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03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宋-法護 (master)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
第十六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
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
奉 詔譯


護世品第十九之一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勸請世尊宣說
正法,作是白言:「惟願世尊!為未發菩提心眾
生隨宜說法令入法理,即當發起大菩提心
住不退轉。又此夜叉、羅剎、必舍左、乾闥婆、隱
密神、摩睺羅伽等諸眾會,令彼長夜利益安
樂善行相應,獲得勝中最勝高顯,而不減失
諸善法分。」


爾時世尊普告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等諸眾
會言:「諸仁者!汝等諦聽極善作意,我今宣說,
為令一切悉入法理諸修善行善男子、善女
人等,普令獲得最勝高顯,於善法分而不壞
[016-0739c]
失。」于是金剛手菩薩大祕密主等諸眾會一
心善聽。


佛告大眾:「諸仁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深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即能具信廣多清
淨,欲見諸聖、樂聞正法,善捨無悋、手出無盡,
善樂積集施作福行,捨心具足。於布施中樂
行平等,無障礙心、無濁染心,信有業報,離諸
分別疑惑猶豫,善惡業果而不壞失。如是知
已,於命緣等不應作者而悉不作,不殺生、不
偷盜、不邪染、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
貪、不瞋、不邪見,於此十善業道堅持積集,於
其十種不善業道捨而不作,普行淨信,與沙
門婆羅門及有戒有德者正道法中同修淨
行。於諸善法多聞勤行,深固作意善行相應,
寂靜調伏常說愛語,攝伏他論修善離惡,無
高無下無毀無譽,隨起正念住等引心,閉三
有門息滅諸病,離諸重擔超越疑惑出離諸
有。如是知者,即於諸佛及聲聞弟子,若沙門
若婆羅門善知識所,隨其所應親近恭敬承
事尊奉。彼等善知識所聽受正法示教利喜,
謂說布施感大富果,持戒生天,多聞大慧淨觀
不亂,此行布施即是布施報,此行慳悋即是
慳吝報,此持戒即是持戒報,此毀戒即是毀
戒報,此忍辱即是忍辱報,此瞋恚即是瞋恚
報,此精進即是精進報,此懈怠即是懈怠報,
此禪定即是禪定報,此散亂即是散亂報,此
勝慧即是勝慧報,此惡慧即是惡慧報,此身
善作即是身善作報,此身惡作即是身惡作
報,此語善作即是語善作報,此語惡作即是
[016-0740a]
語惡作報,此意善作即是意善作報,此意惡
作即是意惡作報,此是善此是不善,此應作
此不應作,此業作已於長夜中得利益安樂
善行相應,此業作已於長夜中無利苦惱得
不善行相應。如是等法,於善知識所聞其所
說示教利喜。又復觀察知是法器,即為宣說
甚深之法,謂空無相無願加行等法。復說無
生無起、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甚深緣起之
法,此法是有此即有得,此法是無此即無得。
此法若有此即是生,此法若無此即是滅。此
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繰名色、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即一大苦
蘊生。若法不有此即無得,即是滅法,謂無明
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
滅即六處滅、六處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
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
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即一大
苦蘊滅。此等諸法若生若滅,於勝義諦中無
有少法可得。何以故?一切法緣生故,無主宰、
無作者、無受者,因緣故轉。然於是中無法可
轉,亦非無轉亦無異法。隨轉和合施設三界,
但以煩惱業轉故有施設。愚迷之者於不實
法中觀以為實,智者應知無有少法作者可
得,以作者不可得故,無法可轉亦非無轉。如
是所說甚深之法,若能聞已不生疑惑,是人
即入一切法無障礙性,不著色、受、想、行、識,不
著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眼識乃至
意識,信一切法自性本空,信一切法自性本
[016-0740b]
離。


「諸仁者!彼信不退菩薩,信是法故即不減
失見佛聞法承事淨眾,在在所生常得見佛,
聽受正法承事淨眾,常生有佛世時。隨彼生
已,發起精進勤求善法。以精進故,於白衣舍
無義利事,謂妻子男女、奴婢眷屬及所作用,
而悉棄捨,及盛年戲樂不生愛著,起賢善心,
願於諸佛世尊清淨教中正信出家。得出家
已近善知識,與善知識同登善道,而能獲得
諸善意樂。聽聞善法,隨所聞已真實修行,不
以語飾勝慧具足,發起精進勤求多聞。隨所
聞法,為他廣說無所希求,所得名聞利養無
愛著心,以如實語為他說法,隨聞隨住亦然。
如實為他說法,使聽法者獲得大慈,於一切
眾生起大悲心。於彼多聞而不厭捨,於身命
緣少欲喜足寂靜圓滿,增長善行樂閑寂處。
隨所聞法審觀其義,於諸義理攝而無散。不
著於文歸趣實義,普為一切天人世間非但
為己勤修勝行。廣為眾生勤求無上最勝之
智,令他眾生於佛智中得不放逸。


「此復云何
名不放逸?所謂最初調攝諸根見眼色等,不
取於相、不著相好,諸色境中於味於染如實
知故,常求出離。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
然,智了知已,不取於相、不著相好,於味於染
如實知故,常求出離。此名不放逸。復次不放
逸者,能於自心善調伏已,亦復隨應攝護他
心,煩惱染愛而善息除,法愛隨轉,欲尋瞋尋
害尋止而不行,貪瞋癡等諸不善根亦悉不
行,復能制止身語意業諸不善行,不深固作
意而亦不起。以要言之,一切罪不善法皆悉
[016-0740c]
除斷,此名不放逸。


「諸仁者!此如是等不放
逸法,菩薩勤行即得淨信而不放逸。大祕密
主!汝等當知,信之一法廣多清淨,即能常時
專求善法。若具信補特伽羅,於他世中離惡
趣怖,亦復不墮諸惡作心,而常獲得眾聖稱
讚。


「復次祕密主!住法行人即能獲得正法善趣
常樂見佛,安住聖道得大自在。得自在已,復
令他人普皆圓滿自在之法,住菩提心得如
來智。又祕密主!若人欲得最勝妙樂,應當
畢竟善修正行修涅槃法。大祕密主!今此眾
會皆承宿善根力故來集此,善修正行於諸
善根而不減失。云何善根得不減失?謂修不
放逸行。是故若天若人所有善根皆不減失。
何以故?彼不放逸心善護諸境故,能離一切
貪愛欲染,近習法愛,即能制止欲瞋害尋,復
能息除不深固作意諸不善法,離貪瞋癡,於
身語意麁重過失而悉止息,乃至一切諸善
法分若有減失皆悉不行。此名不放逸。若人
信解不放逸法,即能隨順諸精進事,以精進
不放逸故,是人乃能積集修作淨信功德。由
修淨信及不放逸精進法故,即能修作正念
正知。以正念正知故,即於一切菩提分法而
不壞失。若具淨信、不放逸、精進、正念正知者,
即能勤修深固之法。


「大祕密主!菩薩若於深
固法中得解脫者,即於有於無如實能知。此
中云何是有?云何是無?謂正修聖解脫法,此
即是有;若不正修聖解脫法,此即是無。若有
業有報,此即是有;若無業無報,此即是無。若
[016-0741a]
世俗諦中眼耳鼻舌身意,此即是有;勝義諦
中眼耳鼻舌身意,此即是無。菩薩於大菩提
發起精進即有;於大菩提懈怠即無。顛倒所
起五蘊即有;無因所起之法即無。色是無常、
是苦、是壞滅法即有;色是常、是堅牢、是相續、
是不壞滅、是安住法即無。受想行識是無常、
是苦、是壞滅法即有;受想行識是常是堅牢、
是相續、是不壞滅、是安住法即無。無明緣行
即有;不實無明行即無。行緣識即有;不實行
識即無。識緣名色即有;不實識名色即無。名
色緣六處即有;不實名色六處即無。六處緣
觸即有;不實六處觸即無。觸緣受即有;不實
觸受即無。受緣愛即有;不實受愛即無。愛緣
取即有;不實愛取即無。取緣有即有;不實取
有即無。有緣生即有;不實生有即無。生緣老
死憂悲苦惱即有;不實生老死憂悲苦惱即
無。布施得大富即有;布施感貧窮即無。持戒
生天即有;持戒墮惡趣即無。多聞具大慧即
有;多聞成染慧即無。禪觀不散亂即有;禪觀
散亂即無。不深固作意生起煩惱即有;深固
作意生起煩惱即無。不起增上慢人趣證涅
槃即有;增上慢人得佛授記即無。於一切處
通達空即有;於內執我即無。以智勤行得解
脫即有;我慢相應出離者即無。又若我人眾
生壽者,於不實五蘊中求其實法即無。


「復次
大祕密主!勤行不放逸深固作意菩薩,於有
於無如實了知,世間一切智者許可。如實知
已,雖行於有而不取著,雖行於無亦不取著,
即能通達諸佛世尊所說實義。
[016-0741b]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