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99 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強思齊 (master)


[015-001a]
道德眞經玄德纂䟽卷之十五   可六
    唐 玄 宗 御 註 并 䟽
    河上公 嚴君平 李榮 註
    西 華 法 師 成 玄英䟽
    濛 陽 强 思 齊 纂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善建章所以/次前者前章
   正明貪染之人乖常失道故次此章/即明善建之上契理合眞欲勸物起
   修所以相次就此章中義分三别第/一明善建之人道光後嗣第二明自
   利利他其德增廣第三/格量利害以勗學人
   第一明善建之人道光後嗣夫軒帝/以鑄鼎
[015-001b]
   升龍淮王以飛丹馭鶴紫微之國會/萬聖於瓊林碧落之天朝千眞於寳
   砌何以臻此善建之力致之見陳寔/之修鄉德星遐聚聞景公之修國熒
   惑退飛酌衢罇而飲和脱左驂而見/美周稱大賚子孫乘八百之年齊市
   義還門庭列三千之客/不拔之德於斯見焉
善建者不拔
 御註善能以道建國立本者不可傾拔○
 御䟽建立也不拔不傾拔也言人君善能
 以道建邦立本者因百姓之不爲任兆人
 之自化然後陶以淳樸樹之風聲使儀刑
 作孚樂推不厭則功業深固萬方歸德斯
[015-002a]
 所謂善建者何可傾拔乎○河上公曰建
 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國者不可得引而拔
 也○榮曰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孫祭祀
 不輟能立行於至道之境則根深而不拔
 妙樹功於玄德之鄉則蒂固而不脱爲國
 則百代宗廟而常安爲家則萬葉蒸嘗而
 不絶師資結影於眞氣授繼饗於玄風也
 ○成䟽建立也拔傾也善能建立道心定
 志心願堅固至眞道場不可傾拔
善抱者不脱
[015-002b]
 御註若能以道德抱百姓者不可脱離也
 ○御䟽抱守也脱離也善以道德抱百姓
 者動而悦隨何可脱離也且夫樂餌可存
 過客猶止况夫道德有進於此乎以之御
 物爲物所歸固其宜也○河上公曰善以
 道抱精神者終不可拔引解也○成䟽抱
 持也脱失也前句發心此句起行也言善
 持眞行之人一得永得終無差失也
子孫祭祀不輟
 御註言善以道德建抱之君功施於後愛
[015-003a]
 其甘棠况其子孫乎而王者祖有功宗有
 德故周之興也始於后稷成於文武周之
 祭也郊祀后稷宗祀文王故雖卜代三十
 六卜年七百毁廟之主流溢於外而后稷
 文王郊宗之祀不輟止也○御䟽祭薦也
 繼代曰祀謂後代子孫薦禮於宗祖也輟
 止也○河上公曰輟絶也爲人子孫能修
 道如是長生不死世世以祭祀先祖宗廟
 無絶時也○成䟽輟絶也善抱之士與理
 相應既而持此眞行傳諸來葉猶如元始
[015-003b]
 傳於太上徐眞授於葛仙師資相襲長爲
 教主譬彼傳燈明明不絶故西昇經云學
 爾教爾不失道眞又解言善建之人樹德
 深重積善多慶逮乎子孫遂使家門隆盛
 宗廟延永
   第二明自利利他其德增廣
修之身其德乃眞
 御註修道於身德乃眞純○御䟽此下明
 少修少證多學多得故修之身謂一身修
 修之家謂一家修始於一身終於天下例
[015-004a]
 可知也言善建之人照了眞性清淨無諸
 偽雜僞雜既盡德乃眞純○河上公曰修
 道於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德如是乃
 爲眞人○榮曰修之身其德能眞修之家
 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能長修之國其德
 能豐修之天下其德能普夫道不可不修
 德不可不立立德修道自家形國何往不
 安死生無變曰眞慶及後昆曰餘邇安遠
 至曰長物皆自足曰豐惠無不周曰普也
 ○成䟽以前之學行修營其身既而能行
[015-004b]
 相應道德眞實也
修之家其德有餘
 御註一家盡修德乃餘爾○御䟽修道於
 家上和下睦移修身於家故其德有餘謂
 餘慶也故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河
 上公曰修道於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
 順妻貞其德如是乃有餘慶及於來世子
 孫○成䟽修身獨善以明自利修家兼濟
 明於利物化其家門并令修道功行漸博
 故言有餘昔天師修學舉家得仙鷄鳴天
[015-005a]
 上犬呔雲中是也
修之鄉其德乃長
 御註一鄉盡修德乃長乆○御䟽按周禮
 萬二千五百家爲鄉言一鄉修道禮義興
 行尊卑有序閭閻相比不黨於親一家修
 道德猶未廣一鄉盡修乃可長乆○河上
 公曰修道於鄉尊敬長老愛養幼少教誨
 愚鄙其德如是乃無不覆及也○成䟽修
 家及鄉自狹之廣化功更博其德優長
修之國其德乃豐
[015-005b]
 御註一國盡修德乃豐盈○御䟽修道於
 國俗易風移還淳反樸不偏於所近一鄉
 修道猶爲未遍一國盡修德乃豐厚也○
 河上公曰修道於國則君信臣忠仁義自
 生禮樂自興政平無私其德如是乃爲豐
 厚也○成䟽五等諸侯清虚修道遂致域
 中寧謐境内無虞豈非賢聖之君德行豐
 贍者也
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御注若天下盡修其德施乃周普爾○御
[015-006a]
 䟽普遍也夫百姓歸厚在君之化修之廟
 堂德流海外者蓋由君正其身不言而化
 不教而理下之應上如響應聲德無不周
 乃爲普也○河上公曰人修道於天下不
 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應上信如影響其
 德如是乃爲普博也○成䟽九五之君用
 道而治端拱玄嘿天下太平是以萬國來
 朝四夷欵付澤無不被故其德能普
   第三格量利害以勗學人
故以身觀身
[015-006b]
 御註以修身之法觀身能清淨者乃眞○
 御䟽觀者照察也注云以修身之法觀身
 能清淨者眞也謂觀身實相本來清淨不
 染塵雜除諸有見有見既遣知空亦空頓
 舍二偏逈契中道可謂清淨而契眞矣○
 河上公曰以修道之身觀不修道之身孰
 亡孰存也○榮曰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
 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至道
 之源實自無善無惡建德之始理須知是
 知非知非者則去惡慮不遠知是者則就
[015-007a]
 善恐不及察邪察正照存照亡修道之身
 則歸眞不修者則入僞修道之家則有餘
 不修者則不足修道之鄉則乆長不修則
 短促修道之國則豐富不修則窮儉修道
 之於天下則周普不修則缺少○成䟽故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
 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夫堯舜所以升平者有道故也桀紂所以
 淫亂者無道故也是知以修道身觀不修
 道身以有道天下觀無道天下也乃至家
[015-007b]
 國利害斷可知矣老君假設云我何以知
 天下成敗之事乎只以此格量足爲龜鏡
以家觀家
 御註以修家之法觀家能和睦者有餘○
 御䟽以修家之法觀家家人和睦則福慶
 有餘矣○河上公曰以修道之家觀不修
 道之家也
以鄉觀鄉
 御註以修鄉之法觀鄉能順序者乃長○
 御䟽用此修鄉之法觀鄉鄉人盡修尊卑
[015-008a]
 順序化功漸廣德乃長延也○河上公曰
 以修道之鄉觀不修道之鄉也
以國觀國
 御註以修國之法觀國人能勤儉者乃豐
 爾○御䟽以修國之法觀國國人盡修勤
 而且儉德乃豐盈也○河上公曰以修道
 之國觀不修道之國
以天下觀天下
 御註以天下之法觀天下能無爲者乃普
 也○御䟽夫以天下觀天下者復何所觀
[015-008b]
 哉亦但觀身爾人君清淨無爲以道善建
 善抱自然百姓胥附國祚乆安矣○河上
 公曰以修道之主觀不修道之主也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御註以此觀身等觀觀之則可知爾○御
 䟽此假設之辭也老君言我何以知天下
 善建則不拔善抱則不脱福德弘益之然
 乎善以此觀身等觀而觀之自家刑國由
 内及外則知之爾故易曰觀我生又曰觀
 其生將欲自觀而觀人也○河上公曰老
[015-009a]
 子言吾何以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
 以此五者觀而知之○榮曰如何得知修
 道者昌不修道者亡觀一身則百身可知
 矣觀一國則萬國斯睹矣豈唯三代乎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含德章所以/次前者前章
   明修道利物體道合眞故次此章即/却指此人爲含德之厚就此章中義
   分四别第一舉嬰兒爲喻表三毒不/加第二明體道虚忘故三業清淨第
   三嘆善美含德知和體常/第四對顯執心所作乖道
   第一舉嬰兒爲喻表三毒不加夫道/心唯
   微含德唯厚赤子之愛先聞周棄之/言烏塗之全昔彰楚人之語筋骨既
[015-009b]
   弱抱和氣而無爲牝牡不知守雌柔/而自固耿介拔俗瀟灑出塵形潜白
   屋之中心抗青雲之上豈許由之受/讓廣成子之辭侯聽雷霆之不聞視
   太山而何見冥目恣乎行無所拘/此上士之用心乃赤子之斯得也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御註至人含懷道德之厚者其將比於赤
 子○御䟽含懷也言至人含懷道德之深
 厚者内爲道德之所保外爲神明之所護
 比若慈母之於赤子也此理難曉故借喻
 以明之故寄赤子之全和以况至人之全
 德赤子嬰兒之小者取在内無分别不生
[015-010a]
 害物之心爾○河上公曰含德之厚謂含
 懷道德之厚者也比於赤子神明保祐含
 德之人若父母之於赤子○榮曰懷道抱
 德積行深厚氣專精固絶欲無貪不散眞
 童類於赤子○成䟽含懷道德甚自淳厚
 欲表其狀故取譬嬰兒嬰兒之行具列於
 下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玃鳥不搏
 御註至人神矣物不能傷既無害物之心
 故無螫搏之地此至人之含德○御䟽此
[015-010b]
 釋至人之全德毒蟲蜂蠆之屬猛獸虎兕
 之屬玃鳥鷹鸇之屬螯謂以尾端行毒據
 按也謂以足據按物也搏持也謂以爪搏
 持物也言至德全於内和氣沖盈心冥乎
 道故有毒之蟲不能螫猛毅之獸不能據
 鷙玃之鳥不能搏蓋以其至順德厚之所
 致也○河上公曰毒蟲不螫蜂蠆蛇虺不
 螫也猛獸不據玃鳥不搏赤子不害於物
 物亦不害之也故太平之世人無貴賤皆
 有仁心有刺之物還反其本有毒之蟲不
[015-011a]
 傷於人也○榮曰以毒曰螫以足曰據以
 爪曰搏嬰兒所以無害者一爲内無毒意
 一爲慈母加護故不傷也含德之人既其
 無復惡心又以天靈垂祐是以毒蟲不得
 流其毒猛獸無以施其猛○成䟽毒蟲蛇
 虺類也玃鳥鷹鸇類也猛獸兕虎類也螫
 行毒也搏觸也言赤子不犯前境故不遭
 三物所加喻含德妙達違從故不爲三毒
 所加也
   第二明體道虚忘故三業清淨
[015-011b]
骨弱筋柔而握固
 御註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䘒作精之至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赤子
 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未知陰陽配合
 而含氣之源動作者猶精粹之至終日啼
 號而聲不嘶嗄猶純和之至此赤子之全
 和也○御䟽此下明赤子之全和也赤子
 筋骨柔弱而所持握不當牢固今拳手執
 物能自固者豈非和氣不散之所致乎○
 河上公曰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握固者
[015-012a]
 以其意專心不移也○榮曰嬰兒筋骨柔
 弱而握拇指牢固者非由力也本爲心專
 人雖欲開不可得也含德之人屈身以順
 物柔心以從道可欲不能開全眞自然固
 也○成䟽言赤子筋骨柔弱手握堅固喻
 含德之人心性柔弱順物謙和雖復混迹
 同塵而靈府潔白在染不染故握固此一
 句明意業净也
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精之至
 御䟽雌曰牝雄曰牡䘒者氣命之源也言
[015-012b]
 赤子心無情欲未辨陰陽之配合而合氣
 之源動作者豈不由精氣純粹之所致乎
 ○河上公曰赤子未知男女之合會而陰
 作怒者由精氣多之所致也○榮曰牝牡
 之合即陰陽之會也䘒童兒陰也作動也
 赤子未知男女之禮而動作者至精不散
 也精散則身枯身枯則命竭含德之人外
 情欲而愛其精去勞弊而寳其氣無心於
 動動不妨寂虚己於寂寂不妨動寂不妨
 動雖動而非動動不妨寂雖寂而非寂動
[015-013a]
 無非寂精之至也○成䟽字林云䘒小兒
 陰也言赤子初生未解雌雄交合之道而
 陰恒怒作乃精炁滿實之至也况含德體
 道淳和無爲虚淡復揚波處俗聞見色聲
 而妙悟眞空不見和合之相蓋精粹之至
 也此一句明身業净也
終曰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御䟽嗄聲嘶破也赤子竟日啼號而聲不
 嘶破者豈不由其和氣至純之所致也○
 河上公曰赤子從朝至暮啼號聲不變易
[015-013b]
 者和氣多之所致○榮曰啼極無聲曰嗄
 赤子旦夕恒啼而聲不嗄者和氣未散也
 含德之人闡玄言而不疲流法音而無絶
 此亦抱沖和之所致也○成䟽言赤子終
 日啼號而聲不嗄者爲無意作聲和炁不
 散也况含德妙達眞宗故能說無所說雖
 復辯用萬物而不乖於無言也此一句明
 口業淨也
   第三嘆善美含德知和體常
知和曰常
[015-014a]
 御註能如嬰兒固守和柔是謂知常之行
 ○御䟽此結赤子以和氣至純而聲不敗
 因之以示教言人能如嬰兒知和柔之理
 修而不失者是謂知眞常之行也○河上
 公曰人能知和氣之柔弱有益於人者則
 爲知道之常也○榮曰知和曰常知常曰
 明亡精損氣歸無常知和不死保眞常含
 德既知和理又體常義物無不照故曰明
 ○成䟽知此不言言不言是淳和之理者
 乃曰體於眞常之常道也
[015-014b]
知常曰明
 御註守和知常是曰明了○御䟽人能知
 眞常之行而保精愛氣者是曰明達了悟
 之人知和知常嘆同德之美復益生使氣
 舉失道之過○河上公曰人能知道之常
 行則日以明達於玄妙也○成䟽知於眞
 常之道是曰智慧明照也
   第四對顯執心所作乖道
益生曰祥
 御註祥者吉凶之兆言人不知守常而求
[015-015a]
 益生過分動之死地是凶○御䟽祥者吉
 凶之兆言人不能全和於知常而營生於
 分外殊不知分外求益所亡滋多則求益
 生分是凶祥也莊子云常因自然而不益
 生○河上公曰祥長也言益生欲自生日
 以長乆也○榮曰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强
 祥善也强盛也此明流俗有爲之徒不能
 同赤子之握固似含德之知和逐欲喪其
 精運力傷其氣益生以滋味補氣以藥石
 中心欲使氣盛而不衰體善而不惡其可
[015-015b]
 乎故曰皆知善斯不善已也○成䟽祥多
 也凡或之人不體生無生相多貪世利厚
 益其生所以煩惱障累日日增廣也
心使氣曰强
 御註心有是非氣無分别若役心使氣是
 曰强梁之人爾○御䟽夫心有是非而氣
 無分别故任氣則柔弱使心則强梁今失
 道益生之人役心使氣氣爲心使是曰强
 梁故莊子云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河上公曰心當專一爲和柔而神氣實内
[015-016a]
 故形德柔弱而反使妄有所爲和氣去於
 中故形體日以剛强○成䟽心神也炁身
 也物情顛倒觸類生迷豈知萬境皆空寧
 識一身是幻既而以神使形驅馳勞役是
 以生死之業日日强盛也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御註凡物壯極則衰老故戒云矜壯恃强
 是謂不合於道當早止已○御䟽此明强
 梁失道之過壯者剛毅也老者衰憊也夫
 物盛必衰壯極則老明夫用心使氣矜其
[015-016b]
 强壯者自致衰老謂之不道者道貴柔弱
 今恃强梁既與道不合故勸令早止○河
 上公曰物壯則老萬物壯極則枯老也謂
 之不道老不得道者不得道早已不得道
 早已死也○榮曰物極則反體盛則衰此
 是俗塵之恒累豈會虚寂之常道老君痛
 衆生未解知常不能愛氣以有爲益生益
 之更損既乖至理戒以止之○成䟽物壯
 則老是謂非道夫盛者必衰物壯則老是
 知益生使氣足驗無常既曰無常故非眞
[015-017a]
 道非道早已已止也既能悟識無常非眞
 道應須早已而勿爲非法也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知者所以次/前者前章明
   含德體常益生失道故次此章即顯/含德忘言益生執教就此一章義開
   四别第一明至道虚寂妙絶名言第/二明斷服有心次第修習第三明同
   塵晦迹與理相應第四/明妙達違從故爲尊貴
   第一明至道虚寂妙絶名言夫造物/以自運
   無心聖人以含弘成大孔丘之喙出/三尺而匪長老君之心用百姓而爲
   主天路既遠空聽鷄犬之音雲駕方/遥但聞蕭鼓之響形不别見言不可
   知故張華恃物而易窮孫龍口呿丘伽/切而難合語則乖道行則失眞離婁
[015-017b]
   索珠而更深宜途弄丸而自解老君/著訓塞兊閉門知者不言良有以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御註知了悟言辭說○御䟽知者了悟也
 言者辯說也夫至理精微玄宗隱奥雖假
 言以詮理終理契而言忘故了悟者得理
 而忘言辨說者滯言而不悟故曰知者不
 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曰知者不言知者
 貴行不貴言也言者不知駟不及舌多言
 多怠○榮曰知者不言得意忘言悟理遺
 教言者不知多言則喪道執教則失眞○
[015-018a]
 成䟽知者不言知道之人達於妙理知理
 無言說所以不言故莊子云道無問問無
 應即無爲謂是也言者不知封滯名言執
 言求理理超言象所以不知故莊子云問
 道而應之者不知道知道與黄帝是也
   第二明斷服有心次第修習
塞其兊閉其門
 御註塞其兊了悟者於法無愛染於言無
 執滯故云塞其兊也閉其門既無愛染則
 嗜欲之門閉矣○御䟽具如天下有始章
[015-018b]
 乃釋彼則約道清淨以塞六根愛悦此則
 因教辯忘將息滯言之累於言無執故云
 塞其兊不爲榮辱之主可謂閉其門○河
 上公曰塞閉之者欲絶其源○榮曰杜欲
 路絶禍源○成䟽塞其兊息言論也閉其
 門制六情也
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御註解具如道沖章彼則約道此則約人
 言人能體道是謂與玄同德也○御䟽此
 四句已出上經道沖章彼則就道以論功
[015-019a]
 此則據人以明行上下兩經互舉其文者
 以其濟物修身之義有功故重言之也○
 河上公曰挫其鋭情欲有所鋭爲當念道
 無爲以挫止之也解其紛忿結恨不休當
 念道恬泊以解釋之也和其光雖有獨見
 之明當和之闇昩不使曜亂人也同其塵
 不當自别殊也○榮曰挫其鋭解其紛折
 食欲之鋒釋是非之爭也和其光同其塵
 是謂玄同爭得失則或可或否競是非則
 一彼一此今和光則與智無分同塵亦共
[015-019b]
 愚不别通萬有而齊致亦何法而不同也
 ○成䟽挫其鋭止貪競也解其紛釋恚怒
 也和其光接愚俗也同其塵混世事也上
 來數句前已具釋今略貼文不復詳辯所
 以重言者明此數句於學問切當故再出
 之耳
   第三明同塵晦迹與理相應
是謂玄同
 御䟽嘆夫體道之人既已不滯言教又能
 和光混迹行符於道是謂與玄同德○河
[015-020a]
 上公曰玄夭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謂與天
 同道也○成䟽前既斷伏身心次則和光
 晦迹所以行充德滿故與玄理符同
   第四明妙達違從故爲尊貴
故不可得親不可得而䟽
 御註故不可得而親玄同無私故不可得
 而親不可得而䟽汎然和衆故不可得而
 䟽○御䟽言玄同之人心無偏私不可得
 親而狎之和光順物不可得䟽而遠之○
 河上公曰故不可得而親不以榮譽爲樂
[015-020b]
 獨立爲哀亦不可得而䟽志靜無欲與人
 無怨○榮曰故不可得親不可得䟽不可
 得利不可得害不可得貴不可得賤故爲
 天下貴夫有遠近則親䟽明矣存得失則
 利害生矣定上下則貴賤成矣今解紛挫
 鋭和光同塵愛憎平等親䟽不能入毁譽
 齊一利害不能干榮辱同忘貴賤無由得
 能行此者可以爲天下貴○成䟽道契重
 玄境知雙絶既兩忘乎物我亦一觀乎親
 踈
[015-021a]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御註不可得而利無欲故不可得而利不
 可得而害不爭故不可得而害○御䟽恬
 淡無欲不可得從而利之處不競之地故
 不可得犯而害之○河上公曰不可得而
 利身不欲富貴口不欲五味亦不可得而
 害不與貪爭利不與勇爭氣○成䟽夫利
 害者與乎存亡也死生無變於己况利害
 之間乎故莊子云不就利不違害也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015-021b]
 御註不可得而貴體道自然故不可得而
 貴不可得而賤洗然無滓故不可得而賤
 矣○御䟽體道自然非爵禄所榮貴也超
 然絶累非凡俗所得賤也○河上公曰不
 可得而貴不爲亂世主不處闇君位亦不
 可得而賤不以乘權故驕不以失志故屈
 也○成䟽夫貴賤者與乎榮辱也故毁譽
 不動寵辱莫驚故不可貴賤語其心也
故爲天下貴
 御註體了無滯言忘理暢鋭紛盡解光塵
[015-022a]
 亦同既難親䟽不可貴賤爾○御䟽玄同
 之士悟理忘言塞兊閉門根塵無染鋭紛
 既解光塵亦同其行如此故爲夭下之所
 尊貴也○河上公曰其德如此夭子不得
 臣諸侯不得屈與世沉浮容身避害故爲
 天下貴也○成䟽既遣蕩乎親䟽又虚忘
 乎利害毀譽不關其慮貴賤莫介于懷故
 蒼生荷戴而不辭群品樂推而不厭是以
 天下人間尊之貴之也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以政章所以/次前者前章
[015-022b]
   明體道之人天下之所尊故次此章/即明應爲帝王以示治化之方就此
   章中義開四别第一明權實二智用/捨不同第二明攝化蒼生莫先無事
   第三假設疑問廣辯有爲第/四爰引聖人顯無爲之美
   第一明權實二智用捨不同夫道者/萬物之
   奥兵者百姓之勞故上代聖君鑄干/戈以爲農器後世迷執執斧鉞以爲
   威刑是以兵用詐奇道資玄默虚心/實腹之士則子晋謝於桓良貪名勇
   烈之夫則聶政殺於韓相但知剥面/爲天下之嗤誚詎識忘心作寰中之
   師表既君多忌諱人也斯貧奇物滋/彰唯增盜賊聖人無事群生自安懷
   道之夫須/知聖誡
以政治國
[015-023a]
 御註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取理也在宥天下貴乎無爲若以政教理
 國奇詐用兵斯皆不合唯無事無爲可取
 天下○御䟽此標也以用也政謂政教言
 有爲之君矜用政教而欲爲理不能無爲
 任物自化欲求致理未之前聞○河上公
 曰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正有國○嚴
 曰用心思公之慮不若無心大同可欲禁
 過不若無求之得忠挾黄帝太公之慮秉
 孫吴氏之要以勝之不若使天下不事智
[015-023b]
 力之策要也○榮曰養百姓者妙在平均
 宣風化者要歸於正直此所謂諸侯牧宰
 道德齊禮文之教也○成䟽以用也政謂
 名教法律也治緝理也夫聖人御世接物
 隨機運權道以行兵用實智以治國此則
 偃武修文用實之時也
以奇用兵
 御䟽此亦標也奇變詐也不祥之器君子
 惡之况加變詐之名而無節制之用是以
 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故知奇變之兵非
[015-024a]
 制勝之道也○河上公曰奇詐也天使詐
 僞之人使用兵也○榮曰奇變詐也臨難
 制變兵不厭詐三略太奇九攻百勝上將
 軍師靜難息寇武之功也○成䟽奇譎詐
 也克定禍亂應須用兵兵不厭詐必資奇
 譎此則偃文修武用權之世也
   第二攝化蒼生莫先無事
以無事取天下
 御䟽此亦標也有道之君無爲而理夫無
 爲則無事無事則不煩不煩則百姓自化
[015-024b]
 而天下太平矣○河上公曰以無事無爲
 之人使取夭下爲之主也○榮曰明君之
 攝化夭下論道宣風則賢相守方討逆則
 名將主位垂旒坐朝於萬國塞耳凝神於
 九重○成䟽文武之道應物隨時譬彼籧
 廬方資芻狗執而不遣更增其弊未若無
 爲無事凝神姑射之中不武不文垂拱廟
 堂之上以斯化物物無疵癘用此治民民
 歌擊壤攝取之妙其在兹乎
   第三假設疑問廣辯有爲
[015-025a]
吾何以知其然以此
 御註以此下文知之○御䟽吾何以知發
 問也其然猶如是也以此答也老君詳問
 我何以知取天下必須無事無爲以此文
 云多忌諱則人彌貧我無爲則人自化驗
 可知爾○河上公曰此今也老子言我何
 以知天意哉以今日所見知之也○榮曰
 何以得知無事可以取天下即以此下文
 云我無爲人自化我無事人自富○成䟽
 教主假設云我何以知攝化天下必須無
[015-025b]
 事乎用此下文觀之則知也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御註以政理國動多忌諱人失作業故彌
 貧爾○御䟽此覆釋以政理國也爲夭下
 之主不能敦清净以化人崇簡易而臨物
 政煩網密下人無所措其手足避諱無暇
 動失生業日就困窮所以彌貧○河上公
 曰天下謂人主也忌諱者防禁也令煩則
 姦生禁多則下詐姦詭相殆故貧也○榮
 曰忌諱多端政煩網密煩則人勞密則人
[015-026a]
 懼從法妨業焉得不貧也○成䟽忌諱猶
 禁制也刑法嚴酷罹罪者衆民不安業所
 以彌貧治身者不能率性任眞而篤於禁
 忌内無道德故彌貧也此一句解以政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御註利器謂權謀人主以權謀爲多不能
 反實下則應之以譎詐故令國家滋益昏
 亂○御䟽此釋上以奇用兵也利器者權
 謀也夫權道在乎適時不得已而方用人
 君若多用權謀不能反實下必應之以譎
[015-026b]
 詐故多滋益昏亂也○河上公曰利器者
 權也民多權則視者眩於目聽者惑於耳
 上下不親故國家昏亂也○榮曰機權不
 可多與人兵器不可家皆有家有兵器思
 爲賊人多執權恐至亂也○成䟽利器干
 戈也滋甚也昏亂之世不崇文德唯事戈
 矛傷害既多荒亂日甚治身者鋭情貪欲
 心喪神昏此一句解用兵也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御註人主以伎巧爲多不能見素下則應
[015-027a]
 之以奢故令淫奇之物滋起○御䟽伎能
 也巧工巧也奇物謂刻鏤雕琢寳貨珍玩
 之屬言人君不尚純樸而好浮華則百姓
 效上而爲奢泰馳競淫飾日以繁多也○
 河上公曰人謂人君百里諸侯也多知伎
 巧刻畫宫宇彫琢章服奇物滋超下則化
 上飾金鏤玉文繡綵色曰已滋起○榮曰
 多奇巧異物生上玩物下起欲○成䟽知
 巧謂機心也奇物謂戰具也言在上好武
 下必順之故各起異端競獻知巧野戰攻
[015-027b]
 城機械非一多呈奇物以取洪勛治身者
 多知巧詐貪取前境分别之心日益其弊
 此一句重釋用兵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御註無爲既失法令益明竊法爲奸盡成
 盜賊豈非多有乎○御䟽法刑法也令教
 令也君上不能寡嗜欲以御人而欲彰法
 令以齊物人既苟免而無耻吏則竊法而
 爲奸上下相蒙故令盜賊多有也○河上
 公曰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則農事
[015-028a]
 廢飢寒并至故盜賊多有也○榮曰珍好
 之物爲法物也多貴金玉盜賊斯起也亦
 言法所以息盜盜更多禮所以整亂而亂
 作○成䟽法物猶法令言刑名彰著法令
 滋繁有布凝脂無開三面不堪苛虐逃竄
 者多因生濫竊盜賊斯起所謂政之愈巧
 避之愈密此一句重釋以政
   第四爰引聖人顯無爲之美
故聖人云我無爲而民自化
 御註故聖人云我無爲而民自化我無事
[015-028b]
 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
 自樸無爲則清淨故人自化無事則不擾
 故人自富好靜則得化故人自正無欲則
 全和故人自樸此無事取天下○御䟽此
 釋無事以取天下也我謂聖人也夫聖人
 之德不尚伎巧體道之主所貴無爲無爲
 者無所禁忌下化上之無爲故言而人自
 化○河上公曰故聖人云謂下事也我無
 爲而民自化聖人言我修道承天無所改
 作而民自化也○榮曰前忌諱下是四種
[015-029a]
 有爲之病是故聖人說四種無爲之藥欲
 令除亂得化去動之靜家安俗樂無事無
 爲付自然之運曰化人皆知足曰富履道
 無偏曰正遺華處實曰樸○成䟽主上虚
 淡無爲下民化惡從善老君自是聖人撝
 謙托諸他聖故莊子云寓言十九也
我無事而民自富
 御䟽上無賦斂下不煩擾耕田鑿井家給
 人足故而人自富也○河上公曰我無徭
 役徵召之事使民安其業故皆自富○成
[015-029b]
 䟽心既無爲迹又無事四民各業六合同
 軌輕徭薄賦不富何爲
我好靜而民自正
 御䟽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上好安靜無以
 動摇則下被君德率性而自正也○河上
 公曰聖人言我好靜不言不教民皆自忠
 正也○成䟽在上好靜不擾於民民禀淳
 風自歸正道
我無欲而民自樸
 御䟽人君誠能内守沖和外無營欲則下
[015-030a]
 之感化自淳樸也○河上公曰我常無欲
 去華服實民则隨我爲質樸○成䟽君上
 寡欲少私清廉潔素則百姓知足守分歸
 於淳樸也自聖人以下數句并釋無事取
 天下之義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其政章所以/次前者前章
   明有道之君無爲而治無道之主法/令滋繁故次此章廣辯有道之治悶
   悶無道之化察察義味相接所以次/之就此一章分爲四别第一明寬急
   二治損益不同第二明禍福兩徒倚/伏無定第三嘆凡迷日乆非適令生
   第四顯聖忘/功韜光匿曜
[015-030b]
   第一明寬急二治損益不同蓋聞堯/開四門
   人懷擊壤之樂秦并百郡國成墟厲/之灾則知政教在於淳淳布化何須
   察察故晋武作帝焚雉頭而致和石/慶爲臣數馬匹而稱直虚心契道罔
   象所以得珠執意亡身荆軻所以復/劍禍福所倚不其然乎嘆天衆生之
   迷其曰固乆悲酸地獄競頭聚於其/中歡樂天堂心各離而不上入穽然
   後揺尾窮也如何受苦方始叩頭/悔將何及努力照鑒拂衣長祛耶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御註政教悶悶無爲寬大人則應之淳淳
 然而質樸爾○御䟽悶悶無心寬裕也淳
 淳質樸敦厚也言無爲之君政教寬大任
[015-031a]
 物自成既無苛暴故其俗淳淳而質樸也
 ○河上公曰其政悶悶其政教寬大悶昩
 似若不明其民淳淳政教寬大故民淳淳
 富厚相親睦○榮曰其政寬其人悦上恬
 靜下淳一○成䟽悶悶寬裕也淳淳質朴
 也言君上無爲布政寬裕下民從化皆淳
 樸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御註政教察察有爲苛急人則應之缺缺
 然而凋弊矣○御䟽察察有爲嚴急也缺
[015-031b]
 缺凋弊離散也有爲之君其政峻急以法
 繩人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人則凋弊而
 離散矣○河上公曰其政察察其政急疾
 言决於口聽决其耳其民缺缺政教急疾
 民不聊生故缺缺曰以䟽薄也○榮曰其
 政急而煩其人困而乏○成䟽察察嚴速
 也缺缺零落也上好有爲爲政迫遽民遭
 其暴故零落也夫治身者亦宜虚忘寛簡
 不得執心急速也
   第二明禍福兩徒倚伏無定
[015-032a]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御註倚因也伏藏也上言悶悶俗則以爲
 無政理之體人反淳淳然而質樸此則禍
 爲福之所因也其政察察而俗則以爲有
 政理之術人乃缺缺然而凋弊此福爲禍
 所藏○御䟽禍兮福所倚者前言悶悶之
 政俗以爲惡而人反淳淳質樸敦厚豈非
 福因倚禍而生也福兮禍所伏者伏藏也
 察察之政俗以爲善物却缺缺而凋弊豈
 非禍伏藏於福中而發也孰知其極者夫
[015-032b]
 失道喪德習僞尚華故禍福循環倚伏無
 準誰有知其窮極者○河上公曰禍兮福
 之所倚倚因也夫福因禍而生人遭禍而
 能悔過責己修善行道則禍去福來也福
 兮禍之所伏禍伏匿於福中人得福而爲
 驕恣則福去禍來孰知其極禍福更相生
 無能知其窮極時也○嚴曰福生於禍禍
 生於福禍之與福同營異域故去福則無
 禍無禍則無福無福之福至微玄極天下
 好知莫能窮極也○榮曰禍福之所倚福
[015-033a]
 禍之所伏倚因也伏匿也言人在苦而思
 樂改惡而從善因禍而得福則處樂而荒
 淫在貴而驕縱則禍匿於福中矣孰知其
 極行善惡之因得禍福之果輪回苦樂之
 境來去誰知窮極○成䟽禍福之所倚福
 禍之所伏倚因也伏匿也言悶悶則致福
 察察則招禍此之二事近由一心福則倚
 在禍中禍則伏在福内其則不遠也孰知
 其極其無正孰誰也言福禍之徵起乎善
 惡業既不定報亦隨之所以輪轉三羅迴
[015-033b]
 還六道千變萬化誰知極乎唯上士達人
 忘我濟物體兹正道悟彼重玄不爲善惡
 之因故無禍福之報莊子云禍亦不至福
 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人灾所以輪轉無
 極者爲其不懷正道故也
   第三嘆凡迷日乆非適今生
其無正耶
 御註其無正耶正復爲奇善復爲妖禍福
 之極豈無正耶但衆生迷執正者復以爲
 奇詐善者復以爲妖祥故禍福倚伏若無
[015-034a]
 正爾○御䟽此言禍福之極豈無正定耶
 但由於人不能體道無爲妄生迷執失其
 正爾○河上公曰無不也謂人君不正其
 身其無國也○榮曰其無正正復爲奇善
 復爲妖奇異也妖惡也善惡往還之業此
 并是耶寂寞獨立之眞始乃爲正言人多
 積塵垢之行少有清虚之基故云其無正
 事邪者衆從正者寡設令爲正正不常正
 俄然變異故曰爲奇并皆行惡不肯修善
 設令爲善善不恒善還即造惡故曰爲妖
[015-034b]
正復爲奇善復爲妖
 御䟽此釋迷正所由也言衆生迷於禍福
 正處於正不明以正者爲奇詐於善不了
 謂善者爲妖祥故若無正爾○河上公曰
 正復爲奇奇詐也人君不正下雖正復化
 上爲詐善復爲妖善人皆復化上爲妖祥
 也○成䟽正復爲奇奇虚詐也假使有心
 學於正道者則執正爲正未解忘遣不與
 實性相應故爲虚詐也善復爲妖縱爲善
 者猶執名言既乖正理適爲妖孽故莊子
[015-035a]
 云爲聲爲名爲妖爲孽
民之迷其日固乆
 御註以正爲奇以善爲妖如此迷倒其爲
 日也固以乆○御䟽此嘆衆生迷於正善
 妄以爲奇爲妖其所由來尚矣故云其日
 固乆○河上公曰言人君迷惑失正以來
 其日固乆也○榮曰迷禍福之源惑邪正
 之路此非旦夕其日固乆○成䟽言凡鄙
 之人所以爲妖奇者以其愚痴迷惑故也
 此之迷惑其日乆固抑乃無始豈曰今生
[015-035b]
 西升經云如是迷來乆
   第四顯聖人忘功韜光匿曜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御註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穢直而
 不肆光而不耀聖人善化不割彼而爲方
 不穢彼而爲廉不申彼而爲直不耀彼而
 爲光修之身而天下自化矣肆申也○御
 䟽方正也舉聖德以勸修聖人弘道濟世
 示物向方身行方正物則應之而自正非
 立言教裁割於物使從己也○河上公曰
[015-036a]
 聖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
 ○榮曰方正也割傷也邪行則物我俱傷
 正道則彼此無割○成䟽聖人體道方正
 軌則蒼生隨機引誘因循任物不宰不割
 使從己也此則舉聖戒凡令其修學
廉而不穢
 御䟽廉清也穢濁也聖人率性清廉自然
 化下非穢彼之濁以揚其清有本爲劌字
 者劌傷也聖人廉以成行不傷於物○河
 上公曰聖人廉清欲以化民不以傷害人
[015-036b]
 也今則不然正己以害人也○榮曰凡情
 食而濁聖道廉而清○成䟽妙體物境也
 空幻無可貪取非關卓爾清廉避世之穢
 斯則净穢雙遣食廉兩忘不廉而廉穢而
 不穢故莊子云大廉不嗛又云廉清不信
直而不肆
 御䟽肆申也聖人之行不邪彼自從而正
 直非爲彼之不正而申直以正曲也○河
 上公曰肆申也聖人雖直曲己從人不自
 申也○榮曰大直若屈不顯正以示人○
[015-037a]
 成䟽肆申也素質雅正體無邪諂而曲從
 於物不申己直故前章云大直若屈也
光而不耀
 御䟽光者謂明智也聖人雖有明智而韜
 晦之不以炫耀故云光而不耀聖德如此
 自然百姓淳淳而從化也○河上公曰聖
 人雖有獨知之明常如闇昩不以耀亂人
 也○榮曰明道若昩也前標得失之政次
 指禍福之門而没溺者既多昏迷者已乆
 妖奇則繫累之境倚伏非懸解之場是以
[015-037b]
 廉而不穢始體清虚之道光而不耀方識
 慧源之路冥得失何禍何福乎混是非孰
 邪孰正乎泛兮無繫無不繫肅然無可無
 不可○成䟽智慧光明無幽不照而韜光
 晦迹不炫於物忘其照也莊子云滑疑之
 耀聖人圖而域之也



道德眞經玄德纂䟽卷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