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45 春秋分記-宋-程公說 (master)


[03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分記卷三十三   宋 程公説 撰
  書十五
疆理書第九
    山
     四嶽昭四年/下同
東嶽泰山
 襲慶府奉符縣西北
[033-1b]
南嶽衡山
 潭州衡山縣㳂湘千里九向九背
西嶽華山
 在舜為西嶽周禮為中嶽蓋周宅洛邑與冀不同大
 華今在華州華隂縣巨靈擘之以通河流少華在華
 州鄭縣其山聯屬東北至冀東南至豫西南至梁西
 北至雍四州之境在焉春秋分秦晉界
北嶽恒山
[033-2a]
 中山府曲陽縣西北連闕/真定府慶源府媯州蔚州
 界
三塗
 西京伊陽縣有三塗山或謂伊闕大谷轘轅是三道
 非也
陽城
 西京登封縣東北有陽城山洧水所出
大室
[033-2b]
 地理志云武帝置嵩髙縣以奉大室號為中嶽有少
 室在大室之西今登封縣地
郟鄏宣三/年
 成王定鼎于郟鄏在洛陽西郟鄏二山相屬
大行襄二十/三年
 地理志云東大行在河内山陽縣西北大行在河内
 野王縣西北魏郡鄴縣北按北山起於孟州濟源縣
 界一名皇母山一名女媧山述征記曰大山首始於
[033-3a]
 河内北至幽州凡八陘第一軹關陘在濟源第二大
 行陘長四十里第三白陘今在懷州河内縣餘五陘
 在鄴中山幽州界山陽今澤州野王今懷州禹貢曰
 大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北條地脉於此始畢壯
 哉
萊柞昭七/年
 魯地今萊蕪縣
具  敖桓六/年
[033-3b]
 二山皆魯地在平隂
敖  鄗宣十/二年
 二山皆鄭地鄭州滎陽縣西北有敖山孟州河隂縣
 有鄗山鄗在敖山東南
僖三十/三年
 西京永寜縣西北有三崤山一名嶔崟山崤有二陵
 自東崤至西崤三十五里東崤長坂數里車不得方
 軌西崤石陂十二里其地今又屬陜州漢之澠池界
[033-4a]
方城僖四/年
 崗阜自唐州比陽縣相比連接西至方城縣又至西
 汝州葉縣南故號方城楚國方城以為城蓋北門之
 險
文十/三年
 襲慶府鄒縣此山東西二十里髙秀獨出
首山宣二/年
 河中府河東縣東南
[033-4b]
靡笄成二年/下同
 齊州長清縣有此
華不注
 齊州厯城縣有此
梁山成五/年
 爾雅曰梁晉望也公羊曰河上之山也今在同州韓
 城縣西是為大梁山及有小梁山亦在邑界禹貢梁
 山韓奕篇奕奕梁山即此
[033-5a]
衡山襄三/年
 湖州南
巫山襄十八/年下同
 東平府東北
梅山
 鄭州密縣東北
魚齒
 汝州襄城縣
[033-5b]
荆山昭四年/下同
 襄陽南漳縣東北有此山
中南
 地理志云在扶風武功縣東太一山也今在京兆鳳
 翔之間自歧山郿縣南連延東至京兆長安縣西武
 功縣南周之名山關中記曰在天中居都南一名中
 南一名地胏

[033-6a]
 地理志云在扶風羙陽縣西北今在鳯翔府岐
 山縣東北河圖括地象曰歧山在崑崙東南為
 地乳周之興也鸑鷟鳴人謂之鳯凰堆水經注
 其峯高峻逈出諸山亦名天柱歧水出焉合漆
 入渭
塗山
 壽春府
羽山昭七/年
[033-6b]
 海州懷仁縣
北山昭二十/二年
 王田北山杜預注北邙也在西京洛陽縣登之
 見孟津
小别大别定四/年
 禹貢曰導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又曰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
 至于大别南入于江禹治山通水南條荆山首
[033-7a]
 起嶓冢至于荆山又為内方大别二山内方今
 復州之竟陵大别今漢陽之漢川也南條其尾
 至此而極亦壯偉矣孔安國釋南入于江謂觸
 山廻南入江葢漢水至大别山為大别所擊故
 回波以南入于江非本性欲南也左傳吳師伐
 郢楚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别京相璠
 春秋土地名曰大别漢東山名也在安豐縣南
 顔師古曰大别在廬江安豐杜預釋地曰二别
[033-7b]
 在江夏界近漢之名無縁乃在安豐也案地說
 言漢水東行觸大别之陂南與江合則與尚書
 杜預之說同葢小别在今徳安府大别在今漢
 川縣楚自郢濟漢又自小别至大别地形順便
 今大别山之北漢口即漢水入江處且安豐至
 江夏一千五百里相距甚逺又淮水之南非江
 漢合流之地京相璠顔師古安豐大别之說斯
 不足證
[033-8a]
定十/年
 襲慶府奉符縣有龜山魯頌謂龜蒙蓋二山也
哀十/七年
 地理志云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今在沂州費縣
 西新泰縣南分二邑界山髙四十里長四十六里齊
 魯㑹盟即蒙山之隂魯地也
㑹稽哀元/年
 紹興府㑹稽縣南有此山
[033-8b]
菟和哀四/年
 商州上雒縣
沙鹿僖十/四年
 北京大名府有五鹿墟即沙鹿也郡國志曰五鹿故
 沙鹿有沙亭
    山闕名六
  阜山文十/六年  萊山昭五年下/同楚地坻箕之山楚/地
  岡山十一/年  坻山十二年/晉地 桑山十六年/鄭地
[033-9a]
    山釋異
     萊山有三
昭五年楚子次萊山楚地
七年與之萊柞魯地
萊國有萊山今登州黄縣
     敖山有二
桓六年魯之敖山在平隂
宣十二年鄭之敖山在滎陽
[033-9b]
     衡山有二
昭四年南嶽衡山在潭州
襄三年衡山在湖州烏程
     坻山有二
昭五年坻箕之山楚地
昭十二年坻山晉地
     塗山有二
昭四年三塗在西京
[033-10a]
禹㑹諸侯于塗山在夀春
    水
昭三/年
 廣雅曰江貢也地理志云出蜀郡湔氐道西徼外岷
 山東南至江都入海過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山
 海經曰岷山東北崍山又東至崌山江水出焉東注
 大江郭璞曰中江出崍謂今簡州江也北江出崌此
 皆岷山旁之小江今按江出松州嘉城縣甘松嶺亦
[033-10b]
 曰松桑嶺其地北連析支其水一名汶水流出岷山
 始大自此遂東南流而悉州沱水東來與江㑹故曰
 東别為沱東南經成都南經嘉定府沫水入焉至瀘
 州涪水從西北來東南至重慶府則有嘉陵江巴江
 入又東經涪州黔江入忠萬夔州有巫水入歸峽有
 清江又東至枝江有沮水入石首涌水入又東過岳
 州有澧水從西入洞庭水亦自南入又有浣水湘水
 從西南來入江共而東至鄂州漢水入焉始經九江
[033-11a]
 至鎮江府有丹陽水從南來入又東經揚州有邗溝
 水出焉又東經江隂許浦始入于海
僖四/年
 春秋説題辭曰河之為言荷也荷精分布懷隂引度
 也釋水云河出崑崙自禹本紀山海經水經皆云然
 張騫使西域窮河源謂河有兩源一出于闐一出葱
 嶺同入蒲昌海一名鹽澤按于闐國南河耨逹山或
 云即崑崙也河源出焉一名首枝河北流七百里入
[033-11b]
 戍水一名計首河北與葱嶺河合同入鹽澤葱嶺在
 踈勒國西北東入鹽澤去沙州西三百里潛行地下
 為中國河然既曰濳流頗同臆説非實見鹽澤與河
 通也至唐吐蕃為大國居積石西南唐聘使始見黄
 河在吐蕃中西南數千里向東北流與積石河相連
 吐蕃人言崑崙山在其國内長慶中劉元鼎為盟㑹
 河之上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狹其南三百里三山
 中髙而四下曰紫山古所謂崑崙也虜人謂悶摩黎
[033-12a]
 山直距長安五千里河源其間澄流緩下稍合衆流
 則赤它水并注則濁度其源直莫賀延磧尾蓋劒南
 之西爾禹導河自積石北行至豐州又東至忻州乃
 南三曲三千餘里至河中府龍門直南至華州鄭縣
 衝激華山折而東廻故其地曰潼關亦曰衝關即經
 所謂河曲東包厎柱于陜州東過孟津于河南府東
 過洛汭于鞏縣至鄭衛之大伾禹以為河所從來者
 髙水湍悍難以行平地乃釃二渠以引河北載之髙
[033-12b]
 地故自此北過降水在今大名府之南被大陸于邢
 趙間分為九河流至滄州同為逆河以入大海自積
 石而下九折行九千四百里
桓八/年
 春秋說題辭曰淮者均其勢也禹貢導淮自桐柏地
 理志出南陽平氏縣東南桐柏大復山東南至臨淮
 淮陵縣入海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水經出胎
 簪山孔穎逹曰桐柏旁小山也荆州志曰出桐柏濳
[033-13a]
 流三千里東出大復山在唐州桐柏縣闕/至楚州山
 陽縣㑹泗沂之水東至漣水縣界入海
隠三/年
 春秋說題辭曰濟齊也齊渡也地理志出河東垣縣
 東北王屋山東南至河内武徳縣入河溢出河南滎
 陽北地中又東至千乗琅槐入海過郡九行千八百
 四十里孔穎逹曰泉源為沇流去為濟在溫縣西北
 平地今濟水出孟州王屋縣東至濟源縣西北三里
[033-13b]
 平地有二源東源周廻七百歩深不測西源周廻六
 百八十餘歩稍淺山海經曰王屋之東㶌水出焉是
 也至懷州武徳縣東入河十數里西南截河又並流
 數里溢出鄭州滎澤縣名南濟水滎口在焉東出曹
 州定陶縣陶丘北遂為菏入單州魚臺縣㑹泗水又
 東北至鄆濟間㑹汶水又北折而東至青州博興縣
 入海謂之海浦又接濵州渤海縣蒲臺南謂之潮口
 淀皆濟入海處王莽末旱涸濟不越河汴渠成後濟
[033-14a]
 堤又竭今東平濟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入海謂之
 清河乃菏汶合流爾水經後漢和帝時作謂濟南過
 滎澤至乗氏等縣蓋非實録
桓六/年
 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
 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水經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
 山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又東北至廣魏白水縣注
 曰東西兩川俱出嶓冢而同為漢水今西縣嶓冢山
[033-14b]
 西漢水所遵也大抵梁州左山皆曰岷右山皆曰嶓
 出於岷者皆曰江出於嶓者皆曰漢江有内水中水
 外水之異漢有西漢水東漢水之殊滄浪水蓋今漢
 之夏水至漢陽軍觸大别上南入于江
夏汭昭四/年
 漢水觸大别山南折與江水㑹謂之夏汭亦曰夏口
 在漢陽軍北鄂州西界盛洪之山川記曰二水之間
 謂之夏洲首尾七百里華容監利二縣在其中矣此
[033-15a]
 水冬塞夏通謂之夏水蓋夏則㑹於荆鄂之間通曰
 夏汭冬則㑹于漢陽乃為夏口今漢陽軍漢陽縣有
 沔口是也
閔二/年
 地理志云出隴西首陽縣西南鳥䑕同穴山東至京
 兆船司空縣入河過郡四行二千七百六十里蓋渭
 出首陽經南安天水扶風略陽始平京兆至𢎞農華
 隂縣入河今渭源在熙州渭源堡鳥䑕山經秦隴鳳
[033-15b]
 翔至京兆咸陽縣㑹灃水于矩山在咸陽南數里又
 東㑹涇水于髙陵之間在咸陽東數十里山海經曰
 涇渭合流三日清濁不雜東合漆沮水至潼津入河
 在華隂縣北入河春秋之渭汭也杜預曰水之隈曲
 曰汭吕忱曰汭者水相入也
成十/三年
 地理志云出安定郡涇陽縣西笄頭山東南至馮翊
 陽陵縣入渭過郡三行千六十里山在靈州東南土
[033-16a]
 俗謂之开屯山按笄頭山名雞頭山一名崆峒山淮
 南子云涇水出薄落山亦此山别名水經注大隴山
 之異名山海經謂出髙山水經謂出髙山之涇谷今
 在鎮戎軍髙平縣東南過原涇隴耀等州至京兆醴
 泉縣出山即古之谷口縣至雲陽為涇峽至府東髙
 陵入渭此外有白公渠引涇注渭在髙陵鄭國渠引
 涇注洛在瓠口非禹故道
僖十/六年
[033-16b]
 出憲州静樂縣管涔山至太原府西北
僖十一/年下同
 地理志云出𢎞農盧氏縣東熊耳山東北入雒過郡
 二行四百五十里顔師古云出陸渾山水經伊水出
 南陽縣西荀渠山注引山海經曰蔓渠之山伊水出
 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按熊耳山在虢州東南
 盧氏縣之南河南府伊陽縣古陸渾地山在伊闕之
 西二山相接禹闢伊闕以通水望之如闕伊水厯其
[033-17a]
 間流始大孔安國云㑹洛于洛陽之南為四水之首

 地理志云出𢎞農上雒縣冢嶺山東北至鞏入河過
 郡二行一千七十里山海經曰出上洛西山水經曰
 上洛讙舉山其實一也禹貢曰導洛自熊耳按熊耳
 山乃在盧氏縣東為伊水之源洛水則出商州上洛
 縣北冢嶺山東逕熊耳山北博物志曰洛出熊耳蓋
 開其滯也自此㑹澗瀍于河南之南㑹伊水于洛陽
[033-17b]
 之南又東過偃師縣南至鞏縣東又北入于河
洛汭昭元/年
 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館於洛汭劉子曰美哉
 禹功即鞏縣東北水曲流曰汭山海經曰洛水成臯
 西入河是也謂之洛汭即什谷也
桓十/二年
 出房州境至襄陽入漢
桓十/三年
[033-18a]
 水經注夷水導源中廬縣界康狼山又謂之鄢水東
 南流厯襄陽府宜城縣北流入漢
僖十/九年
 首受陳留浚儀蒗蕩水東經南京亳州沛縣東南流
 至徐州入泗謂之睢口水經止蕭縣入于睢非也
僖二十/二年
 寰宇記云拱州柘城縣西北三十五里
宣十/年
[033-18b]
 出西京登封縣西北少室山至夀春府入淮
成十七/年下同
 出鄭州密縣西北陽山東南至淮寜府西華縣入潁

 出蔡州汝陽縣大孟山東北至褒信入淮
襄十六/年下同
 出孟州濟源縣西北源山南遙原山西至溫縣入河
 春秋㑹于湨梁謂是水之濆梁爾雅曰梁莫大於湨
[033-19a]
 梁梁水堤也

 水經注湛水出犫縣北魚齒山西北東南流厯魚齒
 山下為湛浦方五十餘歩又東於汝水九曲北東入
 汝犫縣在今汝州魯山縣東南
旃然十八/年
 自孟州汜水縣東南入汴水
襄二十/八年
[033-19b]
 尉氏縣西有黄水西南至鄭州新鄭縣城西入洧
哀二十/七年
 衛地自東京酸棗縣傍河東北經興仁府濟隂至髙
 平入濟
僖三十/三年
 出汝州魯山縣東經汝州襄城縣至潁川入汝
成十三/三年
 出解州聞喜縣東山黍葭谷俗謂之華谷過解縣東
[033-20a]
 又西南注張陽池
成六/年
 出絳縣東澮山西過翼城縣南又西南過虒祁宫注
 汾水
桓十/八年
 出濟南府厯城縣西南泉源上水涌若輪又北流入
 濟謂之濼口
襄十八/年下同
[033-20b]
 地理志云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縣入海過郡三
 行五百二十里淮南子云出覆舟山或云出濰山按
 濰一名覆舟山在密州莒縣北八十里正漢箕縣地
 箕縣故城在此山東北又接青州箕山箕山者無木
 而圓峭縣因名然則箕屋覆舟山同名異水過密州
 城東北至髙密入濰州及昌邑縣界入海昌邑即古
 都昌也

[033-21a]
 地理志云出泰山蓋縣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六
 百里按沂出沂州沂水縣沂山即東泰山也在縣北
 百餘里曾晳舞雩之郊其水西南流至淮陽軍下邳
 縣分為二一從縣城北西南入泗一從城東曲過縣
 南號小沂水亦入泗
昭二十/五年
 出襲慶府仙源縣東南流過下邳縣西南入泗
少水襄二十/三年
[033-21b]
 水經注沁水逕沁縣故城北蓋藉水以名縣乃春秋
 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晉地矣又曰少水今沁水也
窮水昭二十/七年
 水經注窮水出安豐縣窮谷左傳楚救濳司馬沈尹
 戍與呉師遇于窮谷川流泄注于决水之右北灌安
 豐之左世謂之豐水亦曰窮水音戎並聲相近字隨
 讀轉北流注于淮
襄三/年
[033-22a]
 水經時水東至臨淄縣西屈南過泰山新泰縣東又
 南至費縣東入于沂注時即耏水也音而春秋齊晉
 盟于耏者也京相璠曰今淄惟有澅水西北入泲即
 地理志曰如水也耏如聲相似然則澅水即耏水也
 蓋以澅與時合得通稱矣
襄十/九年
 地理志云出濟隂乗氏縣東南至臨淮睢陵縣入淮
 過郡六行一千一百一十里今襲慶府泗水縣陪尾
[033-22b]
 山源有四泉俱導因以為名在桃虚西北逕泗水縣
 故城南即襄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是也南有姑蔑
 城水出二邑之間西至徐州有沛水睢水入又西南
 至淮陽軍沂水入與淮水合自此東至楚州山陽縣
 入淮謂之泗口沂至泗口百餘里
莊九/年
 出襲慶府臨樂山至縣西南合入泗
襄十/九年
[033-23a]
 出沂州費縣西南連青山下東北流又折而西南流
 入徐州滕縣界至單州魚臺縣入泗
僖元/年
 地理志云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入泲又云出琅
 邪朱虚縣東泰山東至安丘入濰師古曰或有二汶
 水乎述征記曰泰山郡水皆曰汶今襲慶府乾封縣
 有五汶瀛汶柴汶之屬源别流同則汶不止一源明
 矣朱虚之汶出沂州沂水縣小泰山至濰州北海縣
[033-23b]
 入濰此水不逹于濟與經不合惟原山在淄川乾封
 二邑間淄水出其東北東流入海汶水出其西南西
 流至東平府中都縣接濟州鉅野界入濟
昭二十/六年
 地理志云出泰山萊蕪縣原山東北至千乗博昌縣
 入濟淮南子云出飴山亦是原山在淄州淄川縣東
 南古萊蕪城在焉流至青州夀光縣與澠水合至博
 興縣入海本博昌縣後唐避諱改焉溝洫志云自禹
[033-24a]
 後齊通淄濟之間志云淄入濟非古也
昭十/二年
 出青州臨淄縣北經夀光縣南界入時水
昭二十/年下同
 出登州黄縣山西北經萊州即墨縣至密州膠西縣
 東南入海

 出密州膠西縣姑水東南入海姑尤以東即此
[033-24b]
沙水昭二十/七年
 水經自新溝東北經牛首東北渠即沙水也楚東有
 沙水謂此水東南逕扶溝東又南與蔡陂合又東南
 逕淮寜府城東曰百尺溝又東南流注潁謂之交口
 自溝東南逕城父西南入淮謂之沙汭京相璠曰楚
 東地也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杜預曰沙水名也
莊四/年
 出隨州隨縣西北黄山南東南逕隋縣西又南流注
[033-25a]
 于鄖
宣四/年
 出襄陽府南漳縣東荆山東南又南至枝江縣北至
 荆門軍當陽縣東南入沮
定四年/下同
 出新城經襄陽府至江陵府枝江縣入江
清發
 呉敗楚柏舉從之及于清發水經溳水過江夏安陸
[033-25b]
 縣西注云晉太安二年劉𢎞遣皮初與張昌戰於清
 水昌敗追斬於江涘即春秋清發在今徳安府界
雍澨
 禹貢過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孔氏云在江夏竟
 陵縣入漢三澨之别不可復知今澨水出郢州長夀
 縣磨石山名澨水東南流至復州景陵縣名汊川至
 漢陽軍漢川縣入漢傳言濟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
 别呉敗楚于雍澨五戰及郢在今景陵漢川間也
[033-26a]
莊十/八年
 水經江水當華容縣南涌水出焉又東涌水注之注
 云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春秋所謂閻敖游
 涌而逸於二水之間者也華容今監利石首縣地
哀十/五年
 出廣徳軍西南桐源山西北入丹陽湖
成十/七年
 出相州林慮縣東北至北京成安縣又東過内黄縣
[033-26b]
 北東入于白溝説文洹水出晉魯之間
成臼定五/年
 水經注水出竟陵縣東北耶屈山一名盧屈山西流
 注于沔昭王奔隨濟于成臼謂是水也
昭七/年
 出順安軍髙陽縣東北至莫州任丘縣入易水任丘
 漢莫縣也莫州出順安軍七十一里
東海僖四/年
[033-27a]
 左傳以齊竟東至于海按禹貢海岱惟青州孔安國
 曰東北據海又曰海濵廣斥濵言涯也故海環中國
 而禹貢獨以言青州之境青州跨海故也
南河僖二十/八年
 自河南濟從衛州南渡出衛南而東曹國在今廣濟
 定陶縣在衛之東故晉侯侵曹假道于衛衛人不許
 還自南河濟即此
    水闕名七
[033-27b]
  滑宣八/年  洮昭元/年   羅五/年
  彭二十/年  鬷二十/九年   泓哀十/三年
    水釋異
洛入于渭者秦地之洛入于河者雒地之雒而北地故
 歸徳縣亦有洛水入于河
灃在永興入河而南陽有灃水東入汝
涇在永興入渭而宣城有涇水出蕪湖
淮出桐柏東入海而房陵有淮水東入漢故丹陽陵陽
[033-28a]
 縣有淮水北入江
沂水有大沂水小沂水
汶魯水也而茂州有汶水
漢出嶓冢山而蜀漢州有漢水入延
蒲出故曲逆縣蒲陽山東入濡祁州蒲隂亦有蒲水東
 入河
澮出翼城晉水也而鄭之秦水故澮國居之亦曰澮水
彭出故新城昌魏入江而豫章有彭水東入湖
[033-28b]
濮衛水也酈元云過韋城分為二瀆北濮出焉又陳地
 亦有濮又建寜濮夷亦因水命名
 
 
 
 
 
 春秋分記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