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c0059 讀詩質疑-清-嚴虞惇 (WYG)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三
 讀詩質疑      詩類
  提要
    臣/等謹按讀詩質疑三十一卷附録十五卷
   國朝嚴虞惇撰虞惇字寳成常熟人康熈丁丑
    進士官至太僕寺少卿是編乃其孫湖南驛
    鹽道有禧所刋乾隆十二年經進
  御覽首為列國世譜次國風世表次詩指舉要次
[000-1b]
    讀詩綱領次刪次次六義次大小序次詩樂
    次章句音韻次詁訓傳授次經傳逸詩次三
    家遺說次經傳雜説次詩韻正音次經文考
    異每一類為一卷皆附録編首不入卷數其
    正經則國風為十五卷小雅為八卷大雅為
    三卷而毎卷析一子卷頌為五卷大㫖以小
    序為宗而叅以集傳其從序者十之七八從
    集傳者十之二三亦有二家皆不從而虞惇
[000-2a]
    自為説者每篇之首冠以序文及諸家論序
    之説每章之下各疏字義篇末乃總論其大
    旨與去取諸説之故皆以推求詩意為主頗
    畧於名物訓詁亦不甚引據考証如墨子稱
    文王舉閎夭太顛於置網中授之政西土服
    墨子在春秋戰國之間當及聞古義而虞惇
    以為附㑹兔罝之詩至左傳稱祭仲有寵於
    荘公所謂寵者信任顯榮之意故楚靈王對
[000-2b]
    申叔時自稱盗有寵也虞惇因此一字指祭
    仲為安陵龍陽之流以山有扶蘇之狡童當
    之謂仲雖為卿詩人醜以進身之始此不更
    附㑹乎又申培詩説出自豐坊其中多剽朱
    傳之義而虞惇反謂朱傳多引申培亦殊失
    考然大致皆平心静氣玩味研求於毛朱兩
    家擇長棄短非惟不存門户之心亦併不渉
    調停之見核其所得乃較諸家為多焉乾隆
[000-3a]
    四十一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4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一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列國世譜

周之先后稷名棄母曰姜嫄為高辛氏世妃履大人跡
而生棄舜舉為農師號曰后稷封於邰别姓姬氏卒子
不窋立不窋失官奔戎狄之間卒子鞠立卒子公劉立
[000-4b]
公劉修后稷之業遷於豳卒子慶節立卒子皇僕立卒
子差弗立卒子毁隃立卒子公非立卒子高圉立卒子
亞圉立卒子公叔祖類立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修后
稷公劉之業避狄難自豳遷於岐古公三子泰伯虞仲
季歴季歴生子昌有聖瑞泰伯逃荆蠻以譲季歴古公
卒季歴立卒子昌立是為文王徙都豐崩子武王發立
克商有天下都於鎬崩子成王誦立周公相成王制禮
樂而雅頌興成王崩子康王釗立成康之際天下安寧
[000-5a]
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崩子昭王瑕立崩子穆王滿立崩
子共王繄扈立崩子懿王囏立周道衰詩人作刺崩共
王弟孝王辟方立崩懿王子夷王燮立崩子厲王胡立
周室大壊王流於彘召公周公行政號曰共和立厲王
子靖是為宣王南征北伐諸侯復宗周崩子幽王宫湼
立嬖褒姒廢申后及太子宜臼申侯與犬戎攻周弑幽
王而立宜臼是為平王東遷雒邑王室微諸侯強齊晋
秦楚始大詩不能復雅降為風四十九年入春秋崩孫
[000-5b]
桓王林立崩子荘王佗立崩子釐王胡齊立崩子惠王
閬立崩子㐮王鄭立崩子頃王壬臣立崩子匡王班立
崩弟定王瑜立陳夏徴舒弑其君楚入陳夫子録國風
止此後四世至敬王春秋終又六世至威烈王韓趙魏
為諸侯又五世至赧王秦莊襄王滅之

衛康叔封武王弟武王伐紂封紂子武庚於殷都而三
分其地置三監自紂城而北謂之𨚍南謂之鄘東謂之
[000-6a]
衛及三監導武庚叛成王黜殷命誅三監更於此三國
建諸侯以殷餘民封康叔於衛使為之長其後世稍并
彼二國混而名之康叔卒子康伯立卒子考伯立卒子
嗣伯立卒子𢈻伯立卒子靖伯立卒子貞伯立卒子頃
侯立當周夷王時衛之變風作卒子釐侯立卒子武公
和殺太子共伯自立犬戎弑幽王武公将兵佐周平戎
有功卒子荘公揚立荘公娶於齊曰荘姜無子戴媯生
桓公完嬖人生州吁荘公卒完立入春秋州吁弑桓公
[000-6b]
自立衛人殺州吁立桓公弟宣公晉宣公烝夷姜生伋
納伋之妻伋以讒死宣公卒所納伋妻宣姜子惠公朔
立其庶兄頑烝於宣姜生子申及燬惠公立四年出奔
宣公子黔牟立立八年而惠公復入惠公卒子懿公赤
立狄入衛殺懿公衛東徙渡河立戴公申廬於漕一年
卒齊桓公城楚邱封衛立燬為文公卒子成公鄭立卒
子穆公遫立卒子定公臧立自成公已下無詩後二十
世至君角秦滅之
[000-7a]

鄭桓公友宣王弟封於鄭為周司徒幽王之末寄孥於
虢鄶遂居之犬戎弑幽王桓公死焉子武公掘突立復
為司徒當周平王時鄭之變風作卒子荘公寤生立克
弟叔段入春秋卒子昭公忽立弟突與昭公爭國祭仲
逐昭公而立突是為厲公厲公欲殺祭仲不克出奔蔡
昭公歸鄭高渠彌弑昭公立子亹齊襄公殺子亹祭仲
立子儀傅瑕又殺子儀納厲公厲公卒子文公㨗立卒
[000-7b]
子穆公蘭立自穆公已下無詩後十四世至君乙韓滅


齊太公姜姓吕氏佐武王定天下封於齊都營邱卒子
丁公伋立卒子乙公得立卒子癸公慈母立卒子哀公
不辰立當周懿王時齊之變風作紀侯譖哀公於周周
烹之弟胡公静立都臨淄卒子武公夀立卒子厲公無
忌立厲公遇弑子文公赤立卒子成公説立卒子荘公
[000-8a]
購立卒子僖公禄父立入春秋卒子襄公諸兒立襄公
無道通魯桓公夫人無知弑之齊人殺無知桓公小白
入立霸諸侯自桓公以下無詩後十六世至康公貸田
氏簒之

魏國姬姓武王伐紂而封焉其世次無考後為晉獻公
所滅詩當在平桓之間

[000-8b]
唐叔虞成王母弟封於唐在河汾之東南有晉水叔虞
卒子爕立改號為晉侯卒子武侯寧旅立卒子成侯服
人立卒子厲侯福立卒子靖侯宜臼立卒子僖侯司徒
立當周宣王時唐之變風作卒子獻侯籍立卒子穆侯
費王立卒弟殤叔自立太子仇襲殤叔而立是為文侯
卒子昭侯伯立徙都翼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號桓叔
曲沃强潘父弑昭侯而納桓叔不克晉立昭侯子平為
孝侯桓叔子莊伯鱓弑孝侯晉立孝侯子郄為鄂侯入
[000-9a]
春秋卒莊伯伐翼周平王使虢公伐曲沃而立鄂侯之
子光為哀侯莊伯子武公偁虜哀侯殺之晉立哀侯之
子小子侯武公又殺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而立哀
侯之弟緡武公又伐緡滅之盡以寳器賂周釐王王命
武公以一軍為晉侯盡并晉地而有之卒子獻公詭諸
立驪姬讒殺太子申生諸公子出亡獻公卒里克殺奚
齊卓子而納惠公夷吾卒子懐公圉立文公重耳反國
霸諸侯自惠公已下無詩後六世至悼公晉復霸又八
[000-9b]
世至烈公韓趙魏為諸侯又二世至静公韓趙魏共滅


秦帝顓頊之裔堯時柏翳佐禹平水土調馴鳥獸賜姓
嬴氏周孝王封其末孫非子為附庸邑之秦卒子秦侯
立卒子公伯立卒子秦仲立當周厲王宣王時秦之變
風作宣王命秦仲為大夫討西戎西戎殺秦仲子莊公
立伐西戎破之卒子襄公立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弑
[000-10a]
幽王襄公救周有功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
之地卒子文公立入春秋卒孫寧公立卒庶子出子立
庶長三父等殺出子立故太子武公卒弟徳公立卒子
宣公立卒弟成公立卒弟繆公任好立伐晉霸諸侯卒
子康公罃立卒子共公立自共公以下無詩又二十世
是為始皇帝也

陳胡公滿姓媯氏虞舜之後武王封於陳卒子申公犀
[000-10b]
侯立卒弟相公臯羊立卒申公子孝公突立卒子慎公
圉戎立卒子幽公寧立當周厲王時陳之變風作卒子
僖公孝立卒子武公靈立卒子夷公説立卒弟平公爕
立卒子文公圉立卒子桓公鮑立入春秋卒其弟佗殺
太子免而自立是為厲公蔡人殺佗立桓公子躍為利
公卒弟荘公林立卒弟宣公杵臼立厲公子完奔齊卒
子穆公款立卒子共公朔立卒子靈公平國立淫於夏
姬夏徵舒弑之楚荘王入陳殺徵舒是歲定王之九年
[000-11a]
也夫子録國風止此後二世至哀公楚滅陳滅五歲而
楚復封陳立哀公之孫吳為惠公又二世至湣公楚竟
滅之

檜國妘姓祝融之後其世次無考周衰為鄭桓公所滅
詩當在夷厲之間

曹叔振鐸武王弟封於曹十一世至桓公終生入春秋
[000-11b]
傳莊公射姑僖公夷昭公班當周惠王時曹之變風作
卒子共公襄立卒子文公夀立文公已下無詩又十世
至伯陽宋滅之

魯周公旦武王弟佐武王定天下封於曲阜為魯公成
王即位攝行政當國子伯禽受封之魯成王以周公有
大勲勞乃命魯得用天子禮樂伯禽卒子考公酋立卒
弟煬公熙立卒子幽公宰立弟㵒弑幽公自立是為魏
[000-12a]
公卒子厲公擢立卒弟獻公具立卒子真公濞立卒弟
武公敖立卒少子懿公戲立懿公兄括之子伯御弑懿
公自立周宣王誅之而立懿公弟稱為孝公幽王為犬
戎所弑平王東遷雒邑孝公卒子惠公弗湼立卒子隠
公息姑立孔子作春秋始此公子翬弑隠公而立其弟
允為桓公桓公殺於齊子荘公同立卒子班立慶父弑
班立其弟開為閔公復弑之季友立閔公之弟申是為
僖公當周襄王時能遵伯禽之法史克作頌後七世至
[000-12b]
哀公西狩獲麟又九世至頃公楚滅之

商之先契母曰簡狄為帝嚳次妃吞鳥卵而生契舜舉
為司徒封於商賜姓子氏卒子昭明立卒子相土立卒
子昌若立卒子曹圉立卒子冥立卒子振立卒子微立
卒子報丁立卒子報乙立卒子報丙立卒子主壬立卒
子主癸立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伐桀有天下都於亳
自契至湯凡八遷湯崩子太丁之弟外丙立崩弟仲壬
[000-13a]
立崩太丁子太甲立太甲不順伊尹放之於桐悔過反
善復歸於亳是為太宗五世至太戊有桑榖之異懼而
修徳殷復興是為中宗十世至盤庚自仲丁遷隞河亶
甲居相祖乙遷耿盤庚渡河南遷殷遂更號曰殷又三
世至武丁有雊雉之異亦懼而修徳殷復興是為高宗
八世至辛紂周武王伐滅之封其子武庚為殷後武庚
與管叔蔡叔畔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開於宋續
殷祀十三世至繆公入春秋五世而襄公霸諸侯又七
[000-13b]
世至景公春秋終又六世至王偃齊魏楚滅之
 
 
 
 
 
 
 讀詩質疑卷首一
[000-14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二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國風世表
周南召南
文王  武王
關睢/  甘棠/
葛覃/  何彼/穠矣
[000-14b]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置/
芣苢/
漢廣/
汝墳/
[000-15a]
麟之/趾
鵲巢/
采蘩/
草蟲/
采蘋/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000-15b]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騶虞/
[000-16a]
𨚍鄘衛
厲王  宣王幽王平王  桓王  桓王釐王
      平王        莊王惠王
頃侯釐侯武公武公荘公桓公州吁宣公惠公黔牟
𨚍柏/舟  鄘柏淇奥碩人/舟  燕燕匏有芄蘭/ 苦葉惠公
        考槃/  擊鼓雄雉牆有/ 茨
        緑衣/    谷風君子/ 偕老
        日月/    凱風桑中/
[000-16b]
        終風/    静女鶉之/ 奔奔
              新臺/
              二子/乘舟
              簡兮/
              泉水/
              北門/
              北風/
              氓/
[000-17a]
             竹竿/
             伯兮/
             有狐/
惠王惠王惠王襄王匡王定王
    襄王頃王定王
懿公戴公文公成公成公穆公
河廣載馳定之/ 方中    式㣲/
    蝃蝀/    旄丘/
[000-17b]
    相䑕/
    干旄/
    木瓜/
 虞惇按𨚍風柏舟序云衛頃公之時頃公以周厲王
 十三年即位而鄭氏譜云頃公當周夷王時歐陽氏
 詩譜補亡亦列之於夷王蓋誤也河廣舊列於惠公
 按左傳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於宣姜生
 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則河廣之作其
[000-18a]
 非惠公時可知當時衛都河北宋都河南自戴公渡
 河而南自衛適宋不渡河無縁復以河廣起興則河
 廣之作亦不當在文公之世故今列之於懿公式微
 旄丘列於穆公從詩序辨陳氏之説也
[000-19a]

平王  桓王  莊王
黍離/  兔爰/  丘中/有麻
君子/于役  采葛/
君子/陽陽  大車/
揚之/水
中谷/有蓷
葛藟/
[000-20a]

平王平王桓王桓王莊王莊王僖王惠王
 
武公莊公莊公昭公昭公厲公厲公文公
緇衣将仲羔裘有女山有褰裳出其清人/ 子 同車扶蘇 東門
  叔于遵大/田 路  蘀兮/子亹野有/蔓草
  大叔女曰/于田鷄鳴  狡童/子儀溱洧/
        丰/
[000-20b]
        東門/之墠
        風雨/
        子衿/
        揚之/水
 虞惇按平王四十九年鄭荘公克段故將仲子叔于
 田大叔于田三詩繫之平王有女同車昭公初立時
 事故繫之桓王出其東門序云公子五爭應是厲公
 復入時事故繫之僖王
[000-21a]

懿王        荘王
 
哀公        襄公
鷄鳴/        南山/
還/         甫田/
著/         盧令/
東方/之日        敝笱/
[000-21b]
東方/未明        載驅/
          猗嗟/
[000-22a]

宣王 宣王 平王 平王 桓王 僖王 惠王
   幽王    桓王 莊王
僖侯 獻侯 昭侯 孝侯 小子侯武公 獻公
蟋蟀/ 穆侯 山有/樞 鄂侯 鴇羽/ 無衣/ 葛生/
   殤叔 揚之/水 哀侯 緡  有杕/之杜 采苓/
   文侯 椒聊/
      綢繆/
[000-22b]
      杕杜/
      羔裘/
 虞惇按舊以鴇羽繫之昭公非也序云昭公之後大
 亂五世自昭公孝侯鄂侯哀侯至小子侯為五世故
 今繫之小子侯
[000-23a]

宣王    平王    襄王    頃王
 
秦仲 荘公 襄公 文公 繆公 康公 康公
車鄰/    駟鐵/ 寧公 黄鳥/ 渭陽/ 晨風/
      小戎/ 出子       無衣/
      蒹葭/ 武公       權輿/
      終南/ 徳公
[000-23b]
         宣公
         成公
 虞惇按渭陽之詩康公為世子時送晉文公返國而
 作事在襄王之十五年故今繫之襄王襄王在位三
 十三年康公以襄王三十二年即位晨風無衣權輿
 三詩皆當繫之頃王
[000-24a]

厲王宣王  桓王  莊王惠王  匡王
          僖王襄王  定王
幽公僖公武公桓公厲公宣公  穆公靈公
宛丘衡門/夷公墓門/荘公防有/鵲巢  共公株林/
東門東門/之枌之池平公    月出/    澤陂/
  東門/之楊文公
[000-25a]

惠王  襄王
 
昭公  共公
蜉蝣/  候人/
    鳲鳩/
    下泉/
 
[000-25b]

 魏世次無考詩當在平桓之間
 
 

 檜世次無考詩當在厲幽之間
[000-26a]

成王
周公
七月/
鴟鴞/
伐柯/
九罭/
狼跋/
[000-26b]
東山/
破斧/
 虞惇按金縢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於後公乃
 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是鴟鴞居東作也伐柯九
 罭狼跋皆周公留東之詩及成王感風雷之變而迎
 周公於是周公東歸作東山以勞東征之士而周人
 以破斧之詩美之故今序之如此
 讀詩質疑卷首二
[000-27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三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詩指舉要
國風周南十一篇/
關雎    后妃之徳      註異
葛覃    后妃之本
卷耳    后妃之志      註異
[000-27b]
樛木    后妃逮下
螽斯    后妃子孫衆多
桃夭    男女以正昏姻以時
兔罝    賢人衆多
芣苢    婦人樂有子     註小異
漢廣    南國無思犯禮
汝墳    婦人閔其君子勉以正
麟之趾   關雎之應
[000-28a]
召南十四篇/
鵲巢    夫人之徳
采蘩    夫人不失職
草蟲    大夫妻以禮自防   註異
采蘋    大夫妻能循法度   傳箋小異
甘棠    美召伯
行露    召伯聽訟
羔羊    在位節儉正直
[000-28b]
殷其靁   大夫行役室家勸以義
摽有梅   男女及時
小星    惠及下
江有汜   美媵
野有死麕  惡無禮
何彼穠矣  美王姬
騶虞    鵲巢之應
𨚍十九篇/
[000-29a]
柏舟    仁而不遇      註異
緑衣    衛荘姜傷已
燕燕    衛莊姜送歸妾
日月    衛荘姜傷已
終風    衛荘姜傷已     傳箋異
擊鼓    衛人怨州吁
凱風    孝子自責
雄雉    婦人怨曠      傳箋異
[000-29b]
匏有苦葉  刺宣公淫亂
谷風    夫婦失道
式微    黎侯寓衛其臣勸之歸
旄丘    黎臣責衛伯
簡兮    刺不用賢      註異
泉水    衛女思歸
北門    仕不得志
北風    刺虐
[000-30a]
静女    男女贈答      傳箋異
新臺    宣公納伋妻
二子乘舟  思伋夀
十篇/
柏舟    共姜自誓
牆有茨   刺公子頑
君子偕老  刺衛宣姜
桑中    刺奔        註異
[000-30b]
鶉之奔奔  刺衛宣姜
定之方中  美文公
蝃蝀    止奔
相䑕    刺無禮
干旄    美好善
載馳    許穆夫人閔宗國
十篇/
淇奥    美武公之徳
[000-31a]
考槃    賢者退而窮處
碩人    閔荘姜
氓     奔女被棄自悔
竹竿    衛女思歸      傳箋小異
芄蘭    惠公驕而無禮    註小異
河廣    宋襄公母思衛
伯兮    婦人思其夫
有狐    寡婦思昏姻
[000-31b]
木𤓰    美齊桓公救衛    註異
十篇/
黍離    閔宗周
君子于役  君子行役無期度
君子陽陽  君子相招為禄仕   註異
揚之水   周人怨戍申
中谷有蓷  凶年室家相棄
兔爰    君子不樂其生
[000-32a]
葛藟    王族刺平王     註異
采葛    懼讒        註異
大車    陳古刺大夫不能聽男女之訟
丘中有麻  思賢        註異
二十一篇/
緇衣    美武公
将仲子   刺荘公不制叔段   註異
叔于田   國人爱叔段
[000-32b]
大叔于田  段不義而得衆
清人    文公棄其師
羔裘    陳古刺朝
遵大路   國人留賢      註異
女曰鷄鳴  古賢夫婦警戒
有女同車  刺忽不昏於齊    註異
山有扶蘇  忽所美非美     註異
蘀兮    君弱臣強      註異
[000-33a]
狡童    刺忽不與賢人圖事  註異
褰裳    思見正       註異
丰     親迎而女不隨
東門之墠  男女思奔
風雨    思君子       註異
子衿    學校廢       註異
揚之水   閔無臣       註異
出其東門  閔亂        傳箋小異
[000-33b]
野有蔓草  男女思邂逅
溱洧    刺淫風大行     註異
十一篇/
鷄鳴    思賢妃
還     刺荒
著     刺不親迎      傳箋小異
東方之日  刺淫奔       傳箋小異
東方未明  興居無節
[000-34a]
南山    襄公鳥獸行
甫田    志大心勞      註小異
盧令    刺荒        傳箋小異
敝笱    刺文姜
載驅    刺襄公
猗嗟    刺魯荘公不能制文姜
七篇/
葛屨    刺褊
[000-34b]
汾沮洳   刺儉
園有桃   刺國小無政
陟岵    孝子行役念父母
十畝之間  賢者思歸不樂仕   傳箋小異
伐檀    刺貪        註小異
碩䑕    刺重斂
十二篇/
蟋蟀    刺儉不中禮
[000-35a]
山有樞   &KR0104國将危亡    註異
揚之水   沃盛強國人将叛
椒聊    沃盛強将有晉國
綢繆    昏姻失時
杕杜    刺不親宗族    註小異
羔裘    在位不恤民    註小異
鴇羽    君子從役不得養父母
無衣    武公并晉國請命
[000-35b]
有杕之杜  武公不求賢自輔
葛生    好攻戰國人多喪
采苓    刺聽讒
十篇/
車鄰    秦仲始大
駟鐵    襄公始命
小戎    襄公討西戎
蒹葭    襄公未能用周禮  註異
[000-36a]
終南    戒襄公
黄鳥    哀三良
晨風    康公棄賢臣     註異
無衣    刺不與民同欲    註小異
渭陽    康公念母
權輿    待賢不終
十篇/
宛邱    刺遊蕩
[000-36b]
東門之枌  疾男女亟㑹     註小異
衡門    誘僖公       註異
東門之池  思賢女配君子    註異
東門之楊  親迎不至
墓門    刺陳佗       傳箋註小異
防有鵲巢  &KR0104讒        註異
月出    刺好色
株林    靈公淫夏姬
[000-37a]
澤陂    刺男女&KR0104
四篇/
羔裘    君不用道好絜衣服
素冠    刺不能三年
隰有萇楚  疾恣        註異
匪風    思周道
四篇/
蜉蝣    刺奢
[000-37b]
候人    近小人
鳲鳩    刺不壹
下泉    思治
七篇/
七月    周公陳王業
鴟鴞    周公遺成王     箋小異
東山    周公東征勞歸士
破斧    美周公正四國    傳箋小異
[000-38a]
伐柯    刺朝廷不知迎周公
九罭    東人願留周公
狼跋    美周公不失其聖
小雅鹿鳴之什十篇/
鹿鳴    燕羣臣嘉賓
四牡    勞使臣
皇皇者華  遣使臣
棠棣    燕兄弟
[000-38b]
伐木    燕朋友故舊
天保    下報上
采薇    遣戍役
出車    勞還率
杕杜    勞還役
魚麗    萬物盛多能備禮   註異
南陔之什十篇其六篇亡/
南陔    孝子相戒以養    詩亡
[000-39a]
白華    孝子之潔白     詩亡
華黍    時和嵗豐宜黍稷   詩亡
由庚    萬物得由其道    詩亡
南有嘉魚  樂與賢       註小異
崇邱    萬物得極其髙大   詩亡
南山有臺  樂得賢       註小異
由儀    萬物之生各得其宜  詩亡
蓼蕭    諸侯美天子     註異
[000-39b]
湛露    天子燕諸侯
彤弓之什十篇/
彤弓    錫有功諸侯
菁菁者莪  樂育材       註異
六月    宣王北伐
采芑    宣王南征
車攻    宣王㑹諸侯於東都
吉日    宣王田
[000-40a]
鴻雁    宣王安集萬民
庭燎    宣王勤政
沔水    &KR0104亂        註小異
鶴鳴    誨求賢       註異
祁父之什十篇/
祁父    軍士怨從役
白駒    賢者去不可留
黄鳥    民適異國不得所   傳箋小異
[000-40b]
我行其野  民依昏姻不見恤   箋小異
斯干    宣王考室
無羊    宣王考牧
節南山   家父刺幽王用尹氏
正月    大夫傷褒姒致亂
十月之交  刺皇父艶妻亂政
雨無正   刺正大夫離居
小旻之什十篇/
[000-41a]
小旻    刺王惑邪謀
小宛    刺王不勉強為善   註異
小弁    太子宜臼被廢其傅作
巧言    大夫傷於讒
何人斯   蘇公刺暴公
巷伯    寺人傷於讒
谷風    朋友道絶
蓼莪    孝子不得終養
[000-41b]
大東    譚大夫告病
四月    大夫遭亂自傷
北山之什十篇/
北山    役使不均
無将大車  大夫悔将小人    註異
小明    大夫悔仕
鼓鐘    幽王流連於樂
楚茨    古明王力農奉祭祀  註小異
[000-42a]
信南山   古明王勤農事    註小異
甫田    古農事成祭方社田祖 註小異
大田    古農夫報上     註小異
瞻彼洛矣  古明王爵命諸侯
裳裳者華  古賢者世禄     註異
桑扈之什十篇/
桑扈    古君臣遵禮法    註小異
鴛鴦    古明王交萬物有道  註異
[000-42b]
頍弁    刺王不宴樂親族   註異
車舝    思賢女配君子    註異
青蠅    刺讒
賓之初筵  衛武公飲酒悔過
魚藻    思古王居鎬京    註小異
采菽    古明王錫命諸侯   註小異
角弓    刺王不親九族
菀栁    刺王暴虐諸侯不朝
[000-43a]
都人士之什十篇/
都人士   刺衣服無常
采緑    刺怨曠
黍苗    思召伯述職
隰桑    思見君子
白華    下國棄妻自傷    傳箋註小異
緜蠻    大臣遺忘㣲賤    註異
瓠葉    思古不以薄物廢禮
[000-43b]
漸漸之石  刺東征乆役     箋小異
苕之華   閔周室将亡
何草不黄  刺征役不息
大雅文王之什十篇/
文王    文王受命作周
大明    文王有明徳天復命武王
緜     文王之興由太王
棫樸    文王能官人     註小異
[000-44a]
旱麓    受祖        註小異
思齊    文王所以聖
皇矣    美周
靈臺    文王民始附
下武    繼文
文王有聲  繼伐
生民之什十篇/
生民    后稷配天
[000-44b]
行葦    燕父兄耆老
既醉    王族答行葦
鳬鷖    繹公尸
假樂    嘉成王
公劉    召康公戒成王民事
泂酌    召康公戒成王敬天
卷阿    召康公戒成王求賢
民勞    召穆公刺厲王
[000-45a]
板     凡伯刺厲王
蕩之什十一篇/
蕩     召穆公傷周室大壊
抑     衛武公刺王亦以自警 註小異
桑柔    芮伯刺厲王
雲漢    宣王&KR0104
崧高    宣王褒申伯
烝民    宣王命仲山甫城齊
[000-45b]
韓奕    宣王錫命韓侯
江漢    宣王命召公平淮夷
常武    宣王親征淮夷
瞻卬    凡伯刺幽王
召旻    凡伯刺幽王
周頌清廟之什十篇/
清廟    周公成洛邑祀文王
維天之命  太平告文王
[000-46a]
維清    奏象舞       註小異
烈文    成王即政諸侯助祭
天作    祀先王先公
昊天有成命 郊祀天地      註異
我将    祀文王於明堂
時邁    巡狩告祭柴望
執競    祀武王       註異
思文    后稷配天
[000-46b]
臣工之什十篇/
臣工    諸侯助祭遣於廟戒農官
噫嘻    春夏祈穀於上帝   註異
振鷺    二王之後來助祭
豐年    秋冬報
有瞽    始作樂而合乎祖
潛     季冬薦魚春薦鮪
雝     成王祭文王     傳箋註小異
[000-47a]
載見    諸侯始見武王廟
有客    㣲子來見祖廟
武     奏大武
閔予小子之什十一篇/
閔予小子  嗣王朝於廟
訪落    嗣王謀於廟
敬之    群臣進戒嗣王
小毖    嗣王求助
[000-47b]
載芟    春籍田祈社稷
良耜    秋報社稷
絲衣    繹賓尸       註小異
酌     告成大武
桓     講武類禡
賚     大封於廟
般     廵狩祭四嶽河海
魯頌四篇/
[000-48a]
駉     僖公牧馬之盛
有駜    僖公君臣燕飲    註小異
泮水    僖公修泮宫
閟宫    僖公修姜嫄廟頌禱之
商頌五篇/
那     祀成湯
烈祖    祀中宗       註異
𤣥鳥    祀高宗       箋註小異
[000-48b]
長發    祫祭        箋異
殷武    祀高宗
 
 
 
 
 
 讀詩質疑卷首三
[000-49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四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讀詩綱領
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虞惇按經典言詩無先於此者吕氏春秋云葛天氏
 歌八闋隋樂志云伏羲有網罟之詠楚辭大招云伏
 羲駕辨注云伏羲作琴始造此曲也夏侯𤣥辨樂論
[000-49b]
 又云神農有豐年之歌然皆不見於經惟帝庸作歌
 臯陶賡載見於虞書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見於
 禮記而家語亦云舜造南風之詩是則五帝以前已
 有歌曲而不名詩詩之名盖自唐虞始矣
論語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虞惇按聖人之言簡而盡直而不迂以思無邪蔽三
 百是三百篇之詩皆無邪也事有邪正善惡辭有褒
 譏美刺而蔽之以思無邪是思之邪者不可以為詩
[000-50a]
 而邪思之詩聖人所不録也古詩三千刪而為三百
 大要去其邪而存其無邪也云爾後儒以國風多男
 女贈答之辭遂謂詩不皆無邪惟學者讀之可以感
 發懲創而歸於無邪是思無邪一言專為讀詩者而
 發非詩之思本無邪也然則後世里巷狹邪之曲皆
 可以無邪之思讀之皆可以思無邪之一言蔽之矣
 司馬遷曰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大序
 曰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
[000-50b]
 義先王之澤也所謂思無邪如是而已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
多亦奚以為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
怨邇之事父逺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
[000-51a]
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
言鯉退而學詩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虞惇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説者以為闗雎之詩辭
 氣如此夫詩本性情惟其性情和平而不廹中正而
 不偏而後發之辭氣被之聲音自得夫哀樂之宜而
 無志㣲噍殺流宕忘返之失關雎之詩蓋由后妃之
[000-51b]
 徳性故周公制禮以之為房中之樂而燕禮射禮鄉
 飲酒禮合樂皆用之於以經夫婦成孝敬美教化移
 風俗所謂起於閨門而達於家國天下者此也後世
 儒者乃以關雎為文王宫人之作竊恐宫人之情性
 未必能至於此而以哀樂為形容文王寤寐賢妃之
 切恐亦不足以見王化之首萬福之源唯大序所云
 后妃之徳者庶幾其近之矣
子貢曰貧而無謟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
[000-52a]
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
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徃而知來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
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
已矣
 虞惇按此二章聖人言詩之妙也鳶魚言道素絢言
 禮切磋琢磨言貧富衣錦尚絅可以言下學緡蠻黄
[000-52b]
 鳥可以言止善不離詩亦不執詩人心至靈物情善
 變情由事感理以境遷風雅寄乎其區比興觸乎其
 類引而伸之天下之道畢出於此矣後儒謂六義截
 然判隔不得相通又謂鳥獸草木寄托都無取義或
 失則滯或失則愚是皆不免於高子之為詩也已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虞惇按王者之迹熄而詩亡先儒謂周轍東而迹熄
 黍離䧏而詩亡愚竊以為不然黍離降為國風是雅
[000-53a]
 亡非詩亡也夫詩何以作為王迹作也文武成康之
 盛無論矣幽厲失道板蕩無章然而流風遺澤故在
 也東遷而後寖以陵遲於時齊晉主盟猶戴共主方
 漢雖横尚貢包茅或忠臣義士慷慨而抒憤懣之辭
 或思婦勞人悲傷而陳危苦之語雖非一軌於正然
 猶羣知有王迹未熄詩未亡也桓文既沒中國無霸
 於是郟鄏大鼎狡啓於荆尸溈汭遺封下夷於九縣
 齊人類於禽獸毁冠冕於泥塗雖有志士仁人無所
[000-53b]
 施忠言讜論無所用哭泣之不可轉為嘻愉呼號之
 不聞安於閔黙而已迹既熄詩既亡矣聖人傷之甚
 懼之甚於是假魯史以立文奉天子以行事或筆或
 削或予或奪弑君簒國者必誅僭王猾夏者必黜而
 後天子之位尊而後中國之體正而後亂賊之罪彰
 此聖人撥亂之大法實聖人救世之㣲權也譬之有
 人焉身不為善始則父兄教戒之譴呵之繼則親黨
 誚讓之閭里訕斥之終於不悛則士師之法治之束
[000-54a]
 之以三木麗之於五刑而其人乃懼而悔悔而改矣
 春秋與詩猶是也詩之意婉而春秋之法嚴詩以刺
 譏諷諫存王迹於未湮春秋以筆削褒誅扶王迹於
 已墜其致一其用殊春秋所以繼詩亡而作詩不亡
 春秋不作可也蓋自文武降而至於春秋五百餘年
 之間詩未嘗亡也楚荘入陳殺徵舒而夫子刪詩止
 此矣是之謂詩亡
咸丘蒙問曰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
[000-54b]
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
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
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
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
 虞惇按以意逆志學詩之法一言盡之矣將仲子實
 非愛段揚之水豈真助桓北山四牡俱為勞苦之詞
 采緑殷雷悉是懐思之什同一鼓鐘也辟雍則樂而
[000-55a]
 淮水則&KR0104同一宴飲也伐木則和而頍弁則怨或言
 近而指逺或迹顯而理㣲庶幾咏嘆淫泆窺乎作者
 之情兼之觸類旁通依約風人之㫖苟其刻舟求劒
 必至捫燭扣槃以此知後儒判鄭衛刺奔之詩為淫
 風小雅陳古之詩為頌美者皆所謂以文害辭以辭
 害志者也
詩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徳孔子曰
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
[000-55b]
是懿徳
 虞惇按此一章可以悟説詩之法只於本文添四虚
 字而詩意曲折透露此聖人立言之妙也昔明道先
 生善言詩並未嘗章解句釋只轉却一兩字點掇地
 讀過便教人省悟雖匡鼎解頤不過如此文公詩集
 註亦有見於此故徃徃於比興之辭但就本文添一
 二字不别加訓釋於關雎首章殷其靁三章之類皆
 涵泳唱嘆最得詩㫖他如鄭風揚之水則不流束楚
[000-56a]
 矣終鮮兄弟則維予與女矣秦風山則有苞櫟矣隰
 則有六駁矣未見君子則&KR0104心靡樂矣唐風園有桃
 則其實之殽矣心有&KR0104則我歌且謡矣小雅薄言采
 芑則于彼新田矣方叔涖止則其車三千矣諸如此
 類但以則字矣字點掇成文而比興之義全無所發
 明上下文理亦未見貼合是求簡易而失之疎脱去
 支離而入於顢頇反不如章解句釋之足以旁通而
 曲暢也竊意漢人箋詁間多穿鑿然亦有精義未可
[000-56b]
 盡舉而廢之學者正湏從此探索引伸觸類乆之優
 游漸漬怡然渙然自不煩言而觧孟子曰博學而詳
 説之将以反説約也蓋説詩亦如是矣
公孫丑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孟子曰何以言
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有人於此越人關弓而
射之則已談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其兄關弓而射之
則已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小弁之怨親親也親
親仁也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曰凱風何以不怨曰凱
[000-57a]
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過大而不
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
不可磯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虞惇按司馬遷有言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
 不亂聖人固未嘗禁人之好色禁人之怨也小弁之
 怨至於嗟投兔之不如惡信讒之如醻痛心疾首為
 之辭而孟子猶以為仁親則夫詩之陳古以刺今主
 文而譎諫甚者比之為碩䑕斥之為蠻髦無非忠臣
[000-57b]
 志士爱君&KR0104國激切悲憫不得已之極思而非可以
 險薄責之悖慢罪之者也後世儒者律以善則稱君
 過則歸已之義舉凡序之所云陳古刺今者皆易而
 為頌美之辭不知俞咈原可並施隠犯初無二理義
 當廹切雖批鱗折檻而不辭勢值顛危即呼天搶地
 而弗恤苟以将順為得體不原諷刺之本心必将使
 朝無官司之規野無庶人之謗馴至變涕洟為嘻笑
 釋憤懣為虚徐君臣父子等於越人之關弓而家國
[000-58a]
 不可問矣聖人所以惡婦寺之忠戒姑息之愛也
禮記子曰溫柔敦厚詩教也
 虞惇按詩以溫柔敦厚為教而風雅所陳如新臺鶉
 奔牆有茨節南山正月民勞板蕩之作皆痛切指陳
 不少隱諱何也曰詩有婉言之者有直言之者婉言
 之者辭文㫖逺旁引曲喻言者無罪而聞者足以戒
 此諫法之所謂諷也直言之者剖心泣血引&KR0322折檻
 不避死亡之誅以冀君之一悟此諫法之所謂直也
[000-58b]
 諷直雖異其歸則同故激切乃見其襆誠而戇直益
 形其嫵媚忠臣愛君拳拳切至要不失溫柔敦厚之
 教而已後世歌功頌徳陽奉以聖明令色甘言自同
 於婦寺以謹默為敦厚以軟美為溫柔臣謟君驕家
 淪國䘮嗚呼此固家父凡伯召穆公之罪人也
荀卿子曰詩者中聲之所止也
司馬遷曰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
班固曰成康没而頌聲寝王澤竭而詩不作
[000-59a]
 
 
 
 
 
 
 
 
[000-59b]
 
 
 
 
 
 
 
 讀詩質疑卷首四
[000-60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五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刪次
論語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史記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於
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
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
[000-60b]
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
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文中子謂薛收曰昔聖人述史三焉其述書也帝王之
制備矣故索焉而皆獲其述詩也興廢之由顯故究焉
而皆得其述春秋也邪正之迹明故考焉而皆當
孔氏曰周召風之正經固當居首自衛以下十有餘國
編比先後舊無明説去聖久遠難得而知欲言先後為
次則齊哀先於衛頃鄭武後於檜國而衛在齊先檜處
[000-61a]
鄭後是不由作之先後也欲以國地為序則鄭小於齊
魏狹於晉而齊後於鄭魏先於唐是不由國之大小也
欲以采得為次則雞鳴之作遠在緇衣之前鄭國之風
必處檜詩之後何當後作先采先作後采是不由采得
先後也
歐陽氏曰陳齊衛晉曺鄭秦此封國之先後也豳齊衛
檜陳唐秦鄭魏曺此變風之先後也周南召南邶鄘衛
王鄭齊豳秦魏唐陳曺此孔子未刪之前周太師樂歌
[000-61b]
之次第也周召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曺豳此今
詩次第也周召邶鄘衛檜鄭齊魏唐秦陳曺豳王此鄭
氏詩譜次第也
 虞惇按國風次第先儒迄無成説竊嘗著論以𤼵之
 今載其畧曰或問變風之國十有三先邶鄘衛何也
 曰殷之故墟也詩曰儀監于殷邶鄘衛周之所監也
 次以王何也曰殷不監於夏而周墟之周亦不監於
 殷王之所以為王也次鄭何也鄭畿内之國也從王
[000-62a]
 而東故王後次之次齊次魏次唐次秦何也曰此霸
 國也王自是變而霸矣自僖王之元年而齊霸自襄
 王之十年而晉霸又九年而秦霸魏先於唐猶邶鄘
 先於衛不曰晉曰唐從始封也次陳何也曰定王之
 九年而楚莊入陳盖自是而中國無霸矣夫子傷之
 故變風終於陳靈也次檜次曺何也曰檜滅於西周
 之終天下無王也曺滅於春秋之終天下無覇也亂
 極則思治故終之以豳
[000-62b]
成伯瑜氏曰古之王者𤼵言舉事左右書之猶慮臣有
曲從史無直筆於是省方巡守大明黜陟諸侯之國各
使陳詩以觀風俗又置采詩之官而主納之申命瞽史
習其箴誦廣聞敎諫之義也人心之哀樂王政之得失
備於此矣上皇道質人無所感雖形謳歌未寄文字俗
薄政煩歌謳理切六代之樂同功異用虞舜之書始陳
詩詠五弦之瑟以歌南風其文詳也自殷周迄於魯僖
六詩該備而運鍾治亂時有夷險感物而動人之常情
[000-63a]
升平則聞雅頌之音喪亂惟陳怨刺之作故何休云男
女怨恨相從而歌之饑者飽其食勞者歌其事使老而
無子者求詩於巷黨之間鄉傳於邑邑逹於國國升於
王王不下堂而知率土之勞逸矣初周公制禮以著樂
章雅頌之音播於管絃薦於郊廟而太師主職及天厭
周徳禮壊樂崩春秋之際舊章冺絶司馬遷曰古詩三
千餘篇孔子去其繁重可通於禮義者采而録之遠自
稷契之功次取殷周之盛次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
[000-63b]
用關雎為首奄有邦家而收牧馬之類凡所刪定三百
十有一篇合於宮商書於玉版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范
寗曰仲尼因魯史而修春秋就太師而正雅頌其言近
之矣夫四國所陳臣下所獻出自百家辭生鄙俚豈能
盡善若不刋正無禆國風又遭暴秦並為煨燼詩同樂
章布在人口三百之外惟亡六篇比諸典籍未為殘滅
三代封建九土星分六服諸侯存十五國而已荆徐吳
越僭竊名位杞莒邾滕雜用夷禮江黄道柏陷於楚服
[000-64a]
不與諸夏同風盖亦没而不取若夫德薄而淺自取削
滅者夫復奚言焉
歐陽氏曰周之詩自文王始成康之際頌聲興焉文王
之詩三十七篇其二十三篇繋之周南召南其八篇為
小雅六篇為大雅武王之詩六篇四篇為小雅二篇在
召南之風成王之詩五十三篇其十篇為小雅十二篇
為大雅三十一篇為頌是為詩之正經後二世昭王立
周道微缺又三世懿王王室遂衰詩人作刺又三世厲
[000-64b]
王變雅始作及平王遷於洛邑號東周周室益微而平
王之詩貶為風下同列國初成王立周公攝政管蔡作
亂周公及其大夫作詩七篇係之於豳謂國變風而諸
侯之詩無正風其變風自懿王始懿王時齊風始變夷
王時衛風始變厲王時陳風始變厲王崩周召共和唐
風始變宣王時秦風始變平王時鄭風始變惠王時曺
風始變陳詩最後頃王時猶有靈公之詩變風於是止
矣盖自文王至頃王凡二十世王澤竭而詩不作其外
[000-65a]
魯頌四篇商頌五篇鄭康成以為魯得用天子之禮樂
故有頌而商頌至孔子時僅有存者夏頌已亡故録魯
詩以備三頌著後王之法監三代之成功法莫大於是

 虞惇按正小雅二十二篇正大雅十八篇周頌三十
 一篇皆成王周公時詩也文王九年未集武王七年
 而崩周公相成王制禮樂而後雅頌興是雅頌正經
 雖歌文武之功徳其實皆作於成周之時如緜之詩
[000-65b]
 曰文王蹶厥生思齊曰文王之母棫樸曰周王夀考
 皇矣曰帝謂文王靈臺曰王在靈囿則知其非作於
 文王時也由庚崇丘由儀謂之成王之詩而魚麗南
 陔白華華黍又何以屬之武王時邁桓賚般皆武王
 之事何以又屬之成王鄭康成分文武與成王之詩
 於棠棣已不可通歐陽公又分文王與武王之詩拘
 滯尤甚陳靈公淫夏姬事春秋傳載定王之七年上
 距頃王之卒十有三年株林之詩不當在頃王之世
[000-66a]
 亦歐陽公誤也
顧氏曰詩之世次必不可信今詩亦未必皆孔子所正
且如褒姒滅之幽王之詩也而次於前召伯營之宣王
之詩也而次於後序者不得其説遂并楚茨信南山甫
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華桑扈鴛鴦魚藻采菽皆以
為刺幽王之詩恐不然也又如碩人莊姜初歸事也而
次於後緑衣日月終風莊姜失位而作燕燕送歸妾而
作撃鼓國人怨州吁而作也而次於前渭陽秦康公為
[000-66b]
太子時作也而次於後黄鳥穆公薨後事也而次於前
此皆經有明文可考故鄭氏謂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
小宛皆刺厲王之詩漢初師移其第耳而左傳楚莊王
之言曰武王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其三曰敷時繹
思我徂惟求定其六曰綏萬邦屢豐年今詩但以耆定
爾功一章為武而其三為賚其六為桓章次復相隔越
儀禮歌召南三篇越草蟲而取采蘋正義以為采蘋舊
在草蟲之前知今日之詩已失古人之次非夫子所謂
[000-67a]
雅頌各得其所者矣
 虞惇按寧人顧氏之説最為有見三百篇中前後世
 次錯迕者甚多如小雅棠棣閔管蔡成王時詩也而
 在采薇出車之前靈臺民始附文王時詩也而在文
 王大明之後盖經秦火簡編殘脱漢儒掇拾補綴厪
 而存之未必皆孔氏之舊矣至於楚茨信南山八篇
 及黍苗一篇應從序陳古刺今之説十月之交四篇
 考之經文及史傳皆當作刺幽王非刺厲王之詩也
[000-67b]
 
 
 
 
 
 
 
 讀詩質疑卷首五
[000-68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六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六義
周禮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
雅六曰頌
孔氏曰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
[000-68b]
程氏曰國風二雅三頌詩之名也六義詩之義也一篇
之中有備六義者有偏得其一二者
鄭氏曰風言聖賢治道之遺化也賦之言鋪直鋪陳今
之政敎善惡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興
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雅正也言今之
正者以為後世法頌之言誦也誦今之徳廣以美之
吕氏曰風非無雅雅非無頌如七月一篇具風雅頌三

[000-69a]
嚴氏曰孔氏謂風雅頌皆以賦比興為之非也大序之
六義即周官之六詩如孔氏説是風雅頌三詩之中有
賦比興之三義耳何名六義六詩哉凡風動之者皆風
也正言之者皆雅也稱美之者皆頌也故與敷陳之賦
直比之比感物之興並而為六也吕氏言得風之體多
者為國風得雅之體多者為二雅得頌之體多者為頌
風非無雅雅非無頌其説是也
程氏曰頌稱美之言也如于嗟乎騶虞有匪君子終不
[000-69b]
可諼兮之類皆頌也是風雅中亦有頌
董氏曰崧高既列於大雅矣然其詩曰其風肆好又曰
吉甫作頌
朱子曰國風是民庶所作雅是朝廷之詩頌是宗廟之

鄭樵氏曰風雅頌三者之體如今人之詩有律有吕有
歌行是也風者出於土風大概小夫賤𨽻婦人女子之
言其意雖遠其言淺近重複故謂之風雅出於朝廷士
[000-70a]
大夫其言純厚典則其體抑揚頓挫非復小夫賤𨽻婦
人女子所能道故曰雅頌者初無諷諭惟鋪張勲徳而
已其辭嚴其聲有節不敢瑣言褻語以示有所尊故曰
已上泛論六義/
王制天子五年一廵守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
書大傳聖王巡十有二州觀其風俗習其性情因論十
有二俗定以六律五聲八音七始
太史公曰聞之董生詩記山川谿谷禽獸草木故長於
[000-70b]
風孔氏曰正經述大政為大雅述小政為小雅小雅所
陳飲食賔客賞勞羣臣燕賜以懐諸侯征伐以强中國
樂得賢者養育人材於天子之政皆小事也大雅所陳
受命作周代殷繼伐荷先王之福禄尊祖考以配天醉
酒飽徳官人用士澤被昆蟲化及草木於天子之政皆
大事也詩人歌其大事制為大體述其小事制為小體
體有小大故分為二焉風見優劣之差故周南先於召
南雅見積漸之義故小雅先於大雅王政既衰變雅兼
[000-71a]
作取大雅之音歌其政事之變者謂之變大雅取小雅
之音歌其政事之變者謂之變小雅故變雅之美刺皆
由音體有大小不復由政事之小大也○三王變雅不
係善惡之多少自由體之小大詳觀其歎美審察其譏
刺大雅宏遠而疏朗𢎞大體以明責小雅躁急而局促
多憂傷而怨誹司馬遷以良史之才所坐非罪及其刋
述墳典辭多慷慨班固曰迹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
之倫夫惟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難矣哉是古人明
[000-71b]
以二雅為異區也
太史公曰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徳逮黎庶小雅言小已
之得失而其流及上
蘇氏曰小雅言政事之得失大雅言道徳之存亡
李氏曰小雅主一事而言大雅則泛言天下之事如鹿
鳴之燕嘉賔四牡之勞使臣皇皇者華之遣使臣是主
一事而言也至於大雅泛言天下之事如文王之詩言
受命作周大明之詩言文王有明徳之類是也
[000-72a]
嚴氏曰竊謂二雅之别特以體之不同非因政有大小
也盖優柔委曲意在言外者風之體也明白正大直言
其事者雅之體也純乎雅之體者為雅之大雜乎風之
體者為雅之小今考小雅正經存者十六篇大抵寂寥
短簡首篇多寄興之辭次章以下申複詠之以寓不盡
之意盖兼有風體大雅正經十八篇皆舂容正大詞㫖
渾厚氣象開濶不惟逈異國風而小雅亦自不侔矣其
變小雅中固有雅體多而風體少者然終有風體不得
[000-72b]
為大雅也
朱公遷氏曰小雅舒暢而平易大雅渾涵而嚴密小雅
幾於風大雅幾於頌
鄭樵氏曰二雅之作皆紀朝廷之事無有區别所謂小
雅大雅者特隨其音而寫之律耳非政有大小也律有
小吕大吕則歌有小雅大雅宜其不同也
程大昌氏曰均之為雅音類既同又自别為大小則聲
度必有豐殺㢘肉之異亦如十二律然既有大吕又有
[000-73a]
小吕也
朱子明氏曰風雅頌是樂章之調如言仲吕調大石調
越調之類是也已上論風雅頌/
鄭司農曰比者比方於物也興者託事於物
鄭氏曰賦之言鋪直鋪陳善惡
孔氏曰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𤼵已心諸舉草木鳥獸
以見意者皆興辭也
程氏曰鋪陳其事如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是也以物相
[000-73b]
比如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是也因物而起興如關關雎
鳩瞻彼淇奥之類是也
王氏曰以其所類而比之之謂比以其所感𤼵而况之
之謂興興兼賦與比者也
黄氏曰賦者直陳其事之謂也比者託物而喻之謂也
興者因物而惑之謂也受命作周之詩其事確東宫之
妹之句其辭實此之謂賦柔荑&KR0602犀喻莊姜之美山阜
岡陵喻福禄之多此之謂比雨之濛矣行者之心凄然
[000-74a]
以悲鸛其鳴矣居者之懐慨然以嘆此之謂興
 虞惇按手如柔荑如山如阜既謂之如則賦矣非比
 也漢儒多以此類為比黄氏亦沿漢儒之誤此義至
 朱子而後明
朱子曰比有兩例有繼所比而言其事者有全不言其
事者
 虞惇按繼所比而言其事者如螽斯之三章有狐之
 三章是也有全不言其事者一章則厭浥行露通篇
[000-74b]
 則匏有苦葉衡門蒹葭豳風䲭鴞之類是也朱子於
 衡門蒹葭皆謂之賦而匏有苦葉之三章亦謂之賦
 不知衡門蒹葭乃借彼以喻此而雝雝鳴鴈是即小
 以諷大非賦也周南之螽斯衛之有狐曺之蜉蝣齊
 之甫田朱子以為通篇皆比而不正言其事鄶之隰
 有萇楚則註雖曰賦而以樂子之子指萇楚是亦通
 篇皆比而不正言其事矣竊思狐與萇楚不可以言
 子螽斯不可以言爾憂有狐之無衣裳樂萇楚之無
[000-75a]
 家室螽斯則美其子孫蜉蝣則欲其歸説不惟詩義
 全失而文理亦未可通田甫田正興思遠人而概以
 為比則未知所比者何事他如厭浥行露比女子之
 守而直以為賦凱風自南興母氏之劬勞而混以為
 比如此之類舛誤𢎞多未敢時然亦然而曲狥之也
比者以一物比一物而所指之事常在言外興者借彼
物以起此事而其事常在下文但比雖切而意淺興雖
闊而味長興可兼比比不可兼興
[000-75b]
 虞惇按比之與興義本相通然有興可通比者有興
 不可通比者關雎桃夭興也而雎鳩之和鳴桃夭之
 少盛亦為比此興之通比者也葛覃之因時感事殷
 雷之觸景懐人興也以葛覃喻形體浸長以殷雷喻
 號令四方誤以為比則失之此興之不兼比者也興
 之兼比而比輕於興者則直謂之興關雎桃夭之類
 是也興之兼比興意多而比亦不可畧者則謂之興
 而比或謂之比而興螽斯摽有梅之類是也亦有即
[000-76a]
 以所賦之物為興所舉之事為比者謂之賦而興賦
 而比葛覃兎罝𨚍北門之類是也以物比事而事在
 言外謂之比則厭浥行露不得謂之賦園有桃不得
 謂之興以物起事而事在下文謂之興則喓喓草蟲
 不得謂之賦凱風自南不得謂之比大抵毛鄭於比
 興求之過深而朱子於比興取之太簡毛鄭多以比
 為興朱子多以興為賦學者當知所别擇云
鄭氏曰臣之序詩専為聲歌欲以明仲尼之正樂臣之
[000-76b]
釋詩深究草木鳥獸之情狀欲以明仲尼敎小子之意
兩漢之言詩者惟儒生論義不論聲然聲歌之妙猶傳
於瞽史經董卓赤眉之亂禮義喪亡殆盡魏人得漢雅
樂郎僅能歌文王鹿鳴騶虞伐檀四篇至太和末又亡
其三惟有鹿鳴至晉又亡自鹿鳴亡而聲詩之道絶矣
夫詩之夲在聲聲之夲在興鳥獸草木乃發興之夲漢
儒言詩者既不論聲又不知興而鳥獸草木之學廢矣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不識關雎安知河洲之趣與關關
[000-77a]
之聲乎凡雁鶩之類其喙褊者則其聲關關鷄雉之類
其喙銳者則其聲鷕鷕此天籟也雎鳩之喙似鳬雁故
其聲如是又得水邉之趣也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不識
鹿安知食苹之趣與呦呦之聲乎凡牛羊之屬有角無
齒者則其聲呦呦駝馬之屬有齒無角者則其聲蕭蕭
亦天籟也鹿之喙似牛羊故其聲如是又得蔞蒿之趣
也使不識鳥獸之情狀則安知詩人關關呦呦之興乎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者謂瓜苦引蔓於籬落間而有敦
[000-77b]
然之象焉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者謂桑葉最茂當未落
之時而有沃若之澤焉使不識草木之精神則安知詩
人敦然沃若之興乎陸璣者江左之騷人也深為此患
作毛詩鳥獸草木蟲魚疏然璣本無此學但加採訪多
是支離自璣之後竟未有以此明詩者惟爾雅一書為
名物之宗然孫炎郭璞所得既希張楫孫憲所記徒廣
大抵儒生家多不識田野之物農圃人又不知詩書之
味二者無由參合遂使鳥獸草木之學不傳已上論賦/比興
[000-78a]
 虞惇按詩之興觀羣怨全在於比興而比興之妙大
 率於鳥獸草木得之無論聖賢之徒格物致知隨所
 感觸皆有至理即小夫女子比物連類各言其傷亦
 必有所寄託未有無端而陳一物舉一名者先儒毛
 鄭頗多發明間或失之於鑿至宋儒乃有興不取義
 之説夫興者興也即物以興意意不在物而興之之
 意則在物如關雎取其摰而有别桃夭取其容色少
 盛卷耳取其釀酒所須草蟲取其物類所感假使興
[000-78b]
 不取義則亦何取於興而又何以名之曰興邪朱子
 詩集註於小星則曰義無所取特取在東在公兩字
 之應也揚之水則曰此詩之興取之不二字相應也
 小雅翩翩者鵻則曰此興之全不取義者也他如薄
 言采芑直云軍士采芑而行坎坎伐檀遂云君子伐
 檀自食瑣兮尾兮但云流離失所南有嘉魚即云所
 薦之羞諸如此類但取明白簡直而於詩人辭文㫖
 遠之妙一概抹殺殊未可從白居易言詩自齊梁而
[000-79a]
 下比興漸失至唐而六義盡缺果如興不取義則三
 百篇六義已缺何待齊梁至唐朱子於詩多主夾漈
 之説而比興之義夾漈獨惓惓言之盖深有見於草
 木鳥獸之學正可由末而溯本學者不可忽也
 
 
 
 
[000-79b]
 
 
 
 
 
 
 
 讀詩質疑卷首六
[000-80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巻首七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大小序
家語子夏習於詩而通其義王肅注云子夏所叙詩義
今之毛詩序是也
後漢書儒林傳衞宏從謝曼卿受學因作毛詩序善得
風雅之㫖
[000-80b]
隋書經籍志先儒相承謂毛詩序子夏所創毛公及衞
敬仲更加潤色
陸德明氏曰沈重云按鄭詩譜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
是子夏毛公合作卜商意有未盡毛更足成之
 虞惇按孔氏正義云舊説起闗雎后妃之德也至用
 之邦國焉名闗雎序謂之大序自風風也訖末名為
 小序朱子詩序辨起闗雎后妃之德也至教以化之
 又自然則闗雎麟趾之化至是闗雎之義也謂之小
[000-81a]
 序自詩者志之所之也至是謂四始詩之至也謂之
 大序此二説似朱子為長但教以化之之下即接然
 則闗雎麟趾之化文義亦未妥貼梁蕭統文選卜子
 夏詩序具録全文不分大小今當從之
朱子詩序辨曰詩序之作説者不同或以為孔子或以
為子夏或以為國史皆無明文可考惟後漢書儒林傳
以為衞宏作毛詩序今傳於世則序乃宏作明矣然鄭
氏又以為諸序本自合為一編毛公始分以置諸篇之
[000-81b]
首則是毛公之前其傳已乆宏特增廣而潤色之耳故
近世諸儒多以序之首句為毛公所分而其下推説云
云者為後人所益理或有之但今考其首句則已有不
得詩人之本意而肆為妄説者矣况沿襲云云之誤哉
然計其初猶必自謂出於臆度之私非經本文故且自
為一編别附經後又以尚有齊魯韓氏之説並傳於世
故讀者亦有以知其出于後人之手不盡信也及至毛
公引以入經乃不綴篇後而冠篇端不為注文而直作
[000-82a]
經字不為疑辭而遂為決辭其後三家之傳又絶而毛
説孤行則其牴牾之迹無復可見故此序者遂若詩人
先所命題而詩人反為因序以作於是讀者轉相尊信
無敢擬議至於有所不通則必為之委曲遷就穿鑿而
附合之寧使經之本文繚戾破碎不成文理而終不忍
明以小序為出於漢儒也愚之病此久矣然猶以其所
從來也遠其間容或真有傳授證驗而不可廢者故既
頗采以附傳中而復并為一編以還其舊因以論其得
[000-82b]
失云
歐陽氏曰孟子去詩世近而最善言詩推其所説詩義
與今序意多合故後儒異説為詩害者常賴序文為證
程氏曰國史得詩必載其事然後其義可知今小序之
首是也其下則説詩者之辭也 詩小序便是當時國
史作蓋國史得詩於采詩之官故知其得失之迹如非
國史則何以知其所美所刺之人使當時無小序雖聖
人亦辨不得况子夏乎如大序則非聖人不能作或問
[000-83a]
聖人刪詩時曽刪改小序否曰有害義理處也須刪改

蘇氏曰孔子之叙書也舉其所為作書之故其贊易也
發其可以推易之端未嘗詳言之也非不能詳以為詳
之則隘是以常舉其畧以待學者自推之今毛詩之序
何其詳之甚也世傳以為出於子夏子竊疑之子夏嘗
言詩於仲尼仲尼稱之故後世之為詩者附之要之豈
必子夏為之其亦出於孔子或弟子之知詩者歟然其
[000-83b]
誠出於孔氏也則不若是詳矣孔子刪詩而取三百五
篇今其亡者六焉詩之序未嘗詳也詩之亡者經師不
得見矣雖欲詳之而無由其存者将以解之故從而附
益之以自信其説是以其言時有反覆煩重類非一人
之詞者凡此皆毛氏之學而衞宏之所集録也東漢儒
林傳曰衞宏從謝曼卿受學作毛詩敘隋經籍志曰先
儒相承謂詩敘子夏所創毛公及衞敬仲潤益之古説
本如此故予存其一言而已曰是詩言其事也而盡去
[000-84a]
其餘獨采其可者見於今傳其尤不可者皆明著其失
以為此孔氏之舊也
葉適氏曰世以詩序為孔子作初無據口耳之傳也唯
隋經籍志以為子夏作先儒相承云毛公及衞宏潤益
之今定為孔子作固不可若孔子授子夏而傳之是亦
嘗經孔子所取矣大抵古書未有無序者皆繫之篇末
蓋以總其凡也今書有序孔安國以為孔子作自安國
始遷之逐篇之首亦猶序卦彖象爻辭王輔嗣遷之逐
[000-84b]
卦之中至太史公自序楊子雲法言皆其遺法况詩乃
記先王之政與列國之事非見其序蓋有全篇莫知意
之所主者孔子雖聖人人事之實亦安能臆斷於數百
載之下猶之春秋必約魯史而成鄭忽與晉文公出入
晉鄭不以告魯史所不得書孔子亦不能强筆而削之
也而謂衞宏能之可乎所謂衞宏從謝曼卿受學而作
者范蔚宗之言耳據史毛公趙人與河間王同時三傳
而為徐敖初無謝曼卿者獨東漢賈逵傳言父徽學毛
[000-85a]
詩於謝曼卿至顯宗令撰齊魯韓詩與毛氏同異蓋漢
自中興後毛詩始見鄭康成與衞宏畧先後豈有不知
而以宏之序為孔子者吾謂古者凡有是詩則有是序
如今之題目故太師陳之可以觀風俗遒人采之可以
知訓戒學者誦之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其藏
在有司孔子刪詩既取其辭因以其序命子夏之徒為
之則於理為近
鄭樵氏曰世人疑詩序非衞宏作此殊不然使宏鑿空
[000-85b]
為之雖孔子亦不能使宏誦師説為之則雖宏有餘矣
且宏之序有專取諸書之文為之者有雜取諸家之説
重複互見者有委曲宛轉附經以成其義者詩有六義
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其文全
出於周官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其
文全出於禮記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
其文全出於金縢髙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
逺之不能使髙克将兵而禦狄於竟其文全出於左傳
[000-86a]
微子至於戴公其間禮樂廢壊其文全出於國語古者
長民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其文全出於公孫
尼子則詩序之作實在數書既傳之後明矣此所謂專
取諸書之文為之者也闗雎之詩既曰風之始也所以
風天下而正夫婦也又曰風風也風以動之又曰上以
風化下下以風刺上又曰一國之事係一人之本謂之
風載馳之詩既曰許穆夫人閔其宗國顛覆矣又曰衞
懿公為狄人所滅絲衣之詩既曰繹賓尸矣又曰靈星
[000-86b]
之尸此蓋衆説並傳衞氏得其善辭美意并録而不忍
棄之此所謂雜取諸説而重複互見者也騶虞之詩先
言人倫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純被文王之化而復繼之
以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道成行葦之詩先言周家
忠厚仁及草木而復繼之以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耉養
老此所謂委曲宛轉附經以成其義者也宏序作於東
漢故漢世文字未有引詩序者惟黄初四年有曹共公
逺君子近小人之語蓋魏後於漢宏之序至是始行也
[000-87a]
馬貴與氏曰詩之有序自史傳不能明其為何人作而
先儒多疑之至朱文公解經則依古經文析而為二復
備論其得失而於國風諸序詆斥尤多以愚觀之雅頌
之序可廢而國風之序不可廢何也雅頌之作其辭易
知其意易明讀文王在上之詩則受命作周之語為贅
讀於穆清廟之詩則祀文王之意已顯序雖不作可也
至於國風則不然風之為體比興多於敘述諷諭浮於
指斥蓋有反覆詠歎聨章累句而無一言及作者之意
[000-87b]
而序者乃一言蔽之曰為某事也苟非其傳授之有源
考據之無舛則孰能臆料當時之事於數百載之下乎
而文公深詆之且於桑中溱洧諸篇辨折尤至以為安
有刺人之惡而自為彼人之辭以陷於所刺之地而不
自知者其意蓋謂詩之辭如彼而序之説如此則以詩
求詩可也烏有捨明白可見之詩辭而曲從億度難信
之序説乎其説固善矣然愚以為必若此則詩之難讀
者多矣豈直鄭衞諸篇哉夫芣苢之序婦人樂有子也
[000-88a]
而其詩不過形容采掇之情状而已黍離之序閔宗室
宫廟之顚覆也而其詩不過慨嘆禾黍之苗穗而已此
詩之不言所作之意而賴序以明者也叔于田二詩序
以為刺鄭荘公也而其詩則鄭人愛叔段之辭耳揚之
水椒聊之詩序以為刺晉昭公也而其詩則晉人愛桓
叔之辭耳此詩之不言所刺之意而賴序以明者也鴇
羽陟岵見於變風序以為征役者不堪命而作也四牡
采薇見於正雅序以為勞使臣遣戍役而作也而四詩
[000-88b]
之辭則嘆行役之勞苦敘饑渇之情状憂孝養之不遂
悼歸休之無期一耳此詩之辭同意異而賴序以明者
也蓋嘗論之均一勞苦之辭也出於敘情閔勞者之口
則為正雅而出於困役傷財者之口則為變風也均一
滛泆之辭也出於奔者之口則可刪而出於刺奔者之
口則可録也均一愛戴之辭也出於愛桓叔叔段者之
口則可刪出於刺鄭莊晉昭者之口則可録也夫芣苢
黍離之不言所謂叔于田揚之水之反辭以諷四牡采
[000-89a]
薇之辭同變風文公胡不探索翫味别自為説而卒如
序者之舊何獨於鄭衞諸篇而必以為奔者所自作而
使聖經為録淫辭之具乎且夫子刪詩矣其所取於闗
雎者謂其樂而不淫耳則夫詩之可刪孰有大於淫者
今以文公詩傳考之其指為男女淫奔而自作詩以敘
其事者凡二十有四篇桑中東門之墠溱洧東方之日
東門之池東門之楊月出序以為刺淫而文公以為淫
者所自作也靜女木𤓰采葛丘中有麻将仲子遵大路
[000-89b]
有女同車山有扶蘇蘀兮狡童褰裳子之丰風雨子衿
揚之水出其東門野有蔓草序本别指他事而文公亦
以為淫者所自作也夫以淫昏不檢之人發為放蕩無
耻之辭其詩篇之繁多如此夫子猶存之則不知所刪
何等一篇也或曰文公之説謂春秋所記無非亂臣賊
子之事蓋不如是無以見當時事變之實而垂鑒於後
世故不得已而存之於詩亦猶是也愚以為不然夫春
秋史也詩文辭也史所以記事固不容存禹湯而廢桀
[000-90a]
紂録文武而棄幽厲也至於文辭則其淫哇不經者直
削之而已而夫子猶存之則必其意不出於此而序者
之説是也後世辭人墨士跌蕩禮法之外如秦少游晏
叔源輩作為樂府備狹邪妖冶之趣非不艷麗可喜也
而醇儒莊士深斥之懼其為正心誠意之累也而詩中
若是者二十有四篇夫子録之於經儒先又為之訓釋
使後學誦其文推其義則通書西銘必當與小山詞賦
並讀也或又曰文公嘗云此等之人安於為惡其於此
[000-90b]
等之語平日固已自其口出而無慚矣又何待吾之鋪
陳又豈復畏吾之閔惜而遂幡然懲創耶愚又以為不
然夫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况淫泆之行所謂不可對人
言者今市井小人至不才也有與之語而道其宣淫之
状指其行淫之地則未有不面赤慚恧者未聞其揚言
於人曰我能姦我善淫也且夫人之為惡也禁之使不
得為不若愧之而使自知其不可為此鋪張揄揚之中
所以為閔惜懲創之至也或又曰文公嘗言雅者二雅
[000-91a]
是也鄭者緇衣以下二十二篇是也衞者𨚍鄘衞三十
九篇是也桑間衞之一篇桑中是也二南雅頌祭祀朝
聘之樂也鄭衞桑濮里巷狹邪之曲也夫子於鄭衞蓋
深絶其聲於樂以為法而嚴立其辭於詩以為戒今乃
欲諱其鄭衞桑濮之實而文以雅樂之名又欲從而奏
之宗廟朝廷則未知其将以薦之何等之鬼神用之何
等之賓客乎愚又以為不然左傳季札來聘請觀周樂
而所歌者𨚍鄘衞鄭皆在焉則諸國風固皆雅樂也使
[000-91b]
其為里巷狹邪之曲則周樂安得有之而魯之樂工亦
安得而歌異國淫邪之詩乎嘗觀儀禮左傳所載古人
歌詩合樂之意多有不可曉者闗雎鵲巢后妃夫人之
詩也而鄉飲酒燕禮歌之采蘋采繁大夫妻主祭之詩
也而射禮歌之肆夏繁遏渠宗廟配天之詩也而天子
享元侯歌之文王大明緜文王興周之詩也而兩君相
見歌之以是觀之其歌詩之用與詩人作詩之本意蓋
有判然不相合者則烏知鄭衞之詩不可用之燕享之
[000-92a]
際乎左傳載列國聘享賦詩固多斷章取義然其大不
倫者亦以來賢士大夫之誚如伯有賦鶉之奔奔楚令
尹圍賦大明及穆叔不拜肆夏寗武子不答彤弓之類
是也然鄭伯如晉子展賦将仲子鄭伯享趙孟子太叔
賦野有蔓草鄭六卿餞韓宣子子齹賦野有蔓草子太
叔賦褰裳子游賦風雨子旗賦有女同車子柳賦蘀兮
此六詩皆文公所斥以為淫奔之人所作也然皆見善
於叔向趙武韓起而不聞被譏乃知鄭衞之詩未嘗不
[000-92b]
施之燕享而此六詩之訓詁當如序者之説不當如文
公之説也或曰序者之説固有鄙淺附㑹居然可見者
先儒議之非一人矣而子信之何耶曰愚之所謂不可
廢者謂詩之所不言而賴序以明者耳若詩之所已言
序雖工不讀可也况其鄙淺附㑹者乎蓋作序之人或
以為孔子或以為子夏或以為國史皆無明文可考然
鄭氏謂毛公始分寘諸篇之首則自漢以前經師傳授
其去作詩之時未甚逺也千載而下學者當遵守考索
[000-93a]
以求詩人之意而得其庶幾固不當因一語之贅疣一
詞之淺陋而欲一切廢之鑿空揣摩而為之訓釋也或
曰文公之於詩序其見於經傳信而有徵者則從之如
碩人載馳清人鴟鴞之類是也其可疑者亦未嘗盡斷
以臆説固有援他書以證其謬者曰是則然矣然愚之
所以不能無議者則以其惡序之意太過而所援引指
摘似未能盡出於公平而當人心也夫闗雎韓詩以為
衰周刺詩也賓之初筵韓詩以為飲酒悔過也是皆與
[000-93b]
毛序反者也而韓詩説闗雎則違夫子不淫不傷之訓
是決不可從者也初筵之詩夫子未有論説也則詆毛
而從韓夫一韓詩也初筵之序可信而闗雎之序獨不
可信乎𨚍之柏舟毛序以為仁人不遇也文公斷以為
婦人之作而引列女傳為證非臆説矣然列女傳出於
劉向向論恭顯封事引憂心悄悄慍于羣小之詩而繼
之曰小人成羣誠足慍也是正與毛序合矣夫一劉向
也豈列女傳可信而封事獨不可信乎此愚所以疑文
[000-94a]
公惡序之意太過而援引指摘似未盡當也夫本之孔
孟之説以為凖叅之古今諸儒之論以為衡則詩序之
不可廢也審矣愚豈好為異論哉
 虞惇按詩序之作説者不同以為子夏所作者家語
 王肅之説也以大序為子夏作小序毛公潤益者鄭
 康成之説也以為當時國史所題者二程先生之説
 也以首句為孔氏之舊而其下為毛公衛宏集録者
 蘇氏之説也唯范蔚宗後漢書云衞宏作毛詩序鄭
[000-94b]
 夾漈因之而朱子力主其説復著詩序辨以極詆其
 妄由今觀之謂詩序為子夏作固未敢定謂詩序為
 衞宏作則決知其不然也蓋詩序自毛公前已有之
 自毛公始分以寘諸篇之首則其非宏作可知衞宏
 與康成時世畧先後如序果宏作康成大儒豈有不
 知而漫以為子夏之理梁蕭統文選載毛詩序自闗
 雎后妃之德也至是闗雎之義也世所稱大序小序
 合為一篇題曰卜子夏則其為子夏作無疑其諸篇
[000-95a]
 之序首句以下容或有毛公及衞宏所附益者大約
 隋經籍志與康成之説得之蘇頴濱詩傳止録序之
 首句而盡去其餘其説亦未盡當蓋序有首句意未
 盡而下文申説者如芣苢為婦人樂有子蒹葭為未
 能用周禮棠棣為閔管蔡失道小弁為太子之傅作
 之類如但存首句則於情事不明雖其間支離煩贅
 之説或有之終未可舉一而廢百也至朱子則直謂
 序之首句已不得詩人之本意而肆為妄説此又□
[000-95b]
 讕詆誣之語未敢以為信然矣
 
 
 
 
 
 
 讀詩質疑卷首七
[000-96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八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詩樂
尚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
倫神人以和
周禮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樂徳敎國子中和祗庸孝
友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敎國子舞雲
[000-96b]
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
太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聲陽聲黄鐘太簇姑洗
蕤賔夷則無射隂聲大吕應鐘南吕函鐘小吕夾鐘皆
文之以五聲宫商角徴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
木匏竹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徳
為之夲以六律為之音
瞽矇掌九徳六詩之歌以役太師
鐘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
[000-97a]
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
樂師凡射王以騶虞為節諸侯以貍首為節大夫以采
蘋為節士以采蘩為節
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晝撃土鼓龡豳詩以逆暑中秋
夜迎寒亦如之凡國祈年於田祖龡豳雅撃土鼓以樂
田畯國祭蜡則龡豳頌撃土鼓以息老物
儀禮鄉飲酒禮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笙入堂下磬
南北面立樂南陔白華華黍乃間歌魚麗笙由庚歌南
[000-97b]
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儀乃合樂周南關雎
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工告於樂正曰正歌備
燕禮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笙入立於縣中奏南陔
白華華黍乃間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歌
南山有臺笙由儀遂歌鄉樂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
鵲巢采蘩采蘋太師告樂正曰正歌備又有房中之樂
注云絃歌周南召南之詩而不用鐘磬之節也謂之房
中者后夫人之所諷誦以事其君子
[000-98a]
 虞惇按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六詩有其義
 而亡其辭朱子皆謂之笙詩其說曰儀禮鄉飲酒禮
 燕禮自南陔以下曰笙曰樂曰奏不言歌則知其有
 聲無辭也今考儀禮鄉射禮奏貍首騶虞騶虞召南
 之卒篇也亦曰奏國語金奏肆夏繁遏渠肆夏時邁
 也繁遏執競也渠思文也皆周頌之篇亦曰奏燕禮
 升歌鹿鳴下管新宫新宫曰管猶南陔之曰笙也新
 宫詩今亡而左傳宋公享昭子賦新宫是新宫有詩
[000-98b]
 矣管有詩笙何獨無詩夫子刪詩三百十一篇詩也
 非樂也如曰有聲而無辭是樂譜非詩也曰笙曰樂
 曰奏不言歌夫太師既告樂正曰正歌備矣是南陔
 六詩未嘗不言歌也
鄉射禮乃合樂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
蘋工告於樂正曰正歌備
大射禮乃歌鹿鳴三終乃管新宫三終奏貍首以射
禮記射義天子以騶虞為節諸侯以貍首為節卿大夫
[000-99a]
以采蘋為節士以采蘩為節騶虞者樂官備也貍首者
樂㑹時也采蘋者樂循法也采蘩者樂不失節也
 虞惇按射義故詩曰曽孫侯氏四正具舉大夫君子
 凡以庶士小大莫處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則燕則譽
 或曰此即貍首之詩也
鄉飲酒義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笙入三終主人獻
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
 虞惇按升歌三終鹿鳴三詩也笙入三終南陔三詩
[000-99b]
 也間歌三終魚麗由庚六詩也合樂三終二南六詩
 也凡樂四節詩十有八篇皆謂之正歌
仲尼燕居升歌清廟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
内則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二十
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樂記詩言其志也歌咏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夲於
心然後樂噐從之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
[000-100a]
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
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魏文侯問於子夏曰敢問溺音何從出也子夏對曰鄭
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
喬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子贛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
何歌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
[000-100b]
而吾子自執焉寛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静疏
逹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
静亷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
斷者宜歌齊夫歌者直已而陳徳也動已而天地應焉
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
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
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音者見
利而讓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
[000-101a]
歌孰能保此
 虞惇按師乙聲歌之論風雅頌與商齊並稱故夾漈
 鄭氏遂以齊為齊風商為商頌而子夏之論溺音所
 謂鄭音好濫衛音趨數者朱子亦即以國風鄭衛之
 詩當之不知此論音非論詩也鄭之好濫衛之趨數
 鄭衛之音耳非詩也若謂鄭音即鄭詩衛音即衛詩
 則十五國風未嘗有宋詩也齊為齊風商為商頌所
 謂五帝三代之遺聲又何以稱焉桑間濮上亡國之
[000-101b]
 音聖人亟欲放而絶之而朱子反以桑中刺奔之詩
 為桑間濮上之音夷雅樂於新聲雜淫哇於正始經
 學之繆未必不由此濫觴矣
春秋傳吳公子札來聘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
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
𨚍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
之徳如是是其衛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
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
[000-102a]
先亡乎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
其太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
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
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
而婉險而易行以徳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
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徳之
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
無譏焉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
[000-102b]
徳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
熈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徳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
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
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
有度守有序盛徳之所同也
衛寗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
答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耳昔諸侯朝
[000-103a]
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
命也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之彤弓一
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
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國語叔孫穆子聘於晉晉悼公饗之樂及鹿鳴之三而
後拜樂三晉侯使行人問焉對曰夫肆夏繁遏渠天子
所以饗元侯也歌文王大明緜則兩君相見之樂也皆
昭令徳以合好也皆非使臣之所敢聞也臣以為肄業
[000-103b]
及之故不敢拜今伶簫咏歌及鹿鳴之三君之所以况
使臣臣敢不拜夫鹿鳴君之所以嘉先君之好也敢不
拜嘉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皇皇者
華君敎使臣曰毎懐靡及諏謀度詢必咨於周敢不拜

論語曰師摰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毛氏曰古者敎以詩樂誦之歌之弦之舞之
朱子曰二南正風房中之樂也鄉樂也二雅之正雅朝
[000-104a]
廷之樂也商周之頌宗廟之樂也至變雅則衰周卿士
之作以言時政之得失而𨚍鄘以下則太師所陳以觀
民風者耳非宗廟燕享之所用也
小雅燕禮用施之君臣之間大雅饗禮用惟人君可歌
 虞惇按史記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
 武雅頌之音是三百五篇皆樂也二南正雅商周之
 頌固已用之朝廟用之鄉國其變風變雅亦皆可以
 播之樂章因事類而歌吳季札觀周樂使工歌周南
[000-104b]
 召南自𨚍鄘而訖於曺鄶是則十三國詩皆樂也東
 漢之末杜夔奏鹿鳴騶虞伐檀文王四篇伐檀今之
 變風也大戴禮投壺篇云凡雅二十六篇其可歌者
 八篇鹿鳴貍首鵲巢采蘩采蘋伐檀白駒騶虞儀禮
 乃管新宫三終或云新宫即斯干而春秋傳衛獻公
 使太師歌巧言之卒章是雖變雅亦可入於樂有不
 用未嘗不可用非若後世之詩有徒作而不用者也
 朱子謂𨚍鄘而下僅以觀民風而程大昌遂謂南雅
[000-105a]
 頌為樂詩自𨚍至豳為徒詩而不入於樂其説誤矣
鄭樵氏曰自后夔以來樂以詩為本詩以聲為用八音
六律為之羽翼聖人編詩為燕饗食之時用以歌而非
用以説義也漢去三代未遠大樂氏以聲歌肄業徃徃
三百篇瞽史例能歌之迨義理之學日勝聲歌之學日
微東漢之末禮樂蕭然曺孟徳平劉表得漢雅樂郎杜
夔夔老矣久不肄習所得於三百篇者唯鹿鳴騶虞伐
檀文王四篇而已太和末又失其三左延年所得唯鹿
[000-105b]
鳴一篇毎正旦大㑹東廂雅樂常作者是也至晉世鹿
鳴一篇又無傳自鹿鳴一篇絶後世不復聞詩矣
錢澄之曰禮記誦詩三百歌詩三百弦詩三百舞詩三
百是三百篇不獨可歌亦備乎弦舞之音節矣
顧炎武曰歌者為詩撃者拊者吹者為噐合而言之謂
之樂對詩而言所謂樂者八音也興於詩成於樂是也
分詩與樂言之也専舉樂則詩在其中吾自衛反魯然
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是也合詩與樂言之也
[000-106a]
詩三百篇皆可以被之音而為樂自漢而下乃以其所
賦五言之屬為徒詩而其協於音者則謂之樂府自宋
以下則其所謂樂府者亦但擬其辭而與徒詩無别於
是乎詩與樂判然為二不特樂亡而詩亦亡
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皆郊廟之正樂如
三百篇之頌也其他諸詩所謂趙代秦楚之謳如列國
之風耳
樂府如清商清角之類以聲名其詩也如小垂手大垂
[000-106b]
手之類以舞名其詩也以聲名者必合於聲以舞名者
必合於舞至唐而舞亡矣至宋而聲亡矣於是乎文章
之傳盛而聲音之用微然後徒詩興而樂廢
土鼓樂之始也陶匏祭之大也二者之音非以悦耳存
其質也國語伶州鳩曰匏竹利制又曰匏以宣之瓦以
贊之今之大樂久無匏土二音而八音但存其六矣熊
氏謂匏音亡而清廉忠敬者之不多見吾有感於其言
 讀詩質疑卷首八
[000-107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九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章句音韻
孔氏曰自古而有篇章之名與詩體俱興也故那序曰
得商頌十二篇東山序曰一章言其完是也句則古者
謂之言論語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左氏曰臣之業在
揚水卒章之四言矣及趙簡子稱子太叔遺我以九言
[000-107b]
皆以一句為一言也秦漢以來諸儒各為訓詁乃有句
稱論語註云此我行其野之句是也句者局也聨字分
疆所以局言者也章者明也總義包體所以明情者也
篇者徧也言出情鋪事明而徧者也然字之所用或全
取以制義闗闗雎鳩之類也或假辭以為助者乎而只
且之類也句必聨字為言一字不制也以詩者申志一
字則言蹇而不㑹故詩之見句少不減二祈父肇禋之
類也三字者綏萬邦屢豐年之類也四字者關關雎鳩
[000-108a]
窈窕淑女之類也五字者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之
類也六字者昔我先王受命有如召公之臣之類也七
字者如彼築室于道謀尚之以瓊華乎而之類也八字
者十月蟋蟀入我狀下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也其外
不見有九字十字者摰虞流外論云詩有九言者泂酌
彼行潦挹彼注兹是也徧檢諸本皆云泂酌三章章五
句則以為二句也顔延之云詩體本無九言將由聲度
闡緩不協金石仲治之言未可據也句字之數四言為
[000-108b]
多亦有二三七八者將由言以申情惟變所適播之樂
噐俱得成文也詩之大體必湏依韻之兮矣也之類本
取為辭雖在句中不以為義故處末者皆上字為韻之
者左右流之寤寐求之之類也兮者其實七兮迨其吉
兮之類也矣者顔之厚矣出自口矣之類也也者何其
處也必有與也之類也乎者俟我于著乎而伐檀且漣
漪之篇此等皆上字為韻不為義也亦有即將助句之
字以當聲韻者則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反是不思亦已
[000-109a]
焉哉是究是圖亶其然乎其虛其邪既亟只且之類也
章者積句所為不限句數也作者陳事湏有多少章總
一義意盡而成故累句為章一句不可二句得為之盧
令及魚麗之下三章是也三句則麟趾甘棠騶虞之類
也其多者載芟三十一句閟宫之三章三十八句自外
不過也篇之大小隨章多少風雅之中少猶兩章以上
即騶虞渭陽之類也多則十六以下正月桑柔之類也
唯周頌三十一篇及那烈祖𤣥鳥皆一章者以風雅敘
[000-109b]
人事刺過論功志在匡救一章不盡重章以申殷勤頌
著太平徳洽之歌述成功以告神直言寫志不必殷勤
故一章而已魯頌不一章者魯頌美僖公之事非告神
之歌論功頌徳之詩亦殷勤而重章也立章之法不常
厥體或重章共述一事采蘋之類或一事疉為數章甘
棠之類或初同而末異東山之類或首異而末同漢廣
之類或事訖而更申既醉之類或章重而事别鴟鴞之
類何草不黄隨時而改色文王有聲因事而變文采采
[000-110a]
芣苢一章而再言賔之初筵三章而一發或篇有數章
章句衆寡不等章有數句句字多少不同皆由各言其
情故體無恒式也東山序云一章二章三章四章不謂
末章為卒章左傳曰七月之卒章又揚之水卒章者東
山分别章意從一而終於四故不言卒章也左傳言卒
章者卒終也終篇之章言卒者對始也終篇為卒章則
初篇為首章矣故鄭注禮記云緇衣之首章是也然則
武惟一章而左傳曰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者以耆
[000-110b]
定爾功是章之卒句也大司樂注云騶虞樂章名在召
南之卒章正謂卒篇也謂之章者乗上騶虞為樂章故
言召南之卒章也定夲章句在篇後六藝論云未有若
今傳訓章句明為𫝊訓以來始辨章句或毛氏即題或
在其後人未能審也
熊朋來氏曰賡歌虞詩也毎句有韻五子之歌夏詩也
隔句有韻其四章兩韻一換商頌商人之詩也詩韻之
例盡在是矣那之首章隔句用韻兩韻一換至綏我思
[000-111a]
成下又毎句有韻篇末别出嘗將二韻結之烈祖以祖
祜所三韻起中間申錫無疆開下文連句之韻似以三
無疆為之節後人交互用韻始此商頌多毎句用韻𤣥
鳥長發殷武皆然𤣥鳥六換韻長發前六章皆毎句有
韻惟卒章兩韻一換殷武毎句有韻惟第四章交互相
韻其末别出國福二韻結之五章以翼極二韻起而下
文連句有韻卒章又通章連句用韻自後作詩者用韻
皆以商頌為格例
[000-111b]
顧大韶氏曰詩經有上文叶韻而末句不叶者麟趾騶
虞之類是也有下文叶韻而首二句不叶者瞻彼洛矣
之類是也有首句自與第三句叶第二句自與第四句
叶者兎罝魚麗之類是也有首句與末句叶而中二句
不叶者決拾既佽之章是也有用中州韻叶者左右芼
之叶鐘鼓樂之烝然罩罩叶式燕以樂之類是也有通
章不叶韻者如大雅其在於今一章及周頌維天之命
昊天有成命時邁其邦等篇是也詳知其例方可讀詩
[000-112a]
顧炎武氏曰古詩用韻之法大約有三首句次句連用
韻隔第三句而於末句用韻者闗雎之首章是也凡漢
以下詩及唐人律詩之首句用韻者源於此一起即隔
句用韻者卷耳之首章是也凡漢以下詩及唐人律詩
之首句不用韻者源於此自首至末句句用韻者若考
槃清人還著十畝之間月出素冠諸篇又如卷耳之二
章三章四章車攻之一章二章三章七章長發之一章
二章三章四章五章是也凡漢以下詩若魏文帝燕歌
[000-112b]
行之類源於此自是而變則轉韻矣轉韻之始亦有連
用隔用之别而錯綜變化不可以一體拘于是有上下
各自為韻若兎罝及采薇之首章魚麗之前三章卷阿
之首章者有首末自為一韻中間自為一韻若車攻之
五章者有隔半章自為韻若生民之卒章者有首提二
句而下分二節承之若有瞽之篇者此皆詩之變格然
亦莫非出於自然非有意為之也
 虞惇按詩人用韻錯綜不同如熊氏及二顧氏之説
[000-113a]
 畧見大端此外更有一句中自為韻如柏舟日居月
 諸北風其虛其邪商頌猗與那與之類有一句兩韻
 二句中各自為韻如匏有苦葉之次章瀰與鷕韻盈
 與鳴韻之類有三句一韻如采芑前三章之類亦有
 三句一韻而三句中又疉用韻如采芑二章三章後
 六句之類有上下總一韻而中間復自為韻如大雅
 思齊二章之類有下三句各與上三句為韻如桑柔
 卒章之類麟趾騶虞末句不用韻而合三章為韻瞻
[000-113b]
 彼洛矣起句不用韻而合三章為韻更有後三章復
 承前三章為韻如魚麗之類更有合全篇為一韻如
 泂酌三章之類皆變化因心自然合節樂記所謂聲
 成文謂之音舉一反三可以類推也○又按古人之
 文大率用韻易書中多有用韻者詩為樂章被之詠
 歌尤湏依韻而成所謂聲依永律和聲是也詩之韻
 自虞廷賡歌始其後有五子之歌三百篇而下訖於
 後代詩無不用韻而用韻之法古今不同古韻寛而
[000-114a]
 今韻嚴今韻起於梁沈約而律詩用之梁陳以來古
 體詩亦皆通韻如東之通冬魚之通虞不盡拘沈韻
 也唐詩以韓杜為宗五言古體皆用古韻杜之彭衙
 行真文元寒刪先通用自京赴奉先縣咏懐質物月
 遏黠屑通用韓之此日足可惜東冬江陽庚青通用
 元和聖徳詩語麌哿馬有通用如此之類更僕未易
 數今人作古體詩尚通用古韻豈有三百篇而反限
 以今律詩之韻之理朱子泥於今韻遂創為叶韻之
[000-114b]
 法凡詩之不合於今韻者俱從而叶之就其所叶之
 韻亦多有未可通者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采友不同韻則以采叶友可也以友叶采
 可也今采叶此禮反友叶羽已反將以何韻為凖乎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居御不同
 韻則以居叶御可也以御叶居可也今居叶姬御反
 御叶魚據反又以何韻為凖乎更有不必用韻而亦
 叶韻者如誰謂女無家于嗟乎騶虞之類是也有夲
[000-115a]
 同一韻而亦叶韻者如麟之趾振振公子殷其靁在
 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之類是也更有上下
 各自為韻而必叶為一韻者亦有決不可通之韻本
 不入韻之字而亦必叶為韻者附㑹牽合支離煩碎
 幾於無句不叶殊非聲成文謂之音之義也又古人
 四聲通用亦始於虞之賡歌降為屈原之離騷紛吾
 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
 秋蘭以為佩則平去通韻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
[000-115b]
 乎吾將刈雖委絶其亦何傷兮哀衆芳之蕪穢則上
 去通韻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𦍑内恕
 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妬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
 㢘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則去
 入通韻惟兹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厯兹芳菲菲而
 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則平入通韻自楚辭至漢魏
 樂府皆然何獨於三百篇而必强為一聲又必强為
 一韻乎三百篇之詩皆被之樂無不可歌者歌有揚
[000-116a]
 抑抗墜輕重疾徐宛轉之節一唱三嘆音韻自然而
 協不必以今韻之平上去入拘拘叶之今之詞曲通
 用四聲按節而歌何嘗不協俗樂尚不必限以一聲
 豈古樂反欲拘以一韻由此推之不特朱子之叶韻
 可刪而吳才老之韻補亦俱可廢也故今於經文之
 下畧其通韻之説而於朱子之叶韻悉刪去之於以
 正夲音存古韻使承學者知所依據云○又按今世
 韻書乃元初黄公紹所編依宋平水劉淵定本非沈
[000-116b]
 約之舊夲也并唐韻二百六部為一百七部至今用
 之然其中有可通用者有不可通用者宋鄭庠定古
 韻總分為六部一東冬江陽庚青蒸二支微齊佳灰
 三真文元寒刪先四魚虞歌麻五蕭肴豪尤六侵覃
 鹽咸或又并魚虞歌麻蕭肴尤為一部共五部以韓
 杜詩考之則五部之説亦未為無據也然庠本以支
 微魚虞蕭肴三部為但有平上去無入聲竊恐未必
 然夫五方之音有重輕一人之言有徐疾一字之中
[000-117a]
 自有平上去入此天籟之自然非人所能損益也公
 羊莊二十八年傳曰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何休
 註曰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齊人語也見伐者為
 主讀伐短言之齊人語也大抵平上去之音長而入
 之音短一伐也而讀之有長短則自有平上去入之
 不同安在其為某韻有入聲某韻無入聲哉明章黼
 韻學集成分配四聲以屋沃覺為東冬江之入質物
 月曷黠屑為真文元寒刪先之入藥為陽之入陌錫
[000-117b]
 職為庚青蒸之入緝合葉洽為侵覃鹽咸之入若確
 不可移者崑山顧炎武力排其説謂小戎以屋韻驅
 馵則其不協於東董送可知也揚之水以沃韻鑿襮
 則其不協於冬腫宋可知也他如術轉為遂則不應
 承真曷轉為害則不應承寒藥不應承陽錫不應承
 青皆據六書象形諧聲為説而參以三代經傳之文
 足以破五百年來承學傳習之誤其所作音學五書
 詳博而精核按之詩易及楚辭樂府無不合者世有
[000-118a]
 桓譚必能知而好之故余於此書多援以為証也○
 又按顧炎武音論云古音止有十部一東冬鍾江二
 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三魚虞模侯四真諄臻文殷
 元魂痕寒桓刪山先僲五蕭宵肴豪幽六歌戈七陽
 唐八耕清青九蒸登十侵覃談鹽添咸銜嚴凡宋齊
 以下作韻書者於此十大部固不必分而分其支韻
 字半入脂之半入歌戈麻韻字半入歌戈半入魚虞
 庚韻字半入陽唐半入耕清尤韻字半入脂之半入
[000-118b]
 蕭宵宋聲以下作韻書者於此四小部又不當合而
 合上去二聲倣此入聲之中别多舛錯隨條正之其
 所云十部與鄭庠六部亦小異大同而其所分支麻
 庚尤四韻之字則斟酌精當援據確核迥非他韻書
 所能及也但其所云十部之中亦以東冬真諄歌戈
 陽唐耕清蒸登六部為有平上去無入聲則愚未敢
 以為然四聲出於天&KR0284有一字即具有四聲今西北
 人語多無入聲盖由土風使然非字之夲無入聲也
[000-119a]
 鄭以質物月曷諸韻為真文之入而支微則無入聲
 顧以質物月曷為支脂之入而真諄則無入聲雖得
 失互殊而大㫖則一至元周徳清中原音韻併四聲
 而為三聲更失天地自然之正不足以言音學矣
 
 
 
 
[000-119b]
 
 
 
 
 
 
 
 讀詩質疑卷首九
[000-120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十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訓詁傳授
漢書藝文志詩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
獨竹帛也漢興魯申公為詩訓詁而齊轅固燕韓嬰皆
為之傳三家皆列於學官又有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
傳而河間獻王好之
[000-120b]
漢書儒林傳毛公趙人也治詩為河間獻王博士授同
國貫長卿長卿授解延年延年為阿武令授徐敖敖授
九江陳俠為王莽講學大夫由是言毛詩者本之徐敖
孔氏曰六藝論云河間獻王好學其博士毛公善説詩
獻王號之曰毛詩儒林傳云毛公趙人也為河間獻王
博士不言其名范&KR0110後漢書云趙人毛長善詩是為毛
詩然則趙人毛公名長也譜云魯人大毛公為訓詁傳
於其家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為博士然則大
[000-121a]
毛公為其傳由小毛公而題毛也
陸璣氏曰孔子刪詩授卜商商為之序以授魯人曾申
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魯人孟仲子仲子授振牟子振牟
子授趙人荀卿荀卿授魯國毛享享作訓詁傳以授趙
國毛萇時人謂享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以其所傳故
名其詩曰毛詩萇為河間獻王博士授同國貫長卿長
卿授阿武令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九江陳俠由是
言毛詩者本之徐敖時九江謝曼卿亦善毛詩東海衛
[000-121b]
宏從曼卿受學因作毛詩序得風雅之旨世祖以為議
郎濟南徐巡師事宏亦以儒顯其後鄭衆賈逵傳毛詩
馬融作毛詩傳鄭𤣥作毛詩箋然齊魯韓三氏皆立博
士惟毛詩不立
吳太常卿徐整曰子夏授髙行子髙行子授薛倉子薛
倉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間人大毛公大毛公為詩
詁訓傳於家以授趙人小毛公
釋文曰鄭𤣥作毛詩箋申明毛義難三家於是三家遂
[000-122a]
廢矣魏太常王肅更述毛非鄭荆州刺史王基駮王肅
申鄭義晉豫州刺史孫毓為詩評毛鄭王肅三家同異
朋於王徐州從事陳統難孫申鄭
隋書志齊詩魏代已亡魯詩亡於西晉韓詩雖存無傳
之者惟毛詩鄭箋至今獨立
孔氏曰漢初為傳訓者皆與經别行三傳之文不與經
連故石經書公羊傳皆無經文藝文志云毛詩經二十
九卷毛詩故訓傳三十卷是毛為詁訓亦與經别也及
[000-122b]
馬融為周禮注乃云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然則
後漢以來始就經為注也未審此詩引經附傳是誰為

陸氏曰申培公魯人少事齊人浮丘伯受詩為楚王太
子戊傅戊不好學及戊立胥靡申公申公媿之歸魯以
詩經為訓故以教無傳疑是為魯詩蘭陵王臧代趙綰
皆從申公受學臧為郎中令綰為御史大夫皆以明堂
事自殺申公弟子千餘人同郡臨淮太守孔安國膠西
[000-123a]
内史周霸城陽内史夏寛東海太守碭魯賜長沙内史
蘭陵繆生膠西中尉徐偃膠東内史鄒人闕門慶忌治
官皆有廉節稱申公卒瑕丘江公盡能傳之及魯許生
免中徐公皆守學教授韋賢治詩事江公許生至丞相
傳子元成亦至丞相兄子賞以詩授哀帝至大司馬由
是魯詩有韋氏學東平王式事徐公許生為昌邑王師
其後山陽張長安東平唐長賓沛褚少孫亦先後事式
為博士由是有張唐褚氏之學張生兄子游卿以詩授
[000-123b]
元帝為諌大夫其門人瑯琊王扶為泗水中尉陳留許
晏為博士由是張家更有許氏學初薛廣徳亦事王式
以博士論石渠授龔舎廣徳至御史大夫舍至山陽太
守時平原髙嘉亦以詩授元帝為上谷太守傳子容為
光祿大夫孫詡以父任為郎中以世傳魯詩知名王莽
時逃去不仕又有曲阿包咸師事博士右師細君習魯
詩亦去歸鄉里世祖即位徴詡為博士至大司農咸舉
孝廉除郎中至大鴻臚永平初任城魏應亦以習魯詩
[000-124a]
為博士徴拜騎都尉卒於官
 虞惇按漢志魯故二十五卷説二十八卷隋志魯詩
 亡於西晉而小學有一字石經魯詩六卷今世所傳
 申培公詩説葢後人偽託也
轅固生齊人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後拜清河太守武
帝初以賢良徴諸儒多嫉毁之罷歸時已九十餘矣諸
齊以詩顯貴皆固之弟子也昌邑太傅夏侯始昌最明
始昌授東海剡人后蒼蒼為博士至少府蒼授諫大夫
[000-124b]
翼奉前將軍蕭望之丞相匡衡衡授大司空瑯琊師丹
髙密太傅伏理詹事頴川滿昌由是齊詩有翼匡師伏
之學滿昌授九江張邯瑯琊皮容皆至大官其後伏黯
傳理家學改定章句作解説九篇位至光祿勲以授嗣
子恭恭以黯任為郎永平中拜司空恭刪黯章句定為
二十萬言年九十卒又蜀郡任末廣漢景鸞皆以齊詩
教授著述焉
 虞惇按漢志齊后氏故二十卷傳三十九卷孫氏故
[000-125a]
 二十七卷傳二十八卷雜記十八卷隋志齊詩魏代
 已亡鄭夾漈謂齊詩今猶有見者葢其真偽未可知
 也
韓嬰燕人孝文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太傅嬰推詩
人之意而作内外傳其語頗與齊魯間殊淮南賁生受
之燕趙間言詩者由韓生河南趙子事韓生授同郡蔡
誼誼至丞相誼授同郡食子公王吉吉為昌邑王中尉
食生為博士授泰山栗豐吉授淄川長孫順順為博士
[000-125b]
豐部刺史由是韓詩有王食長孫之學豐授山陽張就
順授東海髪福皆至大官建武初博士淮陽薛漢善災
異讖緯受詔定圖䜟當世言詩推為長後至千乘太守
弟子犍為杜撫㑹稽澹臺敬伯鉅鹿韓伯髙最知名撫
定韓詩章句建初中為公車令卒官其所作詩題約義
通學者傳之曰杜君註撫授㑹稽趙&KR0110&KR0110舉有道又有
光禄勲九江召馴閬中令巴郡楊仁山陽張匡皆習韓
詩匡為作章句舉有道徴博士不就
[000-126a]
 虞惇按漢藝文志韓故三十六卷内傳四卷外傳六
 卷説四十一卷隋經籍志韓詩二十二卷薛氏章句
 韓詩翼要十卷漢侯包撰梁有韓詩譜二卷唐藝文
 志韓詩卜商序韓嬰注二十二卷又外傳十卷葢韓
 詩至唐猶存未知以何時亡今所存者外傳而已
成伯瑜氏曰傳曰孔子沒而㣲言絶七十子終而大義
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古之學者口相師受或文
字假借言音互殊各有専門是生同異而秦季焚書之
[000-126b]
後故名有魯詩韓詩毛詩齊詩四家之説魯人申培公
初與楚元王劉交俱受詩於浮丘伯申公為詩作詁訓
而無其傳曰魯詩武帝以安車蒲席輪徴申公拜太中
大夫時年八十餘矣申公授江公江公授韋賢賢授子
𤣥成𤣥成傳兄子賞江公又傳至王式式傳褚少孫及
薛廣徳廣徳授龔舍齊人轅固生為詩作傳號曰齊詩
授夏侯始昌始昌傳后蒼蒼授翼奉又授蕭望之又授
匡衡衡授師丹後漢陳元方亦學齊詩燕人韓嬰廣推
[000-127a]
詩意作内外傳數萬言號曰韓詩其孫商亦以詩為博
士淮南賁生初受之賁生傳河内趙生趙生傳蔡誼及
王吉魯人毛公於其家作詩詁訓故曰毛詩河間獻王
見而深好之趙人毛萇傳其業號小毛公為獻王博士
在漢朝毛詩不列於國庠唯齊魯韓三家得立學官小
毛公傳同郡貫長卿長卿傳齊人解延年延年授徐敖
敖授陳俠始自仲尼刪詩以授子夏故子夏作關雎大
序及諸篇小序歴四傳至大毛公漢平帝時毛詩始立
[000-127b]
興於齊梁迄於皇唐齊詩無人魯詩沒而魏晉不播江
左韓詩雖存無傳習之者自鄭𤣥作毛詩箋而三家之
傳廢矣魏太常王肅又述毛公意而駁鄭氏之非晉孫
毓為詩評十卷論毛鄭王三家異同宋徴士周續之及
雷次宗並作詩序義江熙謝沈各注二十卷陸璣作草
木疏二卷亦論蟲魚鳥獸然土物所生耳目不及相承
迷悟明體乖殊十得六七而已崔靈恩撰諸家集注二
十四卷沈重及徐爰作音義梁武帝作詩大義四十卷
[000-128a]
鄭𤣥又述詩意兼國風土地氏族作詩譜一卷又有解
題一卷近代纂集諸家互興理致淺薄非警策之要不
得遍舉也
鄭樵氏曰詩有四家毛詩最後出而獨傳何也曰豈惟
毛詩始漢之春秋公穀為盛至後漢左氏始立而後之
行者獨左氏禮家之學五傳弟子分曹教授小戴最後
出而今之言禮者惟小戴為宗此無他六經始出諸儒
講習未精且未有他書證其是非故雜偽之説可入趙
[000-128b]
賓之易張霸之書是也歴時既久古人簡牘時出於山
崖屋壁之間學者議論既精因得即其書以考同異而
長短優劣見矣長者出而短者廢自然之理也六經自
秦火後獨詩以諷誦相傳齊魯與燕語音不同訓詁亦
異獨毛之出也自以源流得於子夏而其書貫穿先秦
古書其釋鴟鴞也與金縢合釋北山烝民也與孟子合
釋昊天有成命與國語合釋碩人清人黄鳥皇矣與左
傳合而序由庚等六章與儀禮合葢當毛氏時左氏未
[000-129a]
立孟子儀禮國語未甚行而學者亦未能信也惟河間
獻王博見異書深知其精至晉宋諸書盛行肄業者衆
而人始翕然知其説近正且左氏諸書漢初儒者皆未
見而毛先與之合不謂之源流子夏可乎唐人云齊詩
亡於魏魯詩亡於晉韓詩雖存無傳之者今韓氏章句
已不存矣而齊詩猶有見者然唐人既謂之亡則其書
之其偽未可知也
 虞惇按齊魯韓毛四家之詩惟毛氏最後出而其傳
[000-129b]
 最盛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晉韓詩至唐猶存而無
 傳習之者今所存者外傳而已鄭氏作毛詩箋孔氏
 作正義専申毛鄭之旨宋朱子集傳始盡斥毛鄭而
 獨申臆解六百年來學者非朱子弗道也葢毛鄭之
 廢久矣然考其淵源師友之所自與夫儒先論撰之
 説毛公之詩不謂之源於子夏不可也故今列諸家
 授受之次第於以志其盛而惜其衰
 讀詩質疑卷首十
[000-130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十一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經傳逸詩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論語下同/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
衣錦尚絅禮記/
畜君何尤孟子徴招角招之詩/
[000-130b]
翹翹車乗招我以弓豈不欲徃畏我友朋左傳陳敬仲/
引詩/
我之懐矣自詒伊戚趙宣子語杜注逸詩也/
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士蒍賦詩/
河水公子賦河水/
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雖有姬姜無棄蕉萃凡百君子莫
不代匱
周道挺挺我心扃扃講事不令集人來定
[000-131a]
俟河之清人夀幾何兆云詢多職競作羅子駟引周詩/
轡之柔矣 馬之剛矣轡之柔矣馬亦不剛轡亦不柔
志氣麃麃取與不疑國子賦轡之柔矣注見周書/
茅鴟叔孫穆子使工為之誦茅䲭/
淑慎爾止無載爾偽
優哉游哉聊以卒歲叔向引詩/
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子産引詩/
祈招之愔愔式昭徳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
[000-131b]
之力而無醉飽之心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
新宫宋公享昭子賦新宫/ 儀禮下管新宫注小雅逸篇/
何以恤我我其收之杜注此逸詩/
我無所監夏后及商用亂之故民卒流亡晏子引詩/
鳩飛國語秦伯賦鳩飛/
天之所支不可壊也其所壊亦不可支也昔武王克殷/
而作此詩也以為飫歌名之曰支/
昔我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國家以寧都邑以成庶民以
[000-132a]
生誰能秉國成不自為正卒勞百姓禮記緇衣/ 按文/
選張華答何邵詩曰周任有遺規其言明且清是詩周/
任作也/ 李善注又云子思子詩云昔我有先正其言/
明且清未知何據/
相彼盍旦尚猶患之坊記/
曽孫侯氏四正具舉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處御
于君所以燕以射則燕則譽射義貍首之詩/
武宿夜舞莫重於武宿夜注武曲名/
[000-132b]
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裓夏驁夏/ 周/
禮注九夏皆詩篇名頌之族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
章樂崩亦從而亡是以頌不能具/
采薺周禮趨以采薺注樂名或曰逸詩/
敕爾瞽率爾衆工奏爾悲誦肅肅雍雍毋怠毋凶周禮/
鄭司農注賈疏云疑逸詩/
驪駒在門僕夫具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大戴禮下同/
又漢書王式𫝊歌驪駒/
[000-133a]
魚在在藻厥志在餌
舟張辟雍鶬鶬相從八風回回鳯凰喈喈尚書大傳/
明明 崇禹 生開周書世俘篇籥人奏武萬獻明明/
三統奏崇禹生開三終注詩篇名/
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報其徳家語下同/
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心袞職欽若昊天六
合是式率爾祖考永永無極成王冠周公命祝雍作頌/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戰國䇿下同/
[000-133b]
大武遠宅不渉
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
黄竹穆天子傳天子游黄臺之北大寒北風雨雪天子/
作詩三章以哀人夫/
浩浩者水育育者魚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管子/
樂矣君子直言是務晏子春秋/
必擇所堪必謹所堪墨子下同/
周詩曰王道蕩蕩不偏不黨王道平平不黨不偏
[000-134a]
詩曰魚水不務陸將何及
青青之麥生於陵陂莊子/
墨以為明狐貍其蒼荀子下同/
鳯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鳯有凰樂帝之心
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明為之則存不為之則亡
國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
長夜漫兮永思騫兮大古之不慢兮禮義之不愆兮何
恤人之言兮
[000-134b]
涓涓源水不壅不塞轂既破碎乃大其輻事既敗矣乃
重大息
將欲毁之必重累之將欲踣之必髙舉之吕氏春秋下/
同/
有龍于飛周徧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
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于中野介/
子推賦詩/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史記下/
[000-135a]
同箕子作麥秀之詩/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
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適歸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伯夷/
叔齊作歌/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九變復貫知言之選漢書/
浩浩白水儵儵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定從
我焉如列女傳下同古有白水之詩/
[000-135b]
愷弟君子永能厲兮吁嗟惜兮乃下世兮栁下惠妻歌/
緜緜之葛在於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綌良工不得枯
死於野説苑/
以雅以南韎任株離後漢書陳忠傳/
皎皎練絲在所染之後漢書楊終傳註逸詩/
利為用本福為禍先文選注韓詩/
雨無其極傷我稼穡劉安世曰韓詩雨無極/
 虞惇按司馬遷言古詩三千孔子刪而為三百孔頴
[000-136a]
 逹非之云書傳所引之詩現在者多亡逸者少孔子
 所録不容十分去九今考書傳引詩現在者十之六
 七亡逸者十之二三而夏商之詩不與焉詩自文武
 而下至於陳靈公而上中間列國之君有一君而録
 數詩者有數君而録一詩者更有數君而不得一詩
 者或其詩之不足録或其詩之足録而當時已殘闕
 不完或其詩雖具而序説之無傳意㫖之難考如鄱
 陽馬氏之説者夫子皆不得而録之則所謂古詩三
[000-136b]
 千刪而為三百者馬遷之言未可盡非也故今採書
 傳中遺辭逸句掇而録之就所見聞不能廣憶或詩
 在而亡其名或名存而亡其句至於自周已前謡辭
 歌曲見於書傳者皆不復載韓昌黎石鼓歌云陋儒
 編詩不收入二雅褊廹無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
 摭星宿遺羲娥嗚呼三代之文放佚而不傳者豈獨
 石鼓也哉
 讀詩質疑卷首十一
[000-137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十二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三家遺説
關關雎鳩詩人言雎鳩貞潔以聲相求必於河之洲隐
蔽無人之處故人君動静退朝入於私宫后妃御見去
留有度應門撃柝鼓人上堂今内傾於色賢人見其萌
故詠關雎説淑女正容儀也後漢書注薛君章句/
[000-137b]
淑女奉順坤徳成其紀綱文選注韓詩説/
漢有游女游女漢神也漢神時見不可求而得之文選/
注薛君章句/
魴魚赬尾魚勞則尾赤君子勞苦則顔色變王室政教
如烈火矣猶觸冒而仕者以父母甚迫近饑寒之憂為
此禄仕後漢書注薛君章句/
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諸侯大夫以金士以梓一升
曰爵爵盡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飲當寡少三升曰
[000-138a]
觶觶適也飲當自適也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
罪過也五升曰散散訕也飲不自節為人謗訕也總名
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觥亦五升所以罰不敬觥廓
也著明之貌君子有過廓然著明也韓詩説正義/ 儀/
禮疏/
昔召公述職當民事時舍於棠下而聴斷焉是時人皆
得其所後世思其仁恩至虖不伐甘棠甘棠之詩是也
漢書王吉傳吉學韓詩/
[000-138b]
芣苢傷夫有惡疾也芣苢雖臭惡乎我猶采取而不已
者興君子雖有惡疾我猶守而不離去也文選注薛君/
章句/
羔羊素絲素喻潔白絲喻屈柔紽數名也詩人賢仕為
大夫者其徳能稱有潔白之性屈柔之行進退有度數
後漢書注薛君章句/
騶虞天子掌鳥獸官異義韓魯説/
古者霜降逆女冰泮殺止韓詩傳/
[000-139a]
中冓中夜謂淫僻之言釋文/
蝃蝀刺奔女也詩人言蝃蝀在東者邪色乘陽人君淫
佚之徴臣子為君父隐故言莫之敢指後漢書注韓詩/
序/
溱與洧方洹洹兮謂三月桃花水下太平御覽/
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
草祓除不祥故詩人願與所説者俱往後漢書注薛君/
章句/
[000-139b]
勺藥離草也言將離别贈此草也釋文/
離離黍貌也詩人求亡不得憂懑不識於物視彼黍離
離然反以為稷之苖乃自知憂之甚也太平御覽/
昔尹吉甫信後妻之讒而殺孝子伯竒其弟伯封求而
不得作黍離之詩陳思王貪惡烏論/
何謂素餐素者質也但有質樸而無治民之材名曰素
餐尸禄者頗有所知善惡不言茍欲得祿而已譬如尸
文選注薛君章句/
[000-140a]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説曰是非古之風也發發者是非
古之車也掲掲者葢傷之也漢書王吉傳/
冰者竆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為伏隂初學記韓詩/
説/
鸛水鳥巢處知風穴處知雨天將雨而蟻出壅土鸛鳥
見之長鳴而喜文選注薛君章句/
東有圃草圃博也有博大茂草也文選注韓詩薛君章/
句/
[000-140b]
饑者歌食勞者歌事初學記/
飲之禮不脱屨而即序者謂之禮跣而上坐者謂之宴
能飲者飲之不能飲者已謂之醧齊顔色均衆寡謂之
沉閉門不出客謂之湎君子可以宴可以醧不可以沉
不可以湎初學記薛君章句/
獸趨曰&KR1750行曰騃文選注薛君章句/
馬動則鸞鳴鸞鳴則和應舒則不鳴疾則失音故詩曰
和鸞雝雝言得其和也周禮疏/
[000-141a]
元戎大戎兵車也車有大戎十乘謂車縵綸馬被甲衡
軛之上盡有劒㦸名曰陷軍之車所以冒突先啟敵家
之行伍也史記注薛君章句/
盟牲所用天子諸侯以牛豕大夫以犬庶人以雞禮記/
正義許慎據韓詩/
人之無良相怨一方言王者所為無有善者各相與一
方而怨之後漢書注見韓詩/
王者舞六代之樂舞四夷之樂大徳廣之所及文選注/
[000-141b]
韓詩傳/
雨無其極傷我稼穡劉安世曰韓詩雨無極/
辟廱者天子之學圓如璧壅之以水言辟取辟有徳言
辟廱者取其廱和也所以教天下春射秋饗尊事三老
五更在南方七里之内立明堂於中五經之文所藏處
葢以茅草取潔清也韓詩説正義/
文王聖徳上及飛鳥下及魚鼈文選注章句/
賓之初筵衛武公飲酒悔過也後漢書注韓詩/
[000-142a]
衛武公作抑詩刺王室亦以自戒行年九十有五猶使
臣日誦是詩而不離於其側正義侯包説/
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異義韓魯/
彼徂者岐有夷之行徂往也夷易也行道也彼百姓歸
文王者皆曰岐有易道可往歸矣易道謂仁義之道後/
漢書注薛君傳下同/
薄言振之莫不震疊振奮也震動也疊應也美成王能
奮舒文武之道而行之則天下無不動而應其政教
[000-142b]
西雍文王之雍也言文王之時辟雍學士皆潔白之人
後漢書注薛君章句/
奚斯魯公子也新廟奕奕然盛是詩公子奚斯所作也
文選注韓詩薛君章句/
襄公之時修仁行義欲與盟主其大夫正考甫美之故
追道契湯髙宗殷所以興作商頌史記注韓詩章句/
佩玉晏鳴闗雎歎之漢書杜欽傅臣瓚曰此魯詩也/
康王一朝晏起闗雎見幾而作後漢書楊賜傳注魯詩/
[000-143a]
自陕以東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
職當桑蠶之時不欲變民事故不入邑中舍於甘棠之
下而聴斷焉後世思而歌詠之説苑劉向世傳魯詩/
古有梁騶梁騶天子獵之田也文選注魯詩傳/
周南大夫受命平治水土過時不來其妻恐其懈於王
事言國家多難惟勉强之無有譴怒遺父母憂乃作汝
墳之詩列女傳/
唯聖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立廟京師之居躬親
[000-143b]
承事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助祭尊親之大義五帝三
王所共不易之道也詩云有來雍雍至止肅肅相維辟
公天子穆穆漢書韋𤣥成傳𤣥成世受魯詩/
衛宣公之子夀閔其兄伋之且見害作憂思之詩黍離
之詩是也新序/
孔子曰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我心則悦詩之
好善道之甚也如此説苑下同/
尸鳩之所以養七子者一心也君子之所以理萬物者
[000-144a]
一儀也
天子日食舉樂諸侯不釋縣大夫士日琴瑟公羊傳注/
魯詩/
閻妻驕扇日以不臧漢書谷永傳顔師古注魯詩/
周徳既衰而奢侈宣王賢而中興更為儉宫室小寢廟
詩人美之斯干之詩是也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
子孫之衆多也漢書劉向傳下同/
孔子論詩至於殷士膚敏祼將于京喟然歎曰大哉天
[000-144b]
命善不可不傳於子孫是以富貴無常不如是則王公
何以戒慎民萌何以勸勉葢傷㣲子之事周而痛殷之
亡也
衆小在位而從邪議歙歙相是而背君子故詩曰歙歙
訿訿亦孔之哀
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言守善篤也
周頌曰飴我釐麰釐麰麥也始自天降此以和致和獲
天助也
[000-145a]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以内及外以小及大也説苑/
聞之師曰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
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以闗雎為始言太上
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則無以奉神靈
之統而理萬物之宜故詩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言能
致其貞淑不貳其操情欲之感無介乎儀容宴私之意
不形乎動静夫然後可以配至尊而為宗廟主此綱紀
之首王化之端也漢書匡衡𫝊衡學齊詩/
[000-145b]
古者合歡之樂舞於室四夷之樂陳於門故詩云以雅
以南韎任朱離後漢書陳忠𫝊注盖齊魯之詩/
自杜沮漆言公劉避狄而來居杜與漆沮之地漢書注/
齊詩/
竊學齊詩聞五際之要十月之交篇漢書翼奉傳/
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隂陽終始際㑹之嵗於此則有變
改之政也詩有五際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
翼奉傳孟康注/
[000-146a]
詩含五際六情春秋緯演孔圖/
午亥之際為革命卯酉之際為改正辰在天門出入候
聴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芑也亥大明也然則亥為
革命一際也辰為天門出入候聴二際也卯為隂陽交
際三際也午為陽謝隂興四際也酉為隂盛陽㣲五際
也其六情則春秋云喜怒哀樂好惡是也詩緯汎歴樞/
下同/
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魚在已火始也
[000-146b]
鴻鴈在申金始也是謂四始
爰及矜人哀此鰥寡上恵下也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
急上也漢書蕭望之傳望之學齊詩/
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國必先詢之同姓然後謀於羣臣
加占蓍龜以定行事故謀則成卜則吉戰則勝其詩曰
帝謂文王詢爾仇方同爾弟兄崇國城守先退後伐所
以重人命俟時而動故參分天下而有其二後漢書伏/
湛傳/
[000-147a]
念我皇祖陟降庭止言成王常思祖考之業而鬼神祐
助其治也煢煢在疚言成王喪畢思慕意氣未能平也
葢所以就文武之業崇大化之本也漢書匡衡傳下同/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此成湯所以建至治保子孫化異
俗而懷鬼方也
日監在茲言天之日監王者之處也此維予宅言天以
文王之居為都也漢書郊祀志匡衡奏/
 虞惇按漢世言詩者四家唯毛詩最後出賈逵撰齊
[000-147b]
 魯韓與毛氏異同梁崔靈恩采三家本為集注今唯
 毛氏獨存韓詩僅存外傳而齊魯詩之亡久矣世傳
 申公詩説葢出於後人偽撰然三家之遺言緖論容
 或有散見於他書者朱子嘗語門人文選注多韓詩
 章句嘗欲寫出而王應麟伯厚復博采諸書薈而錄
 之今刪其繁辭瑣語而存其益於風雅者合為一編
 以扶㣲學廣異義亦二先生之意也
 讀詩質疑卷首十二
[000-148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十三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經傳雜說
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左傳下同/
詩曰嗟我懷人寘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
甸采衞大夫各居其列所謂周行也
天下有道則公侯能爲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亂則反之
[000-148b]
濟澤之阿行潦之蘋藻寘之宗室季蘭尸之敬也
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於成周而作詩曰
棠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
弟鬩于牆外禦其侮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干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
汋曰於爍王師遵養時晦耆昧也
夫文止戈爲武武王克商作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
[000-149a]
爾功其三曰鋪時繹思我徂維求定其六曰綏萬邦屢
豐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
七月之卒章藏氷之道也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猶無不難
也無不懼也
魯頌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
曰禮謂其后稷親而先帝也詩曰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君子曰禮謂其姊親而先姑也
[000-149b]
詩曰陳錫載周能施也
詩曰惟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眀克明克
類克長克君王此大國克順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旣受帝祉施于孫子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
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敎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
曰君&KR0268和徧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
九德不愆作事無悔故襲天祿子孫頼之
古之爲享食也以觀威儀省禍福也故詩曰兕觥其觩
[000-150a]
旨酒思柔彼交匪傲萬福來求
衞詩曰威儀棣棣不可選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
外大小皆有威儀也周詩曰朋友攸攝攝以威儀言朋
友之道必相教訓以威儀也
詩曰懷德惟寜宗子維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

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
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
[000-150b]
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王於是乎賜
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
葛藟猶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爲比
詩曰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君子之
喜怒以已亂也
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詩曰我疆我理
南東其畞
詩曰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士之二
[000-151a]
三猶喪妃耦
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與聞文王兩君相
見之樂也臣不敢及鹿鳴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
四牡君所以勞使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華君教使臣
曰必諮於周臣聞之訪問於善爲咨咨親爲詢咨禮爲
度咨事爲諏咨難爲謀臣獲五善敢不重拜
詩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謂從者也
詩曰行歸于周萬民所望忠也
[000-151b]
善爲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賞僭則懼及淫人刑濫則
懼及善人商頌有之曰不僭不濫不敢怠遑命于下國
封建厥福此湯之所以獲天福也
詩云誰能執熱逝不以濯禮之於政如熱之有濯也
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恵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
寛也母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宼虐慘不畏明糾之以
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詩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猶愛其樹
[000-152a]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愷悌君子干祿愷悌夫旱麓之榛
楛殖故君子得以易樂干祿焉若夫山林匱竭林鹿㪚
亡藪澤肆旣民力彫盡田疇荒蕪資用乏匱君子將險
哀之不暇而何易樂之有焉國語下同/
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
於今
昊天有成命頌之盛德也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
文昭能定武烈者也夫道成命者而稱昊天翼其上也
[000-152b]
二后受之讓於德也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
基始也命信也宥寛也密寧也緝明也熙廣也單厚也
肆固也靖和也其始也翼上德讓而敬百姓其中也恭
儉信寛帥歸於寧其終也廣厚其心以固龢之始於德
讓中於信寛終於固龢故曰成
詩曰其類維何室家之壼君子萬年永錫祚允類也者
不忝前哲之謂也壼也者廣裕民人之謂也萬年也者
今聞不忘之謂也祚允也者子孫蕃育之謂也
[000-153a]
夫先樂金奏肆夏繁遏渠天子所以饗元侯也歌文王
大明緜則兩君相見之樂也皆非使臣之所敢聞也今
伶簫咏歌及鹿鳴之三君之所以况使臣臣敢不拜况
夫鹿鳴君之所以嘉先君之好也敢不拜嘉四牡君之
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
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於周敢不拜敎臣聞之懷和
爲毎懷咨才爲諏咨事爲謀咨義爲度咨親爲詢忠信
爲周君况使臣以大禮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000-153b]
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太師以那爲首其
輯之亂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執事有恪先
聖王之傳恭猶不敢專稱曰自古古曰在昔昔曰先民
昔衞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曰自卿以下
至於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於
朝朝夕以交戒我於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及其沒也
謂之叡聖武公
清明在躬志氣如神耆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
[000-154a]
川出雲其在詩曰嵩高維嶽峻極于天維嶽降神生甫
及申此文武之德也禮記下同/
詩云發彼有的以祈爾爵祈求也求中以辭爵也酒者
所以養老也所以養病也求中以辭爵者辭養也
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子曰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
之喪此之謂三無子夏曰敢問何詩近之孔子曰夙夜
基命宥密無聲之樂也威儀逮逮不可選也無體之禮
也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
[000-154b]
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
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
日有孶孶斃而後已
趨以采齊行以肆夏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
能安禮
温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000-155a]
不能詩於禮繆不能樂於禮素
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聞詩云明明天子令聞不已三
代之德也
子云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詩云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子云七日戒三日齊承一人焉以爲尸過之者趨走以
教敬也醴酒在室醍酒在堂澄酒在下示民不淫也尸
飲三衆賓飲一示民有上下也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
教民睦也故堂上觀乎室堂下觀乎上詩云禮儀卒度
[000-155b]
笑語卒獲
子云君子不盡利以遺民詩云彼有遺秉此有不歛穧
伊寡婦之利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
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相見恐男女之無别也詩云伐
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以此坊民
民猶有自獻其身
詩云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數世
之仁也
[000-156a]
有君人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詩云惟此文王小心翼

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凱以強敎之弟以説安之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
壊小雅曰盗言孔甘亂是用餤
子曰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故君子聞人之寒則
衣之聞人之飢則食之稱人之善則爵之國風曰心之
憂矣於我歸說
[000-156b]
子曰好賢如緇衣惡惡如巷伯則爵不凟而民作愿刑
不試而民咸服
子曰私惠不歸德君子不自留焉詩云人之好我示我
周行
射義天子以騶虞爲節諸侯以貍首爲節卿大夫以采
蘋爲節士以采蘩爲節騶虞者樂官備也貍首者樂㑹
時也采蘋者樂循法也采蘩者樂不失職也
壹發五豝喻得賢者多也于嗟乎騶虞嘆仁人也射義/注
[000-157a]
南陔六詩堂上歌者不亡堂下笙者卽亡儀禮疏/
於穆清廟於者嘆之也穆者敬之也清者欲其在位者
徧聞之也故周公升歌文王之功烈德澤茍在廟中見
文王者愀然如見文王焉尚書大傳/
肆夏繁遏渠皆周頌也肆夏時邁也繁遏執競也渠思
文也肆遂也夏大也言遂於大位謂王位也故時邁曰
肆于時夏允王保之繁多也遏止也言福祿止於周之
多也故執競曰降福穰穰降福簡簡福祿來反渠大也
[000-157b]
言以后稷配天王道之大也故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
彼天故國語謂之曰皆昭令德以合好也周禮注/
伯奇仁人而父虐之故作小弁之詩曰何辜于天親親
而悲怨之辭也趙岐孟子注/
鄭詩二十一篇説婦人者十九公羊疏許氏/
采菽王賜諸侯命服之樂也國語注下同/
黍苖道邵伯述職勞來諸侯也
於四月見孝子之思祭孔叢子/
[000-158a]
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旣見止亦旣覯止我心則
悅詩之善道甚也如此家語下同/
孔子曰吾於甘棠見宗廟之敬也甚矣思其人必愛其
樹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關雎興於鳥而君子美之取其雄雌之有别鹿鳴興於
獸而君子大之取其得食而相呼
鄁詩曰執轡如組兩驂如儛孔子曰爲此詩者其知政
乎夫爲組者總紕於此成文於彼言其動於近行於遠
[000-158b]
也執此法以御民豈不化乎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孔子讀詩于正月六章惕然知懼曰彼不達之君子豈
不殆哉從上依世則道廢違上離俗則身危時不興善
已獨由之則曰非妖卽妄也故賢也旣不遇天恐不終
其命焉桀殺龍逢紂殺比干皆是類也詩曰謂天蓋高
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此言上下畏罪無所自
容也
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管象舞示事
[000-159a]
也詩云喪亂蔑資曽莫惠我師此傷奢侈不節以爲亂
者也又曰匪其止共惟王之卬此傷姦臣蔽主以爲亂
也又曰亂罹瘼矣奚其適歸此傷離㪚以爲亂者也
子貢問於孔子曰賜倦於學矣願息事君孔子曰詩云
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事君難事君焉可息哉然則賜願
息事親孔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事親難事親
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於妻子孔子曰詩云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難妻子焉可息哉然則賜
[000-159b]
願息於朋友孔子曰詩云朋友攸攝攝以威儀朋友難
朋友焉可息哉然則賜願息耕孔子曰詩云晝爾于茅
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耕難耕焉可息哉然
則賜無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壙臯如也填如也鬲如也
此其知所息矣荀子下同/
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顔
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
彼交匪紓天子所予
[000-160a]
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
子之能以義屈伸變應也
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詩曰介
人維藩大師維垣此之謂也
人不肖而不敬則是狎虎也詩曰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佗
詩曰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頃筐易
滿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貳周行
[000-160b]
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亡人好獨詩曰我言維服勿
以爲笑先民有言詢于蒭蕘言博問也
國風之好色也傳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誠可比於
金石其聲可内於宗廟
詩曰憂心悄悄慍于羣小小人成羣斯足憂矣
文王樂名巨業樂苑/
文王有辟雍之樂莊子/
武王勝殷殺紂環天下自立以爲王事成功立無大後
[000-161a]
患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樂
命曰騶虞墨子下同/
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
禹廵省南土塗山氏之女候禹於塗山之陽乃作歌曰
候人兮猗實始爲南音周公召公取風焉以爲周南召
吕氏春秋下同/
周公旦乃作詩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以繩文王之德
晋人欲攻鄭令叔向聘焉子産爲之詩曰子惠思我褰
[000-161b]
裳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叔向歸曰鄭有人子産在
焉不可攻也孔子曰詩云無競惟人子産一稱而鄭國

關雎興於鳥而君子美之爲其雌雄之不乖居也淮南/
子/
周道缺詩人本之袵席而關雎作史記下同/
仁義陵遲鹿鳴刺焉
和鸞噰噰萬福攸同動以紀度則萬福之所聚也賈誼/
[000-162a]
新書下同/
騶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獸者也
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緩於誼而急於利亡推讓之風而
有爭田之訟故詩人疾而刺之曰節彼南山維石巖巖
漢書董仲舒傳/
懿王時戎狄交侵中國被其苦詩人始疾而歌之曰靡
室靡家玁狁之故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將以征伐
之詩人美大其功曰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漢書匃奴傳/
[000-162b]
詩小雅之材七十四人大雅之材三十一人司馬相如/
掩羣雅注張揖説/
伐檀刺賢者不遇明王也文選注張揖説/
鹿鳴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道衰大臣知賢者幽隱故
彈絃風諫文選注蔡邕琴操/
周德始衰頌聲旣寢伐木有鳥鳴之刺後漢書注蔡邕/
正交論/
取其宗祀之清貌則曰清廟蔡邕明堂論/
[000-163a]
治身之與治民先後不同焉矣詩曰飲之食之敎之誨
之先飲食而後教誨治人也又曰坎坎伐輻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先其事後其食治身也春秋繁露下同/
已受命而王必先祭天乃行王事詩曰濟濟辟王左右
&KR0418璋此文王之郊也其下之辭曰周王于邁六師及之
此文王之伐崇也以是見文王之先郊而後伐也
周公輔成王作汋樂以奉天
陟降庭止言成王常念文王武王之德奉而行之故鬼
[000-163b]
神上下臨其朝廷漢書注/
康王晚朝關雎作諷後漢書/
周公詠文王之德而作清廟王褒講德論/
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宣德化也壅以水象敎化流行
白虎通/
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東不過江黄西不過氐
羌南不過荆蠻北不過朔方是以頌聲並作漢書賈摺/
之傳/
[000-164a]
毛詩曰遵彼汝墳又曰鋪敦淮墳爾雅曰墳莫大於河
墳此蓋三墳也文選蕪城賦袤廣三墳注/
公劉敦行葦世稱其仁後漢書冦榮上書/
詩云取彼讒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
受投畀有昊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惡後漢書馬援傳/
周室陵遲禮制不序蓼莪之人作詩自傷曰瓶之罄矣
惟罍之耻言已不得終竟子道者亦上之耻也陳忠傳/
葛屨履霜敝由崇儉楚楚衣服戒在窮賒後漢書/
[000-164b]
野無鶴鳴之嘆朝無小明之悔大東不興於今勞止不
怨於下楊震傳/
天地之性隂陽正紀隔絶其道則水旱爲并詩云五曰
爲期六曰不詹怨曠作歌仲尼所錄劉瑜傳/
奢則不遜儉則固奢儉之中以禮爲界是以蟋蟀山樞
之人並刺國君諷以太康馳驅之節馬融傳注云僖以/
太康貽戒昭公以不能馳驅被譏文武之道須折衷也/
解居父聘吳過陳之墓門見婦人負其子欲與之淫泆
[000-165a]
婦人引詩刺之曰墓門有棘有鴞萃止言墓門有棘雖
無人棘上猶有鴞汝獨不愧也楚辭天問何繁鳥萃棘/
負子肆懤王逸注/
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處獨之謂也徐幹中論/
彼姝者子何以與之其傳曰譬猶練絲染之藍則青染
之朱則赤王允論衡下同/
伯奇放流首髪早白詩云維憂用老
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楊子下同/
[000-165b]
正考甫常睎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常睎正考甫矣
或問交五聲十二律也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
哇則鄭
或問爲政有幾曰思斁昔在周公征於東方四國是王
召伯述職蔽芾甘棠其思矣夫齊桓公欲徑陳陳不果
内執袁濤塗其斁矣夫
或問㤗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觀書及詩溫溫乎其和
可知也周康之時頌聲作乎下關雎作乎上習治也齊
[000-166a]
桓之時縕而春秋美邵陵習亂也習治則傷始亂也習
亂則好始治也
昔聖人述史三焉其述書也帝王之制備矣故索焉而
皆獲其述詩也興衰之由顯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
也邪正之跡明故考焉而皆當文中子下同/
薛收曰吾嘗聞子之論詩矣上明三綱下達五常於是
徴存亡辨得失小人歌之以貢其俗君子賦之以見其
志聖人采之以觀其變
[000-166b]
程元曰敢問豳風何也子曰變風也元曰周公之際亦
有變風乎曰君臣相誚其能正乎成王終疑則風遂變
矣非周公至誠孰能卒之哉元曰豳居變風之末何也
曰夷王已下變風不復正矣夫子蓋傷之也故終之以
豳言變之可正也豳周之本也變而克正危而克扶始
終不失於本其惟周公乎繫之豳遠矣哉
子逰馬頰之谷遂至牛首之谿登降信宿從者樂姚義
竇威進曰夫子遂得潛乎子曰潛雖伏矣亦孔之炤威
[000-167a]
曰聞朝廷有召子議矣子曰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
仇仇亦不我力姚義曰其車旣載乃棄爾輔竇威曰終
踰絶險曾是不意子喟然遂歌正月終焉旣而曰不可
爲矣
諸侯不貢詩天子不采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斯
則久矣詩者民之情性也情性能亡乎非民無詩職詩
者之罪也
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頌聲之輟餙鼓以鷺存其風流
[000-167b]
隋樂志/
王者受命而起所以立靈臺靈臺在國之南附近辟雍
依仁官也靈臺制度柰何師説曰積土崇増其高九仞
上平無屋高九仞者極陽之數上平無屋望氣顯著五/
經通義/
詩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萬物之户詩含神/
霧/
立秋促織鳴女工急促之候也詩紀厯樞下同/
[000-168a]
蒹葭秋水其思凉猶秦西氣之變乎
秦地處仲秋之位曹地處季夏之位詩緯/
嘉魚出於丙穴左思蜀都賦/
游女弄珠於漢臯之曲張衡南都賦/
改奢節儉則合美乎斯干張衡東京賦/
晉書地道記朝歌城本沫邑武丁始遷居之爲殷都有
新聲靡樂水經注下同/
美溝水東南注淇水博物志謂之奥漢武帝塞決河用
[000-168b]
淇園之竹宼恂爲河内伐竹淇川治矢今通望淇川無
復此物唯王芻篇草不異毛興
魏武公信讒詩刺之曰營營青蠅止于藩袁孝政注劉/
子/
惟終南據天之中在都之南西至於褒斜又西至於隴
首以臨於戎東至於商顔又東至於太華以距於關實
能作固以屏王室其物産之厚器用之出則璆琳瑯玕
夏書載焉紀堂條梅秦風詠焉栁宗元/
[000-169a]
蕭蕭馬鳴悠悠斾旌見其整而静也顔之推愛之楊栁
依依雨雪霏霏寫物怨慰人情也謝𤣥愛之遠猷辰告
謝安以爲佳語宋公筆記/
屈家以來騷人辭客多生江漢故仲尼以二南之地爲
作詩之始鄭樵/
阪有漆地理志隴西有隴坻在其西注隴坂也即今隴
山三秦記其坂九曲欲上者七日乃越高處東望秦川
王應麟地里攷/
[000-169b]
道在鴟鴞事在棠棣周公也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孔子
陸佃埤雅下同/
魯頌泮水一章曰薄采其芹二章曰薄采其藻三章曰
薄采其茆芹取有香也藻取有文也茆取有味也蓋士
之於學也攬其芳臭而至則采芹之譬也旣至矣於是
學文則采藻之譬也及其久也知道之味又嗜而學焉
則采茆之譬也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言無民而不可治豈其取妻必齊
[000-170a]
之姜言無臣而不可使
 虞惇按自孔子刪詩而後遭秦滅學六義㪚亡漢興
 至於孝文詩始萌牙建元之間詩分爲四齊魯韓毛
 各仭師説其後毛氏孤行三家漸亡鄭箋孔疏遞相
 祖述宋朱子集註出而毛鄭空存無有習其讀而問
 其傳者蓋漢唐儒者窮經之學至是而盡廢然而殘
 編蠧簡遺文雜記往往而在未必盡冺没於士大夫
 之口故余於三家之説旣畧爲掇拾復旁采經傳雜
[000-170b]
 説别爲一編以附其後使學者知朱子之外未甞無
 毛鄭毛鄭之外未甞無三家而三家毛鄭孔朱之外
 又未嘗無漢唐宋元諸儒之説於以廣異聞扶微學
 傳不云乎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小子何莫學夫詩其
 以是編爲博依可矣
 
 
 讀詩質疑卷首十三
[00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巻首十四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詩韻正音
古蒲北反/ 關雎寤寐思服 有狐之子無服 葛
 屨好人服之 蜉蝣采采衣服 候人不稱其服
 采薇象弭魚服 六月載是常服既成我服共武之
 服 采芑簟茀魚服 文王侯于周服 下武昭哉
[000-171b]
 嗣服 文王有聲無思不服 蕩曽是在服 泮水
 淮夷攸服並/同 大東粲粲衣服顧炎武曰去聲則蒲/昧反與來試韻 虞
 惇按古人四聲通用不必轉讀去聲蓋服/乃支微齊佳之入聲今韻收入屋部誤也
古音以/ 關雎琴瑟友之 匏有苦葉卬須我友
 六月張仲孝友 吉日或羣或友 沔水邦人諸友
  雨無正怨及朋友 車舝雖無好友 皇矣因心
 則友 假樂燕及朋友 抑惠于朋友
古方彼反/ 葛覃害澣害否 匏有苦葉人渉卬否
[000-172a]
  小旻或聖或否 甫田嘗其㫖否 賓之初筵或
 醉或否 抑未知臧否
古滿以反/ 葛覃歸寧父母 葛藟謂他人母 将
 仲子畏我父母 南山必告父母 陟岵瞻望母兮
  四牡不遑将母 杕杜憂我父母 南山有臺民
 之父母 沔水誰無父母 小弁靡依匪母 蓼莪
 無母何恃 北山憂我父母 思齊文王之母 泂
 酌民之父母 雝亦右文母 閟宫令妻夀母並/同
[000-172b]
 蝃蝀遠兄弟父母惟此滿補反/
户郎反/ 卷耳寘彼周行 擊鼓我獨南行 雄雉
 不知徳行 北風攜手同行 載馳亦各有行 氓
 士貳其行 叔于田兩驂鴈行 有女同車有女同
 行 丰駕予與行 汾沮洳殊異乎公行 鴇羽肅
 肅鴇行 黄鳥子車仲行 無衣與子同行 七月
 遵彼微行 東山熠燿宵行 鹿鳴示我周行 六
 月以先啟行 沔水載起載行 十月之交不用其
[000-173a]
 行 大東行彼周行載施之行 北山或不已于行
  車舝景行行止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 大明維
 徳之行長子維行 緜戎醜攸行 篤公劉爰方啟
 行 蕩人尚乎由行 崧髙式遄其行 天作有夷
 之行 敬之示我顯徳行
古音光/ 卷耳我姑酌彼兕觥 七月稱彼兕觥
古音敷/ 桃夭灼灼其華 何彼穠矣唐棣之華
 有女同車顔如舜華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著尚
[000-173b]
 之以瓊華乎而 萇楚猗儺其華 采薇維常之華
  出車黍稷方華爾雅華荂也注今江東呼華為荂/荂音敷陳第曰華本音敷至魏晉
 轉為和入歌韻後又變為花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玉篇花今華荂字
古音姑/ 桃夭宜其室家 萇楚樂子之無家 鴟
 鴞曰予未有室家 常棣宜爾室家 采薇靡室靡
 家 我行其野復我邦家 雨無正曰余未有室家
  緜俾立室家陳第曰家本音姑後轉音/歌今乃音加聲之遞變也
古音雎/ 兔罝肅肅兔罝楊雄長楊賦紆南山以/為罝與隅阹胡豬胥韻
[000-174a]
古渠之反/ 兔罝公侯好仇史記吕后紀趙幽王歌/吕氏絶理兮託天報仇
 與之韻龜䇿傳江河必怒務/求報仇與謀治埃時來韻 無衣與子同仇此音/渠猶
 反/
古音以/ 芣苢薄言有之 葛藟亦莫我有 魚麗
 君子有酒㫖且有物其有矣 吉日其祈孔有 四
 月寧莫我有 甫田终善且有 裳裳者華君子有
 之惟其有之 篤公劉爰衆爰有 有駜嵗其有
 閟宫邦國是有 𤣥鳥奄有九有
[000-174b]
古羊向反/ 漢廣不可泳思
古于兩反/ 漢廣江之永矣楊慎曰古字羕與永同/韓詩作江之羕矣博古
 圖永寳用享/作羕寳用享
古莫補反/ 漢廣言秣其馬 擊鼓爰䘮其馬 叔
 于田巷無服馬 大叔于田乘乘馬 株林駕我乘
 馬 東山皇駁其馬 四牡嘽嘽駱馬 吉日既差
 我馬 十月之交蹶維趣馬 采菽路車乘馬 緜
 來朝走馬 崧高路車乘馬 有客亦白其馬 駉
[000-175a]
 駉駉牡馬說文馬武也怒也史記索隱音姥陳/第曰古馬字音姥後又轉為母果反
古音祿/ 麟之趾麟之角 行露誰謂雀無角 良
 耜有捄其角顧炎武日漢四皓其一號角里先生角/音祿今人讀角為覺而改角里為□里
 繆/也
古户工反/ 草蟲我心則降 出車我心則降 旱
 麓福祿攸降 鳬鷖福祿攸降
古音户/ 采蘋宗室牖下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擊鼓于林之下 凱風在浚之下 采苓首陽之下
[000-175b]
  宛丘宛丘之下 東門之枌婆娑其下 七月十
 月蟋蟀入我牀下 東山亦在車下 四牡載飛載
 下 北山溥天之下 采菽邪幅在下 緜至于岐
 下 皇矣以對于天下 鳬鷖福祿來下 烝民昭
 假于下 有駜鷺于下
古羊茹反/ 行露豈不夙夜 東方未明不能辰夜
  葛生冬之夜 雨無正莫肯夙夜 蕩俾晝作夜
  振鷺庶幾夙夜
[000-176a]
古音吾/ 行露誰謂䑕無牙 祈父予王之爪牙管/子
 版法篇禍乃始牙與徒圖韻漢書東/方朔傳伊優亞□吽牙與齟塗韻
古音婆/ 羔羊羔羊之皮 相鼠相鼠有皮 韓奕
 獻其貔皮左傳牛則有皮與多那/韻從其有皮與何韻
古徒河反/ 羔羊委蛇委蛇 斯干維虺維蛇楚辭/離騷
 載雲旗之委蛇逺遊載雲旗之逶蛇俱與馳韻/招魂仰觀刻桷畵龍蛇些與池荷波陁羅韻
古音棘/ 羔羊羔羊之革 采芑鉤膺鞗革 斯干
 如鳥斯革 皇矣不長夏以革禮器引詩匪棘其欲/作匪革其猶列子湯
[000-176b]
 問於夏革荘子作棘論語棘子成漢書古今人表作/革子成 虞惇按革字今韻十一陌十四職兩收本
 通/用
古音居/ 何彼穠矣王姬之車 北風攜手同車
 有女同車有女同車 采薇君子之車 何人斯遑
 脂爾車 韓奕乗馬路車 江漢既出我車王應麟/曰車本
 音居至說文有尺遮之音乃自漢而轉其聲陸氏釋/文引韋昭云古皆尺遮反後漢始有居音非也陳第
 曰車之韻歌自魏程曉詩始再轉而韻麻顧炎武曰/張衡西京賦化為仙車與葩蛇韻蔡邕協和昏賦結
 軌下車與跎華韻車之/韻歌蓋不始於程曉也
[000-177a]
古音姑/ 騶虞彼茁者葭司馬相如子虚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與胡蘆于
 圖/韻
古伯吾反/ 騶虞一發五豝
古羽其反/ 綠衣俾無訧兮太𤣥經傒測禍不禍/非厥訧也與期治韻
古方愔反/ 綠衣凄其以風 谷風習習谷風 晨
 風鴥彼晨風 何人斯其為飄風 桑柔如彼遡風
  烝民穆如清風顧炎武曰按風字自王褒洞簫賦/生微風兮與窮韻班固東都賦宣
 皇風與雍韻始變古音以後禰衡蔡琰/魏文帝陳思王諸作無不讀方戎反矣
[000-177b]
古神與反宋毛晃曰野古墅字/ 燕燕逺送于野
 叔于田叔適野 葛生蘞蔓于野 株林說于株野
  七月七月在野 東山蒸在桑野 鴻鴈劬勞于
 野 鶴鳴聲聞于野 小明至于艽野 何草不黄
 率彼曠野 篤公劉京師之野 駉在坰之野 閟
 宫于牧之野
古必良反/ 擊鼓踴躍用兵 無衣修我甲兵 抑
 弓矢戎兵
[000-178a]
古音九/ 匏有苦葉濟盈不濡軌漢王逸九思御者/迷兮失軌與造道
 韻/
古莫九反/ 匏有苦葉雉鳴求其牡 還並驅從兩
 牡兮 伐木既有肥牡 信南山從以騂牡 雝於
 薦廣牡 有駜駜彼乘牡
古音句/ 谷風毋發我笱 小弁毋發我笱
古音户/ 谷風遑恤我後 南山有臺保艾爾後
 正月不自我後 小弁遑恤我後 角弓不顧其後
[000-178b]
  緜予曰有先後 瞻卬不自我後式救爾後 雝
 克昌厥後
古音几/ 旄丘何其久也 六月我行永久 蓼莪
 不如死之久矣顧炎武曰易既濟象傳濡其首厲何/可久也與憊疑時來韻乾象傳盈不
 可久也與首韻易傳元有几韭/二音漢以後則多作韭音矣
古力珍反/ 簡兮隰有苓 采苓采苓采苓
同苓/ 定之方中靈雨既零漢楊雄趙充國頌/戎有先零與宣韻
同苓/ 東方未明自公令之 盧令盧令令 車鄰
[000-179a]
 寺人之令 十月之交不寧不令顧炎武曰小宛題/彼脊令句元不入
 韻陳思王七命搴芳苓之巢龜李善注苓古蓮字漢/書地理志金城郡令居孟康曰令音憐趙充國傳先
 零鄭氏曰/零音憐
古音媒/ 泉水聊與之謀 氓來即我謀 皇皇者
 華周爰咨謀 十月之交不即我謀 小旻或哲或
 謀 巷伯誰適與謀 緜爰始爰謀 文王有聲詒
 厥孫謀 抑聽用我謀
古音徐/ 北風其虚其邪 駉思無邪
[000-179b]
古音犀/ 新臺籧篨不鮮按漢書匈奴傳黄金犀毗/一師古曰犀毗胡帶之鈎
 也亦曰鮮卑亦謂師比總一物也爾雅釋畜疏引魏/時西卑獻千里馬西卑即鮮卑也詩有兔斯首箋云
 斯白也今俗語斯白之字作鮮齊魯之/間聲近斯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
古音銑/ 新臺新臺有洒
古音免/ 新臺河水浼浼
古音羅/ 新臺鴻則離之 湛露其實離離易離九/三日昃
 之離與歌嗟韻既濟上/六飛鳥離之與歌韻
古式何反/ 新臺得此戚施 丘中有麻将其來施
[000-180a]
 旋楚辭天問夫何三年不施與化/韻授殷天下其位安施與何韻
古殷兩反/ 二子乗舟汎汎其景山海經大荒西經/正立無景與嚮往
 韻淮南子原道訓照日光而無景與往上韻夏侯湛/抵疑若游形之昭恵景與響韻郭璞遊仙詩朝雲無
 増景與上韻陸禨贈弟/詩死猶絶景與壌韻
古魚何反/ 柏舟實維我儀 相鼠人而無儀 東
 山九十其儀 湛露莫不令儀 菁菁者莪樂且有
 儀 斯干無非無儀 賓之初筵維其令儀 既醉
 攝以威儀 抑敬爾威儀不愆于儀
[000-180b]
古魚何反/ 君子偕老象服是宜 緇衣緇衣之宜
 兮 女曰雞鳴與子宜之 裳裳者華君子宜之
 鴛鴦福祿宜之 棫樸髦士攸宜 鳬鷖公尸來燕
 來宜 閟宫是饗是宜 𤣥鳥殷受命咸宜
古莫北反/ 桑中爰采麥矣 載馳芃芃其麥 丘
 中有麻丘中有麥 碩鼠無食我麥 閟宫稙穉菽
 麥虞惇按廣韻二十一麥今韻/併八十一陌與錫職通用
古虚王反/ 鶉之奔奔我以為兄 将仲子畏我諸
[000-181a]
 兄 陟岵瞻望兄兮 黄鳥復我諸兄 皇矣則友
 其兄同爾弟兄後漢書伏湛傳作同爾/弟兄今本作同爾兄弟 桑柔倉兄
 填兮 召旻職兄斯引職兄斯𢎞去聲/音况
古音疆/ 定之方中景山與京 下泉念彼周京
 正月憂心京京 甫田如坻如京 文王祼将于京
  大明曰嬪于京于周于京 皇矣依其在京 下
 武王配于京 文王有聲宅是鎬京 篤公劉乃覯
 于京
[000-181b]
古彌吝反/ 蝃蝀不知命也 揚之水我聞有命
 采菽天子命之 假樂保佑命之 卷阿維君子命
  韓奕王親命之 江漢于周受命自召祖命
古音譌/ 相鼠不死何為 兔爰我生之初尚無為
  緇衣敝予又改為兮 澤陂寤寐無為 北山或
 靡事不為 鳬鷖福祿來為 抑斯言之玷不可為
 也
古音胡/ 載馳歸唁衞侯 羔裘洵直且侯左傳童/謡公在
[000-182a]
 乾侯與跦襦韻史記游俠傳竊國者侯與誅韻揚雄/長楊賦曽不知我已獲其王侯反離騷流于末之揚
 侯俱與隅韻解嘲或立談而封侯與漁驅韻/漢書叙傳抑抑仲舒再相諸侯與車書儒韻 無羊
 或負其餱 行葦既挾四鍭俱音胡/
古去其反/ 載馳陟彼阿丘 氓至于頓丘 巷伯
 猗于畆丘
古羽其反/ 載馳無我有尤 四月莫知其尤
古音芒/ 載馳言采其蝱管子地員篇有彼黄蝱與/旁昌芒殃韻易林解之晉
 去如奔蝱/與傷韻
[000-182b]
古音阿/ 淇奥綠竹猗猗 車攻兩驂不猗 莭南
 山有實其猗 那猗與那與
古房以反/ 氓三嵗為婦 思齊京室之婦 載芟
 思媚其婦
古音以/ 竹竿淇水在右 蒹葭道阻且右 彤弓
 一朝右之 吉日悉率左右 甫田攘其左右 裳
 裳者華右之右之 文王在帝左右 緜廼左廼右
  雲漢膳夫左右 我将維天其右之
[000-183a]
𤓰古音孤/ 木𤓰投我以木𤓰 七月七月食𤓰 信
 南山疆埸有𤓰左傳哀十七年緜緜/生之瓜與虚夫辜韻
古音几/ 木𤓰報之以瓊玖 丘中有麻貽我佩玖
古音靡/ 黍離行邁靡靡易中孚九二吾與爾靡之/與和韻司馬相如上林賦
 的皪江靡與夥砢韻元戴侗六書故曰靡與摩通荘/子喜則交頸相靡吕氏春秋樹相近而靡齊有靡笄
 之/山
古音羅/ 兔爰逢此百罹 斯干無父母貽罹 小
 弁我獨于罹
[000-183b]
古色主反/ 大叔于田叔在藪易林明夷之離山林/麓藪與處苦韻蔡邕
 胡廣二公頌惟徳之藪與輔甫后武膂韻晉/陸機漢髙帝功臣頌延帝幽藪與武宇主韻
古音樹/ 大叔于田叔善射忌 車舝好爾無射
 抑矧可射思顧炎武日射古有樹豫石亦四音音樹/者叔于田是也音石者易水火不相射
 是也音豫者春秋狐射姑榖梁傳作狐夜姑漢書注/僕射音夜夜古音豫是也音亦者詩車舝抑是也又
 律名無射音亦葢/一音而分去入也
古音肱/ 大叔于田抑鬯弓忌 小戎交韔二弓
 采綠言韔其弓 閟宫二矛重弓左傳荘二十二年/招我以弓與朋韻
[000-184a]
 春秋邾黑肱以濫來/奔公羊傳作黑弓
古音旁/ 清人清人在彭 載驅行人彭彭 出車
 出車彭彭 北山四牡彭彭 大明四騵彭彭 烝
 民四牡彭彭 韓奕百兩彭彭 駉以車彭彭
古音央/ 清人二矛重英 有女同車顔如舜英
 著尚之以瓊英乎而 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按/旂
 旐央央本亦作英韓詩/英英白雲作泱泱白雲
古昌戈反/ 蘀兮風其吹女
[000-184b]
古胡貢反/ 丰俟我乎巷兮楚辭離騷王子用/失乎家巷與縱韻
古子悉反/ 東門之墠子不我即 東方之日履我
 即兮 篤公劉芮鞫之即
古彌郎反/ 雞鳴東方明矣匪東方則明 東方未
 明東方未明 黄鳥不可與明 大東東有啓明
 楚茨祀事孔明 信南山祀事孔明 甫田以我齊
 明 既醉介爾昭明 民勞憯不畏明 板昊天曰
 明 蕩爾徳不明 烝民仲山甫明之 執競斤斤
[000-185a]
 其明 敬之學有緝熈于光明 有駜在公明明
古莫騰反/ 雞鳴甘與子同夢 斯干乃占我夢
 正月視天夢夢詢之占夢
古音耄/ 還子之茂兮 天保如松柏之茂 南山
 有臺徳音是茂 斯干如松茂矣 生民種之黄茂
  良耜黍稷茂止
古滿以反/ 南山衡從其畆 七月饁彼南畆 采
 芑于此菑畆 信南山南東其畆 甫田今適南畆
[000-185b]
 禾易長畆 大田俶載南畆饁彼南畆 緜廼宣廼
 畆 生民是穫是畆 載芟俶載南畆 良耜俶載
 南畆
古方墨反/ 伐檀坎坎伐輻兮 正月員于爾輻
古音閭/ 山有樞弗曵弗婁去聲則音屢禮記郊特/牲孔子屢嘆之漢書宣
 帝紀婁蒙嘉瑞師古曰婁古/屢字凡漢書屢字皆作婁
古胡故反/ 綢繆見此邂逅
古音渚/ 綢繆見此粲者如此粲者何 采綠薄言
[000-186a]
 觀者 駉薄言駉者孔子猗蘭操時人闇蔽不知賢/者與雨野所處韻楚辭九歌湘
 夫人将以遺兮逺者與浦與韻元周伯琦六書正譌/曰者專於反古諸字秦詛楚文曰寘者㝠室又曰率
 者侯之兵/皆諸字也
古渠之反/ 終南錦衣狐裘 七月為公子裘 大
 東熊羆是裘
古音九/ 權輿毎食四簋 伐木陳饋八簋
古音户/ 宛丘無冬無夏 四月四月維夏禮記玉/藻行以
 肆夏與羽矩韻揚雄城門校尉箴有殷有夏/與阻禦韻班固答賓戲分裂諸夏與御鶩韻
[000-186b]
古初沙反/ 東門之枌榖旦于差楚辭離騷周論道/而莫差與頗韻嚴
 忌哀時命稱輕重而不差與頗韻司馬相如哀二世/賦望南山之參差與峩韻晉陸雲寒蟬賦長林参差
 與池/嘉韻
古音駝/ 東門之池東門之池 無羊或飲于池
 皇矣我泉我池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咸池與/河波阿歌韻陳第曰周禮職方氏滹
 沱作虖池禮記必先有事于惡池池通作沱詩白華/滮池北流說文作滮沱漸漸之石俾滂沱矣史記作
 滂/池
古音波/ 澤陂彼澤之陂
[000-187a]
古音注/ 候人不濡其咮
古音故/ 候人不遂其媾
古音毁/ 七月七月流火 大田秉畀炎火左傳僖/十五年
 晉獻公卜繇為雷/為火與姬旗師韻
古古郎反/ 七月有鳴倉庾 大東西有長庚
古音故/ 七月十月納禾稼 甫田曽孫之稼韓愈/送李
 愿歸盤谷序盤/之土維子之稼
古音羅/ 東山親結其縭
[000-187b]
古渠禾反/ 破斧又缺我錡
古音胡/ 狼跋徳音不瑕禮記引詩心乎愛矣瑕不/謂矣鄭注云瑕之言胡也
 陳第曰古瑕胡同音後轉入歌麻韻陸機文賦累良/質而為瑕與和韻楚辭九辨尚黯黯而有瑕與加韻
古田故反/ 常棣儐爾籩豆 賓之初筵亂我籩豆
古音户/ 伐木迨我暇矣 小明憚我不暇 何草
 不黄朝夕不暇
古音户/ 天保俾爾單厚 巧言顔之厚矣 卷阿
 亦孔之厚矣
[000-188a]
古方墨反/ 天保詒爾多福 小明介爾景福 楚
 茨以介景福 大田以介景福 鴛鴦宜其遐福
 賓之初筵並受其福 大明聿懷多福 旱麓以介
 景福 行葦以介景福 既醉介爾景福 假樂干
 祿百福 潛以介景福 閟宫降之百福 殷武封
 建厥福
古音几/ 采薇憂心孔疚 杕杜憂心孔疚 大東
 使我心疚 召旻維今之疚 閔予小子嬛嬛在疚
[000-188b]
古音墨/ 出車于彼牧矣易謙象傳卑以自牧也與/得服則國韻楚辭天問秉
 鞭作牧/與國韻
古音記/ 杕杜㑹言近止崧髙往近王舅箋云近辭/也聲如彼記之于之記易
 小畜上九月幾望子夏傳作近/中孚六四月幾望京房作近
古音肄/ 南有嘉魚嘉賓式燕又思 小宛天命不
 又 賓之初筵室人入又矧敢多又
古音矩/ 南山有臺遐不黄耉 行葦以祈黄耉
古音湑/ 蓼蕭我心寫兮 裳裳者華我心寫兮
[000-189a]
  車舝我心寫兮
古於戈反/ 湛露其桐其椅
古户郎反/ 采芑約軧錯衡 韓弈簟茀錯衡 閟
 宫夏而楅衡 烈祖約軧錯衡 長發實維阿衡顧/炎
 武曰衡字自荘子胠篋篇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始入耕清韻
同衡/ 采芑有瑲葱珩
古之水反/ 采芑□彼飛隼 沔水□彼飛隼
古龍字/ 車攻四牡龐龐
[000-189b]
古音陀/ 車攻不失其馳 卷阿既閑且馳
古音髦/ 吉日吉日維戊
古音古/ 鴻雁哀此鰥寡 小宛哀我填寡 烝民
 不侮鰥寡史記太史公自序親屬既寡與土吕許父/韻班固幽通賦何艱多而知寡與禦韻漢
 書西域傳宛王母寡陳湯傳作母鼓陳第曰寡音古/後轉音果陸雲嵗暮賦情艱多而泰寡與我韻再轉
 則今/音
古音芹/ 庭燎言觀其旂 采菽言觀其旂 泮水
 言觀其旂左傳僖五年童謠取虢之/旂與晨辰振賁焞軍奔韻
[000-190a]
古方墨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古方二反/ 我行其野成不以富 小宛壹醉日富
  瞻卬何神不富 召旻維昔之富 閟宫俾爾夀
 而富
古彼禾反/ 斯干維熊維羆 韓弈赤豹黄羆
古音皇/ 斯干其泣喤喤 執競鐘鼓喤喤
古音沱/ 斯干載寢之地楚辭天問而竟死分地與/歌韻九章橘頌參天地兮
 與過韻楊雄羽獵賦刮野掃地與破/過韻呉才老收地入箇韻讀為惰
[000-190b]
古羽陵反/ 無羊以雌以雄 正月誰知烏之雌雄
 左傳襄十年孫文子卜繇有/夫出征而喪其雄與陵韻
古傳工反/ 節南山以畜萬邦 瞻彼洛矣保其家
 邦 采菽殿天子之邦 思齊以御于家邦 皇矣
 敢距大邦 崧髙豋是南邦式是南邦 召是實靖
 夷我邦 烈文無封靡于爾邦 閟宫至于海邦
古音苦/ 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巧言出自口
 矣左傳昭七年正考父鼎銘以/餬余口與傴僂俯走侮韻
[000-191a]
古房以反/ 小宛果蠃負之 生民是任是負
古居我反/ 小弁伐木掎矣
古徒可反/ 小弁析薪扡矣
古彌郎反/ 巧言君子屢盟靈樞經終始篇傳之後/世以血為盟與方陽昌
 亡殃韻黄庭經授者曰/師受者盟與上向暢韻
古音暑/ 何人斯亦不遑舍易井象傳舊井元禽時/舍也與下與韻楚辭離
 騷忍而不能舍也與故韻宋魏了翁/曰六經凡舍皆音暑平讀則音舒
古昌果反/ 巷伯哆兮侈兮
[000-191b]
古昌果反/ 巷伯哆兮侈兮
古直谷反/ 四月載清載濁孟子滄浪之水濁兮與/足韻枚乗七發輸瀉淟
 濁與目韻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潁水濁灌氏族
古音肄/ 楚茨以妥以侑
古普郎反/ 楚茨或剝或亨 &KR0602葉采之亨之史記/淮隂
 侯傳狡兔死走/狗亨與藏亡韻
古甫郎反/ 楚茨祝祭于祊
古音𦍑/ 楚茨孝孫有慶莫怨具慶 甫田農夫之
[000-192a]
 慶 裳裳者華是以有慶矣 皇矣則篤其慶
古則故反/ 楚茨樂具入奏 賓之初筵樂既和奏
  緜予曰有奔奏 有瞽既備乃奏
古音屋/ 信南山既優既渥易鼎九四其形渥與足/餗韻漢淮南王安屏風
 賦何恩施遇分好沾渥與屋足篤木韻陸機漢髙帝/功臣頌朱光以渥與谷哭足韻左思呉都賦兼二儀
 之優渥與/俗跼櫝韻
古於極反/ 信南山黍稷彧彧
古音毎/ 甫田農夫克敏 生民履帝武敏漢書叙/傳宣之
[000-192b]
 四子淮陽聰敏與理韻魏何晏景福殿賦克聰克敏/與子止韻嵇康琴賦心閑手敏與擬徴子峙起韻
古補往反/ 頍弁憂心怲怲陳第曰方丙古通音周/禮八枋枋音柄春秋歸
 祊公羊榖/梁作邴
古都畧反/ 賓之初筵發彼有的潘岳芙蓉賦丹輝/拂紅飛須垂的與
 爚/韻
古奴來反/ 賓之初筵各奏爾能與下文又時韻楚/辭離騷又重之以
 修能與佩韻九章思美人入下吾不能與疑韻司馬/相如封禅頌君子之能與來韻張衡東京賦表賢簡
 能與臺災韻晉潘岳射雉賦思長鳴以效能與泰睞/背韻又史記呉世家句踐為人能辛苦漢書食貨志
[000-193a]
 能風與旱晁錯傳其性能寒西域傳匈奴常言漢極/大然不能飢渇師古並云能讀曰耐又史記天官書
 封禅書周禮大宗伯司中注三台作三能正義云古/耐字為今之能宇能字為三台之字後世廢耐而以
 能代耐又更作三台之台是古今之變也又能獸名/為物堅重而强力故人之有材者謂之能左傳昔堯
 殛鯀于羽山其神化為黄能爾雅鼈三足能皆奴來/反自宋齊間始以能與朋肱騰恒等字為韻顧野王
 玉篇遂分奴來奴豋二音/而能字竞移之豋部矣
古於逸反/ 賓之初筵威儀抑抑 假樂威儀抑抑
古音奴/ 賓之初筵載號載呶漢王褒僮約踑坐大/呶與車頭芻纑韻
古羽其反/ 賓之初筵不知其郵
[000-193b]
古居銀反/ 菀柳居以凶矜 何草不黄何人不矜
  桑柔寧不我矜顧炎武日按矜字漢書韋𤣥成戒/子孫詩則入侵韻張華女史箴潘
 岳哀永逝文/始入蒸韻
古音疑/ 黍苗我車我牛 我将維羊維牛 絲衣
 自羊徂牛楚辭九章惜往日甯戚歌而飯牛與之韻/招魂其身若牛些與觺駓來災韻顧炎武
 曰牛字自王褒九懐/始與州修游流為韻
古音浮/ 文王萬邦作孚 下武成王之孚漢蔡邕/麒麟頌
 麟來孚與獸就狩韻唐韓愈祭/張給事文頑悖未孚與留韻
[000-194a]
古倉九反/ 棫樸左右趣之
古之恕反/ 皇矣其檿其柘
古音暮/ 皇矣是類是禡
古音肄/ 靈臺王在靈囿漢司馬相如封禅頌樂我/君囿與喜韻班固西都賦
 奮大武乎上囿與事韻張衡/東京賦鳩諸靈囿與事備韻
古蒲北反/ 靈臺麀鹿攸伏漢賈誼鵩賦福兮禍所/伏與域韻揚雄長楊賦
 匍匐蟻伏與息韻班固幽通賦北叟頗識其倚伏與/逼得韻 虞惇按依毛鄭章句此為靈臺之三章平
 去入通韻皆/四支韻也
[000-194b]
古音古/ 行葦洗爵奠斝
古滴主反/ 行葦酌以大斗易豐九四日中見斗與/蔀主韻漢書溝洫志涇
 水一石其泥數斗與所口後雨黍韻王莽傳右負威/斗與車馬虎武韻古今樂錄觀見瑶光過北斗兮與
 土下羽/甫女韻
古音𦍑/ 蕩以無陪無卿左傳荘二十二年懿氏卜/繇五世其昌並于正卿與
 鏘姜京韻楚辭大招諸侯畢極立九卿只與明/堂張讓王韻漢書樓護傳五侯治喪樓君卿
古音忌/ 蕩殷不用舊 召旻不尚有舊漢韋𤣥成/戒子孫詩
 爵復我舊/與事韻
[000-195a]
古音路/ 抑尚不愧于屋漏
古音故/ 抑莫予云覯
古其亮反/ 桑柔秉心無競漢王延夀夢賦晉文盬/腦國以競兮與将恙韻
 黄庭經魂魄内守不/争競與壮璫喪韻
古古盎反/ 桑柔至今為梗漢黄香九宫賦走札/掲而獠桔梗與黨韻
古音古/ 桑柔征以中垢嚴忌哀時命不獲世之塵/垢與處韻繁欽逺戍勸戒
 詩務在和光同塵共垢/與土武矩輔語補韻
古苦故反/ 桑柔職盗為宼
[000-195b]
古魚矩反/ 噫嘻十千維耦嚴忌袁時命比王僑而/為耦與後與韻班固幽
 通賦重醉行而/自耦與五虎韻
古音户/ 雝文武維后張衡思𤣥賦閹謁賊而寧后/與所主剖韻王延夀魯靈光
 殿賦下及三后/與女主叙後韻
古音古/ 載見俾緝熈于純嘏 閟宫天錫公純嘏
 禮記禮運修其祝嘏與/户下爼鼓祖所祜韻
古匹之反/ 絲衣絲衣其紑
古渠之反/ 絲衣載弁俅俅
[000-196a]
古音胡/ 駉有駰有騢
古音國/ 泮水在泮獻馘
古伊何反/ 閟宫享以騂犧
古莫工反/ 長發為下國駿厖按荀子引/此作駿蒙
 虞惇按顧炎武氏音學五書有詩本音及唐韻正備
 載古音與今音相沿之誤援引精確按之經傳無一
 不合今据以為凖而畧為參訂之
 
[000-196b]
 
 
 
 
 
 
 
 讀詩質疑卷首十四
[000-197a]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首十五
          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經文攷異
國風
關雎君子好逑 禮記緇衣引詩作君子好仇釋文逑
 本亦作仇鄭箋怨耦曰仇
葛覃服之無斁 禮記緇衣作服之無射
[000-197b]
螽斯詵詵兮 釋文詵說文作&KR2226
桃夭 釋文夭說文作枖木少盛貌
兔罝施于中逵 文選注薛君章句作中馗馗九交之
 道也
漢廣不可休息 釋文休息本或作休思正義詩之大
 體韻在辭上疑休求為韻二字俱作思宋王應麟詩
 攷云韓詩作不可休思
汝墳 讀詩記爾雅汝為濆董氏曰謂大水溢出别為
[000-198a]
 小水故知墳當為濆郭璞引遵彼汝濆以證爾雅晉
 世詩本猶為濆也
惄如調飢 釋文惄韓詩作愵
王室如燬 詩攷薛君章句作如&KR1754
采蘋南澗之濱 讀詩記董氏曰濱當作瀕袁淑書曰
 宅在南瀕毛詩所謂于以采蘋南澗之瀕者也
于以采藻 詩攷說文作薻
于以湘之 讀詩記董氏曰韓詩作于以鬺之顔注鬺
[000-198b]
 烹也
甘棠蔽芾甘棠 韓詩外傳作蔽茀
勿翦勿伐 釋文翦韓詩作剗漢書作鬋
摽有梅 釋文梅韓詩作楳孟子注作莩有梅莩零落
 也
江有汜 讀詩記董氏曰汜石經作洍說文亦作洍葢
 古為洍後世譌也
何彼襛矣 釋文襛韓詩作茙
[000-199a]
柏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孔子閒居作威儀逮逮後
 漢書朱穆傳注載絶交論曰威儀棣棣不可算也
胡迭而微 釋文迭韓詩作㦶㦶常也
日月報我不述 文選注作報我不術薛君曰術法也
終風曀曀其隂 讀詩記董氏曰韓詩作㙪㙪其隂章
 句曰天隂塵也
擊鼓于嗟洵兮 釋文韓詩作敻敻逺也
凱風睍睆黄鳥 太平御覽作簡簡黄鳥
[000-199b]
雄雉悠悠我思 說苑作遥遥我思
匏有苦葉深則厲 釋文厲說文作砅云履石渡水也
濟盈不濡軓 釋文軓依傳意音犯按說文軌車轍也
 從車九聲龜美反軓車軾前也從車凡聲音犯
雝雝鳴雁 鹽鐵論作雝雝鳴□
谷風黽勉同心 文選注作宻勿同心
不我能慉 讀詩記董氏曰孫毓王肅詩並作能不我
 慉說文亦然
[000-200a]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家語檀弓並作扶服救之
旄丘流離之子 爾雅注作留離之子
簡兮碩人俁俁 釋文俁俁韓詩作扈扈美貌
泉水毖彼泉水 釋文毖韓詩作秘說文作䀣直視也
飲餞于禰 釋文禰韓詩作坭
北風其虚其邪 正義其邪爾雅作其徐
静女静女其姝 讀詩記董氏曰隋得江左本作静女
 其&KR2673&KR2673好也石經作僾而不見說文僾仿彿也
[000-200b]
搔首踟蹰 文選注作搔首躊躇薛君曰躊躇躑躅也
新臺新臺有洒河水浼浼 釋文洒韓詩作漼鮮貌浼
 浼韓詩作浘浘盛貌
得此戚施 說文作得此&KR1434&KR2100
柏舟實維我特 釋文特韓詩作直云相當值也
牆有茨不可詳也 釋文詳韓詩作揚
君子偕老鬒髪如雲 說文作㐱髪如雲
鶉之奔奔鵲之疆疆 讀詩記奔奔左傳作賁賁疆疆
[000-201a]
 表記作姜姜
淇奥綠竹猗猗 釋文竹韓詩作&KR1512&KR1512篇筑也石經同
有匪君子 詩攷匪韓詩作邲邲美也
赫兮咺兮 釋文咺韓詩作宣宣顯也
考槃考槃在澗 釋文澗韓詩作干云墝埆之處也
碩人之薖 釋文薖韓詩作&KR2551&KR2551美貌
碩人衣錦褧衣 釋文褧說文作檾枲屬也
齒如&KR0602犀 爾雅註作&KR0602
[000-201b]
鱣鮪發發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釋文發韓詩作鱍說
 文作鮁孽韓詩作䡾長貌朅韓詩作桀健也
氓體無咎言 釋文體韓詩作履履幸也坊記亦作履
泣涕漣漣 楚辭章句作波涕漣漣
信誓旦旦 釋文旦旦說文作&KR1556&KR1556
芄蘭垂帶悸兮 說文悸韓詩作萃垂貌
河廣曾不容刀 釋文刀說文作□
伯兮焉得諼草 釋文諼說文作藼讀詩記董氏曰諼
[000-202a]
 草韓詩作萱草
有狐有狐綏綏 詩攷綏綏齊詩作夕夕
黍離彼黍離離 說文作䅻䅻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說文作□其乾矣
兔爰雉離于罦 罦說文作䍖覆車网也
大車毳衣如菼 詩攷菼說文作&KR2270
清人二矛重喬 釋文喬韓詩作鷮
左旋右抽 釋文抽說文作搯搯者拔刃以習擊刺也
[000-202b]
羔裘彼其之子 讀詩記董氏曰彼其韓詩作彼己
舍命不渝 韓詩外傳作舍命不偷
東門之墠有踐家室 詩攷韓詩作有靖家室靖善也
 言東門之外栗樹之下有善人可與成為室家也
風雨風雨淒淒 詩攷說文作湝湝
子衿子寧不嗣音 釋文嗣韓詩作詒詒寄也
出其東門縞衣綦巾 詩攷綦說文作䌆
聊樂我員 釋文員韓詩作魂魂神也
[000-203a]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顔師古匡謬正俗曰漙按吕氏
 字林作&KR0034
溱洧方涣涣兮 釋文渙渙韓詩作洹洹漢書地理志
 曰溱與洧方灌灌兮
洵訏且樂 釋文洵訏韓詩作恂盱樂貌
還子之還兮 釋文還韓詩作嫙嫙好貌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 漢書地理志子之營兮
 遭我乎嶩之間兮顔師古註云毛詩作還齊詩作營
[000-203b]
 嶩山名也
並驅從兩肩兮 肩說文作豜豜三嵗豕肩相及者
揖我謂我儇兮 釋文韓詩作婘婘好貌
南山衡從其畆 釋文從韓詩作由東西耕曰横南北
 耕曰由
盧令令 讀詩記董氏曰韓詩作冷冷說文作獜獜
敝笱其魚唯唯 釋文唯唯韓詩作遺遺言不能制也
猗嗟舞則選兮 文選注薛君章句作舞則纂兮言其
[000-204a]
 舞則應雅樂也
四矢反兮 釋文反韓詩作變
葛屨摻摻女手 文選注作纖纖女手
好人提提 楚詞章句作媞媞
伐檀坎坎伐輪兮 詩攷石經魯詩殘碑坎坎作欿欿
碩鼠三嵗貫女 詩攷石經魯詩殘碑作三嵗宦女
揚之水素衣朱繡 郊特牲疏魯詩云素衣朱綃
杕杜獨行睘睘 詩攷睘睘文選注作煢煢
[000-204b]
有杕之杜噬肯適我 釋文噬韓詩作逝逝及也
生于道周 釋文周韓詩作右
駟鐵載獫歇驕 說文作載獫猲獢
小戎厭厭良人 列女傳作愔愔良人
終南顔如渥丹 釋文丹韓詩作沰沰赭也
東門之枌市也婆娑 釋文婆說文作媻
衡門可以樂飢 韓詩外傳作可以&KR1276飢說文&KR1276治也
 石經亦作&KR1276
[000-205a]
墓門歌以訊之 釋文訊又作誶楚詞章句作誶予不
 顧廣韻六至部中有誶字亦引詩作歌以誶之
防有鵲巢誰侜予美 釋文美韓詩作娓娓美也
月出佼人僚兮 釋文佼又作姣方言云自闗而東河
 濟之間凡好謂之姣
佼人懰兮 釋文懰埤蒼作嬼嬼妖也
勞心慘兮 顧炎武詩本音云五經文字作懆
澤陂有蒲與荷 正義樊光注爾雅引詩有蒲與茄
[000-205b]
碩大且卷 太平御覽作碩大且㜝薛君曰㜝重頥也
素冠棘人欒欒兮 讀詩記董氏曰棘人崔靈恩集注
 作悈人
隰有長楚猗儺其華 楚辭章句作旖旎其華
匪風中心怛兮 漢書王吉傳作中心&KR1826
蜉蝣衣裳楚楚 釋文楚楚說文作□□云㑹五綵鮮
 色也
候人何戈與祋 讀詩記董氏曰崔靈恩集注作何戈
[000-206a]
 與綴鄭康成樂記引詩亦作綴綴表也
鳲鳩其儀一兮 讀詩記崔靈恩集注作其義一兮
其弁伊騏 釋文騏說文作&KR0722弁飾也讀詩記周弁師
 注大鄭引詩作綦
七月一之日觱發 讀詩記董氏曰觱發說文作滭沷
二之日栗烈 釋文栗烈說文作䬆颲
曰為改嵗 釋文曰為漢書作聿為
六月食鬱及薁 詩攷薁說文作蒮
[000-206b]
黍稷重謬 釋文重又作種說文禾邊作重是重穋之
 字禾邊作穜是穜蓺之事今人亂之已久穋又作稑
鴟鴞徹彼桑土 釋文土韓詩作杜方言云東齊謂根
 曰杜字林作&KR2690桑皮也
予維音嘵嘵 詩攷說文唯予音之嘵嘵
東山熠燿宵行 詩攷說文作熠熠宵行
烝在栗薪 釋文栗韓詩作蓼衆薪也
破斧四國是皇 讀詩記齊詩作四國是匡賈公彦引
[000-207a]
 以為据
小雅
四牡周道倭遲 文選注作周道威夷薛君曰威夷險
 也漢書地理志作郁夷顔注言使臣乗馬行于此道
 也
嘽嘽駱馬 詩攷說文作痑痑駱馬
皇皇者華駪駪征夫 國語作莘莘征夫楚辭章句作
 侁侁征夫
[000-207b]
常棣 讀詩記董氏曰韓詩作夫栘藝文類聚夫栘之
 華蕚不煒煒
脊令在原 讀書記脊令爾雅作䳭鴒
外禦其務 左傳作外禦其侮
伐木伐木許許 讀詩記董氏曰許許說文作所所言
 伐木聲也
天保吉蠲為饎 讀詩記董氏曰周官蜡氏注蠲如吉
 圭惟饎之圭韓詩作吉圭惟饎周禮疏大戴禮注作
[000-208a]
 絜蠲為饎
禴祠蒸甞 禮記注作礿祠烝甞
采薇彼爾維何 釋文爾說文作薾薾華盛也
出車我出我車 荀子作我出我輿出車彭彭史記作
 出輿彭彭
杕杜檀車幝幝 釋文幝韓詩作&KR2389
湛露厭厭夜飲 釋文厭厭韓詩作愔愔和恱貌
菁菁者莪 文選注作蓁蓁者莪薛君曰蓁蓁盛貌
[000-208b]
六月我是用急 詩本音鹽鐡論引詩作我是用戒
采芑伐鼓淵淵 讀詩記董氏曰淵淵崔靈恩集注作
 &KR1973&KR1973
嘽嘽焞焞 漢書劉歆毁廟議引詩曰嘽嘽推推
車攻東有甫草 後漢書注韓詩云東有圃草薛君傳
 曰圃博也有博大之茂草也
搏獸于敖 後漢書注作薄狩于敖
助我舉柴 詩攷柴說文作㧘
[000-209a]
吉日既伯既禱 詩攷說文作既禡既稠
麀鹿麌麌 釋文麌說文作噳云麋鹿羣口相聚也
其祁孔有 爾雅疏祁作麎麎麋牝也
儦儦俟俟 文選注作駓駓騃騃薛君章句趨曰&KR1750
 曰騃
庭燎鸞聲噦噦 讀詩記說文鉞車鑾聲也從金戉聲
 詩曰鑾聲鉞鉞
鶴鳴可以為錯 詩攷錯說文作厝
[000-209b]
白駒在彼空谷 詩攷韓詩作在彼穹谷薛君曰穹谷
 深谷也
我行其野不思舊姻 白虎通作不惟舊因
斯干約之閣閣 讀詩記董氏曰崔靈恩集注作約之
 格格
如矢斯棘如鳥斯革 釋文棘韓詩作朸朸隅也革韓
 詩作□云翅也
載衣之裼 釋文裼韓詩作&KR2103齊人名小兒被為&KR2103
[000-210a]
 文&KR2103褓也詩曰載衣之&KR2103
節南山憂心如惔 釋文惔韓詩作炎字書作焱說文
 作&KR0034小熟也
天子是毗 荀子作天子是庳
正月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詩攷蹐說文作趚
寧或滅之 漢書作能或滅之
洽比其鄰 左傳作協比其鄰
䔩䔩方有榖 後漢書蔡邕釋誨速速方轂顔注詩小
[000-210b]
 雅速速方榖毛萇注速速陋也韓詩亦作轂謂小人
 乗寵方轂而行也
十月之交日月告凶 漢書劉向引詩曰日月鞠凶
番維司徒 釋文番韓詩作繁
艷妻煽方處 漢書谷永傳注魯詩小雅十月之交篇
 曰閻妻煽方處言厲王無道内寵熾盛
黽勉從事 漢書劉向引詩曰宻勿從事不敢告勞
讒口囂囂 釋文韓詩作嗸嗸劉向引詩亦作嗸嗸
[000-211a]
噂沓背憎 釋文噂說文作僔聚也
悠悠我里 詩攷爾雅音義悠悠作攸攸讀詩記董氏
 曰里顧野王作㾖病也
雨無正淪胥以鋪 讀詩記董氏曰韓詩作薫胥以痡
 章句曰薫帥也胥相也痡病也漢書叙傳曰烏呼史
 遷薫胥以刑注晉灼曰齊魯韓詩作薫顔師古曰薫
 者謂相薫蒸亦漸及之義也
聽言則答 詩本音答新序漢書皆作對
[000-211b]
小旻謀猶回遹 詩攷韓詩作謀猷回泬文選注作謀
 猶廻穴
潝潝訿訿 漢書作歙歙荀子作噏噏呰呰
是用不集 韓詩外傳作是用不就
民雖靡膴 釋文靡膴韓詩作靡腜猶無幾何也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鹽鐡論作不可暴虎不敢慿河
戰戰兢兢 左傳作戰戰矜矜
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獄 釋文填韓詩作疹疹苦也
[000-212a]
 岸韓詩作犴云郷亭亭繫曰犴朝廷曰獄
小弁 漢書作小卞
惄焉如擣 釋文擣韓詩作疛
萑葦淠淠 韓詩外傳作雚葦淠淠
譬彼壞木 說文作瘣木
巧言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漢書注作秩秩大繇聖人
 謨之
躍躍毚兎 史記春申君傳詩曰趯趯毚兔注韓嬰章
[000-212b]
 句曰趯趯往來貌
何人斯我心易也 釋文易韓詩作施施善也
巷伯萋兮斐兮 說文緀白文貌詩曰緀兮斐兮
哆兮侈兮 說文鉹兮哆兮鉹曲也一曰鬵鼎
緝緝翩翩 詩攷說文作咠咠幡幡
蓼莪缾之罄矣 說文&KR0034空也詩曰缾之&KR0034
大東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楚辭章句作苕苕公子行
 彼周道
[000-213a]
鞙鞙佩璲 爾雅疏作琄琄
北山或盡瘁事國 左傳晉伯瑕引詩曰或憔悴事國
無将大車祗自疷兮 詩本音宋劉彝曰疧當作□病
 也唐人避太宗諱凡字從民者皆省而為氏今人書
 昬作昏猶其遺法也
鼓鐘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後漢書陳忠傳詩云以雅
 以南韎任朱離注毛詩無韎任朱離之文蓋見齊魯
 之詩也
[000-213b]
楚茨楚楚者茨 楚辭章句茨作薋禮記作薺
祝祭于祊 詩攷祊說文作&KR2358
苾芬孝祀 文選注馥芬孝祀薛君曰馥香貌
信南山維禹甸之 詩攷周禮疏韓詩作惟禹敶之
畇畇原隰 詩攷周禮疏韓詩作㽦㽦原隰
既優既渥 讀詩記優說文作瀀澤多也
甫田倬彼甫田 釋文倬韓詩作箌箌卓也
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漢書食貨志詩曰或芸或芓黍
[000-214a]
 稷儗儗
大田以我覃耜 爾雅注作剡耜
秉畀炎火 釋文秉韓詩作卜卜報也
有渰萋萋興雨祁祁 釋文渰漢書作黤董氏曰韓詩
 作有弇凄凄吕氏春秋作有晻淒淒興雲祁祁
桑扈彼交匪敖 漢書五行志詩曰匪徼匪傲顔注謂
 飲酒者不徼幸不傲慢則福祿就而求之也
頍弁先集維霰 爾雅注作先集維䨘
[000-214b]
樂酒今夕 楚辭章句作樂酒今昔
車舝景行行止 史記孔子世家作景行行之
以慰我心 釋文韓詩作以愠我心愠恚也
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 說文謍謍青蠅止于棥
賓之初筵威儀反反 釋文反韓詩作昄善貌
采菽觱沸檻泉 詩攷檻泉說文作濫泉
平平左右 左傳魏綘引詩曰便蕃左右亦是帥從杜
 注便蕃數也言逺人相率來服從便蕃然在左右釋
[000-215a]
 文韓詩作便便云閑雅之貌
福祿膍之 釋文膍韓詩作肶
角弓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釋文見晛韓詩作曣見云
 曣日出也曰韓詩作聿漢書劉向傳詩云雨雪麃麃
 見晛聿消
菀栁上帝甚蹈 韓詩外傳蹈作慆戰國䇿上天甚神
 無自瘵也
采綠薄言觀者 釋文觀韓詩作覩
[000-215b]
隰桑遐不謂矣 表記作瑕不謂矣
白華英英白雲 詩攷韓詩作泱泱白雲
滮池北流 讀詩記說文作淲沱北流
視我邁邁 釋文邁邁韓詩及說文並作㤄㤄韓詩云
 意不說好也許云很怒也
大雅
文王亹亹文王 讀詩記董氏曰亹亹崔靈恩集注作
 娓娓按說文娓娓勉也
[000-216a]
陳錫哉周 左傳羊舌職陳桓子國語芮良失引詩俱
 作陳錫載周
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詩攷後魏禮志作惟周之士不
 顯奕世
聿修厥徳 漢書作述修厥徳
上天之載 揚雄傳作上天之縡
大明聿懷多福 春秋繁露作允懷多福
在洽之陽 說文作在郃之陽
[000-216b]
俔天之妹 釋文俔韓詩作磬磬譬也
其㑹如林 說文作其旝如林
牧野洋洋 水經注作坶野洋洋
涼彼武王 漢書王莽傳詩云時惟鷹揚亮彼武王注
 亮助也釋文韓詩作亮相也
緜自土沮漆 漢書地理志顔注詩云自土沮漆齊詩
 作自杜言公劉避狄而來居杜與沮漆之地
周原膴膴 文選魏都賦注引韓詩作腜腜
[000-217a]
捄之陾陾 說文引詩作捄之仍仍
臯門有伉 釋文伉韓詩作閌盛貌
混夷駾矣維其喙矣 說文作犬夷呬矣昆夷駾矣
旱麓瑟彼玉瓉 讀詩記董氏曰鄭衆於周禮引詩作
 䘏彼玉瓉賈公彦曰蓋古人以瑟為䘏也
思齊古之人無斁 讀詩記董氏曰無斁韓詩作無擇
皇矣此維與宅 論衡作此惟予度
其菑其翳 釋文翳韓詩作殪云因也因髙填下也
[000-217b]
貊其徳音 正義左傳樂記韓詩貊皆作莫釋詁莫定
 也左傳徳正應和曰莫
克順克比 樂記作克順克俾
以按徂旅以篤于周祜 孟子引詩云以遏徂莒以篤
 周祐
同爾兄弟 後漢書伏湛傳引詩作同爾弟兄
與爾臨衝 釋文臨韓詩作隆衝說文作䡴䡴陣車也
靈臺白鳥翯翯 孟子白鳥鶴鶴賈誼新書作皜皜
[000-218a]
虡業維樅 說文作巨業樂苑文王樂名巨業
下武應侯順徳 家語淮南子作應侯慎徳
昭兹來許繩其祖武 後漢祭祀志東平王引詩曰昭
 兹來御慎其祖父
文王有聲遹求厥寧 讀詩記說文作欥求厥寧欥詮
 詞也
築城伊淢 釋文淢本作洫韓詩云洫深池也
匪棘其欲遹追來孝 禮器詩云匪革其猶聿追來孝
[000-218b]
宅是鎬京 坊記作度是鎬京
生民不坼不副 說文作不&KR2050不疈
禾役穟穟 說文作禾頴穟穟
𤓰瓞唪唪 集韻作𤓰瓞□□
茀厥豐草 釋文茀韓詩作拂拂弗也
或舂或揄 讀詩記董氏曰韓詩作或舂或抌
釋之叟叟 爾雅音義淅之溞溞
行葦肆筵設席 楚辭章句作肆筵設机
[000-219a]
假樂 左傳作嘉樂禮記嘉樂君子憲憲令徳
公劉于豳斯館 白虎通作于邠斯觀
芮鞫之即 詩攷韓詩作芮泦之即
民勞無然泄泄 爾雅作&KR0165&KR0165
板是用大諌 左傳季文子引詩曰猶之未逺是用大
 簡
民之方殿屎 說文作唸㕧
蕩殷鑒不逺在夏后之世 國語引詩曰殷鑒不逺近
[000-219b]
 在夏后之世
抑有覺徳行 緇衣作有梏徳行
質爾人民 鹽鐡論作誥爾人民
我心慘慘 五經文字作我心懆懆
誨爾諄諄 禮記注作誨爾忳忳
曰䘮厥國 釋文韓詩作聿䘮
桑柔靡所止疑 詩攷疑齊詩作凝
雲漢藴隆蟲蟲 釋文藴韓詩作鬱蟲韓詩作烔爾雅
[000-220a]
 作□熏也
滌滌山川 說文滌作&KR2267
胡寧瘨我以旱 釋文瘨韓詩作疹重也
崧高王纉之事 釋文纉韓詩作踐踐任也
既入于謝 楚詞章句作既入于徐
烝民不畏彊禦 漢書作不畏疆圉
四牡彭彭 說文作騯騯
韓奕諸娣從之 白虎通作姪娣從之
[000-220b]
江漢武夫洸洸 鹽鐡論作武夫潢潢
矢其文徳洽此四國 禮記作弛其文徳協此四國註
 弛施也
常武鋪敦淮濆 釋文鋪韓詩作敷大也
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 正義作昔者先王受命
 有如召公之臣

清廟駿奔走在廟 禮記注作逡奔走作廟
[000-221a]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正義譜子思論詩於穆不已孟
 仲子曰於穆不似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左傳引詩曰何以恤我我其收
 之杜注此逸詩朱子曰何之為假聲之轉也恤之為
 溢字之訛也
烈文四方其訓之 左傳作四方其順之
天作彼徂矣岐 後漢書西南夷傳作彼徂者岐沈括
 引後漢書作彼岨者岐說苑作岐有夷之行子孫其
[000-221b]
 保之
我将維羊維牛 詩本音隋書宇文愷傳引詩作維牛
 維羊
儀式刑文王之典 左傳作儀式刑文王之徳
時邁薄言震之 詩攷韓詩作薄言振之薛君日振奮
 也
執競磬筦將將 釋文将将說文作&KR0034&KR0034行貌漢書作
 鏘鏘
[000-222a]
思文貽我來牟 漢書作飴我釐麰釋文牟字書作麰
 廣雅麳小麥麰大麥也文選注韓詩外傳作嘉&KR1279
振鷺在此無斁 詩本音斁韓詩作射
有瞽應田縣鼓 周禮注作應&KR0615縣鼓
潛 釋文潛爾雅作涔韓詩云涔魚池也小爾雅作橬
 橬糝也魚之所息謂之橬
小毖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釋文荓爾雅作甹辛螫韓
 詩作辛赦赦事也
[000-222b]
載芟緜緜其麃 釋文緜緜韓詩作民民衆貌
良耜其鏄斯趙 周禮注作其鏄斯㨄
積之栗栗 說文作䆅之秩秩䆅積禾也
絲衣絲衣其紑 說文作素衣其紑
載弁俅俅 爾雅作戴弁俅俅
鼐鼎及鼒 史記音義作鼐鼎及哉
不呉不傲 史記作不虞不驁呉說文作㕦
酌 左傳荀子作汋儀禮禮記漢書作勺
[000-223a]
賚敷時繹思 左傳作鋪時繹思
般於皇時周 白虎通作於皇明周
泮水薄采其芹 白虎通作薄采其荇
狄彼東南 釋文韓詩作鬄彼東南鬄除也
憬彼淮夷 文選注薛君章句作獷彼淮夷獷覺寤之
 貌
閟宫稙穉菽麥 說文作稙穉尗麥
實始翦商 說文作實始戩商
[000-223b]
戎狄是膺荆舒是懲 史記作戎狄是應荆荼是徴
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說苑作太山巖巖魯侯是瞻
遂荒大東 爾雅注疏三家作遂幠大東
新廟奕奕 蔡邕獨斷作寝廟奕奕
烈祖亦有和羮 說文作和鬻亦作盉羮
鬷假無言 禮記作奏假無言左傳晏子引詩作鬷嘏
 無言
𤣥鳥奄有九有 文選注作奄有九域薛君日九域九
[000-224a]
 州也
百祿是何 左傳作百祿是荷
長發𤣥王桓撥 釋文撥韓詩作發發明也
率履不越 韓詩外傳作率禮不越說苑漢書同
聖敬日躋 禮記作聖敬日齊注聖敬日荘嚴
為下國綴旒 詩攷禮記注作畷郵正義曰引齊魯韓
 詩也
敷政優優 左傳作布政優優
[000-224b]
為下國駿厖 讀詩記董氏曰齊詩作駿□謂馬也詩
 本音荀子引詩作駿蒙大戴禮作恂蒙
何天之龍敷奏其勇 家語作荷天子之龍大戴禮作
 何天之寵傅奏其勇
武王載斾 詩本音荀子引詩作武王載發說文作載
 坺
則莫我敢曷 漢書作則莫我敢遏
苞有三蘖 漢書注作包有三枿
[000-225a]
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極 後漢書樊凖傳作京師翼
 翼四方是則注韓詩之文
 
 
 
 
 
 
[000-225b]
 
 
 
 
 
 
 
 讀詩質疑巻首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