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01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唐-尊者舍利子 (TKD)


[24-1210c]


三受者一樂受二苦受三不苦不樂
受樂受云何答順樂受觸所生身樂
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受復次
修初第二第三靜慮時順樂受觸所
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
受苦受云何答順苦受觸所生身苦
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苦受不
苦不樂受云何答順不苦不樂受觸
所生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
受所攝是謂不苦不樂受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眞弟子能正知諸受
令貪等不生於諸受及道俱令漸次滅
苾芻受盡故無影般涅槃
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壞苦性三行
苦性苦苦性云何答欲界諸行由苦
苦故苦壞苦性云何答色界諸行由
壞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無色界諸
行由行苦故苦復次不可意諸行由
[24-1211a]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二張弟自玄
苦苦故苦可意諸行由壞苦故苦順
捨諸行由行苦故苦復次若諸苦受
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汝若従彼生
若彼種類不可愛異熟果由苦苦故
苦若諸樂受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
法若従彼生若彼種類可愛異熟果
由壞苦故苦若不苦不樂受若彼相
應法若彼俱有法若従彼生若彼種
類非可愛非不可愛異熟果由行苦
故苦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
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
病死等種種苦故壞苦性云何答如
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
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蔑等時發
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
故苦行苦性云何答除苦苦性及壞
苦性諸餘有漏行由行苦故苦三慢
類者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
劣慢類我勝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
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
財位壽量力等或捻或別皆勝於彼
由此起慢巳慢當慢心高擧心恃蔑
是謂我勝慢類我等慢類云何答如
[24-1211b]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三張弟*有
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
工巧財位壽量力等或捻或別皆等
於彼由別因緣而起於慢巳慢當慢
心高擧心恃蔑是謂我等慢類我劣
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
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量力
等或捻或別皆劣於彼由別因緣而
起於慢已慢當慢心高擧心恃蔑是
謂我劣慢類第
四嗢柁南曰四
三法有十謂火福欲樂及慧根眼伏六
一火慧二有
三火三福業事三欲生三樂生三慧
三根三眼三仗火慧各二餘六各
一初
三火者一貪火二瞋火三癡火貪火
云何答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
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内縛
欲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捻名爲
由此貪愛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
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
身惱心惱身心俱惱又由貪愛緾爲
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
[24-1211c]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四張弟
可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貪火瞋火
云何答謂於有情欲爲損害内懷栽
杌欲爲擾惱巳瞋當瞋現瞋樂爲過
患極爲過患意極忿恚於諸有情各
相違戾欲爲過患巳爲過患當爲過
患現爲過患捻名爲瞋由此瞋恚所
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
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
心俱惱又由瞋恚緾爲緣故長夜領
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
熟果是謂瞋火癡火云何答謂於前
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廣說
乃至癡類癡生改類改生捻名爲癡
由此愚癡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
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
身惱心惱身心俱惱又由愚癡緾爲
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
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癡火如世
尊說
諸有愚夫類貪瞋癡火燒如次耽欲境
害生憎聖法於三毒熾火若不如實知
便耽著有身不能趣寂滅由斯履邪路
墮三惡趣中受劇苦淪迴不解脫魔縛
[24-1212a]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五張弟成社
正等覺弟子晝夜常精進以穢想慈慧
如次滅三火従斯入聖道降伏諸魔軍
證得二涅槃清涼无取漏
後三火者一應奉事火二應給施火
三應供養火應奉事火云何答父母
是子所應奉事如世尊爲高直身形
婆羅門說云何名爲應奉事火謂世
父母應受其子種種樂具隨處隨時
無倒奉事云何其子以諸樂具隨處
隨時无倒奉事應奉事火謂族姓子
以精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
所得財物樂具隨處隨時无倒奉事
供養父母何故名爲應奉事火謂族
姓子従彼而生由彼長養乃得成立
是故父母諸佛說爲應奉事火應給
施火云何答妻子奴婢作使親友是
其家主所應給施如世尊爲高直身
形婆羅門說云何名爲應給施火謂
世妻子奴婢作使及諸親友應受家
主種種樂具隨處隨時无倒給施云
何家主以諸樂具隨處隨時无倒給
施應給施火謂族姓子以精進力及
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財物樂
[24-1212b]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六張弟成社
具隨處隨時無倒給施妻子奴婢作
使親友何故名爲應給施火謂族姓
子如法居家其妻子等無倒承事如
教爲作所應作業令無匱乏速得成
辦是故妻子奴婢作使及諸親友諸
佛說爲應給施火應供養火云何答
眞沙門婆羅門是諸施主所應供養
如世尊爲高直身形婆羅門說云何
名爲應供養火謂沙門婆羅門若已
離貪或復修行調伏貪行若巳離瞋
或復修行調伏瞋行若已離癡或復
修行調伏癡行如是沙門及婆羅門
應受施主種種樂具隨處隨時無倒
供養云何施主以諸樂具隨處隨時
無倒供養應供養火謂族姓子以精
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
財物樂具隨處隨時無倒供養如前
所說諸沙門婆羅門何故名爲應供
養火謂族姓子供養阿羅漢及諸有
學者彼是世間眞福田故能令施主
於中樹福感得最勝此世他世富樂
異熟及解脫果是故眞沙門及眞婆
羅門諸佛說爲應供養火餘世間火
[24-1212c]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七張弟
非應奉事給施供養彼不能令諸有
情類得勝果故如世尊說
智者能如法祭事前三火生有樂世閒
證無苦解脫
三福業事者一施類福業事二戒類
福業事二修類福業事施類福業事
者云何施類云何福云何業云何事
而說施類福業事耶答施類者謂施
主布施諸沙門婆羅門貧窮苦行道
行乞者飮食湯藥衣服花鬘塗散等
香房舎臥具燈燭等物是名施類復
次或由身布施謂或施身或施身業
或施所捨物或由語布施謂或施語
或施語業或施所捨物或由憶布施
謂或施意或施意業或施捨心是名
施類福者謂施俱行身律儀語律儀
命清淨是名福業者謂施俱行諸思
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
名業事者謂施主受者及所施物是
名事此中施類名施類亦名福亦名
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爲福亦名業亦
名事亦名施類此中業名爲業亦名
事亦名施類亦名福此中事唯名事
[24-1213a]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八張弟
**戒類福業事者云何戒類云何福云
何業云何事而說戒類福業事耶答
戒類者謂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
邪行離虛妄語離飮窣羅迷麗耶末
陀放逸處酒是名戒類福者謂戒俱
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業
者謂戒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
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事者謂若防
若止若遮若離害生命事是離害生
命事若防若止若遮若離不與取事
是離不與取事若防若止若遮若離
欲邪行事是離欲邪行事若防若止
若遮若離虛妄語事是離虛妄語事
若防若止若遮若離飮窣羅迷麗耶
末陀放逸處酒事是離飮諸酒事是
名事此中戒類名爲戒類亦名福亦
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爲福亦名業
亦名事亦名戒類此中業名爲業亦
名事亦名戒類亦名福此中事名爲
事亦名戒類亦名福亦名業修類福
業事者云何修類云何福云何業云
何事而說修類福業事耶答修類者
謂慈悲喜捨四無量是名集類福者
[24-1213b]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九張弟
**謂無量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
淨是名福業者謂無量俱行諸思等
思現等思巳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
業事者謂所緣事緣彼而起四無量
是名事此中修類名爲修類亦名福
亦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爲福亦名
業亦名事亦名修類此中業名爲業
亦名事亦名修類亦名福此中事唯
名事如世尊
說智者能依法勤學施戒修生無苦世
間受三種樂
果三欲生者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
妙欲境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
在轉謂人全天一分是第一欲生有
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
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樂變化
天是第二欲生有諸有情樂受他化
諸妙欲境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
自在轉謂他化自在天是第三欲生
此中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
義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現有但
於諸藴界處由想等想假言說轉謂
爲有情那羅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

[24-1213c]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張弟
**士夫補持伽羅由斯故說有諸有
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者謂彼有情
恒樂受用藏護積集委寄安置隨
本所生現前欲境彼於現前諸妙欲
境富貴自在轉者謂彼有情於所受
用藏護積集委寄安置隨本所生現
前欲境有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謂
人全者顯一切人天一分者顯欲界
下四天是第一者謂隨筭數漸次順
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一欲生者謂此
於欲界生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
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樂受
自化諸妙欲境者謂樂變化天造化
増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
化作種種男女等事而自娛樂謂若
天女化作天男而自娛樂若諸天男
化作天女而自娛樂彼於自化諸妙
欲境富貴自在轉者謂樂變化天造
作増上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
樂化作種種男女等事彼於此事有
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謂樂變化天
者顯一切樂變化天是第二者謂隨
等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

[24-1214a]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一張弟
**生者謂此於欲界生復次有諸有
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
說如前樂受他化諸妙欲境者謂他
化自在天造作増長如是類業彼由
業與諸他化自在天雖同一類身
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
勝劣差別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
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
中受用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自
在轉者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増長如
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令他下
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
欲境彼高勝天子於此欲境有勢力
得自在隨意受用譬如梵天雖同類
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
勝劣差別謂梵衆天下劣梵輔天高
勝梵輔天下劣大梵天高勝他化自
在天亦復如是造作増長如是類業
彼由此業廣說如前謂他化自在天
者顯一切他化自在天是第三者謂
隨筭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
三欲生者謂此於欲界
生三樂生者有諸有情卽如是身離

[24-1214b]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二張弟
**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悦遍適悦
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劣
樂而住謂梵衆天是第一樂生有諸
有情卽如是身定生喜樂之所滋潤
遍滋潤適悦遍適悦充滿遍充滿滋
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往謂極光
淨天是第二樂生有諸有情卽如是
身離若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悦
遍適悦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
滿已安樂而住謂遍淨天是第三樂
生此中有諸有情諸謂諸有情諦義
勝義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現有
但於諸蘊界處由想等想假言說轉
謂爲有情那羅意生儒童命說生諸
養者士夫補持伽羅由斯故說有諸
有情卽如是身者身名爲身身業亦
名身身根亦名身五有色根亦名身
四大種聚亦名身今此義中意說四
大種聚身故說卽如是身離生喜樂
者謂初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
所攝是名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
潤適悦遍適悦充滿遍充滿者謂梵
衆天於此離生喜樂隨欲而得無艱
[24-1214c]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三張弟
**無難卽此離生喜樂起等起生等
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
滋潤遍滋潤適悦遍適悦充滿遍充
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巳安樂住者謂
彼爾時由離生喜樂身心無苦惱安
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
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従此處沒生梵
衆天數現受離生喜樂彼先住此入
初靜慮亦數現受離生喜樂彼先後
所受離生喜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
故謂先此間於初靜慮若習若修若
多所作後方生彼梵衆天故二所受
離生喜樂品類相似謂梵衆天者顯
初靜慮梵衆等天是第一者謂隨筭
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一樂
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
樂樂受樂故名樂生復次有諸有情
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
如前卽如是身者身名爲身乃至廣
說定生喜樂者謂第二靜慮中所可
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定生喜樂
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悦遍適悦充滿
遍充滿者謂極光淨天於此定生喜

[24-1215a]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四張弟
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卽此定生喜樂
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
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悦遍適
悦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
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定生喜樂身
心無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
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従
此處沒生極光淨天數數現受定生
喜樂彼先住此入第二靜慮亦數現
受定生喜樂彼先後所受定生喜樂
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
第二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
生彼極光淨天故二所受定生喜樂
品類相似謂極光淨天者顯第二靜
慮極光淨等天是第二者謂隨筭數漸
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樂生者
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
受樂故名樂生復次有諸有情者謂
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
卽如是身者身名爲身乃至廣說離
喜之樂者謂第三靜慮中所可得樂
平等受受所攝是名離喜之樂之所
滋潤遍滋潤適悦遍適悦充滿遍充
[24-1215b]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五張弟有林
滿者謂遍淨天於此離喜之樂隨欲
而得無艱無難卽此離喜之樂起等
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
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悦遍適悦充
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
住者謂彼爾時由離喜之樂身心無
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
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従此處
沒生遍淨天數數現受離喜之樂彼
先住此入第三靜慮亦數現受離喜
之樂彼先後所受離喜之樂無異無
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第三靜
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遍
淨天故二所受離喜之樂品類相似
謂遍淨天者顯第三靜慮遍淨等天
是第二者謂隨筭數漸次順次相續
次第此居第三樂生者謂此生處長
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
樂生
初三慧者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
三修所成慧聞所成慧云何答因聞
依聞由聞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
自在正遍遍逵其事如何如有苾芻
[24-1215c]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六張弟有
*或受持素呾纜或受持毗奈耶或受
持阿毗逵磨或聞親教師說或聞軌
範師說或聞展轉傳授藏說或聞隨
一如理者說是名爲聞因此聞依此
聞由此聞建立故於彼彼處有勢力
得自在正遍通達是名聞所成慧思
所成慧云何答因思依思由思建立
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逵
其事如何謂如有一如理思惟書數
筭印或隨一一所作事業是名爲思
因此思依此思由此思建立故於彼
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逵是名
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云何答因修依
修由修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
在正遍通逵其事如何謂如有一方
便善巧自勤修習諸離染道由此所
修離染道故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
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
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爲修
因此修依此修由此修建立故於彼
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逵是名
修所成慧有作是說如此亦是思所
成慧所以者何唯依佛法不共所修
[24-1216a]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七張弟
乃可名爲修所成慧今此義中依諸
等引所起寂靜慧皆名修所成慧
後三慧者一學慧二無學慧三非學
非無學慧學慧云何答學作意相應
於法棟擇極棟擇最極棟擇解了等
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
明慧行毗鉢舎那是名學慧無學慧
云何答無學作意相應於法棟擇廣
說乃至毗鉢舎那是名無學慧非學
非無學慧云何答有漏作意相應於
法棟擇廣說乃至毗鉢舎那是名非
學非無學慧
三根者一未知當知根二已知根三
具知根如法蘊論廣說其相如世
尊說
學者學諸根恒隨正直道常委勤精進
守護於自心初慧根無間生第二慧根
若第三慧根解脫位方有不動解脫位
諸有結永盡無漏根圓滿樂止息諸根
將入永寂滅任持最後身降伏諸魔軍
證畢竟常樂
三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聖慧眼肉
眼云何答雜骨肉血淨四大種所造
[24-1216b]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眼界眼處
眼根是名肉眼天眼云何答不雜骨
肉血極淨四大種所造眼界眼處眼
根是名天眼聖慧眼云何答諸有學
慧及無學慧幷一切善非學非無學
慧是名聖慧眼如世尊說肉眼最爲
劣天眼名次上聖慧眼最勝有三種差
別諸世閒善慧能順趣決擇學無學正
知盡生老病死大覺天人中名稱最高
遠亦由慧速證妙覺莊嚴身三仗者一
聞仗二離仗三慧仗聞仗云何答多
聞聞持聞積集者若所說法初中後
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於
如是法具足多聞憶持所聞言教純
熟專意觀察所聞言教於諸法義見
善通逵是名爲聞因此聞由此聞建
立故能斷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
爲聞亦名爲仗亦名聞仗故名聞仗
離仗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
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
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爲離
因此離依此離由此離建立故能斷
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爲離亦名
爲仗亦名離仗故名離仗
[24-1216c]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十九張弟
慧仗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
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
趣苦滅道聖諦是名爲慧因此慧依
此慧由此慧建立故能斷不善法能
修諸善法此名爲慧亦名爲仗亦名
慧仗故名慧仗如世尊說
聞仗最爲劣離仗名次上慧仗最爲勝
精進力具足具念樂靜定知世間生滅
於一切解勝至世邊彼岸
第五嗢柁南曰
五三法有十謂學修住定導淨默増上
無上明各三
有三學三修三住三定三示導三清
淨三寂默三増上三無上三明
三學者一増上戒學二増上心學三
増上慧學増上戒學云何答安住具
戒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悉皆
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
是名増上戒學増上心學云何答離
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
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
慮具足住是名増上心學増上慧學
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
[24-1217a]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苐五苐二十張弟
**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
滅道聖諦是名増上慧學如世尊說
苾芻具三學樂修如理行増上戒心慧
恒相續現行具精進勢力及明盛靜慮
常守護諸根勤行不放逸如耆夜亦然
如夜晝亦爾如前後亦爾如後前亦然
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爾勝伏諸方所
由不放逸定說此爲學迹不放逸而住
由能了能捨故得心解脫世說爲等覺
雄猛至行邊明行俱圓滿恒住無忘失
命根不相續愛盡解脫故如燈火涅槃
究竟心解脫
三修者一修戒二修定三修慧修戒
云何答於諸善戒親近數習殷重無
間勤修不捨是名修戒修定云何答
於諸善定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
不捨是名修定修慧云何答於諸善
慧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
名修慧如世尊說
善修戒定慧至極究竟者已永盡諸有
無垢亦無憂於著得解脫具利慧深定
超衆魔境界遍照如日輪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五
[24-1217b]
阿毗逵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六弟
尊者舎利子說
三藏法師茲奘奉詔譯
三法品第四之餘
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天住
云何答謂四靜慮何等爲四謂離欲
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
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
具足住如世尊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