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82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唐-安慧菩薩 (TKD)


[16-0251a]
捨執著非法合我故觀察不
善自性不善者謂除染汙意相應及
色無色界煩惱等所餘能發惡行煩
惱隨煩惱此復云何謂欲界繫不任
運起者是不善若任運起能發惡行
者亦是不善所餘是有覆無記相屬
不善者謂卽此煩惱隨煩惱相應法
隨逐不善者謂卽彼習氣發起不善
者謂彼所起身業語業第一義不善
者謂一切流轉生得不善者謂由串
習不善故感得如是異熟由此自性
卽於不善任運樂住方便不善者謂
依止親近不善丈夫故聽聞不正法

[16-0251b]
如理作意行身語意惡行現前供養
不善者謂想對歸依隨一天衆巳或
殺害意爲先或邪惡見爲先建立祠
廟興供養業令无量衆廣樹非福殺
害意爲先建立祠廟者謂於是處害
牛羊等以發天神邪惡見爲先建立
祠廟者謂於是處受自餓等苦求福
求願損害不善者謂於一切處起身
語意種種邪行引攝不善者謂行身
語意諸惡行巳於惡趣善趣引攝
愛果異熟或引或滿於惡趣中具受
引滿果異熟於諸善趣唯受滿果謂
生彼巳由惡行力受貧窮苦所治不
善者謂諸對治所對治法障㝵不善
者謂能障㝵諸善品法如數與衆
集等
云何無記幾是無記爲何義故觀無
記耶謂自性故相屬故隨逐故發起
故第一義故生得故方便故現前供
養故饒益故受用故引攝故對治故
寂靜故等流故是無記義八界八處
全及餘蘊界處一分是无記八界者
謂五色根香味觸界八處亦尒爲捨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二張非
[16-0251c]
執著離法非法我故觀察无記自性
無記者謂八色界處意相應品命根
衆同分名句文身相屬无記者謂懷
非穢非淨心者所有由名句文身所
攝受心及心法非穢非淨心者顯善
不善相違心由名句文身所攝受者
顯彼行相義以彼意言門轉故隨逐
無記者謂卽彼戲論習氣以名身
等熏習心故由此習氣後戲論生發
起无記者謂彼所攝諸心心法所發
身業語業彼所攝者謂懷非穢非淨
心者所有名身等戲論行相所攝心
心法第一義無記者謂虛空非擇滅
生得無記者謂諸不善有漏善法報
方便無記者謂非染非善心者所有
威儀路工巧處法非染非善心者此
顯若非染非善心所發威儀路等
是无記性所餘隨其所應或善或不
善現前供養无記者謂如有一想對
歸依隨一天衆遠離殺害意邪惡見
而建立祠廟興供養業令无量衆於
如是處不生長福非福饒益無記者
謂如有一於自㒒使妻子等所以非
穢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三張

[16-0252a]
非淨心而行惠施受用无記者謂如
有一以无簡擇無染汙心受用資具
无簡擇心者爲別善性無染汙心者
爲別不善性引攝无記者謂如有一
於工巧處串習故於當來世復引攝
如是相身由此身故習工巧處速疾
究竟對治无記者謂如有一爲治疾
病得安樂故以簡擇心好服醫藥寂
靜無記者謂色无色界諸煩惱等由
奢摩他所藏伏故等流無記者謂變
化心倶生品是證等流故名等流无
記變化心相應共有等法名倶生品
此心心法謂嬉戲故發起變化是无
記性若爲利益安樂有情當知是善
復有示現善不善無記法此復云何
謂佛及得第一究竟菩薩摩訶薩爲
欲饒益諸有情故有所示現當知此
中无有一法眞實可得有所示現者
謂佛菩薩由所化有情力故示現種
種善不善等示現不善者謂化作賊
等示現斷其首足等事怖餘有情令
調伏故
云何欲界繫幾是欲界繫爲何義故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四張非
[16-0252b]
觀欲界繫耶謂未離欲者所有善不
善无記法是欲界繫義未離欲言顯
猶未離少分欲界欲是未證得三摩
地義若異此者非至定法亦應是欲
界繫所以者何由彼巳得三摩地故
愛樂斷滅以所治麤重少分斷故亦
得說有一分離欲外諸色等是未離
欲業増上力所生故亦名欲界繫經
言一切有情共有業増上力所生者
爲顯生色無色界者亦有未離欲業
種隨逐故四界二處全及餘蘊界處
一分是欲界繫四界者謂香味鼻舌
識界二處者謂香味處餘一分者謂
除色无色界繫及无漏法爲捨執著
欲増上我故觀察欲界繫
云何色界繫幾是色界繫爲何義故
觀色界繫耶謂巳離欲界欲未離色
界欲者所有善无記法是色界繫義
除前所說四界二處餘蘊界處一分
是色界繫一分者謂除欲无色界繫
及無漏法爲捨執著離欲界欲我故
觀察色界繫
云何无色界繫幾是無色界繫爲何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五張非
[16-0252c]
義故觀无色界繫耶謂巳離色界欲
未離無色界欲者所有善无記法是
无色界繫義三界二處四藴一分是
無色界繫三界者謂意界法界意識
界二處者謂意處法處四蘊者謂受
等亦有三摩地所生色少故不說一
分者謂除欲色界繫及无漏法爲捨
執著離色界欲我故觀察无色界繫
復次有一分離欲具分離欲通達離
欲損伏離欲永害離欲一分具分離
欲者謂或依地離欲說若於此地乃
至能斷八品煩惱是一分離欲若巳
斷第九品是具分離欲或依薩迦耶
離欲說若有學位是一分離欲若無
學位是具分離欲通達離欲者謂由
見道離欲損伏離欲者謂由世間道
離欲永害離欲者謂由出世間道離
欲復有十種離欲謂自性離欲損害
離欲任持離欲増上離欲愚癡離欲
對治離欲遍知離欲永斷離欲有上
離欲無上離欲如是十種離欲當知
是違背義不必斷義由自性故離欲
名自性離欲乃至由永斷故離欲名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六張非
[16-0253a]
永斷離欲如是諸句義分別種類應
知自性離欲者謂於苦受及順苦受
處法生猒背性損害離欲者謂習欲
者畼熱惱巳生猒背性任持離欲者
謂飽食巳於諸美膳生猒背性増上
離欲者謂得勝處巳於下劣處生猒
背性猶如世間巳得城主等勝位巳
於村主等下劣位生猒背心愚癡離
欲者謂諸愚夫於涅槃界生猒背性
以不了達寂靜性故及堅實著薩迦
耶故對治離欲者謂由世出世道斷
諸煩惱遍知離欲者謂巳得見道者
於三界法生猒背性由遍了知行苦
性巳猒背一切有漏事故永斷離欲
者謂永斷地地諸煩惱巳生猒背性
有上離欲者謂諸世間聲聞獨覺所
有離欲無上離欲者謂佛菩薩所有
離欲爲欲利樂諸有情故
云何有學幾是有學爲何義故觀有
學耶謂求解脫者所有善法是有學
義従積集資糧位巳去名求解脫者
當知求證解脫分位名積集資糧位
十界四處諸蘊一分是有學十界者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七張非
[16-0253b]
謂七識色聲法界四處者謂色聲意
法處爲捨執著求解脫我故觀察
有學
云何无學幾是無學爲何義故觀无
學耶謂於諸學處巳得究竟者所有
善法是無學義以阿羅漢等於増上
戒心慧學處巳得究竟故名无學十
界四處諸蘊一分是无學爲捨執著
巳脫我故觀察無學
云何非學非无學幾是非學非无學
爲何義故觀非學非無學耶謂諸異
生所有善不善無記法及諸學者染
汙无記法諸無學者无記法幷無爲
法是非學非無學義諸異生者謂除
求解脫者以彼於諸學處求修學故
卽名有學有學染汙无記者如其所
應不善及有覆无記是染汙无覆無
記是无記八界八處全及餘蘊界處
一分是非學非无學爲捨執著不解
脫我故觀察非學非無學
云何見所斷幾是見所斷爲何義故
觀見所斷耶謂分別所起染汙見疑
見處疑處及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八張非
[16-0253c]
隨煩惱及見等所發身語意業幷一
切惡趣等蘊界處是見所斷義此中
分別所起染汙見疑者謂聞不正法
等爲先所起五見等分別所起言爲
簡倶生薩迦耶見及邊執見問何相
邊執見是倶生耶答謂斷見巳學現
觀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爲何所在
見處者謂諸見相應共有法及彼種
子疑處亦尒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
隨煩惱者謂依見等門及緣見等所
起貪等一切一分是見所斷一分者
除修所斷及無漏故爲捨執著見圓
滿我故觀察見所斷
云何修所斷幾是修所斷爲何義故
觀修所斷耶謂得見道後見所斷相
違諸有漏法是修所斷義見所斷相
違者謂除分別所起染汙見等餘有
漏法有漏法言亦攝隨順決擇分善
麤重所隨故一切一分是修所斷一
分者除見所斷及无漏法爲捨執著
修圓滿我故觀察修所斷
云何非所斷幾是非所斷爲何義故
觀非所斷耶謂諸無漏法除決擇分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九張非
[16-0254a]
善是非所斷无漏法者謂出世聖道
及後所得幷无爲法十界四處諸藴
一分是非所斷問何等色聲是非所
斷答无學身中善身語業自性是非
所斷爲捨執著成滿我故觀察非所斷
云何緣生幾是緣生爲何義故觀緣
生耶謂相故分別支故略攝支故建
立支緣故建立支業故支雜染攝
故義故甚深故差別故順逆故是緣
生義
相者謂无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
用緣生故是緣生相由此相故薄伽
梵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无
明緣行乃至廣說此有故彼有者顯
无作緣生義唯由有緣故果法得有
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
生者顯无常緣生義非无生法爲因
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無明緣行等
者顯勢用緣生義雖復諸法无作无
常然不隨一法爲緣故一切果生所
以者何以諸法功能差別故如従无
明力故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
老死分別支者謂分別緣生爲十二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張非
[16-0254b]
分由十二支緣起差別故何等十
二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
有生及老死
略攝支者謂前所分別无明等十二
支今復略攝爲四謂能引支所引支
能生支所生支唯由如是四種支故
略攝一切因果生起法盡謂於因時
有能引所引於果時有能生所生能
引支者謂無明行識爲起未來生故
於諸諦境無智爲先造諸行業熏習
在心故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
由心習氣力能令當來名色等前後
相依次第生起種子得増長故能生
支者謂愛取有由未永断欲等愛力
於欲等中愛樂妙行惡行差別爲先
發起貪欲以有有取識故於命終位
將與異熟隨順貪欲隨一業習氣現
前有故所生支者謂生老死由如是
業差別習氣現前有故隨於一趣一
生等差別衆同分中如先所引名色
等異熟生起故生老死言爲顯依三
有爲相故所以老死合立一支者爲
顯離老得有死故非於胎生身中離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一張非
[16-0254c]
名色等得有六處等法是故於彼各
別立支
建立支緣者謂習氣故引發故思惟
故倶有故建立支緣隨其所應依四
緣相建立支緣且如無明望行前生
習氣故得爲因緣由彼熏習相續所
生諸業能造後有故當於尒時現行
无明能引發故爲等無間緣由彼引
發差別諸行流轉相續生故思惟彼
故爲所緣緣以計最勝等不如理思
惟緣愚癡位爲境界故彼倶有故爲
増上緣由彼増上力令相應思顚倒
緣境而造作故如是一切隨其所應
盡當知
建立支業者謂無明支有二種業一
令諸有情於有愚癡二與行作緣令
諸有情於有愚癡者謂由彼所覆於
前中後際不如實知故由此因緣起
如是疑我於過去世爲有爲无如是
等與行作緣者由彼勢力令後有業
得増長故行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
於諸趣中種種差別二與識作緣令
諸有情於趣差別者由業勢力令諸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二張非
[16-0255a]
有情趣種種異趣故與識作緣者由
習氣力能使當來名色等生起種
得増長故識有二種業一持諸有情
所有業縳二與名色作緣持諸有情
業縳者與行所引習氣倶生滅故與
名色作緣者由識入母胎名色得増
長故名色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
體二與六處作緣攝有情自體者由
彼生巳得預有情衆同分差別數故
與六處爲緣者由名色等前支爲依
止六處等後支得生起故六處有二
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圓滿二與觸
作緣攝諸有情體圓滿者由彼生巳
餘根無缺故觸有二種業一令諸有
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二與受作緣
令有情於境轉者依此爲門受用順
樂受等三種境界故受有二種業一
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
愛作緣令有情於受用生果流轉者
由此爲依受用種種可愛等業異熟
故與愛爲緣者烯求與此和合等爲
門諸愛生故愛有二種業一引諸有
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引諸有情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三張非
[16-0255b]
流轉生死者由彼勢力生死流轉無
斷絕故與取作緣者愛味求欲爲門
於欲等中貪欲轉故取有二種業一
爲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二與
有作緣爲取後有發有取識者爲那
落迦趣等差別後有相續不斷令業
習氣得決定故與有作緣者由此勢
力諸行習氣得轉變故有有二種業
一令諸有情後有現前二與生作緣
令後有現前者能引无間餘趣故與
生作緣者由此勢力餘衆同分轉故
生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名色六處
觸受次第生起二與老死作緣令名
色等次第起者能引後後位差別故
與老死作緣者由有此生彼相續變
壞皆得有故老死有二種業一數令
有情時分變異壞少盛故二數令有
情壽命變異壞壽命故
支雜染攝者若无明若愛若取是煩
惱雜染所攝若行若識若有是業雜
染所攝餘是生雜染所攝問何故識
支業雜染攝耶答諸行習氣所顯故
義者謂无作者義有因義離有情義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四張非
[16-0255c]
依他起義无作用義无常義有刹那
義因果相續不斷義因果相似攝受
義因果差別義因果決定義是緣起
義謂離自在天等作者故是无作者
義以无明等爲因故是有因義無自
然我故是離有情義託衆緣生故是
依他起義衆緣作用空故是无作用
義以非恒故是无常義生時過巳無
暫住故是有刹那義因刹那滅果刹
那生時分等故是因果相續不斷義
不従一切一切生故是因果相似攝
受義従非一一類因一非一類果生故
是因果差別義於餘相續不受果故
是因果決定義甚深者因甚深故相
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轉甚深
故是甚深義謂卽由此无作者等義
顯緣起法五種甚深由二種義顯因
甚深對洳不平等因無因論故由一
種義顯相甚深是無我相故由二種
義顯生甚深雖従衆緣果法得生然
非彼所作故由二種義顯住甚深實
无安立顯現似住故由四種義顯轉甚
深因果流轉難了知故又諸緣起法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五張非
[16-0256a]
雖刹那滅而住可得雖無作用緣而
有功能緣可得雖離有情而有情可
得雖无作者而諸業果不壞可得是
故甚深業果不壞者雖内无作者而
有作業受彼果報又諸法不従自生
不従他生不従共生非不自作他作
因生是故甚深不従自生者謂一切
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時無自性故不
従他生者謂彼諸緣非作者故不従
共生者謂卽由此二種因故非不自
作他作因生者緣望果生有功能故
又有差別謂待衆緣生故非自作雖
有衆緣无種子不生故非他作彼倶
无作用故非共作種子及衆緣皆有
功能故非無因生是故如是說自種
有故不従他待衆緣故非自作無作
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若緣
起理非自非他遣雙句者猶爲甚深
况捻忘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
差別者謂識生差別故内死生差別
故外穀生差別故成壞差別故食持
差別故愛非愛趣分別差別故清淨
差別故威德差別故是差別義識生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六張非
[16-0256b]
差別者謂眼色爲緣眼識得生如是
等内死生差別者依有情世間說謂
无明等爲緣能生行等外穀生差別
者謂種緣芽芽緣莖如是展轉枝葉
花果次第得生成壞差別者謂一切
有情共業増上力爲緣大地等生故
食持差別者謂四食爲緣三界有情
相續住故愛非愛趣分別差別者謂
妙行惡行爲緣徃善惡趣故清淨差
別者謂順解脫分善爲緣生順決擇
分善如是見道等漸次乃至得阿羅
漢果等或外従他聞音内如理作意
爲緣發生正見次第乃至諸漏永盡
威德差別者謂内證爲緣發神通等
最勝功德由此差別應隨廣說諸行
緣起
順逆者謂雜染順逆故清淨順逆故
是說緣起順逆雜染順逆者或依流
轉次第說謂無明緣行如是等順次
第說或依安立諦說謂老死苦
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如是等
逆次第說清淨順逆者謂无明滅故
行滅如是等順次第說由誰无故老
死无由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
七張非
[16-0256c]
誰滅故老死滅如是等逆次第說應
如是觀緣生起義一切皆是緣生唯
除法界法處一分諸无爲法爲捨執
著無因不平等因我故觀察緣生
云何緣幾是緣爲何義故觀緣耶謂
因故等无間故所緣故増上故是緣
義一切是緣爲捨執著我爲因法故
觀察緣因緣者謂阿頼耶識及善習
氣與有漏无漏諸法如其次第爲因
緣故阿頼耶識復有二種謂成熟及
加行成熟者是諸生得法因緣加行
者是諸方便法及當來世餘阿頼耶
識因緣又加行阿頼耶識者謂於此
生中現行轉識等之所熏集善習氣
者謂順解脫分習氣由此習氣用出
世間證等流法爲緣生故能與出世
法作因緣又自性故差別故助伴故
等行故増益故障㝵故攝受故是因
緣相當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種因相
顯因緣義謂自性差別兩句建立能
作因餘句如其次第建立倶有相應
同類遍行異熟因
自性者謂能作因自性依因自性建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八張非
[16-0257a]
立能作因故當知一切因皆能作因
所攝爲顯差別義故復別建立助伴
等因
差別者謂能作因差別略有二十種
一生能作謂識和合望識由此和合
所作本無今有故二住能作謂食望
巳生及求生有情由此勢力生巳相
續不斷故三持能作謂大地望有情
載令不墮故四照能作謂燈望諸色
了闇障故五變壞能作謂火望薪令
彼相續變異故六分離能作謂鎌望
所斷令連屬物成二分故七轉變能
作謂工巧智等望金銀等物轉彼方
分成異相故八信解能作謂煙望火
由此比知不現見故九顯了能作謂
宗因喻望所成義由此得正決定故
十等至能作謂聖道望涅槃由此證
彼故十一隨說能作謂名想見由如
名字取相執著隨起說故十二觀待
能作謂觀待此故於彼求欲生如待
飢渴追求飮食由此是彼欲生因故
十三招引能作謂懸遠緣如無明望
老死由此異位展轉招當有故十四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十九張非
[16-0257b]
生起能作謂隣近緣如無明望行由
此无間生當有故十五攝受能作謂
所餘緣如田水糞等望穀生等雖自
種所生然増彼力故十六引發能作
謂隨順緣如臣事王令王悅豫由隨
順引發故十七定別能作謂差別緣
如五趣緣望五趣果由差別自性招
別別果故十八同事能作謂和合緣
如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望所
生識以成自所作必待餘能作故十
九相違能作謂障㝵緣如雹望穀能
損彼故二十不相違能作謂無障㝵
如穀无障與上相違於此能作因差
別中唯說識和合等者且舉綱要爲
諸智者依此一方類思餘故
助伴者謂諸法共有而生必無缺減
如四大種及所造色隨其所應非一
切聚定有四大及色等所造若於是
處有爾所量此必倶生㸦不相離
等行者謂諸法共有等行所緣必無
缺減如心心法前約助伴決定建立
倶有因中唯說大種及所造色者此
但略摽綱目以心心法㸦不相離性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二十張非
[16-0257c]
決定故亦助伴攝若爾不應別立相
應因諸心心法亦共有因所攝故雖
爾然義有異謂諸法共有等行所緣
㸦不相離此等行故立相應因非唯
共有義如心心法
増益者謂前際修習善不善无記法
故能令後際善等諸法展轉増勝後
後生起前際修習者謂先所數習現
行義後際展轉増勝後後生起者謂
由彼長養諸種子故於未來世卽彼
種類増勝而生如是諸法能爲相似
増長因故立同類因
障㝵者謂隨所數習諸煩惱故隨所
有惑皆得相續増長堅固乃令相續
遠避涅槃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煩
惱増長所以者何若有隨習貪等煩
惱皆令瞋等一切煩惱相續増長堅
固由此深重縳故障解脫得是故建
立遍行因
攝受者謂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攝受
自體故卽是異熟因由此能引攝當
來一向不相似先覆无記自體所攝
異熟果故卽攝受義建立異熟因善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二十一張非
[16-0258a]
有漏言爲簡无漏由違生死故不能
感異熟果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四
壬益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阿毗達磨雜集論苐四卷苐二十二張非
[16-0258b]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五非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五
等无間緣者謂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