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01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唐-尊者舍利子 (TKD)


[24-1278c]
令獲殊勝義利安樂六法云何此
中有二嗢柁南頌初嗢柁南曰初
六法十種謂内外識觸及受想思愛退
不退各六有
六内處六外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
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順退法
六順不退法六内處者云何爲六答
一眼内處二耳内處三鼻内處四舌
内處五身内處六意内處云何眼内
處答若眼於色或巳見或今見或當
見或彼同分是名眼内處耳鼻舌身
意内處隨所應當廣說六
外處者云何爲六答一色外處二
[24-1279a]
聲外處三香外處四味外處五觸外
處六法外處云何色外處答若色爲
眼或已見或今見或當見或彼同分
是名色外處聲香味觸法外處隨所
應當廣說
六識身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識身二
耳識身三鼻識身四舌識身五身識
身六意識身云何眼識身答眼及諸
色爲緣生眼識此中眼爲増上色爲
所緣於眼所識色諸了別性極了別
性了別色性是名眼識身耳鼻舌身
意識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觸身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觸身二
耳觸身三鼻觸身四舌觸身五身觸
身六意觸身云何眼觸身答眼及諸
色爲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此中眼
爲増上色爲所緣於眼所識色諸觸
等觸等觸性巳觸當觸是名眼觸身
耳鼻舌身意觸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受身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觸所生
受身二耳觸所生受身三者鼻觸所
生受身四舌觸所生受身五身觸所
生受身六意觸所生受身云何眼觸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二張同
[24-1279b]
所生受身答眼及諸色爲緣生眼識
三和合故觸觸爲緣故受此中眼爲
増上色爲所緣眼觸爲因眼觸等起
眼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
相應於眼所識色諸受等受別受已
受當受是名眼觸所生受身耳鼻舌
身意觸所生受身隨所應當廣說六
想身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觸所生想
身二耳觸所生想身三鼻觸所生想
身四舌觸所生想身五身觸所生想
身四意觸所生想身云何眼觸所生
想身答眼及諸色爲緣生眼識三和
合故觸觸爲緣故想此中眼爲増上
色爲所緣眼觸爲因眼觸等起眼觸
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應
於眼所識色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
想當想是名眼觸所生想身耳鼻舌
身意觸所生想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思身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觸所生
思身二耳觸所生思身三鼻觸所生
思身四舌觸所生思身五身觸所生
思身六意觸所生思身云何眼觸所
生思身答眼及諸色爲緣生眼識三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三張同
[24-1279c]
和合故觸觸爲緣故思此中眼爲増
上色爲所緣眼觸爲因眼觸等起眼
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
應於眼所識色諸思等思現前等思
已思當思作心意業是名眼觸所生
思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身隨所
應當廣說
六愛身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觸所生
愛身二耳觸所生愛身三鼻觸所生
愛身四舌觸所生愛身五身觸所生
愛身六意觸所生愛身云何眼觸所
生愛身答眼及諸色爲緣生眼識三
和合故觸觸爲緣故受受爲緣故愛
此中眼爲増上色爲所緣於眼所識
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樂是
名眼觸所生愛身耳鼻舌身意觸所
生愛身隨所應當廣說六順退法者
云何爲六答一於佛不恭敬住二於
法不恭敬住三於僧不恭敬住四於
學不恭敬住五具惡言六遇惡友於
佛不恭敬住者云何於佛不恭敬性
答於佛世尊諸不恭敬性不等恭敬
性不與自在性不等與自在性是名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苐十五苐四張同
[24-1280a]
於佛不恭敬性於法於僧於學亦爾具
惡言者云何惡言性答如前惡語說
遇惡友者云何惡友性答如前惡友說
六順不退法者云何爲六答一於佛
有恭敬住二於法有恭敬住三於僧
有恭敬住四於學有恭敬住五具善
言六遇善友於佛有恭敬住者云何
於佛有恭敬性答於佛世尊諸恭敬
性有恭敬性有與自在性有怖隨自
在轉性是名於佛有恭敬性於法於
僧於學亦爾具善言者云何善言性
答如前善語說遇善友者云何善友
性答善友謂佛及佛弟子廣說乃至
行遠離癡調伏癡行是名善友性若於
如是善友諸習近等習近親近等親
近恭敬承事是名遇善友後嗢柁南曰
後六有十四謂喜憂捨恒界出根憘通
明念上觀類
有六喜近行六憂近行六捨近行六恒
住六界六出離界六諍根法六可憘
法六通六順明分想六隨念六無上
法六觀待六生類
六喜近行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見色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苐十五苐五張同
[24-1280b]
巳順喜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巳順喜處
聲近行三鼻齅香巳順喜處香近行
四舌嘗味巳順喜處味近行五身覺
觸巳順喜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巳順
喜處法近行眼見色巳順喜處色近
行者謂眼見色巳於一向可愛一向
可樂一向可欣一向可意色以順喜
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喜處作
意思惟所生喜受是名眼見色巳順
喜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喜近行亦爾
六憂近行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見色已
順憂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巳順憂處
聲近行三鼻齅香巳順憂處智近行
四舌嘗味巳順憂處味近行五身覺
觸巳順憂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
憂處法近行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
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不可愛一
向不可樂一向不可欣一向不可意
色以順憂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
由順憂處作意思惟所生憂受是名
眼見色巳順憂處色近行耳鼻舌身
意憂近行亦爾
六捨近行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見色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苐十五苐六張同
[24-1280c]
巳順捨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巳順捨
處聲近行三鼻齅香巳順捨處香
近行四舌嘗味巳順捨處味近行五
身覺觸巳順捨處觸近行六意了法
巳順捨處法近行眼見色巳順捨處
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巳於非可愛非
不可愛非可樂非不可樂非可欣非
不可欣非可意非不可意色以順捨
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捨處作
意思惟所生捨受是名眼見色巳順
捨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捨近行亦爾
六恒住者云何爲六答一眼見色已
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二耳
聞聲巳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
捨三鼻齅香巳不喜不憂具念正知
恒安住捨四舌嘗味巳不喜不憂具
念正知恒安住捨五身覺觸巳不喜
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六意了法
巳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眼
見色巳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
捨者謂眼見色於可愛不可愛可樂
不可樂可欣不可欣可意不可意或
所依止或等無間或欣緣或處所或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七張同
[24-1281a]
増上色以順捨處作意思惟若於此
色由順捨處作意思惟所生妙捨是
名眼見色巳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
安住捨耳鼻舌身意恒住亦爾問此
中捨有何所謂耶答心平等性心正
直性心無驚覺任運住性應知此中
說名爲捨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
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今此義中
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
驚覺任運住性行捨名捨六界者云
何爲六答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
風界五空界六識界分別此六如法
薀論六出離界者云何爲六答一有
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慈心定雖巳習
巳修巳多所作而我心猶爲嗔所緾
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
有具壽於慈心定巳習巳修巳多所
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爲嗔所緾縛若
心猶爲嗔所緾縛無有是處謂慈心
定必能出離一切嗔縛問此中出離
何所謂耶答嗔縛永斷亦名出離超
越嗔縛亦名出離諸慈心定亦名出
離今此義中意說慈心定名出離二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八張同
[24-1281b]
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悲心定雖巳
習巳修巳多所作而我心猶爲害所
緾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
若有具壽於悲心定巳習巳修巳多
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爲害所緾縛
若心猶爲害所緾縛無有是處謂悲
心定必能出離一切害縛問此中出
離何所謂耶答害縛永斷亦名出離
超越害縛亦名出離諸悲心定亦名
出離今此義中意說悲心定名出離
三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喜心定雖
巳習巳修巳多所作而我心猶爲不
樂緾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
何若有具壽於喜心定巳習巳修巳
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爲不樂緾
縛若心猶爲不樂緾縛無有是處謂
喜心定必能出離一切不樂問此中
出離何所謂耶答不樂永斷亦名出
離超越不樂亦名出離諸喜心定亦
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喜心定名出
離四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捨心定
雖已習巳修巳多所作而我心猶爲
欲貪嗔緾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九張同
[24-1281c]
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捨心定巳習已
修巳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爲欲
貪嗔緾縛若心猶爲欲貪嗔緾縛無
有是處謂捨心定必能出離一切欲
貪嗔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欲貪
嗔永斷亦名出離超越欲貪嗔亦名
出離諸捨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
意說捨心定名出離五有具壽作如
是言我於無相心定雖已習巳修巳
多所作而我心猶爲隨相識緾縛應
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
壽於無相心定巳習巳修巳多所作
無處無容其心猶爲隨相識緾縛若
心猶爲隨相識緾縛無有是處謂無
相心定必能出離一切隨相識問此中
出離何所謂耶答隨相識永斷亦名
出離超越隨相識亦名出離無相心
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無相心
定名出離六有具壽作如是言我雖
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而我心猶
爲疑猶豫箭緾縛損害應告彼曰勿
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遠離我
慢不觀見我我所無處無容其心猶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苐十五苐十張同
[24-1282a]
爲疑猶豫箭緾縛損害若心猶爲疑
猶豫箭緾縛損害無有是處謂遠離
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者必能出離一
切疑猶豫箭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
答我慢永斷亦名出離超越我慢亦
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超越諸慢名
出離
六諍根法者云何爲六答謂有一類
有忿有恨若有忿恨便於大師不能
恭敬供養尊重讃歎若於大師不能
恭敬供養尊重讃歎卽不見法若不
見法卽不顧沙門若不顧沙門便起
染著輕弄鬪諍由起染著輕弄鬪諍
爲所依止令多衆生無義無利受諸
苦惱由此能引無量天人無義無利
諸苦惱事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内
或外有所未斷卽應聚集和合精勤
方便求斷無得放逸汝等應使如是
諍根無餘斷滅如先未起如是諍根
汝等若見或内或外皆悉已斷卽應
發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護
令當來世永不復起是爲正斷善斷
諍根如有忿恨若有覆惱若有嫉慳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一張同
[24-1282b]
若有誑諂若有邪見倒見廣說亦尒
復有一類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
弃捨若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
捨便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讃
歎若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讃
歎卽不見法若不見法卽不顧沙門
若不顧沙門便起染著輕弄鬪諍由
起染著輕弄鬪諍爲所依止令多衆
生無義無利受諸苦惱由此能引無
量天人無義無利諸苦惱事如是諍
根汝等若見或内或外有所未斷卽
應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斷無得放
逸汝等應使如是諍根無餘斷滅如
先未起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内或
外皆悉已斷卽應發起正念正知猛
利之心精勤防護令當來世永不復
起是爲正斷善斷諍根有忿有恨若
有覆惱若有嫉慳若有誑諂如是一
切皆如前說有邪見倒見者云何邪
見答諸所有見無施與無祠祀無愛
樂廣說乃至無自覺知我生巳盡梵
行已立所作巳辦不受後有是名邪
見言倒見者謂卽邪見所見顚倒取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二張同
[24-1282c]
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者云何
取著自見答執我及世間常唯此諦
實餘皆愚妄廣說乃至執如來死後
非有非非有唯此諦實餘皆愚妄是
名取著自見云何起堅固執答卽由
取著自見是故起堅執云何難教棄
捨答由於自見起愛樂等愛樂現前
愛樂是故難教猒離解脫
六可憘法者云何爲六答若有苾芻
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
身業是名第一可憘法由此法故能
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
愛尊重可意悦意攝受歡喜無違無
諍一趣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
智同梵行者起慈語業是名第二可
憘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
無諍一趣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
有智同梵行者起慈意業是名第三
可憘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
至無諍一趣復有苾芻以法獲得如
法利養下至鉢中所受飮食於此利
養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
別藏隱是名第四可憘法由此法故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三張同
[24-1283a]
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復有
苾芻諸所有戒無缺無隟無雜無穢
應供無執善究竟善受取諸有智者
稱讃無毁於如是戒與諸有智同梵
行者等共受持無所藏隱是名第五
可憘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
至無諍一趣復有苾芻諸所有見是
聖出離能善通逵若起作彼能正盡
苦於如是見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
共修學無所藏隱是名第六可憘法
由此法故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
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悦意攝受
歡喜無違無諍一趣於大師所者云
何大師答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說名
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云何有智
同梵行者答解憍陣那乃至廣說是
名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業者云何
慈身業答興起俱行哀愍俱行所有
身業此中意說名慈身業於大師所
及諸有智同梵行者此慈身業和合
現前由斯故說於大師所及諸有智
同梵行者起慈身業是名第一可憘
法者謂如是法是能隨順甚可愛樂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四張同
[24-1283b]
長養端嚴應供常委支具資糧是故
名可憘法能發可愛者謂由此法能
可愛能發尊重者謂由此法能發
尊重能發可意者謂由此法能發可
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悦意攝受歡
喜無違無諍一趣者謂由此法能引
可愛尊重可意悦意攝受歡喜無違
無諍一趣此中攝受謂令和合言一
趣者謂趣一境一味現前如慈身業
慈語意業應知亦令以法獲得如法
利養者云何以法獲得如法利養答
若諸利養不由矯妄而得不由詭詐
而得不由現相而得不由激發而得
不由以利求利而得然受用時無罪
生長故名以法獲得如法利養下至
鉢中所受飮食者謂下至墮鉢中飮
食尙共受用况餘財物於此利養與
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別藏
隱者謂以法獲得如法利養是名於
此利養若苾芻苾芻尼正學勤筞勤
筞女近事近事女是名有智同梵行
者以法所得如法利養應與有智同
梵行者等共受用不應各別藏隱受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五張同
[24-1283c]
用是名第四可憘法等如前廣說諸
所有戒者云何名爲諸所有戒答無
漏身業語業及命清淨一切皆名諸
所有戒無缺無隟無雜無穢者謂於
此戒恒隨作恒隨轉平等共作平等
共轉故名無缺無隟無雜無穢言應
供者謂諸有情有貪嗔癡名爲給使
若諸有情離貪嗔癡名爲應供應受
給使以衣服飮食臥具醫藥等常供
養故言無執者謂聖弟子於戒不起
若取若執善究竟者謂於此戒善守
善護至極究竟善受取者謂於此戒
殷重恭敬具足攝受諸有智者稱讃
無毁者謂諸佛及弟子名有智者此
諸智者皆共稱讃無訶毁者由斯故
說諸有智者稱讃無毁於如是戒與
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無所藏
隱者云何名爲於如是戒答謂平等
戒平等戒者謂八聖道支中正語正
業正命名平等戒與諸有智同梵行
者謂解憍陳那等皆名有智同梵行
者等共受持無所藏隱者謂於此戒
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一義利共一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六張同
[24-1284a]
所趣彼此相似是名第五可憘法等
如前廣說諸所有見者云何名爲諸
所有見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
於諸法相諸簡擇極簡擇乃至廣說
如是名爲諸所有見是聖出離等如
前廣說於如是見與諸有智同梵行
者等共修學無所藏隱者云何名爲
於如是見答謂平等見平等見者謂
八聖道支中正見名平等見餘如前
說如是亦名六和敬法
六通者云何爲六一神境智證通二
天耳智證通三他心智證通四宿住
智證通五死生智證通六漏盡智證
通云何神境智證通答領受示現種
種神境乃至廣說是名神境智證通
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諸神境
所有妙智云何天耳智證通答以天
耳聞種種音聲謂人聲非人聲遠聲
近聲等是名天耳智證通問此中通
者何所謂耶答於天耳境所有妙智
云何他心智證通答於他有情補特
伽羅尋伺心等皆如實知謂有貪心
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七張同
[24-1284b]
心如是有嗔心離嗔心有癡心離癡
心略心散心下心擧心掉心不掉心
寂靜心不寂靜心不定心定心不修
心修心不解脫心解脫心皆如實知
是名他心智證通問此中通者何所
謂耶答於他心等所有妙智云何宿
住智證通答能隨憶念過去無量諸
宿住事謂或一生乃至廣說是名宿
住智證通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
於諸宿住所有妙智云何死生智證
通答如明廣說云何漏盡智證通答
亦如明廣說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第十五
乙巳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第十八張同
[24-1284c]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六同
尊者舎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六法品第七之二
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