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38 御選古文淵鑒-清-聖祖玄燁 (master)


[02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選古文淵鑒巻二十四目録
  晉
   干寳
    晉紀總論
   庾亮
    讓中書監表
   荀崧
[024-1b]
    請置博士疏
   范甯
    罪王何論
   蔡謨
    止庾亮北伐議
   王羲之
    止殷浩再舉北伐書
    與㑹稽王牋
[024-2a]
   遺謝安書
  孫綽
   諫移都洛陽疏
  徐邈
   與范甯書
  戴逵
   放達非道論
  韓延之
[024-2b]
   報宋公書
[024-3a]
 欽定四庫全書
御選古文淵鑒巻二十四
   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教習庶吉士臣/乾學/等奉
㫖編注
  晉
   干寳字令升新蔡/人散騎常侍
    晉紀總論
 昔髙祖宣皇帝以雄才碩量應運而仕值魏太祖創基
[024-3b]
 之初籌畫軍國嘉謀屢中遂服輿軫驅馳三世三世魏/武文明
 三/祖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寛綽以容納行任數以御物
 而知人善采拔故賢愚咸懷小大畢力爾迺取鄧艾於
 農隙引州泰於行役艾為典農綱紀上計吏司馬懿竒/之辟為掾荆州從事州泰亦為懿
 所/知委以文武各善其事故能西擒孟達東舉公孫淵内
 夷曹爽外襲王凌太和元年新城太守孟達反懿破斬/之四年遼東太守公孫淵反懿斬淵
 梁水上嘉平元年誅大將軍曹爽/三年太尉王凌貳於懿仰鴆而死神畧獨斷征伐四克
 維御羣后大權在已於是百姓與能大象始構世宗承
[024-4a]
基太祖繼業世宗景帝師也/太祖文帝昭也𤣥豐亂内欽誕寇外正元/元年
中書令李豐謀以太常夏侯𤣥代師輔政逮捕夷三族/二年揚州刺史文欽舉兵師大破其軍欽奔吳甘露元
年大將軍諸葛誕作亂/昭奉天子東征斬誕潛謀雖宻而在㡬必兆淮浦再
擾而許洛不震咸黜異圖用融前烈然後推轂鍾鄧長
驅庸蜀三關電掃劉禪入臣景元四年鍾㑹自駱谷襲/漢中鄧艾自隂平進軍雒
縣劉禪降三關陽平/關江關白水關也天符人事於是信矣始當非常之
禮終受備物之錫是年天子封昭為晉公備/九錫咸熙元年進爵為王至於世祖
遂享皇極咸熙二年世/祖炎受魏禪仁以厚下儉以足用和而不弛
[024-4b]
寛而能斷故民詠維新四海悦勸矣聿修祖宗之志思
輯戰國之苦腹心不同公卿異議而獨納羊祜之策羊/祜
疏請伐呉張華賛成之賈充/茍朂以為不可帝從祜策杖王杜之决役不二時江
湘來同咸寜五年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濬浮江而下太康元年入石頭孫皓降
唐虞之舊域班正朔於八荒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牛馬
被野餘糧棲畝故於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雖太平未
洽亦足以明吏奉其法民樂其生矣武帝既崩山陵未
乾楊駿被誅母后廢黜惠帝元康元年誅太傅楊駿/賈后矯詔廢皇太后為庶人
[024-5a]
以二公楚王之變賈后使楚王瑋殺太宰汝南王/亮太保衞瓘旋以瑋矯詔殺之宗子
無維城之助師尹無具瞻之貴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
號而有免官之謡永寜元年趙王倫簒位遷帝於金墉/城號曰太上皇太史按星變事當有
免官/天子民不見徳唯亂是聞朝為伊周夕為桀跖善惡陷
於成敗毁譽脇於世利内外混淆庶官失才名實反錯
天綱解紐國政迭移於亂人禁兵外散於四方方岳無
鈞石之鎮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關門無結草之固李辰石冰傾
之於荆揚義陽蠻張昌易姓名為李辰據/江夏别率石冰破江揚二州劉淵王彌撓
[024-5b]
之於青冀東萊王彌據青州匈/奴劉元海據平陽大盜稱制二帝失尊懐/愍
二帝俱為/劉曜所虜何哉樹立失權託付非才四維不張而茍且
之政多也夫作法於治其弊猶亂作法於亂誰能救之
彼劉淵者離石之將兵都尉王彌者青州之散吏也盖
皆弓馬之士驅走之人非有吳先主孫/權諸葛孔明之能
新起之寇烏合之衆非吳蜀之敵也脫耒為兵裂裳為
旗非戰國之器也自下逆上非鄰國之勢也然而擾天
下如驅羣羊舉二都如拾遺芥將相王侯連頸以受戮
[024-6a]
后嬪妃主虜辱於戎卒豈不哀哉天下大器也羣生重
畜也愛惡相攻利害相奪其勢常也若積水於防燎火
於原未嘗暫静也器大者不可以小道治勢動者不可
以争競擾古先哲王知其然也是以扞其大患禦其大
災百姓皆知上徳之生已而不謂浚已以生也是以感
而應之悦而歸之如晨風之鬱北林詩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晨風鳥名
龍魚之趣淵澤也然後設禮文以治之斷刑罰以威之
謹好惡以示之審禍福以喻之求明察以觀之篤慈愛
[024-6b]
以固之故衆知向方皆樂其生而哀其死悦其教而安
其俗君子勤禮小人盡力亷恥篤於家閭邪僻消於胸
懷故其民有見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義又况可奮
臂大呼聚之以干紀作亂乎基廣則難傾根深則難拔
理節則不亂膠結則不遷是以昔之有天下者所以長
久也失豈無僻主賴道徳典刑以維持之也昔周之興
也后稷生於姜嫄而天命昭顯文武之功起於后稷至
於公劉遭狄人之亂去邰之豳身服厥勞至於太王為
[024-7a]
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故從之如歸
市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至於王季貊其
徳音至於文王而維新其命由此觀之周家世積忠厚
仁及草木内隆九族外尊事黄耉養老乞言以成其福
禄者也而其后妃躬行四教婦徳婦言/婦容婦功尊敬師傅服澣
濯之衣修煩辱之事化天下以婦道是以漢濵之女守
潔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純一之徳始於憂勤終於逸樂
以三聖之智伐獨夫之紂猶正其名教曰逆取順守及
[024-7b]
周公遭變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者
則皆農夫女工衣食之事也故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
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六王而武始居之十八王而康克
安之故其積基樹本經緯禮俗節理人情恤隠民事如
此之纒綿也今晉之興也功烈於百王事捷於三代盖
有為以為之矣宣景遭多難之時誅庶桀以便事不及
修公劉大王之仁也受遺輔政屢遇廢置故齊王不明
不獲思庸於亳嘉平六年司馬師廢魏主芳為齊王商/書伊尹放太甲於桐三年復歸於亳
[024-8a]
髙貴冲人不得復子明辟咸熙二年司馬昭弑髙貴鄉/公髦周書成王幼周公踐阼
後復子/明辟二祖逼禪代之期不暇待三分八百之㑹也是
其創基立本異於先代者也又加之以朝寡純徳之士
鄉乏不貳之老風俗淫僻恥尚失所學者以莊老為宗
而黜六經談者以虚薄為辯而賤名檢行身者以放濁
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茍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
以望空為髙而笑勤恪是以劉頌屢言治道傅咸每糾
邪正頌光祿大夫/咸司𨽻校尉皆謂之俗吏其倚杖虚曠依阿無心
[024-8b]
者皆名重海内若夫文王日旰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
懈者盖共嗤㸃以為灰塵矣由是毁譽亂於善惡之實
情慝奔於貨欲之塗選者為人擇官官者為身擇利而
秉鈞當軸之士身兼官以十數大極其尊小録其要而
世族貴戚之子弟陵邁超越不拘資次悠悠風塵皆奔
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子真著崇讓而莫之省
劉寔字子真/著崇讓論子雅制九班而不得用劉頌字子雅轉吏/部尚書作九班之
制以别尊卑為裴/頠所駁事不行其婦女莊櫛織絍皆取成於婢僕未
[024-9a]
常知女工絲枲之業中饋酒食之事也先時而婚任情
而動故皆不恥淫佚之過不拘妒忌之惡父兄不之罪
也天下莫之非也又况責之聞四教於古修貞順於今
以輔佐君子者哉禮法刑政於此大壞如水斯積而決
其隄防如火斯蓄而離其薪燎也國之將亡本必先顛
其此之謂乎故觀阮籍之行而覺禮教崩弛之所由阮/籍
不拘禮法居/喪飲酒食肉察庾純賈充之事而見師尹之多僻純之/祖為
伍伯充之先為市魁/二人嘗以此相戲考平吳之功而知將帥之不讓王/渾
[024-9b]
王濬争平吳之/功更相表奏思郭欽之謀而悟戎狄之有釁郭欽著/徙戎論
覽傅𤣥劉毅之言而得百官之邪傅𤣥上書曰虚無放/誕之論盈於朝天下
無復清謙劉毅曰陛/下賣官錢入私門核傅咸之奏錢神之論而覩寵賂
之彰傅咸上書以貨賂流行所/宜深絶魯褒作錢神論民風國勢如此雖以中
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辛有必見之於祭祀季札必得
之於聲樂左傳辛有適伊川見被髪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范燮必
為之請死賈誼必為之痛哭左傳范燮返自鄢陵使祝/宗祈死曰君無禮而克敵
天益其疾矣賈誼上治安策疏/曰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又况我惠帝以放蕩之
[024-10a]
徳臨之哉懷帝承亂得位羈於强臣東海王/越擅權愍帝奔播
之後徒厠其虚名天下之政既去非命世之雄才不能
取之矣淳耀之烈未渝故大命重集於中宗元皇帝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人明穆皇后兄
   讓中書監表明帝即位以亮為/中書監亮上表
臣凡庸固陋少無檢操昔以中州多故舊邦喪亂隨侍
先臣逺庇有道亮父琛永嘉南渡為㑹稽太守本傳亮/隨父在㑹稽元帝為鎮東時辟西曹掾
爰客逃難求食而已不悟邀時之福遭遇嘉運先帝龍
[024-10b]
興垂異常之顧既眷同國士又申之婚姻遂階親寵本/傳
元帝聘亮妹/為太子妃累忝非服弱冠濯纓沐浴芳風頻繁省闥
本傳中興初拜中書郎侍/講東宮累遷散騎常侍出領六軍本傳王敦表/為中領軍十餘
年間位超先達無勞被遇無與臣比小人祿薄福過災
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榮昧進日爾一日謗讟既
集上塵聖朝始欲自聞而先帝登遐區區微誠竟未上
達陛下踐阼聖政維新宰輔賢明庶寮咸允康哉之歌
實在至公而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則示天下以私
[024-11a]
矣何者臣於陛下后之兄也姻婭之嫌實與骨肉中表
不同雖太上至公聖徳無私然世之喪道有自來矣悠
悠六合皆私其姻者也人皆有私則謂天下無公矣是以
前後二漢咸以抑后黨安進婚族危向使西京七族東京
六姓皆非姻黨各以平進七族吕霍上官趙丁傅王也/六姓二竇及鄧閻梁何也
不悉全决不盡敗今之盡敗更因姻昵臣歴觀庶姓在世
無黨於朝無援於時植根之本輕也薄也茍無大瑕猶
或見容至於外戚憑託天地勢連四時天地喻帝后/四時喻諸王
[024-11b]
援扶疎重矣大矣而財居權寵四海側目事有不允罪
不容誅身既招殃國為之敝其故何耶直由婚媾之私
羣情之所不能免故率其所嫌而嫌之於國是以疏附
則信姻進則疑疑積於百姓之心則禍成重闥之内矣
此皆往代成鑒可為寒心者也夫萬物之所不通聖賢
因而不奪冒親以求一才之用未若防嫌以明公道今
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内處心膂外總兵權以此
求治未之聞也以此招禍可立待也雖陛下二相明其
[024-12a]
愚欵元帝永昌元年王敦自為丞相錄尚書事/加王導尚書令明帝太寜元年轉司徒朝士百
寮頗識其情天下之人何可門到户說使皆坦然耶夫
富貴寵榮臣所不能忘也刑罰貧賤臣所不能甘也今
恭命則愈違命則苦臣雖不達何事背時違上自貽患
責哉仰覽殷鑒量已知敝身不足惜為國取悔是以悾
悾屢陳丹欵而微誠淺薄未垂察諒憂惶屛營不知所
厝以臣今地不可以進明矣且違命已久臣之罪又積
矣歸骸私門以待刑書願陛下垂天地之鑒察臣之愚
[024-12b]
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矣疏奏帝納/其言而止
  荀崧字景猷潁川臨潁人/秘書監光禄大夫
   請置博士疏元帝簡省博士儀禮公羊穀梁及/鄭易皆省不置崧以為不可乃上
    疏/
自喪亂以來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仕朝則
廢儒學之俊昔咸寜太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門通
洽古今行為世表者領國子博士一則應對殿堂奉酬
顧問二則㕘訓國子以𢎞儒訓三則祠儀二曹及太常
[024-13a]
之職以得質疑今皇朝中興美隆往初宜憲章令軌祖
述前典世祖武皇帝應運登禪崇儒興學經始明堂營
建辟雍告朔班政鄉飲大射西閣東序有河圖秘書禁
籍臺省有宗廟太府金墉故事太學有石經古文先儒
典訓賈馬鄭杜服孔王何顔尹之徒章句傳注衆家之
後漢賈逵通五家穀梁之説尤明左氏傳國語為解/詁五十一篇馬融著三傳異同說注孝經論語易三
禮尚書鄭𤣥注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晉書杜預為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後漢書服䖍
作春秋左氏傳解漢書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字讀之因以起其家三國志王肅為尚書詩論語三
[024-13b]
禮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傳又山陽王弼注易後/漢書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詁又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
穀粱廢疾漢書顔安樂顓門教授由是公羊有顔學又/甘露元年召五經名儒平公羊穀梁同異穀梁議郎尹
更始議三十餘事由/是穀梁之學大盛置博士十九人九州之中師徒相
傳學士如林猶選張華劉寔居太常之官以重儒教張/華
傳徵華為太常劉寔/傳咸寜中為太常傳稱孔子没而微言絶七十二子
終而大義乖自頃中夏殄瘁講誦遏宻斯文之道將墮
於地陛下聖哲龍飛恢崇道教樂正雅頌於是乎在江
揚二州先漸聖教學士遺文於是為盛然方疇昔猶千
[024-14a]
之一臣學不章句才不𢎞通方之華實儒風殊邈思竭
駑駘庶增萬分願斯道隆於百世之上縉紳詠於千載
之下伏聞節省之制皆三分置二博士舊置十九人今
五經合九人準古計今猶未能半宜及節省之制以時
施行今九人以外猶宜增四願陛下萬機餘暇時垂省
覽宜為鄭易置博士一人鄭儀禮博士一人春秋公羊
博士一人穀梁博士一人昔周之衰下陵上替上無天
子下無方伯善者誰賞惡者誰罰孔子懼而作春秋諸
[024-14b]
侯諱妒懼犯時禁是以微辭妙㫖義不顯明故曰知我
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時左丘明子夏造膝親
受無不精究孔子既沒微言將絶於是丘明退撰所聞
而為之傳其書善禮多膏腴美辭張本繼末以發明經
意信多竒偉學者好之稱公羊髙親受子夏立於漢朝
辭意清雋斷決明審董仲舒之所善也榖梁赤師徒相
傳暫立於漢世向歆漢之碩儒猶父子各執一家莫肯
相從其書文清義約諸所發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載
[024-15a]
亦足有所訂正是以三傳並行於先代通才未能孤廢
今去聖久逺其文將墮與其過廢寜與過立臣以為三
傳雖同曰春秋而發端異趣按知三家異同之説此乃
義則戰争之場辭亦劒㦸之鋒於理不可得共博士宜
各置一人以博其學元帝詔曰崧表如此皆經國之務/為政所由息馬投戈猶可講藝今
雖日不暇給豈忘本而遺存耶可共博議者詳之議者/多從崧奏詔曰穀梁膚淺不足置博士餘如奏㑹王敦
之難不行按元帝紀太興四年三月置周易/儀禮公羊博士帝紀但据詔書實未施行也
  范甯字武子南陽順/陽人豫章太守
[024-15b]
   罪王何論時虚浮相扇儒雅日替甯謂其源/始於王弼何晏罪深桀紂乃著論
或曰黄唐緬邈至道淪翳濠濮輟詠風流靡託争奪兆
於仁義是非成於儒墨平叔何晏/字神懷超絶輔嗣王弼/字
妙思通微振千載之頹綱落周孔之塵網斯盖軒冕之
龍門豪梁之宗匠嘗聞夫子之論以為罪過桀紂何哉
答曰子信有聖人之言乎夫聖人者徳侔二儀道冠三
才雖帝皇殊號質文異制而統天成務曠代齊趣王何
蔑棄典文不遵禮度游辭浮説波蕩後生飾華言以翳
[024-16a]
實騁繁文以惑世縉紳之徒翻然改轍洙泗之風緬焉
將墜遂令仁義幽淪儒雅䝉塵禮壞樂崩中原傾覆古
之所謂言偽而辯行僻而堅者其斯人之徒歟昔夫子
斬少正於魯少正卯言偽而辯行僻而/堅孔子相魯七日誅之太公戮華士於
海上有賢者狂矞太公望/誅之曰恐其亂法易教也豈非曠世而同誅乎桀紂
暴虐正足以滅身覆國為後世鑒戒耳豈能迴百姓之
視聽哉王何叨海内之浮譽資膏粱之傲誕畫魑魅以
為巧扇無檢以為俗鄭聲之亂樂利口之覆邦信矣哉
[024-16b]
吾固以為一世之禍輕歴代之罪重自喪之釁小迷衆
之愆大也
  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侍中司徒光祿大夫
   止庾亮北伐議咸和八年石勒死亮有開復中/原之謀部分諸將自率大衆移
    鎮石頭為之聲援/事下公卿謨上議
時有否泰道有屈伸暴逆之寇雖終滅亡然當其强盛
皆屈而避之是以髙祖受黜於巴漢忍辱於平城也若
争强於鴻門則亡不終日故蕭何曰百戰百敗不死何
[024-17a]
待也原始要終歸於大濟而已豈與當亡之寇争遲速
之間哉夫惟鴻門之不争故垓下莫能與之争文王身
圮於羑里故道泰於牧野勾踐見屈於㑹稽故威申於
强吳今日之事亦繇此矣賊假息之命垂盡而豺狼之
力尚彊宜抗威以待時或曰抗威待時時已可矣愚以
為時之可否在賊之强弱賊之强弱在季龍之能否季
龍之能否可得而言矣自勒初起則季龍為爪牙勒字/世龍
上黨武鄉羯人起兵據/襄國稱趙季龍勒從子百戰百勝遂定中國境土所據
[024-17b]
同於魏世晉載記季龍謂其子曰主上以我躬當矢石/二十餘年南擒劉岳北走索頭東平齊魯西
定秦雍剋定十有/三州成大趙之業及勒死之日將相内外欲誅季龍季
龍獨起於衆異之中殺嗣主誅寵臣勒死季龍誅徐光/程遐遂幽嗣主宏
殺/之内難既平千里逺出一攻而拔金墉再戰而斬石生
禽彭彪殺石聰滅郭權還據根本内外並定四方鎮守
不失尺土成帝紀石聰以譙來降載紀石生石朗皆起/兵季龍攻朗於金墉斬之進攻長安斬生於
鷄頭山生將郭權據上邽季龍遣/子斌討之上邽豪族害權以降詳察此事豈能乎將
不能也假令不能者為之其將濟乎將不濟也賊前攻
[024-18a]
襄陽而不能拔誠有之矣咸和五年勒將郭敬寇襄陽/七年南中郎將桓宣攻敬破
之遂平/襄陽不信百戰之效而執一攻之驗棄多從少於理
安乎譬如射者百發而一不中可謂之拙乎且不拔襄
陽者非季龍身也桓平北守邊之將耳桓宣傳亮謀北/伐以宣為平北
將/軍賊前攻之争疆埸耳得之為善不得則止非其所急
也今征西之往則異於是亮傳陶侃薨亮/進號征西將軍何者重鎮也
名賢也中國之人所聞而歸心也今而西度實有巻席
河南之勢賊所大懼豈與桓宣同哉季龍必率其精兵
[024-18b]
身來距争若欲與戰戰何如石生若欲城守守何如金
墉若欲阻沔沔何如大江蘇峻何如季龍咸和二年歴/陽太守蘇峻
反三年逼遷天子於石/頭陶侃温嶠討峻斬之凡此數者宜詳校之愚謂石生
猛將關中精兵征西之戰不能勝也金墉險固劉曜十
萬所不能拔劉曜敗季龍於髙侯遂/圍洛陽攻金墉不抜今征西之守不能
勝也又是時兖州洛陽關中皆舉兵擊季龍石堪奔兖/州石生鎮
關中石朗/鎮洛陽此今三處反為其用方之於前倍半之覺也
若石生不能敵其半而征西欲當其倍愚所疑也蘇峻
[024-19a]
之强不及季龍沔水之險不及大江大江不能禦蘇峻
而以沔水禦季龍又所疑也昔祖士雅在譙士雅祖逖/字載紀征
北將軍祖逖據譙/將平中原勒憚之佃於城北慮賊來攻因以為資故豫
安軍屯以禦其外榖將熟賊果至丁夫戰於外老弱獲
於内多持炬火急則燒榖而走如此數年竟不得其利
是時賊雖據沔北方之於今四分之一耳士雅不能捍
其一而征西欲禦其四又所疑也或云賊若多來則必
無糧然致糧之難莫過崤函而季龍昔涉此險深入敵
[024-19b]
國平關中而後還今至襄陽路既無險又行其國内自
相供給方之於前難易百倍前已經至難而謂今不能
濟其易又所疑也然此所論但説征西既至之後耳尚
未論道路之虞也自沔以西水急岸髙魚貫泝流首尾
百里若賊無宋襄之義及我未陣而擊之將如之何今
王士與賊水陸異勢便習不同寇若送死雖開江延敵
以一當千猶吞之有餘宜誘而致之以保萬全棄江逺
進以我所短擊彼所長懼非廟勝之算朝議同之故/亮不果移鎮
[024-20a]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從子/右軍將軍㑹稽内史
   止殷浩再舉北伐書永和九年中軍將軍殷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
    書止之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復圖再舉又貽浩書
知安西敗喪公私惋怛不能須臾去懷時謝尚為安西/將軍殷浩傳浩
北伐至許昌㑹張遇反/謝尚敗績浩還夀陽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天下
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敗喪此可熟念往事豈復可追
願思𢎞將來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興之業政以道
勝寛和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當因循所長以固大業
[024-20b]
想識其繇來也自寇亂以來處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謀
逺慮括囊至計而疲竭根本各從所志竟無一功可論
一事可紀忠言嘉謀棄而莫用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
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豈得辭四海之責追
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宜更虚已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
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於當權今軍破於外資竭於内
保淮之志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都督將各復舊鎮
自長江以外羈縻而已任國鈞者引咎責躬深自貶降
[024-21a]
以謝百姓更與朝賢思布平正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
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羣望救倒懸之急使君起於布
衣任天下之重尚徳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重統之任
而喪敗至此恐闔朝羣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今亟修
徳補闕廣延羣賢與之分任尚未知獲濟所期若猶以
前事為未工故復求之於分外宇宙雖廣自容何所知
言不必用或取怨執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
懷極言若必親征未達此㫖果行者愚知所不解也願
[024-21b]
復與衆共之復被州符增運千石徵役兼至皆以軍期
對之喪氣㒺知所厝自頃年割剝遺黎刑徒竟路殆同
秦政惟未加惨夷之刑耳恐勝陳/勝吴/廣之憂無復日矣
   與㑹稽王牋簡文帝時為㑹稽王輔政/羲之阻浩北伐又與王牋
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
隆往代况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
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㑹内求諸已而所憂
乃重於所欣傳云自非聖人外寜必有内憂今外不寜
[024-22a]
内憂已深古之𢎞大業者或不謀於衆傾國以濟一時
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衆蹔勞之弊
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夫廟算决勝
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衆而
即其實今功未可期而遺黎殱盡萬不餘一且千里饋
糧自古為難况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黄河雖秦
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
徵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
[024-22b]
而不度徳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歎悼而莫敢
吐誠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願殿下更垂三思解而
更張令殷浩荀羨還據合肥時浩進次山/桑羡鎮下邳廣陵許昌譙
郡梁彭城諸軍皆還保淮為不可勝之基須根立勢舉
謀之未晩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
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於反掌考之虚實著於目前願
運獨斷之明定之於一朝也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未
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干時謀國評裁者不
[024-23a]
以為譏况厠大臣末行豈可黙而不言哉存亡所係決
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之於此後欲悔之亦無
及也殿下徳冠宇内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
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長歎實為殿下
惜之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鹿之
游將不止林藪而已願殿下暫廢虚逺之懷以救倒懸
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頼

[024-23b]
   遺謝安書羲之為右將軍㑹稽内史時東土饑/荒輒開倉賑貸然朝廷賦役繁重羲
    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見從/又遺尚書僕射謝安書
頃所陳論每䝉允納所以令下小得蘇息各安其業若
不耳此一郡久以蹈東海矣今事之大者未布漕運是
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下但當
歲終考其殿最長吏尤殿命檻車送詣天臺三縣不舉
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極難之地又自吾到
此從事常有四五兼以臺司及都水御史行臺文符如
[024-24a]
雨倒錯違背不復可知吾又瞑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
綱紀輕者在五曹主者涖事未嘗得十日吏民趨走功
費萬計卿方任其重可徐尋所言江左平日揚州一良
刺史便足統之况以羣才而更不理正由為法不一牽
制者衆思簡而易從便足以保守成業倉督監耗盜官
米動以萬計吾謂誅翦一人其後便斷而時意不同近
檢校諸縣無不皆爾餘姚近十萬斛重斂以資姦吏令
國用空乏良可歎也自軍興以來征役及充運死亡叛
[024-24b]
散不反者衆虚耗至此而補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
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則吏及叛者席巻同去又有常
制輒令其家及同伍課捕課捕不擒家及同伍尋復亡
叛百姓流亡户口日減其源在此又有百工醫寺死亡
絶没家户空盡差代無所上命不絶事起或十年十五
年彈舉獲罪無懈息而無益實事何以堪之謂自今諸
死罪原輕者及五歲刑可以充此其減死者可長充兵
役五歲者可充雜工醫寺皆令移其家以實都邑都邑
[024-25a]
既實是政之本又可絶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復
如初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為
重於殺戮可以絶姦刑名雖輕懲肅實重豈非適時之
宜耶
  孫綽字興公太原中都人/廷尉卿領著作郎
   諫移都洛陽疏哀帝隆和初燕慕容暐寇洛陽/河南太守戴施出奔冠軍將軍
    陳祐告急桓温使竟陵太守鄧遐助祐并欲/還都洛陽朝廷畏温不敢為異而北土蕭條
    人情疑懼/綽乃上疏
[024-25b]
伏見征西大將軍臣温表便當躬率三軍討除二宼秦/苻
堅燕慕/容暐蕩滌河渭清灑舊京然後神旗電舒朝服濟江
反皇居於中土正玉衡於天極斯超世之𢎞圖千載之
盛事然臣之所懷竊有未安以為帝王之興莫不藉地
利人和以建功業貴能以義平暴因而撫之懷愍不建
淪胥秦京遂令寇盜交侵神州絶綱土崩之釁誠繇道
喪然中夏蕩蕩一時横流百郡千城曾無完郛者何哉
亦以地不可守投奔有所故也天祚未革中宗龍飛非
[024-26a]
惟信順協於天人而已實賴萬里長江畫而守之耳易
稱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義大矣哉斯巳然之明
效也今作勝談自當任道而遺險校實量分不得不保小
以圖存自喪亂以來六十餘年蒼生殄滅生理茫茫永
無依歸播流江表已經數世自元帝至哀/帝凡六世存者長子老
孫亡者丘隴成行雖北風之思感其素心目前之哀實
為交切若遷都旋軫之日中興五陵元帝建平陵明帝/武平陵成帝興平
陵康帝崇平陵穆帝/永平陵皆在江左即復緬成遐域泰山之安既難以
[024-26b]
理保烝烝之思豈不纒於聖心哉温今此舉誠欲大覽
始終為國逺圖向無山陵之急亦未首決大謀獨任天
下之至難也今發憤忘食忠慨亮到凡在有心孰不致
感而百姓震駭同懷危懼者豈不以反舊之樂賖而趣
死之憂促哉何者植根於江外數十年矣一朝拔之頓
驅踧於空荒之地提挈萬里踰險浮深離墳墓棄生養
富者無三年之糧貧者無一餐之飯田宅不可復售舟
車無從而得捨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出必安之地就
[024-27a]
纍卵之危將頓仆道塗飄溺江川僅有達者夫國以人
為本疾寇所以為人衆喪而寇除亦安所取裁此仁者
所以哀矜國家所宜深慮也自古今帝王之都豈有常
所時隆則宅中而圖大勢屈則遵養以待㑹使徳不可
勝家有三年之積然後始可謀太平之事耳今天時人
事有未至者矣一朝欲一宇宙無乃頓而難舉乎臣之
愚計以為且可更遣一將有威名資實者先鎮洛陽於
陵所築二壘以奉衞山陵掃平梁梁/國許/昌清一河南運
[024-27b]
漕之路既通然後盡力於開墾廣田積榖漸為徙者之
資如此賊見亡徵勢必逺竄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
者南北諸軍風馳電赴若身手之救痛癢率然之應首
率然常山蛇也擊首尾應擊/尾首應擊中則首尾俱應山陵既固中夏小康陛
下且端委紫極增修徳政躬行漢文簡樸之至去小惠
節游費審官人練甲兵以養士滅寇為先十年行之無
使隳廢則貧者殖其財怯者充其勇人知天徳赴死如
歸以此致政猶運之掌握何故捨百勝之長理舉天下
[024-28a]
而一擲哉陛下春秋方富温克壯其猷君臣相與私養
徳業括囊元吉豈不快乎今温唱髙義聖朝互同臣以
輕微獨獻管見出言之難實在今日而臣區區必聞天
聽者切以無諱之朝狂瞽進説芻蕘之謀聖賢所察所
以不勝至憂觸冒干陳若陛下垂神温少留思豈非屈
於一人而允億兆之願哉如以干忤罪大欲加顯戮使
丹誠上達退受刑誅雖没泉壤尸且不朽桓温見綽表/不悦曰致意
興公何不尋君遂初賦知人家國事耶事遂/得止綽傳綽少有髙尚志作遂初賦以致意
[024-28b]
  徐邈字仙民東莞姑幕人太/子前衛率驍騎將軍
   與范甯書豫章太守范甯欲遣十五議曹下屬/城采求風政并吏假還訊問官長得
    失邈/與書
知足下遣十五議曹各至一縣又吏假歸白所聞見誠
是足下留意百姓故廣其視聽吾謂勸導以實不以文
十五議曹欲何所敷宣耶庶事辭訟足下聽斷充塞則
物理足矣上有理務之心則下之求理者至矣日昃省
覽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惑豈須邑至里詣
[024-29a]
飾其游聲哉非徒不足致益乃是蠶漁之所資又不可
縱小吏為耳目也豈有善人君子而干非其事多所告
白者乎君子之心誰毁誰譽如有所譽必由歴試如有
所毁必以著明託社之䑕攻之甚害自古以來欲為左
右耳目者無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
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使君子道消善人輿尸前史所
書可為深鑒足下選綱紀必得國士足以攝諸曹諸曹
皆是良吏則足以掌文案又擇公方之人以為監司則
[024-29b]
清濁能否與事而明足下但平心居宗何取於耳目哉
昔明徳馬后未嘗顧與左右言可謂逺識况大丈夫而
不能免此乎
  戴逵字安道譙國人孝武時以散騎常/侍國子博士累徵不就逃於吳
   放達非道論逵性髙潔常以禮度自處/深以放達為非乃著論
夫親没而採藥不反者史記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歴以及昌乃逃如荆蠻
仁之子也君危而屢出近關者孫文子欲出衛君蘧伯/玉從近關出後甯喜欲
復衛君伯玉/又從近關出苟免之臣也而古之人未始以彼害名教
[024-30a]
之體者何達其㫖故也達其㫖故不惑其迹若元康之
元康惠帝年號/時俗尚放達可謂好遯跡而不求其本故有捐本
徇末之弊舍實逐聲之行是猶美西施而學其顰眉慕
有道而折其巾角後漢書郭有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一角所以為慕
者非其所以為美徒貴貌似而已矣夫紫之亂朱以其
似朱也故鄉愿似中和所以亂徳放達似達所以亂道
然竹林之為放有疾而為顰者也元康之為放無徳而
折巾者也可無察乎且儒家尚譽者本以興賢也既失
[024-30b]
其本則有色取之行懷情喪真以容貌相欺其弊必至
於末偽道家去名者欲以篤實也茍失其本又有越檢
之行情禮俱虧則仰詠兼忘其弊必至於本薄夫偽薄
者非二本之失而為弊者必託二本以自通夫道有常
經而弊無常情是以六經有失二政有弊茍乖其本固
聖賢所無奈何也嗟夫行道之人自非性足體備闇蹈
而當者亦曷能不棲情古烈擬規前修茍迷擬之然後
動議之然後言固當先辯其趣舍之極求其用心之本
[024-31a]
識其枉尺直尋之旨採其被褐懷玉之由若斯途雖殊
而其歸可觀也跡雖亂而其契不乖也不然則流遯忘
反為風波之行自驅以物自誑以偽外眩囂華内喪道
實以矜尚掩其真主以塵詬翳其天正貽笑千載可不
慎歟
  韓延之南陽赭陽人為平西將軍荆州刺史司馬/休之治中轉平西府錄事㕘軍以劉裕父
   字顯宗遂自字顯/宗示不臣劉氏
   報宋公書宋公即劉裕也時休之以平西將軍/鎮荆州得江漢人心裕忌之㑹休之
[024-31b]
    子文思出後兄尚之為譙王者以事被劾休/之表請解任不許後文思在京師招集輕俠
    裕執送休之欲使殺之休之但表廢文思與/裕書陳謝裕滋不悦義熙十一年裕收休之
    次子文寶兄子文祖賜死率衆西討宻與延/之書曰文思事逺近所知去歲遣康之送還
    司馬君者推至公也而久絶表疏此天地所/不容卿等一時逼迫本無纖釁吾處懷期物
    自有由來今在近路正是/諸人來歸之日延之報書
承親率戎馬逺履西畿闔境士庻莫不惶駭何者莫知
師出之名故也今辱來疏始知以譙王前事良增歎息
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欵愛待物當於古人中求耳以君
[024-32a]
公有匡復之勲家國䝉賴推徳委誠每事詢仰譙王往
以微事見劾猶自表遜位况以大過而當黙然邪但康
之前言有所不盡故重使胡道諮白所懷道未及返巳
奏表廢之所不盡者命耳言但未殺/文思耳推寄相與之懷正
當如此有何不可便興兵戈自義旗秉權以來四方方
伯誰敢不先相諮疇而逕表天子可謂欲加之罪其無
辭乎劉裕足下海内之人誰不見足下此心而復欲欺
誑國士天地所不容在彼不在此矣來示言處懷期物
[024-32b]
自有由來今伐人之君啗人以利真可謂處懷期物自
有由來者矣劉藩死於閭閻之内諸葛斃於左右之手
義熙八年劉毅為荆州求從弟兖州刺史藩以自副九/月藩入朝裕收藩賜死諸葛長民不為裕所容九年裕
自江陵東還長民來謁伏壯/士丁旿于幔中于坐拉殺之甘言詫方伯襲之以輕兵
遂使席上靡欵懷之士閫外無自信諸侯以是為得算
良可恥也貴府將佐及朝廷賢徳寄性命以過日心企
太平久矣吾誠鄙劣嘗聞道於君子以平西之至徳寜
可無授命之臣乎未能自投虎口比迹郄任之徒明矣
[024-33a]
 假令天長喪亂九流混濁當與臧洪游於地下不復多
 言劉裕視書歎息以示諸佐曰事人/當如此兵敗從休之出奔姚興
 
 
 
 
 
 
[024-33b]
 
 
 
 
 
 
 
御選古文淵鑒巻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