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22 法華經文句纂要-清-道霈 (master)



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二
隋章安尊者 灌頂 結集
陳隋天台 智者大師 說
唐荊溪尊者 湛然 述記
閩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差會雖俱法用。以偏
望圓。偏差圓。會。會雖勝差。然會巳非差。用亦成玅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

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用偏法逗會眾生。若智
詣於規。則善用圓法逗會眾生。譬如偏舉一指以
目偏處。是舉偏法以目智。宜用法以釋方。將用以
釋便。若總舉指以目圓處。宜將秘以釋方。玅以釋
便也用偏法。如以一指。偏目一方。若用圓法。如以五指。徧示諸方。舉偏法釋方
便。葢隨眾生欲。非佛本懷。如經。令離諸著。出三界
苦。是故如來殷勤。稱歎方便。
僭補曰。以三權對一實共論。以未開故。秪
論於權。是體外方便。非今品意

又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
如世之門。本為能通。三皆入實。故名為門。方便權略。皆是弄引。為真
[002-0650c]
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從能顯得名。故以門
釋方便。如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此義但是入實
之門。非今品意。
又方者秘也。便者玅也於昔成秘。彼秘被開。
於今成玅。玅達於方。即是真秘達即是開。用玅之便。以開秘方。玅外無法。故云
即是。點內衣裏無價之珠。與王頂上唯有一珠。無二

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子。亦無二無別眾生身中有昔種緣。
名為衣珠。自退巳來。於彼醉客偏門。尚為偏門之名。何況圓所。若不開之。三權未顯。如衣覆珠。今經開之。
與果智一。作人亦爾。思之可知。如斯之言。是秘是玅。如經。唯我知

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須說。我法玅難思。故以
秘釋方。以玅釋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


○初番釋者。是體外方便。化物之權。隨他意語。次
釋亦是體外方便。自行化他之權。亦是隨自他意
語。後釋是同體方便。即是自行權。隨自意語。
初釋者。自
有三文。簡初文者。三教一向名他名權。權隔實故。釋次文者。以三教之他。與圓自對辨。釋第三文者。三俱
體內。無非真實。但名為自。自外無他。他即自也

又初釋方便。非能入。非所
入。次釋方便。是能入。非所入。後釋方便。是所入。非
能入。故知名同。其義大異。
世人多不見此意。浪釋
方便品。
釋初文者。且指三教。但是法用。尚非能通。況是所通。是故三教。非能非所。故三方便。
悉皆為麤。釋次意者。門是三教。得是能通。不云三教即是圓。故非所通。既其不即。故猶是麤。釋第三文者。
亦開前二。初非能非所。次則能通。竝開成所。所中善巧。名為方便。故玅方便。異於方法。及能通門。故知下
結斥

故正法華。名善權品。權即方便。無二無別。低頭
舉手。皆成佛道。方便善權。皆真實也。當知今品。乃
是如來方便。攝一切法。如空包色。若海納流。豈可
以一枝一派。釋法界之大都耶。
今明權實。先作四
[002-0651a]
句。謂一切法皆權。一切法皆實。一切法亦權亦實。
一切法非權非實。一切法權者。如文云。諸法如是
相性體力本末等。介爾有言。皆是權也。
一切法實
者。如文。如來巧說諸法。悅可眾心。眾心以入實為
悅。又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云。如來所說。皆
悉到於一切智地。又云。皆實不虗。又大經四句。皆
不可說也。
一切法亦權亦實者。如文所謂諸法如
實相。是雙明一切亦權亦實。例如不淨觀。亦實亦
虗。云云不淨下引例。假想故虗。治欲故實。秪此一觀。是實是虗。何妨一法。亦權亦實

切法非權非實者。文云非如非異。又云。亦復不行
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非虗非實。如實相
也。
若一切法皆權。何所不破。縱令百千種師。一一
師作百千種說。無不是權。如來有所說。尚復是權。
況復人師。寧得非權。如前所出。悉皆權也。
若一切
法皆實者。何所不破。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但
一究竟道。寧得眾多究竟道耶。
若一切法亦權亦
實者。復何所不破。一切悉有權有實。那得自是一
途。一一法中。皆有權實。不得一向權。一向實也。

一切法非權非實。復何所不破。何復紛紜。強生建
立。佛雖能於此不可說法。方便能說。而眾生不堪。
若發軫單說此法取眾生者。即不能得也。故言不
可說不可說也。
且置此事。以自行權實。共別教權
實。共取眾生者。大機利者直得。鈍者曲得。小機利
鈍俱不得。葢華嚴意也。
復置此事。單用三藏權實
[002-0651b]
取眾生者。大機利鈍者密得。顯不得佛初成道。第二轉法輪。陳
如一人證初果。八萬諸天證無生法忍。二乘不知。故云密得。小機利鈍者。但保

於證。取亦不得。葢三藏意也。
復置是事。合用四種
權實共取眾生者。大機利鈍者曲直俱得。小機利
鈍者保證。俱不得。葢方等意也。
復置是事。捨三藏
權實。用三種權實共取眾生者。大機利鈍俱得。小
機利鈍保證。俱不得。葢般若意也。
復置是事。捨三
種權實。單用圓教自行權實取眾生者。大小機利
鈍俱得。葢法華意也。如來智慧。靡所不達。明照時
宜。用與可否。故釋品云。方者。諸方法也。便者。善巧
用也。巧用方法取眾生皆得。是故殷勤。稱歎方便
此約前四時三種法用。不能至實。故但成於初義釋品。若至法華。縱名法用。亦成秘玅之法用也。即可以
用釋今經品。則方法之名。昔日通四。今無復三


又華嚴論教。但是滿字。論時。但是乳。論法。是一自
行。一化他。若對人。但是菩薩。二乘聾啞。若依今經
文。未曾向人說如此事。


約三藏者。若論教。唯是半字。若論法。是一種化他。
若論時。即是酪。若依今文。住立門外。著弊垢衣。執
除糞器。二乘人耳。


約方等。若論教。對半論滿。若論時。竝酪明酥。若論
法。有三種化他。一種自行。若依今文。心相體信。入
出無難。


約般若。若論教。帶半論滿。若依時。挾生而熟。若依
法。則有二種化他。一種自行。若依今文。出內取與。
[002-0651c]
皆使令知。


約法華論教。廢半論滿。若論時。純是醍醐。若論法。
唯有自行。若依今文。開權顯實。此實我子。我之所
生。我實是父。付以家業。授記作佛。前教不說者。今
皆發之。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故是自行之權。
故言方便品僭補曰。經前品旨。文句有略解。廣解。料揀等。此但撮其要。不能具錄。智力
有餘者。宜自撿之


△二正釋經文。從此品下。訖分別功德品十九行
偈。或至偈後現在四信弟子文盡。凡十五品半。是
正說分。若作兩正說。從此下。訖授學無學人記。凡
八品。是迹門正說。今且逐近。就迹門正說八品中。
初方便品。更為兩。一略開三顯一。二廣開三顯一。


○略更為二。初略開三顯一。二騰疑致請。略中有
長行。有偈頌。長行中又為二。一寄言歎二智。二絕
言歎二智。若不措言。則無能知者。雖復稱揚。言不
能盡。寄言為二。一歎諸佛權實。二歎釋迦權實。諸
佛道同。是故俱歎。上光照他土。彌勒橫問。文殊引
古。大眾豎聞。正表於此。故發軫定起。即明諸佛道
同也。就歎諸佛文為三。一雙歎。二雙釋。三雙結。就
雙歎中。先經家提起。次正歎。
今初。】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


【爾時者。文殊問答巳竟。佛從定起之時也。佛常在
定。何故言起。此有所示。往古諸佛說此經時。必前
入無量義。即入法華。今佛亦爾。此示世界悉檀。哀
[002-0652a]
從定起。冥真達俗。二俱審諦。說必不謬。增長物信。
此示為人悉檀。哀從定起。佛寂而常照。尚須入定。
方乃說法。況復散心。妄有所說。此是對治悉檀。哀
從定起。入定緣理。安心實相。出定令他。安心實相。
此是第一義悉檀。哀從定起。安此四法。故言安詳
而起也。
告舍利弗者。小乘中智慧第一。將欲因其
破小智。顯大智。開權顯實。此乃經家提起之文。法
華論云。佛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動。如實智觀。從三
昧而起。現如來得自在力故。如來入定。無能驚忤
故。論與今義相應。第一義悉檀。出過世間。故無能
驚忤。四悉檀無障礙。故得自在。
跏趺坐者。古往微
塵恒沙諸佛。及弟子。盡行此法故。又跏趺起惡覺。
尚生他敬心。況入深境界而不適悅天人耶。又非
世受用法。不與外道共。能破魔軍煩惱故。又能生
三種菩提道故也三種菩提者。一性淨菩提。二離垢淨菩提。三究竟菩提


△次正歎二智中二。先歎實。】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實者。諸佛智慧也。非三種化他權實。故言諸佛。顯
自行之實。故言智慧。此智慧體。即一心三智。甚深
無量者。即稱歎之辭也。明佛實智。豎徹如理之底。
故言甚深。橫窮法界之邊。故言無量。譬如根深則
條茂。源遠則流長。實智既然。權智例爾。


△次歎權。】


「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002-0652b]


【權智者。葢是自行道前方便。有進趣之力。故名為
等覺巳下是道前。從門入到道中玅覺道中。道中稱實。道前
謂權也此約四十二位因果。論權實也。難解難入者。歎權之辭也。
不謀而了。無方大用。七種方便。不能測度。十住始
解。十地為入。舉初與後。中間難示難悟可知。而別
舉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者。執重。故別破之耳。法身
本意。元以自行權實擬之。無機逃走。故言不知。華
嚴頓照。聾啞瞽聵。故言不知。方等彈斥。保住艸菴。
故言不知。般若轉教。無心悕取一䬸之意。故言不
知。今大機啟發。放光動地。彼此今古。諸佛道同。由
懷疑惑。故言不知。利根菩薩。節節能知。鈍同二乘。
是亦不知也。又方便智慧為門。得入方便智。即是
三教。各各四門。齊教入證也。自有佛智為門。得入
佛智慧。如上說圓因。稱方便品。即是自行觀智為
門。即今經所歎。其智慧門。圓教四門。即其一也圓教
四門者。具如止觀。即教智行理。言即其一者。謂智慧為門也。自有實為門。入方

便智。雙照二諦。即其義也以實為門。入方便智。雙照二諦者。即此經開顯
之後。從體起用。即權即實也

△二雙釋諸佛二智。】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名稱普聞。」


【佛曾親近。至盡行道法。是釋諸佛實智。良由外值
佛多。稟承至要。故實智甚深。良由內行純厚。盡行
道法。故實智無量。無量。則釋橫廣。甚深。則釋豎高
也。
勇猛精進二句。是釋諸佛權智。其智慧門。難解
難入。良由勇猛精進。能入難入之門。既入門巳。澤
[002-0652c]
被無疆。物欽勝德。故名稱普聞。
亦可分句。勇猛精
進能入法門。即釋權智深。名稱普聞。即釋權智廣。
觀權文。無深廣之語。例實智。此義則成例實智此義則成者。
以即實之權。權即實也

△三雙結諸佛二智。】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稱理究竟。故言成就。到彼岸底。故言甚深。此結成
實智也。稱機適會。故言隨宜。非七方便所知。故言
難解。此結成權智也。
有時解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結自行權實。隨宜所說意趣難解。結化他權實
諸佛權實二智竟

△二歎釋迦權實二智。文亦為
三。初雙歎。次雙釋。後雙結。
今初。】


「舍利弗吾從成佛巳來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吾從成佛巳來。歎實智。若實智不圓。佛道不成。既
云成佛。一成一切成。即是歎實智也。
種種因緣下。
是歎權智。四十餘年。以三種化他權實。逗會眾生。
故言種種因緣也。譬喻者。小乘中以芭蕉水沫為
譬。大乘中以乾城鏡幻等譬。依諸論者。以小乘譬
乳。大乘譬醍醐也。廣演者。能於一法。出無量義也。
無數方便者。即七種方便也。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者。說散十善。離三途著。說淨十善。離欲界著。說三
藏。離見思著。說菩薩法。離涅槃著。說佛法。離順道
法愛著。
△次雙釋二智。】


「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巳具足。」


【如來半句。即是釋實智。從真如實相中來而得成
[002-0653a]
佛道。故名如來。即釋成實智也。
方便。即是釋權智。
由於方便善巧。故能種種因緣。
知見波羅蜜者。即
是雙舉權實知見也。一切種智名實知。佛眼名實
見。道種智名權知。法眼名權見。悉到事理邊底。故
名波羅蜜。
皆巳具足者。權實悉究竟也。若不作雙
釋之意。那忽言皆巳。皆巳者。雙釋意顯也。
△三雙
結二智。】


「舍利弗如來知見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如來知見。如前說。廣大明橫。深遠明豎。如此實智。
非橫非豎。寄言往歎。論其橫豎。照無限極。如函大
葢大也。
無量無礙下。即是結權智也。自行之權。道
前方便。約諸法門。故知是結權智明矣。實智無若
干也。無量。即佛地四等也。無礙。即佛地四辯也。能
於一辭一義。旋出無量。樂說不窮。比別通菩薩。如
甲上土方地。力。即十力。畏。即四無所畏。禪。盡禪之
實相。定。即首楞嚴定。三昧。即王三昧。深入無際者。
結成豎深。成就一切未曾有法。結成橫廣一寄言
歎竟

△二絕言歎三。
初舉絕歎之由。】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悅可眾心。」


【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者。即舉權也。
言辭柔
輭悅可眾心者。舉實也。何以得知。上見他土說頓
云。其聲清淨。出柔輭音。下身子領解云。聞佛柔輭
音。深遠甚微玅。據前後兩文。知是舉實智也。
前歎
中。前實後權。今何意前權後實。明前欲寄言。故從
[002-0653b]
實而舒權。今欲絕言。須卷權歸實耳。
△次指絕言
之境。】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取要言之。是指實境。要者。莫過于實也。無量無邊
未曾有法。是指權境。
又舉要是創指之端。無量無
邊。是指權。未曾有法。是指實。言此二法。佛悉成就。
修道得故。此那可說。若單明一事。不應言悉。既雙
指權實。其意明矣。
△三正絕言歎為二。
初絕言
歎。】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明此法深寂。言語道斷。體不可說。故止而歎之。設
慈悲為說。聞不能解。傷其善根。是故止也。
△二釋
止歎之意為兩。一就佛是無上人。成就修得無上
法故。不可說。】


「所以者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就佛成就下。明上人權實橫滿不可說。從唯佛與
佛下。明上人權實豎深不可說。
成就對不成就。乃
至難解對不難解。即是橫明成就修道得故。故不
可說。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者。初中分獲。未盡其源。
如十四夜月。光用未普。獨佛與佛。究竟邊底。如十
五夜月。體無不圓。光無不徧。如此豎深。修道得故。
故不可說。
△次明甚深境界不可思議故不可說。
有二。初一句略標權實章。如文。】


「諸法實相。」
[002-0653c]


僭補曰。諸法實相一句兩向。向前。即屬前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也。向下。即是標權實章門。所
謂諸法如是相等十如之文。釋此一句也

△次十句廣釋權實相。】


「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本末究竟等。」


【今作四番釋。一約十法界。二約佛法界。三約離合。
四約位。經云諸法。故用十法界釋也。經云佛所成
就第一希有之法。故用佛法界釋也。經云止止不
須說。我法玅難思。故用離合釋也。經云唯佛與佛
乃能究盡。故用位釋也。


一約十法界者。四聖六凡。是為十界。世出世間。數
不出十。一一界中。雖復多派。不出十如。十如者。謂
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三塗。表
苦為相。定惡聚為性。摧折色心為體。登刀入鑊為
力。起十惡為作。有漏惡業為因。惡愛取等為緣。惡
習為果。三惡趣為報。本末皆癡為等。三善道。表樂
為相。定善聚為性。升出色心為體。樂受為力。起五
戒十善為作。白業為因。善愛取為緣。善習為果。人
天趣為報。初後相在為等。二乘界。表涅槃為相。解
脫為性。五分為體。無繫為力。道品為作。無漏慧行
為因。修出世善法為緣。四果為果。方便土為報。前
後相在為等。菩薩佛界者。緣因為相。了因為性。正
因為體。四弘為力。六度萬行為作。智慧莊嚴為因。
福德莊嚴為緣。三菩提為果。大涅槃為報。圓融無
礙為等。又如地獄界。當地自具相性本末。亦具畜
生界相性本末。乃至具佛法界相性本末。無有缺
[002-0654a]
減。阿毗曇毗婆沙第七云。地獄道。成就他化天法。
即是其例。餘九法界亦如是。當知一一界。皆有九
界十如。若照自位九界十如。皆名為權。照其自位
佛界十如。名之為實。一中具無量。無量中具一。所
以名不可思議。
言自位者。雖明十界。界界各十。且照當界。以九為權。以一為實。故須
結云。一中無量。一界具十。一一十如。若自若他。若因若果。在一心故。故云無量中一。一中無量。不可以一
說。不可以多說。不可以權說。不可以實說。因果。善惡。空有。大小。凡聖。漸頓。開合。心法。依正。一多自在。一切
諸法悉皆如是。是知譚法界者。未窮斯玅。致使惑果事而迷因理

○僭補曰。若照自位九界為權。佛界為
實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各具三千法門。但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為易修觀故。但觀心法三千。故云自
位也

須知一中無量。凡夫雖具。絕理情迷。二乘雖具。
捨離求脫。菩薩雖具。照則不周。名不了了。如來洞
覽。橫豎具足。
先重立境云。一中無量。凡夫絕理等者。自鄙無分。故云絕理。隨想異見。故
云情迷。既絕且迷。徒具何益。二乘等者。即二教二乘。煩惱即真。捨而不觀。避空求空。反資小脫。菩薩等者。
藏通照六。別照次第。故云不周。皆迷巳界。不達佛界。不了了言。尚該十地。故今應指別地及因。橫豎具足
者。一中無量為橫。無量即一為豎。多一相即。故云具足

唯獨自明了。餘人所
不見。不可宣示。止止絕言。其在此耳。


二約佛法界釋者。佛界非相非不相。而名如是相。
指萬善緣因。故下文云。眾寶莊校。即其義也。佛界
非性非不性。而名如是性。指智慧了因。故下文云。
有大白牛也。佛界非體非不體。而名如是體。指實
相正因。故下文云。其車高廣也。佛界非力非不力。
而名為力。指菩提道心。慈善根力等。故下文云。又
於其上。張設幰葢也。佛界非作非不作。而名如是
作。指任運無功用道。故下文云。其疾如風也。佛界
[002-0654b]
非因非不因。而名如是因。指四十一位。故下文云。
乘是寶乘。遊於四方也。佛界非緣非不緣。而名如
是緣。指一切助菩提道。故下文云。又多僕從。而侍
衛之。佛界非果非不果。而名如是果。指玅覺朗然。
圓因所尅。故下文云。直至道場也。佛界非報非不
報。而名如是報。指大般涅槃。故下文云。得無量無
漏。清淨之果報也。佛界非本非末。而言本末。本即
佛相。末即佛報。是自行權也。佛界非等。非不等。而
名究竟等。指於實相。故標章云實相。是自行之實
也。即實而權。故言本末。即權而實。故言為等問。此中佛
界。與前十中佛界何別。答。前則在迷在因。通悟通果。今乃唯果。不通因迷。故一一法。皆用雙非。非相非不
相。雖出雙非。意存三諦。下九準知。乃至本末究竟等也。如是方名究竟佛乘。是故皆以大車文結。此則於
今品文。是佛果家之諸法實相。於彼譬說。即至道場之莊嚴大車。於彼宿世。即極果佛之開權寶渚。於彼
本門。即久成佛之所契玅法。若正宗可識。豈迷流通。一句一偈之言。彌可信也。三德三軌之說。皎若目前。
若得此意。廣演於八年。不出乎一念。經五十小劫。詎動於剎那。例知一代逗機。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
矚目。法界根性。覽而易通。隨宜所說。咸指藏理。此是如來自行權實。最為

無上無上相。乃至無上果報。橫廣豎深。而無有上。
故標章云。諸法實相也。例亦應言諸法實性。實體。
實力。乃至應言實究竟等。但略舉一而蔽諸耳。如
來徧照。橫豎悉周。如觀掌果。秖為凡夫如雙盲。二
乘如眇目。菩薩夜視朦朧不曉。不可得說。止止絕
言。其意在此耳。


三約離合者。若佛心中所觀十界十如。皆無上相。
乃至無上果報。唯是一佛法界。如海總萬流。千車
[002-0654c]
一轍。此即自行權實。若隨他意。則有九法界十如
相性等。即是化他權實。化他雖復有實。皆束為權。
自行雖復有權皆束為實。此即自行化他權實。隨
他則開。隨自則合。橫豎周照。開合自在。雖開無量。
無量而一。雖合為一。一而無量。雖無量一。而非一
非無量。雖非一非無量。而一而無量。唯佛與佛。乃
能究盡。凡夫則誹謗不信。二乘則迷悶不受。菩薩
則塵杌未明。為此義故。止止絕言。


四約位者。如是相者。一切眾生皆有實相。本自有
之。乃是如來藏之相貌也。如是性。即是性德智慧。
第一義空也。如是體。即是中道法性之理也。是為
三德。通十法界。位位皆有。
若研此三德。入於十信
位。則名如是力。如是作。入四十一地。名如是因。如
是緣。若至佛地。名如是果。如是報。
初三名本。後三
名末。初後同是三德。故言究竟等。
初位三德。通惡
通善。通賢通聖。通小通大。通始通極。雖在惡而不
沉。雖在善而不升。雖在賢而不下。雖在聖而不高。
雖在小而不窄。雖在大而不寬。雖在始而非新。雖
在極而非故。故是不可思議。不可得說。止止絕言
耳。


復次三德究竟等者。十界相性。權實開合。差別若
干。以平等大慧。如實觀之。究竟皆等。
若迷此境。即
有六界相性。名為世諦。若解此境。即有二乘相性。
名為真諦。達此非迷非解。即有菩薩佛界性相。中
[002-0655a]
道第一義諦。若以此慧等於俗諦。俗諦非迷。等於
真諦。真諦非解。非解非迷。雙非迷解。但名平等。若
雙照者。權即是實。實即是權。雖二而不二。亦名究
竟等也。
○又權實不二之境。七種方便。不能以不
二智。等不二境。唯有諸佛。以不二智。等不二境。故
言究竟等。
○又今大乘機動。不明九界性相。直說
一切性相。悉入佛界性相。昔教不說。謂昔不與今
等。今教說。知昔與今等。故言究竟等。
○初約惑解
等。次約人等。後約教等。說此甚廣。記者不能委悉
耳。


南嶽讀此文。皆云如。故呼為十如也。天台依義讀
文。凡有三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報如。二
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報。三云相如是。性如
是。乃至報如是。若皆稱為如者。如名不異。即空義
也。若作如是相等。點空相性。名字施設。即假義也。
若作相如是等。如於中道實相之是。即是中義也。
分別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為言。空即假中。約
如明空。一空一切空。點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
論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縱不橫。
名為實相。此之十如。乃十界上因果之法。一法界
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
則百法界。千如是。九界為權。佛界為實。細論各具
權實。然此權實。不可思議。乃是三世諸佛二智所
依之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故荊溪云。
[002-0655b]
的指玅境。出自法華。正指此也初歎二佛二智長
行竟

△次偈頌。有二十一行為兩。初十七行半。頌
長行歎二智。後三行半。頌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


前又二。初四行頌寄言歎。後十三行半。頌絕言歎。
夫偈頌長行。互有廣略者。令義易顯耳。長行二佛
權實各歎。表化緣異故。頌中二佛合歎。示二智理
同故。
初寄言中又二。初兩行合頌二佛二智。後二
行。合頌二佛釋歎結歎等也。
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無能測量者。」


【初世雄不可量一句。合頌上二佛實智。
次諸天下
三句揀人。
次佛力無所畏下一偈。合頌上二佛權
智也。力無畏等。頌諸功德是頌權智。餘法者。即指
化他之權。是實智之餘助耳。正頌上種種因緣
。言頌開合者。此有三異。一上舉人。又標法。故云

諸佛智慧。今但頌人。將人以美法。故云世雄。二者。
上開歎。今合歎。以法別故須開。以人總故須合。三
者。上云一切二乘不知。今言一切眾生類不知。

後二行。合頌二佛釋歎結歎之意也。】


「本從無數佛我巳悉知見。」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頌上諸佛釋歎。佛曾親
近百千諸佛。盡行道法之文也。
甚深微玅法。頌上
結歎實。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
難見難可了。頌上
結歎權。意趣難解也。
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巳。頌
[002-0655c]
上釋迦釋歎知見波羅蜜。皆巳得具足。上二句舉
因具足。次道場得成果一句。舉果具足。
我巳悉知
見一句。頌上結釋迦二智。如來知見廣大之文也。
初四行頌寄言歎竟
△第二有十三行半。頌上絕
言。文為五。初半行如是大果報。即頌不思議境。】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但舉初後。中間略可知。義字。兼頌究竟等也。大與
種種。如玄義中說但舉初後者。仍先舉後二。却舉初二。故先云大果報。次云性相
義也。義字等者。義謂義理。秪一究竟之言。有三諦三觀義理也。大與種種等者。具如玄文

△第
二半行。追頌取要言之佛悉成就也。】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第三半行。追頌上止不須說也。】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實相非方所。故不可示。非言語道。故云言辭相寂
滅。
△第四頌舉不知之人。有十行半。文為八。初半
偈總揀不入者。即七方便也。】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次二句。揀能入者。即圓教十信。故云信力堅固
者。】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僭補曰。七方便。借藏教七賢位。名法華七方便。一兩教二乘。二兩教菩薩。三別教十信。四十住。五十行。六
十迴向。七圓五品是也。問。圓十信。未證法身。何以非方便。答。此品初。佛從定起。即歎二佛二智。無有知者。
今偈云。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即圓教十信。故言信力堅固者。長行唯佛與
佛知。頌中明十信知。互舉耳。據此偈。佛金口親許圓十信知。豈可雷同前三教。判入方便耶。以信隣初住。
[002-0656a]
即斷惑證真故也。華嚴經云。一切世界諸羣生。少有欲求聲聞乘。求獨覺者轉復少。趣大乘者甚難遇。趣
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甚難。法華舉七方便。與圓十信較量。華嚴舉三乘。與圓十信較量。皆許十信
能信此法。其義一揆。可互相印證也

△三一行半。揀二乘不知。】


「諸佛弟子眾其力所不堪。」


【△四一行。舉身子不知。】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五一行半。舉諸大弟子。】


「正使滿十方亦復不能知。」


【△六二行舉支佛。】


「辟支佛利智莫能知少分。」


【△七二行半。舉發心菩薩不入。】


「新發意菩薩不能知佛智。」


【發心語通。或可六度菩薩。三僧祗未斷惑。名為發
心。或可指上人天中。自攝得六度。而發心之語。別
擬通別等發心也。
△八一行。揀不退菩薩亦不知
也。】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通教不退。斷界內惑。是故不知。別教地前。亦有證
位不退。行不退等。亦所不知也第四八段竟
△第
五一行半。頌上難解法。佛能知實相境。】


「又告舍利弗十方佛亦然。」


【無漏不思議者。頌上結要。舉權實所止之境也。甚
深微玅法一句。頌上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我今巳
具得三句。頌上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也。明諸佛道
[002-0656b]
同。同皆究竟。故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釋不
思議者。如如意珠。無毫釐之有。能雨眾寶。實相不
生。能生般若也。
第二十三行半。頌絕言歎竟

十七行半頌長行竟

△後三行半。頌略開三顯一。
文二。初略開三顯一。二騰疑致請。就略開顯為二。
初行半。頌諸佛顯實。次頌釋迦開三。互明一邊耳
今初。】


「舍利弗當知要當說真實。」


【諸佛語無異者。此論諸佛化道是同。次兩句勸信。
後兩句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顯實也。動昔
之執。生今之疑。將非魔作佛。正由聞此語也。佛既
如實語勸信。何事翻疑。為防因疑起謗者。故須勸
信耳。
△次頌釋迦開三。文為三。初一行正明開三。】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


【將明二乘之非。故言逮得涅槃者。
又解。我令脫苦
縛。逮得涅槃。即擬六度菩薩乘。何以知之。修六度
行。即免四趣縛。未能入滅度。三僧祗百劫。乃得涅
槃。逮之言。遠乃及耳。
又六度行。前度他。故言我令
脫苦縛。後取無漏。故言逮得涅槃。此義推之。知是
六度乘也。
又以數推之。下句云。佛以方便力。示以
三乘教。若不指此。將何為三。不應重數二乘為三
乘也。
△次半行。正明三乘是方便。】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次兩句出立三之意。】
[002-0656c]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意是權引。離諸苦故。非為真實。但是方便門耳
略開顯竟

△二騰疑致請。由聞三是方便。故執動
疑生是諸聲聞。聞三乘是方便。所以疑於方便。又聞要當說真實。所以疑於真實。文為
二。一敘疑。二正請決。敘疑又二。一經家敘。二正生
疑。初二。先敘千二百疑。】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千二百人。」


【△次敘四眾疑。】


「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上云三乘皆是方便。敘疑但在二乘者。以其執重
疑深。故偏舉。若至下陳疑中。即云求佛諸菩薩。大
數有八萬。亦皆有疑。故知三乘僉疑。偏舉二乘耳。


△二正生疑二。一疑佛二智。】


「各作是念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從何故殷勤稱歎方便。即是總疑權實二智。從而
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者。是疑實智。有所言說。意
趣難知下。是疑權智。以聞諸佛語無異。要當說真
實。從此生疑。何者。佛昔說三乘智慧。同證不差。但
餘習有盡不盡耳。今忽稱歎如來二智。非我所及。
是故疑佛二智也。
△二疑巳所得。】


「佛說一解脫義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從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下。此是自疑所
得三乘聖道。是真出要。我修此理。亦到涅槃。而今
忽言皆是方便。未知何者真實。故言不知是義所
[002-0657a]
趣。此從上斥三為方便。而生是疑一敘疑竟
△二
正請決。文有三請二止。就前為三止。佛預知三周
得益。前後不俱。故三抑。俟其三請也。
就初請為二。
一長行。二偈頌。長行為二。一陳疑。】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今者四眾咸皆有疑。」


【△二正請。】


「惟願世尊。敷演斯事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二偈頌中。有十一行偈。文為六。初二句頌疑實
智。】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


【△第二三行。頌疑權智。】


「自說得如是諸佛之所得。」


【△第三三行。明三乘四眾有疑。】


「無漏諸羅漢願佛為解說。」


【初一行。上句明羅漢。次句明菩薩。既云涅槃。何以
言菩薩。上云逮得涅槃者。此中稱及。及者。此菩薩
自求涅槃。又以及他。故異二乘。知是菩薩。後二行
明緣覺。出家二眾。及八部等。皆中乘之機也。
△第
四一行半。明身子疑。】


「於諸聲聞眾為是所行道。」


【△第五一行。明佛子疑。】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願出微玅音。時為如實說。」


【△第六二行。總明同疑請也。】
[002-0657b]


「諸天龍神等欲聞具足道。」


【夫偈頌長行。可以意推。如其非頌。即是長出。於義
非急者。不能煩文分擘。故略耳。
△次明二止。恐驚
疑故。】


「爾時佛告舍利弗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二舍利弗騰宿根利。是故更請。】


「舍利弗重白佛言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次佛三止之。護上慢故。】


「佛復止舍利弗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玅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三身子述慧益多。牒疑三請。有二。初長行。】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次偈頌。】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則生大歡喜。」


一略開三顯一騰疑致請竟
△二廣開三顯一。斷
疑生信。有三周。共八品。一從此文。至第二卷。盡迴
向佛道偈止。為上根法說周。二從爾時舍利弗。我
今無復疑悔下。乃至授記。凡四品。為中根譬說周。
三化城喻等三品。為下根因緣說周。亦名理事行。
問。三周為三根人。云何一周。通有三說。若爾。一說
應具三根。答。法說非止逗上中之上。又有中下。從
正略傍。故言逗上耳。餘二周亦如是答意者。許各具三根。法說
[002-0657c]
自被法說中三。餘二亦爾。但說三根。攝九即足。從正略旁者。上根中上根為正。中下是旁。亦應云。具論有
三。且言上耳。若逗上根。上三俱被。但上根為多為正。中下是略是旁。中下三根。為正為旁。亦復如是。夫

眾生心神不定。遇惡緣。轉利為鈍。遇善緣。轉鈍為
利。先世值佛聞法。自有轉下中為上。俱於法說得
悟。自有轉下為中。聞譬說得解。下者不轉。三周乃
了。如此轉根。譬三刀斫木。利一。中二。鈍者三下。利
鈍之名不失。木斷之處是同譬者。刀如根。木如惑。執者如機。佛令其斫。
受教如聞法。運斫如用觀。木斷如證。曾磨如轉。遇磨不同。故有利鈍。問。三根入初住。

有利鈍不。答。真修體顯。則無差降。問。若爾。初住巳
上。更起緣修。有優劣不。答。此同位人。無復勝負。真
修體融。寧得有異耶。


問。經中多明菩薩為上根。緣覺中根。聲聞下根。若
言菩薩上根。應併在法說中得悟。緣覺併在譬說
中得解。聲聞併在於因緣中得悟耶。然經中一往。
判出三根。至於悟解。義未必然。今經但見聲聞得
解。不見支佛者。支佛是中根。既值佛出世。入聲聞
數。隨根得悟。故不別標緣覺耳。故身子請偈云。其
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依此文。即知緣覺入四眾
中攝也。又法師品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求聲聞者。求支佛者。豈無緣覺得解耶。舊云。菩薩
是上根。不必皆利。從多為上。而執心易轉。原其域
懷求佛。但執過三百巳。即求近果。此疑易悟。三根
菩薩。同在法說得解。上者或在略說。中者或在廣
說之初。下者與身子齊。今明菩薩語通。但使發大
[002-0658a]
心。悉是菩薩。何必併是利根。及身子尚少。豈得初
周之初。巳併得悟。若爾。流通壽量。何意有諸菩薩。
節節得悟無生忍者。發菩提心者。舊云。壽量中悟。
皆是法身。增道損生。今言不爾。有六百八十萬億
那由他恒河沙人。得無生法忍。此人始得此忍。當
知壽量之前。未是法身。故知菩薩得悟。不可局在
初周之初也。


問。菩薩得悟。通於始終。二乘得悟。亦應至後。答。三
周定父子天性巳竟。則皆名菩薩。設在後悟。同名
菩薩悟也。


問。若三乘同悟。何意但見聲聞領解。其二則無。答
今明無佛出世。名獨覺。聞佛說十二因緣法。名緣
覺。既入聲聞數中。得悟領解。皆不別出。大意可見。
身子迦葉等。悉是中乘根性。故聲聞領解。兼得緣
覺。無勞別出也。又四眾中。有發緣覺心者。其人得
悟。即不一也。信解品云。密遣二人。追捉將還。即是
其義。菩薩不領解者。聲聞之教。不明得佛。今經開
其歸大之路。自恐解謬。故對佛述解菩薩不爾。故
無領解。又其意有二。一菩薩本意求佛。設有異執
而執輕。終歸取佛。無有不得之慮。今聞三周之說。
但是正其觀慧。故不須領解。二菩薩悟大。處處有
文。二乘作佛。始自今教。逐要流傳。故略菩薩領解。
梵文或有。漢略不書耳。


問。若同皆領解。何故聲聞得記。不見緣覺菩薩受
[002-0658b]
記。此亦三意。一者。昔明二乘入正位。不能發心。何
由得記。今既悟大。欣斯別決。故為記劫國也。菩薩
發心求佛。行成自滿。故不欣急求佛。亦不促授。又
前教處處授菩薩記。此是恒說。逐要傳譯。如前云
云。
僭補曰。逐要傳譯。如前云云者。即此三意中第一意。為聲聞授劫國記。即是逐要。菩薩授記。乃是恒
說。非此所急。況迹門流通。調達龍女皆授記。何云不授。即如次所引二菩薩亦有別

記。調達龍女。豈非記耶。又法師品云。求聲聞者。求
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咸於佛前。聞法華
經。我皆與授記。當得三菩提。此豈非皆記耶。三二
乘昔來未曾得八相記。故記其劫國。菩薩先巳曾
記。故不重明耳。淺近之記。初住巳得。非菩薩所欣。
菩薩所期。乃是圓極玅覺遠記耳。故壽量品中。始
從發心。訖一生得。玅因斯滿。極果頓圓。此乃授法
身記莂。何謂無記耶。


問。若小悟大。應同授法身記。那得授八相記耶。答
八相是應記。既得應記。知必有本。欲使物知聞。共
結來緣。故與應記耳。又此二乘。若聞壽量。即同損
生。得法身記也。


又明待時不待時。爾前不悟。必待法華悟者。名為
待時。法華前教巳解者。名不待時。何故爾。佛有顯
密二說。若顯說為論。法華之前。二乘未悟大道。要
須五味調熟。會在法華。故云。說時未至故。今正是
其時。決定說大乘。此即待時也。若密教為論。未必
具待五味。在法華方會。爾前密有入者。故名不待
[002-0658c]
時。此乃大判時不時。若就三周。亦是待時不待時。
迹本二門。亦是待時。不侍時。致有前後悟入。即此
意也僭補曰。應在三周前後得記者。是待時也。不在三周之數。前後密得者。是不待時也。又迹
門是待時。本門是不待時也


問。有一種根性。非密非顯。二時不攝者。應是失時。
永不得悟耶。答。餘經或謂此為失時。今經不爾。此
人雖於密顯兩時不悟。雖生滅度之想。而於彼土。
得聞是經。故無失時。乃是待彼土之時耳。問。五千
起去。應是失時。答。此等應以如來滅度後。弘經人
受益也。


問。身子初周。為四眾三根請。譬周為中下請。云何
言佛各為三根人。三周說法耶。答。此語不便。請則
普請。說亦普說。但上根智利。聞法得悟。中根處中。
聞譬得悟。下根居下。聞三得悟。汝當隨義。云何隨
語。


問。宿世是過去事。法譬是當現事不。答。經無文。義
推應爾。引三歸一。三望一。一則是當。舉事為譬。譬
即是現。準後望前。應如所問。
僭補曰。三周差別之義。文句有十種料揀。
廣大精微。無疑不破。此但略撮其要。以便好略之機。不能具錄。有志樂多聞者。宜自撿之


△初周法說。文為五。一從殷勤三請下。訖卷。正是
法說。二從第二卷初。訖偈頌。是身子領解。三從吾
今於天人下。訖佛所護念。是佛述成。四從汝於來
世。訖宜應自欣慶。是與授記。五從四眾。訖盡迴向
佛道。是四眾歡喜。今初法說。有長行偈頌。長行為
[002-0659a]
三。一許。二受旨。三正說。許文為三。一順許。二誡許。
三揀許。
今初。】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巳殷勤三請。豈得不說。」


【△二誡許。】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諦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修慧。大經明四
善法。為大涅槃因。一善知識如來也。餘者可解大經
四善法者。德王品釋十功德中云。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聽聞正法。三者思惟其義。四者如說修行。唯此四
法。是涅槃因。若言苦行是涅槃因。無有是處

△三揀眾許。】


「說此語時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五千在座。故如來三止。今將許說。威神遣去。故名
揀眾。五濁障多名罪重。執小翳大名根深。未得謂
得。名上慢。未得三果。未證無學。有如此失者。謂障
執。慢。三種之失也。而不制止者。上聞開三顯一。言
略義隱。猶未生謗。足作繫珠因緣。去則有益。若聞
廣開三顯一。乖情起謗。住則有損。是故不制止也。
此眾無復枝葉者。枝葉細末。不任器用。此等執方
便之方便方便之方便者。四果是方便。更於煖頂妄計為極。是執方便之方便也。於
大非器。大品云。攀拊枝葉。棄於根本。是人為不黠。
即是此義也。退亦佳矣者。既以小自翳。復妨他大
光。今退無謗法之愆。復無障他之過。故云佳矣。上
枝葉未去。如來三止。貞實願聞。故身子三請。師弟
鑒機。非徒靳固也。


問。佛大慈悲。何不神力使其住而不聞。如華嚴中
[002-0659b]
聾啞。何不增狀毒鼓。如喜根勝意。答。各有所以。華
嚴末席。始開於漸。未破小執。故在座而隔。今諸佛
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正欲滅化城。破艸菴。宜須揀
遣。若去住俱謗。宜如喜根強說。今去則有益。那忽
令住。住則有損。那忽不遣。喜根以慈故強說。如來
以悲故發遣。問。五千在座。即不蒙益。去有何益。答。
此非當機。是結緣人耳。巳如上說。昔大通佛時。亦
有無量眾生。心生疑惑。世世與師俱生。今皆得度。
此人亦爾。說大經時。萬五千億人。於是經中。不生
信心。是人於未來。亦當得信。例此。益在不久。金光
明中。時閻浮提有二種人。亦斯例意。
○汝今善聽。
即結許也。
毒鼓者。大經云。譬如有人。以毒塗鼓。於大眾中。擊令出聲。聞者皆死。鼓者。平等
法身。毒者。無緣慈悲。打者。發起眾也。聞者。當機眾也。死者。無明破也。今世惑破近死。正當當機人也。來世
惑破遠死。此五千等。雖非當機。亦聊作繫珠因緣耳。金光明第七云。二種人者。一者深信大乘方等。二者
毀訾。不生信樂不生信樂者。亦得結緣。故引為例

○喜根勝意者。諸法無行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言。世尊。
師子吼鼓音王如來滅度之後。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直端正。不壞威儀。不捨世法。爾
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其喜根法師。於眾人前。不稱讚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所
謂一切法性。即是貪欲之性。貪欲性。即是諸法性。嗔恚性。即是諸法性。愚癡性。即是諸法性。其喜根法師。
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嗔癡。以無嗔癡因緣故。逮得法忍。
於佛法中。決定不壞。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
色定。行十二頭陀。世尊。是勝意比丘。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世尊。後於一時。勝意菩薩。入聚落乞
食。悞至喜根弟子家。見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讚少欲知足細行。說無利語過。讚
歎遠眾。樂獨行者。又於居士子前。復說喜根法師過失。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是雜行者。說婬
欲無障礙。嗔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一切諸法。皆無障礙。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即語勝意比丘。大
[002-0659c]
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勝意言。居士。我知貪欲。是煩惱。居士子言。大德。是煩惱。為在內。在外耶。勝意比丘
言。不在內。不在外。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
說若垢若淨。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是人以不
學入音聲法門故。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於梵行音聲則喜。於非梵行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
聲法門故。乃至爾時喜根菩薩。於眾僧前。說是諸偈云。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
道。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癡。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門。平等無有
異。凡夫聞怖畏。去佛道甚遠。貪欲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是人為貪欲。將入於地
獄。貪欲之實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謂是無相。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
導。乃至說是諸偈法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八千人。漏盡解脫。即時地裂。勝意比丘。墮大地獄。以
是業障罪因緣故。百千億那由他劫。於大地獄。受諸苦毒。從地獄出。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若干百千劫。
乃至不聞佛之名字。自是巳後。還得值佛。出家學道。而無志樂。於六十二萬世。常返道入俗。亦以業障餘
罪故。於若干百千世。諸根闇鈍。世尊。爾時喜根法師。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有國名寶莊嚴。於中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勝光明威德王如來。應供。正徧知。今現在彼。其勝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
入如是法相門時。受如是苦。分別苦。顛倒苦。是故若發菩薩心者。若發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業障罪不
欲受如是苦惱者。不應拒逆佛法。無有處所。可生瞋癡。佛告文殊師利。汝聞是諸偈。得何等利。世尊。我畢
是業障罪巳。聞是偈因緣故。所在生處。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巧說深法。文殊師利。為誰力故。能憶如是無
量阿僧祇劫罪業因緣。世尊。諸菩薩有所念。有所說。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從
佛出故


僭補曰。按諸法無行經。喜根勝意二菩薩所說之法。勝意是藏教事六度菩薩。斷煩惱而證菩提。喜根是
一乘圓教大菩薩。以三毒之性。即諸法實性。一相無相。是諸法實相。勝意以著相故謗喜根。即是謗法華
經。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亦是謗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亦是謗十法界十如因果
權實之法。本末究竟。皆與實相等。以謗大法故。生身陷地獄。從地獄出。復得人身。又若干劫。受諸罪報。謗
法之罪。經有明文。所謂謗斯經故。獲罪如是。讀之。令人心悸毛豎。所以佛稱種智。修假多聞。雖學三乘權
教。依之修證。而一乘大法。不可不學。所謂自行權。本為實也。凡業是經者。喜根所說之法。當深究研窮。而
[002-0660a]
即之於心。勝意著相謗法。前車既覆。後之來者。宜痛誡也


△第二受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如文一許二受旨竟
△第三正法說。文為二。一明
四佛章。廣上諸佛權實。二明釋迦章。廣上釋迦權
實。上句逗少。是文略。總云諸佛。是人略。但開三顯
一。是義略。此中章句多。是文廣。明五佛。是人廣。明
六番。是義廣。六者。一歎法希有。二說無虗妄。三開
方便。四示真實。五為五濁施權。六揀偽敦實。歎法。
令生尊重。說無虗謬。止其誹謗。開方便。使莫執小。
示真實。使其悟大。舉五濁。示必施三。揀偽。要顯真
實。於五佛章中。一一應備六義。而前後互出不具
足者。葢如來巧說。使略而無闕。詣而不煩文耳。初
四佛章二。一總明諸佛。二列三世。總章應具六。今
但四。一歎法。二無虗妄。三開方便。四示真實。闕二
義者。指後文也。
今初。】


「佛告舍利弗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


【歎法中。法譬雙歎。時乃說之者。諸佛同出五濁。必
前施三。如今世尊。四十餘年。始顯真實。久久稀疎。
故言時乃說之。久不說者。為人不堪故。時未至故。
五千未遣故。今人巳堪。時巳至。五千巳去。決定說
大乘。故言時乃說之。優曇華者。此言靈瑞。三千年
一現。現則金輪王出。表三乘調熟巳後。方說玅法。
授法王記。又隔跨酪生酥熟酥三味巳後。乃說醍
[002-0660b]
醐。觀心者。觀心即中名為瑞。此觀通一切法至實
相名為靈法譬雙歎者。法喻蓮華。此云優曇者。乃是優曇蓮華。非尋常蓮華也
△第
二勸信無虗妄法。】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虗妄。」


【不虗妄者。此理至深。理與昔異。此言至玅。言與昔
反。此行至普。行與昔乖。此人至勝。勝於昔劣。還指
客作四種之麤。而今皆玅。恐物生謗。故勸信也。信
無虗妄人。說無虗妄法。
△第三施方便文三。謂標。
釋。結。
今初。】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


【初明佛道隨三種機宜說方便。故言隨宜。而佛意
在實。物莫能解。故言意趣難解也。
△二釋。】


「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演說諸法。」


【釋者。舉今佛之權能。釋諸佛之方便。巧慧同故。借
此釋彼。云我以無數方便。謂諸佛施權。亦如我也。


△三是法非思量三句。有兩義。或作結施權。謂佛
意難知。唯佛與佛能了。稟教者謂三。諸佛知一耳。
或作顯實。即是次文。
△第四顯真實。文為五。一標
勝人法。二標出世意。三重徵起。四正顯實。五總結。


今初。】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標人法者。舉無分別法。唯是佛所知佛以無分別
智。解知無分別法。即是顯實法也。
△二標出世意。】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002-0660c]


【出世意者。為兩。初總。次分字。總者。諸佛覺如實之
相。乘此實道。出應於世。秖令眾生。得此實相。唯為
此事。出現於世。曾無他事。除諸法實相。餘皆名魔
事。分字釋者。一。則一實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
故言一也。其性廣博。博五三七九。故名為大。諸佛
出世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有此機感佛。故名為
因。佛乘機而應。故名為緣。是為出世之本意。而今
說三者。為一弄引耳。如人欲取。先當與之。雖說種
種道。其實為一乘。即此義也。
△三重徵起。】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出現於世。」


【重示者。將欲分別。更重提起。為解釋之端。又此大
事。佛所尊重。如釋論中明。父王欲多聞太子名。數
數說之。無有厭足。云云如釋論等者。文初適云。諸佛大事今復徵。云何名諸
佛大事等者。佛所尊重。故數言之。故引為例。云云者。論更有文。亦云如王好施。所生太子。名數數與等
一標勝人法。二標出世意。三重徵起竟

△四正顯
實。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法華論有四
義。一者無上義。除一切智。更無餘事。如經。開佛知
見。為令眾生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二同義。聲聞。辟
支佛。佛性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故。
出現於世。三不知義。謂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
乘故。如經。欲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四為令證不
退轉地。現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眾生入佛知
見故。出現於世。論言次第。初開佛知見為無上。次
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雖明佛智無上。但恐佛獨
[002-0661a]
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雖三乘同有。而二乘不悟。
示其令悟。雖悟而不得不退。故第四令得不退。今
師作四解。不乖論。論句句釋。今一句作四釋。論明
證不退轉地。今作四位釋。論知如來能證實。今作
四智釋。論明同義。今作觀心釋。論明不知究竟處。
今作四門釋。今為顯實。無量法皆一也。一色一香。
無非中道。此義可知。玄義中十玅。則是十種一也。
十玅者。一境玅。境即理境也。謂十如是等境。心佛
眾生。三無差別。不可思議。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
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等是也。二智玅。智
即全境所發之智也。以境玅故。智亦隨玅。函葢相
應。不可思議。經云。我所得智慧。微玅最第一是也。
三行玅。行即所修之行也。以智玅故。智導於行。行
亦隨玅。不可思議。經云。行此諸道巳。道場得成果
是也。四位玅位即修行所歷之位次也。謂十住。十
行。十迴向。十地等諸位。以行玅故。所證之位亦玅。
不可思議。經云。乘是寶乘。遊於四方是也。五三法
玅。三法。即真性。觀照。資成之三法也。真性是理。觀
照是慧。資成是定。此之三法。是佛所證。不可思議。
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是也。
六感應玅。感即眾生。應即佛也。謂眾生能以圓機
感佛。佛即以玅應應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
一月普現眾水。不可思議。經云。一切眾生。皆是吾
子是也。七神通玅天心名神。慧性名通。天然慧性。
[002-0661b]
徹照無礙。名為神通。謂如來無謀之應。善權方便。
稱適機宜。變現自在。不可思議。經云。今佛世尊。入
于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是也。八說法玅。謂
說大小乘偏圓之法。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一
音宣演。不可思議。經云。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
法。言辭柔輭。悅可眾心是也。九眷屬玅。謂佛出世。
十方諸大菩薩。皆來贊輔。或以神通而來生者。或
以宿願而來生者。或以應現而來生者。皆名眷屬。
俱不可思議。經云。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是也。
十利益玅。謂佛說法。一切眾生。咸得開悟本性。入
佛知見。猶如時雨普洽。大地蒙益。不可思議。經云。
現在未來。若聞一句一偈。我皆與授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記是也。佛為一事。依經。且作四一消文。
一者理一。二人一。三行一。四教一。理一有二。一正
釋。二結成。
今初。】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理一復為四意。一約四位。二約四智。三約四門。四
約觀心。
一四位者。諦境不可知見。約於智眼。乃能
知見。二智四眼。不能知見。唯一切種智。佛眼。則能
知見。經云。為令眾生。開佛知見。不論佛果。自知自
見。若偏語佛果。即失眾生。若語眾生。則無佛知見
故。不可偏取。三教行人。雖是眾生。未有佛眼佛智
故。不能知見實相。圓教四位。亦是眾生。又分得佛
眼佛智。則眾生義成。知見義亦成。故寄此四位。以
[002-0661c]
釋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華。表萬善同歸。得入四
位。乘四位華。以趣佛果。故約位顯理也。開者。即是
十住。初破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理。何者。性德之
理。而為通別兩惑之所染著。難可了知通惑謂見思。別惑謂
無明。通別兩惑。同在一念。初心能圓信圓受圓伏。而未能斷。不

名為開隨喜之前。初心圓信。名字位也。圓受。五品位也。圓伏。六根位也。將此凡心。即為伏斷。
故云能也。內加觀行。外藉法雨。助破通別惑藏。顯出真

修性。知見朗然開發。如日出暗滅。眼目有用。故名
為開。緣修破惑。故名使得清淨問。若入初住。方名開者。當知此經。凡
夫絕分。何故論文云為凡夫。答。四釋之中。約智約位唯聖方開。約觀約門。乃通名字。況為令之語。令凡入
聖。結緣之益。準此可知。所以四釋。方顯今意。不妨高位。不棄凡夫。仁王云。入理般

若名為住入理之言。義通深淺。從初立稱。故且云住。住於十住小白華
位也。
示者。惑障既除。知見體顯。體備萬德。顯示分
明。故名為示。即是十行大白位也。
悟者。障除體顯。
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無二趣。攝大乘師云。如理
智。如量智。今理量不二。故名為悟。即十迴向小赤
位也。
入者。事理既融。自在無礙。自在流注。任運從
阿到茶。入薩婆若海。如攝大乘師云。如理如量。通
達自在。如量知見。能持眾德。如理知見。能遮眾惑
於釋悟入。竝引攝大乘者。借別成圓故。釋悟中云。理量不二。釋入中云。理量自在。當知別中無此事也。若
爾。前釋住中。引仁王云。入理名住者。準例借別。亦可十住如理。十行如量。量即理故名住。理即量故名行

即是十地大赤位也。
然圓道玅位。一位之中。即具
四十一地功德。秪開。即具示悟入等。更非異心。但
如理知見。無有分別淺深之相。欲顯如量知見故。
[002-0662a]
分別四位耳。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
既云難易。即知初心與畢竟心。應有明晦淺深之
別。猶如月體。初後俱圓。而有朔望之殊先開中云朔望者。朔。
明也。謂月初明。望。謂相望。即圓滿時。日月相望。月非朔望。寄於朔望。則有虧盈。四位知見。

皆明照實相。而說開入之異耳。


二約四智者。今欲以圓教四智。對於四位。不如般
若中通教釋也。
僭補曰。四智之名。出般若通教。通於三教。今歸一實。則三教俱圓。以
示無淺深故引用也一道慧。見道實性。實性中得開佛知見

也。二道種慧。知十法界。諸道種別解惑之相。一一
皆示佛知見也。三一切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即
悟佛知見也。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相。
種種行類相貌皆識。即入佛知見也初文者。慧因智果。各具別
圓。因果之上。各加種者。故得別名。各加一切。故受果稱。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是也。又道

慧如理名開。道種慧如量名示。一切智。理量不二
稱悟。一切種智。理量雙照為入。此亦約實理無淺
深中。而淺深分別也。


三約圓教四門橫釋四句者。空門。一空一切空。即
開佛知見也。有門。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見也。亦
空亦有門。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見也。非空非
有門。一切非空非有。即入佛知見也。能通則四。所
通則一。開示悟入。是能通之門。所知所見。是所通
之理也。


四約觀心釋者。觀於心性三諦之理。不可思議。此
觀明淨。名為開。雖不可思議。而能分別空假中心。
[002-0662b]
宛然無濫。名為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名為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齊照空假中。名為
入。是為一心三觀。而分開示悟入之殊也。
所以四
種釋者。見理由位。位立由智。智發由門。門通由觀。
觀故則門通。門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見
理。見理故。名為理一也。
△二結成。】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如文初理一竟
△二明人一。】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


【就昔方便。謂教化三乘。理實而言。但化菩薩。如彼
窮子。自謂客作賤人。長者所觀。實為巳子。即是人
一也。
△三明行一。】


「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三乘眾行。名之為諸。為圓故諸。即是一事。此行何
所至到。唯趣佛之知見。即是行一也。
△四明教一。】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圓頓之教。名一佛乘。故序品云。說大乘經。即是教
義也。自別教巳去。皆名有餘之說。即不了義。非佛
一乘。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純說佛法之圓教乘也。
無餘乘者。無別教帶方便有餘之說。無二者。無般
若中之帶二。無三者。無方等中所對之三也。如此
二三皆無。況三藏中三耶四正顯實竟
△五總結。】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如文初總明諸佛章竟
△次三世佛章。各明教一
[002-0662c]
行一。後總論人一理一。在文可見。若當章自作四
一者亦得。而不及總文顯也。菩薩瓔珞經第十三。
明九世佛。過去三世佛。現未亦爾。未來過去佛者。
古佛慈悲。入未來作種種形度眾生者是。未來現
在佛者。當受未來記者是。未來未來佛者。當佛轉
次受記者是。過去準此可知。現在現在佛者。當化
主者是。現在未來佛。次補者是。現在過去佛。古佛
垂迹者是。
△一過去諸佛章又二。初開權。】


「舍利弗過去諸佛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以無量無數方便者。明開權也。
△次顯實。】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明顯實也。例上一佛乘。即是
教一。從諸佛聞法。法被眾生。兼得人一。究竟皆得
一切種智。種智所知。即是理一。能知即是行一。雖
不次第。四一兼足也。
△二未來佛章開顯如文。】


「舍利弗未來諸佛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三現在佛章。正是化主。又三。初標佛出之意。】


「舍利弗現在十方安樂眾生。」


【如諸佛章中。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亦如
是。唯為饒益安樂眾生。而出於世也。
△次開權。】


「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而為眾生演說諸法。」


【△三顯實。】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舍利下。總顯人理也現在佛章。從初即量開權顯實。經舍利弗是諸佛下。即當
[002-0663a]
總文。故前料簡中云。三世佛章。各明教行。後總明人理。若爾。何不秪合著現佛章中為四一文。而用為總
耶。以經文初自云。舍利弗。是諸佛等。故知是總

一明四佛章竟
△第二廣
釋迦章。於六義中。無歎法希有。但有五。一開權。二
顯實。三為五濁施方便。四揀偽敦實。五無虗妄。


今初。】


「舍利弗我今復如是方便力而為說法。」


【我今亦如是。我即釋迦現在。先三後一。如四佛不
異。故言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者。即是五
乘根性欲。過去名根。現在名欲。未來名性。深心所
著者。即是根也。方便者。即隨宜開三乘權法也。

二顯實。】


「舍利弗。如此皆為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佛乘是教一。一切是行一。種智所知是理一。
△第
三為五濁故施權。有二。先標意。】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將舉五濁。先標其意。上巳說諸佛開權顯實。未明
隱實施權。其玅法清淨。湛一如空。尚無帶二帶三
之權。況有單三單五之權。秪為五濁障重。實不得
宣須施單五單三之權。亦施帶二帶三之權。故言
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分別說於帶二帶三之三。及
單五單三之三。
△次釋五濁之相有三。初唱數列
名。】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見濁命濁。」


【△二明體相。
[002-0663b]


如是。


如是者。明體相也。體者。劫濁無別體。劫是長時。剎
那是短時。但約四濁。立此假名。文云。劫濁亂時。即
此義也。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
名。文云。眾生垢重。即此義也。煩惱濁。指五鈍使為
體。見濁指五利使為體。命濁。指連持色心為體。

相者。四濁增劇。聚在此時。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
增劇。饑餓起。愚癡增劇。疾疫起。三灾起故。煩惱倍
隆。諸見轉熾。麤弊色心。惡名穢稱。摧年減壽。眾濁
交湊。如水奔昏。風波鼓努。魚龍攪撓。無一憀賴。時
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墮地。地使有欲。如忉利天
入麤澀園。園生鬭心。是名劫濁相如水奔昏。謂水濁也。光音等者。
世界初成時。此天初下。即第二禪初天。初下人間。身有光明。猶能飛行。無男女根。無所食噉。如是乃至食
林藤。地膚。至粳米等。男女根生。具如俱舍劫章中明。地是惡緣。從緣而說。故云使然。如忉利等者。亦是舉
例。更顯地生欲惡故也。帝釋城外有四園苑。謂眾車麤。雜。喜。諸天欲戰。從麤澀園出諸戰具。須車。出車苑。
若歡喜園。入中生喜。欲界生欲。亦復如是。煩惱濁者。貪海納流。未曾飽

足。瞋蚖吸毒。撓諸世間。癡暗頑囂。過於漆墨。慢高
下視。陵忽無度。疑網無信。不可告實。是為煩惱濁
相。
見濁者。無人謂有人。有道謂無道。十六知見。六
十二等。猶如羅網。又似稠林。纏縛屈曲。不能得出。
是見濁相。
眾生濁者。攬於色心。立一主宰。譬如黐
膠。無物不著。流宕六道。處處受生。如貧如短。名長
名富。是為眾生濁相。
命濁者。朝生暮殞。晝出夕沒。
波轉煙迴。瞬息不住。是命濁相。濁相眾多。不能具
[002-0663c]
說。次第者。煩惱見為根本。從此二濁。成於眾生。從
眾生有連持命。此四經時。謂為劫濁也。


料揀者。問。五濁若障大。華嚴中未除濁而聞法者。
何也。答。此應四句分別。一大乘根利障重。以根利
故。重障不能障。此土華嚴。初聞大乘者是也。二根
利障輕。三根鈍障輕。他方淨土。聞大乘者是也。四
根鈍障重。如此土身子等。除濁方聞大乘者是也。
問。五濁障小不。答。此就小乘。應四句分別。小乘根
利遮輕。障不能障。身子是也。根利遮重。障亦不能
障。央掘是也。根鈍遮輕。亦不為障。槃特是也。根鈍
遮重此則成障。不聞小乘。不得度者是。
央堀魔羅。此云一切
世間現。婆羅門子。母䟦陀羅。幼失父。年十二。色力人相具足。慧辨聰明。師摩尼䟦陀羅婆羅門。通達四毗
陀經。時師暫受王請。留世間現守舍。婆羅門婦。年少端正。於世間現。生愛染心。前執其衣。世間現言。仁今
便是我之母。如何尊處。而行非法。內懷愧悚。捨衣遠避。其婦懷慚。以繩自縊。足未離地。摩尼䟦陀羅。事畢
還家。見婦自懸。以刀截繩。高聲大叫。誰為此事。時婦答言。是世間現。欲行非法。強見凌逼。作如是事。䟦陀
先知此人。有大功德。思惟是巳。語世間現。汝是惡人。毀辱所尊。汝今非復真婆羅門。當殺千人。可得除罪。
世間現奉命。即殺千人。還禮師足。師復告言。更當殺千人。一人一指作鬘。冠首而還。然後得成婆羅門。央
掘即殺千人指少一。見母。即欲殺母。世尊現其前。捨母欲殺佛。佛示現避去。世間現說偈云。住住大沙門。
白淨王太子。我是央掘魔。今當稅一指。世尊答偈云。住住央掘魔。輸汝慧劒稅。我住無生際。而汝不覺知。
乃至世尊向央掘說偈言。汝來央掘魔。出家受三皈。央掘說偈答言。此乘是大乘。說名無礙智。是故我今
日。歸依於如來。乃至世尊歎言。善哉央掘。善來比丘。即成沙門。威儀具足。如舊比丘。爾時十方諸佛。遣大
菩薩曰。今釋迦牟尼佛。與大法將戰。降大師子。度無量眾。乃至央掘問佛。如來言。我住無生際。住解脫地。
云何而復住此娑婆世界。願說因緣。佛告央掘。汝當與文殊師利俱。往十方各過恒河沙世界。一一界中
諸佛。問如是義。猶如鴈王。從此而去。彼一一佛。皆答言。釋迦牟尼佛。即是我身。汝還。當為汝說。央掘與文
[002-0664a]
殊師利。即還本國。具述上事。請佛為答。佛即告言。央掘魔羅。涅槃無生際。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涅槃無生
際。云云。此經有四卷。劉宋求那䟦陀羅譯。但錄其大概耳

○槃特比丘。無多聞性。佛令誦苕帚二字。誦帚
忘苕。誦苕忘帚。一日連誦出曰苕帚。豁然心開。證阿羅漢果


問。自有不在華嚴。不在三藏。而得聞大聞小乘者。
何也。答。此就四教。教教中作四門分別。根利遮輕
者。聞非空非有門入也。根利遮重者。聞亦空亦有
門入也。根鈍遮輕者。聞空門入也。根鈍遮重者。聞
有門入也。兩教四門。約小乘分別。兩教四門。約大
乘分別。細推可解。


若論因果。則二因三果二因。謂煩惱及見。餘三是果。義兼依正。論人
法。一人四法。人謂眾生。法即餘四。
論三障。二報障。
二煩惱障。業在其間二報者。即眾生命。二煩惱者。見亦通得名煩惱故。業在其
間者。煩惱潤業。業能招報。故云其間


論三假。眾生是因成假。命是相續假。相待假可知
眾生下。中論三假門。相待可知者。即劫煩惱見也。劫即長短相待。煩惱違順等相待。見即有無等相待。若
通論各具三假。依正二報。莫不皆從三假而成。今從分別。且別說也。故別對之


問。既言五濁。何者是五清。答。準例邪正。三毒邪是
五濁。正是五清。他方淨土。無邪三毒。則五濁障輕。
此義可知言正三毒者。他方淨土。如阿閦國。亦有女人。無邪欲故。舉一準餘。諸可例識


△三結釋。】


「舍利弗劫濁亂時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第三為五濁釋施權竟
△第四揀偽敦真文二。初
揀真偽。二開除釋疑。初又為二。一若不聞知。非真
弟子。二聞不信受。成增上慢。
今初。】
[002-0664b]


「舍利弗若我弟子非辟支佛。」


【如世弟子。隨順師法。繼嗣傳燈。若不聞不知師之
正法。則無法可順。何謂弟子。如來昔為五濁說三。
汝隨順得涅槃。得聞得知。名為弟子。今五濁既除。
為汝說一。何意不聞不知。不聞者。即不聞教一。不
知者。即不知行一。非真。即非理一。非弟子。即非人
一也。
△二聞不信受成增上慢。】


「又舍利弗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不信成慢者。此敦其使信。何者。汝自謂是後身。身
尚無量。實非後身。汝自謂究竟。猶餘二百由旬。實
非究竟。未得謂得。豈非增上慢耶。真羅漢者。濁除
根利。知非究竟。信真實法。未是後身。不起上慢。知
非究竟。信於究竟。即信理一。無增上慢。即成行一。
信則信教。是為教一。是佛弟子。則人一也。
△第二
開除釋疑。又二。先開除。】


「除佛滅度後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


【除佛滅後。不成增上慢。次所以者何佛滅下。明好
人難得。深經難解。亦不成上慢。若佛在世。正說此
經。不信不受。非真羅漢。成增上慢。若佛滅後。方得
羅漢者。偏執權經。不信圓法。聽許非增上慢。又佛
雖入滅。此經尚在。不信不受。應是上慢耶。即得開
除。佛滅度後。雖有此經。解其文義者。此人難遇。羅
漢不信不解。亦聽許非增上慢。
△次釋疑。】


「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002-0664c]


【若佛滅後。解經人難遇。得羅漢者。即永入涅槃耶。
即釋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捨命巳後。便生界外
有餘之國。值遇餘佛。得聞此經。即便決了。釋論第
九十三。釋畢定品云。羅漢受先世身。身必應滅。住
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羅漢三界漏因緣盡。更不
復生三界。出三界外。有淨佛土。無煩惱名。於是國
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即引法華云。有羅漢。
若不聞法華。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
皆作佛。論既引經為證。今釋經還將論解。南嶽師
云。餘佛者。四依也。羅漢遇之。聞經決了。又羅漢修
念佛定。見十方佛。為說此經。便得決了。又凡夫行
人。苦到懺悔。見十方佛為說。亦得決了第四揀偽
敦真竟

△第五明無虗妄。止物謗心。】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唯一佛乘。」


【文三。初勸信釋迦實說。次諸佛如來下。勸信諸佛。
三無有餘乘下。結成不虗也初法說周長行竟

第二偈頌。有一百二十一行。分二。初四行一句。頌
上許答。後一百十六行三句。頌上正答。上許答有
三。謂順。誡。揀。今不頌順。但頌揀誡。】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舍利弗善聽。」


【初三行半。頌上五千退。上慢。我慢。不信。四眾通有。
但出家二眾。多修道得禪。謬謂聖果。偏起上慢。在
俗矜高。多起我慢。女人智淺。多生邪僻。不自見其
[002-0665a]
過者。三失覆心。藏玼揚德。不能自省。是無慚人也。
若自見過。是有羞僧也。於戒有缺漏者。律儀有失
名缺。定共道共有失名漏。無道定等故。內起惡覺。
如玉含瑕。無律儀故。外動身口。如玉露瑕。覆罪自
得。故名護惜。小智者。不得學無學智。而有世間小
智。妄謂有漏以為無漏。小中之小。故言小智也。糟
糠者。無無漏禪定潤故如糟。無理慧故如糠。是五
千等。有世間禪如糟。有文字解如糠。封文失旨。如
糠無米。又糟糠譬其無大機。枝葉譬其非好器。悉
不任用。故須遣之。
此眾無枝葉二句。頌上眾巳清
淨。舍利弗善聽一句。即頌上誡許。誡令善聽也。

後一百十六行三句。頌上正答。又為二。初從諸佛
所得法下。有七十三行一句。頌四佛章門。
二從今
我亦如是下。有四十三行半。頌上釋迦章門。
就初
又為四。初三十四行三句。頌上諸佛門。第二有二
十七行半。頌過去佛門。第三有六行半。頌未來佛
門。第四有四行半。頌現在佛門。
今就初頌諸佛章
門中文為五。初五行三句。頌諸佛施權。第二十三
行。頌諸佛顯實。第三四行半。頌上勸信。第四九行
半。舉五濁。第五兩行。頌上不虗。今初二。初四行一
句。頌施權。】


「諸佛所得法優波提舍經。」


【諸佛所得法者。修道得於諸權法也。無量方便力
下。頌上無數方便。種種因緣。演說諸法也。眾生心
[002-0665b]
念者。頌上隨宜說法也。頌中廣出隨宜之相。即是
照九法界機。說七方便。總言九七。不可定判。故言
若干。隨欲之宜。應用世界悉檀。隨性之宜。應用為
人悉檀。隨惡業宜。應用對治悉檀。現起希望名念。
法門不同名種種。過去所習名性。現在欣樂名欲。
或可習欲成性。成性生習欲。善惡業者。七方便傳
傳為善惡云云。佛以權智。照諸方便性欲。然後以
諸因緣譬喻隨其所宜。說九部經。十二部。如玄義
中說九部經者。九部法為二乘說。從十二部經出九部修多羅。闕大乘方等。授記。及無問自說
也。優波提舍。此云論議。餘名可解。十二部頌云。長行重頌。并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
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名。廣如大論三十三

△二一行半。結施權之
意。】


「鈍根樂小法為是說涅槃。」


【前世根鈍。今世無機。不堪聞大。故言不行深玅道。
前世貪著障重。今世眾苦所惱。唯可聞小。故言為
是說涅槃也初五行三句頌諸佛施權竟
△第二
十三行。頌諸佛顯實。文四。初三行頌理一。】


「我設是方便以故說是經。」


【令得入佛慧。頌上一大事因緣也。決定說大乘。總
頌開示悟佛知見。入大乘為本。頌上入佛知見也。


△二四行半。頌上諸佛但教化菩薩。以明人一。】


「有佛子心淨皆成佛無疑。」


僭補曰。此四行半偈。總頌人一。然更有三周差別之意。前三行半。明為上根法說及授記。與舍利弗同也。
後一行。為三乘人作譬說因緣說及授記。與四大弟子等同也。初分為五。初一行。三軌行道。心淨是入慧
[002-0665c]
悲室。柔輭是著忍辱衣。利根是坐法空座。無量諸佛所二句。是安住三法中。於無量佛所。上求下化。故云
而行深玅道。謂修行實相玅法也。二為此佛子下一行。說法授記。明為說實相玅法。授記作佛。正與舍利
弗初周聞法得記同也。三以深心下半偈。念佛修戒。深心念佛者。心佛一如。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文殊
一行三昧。念實相佛也。修持淨戒。兼得六度。是深心修六波羅蜜。度度到彼岸也。四此等聞得佛半偈。得
記大喜。謂聞授記得佛。而得如來無量大喜。充滿法身也。五佛知彼心下半偈。稱機法說。明為大機。直說
大乘實相。雖則為實施權。究竟開權顯實也。初三行半竟。後一行明為三乘人。作譬說因緣說。一句偈皆
為授記。與四大弟子等同也

△三一行三句。頌上教一。】


「十方佛土中說佛智慧故。」


【假名引導。即方便教也。牒假名三教。顯佛慧一教。
無二者。無通教中半滿相對之二也。無三者。無三
藏中之三。如此等二三。皆是假名字。引導諸眾生。
令入一佛乘也。
△四有三行三句。頌上諸有所作。
常為一事。行一文也。】


「諸佛出於世此事為不可。」


【事即是行。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即是頌上常
為一大事之意也。佛自住大乘。以此度眾生。頌上
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後一行。釋不以小度之
第二十三行頌諸佛顯實竟
△第三四行半。頌
上勸信。有二。初二行半。舉果勸信。舉果中。初行半
明內心。】


「若人信歸佛而獨無所畏。」


【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者。明佛心清淨。無明慳
垢。眾惡巳斷。淨心中說。故是可信。
△次一行明外
色。】
[002-0666a]


「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身相炳著。光色端嚴。內無闇惑。外有光明。則口無
欺誑。為眾所尊。說大乘印。則可信受。
△後二行舉
因勸信。此亦為二。一明昔誓。】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我昔誓願。非但自誓菩提。亦誓眾生。同入佛慧。今
酬誓故說。是亦可信。
△二明願滿。】


「如我昔所願。今者巳滿足。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今菩提既滿。眾生亦入。汝既自證佛慧。亦驗我誓
不虗。結成舉因勸信也。問。本誓既普。今眾生尚多。
願云何滿。答。佛三世益物。今明現在。論願滿也
三四行半頌上勸信竟

△第四九行半。舉五濁。上
明五濁在釋迦章後。今頌文在總佛門末。釋迦門
中。又更重出。此明諸佛同出五濁。皆先三後一也。
此文為四。初一行。總明五濁障大。】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


【若我遇眾生者。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
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
也。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若
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
正法念云。十種眾生。謂長短方圓三角青黃赤白
紫。云何眾生生死長。在地獄時。身受不可思議苦。
心念無量無邊惡。在畜生時。身迭相吞噉。心迭相
逼惱。在於鬼時。身若燒山。心如沸鑊。邪見熾盛。觝
[002-0666b]
突癡兇。在人時。身口意常作不饒益事。以自勞苦。
身口意常念不饒益事。以自牽纏。在天時。耽染六
塵。縱逸嬉戲。不聞正法。杜塞福源。是名眾生生死
長。
云何眾生生死短。在地獄時。能一念寂靜心取
戒。在畜生時。能一念靜心皈依三寶。在餓鬼時。能
一念靜心靜諸根。在人時。能修六度。養父母。敬三
寶。以善嚴身口意。在天時。能捨天樂。持戒樂禪。教
化讀誦。梵行少語。是為眾生生死短言梵行少語者。欲界諸地。
法爾多語。以有言語。皆由覺觀。以少語故。覺觀少。煩惱漸薄。故云短也。云何眾生方

生死。如鬱單越。於一切物無我所。捨身必上天。從
天上又上天。唯向升善處。是名生死方楞方者。猶如方物
動靜定故。於此死巳。定生天上。云何眾生圓生死。唯在三途四趣

中。團圞圓轉。如旋火煙迴是也。云何三角生死。謂
善業。不善業。無記等是也角者。聚也。諸律論文。多以聚名角。云何
眾生青生死。恒入闇地獄。常怖怕是也。云何眾生
黃生死。餓鬼饑羸萎黃是也。云何眾生赤生死。畜
生迭相食噉。流血赫然是也。云何眾生白生死。謂
人中天中。白業善道。如諸天臨死時。餘天語言。汝
生人道去。南閻浮提是汝作福處。若人臨死。知識
語言。汝向天中去。當知兩處。是白生死。又第五云。
心畫地獄黑色。鬼鴿色。畜生黃。人赤。天白。此義云
何。答。上說五道果報。今說五道造業。故其不同耳。
如是等眾生。若與佛相遇。眾生以苦惱自煎。諸佛
以大悲濟物。悲與苦相對。故言相遇。又佛如。眾生
[002-0666c]
如。一如無二。天性相關。故言相遇。夫大悲恒愍眾
生。若以人天教。我則墮闇惑。止免青黃赤紫等生
死非教佛道。若遇眾生。令修小乘。我則墮慳貪。此
事為不可。秖出二十五有。若遇眾生。教令通別。我
則墮偏僻。失佛知見。今皆令眾生得實相玅慧。體
達一切。皆是佛法。無非正道。此則盡教以佛道。生
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但眾生根鈍罪重。不可如
願。過去有佛。號住無住。發願使巳國眾生。同日同
時成佛。即日滅度。又賢劫前有佛。號平等。亦願巳
國。及十方眾生。亦同一日成佛。即日滅度。今日有
佛。復有眾生。云何耶。佛言。止止。我前所言。得人身
者耳。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日成佛不。佛言。不可以
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三趣。令得人天。然後
乃可如願。三趣非善道。何能成佛。如人求寶聚。不
於空中求。
△二六行。別明五濁為五。初二行明眾
生濁。】


「我知此眾生備受諸苦毒。」


【善本者。真如實相也。不依此種善根。故不感大也。
堅著五欲者。即諸惡之本。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二一行別明命濁。】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


【觀心釋者。一念心起。即為未來作業。業即胎。胎業
無窮。世世不斷。不斷即是增長也。受胎之形。形即
五陰。陰名世。壽命連持諸陰入世。初從薄酪巳至
[002-0667a]
老死。故名世世增長。是命濁受陰身經說。凡夫受
身。初七未轉異。二七有生相如薄酪。三七如厚酪。
四七如凝酥。五七如坏。六七如肉摶。七七於肉摶
生五疱頭手脚等。八七又五疱。一頭。兩膊。兩腕。九
七續生二十四疱。四疱作眼耳鼻舌。二十疱為二
十指。十七轉現腹相。漸漸皮骨分解。作諸異相。生
七百筋。七千脉。隨所須相。用一風染之。須白相。白
風染。乃至餘風亦如是。香風故。安隱端正。臭風故。
不安隱。則醜陋邪戾。後出胎食五穀。則生八萬戶
蟲也。
△三一行是見濁。】


「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五見交加。如稠林密茂。若有是常見。若無是斷見。
因此二見。生六十二。或云。外道計我有四句。色即
是我。離色是我。色大我小。我住色中。我大色小。色
住我中。四陰亦爾。是為二十。三世為六十。并根本
為六十二。如大品中說。
△四一行頌煩惱濁。】


「深著虗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


【△五一行頌劫濁。】


「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長時無佛法。即是劫濁。又上來四濁。集在時中。故
名劫濁。如是人難度者。五濁障故。不信一乘。則不
可度也。觀解者。念念惡覺。永無正觀自覺。即不見
佛。心無八正。即不聞法。此心難度。
△三一行。為五
濁故。即權為說小。】
[002-0667b]


「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


【△四一行半。即是終令入大。】


「我雖說涅槃來世得作佛。」


【析三界妄盡。滅色取空。則非真滅。若體達無明本
無常寂。即是真滅。雖本無常寂。若不修道。無由契
會。故言佛子行道巳。來世得作佛也第四九行半
舉五濁竟

△第五兩行。頌上不虗。上云。汝等當信
佛之所說。言不虗妄。勸信前巳頌訖。不虗今更頌。


初二句。先明釋迦先開三。】


「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


【△次兩句。明諸佛後顯實。互現耳。】


「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


【△後一行正明不虗。】


「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


【前權後實。誠言不虗。勿生疑也巳上三十四行三
句頌上諸佛門竟

△第二二十七行半。頌上過去
佛章。文為二。初二行頌說三。】


「過去無數劫演說諸法相。」


【△二有二十五行半。頌顯一。上文顯實。兼有四一。
今偈具頌。於中又二。初一行。略頌上三一。】


「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皆說一乘法。即是頌教一。化無量眾生。頌人一。令
入於佛道。即頌理一。兼得行一。
△二有二十四行
半。約五乘廣頌顯一。就文為二。初一行半。總約五
[002-0667c]
乘以顯一。】


「又諸大聖主助顯第一義。」


【天人羣生類。是舉諸乘以明人一。更以異方便。舉
諸行以顯行一。兼得教一。第一義是正因佛性。即
是理一。又異方便者。若用圓玅正觀。此即實相方
便。不名為異。若用七方便觀。助顯第一義者。名異
方便。
△二有二十三行。別約五乘以顯真實。即為
三。初二行明菩薩乘。】


「若有眾生類皆巳成佛道。」


【若作五乘釋者。但是六度菩薩乘。若作七方便釋
者。兼得通別菩薩乘。何者。三教大乘。皆行六度。而
運心有異。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薩。無相。即通教。
非相非無相。次第行六度。即別教。今但列六度。未
知定判屬誰。尋上文云。更以異方便者。非獨六度
菩薩。即三教菩薩方便。昔聞法。皆巳成教一。昔六
度行。皆巳成行一。如是諸人等。皆巳成人一。皆巳
成佛道。皆巳理一也。
△二一行明二乘。】


「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輭心。如是諸眾生。皆巳成佛道。」


【從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輭心一行。開聲聞緣覺。皆
入一乘。何以得知。大品歎阿羅漢。心調柔輭。又淨
名云。住調伏心。是賢聖行。是以知之。昔善輭心皆
成行一。諸人等是人一。成佛道是理一。
△三二十
行明人天乘。不彰是人天。但明造像起塔。專至散
亂。故知是天人業。問。人天小善。應住果報云何皆
[002-0668a]
言巳成佛道。答。此應明三佛性義。大經言。復有佛
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者。即是人天小善。低頭舉
手。為山始簣。合抱初毫。昔方便未開。謂住果報。今
開方便行。即是緣因佛性。能趣菩提。成顯實之義
也。就此為二。前十九行。約天人小善。成緣因種子
以明顯實。後一行。約了因種子以明顯實。尋文可
解。前十九行為十。初三行半。約造塔明天乘。】


「諸佛滅度巳積土成佛廟。」


【因時至心。傾財捨寶。果時任運。自然受樂。故是天
乘也。木樒者。長安有木名樒。亦任造像。金光明云。
以佛舍利。如芥粟許。置小塔中。三十三天。巳有自
然果報。即其義也。
△二一行。童子戲砂作塔。即是
人業。】


「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巳成佛道。」


【因時汎汎。悠然作善。果時作意。勤求得樂。故是人
業。成佛道。則是理一人一。
△三四行。約志心造像
明天業。】


「若人為佛故皆巳成佛道。」


【優婆塞戒經。不許用膠。得失意罪。而此經用者。古
師云。外國用樹膠耳。光宅言。或有處必須於像。聽
許用牛皮膠。若有他物。即不得用也。有言。大豆汁。
可代膠清。然牛皮終是不淨物。後得不淨果報。不
淨錢不任造像。可換取如法淨錢造像。地持不用
雌黃臭物。戒經不許造半身像。得失意罪。善相不
[002-0668b]
起墮落生死中。然造像各有所擬。若當堂佛。必須
坐。消息佛。或坐或臥。行動佛。必應立。而弟子於塔
殿立像前不得坐。此處定屬佛故。若白衣舍。餘處
坐像前。不能久立。乞坐者得。立像前。即不得坐也。
造像功德經。略明十一功德。一者世世眼目清潔。
二者生處無惡。三者常生貴家。四者身如紫磨金
色。五者豐饒珍寶。六者生賢善家。七者生得為王。
八者作金輪王。九者生梵天。壽命一劫。十者不墮
惡道。十一者後生還能敬重三寶。又云。若人臨終。
發言造像。乃至如麥[麩-夫+廣]。能除三世八十億劫生死
之罪。當知此等功德。竝是華報。果在佛地也。
△四
一行明人業。】


「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茟。或以指爪甲。而畵作佛像。」


僭補曰。茟音委。艸木華始生者。謂用草。木。茟。指爪。以畵佛像。雖是童戱。皆成佛道
△五一
行半結成顯實。】


「如是諸人等度脫無量眾。」


【諸人。皆成人一。漸漸積功德。即成行一。佛道即成
理一。但化菩薩。即成教一。說法教化也。
△六三行
半。約諸塵供養明天業。】


「若人於塔廟皆巳成佛通。」


【△七一行。約散心用塵供養明人業。】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畵像。漸見無數佛。」


【△八一行。約身業供養明天人業。】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
[002-0668c]


【禮拜一句。五體著地。是上禮。即天業。合掌低頭。是
中禮。即人業。
△九一行半結成。】


「以此供養像如薪盡火滅。」


【非但顯實。自成佛道。亦能施權。薪盡涅槃也。
△十
有一行。約口業。例上應具天人。今但出人業。】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巳成佛道。」


【南無。或言度我。又云歸命畢命。歸佛耳。調達臨終
稱南無。未得稱佛。便墮地獄。佛記其從地獄出。當
作辟支佛。字曰南無。外國事天像者。以金為像頭。
賊來盜之。取不能得。即稱南無佛。便得頭。明日眾
聚云。天像失頭。便是無天來著耳。著者。云何失頭。
天即降一人云。賊來取頭。即稱南無佛。諸天皆驚
動。是故得我便。是故失頭。眾人云。天不如佛耶。既
不如者。何不事佛。賊稱南無佛尚得天頭。況賢者
稱南無佛。十方尊神不可當。但精進勿懈怠。那先
經云。人臨死。稱南無佛。得免泥黎者。云何。如人持
一石置水。石必沒無疑。若能持百石子置船上者。
必不沒。若直爾死。必入泥黎。如石置水。若臨死稱
南無佛。佛力故。令不入泥黎。般力故。使石不沒也。
胎經。報恩經云。華林園第三大會。九十二億人者。
是釋尊遺法中一稱南無佛人。得見彌勒也上十
九行頌緣因種子竟

△第二有一行。明了因種子。】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巳成佛道。」


【問。何以約過去章廣明五乘。答。三世皆有。但未來
[002-0669a]
未起。現在始行。於證義弱。過去開權巳久。受化之
人。皆成四一。證義事強。搆之虗言。不如驗之實事。
故於過去廣說五乘也。
僭補曰。經中散心念佛。聚沙為塔。指爪畵佛。合掌低
頭等。雖是人天小善。當時諸人。皆於過去劫中。成佛巳竟。譬如毫末微芽。能成參天大樹。膚寸纖雲。能注
滂沱大雨。眾生亦爾。雖一念微善。皆從真如實相中流出。是為緣因佛性。終得菩提。譬如三艸二木。雖大
小有殊。皆一地所生。一雨所潤。究竟成就。理自然耳。過去既爾。現未亦然。此文既明。故後三佛章中。不重
出巳上二十七行半頌過去佛門竟也

△第三有六
行半。頌上未來佛章。文為二。初一行半頌說三。】


「未來諸世尊以無量方便。」


【△後五行頌顯一為四。初一行頌人一。】


「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二一行頌行一。】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三兩行頌教一。】


「未來世諸佛是故說一乘。」


【知法常無性者。實相常住。無自性。乃至無無因性。
無性亦無性。是名無性知法常無性等者。一實理上。性相二空。無性性空。即
無四性。既云實相。無自性等。故知即是理性性空。性空既爾。和空準知。無性亦無。即是相空。故知經中一
無性言。具二無性。即是無性性。無相性也。本自有之。故曰常無。知者。照也。具如止觀第五不思議境中。一
念三千。非自他等。既無四性。一念亦無。即是性空。既無一念。無念亦無。即是相空。即是不思議之二空也。
若不了今家。依於智論中論等。準理準義。緣於心性。立此二空。諸無可準。非用法相者之所逮也。故於實
道。須閑修性。若本自二空。即是性德。若推檢入空。即是修德。推而不成。須修萬行。正助合行。行中具足一
切諸行。方名緣因。聞斯義巳。方乃名閑。問。世間因緣。可以四句。了生無生。今性本淨。非關緣起。何須以此
四句推之。答。世緣起法。亦本無生。但由情計。謂之為生。理性亦爾。由謂自他等。故須推之。二空不顯。尚須
[002-0669b]
更約續待推檢。況因緣耶。佛種從緣起者。中道無性。即是佛種。

迷此理者。由無明為緣。則有眾生起。解此理者。由
教行為緣。則有正覺起。欲起佛種。須一乘教。此即
頌教一也。
又無性者。即正因佛性也。佛種從緣起
者。即是緣了。以緣資了。正種得起。一起一切起。如
此三性。名為一乘也。
△四一行頌理一也。】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巳。導師方便說。」


【是法者。是十界十如染淨之法。住法位者。佛如眾
生如。皆住於如。如為法位也。世間相常住者。出世
正覺以如為位。亦以如為相。位相常住。世間眾生。
亦以如為位。亦以如為相。豈不常住。世間相既常
住。豈非理一理一中云。是法等者。正示理一。其染淨之法。皆名是法。染謂眾生。是九界。
淨即正覺。是佛界。眾生正覺。是能住法。染淨一如。是所住位。位無二稱。同立一如。不出真如也。又

釋。世間者。即是陰界入也。常住者。即正因也。正因
常故。緣了亦常。故言世間相常住也。於道場知巳。
此舉果釋成開權顯實。道場朗然。斯理久暢。物情
障重。方便施三巳上六行半頌未來佛門竟
△第
四有四行半。頌現在佛章為三。初一行半。頌為化
之意。正為安隱眾生。】


「天人所供養亦說如是法。」


【△二一行頌上顯實。】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知第一寂滅。即頌理一。雖施方便。其實為佛乘。或
頌教一。或頌行一。
△三二行正頌開權。】
[002-0669c]


「知眾生諸行隨應方便說。」


四行半現在佛竟
第一有七十三行一句頌四佛
章門竟

△第二有四十三行半。頌釋迦章。凡兩意。
一頌上。二本下。法說。上根巳悟。中根未了。故須作
喻還譬上法。譬不孤起。承躡有由。故言譬本。若以
義判。則有六義。一長者。二見火。三一乘化不得。四
三乘化得。五還說一乘。六不虗。自餘攝入六義之
內。
論總別者。初開三顯一。總敘釋迦一化教門。從五
濁去。皆屬別譬也。
次本迹者。總敘佛教。總含本迹。
從五濁去。別明本迹。五濁一章。正明居法身本。見
眾生苦。起大悲心。從一乘化不得者垂迹耳。大分
為二。初從今我亦如是下兩行偈。略頌上權實。為
下總譬作本。第二從我以佛眼觀見下。有四十一
行半偈。廣頌上六義。為下別譬作本。
今初。】


「今我亦如是皆令得歡喜。」


【此二偈。略頌上權實者。初一偈。頌上顯實。具四一。
今我亦如是。如於諸佛之是。同以一實。教化眾生。
此是總頌顯實也。安隱者。涅槃秘藏。是安隱處。佛
自住其中。亦安置眾生入秘密藏。安隱處。即頌理
一。眾生即頌人一。種種法門入於佛道。即頌行一。
宣示即教一。
後一偈。頌上施權。智慧力者。即權智。
力也。知眾生性欲者。鑒小機也。方便說諸法者。正
施權也。皆令得歡喜者。隨宜稱機也。
○又二偈為
下總譬作本者。初偈云。今我亦如是。我即釋迦。是
[002-0670a]
一化之主。為下有大長者譬作本。次句安隱眾生
者。安隱。即大涅槃常樂住處。此處寂靜。無五濁障。
故名安隱。安隱。即對不安隱。不安隱。即三界生死
行化之所。有五濁障。名不安隱。即為下火宅譬作
本。眾生。即是五道受化之徒。為下五百人譬作本。
又安隱者。即是安隱法。還對不安隱法。不安隱法。
即五濁法也。為下火起譬作本。第三句種種法門。
即對不種種。為下唯有一門譬作本。次偈知眾生
性欲者。即是五道中。別有三乘根性。為下三十子
譬作本。
向上即是略頌。向下即是總譬本。本末相
承。文義整足。譬中當更引上證下云云。二偈雖略。
收佛一化開權顯實。原始要終。罄無不盡。故稱略
頌為下總譬本也初兩行偈。頌上權實。為下總譬
作本竟

△第二我以佛眼觀見下。有四十一行半
偈。廣頌上六義。為下別譬作本。文分為六。初我以
佛眼下四行。頌上五濁設三。為下見火譬作本。

二從我始坐道場下十七行半。頌施方便化。為下
捨几用車譬作本。
第三從我見佛子等下六行。頌
上顯實。為下等賜大車譬作本。
第四如三世諸佛
下五行半。頌上歎法希有。釋迦章雖無。指諸佛章
中也。第五汝等勿有疑下二行半。頌上不虗。第六
以五濁惡世下六行。揀眾敦信。此三意。合為下不
虗譬作本。大槩如此。
今初四行頌五濁。上云。為五
濁故說三。今為五濁故出世。出世本應說大。障不
[002-0670b]
獲巳。故前說小。今初四行頌五濁說三。】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


六道眾生眾生濁。貧窮無
福慧劫濁。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命濁。深著於五欲。如
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煩惱濁。不求大勢
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見濁。為是眾
生故。而起大悲心。」


【文分三。初我以佛眼觀見者。頌佛能見。佛在法身
之地。以常寂佛眼。圓照羣機。若根利濁輕。則以盧
舍那像。說一乘法。若根鈍濁重。則脫瓔珞。以老比
丘像驚入火宅。方便說三。秪是于時鑒機。故言我
以佛眼觀見也。若觀色法。應用天眼。若分別根機。
應用法眼。云何言以佛眼見耶。佛眼圓通。舉勝兼
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
六道眾生下。第二有
二行三句四字。明所見五濁。六道眾生。頌眾生濁。
貧窮無福慧一句。頌劫濁。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
斷。此頌命濁。深著於五欲一行。頌煩惱濁。不求大
勢佛一行。頌見濁。以外道不求正法。深入邪見。以
苦欲捨苦。此正頌見濁。或云五熱炙身。欲望捨苦。
反得苦報。或云。諸見即是受。受即是苦。行此苦因。
望欲捨苦。豈可得耶。
普曜經云。五道源來。五戒為
人。十善生天。慳貪墮餓鬼。觝突墮畜生。十惡墮地
獄。無五趣。五陰六衰。則是泥洹。不處生死。不住泥
洹。便受菩提決五道源來者。五道因也。從一至一故名為趣。衰秪是賊。能損耗故
毗曇毗婆沙第七云。地獄中人。初生時念云。昔聞
[002-0670c]
沙門說。貪欲是地獄過惡。大可畏處。我昔不斷貪
欲。今受此劇惱。此舉貪欲是地獄因也。又云。五道
各有自爾法。地獄色斷還續。畜生能飛虗空。餓鬼
施摶食時。能來到人中。人中有勇徤。念力。梵行。勇
徤者。不見果而廣能修因。念力者。久遠所作而能
憶。梵行者。能得解脫達分。得正決定。天中有自然。
隨意。所須即得解脫達分者。涅槃名解脫。所修善根。不住生死。名之為達。聲聞三生。
支佛百劫。解脫之分。名解脫分。得正決定者。初果也。地獄中。成就他化自在

天煩惱業及善。而不現前行。他化自在。成就地獄
煩惱業及不善。而不現前行。舉上舉下。中間可知。
地獄此方名。胡稱泥棃者。秦言無有。無有喜樂。無
氣味。無歡無利。故云無有。或言卑下。或言墮落。中
陰倒懸。諸根皆毀壞故。或言無者。更無赦處。獄卒
是變化令見。非眾生數。初將罪人縛至閻王所者。
是眾生數。若受苦時。非眾生數。初皆正語。若受苦
痛聲。不復可分別。畜生者。形傍行傍。故名畜生。又
畜生者。名徧有。徧五道中。四天。三十三天。悉有。而
上天所乘象馬等。是福業化作。非眾生數也。又畜
生者。名盲冥。盲冥者。無明多故。名畜生。劫初時。皆
解聖語。後飲食異。心諂而語皆變。不復能語劫初時等
者。諸教相中。畜生能言。皆此時也。鬼者。胡言闍棃哆。秦言祖父。眾

生最初生彼道。名祖父。後生者。亦名祖父。又慳貪
墮此趣。此趣多饑渴。故名餓鬼。亦被諸天驅使。亦
希望飲食。故名餓鬼。人者。胡言摩㝹奢。此云意。昔
[002-0671a]
頂生王初化。諸有所作。善思惟。善籌量。善憶念。人
民如王教。諸有所作。先思量憶念。故名人為意。又
人能息意。能修道。得達分。又云。人名慢。五道中多
慢者。稱人趣也。阿修羅者。修羅名天。阿言非。非天。
故稱阿修羅。又修羅名端正。彼不端正。故言阿修
羅。修羅名酒。阿之言無。彼無酒。故言阿修羅也。天
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眾事悉勝餘趣。常以光自
照。故名為天。
阿含云。眾生是假名。界是法。五趣眾
生。與法界和合。若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
行善心時。與善界俱。行勝心時。與勝界俱。行鄙心
時。與鄙界俱。是故比丘。當作是學善種種界。前是
因緣釋六趣。後觀心釋六趣也。
為是眾生故下。第
三有半行。明起大悲。而起大悲心者。上舉能見。次
明所見。今明大悲熏心。應入三界。施設方便。引趣
佛慧也初四行為下見火譬作本竟
△第二十七
行半。頌施方便化。為下捨几用車譬作本。就此為
二。初有六行半。明念用大乘擬不得。次尋念下十
一行。明念同諸佛。用三乘化。稱宜可得。就初念用
大化又為三。初一行半。明用大擬宜。次眾生下三
行。明眾生無機。三我即下二行。明念息大化。

初。】


「我始坐道場微玅最第一。」


【始坐道場者。至理無時。假時化物。為化之初。故言
始也。事釋者。初在此處修治得道。故言道場。坐此
[002-0671b]
樹下。得三菩提。故名道樹。感樹恩故觀樹。念地德
故經行。道成賽澤之時。欲以大法擬宜眾生也。觀
心釋者。樹即十二因緣之大樹也。深觀緣起。自成
菩提。欲以無漏法林樹。蔭益眾生。故言觀樹。經行
者。大乘三十七品。是行道法。自以道品。履一切地。
得成佛道。欲以此法。化度眾生。是故起行。樹地無
有分別。豈須報恩。未曾有經云。秖以通化傳法。名
報恩耳。過去因果經云。佛成道初一七日。思惟我
法玅。無能受者。二七日。思眾生上中下根。三七日。
思惟誰應先聞法。即至波羅柰。為五人說四諦。陳
如得法眼淨。頞鞞拔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未
得道。佛重說四諦。四人得法眼淨。佛又說五陰。無
常。苦。空。非我。五人得阿羅漢。佛為佛寶。四諦為法
寶。五人及佛。是六阿羅漢。即是僧寶。五比丘者。諸
女聽僊人說法。惡生王瞋。割兩臂耳鼻等。血變為
乳。惡生王者。拘隣是。僊人者佛是。佛誓令得甘露。
令初聞法音也。問。何故初為五人轉法輪。答。人先
見諦故。人是現見故。人為證故。佛所行事業。與人
同故。諸天從人中得善利故。人中有四眾故。輪王
出世。聲至他化自在。憍陳如得道聲至梵天。佛得
道。聲至首陀會首陀會。即摩醯首羅。色究竟天也。何故爾。答。善業
名譽業。稱讚父母師長業。有上中下故爾也。若使
有頂有頂。三有之頂。非非想天。有耳識者。佛聲亦至彼。輪王行
十善。生欲天。欲天喜我眷屬增多故。陳如離欲。故
[002-0671c]
徹梵。佛最勝至尼吒。若依大乘。佛得道。聲徧至百
億尼吒。又徧十方無量世界尼吒尼吒。即色究竟。上又言有頂者。
為顯佛聲。彼無耳識。非聲不及。瑤師云。事之至深。至聖猶思而後

行。一七思佛智微玅。二七思眾生根性不同。三七
思法藥萬品。即舉偈證之。我所得智慧。微玅最第
一。眾生諸根鈍。云何而可度。今明佛在法身之地。
寂而常照。恒以佛眼。洞覽無遺。豈始至道場。淹留
三七。方思此事。言三七者。明有所表也。表佛初欲
三周說法。故假言三七耳。初七思法說。次七思譬
說。後七思因緣說。皆無機不得。是故息大施小也。
此偏就圓教大乘為釋耳。若通途約大乘釋者。初
七思惟。欲說圓教大乘。次七思惟。欲說別教。後七
思惟。欲說通教大乘。皆無機不得。是故息大。說三
藏三乘。為方便之化也。觀心釋者。初欲觀中道。中
道玅難觀不得。次欲觀即假。即假觀分別。智難生
不得。後欲觀即空。即空巧度。又不得。方觀方便析
法小觀也。
△第二三行明無機。又為三。初半行明
障重。】


「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


【△二半行明不堪聞。】


「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三二行明諸梵雖請說大。佛知無機。所以不說。】


「爾時諸梵王請我轉法輪。」


【△第三有二行。明念欲息化又二。初一行半。明無
[002-0672a]
機強說。聞則有損。】


「我即自思惟墜於三惡道。」


【△後半行正明息化。】


「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


一念用大乘擬不得竟
△第二有十一行。頌上於
一佛乘。方便說三也。就此為二。初十行正明化得。
後一行釋疑。就前十行有四。初一行明三乘擬
宜。】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尋念者。念彼雖無大機。不容永捨。要以方便而濟
度之。非都不知設三。欲引同諸佛。故云尋念也。

第二六行半。明有小機。此又為二。初四行半。明諸
佛歎。後二行。明釋迦酬順。上欲大化。於彼無機。故
諸佛不歎。今欲說小。曲會根緣。則始終得度。所以
佛歎也。就初佛歎為五。初三句。釋迦自敘諸佛現。】


「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梵音慰喻我。」


【佛現者。由念佛方便力。故佛現。由擬法會機二義。
故佛現。
△二一行一句。明諸佛正歎釋迦。】


「善哉釋迦文而用方便力。」


【歎釋迦能隱實設權。故云善哉。為一施三。引入佛
慧。即是第一導師。得是無上法者。即是得實智微
玅第一。而用方便力者。隨諸佛隱實用權也。
△三
一行。明諸佛亦隱實用權。】


「我等亦皆得。最玅第一法。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
[002-0672b]


【△四一行雙釋二義。】


「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


【為眾生少智。不堪聞大。所以隱實。而復樂小。所以
施權。
△五半行雙結二義。】


「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


【雖復說三。終為顯實也。
△第二有二行。明釋迦酬
順二。初一行。發言酬順。】


「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深淨微玅音。稱南無諸佛。」


【既聞諸佛歎。對曰南無。南無。此云敬從也。
△後一
行念順物機。】


「復作如是念。我出濁惡世。如諸佛所說。我亦隨順行。」


第二六行半明有小機竟
△第三一行半正明施
教。】


「思惟是事巳為五比丘說。」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下。即是前說中道無性
佛種之理。此理非數。又不可說。今以方便作三乘
說。又非生非滅。而以方便作生滅說。又偏真之理。
亦非示說。以方便故。作四門說。初為五人。說無常
有門也諸法寂滅等者。問。此中三釋。義有何別。答。然初一說。以權實相對。即實不可說。說屬
於權。三權是數故。一實非數。次生滅不生滅相對。即不生滅。不可言宣。此小衍相對也。亦是事理相對。第
三即是偏真之理。亦不可宣。是則大小兩理。俱不可說。方便為物。俱可得說。雖俱可說。佛意在大。眾生於
實。竝非其宜。故思方便。作生滅說

△第四一行。明受行悟入也。】


「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陳如初
[002-0672c]
得見諦。即斷見惑。分證滅諦。亦是分得有餘涅槃。
涅槃之音。起自於此。由此得成無學。便有羅漢之
名。能說三乘法者名佛。所說三乘即法。見諦羅漢
等名僧。三寶於是現世間一上十行明化得竟

第二一行是釋疑。】


「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疑師云。佛初未能鑒機。尋念諸佛。始知根性。即釋
云。非我不知用於方便。特欲引同。故念諸佛。非始
念方知。從久遠劫來。見其樂小。巳為讚示。令盡眾
苦。所以聞小。即得解脫也。疑弟子云。云何眾生。一
世暫聞。即證羅漢。即釋云。從久遠劫來。為其讚示。
稱於本習。故速得道從久遠劫來者。久遠之言。準下宿世。乃指大通之後。以小
熟故。故以一文。釋其二疑第二十七行半頌上施權為下捨几用
車譬作本竟

△第三有六行。頌上顯實。為下等賜
大車譬作本。文具四一。初二行頌人一。】


「舍利弗當知方便所說法。」


僭補曰。既巳曾從諸佛。聞方便法。則知開顯後。久發大心。志求佛道。不特一佛二佛而巳。故成人一

二一行頌理一。】


「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


【為說佛慧。即是上一切種智佛知見也。
△三二行
頌教一。】


「舍利弗當知但說無上道。」


【鈍根不信者皆信。佛喜無畏。說無上道。即教一。

四一行頌行一。】
[002-0673a]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巳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悉亦當作佛。是行一也。又上六偈有四意。初二行。
明大乘機發。亦云索果。次兩行一句。明佛歡喜。眾
生得大乘益故。次三句。正明顯實。次一行。受行悟
人也。
明由機發故索果。索果由於機發。此應有四
句。自有障除機未發。如諸羅漢。在三藏時。以樂小
故。濁障雖除。大根鈍故。玅機未發。
自有大機發。障
未除。如法華中諸凡夫人等。雖未斷結。以大根利
故機發。自有障即除。機即發。如說無量義時。證二
乘果。即於此座。大機即發。自有障未除。大機未發。
即五千等是也志求佛道者。即是索大。非求小果
也。索有三意。一大機有感果之義。機中論索。二情
中密求。為得為不得。即此意。三發言索。即是殷勤
三請也。昔教之中。巳有二求。但未發言。至於今日。
具此三索。問。昔出宅索三。是機情索者。文云。如先
所許。此乃求三。何關求一。答。出外不見。必有異途。
將昔許三。以求異意耳。亦得是索一也第三六行
頌上顯實為下等賜大車譬作本竟

△第四五行
半。頌上歎法希有。就此為二。初一行。頌上如是玅
法。玅法者。權實也。】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如三世者。引同諸佛用權。權是引物之儀式也。說
無分別法。引同諸佛顯實。實則言語道斷。豈存儀
式。又權實本無分別。為鈍根小智。分別權實。今還
[002-0673b]
悟入一三不二。即知佛說三一無分別也。諸佛皆
爾。何獨我耶。
△二四行半。頌上時乃說之。】


「諸佛興出世過於優曇華。」


【上巳舉曇華。頌中還說。
諸佛興出世兩句。久久懸
遠。時有佛出。此舉值佛難。
正使出於世兩句。此舉
說法華難。如今佛出世。四十餘年。始顯真實。
無量
無數劫兩句。此舉聞法華難。如五千之流。梵音盈
耳。越席而去。聞豈不難乎。
能聽是法者兩句。舉能
信解者難。普眾唯身子前達。中下雖聽。猶未能了。
舉曇華。譬上四難。但合聞者。餘可解。
僭補曰。曇華喻四難。更有
聞法喜讚一言。過於優曇之喻。謂末法聞經。喜讚一言。達於佛心。斯人稀有。過於佛在世說法也


第五二行半。頌上不虗。又二。初一行半。勿於可信
人生疑。】


「汝等勿有疑無聲聞弟子。」


【法王者。夫為人王。言則不二。佛為法王。豈容虗說。
夫方便可是權假。真實寧應是妄。聞法王說法。勿
生疑也夫方便可是權假者。意明前教。可是權施。據佛本懷。雖非虗妄。以實望權。故云權假。
施巳復廢。終歸真實。今巳說實。故勸莫疑

△次一行。勿於可信法起疑。】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玅法。諸佛之祕要。」


【可信法者。此經四十餘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名
為秘。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言要也。今日開顯。正
直分明。何疑之有。
△第六六行。頌上揀眾敦信。又
二。初三行頌揀眾。】


「以五濁惡世廣讚一乘道。」
[002-0673c]


【五濁一行。頌上揀非佛弟子。何者。若樂諸欲。是行
魔業。故須揀之。上文著涅槃。尚非佛弟子。此文著
生死。那是佛弟子耶。
當來世惡人下一行。頌上揀
增上慢。上慢者。未得上法。謂得上法。不信受一乘。
毀墮惡道。故揀也。
有慚愧清淨一行。頌上如來滅
後解義者。是人難得。雖現前無佛。為讚一乘。若遇
餘佛。便得決了也。
△次三行頌敦信。】


「舍利弗當知自知當作佛。」


【初一行半。敦信於權。
次一行半。敦信於實。
實權無
疑。自知作佛。
僭補曰。汝等既巳知者。知佛為世之導師。人天眼目其設權隨宜方便之
事。本為顯實。無復疑惑。心大歡喜。自知作佛也

四五六三段。合為下不虗譬
作本竟

法說周五段中。初法說竟。】
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