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03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宋-法護 (master)




No. 312 [No. 3103]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
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菩薩身密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
大苾芻眾四萬二千人俱;菩薩八萬四千,皆
是已得神通妙智——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悉從
他方諸佛剎中來此集會,已得忍、不退轉、一
生補處,獲諸總持及三摩地,具無礙辯,能善
超度無邊佛剎,善於十方無邊一切諸佛剎
中建立示現,以神通智遊戲自在,降伏眾魔、
制諸異論,了知一切眾生心意所行,復以勝
智善別他根,解入一切波羅蜜多理教法門,
具善巧方便,到於究竟最上彼岸,為一切佛
[001-0704c]
共所稱讚;於無量無邊百千俱胝那庾多劫
中,積集畢竟菩提道行,其心平等如地水火
風緣虛空無邊,善修慈觀如理相應,所起一
切住著障礙悉能超越;獲那羅延妙好身相,
具金剛堅固不壞之身,能師子吼宣演法音,
善於一切大眾會中得勝無畏,有大光明映
蔽日月;已得諸法如其所說三世平等,以決
定智善說最上甚深法要,深入一切緣生法
門,遠離斷常二種邊見,於禪定解脫三摩地
三摩鉢底若入若起而悉能知,功德智慧名
聞十方,任持最上正法寶王,能使不斷三寶
聖種,如是等積集無量福智勝行——其名曰:寶
上菩薩、月幢菩薩、清涼幢菩薩、光幢菩薩、吉
祥光菩薩、吉祥峯菩薩、吉祥密菩薩、那羅延
天菩薩、龍喜菩薩、龍上菩薩、龍樹菩薩、持
妙色菩薩、高天菩薩、德光王菩薩、光明手菩
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寶
手菩薩、普光菩薩、星王菩薩、金剛手菩薩、金
剛慧菩薩、金剛大慧菩薩、金剛步菩薩、不動
跡步菩薩、三界跡步菩薩、無邊步菩薩、無邊
慧菩薩、精妙慧菩薩、堅固慧菩薩、天慧菩薩、
炎熾慧菩薩、最勝慧菩薩、增長慧菩薩、常慘
菩薩、常喜菩薩、喜根菩薩、滅惡趣菩薩、除蓋
障菩薩、自相持無垢光菩薩、勇猛精進菩薩、
慧積菩薩、常觀察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
菩薩、高峯菩薩、虛空藏菩薩、不瞬菩薩、無悕
望菩薩、寶上菩薩、寶思惟菩薩、善思惟菩薩、
善思義菩薩、決定義菩薩、總持自在王菩薩、
持地菩薩、莊嚴王菩薩、剎土莊嚴菩薩、寶積
[001-0705a]
菩薩、祕密巖菩薩、帝釋天菩薩、水天菩薩、梵
網菩薩、明網菩薩、天冠菩薩、妙臂菩薩、妙眼
菩薩、香象菩薩、象中香象菩薩、師子幢菩
薩、成義慧菩薩、海慧菩薩、善調御菩薩、寂慧
菩薩、慈氏菩薩、妙吉祥童真菩薩。


如是等八
萬四千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及此三千大千
世界梵王、帝釋、護世天等,并餘大威德諸天
王眾,或龍王眾、夜叉王眾、阿修羅王眾、迦樓
羅王眾、緊那羅王眾、摩睺羅伽王眾、乾闥婆
王眾,如是等眾悉來集會。所謂阿那婆達多
龍王、娑伽羅龍王、嚩嚕拏龍王、摩那斯龍
王、得叉迦龍王、金色龍王、無邊色龍王、蘇尸
摩龍王,是等龍王與多百千諸龍眷屬來
此集會,親近世尊瞻禮聽法。


復次阿修羅王眾,所謂羅睺阿修羅王、毘摩
質多羅阿修羅王、妙臂阿修羅王、娑羅阿修
羅王、多羅阿修羅王、淨戒阿修羅王、大笑阿
修羅王、廣腹阿修羅王、盡邊阿修羅王,是
等阿修羅王與多百千諸阿修羅眷屬來此
集會,親近世尊瞻禮聽法。


爾時摩伽陀國主阿闍世王,與宮嬪眷屬來
此會中,親近世尊瞻禮聽法。并餘四眾,苾芻、
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等,皆來集會。


復有地居諸天、欲色界天、淨居天等,諸天子
眾亦悉來會,親近世尊瞻禮聽法。


爾時世尊處大會中,有無數百千天人大眾
恭敬圍遶聽受說法。佛告大眾:「我有正法,名
普攝諸菩薩摩訶薩最上勝行清淨妙門。此
能圓滿一切行故。謂若菩薩修布施行,即能
[001-0705b]
成熟一切有情;若諸菩薩修持戒行,即得一
切勝願圓滿;若諸菩薩修忍辱行,即得一切
相好具足;若諸菩薩修精進行,即能圓滿一
切佛法;若諸菩薩修禪定行,能令一切調伏
其心;若諸菩薩修智慧行,即能斷除一切煩
惱;若諸菩薩修說法行,即能成就無礙辯才。
若諸菩薩修勝福行,即能長養一切有情;若
諸菩薩修妙智行,即能成就無礙之智;若諸
菩薩修奢摩他行,即能令彼心業調暢;若諸
菩薩修妙觀行,即能遠離一切分別;若諸菩
薩修於慈行,即得一切心無障礙;若諸菩薩
修於悲行,即得身心俱無懈倦;若諸菩薩修
於喜行,即能遊戲法喜園苑;若諸菩薩修於
捨行,即能斷除違順二法;若諸菩薩修聽法
行,即能斷除一切障累;若諸菩薩修出離行,
即能捐棄一切取著;若諸菩薩修住阿蘭若
行,即得所作善法皆無壞失;若諸菩薩修於
念行,即能獲得諸總持門;若諸菩薩修於慧
行,即獲勝慧善別諸法;若諸菩薩修於住行,
即得一切無能勝心;若諸菩薩修趣向行,即
能隨知一切義趣;若諸菩薩修四念處行,即
能伺察身受心法;若諸菩薩修四正斷行,即
能斷除諸不善法、圓滿一切善法;若諸菩薩
修四神足行,即得身心清淨輕安;若諸菩薩
修五根行,即能善知自他根性;若諸菩薩修
五力行,即得不為一切煩惱之所屈伏;若諸
菩薩修七覺支行,即於諸法如實覺了;若諸
菩薩修八正道行,即能超越一切邪道;若諸
菩薩修四諦行,即能成就無動轉法;若諸菩
[001-0705c]
薩修四無礙解行,即能斷除一切有情疑惑
之心;若諸菩薩修歸趣行,即得自在之智;若
諸菩薩修善知識行,即能積集一切功德;若
諸菩薩修意樂行,即與一切世間不相違背;
若諸菩薩修深心行,即得一切所向最勝;若
諸菩薩修相應行,即能勤勇救拔出離;若諸
菩薩修住僧坊行,即得隨所聞法而無壞失;
若諸菩薩修四攝法行,即能攝受一切有情;
若諸菩薩修攝受正法之行,即能不斷三寶
聖種;若諸菩薩善修迴向之行,即能嚴淨佛
土;若諸菩薩修善巧方便之行,即能圓滿一
切智智。」


世尊如是宣說普攝諸菩薩摩訶薩最上勝
行清淨妙門廣大正法。當佛世尊說是法時,
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現威神力侍
佛之右。是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說普攝諸菩薩摩訶薩最
上勝行清淨妙門廣大正法。世尊!如我解佛
所說義趣,如我所得諸菩薩摩訶薩一切勝
行皆從福智二行中出,當知隨入福智二行。
何以故?諸菩薩修福行故,能令一切有情離
諸障礙;若修智行;能為一切有情善說法要
令生喜悅。世尊!是故諸菩薩摩訶薩福行智
行二應和合。何以故?菩薩修福行故,即能圓
滿善巧方便波羅蜜多;修智行故,即能圓滿
般若波羅蜜多。故此二行即是菩薩二種聖
道,普攝一切道行。菩薩住是道者,即能降伏
難降伏者諸業魔眾,菩薩已能超出諸惡魔
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此不
[001-0706a]
退轉菩薩,能善開明諸佛如來甚深祕密使
不隱覆。」


爾時會中寂慧菩薩摩訶薩,前白金剛手大
祕密主菩薩摩訶薩言:「大祕密主!汝常近侍
諸佛如來,汝能樂說如來所有祕密之法,願
為發起;此非聲聞緣覺所入境界,況餘凡夫?」
如是言已,時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
默然而住。


爾時寂慧菩薩知是事已,前白佛言:「惟願世
尊勅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為此眾
會發明如來祕密之法,令諸菩薩摩訶薩眾
聞已歡喜,廣大積集菩提分法,成就如來祕
密之法,如理而行。」


爾時世尊告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
言:「我今勸請於汝,汝應善為此會大眾,宣
說菩薩祕密、如來祕密真實之法。此會大眾
而悉樂聞。」


時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承佛聖旨,前白佛
言:「世尊!如佛教勅,我今宣說菩薩祕密、如來
祕密真實之法。然此會中若有少能悟入之
者,皆是世尊威神建立。譬如夜中冥暗所覆,
燈光發明,普能照現一切色像。今此眾會亦
復如是,於菩薩祕密、如來祕密真實法中,若
有聞已少悟入者,當知皆是如來威神之所
建立。」


爾時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告寂慧菩
薩摩訶薩言:「善男子!今此眾會,於菩薩祕密、
如來祕密真實法中,若能聞已不驚怖者,斯
為甚善。」
[001-0706b]


時寂慧菩薩摩訶薩普告在會諸大眾言:「諸
仁者!如佛所說,有其四種不可思議。何等為
四?一者、業不可思議,二者、龍不可思議,三者、
定不可思議,四者、佛不可思議。仁者當知,於
此四中唯佛如來不可思議最上第一。所有
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由此四種不
可思議共所成立。是故汝諸仁者!於諸菩薩
不思議法、如來不思議法,聞已不驚不怖
不生畏怯,應生最上廣大清淨喜悅之心。」


是時寂慧菩薩以佛威神加持力故,能知此
會一切大眾,悉於諸佛菩薩祕密法中信樂
聽受。即時廣大散布天花,雨集于膝,普伸
供養。


爾時金剛手大祕密主菩薩摩訶薩告寂慧菩
薩摩訶薩言:「汝應諦聽,我今且說菩薩祕密
真實之法。寂慧當知,今我世尊昔於然燈如
來法中居菩薩位,從彼佛所得授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從是以來,我常隨逐釋迦菩
薩,而是菩薩所有身業曾無異作,亦不見有
邪曲之相;語無異作,亦不曾聞虛妄之言;心
無異作,亦不曾知愛著之失。隨其身業現威
儀相,但為成熟一切有情,不自稱譽。由彼菩
薩身威儀相無其邊際,乃至一切有情諸威
儀事,悉入菩薩威儀相中,而菩薩不假勤力,
亦無發悟安然而住。所謂應以禪定可度者
諸有情類,即現禪定而為化度;應以鼓樂絃
歌可度者,即現鼓樂絃歌而為化度;應以童
男身可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童女
身可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男子身
[001-0706c]
可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女人身可
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少年身可度
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中年身可度者,
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老年身可度者,即
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卑劣身可度者,即現
其身而為化度;應以屠膾身可度者,即現其
身而為化度;應以瘖瘂身可度者,即現其身
而為化度;應以盲聾身可度者,即現其身而
為化度;應以三惡趣相及人趣身可度者,即
皆現之而為化度;應以天身可度者,即現其
身而為化度;應以龍及夜叉、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身可度者,即皆
現之而為化度;應以帝釋身可度者,即現其
身而為化度;應以梵王身可度者,即現其身
而為化度;應以護世身可度者,即現其身而
為化度;應以轉輪王身可度者,即現其身而
為化度;應以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身
可度者,即皆現之而為化度;應以聲聞身可
度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緣覺身可度
者,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菩薩身可度者,
即現其身而為化度;應以如來身可度者,即
現其身而為化度;非可現者謂除無色。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第一
[001-070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