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11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元魏-菩提留支 (master)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七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如來無過功德品第八之二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自在?」


答言:「大王!沙門
瞿曇有十自在:一者、命自在;二者、心自在;三
者、物自在;四者、業自在;五者、生自在;六者、
如意自在;七者、信自在;八者、願自在;九者、
智自在;十者、法自在。


「大王當知!得上甘露,
[007-0348b]
名命自在;能知一切惟是一心,名心自在;
於虛空中攬成珍寶,名物自在;遠離一切
煩惱及習無明諸使,名業自在;於深禪定、解
脫三昧、三摩拔提隨意迴轉,名生自在;於
一切行自然而行,名如意自在;於諸入中得
自在觀,名信自在;即生心時現前成就一切
諸事,名願自在;身、口、意業以智為本,名智自
在;現住平等真如法界無垢實際,名法自在。


「大王當知!遠離殺生無瞋害心,是命自在因;於受樂眾生無障礙大慈,於受苦眾生無障礙大悲,是心自在
因;平等心捨一切事物求大菩提,是物自在
因;三業所作清淨無染,是業自在因;以菩提
心攝諸善根,是生自在因;捨諸一切供養、恭
敬、禮拜、讚歎,象、馬車乘施與眾生,是如意自
在因;常說三寶教化眾生,是信自在因;稱諸
一切眾生所求應時給與,是願自在因;常行
法施不為利養、名聞、恭敬,是智自在因;常為
眾生說諸如來及諸眾生真如平等,法身為體
非飲食身,是法自在因。


「大王當知!得命自在
故,對治一切生死怖畏;得心自在故,對治一
切煩惱怖畏;得物自在故,對治一切貧窮怖
畏;得業自在故,對治一切惡道怖畏;得生自
在故,對治一切生縛怖畏;得如意自在故,對
治一切追求怖畏;得信自在故,對治一切謗
法怖畏;得願自在故,對治一切心念縛怖畏;
得智自在故,對治一切疑刺怖畏;得法自在
故,對治一切大眾怖畏。大王當知!沙門瞿曇
畢竟成就如是自在,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而說偈言:


「 「瞿曇修正行,
 為利諸群生,
[007-0348c]
 是故諸法中,
 一切得自在。
 念護諸眾生,
 不行殺盜心,
 是故於財命,
 生處常自在。
 常行禪法施,
 永斷諸惡因,
 心業無障礙,
 生處常自在。
 常念菩提本,
 不惱眾生心,
 讚歎三寶福,
 廣利諸眾生。
 三業依智行,
 心常住法界,
 生處意信願,
 智法常自在。」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三十七品菩
提分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
力、七覺分、八正道。沙門瞿曇成就如是清淨
道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
來四念處?」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四念處者:一
者、身念處;二者、受念處;三者、心念處;四者、法
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身念處者,謂觀內
身、外身、內外身,於此身中作二種觀:一者、不
淨觀;二者、淨觀。不淨觀者,觀身不淨,穢惡充
滿,誑諸凡夫故;淨觀者,作是思惟:『我今因此
不淨身故,得淨佛身、得淨法身、淨功德身,一
切眾生所樂見身。』作是觀已,能淨二行:一者、
無常;二者、常。云何無常?觀身無常,畢定當死,
如是觀已,不為身故造諸惡業、邪命自活,當
為此身修三堅法:一、修身堅,二、修命堅,三、修
財堅。如是觀已,遠離一切身、口、意曲,行正直
心。云何為常?觀無常已,得於常身,因無常
故,得功德身;因無常故,不斷佛種、法種、僧種。
何以故?修身念處,觀察一切眾生之身,畢竟
成就諸佛法身,以有法身故,作是觀故,得平
[007-0349a]
等心、無分別心,不起諸漏,所謂欲漏、有漏、無
明漏,不見有我及我所,住如實際,成一切智,
是名身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
謂觀內受、外受、內外受,於是受中,作二種觀:
謂常、無常,起慈悲心觀諸眾生。若受樂時生
於貪心;若受苦時生於瞋心;若受不苦不樂
受時生於癡心。作是思惟:『有受皆苦。畢竟樂
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隨所受生,常生一切
慈心、悲心。若自、若他受樂受時,遠離染心,生
於慈心;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瞋心,生於
悲心;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捨
心。觀一切受無常、苦、無我。見受樂者,即知是
苦;見受苦者,如癰如瘡;見受不苦不樂受者,
是不寂靜。觀於樂受,即知無常;觀於苦受,即
知是空;觀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如是觀者,
名受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心念處者,謂觀內心、外
心、內外心,於是心中,作二種觀:謂常、無常。
常觀者,觀於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
不亂,如是觀心,又觀所發菩提之心,是心性
者,生已即滅,念念不住,不在內入,不在外
入,不在內外入,不在陰中,不在界中,作是
思惟:『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
中有於二心;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
亦如指端不能自觸,心亦如是。』作是觀已,見
心無住無常變異,即知是心,非從緣生,非不
緣生,非常非斷,非內非外,非有非無;菩提之
心亦復如是,是心非色,不可覩見,如幻如化,
無所罣礙。自觀心已,觀諸一切眾生心性,
[007-0349b]
如自心性、如自心相,一切眾生心性、心相亦
復如是;知自心空,一切眾生心空亦爾;觀自
心平等,觀諸眾生心性平等亦復如是。是名
心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法念處者,謂觀
內法、外法、內外法,於是法中作二種觀,謂常、
無常。常以佛眼見一切法,至坐道場未曾中
失。觀諸法時,不見一法,乃至一切微細諸相;
離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滅、無物,不見一
切法,乃至微細相。不入十二緣者,見法非法,
無非是法。云何為法?謂無我、無眾生、無壽命、
無人,是名為法。云何非法?謂我見、眾生見、命
見、人見、斷見、常見、有見、無見,是名非法。沙門
瞿曇觀一切法是法非法。何以故?觀空、無相、
無願,是名一切法是法;我慢憍慢、我及我所、
攝取諸見,是名一切法非法。作如是觀諸法
性已,不見有法非菩提因、非出道因,悉是出
法,若不如是求諸法者,是名滅法。出者從緣,
滅者從緣,如是觀時,觀於三行,所謂惡行、善
行、不動行。於三行中,常行福行,行十善法,為
淨三業:淨身業者,為求諸佛三十二相、八十
種好,他不能害故;淨口業者,有所說法眾生
樂聞故;淨心業者,於諸眾生其心平等,常入
禪定故。如是方便觀法念處,離諸一切障菩
提垢,不著常見,不著斷見,行中道見。如是中
道,世間智慧所不能見,不可宣說、不可顯示,
無有相貌,無色、無處、無取、無捨,清淨寂靜,不
可眼見,乃至不可觸,亦無至處,不在世間,
不出世間,不可宣說,非多非少,非常非斷,非
相非非相,非覺非非覺,非虛非實,非此非彼,
[007-0349c]
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行非非行,非生
非死,非涅槃非作法,是名中道。不以肉眼、天
眼、慧眼觀法念處。何以故?如是三眼,無相貌
故。是故觀法以法眼觀,而心不著、不失諸法,
是名法念處。


「大王當知!修四念處得四種離
法:觀身不淨,出離淨倒;觀受是苦,出離樂倒;
觀心無常,出離常倒;觀法無我,出離我倒。又
觀身念處,離於揣食;觀受念處,離於觸食;觀
心念處,離於識食;觀法念處,離於思食。大王
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念處,是故我
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云何如來四正勤
法?」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四正勤者,謂四種
精進:遮二種惡法、集二種善法。沙門瞿曇善
性成就,心住善法,未生惡法及已生惡,不以
精進令滅,未生善法已生善法,不以精進令
生。何以故?沙門瞿曇於無量世常修善性,一
切惡法自然不生,一切善法自然滿足。惡法
者,謂非戒聚伴、非定聚伴、非慧聚伴,於四念
處觀時,諸懈怠心、五蓋煩惱覆障心眼,離於
信等五種善根,是諸惡法未生不生,已生即
滅,勤精進故;善法者,謂信等善根,未生令
生,已生增廣,勤精進故,是名四正勤法。大王
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四正勤法,是
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四如意分?」


答言:「大王!
沙門瞿曇四如意分者:一者、欲如意;二者、精進
如意;三者、心如意;四者、思惟如意。如是四法,
慈、悲、喜、捨而為根本。是四無量心常親近,常
親近故,心得調柔。心調柔故,得入初禪、第二
[007-0350a]
禪、第三禪、第四禪。入諸禪故,身得輕軟。
成就如是身輕心柔,入如意分。善入如意分
已,即生神通——若欲、若精進、若心、若思惟。欲者,
專向彼法;精進者,成就彼法;心者,觀察彼法;
思惟者,彼法方便成就。如是如意分已,能得
神通,欲者莊嚴,精進者成就,心者正住,思惟
者善能分別。沙門瞿曇得四如意,隨其所解,
如其所作,心得自在,隨意所往,善作諸業,
畢竟成就一切本行,如風行空無所罣礙。得
四自在:一者、命自在;二者、身自在;三者、法自
在;四者、神力自在。命自在者,為調眾生,隨所
生處,若天若人,於短命中能現長壽,於長壽
中能現短壽,是名命自在。身自在者,以自在
故,隨心作身,隨心作色,示現威儀,為眾生
故,若欲與諸一切眾生同其身相,悉皆能作,
是名身自在。法自在者,能知一切出世之法,
示諸眾生世間之事,善知甚深十二因緣,得
無礙辯,能隨種種眾生言說,令住正信,是
名法自在。神力自在者,能令四大海水合作
一海,不來不去、無有動相;能令三千大千世
界諸須彌山合為一山,不來不去、無有增損、
如本不異,於四天王、三十三天無所妨礙;欲
令三千大千世界悉作金銀七寶莊嚴,栴檀
花香隨現能作,是名神力自在。大王當知!沙
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四如意分,是故我言,
無有過失。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成就如是四
如意分已,能入一切禪定、解脫、神通、無礙、四
無量心。」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禪定?」


答言:「大王!沙門
[007-0350b]
瞿曇有九次第定,入三摩拔提:一者、初禪;
二者、二禪;三者、三禪;四者、四禪;五者、空處;六
者、識處;七者、不用處;八者、非有想非無想處;
九者、入滅盡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離諸欲
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行。離
諸欲惡者,謂初禪所對諸愛染法,遠離彼法,
名離諸欲。離諸惡不善法者,謂因貪、瞋、癡起
殺生等十不善業,是名不善法。遠離彼法,是
名初禪。有覺者,謂共覺故。何者是覺?依何境
界隨順初禪?是覺多種,謂知覺、思惟、觀集、定
等,是名為覺。何者是觀?即彼隨順初禪覺行,
思惟觀受,欲定知覺,是名為觀。依於厭行,共
彼有覺有觀而成初禪;依於厭行,共彼有喜
有樂而成初禪行,是名有喜有樂入初禪行。
行者,所謂受持、念護、喜樂、知等,是名為行。


「大
王當知!沙門瞿曇住初禪中,得無生法忍,增
上欲心,是故入初禪求無生法忍。為求轉勝
無生忍故,於初禪中生不堅固想,起上欲心
捨彼初禪求第二禪。為欲入彼第二禪故,離
彼初禪有覺有觀心,滅於彼心、離於彼心、淨
於彼心、寂靜彼心。內淨、心一處、無覺無觀、定
生喜樂,入第二禪行。內淨者,謂對治彼障第
二禪法,寂靜彼法清淨無濁,是名內淨。心一
處者,謂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猶如
大海,一切諸水入皆一味,所謂鹽味。入第
二禪,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無覺無
觀,如是名得無覺無觀三昧。依彼三昧生
喜,謂於佛法僧中生於喜心。依彼喜心,諸善
功德自然滿足。


「為欲令彼無生法忍轉轉增
[007-0350c]
勝、轉轉光明、轉轉勝妙、轉轉柔軟,得上欲心,
於彼第二禪中不住、不樂,更求勝上第三禪
行。生如是心,知彼喜心障第三禪及無生法
忍,是故離喜,行捨憶念,安慧身受樂,是樂聖
人亦說亦捨,依彼二禪無生法忍勝上欲心,
離彼喜樂,入三禪行,得三昧樂。


「厭於彼喜,生
如是心:『此無喜樂,是無常樂、是盡滅法,非
常、非恒、非真實樂、非究竟樂。』如是知已,轉更
復起勝無生忍增上欲心。依彼勝忍增上欲
心,不樂苦樂、遠離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
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行,得第四禪三摩拔
提。柔軟心、自在心、寂靜心、光明心、正直心,捨
彼一切所有樂事與諸眾生,與彼眾生安隱樂
時,即時得彼勝無生忍光明現前,得彼勝忍
光明現前故,令行速疾,於第四禪勝妙樂中,
不生樂心。


「遠離彼樂捨念清淨,惟見無邊虛
空現前,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種
種相,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如是觀
色,略有二種:一者、四大;二者、依四大。四大者,
謂地、水、火、風;依四大者,謂色、香、味、觸。如是廣
有八種色相,離彼色相,無彼色相,滅彼一切
諸色相,名過一切色相。隨何等法有其色相,
彼法必有所對礙相,滅彼一切所有對相,不念、
不行種種異相,而能過彼種種異相,而不念
彼種種異相故,惟見虛空相,是故知無邊虛
空,即入無邊虛空行。是故說言,過一切色相。


「入彼無邊虛空三昧已,生如是心:『虛空無邊,
虛空無際,虛空無岸,隨何等法,以無邊等
故,彼法無有前際、中際、後際。』如是觀一切法
[007-0351a]
無前、中、後際,入如是三昧,即於一切眾生起
大慈心,即捨一切法,得平等智而現在前。」


「爾
時於彼無生忍中,始得勝進光明現前,過一
切無邊虛空相,現前知無邊識相,入無邊識
處行。生如是心:『是無邊虛空相,惟是識想
分別。』得如是心,知一切法惟是識相,是識
無量,入如是三昧,得無生法忍,非究竟成就
無生法忍。過一切無邊識相處現前,知無所
有處,入無所有少處行。無所有者,無彼所有
貪瞋癡等分別之心,種種分別虛妄分別,一
切世間有為之法,皆從虛妄分別心生,無彼
所有故,言無所有。少者,如向所說,法中少
相、細相、微相等,名少相;無彼少相故,言無
少;過彼一切麁細想故,言無所有無所少。
住是三昧,得於轉勝無生法忍光明現前。


「為
得彼勝無生法忍,而不樂彼無所有無少三
昧,生勝欲心,轉求增上三昧勝行。生如是心:
『是無所有無少行相,亦是細相虛妄分別故。』
次觀非想非非想。何等是非想非非想?非想
者是空,非非想者從因緣生。爾時非想非非
想三昧現前,過一切無所有處少相,入非想
非非想處三昧。行住於彼處,生如是心:『彼非
想非非想處,無所可樂遠離彼法。』即證諸法
不生不滅三昧現前。知一切法不生不滅,見
一切法自性寂滅、不行不住。爾時名得勝上
清淨無生法忍。是名九種次第入三摩拔提。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定法,是
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解脫
之相?」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解脫有八種:一者、
[007-0351b]
有色見色;二者、內有色相見外色;三者、信淨;
四者、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
別異相,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五者、
過一切虛空無邊相,知無邊識,即入無邊識
行;六者、過一切無邊識相,知無所有少,即入
無所有處行;七者、過一切無所有處,知非有
想非無想安隱,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行;八
者、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行,滅一切受想,入
滅盡定行。是名八解脫。有色見色者,有色者,
皆是因緣生法;見空無壽者,能如是見,得脫
於縛,名為解脫。內有色相見外色者,見空
無壽者,皆是因緣生法,能如是見,得脫於縛,
名為解脫。信淨者,若分別淨不淨相,名為
邪見,以信淨故,得脫於縛,名為解脫。過一切
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別異相,知無邊虛
空,即入無邊虛空行者,無量虛空,虛空能
如是知,得脫於縛,名為解脫。過一切虛空無
邊相,知無邊識,即入無邊識行者,無量識無
邊識,此無邊識即是空,能如是知,得脫於
縛,名為解脫。過無邊識,知無所有少,即入無
所有行者,所有者,名貪、瞋、癡煩惱,入無所有
行者,滅彼煩惱,能如是知,得脫於縛,名為解
脫。過無所有,知非有想非無想安隱,即入非
有想非無想行者,非有想者,性空寂靜,非無
想者,以依因緣而有,能如是見,得脫於縛,名
為解脫。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滅一切受想,
入滅盡定行者,如是見:想如陽焰,受如泡;想
即是受,受即是想。無知者、無壽者,能如是見,
得脫於縛,名為解脫。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
[007-0351c]
竟成就如是解脫,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
「大師!何者如來神通智行?」


答言:「大王!沙門
瞿曇神通行有六種: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
通;三者、他心通;四者、宿命通;五者、如意通;六
者、漏盡通。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天眼,過
諸一切天龍八部、聲聞、緣覺所有天眼,一切
悉能明見十方功德智慧所成,悉見十方所
有形色光明諸像,若麁、若細、若近、若遠,一切
悉見明了分別,其中所有一切眾生遍諸趣
中生死相續,若業業果、分別諸根悉知無餘,
於十方界諸佛如來所有莊嚴淨妙國土亦
見,其中菩薩、聲聞、五道眾生所修行業悉見
無餘。何以故?是眼清淨,見無礙故;是眼不
污,不著色故;是眼解脫,遠離諸見煩惱縛故;
是眼清淨,性明了故;是眼無依,離所緣故;是
眼不發,斷煩惱故;是眼無垢,斷諸惡故;是眼
無瞖,斷疑網故;是眼不起,斷障礙故;是眼
無貪瞋恚愚癡,能斷一切諸結使故;是眼得
明,照了法故;是眼念知,不行識故;是眼無
上,究竟聖道故;是眼無礙,平等照眾生故;
是眼無染,性清淨故。何以故?沙門瞿曇住大
悲心,善分別義,無有諍訟;隨見聞說,捨諸不
善;趣於道場,心無障礙。見慳貪者,能以財施;
見犯戒者,勸攝諸根;見瞋恚者,勸忍不諍;
見懈怠者,勸勤精進;見散亂者,示禪定樂;見
愚癡者,教修智慧。故得天眼清淨無障,是
名天眼神通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天耳,盡十方界,其
中所有一切諸聲,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
[007-0352a]
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聲,悉能分
別;及知諸佛說法之聲,菩薩、聲聞、緣覺之
聲;一切耳根所能對聲,乃至地獄、畜生、餓鬼、
蚊、虻、蠅、蚤所有諸聲,悉皆能聞;若諸眾生心
有所緣,善惡無記所出音聲,一切解了;悉聞
過去未來諸聲,皆盡本際。何以故?沙門瞿曇
安住大悲,能聞諸聲無有障礙,斷諸煩惱習
氣滅故,是名天耳神通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他心神通智行,所
有眾生、眾生所攝,如其心念。所謂善心、不
善心、無記心、順煩惱心、背煩惱心、聲聞心、
辟支佛心、菩薩心、佛心、天心、龍心、夜叉心、
乾闥婆心、阿修羅心、迦樓羅心、緊那羅心、摩
睺羅伽心、人非人心、地獄心、畜生心、餓鬼
心、閻羅處眾生心、過去心、未來心悉分別
知。何以故?沙門瞿曇安住大悲,能知他心無
礙無障,無諸煩惱故,斷諸習氣故,照一切法
故,能如是解,是名他心神通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宿命神通智行,念
知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無量
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及天地成壞、無
量世界成、無量世界壞、無量成壞世界、無
量成壞劫,知諸眾生於是中生、如是種姓、如
是名字、如是色像、如是壽命、如是受苦、如是
受樂、如是住處、如是衣服、飲食,於是中死
還是中生、於彼中死還彼中生、死此生彼、死
彼生此,盡過去際悉知無餘。又知過去盡過
去際所有諸佛,如是眷屬、父母、妻子、兄弟、姊
妹,從初發心出家求道,修集願行,供養諸佛,
[007-0352b]
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坐菩提樹成等正覺,如
是名號、如是住處、如是勝坐、如是聲聞、如
是侍者、如是天、如是人、如是大眾、如是外道、
如是說法、如是度眾生、如是壽命、如是滅度、
如是正法住、如是像法住,悉能念知。何以故?
安住大悲,善解作業故;是智無惱,安住禪定
故;是智無畏,善攝智慧故:是智自然,不從他
求現得善知故;是智正憶,畢竟不失故;是
智功德,究竟大乘故;是智善根,從波羅蜜
生到彼岸故。是名知宿命神通智行。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