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15 瑜伽師地論義演-唐-清素 (master)



【原經卷殘缺一版】










可依經典如理正修中道勝行論
曰後別分二初徵後釋此初徵云何
菩薩於小乘生空俗諦道理不了義經捨不修學
大乘二空二諦所說了義可依經典正勤修學名
法修行中道勝行耶。

論由此正法至中道行故。」
[033-0002a]


【演曰後釋分二深二列三釋此也由此大正
法貫穿十三自行故所以依之修學不依小乘教
能詮彼令不散失名為貫穿。】

論一者貫穿至即彼
威德。」
【演曰二列。】

論云何貫穿至空性。」
【演曰三
釋文分十三一貫穿補特伽羅空性二貫穿補特伽
羅無我性三貫穿法空性四貫穿法無我性五貫穿
增益邊六貫穿損減邊七貫穿法現觀八貫穿法現
觀迴向大菩提性穿如是行者煩𢙉眾苦不纏
繞心性十貫穿二無從勝解差別十一貫穿前無我
性是後因性十二貫穿到邊際空性十三貫穿即彼
威德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一種至
所顯故。」
【演曰後釋分三一標二釋三結此初也謂
由一種橫計實我都不可得也。】

論此中不可得至
[033-0002b]
彼受用事。」
【演曰二釋不可得者謂三種事一者有
情事即內六根名有情事二者彼差別事即外六塵
名彼差別事根由塵境知差別故三者彼受用事即
中間六識於彼根塵受用苦樂名彼受用事。】

論若
內若外至都不可得。」
【演曰三結若六內根若外六
塵若中間六識愚夫遍計所執實我都不可得。】


云何貫穿至無我性。」
【演曰二貫穿補特伽羅無我
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唯一至所
曰後。」


【中闕二十一行】






[033-0003a]
言為不相於說所執言說自
性異相可問何等是異彼凡愚所執六種之相荅
一者不可自尋思等如文具陳。

論云何貫穿增益
邊。」
【演曰五貫穿增益邊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
也。】

論謂由二種至所顯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
標列後別徵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差別增益。」


【演曰後別徵釋分二初釋差別增益後釋自性增益
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後後展轉八
相。」
【演曰後釋分二初辯八種增益後明菩薩不著
初中分三一標二列三結此初也。】

論一者至雜染。



增益」
【演曰二列。】

論是名八種差別增益。」
【演曰
[033-0003b]
三結。】

論此中菩薩至亦不讚美。」
【演曰後明菩薩
不著。】

論何等名為自性增益。」
【演曰後釋自性增
益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差別至增益
。」
【演曰後釋。】

論云何貫穿損減。」
【演曰六貫
減邊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一
演曰後釋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三都無所有。」
【演曰後釋謂即於彼邪
說彼聞說遍計所執自性本無由此執
亦都無所有此惡取空名邪法無我
現觀。
演曰七貫穿法現觀文中分
順故演。】


【中闕二十九行】




【演曰後
[033-0004a]
由法無我加行觀彼自性無染無苦。】

論云何貫穿
差別。」
【演曰十貫穿二無我勝解差別文中分二初
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由四種至所顯故。」
【演曰後
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此中見差


別至則不如是。」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有四一見差
別二極遠損減差別三於斷迷失差別四於心迷失
差別此初也謂住補特伽羅等者即異生作人無我
觀謂得涅槃於當來身起斷滅增上𢢔又於所取等
者謂二乘人但於所取橫計神我觀察是無於能取
言說自性畢竟遠離空性不觀是無名不善觀察所
煩𢙉斷不悟法空故見差
至則不如是。】


【原經卷殘缺一版】
[033-0004b]


那生


論云何貫穿
威德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
土所顯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摽
後釋此初也。】

論此中斷者至諸業煩𢙉。」
【演曰後
釋經云如千年闇室以燈燭等一念光明悉能除遣
喻無始惑業若起智光一念即斷。】

論復次有幾至
有何差別。」
【演曰七明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
勝差別門文中分二初略後廣初中分二初申二問
後荅二問此初也。】

論謂有四種至有十三種。」
【演
曰後荅二問。】

論云何名為至趣寂聲聞。」
【演曰後
廣中分二初明四種聲聞後辯聲聞所學菩薩所學
差別有十三種初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初中分
初揔徵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變化聲聞至化作
聲聞。」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四一變化聲聞二增
[033-0005a]
上𢢔聲聞三迴向菩提聲聞四一向趣寂聲聞此初
也。】

論增上𢢔至計為清淨。」
【演曰二增上𢢔聲聞
謂於聲聞乘中得人無我智及執著得法無我智計
為清淨然實未得法無我智妄計為得不契正理名
邪法無我智亦名增上𢢔。】

論迴向菩提至佛種姓
者。」
【演曰三迴向菩提聲聞。】

論一向趣寂至趣大
菩提。」
【演曰四一向趣寂聲聞。】

論如二王子至王
之快樂。」
【演曰二喻如二王子者喻菩薩聲聞二種
聖也相似處生者喻菩薩聲聞同依止佛聞法悟道
相似之處聖智生也受王快樂者喻菩薩聲聞受佛
法王涅盤快樂一於王政詩論等者佛名法王三藏
教法名政詩論利他事業名工巧處此第一王子喻
於菩薩第二王子則不如是喻於聲聞。】

論如是於
[033-0005b]
無至當知差別。」
【演曰三合。】

論應知彼二至生依
止故。」
【演曰後辯聲聞所學菩薩所學差別有十三
種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一向
趣寂至與彼相違。」
【演曰後別𤗊釋文有十三一意
樂二白法三智集四種類五種姓六持種七加行八
威德九正行十福田十一殊勝十二因果十三生依
此初也。】

論又彼聲聞至白法無量。」
【演曰二白法。】


「論又彼聲聞至諸有情類。」
【演曰三智集。】

論又彼
聲聞至而是佛子。」
【演曰四種類。】

論又彼聲聞至
與彼相違。」
【演曰五種姓六持種二文合也聲聞雖
勤精進於諦善巧心善安定不成佛種姓相故名無
種姓諸佛世尊不甚攝受名不持種而諸菩薩與彼
相違即顯菩薩成就佛種名有種姓諸佛攝受名持
種也。】

論又彼聲聞至便能造作。」
【演曰七加行。】


[033-0006a]
又彼聲聞至聲聞獨覺。」
【演曰八威德。】

論及彼聲
聞至勝義行故。」
【演曰九正行。】

論又彼聲聞至未
盡煩𢙉。」
【演曰十福田。】

論又於聲聞至所集成故。」


【演曰十一殊勝文分為二初勝如來後勝聲聞此初
也望於聲聞一切時中如來最勝於如來最勝中諸
菩薩眾復勝如來何以故由如來於此菩薩中所集
成故。】

論又由二緣至能令解脫。」
【演曰後勝聲聞
文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也又由二緣應知菩
薩勝彼聲聞一成熟諸有情故二成熟諸佛法故由
此因緣感菩提果成熟有情能令解脫。】

論譬如有
人至而食用者。」
【演曰二喻能辦者喻菩薩修因能
熟者喻菩薩得果覺慧希奇者喻菩薩自行既圓利
他未滿拔眾生俱超苦海引羣品共證菩提斯乃巧
[033-0006b]
慧希奇悲心不倦也非彼端然而食用者喻聲聞得
果唯自受用不利他故。】

論此中道理當知亦尒。」


【演曰三合。】

論又彼聲聞至而能引發。」
【演曰十二
因果。】

論又諸聲聞至依彼聲聞。」
【演曰十三生依。】


「論復次云何至利益他事。」
【演曰八明善學菩薩世
閒出世閒利益他事門文中分二初揔後別初中分
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諸菩薩至清淨之道。」


【演曰後釋。】

論云何世間智。」
【演曰後別分二初明
世間智後明出世間智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於麤品至制伏對治。」
【演曰後釋分二初標後
釋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麤品雜染。」
【演曰後釋分
三一麤品雜染二中品雜染三結歸世智初中分二
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在家者至解脫依止性。」


【演曰後釋由揔別四顛倒者揔謂四倒別謂一二由
[033-0007a]
此於非解脫妄計為解脫依止性也。】

論云何中品
雜染。」
【演曰二中品雜染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
也。】

論謂巳止息至皆得決定。」
【演曰後釋不依此
修而自恃舉者不依未至而自恃舉生其喜足故於
所緣繫心令住勇猛精進從此於根本住能正攝受
攝受住故於色等積聚中由一合執中品煩𢚰起便
能制伏轉者起也從此為斷何以故出世閒法所對
治故依止對治即令堅住從此對治能伏十二緣起
愚人法無我性愚從此能於異黨邪道佛法正道皆
得決定。】

論由如是相至名世閒智。」
【演曰三結歸
世智。】

論云何出世間智。」
【演曰後明出世智文中
分二初略釋後廣明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如是至名出世智。」
【演曰後釋此明見道斷於
[033-0007b]
三界見斷隨眠。】

論此復云何。」
【演曰廣明文中分
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即依彼至勝解善巧。」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三善巧後明四無智此初也此
中意說三種善巧為加行故得人見道也。】

論為緣
超度至觀察自心。」
【演曰後明四無智文中分二初
揔釋後別釋此初也。】

論四無智者。」
【演曰後別釋
分三一牒二列三釋此初也。】

論一於共相至淨相
無智。」
【演曰二列。】

論由三種相至非心作故。」
【演
曰三釋分四一共相二自相三雜染四清淨此初也
一於緣生過未不現在前無作用故二於現在𠛴那
生滅無作用故三於貪等心所後自緣合所生非心
作故。】

論由三種相至所得故。」
【演曰二自相一者
如前言說自性不可得者如前貫穿法空性中愚夫
遍計所執言說自性都不可得二者如前由六種相
[033-0008a]
如實可得者如前貫穿法無我性中彼由六相於諸
凡愚遍計所執言說自性異相可得三者一切聖者
無差別智之所得者即正體智之所證得。】

論由三
種相至三者行故。」
【演曰三雜染文中分三一揔摽
列二別解釋三舉喻顯此初也。】

論於諸趣中至名
雜染生。」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分三一明生二明轉
三明行此初也於五趣中種種自體生故名生。】


即於此中至名雜染轉。」
【演曰二轉即於此五趣中
生者自然𠛴那生滅有流轉故一切所緣境界難調
伏心轉故貪愛所潤勢力之所起故名轉。】

論若於
彼行至名雜染行。」
【演曰三行文中有二初標後釋
此初也此標中云若於彼行有五句若如是行有六
句。】

論謂於一時至行煩𢚰中。」
【演曰後釋分二初
[033-0008b]
釋彼行五句後釋如是行六句此初也。】

論又於煩
𢚰至難可安立。」
【演曰後釋如是行六句又生自苦
等者即苦行外道自拔頭髮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
謂今身併受苦後身常樂即得解脫此乃非道計道
不由執著世閒伹由顛倒見故由此引發自身眾苦
無有猒足甘露界者體即涅盤。】

論於此義中至其
事應知。」
【演曰三舉喻顯言示現假合所設譬喻等
者即如軍林等喻是也。】

論由三種相至種姓相故。」


【演曰四清淨文中有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若由別異至見真如相。」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
三一明不得得相二明無為相三明種姓相此初也。】


「論此由九種至煩𢚰行故。」
【演曰二明無為相不行
世者無為不行三世故非如滅定等者無為非如滅
定心心所滅一向是無言說自性不可得故是無真
[033-0009a]
如相可得故是有然無定有定無二相故云是無二
相非生身相者無為非是生身果報相故何以然者
下論釋云超過生身因自性相故超過當來生者即
超過後有生故超過𠛴那等者超過𠛴那展轉相續
不遠離故超過趣轉易者超過五趣轉易也超過業
煩𢚰行者超過造作生死輪迴業煩𢚰行故。】

論此
中種姓至無學界相。」
【演曰三明種姓相文中分二初
約無學界相辯種姓相後約四位九相辯種姓相初
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當知是無學果界相者界
是因義謂生無學果之因相也。】

論於現法中至所
作加行。」
【演曰後釋分二一於現法中超過五事二
於後法中超過六事此初也善法名所作至無學位
所作究竟故云超過惡無記法名非所作至無學位
[033-0009b]
皆巳斷盡故云超過精進名為所作加行至無學位
更無進趣故云超過懈怠名所作加行惡無記中加
行名非所作加行至無學位一切皆除故云超過。】


「論於後法中至自體差別。」
【演曰於後法中超過六
事謂現在能發起後有業名後有行於後身中所造
業名為彼行後身中業所感果生名彼果生依彼發
後有業衰盛名依彼衰盛於彼業所感五趣果動搖
法中修學期願受用即受用苦樂等名於彼所依彼
五趣所依身自體差別名彼所依自體差別此之六
事至無學位並巳超過也由超現後十一種事名無
學種姓相也。】

論復由四位至種姓相。」
【演曰後約
四位九相辯種姓相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何等四位。」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四位後明九相
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一不清淨至四究
[033-0010a]
竟位。」
【演曰後釋一不清淨者種姓位也二清淨者
勝解行位也問何以得知勝解行位名清淨耶荅准
無性攝論第七頌云。


「 清淨增上力
 堅固心昇進
 名菩薩初修
 無數三大劫」



此說勝解行者未證真如但依勝解勤修諸行經第
一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清淨增上力者謂善根力名
清淨力此即說有善根力者若大願力名增上力此
意說有大願力者有善根力故能降伏所治有大願
力故常值善知識堅固心昇進者雖遇惡友方便破
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現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
長終無退滅如是若時具善根力及大願力大菩提
心堅固不退所修善法念念增進不生喜足齊是名
為最初修行三無數劫慈恩云大菩提心以善根力
[033-0010b]
為其自體以大願為緣不退屈為其筞發方能發起
故依斯教證故說勝解名清淨也三通達位者見修
道也四究竟位者無學果也。】

論云何九相。」
【演曰
後明九相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不清
淨至退失變壞。」
【演曰後釋九相者於不清淨位有
一相遍於一切色相等隨行故譬如虛空於清淨位
有二相一平等一味相二身心遠離相於通達位有
二相一隨順趣究竟相二超過諸見相於究竟位有
四相一安樂成滿後三超過三種變壞相。】

論復次
云何至聲聞所學。」
【演曰九明於菩薩所教授中聲
聞所學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諸貪
憂至慧學加行。」
【演曰後釋分三一明三學趣向加
行之法二明三學違犯遣不遣法三明三學違逆隨
顯之法此初也。】

論此中貪憂至所有毀犯。」
【演曰
[033-0011a]
二明三學違犯遣不遣法文中分二初明違犯之法
後明遣不遣法此初也。】

論又如正不至及與瞋恚。」


【演曰後明遣不遣法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若由境界至正不除遣。」
【演曰後釋分三一明不
除遣二明隨一除遣三明三學障初中分三一明正
不除遣二明巳不除遣三明隨一不除遣此初也雖
由境由他而起妄計然未為他引𡙸而起貪瞋等名
正不除遣。】

論若由境界至巳不除遣。」
【演曰二明
巳不除遣若由境由他之所引𡙸巳起貪瞋等名巳
不除遣。】

論由隨一不至亦不除遣。」
【演曰三隨二
不除遣若由隨一貪等不除遣當知隨一瞋等亦不
除遣。】

論由隨一至亦復除遣。」
【演曰二明隨一除
遣准前標文說正除遣巳除遣今此釋文亦合說之
[033-0011b]
論不言者翻正不除等易故略之若由隨一貪等除
遣當知隨一瞋等亦復除遣。】

論又若不除至不律
儀者。」
【演曰三明三學障文中有三一明戒學障一
明定學障三明慧學障此初也問若不除遣貪等復
有何過論通釋云又若不除等如文易知。】

論又增
上心至是能障礙。」
【演曰二明定學障。】

論依補特
伽至是能障礙。」
【演曰三明慧學障文中有二初明
人無我障後明法無滅障此初也。】

論依法無我至
是能障礙。」
【演曰後明法無我障。】

論於此三學至
隨順學法。」
【演曰三明三學違逆隨順之法文中有
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何等為八。」
【演曰後釋分
二初明違逆學法後明隨順學法初中分二初徵後
釋此初也。】

論一者唐捐至難可療治。」
【演曰後釋
唐捐者虛棄也一者耽著五欲而修三學虛棄其功
[033-0012a]
都無果利二者由耽欲故被境所縛三者由境縛故
障修三學四者由障礙故遂成垢染五者由垢染故
損失三學善苗猶如災雹損田苗也六者由雹損善
苗故起不淨三業瘡皰七者由瘡皰故心生熱𢙉不
得安隱修三學也八者由熱𢚰故諸煩𢚰病重難可
療治。】

論與此相違至隨順學法。」
【演曰後明隨順
學法翻前八種思可知也。】

論復次云何不善學沙
門。」
【演曰十明非善學沙門門十一明善學沙門門
二文合中分二初別明二沙門後對辯二沙門初中
分二初明非善學沙門後明善學沙門初中分二初
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三種至皆不同分。」
【演曰後
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刑相同分者外
似沙門刑相故云刑相同分也軌則正命等者內修
[033-0012b]
軌則乃至意樂不習沙門息惡之行故云皆不同分
也。】

論若迴向資具至意樂不同分。」
【演曰後別解
釋文中分二初約資具以辯同不同分後聲譽 以
辯同不同分此初也若迴向趣求資具修於三學形
相皆同名為同分不求真解脫故是彼行意樂不同
名不同分。】

論若迴向聲譽至不同分。」
【演曰後聲
譽意樂辯同不同分若迴向趣求聲譽修於止觀若
唯修止若唯修觀若俱修止觀若俱修止觀資粮皆
同名為同分以不修止觀資粮三種正行是意樂不
同名不同分。】

論復次云何善學沙門。」
【演曰後明
善學沙門文中有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由
四至趣究竟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
釋此初也。】

論於現法中至加行圓滿。」
【演曰後別
解釋文中有四一明加行二明意樂三明通達四明
[033-0013a]
究竟此初也由現在猒患勝欲及過去成熟善根加
行圓滿。】

論由法無我至意樂圓滿。」
【演曰二明意
樂由法無我勝解意樂故若似所得若似能得於此
二法隨言自性無執著故於四尋思等意趣義中正
尋求故不伹隨言而取義故意樂圓滿。】

論若於法
至通達圓滿。」
【演曰三明通達若於法空真如以不
由他教智通達自性無雜染故於世俗三寶及世俗
生死涅盤解脫通達繫縛自性無所得故通達圓滿。】


「論巳善修習至究竟圓滿。」
【演曰四明究竟圓滿巳
善修習二障對治故又於真如無斷壞見故及能勝
伏斷壞見故趣究竟圓滿。】

論復次不善至加行衰
損。」
【演曰後對辯二沙門文中分二初明不善學沙
門後明善學沙門初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
[033-0013b]
初也。】

論此中意樂至唯此喜足。」
【演曰後別牒釋
一者能聽者加行具足唯此喜足者謂唯此喜足而
無勝進名意樂衰損下二准知。】

論若善學至加行
具足。」
【演曰後明善學沙門。】

論復次云何住世俗
律儀。」
【演曰十二明住世俗律儀門文中有二初徵
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有四至損壞尸羅。」
【演曰後
釋四種相者一雖成就六支尸羅而為二種損害一
由我見現行二於犯悔不了知故二雖遠離此二種
過失而未得世閒定共戒不能制伏身見問既離二
失何故不能伏身見耶荅雖暫不起而未依定伏故
三雖得世間定戒巳伏身見而怖法空損壞尸羅四
雖離前三過失而為邪解法空及未得謂得損壞尸
羅。】

論復次云何住勝律儀。」
【演曰十三明住勝律
儀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所成就至
[033-0014a]
二界尸羅。」
【演曰後釋分四一明能治三界煩𢚰尸
羅二明能寂四種戲論尸羅三明相應福慧二種資
粮四明由二因緣入如來教此初也。】

論又於四種
至無漏尸羅。」
【演曰二明能寂四種戲論尸羅文中
分二初略釋後廣釋此初也。】

論云何名為諸戲論
法。」
【演曰後廣釋文中分三一徵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於初住至分別尸羅。」
【演曰二釋有四如文麤
重隨行至若色可得者以麤重所隨五蘊現可得故
若當來生相等者此之身見以有麤重故雖當可生
而今不起名今時無相若纏不起名為寂靜若有隨
眠名不寂靜若補特伽羅執棄捨者棄我執也若即
於彼等者若即於彼人無我執中執為無我名所執
性不執為我名非所執性若由此故於色等中等者
[033-0014b]
若由此身見麤重隨行故於色等五蘊中有情執轉
若彼有情假說讚善執若能假設心語假設讚善執
若生上故屬於上界名為世間若捨下故不屬下界
名非世閒。】

論如是等至皆悉寂靜。」
【演曰三結。】


「論又即與此至起勝解故。」
【演曰三明相應福慧二
種資粮與此無漏戒義相應依清淨戒定慧三學應
知經中所說伽他義也福德資粮即戒定二學由戒
定為資粮故塵垢微薄攝受善士無失壞故智慧資
粮即是慧學由慧學為資粮故於甚深文義處起勝
解故。】

論由二因緣至善決定故。」
【演曰四明由二因
緣入如來教一由法住智深了別者即緣三界因果
智也二由真實智善決定者即無漏智也。】

論復次
云何如來調伏方便。」
【演曰十四明如來調伏方便
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此有至同
[033-0015a]
分故。」
【演曰後釋分二初明同分後明教導初中分
二初明自體同分後明示現同分此初也謂欲化彼
所作與自體同故及化彼所作勝解同巳。】

論又現
同分至而出離故。」
【演曰後明示現同分菩薩示現
同彼所化有情為令有情安住受教心故及巧化有
情依菩薩教授而求出世離苦解脫如以正同邪
因邪通正等故維摩經云。


「 世閒眾道法
 悉於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墮邪見」



九十五種邪道非一名眾道法以正同邪於中出家
因邪通正滅除煩𢚰名解人惑雖復同邪恒行正法
名不墮邪見斯乃菩薩同事攝化有情也。】

論又正
清淨至方便教導。」
【演曰後明教導文中分二初揔
標列後逐難釋此初也。】

論此中雜染至執分別故。」
[033-0015b]


【演曰後逐難釋文中分三一明第二教導二明第三
教導三明第四教導此初也此有二種一自性分別
二差別分別。】

論由二種相至離分別故。」
【演曰二
明第三教導文中分二初依道辯後依涅盤此初也。】


「論由二種相至所有想故。」
【演曰後依涅盤。】

論又
於寂靜至方便教道。」
【演曰三明第四教導此中意
說於寂靜心所有想若增語想遍了知故於彼寂靜
增語二種因緣俱遠離故當知是第一現法樂住方
便教導。】

論復次云何名為密意語言。」
【演曰十五
明密意語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無
二相智至密意語言相。」
【演曰後釋文中分二初明
無二相後明三圓滿初中分二初略釋後廣釋此初
也。】

論云何無二相。」
【演曰後廣釋文中分三一徵
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諸名言至名為清淨。」
【演
[033-0016a]
曰二釋分二初明依他無二相後明圓成無二相此
初也。】

論又非一切至名為清淨。」
【演曰後明圓成
無二相。】

論由此無二至密意語言。」
【演曰三結。】


「論此中由五至密意語言。」
【演曰後明三圓滿文中
分二初略釋後廣釋此初也。】

論云何由五種相名
論圓滿。」
【演曰後廣釋文中分三一明論圓滿二明
果圓滿三明果勝利圓滿初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
也。】

論謂若由此至如是圓滿。」
【演曰後釋一說論
之因二能說之言三所說之法四說論儀式五能說
論者。】

論云何由五種相名果圓滿。」
【演曰二果圓
滿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無餘依至如
是圓滿。」
【演曰後釋若勝內怨者勝煩𢚰怨也若勝
外怨者勝伏天魔也。】

論云何由五種相名果勝利
[033-0016b]
圓滿。」
【演曰三明果勝利圓滿文中有二初徵後釋
此初也。】

論謂即是供養至依止如來。」
【演曰後釋
一供如來二報施主恩三越生死苦四於福無有退
轉五從佛教法生故名如來子依止如來。】

論復次
云何至勝解勝利。」
【演曰十六明於菩薩教授中勝
解勝利門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當知由
五至業清淨故。」
【演曰後釋分三一揔標列二別解
釋三揔結之此初也。】

論由五種相至增上之因。」


【演曰二別解釋文中有五一釋第一相二釋第二相
三釋第三相四釋第四相五釋第五相初中分二初
標後釋此初也。】

論所謂此因至能引彼故。」
【演曰
後釋建立田時即能映蔽感大富貴增上因故有其
五種一富貴因引有量果故勝解因引無量果故二
富貴因有盡法故勝解因無盡法三富貴因感非廣。
[033-0017a]


演曰後依生正釋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頌中
等言等彼後三門也。】

論問於有餘至當言離繫。」


【演曰後釋文中有十四門一釋離繫門二釋壽行門
三釋轉依門四釋住門五釋差別門六釋有門七釋
常門八釋樂門九釋無差別門十釋異性門十一釋
自在門十二釋發趣門十三釋種姓門十四釋秘密
門初文分二初明煩𢙉離繫後釋苦離不離此初也。】


「論問於一切苦至所繫縛故。」
【演曰後釋苦離不離。】


「論問若一切至一分不能故。」
【演曰二釋壽行門有一
分阿羅漢能捨壽行等者謂有一分俱解脫羅漢能
捨壽行一分慧解脫者不能一分俱解脫羅漢能增
壽行一分慧解脫者不能。】

論問若阿羅漢至聖道
轉耶。」
【演曰三釋轉依門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
[033-0017b]
也。】

論荅諸阿羅漢至俱不可說。」
【演曰後荅分四
一申荅二引證三舉喻四法合初中分四一正荅二
止繁三顯非四結正此初也由此轉依等者由此轉
依出纏真如之所顯故真如種姓者以真如為體故
真如種子者謂緣真如為境而熏成種子故真如集
成者謂依真如集成萬德故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
不異性等者謂真如與六處為體故不可說異與六
處非是一法故不可說不異。】

論不可說義如前巳
辯。」
【演曰二止繁。】

論是故若問至道應不行。」
【演
曰三顯非。】

論是故當知有轉依性。」
【演曰四結正。】


「論世尊依此至淨無有上。」
【演曰二引證由有執無
執二種習氣等者即我執習氣名有執名言習氣名
無執雜染清淨有漏無漏等如理應思。】

論如屠牛
師至非離非合。」
【演曰三舉喻。】

論如是諸阿至如
[033-0018a]
大樂故勝解因感廣大樂故四富貴因是智眷屬故
勝解因是智自性故五由此勝解能引彼智故。



又由遠離至應知身行。」
【演曰二釋第二相文中分
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六種過失。」


【演曰二徵。】

論一者愁憂至調柔過失。」
【演曰三釋
所謂於身行過中有六如文不了知者不正知也由
二種相威儀過者動及靜位不如法也由三種相怖
畏相過者怖老病死成過失也由二種相者煩𢚰及
業名二種相遏履瑟吒者雜染義也。】

論又於相度
至應知語行。」
【演曰三釋第三相文中分三一標二
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五種過失。」
【演曰二
徵。】

論一者怯怖至諫誨過失。」
【演曰三釋即於是
處作說器故作說法之處名作說器有五如文。】


[033-0018b]
又於記別至應知語行。」
【演曰四釋第四相文中分
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五種過失。」


【演曰二徵。】

論一者於所至訶責過失。」
【演曰三釋
作說者器故作說法之人名作說者器有五如文。】


「論又由遠離至有第五種。」
【演曰五釋第五相文中
分三一標二徵三釋此初也。】

論何等名為五種過
失。」
【演曰二徵。】

論一者不忍至及願彼故。」
【演曰
三釋於捨身時得見業清淨故謂捨身時得遠離五
失故得見業清淨立失如文前三業不清淨第四見
不清淨第五通見業不清淨。】

論於分別至更不復
現。」
【演曰三揔結之。】

論攝決擇分中有餘依及無
餘依二地。


論如是巳說至我今當說。」
【演曰三自
八十後決擇二地所明果義之中分二初結前生後
後依生正釋此初也。】

論嗢拕南曰至異性自在等。」
[033-0019a]


【演曰後依生正釋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頌中
等言等彼後三門也。】

論問於有餘至當言離繫。」


【演曰後釋文中有十四門一釋離繫門二釋壽行門
三釋轉依門四釋住門五釋差別門六釋有門七釋常
門八釋樂門九釋無差別門十釋異性門十一釋
自在門十二釋發趣門十三釋種姓門十四釋秘密
門初文分二初明煩𢙉離繫後釋苦離不離此初也。】


「論問於一切苦至所繫縛故。」
【演曰後釋苦離不離。】


「論問若一切至一分不能故。」
【演曰二釋壽初門有一
分阿羅漢能捨壽行等者謂有一分俱解脫羅漢能
捨壽行一分惠解脫者不能一分俱解脫羅漢能增
壽行一分惠解脫者不能。】

論問若阿羅漢至聖道
轉耶。」
【演曰三釋轉依門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
[033-0019b]
也。】

論荅諸阿羅漢至俱不可說。」
【演曰後荅分四
一由荅二引證三舉喻四法合初中分四一正荅二
止繁三顯非四結正此初也申此轉依等者由此轉
依出纏真如之所顯故真如種姓者以真為體故
真如種子者謂緣真如為境而熏成種子故真如
集成者謂依真如集成萬德故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
不異性等者謂真如與六處為體故不可說異與六
處非是一法故不可說不異。】

論不可說義如前
巳弁。」
【演曰二止繁。】

論是故若問至道應不行。」
【演
曰三顯非。】

論是故當知有轉依性。」
【演曰四結正。】


「論世尊依此至淨無有上。」
【演曰二引證由有執無
執二種習氣等者即我執習氣名有執名言習氣名
無執雜染清淨有漏無漏等如理應思。】

論如屠牛
師至非離非合。」
【演曰三舉喻。】

論如是諸阿至如
[033-0020a]
是如是。」
【演曰四結正。】

論問諸阿羅至內自證故。」


【演曰四釋住門一切生者四生者一切生類者於四
生中一一各有種類不同也唯成辦者內自證者唯
有成辦無餘依涅盤界者內自證故。】

論問於有餘
至故不可滅。」
【演曰五釋差別門有二問荅第二問
荅中此界非所遍知等者此界非是苦故非所遍知
非是集故非所應斷故不可滅亦名為住。】

論問於
無餘依至當言是有。」
【演曰六釋有門文分三一明
其有二明其相三明有之所以此初也。】

論問當言
何相至法界為相。」
【演曰二明其相二釋如文。】


問何因緣至不應道理。」
【演曰三明有之所以有二
番釋此初番釋也。】

論又此法性至無生無滅。」


【演曰後番釋中文分為三一法二喻三結此初也。】
[033-0020b]


「論然譬如水至離雲霧性。」
【演曰二喻。】

論是故轉
依當言是有。」
【演曰三結。】

論問當言是至當言是
常。」
【演曰七釋常門文中分二初正明其常後明常
之所以此初也。】

論問何因緣至無生滅故。」
【演曰
後明常之所以。】

論問當言是至皆超越故。」
【演曰
八釋樂門文有問荅徵釋可知。】

論問於無餘至無
障差別。」
【演曰九釋無差別門有二問荅如文可知。】


「論問若此界至亦復如是。」
【演曰十釋異性門有二
問荅如文易解。】

論問於無餘至道理亦尒。」
【演曰
十一釋自在門有三問荅於第三問荅中有法喻合
三尋之可解問二乘入無餘既無身智何故復言得
自在耶荅雖無身智而真法界遠離繫縛故云自在。】


「論問迴向至能不放逸。」
【演曰十二釋發趣門有二
問荅初問荅中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
[033-0021a]
者問何故楞伽經云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聲
聞佛說得成阿耨菩提佛告大慧菩薩為無餘涅槃
者說荅佛依示現無餘涅槃者說若據實論唯住有
餘依涅槃界中能趣菩提但是經依示現論據實論
各逐義宣亦無違也第二問荅中言物類者謂迴向
菩提聲聞是大乘器物流類名為物類。】

論問若阿
羅至無上菩提。」
【演曰十三釋種姓門文中有五一
種姓差別二根性差別三不趣下乘四同佛無餘五
不定種姓初中分五一問二荅三徵四釋五結此初
也。】

論荅由彼種姓有差別故。」
【演曰二荅。】

論所
以者何。」
【演曰三徵。】

論諸阿羅漢至而般涅槃。」


【演曰四釋。】

論是故當知至無上菩提。」
【演曰五結。】


「論復次迴向至有差別故。」
【演曰二根性差別。】


[033-0021b]
如迴向至定無是處。」
【演曰三不趣下乘此明菩薩
因遇捨緣求下劣乘為佛所護無容趣下。】

論復次
迴向至而般涅槃。」
【演曰四同佛無餘。】

論問迴向
菩提至不定種姓。」
【演曰五不定種姓文中有三一
法二喻三合此初也。】

論譬如安立至諸有情類。」


【演曰二喻。】

論於般涅槃至不定種姓。」
【演曰三合。】


「論復次彼即至如來亦尒。」
【演曰十四釋秘密門文
中分二初約無餘依辯如來秘密後約無餘及諸地
差別辯如來秘密初中分四一法二喻三合四結初
中有二初明不定姓及諸如來住無餘時無三種等
畏後明不定姓及菩薩住無餘時利益他事此初也。】


「論彼及所餘至諸利益事。」
【演曰後明不定姓及菩
薩住無餘時利益他事。】

論如首楞伽至若舡師喻。」


【演曰二喻幻師喻者顯其變化商主喻者顯多利益
[033-0022a]
舡師喻者顯能濟渡。】

論當知此中道理亦尒。」
【演
曰三合。】

論是名最極至如來秘密。」
【演曰四結。】


「論勝解行地至度量境界。」
【演曰後約無餘及諸地
差別辯如來秘密言下忍者理實地前具有三忍今
但言下忍者約初為語廣如本地分說勝解行地乃
至第十地中於無餘自利利他福德智慧於彼如來
諸秘密中是諸菩薩應正隨轉。】

論問於法決擇揔
義云何。」
【演曰二三十卷名攝決擇分文中分四一
結前起後二申決擇意三正陳決擇四問荅結釋前
三巳如上釋第四問荅結釋文中分四一問二荅三
結四釋此初問云於十七地決擇揔義云何。】

論荅
至分別一行等。」
【演曰三荅分二初舉頌荅後長行
釋此初也由品類差殊等者謂由境行果品類差殊
[033-0022b]
而建立十七地諸法即於彼十七地中釋難分別諸
門一行等諸句廣如前釋。】

論如是應知至更不復
現。」
【演曰後長行釋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者於此有餘無餘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論當
知於彼至開示少分。」
【演曰三結即通結諸地決擇
於彼十七地中一一皆有無量決擇差別我今且略
開示少分也。】

論由此方隅至餘類應思。」
【演曰四
釋說難盡勸有智者餘皆類之應思准也。】


論卷第八十一 攝釋分之上


【演曰上來巳於本
地義中不盡之處廣決擇竟然於造論法用猶未
分別今略攝釋經論法用以為一分名攝釋分於此
分中論有兩卷此卷在前故言之上。】

論如是巳說
至云何攝釋。」
【演曰明此分中揔分為三一結前問
後二依問為通三結歸本名此初也。】

論揔嗢拕南
[033-0023a]
至學勝利義。」
【演曰二依問為通文中分二初舉頌
荅後長行釋此初也。】

論云何為體。」
【演曰後長行
釋文中分二初廣後略初中分為十四一體二釋三
文四義五法六起七義八難九次十師十一說眾十
二聽十三讚佛略廣十四學勝利初中分三一徵二
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契經體至義是能依。」
【演曰
二釋謂經體有二一文二義舉後文義以釋前體文
是所依義是能依由能詮文義得顯故即所依能依
和合方生物解故以文義二種而為經體若但取文
為體者無義之文不能生解故兼其義理乃備矣。】


「論如是二種至所知境界。」
【演曰三結若文若義並
是所知故云二種揔名一切所知境界。】

論云何為
釋。」
【演曰二釋文中分二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
[033-0023b]
略有五至五者次第。」
【演曰後釋舉法等五釋於前
體廣如下解。】

論云何為文。」
【演曰三文於中分二
初徵後釋此初也。】

論謂有六種至六者機請。」
【演
曰後釋分三一揔標列二別牒釋三揔結之此初也。】


「論名身者至十二者廣名。」
【演曰二別牒釋文中分
二初別開義門釋後揔有四相釋初中有六一名身
二句身三字身四語五行相六機請初中分二初揔
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名身者謂共知增語者名從
增語而生亦能增於言語故說此名以為增語由名
了法眾所共知故云共知增語。】

論假立名者至
瓶衣等名。」
【演曰後別牒釋文分十二一假立名二
實事名三同類相應名四異類相應名五隨德名六
假說名七同所了名八非同所了名九顯名十不顯
名十一略名十二廣名此初假立名從所詮假法立
[033-0024a]
名假也。】

論實事名者至立眼等名。」
【演曰二實事
名從所詮實事立名實也。】

論同類相應至大種等
名。」
【演曰三同類相應名謂說有情是人同類相應
之名說色受及大種是法同類相應之名顯揚云揔
名者謂有情色受大種等名。】

論異類相應至青黃
等名。」
【演曰四異類相應名授者與也謂說佛德是
人異類相應之名說青黃等是法異類相應之名顯
揚云別名者謂佛及德及青黃等名。】

論隨德名者
至如是等名。」
【演曰五隨德名即隨義立名也顯揚
云隨義名者謂質礙故名色領納故名受能照能燒
故名為曰如是等名。】

論假說名者至安立其名。」


【演曰六假說名謂呼貧名富此不依義但假施設不
同第一詮假名假故與前異顯揚云戲論名者如呼
[033-0024b]
貧名富如是等類不觀於義施設彼名。】

論同所了
名者謂共所解想。」
【演曰七同所了名謂易名是眾
人同共所解名也想猶名也顯揚云易名者謂共所
知想。】

論與此相違是非同所了名。」
【演曰八非同
所了名謂難名非是眾人同共所解名也顯揚云難
名者謂翻於彼。】

論顯名者謂其義易了。」
【演曰九
顯名了謂曉了。】

論不顯名者至明呪等。」
【演曰十
不顯名不顯名者謂隱名也了謂曉了顯揚云隱名
者謂其義難曉如達羅弭茶等者昔有仙人名達羅
弭茶國從其人名達羅弭茶國今明彼仙所說明呪
其義難解故舉此為喻等者等彼其餘神呪皆難解
故。】

論略名謂一字名。」
【演曰十一略名。】

論廣名
者謂多字名。」
【演曰十二廣名。】

論句身者至六者
釋句。」
【演曰二句身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
[033-0025a]
此初也。】

論不圓滿句至正趣善士。」
【演曰後別牒
釋此所引頌意取上半為證下半因便而來若唯言
諸惡至義不究竟不究竟者未足義故顯揚云若唯
言諸惡則於文未足若復言諸惡者又於義未足即
是第一不圓滿句更加莫作方得圓滿即是第二圓
滿句所成句者顯揚云所謂前句待後句成此中為
成諸行無常故次說言有起盡法前諸行無常是所
成即是第三所成句後有起盡法是能成即是第四
能成句標句者如言善性顯揚云如言善人釋句者
謂正趣善士顯揚云謂趣正丈夫。】

論字身者至四
十九字。」
【演曰三字身文中分二初別解名句字三
後揔釋有五復次此初也謂若究竟等者如多字名
說若滿時名為究竟說未滿時名不究竟名句所依
[033-0025b]
四十九字者釋此有三一十四音并助音即成十六
音二毗聲有二十五三超聲有八一十四音并助音
即成十六音者一噁二阿三億四伊五郁六優七[嘌-示+土]
八𪐭九烏十炮十一菴十二阿問前後二阿何別荅
前長後短問如上所說但有十二音何故涅槃經言
有十四音名為字義荅經言有十四音名為字義者
揔以標舉謂初十二音中除後二字以後二字伹是
助音非正音故加後魯流盧樓四字成十四音故云
有十四音名為字義此中并助音用不除後二字故
成十六音二毗聲有二十五者一迦二佉三伽四𠷐
五俄六遮七車八闍九饍十若十一吒十二咃十三
茶十四祖十五拏十六多十七他十八陁十九彈二
十那二十一波二十二頗二十三婆二十四滼二十
五摩三超聲有八者一蛇二囉三羅四和五奢六沙
[033-0026a]
七娑八呵上來音有十六毗聲有二十五超聲有八
都成四十九字為名句所依。】

論此中欲為至唯字
無名。」
【演曰後揔釋有五復次文中分五一本末相
生二立三之意三辯名等義四引經證成五依經解
釋此初也欲為名首者欲即是字故下文云欲即是
詞無有別欲此即增語語即是字慈恩云字即語故
由是得知欲為名首即字為名首句必有名等者此
之兩句影略說故句必有名影取名不必有句名必
有字影取字不必有名何以名不必有句字不必有
名若唯一字名則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攝唯字
無名。】

論問何因緣至所生受故。」
【演曰二立三之
意施設者建立義此荅意云為令有情依名句文三
領受諸增語觸所生受故。】

論問名是何至故名為
[033-0026b]
名。」
【演曰三辯名等義文中有三一辯名義二明句
義三彰文義此初也名有三義如文可知。】

論攝受
諸名至故名為句。」
【演曰二明句義此句與文皆合
有問論略故無顯揚云問句者何義荅攝受於名究
竟顯了不現見義故名為句。】

論隨顯名句故名為
文。」
【演曰三彰文義顯揚云問文者何義荅顯發名
句故謂之文文者彰義與二為依彰表二故又名為
顯與二為依能顯義故而體非顯字者無改轉義是
其字體文是功能功能即體故文即是字持業釋也。】


「論如世尊說至乃至廣說。」
【演曰四引經證成。】


此中增語至相應名。」
【演曰五依經解釋文中分三
一釋增語二釋增語路三釋乃至此初也增語者謂
一切眾同類相應共所立名故云增語。】

論增語路
者至能起彼故。」
【演曰二釋增語路。】

論詞者謂彼
[033-0027a]
至施設之路。」
【演曰三釋乃至文中分二初明名身
等路後辯名身等依此初也彼所依處等者謂語是
彼名身等所依遊履之處稱之為路下施設等說之
為路准此應知。】

論又名身等至六者處所。」
【演曰
後辯名身等依文中分二初明依處後止繁文此初
也。】

論彼廣分別至聞所成地。」
【演曰後止繁文。】


「論語者至能說正法。」
【演曰四語文中分二初揔標
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先首語者至為先首故。」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明八種語後辯七種德
初中分二初正辯八種語後明八具三德初中有八
一先首語二美妙語三顯了語四易解語五樂聞語
六無依語七不違語八無邊語此初也。】

論美妙語
者至頻迦音故。」
【演曰二美妙語。】

論顯了語者至
[033-0027b]
皆善巧故。」
【演曰三顯了語。】

論易解語者巧辯說
故。」
【演曰四易解語。】

論樂聞語者引法義故。」
【演
曰五樂聞語。】

論無依語者至他信巳故。」
【演曰六
無依語。】

論不違逆語者知量說故。」
【演曰七不違
語。】

論無邊語者廣大善巧故。」
【演曰八無邊語。】


「論如是八種至謂所餘種。」
【演曰後明八具三德一
者趣向德謂初一種者謂初先首語名趣向德趣向
涅槃為先首故二者自體德謂次二種者即美妙顯
了二種語名自體德三者加行德謂所餘種者謂易
解樂聞無依不違無邊五種語名加行德。】

論相應
至理相應故。」
【演曰後辯七種德於八種語中一一
皆具七德文中分七一相應德二助伴德三隨順德
四清徹德五清淨德六相稱德七常委德此初也謂
語與名句文身次第安立及依四種道理相應名相
[033-0028a]
應德。】

論助伴者能成次第故。」
【演曰二助伴德謂
語能成名句文身次第有相助義故名助伴德。】


隨順者謂解釋次第故。」
【演曰三隨順德謂語解釋
名句文身次第有隨順義故名隨順德。】

論清徹者
文句顯了故。」
【演曰四清徹德謂語能令文句顯了
有清徹義名清徹德。】

論清淨至入眾心故。」
【演曰
五清淨資助德謂語能資助名句文等善入眾心有
清淨資助義名清淨資助德。】

論相稱者至順時故。」


【演曰六相稱德謂語稱法引義順時有相稱義名相
稱德。】

論常委至彼資粮故。」
【演曰七常委分資粮
德謂語審悉所作恒常所作故名常委彼謂菩提分
法此謂語也此八種語是彼菩提分法資粮故云常
委分資粮也。】

論行相者。」
【演曰五行相文中分三
[033-0028b]
一牒二釋三結此初也。】

論謂諸蘊相至相應語言。」


【演曰二釋分二初明所說之語後辯能說之人此初
也。】

論或聲聞說至或菩薩說。」
【演曰後辯能說之
人。】

論是名行相。」
【演曰三結。】

論機請者至補特
伽羅。」
【演曰六機請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
此初也。】

論此中由根至二者利根。」
【演曰後別解
釋文中分七一由根差別成二種二由行差別成七
種三由眾差別成二種四由願差別成三種五由可
救不可救差別成二種六由加行差別成九種七由
種類差別成二種此初也。】

論由行差別至聲聞地
巳說。」
【演曰二由行差別成七種一貪二瞋三癡四
𢢔五尋思六等分七薄塵彼前五人如次各於不淨
慈愍緣起六界息念五停等中而修加行藥病相應
理頌尒故六等分行謂貪等行勝劣齊故修對治時
[033-0029a]
隨緣何境皆得安住非要同前別修淨行方住心也
七薄塵行例同等分如前二十九論說。】

論由眾差
別至出家眾。」
【演曰三由眾差別成二種。】

論由願
差別至三者菩薩。」
【演曰四由願差別成三種。】


由可救至般涅槃法。」
【演曰五由可救不可救差別
成二種。】

論由加行至九無縛。」
【演曰六由加行差
別成九種。】

論由種類至二者非人。」
【演曰七由種
類差別成二種。】

論如是六文至及與如來。」
【演曰
後揔有四相釋一所說相者所說謂名身等正是文
體相謂行相即是其用體先用後故云行相為後顯
揚云一所說謂名身等及相一分二所為相謂機請
者即教所被機由機故說是教因緣亦為文也。】


如是六種至是故名文。」
【演曰三揔結之名等三種
[033-0029b]
正是文體語是文依亦名為文機與說者俱能起說
亦名為文故云六種皆顯於文。】

論云何為義。」
【演
曰四義文中分二初問後荅此初也。】

論當知略有
至十者廣義。」
【演曰後荅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
牒釋此初也。】

論地義者至依地為後。」
【演曰後別
牒釋文中分二初依長行釋十義後依頌文攝十義
初中有十一地義二相義三作意等義四依處義五
過患義六勝利義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九略義十廣
義此初也。】

論相義者至成地巳辯。」
【演曰二相義
有三復次此第一復次如恩所成地巳辯者第十六
論初廣明。】

論復有五相至處處分別。」
【演曰第二
復次一異門相者二十七云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
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以壞苦行苦所以者
何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次所說苦苦為
[033-0030a]
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二瑜伽
相者第十三說有其四種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
或說九種一世閒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無閒道
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䎡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
三轉異相者二十二云復有異門謂佛世尊此中略
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


「論復有五相至不執著相。」
【演曰第三復次文中分
二初揔標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所詮相者至事
中巳說。」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五一所詮相二能
詮相三此二相應相四執著相五不執著相此初也
謂相等五法者一相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
二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三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
心心法四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
[033-0030b]
談安足處事五正智謂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閒正智
二世閒出世閒正智如七十二五事中說此中意說
所詮相者即依他圓成有實自體可為詮故遍計所
執既無有體非可詮故雖諸無法亦是所詮然無差
別可詮之用非所詮攝。】

論能詮相者至差別應知。」


【演曰二能詮相應知此即是遍計所執自性相乃至
亦名無有體相者顯彼無體唯有能詮名故但說能
詮是計所執非餘二性餘二非能詮攝。】

論此二相
應至執所依止。」
【演曰三此二相應相此二相應乃
至遍計所執自性執所依止者即遍計所執性也遍
計所執自性之執是能計心執所依止是能計心之
所執所執是依止義依止所執起計心故。】

論執著
相者至及彼隨眠。」
【演曰四執著相遍計所執自性
執及彼隨眠是依他起明知前文執所依者是遍計
[033-0031a]
所執也。】

論不執著相至應知其相。」
【演曰五不執
著相謂染依解脫解脫即圓成實如實了知遍計所
執相及彼習氣解脫者故知所執我法都無唯有依
他染分習氣斷之得解脫解脫即真如正分別即無
漏智意言知計所執無斷依他得解脫正智是不執
著相。】

論作意等義至聲聞地巳說。」
【演曰三作意
等義文中分二初明作意等後重明上義初中分五
一明七作意二明十智三明六識四明九種遍知五
明三種解脫此初也七種作意者一了相作意二勝
解作意三遠離作意四攝樂作意五觀察作意六加
行究竟作意七果作意如三十三巳說。】

論復有十
智至聲聞地辯。」
【演曰二明十智如六十九說。】


復有六識至意地巳辯。」
【演曰三明六識。】

論復有
[033-0031b]
九種至巳辯其相。」
【演曰四明九種遍知如五十七說。】


「論復有三解脫至巳辯其相。」
【演曰五明三種解脫
如第十二說。】

論此中應當至之所解脫。」
【演曰後
重明上義文中分二初分別諸法問後指上觀門荅
此初也。】

論以如是等至應觀諸法。」
【演曰後指上
觀門荅問幾種作意之所思惟荅七種作意乃至問
幾解脫門之所解脫荅三解脫門。】

論依處義至五
者慶喜。」
【演曰四依處義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依
標釋此初也。】

論此中善趣者謂人天。」
【演曰後依
標釋文中分二初別明三種依處後揔結布教立名
初中分三一事依處二時依處三補特伽羅依處初
中分二初別牒釋後揔結釋初中分二初次第別釋
後隨應合釋初復分三一根本事依處二得方便事
依處三悲愍他事依處初復分六一善趣二惡趣三
[033-0032a]
退墮四勝進五生死六涅槃此初也。】

論惡趣者謂
諸惡趣。」
【演曰二惡趣。】

論退墮者至名為退墮。」


【演曰三退墮。】

論與此相違至名為勝進。」
【演曰四
勝進。】

論生死者至退墮勝進。」
【演曰五生死。】


涅槃者至二涅槃界。」
【演曰六涅槃。】

論欲行者至
欲中說。」
【演曰二得方便事依處文分十二一欲行
二離行三善行四不善行五苦行六非苦行七順退
分行八順進分行九雜染行十清淨行十一自義行
十二他義行此初也如十種受用欲中說者第十四
云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麤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
聚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二能領納自性行聚三能
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
行聚五能了別自性行聚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受
[033-0032b]
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謂色聲香味觸
二五成十故云如十種受用欲中說。】

論離行者至
守根門等。」
【演曰二離行謂即於彼等者謂即於彼
色聲香味等所受用事恒正觀察知無常等巳猒而
出家受持如來清淨禁戒守護眼等根門即是離欲
貪品麤重還滅清淨所攝自性行聚。】

論善行者
至有漏行。」
【演曰三善行謂施戒修三種善有漏行
也。】

論不善行者謂三種惡行。」
【演曰四不善行謂
不施不持戒不修三種惡行也。】

論苦行者至乃至
廣說。」
【演曰五苦行。】

論非苦行者至衣服等事。」


【演曰六非苦行。】

論順退分行至如鸚鵡經說。」
【演
曰七順退分行八順進分行謂順短命等名退順長
命等名進故鸚鵡經云若作短命行行巳則受短命
若作長命行行巳則受長命若作病行行巳則有多
[033-0033a]
病若作非病行行巳則無有病若作醜行行巳則受
其醜若作形色好行行巳則受好形色若作少有所
能行行巳則受少有所能若作多有所能行行巳則
受多有所能若作下賤行行巳則受下賤若作豪貴
行行巳則受豪貴若作少錢財行行巳則受少錢財
若作多錢財行行巳則受多錢財若作惡智行行巳
則受惡智若作智慧行行巳則受智慧。】

論雜染行
者至流轉雜染。」
【演曰九雜染行由無明等者謂見
不了名曰無明出家之人多由見故流轉生死在家
之人多由愛故流轉生死此之二種是生死之根本
故偏說之謂無明是前際緣起之本有愛是後際緣
起之本也。】

論清淨行者至究竟地。」
【演曰十清淨
行。】

論自義行者至名自義行。」
【演曰十一自義。】


[033-0033b]
他義行者至乃至廣說。」
【演曰十二他義行。】

論令
離欲者至令離愛欲。」
【演曰三悲愍他事依處文中
分五一令離欲二示現三教導四讚勵五慶喜此初
也六種黑品者一貪欲二有諍法三有苦四有害五
有諸害患六有遍燒𢚰六中初一是揔後五是別故
三十云謂作是思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不
如實知於內於外諸淨色相發起貪欲便為顛倒黑
品所攝是有諍法有苦有害有諸害患有遍燒𢚰由
是因緣發起當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𢚰乃
至若諸黑品我今於彼不應忍受應斷應遣。】

論示
現者至真實道理。」
【演曰二示現如三十云若我於
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如實隨觀便無顛倒白品所
攝是無諍法無苦無害廣說乃至由此因緣能滅當
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𢚰乃至若諸白品我
[033-0034a]
今於彼未生應生生巳令住增長廣大示現四種真
實道理者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
法尒道理如前第十二䟽巳釋。】

論教導者至應隨
學。」
【演曰三教導。】

論讚勵者至堪有勢力。」
【演曰
四讚勵。】

論慶喜者至令其歡喜。」
【演曰五慶喜。】


「論復次令離欲示現者。」
【演曰後隨應合釋文中分
二初合釋悲愍中五後合釋根本中六方便中十二
初中分三一明離欲示現二明教導讚勵三明慶喜
勝利初中分二初揔標後別釋此初也。】

論或有令
離至必不應作。」
【演曰後別釋文中分三一令離欲
不示現二示現不令離欲三令離欲亦示現此初也。】


「論或有示現至令離過失。」
【演曰示現不令離欲。】


「論或有令離至令其離欲。」
【演曰三令離欲亦示現。】
[033-0034b]


「論教導讚勵至令其勝進。」
【演曰二明教導讚勵。】


「論慶喜者至無不恱意。」
【演曰三明慶喜勝利。】


復次欲行至攝受諸欲。」
【演曰後合釋根本中六方
便中十二文分十一一欲行能感善惡趣二離行能
感善惡趣及作涅槃資粮三善行能感善趣及作涅
槃資粮四不善行能感惡趣五苦行能感惡趣六非
苦行能作涅槃資粮七順退進分隨應退墮勝進八
雜染行能感生死九清淨行能證涅槃十自義行令
自身徃善趣及勝進涅槃十一他義行令自他徃善
趣及勝進涅槃此初也。】

論離行至涅槃資粮。」
【演
曰二離行能感善惡趣及作涅槃資粮。】

論善行至
涅槃資粮。」
【演曰三善行能感善趣及作涅槃資粮。】


「論不善行能感惡趣。」
【演曰四不善行能感惡趣。】


「論苦行能感至自苦身故。」
【演曰五苦行能感惡趣。】
[033-0035a]


「論非苦行能作涅槃資粮。」
【演曰六非苦行能作涅
槃資粮。】

論順退分行至退墮勝進。」
【演曰七順退
進分隨應退墮勝進。】

論雜染行能感生死。」
【演曰
八雜染行能感生死。】

論清淨行能證涅槃。」
【演曰
九清淨行能證涅槃。】

論自義行至證涅槃。」
【演曰
十自義行令自身徃善趣及勝進涅槃。】

論他義行
至證涅槃。」
【演曰十一他義行令自他徃善趣及勝
進涅槃。】

論如是三事至乃至慶喜。」
【演曰後揔結
釋。】

論時依處者至如經廣說。」
【演曰二時依處以
三世法可為言說所安足處事名為言事。】

論補特
伽羅至應知其相。」
【演曰三補特伽羅依處廣說如
前。】

論即依如是至名為依處。」
【演曰後揔結布教
立名。】

論過患義者至補特伽羅。」
【演曰五過患義。】
[033-0035b]


「論勝利義者至補特伽羅。」
【演曰六勝利義。】

論所
治義者至雜染行。」
【演曰七所治義。】

論能治義者
至盡當知。」
【演曰八能治義。】

論略義者至異類相
應。」
【演曰九略義十廣義二文相對合釋有三復次
此第一復次云略義者如說色法更不說餘名同類
相應廣義者如說色因即說心等名異類相應。】


復次說至了義經故。」
【演曰第二復次說不了義經
名略說了義經名廣。】

論復次有二至二者義廣。」


【演曰第三復次文中分三一正明略廣二引經證成
三釋經深意此初也。】

論如世尊言至廣說如經。」


【演曰二引經證成。】

論當知此中至義廣文略。」
【演
曰三釋經深意長行散說詞豐理約故文廣義略頌
以少言而攝多義故義廣文略。】

論為攝十義至廣
略應知。」
【演曰後依頌文攝十義文中分二初揔成
[033-0036a]
一頌攝前十種之義後結勸以五相釋一切佛經初
中分二初引頌後結勸此初也頌中順文便故與長
行次第不同第六勝利名德第五過患名非德。】


復次如是至應為他說。」
【演曰後結勸。】

論如是建
立至應辯次第。」
【演曰後結勸以五相釋一切佛經
文義體者謂經體有二一文二義即十四法內第一
體第三文第四義五相者即十四法內第二釋此釋
中有五相一者法二者等起三者義四者解釋五者
次第此中結上建立諸經文義體巳竟勸諸說法者
應以釋中五相隨順解釋一切佛經也。】

論法者至
十二分教。」
【演曰五法文中分二初㧾標舉數後依
標別釋此初也十十二分教者先德翻為十二部經
但以部義含其二種一謂部帙二謂部類世人謂有
[033-0036b]
十二部帙經名亦濫揔別難明今者翻為十二分教
分者類義支義數義教有十二義類支條分數異故
即帶數釋。】

論契經至意趣體性。」
【演曰後依標別
釋文分十二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誦五自說
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
二論議此初也謂長行直說多分攝受所詮意趣所
詮體性故二十五云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是名契經若契理之經是依士
釋能契即經是持業釋。】

論應頌至不了義經。」
【演
曰二應頌此有二意一謂長行後宣說伽陁為益後
來二顯前長行說義未了成實論中第二卷言或佛
自說或弟子說欲令義理堅固不散如線貫花次第
堅固又嚴飾詞令喜樂故又義入偈中則令要略易
可解故應重說之頌名為應頌依士釋。】

論記別至
[033-0037a]
弟子生處。」
【演曰三記別此中有二一者記別廣分
別略所標義二者記別命過弟子當生等處又諸論
云又了義經說名記別記別開示深密意故記者明
也別謂分別分明記別深密之義名為記別餘處所
言不了義經名記別者謂以少言略記別故名不了
義不據分明說深義也涅槃經云如來謂諸大人受
記汝阿逸多未來有王名曰穰佉當於是世而得成
佛名曰彌勒是記別經准諸教言㧾以三義名為記
別一記弟子死生因果二分明記深密之義三記菩
薩當成佛事若記分別名為記別記即是別持業釋
若記因果差別名為記別差別之記依士釋。】

論諷
頌至五六句說。」
【演曰四諷頌二十五云謂非直說
是結句說或作二句或作三句或作四句或作五句
[033-0037b]
或作六句等是名諷頌可諷之頌依士釋。】

論自說
至自然宣說。」
【演曰五自說二十五云謂於是中不
顯能請補特伽羅名字種姓為令當來正法久住聖
教久住不請而說是名自說即自陳之說依士釋。】


「論緣起至如是語。」
【演曰六緣起此具三義名為因
緣一因請而說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說法待緣之起
依士釋。】

論譬喻至隱義明了。」
【演曰七譬喻若譬
者況也喻者曉也曉喻之譬是依士釋若譬者類也
喻者況也譬體即喻是持業釋。】

論本事至諸所有
事。」
【演曰八本事除佛本生餘說一切前際之事名
為本事若本世之事是依士釋若本體即事是持業
釋。】

論本生至自本生事。」
【演曰九本生謂說世尊
徃世於某方所有生死身所行菩薩行所有難行行
並名本生若本世之生是依士釋若本體即生是持
[033-0038a]
業釋。】

論方廣至故名方廣。」
【演曰十方廣七地者
四十九云一種姓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
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四菩
薩行者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
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者揔十
一類一三十二大丈夫相二八十隨好三四清淨四
者十力五四無畏六三念住七三不護八者大悲九
無忘失十害習氣十一種妙智廣釋如前二空理正
包福慧滿方理之廣依士釋。】

論未曾有法至起於
言說。」
【演曰十一希法顯揚第六云謂諸經中宣說
諸佛及諸弟子苾蒭苾蒭尼式义摩那勤䇿男勤䇿
女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餘最勝殊
特驚異甚深之法是為希法希有之法依士釋。】


[033-0038b]
論議至亦名論議。」
【演曰十二論議論體即議此之
一名唯持業釋。】

論等起至巳說等起。」
【演曰六起
即依三種而起言教也。】

論次應說義至二者別義。」


【演曰七義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初也。】

論由四種
相至二者邪行果。」
【演曰後釋分二初釋㧾義後釋
別義此初也。】

論由四種相至四者義門差別。」
【演
曰後釋別義文中分二初㧾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訓釋言詞至五由因果故。」
【演曰後別解釋文分
為二初辯訓釋言詞後明義門差別此初也。】

論義
門差別至伽羅差別故。」
【演曰後明義門差別文中
分二初㧾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此中自性至
六識差別。」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五一釋自性差
別二釋界差別三釋時差別四釋位差別五釋補特
伽羅差別初中分二初釋後結此初也六想者謂眼
[033-0039a]
識相應想乃至意識想也三行者即身語意三行也
行體是思。】

論如是等類至自性差別。」
【演曰後結。】


「論界差別至界差別故。」
【演曰二釋界差別。】

論時
差別至時差別故。」
【演曰三釋時差別。】

論位差別
至位差別故。」
【演曰四釋位差別。】

論補特伽羅至
應知差別。」
【演曰五釋補特伽羅差別。】

論釋難者
至皆應解釋。」
【演曰八釋難文中分二初標後釋此
初也。】

論當知此難至難相應知。」
【演曰後釋文中
分二初番釋後番釋初中分二初難後釋此初也。】


「論於此五難至應當解釋。」
【演曰後釋分二初標後
釋此初也。】

論謂於不了至方便顯了。」
【演曰後釋
分四一釋第一不了義難二釋第二語相違難三例
釋第四第五難四却釋第三難此初也。】

論於語相
[033-0039b]
違至隨順會通。」
【演曰二釋第二語相違難。】

論如
於語相違至當知亦尒。」
【演曰三例釋第四第五難。】


「論於道理相違至或為增因。」
【演曰四却釋第三難。】


「論又於釋難應設四記。」
【演曰後番釋文中分二初
標後釋此初也。】

論一者一向記至是有無等。」
【演
曰後釋。】

論次第者至能成次第。」
【演曰九次文中
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為欲顯示至
圓滿次第。」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分二初番釋後番
釋初中分三一圓滿次第二解釋次第三能成次第
此初也。】

論又復說言至解釋次第。」
【演曰二解釋
次第。】

論又復說言至能成次第。」
【演曰三能成次
第。】

論又復經中至次第宣說。」
【演曰後番釋文中
分三一圓滿次第二能成次第三例准解釋次第此
初也四諦亦尒者如先說苦諦後後隨順次第宣說
[033-0040a]
集滅道三圓滿此諦故名圓滿次第。】

論能成次第
至成立前句。」
【演曰二能成次第。】

論解釋次第
當知亦尒。」
【演曰三例准解釋次第謂或以前句解
釋後句或以後句解釋前句。】

論師者至眾相圓滿。」


【演曰十師文中分二初揔標列後別解釋此初也。】


「論一者善於法義至解了故。」
【演曰後別解釋文中
分十一善於法義二能廣宣說三具足無畏四言詞
善巧五善方便說六具足成就法隨法行七威儀具
足八勇猛精進九無有猒倦十具足忍力此初也六
種法者謂名身等六十種義者謂地義等十廣釋如
前。】

論二者至其聞積集故。」
【演曰二能廣宣說。】


三者至無忘失故。」
【演曰三具足無畏。】

論四者至
處眾說法故。」
【演曰四言詞善巧文中分二初㧾標
[033-0040b]
列後別牒釋此初也。】

論語工圓滿至乃至廣說。」


【演曰後別牒釋文中分二初釋語圓滿後釋八支成
就此初也謂文句相應助伴等者有七種德一相應
德二助伴德三隨順德四清徹德五清淨德六相稱
德七常委德廣如前釋。】

論八支成就至乃至廣說。」


【演曰後釋八支成就謂此語有八種一先首語二美
妙語三顯了語四易解語五樂聞語六無依語七不
違語八無邊語如前巳釋。】

論五者善方便至時慇
重等。」
【演曰五善巧方便說四十五說有十二種依
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
有六種。】

論六者具足至如是行故。」
【演曰六具足
成就法隨法行。】

論七者威儀至庠序故。」
【演曰七
威儀具足。】

論八者勇猛至奢摩他故。」
【演曰八勇
猛精進。】

論九者無有至心無倦故。」
【演曰九無有
[033-0041a]
猒倦。】

論十者具足至乃至廣說。」
【演曰十具足忍
力。】

論說眾者至立處中眾。」
【演曰十一說眾文中
分二初㧾標徵列後別牒解釋此初也。】

論可喜樂
言至言詞顯了。」
【演曰後別牒解釋文中分二初釋
八種言後釋處五眾初中分八一可喜樂言二善開
發言三善釋難言四善分析言五善順入言六引餘
證言七勝辯才言八隨宗趣言此初也。】

論善開發
言至令深隱故。」
【演曰二善開發言。】

論善釋難言
至善成就故。」
【演曰三善釋難言謂離不了等五種
難故。】

論善分析言至乃至廣說。」
【演曰四善分析
言如依三法者如依蘊處界三中五蘊一一各析為
二即成十種處界等准此應知。】

論善順入言至外
道邪論。」
【演曰五善順入言。】

論引餘證言至成立
[033-0041b]
所說。」
【演曰六引餘證言。】

論勝辯才言至善分別
義。」
【演曰七勝辯才言。】

論隨宗趣言至如理解釋。」


【演曰八隨宗趣言。】

論復次處在至及進修故。」
【演
曰後釋處五眾文中分三一釋在家眾二釋出家眾
三釋淨信等眾此初也。】

論處出家眾至速忻樂故。」


【演曰二釋出家眾。】

論處淨信等至生淨信故。」
【演
曰三釋淨信等眾此後三中處淨信眾令倍增長處
邪怨眾令處中信處中信眾令生淨信故。】


瑜伽師地論義演卷第三十三
[033-004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