之邏贓人喫棒也。
祖師亦云。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又云。念佛一聲三日
潄口。祖師意總不在此。若以此見祖師。是謂之癡人
面前不得說夢。是謂之邏贓人喫棒也。然禪淨二門。
非別立標幟。求一門深入者。似不得不二也。如會通
之說。亦權語耳。果發明大理。不妨念佛。世緣尚不礙
道。況念佛乎。濁界尚不礙生。況樂邦乎。如專意淨土。
當發大心。其大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者不為自求
故。不為一人得生淨土故。不為一人得成佛道故。如
上品上生章云。一者至誠心。起信論云直心。直心者
無委曲故。欲生淨土。萬牛而不可挽也。北宗云。直心
真實。菩提道場。又云。至誠為入道基本。六祖亦云。行
直不用參禪。亦此意也。二者深心。謂心與境冥。境與
神會。惟心惟境。而互攝互融。故云無邊剎海自他不
[021-0318a]
隔於毫端。故知十萬億剎之外。不出一心。果心外別
有淨土耶。然行人念佛。正當發願往生。不可執目前
淨土。大方之家。安可滯一隅。謂之心淨土淨。正所謂
棄大海認浮漚為全潮者。不亦迷乎。雲棲師翁云。執
事而背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背事。比貧士
獲豪家之券。據此則多於事土。而略於理土。蒙童讀
書。雖不解義。而終有開曉之時。貧士獲劵。縱堆積如
山。終無管業之理。果將一句彌陀。念教不念自念。究
竟到一心不亂。則惟心之理。不言可喻。又何妨發願
往生乎。淨土訣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斯達惟
心之境。終日生而不妨無生。終日無生而不妨往生
也。又何況念空真念。生徹無生乎。


夫觀門者。亦淨土一義耳。據彌陀一經。祇教一心不
亂專持名號。雖言西方種種玅境。未明示其觀相也。
無量壽經出十六種觀門。首曰日輪懸鼓。乃至佛菩
薩。寶池樓閣。及花開九品。總雜等觀。則隨脩一觀。即
得往生也。惟楞嚴經大勢菩薩云。憶佛念佛。現前當
來必定見佛。憶者觀也。此觀念相繼。自得心開。不待
往生。又不妨往生。亦攝念佛者往生。斯菩薩化儀。為
彌陀輔弼。自利利他。不妨兼舉也。此淨土一門。仗果
位中佛發大弘誓。廣攝念佛行人。比於諸法門中。似
省力也。如單提一句彌陀。當以信行願為資糧。信者
信自心有成佛底種子。信有彌陀可見。信有淨土可
生。信我念佛將來畢竟見佛。畢竟成佛。更無疑慮也。
[021-0318b]
行者念念無間。如人行路。直至到家乃可。願者願生
淨土。將我念佛功德。發願回向大地眾生。同生淨土。
同成佛道。斯亦菩提之心。比為巳生者。日劫相倍也。
祇念佛決得往生。況有果位中佛接引攝受耶。


止觀品第三



問。止觀二義。諸書備具。惟種種法繁漫難脩。有一二
門。當總持否。即如觀持準提呪者。觀鏡觀像。觀諸梵
字。法更繁衍。以何為的。其不知者。誤認假相。不宜攝
觀。是耶非耶。


師云。惡世有情。生無慧目。從無始巳來。根本煩惱俱
生無明。從劫至劫。不能暫捨。其不思議熏。不思議變。
業轉現識。發六麤境。招因帶果。吸引眾生。輪迴世間。
生死相續。無有窮巳。所以諸佛世尊。以大慈故。緣於
眾生。以大悲故。救於眾生。險惡道中。為衛護。為導師。
苦海岸邊。為援引。為舟筏。於黑暗長夜。為炬。為明。於
怠隋深坑。為警。為䇿。說濁邊之過患。示淨界之莊嚴。
演無量之法門。開三觀之玅旨。單複圓脩。隨機利鈍。
但從一門深入。如登彌勒樓閣。諸門頓開。此止觀一
法。是不可思議之要徑也。智者大師云。止者乃伏結
之初門。觀者是斷惑之至要。止者則愛養心識之善
資。觀者䇿發神解之玅術。止則禪定之勝因。觀是智
慧之繇藉。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以此則知。
不脩止觀法。無以成。自尚不利。云何利他。又當知。止
觀攝一大藏教。一大藏教不出止觀二法。若人精修
[021-0318c]
止觀。可謂尋流而得其源也。若修止觀者。第一要三
歸五戒。如增受菩薩戒者。其法最易成就。名上品行
人也。第二要持戒清淨。無諸毀犯。第三要明信因果。
熟爛教乘。第四要懺悔巳作眾惡。不更覆藏。第五要
發菩提心。永無退轉。志求大乘。欲度人故。更當訶慾
澄心。止緣入觀。又如智者大師云。方便行中。當具五
法。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故。欲得一切諸
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
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
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故。二者精進。堅持戒禁。
棄於五葢。五葢者。一貪欲葢。即貪毒。二嗔葢。即嗔毒。三睡眠。四疑。此二法即癡毒。五掉悔。即是
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具八萬四千惡法故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

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三者念。念世間
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
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
是為可貴。故名為念。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
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虗誑
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
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
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
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
一心。據此則止觀定慧。無不開發也。又當觀諸法念
念不住。此名體真止。如上體真止。妄念不息。當返觀
[021-0319a]
所起之心。過去巳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
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
皆無。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剎那任運
覺知念起。又觀此心念。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
對。故有識生。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
生。伹是假立。生滅心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
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如更馳散。當以對治法治
之。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嗔恚。界分別觀
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此不分別也。二者
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
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能
所雙泯。斯即還源。此據智者小止觀。略引之。倘徧修
者。當看全文。更有摩訶止觀。具載藏乘。此不繁引。如
三觀中隨修一觀。即攝諸觀。既攝諸觀。隨修一觀。即
名總持法門也。


如持準提呪者。當觀諸法無性。蘊界無我。法界理成。
渾成一大圓鏡智。又名一心。然後觀鏡。觀像。觀諸梵
字。如寶鏡當臺隨念隨現。似無繁衍。像現呪聲。如空
谷響。應此為的也。其不知者。誤認假相。當以前義導
之。如不攝觀。雖持曰事。不名入理。當深思之。倘欲深
入法性。如顯密圓通□法界觀法。又不可不以彼為
的據。華嚴經云。若有欲識佛境界。標也。當淨其意如
虗空。示也。遠離妄想及諸取。止也。令心所向皆無礙。
觀也。此四句。亦標示止觀之大綱也。
[021-0319b]


清涼大師疏云。聽許說中分二。一誡識勸修。淨意如
空。總以喻顯。下二句別顯。一離妄取。如彼淨空無雲
翳故。斯即真止。二觸境無滯。如彼淨空無障礙故。斯
即真觀。此觀不作意以照境。則所照無涯。此止體性
離而息妄。故諸取皆寂。斯則不拂不瑩。而自淨矣。無
淨之淨。則闇蹈佛境矣。此為心要。請後學思行。據清
涼深入止觀法要修行者。如體會斯意。大得便宜也。


戒律品第四



問。念佛參禪。俱精戒律。諸如沙彌比丘等戒。斷不宜
犯。律有明條。至有在家諸優婆塞及優婆夷。發心持
戒。當受何品。恐於世緣不無干礙。作何通融。為廣示
義。


師云。識心熾盛。猶如奔馬。無暫停息。造諸惡業。遍法
界故。凡欲修行。翻前惡境。並起善心。其斷惡修善。以
戒為基本。若無戒律。一切善法。悉無以成。南山大師
云。戒德難思。冠超眾象。為五乘之軌道。實三寶之舟
航。禪定智慧。以戒為基。菩提涅槃。以戒為本。發趣萬
行。戒為宗主。戒為却惡之前陣。戒為入道之初章。譬
如世間造樓閣相似。必先造其基址。若無基址。徒架
虗空。必不能成就也。


遺教經云。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貧
人得寶。戒是正順解脫之本。若人能持淨戒。則諸善
功德。皆悉能生。是故修道者。當持淨戒。東坡云。禪律
並行。不相留礙。如念佛無戒。有慧無福。縱得為人。福
[021-0319c]
慧淺薄。輪迴諸有。亦未可知。參禪不持戒者。斯謂之
狂人。將持戒束身。藉以口實。以祖師門下破執之談。
都作箇實法會去。殊不知。洗鉢水傾地。亦施主物。猶
為過犯。況其他乎。清涼大師九歲出家。十一歲背通
三歲。十四歲發明南宗大理。猶以十戒嚴身。六祖親
傳衣鉢。亦登壇受戒。是故當深信戒法。疾得出世。華
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若不信戒。而得禪定。而明
佛理。無有是處。是知必發信心。乃能得戒。如得戒者。
世出世法。悉皆成就。故云莊嚴法身。戒為瓔珞。破除
熱惱。戒作清涼。戒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
塵菩薩眾。繇是成正覺。尼乾子經云。如來功德身。以
受戒為本。若不受戒。尚不能得疥癩野干之身。況功
德法身耶。然戒有多種。五戒八戒名近住解脫。又名
近事戒。為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受此二戒。以親近出
家二眾故。沙彌受十戒。為䇿進心行故。二百五十戒
名別相解脫。謂條相多故。若受此戒。但超小乘阿羅
漢果。不得常住佛性。廣化眾生。如菩薩三聚淨戒。若
受之者。報圓佛果。相好無邊。三達五眼。十力無畏。一
切功德。無不具足。斯戒具權實二門。以五戒八戒謂
之權。三聚淨戒謂之實。權無實而不名權。實無權而
不名實。如在家居士。初入門者。當以五戒導之。此五
戒者。在儒名五常。在釋名五戒。乃名別體同。故曰仁
者不殺。義者不盜。禮者不邪婬。信者不妄語。智者不
飲酒。佛言。五戒不持。人天路絕。宋儒云。天堂有君子
[021-0320a]
登。地獄有小人入。其君子小人。貴有常理。不在衣冠
也。如位執權衡秦檜李林甫之類。皆曰小人。販夫竈
婦果具常理。名曰君子。又不可執有常理。而不受五
戒。如不受五戒者。雖念佛參禪。止名白衣。不名法子。
若堅持五種淨戒。念佛一聲。則滅無量罪。參禪一日。
則開無量慧門也。又有一等。塵緣紛雜。婚嫁之間。未
能圓備於此五戒。似未能全持者。先以戒殺一戒。為
之初因。次以八關齋。為之增長。八關者。謂立春。春分。
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八日精持八戒。五
戒外加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故往觀
聽。不坐高廣大牀。此名八關。更加過午不食。謂之齋
也。以此植因。待世緣稍脫。必欲常持五戒。或增上菩
薩戒者。為之極善。念佛必超常寂光土。上品上生。或
頓悟自心。報圓佛果也。良以塵緣間隔。有在家出家。
要知了生死入佛乘。僧俗一致。何分別之有也。是故
當發大心。以期出世。幸勿以世緣。汩沒甘心下賤。宿
門外草菴也。大心者。必欲成就三聚淨戒故。三聚者。
一者誓斷一切惡。所謂婬殺盜妄。身口非為。一切過
失。皆悉止斷。因斷成功。名為斷德。將來果上證法身
佛。二者誓修一切善。所謂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習行
方便。無善不修。善繇智修。因善成功。名為智德。將來
果上證報身佛。三者誓度一切眾生。前之二願。是自
利行。今者普度含識。皆悉令得無上佛果菩提。是利
他行。以恩及物。名為恩德。將來果上證應身佛。又當
[021-0320b]
緣境發心。同虗空量故。心緣於境。境從心現。境即戒
體。體即戒因。以體起用。方發無作。到此則無持戒之
名。又安有犯。故云。戒性如虗空。持者為迷。到此不持
不犯。非初學者所及。如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便
初心開發慧命。更為穩便也。


布施品第五



問。布施一門為六度首。金剛經云。不住於相。此最勝
義。又復破除慳貪種子。或復不能隨心如願。廣作功
德。量力而行。非慳惜耶。


師云。觀心如幻。觀法亦然。四大假緣。無實主宰。身心
尚不我有。況身外乎。良以世人認定箇色身。堅著我
相。貪圖利樂。資養無明。長慳貪業。從劫至劫。不能暫
捨。縱其貪染。吸引眾生。墮於地獄。即此貪心本無休
止。故地獄有不息之機。因果歷然。深為可懼。若是智
者。肯以有限之身。造無窮之業耶。是故諸菩薩藉此
而行玅行。破眾生慳業。無有窮巳。般若云。若菩薩住
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不住法
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故諸菩
薩。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無盡施。無猒施。從劫至
劫。廣行玅行。圓滿菩提。內施者。捨頭目髓腦。如棄涕
唾。外施者。國城妻子。象馬七珍。內外施者。施上二種。
無所悋惜。無盡施者。施心不竭。無滿足故。無猒施者。
心無疲倦。常精進故。此菩薩達諸法性本來空寂。非
內非外。內外搜求。本無所有。內不見有能施之人。外
[021-0320c]
不見有所施之物。無施者。無受者。三輪體空。以此玅
慧而行布施。然後為一切有情。說諸玅法。利益眾生。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諸布施中。法布施最。華嚴十行
品中。功德林菩薩。說十種布施。文云。佛子。何等為菩
薩摩訶薩施藏。此菩薩行十種施。所謂分減施。竭盡
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
究意施。分減施者。謂菩薩稟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
美味。先與眾生。然後方食。若受食時。預作念言。施自
身中八萬四千尸蟲等。又以此食。惠施眾生。願我於
身永斷貪著。是名分減施。竭盡施者。飲食香華。資生
之具。一切皆捨。乃至盡命。亦無所悋。是名竭盡施。內
施者。謂菩薩年方少盛。端正美好。乃至頭目髓腦。以
濟眾生。念巳施之。心無所悔。是名內施。外施者。名華
上服乃至王位。我今宜應隨彼所求。充滿其意。即便
與之。是名外施。內外施者。如上所說。悉皆施之。是名
內外施。一切施者。假使十方人來求上所欲。悉皆施
與。是名一切施。過去施者。聞過去諸佛菩薩所有功
德。聞巳不著。了達非有。不起分別。不貪不味。亦不求
取。無所依倚。見法如夢。無有堅固。但為教化所著眾
生。成熟佛法。而為演說。又復觀察過去諸佛。十方推
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巳。於過去法。畢竟皆捨。是名過
去施。未來施。謂此菩薩聞未來諸佛之所脩行。了達
有非。不取於相。乃至作念。若法非有。不可不捨。是名
未來施。現在施者。謂此菩薩聞諸天乃至聲聞緣覺
[021-0321a]
具足功德。其心不迷。無有貪著。又觀諸行。如夢不實。
為令眾生捨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就佛法。
而為開演。是名現在施。究竟施者。謂諸菩薩捨一切
所有。滿足眾生巳。然後開導一切眾生。令於眾生不
生貪愛。悉得成就清淨智身。是名究竟施。此名施藏。
是得忍菩薩所行玅行。非初心者能行。凡在有情分
中。不可不知。不可不學。不可不行。但功力不及。當隨
分行之。如一色一香一摶之食。悉名布施。增而廣之。
有所餘畜。悉行布施。成解脫心。破慳貪業。不可以小
善小施而不行也。如不行者。則失無量利益。又施者
心有優劣。教中載。一長者施一檳榔。與病僧。得九十
一劫如意報。貧婦施一衣。現感王興供養。此謂之施
心勝故。田亦勝故。田有二種。一者敬田。二者悲田。敬
田者。供養三寶。國主天地。及父母師僧。人所易發。凡
諸所有。不生悋惜。於有情分中。則生分別矣。二者悲
田。見病者。老者。貧窮者。殘疾者。乃至負命之者。當起
同體大悲。資其所欲。而行布施。謂之悲田。其福勝故。
用此幻化之財。作真實無相功德。以世間利樂千分
萬分。百千萬億分。不足為比也。其或有無猒之求者。
不與者不得罪。何以故。縱彼貪心。陷彼慧命故。又或
自身本無所有。而區區乞醯於鄰里者。似不可以布
施解脫之心。而較其優劣也。大凡施者當隨分。而無
悋心。體上三輪空意。及菩薩無盡藏施。成就檀波羅
密門。又不可不學也。
[021-0321b]


無異禪師廣錄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