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g0120 峴泉集--張宇初 (master)


[001-001a]
峴泉集卷之一
    耆山無爲天師張宇初撰
 襍著
  沖道
至虚之中坱圠無垠而萬有實之實居於虚
之中寥漠無際一氣虚之非虚則物不能變
化周流若無所容以神其機而實者有詘信
聚散存焉非實則氣之絪緼闔闢若無所馮
以藏其用而虛者有升降消長繫焉夫天地
之大以太虛爲體而萬物生生化化於兩間
[001-001b]
而不息者一隂一陽動靜徃來而己矣凡寒
暑之變晝夜之殊天之運而不息者昭而日
星威而雷霆潤而風雨霜露地之運而不息
者峙而山嶽流而江海蕃而草木鳥獸若洪
纖高下之衆肖翹蝡動之微一皆囿於至虚
之中而不可測其幽微神妙者所謂道也理
也非道之大理之精其能宰乎至神至妙之
機也乎是所以範圍天地發育萬物以盡夫
參贊之道者焉故知道者不觀於物而觀乎
心也蓋心統性情而理具於心氣囿於形皆
[001-002a]
天命流行而賦焉曰虚靈曰太極曰中曰一
皆心之本然也是曰心爲太極也物物皆具
是性焉凡物之形色紛錯音聲鏗戛皆有無
混融之不齊而品物流行者特氣之糟粕煨
燼也人與萬物同居於虚者也然以方寸之
微而能充乎宇宙之大萬物之衆與天地並
行而不違者心虚則萬有皆備於是矣何喜
怒欣戚哀樂得喪足以窒吾之虚塞吾之通
哉庶乎虚則其用不勤矣吾老子曰道沖而
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沖猶虚也莊
[001-002b]
子曰惟道集虚列子曰虚也得其居矣惟虚
足以容也道集則神凝神凝則氣化氣化則
與太虚同體天地同流而二氣五行周流六
虚徃來不息者俶優交馳同其用矣苟虚心
淨慮守之以一則中虚而不盈外徹而不溷
若淵之深若鑑之瑩則吾固有之性與天德
同符豈不爲萬物之宗哉是故養其體也去
芬華忘物我絶氛垢以盡致虚守靜之工則
復命歸根也深根固蒂也滌除玄覽也抱一
守中也則谷神長存思淨欲寡虚極靜篤復
[001-003a]
歸無極則虚寂明通物不吾役而物吾役矣
充其用也墮肢體黜聦明以本爲精以物爲
粗以深爲根以約爲紀則未有以見夫天地
之先氣形質之始曰太初太始太素者混沌
之昆侖也及判清濁分精出耀布度物施生
精曰三光曜曰五行行生情情生汁中汁中
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陽不動無
以生其教隂不靜無以成其化以之治國以
之愛民託於天下而天下清靜而正也是皆
以清靜無爲爲宗以謙約不爭爲本其所謂
[001-003b]
内聖外王之道也歟然塞乎無形無極之間
者皆天道之用乎是有相盪相生相傾相形
相倚相伏之不可齊不可測也其神之無方
易之無體者乎而天地之機事物之數可以
前知可以祕藏由虚則靈而神運其中發其
知也雖有萬變萬化由斯出焉惟以誠事天
以和養生以慈利物則上天之載感通無間
矣非有甚高難行之事非常可喜之論也尚
何譎誕神怪之謂也哉特沖氣以和順物自
然而已矣昔之用而驗者廣成之授軒轅曹
[001-004a]
參之舍蓋公黄石之訓留侯漢以清靜而治
是也或謂竊是以濟其術而自利不知有害
夫義也殆亦過歟而史稱黄老刑名處士橫
議雖雜老莊於管晏以申韓田愼騶孫商吕
晁淳尸吁之徒出於是焉流而爲蘇張甘蔡
縱横之術因以其爲害慘矣固不惟以虚無
寂滅病之蓋由魏晋劉阮王何高談妄肆倫
理顛喪而韓愈氏謂甚於楊墨而以老莊亡
者也奈何學之之徒溺於偏而失於放卒所
以致傾敗之患亦宜幾何其不取世之觝排
[001-004b]
訾斥也哉殆有甚於刑名横議者矣雖然必
審之精求之約也然後知老莊之道大且博
焉噫道一也微妙玄通之體神應幾微之妙
豈岐而二哉且窈㝠有精惚恍有象吾中黄
之扃内虚外融暢於四體合乎百靈則五氣
凝布而與天地健順之德合矣乎其要也一
其性養其氣遊乎萬物之所始終而得夫純
氣之守焉耳矣抑司馬公曰萬物皆祖於虚
生於氣氣以成體體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
立行行以俟命故虛者物之府也彼之謂虚
[001-005a]
也虚之焉行始於五行一六置後二七置前
三八置左四九置右通以五十五行所謂虚
以惟玄也是亦術數之一端歟惟虛其中則
窮神知化原始返終之道得矣若夫制鍊形
魄排空御氣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神遊
八極後天而終以盡返復無窮之世變而遊
心於澹合氣於漠以超乎胚腪馮翼之初溟
涬鴻濛之表洞視萬古猶一息也死生猶旦
暮也若蟬之蛻若息之吹前乎天地之始後
乎天地之終皆吾虚之運乎又豈徇生執有
[001-005b]
物而不化者比焉苟徒竊名徼譽於時其蔽
於詖陷於淫孳孳汲汲與塵垢粃糠者殆何
異焉其亦尸名盜誇之徒也嗚呼知致虚則
明明則淨淨則通通則神神則不疾而速不
行而至無不應無不達矣否是則豈善學吾
老氏哉其可與語至虚也乎
   愼本
學必有本焉經世出世之謂也故學非所當
務則不足志矣其所當務者經世之學則聖
賢之道焉聖賢之道者何道德性命仁義之
[001-006a]
謂也三代之始道在唐虞後之言道者必曰
是焉蓋道明者三皇德著者五帝法備者三
王以堯舜禹湯文武之爲君盡君道也臯陶
伊傅周召之爲臣盡臣道也孔子顔曾思孟
之爲師盡師道也千萬世之所法者未之有
改也聖賢遠矣而其道具在者六經焉夫易
以著隂陽推造化之變通也詩以道性情别
風雅之正變也書以紀政事序號令之因革
也春秋以示賞罰明尊王抑霸之統也禮以
謹節文明上下等役之分也樂以致氣運達
[001-006b]
天地之和也凡聖賢傳心授道之要於是乎
具蔑有加矣然六經之精微幽妙悉具夫吾
心昭晰明著何莫由夫是哉自堯舜相傳惟
曰執中持敬宅心而已耳孔子之謂仁子思
之謂誠大學之謂敬孟子之謂心中庸之謂
中其歸一也能造乎天人一致之工則致中
和存誠明窮事物之理盡人物之性然後位
天地育萬物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
是以智周乎萬物而道濟乎天下也此君子
之道本諸身徴諸庶民考諸三王建諸天地
[001-007a]
質諸鬼神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大而爲天
地立極生民立命維持綱常扶持世教孳孳
焉矻砲焉守之爲大經行之爲大法明則有
禮樂幽則有鬼神故不可一日而廢焉須臾
而離也必致戒謹恐懼之工於愼獨之頃操
舍之際而後體立而用行矣始則止而後定
定而後靜靜而後安安而後慮慮而後得久
則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
動則變變則化莫不得諸己者其惟盡性致
命矣乎居仁由義矣乎斂之則退藏於宻施
[001-007b]
之則小而爲天下國家用大而用天下國家
者也下建荀楊董韓周程邵張朱吕之言皆
所以載道足以羽翼夫經者歟左氏屈賈班
馬李柳歐蘇曾王之文皆屬辭言道而作非
載夫道雖工無取焉是故藴之爲德行發而
爲文章皆得夫道之正也抑自秦漢以下有
記誦之學詞章之學智術之學於是有别焉
舉無以逮夫聖賢之學也其立言將以澤萬
世垂不泯也窮天地之大不知其至焉合隂
陽之和不知其信焉極鬼神之幽不知其祕
[001-008a]
焉又豈徒藻繪雕琢剽獵縁飾以驚世衒俗
之爲足哉苟不求夫真知實踐則何出處語
默惟義之從哉此孔孟間關列國將以行其
道焉道不行則退而獨善以全其進退於用
舍之間而己矣故高舉遠引之士將欲超脫
幻化凌厲氛垢必求夫出世之道焉則吾老
莊之謂是也老子始爲周柱下史已而遷藏
室史其著道德上下篇所謂内聖外王之道
也其同老子者鬻子之授文王關尹之爲令
亢倉之居畏壘莊子之居漆園列子之居鄭
[001-008b]
圃猶巢由之高夷齊之潔商皓之隱皆持節
不屈其視名者實之賔乃寧處污瀆而恥爲
文犧也日抱甕荷篠以自得誠貴富貧賤欣
戚得喪一毫不足累其中焉斯其一志心齋
以得乎環中而應無窮也乎是能官天地府
萬物以天地爲大爐造化爲大冶宇宙不足
喻其廣風霆不足喻其神江海不足喻其深
山岳不足喻其高鬼神不足喻其幽乃蹩□
爲仁踶跂爲義澶漫爲樂摘僻爲禮以一死
生齊物我違窮達獨立特行而不改者也由
[001-009a]
是三才以之一也萬物以之齊也物理以之
制也形器以之寓也治天下猶土苴也無爲
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爲也則爲天下用而
不足者焉故以生爲附贅縣疣死爲决疣潰
㿈外生外物而同於無欲者耶則固多寓言
雄論放誕不羈而宏且博焉然而靜則聖動
則王靜而與隂同德動而與陽同波其動也
天其靜也地則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凡囿乎
形氣之内者一不能介其中馽其外也同乎
天和合乎天樂休以天均和以天倪而委順
[001-009b]
萬化獨遊乎天也是其天守全乎非體盡無
窮而遊無朕與天爲徒而能若是哉其視膠
轕攖寧於軒輊之途聲利之域亦復何預焉
是非矜僞以惑世軻行以迷衆欲爲矯傲怪
誕之資也其道固若是乎後之學者不求道
德之歸性命之本而欲以卑陋謬妄之習而
將窺夫太初混芒之始吾見其不可得矣矧
有聞者食藜藿栖蓬翟戚其容薄其養饑餓
其體膚壞爛其裳衣使人視之殆有不堪者
焉所居也樵牧鹿豕所樂也煙霞魚鳥其心
[001-010a]
固若死灰形固若槁木其自處也高其自視
也遠其自待也重豈外物紛華毫髮之可動
哉是雖結駟懷金不能至焉苟强至之倏忽
去來不礙其跡不滯其形道合則留道離則
去惟安其素有者焉又豈華美之奉雕繪之
居權勢之位足以羈馽縻束之哉此所謂高
世之士也其接輿荷篠之徒也歟或假是要
世者則不然其退也妄其進也銳是將吊名
幸譽於時一旦起於草萊之間欻然遭遇即
移所守淫所習華其服甘其食驕其氣誇其
[001-010b]
辭充斥其騶御侈美其居處所與遊也穹赫
顯貴左右奔走趍爲儔侣睢盻單咺更相號
於衆曰彼道也德也學之精也術之神也孰
得而不尊且大焉求其所以奔走競逐者勢
也利也尚何道德之云哉噫假名以飾實者
若之何不取世之觝排攘斥也耶是欲欺世
悅時而作也孰知縱駭一時之惑卒無辨之
者其能信夫天下後世哉此固有道者所不
爲也吾懼夫頽風陋俗流而不返挽而不止
日益滋熾皆不知愼夫本而然也抑亦君子
[001-011a]
之於出處語默一失於義乖於道何謬且戾
之甚乎可不愼歟知愼所本則會道於一矣
捨是則吾未知其謂學也已矣
   玄問
或問曰道家者流其謂玄者何也曰玄天也
即道之大原出於天也曰其亦始乎老子玄
之又玄之謂乎曰然吾聞諸史氏曰道家者
流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澹足萬物其爲
術也因隂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
要與時遷徙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001-011b]
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至於大道之要去
健羡黜聦眀釋此而任術則無所取焉又曰
道家無爲而無不爲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
術以虛無爲本以因循爲用無成勢無常形
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爲物先後能爲萬物主
此太史氏之先黄老而後六經者也老子生
周末嘗爲柱下史周衰述上下經而隱其徒
則關尹亢倉莊列是也其言一本於修道德
全性命而已内而修之抱一守中所以全生
也外而施之不爭無爲所以利物也惟處乎
[001-012a]
大順動合自然愼内間外而純粹不雜靜一
不變澹然無極動以天行乃合乎天德者也
雖用於世以慈儉謙約爲用不過固守退藏
不爲物忤一返乎虚無平易清靜無爲柔弱
素樸是以天下之物本以謙則無累含以虚
則無礙行以易則無難變以權則無窒使民
自化自樸自正焉耳矣蓋將全物之本然而
復乎一初也乎故不拘乎仁義忠信政教俗
化之絲紛棋布也非以是爲不可周於世也
矧周衰俗薄亦將拯弊救危以還乎純古者
[001-012b]
焉其採儒墨之善也孔子嘗問禮焉其言曰
聦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辨
閎遠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此孔子之
謂博古知今而聞諸老聃云楊子之兼愛遇
老子而舍者爭席墨子之尚同明鬼殆若類
焉而莊列之書且雜其說名家者則治國用
兵尚賢愛民近之縱衡家者則翕張强弱與
奪似之而傳世之久爲道之宗莫過精神專
一澹足萬物去健羡黜聦明爲要是以虛無
爲本也若無欲而樸不言而信其挫銳解紛
[001-013a]
和光同塵後其身而先焉外其身而存焉故
曲全枉直知盈守窪知新守弊則明而若昧
進而若退辨而若訥巧而若拙直而若屈不
割其方不穢其廉雖直而不肆雖光而不耀
以全其用也若其操以誠行以簡待以恕應
以默蓋以事物爲粗跡以空虚爲妙用故儒
以其寓言放說皆荒唐繆悠之辭不切於世
用雖然抑亦不出乎通三才之理序萬物之
性違死生之常外事物之跡而爲言也固有
以見夫六合之外天地之先歛萬有於一息
[001-013b]
散一息於萬有者歟是曰凝寂曰邃深曰澄
徹曰空同曰晦㝠信所以渾乎洋乎遊太初
乎且天地之運輕清上浮者積氣也重濁下
沈者積塊也周流六虚徃來無窮而詘伸消
長剛柔進退通乎晝夜代乎四時其風霆流
形庶品露生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消自息
萬物相渾侖而未離其炁形質具皆天地含
精而化生是故常生常化之不己其晦明禪
續無一息之異也所以外天地遺萬物庶出
乎理氣之囿而造化無極無朕之先非聲臭
[001-014a]
之可測象數之可求也溟涬芒昧超乎萬物
而爲萬物根本豈不至玄至微也哉楊雄之
謂玄也以數準易設方州部家踦嬴之用其
亦曆蓍之一端歟非吾所謂玄也史遷曰世
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亦何
互相譏議之甚哉然而虚玄之長也後之宗
之者舛誕偏繆而至也豈皆老莊之失使然
哉善學者故必求夫虚無之本也是之謂玄
或問子之言玄也若本諸實而經籍之謂皆
先天地而卑宇宙陋霸夷而尊王道其所貴
[001-014b]
者返求諸身修己以厚生超形以遺幻然後
神化莫測後天而終與夫老莊之言何若異
哉曰道一而己豈有無虚實之殊也哉予稽
諸載籍信不誣也特老子之傳以道德上下
篇爲本後之人不失之雜則失之誕其謂内
聖外王之說也非無君人南面之術焉特用
之不同耳其於修鍊則曰谷神玄牝致虚守
靜守中抱一守一處和而已後之倡其說者
則有真僞邪正之辨焉若隂符之言兼修身
治世則與道德合矣若龍虎上經之文則與
[001-015a]
石壁參同合矣然學老子者舍仙道尚何從
焉其曰内丹莫不以神炁爲本外丹莫不以
鉛汞爲宗金液與天地造化同途蓋神室爲
丹之樞紐日魂月魄爲真鉛汞也陽升隂降
不離子午之方日徃月來必居卯酉二位陽
火自子而升至巳爲陽極而隂生於午也隂
符自午而降至亥爲隂極而陽復生於子也
神室中虛逕寸圓高中起以混三才即吾中
扃也出隂入陽以生真汞内鍊玄精則火自
坎生水自離降是以坎離以南北爲經砂汞
[001-015b]
乃其異名惟水火爲乾坤之用即金土二用
也其曰三五與一天地至精順三一而得其
理則三五相守金火乃相運持丹砂生於真
鉛之中金火即真鉛也故經曰鉛者金精水
者道樞也參同亦曰乾坤位乎上下而坎離
升降於中坎戊月精離己日光五行爲經以
坎雄金精離雌火光也皆居中宫土德自震
而起至乾而滿歷巽而消至坤而盡抑有無
相制白者金精也黑者水基也金爲水母母
隱子胎水爲金子子藏母腹金歸性初乃水
[001-016a]
金還性也蓋丹砂乃木之精得金乃并金水
既合則木火爲侣金木相縈水土相配而成
丹矣其曰藥物也乾陽生坤坤隂包乾乾金
生坤土象乾之中爻居坤之内是乃金水同
宗象坤之中爻居乾之内乃木火同位乾坤
寄體坎離之中而坎離乃爲乾坤之用火之
成數七返居東震爲七返金之成數九返居
北坎爲九還故火鍊於土金入爲水包裹飛
凝開闔靈户也然必得火鍊鉛而成丹也其
曰火候也斗樞鍾律之運本九一之數合二
[001-016b]
六三九之數終必復始含元抱真播精於子
寅申爲隂陽之極策數之法蓋月以十二卦
分之卦得二日有半各以本卦之爻行本卦
之策自八月觀卦以後至正月泰卦陽用少
二十八策隂用老二十四策自四月大壯以
後至七月否卦陽用老三十六策隂用少二
十二策十二卦周即爲一月之功十二月周
即爲一歲之運返復循環無有餘欠此與邵
子先天圖周始具同皆伏羲易象位次也是
故天根月窟之妙陽始於復極於乾隂生於
[001-017a]
垢極於坤循環六十四卦無毫髮異焉此其
陶冶萬類終始無形合乎大通混冥也乎故
深閎廣大不可爲外拆毫剖芒不可爲内抑
亦弗畔於道矣其納甲之說乾納甲壬坤納
乙癸震納庚巽納辛艮納丙兊納丁皆定位
也而坎納戊離納己初無定位也且六卦之
隂陽即坎離中爻之周流升降也朱子謂姑
借此以寓其進退之候是也則火記之作其
有本哉後之人因砂汞假喻之說遂有内外
丹砂之别各託文以詫世然以人靈於物又
[001-017b]
豈全假草木金石而後能造神化之機也哉
叅同所謂託號諸石覆冒衆文是矣然雖諸
子之所罕言而即性命神炁之謂耳若夫窮
隂陽之至理奪造化之至神丹道其盡矣乎
矧丹之喻特假象耳又何爐鼎火藥鉛汞龍
虎嬰姹牝牡之謂也若關尹有曰嬰兒蘂女
金樓絳宫青蛟白虎寳鼎紅爐誦尼土偶之
類老子之時無之或謂僞書者此也苟執象
泥文舍源求流姑好爲神怪譎誕以誇世眩
俗皆方伎怪迂之言少君欒大文成五利公
[001-018a]
孫之流是也若抱樸子黄白變化之事類之
務以左道惑衆僥倖一時其肆妄稔惡爲有
不敗亡者哉噫嘻善言仙者止曰無視無聽
抱神以靜是以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
神以養虚而己矣故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
全形全者氣全我未之能易也抑虚極則靈
明靈明則神化乃與天爲徒遊物之初矣輕
清之氣上浮則至陽之質與之俱升或曰聖
人不師仙是豈來誣世也耶而求之道其惟
守中乎
[001-018b]
或問丹之守中中已矣何教之設衆法異術
之紛紜乎是果亦守中之可盡乎而必外資
術數而然哉曰道豈岐而二乎天也者積氣
也上帝則天之主宰也由溟涬未判之初三
炁化生即梵清景玄元始也妙無者性之始
妙有者炁之始由三炁而生九炁即九霄也
虚無之界無窮輕清之炁無體而宰制之神
亦無方也以宰之有所隸焉是降經籙以訓
之符法以闡之以是法立焉而其傳尤著者
漢天師茅真君許旌陽葛仙翁丘真君也曰
[001-019a]
三洞四輔清微靈寳神霄酆岳者洞輔之品
經籙是也清微始於元始而宗主真元闡之
次而南岳魏君陵郡祖君祖宏四派之緒倡
其宗者朱洞元李少微南畢道黄雷淵李虚
極而張許葉熊而下派益衍矣靈寳始於玉
宸本之度人經法而玄一三真人闡之次而
太極徐君朱陽鄭君簡寂陸君倡其宗者田
紫極甯洞微杜達真項德謙王清簡金允中
高紫元杜光庭寇謙之留沖靖而趙林白陳
而下派亦衍矣是有東華南昌之異焉神霄
[001-019b]
則雷霆諸派始於玉清真王而火師汪真君
闡之次而侍宸王君虛靜真君西河薩君伏
魔李君樞相許君倡其宗者林靈素徐神翁
劉混康雷默菴萬五雷方貧樂鄧鐵崖而上
官徐譚楊陳唐莫而下派亦衍矣酆岳則朱
熙明鄭知微盧養浩葉法善倡其宗者左鄭
潘李而派益衍矣然究其要也俱不出乎三
炁五行之妙焉經曰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即
河圖三五之數也是以雷霆合九一之數陽
雷隂霆霜生霆煞樞隂機陽雷善霆惡皆藏
[001-020a]
乎太極之中求諸身則中扃雷垣也五炁五
雷也心爲靈府五官之主宰也以己之靈合
三炁五行之妙可以燭幽破暗者以至陽而
鍊至隂以至明而燭至暗也南斗陶魂六水
數也北斗鑄魄七火數也以鍊己之工鍊魂
聚其昏散之氣超其沈著之念而化生陽明
之界以脫隂晦之境矣可以縱閉隂陽者會
二五之精凝九一之氣養之内曰丹施之外
曰法以五炁激剥而成聲雨暘之用備於呼
吸之頃以己之神役彼之神則寂然之中此
[001-020b]
感彼應矣所以發天地之煞機合隂陽之制
化皆己之靈與之合德通神者也若驅劾邪
魅禦除灾癘則猶末事耳且古者𥸤天禴祭
之設流而爲禱祠榮禬者自漢武以來有之
傳曰薦之上帝齋戒沐浴以祀上帝皆所以
達其誠也雖蘋蘩澗沚之微亦可事也特寓
其誠焉故曰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黍稷非
馨明德惟馨務修德音以享鬼神苟誠怠德
虧惟假外飾文繡繤經綴華繪綺縱衡交錯
務極耳目之衒以誇世駭俗厥所事也果鍾
[001-021a]
鼓玉帛云乎哉矧道之設象皆則夫天真地
祇昭布森列之儀是有科範儀典之制焉皆
致敬竭誠之端耳使瞻禮之皈斯有格也後
之人則不然惟聲利是趨藻黻是尚皆棄本
逐末舍眞競僞又何異夫巫祝貪佞之徒以
僥口體貨財之爲計哉且高其閫奥異其蹊
逕神其機緘以惑衆鼓類使嗣之者習爲儔
侣不究諸内惟眩諸外豈不去道遠矣尚何
冀感通之謂也哉噫雖授之之異而殊途同
歸無二道也善嗣之者必博叅而約守以辨
[001-021b]
疑解惑而己非徒號多鬻異之謂至也法不
云乎眞中有神誠外無法由是觀之果符呪
罡訣之云哉抑古之謂師德者草而衣木而
食饑餓其體膚摧礪其身心澡滌其氣慮物
欲情垢無一毫足以溷其中制其外也則混
乎天人一致之工神明與居心與天一吾心
即天也故以天合天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玄
此非玄也則感應之機其致一也豈有一髮
之間哉所謂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
與神爲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不亦宜乎舍
[001-022a]
是而汩於塵垢流於聲耀蔽於紛華而更相
師友若蟻慕蜂聚而曰我仙也我靈也非邪
則妄矣豈莊子之謂大宗師者哉嗟夫經所
述也微彭魏則幾淪於方伎矣法所秘也微
王白則流於巫祝矣然官天地府萬物與鬼
神合其吉凶尚於予言廓而求之所謂致命
通玄也將可默識矣
   太極圖釋
太極者道之全體也渾然無所偏倚廓然無
得形似也其性命之本歟性禀於命理具於
[001-022b]
性心統之之謂道道之體曰極五居九疇之
中曰皇極易曰會其有極詩曰莫匪爾極以
是求之即心也道也中也周子曰中焉止矣
程子曰太極者道也邵子曰心爲太極朱子
曰太極者理也陸子曰中者天下之大本即
極也理一而己合而言之道也夫五行隂陽
隂陽太極五殊二實二本則一二實者天以
陽生萬物地以隂成萬物動而陽靜而隂陽
變隂合而生五氣由五氣而生萬物故曰五
殊也五殊本於隂陽互爲其根也兩儀生於
[001-023a]
陽交於隂隂交於陽而生四象四象分而生
八卦八卦錯而萬物生焉是曰一動一靜天
地之至妙也歟是以五氣布四時行萬物生
生而無窮五行一隂陽也隂陽一太極也太
極散而爲萬物則萬物各一其性各具一太
極渾然全體而靜者常爲主焉兼有無存體
用涵動靜爲萬化之源萬有之本者妙合二
五之精焉朱子謂太極理也動靜氣也太極
乃本然之妙動靜乃所乘之機機動則氣行
而隂陽運焉理有不著者乎蓋氣負理生理
[001-023b]
由氣形性爲之主而隂陽五行經緯錯綜合
言之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言之一物各具
一太極也且鴻濛溟涬之初則元氣爲萬物
根本其體謂之理其隂陽流行不息者氣也
是故未分之前道爲太極己形之後皆具是
理則心爲太極沖漠無朕萬理畢具隂陽既
形則理氣分矣太極判而始生一竒一耦由
竒耦而生生無窮則一分爲二二分爲四四
分爲八八分爲十六十六分爲三十二三十
二分爲六十四是也聖人無以發之伏羲始
[001-024a]
畫以一象乾一象坤體吾心之太極也一竒
一耦以象變重之而爲卦拆之而爲爻皆一
隂一陽至著至明之幾也是畫也至廣至幽
至精至微非氣質形似之可見非聲色狀貌
之可求昭昭焉熙熙焉虚而靈明而妙散之
爲萬殊斂之爲一本無須臾之間毫髮之異
循環無端浩渺無窮若天地之運行風雨之
潤雷霆之威霜雪之肅山川之流峙草木之
榮悴飛潜之微動植之衆舉不違乎天命之
流行而同所賦受也所謂有極以理言無極
[001-024b]
以形言也抑理之至極本無形似而言無則
不能爲萬化根本矣邵子之曰無極曰有象
有則言其本之實體無即無聲無臭形而上
者是也其見夫道體者固不可以無加於有
矣若老子之謂無極者無形無窮也莊子之
謂道在太極之先是也若河洛之數先天之
象雖有詘信進退盈虚消息行乎其中皆以
虚中爲極也能虛其中則太極本然之妙得
矣尚何晦明通塞之異哉故易曰心學萬事
萬化皆本諸心心所具者天地萬物不違之
[001-025a]
至理也程子謂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
數人道之始於陽成於隂本於靜流於動與
萬物同也然陽復本於隂靜復根於動一動
一靜皆天地同流惟主乎靜則性立性立則
中正仁義定矣是以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矣
是圖朱子謂周子得之穆伯長穆得之於种
放种得之於陳摶以陳摶學老氏故陸氏闢
朱子以無極出於老氏也而易曰有極未嘗
言無周子通書亦止言隂陽太極明矣然朱
子以無形訓之亦弗畔於道矣且攷之潘誌
[001-025b]
以爲周子自作無疑或又謂周子與胡宿邵
古同事潤州一浮屠而傳焉然其說豈浮屠
所知也且先儒以周邵之學先天太極二圖
其理一也其傳未必二焉其體至大而無不
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也故曰自天地幽明
至於昆蟲草木微細無不合也將以順性命
之理盡變化之道焉萬古聖賢之心同也非
返求諸己有以見夫遠而六合之外近而一
身之中暫於瞬息微於動靜豈言辭口耳之
足知天也哉必致夫會歸之工探索之奧則
[001-026a]
吾靈明靜虚之體充乎六虚宰乎萬變久則
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其立象畫意
剖析精微無不備於是焉性命之道死生之
說原始返終於是盡矣其銖視軒冕塵視金
玉亦孰得而易之敢爲疑者釋焉
   先天圖論
先天圖伏羲作也其卦爻次位皆本之始畫
非文王後天次位比也夫易有太極是生兩
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乃陽上交於隂
隂下交於陽生天之四象剛交於柔柔交於
[001-026b]
剛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錯而萬物生焉其數
則乾一兊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四象交而成十六事八卦相盪爲六十四卦
此先天之象也邵子所謂一分爲二二分爲
四四分爲八自乾至坤皆得未生之卦若逆
推四時也傳曰易逆數是也其位則乾南坤
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兊東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爲順自巽至坤爲逆隂爲陽之母
陽爲隂之父母孕長男而爲復父生長女而
爲垢是以陽始於復隂始於垢也傳曰天地
[001-027a]
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
相錯數徃者順知來者逆明交相錯而爲六
十四也數徃者順左旋皆己生之卦知來者
逆右轉皆未生之卦也其六十四卦之序即
八卦成列因而重之也故下三畫即前圖之
八卦上三畫則各以其序重之而下卦因亦
各衍而爲八也若逐爻相生則邵子所謂八
分爲十六十六分爲三十二三十二分爲六
十四者皆法象自然之妙也此則四圖所謂
先天之學也陽之類圓成形則方隂之類方
[001-027b]
成象則圓圓布者乾盡午中坤盡子中離盡
卯中坎盡酉中陽生於子中極於午中隂生
於午中極於子中其陽在南其隂在北方布
者乾始於西北坤盡於東南其陽在北其隂
在南此二者隂陽對待之數自坤之息歷艮
兊而極於乾自乾而消歷巽艮而極於坤震
始交隂而陽生乃震坤之接巽始消陽而隂
生乃巽乾之接圓圖隂陽消長次第震一陽
離兊二陽乾三陽巽一隂坎艮二隂坤三隂
皆自然之理其數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
[001-028a]
而八以爲八卦圓於外者爲陽方於中者爲
隂圓者動而爲天方者靜而爲地方圓之象
雖異而其布卦次序皆四圖所同也故曰始
自伏羲非邵子所作也藉令邵子自作亦本
諸伏羲而成也乎且先天之謂即先天而天
不違也餘則文王周孔之所不言也或曰先
天即河圖也河圖之數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
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
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聖人則之而畫
[001-028b]
卦或曰八卦即河圖非也况先天之卦與河
圖次序同異相半也哉且河圖乾坤縱而六
子橫爲數之祖先天不可以數言也其次位
皆八卦之生數也陽一而隂二故陽之生隂
二而六之爲十二隂之生陽三而十之爲三
十是以乾始於一而兊爲十二離則十二而
三十爲三百六十震則十二而爲四千三百
二十自巽而坤皆竒耦之生數也釐之爲六
十四卦則以所生之數而乘之此緫數也其
自子中至午中爲陽初四爻爲陽中前二爻
[001-029a]
皆隂後二爻皆陽上一爻爲隂二爻爲陽自
午中至子中爲初四爻皆隂中前二爻爲陽
後二爻爲隂上一爻爲陽二爻爲隂三爻爲
陽四爻爲隂在陽中上二爻則先隂而後陽
陽生於隂也在隂中上二爻則先陽而後隂
隂生於陽也其序始震終坤者以隂陽消息
爲數也此蔡氏之謂皇極經世者皆本先天
也蓋數皆起於一其周旋六十四卦相生之
數若日月星辰水火土石暑寒晝夜飛走草
木分隸於八卦得生生之數是以感而變者
[001-029b]
之善暑寒晝夜性情形體走飛草木色聲氣
味也應而化者之善雨風露雷走飛草木性
情形體目耳鼻口皆先天之數也在經世則
天有隂陽曰太陽太隂少陽少隂也地有柔
剛曰少剛少柔太剛太柔易所謂八卦也是
故隂陽盡而四時成焉剛柔盡而四維成焉
天竒地耦之畫陽九隂六之數皆起於四數
朱子所謂視萬物爲四片也則日月星辰之
類皆由八卦之變也天地之變有元會運世
人事之變有皇帝王霸元會運世有春夏秋
[001-030a]
冬爲生長收藏皇帝王霸有易詩書春秋爲
道德功力各相因而爲十六十六者四象相
因之數也凡天地之變化萬物之感應古今
之因革損益皆不出乎十六十六而天地之
道畢矣邵子所謂一動一靜之間天地人之
至妙者歟是曰先天之學心後天之學跡也
是以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又曰
先天圖者環中也圖雖無文吾終日言未嘗
離乎是蓋天地萬物之理盡在其中矣且圓
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也弄丸者以先
[001-030b]
天之圓象言也皆順隂陽消長之徃來而已
矣冬至居子之半陽之始於復也月窟乃乾
遇巽也天根乃坤逢震也即自復至乾陽也
自姤至坤隂也陽主人隂主物然乾至巽五
卦也即垢爲月窟坤至震五卦也即復爲天
根而其三十六宫者積乾一至坤八之數天
根於時爲冬至爲夜半所謂天地心也左方
自震之初爲冬至離兊之中爲春分乾末爲
夏至右方自巽之初爲夏至坎艮之中爲秋
分至坤之末交冬至循環無窮所謂一月一
[001-031a]
日一時靡不有是理焉其循環不息者自姤
至坤隂含陽也自復至乾陽分隂也坤復之
間乃無極自坤返姤則無極之前也自乾接
復則有象之後也乾坤交而爲泰坎離交而
爲既濟乾生於子坤生於午坎終於寅離終
於申以應天時其隂陽生於兩傍中虚即太
極也自冬至至夏至爲順自夏至至冬至爲
逆和炁周流於一環之中則皆春矣朱子謂
易中二十八卦翻覆成五十六卦惟乾坤坎
離大過頤小過中孚八卦反覆止本卦以二
[001-031b]
十八卦凑八卦是曰三十六宫也此皆天根
月窟來徃循環之妙焉是以先天乃伏羲本
圖雖不假言辭而所該甚廣凡易中一字一
義無不出於是者論其格局則太極不若先
天大而詳論其義理則先天不若太極精而
約而太極終在先天範圍之内而物理本同
象數無二致也自初未畫說至六畫滿者所
謂先天之學也卦成之後各因一義推說所
謂後天之學也邵子之謂先天者伏羲所畫
之易也後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
[001-032a]
初無文止一圖以寓其象數而天地萬物之
理隂陽始終之變具焉文王八卦之序離南
坎北震東兊西乾西南坤西北艮東南巽東
北乃入用之位後天之學也孔子雖因文王
之易而作傳而十翼之中如八卦成列因而
重之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而天地山澤雷風
水火之類皆本伏羲畫卦之意不以文王所
演之易即爲伏羲始畫之易也或謂是圖邵
子得之李挺之李得之穆伯長穆得之陳摶
者故與丹道同也若曰自復至乾爲陽自姤
[001-032b]
至坤爲隂即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
之門天地之所闔闢日月之所出入冬至之
後爲呼夏至之後爲吸此天地一歳之呼吸
也冬至之月所行如夏至之日夏至之月所
行如冬至之日春夏子至辰巳秋冬午訖戌
亥其四正者乾坤坎離也參同曰牝牡四卦
以爲橐籥坎離之數一二以南北爲經道以
坎離爲眞水火爲六卦之主而六卦爲坎離
之用是也隂陽二炁皆從子午爲發生之終
始坎藏六戊爲月之精居於北象水中生金
[001-033a]
虎也離藏六己爲日之光居於南象火中生
汞龍也自震而起至乾而滿歷巽而消至坤
而盡象乾之中爻者居坤之内乃金水同宗
象坤之中爻者居乾之内乃木火同位以乾
生三女而居東上巽中離下兊兩陽生一隂
也坤生三男而居西上震中坎下艮兩隂生
一陽坎胎居於午離胎居於子西假金之元
東假木之祖乾退位寄居於坎坤退位寄居
於離納甲之法乾爲望坤爲晦坎離升降於
中即乾納甲壬坤納乙癸離納己坎納戊巽
[001-033b]
納辛震納庚兊納丁艮納丙皆與之合也坤
初變震爲生明月出於庚再變爲兊爲上絃
月出於丁乾初變爲巽爲生魄月現於辛再
損成艮爲下絃其曰晦至朔旦則震受符復
卦建始震受庚於西方其象如震卦之納庚
也八日則兊卦納丁十五則乾體純陽而乾
卦納甲十六則巽卦納辛二十三日則艮卦
納丙三十日則坤卦納乙是以壬癸配甲乙
乾坤括始終也此與火候同也而朱子則以
先天八卦爲一節不論月炁先後且與納甲
[001-034a]
相應謂天地定位否泰相類者是也故謂伯
陽叅同恐希夷之學出其源流蓋其卦位布
置皆與參同默符其陽始於復極於乾隂始
於姤極於坤則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十
二時各行一周天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
爻爲一周天之數以一爻直一日俱與易準
世以參同倣易而作孰知隂陽之妙不求合
而默合也或以先天太極圖同時而出周邵
二子不相聞則二圖亦不相通其曰大而天
地之始終小而人物之生死遠而古今之世
[001-034b]
變皆不外乎消息盈虚之理也此邵子之獨
見乎恍惚氤氲變化回旋之始朱子所謂向
上根源者也且謂但當日諸儒既失其傳而
方外之流隂相付受以爲丹竈之術至希夷
康節乃返於易其說始明信不誣矣則其尊
信是圖豈小補哉然是信非若楊子雲太玄
儗易方州部家皆自三數推之關子明洞極
列二十七象司馬温公潜虚用五之數五十
五行皆補湊成書而已非得夫道之全者也
善探隂陽之賾造化之機者自太極觀天地
[001-035a]
則天地亦物也是知天地作於易而易非出
於天地也人能盡太極之妙先天之用則範
圍天地曲成萬物而造化在我矣則先天一
且亦無尚何容言哉
   河圖原
易曰河出圖洛出晝聖人則之即易繫曰天
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
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
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
五此孔子以河圖之數而言所以成變化行
[001-035b]
鬼神也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
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
成之天五生士地十成之之數也顧命曰河
圖在東序河圖八卦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
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禮記曰河出馬圖龍
馬負圖而出也論語曰河不出圖孔云河圖
八卦是也則伏羲之則圖以畫易明矣豈得
詎曰妄哉是圖蓋出於書契未形之先天地
自然之理也包括造化之妙無窮萬事萬物
象數之源也鄭康成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
[001-036a]
以流坤吐地符河圖九篇洛書六篇劉歆曰
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
也河圖洛書相爲經緯八卦九章相爲表裏
王肅曰河圖八卦也王充亦曰河圖從河水
中出易卦是也關子明曰河圖之文七前六
後八左九右劉牧曰河圖數四十五陳四象
而不言五行大戴記曰二九四七五三六一
八傳云九寳法龜文又曰秦以前文也歐陽
脩曰圖者八卦之文也神馬負之自河而出
以授伏羲八卦非人所爲天所降也然則八
[001-036b]
卦者人之所爲河圖不與焉若河圖之説信
乎生於神馬負八卦出於水中乃天地自然
之文爾何假伏羲氏始作之也王安石曰圖
以示天道書以示人道也蓋通於天者以象
言也中於地者以法言也蔡沈曰自孔安國
劉向父子班固皆以河圖授羲洛書錫禹關
子明邵康節皆以十爲河圖九爲洛書惟劉
牧意見以九爲河圖十爲洛書託言出於希
夷與諸儒之説不合又曰伏羲但據河圖以
作易則不必預見洛書而已逆與之合矣大
[001-037a]
禹但據洛書以作範則亦不必追考河圖而
已與之符矣而河圖數偶偶者靜靜以動爲
用故河圖之行合皆竒一合六二合七三合
八四合九五合十河圖體圓而用方聖人以
之而畫卦程子曰聖人見河圖洛書而畫八
卦古之聖人只取神物之至著者爾如畫八
卦因見河圖洛書果無圖書八卦亦須作河
圖洛書之中數皆五衍之而各極其數以至
於十則合於五十矣河圖積數五十五其五
十者皆因五而後得獨五爲五十所因而自
[001-037b]
無所因故虚之則但爲五十又五十五五中
其曰十者分爲隂陽老少之數而其五十者
無所爲則又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皆爲
五十矣邵子曰圓者星也曆紀之數其兆於
此乎方者土也畫州井地之法其倣於此乎
蓋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故羲文同
之以造易禹箕序之而作範也朱子曰河圖
與易之天一至地十者合而載天地五十有
五之數則皆易之所自出天地之間隂陽之
氣雖各有象初未嘗有數也至於河洛之初
[001-038a]
然後五十有五之數竒耦生成粲然可見河
圖之位一與六同宗而居北二與七爲朋而
居南三與八同道而居東四與九爲友而居
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中不過一隂一陽一竒
一耦兩其五行而已河圖以五生數統五成
數而同處其方蓋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
數之體也河圖以生數爲主而十數者因五
得數以附於生數積五竒而爲二十五積五
耦而爲三十合是二者而爲五十有五河圖
主全故極於十而竒耦之位均河圖之虚五
[001-038b]
與十者太極也竒數二十偶數二十者兩儀
也以一二三四爲六七八九者四象也吴澄
曰河圖者羲皇畫卦之前河有龍馬背毛有
此數也其數後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
中五十五竒五偶相配羲皇觀於天地人物
無非陽竒隂偶兩相對待見河圖之數而有
契焉於是作一竒畫以象陽作一偶畫以象
隂加而倍之以成八卦又倍而加之以成六
十四卦所謂伏羲因河圖而畫八卦者此也
河圖之數亦五位合於天星五宫之圓一六
[001-039a]
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
中河圖之位五每位各有一竒一偶數雖十
而位止五周之時河圖與天球寳玉同藏於
玉府陳埴曰二圖五爲正變主河圖而言則
河圖爲正洛書爲變主洛書而言則洛書爲
正而河圖爲變二圖雖縱衡變動皆參互呈
見此所謂相爲經緯也翁泳曰河圖隂陽之
位生數爲主而成數配之東北陽方則主之
以竒而與合者偶西南隂方則主之以偶而
與合者竒也胡暖曰河圖以生成分隂陽以
[001-039b]
五生數之陽統五成數之隂而同處其方陽
内隂外生成相合交泰之義也河圖數十七
者對待以立其體故爲常胡一桂曰書之中
視河圖惟有五而無十然一九二八三七四
六之合環而向之未嘗無十焉此先儒深究
隂陽造化之理探幽索微己極河圖之妙矣
然而同異之辨不能無焉劉牧曰一六居北
二七居南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洛
書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爲肩六八爲
足者河圖也是以九爲河圖十爲洛書張文
[001-040a]
饒精於邵學亦以九爲圖十爲書而邵子止
言圓方而不言數之九十亦以十爲河圖九
爲洛書與夫子箕子之言合或謂邵傳於穆
修劉傳於种放皆得之陳摶朱子謂陳摶以
先天圖授种放放授穆修修授李之才之才
授邵子放又以河圖洛書授李溉溉授許堅
堅授范諤昌諤昌授劉牧穆脩以太極圖傳
周敦頤敦頤授程顥程亦本劉氏及朱子力
詆其非此萬世不易之論也魏氏復詆朱子
謂始以九圖十書爲劉長民作託之陳摶靖
[001-040b]
士蔣山復以先天爲河圖五行生成數爲洛
書戴九爲太一下行數羅端良嘗謂受河圖
於蔡季通得於蜀隱者其象如車輪白黑交
錯而八分之以爲八卦白者純陽象乾黑者
純隂象坤黑白以漸殺之而爲餘卦謝方謂
嘗傳河圖於異人其狀倣八卦爲體坎離中
書而相交類於丹道坎離之術張平子乾鑿
度中九宫數即太乙圖劉牧以爲河圖或曰
九十二圖皆河圖也又豈紛紜至若是之殽
雜也哉朱子謂以河圖洛書爲不足信自歐
[001-041a]
陽公以來有是説然顧命繫辭論語皆有之
諸儒所傳二圖之數雖有交互而無乖戾順
數逆推縱横曲直皆有明法其説至矣歐陽
公惟不見本圖特承用註説直以圖書爲無
並疑繫辭非孔子作何不思之甚哉圖書所
具皆包括萬物造化之機孰有違乎是者且
聖人實因圖以畫卦可即謂河圖爲八卦乎
而其所與洛書合也洛書與洪範之初一至
次九者合而具九疇之數固出於洪範而洛
書以五竒數統四偶數是以竒數爲主二四
[001-041b]
六八各因其類以附于一三七九之側洛書
之縱橫十五而七八九亦迭爲消長虚五分
十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參伍錯
綜無不默合此變化無窮之妙矣是故河圖
洛書之數皆五衍之以至於十則合於五十
矣洛書積數四十五散布於外而分隂陽老
少惟五居中則亦自含五數而并爲五十矣
洛書主變故極於九而其位與實皆竒羸而
偶乏隂陽之數均於二十雖隂陽之數異然
五居中太陽得五成六少隂得五成七少陽
[001-042a]
得五成八太隂得五成九則與河圖隂陽相
錯而爲生成之數無異也洛書之竒偶相對
即河圖之散數未合河圖之生成相配即洛
書之數合而有屬也故先儒以河圖洛書相
爲經緯八卦九章相爲表裏者此也若大衍
之數五十者亦五數衍而成之各極其十則
合爲五十亦不異焉且河圖洛書皆虚其中
即太極也竒偶各居二十即兩儀也縱横十
五而互爲七八九六即四象也以乾坤坎離
爲四正以震兊巽艮爲四偏即八卦也先天
[001-042b]
圖之圓布者乾盡午中坤盡子中離盡卯中
坎盡酉中陽生於子中極於午中隂生於午
中極於子中其陽在南其隂在北方布者乾
始於西北坤盡於東南其陽在北其隂在南
未始不與河圖竒偶錯綜同也此先天之爲
丹道之祖也而河圖者陽之生數五五行之
本也隂之成數十萬化之根也一九四六各
合爲十金水同宗二八三七各合爲十木火
同體緫爲五十有五分爲五方一六居北二
七居南四九居西三八居東五十居中以生
[001-043a]
數除之五方各除本數乃五行之源也又以
成數除五方之本數乃五行之本也除外五
方各剩五數共二十有五爲五行之根象戊
土之體復除五行之本則北一南二東三西
四中五則北剩四數象金金本生水而金反
自水而生如鉛自銀而有即金虎也金産水
中乃虎向水生也而南剩三數象木木本生
火木反自火而有如汞感鉛而結即木龍也
木生火中即龍從火出也東剩二數象火火
生於木砂中抽汞乃木汞藏於離母隱子胎
[001-043b]
曰七返也西剩一數象水水生于金一氣還
元乃金鉛藏乎坎子歸母腹曰九還也虚中
以象太極四象相合而成十乃眞隂己土之
妙理是皆天地隂陽顛倒生化之機至神莫
測之妙用存焉又豈太一曆緯星數方伎之
所竊取可同日語哉然或謂傳自希夷者圖
書皆作圈故謂三代以後圖書隱晦千有餘
年幸方伎家藏之至宋復出而方伎之所取
用不過以其數之多寡以竒偶消長配之刑
德生殺此特曆緯術數所本而己先儒以參
[001-044a]
同爲不足道殆亦過歟嗚呼傳有之河出圖
聖人則之是倣之以畫八卦也故不可以八
卦即河圖也且河圖出於伏羲之世其間群
聖人未嘗言至孔子固嘗言矣而不明言其
圖孔子而下自關氏劉氏以來又紛紜各持
其見而卒無所指歸焉然朱子之以十爲圖
九爲書足以盡之其或以先天爲河圖或謂
如車輪白黑交錯或依倣八卦以爲體或以
九十二圖皆河圖也是皆無一定之見使後
世將孰從之而繫辭之本文自天一至地十
[001-044b]
其中五爲衍母次十爲衍子自一至十五皆
本文自然之定位也十五點之如星象故謂
之圖也亦何涉於怪妄也歟亦復何疑焉噫
程子之言曰有理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數得
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自圖書始止於畫上
見義其中反復徃來上下消息自天地幽明
飛潜動植微細無不該合則易之順性命之
理盡變化之道皆託象以明理而已矣或溺
於象數而謂專爲卜筮設不推義以求理去
道遠矣所謂郭璞管輅之學者也其所謂極
[001-045a]
其數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
凶者得之於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特其一端
耳卒本是以求易文又豈能盡夫體用一源
顯微無間以造死生之説幽明之故而彌綸
天地之大也哉以是而欲求諸聖人之端緒
固余之所未之信焉
   廣原性
性命之道一也學者求道而已苟求諸道於
性命之源其有弗見者焉蓋求之未力則見
者鮮矣韓愈氏之原夫性也發乎未見以繼
[001-045b]
聖然理有未明將以廣之古今之言性者多
矣得其本者復幾人焉若夫堯舜性之湯武
身之得性之本然也故其命舜曰道心惟微
是也足以發王道之本焉周衰孔子生足以
繼矣其曰性與天道成之者性也各正性命
知性則知天矣道之源莫切著於是哉子思
之謂天命之謂性天之命於人者爲性知率
其性則謂之道孟子之謂性善是也人心統
乎性情本無不善所謂天命之性也其具仁
義禮智不假爲而能也即繼之者善也蓋天
[001-046a]
之命於物爲性善所固有其惡也所謂氣質
之性也即性相近也由乃感於物動於欲蔽
於習而然是有上智下愚之分焉則其善也
猶鑑之垢水之昏直不過太空之浮翳也若
垢淨而明固存昏澄而清固徹其本有之善
孰得而易故於聖賢不能加於愚不肖不能
損焉惟能盡其性則物不能感欲不能動習
不能蔽則其至虚而靈至清而明者猶太空
之昭昭也又豈善惡可得而混焉是以靜專
而動直誠立而明通明睿生矣是爲五官之
[001-046b]
統宰百體之所從令四端之所備七情之所
制其大無外性命之正死生之理幽明之故
具焉其小無内洪纖之體含類之情形色之
質係焉充之爲周孔悖之爲桀跖行之爲伊
傅潔之爲夷齊安之爲顔閔皆特立於明善
之效也其澤夫一世垂之無窮也和之爲禮
樂治之爲法制率之爲綱常繩之爲典則凡
得乎天秩天序者非天理之公用哉且夫楊
子之謂善惡混特情習氣質之偏而已豈天
之正命也告子以生之謂性是情之所欲所
[001-047a]
爲皆性也荀子之謂性惡以其善者僞也又
情習氣質之固於性之正則相去遠矣韓子
謂之品三其爲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
以爲情者七則天之所命與者何紛紛之多
也將奚自而立焉凡出乎性者皆情也又豈
三品之拘而又加五性焉是蓋皆氣質之偏
耳後之論者特以其秦漢以來鮮言之而愈
獨發之也歐陽子謂性非學者之所急而聖
人之所罕言也又何大本之未明哉董子曰
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
[001-047b]
也道者所由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
具也王子曰性者五常之太極而五常不可
謂之性庶幾若近道焉而或有别於孟氏之
言而以荀韓爲似是何繆妄也哉其亦未之
辨焉耳獨周子曰性焉安焉之謂聖程子曰
天所賦爲命物所受爲性性即理也可謂著
明矣是足以繼孟氏者周程而己矣其度越
諸子槩可見矣然而老釋之謂異者何老曰
性即神也元初不壞之靈也釋曰性即覺也
全其本來之虚靈也必絶事物去嗜欲庶幾
[001-048a]
無所染奪以澈其澄以立其勁則靈明之積
神化著焉是則以天地萬物凡有形氣者皆
虚空幻妄也故虚無空寂而失理氣之實也
歟若其究夫死生獨善者又豈與申韓楊異
之徒共轍哉抑亦天人之道一故道之至精
至粹理之至幽至微人之不能與天地並行
而不違者不能辨夫天理人欲之一間耳是
以不能盡聖賢之心也能盡其心則盡性致
命之道得矣
   問神
[001-048b]
或問曰道家流以鬼神爲務是果有乎曰孰
謂之無有也特辨之不精而或疑焉夫天積
氣也地亦氣之厚者形而上者是也炁行形
之内即天命之流行也以其流行不息必有
宰之者焉程子曰主宰謂之帝妙用謂之鬼
神又曰鬼神者造化之跡二氣之良能蓋隂
陽之運跡不可見而理可推焉理之顯微有
不可窺測而神居焉故雖聖人未始言其無
也特不專言之而已若孔子曰禱爾於上下
神祇鬼神之道敬而遠之鬼神之爲德其至
[001-049a]
矣乎非果無有也特子不語怪力亂神恐溺
於誕焉耳易曰隂陽不測之謂神與鬼神合
其吉凶是也夫心存則道明而理著焉其爲
隂陽之機出入徃來非外乎吾心也其吉凶
故與鬼神同鬼神非是則不能存又何吉凶
之云哉惟顯道神德行者有以合之以通神
明之德則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
謂神所謂妙萬物而爲神也窮神知化之道
於斯盡矣此聖人體乎天地之妙用合天人
一致之極功然後不知其神而所以神也故
[001-049b]
曰事天明事地察惟誠其心以感天天感則
發乎其機也以不可見不可知者則曰神存
其間也雖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感於此應
於彼未嘗間也是以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可
以事上帝鬼神享於克誠惟知誠其心則足
以事天矣其祀之禮燔燎羶薌見以蕭光以
報炁也黍稷肝肺加以鬱鬯以報魄也是皆
炁感而至焉若明之爲神也鼓以雷霆潤以
風雨滋以霜露其晦明變化倏忽萬狀是非
至神其孰能哉幽之爲鬼也不可得而跡求
[001-050a]
之然焄蒿悽愴之集或聲或狀或炁感或慮
至高而無形卑而有物其滯而不化屈而不
伸者是也所謂精氣爲物遊魂爲變乃囿於
隂陽屈伸而然也此陽精隂魄所以爲鬼神
之情狀也惟觀夫造化之跡則見其有無之
端矣問者曰有之理信矣或見世之疾患者
輒曰某鬼神之害也必血食禱之則免禱之
應則爭相告曰神驗矣或不應一旦有夭壽
之變則怨忿而謂曰某鬼之侵神爲之助矣
求其禱則果非天地社稷所宜祀之神而皆
[001-050b]
淫祀者有焉謂之神且不足稱焉又豈能助
夫鬼以賊人之天命乎是豈非至愚也哉曰
是非一朝夕而然也蓋井巷之習庸夫愚婦
惑於流俗之言以驚世駭俗因而成風矣苟
知乎生者氣之神死者氣之屈伸者爲神屈
者爲鬼魂氣本乎天體魄本乎地則豈淫僻
之足惑哉能存吾心精誠靈粹與天地合其
用者若魯陽返戈止日烈婦哭而降霜韓子
之開衡山之雲驅鰐魚之暴可見矣先儒亦
曰有其誠則有其神無其誠則神何存焉道
[001-051a]
之曰役諸鬼神者發吾之靈明精一之神合
天地變化之神而已董子之謂縱諸陽閉諸
隂者是也侍宸不曰先天之氣真皇正法也
吾心之神雷吏岳伯也殆是之謂歟或未之
詳而病其爲方外之説是豈果知神化之機
鬼神之變者哉
   觀植
芒芴子行山澤間見木之喬者偃蹇低者蕃
茂曲者拳操直者森鬱大者數尺圍而小者
不盈一指豐暢薈鬱乎山崖澗谷間雲煙與
[001-051b]
之上下禽鳥托之和鳴子顧而笑曰吾嘗愛
物之藹然生意津津者莫植物若也彼翼而
飛鱗而潜足而走者非不皆賦物之性而植
之理最可見而可喜也乎若四時之代謝一
華一草或紅或紫或白或黄不違其時不奪
其色而寒暑應節萌孽兆焉若其眩彩競妍
綺繡粉黛所不能狀而春者不得而使其華
於冬夏者不得而使其茂於秋節之踰者不
可促其急時之未者不可强其緩雖居之堂
室培之盆甕曲其枝體以取容和其性質以
[001-052a]
就養雖若不能順其天害其性亦莫知其傷
於曲且隘而不能遂其自然之質卒死矣亦
伺時循節而華且茂焉是果孰使之然哉此
其宰造化者之工也至微至妙者於是可見
焉而物各賦物而各一其性所謂物物各具
一太極者乎然而資於培養者或時之所至
而使然也故不耗其實不抑其長理有不足
怪焉今夫山澤間也糞壤之所不及灌溉之
所不至若雨露之所濡霜雪之所凌燥濕不
時寒暑不均無美惡薰莤之異一資於風雨
[001-052b]
之潤土石之固而已耳而其高者低者曲者
直者大者小者各遂其自然之性而蕃衍碩
茂無所不至也其得乎賦物之性之全者雖
山葩野卉爭芬並秀亦不讓盆甕間者又非
一花一草之比也故松栢楩楠足以爲棟梁
柟樟檜梓足以爲榱角其明者可以爲膏爲
漆其槁者可以爲器爲薪實之甘者可食本
之佳者可藥炁之瑞者可紀且各適其材而
未始以其無所可用而産於深山穹林以全
其本也其各一其性得天者全皆誠之不可
[001-053a]
揜也如斯之廣且神哉道之在天下猶水行
乎地中無所徃而不至焉豈草木可謂之無
情無知而能若然哉余乃今知夫萬殊一本
之理古今之所同然塞乎宇宙而不可易也
不知其樂之極矣有笑於後者曰子何樂乎
是觀也曰非爾所知也吾觀乎植物之性足
以盡吾之性故不知其樂歟笑者曰子之所
觀者特子之所遊息而目歷者也尚孰知乎
木之豐暢薈蔚者閲歷盛衰與時消息豈一
日而然哉使非居乎山陵之險僻一旦爭取
[001-053b]
群盜之罹斧斤之禍無老弱曲直堅脆大小
之擇摧風霜殞氷雪不舍晝夜而𢮎之剡而
爲舟揉而爲耨琢而爲廬斲而爲車摧而爲
薪不可勝紀皆明之爲害質之爲仇也則木
之性毁矣尚何生意之足觀也直不過莊子
所謂山木之支離擁腫足以全其天年者或
存焉若所謂樗與椿之久且大也則吾未之
見矣子不懌而去乃顧之曰孟子之謂牛山
之木常美矣柰何旦旦而伐之木之性傷猶
己之性伐而不知存者也豈特木之謂歟矧
[001-054a]
邵子常達夫數也雖木石瓦礫各有一定之
理存焉余復何悲抑亦賦物之性固不得而
傷也其所適於用則有幸不幸者係焉是則
其有定在者也若才之美者宜爲琴瑟簠簋
則薦之清廟質之勁者宜爲盤盂凡席則處
之堂室下者置之卑陋朽者棄之埃壤各信
所遭者何如耳於其本之全乎天者孰得而
毁絶之也哉此之謂盡性笑者曰然
   讀觀物篇
孔孟之書出而其道明逮其道晦則王化弊
[001-054b]
非書之不傳言道者之不明也列國而下漢
唐之盛稱知行者寡矣宋興而道著周子暢
太極未明之藴於前邵子發先天無窮之理
於後由是而羲文周孔之㫖繼絶學者莫若
是也聖人之道本乎心易心學也邵子之言
曰心爲太極爲學養心先天之學心也其言
心至矣其論理明矣暨圖方圓以盡易之妙
雖天地之大隂陽之微鬼神之幽象數之奥
有無之變物之至廣理之至神皆出乎太極
復歸於太極者斂之於一心而已充而宇宙
[001-055a]
散而毫忽其潔淨精微淵深幽眇可謂詳矣
宻矣此其所謂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又曰
不以心觀物不以我觀物不以物觀物也若
堯舜禹湯之禪有德功放殺之異周秦漢楚
運祚之修短擇乎善惡而已是知治亂由義
利之所尚邪正由言行之所致凡三皇五帝
三王五伯之事若水鑑之燭毫髮不能隱則
其反觀者所謂聖人能一萬物之情哉是爲
窮理盡性至命之道也大而化之則天地隂
陽之數以無體之一以况自然不用之一以
[001-055b]
况道也用之者三以况天地人也故曰無極
之前隂含陽也有象之後陽分隂也則天根
月窟之徃來存乎無極之間矣與周子之言
豈不合歟自有易以來後之䟽議者千百其
人而造聖人之㫖者幾何能達夫未畫之先
乎然世之慕者徒求幽閑逸樂之餘於其道
則未知有聞焉韓子讀荀取其近孔子者復
以雄亦聖人之徒歟若太玄之於易方之邵
子之謂先天之學心也後天之學跡也出入
有無死生者道也若用智數由逕而求之是
[001-056a]
屈天理而徇人欲也其見豈不相去遠矣是
足以知其見至廣其聞至遠其論至高其樂
至大能爲至廣至遠至高至大之事而中無
一焉豈非至神至聖者乎其亦信不誣矣孰
得善養心者與之言心學也乎嗚呼或曰六
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若邵子者可謂窮神
知化矣復有謂之聖人所不論者歟
   讀董仲舒傳
予觀三代之下周衰而王道息秦承戰國之
習氣灕志悖火詩書於灰燼道之傳遂竟泯
[001-056b]
泯無聞矣漢興而天下大治而其腐儒曲士
猶循故習不能彰先王之教於既絶之餘者
皆然文帝號稱賢主有一賈生而不能用千
載之下讀其言尤有悲憤者焉况有非賈生
比者哉若董仲舒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進
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武帝舉賢
良文學而仲舒對策焉當是時君臣遇會又
豈秦所敢望哉其言足以發周衰之弊得王
道之正者仁義禮樂爲之本也性命情質之
辨著隂陽刑德之論切由是觀之天人相與
[001-057a]
之際禮節修於身善惡感乎天堯舜禹湯之
相傳不已者守一道而無究弊之政也是豈
秦漢庸庸之徒所能至哉以武帝之英果卒
三策而不能畧行之乃岀爲江都相亦豈不
爲當時惜哉有如公孫弘希世用事以治經
得侯乃嫉正論而遷之膠西仲舒雖不獲倡
其道正身以率下兩事驕王而皆尊禮之卒
以修學著書終於家是非能全乎進退之道
也哉其言曰正其議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
其功逮宋二程子出而後述明之始足爲後
[001-057b]
世法蓋當是時己非班賈劉楊之足倫儗況
其後也哉太史公以爲劉向稱仲舒之才伊
吕無以加管晏殆不及也爲之過是向子歆
之言誤矣使仲舒遇其君行其道亦豈不伊
吕之效哉又何管晏之足方歟何也以管晏
特霸者之佐所能行者霸者之事也又豈王
道之大者若乎且以其師友淵源所漸猶未
及乎游夏則周元公繼絶學於不傳倡道於
宋至今學者皆宗之道未始亡也又豈淵源
之爲戾哉使太史公其見乃爾矧後之不足
[001-058a]
知仲舒者乎而或知其槩者欲禮之於廟配
祀孔子以不忘乎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之明
而卒莫之行豈不惜哉然以仲舒之道之言
故不係乎祀否也抑亦何其遇知之難也歷
百代而同焉夫以漢武之智尤舍而弗用矧
下乎是者哉其亦不足感也矣
   晝文章正宗後
三光五岳之氣發而爲文文所以載道也文
著而後道明而必本諸氣焉元氣行乎天地
而道所以立矣古之有德者必有言蓋其和
[001-058b]
順積中英華發乎外也非道充義明其能見
於言哉是以真文忠公集文章正宗以得源
流之正者曰正宗也其編次之目凡四其體
本乎古其指原乎經否是辭雖工不録也首
曰辭命次曰議論次曰叙事次曰詩賦惟虞
夏列國西漢及唐初之文本於左氏繼而可
則者班馬韓柳續以歐蘇曾王首焉餘所不
載其立法辨制嚴矣蓋以道德爲之基理義
爲主而發乎詞章者必得性情之正而後合
乎是也由是觀之則雖古人之言允合者亦
[001-059a]
幾希矣矧後之未達乎此而妄謂之文欲求
名家合轍者其可得乎然亦惟道未之著氣
未之充焉耳夫學也所以窮理以致用必本
乎道養乎氣知所養則氣充而道立文有不
工者乎余志於文凡二十餘年間探其要六
經而下若漢唐諸家盡味之將上泝三代之
言以究與經爲之表裏者焉所愧學力駑怠
未之博洽貫通深所自懼及究是編而後明
徹廓達而信之益篤得之益大矣或所適未
正所養未至而不足預是者亦瞭然可辨矣
[001-059b]
嗟夫世之鮮知此者惟藻繪雕飾纖碎委靡
視此不啻千里之遠萬仞之危孰知其行之
未至亦必由其方而後達也哉其或知探源
流之緒於菁華抺截者求之無斁其於文忠
之餘意孰無所得哉且獲忝繼其末者得不
自幸歟
   辨荀子
荀子書三十三篇其始於勸學修身本諸仲
尼而言儒效君道臣道王霸禮樂次之似知
王道之端矣而富國强兵之辨雜焉乃明言
[001-060a]
性惡之不可治皆得之本然而僞堯舜闢思
孟是所以成李斯之亡秦戰國縱衡之習可
得而逃哉斯師於卿斯之亡卿之道可見矣
當是時孟軻與之時上下曾不聞萬章之徒
所記軻之言果何如哉使軻之言性善首對
梁惠王曰亦有仁義而已矣其或不足法之
當時以及千萬世則卿之言其患去楊墨豈
遠哉韓愈氏以爲倡道於不傳之餘乃曰語
焉而不詳是果不暇辨夫性惡之悮而亦有
未明者焉其必以卿視軻之言未必曰非特
[001-060b]
信有未及乎抑齊襄時卿以老師大儒見重
豈無一人能與論王霸之異而皆宗師之是
非以哀公堯問之説以誇誘之乎蓋以營巫
祝信𥘌祥之術然哉此其後世惟知其言之
善而鮮辨矣
   辨隂符經
史稱黄老者以黄老之道同也而黄帝之言
未之見焉若子列子之謂黄帝書曰者大率
與老同而世傳惟隂符一經爲黄帝書其文
質而雅深而要非有道者其能是乎昔唐李
[001-061a]
筌得之嵩山云魏大武中寇謙之所藏筌之
言曰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術道者神
仙抱一法者富國安民術者强兵戰勝而其
句義三者未嘗不備邵子以爲戰國時書程
子以爲非商末則周末終秦之先有是文也
蓋以其先王之時聖道既明人不敢爲異説
及周衰道晦才智之士鮮知所趨故各以私
智窺測而立言又曰正言者或駁不純此獨
用反言而合於正其必有取夫大要以至無
爲宗以天地文理爲數謂天下之故皆自無
[001-061b]
而生有人能自有以返無則善矣而朱子謂
或曰此書即筌之所爲也義於筌本非深於
道者也則筌之不能至也必矣程邵以其必
商周之文非秦之先則唐固所不逮矣豈非
儒者諱言仙而必以其非黄帝作也然朱子
之䟽正以其詞支而晦吾恐人見其支而不
見其一也且夫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能若是
者與天地同體則道在我矣此爲一經之本
天性人心其理一而見乎機者二焉立天之
道以定其機過動者變化反覆存焉則天人
[001-062a]
合發矣惟能立道以定之則萬化定基矣動
靜自得其常矣雖修煉之道亦可知矣若五
賊九竅三要生殺克制皆盜夫機者使然其
盜既宜則三才安矣惟君子則知固窮而不
敢妄作小人則輕命而致患矣蓋其莫能見
莫能知其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哉故聖功
由是而生神明由是而出矣是以三返晝夜
以復其初也絶利以守其源則通晝夜一死
生矣以其瞽善聽聾善視則其心專一而用
師十倍矣故天之大恩生於無恩至公其存
[001-062b]
於至私生死恩害道無不然皆理之自然也
惟至樂至靜者能合三返之道可以動靜而
復見矣其所見者天地之文理人見其爲聖
也而我之時物文理未嘗不同乎天地所以
謂之哲也此愚人之所以以愚虞聖以竒其
聖而我獨以不愚虞聖以不竒其聖也是以
自然之道靜而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
隂陽勝則相推而變化順矣且天地以至靜
生萬物其道浸漸而長則剛柔勝而隂陽相
推變化無窮矣此其至靜之中自然之道萬
[001-063a]
物生生之不息以天地乃竒器也雖律曆卦
爻所不能測故神機鬼藏也八卦甲子即邵
子納甲之説皆隂陽相勝之術是可以造乎
卦象者也其始末文理未始不貫通也然世
傳褚氏蔡氏本皆止於時物文理哲而下有
二十一句乃朱子所深取者則褚氏張氏本
爲正也推是而言之三章之分雖曰各具一
事然明體達用以至體立而用行其非明乎
動靜之機死生之説者所能至哉非黄帝之
書亦必商周隱君子所作也信矣孰可偏於
[001-063b]
道偏於法術語也哉






峴泉集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