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01 大寶積經-唐-菩提流志 (T@MING)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四


北涼沙門釋道龔於張掖譯


寶梁聚會第四十四之二蘭若比丘品第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自言
阿蘭若比丘,世尊!齊幾所名阿蘭若比丘?齊
幾所名乞食比丘?齊幾所名畜糞掃衣比丘?
齊幾所名樹下比丘?齊幾所名塚間比丘?齊
幾所名露處比丘?」


佛告迦葉:「阿蘭若比丘,必
樂阿蘭若處、住阿蘭若處。迦葉!若阿蘭若處,
所謂無大聲,無眾閙聲,離麞鹿虎狼及諸飛
鳥,遠諸賊盜及牧牛羊者。順沙門行處如是
阿蘭若處,應於中修行。彼比丘若欲至阿蘭
若處,應當思惟八法。何等八?一者我當捨身,
二者應當捨命,三者當捨利養,四者離於一
切所愛樂處,五者於山間死當如鹿死,六者
阿蘭若處當受阿蘭若行,七者當以法自活,
八者非以煩惱自活。迦葉!是名八法,阿蘭若
比丘所應思惟,思惟已當至阿蘭若處。迦葉!
阿蘭若比丘至阿蘭若處已,行阿蘭若法,以
八行行慈,於一切眾生生慈心。何等八?一者
以慈利益,二者以慈樂,三者無恚慈,四者正
慈,五者無異慈,六者順慈,七者觀一切法慈,
八者淨如虛空慈。迦葉!以如是八行於諸眾
[114-0644c]
生生慈心。迦葉!阿蘭若比丘至阿蘭若處已,
應如是思惟:『我雖至遠處獨無伴侶,若我行
善若行不善無人教呵。』復作是念:『此有諸天
龍鬼神、諸佛世尊,知我專心,彼為我證。我今
在此行阿蘭若法,我不善心不得自在。若我
至此極遠之處,獨無伴侶無親近者無我所
有,我今當覺欲覺恚覺惱覺,餘不善法亦應
當覺。我今不應不異於樂眾者,亦不應不異
近聚落人,若如是不異,我即為誑諸天龍鬼
神已,諸佛見我我亦不歡悅。我今若如阿蘭若
法,則諸天龍鬼神不見呵責,諸佛見我即亦
歡悅。』迦葉!阿蘭若比丘住阿蘭若處行阿蘭
若法,一心堅持解脫禁戒、善護戒眾,淨身口
意無諛諂行,淨於正命,心向諸定,如所聞法,
應憶念之勤正思惟,趣向離欲寂滅涅槃。畏
於生死觀五陰如怨家,觀四大如毒蛇,觀六
入如空聚。善知方便,觀十二因緣離斷常見,
觀無眾生無我無人無命,解法空相行於無
相,漸損所作而行無作。心常驚畏於三界行,
常勤修行如救頭然,常行精進終不退轉。觀身
實相,應生如是心觀如是法,當知苦本、斷一
切集、證於滅盡、勤修於道。行於慈心安住四
念處,離不善法入善法門,安住四正勤、入四
如意足、護五善根,於五力中而得自在。覺
七菩提分、勤行八聖善道分,受持禪定,以慧
分別諸法之相。迦葉!說如是法以嚴飾阿蘭
若比丘。作是嚴飾已住於山林,初夜後夜勤
修諸行不應睡眠,常念欲得出世之法。迦葉!
阿蘭若比丘凡所住處常修行道,不自嚴身
[114-0645a]
及諸衣服,拾乾枯草以用敷坐自用坐具,離
常住僧及招提僧物。於阿蘭若處,衣服知足
趣得覆身,為行聖道故。


「迦葉!阿蘭若比丘若
為乞食至城邑聚落,應作是念:『我從阿蘭若
處至是城邑聚落,若得食若不得食心無憂喜。』
若不得食者,應生喜心念宿業報,我今當勤
修習福業,又念如來乞食亦不時得。彼阿蘭若
比丘入於城邑聚落乞食,應以法莊嚴,法莊
嚴已然後乞食。云何法莊嚴?若見適意色不
應染著,見不適意色亦不生瞋。若聞適意聲
不適意聲、若嗅適意香不適意香、適意味不
適意味、適意觸不適意觸、適意法不適意法,
心無染著亦不生瞋。攝護根門諦視一尋調
伏其心,本所思法不令離心,不以食污心而
行乞食,應次第乞食。若得食處不應生喜,不
得食處不應生瞋。若至十家若過十家,不得
食者不應生憂,應作是心:『此諸長者及婆羅
門,多有諸緣不與我食。又此長者諸婆羅門,
乃至未曾生心念我,況與我食。』迦葉!阿蘭若
比丘若能如是,於乞食中不生驚畏。迦葉!阿
蘭若比丘乞食時,若見眾生若男若女若童
男童女,乃至畜生,應於是中生慈悲心:『我行
如是精進,作如是願。若眾生見我及與我食
者皆生天上。』迦葉!阿蘭若比丘若得麁食
若得細食,受是食已應觀四方,此村邑中誰
貧窮者,當減此食以施與之。若見貧人所可
乞食即分半與,若不見貧者應生是心:『我眼
所不見眾生,我所得食於中好者願施與之。
我為施主彼為受者。』


「迦葉!阿蘭若比丘乞食,
[114-0645b]
得受食已,持至阿蘭若處淨洗手足,淨沙門
儀式具一切淨法,如法取草已結跏趺坐,
坐已而食,心無愛著亦無貢高,無有瞋心無
濁亂心。臨欲食時如是思惟:『今此身中有八
萬戶蟲,蟲得此食皆悉安樂,我今以食攝此
諸蟲。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法攝
取。』迦葉!又時阿蘭若比丘食或不足,應作是
念:『我今身輕能修忍辱,斷除諸惡少大小便,
得身輕已亦得心輕,又得少睡亦不起欲想。』
應作如是思惟。迦葉!阿蘭若比丘若乞食得
多,應生知足想。應於食中減取一摶置淨石
上,如是思惟:『有諸鳥獸能噉食者,我以施之,
彼為受者。』迦葉!阿蘭若比丘食已洗鉢漱口
洗手,淨滌應器手拭令乾,舉僧伽梨衣阿
蘭若處行,不離本所思惟法相。迦葉!阿蘭若
比丘行阿蘭若行時,若是凡夫未得沙門果,
或時虎狼來至其所,若見不應生畏,作如是
念:『我本來至阿蘭若處時已捨身命,我不應
驚畏,應修慈心離一切惡亦離怖畏。若諸虎
狼斷我命根噉我身肉,當生是念,我得大利,
以不堅身當得堅身。此諸虎狼我不與食,今
噉我肉已身得安樂。』迦葉!阿蘭若比丘行阿
蘭若法,應如是捨身命。


「迦葉!阿蘭若比丘
行阿蘭若法,若有非人或作好色、或作惡色
來至其所,於此非人不生愛心不生瞋心。迦
葉!或有曾見佛諸天來,至阿蘭若所作諸問
難。問難已,阿蘭若比丘隨力所能隨所學法
為諸天說。或時諸天有深問難,阿蘭若比丘
若不能答,不應生於憍慢之心,應作是言:
[114-0645c]
『我不多聞,汝莫輕我。我今當勤修學佛法,或
時我得通佛法已,能一切答。』又應勸請諸天:
『汝等今當為我說法,我當聽受。』又應如是報
謝言:『願勿嫌也。』復次迦葉!阿蘭若比丘行阿
蘭若法,善修阿蘭若想。猶如草木瓦石無主
無我亦無所屬,此身亦爾,無我無命無人無
眾生無諍訟,此法皆從緣合而生。於此法中
若善思惟,我當得斷一切諸見,常應思惟空
無相無作法。迦葉!阿蘭若比丘行阿蘭若法
時,若果藥草及諸樹林,云何和合?云何散
滅?如此外物,無主無我無有我所亦無諍訟,
自生自滅無生滅者。迦葉!如草木瓦石無我
無主亦無所屬,此身亦爾,無我無命無人無
眾生無諍訟,從眾緣生緣離則滅,此如實中
無有一法若生若滅。迦葉!如是法,阿蘭若比
丘至阿蘭若處所應修行。迦葉!阿蘭若比丘
行如是法,若學聲聞乘疾得沙門果,若有障
法現世不得沙門果者,不過見一佛二佛三
佛,必定得斷一切諸漏。若學菩薩乘,現世得
無生法忍得無障法,必見未來諸佛,疾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此阿蘭若品時,有五
百比丘斷一切漏心得解脫。


乞食比丘品第六



佛告迦葉:「云何比丘乞食?迦葉!若有比丘先
安住本誓:『我依乞食出家。我今住先誓。』彼比
丘專念有無諛諂,離一切請食、離一切僧中
供養堅自莊嚴。乞食比丘於一切味中不應生
好味想,又於上妙食中自勸其心生如是想:
『我如旃陀羅,應淨身心,不應淨飲食。何以故?
[114-0646a]
食好食已,一切為糞。臭穢不淨故,我不應求好
食。』如是調伏心已,若入城邑聚落次第乞食,
不應生如是想:『男子與我食非女人、女人與
我食非男子、童男與我食非童女、童女與我
食非童男。應得細食非麁食、應得美食非不
美食。應故與食非不故、與應易得食非不
易、應速得食非不速。若入人村應得恭敬非
不恭敬、應得新食非宿食、應得富家食非貧
家食、男子女人眾應來迎我。』迦葉!乞食比丘
如是不善法不應思惟。迦葉!乞食比丘應如
是自莊嚴,此是乞食常所行法。若乞食時得
與不得無有憂喜,不應生於麁細食想。何以
故?多有眾生貪著美味,由著味故作諸惡業,
惡業因緣故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知足者
不貪美味,應捨細食受取麁食,除舌著味其
心知足,得極麁食亦當知足。彼若命終生於
天上或生人中,生天上已食天美食。迦葉!如
是乞食比丘離於味愛以調伏心,若七日噉
豆亦不生憂。何以故?趣活身故,我今食已足
以修道,以是故食。迦葉!乞食比丘得此食分
墮鉢中者,如法所得如法利養,應與梵行比
丘共食此食。迦葉!乞食比丘或時有病,無
有使人不能乞食,此應如是調伏其心:『我獨
無侶一身出家,法是我伴我應念法。今我病
苦,如世尊說諸比丘應念於法。我所聞法應
善思惟。云何善思惟?如實觀身。如實觀身已
有智慧者,若獨一心能得初禪則有是處。』得
初禪樂,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以禪為食
其心歡悅。迦葉!乞食比丘行如是法若不得
[114-0646b]
禪,應如是勤行安住善法中。有多人所知,諸
天龍神送食與之,此是離枙報故。迦葉!或
乞食比丘值天大雨或大風塵不能乞食,爾
時以慈為食而自莊嚴,於所行法安住思惟。
若二夜三夜不得食者,應生是念:『有多眾生
墮餓鬼中,作惡業故苦惱所切,乃至百歲不
得一唾。我今安住諸法門中,應生是念,身心
羸劣今我堪忍飢渴,勤修聖道不應退轉。』迦
葉!乞食比丘不應親近在家之人,男子女人
童男童女。迦葉!若乞食比丘令在家人擇去
食中諸不淨物,於坐處坐,應為說法。乃至食
淨還受食已,從坐起去。迦葉!乞食比丘不應
自現諛諂。云何自現諛諂?若為他人說如是
言:『我今乞得麁惡之食,又復不足與多眾共
食。我食少,我今飢渴身力羸劣。』迦葉!是名
自現諛諂。迦葉!乞食比丘如是之事應當遠
離。


「迦葉!乞食比丘於一切事應生捨心。若食
墮鉢中,若麁若細、若少若多、若淨若不淨,
一切應受心無憂喜。常應淨心觀諸法相,趣
得活身為行聖道,是故受食。迦葉!乞食比丘
或時入於城邑聚落次第乞食,若不得食空
鉢而出,應念如來有大威德,捨轉輪王位而
行出家,斷一切惡法成一切善法,入村乞食
尚空鉢出。況我薄福不種善根,不空鉢還也?
是故不應生憂。何以故?不種善根能得麁食
細食,無有是處。我不得食,或自有魔或魔所
使,或魔覆蔽諸婆羅門居士,令我乞食不得。
我當勤修離於四魔,斷一切煩惱。若我勤修
如是道已,非魔波旬非魔所使能作留難。迦
[114-0646c]
葉!乞食比丘應如是受持聖種。」


糞掃衣比丘品第七



佛告迦葉:「畜糞掃衣比丘,拾糞掃物作如是
想:『為慚愧故,非以衣自嚴飾故,為障風吹日
曝蚊虻蟇子諸惡觸故,安住佛教故,非求淨
好故,於糞掃中拾取棄物。』取時應生二種想:
何等二?一者知足想,二者易養想。復生二想:
一者無慢想,二者持聖種想。復生二想:一
者不以嚴身,二者令心淨故。迦葉!畜糞掃衣
比丘於糞掃中拾取棄物時,若於是處見諸
親族知識,見已即止不取,而作是念:『此諸人
輩或呵責我言:「汝是不淨人。」』迦葉!我說是比
丘不得淨行。何以故?畜糞掃衣比丘心堅如
石,外物不入亦不能動故。迦葉!畜糞掃衣比
丘拾糞掃中物,應淨浣濯令無垢膩,浣已好
染,染已作僧伽梨,善合善綴善縫善受,受已
應著莫令綻壞。迦葉!畜糞掃衣比丘安住
不淨觀中著糞掃衣,為離欲故。慈心著糞掃
衣,為離瞋恚故。觀十二因緣著糞掃衣,為離
癡故。正思惟著糞掃衣,為斷一切煩惱故。攝
護諸根著糞掃衣,為知六入故。不諛諂著糞
掃衣,為令諸天龍神喜悅故。迦葉!何故名糞
掃衣?迦葉!譬如死屍,人所不貪、不生我所
心,法應除棄。迦葉!如是糞掃衣,非我非我
所,是易得、非邪命、不求他、不觀他顏色。捨棄
之物糞掃無異,亦無所屬,是故名糞掃衣。迦
葉!糞掃衣是法幢,以大仙人故。是姓,以聖人
故。是安住,以聖種故。是專念,以善法儀式故。
是善護,以戒眾故。是向門,以定眾故。是安住,
[114-0647a]
以慧眾故。是身,以解脫眾故。是順法,以解脫
知見眾故。迦葉!如是畜糞掃衣得大福德,無
所希求無所貪著,能離慢心能捨重擔。迦葉!
若有比丘畜糞掃衣,以知足故,諸天龍鬼神
貪樂欲見。迦葉!畜糞掃衣比丘若入禪定,釋
梵四天王長跪合掌頭面作禮,況餘小天。迦
葉!若有惡比丘勤求衣服以嚴飾身,外現淨
行而內具足貪欲恚癡。雖作如是好嚴飾身,
而諸天龍神不至其所禮敬供養。何以故?知
此比丘勤求衣服以嚴飾身,不除心心數法
垢。諸天知故則遠捨去。


「迦葉!汝見周那沙彌
拾不淨臭穢糞掃中物,乞食食已至阿耨大池
欲浣濯之。爾時池邊有常住諸天,皆遠奉迎
頭面作禮。彼諸天等皆樂淨潔,而取周那沙
彌所捉不淨糞掃衣而為浣之令無垢穢,又
取浣汁自以洗身。諸天知周那能持淨戒,入
諸禪定有大威德,是故奉迎恭敬作禮。迦葉!
汝見須跋陀梵志著淨潔衣乞食已,欲至阿
耨大池時,常住諸天於池四面面各五里,遙
遮梵志不令近池,恐以不淨食及以殘食污
此大池。迦葉!汝今現見此事,以聖人正行威
德故得是果。周那沙彌所有不淨糞掃中物,
而諸天取之為浣,亦以浣汁自洗其身。須跋
陀梵志去池五里不令近之。迦葉!誰聞是已,
於聖法中不勤修學?彼諸聖人諸天世人,皆
來頭面禮敬供養。迦葉!欲求如是聖德故,畜
糞掃衣。迦葉!畜糞掃衣比丘,安住聖種不應
生憂,於糞掃衣應生塔想、應生世尊想、應生
出世想、應生無我無我所想,如是觀已著糞
[114-0647b]
掃衣,應如是調伏其心。由心淨故得身淨,非
身淨故得心淨。迦葉!是故當淨其心,莫嚴飾
身。何以故?由心淨故,於佛法中得名梵行。
迦葉!如是畜糞掃衣比丘能如是學,則為學
我亦學於汝。迦葉!若汝能畜如是麁衣,則
便知足行於聖種。迦葉!汝僧伽梨若著床上、
若在坐處,若憂多羅僧經行,則有千萬諸天
禮汝僧伽梨,此僧伽梨是戒定慧所薰者覆
身之衣。迦葉!當知汝衣尚得如是尊重禮敬,
況汝身耶。迦葉!我捨轉輪王位出家學道,先
所著好上妙繒衣、頭羅衣、好細疊衣、諸上妙
衣,一切著已。我今知足行於聖種,為餘人
故身捨妙服畜塚間衣。若當來比丘聞我
此法,即得學我。迦葉!汝本有金縷上衣,我從
汝索,汝持與我。迦葉!我愍汝故即為汝受,非
以貪故、非以嚴身故。迦葉!有惡比丘,不能學
我亦不學汝,為貪所覆,多畜衣鉢積聚飲食
藏舉不捨,亦畜金銀琉璃穀米牛羊鷄猪驢
馬車乘犁具,家業所須皆求畜之。迦葉!有智
之人雖在於家能增善法,非癡人出家得是
善分。云何智人在家能增長善法?迦葉!若有
出家以袈裟遶項,無沙門行多有緣事,種種
繫縛求好衣食。著袈裟已在家人見,禮敬給
施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來去迎送。迦葉!在家
之人得如是善法。彼出家人無有是事。何以
故?彼出家人多求所須,不能施他故。迦葉!
當來有比丘多畜衣鉢多有諸物,時彼比丘
多為諸在家人所見禮敬尊重讚歎。何以故?
謂是比丘多受他施或持與我,我有所須能
[114-0647c]
時時與。迦葉!或有比丘持戒見世過患,勤修
善法離一切漏如救頭然,其心知足少諸緣
事,勤修自利離於一切習惡緣者。而彼比丘
無人往至其所無親近者,無禮敬尊重讚歎
者。何以故?彼在家人輕躁淺薄,見現世利
不見後世利。彼在家人生如是心:『此比丘邊
不得利益,用親近為?用禮敬尊重讚歎為?』除
貧窮人少善根者、宿緣應敬者,迦葉!如是人
等親近禮敬尊重讚歎持戒比丘以為善知
識。迦葉!如是說已稱可二種人意。何等二?一
者若見四聖諦,二者若見生死過患。復有二:
一者勤行欲離四枙,二者欲得沙門果。復有
二:一者專念業報,二者欲知諸法相義。迦
葉!我今閉塞一切懈怠者門,所謂不知業不
知業報者,離善儀式者,不見後世過惡喻如
金剛、見現世利不見後世利、不生一念向解
脫門者。迦葉!我今說彼惡比丘不應希望,若
說如是法、若遇如是法。聞如是法已自知所
行,不解深法而誹謗之,謂非佛說,是論師作,
或魔所說,用教餘人。彼惡比丘如是自害亦
復害他,自染垢污亦垢污他。是惡比丘不能
自利亦不利他。」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
如諸佛大悲故,說專行比丘於諸法中得自
在者,如來於此經中已廣說竟。世尊!若有
眾生聞此經已,信解讀誦向如實法,當知是
諸眾生已為諸佛之所攝取。」


爾時佛告阿難:「若有受持是經者,已於先佛
種諸善根故,今欲得此經讀誦通利、欲得
解脫,所謂善男子善女人,若出家學若在家
[114-0648a]
學,此法門能斷諸漏亦得涅槃。」


阿難白佛言:
「世尊!我欲受持此經。當何名此經?云何受
持?」


佛告阿難:「此經名『選擇一切法寶』,亦名『安
住聖種儀式』,亦名『攝取持戒者』,亦名『節解破
戒者』,亦名『寶梁』,亦名『寶聚』,亦名『寶藏』,亦名
『諸寶法門』。」


摩訶迦葉問大乘寶梁經竟,諸比
丘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四