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22 法華經文句纂要-清-道霈 (master)



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六
隋章安尊者 灌頂 結集
陳隋天台 智者大師 說
唐荊溪尊者 湛然 述記
閩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提婆達多。此云天熱。生時人天心熱。因此立名。即
因緣釋名也。應行逆而理順。即圓教之意。非餘教
意也。本地清涼。迹示天熱。同眾生病耳。
寶唱經目
雲。法華凡四譯。兩存兩沒。曇摩羅剎。此言法護。西
晉長安譯。名正法華。法護仍敷演。安汰所承者是
也。鳩摩羅什。此翻童壽。是龜茲國人。以姚秦弘始
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於長安逍遙園譯大品竟。至
八年夏。於草堂寺。譯此玅法蓮華。命僧叡講之。叡
開為九轍。當時二十八品。長安宮人。請此品淹留
在內。江東所傳。止得二十七品。梁有滿法師。講經
一百徧。於長沙郡燒身。仍以此品安持品之前。彼
自私安。未聞天下。陳有南嶽禪師。次此品在寶塔
之後。晚以正法華勘之。甚相應。今四瀆混和。見長
[006-0734a]
安舊本。故知二師深得經意。
提婆達多。亦言達兜。
此翻天熱。其破僧。將五百比丘去。身子厭之眠熟。
目連擎眾將還。眠起發誓。誓報此怨。捧三十肘石。
廣十五肘。擲佛。山神手遮。小石迸傷佛足血出。教
闍王放醉象蹋佛。拳華色比丘尼死。安毒十爪。欲
禮佛足。中傷於佛。是為五逆罪。以其應行逆。生時
人天心熱。從是得名。故言天熱。此迹也。若作本解
者。眾生煩惱故。菩薩示熱。同其病行而度脫之。


△此品來意。引古弘經。傳益非謬。明今宣化。事驗
不虗。舉往勸今。使流通也。文為二。一從爾時佛告
諸菩薩下。訖生佛前蓮華化生。明昔日達多通經。
釋迦成道。二從於時下方多寶所從菩薩下。明今
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稟教尚然。宣通之功。豈不
大矣。故提婆達多受記。文殊可以意知意知者。應重敘雲。文
殊是遊方大士。十方弘經。乃至入海。唯常宣說玅法華經。為發起之眾。不在受記之例也。初中

有三。一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二結會古今。三勸
信。初有長行偈頌。長行有四。一明求法時節。】


「爾時佛告諸菩薩求法華經無有懈倦。」


【△二正明求法二。一明發願。】


「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次明修行。於中復二。一明欲滿檀那。勤行布施。
如文。】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二明為滿般若。推求玅法。】
[006-0734b]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第三明求得法師。】


「時有僊人來白王言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第四明受法奉行。】


「王聞僊言歡喜踴躍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二偈頌。有七行半。頌上長行。初二句。頌第一求
法時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


【△二一行半。頌第二正求法。】


「雖作世國王身當為奴僕。」


【△三一行半。頌第三得說法師。】


「時有阿私僊吾當為汝說。」


【△四二行半。頌受法奉行。】


「時王聞僊言勤求於大法。」


【△五一行半。結證勸信。】


「亦不為巳身今故為汝說。」


一師弟持經之相竟
△第二結會古今復二。一正
結會古今。】


「佛告諸比丘時僊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二明師弟功報俱滿。於中復二。先明弟子因報
巳滿。第二明法師玅果當成。弟子中復三。先明因
滿。次明果圓。後結證。由通經者益。
今初。】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慈悲喜捨。」
[006-0734c]


【初具足六波羅蜜者。度義甚多。如大論說。捨依正
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罵不報名忍。為事始終名
精進。四禪八定名禪。分地息諍名般若。
施報富。戒
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禪報生天。智報破煩
惱。如是等例。皆是三藏明六度相也。
若施受財物。
三事皆空名檀。不見持犯名戒。能忍所忍不可得
名忍。身心不動名精進。不亂不味名禪。非智非愚
名般若。如此流例。即通教中六度相。
若言檀有十
利。伏慳煩惱。捨心相續。與眾生同資產。生豪富家。
生生施心現前。四眾愛樂。處眾不怯畏。勝名徧布。
手足柔輭。乃至詣道場。恒值善知識。
戒有十利者。
滿一切智。如佛所學。智者不毀。誓願不退。安住於
行。棄捨生死。慕樂涅槃。得無纏心。得勝三昧。不乏
信財。
忍有十利者。火刀毒水。皆不能害。非人所護。
身相莊嚴。閉惡道。生梵天。晝夜常安。身不離喜樂。
精進有十利者。他不能折伏。佛所攝。非人所護。聞
法不忘。未聞能聞。增長辯才。得三昧性。少病惱。隨
食能消。如優鉢華增長。
禪有十利者。安住儀式。行
慈境界。無悔熱。守護諸根。得無食喜。離愛欲。修禪
不空。解脫魔羂。安住佛境。解脫成熟。
般若有十利
者。不取施相。不依戒。不住忍力。不離身心精進。禪
無所住。魔不能擾。他言論不能動。達生死底。起增
上慈。不樂二乘地。如此流例。是別教明六度相也。
月藏第一雲。何者是第一義。謂造一切福事。若修
[006-0735a]
身。修心。修慧。以第一義熏修。則速滿六波羅蜜。若
行若坐。捨攀緣想是檀。捨攀緣不犯是屍。於境界
不生瘡疣是羼。不捨於離是精進。於事中不放逸
是禪。於諸法體性無生是般若。
復次於陰捨是檀。
不計念陰是屍。於陰無我想是羼。於陰起怨想是
進。於陰不熾然是禪。於陰畢竟空是般若。
華嚴七
地。方明念念具十波羅蜜。修習一切佛法以求佛
道。善根與一切眾生是檀。能滅一切煩惱熱是屍。
於一切眾生無所傷是忍。求善無厭是進。修道心
不散。常向一切智是禪。忍諸法不生門是般若。能
起無量智門是方便。求轉勝智是願。魔邪不能阻
是力。於一切法相如實說是智。是十波羅蜜具故。
四攝。道品。三解脫。一切助菩提法。於念念中皆具
足。諸地皆念念具足。此地勝故。如此例。是圓教六
度相也。
△次明果圓。】


「三十二相廣度眾生。」


【三十二相者。足平如奩底。足趺隆如龜背。兩相共
一修。堅固布施。
千輻輪。但一修。安慰恐怖者。
足跟
長。手足指長。圓直身。三相共一修。謂不殺戒。
七處
滿。肩。頸。臂。脚。一修。謂恒作施主。
手足合縵。及柔輭。
兩相一修。謂四攝。
足跟直。踝不現。毛右旋。三相共
一修。恒以善法饒益眾生。
鹿膞腸相。一修。以經書
教人不悋。
皮膚不受塵垢相。一修。如問而答。
黃金
色相。一修。忍辱好衣施。
陰馬藏相。一修。和合諍訟。
[006-0735b]
梵身圓等相。手摩膝相。共一修。慈等心教導。
肩圓。
頂光。師子臆。三相共一修。恒令施得增長。
萬字相
一修。不惱眾生。
紺眼。牛王𥇒與睫同。目旁毛也二相共一
修。不恚。愛視眾生。
頂髻。青髮。二相共一修。諸功德
在人前。
一孔一毛。白毫。二相共一修。不妄語。
四十
齒。白齊。二相共一修。不兩舌。
廣長舌。梵音聲。二相
共一修。不麤惡語。
師子頰。一修。不綺語。
四牙一修。
離邪命。
一切眾生功德。等佛一毛。佛諸毛功德。等
一好。諸好等一相。諸相等白毫肉髻。白毫肉髻百
千萬億。乃成梵音聲。
三十二相。因雖各各。論其真
因者。持戒精進。精進無戒。尚不得人天身。況餘相
耶。此則三藏教相本也。
空無生。是通教相本。道種
智。是別教相本。實相是圓教相本。
八十種好者。二
十指。手足表裏。八處平滿。踝。膝。䏶。六處好踝。洛上聲。脛下
兩旁足骨。䏶音披。胃脘也。玅肩。肘。腕。六處滿。兩髂。奇中。三處好

骼。音恰。腰骨。奇。音基。有八脉髖。尻。二處髖。音寬。兩股間。尻。考平聲。脊骨盡處。馬藏
一。兩膊二膊。音博。兩肩。腰臍二。脇腋乳六。腹胸背頃四。
上下牙。上下唇齶。兩頰。兩鬢。兩目。兩眉。兩鼻孔。額。
兩[月*叉]音詣。未考。兩耳。頭圓。若分別四種好義。準相可知。


△後結由通經者益。】


「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一弟子因報巳滿竟
△第二明師玅果當成。於中
復三。初明正果成。】


「告諸四眾世界名天道。」
[006-0735c]


【分陀利經云。調達作佛。號提和羅耶。漢言天王。國
名提和越。漢言天地。
△二明化度。】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三明滅後利益。】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至不退轉。」


二結會古今竟
△第三勸信。】


「佛告諸比丘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蓮華化生者。胎經云。蓮華化生者。非胎卵溼化之
化生也。非化而言化。是法性虗無寂滅之身耳
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竟

△第二今日文殊
通經。龍女作佛。有二。初明文殊通經。二明通經利
益。初又五。第一智積請退。】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當還本土。」


【分陀利經云。菩薩名般若拘羅。漢言智積。
△第二
釋尊止之。令待通經利益之證。智積謂多寶為證
經故出。勸物流通。既訖。是故請還。釋迦止者。雖迹
門事訖。本門未彰。故託在文殊。以留多寶。佛之密
意。非菩薩所知。】


「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可還本土。」


【△第三文殊尋來。】


「爾時文殊師利共相慰問却坐一面。」


【△第四智積問所化幾如。】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其數幾何。」


【△第五文殊答。非口所宣也。有七。一答利益甚
[006-0736a]
眾。】


「文殊師利言且待須臾自當證知。」


【△二蒙益者集證。】


「所言未竟詣靈鷲山住在虗空。」


【△三皆是文殊所化。】


「此諸菩薩皆其論說六波羅蜜。」


【△四本聲聞人。先稟權教。住二乘道。】


「本聲聞人。在虗空中。說聲聞行。」


【分陀利經云。蓮華從海出者。本發菩薩心。其華在
空中。說摩訶衍事。本發聲聞心者。華在空中。但說
斷生死事。
△五今聞實教。悉住大乘法。】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六文殊結益。】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七智積偈歎。】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大智德勇徤令速成菩提。」


一文殊通經竟
△第二明通經利益。龍女成佛。文
九。一文殊自敘。】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玅法華經。」


【△二智積問。】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速得佛不。」


【△三答。】


「文殊師利言能至菩提。」
[006-0736b]


【四智積執別教為疑。】


「智積菩薩言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第五龍女明圓釋疑有二。初敘申敬。】


「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以偈讚曰。」


【△次有三行半偈為三。初半行。明持經得解。】


「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


【罪福者。約七方便傳作。今偈。深達無罪無福。入一
實相。名為深達也。十方。即十法界。同以實慧朗之。
故言徧照也。
△次二行。明成就二身。】


「微玅淨法身無不宗奉者。」


【具三十二相者。深得法身之理。即備相好。如大品
明欲得一切法。當學般若。如得如意珠也。二乘但
得空。空無相好也。
△後一行引佛為證。】


「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第五龍女明圓釋疑竟
△第六身子復難二。先總
難信。】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具修諸度然後乃成。」


【△後釋出五障。】


「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第七龍女現成明證。復二。一者獻珠。表得圓解。】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復速於此。」


【圓珠表其修得圓因。奉佛是將因尅果。佛受疾者。
獲果速也。此即一念坐道場。成佛不虗也。
△二正
示因圓果滿。】
[006-0736c]


「當時眾會皆見龍女演說玅法。」


【胎經云。魔梵釋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現身得
成佛。故偈言。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
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
△第八
明時眾見聞。心大歡喜。】


「爾時娑婆世界而得受記。」


【南方緣熟。宜以八相成道。此土緣薄。秖以龍女教
化。此是方便力。得一身一切身。普現色身三昧。

第九智積默然信受。】


「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二今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竟
提婆達多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持品第十三」


【釋持品。二萬菩薩。奉命弘經。故名持品。重勸八十
萬億那由他弘經。故名勸持品。問。何故爾。答。二萬
是法師品初。別命之數。故奉旨受持。八十萬億那
由他等。前無別命。止是通覔。今佛眼視。令其發誓。
此土通經。通經證驗深重。佛意殷勤。是故蒙勸而
弘。故有二意也。
△次釋經文。就文為二。先明受持。
後明勸持。初文復三。一二萬菩薩奉命。此土持經。
二五百八千聲聞發誓。他國流通。三諸尼請記。


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二五百八千聲聞。發誓他國流通。】
[006-0737a]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心不實故。」


【問。此諸聲聞。巳成大士。何故不能此土弘經。答。為
引初心始行菩薩。未能惡世苦行通經。復欲開於
安樂行品也。
△三諸尼請記。】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三菩提。」


經云姨母者。本行集雲。釋種善覺。生於八女。時淨飯王兄弟四人。各納二女。淨飯王妃。即摩耶。愛道。摩耶
生太子巳。七日命終。生忉利天。愛道是姨。故云姨母也。】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而說偈言。


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諸比丘尼說是偈巳廣宣此經。」


一明受持竟
△第二勸持。有長行偈頌。長行有五。
一佛眼視。二菩薩請告。三佛默然。四菩薩知意。五
發誓通經。
今初。】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


【眼視默勸。而不告言者。上來雖不別命。而舉持經
功德深厚。引證分明。多寶分身遠來勸發。此之殷
勤。事義巳足。有欲應命。宜即發誓。無煩復言。又將
護聲聞他方之願。故不稱揚也。
△二菩薩請告。】


「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廣宣斯法。」


【△三佛默然。】


「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


【△四菩薩知意知默不告之意也。】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并欲自滿本願。」


【△五發誓通經。】
[006-0737b]


「便於佛前作師子吼遙見守護。」


【△第二偈頌有二十行。請護持經。不復細分。尋文
可解。前十七行。被忍衣弘經。次一行。入室弘經。三
一行。坐座弘經。四一行。總結請知次偈頌者。是孤起偈。諸菩薩等。
請護弘經。即是自述弘經方軌。以由佛於法師品中。說方軌竟。寶塔慕覔用方軌人。達多引往用方軌者。
釋迦即是稟方軌眾。故云以身為床座等。持品即是惡世方軌。安樂行是始行方軌。故云住忍辱地等。具
如後品。若不爾者。則弘經無軌。無軌弘經。斯無是處。如赤身入陣。自損不虛。被鎧之言。應不徒設。初

文三。初一行總論時節。】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唯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次九行。別明所忍之境。文三。初一行。通明邪人。
即俗眾也。次一行。明道門增上慢者。三七行。明僣
聖增上慢者。故此三中。初者可忍。次者過前。第三
最甚。以後後者。轉難識故。初二如文。】


「有諸無智人說外道論義。」


【三七行中。阿含第六雲。阿蘭若。此翻無事。頭陀。此
翻抖擻。寶雲經第六雲。阿練兒處。比丘見王。王子。
婆羅門。及一切人來。比丘唱善來。可就此坐。彼即
共坐。彼不坐。比丘亦不坐。當為說法。令歡喜。
佛滅
後。末惡世不應式比丘。雖說戒法而得活。而於戒
法不樂行。歷五分法身。餘一切道法。亦如是說。如
齆鼻人說栴檀。自既無香。亦不自聞。天人龍神。鳩
槃茶。終不供養無戒人。餘四分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亦如是
說。
無有能將玅法來。必由淨戒之所起。餘四亦如
[006-0737c]
是。
偈云。若遇垂死最重病。痛惱偪迫極無憀。念佛
三昧常不捨。一切苦切奪其心。彼人自解是法故。
則知一切諸法空。
△三七行明著衣意。】


「我等敬佛故皆當忍是事。」


【忍辱鎧者。中阿含第五雲。黑齒比丘訴佛雲。舍利
弗罵我說我。佛疾喚舍利弗。實罵說不。舍利弗言。
心不定者。或說罵。我心巳定。云何說罵。如折角牛。
不觸嬈人。我心如地水火風。淨與不淨。大小便利
涕唾。受而不罵。心如掃帚。淨與不淨俱掃。又如破
器盛脂。置之日中。渧渧恒漏。自觀九孔常漏不淨。
云何罵說於他。又如死蛇狗等。繫淨童子頸。慚恥
自愧。不罵說他。佛問。如是惡人。汝云何觀。答。人有
五。一身善。口意不善。但念其善。不念不善。如納衣
比丘。見糞掃幣帛。左捉右舒。截棄不淨而取於淨。
念用其身淨以規我身。棄其口意以誡我口意。

口行淨。身意不淨。亦念其口。棄其身意。如熱渴者。
值多草池。披草掬水。涼身止渴。
又意淨。身口不淨。
亦念其意。不用其身口。如行路熱渴。唯牛蹟少水。
我若用手掬。水則渾濁。應兩膝跪。兩手憑。口就吸
之。以除熱渴。
又三業皆不淨者。雖無可用。當痛念
之。如路見病人。安置使穩。念此不淨。使得值善知
識。治其三業。勿令墮落三途。
又三種皆淨。常念是
人。以自訓況。念齊願齊。如清涼池。多諸華草。熱渴
入中。以自蘇息。常念境界。以去我惡。此是三藏教
[006-0738a]
中。用苦無常不淨無我空。為鎧也。
毗婆沙第八雲。
罵是一字。一字不成罵。二字成罵。無有一時稱二
字者。若稱後字。前字巳滅。又能罵所罵一時。同一
剎那俱滅。於我何為。如是等。通教為鎧也此方語亦有顛
倒。即成讚罵。如見客去。命雲去早。即名為留。若雲早去。即名發遣。發是罵。留即是讚。如正食遇客。若雲來
早。即是罵也。若雲早來。即是讚也。十七雲。聖凡俱有三受。云何差

別。凡夫於苦受有二。一身受苦。二心受憂悲。如三
毒箭。失樂則瞋。得樂則喜。不苦不樂則癡。聖人但
有身受而無心受。於苦不瞋。於樂不愛。於不苦不
樂不癡。三使不能使。於使得解脫。故有凡聖之異。
如此等有無差降者。此用別教為鎧也。
今經明鎧
者。以念佛為鎧。是念法佛。第一義佛。佛即是法故。
文雲念佛告敕。即法也。佛即是僧。僧即事理俱和。
毗盧遮那徧一切處也。如此之鎧。一鎧一切鎧。即
圓教鎧也初十七行被衣弘經竟
△第二一行入
室弘經。】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


僭補曰。有來學。毋住教。今鑒知有機。親到其所。說佛所囑之法。以同體慈悲。入室弘經也
△第
三一行坐座弘經。】


「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


僭補曰。如幻人為幻人說法。能所叵得。何畏之有。如是說法。是坐座弘經。稱善說法。能令佛法。安隱住世

△第四一行總結請知。】


「我於世尊前。諸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持品竟。】
[006-0738b]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釋安樂行品。
釋此品為三。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門。
一依事者。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
樂。故能進行。
二附文者。著如來衣故。則法身安。入
如來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座故。般若導行進。此
附上品文釋三軌。附法師品文。又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
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附本品文。三法門者。
安名不動。樂名無受。行名無行。不動者。六道生死。
二聖涅槃。所不能動。既不緣二邊。則身無動搖。上
文雲。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
有散亂。則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常住不動法門也。
樂者名無受。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不受凡夫之五
憂。喜。苦。樂。捨。乃至圓教中五受生見。亦皆不受五受生見
者。圓中四門。及一絕言。若未證實而生著見。亦名五受。體教入理。理無所受。方名不受。不受亦不受。有

受則有苦。無受則無苦也。行名無行者。若有所受。
即有所行。無受則無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賢聖行。
故言無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即法門也。


問。大經明親附國王。持弓帶箭。摧伏惡人。此經遠
離豪勢。謙下慈善。剛柔碩異。云何會通。答。大經偏
論折伏。住一子地。何曾無攝受。此經偏明攝受。頭
破七分。非無折伏。各舉一端。適時而巳。理必具四。
何者。適時稱宜。即世界意。攝受。即為人意。折伏。即
對治意。悟道。即第一義意也。
[006-0738c]


此品是迹門流通第四意即接退流通。若二萬八十億
那由他。受命弘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又達機緣。
神力自在。濁世惱亂。不障通經。不俟更示方法。若
初依始心。欲修圓行。入濁弘經。為濁所惱。自行不
立。亦無化功。為是人故。須示方法。明安樂行。故有
此品來也。此安樂行。有何次第。然法華圓行。一行
無量行。不可思議。何定前後。今且一敘。法師品。略
示弘經。則以益他為本。先明入室。此中辨惡世弘
經。安諸偪惱。先著如來衣。前後互現耳。
若約行次
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若乖寂起相。應先以
般若蕩累。則初坐座。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體慈
悲。愍眾故行道。次入如來室。既以慈悲化世。必涉
違從。決須安忍。次著如來衣。雖作此次。說非行時。
行時入空。即具一切法。況慈忍耶。


四安樂行者。止觀慈悲導三業。及誓願。身業有止
故。離身麤業。有觀故。不得身。不得身業。不得能離。
無所得故。不墮凡夫。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
切。不墮二乘地。
有止行故。著忍辱衣。有觀行故。坐
如來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
止行離過。即成斷德。
觀行無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資
成智德。智德資成斷德。是名身業安樂行。餘口意
誓願。亦如是三業誓願。皆具止觀慈悲。四行例同
△次釋經文。有問
有答。
初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云何能說是經。」
[006-0739a]


【問中先歎前品深行菩薩。能如此弘經。後問淺行
菩薩。云何惡世宣說是經。
△二答中分三。一總標
四法。二別釋四法。三總結行成感徵之相。以歡修
此科在願安樂行頌後
今初。】


「佛告文殊師利當安住四法。」


【四法者。一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四
誓願安樂行僭補曰。四安樂行。三業及願。大師從其多分。一往配合。意實互具。一中有
三。讀者毋泥

△第二別釋四法。即為四別。初身安樂行
又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二。初釋方法。二結行成。
初又二。初標行近。次釋行近。
今初。】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次釋中又二。一釋行處。二釋近處。
今初。】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行處者。即不思議三諦也。住忍辱地。總論三諦。如
有地可據。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善順真諦。能
忍虗妄見愛寒熱等。故言善順也。而不卒暴心不
驚者。安於俗諦。忍眾根緣。稱適機宜。故云不卒暴。
體忍違從。故心不驚也。於法無所行等者。即安中
諦。能忍二邊。故云無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觀實相。
亦不得中實。故云不分別。此則據三諦之地名處。
忍五住之辱名行。行亦為三。謂止行。即行不行。觀
行。即非行非不行。慈悲行。即不行行。合上衣座室
等。是為約不思議三諦。明行處辯弘經方軌也。

第二釋近處。文為三。一遠十惱亂。即遠故論近。亦
[006-0739b]
是附戒門助觀。二修攝其心。即近故論近。亦是附
定門助觀也。三觀一切法空。即非遠非近論近。亦
是附慧門助觀。
就初有十種應遠者。一豪勢。二邪
人。法三兇險戲。四旃陀羅。五二乘眾。六遠欲想。七
遠不男。八遠危害。九遠譏嫌。十遠畜養等。
今初
遠豪貴。】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大臣官長。」


【△二遠邪人法。】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逆路伽耶陀者。」


【路伽耶。此雲惡論。亦云破論。逆路者。逆君父之論。
又路名為善論。亦名師破弟子。逆路名惡論。亦名
弟子破師。
△三遠兇險戲。】


「亦不親近諸有兇戲種種變現之戲。」


【那羅延者。上伎戲。亦云綵畵其身作變異。又云緣
幢擲倒之屬也近𠒋戲者。恐散逸故。那羅。此云力。即是捔力戲。亦是設筋力戲也


△四遠旃陀羅。】


「又不親近旃陀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旃陀羅。此雲殺者。近則染其惡習。令人無慈。
△五
遠二乘眾。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無所希求。


近二乘人。令人遠菩提故。西方不雜。故云或來。既
未受大。無妨小志。故云隨宜。
△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欲想。殺害菩提心故。欲想如止觀第八記。
△七遠
[006-0739c]
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不男。壞亂菩提志故。五不男者。謂生。劇。妒。變。半。生
謂胎中。或初生時。劇謂截等。妒謂因他。變謂根變。
半謂半月。餘即不能。廣如論釋。
△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危害難處。不合入故。
△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況復餘事。」


【譏嫌。增他不善心故。
△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畜年少弟子等。妨行人正業。令修遠離行也。十種
惱亂。九是生死凡夫著生死
一是涅槃二乘求涅槃。二俱遠
離。即寂滅之異名耳。觀心可知觀心可知者。今總說之。一切處無非
法界。何所可離。何所不離。非離非不離而論離耳。還同非遠非近而論近。初心雖了一切本無。而須數數
近於遠離

一即遠論近竟
△二即近故論近。】


「常好坐禪是名初親近處。」


僭補曰。坐禪之法。具如摩訶止觀。略言之。不出大涅槃所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文殊般若雲。法界一相。
繫緣法界。本經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云。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
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皆其註脚也。此一乘實相。苟無真信真解。何由得入智者勉旃

△三
非遠非近論近。文為三。一正標。二反釋。三總結。


今初。】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


【觀。中道觀智。一切法。十法界境。若單論智。智無所
觀。故舉一切。以顯皆空。
僭補曰。空者。十界依正。染淨緣生。性相皆空。無所得
[006-0740a]
如者。二邊中諦。無一異名如。實相者。非七方便。

故名實。以實為相。故言實相也。
△二反釋上正標中。雲空。
雲如。雲實相。此反釋者。以顛倒等法。反顯空等不顛倒法也。】


「不顛倒無礙無障。」


【不顛倒者。無八倒也。不動者。不為二死所動也。不
退者。心心寂滅。入薩婆若海也。不轉者。不如凡夫
轉生死。不如二乘轉凡聖。
如虗空者。但有名字。字
不可得。中道觀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無所有性
者。無自他共無因等性。一切言語道斷者。不可思
議也。
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也。不出者。如來所治
畢竟不復發也。不起者。諸方便皆寂滅也。無名者。
名不能名也。無相者。相不能相也。無所有者。無二
邊之有也。無量者。非數法也。無邊者。無方所也。無
礙無障者。徧一切處也。
△三總結總結正反之意也。】


「但以因緣有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但以因緣有者。結也。上直明中道觀慧。今明雙照
二邊。理性畢竟清淨。如上所說。非解非惑。而從惑
因緣生生死。從解因緣生涅槃。又因緣有。有於涅
槃。從顛倒生者。生於生死。此則雙照意顯也。常樂
觀如是等法者。即三諦等法也。
即以初句而為空邊。照於緣生。緣生
故空。空名涅槃。即以次句而為有邊。故云顛倒

○僭補曰。問。現前身心器界。一切諸法。熾然生滅。何以雲
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等耶。答。一切諸法。但以因緣有。緣生無性。當體寂滅。即是實相。以不達緣起無性。而
認為實法。起我法二見。如繩上見蛇。故云從顛倒生。若如實達得一念緣起無生。了無一法可得。皆是實
相。不生顛倒。故經說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等也

△二偈頌。有二
[006-0740b]
十八行三句。為三。初一行頌標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


【△次二十二行頌修行。後五行三句明行成。長行
行近別釋。偈中合頌。不復次第。初十四行。頌即遠
論近。】


「應入行處能安樂說。」


【小乘三藏學者。佛在波羅柰。最初為五人。說契經
修多羅藏。佛在羅閱祗。最初為須那提。說毗尼藏。
佛在毗舍離獼猴池。最初為䟦耆子。說阿毗曇藏。
五百羅漢。初夜集阿毗曇藏。相續解脫經。此為三
藏學也初為跋耆子說阿毘曇者。故知別有阿毘曇藏。是佛自說。人不見者。諍計云云。或謂
是十二部中論議部者。不然。言相續解脫經者。是佛自說。故且名經。當佛滅後。阿難所結集者。名修多羅。
五百集者。初名解脫。後廣集法相。乃名為論。深著五欲。欲相者。龍。須輪。

四天王。皆同人間。忉利天。以風為事。炎天相近為
事。兜率相牽為事。化樂天。相視為事。他化自在。心
念為事。上天皆離欲欲相者。頌中雖無欲相之言。以長行有故。今略釋。俱舍云。
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今依舊名目須輪。修羅耳。如中阿含云。有一異學問薄拘羅云。汝於正法中。巳
八十年。頗曾行欲事不。薄拘羅言。莫作是語。更有別事。何不問耶。異學又問。汝於八十年。起欲想不。答。不
應作如是問。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尚未曾起一念貢高。未曾受居士衣。未曾割截衣。未曾倩他作衣。未
曾用針縫衣。未曾受請。未曾從大家乞食。未曾倚壁。未曾視女人面。未曾入尼寺。未曾與尼相問訊。乃至
道路。亦不共語。八十年長坐。故知衣食等欲想。一切尚無。況復染欲想耶。弘法之徒。觀斯龜鏡。況今弘經
息機為本。寡女處女者。阿難問佛。如來滅後。見女人云

何。佛言。勿與相見。設見。勿共語。當專心念佛。及諸
[006-0740c]
不男者。彼名般吒。此翻黃門。黃門者。有男女形。不
能男女。
入里乞食者。雜阿含云。有一羊。往糞聚。飽
食還羣。貢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四事巳。起
染著欲想。不知出要。設不得。恒生想。設得。向諸比
丘貢高。毀蔑他人。我得彼不能得。是為羊比丘乞
食。師子王。遇大獸即噉。不味不著。得小獸即噉。不
鄙不薄。比丘亦爾。得四事供養。不起染著。無有欲
想。自知出要。設不得利養。不起亂念。無增減心。是
為師子王比丘乞食。寶雲經明乞食作四分。一分
奉同梵行。一分與匃人。一分施鬼神。一分自食。

二八行。頌非遠非近論近處。】


「又復不行是名近處。」


【又復不行上中等者。約廢權說故。前三教名上中
下。或指三乘。或三菩薩。
△三五行三句。明行成又
三。初一行半標行成。】


「若有比丘無有怯弱。」


【事成外儀無失。理成內心無滯。故云無怯弱也。

次三行。頌行成而得安樂。】


「菩薩有時無有怯弱。」


【菩薩入靜室下。釋安樂之因。因修禪定。止於過惡。
得人無我。外則不損。因修智慧。離諸取著。得法無
我。內無顛倒。是則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樂也。

後一行一句。頌長行總結。】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006-0741a]


一身安樂行竟
△第二口安樂行。亦有長行偈頌。
長行為二。一標章。二釋行法長行無行成偈中有也
今初。】


「又文殊師利應住安樂行。」


【△二釋行法又二。一止行。二觀行。止為四。一不說
過。二不輕慢。三不歎毀。四不怨嫌。
今初。】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初不樂說人經過者。人聽有過。法有何過。七方便
法。是佛隨他意語。名不了義。若過其法。則惱其人。
非安樂行相也。
△二不輕慢。】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


【不倚圓蔑偏。重實輕權也。
△三不歎毀。】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不說長短者。初不說一切人。次別舉聲聞。人惡聞
其失。故不譚短。面譽對背毀。故不稱長。又不說長
短者。日藏第一云。初中後夜。減損睡眠。精進坐禪
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他短。不說巳
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食知足。頭陀精進。不放
逸行。繫念思惟。心不馳散。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
又聲聞人。根性不定。若歎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
若毀呰二乘。或令其大小俱失。兩無所取也。
△四
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怨嫌心者。若謂其人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謂其
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說即發。杜說過之源。
[006-0741b]
故不生怨嫌也。
大集云。過去世時。有羅剎王。於拘留孫佛法中出家。發菩提心。誦持
大小乘法聚各八萬四千。由意嫌頭陀比丘云。不誦經典。猶如株杭。由此墮獄。受大苦惱。從獄出巳。受羅
剎身。於賢劫末樓至佛所。方脫羅剎身。常人尚爾。況安樂行。為弘大法。將護小行。又怨怪嫌責。怨深嫌淺。
淺深俱捨。方稱正行。此口安樂行中所言心者。為制口故

一止行竟
△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令得一切種智。」


【觀諸法空。無所取著。心不苟執。不逆人意。不違實
相。則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答者。若見無大機
而說小。得方便益。若不見無大而說小。妨其大緣。
二俱不見。但說大無咎。
△第二偈頌。有十六行半。
為三。初二行頌標章。次九行半。頌前行法。後五行
明行成。
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內外俱淨。」


【上總稱應住頌中別出行相。行相者有三。安隱說
法者半行。欲令前人得安隱道及果。即入室義。於
清淨地等半行。即坐座義。油塗身等一行。即著衣
義。三法導口業。名安樂行。
△次九行半。頌行法為
二。初五行半頌止行。次四行頌觀行。上止行有四。
今具頌。初半行頌隨問為說。及不輕慢。慢則不隨。】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二有二行半。頌不說長短。】


「若有比丘隨義而答。」


【但依義不譚人好惡。若有難問。隨義答者。有二。一
可答。二不可答。問答相難詰。相上下。若勝負。則自
[006-0741c]
知。是為智者語。自放恣。敢有違者誅之。是為王者
語長短是非皆不知。唯覓勝而巳。是為愚者語答有
三。智者語。即可答。王者語。愚者語。即不可答

△三一行半。追頌不樂說
人法過。】


「因緣譬喻入於佛道。」


【若說人過。生人毒念。今不說過故。使發心入佛道。
佛道從喜生也。
△四一行頌無怨嫌。】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怨嫌心起則懈怠憂惱。今以慈心說法。無怨嫌者。
精進無憂。上長行皆約止善說。頌中皆約行善也。
初五行半頌止行竟
△次四行頌上觀行。】


「晝夜常說安樂供養。」


【上云但以大乘答。頌云說無上道。上云令得一切
種智。頌云願成佛道二九行半頌前行法竟
△第
三五行偈。明口安樂行成。初一行標行成。】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玅法華經。」


【△次二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物。蠅則
不來。】


「心無嫉恚安住忍故。」


【△三一行。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


【如我上說者。若內無過。如長行中說。若內有善。如
偈中說。
△四一行頌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006-0742a]


二口安樂行竟
△第三意安樂行。亦有長行偈頌。
長行為三。一標章。二釋行。三結成。
今初。】


「又文殊師利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二釋中二。先止。後觀。止中有四。一不嫉諂。】


「無懷嫉妒。諂誑之心。」


【夫二乘欲速出生死。先除貪欲。菩薩為度生。先除
瞋恨。嫉是瞋垢。諂是見垢。嫉忌違慈悲之心。非化
他法。諂誑乖智慧之道。非自行行。智慧被障。將何
上求。慈悲苟妨。將何下化。安樂行菩薩。當淨其心。
嫉妒諂誑。不可懷也。
△二不輕罵。】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亦勿輕罵下。不應以圓行呵別。知機可誡。不知勿
罵。恐退善根。
△三不惱亂。】


「若比丘比丘尼於道懈怠故。」


【不應以圓呵三乘人。其本無大機。強以圓呵。乖心
成惱。圓復未解。前疑後悔。大小俱失。
△四不諍競。】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僭補曰。一形戲論。即落諍競
△第二明觀行亦為四。約前四惡
而起於行善。一於一切起大悲。違於嫉諂。】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二於如來起慈父心。違於輕罵。】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凡求佛道。即是學人。敬學如佛。不得輕罵。諸者通
三世。此即未來如來也。
△三於菩薩起大師想。違
[006-0742b]
於惱亂。】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理論三乘。皆是菩薩。有化訓德。皆眾生師。應起師
想。勿言其短。
△四平等說法違於諍論。】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亦不為多說。」


【平等。破偏執諍也。不多不少。量器利鈍也二釋行

△三結行成又二。一由止惡。惡不能加。故云無
能惱亂。】


「文殊師利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二由觀行故。勝人來集。得好同學也。】


「得好同學恭敬尊重讚歎。」


【△第二偈頌有六行。初五行。頌上止觀二行。各有
四意。後一行頌行成。止觀二行各四者。此中初二
行頌止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云汝不得佛。」


【初止四者。初一行。頌第一離嫉諂。次一句。頌第二
離輕罵。三一句。頌第四離諍競。四半行。頌第三離
惱亂。
△次三行頌觀四。】


「是佛子說法說法無障礙。」


【二觀四者。初一行。頌第一大悲。次一行。頌第三大
師。三二句。頌第二慈父。四二句。頌第四等說。
△後
一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006-0742c]


三意安樂行竟
△第四誓願安樂行有二。初長行。
二偈頌。長行又二。初明行法。次歎經難聞。就行法
為三。一標章。二行法。三結成。
今初。】


「又文殊師利有持是法華經者。」


【△二行法為三。初明標誓願境。二明起誓願之由。
三正立誓願。
今初。】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悲心。」


【初明慈誓境。通取曾發方便心者。而未世三界名
在家。斷通惑盡名出家。此攝得兩種二乘。三種菩
薩。此輩亦具無明。亦應是大悲境。但其皆曾發心。
與慈誓相應。須與其圓道圓果之樂。故言生大慈
心耳。悲境者。非菩薩人。通取未曾發方便心者。名
非菩薩。全不歸向方便。況復真實。此悲境。攝得一
切三界內者。此等亦須與樂。但其流轉無際。正與
悲誓相應。宜拔其罪因罪果。故言生大悲心耳。

二起誓願之由。】


「應作是念不問不信不解。」


【即起慈之由。由諸樂小。執佛方便以為真實。不會
圓道。故言大失。大失是慈誓之由。不聞不知。是悲
誓之由。由未發偏圓心。不聞偏圓二道。不聞偏道
故。無聞慧。不知故。無思慧。不覺故。無修慧。又無圓
三慧。何者。不問故不聞。不信故不知。不解故不修。
偏圓三慧權實皆無。甚可憐愍。起悲之由也。
△三
正立誓願。】
[006-0743a]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第三結行成為三。初總結無過失。則是行成。】


「文殊師利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行云何成。以其立大誓願故。入如來室行成。以其
知四眾失圓道故。即如來座行成。以其誓制其心
不懈怠故。如來衣行成。三行具立。故言行成。無過
失者。慈悲成故。無瞋垢失。如來衣成故。無懈怠失。
如來座成故。無諂曲失也。
△二別結慈悲行成。】


「常為比丘比丘尼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以慈成故。攝得四眾人天。供養聽法。
誓願成故。感
得諸天聞法作護。
如來座成故。聽者歡喜。
△三釋
誓行成。】


「所以者何諸佛神力所護故。」


【三世佛尚守護。況諸天耶初行法竟
△第二歎經
難聞又二。一法說。二譬說。法說又二。一昔未曾顯
說。故昔不得。】


「文殊師利不可得聞。」


【△二今日乃得。】


「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二譬說亦二。一不與珠譬。譬昔未曾顯說。二與
珠譬。譬今日得聞。二譬各有開合。不與珠譬為六。
一威伏諸國。二小王不順。三起兵往罰。四有功歡
喜。五隨功賞賜。六而不與珠。
今初。】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
[006-0743b]


【輪王。譬如來化世。降伏諸國。譬陰界入諸境。
△二
小王不順。】


「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小王。譬煩惱等。未得無漏調伏。名不順其命。
△三
起兵往罰。】


「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王起種種兵。譬七賢中方法為前軍。須陀斯陀中
方法為次軍。阿那阿羅漢中方法為後軍。所破者。
是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冦盜。能破者。是八萬四
千法門之官兵。
△四有功歡喜。】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


【△五隨功賞賜。】


「隨功賞賜象馬車乘奴婢人民。」


【田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初果二果。邑即三果。城
即涅槃四果。衣服。即慚忍善法。嚴身之具。助道善
法也。種種七寶。即七覺等。象馬車乘。即二乘盡無
生智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
△六不
與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有出分段機。為小功勳。有出變易之機。為大功勳。
驚怪者。未有大勳。忽賜髻珠。諸臣皆怪。譬眾生大
機未動。忽說此經。二乘疑惑。菩薩驚怪。
△二合六
譬。如文。】


「文殊師利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006-0743c]


【六合譬中。次第合六。初合初威伏諸國。而諸下。合第二。
小王不順如來下。合第三起兵往罰。其有下。合第四有功王喜。於
四下。合第五有功賞賜。而不下。合第六不與珠
一不與珠
譬竟

△二與珠譬二。一與珠。二合。與珠又二。一有
大勳。】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


【△二與珠。】


「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珠有圓明二義。明譬中道智。圓譬於常。在頂者。極
果所宗。髻中者。實為權所隱。解髻。即開權。與珠。即
顯實。
△次合亦二。一合如來法王。見賢聖軍。有大
功勳。心大歡喜。】


「如來亦復如是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合與珠中經云見賢聖等者。大集云。知苦壞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離死魔。修道壞天魔。今不云天魔
者。以小乘多斷三魔。未壞天魔故。然有壞義。經云有大等者。如來見此小乘賢聖。巳除界內因果。名與陰
戰。至般若後。名大功勳。故三毒等。且在小中。爾後時長。通云歡喜

△二合如來昔
未說之法華經。今乃說之。】


「此法華經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能令至於一切智。智即果名。是行一也。第一之說
是教一。秘藏是理一。兼得人一也初長行竟
△第
二偈頌。有十四行半。頌上行法歎經。為二。初四行。
頌上行法。二有十行半。頌上歎經難聞。初又二。初
一行超頌行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006-0744a]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上總明行成。今頌別顯。常行忍辱。頌著衣行成。哀
愍一切。頌入室行成。乃能演說。頌坐座行成。
△次
三行頌修行法。】


「後末世時令住其中。」


【△第二有十行半。頌上歎經難聞。上有法譬合。今
但頌譬合。頌譬有二。初三行頌不與珠。】


「譬如強力歡喜賜與。」


【△二一行頌與珠。】


「如有勇徤。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第二合譬二。初三行半。頌合不與珠。】


「如來亦爾說此諸經。」


【△二三行頌合與珠。


既知眾生為汝等說。


四誓願安樂行竟
第二別釋四法竟
△第三長
行大科總結行成感徵之相。以勸修行。二十三行
頌。文三。初一行半。勸修四法。】


「我滅度後如是四法。」


【△次二十行半。舉三報以勸。亦名三障清淨。後一
行總結也。三障淨。轉現生後世惡業盡。即得現生
後世勝報。初一行。無憂惱病痛等。是報障轉轉。現
報也。】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二半行不生貧賤醜陋。是業障轉。轉生報也。】
[006-0744b]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三有十九行。明後報轉。轉三毒煩惱障。為二。初
三行。別明三煩惱障轉。次有十六行。總明一切障
轉也。
今初。】


「眾生樂見如日之照。」


【文三。初一行明貪障轉。多欲者。則人忽慢。又障生
梵天。欲障轉故。人所樂見。天童給使也。次一行明
瞋障轉。捨瞋。則除內刀箭。入陣。則外刃不傷。後一
行明癡障轉。無畏如師王。遊行自在。智慧如日。徧
照四天下也。
△第二有十六行。總明一切煩惱障
轉。亦是後報轉。持經現感此相。當知過去久巳成
就。今藉緣而發耳。又有成佛因果等相。竝是後報。
故於夢中。見未來後報之相。百千萬劫事。在一念
夢中。用表玅法。不可思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
相前現。後當尅果安樂既是如來之行。故弘經者。預彰果成。故知弘功。其力不小。
問。何以至此。即歎教耶。答此在迹門流通之末。前巳明佛去世後。弘經功深。古佛證經。今佛成道。二萬八
十萬億。此土他方。宣通之益。不可測量。人獲玅功。良由法實。故流通末。重辨所通。所通者何。三周開顯。故
舉輪王威伏。兵眾獲勳。勳有大小。故所賜不同。此四行後。復結成者。顯四行功成。能行此行。兼弘經力。化
功歸己。果相先彰。故使大士。剎那夢逾億世。表一生弘教。功超累劫。又為六。從初信

心。乃至玅覺八相成佛。皆如來莊嚴而自莊嚴。即
忍辱報。約初三行。夢入十信。又二。初二行半慈悲
報。】


「若於夢中恭敬合掌。」


【△次半行。正見無癡報。】
[006-0744c]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二六行半。夢入十住。】


「又見諸佛合掌聽法。」


【既云證不退智。即為授記者。當知得入初住無生
得記之位也。
△三三句。夢修十行。】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


【又見自身在山林。知是十行修習善法也。
△四一
句。夢證十向。】


「證諸實相。」


【證諸實相。知是十迴向。正觀中道位也。
△五二句。
夢入十地。】


「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深入禪定。即第十地中無垢三昧。入金剛定。諸佛
皆現摩頂受職也言無垢者。初住巳得。若云入金剛定。義當等覺。合在第十地中


△六五行寄談玅覺。】


「諸佛身金色如煙盡燈滅。」


【夢八相佛。以知玅覺。此中或是初住。能八相成佛
之相。仍前次位。寄譚極覺耳。夢者。從須陀洹。至支
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不夢。從五事
故有夢。如偈說。以疑心分別。學習因現事。非人來
相語。因此五事夢。又是所更聞見及諸患為七事。
故有夢。現在意識。尚不見色。云何夢中意地見色。
答。皆是曾見曾聞。故想耳。又是吉不吉相耳。夢中
無通無宿命智。云何能見未來世事。答。此非願智
[006-0745a]
境界。乃是比知。諸人曾有如是夢。如是果。今以比
知耳。問。誰眠。答。五道及中陰。皆有眠。在胎諸根具
者。亦是眠。乃至佛亦眠。問。眠是愚是葢。此云何通。
答。佛起現前欲。調身故眠。非葢非愚眠也次二十
行半舉三報以勸竟

△後一行。總結行成也。】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第三總結行成感徵之相竟
安樂行品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玅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釋涌出品。師嚴道尊。鞠躬祇奉。如來一命。四方奔
涌。故言從地涌出品世界。三世化導。惠利無疆。一月
萬影。孰能思議。召過以示現。弘經以益當。故言從
地涌出品為人。虗空湛然。無早無晚。惑者執迹。而闇
其本。召昔示今。破近顯遠。故言從地涌出品。
虛空等為
對治悉檀。約所表也。虛空理也。本迹事也。事有本迹。理無早晚。惑者迷理而闇本迹。故執近迹以失遠本。
本迹尚迷。況不思議一。故本之弟子。居下虛空。本地之師。經久虛空。今之師弟。在今虛空。久空今空。下空
體一。雖則體一。然本弟子。元知近迹。今之弟子。猶迷遠本。破執近故。召昔示今。今弟子因疑致請。聞說方
破。破執近惡。故云對治寂場少父。寂光老兒。示其藥力。咸令

得知。故言從地涌出。
寂場去。第一義悉檀。何者。寂場舍那。示始成故。父少。寂光
菩薩。行久著故。兒老。譬藥力者。父何以少。子何以老。準下父子譬意。父久先服種智還年之藥。父老而若
少。子亦久稟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雖各有服餌之功。而父子久定此之四悉。雖通釋今文。竝意兼
後品。然初一悉。文在今品。第二意兼後品。三四二悉。探用後品。皆是助後以成顯遠。善生惡破。見本故也。
故知世界。即是三悉之由。故涌出品。專在世界文云。是從何所來。以何因

緣集。今以諸義釋品。顯四悉檀因緣之解。故言從
[006-0745b]
地涌出品。
△次釋經文。此下是大段第二本門開
迹顯本。開師門之近迹。顯佛地之遠本。其文為三。
一從此下。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序段也。
二從爾
時釋迦告彌勒下。至分別功德品彌勒說十九行
偈。正說段也。
三從偈後下十一品半。流通段。
序文
為二。一涌出序。二疑問序。涌出為三。一他方菩薩
請弘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涌出。
今初。】


「爾時他方國土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聞通經福大。咸欲發願。住此弘宣。故請
為之。
△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廣說此經。」


【如來止之。凡有三義。汝等各各自有巳任。若住此
土。廢彼利益。一也。又他方此土。結緣之事。雖欲宣
授。有益有妨。二也。又若許之。則不得召下。下若不
來。迹不得破。遠不得顯。是為三義。如來止之。召下
方來。亦有三義。是久弟子。召弘玅法。以緣深廣。能
徧此土益。徧分身土益。徧他方土益。又得開近顯
遠。是故止彼而召下也。
△第三下方涌出為二。一
經家敘相。二明問訊。兩段各五。初五者。一涌出。】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同時涌出。」


【△二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三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006-0745c]


【住處者。常寂光土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即淨
我。是為四德秘密之藏。是其住處。以不住法。住秘
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故言下方。
在下不屬此。空中不屬彼。非此非彼。即中道也。出
此不在上。不在此下。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是中
道也。
△四聞命故來。】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來之由者。聞命故來。弘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故
來。皆如上說。
△五眷屬。】


「一一菩薩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所將眷屬者。若人情往望。謂領六萬五萬恒沙者
為多。領三二一者為少。單巳者隻獨。若依文往尋。
六萬五萬者為少。單巳者為多。文云。單巳獨處者。
其數轉過上。若依法門者。一一皆是導師德。能引
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巳非獨。六萬非多。一即一
道清淨。二即定慧。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諦。五即五
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
即有百。百即具千。千界即有萬。一度具萬。六度即
六萬法門。多不為多。一不為少。非多非少。而多而
初經家敘相五段竟
△第二問訊為五。一三業
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樂。四偈頌隨喜。五
如來述歎。
今初。】


「是諸菩薩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虗空。」


【就初三業供養。經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四眾徧見。
[006-0746a]
此乃隱長而現短。借其神力。令狹而見廣。俱是不
可思議也。拜遶是身。讚法是口。瞻仰是意。五十小
劫與半日者。此是時節不可思議。如來所見。不以
二相。下方菩薩。常面稱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讚。解
者即短而長。謂五十小劫。惑者即長而短。謂如半
日。斯為本迹而作弄引。如來未說。闇本而執迹。佛
若開顯。悟近而達遠。亦知不思議一也。四眾徧見
菩薩者。亦是不思議也。夫肉眼天眼。所見不遠。而
今所覩。充滿虗空。見雨猛知龍大。見華盛知池深。
見菩薩滿虗空。則知法性彌滿法界也。
△二陳問
訊之辭。】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生疲勞耶。」


【文三。初標四導師。次陳問辭。又重說偈。但舉四人
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如華嚴但舉法慧。德林。
金幢。金藏。說四十位也。
△三佛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入於佛慧。」


【如來具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易度則安樂。安樂
則易度。易度為兩。一根利德厚。世世巳來。常受大
化。始見我身。即稟華嚴。入如來慧。果熱易零。是眾
生易度。二根鈍德薄。世世巳來。不受大化。為是人
故。須開頓說漸。三藏方等般若而調伏之。亦令此
人。今聞法華。入於佛慧。比前華嚴雖難。於佛甚易。佛
識其宜。方便得所。薄須塗熨。慧悟是同薄須塗熨者。猶如嬰
[006-0746b]
兒。為病服藥。暫須斷乳。權以毒塗。藥勢歇巳。洗乳令服。初乳後乳。乳體不殊。中間為病。進否權設。亦如癰
瘡。熱氣正盛。且須冷熨。熱休冷息。初身後身。其體不異。為熱暫熨。熱退如初。此入彼入。二處不異。但根鈍
者。入時未至。如癰如嬰。尚須塗熨。以酪等三。暫時調熟。故云薄耳

△四說偈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我等隨喜。」


【領解隨喜能問者。即是華嚴中四大士。法華中身
子三請。俱是能問也。所問者。即是問佛智慧也。

五如來述歎。】


「於時世尊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如來述歎者。述前上行無邊行四大導師等能隨
喜。華嚴中諸大士。於如來所能問。能信。能行佛之
所說。發隨喜心。佛意顯能問大士。皆是古佛垂迹。
四導師等。隨喜其迹。如來稱歎其本。亦是密顯壽
量也涌出序竟
△第二疑問序為二。一此土菩薩
疑。二他土菩薩疑。此土又二。初長行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并欲自決所疑。」


【△次偈頌有十九行半。正問為五。初一行一句。問
何處來。】


「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是從何所來。」


【△二一行三句。問何因緣來。】


「以何因緣集為從何所來。」


僭補曰。以何因緣集者。為開壽量。是其來緣。後不答來緣。故但云雙答
△三九行敘
其數量。】
[006-0746c]


「一一諸菩薩猶不能盡知。」


【△四兩行問其師誰。】


「是諸大威德修習何佛道。」


【△五五行半結請。又五。初兩句結歎。】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次兩行請答來處。】


「四方地振裂未曾見是眾。」


【△三一行請答來緣。】


「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四一行半。大會同請。】


「今此之大會本末之因緣。」


【△五二句。請決眾疑。】


「無量德世尊。唯願決眾疑。」


【△二他土菩薩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他土菩薩疑者。分身眷屬。橫在十方。與彌勒同疑。
二土俱不知本地。欲顯成道甚久。各各陳疑巳佛。
佛皆抑待彌勒云云抑待彌勒云云者。答問之益。不存於我。故不為答。抑待釋
迦答彌勒問。故云待彌勒耳

本門序分竟


△第二本門正宗分。文。為三。先長行。次偈頌誡許。
後正說。長行四。先述讚。】


「爾時釋迦牟尼佛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二誡。誡勿亂。勿怠。勿退。】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006-0747a]


【△三許標果智。果智者。如來知見。】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


【△四開化宣示也。】


「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自在神力者。過去益物也。師子奮迅者。現在十方
分身所被之處也。大勢威猛者。未來益物也僭補曰。諸
佛自在神通之力者。稱體大用。周流法界。非古非今。無障無礙。隨機利物。令歸實相也。諸佛師子奮迅之
力者。降伏天魔。及九十六種外道。歸於正法。同成佛道也。諸佛威猛大勢之力者。開五乘三乘七方便。同
歸一實。無二無三。此如來自行權實。究竟圓滿。即體即用。不謀而應。我佛既爾。諸佛亦然。故三句皆云諸
佛。獨尊九界。無能屈服。故皆云力也。如來三世益物功德。一一具三。不可思議也

△次偈
頌四行為二。初一行誡聽許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議。」


僭補曰。佛智叵思議者。如來成道遠本。非口所宣。非心所測。初發意菩薩。未能頓契。唯在抑信而巳。勿得
疑悔也

△次三行勸慰信受。】


「汝今出信力汝等一心聽。」


僭補曰。如來遠本無師之智。既不可思議。上智之士。當於實相出生信力。安住於忍善之中。言忍善者。如
律中羯磨文云。忍者默然。不忍者說。今云忍善。猶受善也。此經四十年來。所未曾說。今當說之。前迹門既
巳開權顯實。是約法門說。今本門當開迹顯本。是約遠成佛果說。故云所得第一法。如是今當說。佛語真
實。當一心聽。勿得懷疑。此乃如來同體大慈。安慰勸信。叮嚀再四也

△第三正說。文
為三。此去盡壽量品。正開近顯遠。二分別品初。總
授法身記。三隨喜品。彌勒總申領解。初又二。先涌
出品。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次壽量品。廣開近顯
遠。斷疑生信。略又二。一略開。二因疑更請。就略開
[006-0747b]
有長行偈頌。初長行雙答。雙釋雙答雙釋者。一師誰。二從來


先雙答。】


「爾時世尊說此偈巳此界虗空中住。」


【下方空中住者。釋論明有底散三昧。以下方空為
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表中道為底僭補曰。我於娑婆得三菩
提巳。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者。乃是威音王本地娑婆得菩提時。非今日釋迦現生得菩提時也。以威音即
釋迦。釋迦即威音。雖有本迹之殊。實無兩人。只一體也。若以重玄門言之。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則今日始
得菩提。即久遠本得菩提時。非古非今。無前無後。下壽量中舉塵點劫數挍量。顯其久遠。令人領悟。究竟
無始。不可思議也

△次雙釋二。初釋修證。二釋住處。初修
證者。師知弟子。備智斷功德。為二。初雙修智斷。次
雙證智斷。
今初。】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於經典分別。是修智。正憶念。是修斷。
△次雙證。】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未曾休息。」


【不樂在眾。是證斷。勤行精進。是證智。
△二釋住處。】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人天是凡夫界。不住不著也。深智無礙者。依不思
議智也。樂於佛法者。樂不思議境也。境智甚微。非
近行菩薩也僭補曰。不依止人天。是下方虗空中住。即境智不思議地也
△二
偈頌有八行半。為二。初五行半。頌答兩問。又二。初
四行答師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為求佛道故。」


【△次一行半答處所。於中又二。初半行正答處。次
[006-0747c]
一行歎菩薩德。】


「在娑婆世界其心無所畏。」


【△下三行頌雙釋頌雙釋者。於中又二。初二行半。頌釋師弟。次半行。頌釋處所。經
不云處。但云久遠教化之者。前正答中巳云處竟。故但以時而釋處也。】


「我於伽耶城教化是等眾。」


僭補曰。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者。久指威音。遠指大通十六王子結緣。所謂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
是也。所疑伽耶成佛者。前伽耶。後伽耶。三際一時。古今一處。何疑之有

一略開竟

第二因疑更請。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二。一疑。二請
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聞上菩提樹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又云。我從
久遠來。教化是等眾。聞此二說。動執生疑。
△二請
問又二。一法。二譬。法說為三。初疑成道近。所化甚
多。執近而疑遠也。】


「即白佛言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所化既多。行位深玅。執遠而疑近也。】


「世尊此大菩薩眾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三結請。】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結請中。經但舉難信者。託物不信。拒而難佛。令必
有答初法說竟
△二譬說。有開合。開為三。一色美
髮黑。譬上成道近意也。】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


【△二指百歲人去。譬上所化甚多意也。】
[006-0748a]


「指百歲人言是我子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准北諸師。以譬釋譬。父服還年藥。貌同二十五。子
不服藥。形如百歲。若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
之。如來服一切種智藥。示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
本地久發道心。今住不退。若佛及佛。快知此事。自
下不達。不得不疑。
△三結譬。】


「是事難信。」


【△二合又三。初合近譬。】


「佛亦如是。得道巳來。其實未久。」


【△二合遠譬。】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觀此菩薩。久種善根。非止伽耶發心。善入出住者。
九次第定是善入。師子奮迅是善出。超越是善住。
藏通意也。從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門。
倒修凡夫事。名善出。玅覺徧滿名善住。別意也。畢
法性三昧名善入。首楞嚴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
圓意也。次第習諸善法。據因為善習。就果為善入。
善答難問者。具二莊嚴也。七方便之尊。故云寶也。


△三請答又三。一舉佛語。】


「今日世尊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二明請意。請意為二。一為現在。】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二為未來。】


「然諸新發意菩薩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006-0748b]


【淺行喜生誹謗。新發意者。謗墮惡道。不退者雖信
不謗。不能增道。若為分別。令謗者生信。信者增道。


△三正請答。】


「唯然世尊亦不生疑。」


一長行竟
△二偈頌。有十四行。頌上法譬為二。初
五行頌法說。次九行頌譬說。法說中三。初一行頌
執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二二行三句頌疑遠。】


「此諸佛子等是事難思議。」


【△三一行一句頌結請。】


「云何而可信如實分別說。」


【△次頌譬說為二。初二行頌開譬。】


「譬如少壯人舉世所不信。」


【△次七行。頌合譬亦三。就初二句頌合近。】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


【△二三行半頌合遠。】


「是諸菩薩等於下空中住。」


【△三三行頌合請答。】


「我等從佛聞而住不退地。」


從地涌出品竟
僭補曰。下壽量一品。正答上彌勒疑近疑遠之問。故分身諸佛各告侍者。
佛今答之。自當得聞是也。】


【△先申品目。次釋經文。
今初。】
[006-0748c]


「玅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釋如來壽量品。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之二佛三
佛本佛迹佛之通號也。壽量者。詮量也。詮量十方
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德也。今正明本地
二三佛功德。故言如來壽量品。如來義甚多。且明
二三如來。餘例可解。二如來者。一真身。二應身。真
身者。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乘是
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道是因。覺是果。若單論
乘者無所知。單明實者無能知。境智和合。則有因
果。照境未窮名因。盡源為果。道覺義成。即是乘如
實道。來成正覺。此真身如來也。二應身者。以如實
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者。即應身如來
也。
三如來者。法報化也。大論云。如法相解。如法相
說。故名如來。論文二句。三身具足。如法相解一句。
具法報二身。如法相說一句。是應身。初句如法相
者。如謂法如如實相之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
相常然。徧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
此法身如來也。次解者。謂法如如智。乘於如如真
實之道。來成玅覺。智稱如理。從理名如。從智名來。
即報身如來。故論云。如法相解。名如來也。如法相
說者。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處處示成正覺。楞伽
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
現住。八相成道。轉玅法輪。即應身如來。故論云。如
法相說。名如來也。法身如來。名毗盧遮那。此翻徧
[006-0749a]
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盧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
名釋迦文。此翻度沃焦沃焦者。舊華嚴經名號品中。及十住婆沙中所列。大
海有石。其名曰焦。萬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長。眾生流轉。猶如焦石。五欲沃之。而無厭足。唯
佛能度是故云也。是三如來。若單取者。則不可也。大經云。

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非。三法具足。稱秘密
藏。名大涅槃。如新伊三點。不可一異縱橫竝別。圓
覽三法。稱假名如來也。梵網經。結成華嚴教。華臺
為本。華葉為末。別為一緣。作如此說。而本末不得
相離。像法決疑經。結成涅槃。文云。或見釋迦為毗
盧遮那。或為盧舍那。葢前緣異見。非佛三也。普賢
觀結成法華。文云。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乃是異
名。非別體也。總眾經之意。當知三佛非一異明矣。
問。此品無三佛名。那作此釋。答。雖不標名。而具其
義。文云。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此非偏如。
顯於圓如。即法身如來義也。又云。如來如實知見
三界之相。即是如如智。稱如如境。一切種智是知。
佛眼是見。此是報身如來義也。又云。或示巳身巳
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應身如來義也。若但性德
三如來者是橫。但修德三如來者是縱。先法次報
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說不縱不橫三如來也。揀縱
橫如來。尚非今義。況三藏通教如來耶。又法華之
前。亦明圓如來者。皆是迹中所說耳。發迹顯本三
如來者。永異諸經。論云。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有
三種菩提。一應化菩提。隨所應現。如經。出釋氏宮
[006-0749b]
故。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
佛巳來。無量無邊劫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
淨涅槃不變。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
具其義。論出其名。不作上釋。寧會經論耶。
次明壽
量者。壽者受義。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又境智
相應故名受。又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受。量者。
詮量也。詮量法如來。以如理為命。報如來。以智慧
為命。應如來。同緣理為命。法身如來。如理命者。有
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與不相續相應報身。相續應身
亦無有量及無量。文云。非如非異。非虗非實。葢是
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報身如來者。以如如智。
契如如境。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境既無量無
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函大葢大。文云。我智力如
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是詮
量報身如來智慧命也。詮量應身者。應身同緣。緣
長同長。緣促同促。云云自彼。於我何為。文云。數數
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此
是詮量應佛同緣命也。
復次法身。非量非無量。報
身。金剛前有量。金剛後無量。應身。隨緣則有量。應
用不斷則無量。通途詮量。三句在聖。一句屬凡。謂
有量無常都非佛義。
僭補曰。言有量無常者。以凡夫在迷。法身隨緣。流轉五道。
是有量。非無量。是無常。非真常。故云都非佛義。雖非佛義。而法身性淨。煩惱不能染。與如來法身體同。為
報化本。故得為一句。成四句也二乘見佛壽命。猶如冬日。菩薩所

見。猶如春日。唯佛見佛。壽命無量。猶如夏日。以凡
[006-0749c]
夫博地。翳障朦朧。藏通二乘。雖斷四住。不見中道。
若捨分段。受法性身。未破無明。彼土所奉。猶是勝
應。是故二乘。祇見冬日。若諸菩薩。未登地住所見
同前。若破無明。乃至受分法身。與而為語。得見報
身壽命。奪而為語。猶是勝應。未窮報身之源。未盡
法性之極。所見佛壽。猶是春日。唯佛與佛。窮性盡
源。見法身壽。猶如夏日。大經舉三譬譬之。於諸常
中。虗空第一。一切壽命。如來第一。此譬法身壽命。
無始無終。性相凝湛。不同應報也。二譬如四河。皆
歸大海。此譬報身所修萬善。皆感佛城壽命海中
也。三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譬應身壽命。從法報
出。同他長短也。此品詮量。通明三身。若從別意。正
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便者。報身智慧。上冥
下契。三身宛足。故言義便。文會者。我成佛以來。甚
大久遠。故能三世。利益眾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
報身。法報合。故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正意
是論報身佛功德也。
復次如是三身。種種功德。悉
是本時道場樹下。先久成就。名之為本。中間今日。
寂滅道場所成就者。名之為迹。諸經所說本迹者。
即寂滅道場所成法報為本。從本所起勝劣兩應
為迹。今經所明。取寂場及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為
迹。取本昔道場所得三身。名之為本。故與諸經為
異也。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
思議一也。
[006-0750a]


問。近成是方便。遠成是真實者。華嚴寂滅道場。大
經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爾。本佛法華開遠巳。常
不輕那更近。答當知法華巳。復方便。以開三顯一。
諸佛道同。開近顯遠。亦諸佛道同。故知寄無始久
成之本。實無始無終。不可挍量。其有始有終。有近
有遠者。乃論其應迹耳先申品目竟


△次釋經文。前品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此品廣
開近顯遠。斷疑生信。文為二。先誡信。次正答。誡信
者。佛旨論誡。眾受為信。此文有三誡三請。重請重
誡。迹門三請一誡。此中四請四誡。前後合五誡七
請。奇特大事。殷勤鄭重也。今初誡信有四。初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三誡是叮嚀告誡。誠是忠誠。諦是審實。不欺於物。
言則詣真。昔七方便。隨他意語。非告誠實。今隨自
意語。示之以要。故言誠諦。
△二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如是三白巳。」


【△三重請。】


「復言唯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四重誡。】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先誡信竟
△第二正答。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二。一
破近顯遠。二三世益物。初又二。一出執近之情。二
正破近顯遠。
今初。】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6-0750b]


【經文有三節。初如來秘密神通一句。出所迷法。乃
如來久遠成道之本。一身即三身名為秘。三身即
一身名為密。又昔所不說名為秘。唯佛自知名為
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動之理。
即法性身也。通是無壅不思議慧。即報身也。力是
幹用自在。即應身也。
次言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
等。是能迷眾。
三皆謂釋迦牟尼出釋氏宮去伽耶
城不遠。坐於道場。得三菩提。是迷遠之情。
此本說
中。不復言及二乘。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人修羅
三善道內。菩薩有三種。下方。他方。舊住。下方即本
日所化。故無執近之謂。他方舊住。俱有二種。一從
法身應生者。往世先得無生。或巳先聞發迹顯本。
設未得聞。報盡受法性身。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
遠之說。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二者今生
始得無生忍。及未得者。咸有此謂也。
△二正破近
顯遠。破執近之迷。以顯久遠之本。上文如來三番
殷勤告誡。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即為此也。
文為二。初正明顯遠。二設譬格量。
今初。】


「然善男子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僭補曰。然者。乃暫時然諾。縱之之意。善男子下。即奪。謂不但伽耶。我實成佛巳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
由他劫。此如來如實而說。故云實也

△二設譬格量三。一舉譬問。二
答。三合。
今初。】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知其數不。」


【△二答中舉三人不知也。】
[006-0750c]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三合譬。】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但下塵被點之界。巳不可說。
況不下塵界。寧當可
說。
下塵不下塵界。尚不可說。下塵不下塵塵。豈可
說耶。
況復過是寧可說耶。


僭補曰。經中抹塵之譬。格量本師釋迦成佛以來
壽量遠本。其本佛之名。古今未有的指是何佛者。
有以法身為遠成之本。則法身無久近。亦無成與
不成。大師直指是報身。上冥下契。三身宛足。如是
功德。悉是本時道場樹下。修德圓滿。久遠成就。名
之為本。餘皆迹也。
本佛之名。試以管見僭論之。仰
惟曠古無佛。唯最初威音王如來。以真如內熏之
力。圓覺教授之力。無師智。自然智。自悟自修。自致
成佛。此段因緣。有經所出。恐智者時。此經未至。未
曾指出。唯禪宗諸祖。每舉威音王前事。令人達本。
徧於禪書。六祖法寶壇經云。威音王巳前即得。威
音王巳後。無師自悟。乃是天然外道。昔黃蘗在南
泉為首座。一日持鉢過堂。在南泉位上坐。南泉云。
長老何年行道。黃蘗云。威音王巳前。南泉云。猶是
王老師兒孫。黃蘖便過位。鼓山神晏國師。常問學
者。如何是威音王佛師。又曹山云。威音猶未曉。彌
勒豈惺惺。威音因緣。雖未檢經。而有禪宗諸祖提
唱之語。亦可憑之。以明威音古佛。是我本師遠成
[006-0751a]
之本。亦與當經常不輕菩薩品中。最初威音王如
來。冥然契會。經云。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
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住世說法。壽四十萬
億那由他恒河沙劫。其佛饒益眾生巳。然後滅度。
於此國土。復有二萬億佛。出現於世。皆同一號。名
威音王。乃最初威音王如來。四十萬億那由他恒
河沙劫。一期所教化者。其中又有菩薩比丘。名常
不輕。於佛像法出家。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
禮拜。為四眾授記。乃至臨欲終時。於虗空中。具聞
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
持。即得如上六根清淨。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
他歲。廣為四眾。宣說是法華經。前釋品題中有問。
近成是方便。遠成是真實者。華嚴寂滅道場。大經
超前九劫。皆成方便。若爾。本佛法華開遠巳。常不
輕那更近。答。當知法華巳。復方便。據此明文。不輕
乃是威音果後行因之迹。今格量本師釋迦成道
遠本。即常不輕。即威音王。乃是一人。雖有本迹之
殊。而體本無異也。佛經祖語。互相印證。章明較著。
如指諸掌。復何疑乎。何者。法性無始。最初威音王
如來成道亦無始。常不輕比丘。於佛像法出家成
道。雖若有始。而實隣於無始也。即常不輕壽量。亦
不可較量。況威音王耶。所以無始壽量。縱以五百
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抹為微塵。
過東方五百千萬億等世界下一塵。如是東行。盡
[006-0751b]
是微塵。其下塵之界。巳不可說。況不下塵界。寧當
可說。其下塵不下塵界。既不可說。況下塵不下塵
之塵。何可說耶。況復過是。寧當可說。雖則如來設
如是不可思議。廣大譬喻。令知本師無始成道遠
本。究竟如一毛比于太虗。總不能格量其萬一。何
者。葢壽量無始。何可較量耶。
然本既如是。迹胡不
然。何者。從本垂迹。本即迹也。開迹顯本。迹即本也。
體用一如。古今一際。如來三世益物功德。曷可思
議。
問。威音王無師自悟之理。世所難明。懷疑者眾。
更請解其惑。答曰。威音之後。雖是師師相受。而究
竟悟明。乃是當人真如內熏之力。無師自然之智。
其師之教授。但作增上緣。譬如穀種。藉水土之力。
而發芽結子。竟從穀出。所謂親因緣也。不從水土
出。以是增上緣。復何疑乎。
又問。何以分別功德品
中。佛剎微塵數等諸菩薩。聞如來壽量。即得證入
住行向地。乃至一生補處。增道損生。授法身記耶。
答。此乃積劫久修之大菩薩。姑置勿論。即今末法。
有初發意行人。尅志修學一乘圓法。如實信解威
音本迹功德。與我本迹。平等無二。亦得損生授記。
何者。以威音與諸佛。及三乘聖賢。一切凡夫。同一
真如。體周法界。始於無始。盡於未來。一念回機。便
同本得。何差別之有耶一破近顯久遠之本竟

二明三世益物。
僭補曰。三世益物者。乃威音成道巳。從本垂迹之用。迹迹中皆有三
世。望前為過去。望後為未來。中間可知。迹本本迹。互現無盡。如然燈大通。及第十六王子等。當日結緣。今
[006-0751c]
日成佛。所謂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入涅槃。皆是威音迹中三世益物功德。無有盡時也


文為二。一法說。二譬說。初又二。初明三世益物。二
總結不虗。初又三。一明過去益物。二明現在益物。
三明未來益物。初過去又三。一益物處。二拂中間
疑迹。三正明益物。
今初。】


「自從是來導利眾生。」


【須顯處者。上引譬甚久。久居何處。故云常在此土。
及於他國而作佛事僭補曰。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者。可見
娑婆眾生。與我本師有大因緣。始自威音。至於今日為釋迦牟尼。生生不捨我等。常隨教化。此恩此德。何
由能報。唯有於此經中。得一句一偈。即之於心。深生信解。如說修行。自他兼利。庶幾仰報萬一。如或徒耕
於空言。棄於實踐。自誑誑人。其害匪細。不唯違悖佛心。抑亦孤負己靈也

△二拂中間
疑迹。】


「諸善男子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於是中間下。拂報迹上之疑。疑因疑果。昔教所說
處處行因。又處處得記。今拂除此疑。指然燈佛。即
拂因疑。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
非復一條。皆我方便。非實說也。


僭補曰。經中拂中間疑迹。云我說然燈佛等者。但
舉然燈一佛。而於諸佛會中。垂迹行因之事。無量
無邊。不可備舉。故以等字等之。諸佛名字。既不可
攷。唯本經中常不輕菩薩。是威音王佛。果後行因
之迹。如上巳明。又大通智勝如來第十六王子。是
釋迦牟尼。其中格量大通遠本。以一三千世界。地
種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如是展
[006-0752a]
轉盡地種墨。其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
塵一劫。彼佛滅度以來。復過是數。可謂遠矣。若與
彼威音五百千萬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抹為
微塵格量之。則日劫相倍。何可較量耶。是知大通
亦是威音之方便。如然燈佛等。不特十六子而巳。
所謂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舉一例諸。令
識其大槩而巳。
△三正明益物又二。一機感。二施
化。
今初。】


「諸善男子隨所應度。」


【至我所者。即是過去眾生。漸頓兩機。冥扣法身也。
佛眼觀者。即是久巳成佛。用佛眼鑑照。無有差遺。
將欲起於劣勝兩應而利益之。善機凡有二力。一
感人天華報。二感佛道果報。若以法眼觀。知萬善
重輕。各得華報。不能究竟知其終得種智果報。若
以佛眼。圓照萬善。知其始末。此經一向明佛眼觀
知眾生萬善。究竟得佛一大事出世之正意也。信
等諸根者。五根也。慧根即了因。餘根即緣因。此二
善根。各有利鈍。通攝頓漸機緣。頓機利鈍。即是圓
別根機。漸機利鈍。即是藏通機緣。又小乘根名鈍。
大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乘名鈍。十法界
眾生所有善根。利鈍為機。不用惡法。以惡法是所
治。非緣了二因也。如來悉照十界善機。隨所應度。
而現形聲兩益也。
△二施化為二。先形聲益。次得
益歡喜。形。聲中二。先形益。明非生現生。非滅現滅。】
[006-0752b]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


【自說名字不同者。機有優劣。形有勝負。其形既異。
名則不同。年紀大小者。即形勝負。勝者即勝應。負
者即劣應也。名不同者。即二佛現壽。有量無量也。
處處者。豎論。則過去之處處行因國土也。橫論。即
十方國土也。名字不同。約豎處所。亦有生法名字
不同。如今之應身。望過去然燈佛等。約橫國土。亦
有生法名字。如今之望分身。亦如華嚴名號中。所
列釋迦異名若干不同。年紀大小者。此明壽命長
短。逐上所現應身。或說壽二萬。如迦葉佛時。或說
壽八萬。如彌勒佛時。互明大小。縱橫可知。就法報
應。壽命大小。此皆隨所應度。為其現身。及壽長短
耳。亦復現言當入涅槃者。應以滅度而得度者。即
現滅度也。令其戀仰而得解脫。此義現下譬說中。


△次聲益。】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玅法。」


【小身短壽。即是說於漸教。故言種種方便也。大身
長壽。即是說頓教。故言說微玅法。
△二得益歡喜。】


「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雖初以漸。終令入大。故言皆令得歡喜。仍此歡喜。
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聲兩益。眾生獲
於四利。稱機則喜。下文云。皆實不虗。即此義也
過去益物竟

△第二明現在益物。非生現生。此是
如來師子奮迅三昧。此三昧有十功德。一知眾生
[006-0752c]
諸根熟不熟。清淨不清淨。二以如來法輪。教未度
者悉入法律。三弘誓徧滿十方。音聲亦爾。或一音
徧滿百千萬音。音音徧法界。普教眾類。四轉無上
輪。化眾生皆取滅度。五能示出家剃髮持淨戒。六
性行合空。七放光示滅。或存或亡。或示相好。或隱
相好。八降伏四魔。九令他得入至要。增長止觀。十
具上十善之本。身三口四等此第十功德秪是三業隨智慧行。及三密
等。佛果地以師子三昧。奮他塵垢。佛佛皆然。文為二。一明機感。二明應

化。
今初。】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來見者。即佛眼照也。諸眾生樂小法者。所見之
機也。華嚴云。大眾雖清淨。其餘樂小法者。或生疑
悔。長夜衰惱。愍此故默。偈云。其餘不久行。智慧未
明了。依識不依智。聞巳生憂悔。彼將墮惡道。念此
故不說。按彼經無聲聞二乘。但指不久行者為樂
小法人耳。師云。樂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樂近說
者為小耳。今當通說之。所謂貪愛二十五有。即人
天之機來至我所。名小法也。貪樂涅槃。求自解脫。
即二乘之機來至我所。亦名樂小法也。樂於漸次。
紆迴佛道。即三菩薩機藏通別來至我所。亦名樂小
法也。德薄者。緣了二善。功用微劣。下文云。諸子幼
稚也。垢重者。見思未除也。問。非生現生。備施頓漸
二化。七方便等。可是樂小法者。圓頓赴機。是應樂
大法者。云何通判為樂小法耶。答向略其意。今廣
[006-0753a]
釋。凡為四義。一約往日。雖發大心。不能專精。多著
弊欲。不得出世。名弊欲為小法也。二約現在。如佛
未出世。諸天人等。雖有大機。而心染世樂。著於邪
見。故名樂小法。此二義。與下譬宛轉於地意同也。
三約修行。雖不樂於三界弊欲小法。而樂三乘灰
斷。亦名小法。雖不樂於三乘近果。而樂歷別修於
一乘。不能於一心圓頓普修。故名樂小。此三意。約
因門明樂小法也。四約果門。樂聞近成之小。出釋
氏宮。始得菩提。不欲樂聞長遠大久之道。故言樂
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樂大。佛即不說始成。
說始成者。皆為樂小法者耳。
△第二明應化。非生
現生。有二。一現生。二利益。現生又二。一現生。二非
生。現生者。迹現於生。非生者。非始爾生也。
今初
現生。】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是人說。我始得菩提。前明利鈍二機。來感法身。
今即現勝劣兩應。劣應應鈍根。勝應應利根。此兩
應。竝有生法二身生。劣應二身生者。以正慧託胎。
出生行七步。如迦旃延子所述。乃至六年苦行巳
還。是名生身生也。法身生者。即三十四心斷結習
盡。所得五分法身是也。勝應生身生者。如華嚴大
經等說。與諸菩薩。處摩耶胎。常說大乘。出行十方。
各各七步。是名生身生。法身生者。於寂滅道場。金
剛後心。斷無明盡。得玅覺相應慧。窮照法性。萬德
[006-0753b]
種智。圓明普備。是名法身生。出家者。劣應出分段
家。勝應出二死家。得菩提者。劣應得有作四諦所
發無漏盡無生智。名為菩提。勝應即照三諦一實
之道。一切種智為菩提也。
△二非生非始爾生也。】


「然我實成佛巳來久遠若斯作如是說。」


【然我實成下。明本實不生。但天人修羅。見此二種
生法二身。謂言始生。此則不然然我久巳得此生
法二身。今日之生。非實生也。故云久遠若斯。若斯
者。如上譬之長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實生。何
故現生。為利樂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佛道。故
言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作如是說者。非生而現生。
故云作如是說也。餘經破劣應生身生非生。尚不
破劣應法身生非生。今經正破勝應法身生非生。
何者。我實成佛巳來。久遠若斯。故知今日劣勝兩
法身生皆被破。故生非生。與餘經永異也文中雖云兩應
各有生法二身。然劣應之上五分法身。義同生身。勝應之上。雖云生身。義同於法

△二明
利益二。先明形聲。次明不虗。
今初。】


「諸善男子或示他事。」


【說即聲教。示即形現。形聲不出自他。若說法身。是
說巳身。若說應身。是說他身。言值然燈佛。是說巳
身。然燈是我師。是說他身。示正報是示巳事。示依
報是示他事。隨他意語。是說他身。隨自意語。是說
巳身。示巳他事。亦類如此。
△次明不虗又二。初偏
明聲益不虗。二釋則雙釋不虗。
今初。
[006-0753c]


諸所言說。皆實不虗。


初不虗者。漸頓二機。稟此二種形聲。皆益不虗。上
過去章。明皆歡喜。似世界之益。今明皆不虗。勝劣
形聲。逗於二機。獲四悉檀益。皆不虗也。
△二雙釋
二益不虗。有二。一開示佛知見以顯二益。二稱機
施化以顯二益。
今初此中有六句。初如來去。二亦無在世去。三非實非虗。
四非如非異。五不如三界去。六如斯去。】


「所以者何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所以者何者。意問。何以如來二益不虗耶。故釋云。
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等。
如實知見
者。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實則無三界之
因相也三惑是因無有生死者。無有二死之果相也分段
變易。若退若出者。起集名退集即見思謂集因集果。退落三界也。無常

果現名出也聲聞從苦入道。觀四念處等是因。證阿羅漢出三界外是果。名無常果者。
從苦諦從名也。無在世滅度者。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

槃之滅。此二俱滅。故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
非實
非虗者。非於滅度之實。非於生死之虗。故云非實
非虗也。
非如非異者。非於世間之隔異。非於出世
之真如。故云非如非異。此四明中道也。
不如三界
見於三界者。不如二種三界眾生所見三界之相。
二種三界者。三界之名。通界內外。界外三界者。以外準內故也。中理未窮。通名三界見惑變易土中。勝玅
六塵。通名三界思惑。古淨名疏中。委出其相唯佛一人。如實窮照三界

之實。內具實智之用。亦是隨自意語。亦是或說巳
身之事。故大品云。第一義中。無所分別也。
又如來
[006-0754a]
權智。如量知見三界之相。於無二死中。而隨他意
示二死身。說有二死。無退無出。而隨他意說有退
有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而隨他意。示生世間。示
入涅槃。說有在世。有得滅者。無實而說涅槃之實。
無虗而說三界之虗。無三世之異而說有異。無真
諦之如而說有如。同於三界。見於三界。皆是隨他
意語。名為或說他身事。示他身事。如斯之事。如來
二智。明審二諦。無有錯謬。所以形言兩益。皆實不
虗也。


僭補曰。如來於迹門方便品中開權顯實。為令眾
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但標其目。而無釋文。大師
一一以四義釋之。理無不窮。事無不悉。葢大師之
說。即是佛說。無二無別也。今本門壽量品中開迹
顯本。久遠劫來。以一切種智知。以佛眼見。為諸眾
生開示佛之知見。有六句之義。佛自解釋。令其當
機。自悟自入耳。所謂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
有生死若退若出。如實知見亦無在世及滅度者。
如實知見非實非虗。如實知見非如非異。如實知
見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實知見如斯之事無有
錯謬。良以十界聖凡因果染淨差別之法。皆是真
如實相無一法可得。華嚴經云。一切諸法無有餘。
悉入於如無體性是也。故一一以雙非非之。歸於
法身中道。無始劫來。迹本本迹。互現無涯。本本皆
迹。迹迹是本。行者若能如實究竟悟明。究竟證入。
[006-0754b]
庶母負如來今日為諸眾生開迹顯本。開示佛之
知見也。
△二稱機施化以顯二益。有二。先明機感。】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憶想分別故。」


【漸頓根性。各有種種。此須用為人悉檀。為人悉檀。
正為生諸善根。善根猶是性。習欲成性。今何故先
性後欲。釋云。因有本日根性。能起今日之欲樂。如
因煩惱故有五陰。復因五陰更有煩惱。不前不後。
性欲亦爾。要因習欲而成性也如因下舉例者。如大經云。善男子。一
切眾生身與煩惱。俱無先後。雖無先後。要因煩惱而得有身。終不因身而有煩惱。性欲亦然。雖無先後。必
因習欲。方乃成性。結同者。今雖性前欲後。終須欲義居先。故云習欲成性。欲者。漸頓二

機。種種欲樂不同。此須用世界悉檀。行者所作業
行。隨樂欲而修諸行。此須用為人悉檀。行中好多
愛著。致有妨障。此須用對治悉檀。憶想者。是智慧。
即相似解。由修行故。能得解生。此是方便。猶未稱
理。故是念想之觀。漸頓眾生。居在內外凡位。有諸
善根欲樂。欲樂故修行。修行故得似解。此須用第
一義悉檀由三悉故。第一義來。於諸內外凡位。亦得名第一義也。但想慧名。須在因位。如
五品前修行五悔。初入隨喜。尚乃得名為第一義。況入內凡位耶。又隨喜前。獲少定心。尚亦得名入第一
義。況入初品。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為說法。即得朗悟

第一義。乃至初地欲樂修行二地時。亦憶想二地
之境。若發生二地真解。即念想觀除。言語法滅。乃
至佛地。方得究竟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
△次對
機施化。】


「欲令生諸善根未曾暫廢。」
[006-0754c]


【正對機施巳他聲益。於漸頓種種根機。令生種種
善根。故現若干巳他身事。若干自他聲教。若干因
緣譬喻。若對漸機。以三藏中四門若干因緣譬喻。
於一一門中。復有若干。如為懈怠者。說苦忍。為我
慢者。說無常忍等。通教四門亦如是。若對頓機。如
別圓等。亦各四門。若干種種。如三十二菩薩各說
入不二法門。華嚴中種種行類相貌。皆為種種根
機。施若干譬喻言辭說法也。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者。總結不虗。如上若干巳他形聲。皆令眾生入佛
知見。不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所作佛事也。若一
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為有廢。廢
即令眾不得實益。豈得會皆實不虗。云何皆實。昔
云。我坐道場。不得一法實。七方便。竝非究竟滅。二
涅槃者。方便空拳。故知唯虗。未見皆實。若昔施七
權。遂不得入一實者。可言其虗。虗引得出。無有虗
出而不入實者。故知昔虗為實故也。皆實不虗。佛
事無廢。即此義矣二現在益物非生現生竟
△第
三未來益物。非滅現滅。有二。初明非滅現滅。二明
現滅利益。初又二。先明本實不滅。次明迹中唱滅。
初又二。一明果常。本實不滅。】


「如是我成佛巳來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常住不滅者。寄此四字。明未來大勢威猛。常住益
物。盡於未來也。
△次舉因況果。以明常住。】


「諸善男子復倍上數。」
[006-0755a]


【舉因況果者。佛修圓因。登初住時。巳得常壽。常壽
叵盡。巳倍上數。況復果耶。譬如太子時。祿巳不可
盡。況登尊極。祿用寧可盡乎。
△二迹中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


【三身竝有非滅唱滅義。如淨名云。法本不生。今則
無滅。即是法身非滅。又云。是寂滅義。即是唱滅也。
何者。若巳了達。不唱寂滅。為未了者唱耳。若言照
寂。即是唱滅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身者。雖非
生非滅。亦有生滅。若迷心執著。即煩惱生而智慧
滅。若解心無染。即智慧生而煩惱滅。滅惑生解。此
是無常滅。若解生惑滅。即是寂滅。此之生滅。悉約
法性而辨。若無迷解二緣。則不唱有此生滅。也報
身非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能
破煩惱惑智本無生滅。以為報身無生滅體此即明暗不相除。即報
身不滅義明即是智。暗即無明。體性全是。故無相除。既無相除。即不滅也。眾生未
了。聞此。便謂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復修道。故復
唱言。道能滅惑。有煩惱時則無智慧。有智慧時則
無煩惱。豈非智慧能滅煩惱耶。應身非滅唱滅者。
應是法報之用。體既無滅。用豈有窮。即應身不滅。
但為眾生。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當
取滅度。
又法身當體明不滅。報身說不滅。必約法
身。應身說不滅。須約法報。法報常然。應用不絕。眾
生不盡。即不滅度。
又法身當體論不生滅。報身了
達無能生滅。應身相續不生滅初約非滅現滅竟
[006-0755b]


△第二明現滅益物為二。一不滅眾生有損。二唱
滅於物有益。初又二。初不滅有損。次廣釋不滅之
意。
今初。】


「如來以是方便入於憶想妄見網中。」


【有損者。如前樂小法人。見佛常在。不種善根。貧窮
下賤。不生二善。故無益。見思不斷。不斷二惡。則是
有損。貪著五欲。入於憶想。憶想即是見惑。五欲即
是思惑也。由此眾生垢重。故須唱滅。不唱滅。則二
惡生而不滅。二善損而不生。若依四悉檀。現滅則
二惡滅。二善生。為滅二惡。故用對治第一義。第一
義滅未生惡。對治滅巳生惡。世界為人生二善。世
界生未生善。為人生巳生善。又世界滅巳生惡。對
治滅未生惡。如禪五陰。滅欲界惡。即是世界滅巳
生惡。為人生巳生善。第一義生未生無為之善。

二廣釋不滅之意。】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恭敬之心。」


【若見佛常在。便起憍恣心等。故有損。不能生恭敬。
故無益。憍恣即增見惑。厭怠即生思惑。不生難遭
想。即不能生見諦解。不恭敬。即不能生思惟道。為
是義故。宜應現滅若見聞三佛不滅。悉有憍恣義。
便謂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平等即真。由是
生於憍心上慢。謂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
何須修道。即便恣情放逸。為是唱言。是寂滅義。又
聞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暗不
[006-0755c]
相除。顯出佛菩提。眾生聞此。復起慢恣。不復修善。
懈怠放逸。為是等故。唱言報身智慧能滅煩惱。無
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滅。應身非滅現滅易解。
初約法身者。法身本無寂滅之名。為上慢者。計如不殊。須唱寂滅。具如下釋若唱言法
本不生。今亦不滅。何故要須滅。惑。方乃寂滅。經云。
智慧不滅煩惱。然明時無暗。汝今具足煩惱。何能
有慧。當知智慧。能滅障惑。眾生聞是唱滅。便於三
佛。生難遭想。起恭敬心一不滅眾生有損竟
△二
明唱滅有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而言滅度。」


【先標三佛難值。眾生樂著小法。見思障重。聞佛不
滅。則生憍恣而不修道。次所以下。釋也。諸薄德人。
過百千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若見三佛。其人多
善少惡。不為其人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也。或
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為說三身難會。眾生聞之。
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必須生善滅惑。乃
得證見。此事不易。故云難遭也。心懷戀慕渴仰者。
此明現滅無損以戀慕於佛。故能以智慧明。滅諸癡暗。究竟悟入。諸法實相。不特斷
見思。出三界二十五有而巳。故云有益也

一三世益物竟
△二總結不
虗。】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


【三世益物。諸佛皆然。令得實益。故不虗也第一法
說竟

△第二譬說。有開譬合譬。開譬為二。一良醫
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
[006-0756a]
不虗。初又三。一醫遠行譬。譬過去益物。二還來譬。
譬現在應化。三復去譬。譬未來應化。
今初。】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遠至餘國。」


【初良醫者。醫有十種。一治病。病增無損。或時致死。
譬空見外道。恣意行惡。教人起邪斷善根。法身既
亡。慧命亦死。
二治病。不增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
投巖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禪定。不能斷結。即是無
損。亦不能進善。即是不增也。
三治病損而無增。但
世醫所治。差巳還復生。即是修定斷結外道也。四
治病。能令差巳不復發。而所治不徧。即二乘人。止
治一兩種有緣者。不能徧治一切也。
五雖能兼徧。
而無巧術。用治苦痛。釋論呼為拙度。即是六度菩
薩慈悲廣治也。
六治病玅術。治無痛惱。而不能治
必死之人。譬通教菩薩體法。但治有反覆凡夫。不
治焦種二乘也。七雖治難愈之病。而不一時治一
切病。即是別教菩薩也阿含云。良醫有四。一善知病相。二知病因起三善知
方治。四畢竟不發然此醫知病相。不出界內。知病因起。不出依正。方治。不逾生滅無常。不發。秖是住二涅
槃。望今。但成第四五醫。八能一時治一切病。而不能令平復

如本。即圓教初心十信也。
九能徧治一切。亦能平
復如本。而不能令過本。即圓教後心也。
十一時治
一切病。即能平復。又使過本。即是如來。
僭補曰。等覺治能復
本。而不能過。佛則過本。原無病無藥也。良以如來。為眾生治惑。皆令至於一切智地。故稱究竟良醫也

前三種醫。即大經中之舊醫。用乳藥也。後六竝客
醫無術者。但用無常苦等法。如用辛苦酢藥也。有
[006-0756b]
術遠來。還令服乳。最後究竟良醫也。良者。善也。內
有三達五眼即是八術。玅得藥性。善治者。外識病
源。能用藥也八術者。經中舉譬。有八復次。治八種病。今此且明八數而巳。智慧
者。權實二智。深知二諦也。聰達者。五眼鑑機。頓漸
不差也。十二部教。文理甚深。如明鍊方藥。依四悉
檀。治眾生病。如善治眾病也。無量義云。醫王大醫
王。以大醫王。稱為良醫。多諸子息。若十是聲聞子。
二十是支佛子一是聲聞。一中具十。故云若十。二是支佛。二中具十。故云二十。各具
十者。明圓數也。百數是菩薩子。菩薩之子。凡有三種子義。

一就一切眾生。皆有三種性德佛性。即是佛子。故
云其中眾生悉是吾子。此文云。多諸子息也。約十
心數法。即有百子。心王為正因佛性。慧是了因性。
餘九相扶起。屬緣因性。一數起時。九數扶助。如是
成百也十心數者。心數甚多。且約十善數。謂信。進。念。定。慧。喜。猗。捨。覺。戒。此十數扶心王。能改
惡就善。革凡成聖。解一切法門。一數具十。故成百數也。是以性德三因。悉屬

正因佛子。二就昔結緣為佛子。如十六王子。覆講
法華時聞法者。亦生微解。即成了因性。昔微能修
行。為緣因性。正性為本。此三因竝屬緣因。資發今
日一實之解。故以昔日結緣為緣因佛子。即火宅
中三十子也。三者了因之子。即是今日聞法華經。
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
王。從佛口生。得佛法分。故名真子也。
以有事緣。遠
至餘國者。譬過去應化中現滅也一譬過去益物

△第二還來譬。譬現世益物二。初譬機感。二譬
[006-0756c]
應化。
今初。】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于地。」


【眾生於佛滅後。樂著三界邪師之法。故云飲他毒
藥。即是遊行他國。輪轉諸趣。墮在三界。故云宛轉
于地宛轉于地者。望出世法。故且云地
△二譬應化二。初譬現形。
二譬說法。
今初。】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信受邪師之法。名為飲毒。失心。是無大小機感生。
不失心。是有大小機感生。又失心者。貪著三界。失
先所種三乘善根也。為是人。非滅唱滅。不失心者。
雖著五欲。而不失三乘善根。為是人故。非生現生。
善強惡輕。見佛即能修道斷結。如子見父。求藥病
愈。善輕惡重。得見佛亦求護。而不修道。如子見父
求救。不肎服藥。父為此子。唱言應死。遙見者。明佛
出世時。眾生亦見色身。而為見思障隔五分。不得
親奉法身。故云遙也。見聞佛出。皆有喜敬之事。見
諸經文。梵王請等。例是求救之辭也。
△二譬說法
三。初譬佛受請。轉頓漸法輪。二譬勸誡。三譬得益
今初。】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擣篩和合與子令服。」


【經方者。即十二部教也。藥草。即教所詮八萬法門
也。從佛出十二部。乃至出小乘涅槃。此出頓漸藥
草也。直從佛出十二部。此出頓藥草也。從佛出九
部修多羅。此出漸藥草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
[006-0757a]
相彰顯也。香者譬定。功德香。熏一切也。味者譬慧。
能得理味也。此戒定慧。即八正道。修八正道。能見
佛性。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之色。分明無礙。香是
解脫。斷德離臭也。味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縱不
橫。名秘密藏。依教修行。得入此藏也。說三乘空三
昧力如擣。無相如篩。無作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
慧也。又空觀如擣。假觀如篩。中觀如合。此三觀各
不離戒定慧。將此法與漸頓眾生令修行。名服也。


△二譬勸誡。】


「而作是言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從而作是言。乃至可服即是勸門也。從速除苦惱。
乃至無復眾患。即是誡門也。將勸誡二教。令諸眾
生服法藥也。
△三譬得益。】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二現在益物竟
△三明唱滅復去。譬未來益物。有
四。一明唱滅之由。由眾生薄德。見佛不修行。即是
不肎服藥也。二唱應死。譬非滅現滅。三子醒服藥。
譬唱滅有益。四追譬本實不滅。
今初。】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如是好藥而不肎服。」


【△二唱應死。譬非滅現滅。】


「我今當設方便遣使還告汝父巳死。」


【死時巳至者。當入涅槃也。留經教在。故云是好良
藥。今留在此。復至餘國者。即是此方現滅。他方現
生。上文云。願在他方。遙見守護。即其義也。遣使者。
[006-0757b]
或取涅槃中大聲普告為使人。或用神通。或用舍
利。或用經教等為使人。今用四依菩薩。語眾生云。
佛巳滅後。但留此法。我今宣弘。汝當受行也。後時
眾生。若無四依傳述經法。豈能自知佛巳滅度。今
法現在。故用四依是使人也僭補曰。末法弘經。允屬四依菩薩。南嶽天
台。章安荊溪。至於四明。詎非其人耶。於此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傳弘此經。以其昔日靈山親聞。得佛心法。
故一句一偈。一字一義。無不從佛心中流出。今日聞師所說。宛如現在靈山。親聞如來耳提面命。天台與
佛。是一是二。不可辨也。自幸夙植微善。逢茲大法。又得聖師註釋。法海汪洋。恣其飲噉。纂要流通。不啻優
曇出現。得一親見。法乳之恩。即粉身碎骨。何能報其萬一耶。唯誓在生生。弘揚玅法。與法界眾生。同增道
損生。授法身記。究竟成佛。庶幾遂其𢍉志耳

△三醒悟服藥。譬唱滅有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良由滅後。眾生醒悟。服藥修行以作因緣。能感未
來應化。如遺教云。其未度者。作得度因緣。亦有現
得感見。普賢觀云。精進苦到。得見釋迦分身多寶。
東方善德等。及七佛世尊。
△四追譬本實不滅。】


「其父聞子。悉巳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其父聞子得差者。得差之言。不全惑斷。但有三乘
機。及堪會者。不論斷與不斷。皆名得差譬三世益
物竟

△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


「諸善男子不也世尊。」


上開譬竟
△二明合譬。】


「佛言我亦如是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一長行竟
△二偈頌。有二十五行半。頌上法譬。初
二十行半。頌法說。次五行。頌譬說。上法說有二。今
[006-0757c]
頌亦二。初十九行半。頌三世益物。次一行。頌皆實
不虗。
今初四行。頌過去世益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雖近而不見。」


【文為三。初一行。頌上成道巳久。次一行。頌上中間
益物。三二行。頌上住處。
△二五行頌現在。上文有
二。初二行半。頌非生現生。次二行半。頌非滅現滅。】


「眾見我滅度但謂我滅度。」


【△三有十行半。頌上未來。上但寄常住不滅四字。
今頌則廣。文為四。初一行半。明未來機應。】


「我見諸眾生乃出為說法。」


【△二四行。頌上常住不滅。】


「神通力如是散佛及大眾。」


【常在靈鷲山。此謂實報土也。及餘諸住處者。謂方
便有餘土也。即上餘國義也。天人充滿者。三十心
是人。十地是天。擊天鼓者。無問自說也。曼陀羅華
者。說賢聖位也。
△三二行。明不見因緣。】


「我淨土不毀不聞三寶名。」


【△四三行。明得見因緣。】


「諸有修功德久修業所得。」


諸有修功德等者。即指緣了具足者也。經云。則皆見我身。實報土也。經云。或時為此眾等者。亦初地初住
也。經云。久乃見佛者。即指五濁重者。經云。我智力如是。總結大勢力也

△第二一行。
頌上利益不虗也。】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虗。」
[006-0758a]


初頌法說竟
△次五行頌譬為二。初一行頌開譬。】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虗妄。」


【初一句頌過去。次二句頌現在。不頌未來也。無能
說虗妄一句。頌不虗也。
△二四行頌合譬。上合中。
本不合未來。今初半行頌合過去。】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


【△二有二行半。頌合現在。】


「為凡夫顛倒為說種種法。」


【△三一行。頌合不虗。】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開三顯一。開近顯遠。欲令眾生速入佛道。此事必
得不虗也如來壽量品竟。】


玅法蓮華經文句纂要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