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049 古今攷-宋-魏了翁 (master)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今攷卷二十七


  元 方囘 續


  叔孫通制禮儀


  七年冬長樂宫成諸侯羣臣朝十月


  漢紀所無吕東萊大事記用史記漢書叔孫通傳書今
題依二傳原文又髙帝擊漢王信白登之圍在此後去
年秋九月信降匈奴今年冬十月朝長安之後始往擊
[026-1b]
信然欲聫事書之故接連信與匈奴事書於前


  東萊按史記漢書叔孫通本傳漢七年長樂宫成諸侯
羣臣朝十月顔師古曰適㑹七年十月而長樂宫新成
也漢時尚以十月為正月故行朝嵗之禮史家追書十
月史記索隠曰小顔云史家追書十月檢諸書竝云十
月為歲首不言以十月為正月古今注云始朝十月也
師古祖之推終隋黄門郎父思魯以儒學顯故唐人謂
師古為小顔


[026-2a]
  儀先平明謁者治禮


  師古曰未平明前東萊曰少府之屬治禮於殿門外也
設朝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漢書作戍卒衛官設
所主兵張旗志傳曰趨


  東萊曰衛官衛尉所掌宫門衛屯兵所謂南軍也武帝
置八校尉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内外屯騎校尉掌騎
士步卒校尉掌上林苑門步兵虎賁校尉掌輕車然則
廷中所陳車騎步卒皆北軍也師古曰傳聲教入者皆
[026-2b]
令趨謂疾行為敬也


  殿下郎中俠陛數百人


  東萊曰郎中令所掌也師古曰俠其兩旁每陛皆數百
人也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
相以下陳東方西鄉 東萊曰此文武兩班分班之時
也至奉賀之時則北鄉矣


  大行設九賔臚句傳


  東萊曰大行即典客也史記據作書之時稱之耳韋昭
[026-3a]
曰大行掌賓客之禮九賓則周禮九儀也謂公侯伯子
男孤卿大夫士也後漢上陵儀大鴻臚設九賔隨立寢
殿前薛綜曰九賔謂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
吏匈奴侍子凡九等然則九賔者九等立班之儀也蘓
林曰上傳語告下為臚下告上為句也


  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


  按輿服志云殷周以輦載軍器至秦皇去輪而輿至尊
也漢書執職作職㦸當從史記葢左右侍衛之百官各
[026-3b]
執其物也所謂執職也索隠曰漢儀云帝輦動則左右
侍帷幄者稱警所謂傳警也


  引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次奉賀


  東萊曰上文功臣列侯以次陳西方丞相以下陳東方
不言諸侯王所立之方葢引班先卑後尊至大行設九
賓之時諸侯王始入也朝賀則先尊後卑也引諸侯以
下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葢六百石以下不預朝賀若今
通直郎以上始預朝㑹也


[026-4a]
  自諸侯王以上莫不震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


  蘓林曰常㑹須天子中起更衣然後置酒矣法酒謂以
禮飲也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
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輙引去竟朝置
酒無敢讙譁失禮者


  東萊曰後漢歲首大朝賀儀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座北
面太常贊曰皇帝為君興三公伏皇帝坐乃進璧二千
石以上上殿稱萬嵗舉觴御座前司空奉羮大司農奉
[026-4b]
飯奏食舉之樂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後漢先上壽次
賜酒與叔孫通儀不同戰國䇿曰御史在前執法在後
紫陽方氏曰史漢二傳所書朝禮不言皇帝所服何服
所冠何冠即後世所謂通天冠乎服則未聞所謂絳紗
袍又在漢後不言羣臣冠服即後世將相進賢冠三梁
二梁一梁蕭何劍履上殿之謂歟不言皇帝所坐何物
髙座歟重席歟飲食用何物祭有何爼豆古天子受朝
賀負斧扆而立漢天子必坐其曰侍坐殿上皆伏抑首
[026-5a]
皆席歟又不言羣臣拜跪之節後漢所謂皇帝興三公
伏亦不言羣臣拜唐虞君臣都俞吁咈舜拜禹拜臯陶
拜手稽首今全不書何歟容攷


  附廣禮儀攷


  朝字有虚實之辨


  紫陽方氏曰舜典羣后四朝注各㑹朝於方岳之下周
禮朝覲宗遇㑹同于王春秋來朝禮記一不朝再不朝皆
虚字也所謂朝見朝㑹朝謁之禮也周禮天官宰夫掌
[026-5b]
治朝之法注治朝在路門之外司士掌焉王入内朝皆
退注王入路門内朝朝者皆退小司宼掌外朝之政注
外朝在雉門之外天子有五門三朝五門者路門也應
門也臯門也雉門也庫門也三朝者内朝也治朝也外
朝也治朝與内朝而二皆稱内朝玉藻曰路寢聽政曰
退適小寢路寢大寢也正寢也此謂諸侯亦有三朝也
路寢即治朝也小寢即燕寢也今之州治大㕔正寢也
小㕔小寢也别府堂宅燕寢也與古㣲不同大小㕔聽
[026-6a]
政治事之所也古卿大夫亦有内朝外朝猶大㕔小㕔
也曰立朝曰造朝曰臨朝曰眎朝曰朝位曰朝廷皆實
字也地名也先辨此二字之虚實則可以論古今之朝
禮朝位矣


  天子外朝之位


  秋官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
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後面三
槐三公位焉州長衆庻在其後左嘉石平罷民焉右肺
[026-6b]
石逹窮民焉注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棘以象
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懐也懐來人於此欲與之謀羣吏
謂府史也州長鄉遂之官


  先鄭謂外朝在路門外


  鄭司農云王有五門一曰臯門二曰雉門三曰庫門四
曰應門五曰路門一曰畢門外朝在路門外内朝在路
門内


  後鄭謂外朝在庫門外


[026-7a]
  後鄭謂魯六宫三門有庫門雉門制二兼四無臯門應
門魯莊公之喪既𦵏而絰不入庫門言其除喪而反由
外來是庫門在雉門外也必矣如是王五門雉門為中
此是二鄭五門之序不同雉門設兩觀與今之宫門同閽人譏出
入者窮民葢不得入也郊特牲繹之於庫門内言逺當
於廟門廟門在庫門之内小宗伯職曰建國之神位右
社稷左宗廟然則外朝在庫門之外臯門之内歟疑辭
此謂外朝在庫門外與先鄭異


[026-7b]
  正義言外朝在庫門外庫誤為中


  正義注云閽人譏出入者窮民葢不得入也若外朝在
路門外中門内即雉外朝右肺石逹窮民中門既有閽
人譏則何得度中門入於路門乎明外朝在中門外必


  紫陽方氏曰後鄭以雉門為五門之中門則庫門為第
二門與先鄭異雉門有閽人之譏察則窮民不得入庫
門之内有宗廟社稷又豈可置外朝明外朝在庫門之
[026-8a]
外臯門之内而猶疑其辭正義謂外朝在中門外又誤
寫中字鶴山先生著曰中疑作庫是也


  後鄭謂漢司徒府大㑹殿亦外朝


  後鄭今司徒府有天子以下大㑹殿亦古之外朝


  紫陽方氏曰今天子正衙大朝㑹之地古外朝也宰相
退而坐中書省政事堂亦古之外朝也唐太宗嘗為尚
書令後三省中唐宰相不敢坐中間一位避人主也或
人主幸省中亦所以存其位也宋三省宰相亦不中坐
[026-8b]
循唐制也今太守大㕔小㕔抑古之諸侯外朝内朝凡
視事聽政之所即古之朝歟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 内朝或謂燕朝


  後鄭周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在路
門内或謂之燕朝


  小司宼三詢外朝 孤從羣臣後卿大夫在公後


  小司宼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
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其位王南向三公及州長百姓
[026-9a]
北面羣臣西面羣吏東面小司宼擯以序進而問焉注
羣臣卿大夫士也羣吏府史也其孤不見者孤從羣臣
卿大夫後卿當作鄉


  鶴山先生曰卿大夫在公後諸本皆作卿據疏當作鄉
字正義此三詢之朝即朝士所掌之位案朝士外朝云
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
男位焉羣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衆庻在其
後以此故知孤從羣臣之後知卿大夫在公後者以州
[026-9b]
長衆卿之屬在公後又鄉公一人鄉大夫亦在公後可
知也毎鄉大夫皆别命鄉之為六卿别也


  紫陽方氏曰又鄉卿之異一字之間不可不辨也


  天子治朝之位


  周禮天官宰夫之職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
大夫羣吏之位注治朝在路門之外司士掌焉夏官司
士掌正朝儀之位辨其貴賤之等王南鄉三公北面東
上孤東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士虎士在路
[026-10a]
門之右南面東上大僕大右大僕從者大音泰不加㸃只圏法
路門之左南面西上注此王日視朝事於路門外之位
王族故士故為士晩退留宿衛者未嘗仕雖同族不得
在王宫大右司右也大僕從者小臣祭僕御僕𨽻僕司
士擯注王出揖公卿大夫以下朝者孤卿特揖大夫以
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還揖門左揖門右注特揖一一
揖之旅衆也大夫爵同者衆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
門右皆北面東上王揖之乃就位大僕之屬皆在其位
[026-10b]
羣士位東面王西南鄉而揖之三揖者士有上中下王
揖之王揖之既逡廵既復位鄭司農云卿大夫士皆君
之所揖禮春秋傳三揖在下


  紫陽方氏曰治朝亦外朝也王日視朝之朝非彼九棘
三槐之外朝也故但有公孤卿大夫士諸僕小臣而無
公侯伯子男其猶近世每日視朝謂之常朝者歟大朝
㑹有其制不輕講常朝文官東班武官西班親王邸第
環衛南班閤門贊拜有數宰相樞密上殿奏事殿上無
[026-11a]
拜禮宰相參政立殿上東壁樞密以下立西壁宰相奏
事如除日以片紙讀奏上頷之或有問答訖退立東壁
樞府奏事退立亦然閤門引臣僚上殿或一員或二員
或臺諌奏事必皆兩疏左右史立螭頭人主幞頭紅袍
玉帯羣臣各服幞頭公裳靴帶此常朝也有四參有六
參别攷今周禮所謂治朝即每日常朝之謂書天子三
揖其臣而不書臣下拜禮此治朝外朝之朝非諸侯來
朝春朝秋覲之朝所以天子皮弁服如朝覲則天子羣
[026-11b]
臣皆用衮冕祭服陳祥道所云如此而後世失之亦謂
朝覲用弁服非也不書拜禮之節囘所不曉也古之揖
天子以待臣下韻書曰酌也遜也以手著胸曰揖葢雙
拱其手向胸之謂今禮士大夫相見叙致問客將喝揖
乃躬身長喏口出氣而手不著胸士人相遇於路曰拜
揖曰相揖長喏而已非古之揖也儀禮覲禮書拜有稽
首人臣於天子必有稽首之拜而周禮内外朝不書人
臣拜禮何也容攷


[026-12a]
  附揖字攷


  五質 一壹益悉反&KR1800億姞反 二十二昔益 嗌齸伊昔
 二十四職 億臆繶抑醷乙力切 二十六緝 揖

一入切亦作揖酌也遜也一曰手著胷曰揖


  紫陽方氏曰一乙益億揖五音同也而韻書四見五質
之内一壹乙&KR1800之異未曉


  王日視朝諸侯視朝冠衣 附天子諸侯三朝辨


  治朝王入内朝皆退注王入入路門也王入路門内朝
[026-12b]
朝者皆退反其官府治處也王之外朝則朝士掌焉玉
藻曰朝服以日視朝於内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
退適路寢聽政使人視大夫大夫退然後適小寢謂諸
侯王日視朝皮弁服其禮則同正義釋曰玉藻諸侯禮
云朝於内朝者謂路門外朝於内朝對臯門内庫門外
朝謂外朝通路寢庭朝為三朝故朝士職注周天子諸
侯皆三朝外朝一内朝二也諸侯視朝朝服則𤣥冠緇
布衣素裳緇帯素韠天子諸侯唯服别其視朝之禮
[026-13a]
則同


  紫陽方氏曰天子五門三朝諸侯三門三朝路門雉門
庫門如此則外朝在庫門之外尚何疑


  以此攷之庫門之外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公侯伯子男
之朝者於斯曰外朝路門之外治朝王每日聽政於斯
無諸侯可以言外朝亦可以言内朝路門之外曰内朝
者曰燕朝曰路寢公卿大夫士皆不得至聽宗族之政
於此明父子貴以齒此後有小寢乃卧内而有九室九
[026-13b]
嬪居焉其路門之外治朝有九室曰九卿朝焉者六卿
之上三公二孤亦稱為卿乎周禮有㣲不可曉處所以
攷之者亦名五門三門天子諸侯異而三朝不異則囘
疑諸侯外朝若亦在庫門之外其外無門矣當在庫門
之内左廟右社之間故曰間於兩社為公室輔亡國之
社社稷之間也近世五門之制乃混為一列羣制正衛
三門亦一列而中設㦸鼔樓樵樓但一門孔釋老之宫
皆三門一列又有欞星門亦三門一列今古制不同如
[026-14a]
此未知天子九廟其每一廟門制如何君門九重又何
謂耶陳祥道謂康成以王食大夫不言賔入聘禮以柩
造鄭不言喪入諸侯之朝在大門之外然大門外即經
涂耳非朝位也不若囘間於兩社之説為穏然間社乃
諸侯之卿治事處諸侯之外朝以朝其臣果何所耶終
是可疑


  附禮記九門之説


  禮記月令田獵至餧獸之藥母出九門注云天子九門
[026-14b]
者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臯門也城門也近郊
門也逺郊門也闗門也


  紫陽方氏曰楚詞君之門兮九重所指何君


  大僕掌燕朝之位不可攷


  大僕掌正王之服位王視朝則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
注前正位而退道王王既立退居路門左侍朝畢又王
視燕朝則正位掌擯相不㫝朝則辭於三公及孤卿陳
祥道曰王燕朝之位雖大僕掌之然其位之所辨不可
[026-15a]
以攷文王世子曰公族朝於内朝東面北上臣有貴者
以齒則王之燕朝亦宜然也


  紫陽方氏曰天子三朝路寢庭之燕朝曰内朝在路門
之内小寢之外以朝公族則同姓之親也母后王后之
族人亦或至於斯乎亦必有班


  靣朝後市 市朝一夫


  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注方各百步


  紫陽方氏曰井田百畆為一夫市用一夫百畆之地不
[026-15b]
為多朝用一夫百畆之地則太多此一説囘疑之鄭注
方各百步則囘恐市何太狹朝亦不為廣也尋取正義
攷之釋曰按司市市有三期總於一市之上若市總一
夫之地則為太狹葢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處與天子
三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有百步也囘思之市之空地謂
之㕓市曹也司次也介次也乃市官三人治事之所有
屋焉四尺八寸為步王制周尺八尺為步不可攷市官
三人所處為周八尺者有如此則恐太多天子三朝之
[026-16a]
堂今曰殿當有左右廂今曰東西廊其中空地曰庭立
班之地三槐九棘之三列曰三公曰公卿大夫曰公侯
伯子男及以次官所立亦周八尺者有未知實計幾百
丈後世有文石以定官班百官不多古諸侯來朝不勝
其多殆亦難細算博推也


  天子附依宁而立受朝 附論立坐拜


  曲禮曰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天子
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注諸侯春見曰朝
[026-16b]
受摯於朝受享于廟生氣文也秋見曰覲受享於廟殺
氣質也朝者位於内朝而序進覲者位於廟門外而序
入王南面立於依宁而受焉夏宗依春冬遇依秋齊侯
唁魯昭公於野井以遇禮相見取易略也覲禮今有朝
宗遇禮今亡矣 周禮大僕掌正王之服位注服王舉
動所當衣也位立處也正義王之起居無常或起居行
事之時多以立為正又注前正位而退道王王既立退
居路門左待朝畢


[026-17a]
  紫陽方氏曰古天子受朝皆立燕則坐坐必有席席
有重數之不同但不知聽政視事之時大臣奏事人主
亦立而聽之乎後世天子坐殿曰御榻臣僚奏事其奏
卷讀訖寘於御座之後榻上御牀坐榻自漢以來然歟
曲禮坐如尸立如齋所謂立如齋一句難觧齋者必坐
而云立如齋何也坐不中席側席而坐虚坐盡後食坐
盡前天子燕自當專席重席而坐羣臣侍坐必不皆立
臣下之家一席坐四人有五人焉則接席㓜者不敢專
[026-17b]
一席而中坐儀禮坐祭卒爵此燕禮食禮飲酒禮之坐
也四馬之車立乘一馬之安車坐乘車亦有立與坐之
分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注疏並不解坐字之義
注謂王公天子諸侯而不曰天子之師傅論道者周官
論道經邦屬三公康成但指天子諸侯囘未曉曾南豐
集辨經筵欲坐講非是後檢老子坐進此道跪也古之
坐在席上膝跪於前而坐於兩脚後跟之上故拜甚易
兩手據地其中首額至地謂之稽首他拜則否拜必盥
[026-18a]
手周禮朝不言拜燕不言坐何也


  設戸牖之間為斧依


  覲禮天子斧依於戸牖之間左右几天子負斧依爾雅
戸牖之間謂之扆其制如漢素屏風繡斧紋以示威絳
為質髙八尺賈公彦謂畫斧無柄設而不用之意禮書
圖斧刃相向黒與白為斧刃白背黒覲於廟及朝於寢
射於郊學有事明堂皆設之


  門屏之間謂之宁


[026-18b]
  爾雅曰門屏之間謂之宁春朝於朝王立當宁詩曰俟
我於著乎而著宁一也大夫以簾士以帷簾帷亦謂之


  紫陽方氏曰廟有戸牖朝有門屏當是互文古之為宫
室也皆有門有戸有牖則有屏有簾有帷惟斧扆則天
子之制也


  成王顧命之朝位


  相被冕服慿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畢公衛侯
[026-19a]
毛公注同召六卿太保畢毛稱公則三公先後六卿次
第冡宰第一召公領之司徒第二芮伯為之宗伯第三
彤伯為之司馬第四畢公領之司宼第五衛侯為之司
空第六毛公領之召芮彤畢衛毛皆國名入為天子公
云 云太保命仲桓南宫毛注冡宰攝政故命二臣桓
毛二臣名俾爰齊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
於南門之外注出路寢門外延入翼室恤宅宗注明堂
路寢延之使居憂云 云狄設黼扆綴衣牖間南嚮注狄下
[026-19b]
士扆屏風畵為虎文置戸牖間復設幄帳象平生所為
紫陽方氏曰讀顧命一篇知王受朝冕服而非視事之
弁服一也知王三公召公為太保畢公毛公為師傅下
兼六卿二也知王疾而朝諸侯則憑玉几不立三也知
諸侯入為王六卿芮伯彤伯衛侯三卿曰為之三公曰
領之其事四也知南門外為路寢門外五也知齊太公
之子齊侯吕伋為虎賁六也知翼室即路寢然嗣王居
憂先王未斂則所處不同其事七也知設黼扆象平
[026-20a]
生八也知綴衣二字為幄幙九也下文畢門注知路門
寢門畢門南門同是路門十也執三隅重矛在畢門之
内衛殯也十一事也牖向南門之外有四仍几注因也
華玉仍几為見羣臣覲諸侯之坐文貝仍几為旦夕聽
事之坐雕玉仍几為養國老饗羣臣之坐純漆仍几為
親屬私宴之坐在西夾室之南以此知受朝之後不常
立有坐之時則有几以憑聽事坐宴饗坐親屬私宴坐
或立或坐可攷也有西序有東序曰左右東西廊有西
[026-20b]
廂夾室則有東廂夾室又有東房西房又有賔階阼階
又有左塾右塾有大輅小輅有兩階戺又有東堂又有
西堂又有西埀東埀有側階王麻冕黼裳卿士邦君麻
冕蟻裳太保太史大宗皆麻冕彤裳王再拜興受同瑁
三宿三祭三咤受瑁為主受同以祭禮成於三王饗福
酒太保受同秉璋以酢以嚌凡太保拜一王皆答拜詳
書諸此以見周家治朝之位即路門外之治朝三朝之
一也受授顧命如此其不輕也劉歆周禮三朝不書拜
[026-21a]
禮囘竊疑之


  康王尸天子之位


  王出在應門之内注出畢門立應門内之中庭南面太
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
注二公為二伯各率其所掌諸侯随其方位皆北面皆
布乘黄朱注諸侯皆陳黄馬朱鬛以為庭實賔稱奉
圭兼幣曰一二臣衛敢執壤奠皆再拜稽首王義嗣徳
答拜注賔諸侯也注來朝而遇國喪遂因見新王敢執
[026-21b]
壤地所出而奠贄也諸侯拜送幣首至地盡禮也王以
義繼先人明徳答其拜受其幣太保暨芮伯咸進相揖
皆再拜稽首於是並進陳戒王遂誥諸侯


  附王雙溪康王之誥説


  王雙溪先生徽州婺源人名炎字晦叔書傳嘉定二年
守湖州教授項强刋行亦有建本遂誥諸侯因事而行
曰遂既受顧命諸侯就朝新王故遂誥報之


  王出在應門之内立于中庭召公為西伯畢公為東伯
[026-22a]
率西東方諸侯入左右立


  賔稱奉圭兼幣諸侯朝王謂之賔天子以賓禮待之也
於中一人少進奉圭舉也奠奠於庭也五等諸侯在庭
推其中一人最尊者為賔周禮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
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皮馬在庭今五等所獻言
奉圭兼幣該之其拜稽首盡臣禮也正王為天子之分
也康王為太子以義嗣其先王之徳答拜受其所獻正
君位也明其為諸侯主也太保暨芮伯咸進相揖冡宰
[026-22b]
太保司徒芮伯進而相揖俱前以致戒也


  今王敬之哉張皇六師戒康王以保邦乃及於張皇之
師何也王受顧命陳四輅於庭獨去革輅示去兵不用
然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昔者成王嗣位之初
二監不靜淮夷從之社稷幾有大變周公伐管蔡滅淮
夷成王伐東夷伐奄而天下始定此兵不可去之明驗
也國有大故將逆制天下之變於未形兵威不可不振


[026-23a]
  王若曰庻邦侯甸男衛惟予一人釗報誥云 云王釋冕
反喪服凡喪服嗣子為父臣為君諸侯為天子皆斬衰
昔者髙宗諒闇三年不言子張疑而問焉夫子曰何必
髙宗古之人皆然今王喪在殯嗣君出見諸侯受其圭
幣作誥報之然後返而喪服説者疑三年不言之制於
是始廢東坡蘓氏遂以為康王君臣之失禮是殆不深
察也夫召公畢公雖不及周公之聖然一代之大賢四
朝之老臣閱天下之義理多矣不應納其君於過失也
[026-23b]
夫君臣之義天下之公也父子之恩一人之私也成王
以㓜冲嗣位周公攝政未歸管蔡謀亂幾危社稷召公
畢公懲往日之變欲消危亂於未形成王初崩用二干
戈百虎賁迎嗣子作冊以宣遺命陳几席車輅寳器王
受命於柩前邦君在位者悉見之既受遺命出見諸侯
受其圭幣以定君臣之分羣臣進戒首有張皇六師之
言足以濳消天下不軌之心王又親出報誥以聳諸侯之
聽諸侯聞之知康王與㓜冲者異矣然則天下安危之
[026-24a]
機正在此日康王之立喪禮節文始備夫子具書以為
萬世之訓而謂康王君臣失禮不亦過乎


  紫陽方氏曰雙溪解張皇六師最妙康王初立便請用
兵戒成王初立時管蔡之亂也康王答誥亦言有熊羆
之士有兵&KR0879也正統相承而不明豈不生奸人之心召
畢二公為顧命之禮為見諸侯報誥之禮雖三年不言
或自此廢然所係甚大後世人主立必有大赦詔文否
則豈無秦二世趙髙之事哉雙溪之四世相臣字濟川
[026-24b]
見示書傅建本此所解張皇六師及報誥諸侯見新君
而去使其拘於故事諸侯不得一見新君豈不别有利
害生於意表囘故特書諸此


  紫陽方氏曰畢門外應門内即路門外之治朝二伯率
東西方諸侯皆北面與周禮治朝之位不同假如新王
即位又是一禮然羣臣皆拜手稽首王一答拜周禮三
朝咸無所謂拜何也


  王拜受賢能之書 王拜受吉夣


[026-25a]
  周禮地官卿大夫三年大比鄉老及卿大夫羣吏獻賢
能之書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注王拜受之重得
賢者春官占夣季冬聘王夣獻吉夣于王王拜而受之
注問王夣因獻群臣之吉夣


  紫陽方氏曰羣臣獻賢能之書不書臣拜獨書王拜豈
三朝之拜與凡人臣之拜皆不書歟吉夣之獻亦不書
臣拜書王拜受之問王夣已非矣獻羣臣之吉夣不亦
䙝乎得無粉飾乎囘頗疑也


[026-25b]
  太祝辨九拜作&KR0596


  春官太祝掌辨九&KR0596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
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竒拜八曰褒拜九曰
肅拜以享右祭祀


  紫陽方氏曰太祝辨九拜以享右祭祀康成注享獻也
謂朝獻饋獻也右讀曰侑勸尸食而拜囘疑之拜也者
君臣上下於朝覲會同宗遇㫝朝賜燕之際所行禮也
今九拜但言享右祭祀何也思乆之葢太祝辨王之九
[026-26a]
拜所施宗廟為重祭祀享右拜禮為重吉拜凶拜右王
者行期之䘮與三年之䘮一拜再拜祭祀獻尸禮神之
節所以專言享右祭祀言王而未及臣下也


  一曰稽首注稽首拜頭至地也拜稽首始見舜典禹拜
稽首讓于稷契暨臯陶垂拜稽首益拜稽首伯拜稽首
皆讓而以此拜舜也禹拜昌言曰俞者再皆一拜也歟
臯陶拜首稽首颺言於帝歌之後即首至地也而帝拜
曰俞一拜也歟太甲成王拜手稽首注君而稽首於臣
[026-26b]
謝前過也伊尹拜首稽首注拜手首至手召誥召公營
洛取幣錫周公拜手稽首誥終又拜手稽首注拜手首
至手稽首手至地洛誥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
還政也王拜稽首受矣又曰拜手稽首誨言敬禮周公
極其至也周公又拜手稽首曰孺子來相宅又曰明禋
拜手稽首休享陳祥道曰太甲稽首於伊尹成王稽首
於周公儀禮公勞賔賔再拜稽首勞介介再拜稽首尊
徳也尊王人也祝人正義相禮諸侯於天子臣於君稽
[026-27a]
首禮之正然諸侯相見大夫之臣及凡自敵者皆當從
頓首之拜也君拜臣下當從空手拜其有敬事亦稽首
引偽太誓曰周公曰都懋哉予聞古先哲王之格言太
子發拜手稽首亦引洛誥周公成王事孔頴逹謂兩相
尊敬故皆稽首而鶴山魏先生記之曰君之於臣亦有
稽首此也如哀公十七年公㑹齊侯盟於蒙孟武伯相
齊侯稽首公則拜齊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無所稽
首此諸侯於諸侯不稽首者也公如晉孟獻子相公稽
[026-27b]
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懼矣孟獻子曰
敝邑介在東表密邇仇讐於君是望敢不稽首此諸侯
於盟主亦稽首者也郊特牲曰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
家臣以避君也此可見天子之臣諸侯之臣皆稽首大
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崇家臣而不使之稽首君無二上
也如此則天子之國三公六卿有國土亦不容其在京
師稽首乎尊一人也九拜之稽首謂王祭祀宗廟之盛
禮子孫拜父祖若郊社拜天地皆非萬乗之尊何不稽
[026-28a]
首也况成王嘗以禮周公乎今道士羽流無狀相逢合
掌輙曰稽首無禮之至者也稽音啟釋音冩作□


  附書稽首據掌


  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注云致首於地據掌以左
手覆按右手也正義稽首者頭至地據掌者據按也謂
郤左手而覆右手按於上也


  紫陽方氏曰此即合掌於地左手加右手之上今人罕用
拜手者雙手據地矣頭加於手矣兩手又開而頭在
[026-28b]
中至地即拜手稽首也頓首者頭叩地不用手乎空首
者則雙手據地或左手覆右手背乎而頭在乎


  二曰頓首注頓首拜頭叩地也春秋穆嬴抱太子頓首
於趙宣子魯季平子頓首於叔孫鶴山先生記曰臣於
君稽首敵以下頓首


  三曰空手注空手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囘謂拜手稽
首頭先至手後乃至地也


  四曰振動動如字李音董杜徒㺯反注杜子春云曰振
[026-29a]
讀為振鐸之振動讀為哀慟之動鄭大夫云今倭人拜
以兩手為重振董以兩手相擊也鶴山先生曰動讀為
董書亦或為擊如鄭大夫之説葢古之遺法囘謂天下
書不可不多讀細讀振董之拜似乎難曉因鶴山乃知
今日本國人有此古拜之遺法康成謂震動戰栗變
動之拜書曰王動變色别是一義兩存之


  五曰吉拜注吉拜拜而後稽顙謂齊衰不杖以下者言
吉者此殷之凶拜周以其拜與頓首相近故謂之吉拜
[026-29b]
云囘攷之正義謂雜記云父在為妻不杖不稽顙父卒
乃稽顙此謂適子尊父而言其為妻服有二或杖齊衰
期或否也齊衰不杖朞服也齊衰杖則為母三年皆凶
拜矣古王為后服


  六曰凶拜注凶拜稽顙而後拜謂三年服者正義引雜
記云三年之喪即以喪拜非三年喪以其吉拜又檀弓
云稽顙而後拜傾乎其至孔子云三年之喪吾從其至
囘謂此子為父斬衰為母齊衰凡三年之䘮者也古無
[026-30a]
父在而子主者惟舜與漢髙有父然瞽瞍之死不可攷
要之子為父斬衰三年如書之髙宗諒闇知近世孝廟
之於髙廟乃稽顙而後拜之服也然先稽顙而後拜今
人似未之講雙跪其膝先以額叩地而後以手據地凶
拜也謂之拜而後稽顙易説也為之稽顙而後拜難説
也得非古之吉拜齊衰不杖以下先以兩手據地而後
額至地也其凶拜凡三年之喪先以額至地而後兩手
據地其勢頗難先儒謂人主惟有三年之喪恐為后為
[026-30b]
太子亦當有期服也荀卿曰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
地曰稽顙晉獻公之䘮重耳稽顙而不拜謂未為後也
七曰竒拜注竒讀為竒偶之竒謂先跪一膝今雅拜是
也或云竒讀為倚倚拜謂持節持㦸拜身倚之以拜
鄭大夫云竒拜謂一拜也康成又云一拜答臣下拜囘
攷此有三義雅拜先屈一膝一也持節持㦸倚以拜二
也以漢人所見解也一拜答臣下則禹拜昌言帝拜
曰俞王義嗣徳答拜皆一拜歟儀禮鄉飲鄉射聘禮
[026-31a]
士相見禮凡禮之輕者皆一拜


  八曰褒拜鄭大夫云褒讀為報報拜再拜是也鄭司農
云襃拜今時持節拜也以囘詳之再拜是也顧命王再
拜與康王之誥兩書再拜稽首人主人臣皆有再拜之
禮人主一拜以答臣下再拜者如拜受賢能之書拜受
吉夢之獻則然歟一拜者王拜二王之後答拜也此一
拜歟後拜二王後之夫人古婦人之拜吉事惟肅拜凶
事乃手拜為夫與長子之䘮乃稽顙其拜有三今南婦
[026-31b]
人略屈膝縮身而已頗有深淺之異其禮歟北婦人拱
手逡伏若將坐於地者其禮歟


  九曰肅拜鄭司農云但俯下手今撎是也介者不拜故
曰為事故敢肅使者正義按儀禮鄉飲酒賔客入門有
撎入門之法推手曰揖引手曰撎成十六年晋楚戰於
鄢陵楚子使工尹襄問郤至以弓郤至見客免胄承
命又云不敢拜命注云介者不拜又曰君命之辱為事
故敢肅使者三肅使者而退是軍中有肅拜法成二
[026-32a]
年鞌音安之戰獲齊侯晋郤至投㦸逡廵再拜稽首軍中
得拜者公羊之義將軍不介胄故得有拜法囘曰不然
郤至葢投㦸之後又免胄釋甲而講臣拜君之禮也漢
周亞夫曰介胄之士不拜豈亞夫亦嘗讀禮書歟宰夫
所掌治朝之法王三揖公卿大夫士特揖旅揖衆揖皆
所謂肅拜也天揖同姓土揖庻姓時揖異姓此三揖出
於周禮皆肅拜也君於臣有一拜有再拜有稽首而周
禮路寢之朝治朝之朝外朝之朝凡三朝皆不書臣下之
[026-32b]
拜君其節若干何也少儀曰婦人吉事雖君得肅拜為
䘮主則不手拜注肅拜拜低頭囘謂今之婦人略低頭
曲身只道萬福似古婦人肅拜屈膝曲腰而裙袴拖地
即古婚禮婦拜投地者歟此一拜也凶事則手拜少儀
注手拜手至地囘謂如此則雙手至地而不叩頭此二
拜也為夫及長子之喪則稽顙故曰為䘮主則不手拜
葢謂婦人於父母不為䘮主有男兄弟為䘮故雖父母
不稽顙夫死長子死為妻為母乃䘮主故稽顙也此婦
[026-33a]
人之三拜也亦不專肅拜也今日簡帖曰頓首百拜非
也古無百拜之禮賔主百拜酒三行非一時也曰頓首
肅拜非也既頓首叩頭於地矣即不可曰肅拜若只肅
拜稍俯其手則不頓首矣曰頓首再拜庻幾乎


  又附書婦人稽顙


  鶴山先生曰肅拜即撎鄉飲作厭 偶問䘮服小記婦
人為夫與長子稽顙其餘即否此謂為䘮主也父母不
稽顙兄弟為䘮主也一家一人承重所以辨嫡庻也


[026-33b]
  明堂位周公諸侯之位


  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鄭注周公攝王位以明
堂之禮儀朝諸侯也不於宗廟避主也天子負斧依南
鄉而立注天子周公也負之言背也斧依為斧文屏風
於户牖之間周公於前立焉


  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立


  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靣北上


  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


[026-34a]
  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


  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


  九夷之國東門之外西面北上


  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


  六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


  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面東上


  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


  四塞世告至


[026-34b]
  紫陽方氏曰此不可信明堂位之末有曰魯王禮也天
下傳之乆矣君臣未嘗相弑也禮樂刑法政俗未嘗相
變也康成注之曰此葢盛周公之徳耳春秋時魯三君
弑又士之有誄由莊公始婦人髽而弔始於臺駘云未
嘗相弑未嘗相變亦近誣矣臣弑君而曰相弑不足信
相變二字亦不知我變彼彼變我乎囘以此言推之終
篇皆不信也天子負斧依康成注曰天子周公也不可
周公攝王位而直曰天子周公也可乎周公位冡宰耳
[026-35a]
攝王位三字已非謂周公冕十有二旒被衮負斧代為
天子無是也三公中階之前如此則有阼階西階中階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近乎今殿陛之前明堂有三階固
不可知三公之下有三孤有六卿有大夫士皆不言其
位之所在何也諸侯有二王之後曰公國者不見又何
也侯伯子男四班易説九夷八蠻五戎六狄皆在門外
五狄之國在北門之外南面東上則戸牖之後也斧依
之背也曰朝諸侯而背於一方可乎九采之國在應門
[026-35b]
之外天子五門四曰應門明堂自有東西南北門矣所
謂應門在畢門之次者不知明堂在南門之外乎又皆
有畢雉庫臯之門乎明堂豈不設置於路門即畢門應門
之間與治朝相似乎是皆不可攷也漢儒禮記類多不
可信者王制孝文時博士所作是時今文古文尚書皆
未出二典三謨與夫周官顧命康王之誥禮樂官名漢
儒皆未之見雖康成注禮亦不見古文尚書也此但明
堂朝諸侯之説孝經曰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
[026-36a]
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其實周公首為嚴父配帝之
制則明堂者異乎郊丘之壇祭而以屋祭也後世三年
一郊或三年一明堂始於周公祭祀郊明堂之分别攷
在他卷夏世室商重屋周明堂陳祥道禮書有圖有説
甚詳所引書及人畧記於後


  周禮考工記 禮記月令 明堂位 樂記 玉藻
詩我將 左傳 孟子 家語 孝經 孝經緯
荀子 大戴禮 小戴説 吕氏春秋 月令説
[026-36b]
白虎通 唐月令 韓嬰説 蔡邕明堂章句


  淳于登異義 表准正論 史記封禪書 隋無明
堂 唐髙太無明堂 武后兩為明堂 豆盧寛説
 劉伯莊説 孔頴逹説 魏徴説 顔師古説


  唐髙宗明堂 𤣥宗康𧦬毁明堂 鄭康成注 宋
以後諸儒議論人主制度别書


  朝覲㑹同宗遇 㑹為壇國外 司几筵黼依玉
几 五等圭璧采就 九獻七獻五獻 六服貢
[026-37a]
六物


  周禮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
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㑹殷見曰同注此六禮者以諸
侯見王為文六服之内四方以時分來或朝春或宗夏
或覲秋或遇冬名殊禮異更迭而徧朝猶朝也欲其來
之早宗尊也欲其宗王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遇
偶也欲其若不期而俱至時見者言無常期諸侯有不
順服者王將有征討之事則既朝覲王為壇於國外合
[026-37b]
諸侯而命事焉春秋有事而㑹不叶而盟也殷猶衆也
十二嵗王如不廵守則六服盡朝禮畢王亦為壇合諸
侯以命政焉所命之政如王廵守殷見四方四時分來
終歲則徧


  司几筵凡大朝覲王位設黼依依前南嚮設莞筵粉純
加繅席畫純加茨席黼純左右玉几注左右有几優至尊


  六瑞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繅皆三采三就子
[026-38a]
執榖璧男執蒲璧繅皆二采再就以朝覲宗遇㑹同於


  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
宗以陳天下之謨冬遇以恊諸侯之慮時㑹以發四方
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上公之禮執桓圭九寸九
牢至賔之間九十步三享九獻九舉五積三問三勞侯
伯皆七子男皆五凡三等不備書 邦畿方千里其外
方五百里謂之侯服嵗壹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百
[026-38b]
里甸服二嵗一見其貢嬪物男服三嵗器物采服四歲
服物衛服五嵗材物要服六嵗貨物九州之外謂之畨
國世一見各以其所貴寳為摯






  古今攷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