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456 養吾齋集-元-劉將孫 (master)


[030-1a]
欽定四庫全書
 養吾齋集卷三十      元 劉將孫 撰
  墓誌銘一
   宣武將軍汀州路逹嚕噶齊𤓰爾佳玉隴齊公墓誌銘
世祖聖徳神功文武皇帝既下江南暨嶺外海隅無不
服從迺詔分江南列城賜宗親厚藩屏福建則汀州為
今魯國大長公主濟寜王湯沐邑户六萬六縣悉屬焉
汀在閩南邊鄙一道控扼重地于時府朝遴選帷幄信
[030-1b]
臣長總管府事奏准玉隴齊公授宣武將軍汀州路總
管府逹嚕噶齊在郡六年卒於任噶海公繼之亦授宣
武將軍僅一年卒於任於是今逹納武徳三世矣汀環
山負阻民俗獷悍接江通廣姦宄出没建府之初兵革
相挻疆界陸梁巨猾傾煽郡宿重師無日不于征討是
急大宣武公嚴肅威重風馳雨沐枕戈裹甲蒐獮鎮撫
化賊為民小宣武公明果敏毅繼世忠勤以及武徳首
受省檄判府事既而襲龜傳印今又十年于兹豈弟謙
[030-2a]
厚事上誠待下信跋履兵間小心敬事遂能輯理凋弊
勞來逃亡使邑里城市日増月益漸復承平之觀凡來
遊者無不舉手慶幸咏嘆太平之澤知承流宣化之有
其人其效至此然其間艱勤險阻撫摩綏靖是家祖父
子孫之力逺矣此其功也論世而其徳也在於汀之人
心藏之山川猶不忘也武徳間謂其屬文學掾廬陵劉
將孫曰吾荷貴主寵恩三世三品而冢上之碑未立無
以表先世之遇以衣被其子若孫則盡其世系本末命
[030-2b]
為文且歸而刻之宣武公墓上將孫世有職于太史氏
又以文學備員于汀采之父老耳目備知其事公命之
執筆不敢辭謹按譜牒次第載之玉隴齊公之父曰阿勒楚
爾實事太祖皇帝得親近㑹今駙馬祖額勒齊諾延永
忠實可備心膂者選以畀之由是信任冠府僚為管諸
色户元帥賓愛之逾篤後雖諭指欲其歸留不遣玉隴
齊其第三子初為應昌路管領蒙古軍下江南日為拉
珠駙馬首領官分鎮守泉州等處宣授宣武將軍汀州
[030-3a]
路總管府逹嚕噶齊長子噶海繇位下管領諸色人匠
至元二十六年承襲宣授宣武將軍汀州路總管府逹
嚕噶齊今逹納亦長子也為位下蒙古必且齊至元二
十七年噶海公卒福建行省即檄為府判官三十年宣
授武徳將軍汀州路總管府逹嚕噶齊兼管内勸農事
其世事濟寜王府而晉膺天渥者如此若其氏族則出
伊埒哈雅古族氏今家於全寜府城阿勒楚爾夫人四氏凡
八子嗚呼是可以言蕃衍矣徳莫不以積而盛未有無
[030-3b]
初初微而中盛必其積厚而報豐夫奮羈旅驟貴幸揚
名於府廷顯命于天朝分茅錫爵金章紫綬専城絫代
且將世世永為藩輔其先徳之盛不言可知己而前芳
趾美惠澤及民曄曄著見者其積復如此天之報施其
又可量哉每嵗武徳稱觴太夫人前婉容順色子弟髙
下一門雍睦長嚴幼順各盡其歡心南北士大夫葢慕
之世之貴公往往各以其顯者傳於是世族類不復省
古之所謂盛者固在此予也既熟知汀民之所為感幸
[030-4a]
嘗得升公堂親覩家庭之盛又嘉武徳不忘其羣從謹
識名次者如此故詳著於碑使有考而係之以銘曰
積善之慶繇一人興既大且蕃子孫髙門譬之於木植
得其地枝條㕘天本根是芘維元帥公扈從忠勤輒從
近侍往驂府廷曰忠曰信倚毗以世賢子令孫繼繼承
緒惟兩宣武宅是閩邦璽書申命于前人光重珪疊組
父周子魯完其創殘歸美公府於粲金章三世一門不
于他人惟是後昆匪榮其家實章有徳賢賢善繼功在
[030-4b]
南國汀民安安江野閑閑是二十年孰知我艱乘傳來
歸家慶拜墓曽𤣥林立車馬塞路維祖之積以貽斯今
今兹種徳在汀民心於乎悠哉興未有艾穹碑植龜千
載之掲
   承務郎福州路福安縣縣尹張侯墓誌銘
予來光澤見耆舊相與言前令之賢者必曰今福安張
尹去思藹如也予問尹之得此於民也何若則曰尹故
自臺憲發身持巳謹閲事理熟待士如賓友拊民如子
[030-5a]
弟予於是心識之矣既數月聞福安有異傳前之稱道
之者相與問訊言輒顰慼太息又改嵗喪自福安來耊
倪山谷走弔者如迎新信其真有以得此於人之譽者
固非私好也其子以福安士陳禹圭所為壙誌謁銘又
見福安之譽如光澤焉其没也繪而祝之學宫嗚呼南
北之為令者夥矣有推不去者有問搖手者有健見稱
於官而民不與者有誕自以為能而下厭苦之者令未
易為也才可以擊斷斬伐而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
[030-5b]
力可以變化闔闢而不足以致去官一日之譽若張侯
之於二邑也去之乆而談如新死而事之者倍於生豈
非所謂盛徳至善民之所不能忘者哉予是以取以銘
之以勸世之為令而無能得民者承務郎福州路福安
縣尹張侯諱廷璉字文玉入國初以才舉為工部及北
京宣慰司奏差御史臺選為宣慰使至元二十四年授
進義副尉同管勾御史臺架閣庫凡三十年升校尉管
勾二十九年轉敦武校尉真州判官大徳戊戌改承事
[030-6a]
郎邵武路光澤縣尹乙巳調福安其佐真陽方兵後招
流亡闢蕪曠通河道増税課入福安修邑學建二橋皆
卓卓可稱禱旱立雨勸糶不擾而濟為貳也調劑上下
各使無畦町為長光澤得其佐無不適於分方初任光
澤也自中州入南閩由幕府親吏課慨然曰地無難易
經理在令民無愿悍安集在政可以言知本矣為人凝
重有度居家孝友無玷以其政譽觀之尤信生前丙午
卒以丁未六月戊申年六十二娶郭氏子三輝某位下
[030-6b]
提舉次昉昇女一張氏遼陽仕族銘曰
張起渤海家于遼陽節度其州奕世其昌留守是嗣男
有十四出仕者九尹邑者二侯為長裔材早承宣于部
于臺掌固乆淹迺佐古郡迺宰南邑改騰命訖士歎民
泣百年夢短二邑思長考終歸葬三子奉襄緋衣皇皇
留像閩學惟兹才賢式示來覺
   前進士真州揚子薄從事定宇趙君墓誌銘
至大庚戌七夕後一日予以部運卧延平驛中夢定宇
[030-7a]
談文語笑正洽怱怱出門去回首曰昔者之約慎母忘
覺而診斯言之亡從也固惘惘而疑越月歸順昌道中
得由益書椷題即有異泫然前夢之不偶書中歴𫐠舉
扶屬纊間意以不得予文為無以葬徵其日適夢之時
也嗚呼君之所以不朽者豈果在是耶念他時與君從
容二樂六香間評論傾極嘗相視不復言輒悠然身後
誰能著斯志者予雖嘿不敢當而心任之矣幽冥良友
一不概見以老而忍忘諸然何能發君之憬憬者而死
[030-7b]
生之留意若此微由益之請且彊而附以盡於斯文昆
弟之情矧由益之辭之勤之悲抑君平生一至之性獨往
之操人之所不能知事之無因見者予得而彷彿識之
不必其狀也君長身如鶴簡逺不脩飾望而有蕭條方
外之趣眉間英氣不顯為青白眼而塵中俗外昻昻有
不可混之色浮湛世故深自摧斂遇田父泥飲喜醉人
不相識與為嬰兒戲至論議不契或好惡異指雖不動
於容而怫然者固在於貴公不少讓故素不苟同也以
[030-8a]
是不疏於人而人亦不憚於親㗳然閉户靜坐遐思覺古
今有餘論義理多遺闕槩非紙上所得聞可人相過遮
飲不聼去而亦非其志也詩文問學特達自信流俗不
能屈評帖辨畫精悟𤣥察青紅塗抹不可眩以奪周旋
元方康成間志合各有在為常庵求銘廬陵特來謝吾
先君子須溪先生一見賞識如平生留踰月不忍去謝
疊山枋得幽憂隱約隃聞問不少置經徒館榖料理了
不計慮而亦不以為名予嘗評君儻與人家國事義能
[030-8b]
是非爭可否即抗觸取顛沛不悔遇知己感激上書請
同貶慨然優為之至特立獨行且使舉世非之有不顧
也而泯没如此予言之而信者誰耶是則可悲也已君
嘗為予言常庵没家無守寸田尺宅而世變適爾俛仰
真不自聊賴故交急誼以濟及今而粗給惟天念先人
之清貧至此故營諸庵為墓守慮至密補常庵所不及
為外此都不甚措意其於人事泊然者有以也君諱孟躋
字仲仁本宋藝祖秦王宫諸孫六世祖今蒧守建昌因
[030-9a]
家焉曽祖師嶠宣義郎知英徳府祖希登贈朝奉大夫
父與植集英殿修撰兵部侍郎妣徐氏封安人生前淳
祐甲辰登咸淳辛未第主真州揚子薄階從事郎在揚
子入淮南幕府應山李樞使庭芝厚期待之常庵没廬
陵跣奔歸葬事祖母贈夫人曲盡於意能使其九袠而
忘失鉅子之痛喪既畢事憤惋得喘疾卻掃不出者幾
二十年以此疾終其身謂逺葬不便我已病不能時至
他時子孫當益疏舉祖妣父母三喪於城近為庵曰常
[030-9b]
靜合之曰常清靜樹碑成緒游武夷訪道下西湖弔古
若粗盡於意有飾巾俟命之懐焉雅愛麻源山水多晉
宋間名人遺跡卜壽藏第三谷迺最深處為澹居庵且
請觀焉性博識敏警動中曲折人不得而欺晚好琴能
自斵不繇師而詣其妙因病得醫每恨庸術倒治其言
古法惟汗吐下三條而世不敢及時而用固有感也其
詩佳處吾先君子叙之它名公如疊山如季明通交推重
年六十七配周氏子由禮蚤世由升先七年卒季由益
[030-10a]
也君篤意教子由益為不負矣女適金華胡駒孫男七
宜髙後由禮宜乆宜永宜大宜中宜吉宜賢尚童穉孫
女一適聶公權以是年九月甲子奉治命葬澹居銘曰
貿貿雪霜芝籣之芳凄其寸心松栢同剛稽天之浸變
化蕩潏泫然清泉自抱白石悠悠何樂皇皇何求俯仰
事心我居我儔松楸定止亦定吾宇徘徊幽谷如是𨼆
處圖書寄興山水㑹心流俗自疏獨絃歌音以名父子
稱前進士全生全歸何憾何愧
[030-10b]
   聶方峯先生墓誌銘
大徳四年庚子正月二十有七日方峯聶先生卒于家
訃聞羣弟子奔赴斂某以病不克馳涕而先之含禭其
猶子壽老報先生病次第所為狀且曰有治命命子銘
既數日又書來道其孤留畊述先生之命自臘月永新
病則慨然平生志行無能知者他日銘必屬子敢奉以
請不待狀某執書三泣小子何足以銘吾先生哉雖然
有先賢之前比在况先生實命我其敢固辭葢吉文二
[030-11a]
聶先生四十年為章甫逢掖之宗大聶先生諱淳字吉
父學者稱心逺先生先生諱濟字明甫初名天聲則字
鳴甫學者稱方峯先生二先生自為師友各自有論著
門並列生徒心逺先生紆餘沈潜所著刻厲精詣經髓史
目銖分兩校先生于其間發以英氣汪洋貫穿深探四
書而折衷于本心經意每講辭竭理盡不為彼此異同
要于當而止不為沿襲亦不持為名髙及門之徒先事
先生而後見于心逺者繇博而約事心逺而見于先生
[030-11b]
者又精微廣大兼之金舂而玉應規春而矩秋交相應
而充然各有得嗚呼斯一時之盛也心逺先生僅再貢
江西漕先生又不達謂科目可必得人耶而二先生之
窮特若此先生先世善醫陰徳盛仲兄文甫俊甚先生
少精悟先府君欲俾世其業文甫蚤死始從心逺俱以
儒顯先生嘗為言乙丑心逺試禮部正旦先府君夢有
告者云君平生不妄取多隱施今一旦且相償先府君
呼先生疑伯氏為他人捷巳果然是二先生之興也有
[030-12a]
培之者乆矣先生屢考入貢輒為庸有司所敗得其遺
餘者無不貢嘗一舉四五士皆同案迺獨見遺皆媿歎
教人傾竭警悟欲剖心與之不妄許賞未明起讀經傳
味出辭外情文油然生于人心先君子須溪先生嘗留
虎溪齋中聞讀中庸大學或問喟然曰何其聲之動人
至此也聞者其有不發越者乎每見時流程文稱當時
者諸生羨慕喜之則歎曰是潢潦也巳而邁衰各枯澁
如先生言心逺為尊經録讀書日有程自天時人事經
[030-12b]
子史集解説詩詞所覽有評有論小楷精密充篋先生
於易于書於論語皆有集説為明辨録天文度數律歴
疆理臚分條列字如蟻窠蒐諸家短長紛綸跋涉必折
衷於一是而後已嗚呼二先生之學之文之教未知視昔
人何如而今人者媿之矣顧隱約淪屈至此彼釀虚聲
實舊貫婆娑以有榮名此識者所為不能不嗟恨于科
目也先生材足以達其志彊足以行其義遇糾錯徐理
不亂即蠭起旅距身獨當之惟所植立無瑕故不跲緩
[030-13a]
急然諾必不負必有以報危難不憚巳有名士辱于彊
宗喑不理先生植義白之府不問其人既巳怨兵後姦
猾胥動心逺幾落搆陷先生出之網羅遂使當路知所
尊禮先後任教諭吉水廬陵録正郡學校藝彬彬才俊
具起其餘事猶抉弊端鋤姦穴一不留後患晚受行省
命為永新學正閲十月病使先生蚤達必能為人物辨
可否為世事爭是非必能使可行者行當為者無不為
顧闇塞宛轉折旋蟻封猶使媮者駴而不肖者噂沓其
[030-13b]
後也則先生之志不愈可悲耶心逺先君子同事前崇
政殿説書歐陽先生㢲齋公先生繇心逺遊歐門尤以
詳宻見喜張迂叟居中每得試藝聳歎謂有本者如是
溪園周國史論議髙世獨心敬二先生館耐軒府公所
嵗晚如一日鄉校朔望講必得先生重其進趨䄡翼音
吐激越北方士大夫屬目竦聴先一年郡侯聴講驟嘆
曰吾每坐堂上欲睡今始眼明生嘉熙丁酉某月日曽
祖某祖某父某妣某氏先生事二親最孝能盡其讙心
[030-14a]
季初裕中貧推讓曲承母意其死周恤之備恩勤心病
幾十年左右扶持暮年尋家學少技脈能豫決死生病
即知不可為卒之日猶潔衣冠對客自言所以卻藥者
先生已矣此道亦絶娶鄒氏子男某某女幾婿某某孫
男女幾以某年月日葬某所某年十五得事先生一見
而竒之獨患其太過心逺先生復賞待之甚于今三十
年蚤陷世患慌兮舊聞之日落每見每媿心逺先君三
年卒今又哭先生焉負二先生之知矣先生既命之銘
[030-14b]
獨叙其受教以來所知彷彿以存先生之微言隱志而
心逺先生之大略亦存焉嗚呼末之談矣後來者或因
是以概見其人悲夫銘曰
世剽捍以為經兮孰委海而源河襲繭鎖謂之文兮孰
流根而散柯俛信屈而巧行兮孰奮激而磊砢彼揚揚
收其聲兮此寂寂其柰何吁嗟先生存者之長兮固何
必譽者之多耿文江其餘光兮鬱東山其不磨
   前太學進士復心崔公墓誌銘
[030-15a]
往嵗甲戌聚江右士大試于洪以十數萬計于是復心
以書擢第一先君子須溪先生聞之喜得人考官為温
陵邵宗斗留郡幕即索謄副讀之風簷薄暮再三過不
能巳侍側即見授曰前無此作也吾不意文字之妙至
此其題為多方中汝尚克敬止敬者義理之粹言而下
之爾田爾宅者頑民心腹之曲折故難為言嘗評斯義
極小人之隱微而君子之徳美其屬望復心何許未數
月而橋門士散又一期而崇化草生之矣每慨然科舉
[030-15b]
千五百年而後文字變化始造於極孰知盛之不復可
加者乃其運訖之候耶嗚呼今嵗五十年矣讀其文猶
怦然也古所謂言立者一言而止耳或且有其意已足
是雖時文進取抑書生不得與於論議予奪而一日之
長可傳誦至今有鉅公顯仕髙文大册所不能及是豈
不足以不朽也耶公崔氏諱君舉字宏甫家世習尚書
父簡齋老場屋稱經師少即才氣縱橫掃羣輩一空論
議卓犖月書季攷無與前諸大宗父行皆屈下之庚午
[030-16a]
大比郡擬試第一秋賦亦如之試南宫又幾如秋闈而
對策景景觸時忌遂不第然名聲隱然出一時奏名上
次舉混試魁江西叅觀化中塗而歸歸而浮湛笑傲不
知時世之易邁酒酣縱談顧四坐嬰兒之隨意諧適不
復計某某當何如或時抑首嘿嘿如不能言一語微中
能使他日猶絶倒孺兒嬉弄觝排指擿披抉若不遺而
無不依於義厚意藹然間見故知熟視揮手去是孰能
臆其所存哉筆墨精麗詩文倉卒沛然不蹈常襲故感
[030-16b]
慨宛轉烏烏縷縷理盡辭達皆有味其言也使客之至
於安成者無不知尊禮鋒雋鍔鍔不小挫邑校屢借重
分司亷車選教太和行集賢敦請長鳳山所至斯文宗
之塵埃糠粃猶足以陶鑄興盡輒去鳳山以簡齋憂去
不復有當世意提學使者雖再委鄉校及禾川又奉省
檄再强起鳳山意泊如也二親髙年徘徊膝下友愛婉
孌故舊急難曲意經紀無不盡於分平生於是非好惡
不能吐茹問以嬉笑出之所過大家子弟可稱稱之可
[030-17a]
進進之各因材而篤中誠愛之慕之不能忘山立張拱
神意浮眉宇間非其意合即貴游勢舊不少假借世難
多囏隙嫌屢搆回旋偪仄有不獲巳者矣非機變開闔
殆不自拔館糓東西不足以振貧浩然無所回屈晚更
多病病逾棘卧疾五年而没没而郡僚倡率弔祭之逢
掖士追思之不置葢一州之名士四方之人望頓絶於
此矣生淳祐辛丑六月二十五日没延祐丁原/缺五月二
日曽祖上達祖懐卿父子敬簡齋也娶劉氏先卒男二
[030-17b]
履長先十五年卒次積中女一適劉庭芳孫男師錫卜
九月甲申葬州南順安鄉東塘阡劉氏墓側遺文收拾
尚四十餘卷若所不起草者有之四方無不傳長弟應
林第甲戌皆所成教晚亦授蒼梧廣文掾予自甲戌相
與周旋忘年晼晚昨閩歸值已病不復見心愴然長問
安否積中書來謁銘授先君簡齋銘墓事契感念今昔
之故其不可傳者巳矣乃欲彷彿於抵掌談笑以存其
形容而感之深辭之陋意有餘而語不逮也嗚呼悲夫
[030-18a]
銘曰
科舉之行千五百年名公大儒豈非能言髙科膴仕陳
迹飛烟雄辭傑作曽不一傳或謂渾璞乃繄福全幾年
干將光欲燭天寳氣蕭條秋風暑寒千古之傷世何是
捐宛其色笑與時周旋居今言之孰不謂然
   梅所曽貢士墓誌銘
士無論達不達守詩書世業吾伊館糓以善其身安約
守素以居其鄉乃子孫斯文之福嵗不足而代有餘雖
[030-18b]
一時視髙門華屋封君鉅室低徊其間誠不可及然坐
閲盛衰興廢之變陸遷谷湮或遺跡不可復得而吾之
書固存猶足以遺後人而開來世則士之得於天者豈
不甚厚哉擇術莫良於此近四十年間世故尤捷忽諸
之悲往往一回首間而噫嘻及之予於誌梅所曽公之
墓不自知其感嘆之彌襟也梅所諱應龍字仁夫元祐
戊午與先君子同舉於鄉居廬陵南宣化鄉之朗溪其
先世安止安强兄弟及東坡周旋賦詠紹興經界家任
[030-19a]
宣化之役繇是祖訓謂有田不足恃惟教子孫詩書當
留意三傳而至梅所苦學自力受知鄉先生約山朱寺
丞渙領鄉書為儒族佳話景定甲子從里大家之壻干
殿巖者遂留范館幾十年髙冠從容視貴勢泊如也咸
淳甲戌以來家居教孫後殿巖開省江西亦不復見山
林優游者二十有三年而没年七十九視聴聰明易簀
戒其子勿事緇黄五子八孫皆儒業曽孫又十二俱志
學吾之所為嘆也者以此嗟乎往丙丁間先君子辟地
[030-19b]
永水上去梅所鄉十許里梅所時時過舊館因來訪叙
鹿鳴之舊衣冠髙雅言論純確至今如在予目當其時
崇閎峻宇重樓髙閣相望臨江古木五代時物園林鐘
鼓百年盛際辛勤植立始及此曽幾何時荒丘斷礎樹
傾路斷江山亦不復可識主人即漂搖改化不知所如
往人事反覆不足怪而梅所之所樹者視此何如哉後
丙申又二十有二年公之子逢辰以書請銘曰昔者不
得請於須溪先生也一恨伯兄逢子嘗具述欲請於契
[030-20a]
家也未及前而伯兄丙辰又卒二恨傷哉願附伯兄銘
之也予亦慨然安得辭生前戊寅某月日没元貞丙申
臘十有一曰曽祖朝字公佐迪功郎祖延信字邦孚父
發字恭叔母蕭氏娶於禮源周子逢子將仕郎逢午逢
辰逢原逢吉長次皆卒孫二曽孫二葬某所逢子没於
延祐丙辰十月一日年亦七十五男為明初子斯銘讀
者亦必為俯仰三嘆而梅所之盛徳一門之方昌吾儒
之可恃者具見於是矣銘曰
[030-20b]
翩翩兮朱門彼以其富兮我以吾文愔愔兮白屋昔年
種樹兮今亦喬木幾六十而如初兮後六十而如今惟
是父是子之不替其心兮於以裕其後人
   曽霖巖墓誌銘
嗚呼予讀曽君明孺所為其仲兄霖巖狀何其悲也人
亦孰不願守鄉曲墳墓弟兄妻子長亡恙為樂哉若馬
少游所云者世固不乏此人也稍負才器必不肯但碌
碌欲垂名當世理無不出鄉坐致以有聲華者而功名
[030-21a]
時命之可憾邂逅蹉跌非意所及者何不有而古今有
志之士終不以是少挫者則亦欲有以見於當年也悲
夫兹志也儻無追論而深悲者以傳之不朽則九亰之
不可作也其誰與歸嗚呼難得者才也不可遇者時也
不可及者年也而至痛者死也如其才如其時而年又
若可以有待而抱人世無涯之痛去之乆而哀如新思
夫人何不乘時㨗出以慰其意而斯才也卒憤抑而無
所展且重悼其不幸固所不能為者命也而亦何不淑
[030-21b]
至此然使盡快其所願不過榮華一瞬而止雖砥礪植
立方時平奉法令從事亦幾何其自見政未必能使人
哀窮悼屈感發慨嘆以歸之命者若此也宇宙以來才
賢志士所為傳之千載而如見其人如聞其志者往往
皆有所不試而不釋者也而豈功名富貴人哉賈生流
落於後元馮衍坎壈於建武得其時而無其機也李將
軍不過於沛豐河汾氏不及於貞觀有其才而無其時
也老泉客死於東都大愚寒疾於旅邸豈非遇其時有
[030-22a]
其機而不能為其命也嗚呼吾哀思反復以銘吾霖巖
豈特以塞其生死之悲而人才世道不相值而適為累
者固巫咸之所不能招而九辯之所不能平也然則霖
巖可謂之得其所矣亦可以靡憾也夫霖巖諱良儒字
作霖世家太和梅溪籍雖占太和而於廬陵接也故於
文山信公爲内兄弟文山魁天下不忘外氏之教誌外
祖墓叙兩家相依意辭指懇篤霖巖少即駿發七嵗文
山命賦省題詩有竒語讀書文山極為賞愛試鄉校拔
[030-22b]
出同輩皆期待之文山行督府與弟侍軍書聞幕議校
兵部架閣從督府循州督府潰信公入海復與弟間關
歸奉二親以老慨然有海上田横之志而親年家事係
之矣伯兄弱謹事之如子然弟屢以奉公致累力援出
之南北之交負固者相望官軍捕逐依聲援以是雖居
孔道猶樂土棟宇日新二十年間事多出意表家魁然
指名無可辟而内不以困累外不以跡疑震凌而安平
風雨而家室繄其才實使然中授永豐尹弟先入北洎
[030-23a]
中外恬熙鋭欲以事業自著偶夜坐舉伯夷傳附青雲
施後世語有感於小蘇公河華韓歐之云拊髀而起問
弟昔北行往來道塗狀旦即治裝趨燕山一時名公多
欲出其門下剡章密薦交上報聞正坐志偉不屑就才
髙不苟合自是有意留轂下觀竒四方居六年而疾不
起於京邸為大徳六年九月一日十一月訃聞臘二日
櫬返於鄉士大夫無不傷之鄉人咸哭之哀嗚呼倘天
假之年當必有磊磊軒耳目者是可以言命矣霖巖倜
[030-23b]
儻權竒而本之孝友忠厚故氣義稱於人威信著於效
往母病不知人已三日夜從兄跣禱瑤峰絶頂蘄減各
十齡與母已而母頓愈者凡二十年又嘗刲股自歎直
倉卒愛慕無可措出此以為非聖賢之教置不道喜交
遊慎終始乘興過從風致有竒趣嵗平糶遇旱禱輒應
父兄子弟以是每依依焉晚作見山堂旁為道院中祀
先世遺像乘雲公其間嘗語其子吾他日北歸且從化
人修士老焉此其景景者曽不得以少遂愈可悲也曽
[030-24a]
氏繇旴江徙又分為蘭溪有世本稱長者施田創寺里
佛像中帛書云曽祖昌權祖珏號義陽逸叟生二子四
女信國公母齊魏國夫人其仲也叔子榘鄉人稱梅溪
先生是為霖巖先府君妣郭氏娶以其姪持家教子禮
法肅然子三聞詩聞禮聞逺女二生前淳祐壬子中元
先一日既歸櫬之第四春十年正月八日巳酉葬大嶺
阡先葬作則以狀請銘詞情悽絶即是可以知霖巖之
能為兄也昔先君子須溪先生記君見山曰予以聞禮
[030-24b]
也才而婿之銘固不得而辭焉作則明孺也銘曰
天乎才難何累非才賢馳哲驟軸折輪摧嗟哉霖巖從
乘雲公時雖云異志將無同豪傑留名事業垂世六霜
客乆萬里歸瘞生懐從兄没黯相望魂兮歸只見山之
陽有崇大嶺先世吉卜既固既安於後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