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61 文選補遺-宋-陳仁子 (master)


[027-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選補遺巻二十七
            元 陳仁子 輯
 序
  戰國䇿序
   劉向
護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戰國策書中
書餘巻錯亂相揉莒又有國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
[027-1b]
國别者略以時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補除復重得
三十三篇本字多誤脫為半字以趙為肖以齊為立如
此字者多中書本號或曰國䇿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
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脩書臣向以為戰國時游士輔
所用之國為之䇿謀宜為戰國策其事繼春秋以後訖
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皆定以殺青書可繕
寫叙曰周室自文武始興崇道徳隆禮義設辟雍泮宫
庠序之教陳禮樂絃歌移風之化叙人倫正夫婦天下
[027-2a]
莫不曉然論孝弟之義惇篤之行故仁義之道滿乎天
下卒致之刑錯四十餘年逺方慕義莫不賔服雅頌歌
詠恩徳其上及康昭之後雖有衰徳其綱紀尚明及春
秋時已四五百載矣然其餘業遺烈流而未滅五霸之
起尊事周室五霸之後時君雖無徳人臣輔其君者若
鄭之子産晉之叔向齊之晏嬰挾君輔政以並立於中
國猶以義相支持歌說以相感聘覲以相交期㑹以相
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猶有所行㑹享之國猶有所
[027-2b]
恥小國得其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禮讓
為國乎何有周之流化豈不大哉及春秋之後衆賢輔
國者既没而禮義衰矣孔子雖論詩書定禮樂王道粲
然分明以匹夫無埶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
俊也時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興故曰非威不立
非埶不行仲尼既没之後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徳大
廢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
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夫簒盜之人列為侯王詐譎之
[027-3a]
國興立為強是以轉相倣效後生師之遂相呑滅并大
兼小暴師經歳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
婦離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徳絶矣晚世益甚萬乘之國
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貪饕無恥競進無
厭國異政教各自制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争強
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並起當此之時雖有道徳不
得施設有謀之強負阻而恃固連與交質重約結誓以
守其國故孟子荀卿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說權謀
[027-3b]
之徒見貴於俗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代厲之屬
生從横短長之說左右傾側蘇秦為從張儀為横横則
秦帝從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然當此之時秦國
最雄諸侯方弱蘇秦結之時六國為一以儐背秦秦人
恐懼不敢闚兵於關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
秦國埶便形利權謀之士咸先馳之蘇秦初欲横秦弗
用故東合從及蘇秦死後張儀連横諸侯聴之西向事
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據崤函之阻跨隴蜀之饒聴
[027-4a]
衆人之䇿乘六世之烈以蠶食六國兼諸侯并有天下
杖於詐謀之弊終無信篤之誠無道徳之教仁義之化
以綴天下之心任刑罰以為治信小術以為道遂燔燒
詩書阬殺儒士上小堯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
施情不上達君臣相疑骨肉相䟽化道淺薄綱紀壊敗
民不見義而懸於不寧撫天下十四歳天下大潰詐偽
之弊也其比王徳豈不逺哉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
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徳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夫使天
[027-4b]
下有所恥故化可致也苟以詐偽偷活取容自上為之
何以率下秦之敗也不亦宜乎戰國之時君徳淺薄為
之謀䇿者不得不因埶而為資據時而為脫/字故其謀扶
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國教化兵革救急之
埶也皆髙才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出竒䇿異智轉危
為安運亡為存亦可喜皆可觀護左都水使者光禄大
夫臣向所校戰國䇿書録
  孟子題辭
[027-5a]
   趙岐
孟子題辭者所以題號孟子之書本末指義文辭之表
也孟姓也子者男子之通稱也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
揔謂之孟子其篇目則各自有名孟子鄒人也名軻字
則未聞也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時改曰鄒矣國
近魯後為魯所并又言邾為楚所并非魯也今鄒縣是
也或曰孟子魯公族孟孫之後故孟子仕於齊喪母而
歸塟於魯也三桓子孫既以衰微分適他國孟子生有
[027-5b]
淑質夙喪其父㓜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
思治儒術之道通五經尤長於詩書周衰之末戰國縱
横用兵爭強以相侵奪當世取士務先權謀以為上賢
先王大道陵遲隳廢異端並起若楊朱墨翟放蕩之言
以干時惑衆者非一孟子閔悼堯舜湯文周孔之業將
遂湮微正塗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於是
則慕仲尼周流憂世遂以儒道游於諸侯思濟斯民然
由不肯枉尺直尋時君咸謂之迂闊於事終莫能聴納
[027-6a]
其說孟子亦自知遭蒼姬之訖録值炎劉之未奮進不
得佐興唐虞雍熈之化退不能信三代之餘風恥没世
而無聞焉是故垂憲言以詒後人仲尼有云我欲託之
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於是退而論集所
與髙第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
度之言著書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
五字包羅天地揆叙萬類仁義道徳性命禍福粲然靡
所不載帝王公侯遵之則可以致隆平頌清廟卿大夫
[027-6b]
士蹈之則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厲操者儀之則可
以崇髙節抗浮雲有風人之託物二雅之正言可謂直
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亞聖之大才者也孔子自衛反
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乃刪詩定書繫周易作春
秋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聖
而作者也七十子之疇㑹集夫子所言以為論語論語
者五經之錧鎋六藝之喉衿也孟子之書則而象之衛
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答以俎豆梁惠王問利國孟子
[027-7a]
對以仁義宋桓魋欲害孔子孔子稱天生徳於予魯臧
倉毁鬲孟子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
合同若此者衆又有外書四篇性善辯文說孝經為正
其文不能宏深不與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
放而託之者也孟子既沒之後大道遂絀逮至亡秦焚
滅經術阬戮儒生孟子徒黨盡矣其書號為諸子故篇
籍得不泯絶漢興除秦虐禁開延道徳孝文皇帝欲廣
遊學之路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
[027-7b]
士獨立五經而已訖今諸經通義得引孟子以明事謂
之博文孟子長於譬喻辭不迫切而意以獨至其言曰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為得之矣
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
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同孟
子以來五百餘載傳之者亦已衆多余生西京世尋丕
祚有自來矣少蒙義方訓渉典文知命之際嬰戚于天
遘屯離蹇詭姓遁身經營八紘之内十有餘年心𠞰形
[027-8a]
瘵何勤如焉嘗息肩弛擔於濟岱之間或有温故知新
雅徳君子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訪論稽古慰以大道余
困吝之中精神遐漂靡所濟集聊欲係志於翰墨得以
亂思遺老也惟六籍之學先覺之士釋而辯之者既已
詳矣儒家惟有孟子閎逺微妙緼輿難見宜在條理之
科於是乃述己所聞證以經傳為之章句具載本文章
别其指分為上下凡十四巻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
施於新學可以寤疑辯惑愚亦未能審於是非後之明
[027-8b]
者見其違闕儻改而正諸不亦宜乎
  公羊傳序
   何休
昔者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此二學者聖人
之極致治世之要務也傳春秋者非一本據亂而作其
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說者疑惑至有倍經任意反
傳違戾者其勢雖問不得不廣是以講誦師言至於百
萬猶有不解時加釀嘲辭援引他經失其句讀以無為
[027-9a]
有甚可閔笑者不可勝記也是以治古學貴文章者謂
之俗儒至使賈逵縁隙奮筆以為公羊可奪左氏可興
恨先師觀聴不決多隨二創此世之餘事斯豈非守文
持論敗績失據之過哉余竊悲之乆矣往者略依胡毋
生條例多得其正故遂隠括使就繩墨焉
  穀梁傳序
   范甯
昔周道衰陵乾綱絶紐禮壞樂崩彛倫攸斁殺逆簒盜
[027-9b]
者國有淫縱破義者比肩是以妖災因釁而作民俗染
化而遷隂陽為之愆度七曜為之盈縮川岳為之崩竭
鬼神為之疵厲又/癘故父子之恩缺則小弁之刺作君臣
之禮廢則桑扈之諷興夫婦之道絶則谷風之篇奏骨
肉之親離則角弓之怨彰君子之路塞則白駒之詩賦
天垂象見吉凶聖作訓紀成敗欲人君戒慎厥行增修
徳政蓋誨爾諄諄聴我藐藐履霜堅冰所由者漸四夷
交侵華戎同貫幽王以暴虐見禍平王以微弱東遷征
[027-10a]
伐不由天子之命號令出自權臣之門故兩觀表而臣
禮亡朱干設而君權喪下陵上替僭逼理極天下蕩蕩
王道盡矣孔子覩滄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嘆曰文王既
没文不在兹乎言文王之道喪興之者在己於是就太
師而正雅頌因魯史而修春秋列黍離於國風齊王徳
於邦君所以明其不能復雅政化不足以被羣后也於
時則接乎隠公故因兹以託始該二儀之化育贊人道
之幽變舉得失以彰黜陟明成敗以著勸戒拯頽綱以
[027-10b]
繼三五鼓芳風以扇遊塵一字之襃寵踰華衮之贈片
言之貶辱過市朝之撻徳之所助雖賤必申義之所抑
雖貴必屈故附埶匿非者無所逃其罪濳徳獨運者無
所隠其名信不易之宏軌百王之通典也先王之道既
𢎞麟感化而來應因事備而終篇故絶筆於斯年成天
下之事業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春秋之傳有三
而為經之旨一臧否不同襃貶殊致蓋九流分而微言
隠異端作而大義乖左氏以鬻拳兵諫為愛君文公納
[027-11a]
幣為用禮榖梁以衛輙拒父為尊祖不納子糾為内惡
公羊以祭仲廢君為行權妾母稱夫人為合正以兵諫
為愛君是人主可得而脅也以納幣為用禮是居喪可
得而婚也以拒父為尊祖是為子可得而叛也以不納
子糾為内惡是仇讎可得而容也以廢君為行權是神
器可得而闚也以妾母為夫人是嫡庶可得而齊也若
此之類傷教害義不可强通者也凡傳以通經為主
經以必當為理夫至當無二而三傳殊說庸得不棄其
[027-11b]
所滯擇善而從乎既不俱當則固容俱失若至言幽絶
擇善靡從庸得不並舍以求宗據理以通經乎雖我之
所是理未全當安可以得當之難而自絶於希通哉而
漢興以來瓌望碩儒各信所習是非紛錯準裁靡定故
有父子異同之論石渠分爭之說廢興由於好惡盛衰
繼之辯訥斯蓋非通方之至理誠君子之所歎息也左
氏豔而富其失也巫榖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
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則深
[027-12a]
於其道者也故君子之於春秋没身而已矣升平之末
歳次大梁先君北蕃回軫頓駕于吳乃帥門生故吏我
兄弟子姪研講六籍次及三傳左氏則有服杜之註公
羊則有何嚴之訓釋榖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
不經師匠辭理典據既無可觀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
傳文義違反斯害也已於是乃商略名例敷陳疑滯博
示諸儒同異之說昊天不弔太山其頹匍匐墓次死亡
無日日月逾邁跂及視息乃與二三學士及諸子弟各
[027-12b]
記所識并言其意業未及終嚴霜下墜從弟彫落二子
泯没天實喪予何痛如之今撰諸子之言各記其姓名
名曰春秋榖梁傳集解
  論語序
   何晏
叙曰漢中壘校尉劉向言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
記諸善言也太子太傅夏侯勝前將軍蕭望之丞相韋
賢及子𤣥成等傳之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
[027-13a]
句頗多於魯論琅邪王卿及膠東庸生昌邑中尉王吉
皆以教授故有魯論有齊論魯共王時嘗欲以孔子宅
為宫壞得古文論語齊論有問王知道多於魯論二篇
古論亦無此二篇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
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安昌侯張禹本
受魯論兼講齊說善者從之號曰張侯論為世所貴包
氏周氏章句出焉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為之訓解而世
不傳至順帝時南郡太守馬融亦為之訓說漢末大司
[027-13b]
農鄭𤣥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為之註近故司空陳羣
太常王肅博士周生烈皆為義說前世傳受師說雖有
異同不為訓解中間為之訓解至于今多矣所見不同
互有得失今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
易名曰論語集解光禄大夫關内侯臣孫邕光禄大夫
臣鄭沖散騎常侍中領軍安鄉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
顗尚書駙馬都尉關内侯臣何晏等上
  蘭亭詩序徐師川云蘇端明嘗言魯直雜文專法/蘭亭遯齋閑覽云余季父虚中云王右
[027-14a]
   軍蘭亭記其文甚麗但天朗氣清春言秋景/以此不入選余亦謂絲竹管絃語亦重復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歳在癸丑暮春之初㑹于㑹稽山隂之蘭亭
修禊事也韓詩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已於溱洧兩水上/執蘭招䰟祓除不祥韻語陽秋云上已於流
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謂之祓禊禊者潔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
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
觴曲水晉束晳傳武帝問三日曲水之義晳曰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汎酒逸詩云羽觴隨波
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叙幽
[027-14b]
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選謝叔源詩惠風滿繁/囿註謂春風施惠萬物
也/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
極視聴之娱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
懷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
舎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得
曽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遷感慨係之
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027-15a]
每觀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
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虚誕齊彭殤為妄作莊子齊/物論天
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夀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
昔悲夫故列叙時人録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陶淵明集序愚曰昭明此序齊梁習氣已見毫端/特其深知淵明差為可取至若貶駁
   閑情一賦東坡云此乃小兒/強作解事亦識趣之未超耳
   昭明太子
[027-15b]
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醜行不忮不求者明達之用心
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徳之至莫踰於
道親已之切無重於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處
百齡之内居一世之中倐忽比之白駒寄遇謂之逆旅
宜乎與大塊而盈虚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於憂
畏汲汲役於人間齊謳趙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結駟
連騎之榮侈袂執圭之貴樂既樂矣憂亦隨之何倚伏
之難量亦慶弔之相及智者賢人居之甚履薄氷愚夫
[027-16a]
貪士競之若洩尾閭玉之在山以見珍而終破蘭之生
谷雖無人而自芳故莊周垂釣於濠伯成躬耕於野或
貨海東之藥草或紡江南之落毛譬彼鴛雛豈競鳶鴟
之肉猶斯雜縣寧勞文仲之牲至于子常甯喜之倫蘇
秦衛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
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卒如其言豈不痛哉又楚子觀周
受折於孫滿霍侯驂乘禍起於負芒饕餮之徒其流甚
衆唐堯四海之主而有汾陽之心子晉天下之儲而有
[027-16b]
洛濵之志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而況於他人乎是
以至人達士因以晦迹或懷釐而謁帝或披褐而負薪
鼓楫清潭棄機漢曲情不在於衆事寄衆事以忘情者
也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
為迹者也其文章不羣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衆類
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
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
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
[027-17a]
志與道汙隆孰能如此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
其徳恨不同時故加搜校粗為區目白璧微瑕惟在閑
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諌何足揺其
筆端惜哉亡是可也幷粗㸃定其傳編之于録嘗謂有
能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貪夫可以
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禄可辭不必傍
游泰華逺求柱史此亦有助於風教也
 說
[027-17b]
  籍田說
   曹植
春耕于籍田郎中令侍寡人焉顧而謂之曰昔者神農
氏始嘗萬草教民種植今寡人之興此田將欲以擬乎
治國非徒娱耳目而已也夫營疇萬畝厥田上下經以
大陌帶以横阡此亦寡人之封疆也日殄没而歸館晨
未昕而即野此亦寡人之先下也菽雚特疇禾黍異田
此寡人之理政也及其息也涌庇重隂懐有虞撫素琴
[027-18a]
此亦寡人之所親賢也莱藜臭蔚棄之逺壃此亦寡人
之所逺佞也若年豊歳登果茂菜滋則臣僕小大咸取
驗焉又曰封人有能以輕鑿脩鉤去樹之蝎者樹得以
茂繁中舍人曰不識天下者亦有蝎者乎寡人告之曰
昔三苗共工鯀驩兠非堯之蝎與問曰諸侯之國亦有
蝎乎寡人告之曰齊之諸田晉之六卿魯之三桓非諸
侯之蝎與然三國無輕鑿脩鉤之任終於齊篡魯弱晉
國以分不亦痛乎曰不識為君子者亦有蝎乎寡人告
[027-18b]
之曰固有之也富而慢貴而驕殘仁賊義甘財恱色此
亦君子之蝎也天子勤耘以牧一國大夫勤耘以收世
禄君子勤耘以顯令徳夫農者始於種終於穫澤既時
矣苗既美矣棄而不耘則改為荒疇蓋豊年者期於必
收譬修道者亦期於没世
  髑髏說
   曹植
曹子遊乎陂塘之濱步乎蓁穢之藪蕭條濳虚經幽踐
[027-19a]
阻顧見髑髏塊然獨居於是伏軾而問之曰子將結纓
首劒殉國君乎將被堅執銳斃三軍乎將嬰兹固疾命
隕傾乎將夀終數極歸幽㝠乎叩遺骸而歎息哀白骨
之無靈慕莊周之適楚儻託夢以通情於是伻若有來
怳若有存影見容隠厲聲而言曰子何國之君子乎既
枉輿駕閔其枯朽不惜咳唾之音而慰以若言子則辯
於辭矣然未達幽冥之情死生之說也夫死之為言歸
也歸也者歸於道也道也者身以無形為主故能與化
[027-19b]
推移隂陽不能更四時不能虧是故洞於纎微之域通
於怳惚之庭望之不見其象聴之不聞其聲挹之不充
注之不盈吹之不凋嘘之不榮激之不流凝之不渟寥
落冥漠與道相拘偃然長寢樂莫是踰曹子曰余將請
之上帝求諸神靈使司命輟籍反子骸形於是髑髏長
呻廓然嘆曰甚矣何子之難語也太素氏不仁勞我以
形苦我以生今也幸變而之死是反吾真也何子之好
勞而我之好逸乎余將歸於太虚於是言卒絶響神光
[027-20a]
霧除顧將旋軫乃命僕夫拂以𤣥塵覆以縞巾爰將藏
彼路濱覆以丹土翳以緑榛夫存亡之異世乃宣尼之
所陳何神憑之虚對云死生之必均
 
 
 
 
 
[027-20b]
 
 
 
 
 
 
 
 文選補遺巻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